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有关知识点

合集下载

各种函数的知识点总结

各种函数的知识点总结

各种函数的知识点总结1.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包括参数、返回值和函数体。

参数是函数的输入,可以有多个参数;返回值是函数的输出,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值;函数体是包含一段逻辑代码的部分,用来实现具体的功能。

2. 函数的调用函数的调用是指在代码中使用函数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调用函数时,需要传入参数,并获取函数的返回值。

3. 函数的声明和定义在编程中,函数需要先声明再定义。

声明函数是指在代码中告诉编译器有一个函数存在,并告诉编译器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类型;定义函数是指在代码中实现具体的函数逻辑。

4. 函数的参数函数的参数包括形参和实参。

形参是在函数声明和定义中用来表示函数输入的变量,实参是在函数调用时实际传入的值。

函数的参数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值,包括基本类型、数组、结构体、指针等。

5. 函数的返回值函数的返回值可以是任意类型的值,包括基本类型、数组、结构体、指针等。

在函数中使用return语句来返回具体的数值。

6. 函数的重载函数的重载是指在同一个作用域中,可以有多个同名函数,但它们的参数列表不同。

在调用函数时,编译器会根据参数列表的不同选择调用哪个函数。

7. 函数的递归函数的递归是指函数调用自身的过程。

递归函数可以实现一些复杂的逻辑,比如遍历树、计算阶乘等。

8. 函数的作用域函数的作用域指的是函数的可见范围。

在C语言中,函数的作用域是局部的,只在函数内部可见。

在C++中,函数的作用域可以是全局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9. 函数的参数传递函数的参数传递包括值传递、引用传递和指针传递。

值传递是指将实参的值复制一份传递给形参,函数内部改变形参的值不会影响实参的值;引用传递是指将实参的引用传递给形参,函数内部改变形参的值会影响实参的值;指针传递是指将实参的地址传递给形参,函数内部通过指针可以改变实参的值。

10. 函数模板函数模板是一种通用的函数定义,可以在不同的类型之间进行操作。

函数模板可以实现任意类型的函数,比如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排序数组等。

关于函数数学知识点归纳

关于函数数学知识点归纳

关于函数数学知识点归纳1、变量与常量在其中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其中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某与y,如果对于某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某是自变量,y是某的函数。

2、函数解析式用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数学式子叫做函数解析式或函数关系式。

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叫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1)解析法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有时可以用一个含有这两个变量及数字运算符号的等式表示,这种表示法叫做解析法。

(2)列表法把自变量某的一系列值和函数y的对应值列成一个表来表示函数关系,这种表示法叫做列表法。

(3)某某某像法用某某某像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某某某像法。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某某某像的一般步骤(1)列表:列表给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些对应值(2)描点:以表中每对对应值为坐标,在坐标平面内描出相应的点(3)连线:按照自变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一)、映射、函数、反函数1、对应、映射、函数三个概念既有共性又有区别,映射是一种特殊的对应,而函数又是一种特殊的映射。

2、对于函数的概念,应注意如下几点:(1)掌握构成函数的三要素,会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2)掌握三种表示法,列表法、解析法、某某某象法,能根实际问题寻求变量间的函数关系式,特别是会求分段函数的解析式。

(3)如果y=f(u),u=g(某),那么y=f[g(某)]叫做f和g的复合函数,其中g(某)为内函数,f(u)为外函数3、求函数y=f(某)的反函数的一般步骤:(1)确定原函数的值域,也就是反函数的定义域;(2)由y=f(某)的解析式求出某=f—1(y);(3)将某,y对换,得反函数的习惯表达式y=f—1(某),并注明定义域注意①:对于分段函数的反函数,先分别求出在各段上的反函数,然后再合并到一起②熟悉的应用,求f—1(某0)的值,合理利用这个结论,可以避免求反函数的过程,从而简化运算(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1、函数及其定义域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没有定义域的函数是不存在的,因此,要正确地写出函数的解析式,必须是在求出变量间的对应法则的同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数学函数知识点简洁归纳

数学函数知识点简洁归纳

数学函数知识点简洁归纳一、函数概念1. 函数:对于给定的两个集合A与B,如果存在一种对应法则,使得A中的每一个元素,按照法则的要求,对应到B中的某一个元素,那么这种对应关系称为从A到B的函数,记作y = f(x)。

2. 变量:在函数关系式中,令x与y互相替换得到的新式子称为由x所对应的y的值,其中的x与y称为变量。

3. 值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任取一个x的值,根据对应法则,可以得到唯一确定的y的值,这个集合称为函数的值域。

二、基本初等函数1. 幂函数:形如y=x^a(a为实数)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2. 指数函数:形如y=a^x(a>0且a≠1)的函数称为指数函数。

3. 对数函数:形如y=log(a) x(a>0且a≠1)的函数称为对数函数。

4. 三角函数:数学中常用的一类周期性函数,主要有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等。

三、函数性质1. 增减性:对于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来说,如果在该区间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则该函数在该区间内具有增函数性质;如果在该区间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该函数在该区间内具有减函数性质。

