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到底是什么

合集下载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的特点在于基础性,这一性质决定了基础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合格公民。

但是,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基础教育被赋予了培养人才的使命,学校、教师以及家长希望依托基础教育,使学生获取相应的知识并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以顺利升入更好的学校。

这种培养目标单一的追求升学和高分,使基础教育偏离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性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基础教育的本质特征基础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基础、最根本的地位,因此,其在人的成长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基础教育的定义是:基础教育是通过向公民提供最基本的知识、社会经验等内容,使公民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成长为可以为社会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的人。

[1]这条对基础教育概念的界定,表达了其认为基础教育的目的,从社会层面上是为了培养有益于社会的群体;从个人层面上是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成为有所贡献的公民。

二、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旨在培养出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合格公民,使每个人能够健康成长,掌握所处阶段必备的知识技能,而不是单纯的追求對人才的培养。

过分追求培养人才的价值取向,容易造成公民基本知识和技能的缺失,从而缺乏社会责任感和责任心。

(一)学会做人的过程本身就是培养公民的过程教育具有个体性和本体性功能,通过教育使人形成个人性格和个人情意,这是教育的个体性功能;通过教育使人社会化,发展成为合格公民,这是教育的本体性功能。

[2]教育的本体性功能,肯定了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地位。

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共同建设和维护,这要求每个公民首先要学会做人,发展成为健全的社会人;教育的个体功能,肯定了社会在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作用。

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更依托于社会环境,这要求每个人首先要学习社会文化和技能,才能发展成为合格公民。

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个体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过程。

因此,个体首先要学习社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然后把这些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内化成自身的行为规范,这就是学会做人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合格公民的过程。

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与内容

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与内容

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与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基础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未来社会栋梁的责任。

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良好的学习基础,使其能够适应未来发展的挑战并为社会作出贡献。

下面将从核心目标与内容两个方面,论述基础教育的重要性。

一、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1. 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包括学生的智力、情感、道德、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多个方面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只有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革。

2. 提供良好的学习基础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提供学生良好的学习基础。

基础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只有通过扎实的基础教育,学生才能在高等教育和职业生涯中更加顺利地发展。

3. 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基础教育的目标还应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在当今社会,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基础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只有具备良好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社会的变革和挑战。

二、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1. 基础学科的学习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学生对基础学科的学习。

基础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等核心科目。

这些学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至关重要。

学生通过学习基础学科,能够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这些学科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综合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核心内容还包括综合素质教育。

综合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道德观念、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学校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素质。

只有具备了良好的综合素质,学生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

基础教育的目标与使命

基础教育的目标与使命

基础教育的目标与使命在当今社会,基础教育作为一个国家最基本的教育阶段,承载着培养未来社会人才的重任。

基础教育的目标与使命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教育,培养他们成为有创造力、有责任心、具备良好思维品质的公民。

本文将从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品格素养的培养以及社会责任的培养三个方面论述基础教育的目标与使命。

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教育。

知识的掌握是学生成长的基础,它包括学科知识、科学文化知识和社会实践知识等。

学科知识是促进学生学习各种学科的基础,科学文化知识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社会实践知识是帮助学生理解社会发展和参与社会建设的基础。

除了知识的传授,基础教育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技能。

综合能力包括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合作与沟通能力等。

技能的培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通过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基础教育可以帮助他们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为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二、品格素养的培养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品格素养,塑造他们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习惯。

品格素养的培养是通过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有机的学习环境来实现的。

首先,基础教育需要注重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生需要了解并尊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道德等基本道德规范,培养他们的道德感和责任感。

其次,基础教育需要注重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应该学习和欣赏优秀的文化遗产,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

再次,基础教育需要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生需要学会自我管理、情绪调节和压力释放,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社会责任的培养基础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激发他们的社会意识和参与社会发展的热情。

学生需要从基础教育中获得关于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的知识,理解社会变革的意义和必然性。

基础教育可以通过提供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等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感受社会需要和个人责任。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及各层级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及各层级之间的关系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及各层级之间的关系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是培养和发展人类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而教育目的则是教育活动的指导方向和根本目标。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可以分为三个层级,包括基础教育目的、终身教育目的和社会发展教育目的。

这三个层级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相互促进和支持。

首先是基础教育目的。

基础教育是指对儿童和青少年进行的义务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道德品质,使其具备继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基础。

