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原创论文
王维与孟浩然之山水田园诗论文

王维与孟浩然之⼭⽔⽥园诗论⽂ 【摘要】⼭⽔⽥园诗是诗⼈描写⾃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适恬淡的⽥园⽣活的诗歌,它源于东晋谢灵运和晋代诗⼈陶渊明,以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
虽然,王维和孟浩然都是唐代⼭⽔⽥园诗的代表⼈物,但他们的⼭⽔⽥园诗也有着⾃⼰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王维孟浩然⼭⽔⽥园诗静闹异同 ⼭⽔⽥园诗其诗境隽永,风格恬淡,语⾔清丽,常常表达诗⼈对宁静平和的⽣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以唐代的王维和孟浩然为代表。
他们的诗歌在思想内容、表现⼿法、题材体裁、意境风格⽅⾯看上去⼤体相同,都具有清淡、闲适的风格,但他们的⼭⽔⽥园诗也有着各⾃独特的风格。
孟浩然和王维的⼭⽔诗都不追求辞藻的华美,尽量保持景物的纯净,⼒求⾃然地表现⼭⽔本⾝的美。
同时他们也都在⼭⽔诗中尽⼒表现⾃⼰的个性。
孟浩然常在⼭⽔描写中融⼊游⼦漂泊之感。
由于⼼情孤寂,⼭⽔也染上了⼀层清冷的⾊彩,有时诗⼈⾃⼰被作为画⾯的`⼀部分⽽写进诗⾥。
孟诗缺乏对理想的追求,其基本风格是恬淡孤情。
读他的诗,总给⼈⼀种宁静⽽清冷的感觉。
如“野旷天低树,江清⽉近⼈。
”王维因为向佛的原因,他的⼭⽔诗则往往渗透着佛家虚⽆冷寂的情调,也透露出深刻的禅意,诗⼈努⼒去追求那种远离尘嚣的空⽽寂的境界,故许多⼭⽔诗不见诗⼈的影⼦,却能感到他沉浸在寂静的快乐中,表现了对的⾃然的浓厚兴趣。
如“空⼭新⾬后,天⽓晚来秋。
明⽉松间照,清泉⽯上流。
⽵喧归浣⼥,莲动下渔⾈。
随意春芳歇,王孙⾃可留。
”在清新宁静⽽⽣机盎然的⼭⽔中,感受到万物⽣⽣不息之乐趣,⾃然的美与⼼境的美完全融为⼀体。
王维喜欢⽤“静”字,但他的“静”并不是⼀⽚寂静,⽽是以动衬静。
如“⼈闲桂花落,夜静春⼭空。
⽉出惊⼭鸟,时鸣春涧中。
”还有前⾯提到的“⽵喧归浣⼥,莲动下渔⾈。
”也⽤了⼭中晚归的洗⾐⼥的声⾳衬托⼭中的宁静。
此外,《⿅柴》、《⽵⾥馆》、《⾟夷坞》、《鸟鸣涧》都是刻意塑造静美的景物形象,出⾊地表现了⼤⾃然普遍存在的难以⾔状的静美境界,在艺术上突出的特点就是⽤动态景物来对⽐和映衬静态景物,在动态中写静态,⼜在静态中表现动态,达到静美的⽬的。
完稿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精选5篇)

完稿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精选5篇)第一篇:完稿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论文题目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论文作者:准考证号:作者单位:主考单位:2011年 9月摘要:苏轼在《书摩洁兰田烟雨图》中说:“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在王维保留下来的400多首诗中,他的山水田园诗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
无论是空旷开阔的景象,如“秋天万里净,日暮澄江空。
”还是细致入微的自然物态,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抓住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素描,或刻画,挥洒自如,意境独到,把诗和画完美的溶为一体。
这画并非平面而是立体,他为这一幅幅静谧优美的山水田园图赋予了动态美,色彩美,意境美,音乐美,线条美等,意境闲适、率性、有趣,浑然一体。
体现了独特的文人气质和诗人情怀。
诗与画原本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是诗人王维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的优美意境,在诗坛上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关键词:诗中有画;色彩美;动态美;意境美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盛唐是我国古典诗歌最为繁荣的时期,诗人如群星般璀璨,而王维是这个时期“山水田园派”诗人杰出的代表。
王维的诗也成为盛唐山水田园诗作难以逾越的一座高峰。
他不仅能诗,而且精通书画和音乐,将诗画结合得绝妙天成,形成了其独有的特点。
如果要具体概括,应属苏轼对其“味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观摩洁之画,画中有诗。
”的评价。
他的山水诗气象阔大、飘渺空灵、色彩丰富,充溢着诗情画意之美。
王维开创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伟大先河,也真正实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中“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
本文就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诗中有画”所体现的动态美,色彩美,意境美,音乐美和线条美等特点进行分析。
一、王维“诗中有画”的动态美王维的“诗中有画”具有鲜明强烈的动感,将声音效果和形象和谐地融为一体。
这是“诗中有画”的最高境界,也是王维山水诗最重要的艺术成就和独特风格的所在[1]。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一)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一)摘要:王维是诗国盛唐伟大的诗人,他留下的四百多首诗歌中,有许多成为千古绝唱,经久流传。
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优美,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诗中有画,宫商迭奏;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幽寂静谧,禅意盎然。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在盛唐诗坛上,除李杜外,鲜有堪于比并的。
就其对自然山水美景的领悟和表现而言,王维的艺术个性更为独特,堪称古代山水诗艺术巨星。
王维的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山水田园诗,他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优美意境,在诗坛上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一、诗中有画,宫商迭奏王维是一位诗歌、绘画、音乐、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
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
所以在他的诗中,有画的意境,有音乐的流畅,有书法的变化。
