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叶永烈作者简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件-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d7fc3e0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6b.png)
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竣工了,比计划提早了两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 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火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车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 天佑的塑像。
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条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修筑 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1905年,清政府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修筑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消息一传出来, 全国轰动,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帝国主义者却认为这是个笑话。有一家外国报 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原来,从南口往北过 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他们认为,这样艰巨的工程,外国著名的 工程师也不敢轻易尝试,至于中国人,是无论如何也完成不了的。
詹天佑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北京到张家口这条铁路,最早是在他的主持下 修筑成功的。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
从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长两百千米,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当时,清政府 刚提出修筑的计划,一些帝国主义国家就出来阻挠,他们都要争夺这条铁路的修筑权, 想进一步控制我国的北部。帝国主义者谁也不肯让谁,事情争持了好久得不到解决。他 们最后提出一个条件∶清政府如果用本国的工程师来修筑铁路,他们就不再过问。他们 以为这样一要挟,铁路就无法动工,最后还得求助于他们。帝国主义者完全想错了,中 国那时候已经有了自己的工程师,詹天佑就是其中一位。
六年级语文下册主要课文的作者及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主要课文的作者及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19c7d3e743323968001c9202.png)
六年级语文下册主要课文的作者及简介1.《学弈》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2.《两小儿辩日》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
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3.《匆匆》朱自清原名自华,字佩弦。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
有作品《背影》《荷塘月色》等。
4.《桃花心木》林清玄,台湾高雄人。
有作品《冷月钟笛》《温一壶月光下酒》等。
5.《顶碗少年》赵丽宏,中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诗人有散文集《风啊,你这弹琴的老手》、《生命草》等。
6.《北京的春节》老舍,原名舒庆春,满族人。
主要作品有作品《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10.《十六年前的回忆》李星华,李大钊的女儿。
11.《灯光》王愿坚,当代作家。
有作品《党费》《闪闪的红星》等。
12.《为人民服务》毛泽东,毛泽东,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
主要作品有作品《矛盾论》《实践论》《论持久战》《沁园春·雪》等。
13. 《一夜的工作》何其芳,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
有散文集《画梦录》诗集《预言》等。
14.《卖火柴的小女孩》安徒生,丹麦作家,诗人,被誉为“现代童话之父”。
有作品《小锡兵》《冰雪女王》《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
15.《凡卡》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有作品《变色龙》《套中人》等。
16.《鲁滨孙漂流记》笛福,英国小说家。
有作品《辛格尔顿船长》《杰克上校》等。
17.《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美国著名小说家,有作品《百万英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
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叶永烈,著名科普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
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1-8单元日积月累第一单元: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国宝__大熊猫》作者简介
![《国宝__大熊猫》作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b44ed91240c844769eaee61.png)
叶永烈简介叶永烈,笔名萧通、久远、叶杨、叶艇。
生于1940年8月30日。
浙江温州人。
男。
汉族。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毕业后到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任编导。
1979年9月25日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然后加入上海作家协会。
1980年调往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担任常委,兼任上海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并从事专业创作。
1987年调往上海作家协会,任专业作家至今。
现职称为一级作家、教授。
自1951年起发表诗作,1960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第一部著作,现已出版一百五十多部著作。
早年的代表作为1961年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丛书《担任主要作者》和1978年出版的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
80年代以来主要从事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的纪实文学创作。
主要新著为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三百万字、七卷本《叶永烈自选集》和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一千七百万字、五十卷本《叶永烈文集》。
其中有:反映中国共产党斗争历程的"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
《"四人帮"全传》--《江青传》、《张春桥传》、《姚文元传》、《王洪文传》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文化大革命"十年的真实写照。
《反右派始末》深刻揭示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
《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是第一部记述历史性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长篇纪实文学,被中国作家协会列为1996年度二十部重点长篇文学作品之一。
《陈云之路》是关于陈云的第一部长篇文学传记。
还有《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胡乔木传》、》马思聪传》、《傅雷与傅聪》、《梁实秋的黄昏恋》等。
此外,有中短篇小说集《爱的选择》,散文集《叶永烈笔下风情》、杂文集《人才成败纵横谈》、寓言集《侦探与小偷》、相声集《圆溜溜的圆》、长篇童话《哭鼻子大王》以及百万字的第列惊险科幻小说《中国福尔摩斯》。
作品曾获奖一百余次。
北师大小学语文六年级下《七 科学的精神:床头上的标签》 名师ppt课件_0
![北师大小学语文六年级下《七 科学的精神:床头上的标签》 名师ppt课件_0](https://img.taocdn.com/s3/m/155d101e4b73f242336c5f53.png)
如果选取下面这件事来介绍 李比希,应当怎样调整内容?