基础教育目的主要包括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品德塑造。

知识传授是基础教育的核心任务,通过教学活动,学生可以学习到语言、数学、科学等各个学科的基本知识。

能力培养则是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解决问题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品德塑造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教育活动,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是终身教育目的。

终身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结束后,个体继续学习和发展的教育过程。

终身教育目的主要包括个人发展、职业发展和社会参与。

个人发展是指个体通过不断学习和自我提升,实现自身潜能的全面发展。

职业发展是指个体在职业生涯中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职业技能和素质,适应职业发展的需求。

社会参与是指个体通过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事务,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最后是社会发展教育目的。

社会发展教育目的是指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和发展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发展教育目的主要包括创新创业、社会责任和文化传承。

创新创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为社会创新和创业提供人才支持。

社会责任是指个体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推动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

文化传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繁荣。

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包括基础教育目的、终身教育目的和社会发展教育目的。

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而基础教育则承载着培养下一代人的重任。

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本文将从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知识传授和个性发展四个方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包括学生智力、体力、美育、道德和劳动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开设文科、理科、艺术和体育等课程,学生能够在全面了解各个领域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潜能。

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二、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还包括实现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注重知识的灌输。

通过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能够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对各种挑战。

素质教育还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和情感培养,帮助他们形成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基础教育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知识传授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传授学科知识。

学校应该通过科学系统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知识教育。

只有通过扎实的学科知识,学生才能够拓宽眼界、提高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同时,学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个性发展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还包括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潜力。

基础教育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学习指导,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潜力。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并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发展空间。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知识传授和个性发展。

只有通过这些目标的实现,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使其成为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适应全球化时代需要的未来型人才。

具体来说,基础教育的目标包括以下方面:
一、知识目标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包括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社会等各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建立正确的学科观念和学科方法,提高学生的定量和定性分析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思维目标
基础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判断力等等;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管理能力、自我反省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沟通协调与合作能力等等。

三、价值观目标
基础教育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让他们具备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包括个人尊重和信任、积极参与、关注社会、自我实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四、文化素质目标
基础教育的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具有高度文化素质、美育素质等等。

这些方面包括熟悉本国文化以及其他文化、欣赏各种艺术形式、培养审美能力、体验生活中的美、了解本土和国际传统、学习国际惯例等等。

五、实践能力目标
基础教育还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寻找经验,发现挑战,创造机遇;通过社区服务、课外活动、社团活动等方式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适应性,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

总之,基础教育的目标不仅是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未来型人才,具备适应新时代的能力和素质,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基础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基础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基础教育的目标和意义教育是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基石,而基础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最初阶段的一部分,扮演着培养社会合格公民和全面发展个体的重要角色。

本文将探讨基础教育的目标和意义,并阐述它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一、基础教育的目标基础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学科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培养,以确保他们具备正常生活所需的基本能力和素质。

基础教育的目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 学科知识的传授与掌握:基础教育注重学生学科知识的基础建设,如语文、数学、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学科基础。

2. 通用技能的培养:基础教育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通用技能,如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创新能力、人际交往和问题解决能力等,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3. 人格品质的培养:基础教育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发展,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合作与分享的品质。

4. 价值观的塑造: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包括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和国际视野等,以培养他们具备正确的行为准则和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

二、基础教育的意义基础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将从个人和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探讨:1. 对个人的意义基础教育是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基石。

通过基础教育,个人可以获得各种学科知识和技能,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具体而言,基础教育的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为个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基础教育为个人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基础。

学生通过基础教育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日后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精神和审美情趣等。

这种全面发展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各个领域中展现自己的特长和潜力。

(3)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基础教育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这些积极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个人的成长和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影响。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在学龄段内,为每个学生提供一套综合发展的课程,使他们在知识、智力、品德、身心、艺术、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培养,成为具有健康、积极向上、全面发展的人。

首先,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传授基础知识。

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学习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掌握基本的阅读、写作、计算和沟通能力,建立对科学、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和判断力,使他们能够理性思考和判断事物。

第三,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道德与法治、思想品德、劳动与生活等课程的学习,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备尊重他人、团结合作、诚实守信等良好的品质和行为习惯。

其次,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通过体育运动、艺术教育等课程的学习,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饮食习惯,增强体质和身心健康,提高抵抗力和应对能力,培养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心态。

最后,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科学实验、手工制作、艺术创作等实际操作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和创造能力,激发他们对新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保障,使其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优秀的思维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品质、健康的身心发展,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社会生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基础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