苏轼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史鉴类编》则将王维的诗称为“有声画”,说“王维之作,如上林春晓,芳树微烘,百啭流莺,宫商迭奏”。
具有这一意境特点的诗,以他隐居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生活时写的一批山水田园诗表现最为突出。
此时的王维,进取之心和用世之志逐渐消减殆净。
请看《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描写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村风光。
随意挥写,语出自然。
在这首诗里,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流动的声响,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小渔船缓缓穿过荷花的情态,都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幅清新秀丽的有声画,又像是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
从“空山”、“明月”、“翠松”、“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组成的秋夜图中,我们仿佛呼吸到了雨后清新的空气,听到了诗人希望远离俗尘、回归乡村质朴生活的心语。
美若辛夷—浅谈王维的自然观_山水诗

美若辛夷—浅谈王维的自然观_山水诗论文导读::在山水诗中,诗人的自然观无疑在根本上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和境界。
直接由诗人的自然观来切入作品,无疑可以更直观地窥见诗人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领解其自然诗歌的无限韵味和精神内涵。
本文将王维自然观的构成分为三个方面:还自然以本然的面目,以自然为知己和皈依,从自然中体悟生命本真。
论文关键词:王维,山水诗,自然观王维诗歌题材众多,且各种题材均多佳作,但是其美学思想、艺术成就及深远影响主要集中在山水诗中,在山水诗的发展上有着独特的贡献和意义。
其山水诗歌历来为心倾自然的人们所盛赞,今人李泽厚亦叹赏道:“如此天衣无缝而有哲理深意,如此幽静之极却又生趣盎然,写自然如此之美,在古今中外所有诗作中,恐怕也数一数二了。
”①那么,创作了如此卓越而隽永的诗歌的,究竟是怎样的一位诗人?在那至美的自然之境的深处,又涵纳着诗人怎样的一颗自然之心呢?这些问题无不令古今读者油然赞叹的同时,更想要真切地走近诗人的精神世界……从总体上看,学术界对于诗人王维的研究,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热潮至今,已经涉及了几乎所有的方面,主要可分为编年、版本、作品、文化研究四大类。
众多关于诗人道家和佛禅思想的论述,在某种角度上都与诗人的自然诗歌特色的形成紧密相关,但是,对于这样一位卓越山水诗人的自然观构成的专门性研究,笔者认为是很欠缺的。
自然观,简而言之就是人对自然界以及自身与自然界之间关系的认识。
在山水诗中,诗人的自然观无疑在根本上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和境界。
直接由诗人的自然观来切入作品,无疑可以更直观地窥见诗人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领解其自然诗歌的无限韵味和精神内涵。
体现在诗作中的王维自然观,其主要特点简而言之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还自然以本然的面目,以自然为知己和皈依,从自然中体悟生命本真。
一、以本然之目静观自然人对事物的认识能力的有限,不仅是受制于客观因素,更不乏主观因素的“自缚”。
这“自缚”简而言之就是一种自我的“成心”或偏执。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摘要:王维作为盛唐山水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以其语言的高度清新洗炼,诗歌意境的空灵、深远,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独样意境,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巧妙将诗作与美景融为一体,深具禅意。
本文将从王维诗歌作品中品味这种独特意境。
关键字: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正文:王维(701-762),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其父官居汾州司马,故徙家于蒲(今山西永济县),遂为蒲州人。
母亲崔氏,是个虔诚的禅宗弟子,这对王维日后接受禅学思想有着较深的影响。
王维多才多艺,于音乐、绘画方面造诣尤深。
王维跟许多唐代诗人一样年轻气盛,积极进取,颇有政治抱负。
受张九龄提携出仕,后因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政局出现很大变动,王维思想也因此出现很大转折。
他从此“无可无不可”“万事不关心”,亦官亦隐,逍遥度日。
隐居在蓝田辋川别墅,常与友人弹琴赋诗,萧吟终日。
后来天宝十五年,安禄山入兵长安迫其接受伪职。
当时,王维在被囚禁关键字: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菩提寺中作诗抒发对帝京沦陷的悲痛和对唐王朝的思念。
唐军收复长安和洛阳以后,王维虽因接受伪职被论罪,但因上述的诗以及他弟弟的平叛之功,所以不久就得到赦免,而且官职升迁,最后官至尚书右丞。
但晚年的王维,早已无意于仕途,退朝之后,常以礼佛为事。
上元二年(761),卒于蓝田辋川别业,年六十一岁。
王维的创作与其心路历程相应,以开元末天宝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他思想自豪自信、乐观进取,创作中关心现实抨击黑暗,表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精神风貌。
这个时期主要创作边塞诗和游侠诗,如《少年行》、《老将成》等。
这些诗笔力雄健,风格豪放。
王维后期因政治挫折,生活上半官半隐,王维又是从小生活在一个宗教气氛浓郁的家庭里。
所以他思想中又表现出遁世、隐居、万事不关心的消极面,“一生几许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叹白发》),正是他这种心态。
这一时期他大力创作山水田园诗,并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山水田园诗歌代表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最高成就,不仅在唐代诗坛上盛誉空前,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汉语言文学论文)

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引言 (1)山水诗歌的起源、形成条件及流行时代 (2)王维 (4)孟浩然 (5)盛唐山水诗歌的风貌 (6)结束语 (9)注释 (9)参考文献 (9)浅谈唐代山水田园诗禚祥凤[内容摘要]:唐代诗歌是我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顶峰,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唐诗是最璀璨的文化瑰宝之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