2. 有界性:对于任意给定的x值,对应的y值总有范围限制。

四、复合函数两个函数$f(u)$和$u=g(x)$的复合函数可以表示为$y=f[g(x)]$,通常简称为复合过程。

复合过程通常有两种类型:外层函数与内层函数的变量顺序相反,这两种情况通常也可以看成一种模型化的对应关系,即将已知对象视为变量的一种形式化方法。

具体在解析几何中常用的变比方程(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就属于这一类型。

此类形式主要用于多元微积分的函数分析。

注意区别其他三种情况的对应关系模型和符号。

五、其他知识点1. 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函数的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表示方法,是研究函数的重要工具。

图像可以是单值图像或复值图像。

单值图像是指每一个输入值对应一个输出值;复值图像是指输入值的对应输出值除了数值之外还带有某种其他信息。

复值图像常见于如坐标轴的交叉点或对称点等位置信息等表示方法。

函数的知识点

函数的知识点

函数的知识点函数的学问点第一篇定义与定义表达式一般地,自变量x和因变量y之间存在如下关系:y=ax’2+bx+c(a,b,c为常数,a≠0,且a决定函数的开口方向,a>0时,开口方向向上,a0时,抛物线向上开口;当a0),对称轴在y轴左;当a与b异号时(即ab0时,抛物线与x轴有2个交点。

Δ=b’2-4ac=0时,抛物线与x轴有1个交点。

Δ=b’2-4ac0)恒成立,则y=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2)若y=f(x)是偶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2︱a︱的周期函数;(3)若y=f(x)奇函数,其图像又关于直线x=a对称,则f(x)是周期为4︱a︱的周期函数;(4)若y=f(x)关于点(a,0),(b,0)对称,则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5)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a,x=b(a≠b)对称,则函数y=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6)y=f(x)对x∈R时,f(x+a)=-f(x)(或f(x+a)= ,则y=f(x)是周期为2 的周期函数;函数的学问点第三篇1. 函数的奇偶性(1)若f(x)是偶函数,那么f(x)=f(-x) ;(2)若f(x)是奇函数,0在其定义域内,则f(0)=0(可用于求参数);(3)推断函数奇偶性可用定义的等价形式:f(x)±f(-x)=0或(f(x)≠0);(4)若所给函数的解析式较为冗杂,应先化简,再推断其奇偶性;(5)奇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同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的单调区间内有相反的单调性;2. 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若已知的定义域为[a,b],其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解出即可;若已知f[g(x)]的定义域为[a,b],求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即f(x)的定义域);讨论函数的问题肯定要留意定义域优先的原则。

函数知识点总结

函数知识点总结

函数知识点总结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数学的各个领域以及实际生活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函数,下面对函数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对应关系,给定一个非空数集 A,对 A 中的任意一个数 x,按照某种确定的对应关系 f,在另一个非空数集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y 与之对应,就称 f 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

记作y = f(x),x ∈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y 叫做函数值,与 x 相对应的 y 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 x ∈A}叫做函数的值域。

二、函数的表示方法1、解析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 y = 2x + 1。

2、列表法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某公司员工的工资表。

3、图象法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一次函数 y = x + 1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三、函数的性质1、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某个区间上,当自变量增大(或减小)时,函数值随之增大(或减小)的性质。

如果对于定义域 I 内某个区间 D 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 x₁,x₂,当 x₁< x₂时,都有 f(x₁) < f(x₂)(或 f(x₁) > f(x₂)),那么就说函数 f(x)在区间 D 上是增函数(或减函数)。

2、奇偶性设函数 f(x)的定义域为 D,如果对于定义域 D 内的任意一个 x,都有 x ∈ D,且 f(x) = f(x),那么函数 f(x)就叫做奇函数;如果对于定义域 D 内的任意一个 x,都有 x ∈ D,且 f(x) = f(x),那么函数 f(x)就叫做偶函数。

3、周期性对于函数 y = f(x),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 T,使得当 x 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f(x + T) = f(x)都成立,那么就把函数 y = f(x)叫做周期函数,不为零的常数 T 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完整版)高考函数知识点总结(全面)

(完整版)高考函数知识点总结(全面)

高考函数总结一、函数的概念与表示 1、函数 (1)函数的定义①原始定义:设在某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如果对于x 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称y 是x 的函数,x 叫作自变量。

②近代定义:设A 、B 都是非空的数的集合,f :x →y 是从A 到B 的一个对应法则,那么从A 到B 的映射f :A →B 就叫做函数,记作y=f(x),其中B y A x ∈∈,,原象集合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象集合C 叫做函数的值域。

B C ⊆(2)构成函数概念的三要素 ①定义域 ②对应法则 ③值域 3、函数的表示方法 ①解析法 ②列表法 ③图象法 注意:强调分段函数与复合函数的表示形式。

二、函数的解析式与定义域1、函数解析式:函数的解析式就是用数学运算符号和括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解析式, 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1) 定义法 (2)变量代换法 (3)待定系数法(4)函数方程法 (5)参数法 (6)实际问题2、函数的定义域:要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x 的取值的集合。

求函数定义域的主要依据: (1)分式的分母不为零;(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零取零次方没有意义; (3)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4)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底数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而得到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由各基本函数定义域的交集。

