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合集下载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很好资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很好资料)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及对策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以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扑面而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在全国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38个实验区全面展开,我们省17个市33个省级实验区的实验工作也于2002年秋季正式启动。

新课程已经走进学校、走进千万师生。

那么,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课程从哪里来?新课程新在什么地方?如何理解新课程?等等问题,都是教育管理者、新课程实验者、广大教师所关心、关注的问题。

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为什么要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至少进行了7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第一次,是1950年,我们国家开始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第一次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

这次改革出台了小学各学科课程暂行标准和中学暂行教学计划,形成了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教材。

第二次,是1952年,在第一次立新的基础上,出台了进一步修订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并依据新大纲完成了全国第二套新教材的编写工作。

第三次,是1956年,这次改革主要对1952年的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在此基础上重新组织编写了第三套中小学通用教材。

第四次,是1963年,在各地实验和进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同年,在全国使用第四套教材。

第五次,是1978年,“文革”结束,百废待兴,课程改革也不例外。

国家组织力量对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并颁布了全日制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新教材的编写工作也紧锣密鼓,同年,第五套通用教材开始在全国使用。

第六次,是1981年开始的,原国家教委颁发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1984年,又颁布了《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草案)》;1986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正式颁布并于同年7月1日开始实施,国家教委制订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阶段教学计划(草案),组织编写了第六套通用教材在全国使用。

第一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第一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①1950年,②1952年,③1956年,④1963 年,⑤1978年,⑥1986年,⑦1992年;
⑧本次课改 1999年(课改工作组成立) 2001年秋(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实验、 涉及27个省) 2002年秋(各省市全面实验) 2005年秋(全面推广)


(四)世界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影响

美国 《2000年教育战略》在 课程方面提出: “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 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 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 付挑战”。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 个孩子掉队”。
英国
英国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 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课程标准。 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 调:
需要同时回答的问题
• • • • • • 社会如何发展? 我们如何应对? 真正的竞争是明天的竞争—— 我们的教育应当是什么样子? 我们的课堂应当是什么样子? 我们的课程应当是什么样子?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1.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 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 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 反差。 2.传统的应试教育实力强大,素质教育 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18世纪中:西班牙、葡萄牙 19世纪中:英国 20世纪中:美国 21世纪中:中国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目标之一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 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 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传 授 知 识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分科与综合课程,供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特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目标与特色

1957年,苏联制造的第一颗卫星上天了,对当时的美 国产生了强烈的震撼,美国的报纸称“一颗红色的月亮使美 国黯然失色”。美国人因此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把苏联的 卫星上天看作是第二次珍珠港事件,视为美国的一项国耻。 因为苏联的卫星上天意味着体现美国核心竞争力的科技水平 和科技人才已经开始落后于苏联,而科技水平和科学人才不 如苏联的根源是教育。因此,1958年,美国颁布了“国防教 育法”,在美国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教育改革。
从1901年到198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有131人,化 学奖获得者有109人,共240人,其中美国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获得者有55人,化学奖获得者有33人。
人才与教育、课程的关系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才的社会活动,教育 活动的组织要以课程为依据,因为课程是培养人才的蓝图。
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历来十分重视课程在为美国培 养优秀人才、增强美国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布鲁纳是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1915年出生 于美国,比提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教育家布卢姆小两岁。布 卢姆是1913年出生,1943年在芝加哥大学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而布鲁纳是在1941年在哈佛大学获心理学博士学位。布鲁纳 首次提出了发现学习理论,对世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布鲁 纳还提出了一个很有影响的理论,他认为,任何学科的基本 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学任何年龄的任何学生,例如高等 数学知识也可以用直观的方式教给小学生低年级学生。
GDP总量 13698亿元 10488亿元 21486亿元 35696亿元 11330亿元 18407亿元 3176亿元 3340亿元
常住人口 1888万 1695万 5126万 9544万 5711万 9918万 2628万 3793万
人均GDP 72553元 63029元 42214元 37588元 19839元 19593元 12110元 8806元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与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与任务
docin/sundae_meng
新的课程设置: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分科和综合课程,由地方和
学校自主选择
docin/sundae_meng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从小学3年级起 开设,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 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 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 数与代数 – 图形与空间 – 统计与概率 – 应用与综合实践
docin/sundae_meng
加强的内容
重视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重视发展空间观念 重视统计与概率的内容 加强实践与综合应用 鼓励使用计算器(机)
docin/sundae_meng
削弱的内容
控制计算的难度和速度 取消对人为编制的应用题 删除繁杂的内容(如根式、无理方程) 降低公式计算、术语表述 降低对证明技巧的要求
docin/sundae_meng
核心特点:过程性评价,主要体现在:
1、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进行中主体 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 的效益化,即更为关注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 程度地接受而不是结果本身;
2、评价方式动态化,给予多次评价机会, 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鼓励将评 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 施日常化、通俗化;
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 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docin/sundae_meng
课程标准案例
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 数量,学生经历收集、处理数据的 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 能产生的危害。(数学标准)
docin/sundae_meng
生物标准案例:
docin/sundae_meng