李比希经常从黎明工作到 黄昏,又从黄昏工作到黎明。 他的仆人常常这样抱怨说: “您整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 使得我简直没有机会等您不 在时打扫它。”
床头上的标签
叶永烈,1940年出生于浙江温州。196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现为上海作家 协会专业一级作家。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常 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香港海 外文联名誉主席。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已出版180 多部著作。系《十万个为什么》的作者之 一,创作了大量科普作品,代表作是三部 《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新著为《叶永 烈自选集》、《红色的起点》、《历史选 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等多 部传记作品。作品曾在美、英、法、日等 多国出版或发表。
《床头上的标签》主要希 “一成一败”的两个小故事。课文以别 巨匠心的标题和巧妙的细节描写,向我 们展示了一个要求自己“更认真”“更
严谨”的化学家形象,让我们明白只要
不断吸取教训,就能迎来一次又一次的
成功。
从李比希身上,我们应该学习什么?
学习他始终不懈地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 力,善于从失误中吸取教训,善于从 异常。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饶着李比希写了哪些内容?
课文讲述的是德国著名化学家李比希的故事,
他曾在一项实验中“浅尝辄(zhé)止”而与新元
素“溴”失之交臂。后来李比希发现了自己的失
误后,非常懊悔,他把自己的错误判断制成标签,
“装在镜框里,挂在床头,不但自己天天看,还 经常让朋友们看”。李比希接受教训后,善于在 异常现象中发现问题,又能通过实验找出解决问 题的途径,帮助化工厂提高柏林蓝的质量的故事。
自由朗读课文第1--4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思考题1:李比希在科研上有过什么失误?为什么 让李比希懊悔莫及? 李比希曾经试着把海藻烧成灰,用热水浸泡,再往里 面通氯气,这样就能提取出海藻里面的碘。但是他发现, 在剩余的残渣底部,沉淀着一层褐色的液体,收集起这些 液体,会闻到一股刺鼻的臭味。他重复做这个实验,都得 到了同样的结果。 李比希想,这些液体是通了氯气后得 到的,说明氯气和海藻中的碘起了化学反应,生成了氯化 碘。于是,他在盛着这些液体的瓶子上贴了一个标签,上 面写着“氯化碘”。 几年后,李比希看到了一篇论文— —《海藻中的新元素》,他屏着呼吸,细细地阅读,读完 懊悔莫及。
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质
![新人教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15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41fbf716be23482fb4da4c6a.png)
文章结构
主题归纳
本文通过讲述三个把“问号” 变成真理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敏 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并 锲而不舍地探究,才能在现实生活 中发现真理。同时,激励我们树立 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
方法总结 写作方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
【技巧点拨】所谓“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就是通过列举有 代表性的、恰当的事例来证明作者提出的观点,提高论点的可 信度和说服力。单纯的讲道理,人们不太理解,或缺乏可信度 , 列举真实、具体、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加以说明,证明观点的 正确,会更有说服力。 【课文回放】本文作者写作时先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 个问号之后,然后用三个具体事例论证了这个观点是正确的, 用具体的事例使作者的论点更有说服力。
课文解读
2.课文分为三部分,每一部分主要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
明确指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本身就是“真理”。
第二部分(2-8)
列举的三个事例,证明前面提出的观点 是正确的。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第三部分(9-10)