3。

复合函数定义域: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b a x ,∈,其复合函数[])(x g f 的定义域应由不等式b x g a ≤≤)(解出。

三、函数的值域 1.函数的值域的定义在函数y=f (x )中,与自变量x 的值对应的y 的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2.确定函数的值域的原则①当函数y=f (x )用表格给出时,函数的值域是指表格中实数y 的集合;②当函数y=f (x )用图象给出时,函数的值域是指图象在y 轴上的投影所覆盖的实数y 的集合; ③当函数y=f(x )用解析式给出时,函数的值域由函数的定义域及其对应法则唯一确定; ④当函数y=f (x )由实际问题给出时,函数的值域由问题的实际意义确定。

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函数

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函数

数学高考知识点总结函数一、函数的基本概念1.1 函数的定义在数学中,函数是一种对应关系,它描述了一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与另一个集合中的唯一元素之间的关系。

如果对于集合X中的每一个元素x,都有集合Y中的唯一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我们就称这种对应关系为函数。

通常用f(x)表示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f(x)是因变量。

1.2 函数的表示函数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进行表示,常见的表示形式包括:① 变量关系式表示:y=f(x)或者y=f(x₁,x₂,…,xₙ)。

② 表格表示: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列成表格。

③ 图像表示:通过绘制函数的图像来表示函数的关系。

二、函数的性质2.1 奇函数和偶函数奇函数和偶函数是函数的一种性质,它们的定义如下:① 奇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的x,都有f(-x)=-f(x),那么我们称函数f(x)是奇函数。

② 偶函数:如果对于任意的x,都有f(-x)=f(x),那么我们称函数f(x)是偶函数。

奇函数以原点对称,而偶函数以y轴对称。

2.2 周期函数如果函数f(x)满足对于任意的x,都有f(x+T)=f(x),其中T为一个正常数,那么我们称函数f(x)是周期函数,T称为函数的周期。

2.3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函数在定义域内的增减性质,可以分为严格单调增、严格单调减、非严格单调增、非严格单调减四种类型。

2.4 凹凸性函数的凹凸性描述了函数图像的凹凸形状,它可以分为凹函数和凸函数两种类型。

2.5 极值函数的极值是指函数在一定区间内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点,可以分为最大值和最小值两种。

三、函数的图像3.1 函数的图像基本性质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几何形象,它具有以下基本性质:① 函数的图像可以用方程y=f(x)来表示。

② 函数的图像关于y轴对称,当且仅当函数f(-x)=f(x)时。

③ 函数的图像可以用表格来表示,通过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对应关系列成表格。

3.2 常见函数的图像常见的函数包括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三角函数等,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图像形状。

有关函数重要知识点总结

有关函数重要知识点总结

有关函数重要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定义在数学中,函数通常被定义为一个对应关系,即对于集合A和B,如果存在一个规则f,使得对于A中的每个元素x,都有一个唯一的y∈B与之对应,那么称f为A到B的一个函数,记作f: A→B,y = f(x)。

在计算机科学中,函数是一种具有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或子程序,能够完成特定的任务。

函数通常由关键字def或function来定义,其基本格式为:def function_name(parameters):# function bodyreturn result其中,function_name是函数名,parameters是函数的参数,function body是函数体,result是函数的返回值。

二、函数的性质1. 一一对应性:函数中的每个输入值对应唯一的输出值,即不同的输入对应不同的输出。

2.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输入值的集合,值域是输出值的集合。

3.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指的是当输入值x的变化导致输出值y的变化时,y的奇偶性与x的奇偶性是否有关系。

如果y和-x的奇偶性相同,则称函数是偶函数;如果它们的奇偶性相反,就称之为奇函数。

4.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当输入值x增加时,输出值y是增加、减少还是保持不变。

5. 周期性:如果存在一个常数T,使得对于函数f的任意x,有f(x+T) = f(x),那么称f具有周期性,T称为函数的周期。

三、函数的分类1. 基本初等函数:包括多项式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2. 复合函数:由两个或多个基本函数组合而成的函数。

3. 逆函数:如果函数f将集合A中的每个元素x映射到集合B中唯一的y,那么称f具有逆函数g。

g的定义域是B,值域是A,g将B中的每个元素y映射到A中唯一的x,且g(x) = y,即g(f(x)) = x。

4.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是指当输入值x增加时,输出值y减少的函数。

其一般形式为y = k/x,k为常数。

关于函数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关于函数的应用知识点总结

关于函数的应用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基本概念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特殊的关系,它将一个集合中的每个元素映射到另一个集合中的唯一元素。

具体来说,设A和B是两个非空集合,如果存在一个规则f,使得对于A中的任意元素x,都有一个对应的元素y∈B,那么我们就说f是从A到B的一个函数。

我们通常用f(x)来表示函数f对元素x的映射结果。

2. 函数的符号表示函数通常用f(x)、g(x)、h(x)等符号表示,其中x称为自变量,f(x)称为因变量。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称为函数的定义域,因变量的取值范围称为函数的值域。

3. 函数的性质函数可以分为线性函数、多项式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等不同类型。

不同类型的函数具有不同的性质,例如线性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多项式函数的图像是曲线等。

