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技术教案课件教材资料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第3版)教学课件10.1

1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a逻辑符号b引脚排列图2引脚功能3工作过程从d端依次输入数据当时钟脉冲clk一个接一个到来时数据依次从d端输入同时低位数据依次移向高位
10.1 寄存器 寄存器的概念:用来存放二进制数据或代码的电路。 寄存器的组成:由具有记忆功能的触发器和控制功能的门电路组成。 寄存器的作用:暂时存放要处理的数据或中间的运算结果等。 寄存器的分类:按功能可以分为数码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
1.时序电路通常可分为两大类:同步时序电路和异步时序电路。常见的时 序电路有寄存器、计数器等。
2.寄存器是用来存放二进制代码,按其功能可分为数码寄存器和移位寄存 器。
3.数码寄存器电路简单,只用来存放数码。具有接收、保持并清除原有 数码等功能。一个多位数码寄存器可看作是多个触发器的并行使用。
4.移位寄存器是一个同步时序电路,具有存放和移位数码的功能,即在CP作 用下,能将其存放的数码依次左移或右移。
1 11
OE LE
Q0 Q1 Q2 Q3 Q4 Q5 Q6 Q7
2 5 6 9 12 15 16 19
VCC Q7 D7 D6 Q6 Q5 D5 D4 Q4 LE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 2 3 4 5 6 7 8 9 10
OE Q0 D0 D1 Q1 Q2 D2 D3 Q3 GND
(1)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
(a)逻辑符号
(b)引脚排列图
(2)引脚功能
(3)工作过程 ① 移位前先使数据复位端RST=1,使输出端Q3Q2Q1Q0=0000。 ② 从D端依次输入数据,当时钟脉冲CLK一个接一个到来时,数据依次从D 端输入,同时低位数据依次移向高位。
中职电子技术教案

中职电子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技术基础1.1 电子技术概述介绍电子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解释电子、电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1.2 电子元件介绍电子元件的分类和功能,包括半导体、二极管、晶体管、电阻、电容等讲解电子元件的符号、性质和测量方法1.3 电路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基尔霍夫电流定律电阻、电容、电感的串联和并联电路分析第二章:数字电路2.1 数字电路概述数字电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数字逻辑电路的分类和功能2.2 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基本逻辑门电路的组成和功能逻辑门电路的应用实例2.3 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算术逻辑单元等组合逻辑电路的组成和功能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实例第三章:模拟电路3.1 模拟电路概述模拟电路的概念、特点和应用领域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的区别3.2 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分类、组成和原理晶体管、运算放大器等放大电路的设计和应用3.3 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概念、作用和分类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的设计和应用第四章:电子测量技术4.1 电子测量概述电子测量的概念、目的和任务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和功能4.2 电压、电流、电阻的测量电压表、电流表、万用表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减小方法4.3 频率、时间、信号的测量示波器、频率计、信号发生器等测量仪器的作用和应用信号的采样和量化过程第五章:电子技术应用实例5.1 电子计算器电子计算器的原理、结构和功能数码管、键盘、微处理器等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5.2 数字万用表数字万用表的原理、结构和功能示波器、频率计、信号发生器等测量仪器的应用实例5.3 无线通信设备无线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关键技术第六章:电子电路设计基础6.1 电子电路设计流程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则需求分析、原理图设计、PCB布局布线、调试与测试等环节6.2 原理图设计工具介绍常用的电子电路设计软件,如Altium Designer、Eagle、KiCad等原理图的绘制方法、元器件符号库的选用和使用技巧6.3 PCB设计基础PCB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流程布线规则、层叠结构、阻抗匹配、地平面设计等关键技术第七章:常用电子元器件7.1 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介绍不同类型的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及其特性阻值、容值、感值的选择与计算方法7.2 晶体管、集成电路晶体管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集成电路的分类、结构和应用,如放大器、驱动器、译码器等7.3 传感器传感器的概念、分类和作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敏传感器等常见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第八章:实验与实践8.1 电子技术实验概述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和实验过程8.2 常用实验仪器与设备介绍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如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子测试仪等仪器的使用方法、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8.3 实验项目与案例分析设计实验项目,如晶体管放大电路、数字逻辑电路设计等分析实验结果,解决问题和优化电路性能第九章:电子技术在工程应用9.1 电子技术在通信工程中的应用无线通信、有线通信、光通信等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实例通信设备的结构、功能和工作原理9.2 