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新序 杂事》附答案及译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新序 杂事》附答案及译文

【辽宁省大连市】二、(二)(8分)田饶谓鲁哀公曰:“臣将去君而鸿鹄举①矣。

”哀公曰:“何谓也?”田饶曰:“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②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

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③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

夫鸿鹄一举千里,止君园池,食君鱼鳖,啄君菽粟;无此五者,君犹贵之,以其所从来远也。

臣请鸿鹄举矣。

”哀公曰:“止!吾书子之言。

”田饶曰:“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荫其树者不折其枝。

有士不用,何书其言为?”遂去之燕。

燕立以为相。

(节选自《新序•杂事》)【注】①举:飞去。

②傅距:傅,附着;距,雄鸡脚掌后面像脚趾一样突起的部分。

③瀹(yuè):煮。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田饶谓.鲁哀公曰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B.守夜不失时,信.也谓为信.然(《隆中对》)C.吾书.子之言即书.诗四句(《伤仲永》)D.臣闻食其.食者不毁其器其.真不知马也(《马说》)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2分)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12.田饶给鲁哀公讲鸡和鸿鹄的故事,目的是表达的想法。

(2分)【答案】9.(2分)C10.(2分)鸡虽有此五者/君犹曰瀹而食之/何则/以其所从来近也。

(画对两处得1分,画对三处得满分;画五处或五处以上不得分)11.(2分)田饶于是离开鲁国前往燕国。

(补充省略成分1分,大意对1分)12.(2分)希望鲁哀公能重用贤士。

(大意对即可)【参考译文】(田饶)对鲁哀公说:“臣(我)要离开国君(您)了,(我这只)黄鹄要飞了!”鲁哀公说:“为什么呢?”(田饶)说:“您都没有看到鸡吗?头戴冠(帽子)的是有文彩(文人)的人,脚上有利爪的是孔武的,敌人在面前而敢于斗的是勇敢的,得到食物呼唤(来吃的)的是仁义的;守夜(打更的)而准时报时的是有信用的。

鸡虽然有这5种品德,您还是每天都杀他们吃他们是为何呢?那是因为它们总是离你很近(得到的容易)。

《新序》“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新序》“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

《新序》“梁君出猎,见白雁群”文言文阅读理解及译文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梁君①出猎,见白雁群。

梁君下车,彀弓②欲射之。

道有行者,梁君谓行者止。

行者不止,白雁群骇。

梁君怒,欲射行者。

其御③公孙袭下车抚矢曰:“君止!”梁君忿然作色怒曰:“袭不与其君而顾他人,何也?”公孙袭曰:“昔齐景公之时,天大旱三年,卜之,曰:‘必以人祠④,乃雨。

’景公下堂顿首曰:‘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今必使吾以人祠,乃且雨,寡人将自当之。

’言未卒,而天大雨者方千里者,何也?为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袭谓主君言无异于虎狼!”梁君援其手与上车归,入庙门,呼万岁,曰:“幸哉今日也!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刘向《新序·杂事》)【注释】①梁君:即魏国国君。

②彀gòu弓:拉开弓。

③御:车夫。

④祠:祭祀。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1)白雁群骇.(2)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2.翻译下面的句子。

(1)凡吾所以求雨者,为吾民也。

(2)他人猎皆得禽兽,吾猎得善言而归。

3.公孙袭讲故事的目的是想讽劝梁君怎样去做(用文中一句话回答)?4.你觉得公孙袭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答案】1.(1)骇:害怕、惊慌(2)故:缘故、原因2.(1)我祈求下雨的原因,是为了我的百姓。

(2)别人打猎都得到禽兽等猎物,我打猎得到良言回来了。

3.有德于天而惠于民也。

4.懂得进谏的艺术,不讲大道理,而是举实例;深明大义,他以齐景公愿意牺牲自己为民求雨的故事,及时制止了梁君猎兽而射人的虎狼行为。

使梁君认识到自己的严重错误,高兴得为得“善言”而高呼万岁。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要知道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多,所以答题时一定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结合上下文及本句语法关系来推断实词的含义。