其目标定位应准确把握社会需求和学生发展的整体要求,旨在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知识、良好品德素养和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

本文将从培养全面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和培养社会责任感三个方面,探讨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

一、培养全面发展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意味着学校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知识结构的全面建立和能力的全面培养。

在身心健康方面,学校可以设置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在知识结构方面,学校应重视素质教育,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在能力培养方面,学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创新能力基础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创新能力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学校作为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应该提供创新教育的机会和环境。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和创业实践,让学生亲自经历科学研究和实践探索,提高他们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培养社会责任感基础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作为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发展者,学生应该具备积极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学校应开展社会实践教育,让学生亲身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从小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和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道德观,培养他们的社会关怀和服务精神。

结语基础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具备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学校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全力落实这一目标,通过合理的教育体制、科学的教育方法和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

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基础教育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基础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本文将探讨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并以学科、技能和品德为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学科目标基础教育以学科知识为核心,旨在培养学生在各个学科领域的掌握能力。

学科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学科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

在语文、数学、英语等核心学科中,学生需要通过掌握基础知识,建立起坚实的学科基础。

这不仅有助于他们进一步学习更高层次的知识,还能够提升他们解决问题和思考的能力。

其次,学科目标追求学生对学科的全面理解。

基础教育应该通过学科知识的构建和整合,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学科认知。

例如,在自然科学领域,学生需要了解自然现象的原理和背后的科学原理,从而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最后,学科目标强调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能力。

基础教育应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使他们具备主动学习的能力。

这包括学会合理规划学习时间、有效利用学习资源以及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技能目标基础教育还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为他们面对未来职业和社会需求做好准备。

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基础教育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

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表达,学生都应该具备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

这样的沟通能力对于未来的人际交往和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基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在现代社会中,团队合作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作方式。

学生应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包括倾听他人观点、协调集体行动等。

最后,基础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现代社会对创新能力的需求越来越高。

学生应该通过培养创新思维,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日益变化的社会环境。

三、品德目标基础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品德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专题1基础教育研究概述

专题1基础教育研究概述

第一讲基础教育概况一、基础教育的内涵(一)基础教育的概念1.——柳斌《关于基础教育的思考》(1998)基础教育是对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一般教育或普通教育。

2.《教育大辞典》认为“基础教育”(Basic Education)亦称“国民基础教育”,是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也是提高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或者指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

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学习年限为5年、6年至9年,经常与义务教育相联系。

此种界定因其包含的内容与学习年限而产生极大争议。

《世界全民教育宣言》(1990)将“基础教育”界定为“满足基本学习需要的教育”,“每一个人——无论他是儿童、青年还是成人——都应能获益于旨在满足其基本学习需要的受教育机会”。

基本学习需要包括人们为生存下去,为充分发展自己的能力,为有尊严地生活和工作,为充分参与发展,为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为作出有见识的决策,为继续学习所需的基本学习手段(如扫盲,口头表达等)和基本学习内容(如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态度)。

基本学习需要的范围及其满足的方法因各个国家和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并不可避免地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基础教育是终身学习和人类发展的基础”。

用“基础教育”概念取代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大众教育”、“基本教育”的概念,此种界定比较模糊。

3.第三种是我国学者的若干看法。

有学者认为基础教育“广义的是指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基础阶段的教育,既包括(普通中小学教育),又包括(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中的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教育)”。

此界定将“高等教育中的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放在“基础教育”内容里,不能区分好与“普通教育”的界限。

还有学者对“基础教育”的理解,揭示了基础教育在我国普遍意义上的内涵,其认为“基础教育,简单地说指的是在未成年期为人的一生奠定基础的教育。

从以上几种界定来看,对基础教育的内涵认识可以说是一致的,即基础教育的内涵包含三个核心要点:(1)基础教育是每一个人都应当接受的基本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以形成人的基本素质;(2)基础教育是为人的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3)基础教育是为接受其他各类教育打基础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性质功能与目标