第一专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目标与理念

第一专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目标与理念

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 标
总体目标 具体要求
基础教育对学生的具体要求:
1.学生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品德” 2.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 3.科学与人文素养并重 4.注重环境意识的培养 5.形成终身学习的基础 6.养成和谐的个性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1.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 实践
4.使口耳相传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 彻底改变。这就要求学校职能由传授知 识逐渐转向组织学习、指导学习、服务 学习,并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更富有个性 和针对性。
5.使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 济得以出现。这就要求教育加大改革力 度,加快改革步伐。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发 展的必然要求
新教育思潮: 全民教育 终身教育
三、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特征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关注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 3.重视价值观、态度和道德修养
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如果以目标的概括程度为准则,可以 依次分为四种不同的目标:

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四者是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上一层次
(2)体验
体验是通过参观、考察、访问等 亲历亲为的活动来获得的。
(3)设计
要求学生在综合应用所学的各科 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进行问题解决 的实际操作。
(4)社会实践
要求学生参与到一般的社会实践 活动领域之中,成为某一社会活动中 的一员进行实际的社会活动。学生通 过一般性社会实践,获得对他人、对 社会的价值实现感。
新教育思潮影响下的新教育理念
(1)教育更关注生活 (2)教育更注重个性 (3)教育更强调民主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教育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

本文将从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和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有三个主要原因。

首先,我国经济正处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更多具备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其次,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性变化使得单一学科的知识已不再能够满足工作和生活的需求。

最后,国际化的教育趋势要求我国的教育系统具备更强的国际竞争力。

基于这些背景,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人才。

这意味着课程改革应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的转变。

培养学生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还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使每个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潜能和兴趣所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课程结构上进行了重构。

传统的学科划分逐渐被打破,不同学科之间进行了整合,形成了跨学科的课程体系。

这样的改变有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应用知识。

其次,对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更新。

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同时,课程内容也更贴合时代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育。

此外,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也在改革过程中得到了重视,鼓励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新时代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仅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教师和学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教师的角色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引导者和合作伙伴。

教师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方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实践。

其次,学校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传统的知识灌输机构转向为学生提供多样化学习机会和资源的场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背景和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背景和目标

31
例3
初二《语文》第三册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 雄纪念碑》练习:精读6-10段,回答问题 下面是碑身的横截面图,画出每面浮雕位置, 标出浮雕序号,并用标出说明起点,用箭 头标出说明顺序。

32
例6
初中《生物》第二册(上)
讲述神经系统时,出现了:脊神经 节、肋间神经、坐骨神经、交感干、马 尾、视交叉、脑桥、胼胝体、间脑、丘 脑、丘脑下部、中脑、延髓、颈神经、 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尾神经等人 体解剖学的专有名词。
帝名 即位年代 即位年龄
和帝
觞帝 安帝 顺帝 冲帝 质帝 恒帝 灵帝 少帝 献帝
89年
106年 107年 126年 145年 146年 147年 168年 189年 190年
10岁
100多天 13岁 11岁 2岁 8岁 15岁 12岁 17岁 9岁
36
例5
中考《政治》试题
一、填空 1. 1999年5月1日,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 博览会正式开园,这次博览会有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
46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二: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 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 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 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 识和技能。
课程标准的特点之二:
突破学科中心
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 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 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 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 科技发展的联系。
16
2.课程内容