电子技术在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分类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组件的作用和应用9.3 电子技术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结构和特点嵌入式处理器、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应用程序等关键技术第十章:新技术与展望10.1 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集成电路、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等领域的前沿研究我国在电子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战略规划10.2 前沿技术介绍、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电子技术的融合应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等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10.3 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展望电子技术在国民经济、国防科技、民生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培养高素质的电子技术人才,推动电子技术的持续发展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电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电子元件的符号、性质和测量方法2. 数字电路逻辑门电路的组成和功能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实例3. 模拟电路放大电路的分类、组成和原理滤波电路的分类、作用和设计方法4. 电子测量技术电子测量仪器的分类和功能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减小方法5. 电子技术应用实例电子计算器、数字万用表、无线通信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6. 电子电路设计基础电子电路设计的基本步骤和原则原理图设计工具和PCB设计基础7. 常用电子元器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的特性及其选择与计算方法晶体管、集成电路和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8. 实验与实践电子技术实验的目的、要求和过程实验仪器与设备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9. 电子技术在工程应用电子技术在通信工程、自动化控制和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10. 新技术与展望电子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介绍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展望本文重点关注了中职电子技术教案中的各个环节,包括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路、模拟电路、电子测量技术、电子技术应用实例、电子电路设计基础、常用电子元器件、实验与实践、电子技术在工程应用以及新技术与展望。
中职教育-电工电子技术课件:第1章 1.4 基尔霍夫定律.ppt

I2
IB IC IE
RC
UCE RE
+ – UCC
对回路①列方程
UCE ?
I3 R3 US1 I1R1 US3 0 UCE UCC IC RC IE RE
对回路列方程
对封闭面列方程
I2 R4 US2 I2 R2 IR1 US1 0 IE IB IC
检验学习结果
网孔和回路有何 区别与联系?
c
回路:共 ?个 7个
I3
I4 US4
d
R5 R3
独立回路:?个
+
_ US3
有几个网眼就有几个独立回路
1.4.1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封闭面
在任一时刻,流出任一结点的支路电流之和等
于流入该结点的支路电流之和。 若规定流入结点的电流为
i1
a
正,流出的电流为负,则:
i2
iab
i 0
a : i1 ica iab 0 b : i2 iab ibc 0
i3
b
ica
ibc
c : i3 ibc ica 0
c
KCL推广应用
在任一时刻,流出一封闭
把以上三式相加得: 面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入该
i1 i2 i3 0
封闭面的电流之和。
例: R3
④
① R4 i4 ②
+
Us3 -
+
Us1 -
R1
i3
+
Us2 -
R2
i1
i2
is
③
对封闭面 ④ 列方程 i1 + i2 + i3+ is =0
选定I 回路R2的绕行
U1
2024年度(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教案

03
04
知识目标
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 本电路、电子元器件、电子测
量等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 电子电路设计和制作,具备基 本的电子测量和调试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 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能力。
态度目标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 好的职业道德,提高学生的团
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电子技术成为当今社会的核心技术之一。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 习打下基础。
2024/2/2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培养电子技术 应用的基本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4
教学目标与任务
01
02
晶体管工作原理
分析晶体管的放大原理、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以及 晶体管的主要参数。
2024/2/2
18
放大电路组成及工作原理
基本放大电路
介绍共射、共基、共集三种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特 点。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阐述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输出电阻、通频带等性能 指标。