二、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在坐标系中的表示。

通常在直角坐标系中,自变量沿横轴,因变量沿纵轴,可以用一个曲线或者一系列点来表示函数的图像。

2. 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性质可以通过图像的形状来进行观察和判断。

例如,函数的增减性、奇偶性、周期性等性质可以通过函数的图像来了解。

通过分析函数的性质,可以更好地理解函数的规律和特点。

三、函数的应用1. 函数在数学中的应用函数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微积分中,函数被用来描述曲线的斜率、曲率、面积等概念。

在代数学中,函数被用来解方程、求极限、求导等。

在概率论和统计学中,函数被用来描述随机变量之间的关系等。

函数的应用贯穿于数学的方方面面,为数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2. 函数在物理中的应用函数在物理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例如在描述物体运动的过程中,速度、位移、加速度等物理量都可以用函数来表示。

在描述能量转化和传递的过程中,功率、能量等物理量也可以用函数来表示。

函数在物理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理解和研究物理现象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3. 函数在工程中的应用函数在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函数来描述建筑物的结构和材料的力学性质。

函数运算知识点总结

函数运算知识点总结

函数运算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概念1.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种数学对象,它表示输入到输出的映射关系。

一个函数通常用一个或多个自变量表示,通过特定的规则,计算得到相应的因变量。

一个函数可以表示为 f(x)=y,其中 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f(x) 表示函数在自变量 x 下的取值。

1.2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在坐标系中的几何表示,它是函数横坐标和纵坐标的关系。

函数的图像可以用函数的表达式绘制成图形,通过观察函数的图像可以了解函数的性质和行为。

1.3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是指函数定义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的值域是指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所有可能的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在确定函数的性质和行为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4 初等函数初等函数是指一些基本的函数形式,包括代数函数、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初等函数是用于描述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一种数学模型,对于初等函数的研究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

1.5 函数运算函数运算是指对函数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包括函数的复合、反函数、逆函数等。

函数运算的目的是得到新的函数,以便对函数进行更复杂的研究和应用。

二、函数的性质2.1 函数的奇偶性一个函数的奇偶性是指该函数在坐标系中的对称性。

若函数满足 f(-x)=f(x) ,则称其为偶函数;若函数满足 f(-x)=-f(x) ,则称其为奇函数。

奇偶性是函数性质的重要特征,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分析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2.2 函数的单调性一个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函数图像在定义域内的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少的性质。

若函数满足对于任意的 x1<x2 ,有 f(x1)<f(x2) ,则称其为单调增加函数;若函数满足对于任意的x1<x2 ,有 f(x1)>f(x2) ,则称其为单调减少函数。

2.3 函数的极值和最值一个函数在定义域内的最小值和最大值称为函数的最值,而取得最值的自变量称为函数的极值点。

函数知识点(详细)

函数知识点(详细)

第二章函数一.函数1、函数的概念:(1)定义: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函数.记作:y =)(x f ,x ∈A .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X 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x f |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3)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2、定义域:(1)定义域定义:函数)(x f 的自变量x 的取值X 围。

(2)确定函数定义域的原则:使这个函数有意义的实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确定函数定义域的常见方法:①若)(x f 是整式,则定义域为全体实数②若)(x f 是分式,则定义域为使分母不为零的全体实数 例:求函数xy 111+=的定义域。

③若)(x f 是偶次根式,则定义域为使被开方数不小于零的全体实数例1. 求函数()2143432-+--=x x xy 的定义域。

例2. 求函数()02112++-=x x y 的定义域。

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⑤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⑥若)(x f 为复合函数,则定义域由其中各基本函数的定义域组成的不等式组来确定⑦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如)0(10≠=x x⑧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4)求抽象函数(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1]求)(2x f 的定义域已知函数)12(-x f 的定义域为[0,1)求)31(x f -的定义域3、值域 :(1)值域的定义:与x 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2)确定值域的原则:先求定义域 (3)常见基本初等函数值域: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正余弦、正切)(4)确定函数值域的常见方法:①直接法:从自变量x 的X 围出发,推出()y f x =的取值X 围。

函数知识点大全总结

函数知识点大全总结

函数知识点大全总结一、函数的定义和调用1. 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段封装了特定功能的可重复使用的代码块,通常包括函数名、参数列表和函数体。