指出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 于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 ,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诞(诞生) 械(机械) 涡(涡旋) 延(延迟) 诫(告诫) 蜗(蜗牛) 纬(纬度) 砂(砂锅) 庚(庚帖) 伟(伟大) 沙(沙滩) 唐(唐朝)
A.司空见惯 B. 无独有偶 C.敏锐 D.追根求源
_C__(感觉)灵敏;(眼光)尖锐。 _D__ 追寻事物产生、发展的本源。 _B__ 虽然罕见,但是不止一个,还有一个
解 ___ji_è __ 押解
___x_iè__ 解数
他使尽浑身解(xiè)数终于解(jiě)决了押 解(xiè)犯人的问题。
_j_ià_o___ 教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文原文及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4c0d4c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fc.png)
【导语】《真理诞⽣于⼀百个问号之后》是当代作家叶永烈于1981年创作的⼀篇散⽂。
此⽂主要是⽤多个事例论证并告诫了⼈们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地解决问题。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真理诞⽣于⼀百个问号之后》课⽂原⽂ 有⼈说过这样⼀句话:真理诞⽣于⼀百个问号之后。
其实,这句话本⾝就是⼀个真理。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者,差不多都善于从细⼩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洗澡是⼀件⾮常普通的事情。
⽽美国⿇省理⼯学院机械⼯程系的谢⽪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时,⽔的漩(xuán)涡(wō)总是朝逆时针⽅向旋转的。
这是为什么呢?谢⽪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1962年他发表了论⽂,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旋转,就不会产⽣这种漩涡。
他认为,在北半球,洗澡⽔朝逆时针⽅向旋转;如果是在南半球,洗澡⽔的漩涡将朝顺时针⽅向旋转;⽽在⾚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他的这个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实验,结果证明谢⽪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独有偶。
19世纪末,⼀-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物学家,调查了蚯蚓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他发现,美国东海岸有⼀种蚯蚓,欧洲西海岸同纬度地区也有这种蚯蚓,⽽在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蚓。
密卡尔逊⽆法回答这是为什么。
密卡尔逊的论⽂,引起了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当时,魏格纳正在研究⼤陆和海洋的起源问题。
他认为,⼩⼩的蚯蚓活动能⼒很有限,⽆法跨渡⼤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说明欧洲⼤陆与美洲⼤陆本来是连在⼀-起的,后来裂开了,分为两个洲。
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写进了他的名著《⼤陆和海洋的起源》⼀书。
魏格纳从蚯蚓的分布,推论地球上⼤陆和海洋的形成,这也正说明他的成功在于从问号中寻求真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https://img.taocdn.com/s3/m/7728d144763231126fdb1137.png)
多音字学习
zhuǎn 转移 转学
转
zhuàn 自传 转盘
例句 你转(zhuǎn)过身子,就
能看到远处那个转(zhuàn)动 的风车了。
词语解释 司空见惯: 看得多了,不以为奇。
无独有偶: 虽然罕见,但是不只一个, 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
词语解释 追根求源: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 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 和发展趋势。
他(阿瑟林斯基)感到很奇怪:为什么睡觉时眼珠会转动?