唐朝分为四个阶段,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阶段都代表性的诗歌流派,大体分为四类:怀古诗歌、抒情诗歌、边塞诗歌、山水诗歌。
山水诗歌以反映山水田园为主要题材,描绘山水景物为主要内容,流行于盛唐时期,以该诗派的代表人物命名则称为王孟诗派,代表诗人是王维、孟浩然,这一诗派的诗人除王孟外,还有储光羲、裴迪、韦应物、柳宗元等诗人。
他们的作品较多地反映了闲适淡泊的思想情绪,色彩雅淡,意境幽深,既能概括地描写雄奇壮阔的景物,又能细致入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形态。
[关键词]: 唐代山水田园王维孟浩然淡泊引言:山水田园诗兴起于魏晋南北朝。
对于山水田园审美的自觉是魏晋对人的自觉同步进行的。
只有向内意识到自己的人格个性,才能向外感受自然;只有当人们能领略自身风度,气质,个性的美,才能感受“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噙”“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美妙,因为人类对内在自我的发现与对外在自然的发现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山水诗的鼻祖是谢灵运,田园诗的鼻祖是陶渊明。
正文:一、山水诗歌的起源、形成条件及流行时代(一)、山水诗歌的起源山水诗是我国古代诗坛的骄傲,其数量之多,品位之高,影响之大,堪称古代文学之最。
中国的山水诗始于曹操,此前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不能算是山水诗。
如《诗经》中的景物描写只是为了起兴发端,不具备独立的审美意义。
两汉的诗歌只是作为一种政治教化的工具,没有具体的场景描写。
曹操的《苦寒行》中出现山水诗句如“艰哉何巍巍”,“树木何萧瑟”,“雪落何霏霏”等。
直到他的《观沧海》把自然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来歌咏,是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空”与“有”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空”与“有”【摘要】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诗人之一,其作品以清新淡雅、富有意境著称。
王维在诗中常以“空”与“有”作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出诗人对生命和世界的思考。
在王维的诗中,“空”象征着虚无、空寂,而“有”则代表着充实、丰盛。
通过对比描写,“空”与“有”在王维的诗中呈现出极致的美感和哲思。
这种象征意义赋予了王维的诗歌更深层次的内涵和意义,也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王维山水田园诗不仅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更折射出“空”与“有”对于人生和文学的启示,体现了诗歌持久的艺术魅力和内在的魅力。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空,有,对比描写,象征意义,审美价值,艺术魅力,影响,启示,持久魅力1. 引言1.1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点王维山水田园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清新婉约、淡雅幽远的风格著称。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的美妙之处,同时融入了对人类生活和情感的思考与描绘,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统一。
2. 渲染幽静雅致的意境:在王维的诗作中,常常运用婉约淡泊的语言风格,营造出幽静怡人的诗境,给人以心灵的慰籍与安宁之感。
3. 抒发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常常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世界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王维山水田园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或缺的珍贵遗产,深受后人的喜爱和推崇。
1.2 “空”与“有”的主题王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诗作以描绘山水田园风物为主题,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在王维的诗作中,经常出现“空”与“有”这两个主题元素,这两个词语在他的作品中既有具象意义,又有抽象意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认识和感悟。
在王维的诗中,“空”往往指代广阔的山川原野、深远的天地万物,表现出无限空旷的意境。
毕业论文《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

师学院本科毕业论文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王云娟日期:二0一一年十月目录(1)容提要 (3)(2)关键词 (3)(3)总论 (4)(4)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宁静之极 (5)(5)王维的边塞诗明朗清丽,有豪迈之气 (7)(6)王维的闺怨、赠友诗,深沉真挚,委婉动人 (9)(7)结论 (11)(8)参考文献 (11)容提要: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高远,宁静之极,边塞诗明朗清丽,有豪迈之气,闺怨、赠友诗,深沉真挚,委婉动人。
笔者以为,王维不同题材的诗歌作品,虽然艺术风格不尽一致,但究其根底还是有一以贯之的艺术特色,即诗歌的“和谐美”。
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达到儒释道三家结合所倡导的“和”的境界的诗人,王维是其中的佼佼者。
关键词:诗歌艺术风格王维和谐美浅谈王维诗歌的艺术风格汉语言文学专业王云娟王维(699-761),字摩诘,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原籍祁县,后迁至蒲州(今省永济),晚年他居住在蓝田辋川别墅。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但是他在唐诗的畴显然有更高的成就,他是唐代山水田园派的代表。
王维在青少年时期就富有文学才华。
开元九年中进士第,为大乐丞。
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
开元二十二年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提升为右拾遗。
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