本题把所给选项逐一放回到原文中,就会发现,(1)“白雁群骇”意思是“白雁群突害怕飞跑了”,“骇”的意思是“害怕、惊慌”;(2)“今主君以白雁之故而欲射人”意思是“现在主君却因为白雁飞走的原因而想射杀人”,“故”的意思是“缘故、原因”。

刘向《新序》“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文言文阅读理解

刘向《新序》“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文言文阅读理解

刘向《新序》“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文言文阅读理解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延陵季子者,吴王之子也,嫡同母昆弟四人,长曰遏,次曰余祭,次曰夷昧,次曰札。

札即曰季子,最小而贤,兄弟皆爱之。

既除丧,将立季子,季子辞曰:“曹宣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臧,子臧去之,遂不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义。

君义嗣也,谁敢干君?札虽不才,愿附臧,以无失节。

”固.立之,弃其室而耕,乃舍之。

遏曰:“今若与季子,季子必不受,请无与子而与弟,弟兄迭.为君,而致诸侯乎季子。

”皆曰:“诺。

”故诸其为君者皆轻死为勇,饮食必祝曰:“天若有吾国,必疾有祸于身。

”故遏也死,余祭立;余祭死,夷昧立;夷昧死,而国宜之.季子也,季子使而未还。

僚者,长子之庶兄也,自立为吴王。

遏之子曰王子光,号曰阖闾。

不悦曰:“先君所为,不与子而与弟者,凡为季子也,将从先君之命,则国宜之季子也,如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于是使专诸刺僚,而致国乎季子。

季子曰:“尔杀吾君,吾授尔国,是吾与尔为乱也。

尔杀我兄,吾又杀尔,是父子兄弟相杀,终身无已.也。

”去而之延陵,终身不入吴国,故号曰延陵季子。

君子以其不受国为义,以其不杀为仁,是以《春秋》贤季子而尊贵之也。

选自刘向《新序》1.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固.立之(2)弟兄迭.为君(3)国宜之.季子也(4)终身无已.也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最小而.贤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B.以.其不受国为义是以.《春秋》贤季子而尊贵之也C.长子之.庶兄也吾欲之.南海D.而致国乎.季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如不从先君之命而与子,我宜当立者也,僚恶得为君?4.结合《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和本文内容,季礼的性格可以概括为________和________。

5.根据你所知道的文学常识,说说“季子”与“最小而贤”的关系,并推断“明季吴县洞庭山乡,有樵子者,貌髯而伟,姓名不著,绝有力”句中“明季”的含义。

《大道之行也》《新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题)

《大道之行也》《新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题)

《大道之行也》《新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内蒙古通辽市中考题)四、文言文阅读(14分)(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

《礼记·大道之行也》(乙)士尹池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②止而觞之。

南家之墙拥③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④经其宫⑤而不止。

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⑥者也。

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

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

’为是故吾不徙。

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

”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

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

贤者得民,仁者能用人。

攻之无功,为天下笑。

”楚释宋而攻郑。

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⑦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新序》)(注释):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

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子罕,宋国贤臣。

③拥:遮蔽。

④潦:积水。

⑤宫:院子。

⑥鞔(mán):鞋子。

⑦折冲:制敌取胜。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女有归(2)盗窃乱贼而不作(3)潦之经吾宫也利(4)已食三世矣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1)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2)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10.甲文中构想的大同社会,人人得到社会关爱,人人安居乐业,在乙文中司城子罕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3分)11.儒家“仁”的主张,闪烁着智慧的光辉,结合这两篇文章,请你谈谈施行仁心、仁政对百姓和国家的影响。

(3分)答案:8.归宿发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供养,谋生。

9.(1)憎恶那种在共同劳动中不肯尽力的行为,而不一定为自己谋私利。

《新序》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序》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序》阅读训练及答案
《新序》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至4题。