多级放大电路
分析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性能指标的估算以及零点漂移现 象。
模拟通信系统与数字通信 系统的比较
在传输质量、抗干扰能力、保密性等方面, 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显著优势。
2024/2/2
29
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现代通信技术简介
2024/2/2
移动通信技术
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通信的技术,包括蜂窝移动通信、无线局域网 等。具有移动性、灵活性和便携性等优点。
卫星通信技术
2024年度中职《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电阻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 作用,用欧姆(Ω)作为 单位。电阻的大小决定了 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8
欧姆定律及应用
2024/3/23
欧姆定律
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 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U/R(I为 电流,U为电压,R为电阻)。
应用
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路中的 电流、电压或电阻。在实际应用 中,还可以用来分析电路故障、 设计电路等。
2024/3/23
二进制数的运算规则
包括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遵 循特定的运算规则,如“逢二进一” 、“借一当二”等。
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
掌握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方法,包括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转 换。
13
逻辑门电路原理及应用
逻辑门电路的基本概念
介绍逻辑门电路的定义、分类和基本功 能。
深入学习数字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掌握数字电子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2024/3/23
28
拓展延伸内容介绍
电子技术综合应用拓 展
了解电子技术的最新 发展动态与前沿技术 。
2024/3/23
学习电子技术在通信 、计算机、自动化等 领域的应用。
29
下一步学习建议
01
深入学习模拟电子技术 和数字电子技术,掌握 更复杂的电路分析和设 计方法。
25
重点难点回顾总结
01
难点
2024/3/23
02
03
04
复杂放大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数字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综合 问题。
26
拓展延伸内容介绍
模拟电子技术拓展
深入学习模拟集成电路的工作原理与应用。
中职电子技术教案

中职电子技术教案一、章节:电子元件与电路基础教学目标:1. 了解常见的电子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
2. 掌握电子元件的测量和选用方法。
3. 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如串联、并联、混联等。
4. 学会阅读电子电路图。
教学内容:1. 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电子元件的测量和选用方法。
3.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图的阅读。
教学步骤:1. 讲解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2. 示范电子元件的测量和选用方法。
3. 举例说明电路的基本概念和电路图的阅读。
二、章节:模拟电子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2. 掌握常用的放大电路电路图和应用。
3. 学会分析模拟信号的处理过程。
教学内容:1.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2. 常用的放大电路电路图和应用。
3. 模拟信号的处理过程。
教学步骤:1. 讲解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2. 展示常用的放大电路电路图和应用。
3. 分析模拟信号的处理过程。
三、章节:数字电子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常用的数字电路电路图和应用。
3. 学会分析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
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
2. 常用的数字电路电路图和应用。
3. 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
教学步骤:1. 讲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
2. 展示常用的数字电路电路图和应用。
3. 分析数字信号的处理过程。
四、章节:电子测量技术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掌握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和操作方法。
3. 学会阅读电子测量数据和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1. 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和操作方法。
3. 阅读电子测量数据和进行分析。
教学步骤:1. 讲解电子测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 示范常用的电子测量仪器和操作方法。
3. 分析阅读电子测量数据和进行分析。
五、章节:电子技术应用实例教学目标:1. 了解电子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
2. 掌握电子技术应用实例的工作原理。
3. 学会分析电子技术应用实例的优缺点。
中职电子技术教案