基础教育的性质功能与目标

案例三:某国家的基础教育体系分析
国家背景:某国家重视基础教育,将其视为国家发展的 基石。
1. 实行免费基础教育,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权利。
体系特点
2. 注重教育公平,确保城乡之间、不同社会经济阶层 之间的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3. 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德育、体育、美育等方 面的教育。
问题与挑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结构的变化, 该国基础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如教育资源紧张、教师短 缺等问题。
加强学生对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价值观等方面的认同感 ,培养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和法治原则,培养他们的法治观念和遵纪 守法的意识。
通过德育课程和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 德心,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能力。
传承文化与知识
本土文化传承
基础教育阶段是传承本土文化的 关键时期,通过课程设置和校园 文化活动,让学生了解和传承本
基础教育的性质、功能与目
目 录
• 基础教育的性质 • 基础教育的功能 • 基础教育的目标 • 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 基础教育案例研究
01 基础教育的性质
定义与特点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基础教育具有全民性、义务性和公益性,确保所有适龄儿童都能接受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的私塾和书院,随着社会的发展,逐 渐形成了现代的基础教育体系。
未来,基础教育将进一步深化改革,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以满 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长足发 展,普及程度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稳 步提升。
02 基础教育的功能

基础教育概念

基础教育概念

基础教育概念基础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学习和教育,为孩子们提供全面的、均衡的、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培养他们的智力、品德、身心和创造力,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使学生在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积极、独立、合作、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

基础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它为孩子们提供了广泛的学科知识,包括语言、文学、数学、科学、社会科学、体育和艺术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系统学习这些知识,学生能够拓宽视野,提高思维能力,并为未来的学习提供基础。

基础教育还注重品德的培养。

品德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通过教育引导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良好的品德素养,以及尊重他人、关心社会的意识。

身心健康是基础教育的关键。

基础教育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体育锻炼和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态。

通过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

创造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基础教育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通过各种艺术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

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创造的能力。

基础教育需要全社会的支持与关注。

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孩子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学校应注重教学质量和师资培训,确保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家庭应积极参与教育,与学校建立紧密的联系,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社会应重视基础教育的重要性,为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总之,基础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孩子们成长的重要阶段。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培养,基础教育为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保障,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和支持基础教育,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了解基础教育什么是基础教育

了解基础教育什么是基础教育

了解基础教育什么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在个体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为其提供必要的学习知识、技能、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等基本素养的教育阶段。

它是教育体系中的开端,也是个体教育发展的起点,对于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基础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扎实的学科基础、健全的人格发展和积极的社会参与能力。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通常按照学科设置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以及人文素养、体育、艺术等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

通过这些课程的组成,学生可以全面而系统地学习到各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基础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学生在基础教育中,不仅仅是被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其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在基础教育过程中,会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其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并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团队合作精神。

基础教育的时长和内容因国家和地区而有所差异。

在一些发达国家,基础教育大致持续10年,从小学到初中或者高中。

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教育资源的不足等原因,基础教育可能只有几年时间。

无论时间长短,基础教育都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阶段,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基础教育的实施需要教育部门、学校、教师和家长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要制定教育政策,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要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组织系统的学科教育;教师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家长要积极参与和支持孩子的学习。

总之,基础教育是个体教育发展的关键阶段,是为个体提供学习知识、技能和素质的教育过程。

它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基础教育的实施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

对于发展教育,提升国家整体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章--基础教育的内涵、目的和价值

第二章--基础教育的内涵、目的和价值
基础教育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内容,是培养儿童的德、智、体、 美、劳等方面的能力,使今日的孩子成为明 天社会有用的栋梁,而中小学生基础教育的 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公民,这两者之间具 有内在的统一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何一个公民,只有具备 良好的基础素质,才能更好地向高层次发展。 基础教育承担着为人才培养和成长奠定基础 的重任,理所当然地应该为未来社会的建设 人才提供原始养料。基础教育必须重视素质 教育。
价值中立就是进入一种价值无差别的境地, 对所有价值不作评判地一视同仁,不认为它 们之间存在本质上的是非高低。
价值是有相对性的,尤其是在不同的文化中, 但是当价值的相对性被过分地夸大时,就变 成了价值中立和价值相对主义。
二、基础教育的价值
(一)基础教育应当强调促进人的发展的 价值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价值的有机统一
赫尔巴特认为,“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 因而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在 于形成道德”,他提出了一个对后世教育产生很大影响 的教育性教学主张,“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 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 学’”。
价值和价值中立
价值是人们项目中值得追求的有意义的东西, 它包含着判断是非、善恶、高低、美丑的标 准。
博雅教育的特征
第一,博雅教育不是职业教育,不是严格意义上的 科学教育,也不是培养专门家的教育。博雅教育就 其目标来说,不是培养未来的专家、技师和教授, 而是培养能够自由地对新的变化境遇做出自己正确 的和独立判断的人。
第二,博雅教育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有着一种塑造 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或职业的考虑无关的价值。 博雅教育的拥护者认为,博雅教育具有一种理性价 值,这种理性价值主要在于它能够塑造受教育者的 心智,在他们看来,如果认为博雅教育的价值主要 体现在功利价值,那是对博雅教育的玷污。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到底是什么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到底是什么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到底是什么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基础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体系中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许多父母和学生都关心,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到底是什么?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个话题,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基础教育的核心使命。