2. 函数的调用:使用函数名和参数列表来调用函数,传递参数并获取函数的返回值。

二、函数的参数1. 形参和实参:在函数定义中使用的参数叫做形参,到实际函数调用时传递的参数叫做实参。

2. 位置参数:按照参数的位置来传递参数值的方式。

3. 关键字参数:按照参数名来传递参数值的方式。

4. 默认参数:在函数定义时为参数指定默认值,调用时如果不传递该参数则会采用默认值。

5. 可变参数:允许函数接受任意数量的参数。

在 Python 中可以使用 *args 和 **kwargs 来实现可变参数。

三、函数的返回值1. 返回单个值:函数可以返回一个具体的数值、字符串、变量等。

2. 返回多个值:使用元组或列表等数据结构返回多个值。

四、函数的作用域1. 全局作用域:在函数外部定义的变量拥有全局作用域,可以在整个程序中进行访问。

2. 局部作用域:在函数内部定义的变量拥有局部作用域,只能在函数内部进行访问。

3. 嵌套作用域:当函数嵌套定义时,内部函数可以访问外部函数的变量。

五、函数的返回类型1. 无返回值函数:即返回值为 None 的函数。

2. 有返回值函数:返回具体的值或变量。

3. 返回类型注解:某些编程语言支持在函数定义时注明返回值的数据类型。

六、函数的递归1. 递归函数:函数内部调用自身的函数。

2. 递归终止条件:递归函数需要有终止条件,否则会进入无限循环。

七、匿名函数1. Lambda 表达式:一种简洁的定义小型匿名函数的方式。

2. 使用场景:适用于在不需要创建具体函数名的场合,通常用于函数式编程中。

八、高阶函数1. 函数作为参数:将函数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

2. 函数作为返回值:返回另一个函数,使得函数可以嵌套调用。

九、闭包1. 闭包定义:内部函数会引用外部函数的变量,并将其保留在内存中,形成闭包。

函数的概念知识点

函数的概念知识点

函数的概念1.函数:设集合A是一个非空的数集,对A中的任意数x,按照确定的法则f,都有唯一确定的数y与它对应,则这种对应关系叫做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x∈A}叫做函数的值域.确定一个函数的两个要素:定义域,对应法则.2.区间:区间指一个集,包含在某两个特定实数之间的所有实数,亦可能同时包含该两个实数。

区间表示法是表示一个变量在某个区间内的方式。

通用的区间表示法中,圆括号表示“排除”,方括号表示“包括”。

例如,区间(10,20)表示所有在10和20之间的实数,但不包括10或20。

另一方面,[10,20]表示所有在10和20之间的实数,以及10和20。

设a,b是两个实数而且a<b,实数a与b都叫做相应区间的端点。

规定:(1)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a,b];(2)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a,b﹚;(3)满足不等式a≤x<b,或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表示[a,b﹚,﹙a,b]。

区间表示:{x︱a<x<b}=(a,b); {x|a≤x≤b}=[a,b];{x|a<x≤b}=(a,b]; {x|a≤x<b}=[a,b); {x|x≤a}=(-∞,a];{x|x≥a }=[a,+∞); {x|x>a }=(a,+∞);实数集表示为(-∞,+∞)3.构成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①构成函数的三个要素是定义域、对应关系和值域.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致,即称这两个函数相等(或为同一函数);②两个函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定义域和对应关系完全—致,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

函数知识点大全及解析

函数知识点大全及解析

函数知识点解析7. 对映射的概念了解吗?映射f :A →B ,是否注意到A 中元素的任意性和B 中与之对应元素的唯一性,哪几种对应能构成映射?(一对一,多对一,允许B 中有元素无原象。

) 注意映射个数的求法。

如集合A 中有m 个元素,集合B 中有n 个元素,则从A 到B 的映射个数有n m 个。

如:若}4,3,2,1{=A ,},,{c b a B =;问:A 到B 的映射有 个,B 到A 的映射有 个;A 到B 的函数有 个,若}3,2,1{=A ,则A 到B 的一一映射有 个。

函数)(x y ϕ=的图象与直线a x =交点的个数为 个。

8. 函数的三要素是什么?如何比较两个函数是否相同? (定义域、对应法则、值域)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9. 求函数的定义域有哪些常见类型?()()例:函数的定义域是y x x x =--432lg()()()(答:,,,)022334函数定义域求法:● 分式中的分母不为零;● 偶次方根下的数(或式)大于或等于零; ● 指数式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一;● 对数式的底数大于零且不等于一,真数大于零。

●正切函数x y tan = ⎪⎭⎫⎝⎛∈+≠∈Z ππk k x R x ,2,且 ● 余切函数x y cot = ()Z π∈≠∈k k x R x ,,且 ●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函数y =arcsinx 的定义域是 [-1, 1] ,值域是,函数y =arccosx 的定义域是 [-1, 1] ,值域是 [0, π] ,函数y =arctgx 的定义域是 R ,值域是.,函数y =arcctgx 的定义域是 R ,值域是 (0, π) .当以上几个方面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时出现时,先分别求出满足每一个条件的自变量的范围,再取他们的交集,就得到函数的定义域。

10. 如何求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如:函数的定义域是,,,则函数的定f x a b b a F(x f x f x ())()()>->=+-0 义域是_____________。

函数概念的知识点

函数概念的知识点

一、函数的概念
1、函数
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值,y 都有惟一的值与之对应,此时称y是x的函数
2、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1)函数关系式是整式,自变量取值是全体实数(2)函数关系式是分式,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不等于0(3)函数关系式是偶次根式,自变量取值应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4)实际问题的函数式,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3、常量与变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同一数值的量叫做常量
4、函数的表示法和函数的图像
(1)函数的表示法有三种:图像法,列表法和解析法
(2)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连线是按x从小到大的顺序用光滑的曲线连接所描各点。