中职电子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技术基础1.1 电子元件学习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掌握电阻、电容、电感的作用和特点学习二极管、三极管、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的原理和应用1.2 电路图及电路分析方法学习电路图的符号和表示方法掌握基本电路分析方法,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等学习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第二章:数字电路2.1 数字电路基本概念学习数字电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运算,包括与、或、非、异或等学习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应用2.2 组合逻辑电路学习组合逻辑电路的定义和特点掌握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等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和应用学习逻辑函数的化简方法,包括卡诺图、最小项等第三章:模拟电路3.1 放大电路学习放大电路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掌握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原理和分析方法学习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非线性失真等特性3.2 滤波电路学习滤波电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掌握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等滤波电路的设计和应用学习滤波电路的频率特性、阻带特性等参数第四章:电子测量与仪器4.1 电子测量基本概念学习电子测量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掌握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电量的测量方法和技术学习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减小方法4.2 电子仪器与仪表学习电子仪器与仪表的分类和特点掌握示波器、万用表、信号发生器等常用电子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学习电子测量数据处理和显示技术第五章:电子技术应用实例5.1 数字钟学习数字钟的原理和组成掌握数字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学习数字钟的调试和故障排除5.2 无线遥控器学习无线遥控器的原理和组成掌握无线遥控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学习无线遥控器的调试和故障排除5.3 声光报警器学习声光报警器的原理和组成掌握声光报警器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学习声光报警器的调试和故障排除第六章:电源电路与稳压电路6.1 电源电路基础学习电源电路的分类和工作原理掌握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的特点和应用学习电源滤波电路和去耦电路的设计和作用6.2 稳压电路学习稳压电路的原理和作用掌握稳压二极管、稳压集成电路等稳压元件的使用和选择学习串联稳压电路、并联稳压电路的设计和应用第七章:通信技术与电子电路7.1 通信技术基础学习通信系统的分类和特点掌握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的基本原理学习调制、解调、编码和解码等通信技术7.2 电子电路在通信中的应用学习无线电发射和接收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掌握放大器、滤波器、调制器等通信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学习现代通信技术如4G、5G等电路系统的组成和特点第八章:嵌入式系统与微控制器8.1 嵌入式系统基础学习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和分类掌握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等基本组成部件学习嵌入式系统的软件和硬件开发方法8.2 微控制器应用学习微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掌握常见微控制器如51系列、AVR、PIC等的结构和编程方法学习微控制器在智能家居、工业控制等领域的应用案例第九章:电子项目设计与实践9.1 电子项目设计流程学习电子项目设计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掌握需求分析、原理图设计、PCB布线、样机制作等设计步骤学习电子项目的调试和测试方法9.2 电子项目实践案例完成一个简单的电子项目设计,如电子温度计、简单的等学习项目实践中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能力第十章:电子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10.1 电子技术发展概述学习电子技术的发展历程和重要里程碑掌握电子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学习新兴电子技术如量子计算、生物电子学等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10.2 电子技术的挑战与机遇分析电子技术面临的挑战,如能源消耗、信息安全、环境污染等探讨电子技术发展的机遇和解决方案激发学生对电子技术未来发展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电子元件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电路图及电路分析方法、数字电路的基本逻辑运算、模拟电路的放大特性、电子测量与仪器的基本使用、电子技术应用实例的设计与实现、电子项目设计的流程与实践、电子技术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中职电子技术教案

中职电子技术教案第一章:电子技术基础1.1 电子元件学习目标:了解电子元件的分类及功能,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
教学内容:介绍各种电子元件的名称、符号、性质和用途。
教学方法:讲解、演示、练习。
教学资源:教材、实物元件、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1)讲解电子元件的分类及功能。
(2)展示实物元件,让学生直观了解元件外观。
(3)通过多媒体课件,详细介绍电子元件的性质和用途。
(4)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2 电路基本定律学习目标: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电路定律。