第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人才,这包括学生的智力、道德、体育、美术、音乐等各个方面的发展。

通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

第二,传承和弘扬社会价值观。

基础教育应该是社会价值观传承的重要环节。

学校应该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遵守规则、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未来公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第三,提供基本知识和技能。

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是他们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除了基础学科的学习,也包括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养,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第四,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基础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他们勇于探索,敢于实践,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

第五,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发展需求各不相同。

基础教育应该注重个性化教育,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并提供多种发展的途径与机会。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全面发展。

第六,为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为学生的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它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进一步接受更高水平的教育和适应未来职业的需求。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传承社会价值观,提供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并为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好准备。

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基础教育是指在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阶段的教育,它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知识和基础素养,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下是关于基础教育目的的一些论述。

首先,基础教育的目的是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在基础教育阶段,学生需要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数学、自然科学等知识,同时还需要学习一些基础技能,如写作、计算、研究等。

这些知识和技能是学生日后学习和工作所必需的,也是创造和生活所必需的基础。

其次,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启发学生思维和创造力。

基础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新精神、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这些素养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和个人成长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基础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和价值观。

基础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这些素养对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责任感和担当意识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为将来的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做准备。

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是学生未来高等教育和职业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扎实的基础教育学习,才能为必要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综合以上几点,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包括知识和技能、思维和创造力、品德和价值观等方面,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贡献。

基础教育的目标

基础教育的目标

基础教育的目标现代社会中,基础教育被视为培养下一代公民的重要阶段。

基础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他们成为具备良好道德素养、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社会人才。

本文将探讨基础教育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些目标的方法。

1. 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基础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传授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这包括但不限于数学、科学、语言和文学。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学科,掌握基础的学科知识,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学生还学习一些实用的技能,如信息技术、沟通技巧和创造力等。

2. 道德素养的培养基础教育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养。

学校应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以及学校规章制度。

学生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团队合作和正确的社交行为。

通过道德教育,学生将培养出对社会负责、具备正确价值观和解决道德难题的能力。

3. 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基础教育也应该关注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分析和评估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他们应该能够提出问题、进行推理和论证,并形成独立的判断。

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帮助学生在学校中取得好成绩,还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帮助他们做出明智的决策。

4. 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教育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需要有创造力的人才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学生应该能够提出新颖的观点、解决问题并开展创新的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通过开设科学实验、艺术创作和实际项目等方式来实现。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教育部门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更新课程:及时调整和更新课程内容,确保基础教育与现实世界紧密联系,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技能和知识。

2. 优化教育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例如小组讨论、实践活动和在线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提供专业培训:为教师提供专业培训,使他们具备创新教学的能力,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4. 强调综合评价:从传统的单一考试评价转变为综合评价,包括学术成绩、实践表现和综合素质等,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综合能力。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什么意思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什么意思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什么意思背景教育是指对人类进行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和引导。

在教育的领域中,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从不同层次和特点的角度探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意义和目标。

基础教育的定义和意义基础教育是指对孩子们进行的最初阶段的教育,它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基础。

基础教育通常包括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教育。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包括语言表达、数学思维、科学探究、艺术创造、体育锻炼等多个方面。

通过基础教育,学生们可以获得扎实的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社会行为规范。

基础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个人而言,基础教育可以帮助他们掌握必要的生活技能,增强自信心和自尊心,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对社会而言,基础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和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

高等教育的定义和意义高等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之后进行的高一级的教育,通常包括大学本科和研究生阶段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备专门知识、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人才。

高等教育注重学科专业的深入学习和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高等教育,学生们可以学习到更为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等教育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就个人而言,高等教育可以提供更高的学术水平和专业能力,为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提供更好的保障。

对社会而言,高等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和引领社会进步的重要渠道,为社会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源培养提供有力的支持。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联系和差异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有着密切的联系和衔接。