画函数图像时应
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二、一次函数
1、一次函数的定义
(1)一次函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 的一次函数
(2)正比例函数:当b=0时,一次函数y=kx+b就成了y=kx(k
是常数,k≠0)这时那么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2、一次函数的图像
(1)图像的特征
b,0)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的图像是经过点(-
k
和点(0,b)的一条直线
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像是经过点(0,0)和(1,k)的一条直线
(2)图像的性质
待定系数法及一次函数的应用
先设出式子中的未知系数,再根据条件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其中,未知的系数也叫做待定系数。

函数知识点与公式总结

函数知识点与公式总结

函数知识点与公式总结一、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函数的定义:函数是一个对应关系,它把一个集合的元素对应到另一个集合的元素。

一个简单的函数可以用如下的记号来表示:f:X→Y,表示一个函数f从集合X到集合Y的映射关系。

其中,X称为定义域,Y称为值域。

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定义域是指函数的输入可以取的值的集合,值域是函数的输出可以取的值的集合。

2.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是指在定义域内,函数的增减趋势。

可以分为递增和递减两种情况。

3.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是指函数的图像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对于任意x∈定义域,都有f(-x)=f(x),那么函数是偶函数;如果对于任意x∈定义域,都有f(-x)=-f(x),那么函数是奇函数。

4. 周期性:函数的周期性是指函数在一定范围内具有重复的性质。

5. 函数的图像:函数的图像是函数在直角坐标系中的点的集合,描述了函数的性质和特点。

二、常见的函数公式1. 线性函数线性函数是指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的函数。

线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b,其中a和b 是常数,a称为斜率,b称为截距。

2. 二次函数二次函数是指函数的图像是一个抛物线的函数。

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ax^2+bx+c,其中a、b和c是常数,a≠0。

3. 指数函数指数函数是以常数e为底数的幂函数,一般形式为y=a^x,其中a为底数,x为指数。

4. 对数函数对数函数是指以常数a为底数的对数函数,一般形式为y=log_a(x),其中a为底数,x为真数。

5.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等,它们描述了角度和弧度之间的关系。

6.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是指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反比例曲线的函数,一般形式为y=k/x,其中k是常数。

7. 绝对值函数绝对值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x|,它表示x的绝对值,即x的正数部分。

8. 分段函数分段函数是指在定义域的不同区间上有不同函数式的函数,一般形式为f(x)=```{g(x),a≤x≤bh(x),b<x<c}```9. 复合函数复合函数是指一个函数的自变量(或生成元素)是另一个函数的值域,即f[g(x)],表示函数f和g的复合。

函数知识点总结(很好)

函数知识点总结(很好)

函数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概念1.函数三要素:定义域, 解析式, 值域.2.函数相等:是指两个函数的定义域相同,解析式一致二.函数的表示法1. 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解析法.图象法.列表法.三.单调性与最大(小)值;1.单调递增:12x x >时,有12()()f x f x > ,概括为:大x 对大y ,小x 对小y2.单调递减:12x x >时,有12()()f x f x < ,概括为:大x 对小y ,小x 对大y3. 注意函数单调性证明的五步过程:①取点 ②作差 ③变形 ④定号 ⑤判断单调四.奇偶性 (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1.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偶函数.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2. 一般地,如果对于函数()x f 的定义域内任意一个x ,都有()()x f x f -=-,那么就称函数()x f 为奇函数.奇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五.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1. 一般地,如果a x n=,那么x 叫做a 的n 次方根。

其中+∈>N n n ,1.2. 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当n 为偶数时,a a n n =.3. 我们规定:⑴m n m na a = ()1,,,0*>∈>m N n m a ; ⑵()01>=-n aa n n ; 4. 运算性质:⑴()Q s r a aa a s r s r ∈>=+,,0 ⑵()()Q s r a a a rs s r ∈>=,,0; ⑶()()Q rb a b a ab r r r ∈>>=,0,0.六.指数函数及其性质记住图象:()1,0≠>=a a a y x七.对数与对数运算1.x N N a a x =⇔=log ;2.a a N a =log .3.01log =a ,1log =a a .4.当0,0,1,0>>≠>N M a a 时:⑴()N M MN a a a log log log +=; ⑵N M N Ma a a log log log -=⎪⎭⎫ ⎝⎛ ; ⑶M n M a n a log log =. 5.换底公式:ab bc c a log log log = ()0,1,0,1,0>≠>≠>b c c a a . 6. ab b a log 1log = ()1,0,1,0≠>≠>b b a a . 八.对数函数及其性质1. 记住图象:()1,0log ≠>=a a x y a九.幂函数: 几种幂函数的图象:十.方程的根与函数的零点1.方程()0=x f 有实根⇔函数()x f y =的图象与x 轴有交点⇔函数()x f y =有零点.2. 性质:如果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 上的图象是连续不断的一条曲线,并且有()()0<⋅b f a f ,那么,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内有零点,即存在()b a c ,∈,使得()0=c f ,这个c 也就是方程()0=x f 的根..。

函数全部知识点总结

函数全部知识点总结

函数全部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定义和调用1.1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通常包括函数名、参数列表和函数体。