教学内容:介绍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练习。
教学资源:教材、实验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1)讲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
(2)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验证定律。
(3)通过多媒体课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定律的应用。
(4)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模拟电子技术2.1 放大电路学习目标:了解放大电路的原理及应用,掌握基本放大电路的设计。
教学内容:介绍放大电路的分类、原理及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练习。
教学资源:教材、实验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1)讲解放大电路的分类及原理。
(2)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放大电路的实验现象。
(3)通过多媒体课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放大电路的应用。
(4)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2 振荡电路学习目标:了解振荡电路的原理及应用,学会设计简单的振荡电路。
教学内容:介绍振荡电路的分类、原理及应用。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练习。
教学资源:教材、实验设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步骤:(1)讲解振荡电路的分类及原理。
(2)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振荡电路的实验现象。
(3)通过多媒体课件,结合实际案例,讲解振荡电路的应用。
(4)布置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数字电子技术3.1 数字逻辑基础学习目标:掌握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逻辑门、逻辑函数等。
教学内容:介绍数字逻辑电路的基本概念、逻辑门、逻辑函数等。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件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课件(教学目的)通过对电子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分析、能力要求及教学特色的讲解,专业实验室的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和热爱电子专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电子专业培养目标、岗位分析、能力要求及教学特色。
(教学难点)电子专业应掌握的.专业技能(教学设计)认识电子技术---专业介绍---教学特色—实验室参观---适应期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启发教学、任务驱动参观学习(教学时间)2课时一、认识电子技术:以半导体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等为基础的应用技术叫电子技术。
其应用非常广泛。
如:家用电器:彩电、DVD、电脑、智能空调等;通信行业:手机等;医疗行业:B超机、CT扫描机、核磁共振机等;机械行业:数控机床、自动化生产线等;新型武器及航空航天业。
电子技术的作用:代替人的手工劳工配合负载;代替人的脑力劳动信息处理、智能处理。
如:自来水笼头、遥控器、防盗报警电器的作用。
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掌握电工与电子技术的基本技能、电子装配与调试技能、电子线路CAD设计、单片机与PLC技术、家用电器维修技术、维修电工等基本知识和技能,能直接从事电子电器相关行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工作的中级技能型人才。
三、岗位分析:1.应用电子技术方向:面向电子企业,从事电子产品装接、调试、维修、设计与管理工作。
如电路设计师、制图制版员、电子装配与调试工、质量管理员;生产主管或经理等。
2.维修电工方向:面向机电企业和宾馆:从事机电产品装配与调试,维修电工,PLC工程设计员;C.家电维修技术方向:从事电视、制冷与空调、音响、手机等家用电子产品的维修或销售工作。
四、学习电子专业应掌握的专业能力:“核心理论 + 基本技能 + 综合技能 + 设计技能”1、核心理论:掌握一般电子产品的识图能力2、基本技能:1电子元件的好坏检测;2焊接技能烙铁焊、表面焊;3印刷电路板的设计;4电子装配与调试工艺电子制作能力;5电子仪器与仪表的使用技能3、综合技能:熟练掌握下列电子产品的调试、维修技能:1彩电、空调等家用电器;2手机及数码产品;3电脑主板;4数控机床。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第3版)教学课件7.3

(2)常用CMOS或门及或非门管脚排列图
5.常用集成非门 非门又称反相器。常用的集成非门有TTL系列的六路非门74LSO4。
六非门集成电路74LS04管脚排列图
本节小结
1.基本逻辑门的逻辑符号及逻辑功能。 2.复合逻辑门的逻辑符号及逻辑功能。 3.特殊逻辑门的逻辑符号及逻辑功能。 4.常用集成逻辑门。
7.3.3 特殊逻辑门 1.集电极开路与非门(OC门) (1)OC门的工作原理
OC门逻辑符号:
逻辑功能:当输入端A、B都为高电平时,输出低电平;当输入端A、 B中有低电平时,输出高电平。因此,OC门具有与非功能。
逻辑表达式: Y AB
(2)OC门的应用举例 ①实现线与 逻辑关系为: Y Y1 • Y2 AB • CD
“当决定事情的条件具备时,该事情不发生;当决定事情的条件不具 备时,该事情发生”。这样的逻辑关系称为非逻辑关系。
非逻辑关系实例
灯泡是否点亮与开关是否闭合之间的关系,即是“非逻辑”的关系。
(2)非门电路 能实现非逻辑关系的电路称为非逻辑门
电路,简称非门电路。
①当输入端A为低电平时,三极管V截止,输出端Y为高电平(1状态); ②当输入端A为高电平时,三极管V饱和导通,输出端Y为低电平(0状态)。
①当A、B端全为1(高电平VA=VB=3V)时, 二极管V1和V2都导通,忽略二极管正向压降,则 输出端Y为1 (高电平,约等于3V);
②当A端为1(高电平)、B端为0(低电平,约等 于0V)时,则二极管V2导通,V1截止,若忽略二 极管V2正向压降,则输出端Y为0 ;
③当A端为0、B端为1时,输出端结果与②相同;
电路结构图
逻辑符号
逻辑表达式 Y AB
逻辑功能:“有0出1,全1出0”
中职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信息类)(第3版)教学课件12.2

DAC0832直通工作方式典型应用电路
课堂思考 在各种日常家用电器中,你认为哪些可能采用了数模转换技术?