基础教育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基础,而高等教育则是基础教育的延伸和拓展。

两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尽管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在目标、内容和形式上存在一些差异。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阶段,其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基础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取得成功。

首先,基础教育旨在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学习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社会规则,尊重他人,关心公共利益。

同时,基础教育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在集体中发挥积极作用并与其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些品质对于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基础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

通过教授各种学科的知识,如数学、科学、语言等,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此外,基础教育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有助于他们在未来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做出明智的决策,并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基础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学校也会组织各类兴趣小组和社团,让学生有机会接触不同的领域和文化,拓宽视野,增强自信心。

这种自主学习的习惯将伴随孩子一生,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而持久的基础。

最后,基础教育和职业规划密切相关。

通过了解不同行业的需求和特点,学生可以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基础教育还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和工作机会,让他们提前体验职场环境,积累实践经验,为未来的职业道路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基础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适应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它不仅传授知识,更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职业规划等方面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和支持,帮助其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什么
江西叶华平
摘要: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生如何生活。

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认识到什么是良好的道德品质,认识到该怎样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样才能达到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

基础教育不能等同于师傅教徒弟一门手艺。

教学中不能忽略了学生受到了多少精神熏陶,得到了多少思想启迪。

教育是要让学生能去创造和拥有幸福的人生。

基础教育也不能等同于培养这“家”那“家”。

对于那些能成为人才的极少数学生,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把他们向成为某某“家”的道路上引导。

关键词:基础教育主要目的如何做人如何生活良好的道德品质怎样与人相处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兴趣爱好正文:
在我国基础教育是指从小学到高中阶段的学校教育。

从教已经有15年整,到如今才真正明白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什么。

基础教育不能等同于师傅教徒弟一门手艺,也不能等同于培养这“家”那“家”。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生如何生活。

基础教育不能等同于师傅教徒弟一门手艺。

师傅教徒弟的主要目的是教会学生一门手艺。

即传授给徒弟从事一种职业应该具备的方法
和技巧。

师傅传授徒弟越多的方法和技巧,徒弟的职业技术水平才会越高。

师傅在教的过程中要反复地演示,反复地讲解方法和技巧。

徒弟需要在学的时候反复的练习。

正如俗话说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基础教育却不同于此。

可是现在还是有很多教师像师傅教徒弟一样去教育学生。

虽然国家已经推行了素质教育,并两次进行次新课程改革,但在学生评价方面还是以分数论英雄的前提之下,很多学校都还是应试教育的模式。

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也还是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和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中。

素质教育政策的真正落实,教师在教学实践的真正运用,可以说是不多见的。

教师课堂教学多般还是采取满堂灌,学生则机械的接受。

教学还是只停留在让学生掌握了多少课本知识上,掌握多少解题技巧上。

至于学生受到了多少精神熏陶,得到了多少思想启迪,却往往被忽略了。

考查时,则是看学生在一张试卷里会解多少题目,能得多少分。

这样做远远偏离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亚里士多德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幸福。

就是说,教育是要让学生能去创造和拥有幸福的人生。

基础教育也不能等同于培养这“家”那“家”。

培养什么“家”要求指导培养对象掌握某个科学领域的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研究,去发现,去取得新成果。

严格的说这“家”那“家”都不是某某教师或某某学校培养出来的。

比如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19世纪美国物理学家法拉第。

他出身贫困,父亲是工人,经常生病。

12岁上街卖报,13岁起在订书店当学徒。

他是凭着自己对科学的热爱,认真钻研有关电学的论述,不断地做实验。

后来他想方设法抓住机会
使自己能进入英国皇家学会实验室当助手,都是出于他对科学的热爱,并最终成为科学家。

自然科学家达尔文从10岁开始搜集各种昆虫、贝壳、鸟蛋和矿石。

他对学校里教条式的课程几乎不感兴趣,就和哥哥一起做化学实验,读课外书。

16岁那年,达尔文和他哥哥一起进爱丁堡大学学习医学.但是,他对医学毫无兴趣,只读了两年就转学了.在两年里,他自己研究动植物学,和几个志同道合的青年经常去潮水退落的沙滩上拣取动物,有时候就一起进行解剖。