内容偏多:


——课程门类多 —— 学习内容多 —— 作业多 —— 考试多
17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系列讲座】:第一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论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

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

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

对于知识而言,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

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

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

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

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是不符合时代需要的。

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更像动词(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名词(即知识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二)简约适度地处理教学内容
1、容量适中。 ★张奠宙先生说:“基础教育要在短短 的几年时间里,使学生掌握人类几千年来积 累的知识和经验的精华部分,就必须保持必 要的进度。” 这“必要的进度”,指的就是每节课的 一定的知识容量。在数学课堂上,份量适中 地安排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学习的“食量” , 是成功教学的重要指标。
新课标教材为教师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创 造性的使用教科书留足了广阔的空间: (1)《数学课程标准》将小学阶段的学习内 容划分为两个学段,只规定了每个学段的学习内 容,没有规定每个年级的具体学习内容。 (2)与之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没有具体 规定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只给出了一个单元、一 个小节的参考教学进度,至于每节课应教哪些知 识点,则完全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和教学总体 要求来确定。
案例:教学“周长”
围绕“什么是图形的周长”这一目标,展 开以下教学活动: 1.让学生剪下画在纸上的树叶图,初步感知“边 线”; 2.动画演示蚂蚁绕树叶行走一周的情境,感知什 么是树叶的周长; 3.通过指一指、描一描、量一量、算一算等实践 活动拓宽认识,进一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二、数学课应该追求简单明了
3.精选素材
精选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丰富学生 感知的学习素材是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选择和准备学习材料时,一要看是否具 有现实性、有趣性;二要看是否能更好地 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把握概 念的本质属性。
案例:植树问题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间隔,教学时找 了一些生活中的素材:手指间的间隔、队 伍间的间隔、路灯间的间隔、钟声间的间 隔、百米跨栏间的间隔等,让学生更快地 建立起数学模型。
如何构建有效数学课堂
吕 英
故事:
不同பைடு நூலகம்选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与任务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目标与任务
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 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
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 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 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 能否分析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 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和交流? 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
5、目标之五
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 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2001年国家课程改革实验区(0.5%-0.1%) 2002年省级课程改革实验区(10%-15%) 2003年扩大实验范围(30%左右) 2004-2005年全国起始年级实施新课程
的倾
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 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体系: 自评为主 校长、学生、家长多方参与
建立课程不断更新的机制: 了解课程适应性,自上而下的反馈机制, 调整和修订。
评价工作程序
1、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2、设计、确定评价工具; 3、收集和分析数据与证据; 4、明确改进要点并制定改进计划。
学生评价方法:
成长记录袋 表现性评价(任务情境) 发展契约评价 同伴互助评价
发展性评价的基本理念必须以 人为出发点,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
即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促 进个体价值的实现和激发人的主体 精神,而不是分数和分数的准确性。
核心特点:过程性评价,主要体现在:
1、评价主体互动化,强调评价进行中主体 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关注评价结果 的效益化,即更为关注如何使评价对象最大 程度地接受而不是结果本身;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养成良 好的劳动习惯,形成初步的技术设计和 技术创新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价值定位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系列讲座】:第一讲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背景和动因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最主要的论据,是集中体现和反映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载体,因此,课程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

其原因如下。

第一,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工业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是传授知识,因而,系统的知识几乎成为“课程”的代名词。

知识之所以占据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为人们赋予了知识一些“神圣”的特征。

知识不仅是绝对的,而且也是客观的,因而,知识成为了外在于人的、与人毫无关系的、类似于地下的矿物那样的客观存在物。

对于知识而言,人们唯一能够做的事情,就是“发现”。

对于学校里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任务乃是接受、存储前人已经“发现”了的知识。

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必然会出现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

“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这里的“教学科目”或“教学内容”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中向学生传授分门别类的知识。