本节小结 1.D/A转换器的作用就是将输入的数字信号转化为所代表的模拟量输出, 输出的模拟量可以是电流,也可以是电压。
3.数模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1)分辨率:指输出的最小电压值与输出的最大电压值之比。对于n位的
数模转换器,分辨率为1/(2n-1),位数越多,分辨率越高。 (2)转换速度:指从输入数字量到输出模拟量所需的时间。 它是衡量数模转换快慢的重要参数。
12.2.2 集成数模转换器
集成数模转换器DAC0832简介 1.DAC0832应用说明 (1)输入缓冲操作方式
因为输出电压全部为负极性,因此,称为单极性电压输出方式。
②双极性电压输出
DAC0832 双极性电压输出方式电路连接图
当NB由0逐步增加到255时,其输出电压VOUT在-VREF~+VREF之间变化。 因为输出电压由负极性逐渐变为正极性,故称为双极性电压输出方式。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DAC0832典型应用电路 DAC在MP3、MP4、数字摄像机、数字音响、计算机的声卡等众多电器
DAC0832 D/A转换器有两级寄存器,因此它有三种工作方式:直通工 作方式、单缓冲工作方式和双缓冲工作方式。
(2)电压输出方式 可采用单极性电压输出,也可采用双极性电压输出。 ①单极性电压输出
DAC0832单极性电压输出方式电路连接图
NB为与输入DAC数字信号相对应的十进制数,当其由0逐步增加到 255时,其输出电压VOUT在0~-VREF之间变化。
12.2 数模转换 12.2.1 数模转换的基本概念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课题半导体三极管课型教学目的1、了解三极管的结构与特性;2、掌握三极管的类型和电流放大原理;3、理解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重点难点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原理三极管的输入输出特性E2. 1. 1 三极昔结构示意国和表示符W二、三极管在电路中的联接方式三、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及原理三极管实现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是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1 )发射区向基区发射电子的过程2 )电子在基区的扩散和复合过程I C I B3)电子被集电区收集的过程二、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1、输入特性:i B=f(U BE) U C E常数2、输出特性:i c=f(U CE) i B常数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类型了解三极管的结构与特性;掌握三极管的类型和电流放大原理; 理解三极管的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
课后 小结第5、6 课时重点1、电流放大原理难点2、特性曲线教学过程三、三极管的基本结构和类型1、2、在电路中的联接方式四、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及原理、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1、直线:|B R B =U CC_U BE直线:U CC =|C R C +U CEQ、五、特性曲线和主要参数1、输入特性I E=| C+|BI C I B2、输出特性l E=f(U BE)|U CE:常数|c=f(U CE)||B:常数3、主要参数课后了解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结构组成,及原理。
熟练进行图解法分析放小结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波形课题教学目的课型1、了解电路的结构组成2、用图解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和动态波形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电路组成及各元件作用三、动态波形分析CE / VAu第7、8 课时精品文档课题: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课型教学了解微变等效法定量计算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