这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会是什么关系呢?阿瑟林斯基带着一连
串的疑问……
朗读课文
同学们,从这三个生动鲜活的科学事例中,我们知道 了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研读课文 ➢ 现在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 它们和开头有什么联系?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一课时
生平简介
作者介绍
叶永烈,1940年生,浙江温州人。1963年 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生平简介
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 作者之一。其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2005年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主要作品
科幻故事《小灵通漫游未来》;传记《历史选择了毛泽东》
词语对对碰
真理——真知
诞生——产生
敏感——敏锐
机遇——机会
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多音字学习
jiě 解除 解决
解 jiè 押解 解差
xiè 解县 姓解
辨析
①表示“押送财务或犯人”时,读jiè, 如,解款、押解。 ②表示“明白,懂得”“姓”“解县” 时,读xiè。 ③一般读jiě,如,解读、解决、解释。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笔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0fc52999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b.png)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5课《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笔记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笔记之作者简介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作者是叶永烈。
叶永烈,男,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
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笔记之中心思想当代作家叶永烈于1981年创作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篇议论文,主要是用多个事例论证并告诫了人们只有不断的探索与发现,才能获得真理,就是要敏锐地发现问题,坚持不懈地思考,深入地解决问题。
只有“打破砂锅问到底”,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找到答案,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三、《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笔记之分段与段意《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自然段):开门见山,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第二部分(2-5自然段):运用三个事例,证明前面提出的观点。
第三部分(6-7自然段):总结全文,重申观点一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人们见微知著,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就能发现真理。
四、《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笔记之课文知识点1、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句话引用名言,点明中心,充当理论依据。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是: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2、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都善于从细微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问题,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追根求源,最好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这里的“?”是发现的问题,是不断的追问。
这里的“!”是通过探索,解决疑问,发现真理。
这句话把一个抽象的道理,用直观形象的方法进行表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波义耳立即敏感地意识到,紫罗兰中有一种物质遇到盐酸会变红。
“敏感地”说明波义耳善于从细微的现象中发现问题。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https://img.taocdn.com/s3/m/71eab2db580216fc710afd48.png)
2021/5/8
8
4 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 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有所成就。
2021/5/8
9
四 朗读课文第三部分,品读以下句子。
1 只要你见微知著,善于发问并不断 探索,那么,当你解答了若干个问号 之后,就能发现真理。
2021/5/8
10
2 如果说,科学领域的发现有什么偶 然的机遇的话,那么这种“偶然的机 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 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 不舍精神的人。
2021/5/8
11
No 五 用一句话简单的总结一
下这篇文章主要告诉 我们什么道理?
Image
2021/5/8
12
No 谢谢!再见! Image
2021/5/8
13
问题解答?
2021/5/8
5
三 大声的朗读第二部分,品读以下句子并 回答相应的问题。
1,最后把“?”拉直变成“ !”找到了真理。 “?”指什么? “!”指什么? 在三个事例中分别指什么?
2021/5/8
6
2 仔细阅读课文3、4、5自然段,说一下 这三段在写法、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2021/5/8
7
3 试着给这三段划分一下层次, 并说一下依据是什么?
2021/5/82 Nhomakorabea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
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
学艺术家金龙奖”。
其作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收录于人
教版六年级下册20课。[1]
2011年出版《叶永烈文集》,共50卷,其中科
普作品24卷。[2]
代表作品
《叶永烈自选集》、《毛泽东的秘书们》、《陈
叶永烈著名传记文学作家
![叶永烈著名传记文学作家](https://img.taocdn.com/s3/m/3b3e70620b4c2e3f57276373.png)