二十四年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
王维对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
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
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
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诗、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原创论文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摘要:王维19岁取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作为一个诗人,他以写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他的诗语言清新凝炼,朴素中见华采,空灵幽邈,耐人寻味。
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和诗境的美妙意向,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正文:王维是盛唐时代杰出诗人,留下来的诗作有400多篇首。
他的诗独具特色,无论是政治诗、边塞诗还是山水诗,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本论文讨论的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其语言特色1。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两期。
前期所作的山水诗不多,大部分作于中年之后。
前后期诗作的思想内容呈现显著不同。
王维早年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壮丽的河山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的雄心壮志。
如《华岳》:“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白日为之寒,森沈华阴城.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
遂为两峙岳,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人祗望车久,何独禅云亭。
”诗人用神来之笔,写华岳与天相接的雄伟气势,又以河神巨星描写华山峻峭五峰的形成,充满了奇妙的想象。
体现了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反映了盛唐的时代风貌和诗人青年时期的远大志向。
王维后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此时的山水诗,则多描绘山石草木溪流,百姓的生活,同时间接表达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倦。
如《渭川田家》中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在这一背景下,牛羊徐徐村归,老人拄着拐杖,正站在柴门外迎候放牧归来的孙子……是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油然而生羡慕之情。
2.王维对大自然的感觉非常敏锐,十分擅长捕捉自然景物的色彩、声音和动静,用细腻的文字写出自己细致深刻的感觉。
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山路无天雨,空翠湿人衣。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意

王维论文:山水田园诗的禅意摘要:在众多唐代著名诗人中,对王维的接受经历了曲折和复杂的历史变迁,这或许是因为王维自身的人生经历和诗乐画共通的艺术才情。
本文通过梳理唐的社会思潮以及分析王维接受的思想脉络。
进一步揭示出王维诗歌中所蕴含的具体的禅学思想,最后,简要的说明禅宗思想的渗入对其山水田园诗的诗歌意境上的重大影响。
从王维诗歌“自然”品评的接受出发,指出王维及其诗歌接受在清除的转变——逐渐摆脱单纯的以佛家诗论品评的思想观念。
通过分析,试图对王维接受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从而推进王维接受研究的深入。
找出王维诗中的禅意。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自然;禅王维是盛唐时期著名的诗人兼画家,多才多艺,在当时文坛就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后也受到历代文论家和诗画家的广泛关注以及众多读者的青睐。
王维的人生经历及其作品思想上的复杂性造成了后人接受王维的多样性。
王维笃志信佛,这对他的诗歌创作,自然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种影响,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间接的影响,即佛学思想影响了王维的人生态度、世界观,从而也对其诗歌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在其作品表现为:佛礼的影响。
在诗中寄寓了禅理。
胡应麟《诗薮》内边卷六云:“太白五言绝,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
使人们更感兴趣的是,如何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找出禅理。
古人大多认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意,在《辋川集》、《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终南别业》等作品中,表现最为明晰。
例如:“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来自《辛夷坞》。
关于此诗的禅意,我认为并没有真正揭露自然界运动变化而展现的蓬勃生机,它所写的动,不过是像诗人自己所说的那种空虚的聚散生灭……作者描写这种动景的目的,正是为了表现自己不受这种纷藉现象的尘染,借以烘托他所认识的自然界。
它真正的面貌应该是毕竟空寂的。
我认为王维看到了不离幻象,所以他看到了花开花落的自然现象。
因为道无不在,所以他在花开花落中,似乎看到了无上的妙谛:“辛夷花纷纷落,既不执着于空,也不执着于有,这是何等的任运自在!王维因花悟道,似乎看到了真如的永恒存在,就是万物皆有的自然本性。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文化解读

师范学院中文系学年论文(二)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文化解读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 张畅 _________学院:师范学院 ________专业:汉语言文学________班级:_________ B1101 ________学号:________ 1312110125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 张芳 _________师范学院中文系摘要:王维具有文学、绘画、音乐等多种艺术才华,并且以儒家为核心,兼有儒、释、道三家杂糅的思想。