函数名用来标识函数,参数列表用来接收外部传入的数据,函数体是实际执行的代码块。

在不同的编程语言中,函数的定义语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常都遵循这个基本结构。

```python# Python中的函数定义def add(a, b):return a + b```1.2 函数的调用函数的调用是指程序执行到函数调用语句时,会跳转到函数体执行相应的操作,然后再返回到调用点继续执行。

函数的调用通常使用函数名加上参数列表的形式。

```python# 调用add函数result = add(3, 5)```二、函数参数2.1 形参和实参函数定义时所声明的参数称为形式参数(简称形参),函数调用时传入的参数称为实际参数(简称实参)。

形参和实参的作用是为了在函数调用时传递数据,使函数能够处理不同的输入。

```python# 定义函数时的形参a和bdef add(a, b):return a + b# 调用add函数时传入的实参3和5result = add(3, 5)```2.2 参数的传递方式参数的传递方式有传值调用和传引用调用两种。

传值调用是指在调用函数时,将实参的值拷贝给形参,形参和实参相互独立,函数内部的修改不会影响实参。

传引用调用是指在调用函数时,将实参的引用(地址)传递给形参,形参和实参指向同一块内存区域,函数内部的修改会直接影响实参。

不同的编程语言有不同的参数传递方式,例如Python是传引用调用,而C语言是传值调用。

```python# 传值调用def change_value(x):x = 10a = 5change_value(a)print(a) # 输出5# 传引用调用def change_list(lst):lst.append(4)my_list = [1, 2, 3]change_list(my_list)print(my_list) # 输出[1, 2, 3, 4]```2.3 默认参数和可变参数默认参数是指在函数定义时给参数指定了默认值,调用函数时如果没有传入对应的参数,则会使用默认值。

函数知识点归纳

函数知识点归纳

函数知识点归纳函数是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计算机科学、统计学和物理学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常见的函数类型做一个全面的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函数知识。

一、函数的基本概念函数是一种映射关系,将一个或多个自变量映射到一个因变量上。

函数通常表示为f(x)或y=f(x),其中x是自变量,f(x)或y是因变量。

函数的定义域是自变量可能取值的集合,值域是因变量的集合。

函数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如数学表达式、图形、表格或文字描述。

函数的图形通常用坐标系上的点表示,自变量在横轴上,因变量在纵轴上。

二、函数的性质1. 定义域和值域:函数的定义域确定了自变量可能取值的范围,值域确定了因变量的取值范围。

2. 单调性:函数的单调性描述了函数在定义域上的增减趋势,可以是递增、递减或不变。

3. 奇偶性:函数的奇偶性描述了函数图像的对称性质,奇函数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关于纵轴对称。

4. 周期性:周期函数具有一定的重复性,函数的图像在一定的区间内重复出现。

5. 极值点:函数的极值点是函数图像上的局部极大值或极小值点,可以通过导数求解。

三、常见的函数类型1. 多项式函数:多项式函数是由常数、变量和指数幂运算组成的函数,可表示为f(x) = anxn + an-1xn-1 + ... + a1x + a0,其中an为系数,n为次数。

2. 指数函数:指数函数的函数表达式为f(x) = ax,其中a为常数,x为自变量。

3. 对数函数:对数函数是指以某个正数为底的幂运算的逆运算,常见的对数函数有自然对数函数ln(x)和以10为底的常用对数函数log(x)。

4. 三角函数:三角函数是以单位圆上的点坐标表示的函数,常见的三角函数有正弦函数sin(x)、余弦函数cos(x)和正切函数tan(x)等。

5. 反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是三角函数的逆运算,常见的反三角函数有反正弦函数arcsin(x)、反余弦函数arccos(x)和反正切函数arctan(x)等。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详细)

高中数学函数知识点(详细)

第二章 函数一.函数1、函数的概念:(1)定义:设A 、B 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 ,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x f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 =)(x f ,x ∈A.其中,x 叫做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 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x f | x ∈A }叫做函数的值域. (2)函数的三要素: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 (3)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 (两点必须同时具备)2、定义域:(1)定义域定义:函数)(x f 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确定函数定义域的原则:使这个函数有意义的实数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3)确定函数定义域的常见方法:①若)(x f 是整式,则定义域为全体实数②若)(x f 是分式,则定义域为使分母不为零的全体实数 例:求函数xy 111+=的定义域。

③若)(x f 是偶次根式,则定义域为使被开方数不小于零的全体实数例1. 求函数 ()2143432-+--=x x xy 的定义域。

例2. 求函数()02112++-=x x y 的定义域。

④对数函数的真数必须大于零⑤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⑥若)(x f 为复合函数,则定义域由其中各基本函数的定义域组成的不等式组来确定⑦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如)0(10≠=x x⑧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4)求抽象函数(复合函数)的定义域已知函数)(x f 的定义域为[0,1]求)(2x f 的定义域 已知函数)12(-x f 的定义域为[0,1)求)31(x f -的定义域3、值域 :(1)值域的定义:与x 相对应的y 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