这种课程观最大的弊端是: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这与以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为特征的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教育、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实践中,与知识、技能的传授无直接关系的校内外活动,往往被看做是额外的负担而遭到排斥。

这种知识本位的课程显然是不符合时代需要的。

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更像动词(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名词(即知识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

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

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3.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6163)

§3.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6163)

第三章基础教育及其课程改革继前两章对数学、文化、课程以及数学文化的有关概念作了介绍之后,本章对目前正在全国范围内铺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作一个概要的介绍.着重分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三个方面.第一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基础教育似乎是一个尽人皆知的概念,因此在许多辞书上都没有关于基础教育的定义.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词典(1)》上是如此定义的:“基础教育(basic education)亦称‘国民基础教育’.对国民实施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也为继续升学或就业培训打好基础的教育.一般指小学教育,有的包括初中教育.学习年限为5年、6年至9年.它经常同普及义务教育相联系.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提出要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并要求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即在国务院领导下,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1986年4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六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使它得到法律上的保证.”①按照这个定义,基础教育指的是我国现行学制中的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即九年制义务教育.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所指的基础教育应该包括高中阶段教育,换言之,即相对于高等教育分明的专业性而言,基础教育就是还未进行专业教育的、属于“打基础”的教育.基础教育肩负着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和为社会输送合格劳动者的双重任务,因此,基础教育的特征就是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其中,“基础”和“普及”是显然的,而“发展”指的是在奠定“基础”之后进入高一级学校进一步深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指出:“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基础教育的地位决定了其必须与时俱进地紧跟时代前进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步伐.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的改革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而教育改革的核心和落脚点是课程改革,因此,基础教育改革实际上就是其课程改革.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有责任心的教育工作者都带着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在“课程改革”问题上反思过去、审视现在、设计未来.为了能够准确地理解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目标,在课程改革中正确地发挥自己的作用,应该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通常把决定和制约课程变革与发展的因素称之为“课程的基础”,课程的变革总是由基础的变动引起的,课程改革的背景就是基础的变化.影响课程发展或决定课程改革的背景归纳起来为三个方面: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科发展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即社会、学科(知识)、学生三个方面.在课程发展的长河中,尽管理论流派纷呈、实践模式更迭,但都与这三方面的基础相关.严格说来,社会、学科、学生三方面的变革与发展需要本身就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阐述中常常出现交叉和重叠,很难彻底的泾渭分明.为了便于记忆,略作如下划分.3.1.1 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教育的演进与社会经济的演进是紧密相联的.因而,只是当教育策略经常和国家的愿望、需要和资源的整体联系在一起时,它才能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①.21世纪已经来临,人类正在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工业化时代——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已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同时,信息时代使“地球村”形成和日益扩大,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知识与成果日益深入人们的日常生产与生活,知识经济的兴起和知识的生产、创新与利用,在经济活动中日益占有的主导地位,对我国的人才素质和人才储备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它直接关系到我国在未来世界经济竞争、国际地位影响以及综合国力较量中的表现.在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下,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间的竞争更加激烈,这种竞争是高科技的竞争,也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即使对于国家安全这么一个问题的认识,我们也需要由原来那种单纯理解为抵御外来军事威胁和侵略转变为国家全面的安全.即不只是军事上,还应该包括经济上、技术上甚至文化方面.这种深刻的社会变革对当今基础教育呈现出巨大的压力并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在压力和挑战面前,作为人才培养基础的我国基础教育必须受到高度重视并使之切实具有担负历史重任的能力和实力.由于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为了保证新世纪教育质量,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就必须根据社会变革发展的要求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前,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普遍提高全民教育水平,是当今全球开发人力资源以增强综合国力的大趋势,也是基于我国基本国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全面开发世界最大、最丰富的人力资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紧迫任务.正视现实,直面挑战,如何使我国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状况彻底改观,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如何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是摆在基础教育面前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增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3.1.2 学科发展的需要20世纪以来,人类的科学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人类6000年左右历史,最近30~40年中开发出来的知识、技术、信息的总量和以前近6000年的总量相等.过去需要200年才能开发的技术,现在只要一年就可以了.19世纪以前,科技和生产力的关系是:首先通过生产中积累的经验变成一种技术,其次,技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系统化的知识,最后将系统化的知识形成一种科学体系.所以说,19世纪以前的科技与生产力发展的关系中科技是属于从属地位.到了20世纪以后,这个模式由生产——技术——科学,改变为科学——技术——生产.科技的地位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科技处于主导地位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导致整个人类科学文化体系中各门科学的高度分化与高度综合并行,许多学科的知识领域和思想观念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科技文化新内容激增.学校教育既然是通过课程承担着传承人类文化的使命,学校课程自然应该跟上这种变化进行相应变革,应该及时将科学文化的新成果纳入课程的范畴,将“科学”转化“学科”.即课程需要“更新”.同时,由于人类知识的急速积累,知识总量也激增,学校课程中所能传授的知识不过是从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茫茫沧海中之一粟.