他能以画入诗,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和“诗中有禅”的意境,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文化解读一、王维的禅宗意识与山水艺术王维早年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但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导致他对儒学的怀疑而遁于禅门:“植福祠迎叶,求仁笑孔丘”(《与胡居士皆病》)。
要求人们远离尘世、归依自然,又主张以“识自本心”而“顿悟见性” 的佛教,对晚年“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无疑极具吸引力。
王维信仰的禅宗,以“无念为宗”,吸取魏晋玄学放任自然的思想,又接受儒家性善重孝的观念,发展成一种中国本土化的佛教学派。
在“君子道消,小人道长”的政治旋涡中,在家庭不幸的打击下,王维超脱世俗、清静无为的禅念更加浓郁。
他追求的南宗禅的心空境界,即生死不染、去往自由的境界,提倡“缄口于是非之场,融心于色空之境”,在主体抛舍自我之后获得一种透视:“山河天眼里,世界法身中”(《夏日过青龙寺渴操禅师》)。
消除各种感观欲望,冥合人物之别,实现心空,就能在自然外物中直观永恒的宇宙至理,即可实现永恒的涅架。
王维心中因此产生一种超越与闲静:“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 无住无往,坦然寂静”(((坛经》),因而因俗世之累所生的怨躁,就在他耽禅的心灵中得以消解禅宗是崇尚山林的佛教,特别强调山水自然对证禅理的重要作用。
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论文

浅议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摘要:王维的诗都善于将主观的情与客观的境融合统一,既含蓄蕴藉,极富“言外之意”,又传神优美,具有自然之美。
王维诗独具特色的宁静和谐与空灵意境,使山水田园诗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也成就了在中国山水田园诗发展史上他人难以企及的正宗地位。
本文主要考察了王维的几首重要的山水田园诗,从中来剖析和品味其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并探索形成这种意境美的原因。
为方便论述,现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按田园诗的意境美、山水诗的意境美、以及山水田园诗整体观照的意境美分别表述。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59-02美学家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我说:“生活中不是缺少发现,而是缺少表现。
”人人都能看到世间万事万物。
能把它呈现出来的才是大师。
”王维就是这样一位大师。
美在他所反映的客观世界中。
王维,字摩诘,是盛唐诗坛上极负盛名的诗人。
他的山水田园诗,语言清新凝炼、含蓄生动;作物精细、状写传神,色彩鲜明如画,故最能代表他的诗歌艺术风格。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歌咏自然界的山水田园。
王维诗中镜花水月般空灵意境的创造,除了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思维方式有关,也与他独特的才艺气质密不可分。
王维不仅在文学上有极高的造诣,而且还精通音乐,擅长绘画,因而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往往是以诗人的气质入诗,以画家的气质入诗。
正是因为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他的山水诗意境优美而意味隽永。
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从而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田园诗的意境美首先值得一提的是王维的《田园乐》一诗: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在王维笔下,这首诗简直像一幅萧疏清淡的水墨画。
从渲染的氛围来看,毫无城市喧嚣繁华的景象,只有稀稀落落的村庄。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

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浅析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美摘要:王维是诗国盛唐伟大的诗人,他留下的四百多首诗歌中,有许多成为千古绝唱,经久流传。
他的山水田园诗意境优美,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即诗中有画,宫商迭奏;情景交融,浑然天成;幽寂静谧,禅意盎然。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意境美王维诗歌的艺术成就,在盛唐诗坛上,除李杜外,鲜有堪于比並的。
就其对自然山水美景的领悟和表现而言,王维的艺术个性更为独特,堪称古代山水诗艺术巨星。
王维的一生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山水田园诗,他以清新淡远、自然脱俗的风格,创造出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禅”的优美意境,在诗坛上树起了一面不倒的旗帜。
一、诗中有画,宫商迭奏王维是一位诗歌、绘画、音乐、书法兼长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他在诗歌创作时,比一般诗人更能精确地、细致地感受到和捕捉到自然界美妙的景色和神奇的音响以及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并将之诉诸笔端。
也更会用辞设色,注意诗歌音调的和谐。
所以在他的诗中,有画的意境,有音乐的流畅,有书法的变化。
苏轼评价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史鉴类编》则将王维的诗称为“有声画”,说“王维之作,如上林春晓,芳树微烘,百啭流莺,宫商迭奏”。
具有这一意境特点的诗,以他隐居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生活时写的一批山水田园诗表现最为突出。
此时的王维,进取之心和用世之志逐渐消减殆净。
请看《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描写秋日傍晚雨后的山村风光。
随意挥写,语出自然。
在这首诗里,空山雨后的秋凉,松间明月的清光,石上清泉流动的声响,浣纱归来的女孩子们在竹林里的笑声,小渔船缓缓穿过荷花的情态,都和谐完美地交织在一起,像是一幅清新秀丽的有声画,又像是一支恬静优美的抒情曲。