齐宣王为大室,大盖百亩,堂上三百户①。

以齐国之大具②之,三年而未能成,群臣莫敢谏者。

香居③问宣王曰:荆王释先王之礼乐,而为yin乐,敢问荆邦为有主乎?王曰:为无主。

敢问荆邦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

居曰:今王为大室,三年而不能成,而群臣莫敢谏者,敢问王为有臣乎?王曰:为无臣。

香居曰:臣请避矣!趋而出。

王曰:香子留!何谏寡人之晚也?遽召尚书④曰: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选自刘向《新序》)
【注释】①堂上三百户:厅堂很大,能容下三百个房间。

②具:备办。

③香居:齐国大夫。

④尚书:官名。

汉以前是小官,负责掌管殿内文书。

1.文中画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释的词条有以下各项。

请根据上下文,选出对荆王释先王之礼乐中释的.解释最恰当的一项。

( )
A.放下,放弃B.消融,融化 C.排解,解除 D.指佛教或僧人E喜悦
3.香居因为什么事向齐宣王进谏?
答:
4.根据文段内容,说说香居和齐宣王各是怎样的人。

(4分)
参考答案:
1.书之︱寡人不肖︱好为大室︱香子止寡人也。

(错、漏、多一处扣1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

)
2. A
3. 齐宣王大兴土木,劳民伤财。

4. 香居:敢于劝谏(忠心耿耿,勇敢);善于劝谏(口才好,有谋略)。

齐宣王:能听取意见,勇于改过。

文言文《新序》阅读参考

文言文《新序》阅读参考

文言文《新序》阅读参考阅读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乙〕宋昭公出亡①,至于鄙,喟然叹曰:“吾知所以亡矣。

吾朝臣千人,发政举事②,无不曰:‘吾君圣者!’侍御③数百人,被服以立,无不曰:‘吾君丽者!’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由宋君观之,人君之所以离国家失社稷者,谄谀④者众也。

故宋昭公亡而能悟,卒⑤得反国。

(选自《新序》)〔注〕①出亡:失国后逃亡。

②发政举事:施政办事。

③侍御:侍从妃子。

④谄谀:奉承拍马。

⑤卒:终于。

阅读题一1.〔甲〕文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乙〕文作者认为宋昭公失国逃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面加粗词在句中的意思。

(1)入则无法家拂士拂: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发于声,而后喻喻:_____________________(3)至于鄙鄙:______________________(4)被服以立被: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加粗词语必须准确译出。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内外不闻吾过,是以至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乙〕两文在内容上有很多相通之处,请选择一点具体谈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谄谀者众(可用原文,也可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每空1分,共2分)2.(1)通“弼”,辅佐(2)了解,明白(3)边境或偏远的地方(4)通“披”,穿着3.(1)内心忧困,思虑堵塞,这样才能有所作为。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新序》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新序》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文言文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新序》含答案文言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材料二:延陵季子将西聘普①,带宝剑以过徐君。

徐君观剑,不言而色色之。

疑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

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②。

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

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吾心许之矣。

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

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遂脱剑致之嗣君。

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

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选自刘向《新序》)【注】①聘:古代诸侯之间或诸侯与天子之间派使节问候。

②嗣君:继位的君主。

1.下列推敲文言词义的方法和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友人惭,下车引之.B.不言而.色欲之望之蔚然而.深秀者C.带宝剑以.过徐君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则徐君死于.楚骈死于.槽枥之间3.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B.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C.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D.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

”5.✬“信”是立身之本,也是交友之道。

请结合两则材料,分别说说友人和季子的行为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答案】1.C 2.D 3.A 4.(1)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新序》刘向 阅读答案附翻译(2)

《新序》刘向 阅读答案附翻译(2)