(2)确定值域的原则:先求定义域 (3)常见基本初等函数值域: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正余弦、正切)(4)确定函数值域的常见方法:①直接法:从自变量x 的范围出发,推出()y f x =的取值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函数的有关概念
1.函数的概念:设A、B是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数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f(x)和它对应,那么就称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函数.记作:y=f(x),x∈A.其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A 叫做函数的定义域;与x的值相对应的y值叫做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f(x)| x∈A }叫做函数的值域.
注意:
1.定义域:能使函数式有意义的实数x的集合称为函数的定义域。

求函数的定义域时列不等式组的主要依据是:
(1)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2)偶次方根的被开方数不小于零;
(3)对数式的真数必须大于零;
(4)指数、对数式的底必须大于零且不等于1.
(5)如果函数是由一些基本函数通过四则运算结合而成的.那么,它的定义域是使各部分都有意义的x的值组成的集合.
(6)指数为零底不可以等于零,
(7)实际问题中的函数的定义域还要保证实际问题有意义.
相同函数的判断方法:①表达式相同(与表示自变量和函数值的字母无关);②定义域一致(两点必须同时具备)
(见课本21页相关例2)
2.值域: 先考虑其定义域
(1)观察法
(2)配方法
(3)代换法
3. 函数图象知识归纳
(1)定义: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函数y=f(x) , (x∈A)中的x为横坐标,函数值y为纵坐标的点P(x,y)的集合C,叫做函数y=f(x),(x ∈A)的图象.C上每一点的坐标(x,y)均满足函数关系y=f(x),反过来,以满足y=f(x)的每一组有序实数对x、y为坐标的点(x,y),均在C 上.
(2) 画法
A、描点法:
B、图象变换法
常用变换方法有三种
1)平移变换
2)伸缩变换
3)对称变换
4.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分类:开区间、闭区间、半开半闭区间
(2)无穷区间
(3)区间的数轴表示.
5.映射
一般地,设A、B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法则f,使对于集合A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在集合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A→B为从集合A到集合B的一个映射。

记作“f(对应关系):A(原象)→B(象)”
对于映射f:A→B来说,则应满足:
(1)集合A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B中都有象,并且象是唯一的;
(2)集合A中不同的元素,在集合B中对应的象可以是同一个;
(3)不要求集合B中的每一个元素在集合A中都有原象。

6.分段函数
(1)在定义域的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表达式的函数。

(2)各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情况.
(3)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定义域的交集,值域是各段值域的并集.
补充:复合函数
如果y=f(u)(u∈M),u=g(x)(x∈A),则y=f[g(x)]=F(x)(x∈A) 称为f、g的复合函数。

二.函数的性质
1.函数的单调性(局部性质)
(1)增函数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I,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的某个区间D内的任意两个自变量x1,x2,当x1<x2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区间D上是增函数.区间D称为y=f(x)的单调增区间.
如果对于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x2 时,都有f(x1)>f(x2),那么就说f(x)在这个区间上是减函数.区间D称为y=f(x)的单调减区间.
注意: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局部性质;
(2)图象的特点
如果函数y=f(x)在某个区间是增函数或减函数,那么说函数y=f(x)在这一区间上具有(严格的)单调性,在单调区间上增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上升的,减函数的图象从左到右是下降的.
(3).函数单调区间与单调性的判定方法
(A) 定义法:
○1任取x1,x2∈D,且x1<x2;
○2作差f(x1)-f(x2);
○3变形(通常是因式分解和配方);
○4定号(即判断差f(x1)-f(x2)的正负);
○5下结论(指出函数f(x)在给定的区间D上的单调性).
(B)图象法(从图象上看升降)
(C)复合函数的单调性
复合函数f[g(x)]的单调性与构成它的函数u=g(x),y=f(u)的单调性密切相关,其规律:“同增异减”
注意:函数的单调区间只能是其定义域的子区间,不能把单调性相同的区间和在一起写成其并集.
8.函数的奇偶性(整体性质)
(1)偶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偶函数.(2).奇函数
一般地,对于函数f(x)的定义域内的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f(x)就叫做奇函数.
(3)具有奇偶性的函数的图象的特征
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利用定义判断函数奇偶性的步骤:
○1首先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并判断其是否关于原点对称;
○2确定f(-x)与f(x)的关系;
○3作出相应结论:若f(-x) = f(x) 或f(-x)-f(x) = 0,则f(x)是偶函数;若f(-x) =-f(x) 或f(-x)+f(x) = 0,则f(x)是奇函数.
注意:函数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首先看函数的定义域是否关于原点对称,若不对称则函数是非奇非偶函数.若对称,(1)再根据定义判定; (2)由f(-x)±f(x)=0或f(x)/f(-x)=±1来判定; (3)利用定理,或借助函数的图象判定.
9、函数的解析表达式
(1).函数的解析式是函数的一种表示方法,要求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时,一是要求出它们之间的对应法则,二是要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2)求函数的解析式的主要方法有:
1)凑配法
2)待定系数法
3)换元法
4)消参法
10.函数最大(小)值(定义见课本p36页)
○1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配方法)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2利用图象求函数的最大(小)值
○3利用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函数的最大(小)值: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增,在区间[b,c]上单调递减则函数y=f(x)在x=b处有最大值f(b);
如果函数y=f(x)在区间[a,b]上单调递减,在区间[b,c]上单调递增则函数y=f(x)在x=b处有最小值f(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