在暑假里,达尔文和朋友们去旅行和打猎,使他进一步学会了观察和搜集动植物的本领。

达尔文父亲不理解自己的儿子,认为他不好好学医却终日游手好闲,不求上进,将来一事无成,会给家里丢脸,就让他进了剑桥大学基督学院,使得他戴上了神学的枷锁。

虽然说他最后成为科学家跟他在剑桥大学期间遇到“伯乐”——有名的植物学教授亨斯洛分不开,但是他的成才主要还是源于自学和独立研究。

再比如,文学家的产生都是出于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出于对文学的热爱。

因为热爱生活、热爱文学,所以才就养成了博览群书的习惯,养成关注他人,关注生活,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的习惯。

可以说,真正的文学家都是自学成才的。

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先生,先前都是学医的,后来才弃医从文的。

还有当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当年小学都没毕业。

是后来一直从未放弃文学的梦想,坚持笔耕耘不辍,才成就了他的。

纵观现在学校教育中的作文教学,就有一副要把每位学生都培养成文学家的架势。

作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教学生如何开头,教学生如何结尾,教学生如何描写,教学生如何叙述,
教学生如何议论,教学生如何抒情等等。

学生练习写作时很多是对着作文书生搬硬套。

作文教学中很少有教师去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学生绝大多数都只能成为平凡人,这是常识。

然而,平凡人的生活真的常常会需要那么多的抒情议论吗?平凡人的生活都一定是真实、平淡而零散的。

平凡人的生活最需要的就是一颗真诚的心,用心去与人沟通,与社会沟通。

并且,生活中用行为来沟通更多时候比说、写更实在,更让人愿意接受。

一个人在生活中只要能把一句话、一段话说清楚、写清楚就不会影响与人沟通了,而并非常常要有长篇大论。

所以说,作文教学只能作为引导学生养成关注生活的习惯,增强学生热爱生活的体验的一种手段。

成为这“家”那“家”的只能是极少数人,只能是出于天赋或兴趣爱好。

所以,基础教育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每一位学生是多么的荒谬。

基础教育该首先要把每位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健康的人。

对于那些能成为人才的极少数学生,我们能做到的也只是把他们向成为某某“家”的道路上引导。

基础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教学生如何做人,教学生如何生活。

这跟知道多少解题技巧无关,跟掌握多少课本知识无关,而主要跟掌握了多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是否具有终身学习意识有关,跟学会了多少做人的道理有关,跟形成了多少良好生活习惯有关。

教育家陶行知就曾说“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

学生不应当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素质教育也要求我们学校、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公民。

可以说应试教育并不但难以培养出合格
的人,而且会埋没人才,甚至摧残人。

有人说,我国幼儿园的学生忙着学一年级的知识,小学生忙着学中学的知识,等大学毕业了却需要重新回到幼儿园来学习如何做人。

在我国城市里许多学生都在忙于学奥数。

然而奥数不是每个人都轻易学得懂的,而是有数学天赋的人才适合学的。

可是偏偏很多学校出于多种目的在要求学生学。

很多家长由于盲目跟风,虽然自己也不懂,但也要要求孩子去学。

这也不能不说是基础教育中应试教育模式造成的悲哀。

深圳南方科技大学实行自主招生,主要是考察学生的素质,而并不是单以高考考分来决定一个学生的命运。

南科大看重的是学生的创新力、想象力。

朱清时说,南科大要培养创新拔尖人才,创新人才有很多特质,如有批判精神,不盲从;有很强的想象力、洞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有非常系统的基础知识等。

南科大招考的模式是高考成绩、南科大的自主招生考试成绩和学生平时成绩换算成百分制,按照6∶3∶1分配。

也就是说,高考分数占百分制中的60分,自主招生分数(满分100分)占百分制中的30分。

按折算比例看,自主招生考试中获得1分,相当于高考成绩好几分。

另外,还有清华、北大等高校也已开始部分自主招生的改革。

这样的高等教育学校,这样的高等教育招生模式,实在是令人拍手叫好的。

然而中国的教育要发生根本的改变,只靠大学的改革,只靠改变大学教育模式是远远不够的。

根本还是要从幼儿园就开始,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都开始转变教学方式,中国的教育育才会然起新的希望,展现新的局面。

每位教师首先要学会尊重学生,明白促进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才是自己不可推
卸的责任。

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去,在课堂上与学生平等交流,共同学习。

正所谓“教学相长”。

以自己良好的道德和文化修养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生活中认识到什么是良好的道德品质,认识到该怎样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样才能达到学校教育的主要目的。

作者:叶华平(1979-),男,江西省鄱阳县油墩街镇柘下小学,中小学一级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