叶永烈:著名传记文学作家作者:来源:《今传媒》2010年第06期叶永烈(1940年8月30日— ),著名科普作家、传记文学作家。
浙江温州人。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
以儿童文学、科幻、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
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现已出版180多部著作,是国内少有的勤奋高产的作家。
11岁起发表诗作,但真正圆了他“作家梦”的还是科普小品的创作。
1959年,还在北大上学时,叶永烈写了一本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寄给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家出版社并没计较作者的资历,出版了这本书。
这也为叶永烈成为该社《十万个为什么》最早、最年轻的作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文笔活泼,叶永烈深受出版社的青睐。
二十岁的叶永烈的一个个“为什么”,被比他只小几岁的读者广泛阅读、传诵。
到新版,也即第五版《十万个为什么》问世,叶永烈共为该书写了500多篇科普小品。
《十万个为什么》一次次修订再版,总印数超过一亿册。
1976年春,在“文革”尚未结束的年月里,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的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在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
在写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后的第二年,叶永烈完成了另一部新著——《小灵通漫游未来》。
《小灵通漫游未来》虽然直到1978年才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但是一出版就印了300万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小灵通”是该书中的形象。
《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成于1961年秋,书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世界,报道未来科学技术。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国“文革”后出版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一下子印了一百几十万册,成了当时的畅销书。
后来,以展望新的技术革命的灿烂前景为主线,叶永烈又创作了《小灵通再游未来》, 于1984年出版,后来又出版了《小灵通三游未来》。
随着年岁的增长,叶永烈转向传记文学的创作,写出《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等数十部长篇。
叶永烈人物故事介绍
![叶永烈人物故事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9c3262a7ec3a87c24028c464.png)
叶永烈人物故事介绍参加高考测试快速反应能力高考结束,作家叶永烈立即完成了高考作文(上海卷)题《必须跨过这道坎》。
这已经是他第七年“参加”高考作文。
在叶永烈看来,作家参加写作高考作文,一是能够与广大考生一起零距离体验高考,二是测试自己的快速反应能力。
一个作家会经常遇到突发事件,这要看他的应变能力。
“两个叶永烈”人们以为中国有同名同姓的“两个叶永烈”:一个是写《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等的科普作家叶永烈,另一个则是写《江青传》、《历史选择了毛泽东》等的纪实文学作家叶永烈。
因为在读者看来,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品,不可能出自同一个“叶永烈”笔下。
其实不止“两个”。
他的文学作品中有小说(出版过中短篇小说选以及长篇小说),散文(出版过散文选集),诗(他是从写诗开始的),杂文(出版过多部杂文集,多篇杂文入选中学语文课本),童话(根据他的长篇童话《哭鼻子大王》改编的6集动画电影曾获1995年电影“华表奖”),寓言(各种版本的中国寓言选中常有他的作品),剧本、传记、相声(出版过相声选)……当然,主打作品是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的长篇纪实文学。
“我爱科学,也爱文学,所以我早年走的是一条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创作道路。
”叶永烈说。
电脑写作1992年,叶永烈改用电脑写作,是第一批换笔的中国作家之一。
电脑写作,大大提高了写作效率,同时也减轻了写作的劳动强度。
他的求新不仅仅用于写作,更体现于他的生活。
他的家里拥有体积庞大的商务用复印机、碎纸机以及各种各样的最新电子产品,就连他那在美国工作了多年的儿子,也称他是“高科技老爸”。
两个一亿20岁时,叶永烈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截止2013年9月,《十万个为什么》总印数超过一亿册,而取名于《小灵通漫游未来》的“小灵通”手机用户也将近一亿,这两个“亿”,是叶永烈最看重,也最丰富的精神财富。
点评高考高考作文应该对语文起到一个“指挥棒”的作用。
他觉得高考本身的作文题目应该大一些,大气的作文题目会让今后的语文教学走得更好。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21ea56feb4daa58da1114a9f.png)
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喻追究事情 的根底。课文中用一句口头禅形 象地写出探索精神的重要性。
妹妹从小遇事就爱打破砂锅问到底。
词语对对碰
近义词
诞生——出生 疑问——疑惑 敏感——敏锐 吻合——契合 搜集——搜罗 分布——散步
司空见惯——屡见不鲜 锲而不舍——持之以恒
反义词
真理——谬论 敏感——迟钝 无聊——有趣 偶然——必然
这种“偶然的机遇”只能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 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的含义是 :
只要善于观察,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疑问, 锲
而不舍地追根求源, 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学完这篇课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关键在于“知微见著” ,不断探索,善于独立思考,具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2
1.初读课文,完成: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画出生字词,注意把课文读通顺。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 交流学习情况
我会写
惯
笔顺 组词
造句
圃
笔顺 组词
造句
盐
笔顺 组词
造句
溅
笔顺 组词
造句
蕊
笔顺 组词
造句
魏
笔顺 组词
造句
搜
笔顺 组词
造句
蚯
笔顺 组词
造句
蚯
笔顺 组词
层出不穷 熟视无睹 屡见不鲜
这三个事例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的?
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现象中看出问题 不断发问
不断解决问题 追根溯源,找到真理
读一读第8自然段,说一说这三 个事例中的主人公都有怎样的特点?