在极为有限的学校教学时间内,企望在学校学习中把知识和技能尽多地塞给学生,也变得不合时宜.因此,如何选择适当的新内容纳入课程,又应该在旧课程中删除哪些?也是课程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可以叫做课程需要“选择”.3.1.3 人的发展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教育的培养目标受制于社会与学科的发展,因此,人的发展就需围绕以下目标:⑴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面对浩如烟海的现代科技知识,学校课程无论如何更新和选择,都不可能将学生今后一生需要的知识技能传授给他们.因此,学校中传授现成知识已不是最重要的,让学生掌握学习的能力即如何掌握知识才至关重要.所以,世界各国都把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最重要的教育改革的方向.“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正在不断地变革,革新正在不断地日新月异.所以大家一致同意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尽管我们要留心,不要过于宽大夸大这一点),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①正因为如此,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学校必须使学习者为掌握各种技术奠定牢固的知识基础.学校必须培养学生的心理功能并激发其创造精神,帮助他理解一些科学原理并训练他有应用这些原理的能力;帮助他培养普通的技能并鼓励他对工作有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工作作风.②⑵社会发展要求劳动者改变就业观念.传统的就业观念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基本上完成一生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储备,然后按照“专业对口”原则就业,从事一项职业就“从一而终”.而现代社会由于科技的高速发展、经济和贸易的国际化、人口与环境等问题的加剧,带来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大幅度的“移民”.对劳动力的需求结构急速变化,全球范围内许多地方出现了结构性失业.从一而终地从事一种职业的情况己经愈来愈少,个人的职业变换将更加频繁,甚至在同一职业中,工作性质也会经常改变.教育为学生提供一生受用的生活技能的观念已经过时.因此,要应付未来,劳动力必须有新水平的适应能力,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提高个人的适应能力,就成为教育的重要使命,也迫切需要进行教育改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是这样评价上述形势的:“很久以来,教育的任务就是为一种刻板的职能、固定的情境、一时的生存、一种特殊的行业或特定的职位作好准备.经验灌输着属于古旧范畴的传统知识,这种见解至今仍然十分流行.然而,那种想在早年时期一劳永逸地获得一套终身有用的知识或技术的想法已经过时了,传统教育的这个根本原则在崩溃……我们要学会生活,学会如何去学习,这样便可以终身吸收新的知识”③、“近年来对于传统教育体系的批评和建议总是象雪片似地飞来,这种批评和建议甚至对整个教育体系都发生了怀疑……这些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和它们的财政上的可能性是不相称的.毕业生的人数远远超过了经济所能吸收的力量,致使某些特定的集团出现了失业现象,而在这方面的弊端不仅是得不偿失,而且还造成了如此广泛的心理和社会上的损害,以致破坏了社会的平衡……就(教育)它同就业和经济进展的关系而言,不应培养青年人和成人从事一种特定的、终身不变的职业,而应培养他们有能力在各种专业中尽可能多地流动并永远刺激他们自我学习和培训自己的欲望”.④⑶素质教育的需要.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的全球化,如何培养在新时期具有良好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2页.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39页.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2 98~99页.素质和竞争力的新一代,是事关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人类个体的存在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而“整体的人”的发展意味着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教育要着眼于未来,未来教育越来越重视每个人一生的发展,越来越关注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应该让学生在21世纪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使毕业生成为基础扎实而又有充分准备,能灵活适应变动的年轻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基础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基础教育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发展,就必须对课程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进一步改革并完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⑷终身教育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工作的思想,即教育应扩展到一个人的整个一生,教育不仅是大家都可以得到的,而且是每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①这种“终身教育”思想,到今天已经广泛地被社会所接受并逐渐在成为现实.终身教育思想认为:人和其他生物的不同点主要就是由于他的未完成性,人类发展的目的就在于使人日臻完善,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变成他自己”.“正如当代一位心理学家所说的,人类生下来就是‘早熟的’.他带着一堆潜能来到这个世界.这些潜能可能半途流产,也可能在一些有利的或不利的生存条件下成熟起来”②.一个人有实现他自己的潜力和享有创造他自己未来的权利,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各种责任.教育过程是连续性的,无论人类是自觉地,还是不自觉地这样做,他们总是终生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他们自己.这种学习和训练主要是通过周围环境的影响,通过亲身经验改变他们的行为、他们的人生观和他们的知识内容.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永远不会变成一个成人,他的生存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完善过程和学习过程.当他在环境中发展时,总是不停地“进入生活”,不停地变成一个人.为了求生存和求发展,他不得不继续学习,他必须从他的环境中不断的学习那些自然和本能所没有赋予他的生存技术.那种认为教学只是为青年设置的并且只是在学校里进行的观点是一种偏见,这种偏见往往使人们不把终身教育当作是一种正常的教育.唯有全面的终身教育才能够培养完善的人,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学会生存”.③3.1.4 传统教育的实际情况但是,纵观整个20世纪,对课程内容选择起支配作用的主要是科学世界.“唯科学主义”成为支配20世纪课程改革的主导价值观,课程体系也就成为“唯科学主义”的传播者,人们一直遵循着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中小学课程基本是若干个学科的浓缩,在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时,力求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注重的是所编内容是否符合学科知识体系?逻辑是否严密?某一个知识点在本学科中的位置怎样?是否为下一个概念的学习打下基础等等.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必须的、恰当的?对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基础知识的把握有着怎样的意义?究竟什么样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是终身发展必备的?如何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从教育的总体目标和各门学科之间的联系去设计和把握课程内容等.这种历史沿袭下来的基础教育课程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制约,过分偏重学科类课程,忽视活动类课程,偏重必修课程和分科课程,忽视选修课程和综合课程,从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勒内.马厄给埃德加.富尔主席的复函”.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79页.而导致教学内容偏难和过分关注学科体系的完整,忽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受“标准化”“规范化”的制约,过分要求所有学生达到同等标准,从而导致过高的统一要求,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等.这种课程体系形成的死记硬背、机械刻板的重复学习方式使学生沦为书本和考试的奴隶,导致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割裂,进而导致教育中生活意义的失落,加剧了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对立和学校教育知识的非人性化现象.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所说:“目前教育青年人的方式,对于青年人的训练,人们接受的大量信息——这一切都有助于人格的分裂.为了训练的目的,一个人的理智认识方面已经被分割的支离破碎,而其他的方面不是被遗忘,就是被忽视;不是被还原到一种胚胎状态,就是随它在无政府状态下发展.为了科学研究和专门化的需要,对许多青年人原来应该进行的充分而全面的培养被弄得残缺不全.为从事某种内容分得很细或者某种效率不高的工作而进行的训练,过高地估计了提高技术才能的重要性而损害了其他更有人性的品质”.①可以说,正是基于上述需要与实际情况,催生了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