从“空山”、“明月”、“翠松”、“清泉”、“浣女”、“渔舟”等意象组成的秋夜图中,我们仿佛呼吸到了雨后清新的空气,听到了诗人希望远离俗尘、回归乡村质朴生活的心语。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

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意境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主要是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
王维的诗艺术成就很高,保留下来的诗有400多首,在诗中他都能以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抓住自然的色彩、声音和动态,或素描,或刻画,挥洒自如,意境独到。
王维的诗取景颇具画家的匠心,而且画面色彩常映衬得浓淡相宜,这在他的《辋川集》中有集中的体现。
王维的诗语言清新凝炼,朴素中又见华采。
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画意禅意意境王维是盛唐时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杰出诗人,他一生流传下来的诗歌有四百多首,其中山水田园诗尤为人所称道。
盛唐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评价王维的诗曰:“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成珠,着壁成绘;一字一句,皆出常境”。
北宋的苏轼也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这些评价都十分精当地指出了王维诗歌富有诗情画意的特征。
在描写山水田园等自然景物方面,王维有着独树一帜的造诣。
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雄伟,还是边疆关塞的辽阔荒远;无论是小桥流水的恬静,还是丛林古刹的幽深,他都能运用最自然、最凝练、最生动、最富于特征性的语言,点缀成一幅形象鲜明、意境深远的优美画卷。
在这一幅幅画卷里,诗人的自我形象与外界景物融成一体,作者的个性与自然达到完美的契合。
正如钱钟书在《中国诗与中国画》中所指出的:“恰巧南宗画创始人王维也是神韵诗的大师”,“在他身上,禅、诗、画三者可以算是一脉相贯,‘诗画是孪生姐妹’这句话用来品评他是最切不过了。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仅画意盎然;而且其中不少作品,尤其是后期的描写隐居终南、辋川的闲情逸致生活的诗歌,还包孕着耐人寻味的禅意,表现出一种静淡之美,这与其家庭环境的影响,社会现实的刺激,个人际遇的沉浮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本文试图从画意与禅意两个角度来探讨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美学价值。
1.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张舜民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画墁集》卷一,《跋百之诗画》)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引晁以道的诗云:“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风格,撰写300字左右的短小文章。

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风格,撰写300字左右的短小文章。
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歌以其清新淡雅、自然真实的风格而闻名于世。
在他的诗中,山水田园成为了他最为喜爱的题材,他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了自己对人生境界的独特见解和体验。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风格独具特色,他的诗歌中表现出了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人生的深邃思考和感悟。
他的诗歌具有如下几个特点:首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不追求华丽的修辞和华美的语言,而是力求简洁明快、自然流畅。
他使用简单明了的词语来描述自然景观,将自然景色和人类生活融为一体,以其深刻的生命意蕴打动人心。
其次,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表现出了对人生境界的深刻体悟。
他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了人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
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禅意和人文情怀,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化内涵。
最后,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其自然真实的风格和独特的创作手法,成为了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之,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他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生境界的探索,表现出了作者深邃的思考和感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意义。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理念。
他的诗歌中常常表现出人类与自然景观相互映衬、相互影响的关系,把自然景观融入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
这些思想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成为了人们追求健康、自然、和谐生活的重要依据。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也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他的诗歌以其自然真实的风格和独特的创作手法,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在中国文学史上,他被誉为“山水田园诗派”的奠基人,对后世山水田园诗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诗歌也对日本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了日本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空”与“有”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空”与“有”王维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深邃含蓄闻名于世。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常常出现对“空”与“有”的思考和描绘。