目的重点微变等效法定量计算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难点微变等效电路的画法教学过程、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i Cpo cibu ce课后掌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和交流动态参Ubec---------------------- —-o e、放大器的微变等效电路:、交流动态参数的计算:1、电压放大倍数A u=U-02.输入输出电数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一、半导体:1、半导体的导电性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
2、导体:3、绝缘体二、本征半导体1、本征半导体:纯净晶体结构的半导体我们称之为本征半导体。
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有:硅和锗。
它们都是四价元素,原子结构的最外层轨道上有四个价电子,当把硅或锗制成晶体时,它们是靠的作用而紧密联系在一起。
2、空穴:共价键中的一些价电子由于热运动获得一些能量,从而摆脱共价键的约束成为自由电子,同时在共价键上留下空位,我们称这些空位为空穴,它带正电。
3、空穴电流: 在外电场作用下,自由电子产生定向移动,形成电子电流;同时价电子也按一定的方向一次填补空穴,从而使空穴产生定向移动,形成空穴电流。
在晶体中存在两种载流子,即带负电自由电子和带正电空穴,它们是成对出现的。
三:杂质半导体1、杂质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两种载流子的浓度很低,因此导电性很差。
我们向晶体中有控制的掺入特定的杂质来改变它的导电性,这种半导体被称为杂质半导体。
1).N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5价元素,使晶体中某些原子被杂质原子所代替,因为杂质原子最外层有5个价电子,它与周围原子形成共价键后,还多余一个自由电子,因此使其中的空穴的浓度远小于自由电子的浓度。
但是,电子的浓度与空穴的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与掺杂无关。
在N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多数载流子,空穴是少数载流子。
2).P型半导体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3价元素,晶体中的某些原子被杂质原子代替,但是杂质原子的最外层只有3个价电子,它与周围的原子形成共价键后,还多余一个空穴,因此使其中的空穴浓度远大于自由电子的浓度。
在P型半导体中,自由电子是少数载流子,空穴使多数载流子。
四、PN结一、PN结基础知识1、 PN结:我们通过现代工艺,把一块本征半导体的一边形成P型半导体,另一边形成N型半导体,于是这两种半导体的交界处就形成了P—N结,它是构成其它半导体的基础,我们要掌握好它的特性!2:异形半导体接触现象1)扩散运动:在形成的P—N结中,由于两侧的电子和空穴的浓度相差很大,因此它们会产生扩散运动(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电子从N区向P区扩散;空穴从P去向N区扩散。
因为它们都是带电粒子,它们向另一侧扩散的同时在N区留下了带正电的空穴,在P区留下了带负电的杂质离子,这样就形成了空间电荷区,也就是形成了电场(自建场). 它们的形成过程如图(1),(2)所示2)漂移运动:在电场的作用下,载流子将作漂移运动,它的运动方向与扩散运动的方向相反,阻止扩散运动。
电场的强弱与扩散的程度有关,扩散的越多,电场越强,同时对扩散运动的阻力也越大,当扩散运动与漂移运动相等时,通过界面的载流子为0。
此时,PN结的交界区就形成一个缺少载流子的高阻区,我们又把它称为阻挡层或耗尽层。
二:PN结的单向导电性我们在PN结两端加不同方向的电压,可以破坏它原来的平衡,从而使它呈现出单向导电性。
结外加正向电压PN结外加正向电压的接法是P区接电源的正极,N区接电源的负极。
这时外加电压形成电场的方向与自建场的方向相反,从而使阻挡层变窄,扩散作用大于漂移作用,多数载流子向对方区域扩散形成正向电流,方向是从P区指向N区。
如图(1)所示结外加反向电压它的接法与正向相反,即P区接电源的负极,N区接电源的正极。
此时的外加电压形成电场的方向与自建场的方向相同,从而使阻挡层变宽,漂移作用大于扩散作用,少数载流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形成漂移电流,它的方向与正向电压的方向相反,所以又称为反向电流。
因反向电流是少数载流子形成,故反向电流很小,即使反向电压再增加,少数载流子也不会增加,反向电压也不会增加,因此它又被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即:ID =-IS此时,PN结处于截止状态,呈现的电阻为反向电阻,而且阻值很高。