未来50年实现教育强国的理想
实现教育发展的三步历史性跨越。 ❖ 第一步跨越 ❖ 从目前到2010年,我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
率将从40%左右提高到70%以上,,高等教 育毛入学率将从19%提高到20%以上,达到 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从教育欠发达 国家到教育中等发达国家的跨越。
❖ 第二步跨越
❖ 从2011年到2020年,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在 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85%左右,基本普 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 40%,达到教育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从教 育中等发达国家向教育发达国家的跨越。
❖ 初中《生物》第二册(上)中,教材表述神 经系统时,出现了脊神经节、肋间神经、坐 骨神经、交感干、马尾、视交叉、脑桥、胼 胝体、间脑、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延髓、 颈神经、胸神经、腰神经、骶神经、尾神经 等人体解剖学专有名词。
❖ 偏于知识传授; ❖ 偏于考试科目,出偏题、怪题; ❖ 各学科之间缺乏联系。
有90%的学生没有经历过调查、收集资 料、写调查报告这样的学习方式。
在课程评价上存在的问题
❖ 考试代替了评价,考试结果的处理使学生产 生了过度焦虑。 有70%的中小学生对公布考试结果和依 据考试结果排名次的做法感到紧张、害怕或 讨厌。
在课程管理上的问题
❖ 中小学课程全部是由国家统一管理,课程设 置简单划一。
转变课程功能
通 过
制 定 课 程 标 准