本文将从王维山水田园诗中的“空”与“有”这一主题出发,探讨王维在诗中对自然、生命与人文的不同表达和内涵。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常常出现对“空”的描绘。
这种“空”并不是空洞无物的空,而是一种虚无、空灵的精神状态。
在王维的诗作中,“空”常常体现在他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中。
比如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这里的“空山”并不仅仅是对山的空旷,更是一种山无人烟、宁静幽远的场景。
这种“空”将读者的心境引向一种深远的思考和净化。
在王维的诗中,“空”还体现在他对生命的理解上。
比如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他写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里的“独”表达了一种孤独、空寂的心境,使人联想起远离家乡的无尽寂寞。
王维在诗中对“空”进行的精神抒发和内化,使得他的诗作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心灵的超然净化。
与“空”相对应的是王维诗作中对“有”的描绘。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有”常常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感知和描绘中。
比如他在《鸟鸣涧》中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这里的“春山空”中的“空”并非空洞无物,而是“有”的一种象征和表达。
通过对于“空”与“有”的对比,王维在诗中形成了一种虚实、虚幻与现实的对照。
这种对照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意象,更是一种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在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中,“有”还体现在他对人文情感的表达中。
比如他在《送元二使安西》中写道:“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箭。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这里的“此地别燕丹”和“壮士发冲箭”体现了一种历史的沧桑和传奇。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则将读者的心情引向了对逝去岁月和生命的思考。
通过对“有”的描绘,王维在诗中表现了一种对生命和历史的热爱与思考。
这种对生命和历史的表达,丰富了他的诗作,也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探析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探析姓名:罗曼指导老师:龙玲关键词:王维山水田园诗艺术风格影响中心内容:王维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他的山水田园诗把写景与抒情、自然与工丽统一起来,可谓精妙独到,得到了后世评判家的赞赏与关注。
我这篇论文谈及到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艺术特色,同时分析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给人的审美感受和影响。
正文: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特色:王维在唐代诗歌史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的诗歌形式多样,期中五律和五、七言绝句造诣最高,同时其他各体也都很擅长。
明代高棅在《唐诗品汇》里将把王维列为五、七古之名家,五、七律,五、七绝之正宗,七绝之翼。
除此之外,他的六言诗也同样卓有成就。
据统计,王维留下来的诗歌有400多首,期中最能代表他诗歌特色和艺术价值的是写他隐居终南、辋川的闲适生活和山水风光的山水田园诗。
他的诗有以下几个特点:1、诗中有情。
他的《秋夜独坐》“独坐悲双鬓,堂空欲二更。
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
欲知除老病,惟有学无声。
”诗人独坐空堂,寂静的山中只听到更声、凄凄秋雨声和颓落的山果声,枯草中秋虫的悲鸣声。
此时的田园一派肃杀景象,诗人感叹自己年华已老,白发频添,老而又病,因人生的稍纵即逝,寂灭无常二产生悲伤甚至是悲壮的意绪。
深深的让人感受到王维对生命转瞬即逝的无奈之情。
总的来说王维山水田园诗中所寄予的感情是丰富而多变的,因为他始终处于为官不受用的,归隐无超脱的的苦闷、矛盾之中,之中的感情正是诗人的心灵意念,是诗人主体性的体现。
2、诗中有画。
王维的诗让人读起来有种闲适的美感,感觉自然灵动、境界优美,令人爽心悦目。
他笔下的山水景物极具画意,富有神韵,常常略施渲染就可表现出悠长深远的已经,耐人寻味。
不管何种景色,经过诗人之笔便显得生动鲜明,给人无穷想象。
这是因为诗人善于对日常的食物进行审美关照,并准确的把握事物的本性和生命,将简单的物象进行巧妙的组合,形成一幅幅具有美感的画面。
比如《送刑桂州》“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昏黄的落日更显江水之白,海潮上涌,更显大地之青。
毕业论文浅析王维的诗中有画

毕业论文浅析王维的诗中有画第一篇:毕业论文浅析王维的诗中有画浅析王维的诗中有画前言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的陶渊明,以唐代的王维、孟浩然为代表,这类诗诗境优美,风格恬静,语言清丽洗练。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继承和发扬了谢灵运开创的山水诗而独树一帜,使山水田园诗的成就达到一个高峰,在中国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
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川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此摩诘之诗,或曰非也。
好事者以补摩诘之遗。
”苏轼在此提出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命题,成为后代评价王维山水诗和山水画的重要理论依据。
这主要是源于王维的山水诗善于描写山水,在自然地形貌中寄寓自己的审美理想,给人一种如诗如画的超凡脱俗界。
王维的山水诗中既然有画,那么最先且最基本的是用感官去感受。
读者常常会被笔下的那种清寂空灵的山水景象所吸引,但更会被其所创造的那个含不尽之意于言外、于明灭瞬间寄寓生命感悟的审美想象空间所感染所陶醉。
王维的山水诗在描写客观自然与表现自我感受时,总能巧妙地将情与景自然地融通在一起,在自然地形象中寄寓自己的审美理想,给人一种美的享受。
诗中既然要有画,那么最先且最基本的是用感官去感受。
本文就王维的诗中有画试作以浅析。