《新序》刘向阅读答案附翻译(2)8.D(恨:遗憾。

)9.A(A,以都是凭借的意思;B,趁机(于是),通过;C,主谓之间取独,的;D,表承接,表转折。

)10.C(已使他到了不攻自破的地步了,于文无据。

事实上项羽的军事实力依然很强大。

)11.(1)(项王)又违背了义帝的盟约,把亲近的人、喜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

(得分点:背亲爱王各1分)(2)适逢双方使者的车辆往来频繁,元军邀约我朝主持国事的人前去相见,大家认为我去一趟就可以解除祸患。

(得分点:会交驰当纾各1分)(3)这时候,沛公站起来,整理衣服向他(郦食其)道歉,邀请(他)坐上座。

(得分点:摄谢延各1分)评分注意:在考点准确落实的基础上,还要看语意是否把握准确,每句的句意不通扣1分。

翻译汉王刘邦在采用滕公夏侯婴、丞相萧何的意见后,提拔韩信,拜他为上将军,(拜礼完毕)领韩信坐上座,汉王问(韩信)说:丞相多次在我面前称赞将军,将军拿什么计策来指点我呢?韩信表示感谢后,于是问汉王说:现在大王向东争夺天下,对手难道不是项王吗?汉王说:是的。

韩信说:请大王自己判断,勇敢、仁慈、强悍,您比起项王来,哪个厉害些?汉王沉默了好一会儿说:我比不上项王。

韩信拜了两拜祝贺汉王说:我也以为大王比不上项王。

但我曾在项王手下做事,请让我说说项王的为人。

项王发怒大声呼喊,千人听后吓得避退,(他有如此威)却不能任用良将,不过是匹夫之勇罢了。

项王见到他人时恭敬谨慎,说话很温和,别人有了病,(他便)伤心得流泪,把自己的饮食分给病人吃。

到了别人有功劳应当封赏爵位的时候,直到官印磨损了棱角,绶带破旧了,他还不舍得给人家,这些所说的是妇人的仁慈。

项王虽然称霸天下,使各诸侯王臣服,不驻扎关中,定都彭城,又违背了义帝的约定,把亲近的人、喜爱的人封为王,诸侯心里不平。

诸侯看到项王把义帝迁徙到江南,也都把他们原来的君主赶走,自己在好地方称王。

项王所过之处,没有不被摧残毁灭的,百姓怨声载道,不愿依附他,只不过被他的威力胁迫,勉强服从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下文,完成9~12题。

(9分)
士尹池①为荆使于宋,司城子罕②止.而觞之。

南家之墙拥③于前而不直,西家之潦经其④宫而不止。

士尹池问其故,司城子罕曰:“南家,工人也,为.鞔者也。

吾将徙之,其父曰:‘吾恃为鞔,已食三世矣。

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愿相国之忧
吾不食也。

’为是故吾不徙。

西家高,吾宫卑,潦之经吾宫也利,为是故不禁也。

”士尹池归,荆适兴兵.欲攻宋。

士尹池谏于王曰:“宋不可攻也,其主贤,其相仁。

贤者得民,
仁者能用人。

攻之无功,为天下笑。

”楚释宋而攻郑。

孔子闻.之曰:“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⑤于千里之外者,司城子罕之谓也。


(选自《新序》)
【注】①士尹池:复姓士尹,名池。

②司城子罕:司城,官名。

子罕,宋国贤臣。

③拥:遮蔽。

④鞔(mán):鞋子。

⑤折冲:制敌取胜。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司城子罕止.而觞之止.露尻尾(《狼》)
B.为.鞔者也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
C.荆适兴兵.欲攻宋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D.孔子闻.之曰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10.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B.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C.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D.今徙/是宋邦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

(2分)
12.士尹池根据哪两件事认为子罕“仁”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3分)
答案:
(二)(9分)
9.(2分)B
10.(2分)D
11.(2分)(我们)攻打宋国会无功而返,被天下人耻笑。

12.(3分)南家的墙遮蔽了子罕家的墙,但为不影响南家生计,子罕没让他们搬走;西家地势高,子罕允许西家积水流经自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