学 与



传 授 知 识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新课程
新 课 程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要同时回答的问题
• • • • • • 社会如何发展? 我们如何应对? 真正的竞争是明天的竞争—— 我们的教育应当是什么样子? 我们的课堂应当是什么样子? 我们的课程应当是什么样子?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1.固有的知识本位、学科本位问题没有 得到根本的转变,所产生的危害影响至 深,这与时代对人的要求形成了极大的 反差。 2.传统的应试教育实力强大,素质教育 不能真正得到落实。
40
目标之三
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
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
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
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

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什么是课程?

通常指学生在学校 学习的内容和进程
课程是知识 (精英) 课程是既定、先验、静态的,学习 者即接受者;课程体系按照学科的 体系组织 (制度课程)
新课程的教材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使学 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 从儿童生活经验出发,激发儿童学习积极性
•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来建构认识
• 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
• 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 有利于师生互动 • 体现范例性课题原则 • 鼓励学生想象和思考
据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研究院 发表的2000年“国际竞争力报告”显 示:中国的国民素质、科学技术和国 际竞争力的世界排名在逐年下滑—— 国民素质由1998年的第24位滑至第 28位;科学技术由第13位滑至第28 位;国际竞争力由第24位滑至第31位。
——《中国青年报》2001年5月17日

建国后,我国的课改回顾
18世纪中:西班牙、葡萄牙 19世纪中:英国 20世纪中:美国 21世纪中:中国
本次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
目标之一
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 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 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转变课程的功能
情感
态度
传 授 知 识
推荐学习网站
中国课程研究网: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新世纪之初,全国顺利推进我国建国以来 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这次改革,步伐之大, 速度之快,都是前七次改革所不可比拟的。 它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 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 变。
目标之四
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
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
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
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课程实施的现状
课程实施重“教书”和“背书”(制度课 程,教学传递) 熟(死)能生巧(活)? 苦学:头悬梁、锥刺股… 巧学(策略) 乐学(动机)
案例:
• • •
• • • •
通过统计家庭每天丢弃垃圾袋的数量,学生经历数据收集、 处理、呈现的过程,体会塑料垃圾对人类生活可能产生的 危害(数学标准); 知道科学技术给人类与社会发展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 负面影响,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科学标准); 了解人体各系统生理保健知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模式,提 高戒除不良嗜好(吸烟、酗酒)和远离毒品的自觉性(科 学标准); 通过唱一只歌、做一件礼物,在唱歌、绘画、制作的过程 中体会怎样表达对祖国、对亲人的爱,共同分享创作的乐 趣和喜悦(艺术标准)。
美国 《2000年教育战略》在 课程方面提出: “美国学生在4、8、12年级毕 业时有能力在英语、数学、自然科 学、历史和地理学科内容方面能应 付挑战”。最近特别强调“不让一 个孩子掉队”。
英国
英国1988年颁布《教育改革法》, 首次提出推行国家课程,制定课程标准。 1999年英国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标准强 调: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分科与综合课程,供选择;
所有学段都要加强综合实践活动。
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计划表
1
品德 与 生活
2
3
年 4
5
级 6
7
8
思想品德
9
品德与社会
历史与社会 (历史、地理) 科 学 (生物、物理、化学) 外 语
课 程 门 类