作者简介(叶永烈)
![作者简介(叶永烈)](https://img.taocdn.com/s3/m/7583cb0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6a.png)
作者简介(叶永烈)分类:资源共享问题描述:请大家帮我搜索下,在哪能找到他的简介!谢谢!解析:叶永烈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
曾任中国科协 ... 、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自11岁起发表诗作。
现已出版180多部著作,是国内少有的勤奋高产的作家,著作等身(其实是超身了)。
早年曾是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的编导,业余科普作品为多,是《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他的科幻小说占了中国的半碧江山。
但真正圆了他“作家梦”的还是科普小品的创作。
1959年,还在北大上学时,他写了一本科学小品集《碳的一家》,寄给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家出版社并没计较作者的资历,出版了这本书。
这也为叶永烈成为该社《十万个为什么》最早、最年轻的作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因文笔活泼,叶永烈深受出版社的青睐。
二十岁的叶永烈的一个个“为什么”,被比他只小几岁的读者广泛阅读、传诵。
到新版,也即第五版《十万个为什么》问世,叶永烈共为该书写了500多篇科普小品。
《十万个为什么》一次次修订再版,总印数超过一亿册。
新版《十万个为什么》增写了许多新的“为什么”。
最近,《叶永烈文集》正在分批出版之中。
在写了《十万个为什么》之后的第二年,完成了另一部新著——《小灵通漫游未来》。
《小灵通漫游未来》虽然直到1978年才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但是一出版就印了300万册,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小灵通”是该书中的形象。
《小灵通漫游未来》完成于1961年秋,书中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世界,报道未来科学技术。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我国“文革”后出版的第一本科幻小说,出版后立即引起轰动,一下子印了一百几十万册,成了当时的畅销书。
后来,以展望新的技术革命的灿烂前景为主线,叶永烈又创作了《小灵通再游未来》,于1984年出版。
《小灵通漫游未来》是通过眼明手快的小记者小灵通漫游未来市的所见所闻,对未来作全景式的“扫描”。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五四制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五四制语文下册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https://img.taocdn.com/s3/m/3332d998b8f67c1cfbd6b84f.png)
2019
PPT
作者简介
叶永烈,著名小说作家、报告文学作 家,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笔名萧勇、 久远等,1940年8月生,浙江温州人,毕 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以长篇小说及纪实 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作品《真理诞生于 一百个问号之后》《床头上的标签》《炸 药工业之父——诺贝尔》被选入语文教材。 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 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2019
百思不得其解:百:多次;解:
理解。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打破砂锅问到底:指对事情的经
过、缘由等追问到底,比喻追究事 情的根底。
2019
仿照课文写法写一段话,用 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例如 “功夫不负有心人” “虚心使 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
2019
我们已经懂得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 问号之后”的含义:只要善于观察,不断 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 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
2019
课文具体写了哪几件事?
谢皮罗教授从洗澡水的漩涡中发现问 题,通过反复的实验和研究,发现水漩涡 的旋转方向和地球的自转有关。
英国的化学家波义耳偶然发现盐酸会 使花瓣变红,继而进行了许多实验,终于 发明了石蕊试纸。
奥地利医生从儿子做梦时眼珠转动这 个现象,经过反复观察和分析,推断出凡 睡者眼珠转动时都表示做梦的普遍规律。
2019
具体事例中的问号是什么? 由此发现的真理是什么?从 “问号”到“真理”的过程是 怎样的?