一、画面美(一)视觉意象后人常引用苏轼之言评王维诗:“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说明其诗给人以显著的视觉效果。
而诗人亦自称“宿世谬词客,前身应画师”。
王维用他艺术家独特的眼睛与灵性静观默察这世间万物,其诗融汇了画的精神,因而也渗透着画法、画意和画风,运用多种手段表现出山水景物的线条美,构图美和色彩美。
在时间的片断和瞬间表现空间的并存性与广延性,含有丰富的意蕴,即莱辛在《拉奥孔》中所说的“富有包孕性”的时刻。
关于绘画,王维在《为画人谢赐表》中说:“骨风猛毅,眸子分明,皆就笔端,别生身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王维山水田园诗
摘要:
王维19岁取进士,官至尚书右丞。
作为一个诗人,他以写山水田园诗最为著名,他的诗语言清新凝炼,朴素中见华采,空灵幽邈,耐人寻味。
王维描绘自然风景的高度成就和诗境的美妙意向,使他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成为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
正文:
王维是盛唐时代杰出诗人,留下来的诗作有400多篇首。
他的诗独具特色,无论是政治诗、边塞诗还是山水诗,都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本论文讨论的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
一、王维山水田园诗的思想内容与其语言特色
1.王维的山水田园诗可分为两期。
前期所作的山水诗不多,大部分作于中年之后。
前后期诗作的思想内容呈现显著不同。
王维早年得意,充满着建功立业的志向,表现在山水诗上则是选取壮丽的河山来加以描绘,用以寄托他的雄心壮志。
如《华岳》:“西岳出浮云,积雪在太清。
连天凝黛色,百里遥青冥。
白日为之寒,森沈华阴城。
昔闻乾坤闭,造化生巨灵。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
遂为两峙岳,雄雄镇秦京。
大君包覆载,至德被群生。
上帝伫昭告,金天思奉迎。
人祗望车久,何独禅云亭。
”诗人用神来之笔,写华岳与天相接的雄伟气势,又以河神巨星描写华山峻峭五峰的形成,充满了奇妙的想象。
体现了诗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志向,反映了盛唐的时代风貌和诗人青年时期的远大志向。
王维后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他此时的山水诗,则多描绘山石草木溪流,百姓的生活,同时间接表达了自己对黑暗官场的厌倦。
如《渭川田家》中的“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首先描写夕阳斜照村落的景象,在这一背景下,牛羊徐徐村归,老人拄着拐杖,正站在柴门外迎候放牧归来的孙子……是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晚归图,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和身世,油然而生羡慕之情。
2.王维对大自然的感觉非常敏锐,十分擅长捕捉自然景物的色彩、声音和动静,用细腻的文字写出自己细致深刻的感觉。
如“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无天雨,空翠湿人衣。
”早行山中,忽然觉得衣裳湿了。
以为下雨了,细看原来无雨,只有那不可近察的山岚依稀在目。
它翠得太嫩了,太润了,仿佛沾湿了自己的衣裳。
诗人对山水的色彩感觉细微而又富有诗意。
再如“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空旷的山中看不见一个人影,却有人说话的声音在山间回荡。
反照的阳光,穿过林枝,斜照在青苔之上。
诗人用字准确传神,选择视角恰如其分,对自然景物的色彩、声音、动态的表现细致入微,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二、独特的禅意意境
王维生活在盛唐时期,早年志向远大,但随着张九龄罢相、朝政日益昏暗与仕途上的不顺利,王维渐渐倾向于逃避世事,归隐田园。
当然这与他一生信奉佛教也有关系。
王维自小便受到家庭信仰的熏陶与影响,随后一生习禅,被誉为“诗佛”。
禅宗认为,佛性就是人的本心。
禅宗理论并不注重于探讨客观世界,而更多地注重表现自心的倾向,在理论上、实践上都进一步与中国传统学术和士大夫生活习性相调和。
在这种情况下,禅悟观念和禅宗也就深刻影响于文学,而王
维对佛教的信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王维对禅宗的明心见性有着自己深刻的理解,他以一种不喜不忧,保持内在平静,宠辱偕忘的态度来对待人世社会的一切,使自己有一种心境,进而把这种心境融入自己的诗中,使诗歌的字字句句都透着禅意,独具特色。
王维诗中的禅意,集中体现为远离尘嚣、空与寂的的境界,时常通过描绘自然来表现。
如《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夜,深山空旷,万籁无声,诗人感觉到细微的桂花从枝上飘落的声息。
忽然,一轮月破云而出,幽柔的清光洒满山林。
被月色惊扰的山鸟,时而啼鸣于深涧之中。
诗人以动态反衬静态,桂花轻轻飞落、山鸟时不时的鸣叫声更显出春涧的幽深。
整首诗灵动而又静谧,表现出诗人不着一物的空静心境。
《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辛夷花初发红萼,宛如芙蓉,生于人迹鲜至的山涧中,自开自落,不悲生死。
落花啼鸟,人事纷纭,在王维看来都是空虚,是他所领悟到的世间万物的禅意之美。
从小,我们就开始学习许多诗歌,但我对王维的诗似乎总有一种莫名的偏爱,背诵“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的声音尤然在耳。
小时候并不能很好的明白这诗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境,随着成长与阅历的增加,对诗也有了新的理解。
而写本文的过程使我更清楚地了解了王维的生平与他为人处世态度,继而对他的诗歌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王维一生遭遇了很多挫折,在痛定思痛之后,他不仅能冷静地面对现实,而且还妥善地处理了仕与隐的矛盾。
应该说为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他的政治理想,隐逸则满足了其归隐田园与修身养性的美好愿望。
刘勰说:“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
”别林斯基说:“诗的思想,不是三段论法,不是定理,不是规则,这是活的
感表,是澎湃的热情。
”王维的这些田园诗就是他“感物吟志”,是他“活感情”的体现。
而我所谓莫名的偏爱,也就是与他诗歌意境所表达感情的一种共鸣。
融儒、道、佛于一体的王维,以他卓异的才情、宁静深邃的心灵世界与他自性清净的追求,写出了一首首清逸脱俗的传世之作。
他淡泊的山水文字透出一种恬然自适与清远空灵的风采,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处处有禅机的境界。
参考书目
1、《王维诗选》陈贻焮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2、《论王维山水诗中的禅宗思想》陈允吉著,《文艺论丛》第十辑
4、《佛教与中国文学》第2版孙昌武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