外 体 育


综合实践活动 体育与健康 语文
四项发展目标:
精神方面的发展, 社会方面的发展, 道德方面的发展, 文化方面的发展。
六项基本技能:
交往、数的处理、信息技术、 共同操作、改进学习、解决问题。
改 什 么?
课程改革的目标
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全面贯彻 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提高 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一讲 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
主讲教师 郭启华教授 E-mail:qihuag@ 2012年1月
参考资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2001年6月8日 教育部印发) 《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教育部 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 朱慕菊主编)北京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2年版 钟启泉、崔允漷主编:《新课程的理念与创 新——师范生读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版 (教材)。 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 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版。






《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竹叶 小狗-梅花 小鸭-枫叶 小马-月牙 问:“青蛙为什么没出来参加?” 答:“因为青蛙没有毛衣服,怕冷。” 再问:“谁能告诉大家正确答案?” 后现代知识观
(三)课程改革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具体措施
1、课程改革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 心内容。课程改革涉及到教育培养目标、 人才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以及教 育价值观。 2、课程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全面推 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3、课程改革是适应国际教育改革发展 的战略措施。
价值观
新 课 程
知识与 技能 过程与 方法

自然地 生活
健康 地生 活
负责任 地生活 有尊严地 生活
有创意地 生活
生活
文明地生 活
快乐地生 活
有爱心地 生活
标准与大纲的框架结构比较
课 程 标 准 教 学 大 纲 课程性质
前言
课程基本理念
标准设计思路
知识与技能 课程目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内容标准 学习领域、目标及行为目标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目的

①1950年,②1952年,③1956年,④1963 年,⑤1978年,⑥1986年,⑦1992年;
⑧本次课改 1999年(课改工作组成立) 2001年秋(全国38个国家级实验区实验、 涉及27个省) 2002年秋(各省市全面实验) 2005年秋(全面推广)


(四)世界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影响


数学
艺术(音乐、美术) 地方与学校课程
国际上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英、澳、日、 法、挪等国以及我国台湾省都开设了综合 实践课程。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主题探究或课题研究 ① 自然现象和问题的研究 ② 社会研究
39
国际上设置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2.社会实践学习
① 社会服务活动 ② 社会考察活动 ③ 社会公益活动 3.生活学习 ①生活技能的训练活动 ②生活科技与创造活动

1、课程观念 [1]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如英国1999年 9月开始实施“国家基础学力战略”(读 写战略、计算战略)。 [2]信息素养的养成:美国、日本都将 “信息技术”列为必修课,日本1999年 实现小学两人一台,中学一人一台教育 计算机,2003年所有小学联上互联网。



[3]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美国新 泽西州要求所有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 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4]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英国在 1999年9月9日颁布的课程改革方案中明 确提出,学校教育应该反映有利于达成 促进机会均等、形成健康和公正民主等 方面的永恒价值,肯定了对真理、正义、 诚实、信任、责任感等美德的信念。 [5]重视学生生活经验、发展学生个性。
韩国
韩国1997年开始的课程改革,强 调实验、学习、讨论、自由活动、社会 服务等亲身体验为中心的学习活动,以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 的 能 力。同时,引 入“区别性课程”,从 1 年级到 10 年 级, 数学、英语、朝鲜语、科学和社会等五 科设置分层课程;11年级到12年级,大 量引入选修课程。
美国
• 教科书编写留有较大地余地
目标之二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
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九年一贯整体设
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
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

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Biblioteka 务教育阶段的课程结构 1. 课程设置
九年一贯,整体设置义务教育课程


2、课程目标 [1]基础知识的掌握 [2]基本能力的培养 [3]价值观、态度与道德修养 [4]体能和健康教育、公民教育 另外在课程设置上、课程实施上、课程 管理上、教科书和课程评价上都有相应 的改革。
世纪之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日本
日本每十年更新一次国家基础教育课程。 2002年即将实施的新课程,力求精选教学内容, 留给学生更多自由发展的空间。教育指导思想 突出四个方面: 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和提高国际意识; 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掌握本质的基本内容和个性发 展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 鼓励每所学校办出特色和标新立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