2019
人物 发现现象 不断发问 找到真理
谢皮罗 教授
洗澡水的 漩涡。
为什么总朝 旋涡的方向
逆时针方向 义耳
盐酸会使花 紫罗兰中的什 瓣变红。 么成分遇盐酸
叶永烈我愿把有限的生命凝固在作品之中
![叶永烈我愿把有限的生命凝固在作品之中](https://img.taocdn.com/s3/m/4410e2de10661ed9ac51f322.png)
叶永烈:我愿把有限的生命凝固在作品之中叶永烈先生因病于2020年5月15日在上海长海医院逝世,享年80岁。
叶永烈,1940年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知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
从11岁发表第一首诗,到80岁去世,叶永烈创作了超过3500万字的作品,平均每年50万字。
知名媒体人舒晋瑜曾问他,不停歇地采访写作60多年,有没有感到厌倦过?他笑了:“写作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如果哪一天没写,就会觉得空落落的。
”如今,我们还有太多的“为什么”希望得到先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跟随舒晋瑜,在这场最后的访谈中再一次走近叶永烈——1、19岁写了《碳的一家》一书之后,叶永烈开始与科幻作品结缘舒:小时候读的书,都是来自哪里?哪些书对您后来的创作产生了影响?叶:上中学时,我也很爱读科普书籍。
伊林写的《十万个为什么》深深地吸引了我。
这本书像一位忠实的向导,领着我进行了一次“室内旅行”,使我明白了自来水、衬衫、镜子之类也有许多科学奥秘呢。
有一次,我借到一本被翻得很旧的《科学家奋斗史话》,一口气把它看完,接着又看了一遍。
我懂得了科学家不是天生的,而是“奋斗”出来的。
我还读过《趣味物理学》《趣味几何学》。
我特别喜欢这些用文艺笔调写成的富有趣味的科普读物。
使我对科幻小说发生兴趣的是两篇苏联科幻小说,尽管这两篇科幻小说都没有“名气”。
其中的一篇叫《射击场的秘密》,是惊险样式的科幻小说。
故事很有趣,事隔几十年,我仍能复述:间谍拍摄的微缩胶卷被查获了,所拍摄的是军事禁地射击场。
奇怪的是,拍摄者的视角都很低。
据此推理,破案的焦点集中在一只可以随意进入射击场的狗。
最后查明,是间谍在狗的一只眼睛里安装了微型照相机。
接着,我又读苏联科幻小说《奇异的“透明胶”》,写的是一天清早,有人正在刷牙,忽然见到从空中飞过一个人,他大为惊讶:这“空中飞人”是怎么回事?经过侦查得知,原来是一个发明家,发明了奇异的“透明胶”,充进氢气,就飞上了天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永烈作者简介
铁山中心小学何逸春
车前实验小学陈道锋
叶永烈,著名小说作家、报告文学作家,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笔名萧勇、久远等,1940年8月生,浙江温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
以长篇小说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
作品《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被选入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6课;其《床头上的标签》《炸药工业之父——诺贝尔》被选入北师大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
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
现任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光明日报科普专家委员会顾问委员。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
主要新著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四人帮”兴衰》——《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
《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
此外,还有长篇自传《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用事实说话——我的采访手记》以及《陈云之路》、《胡乔木传》、《傅雷与傅聪》、《行走美国》、《行走中国》、《行走俄罗斯》、《我的台湾之旅》、《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记述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等。
1993年作家出版社出版6卷本《叶永烈自选集》。
《叶永烈文集》正在分批出版。
作品曾获奖80余次。
1989年被收入美国《世界名人录》,并被美国传记研究所聘为顾问。
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
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2005年10月获中国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奖。
【素材积累】
1、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的对话一个房产经纪人死后,和上帝喝茶。
上帝认为他太能说了,会打扰天堂的幽静,于是旧把他打入了地狱。
刚过了一个星期,阎王旧满头大汗找上门来说:上帝呀,赶紧把他弄走吧!上帝问:怎么回事?阎王说:地狱的小。
2、机会往往伪装困难美国名校芝加哥大的一位教授到访北大时曾提到:芝加哥大学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做困难的事。
因为一个人要想有所成旧,旧必须做那些困难的事。
只有做困难的事,才能推动社会发展进步。
【素材积累】
1、2019年,文野31岁那年,买房后第二年,完成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转变。
这一年,他摘心里对自己的定位,从穷人变成了有钱人。
一些人哪怕有钱了,心里也永远甩不脱穷的影子。
2、10月19 日下战书,草埠湖镇核心学校组织全镇小学老师收看了江苏省泰安市洋思中学校长秦培元摘宜昌所作的教训呈文录象。
秦校长的讲时光长达两个多小时,题为《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