结论:PN结在正向电压作用下,处于导通状态,在反向电压的作用下,处于截止状态,因此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检测题1半导体中有两种载流子2空穴是()A纯半导体晶格中的缺陷 B价电子脱离共价键后留下的空位3在P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在N型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是4温度升高后,在纯半导体中(!)自由电子和空穴数目都增多,且数量相同()(2)空穴增多,自由电子数不变()(3)自由电子增多,空穴数目不变()(4)自由电子和空穴数目都不变()5 P型半导体是在纯半导体硅或锗中加入以下物质后形成的杂质半导体。
(!)空穴()(2)三价元素硼()(3)五价元素磷()项目二半导体二极管一、二极管基础知识1、构成:半导体二极管是由PN结加上引线和管壳构成的。
文字符号:D。
2、分类:按制造材料分:硅二极管和锗二极管。
按管子的结构来分有:点接触型二极管和面接触型二极管和平面型(1)点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小,结电容小,用于检波和变频等高频电路。
(2)面接触型二极管—PN结面积大,用于工频大电流整流电路。
(3)平面型二极管—往往用于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中。
PN 结面积可大可小,用于高频整流和开关电路中。
二极管按用途分,常用有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光电二极管等;二、二极管的伏安特性(1)正向特性①正向电压UF小于门坎电压UT时,二极管截止,正向电流IF =0;其中,门槛电压② UF > UT 时,V 导通,IF 急剧增大。
导通后V 两端电压基本恒定:结论:正偏时电阻小,具有非线性(2)反向特性反向电压UR < URM (反向击穿电压)时,反向电流IR 很小,且近似为常数,称为反向饱和电流。
UR > URM 时,IR 剧增,此现象称为反向电击穿。
对应的电压URM 称为反向击穿电压。
⎩⎨⎧=(Ge)V 0.2(Si) V 5.0T U ⎩⎨⎧=(Ge)0.3V (Si)V 7.0on U 导通电压结论:反偏电阻大,存在电击穿现象。
(3)温度特性二极管是温度的敏感器件,温度的变化对其伏安特性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正向特性曲线左移,即正向压降减小;反向特性曲线下移,即反向电流增大。
一般在室温附近,温度每升高1°C,其正向压降减小2~;温度每升高10°C:,反向电流大约增大1倍左右。
综上所述,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具有以下特点:①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②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具有非线性;③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与温度有关。
三、二极管的型号常用二极管的型号有2Ap,2CP,2CZ,2CW,2DW等,型号中2表示二极管,第一个字母表示材料(A 表示N型锗材料,C表示N型硅材料,D表示P型硅材料),第二字母表示类型(P表示普通管,Z表示整流管,W表示稳压管)四.二极管的主要参数1、最大整流电流I FM它是二极管允许通过的最大正向平均电流。
2、最大反向工作电压U RM它是二极管允许的最大工作电压,我们一般取击穿电压的一半作U R3、反向电流I R二极管未击穿时的电流,它越小,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越好。
4、最高工作频率f M它的值取决于PN结结电容的大小,电容越大,频率约高。
五、极管管脚极性及质量的判断1. 判别正负极性万用表测试条件:R×100Ω或R×1kΩ;将红、黑表笔分别接二极管两端。
所测电阻小时,黑表笔接触处为正极,红表笔接触处为负极2.判别好坏万用表测试条件:R×1kΩ(1)若正反向电阻均为零,二极管短路(2)若正反向电阻非常大,二极管开路(3)若正向电阻约几千欧姆,反向电阻非常大,二极管正常六、半导体二极管电路的分析方法1、理想模型:当二极管正向电压和正向电阻与外接电路的等效电阻相比均可忽略时,这样的二极管可称为理想二极管。
理想二极管在电路中相当于一个理想开关外加电压少大于零,就导通,管压降为0V——开关闭合当反偏时,二极管截止,其电阻为无穷大——开关断开。
2、恒压降模型:当二极管的正向压降与外加电压相比不能忽略,而正向电阻与外接电阻相比可忽略时,可用由理想二极管和电压源UF串联构成的模型来近似替代。
正向压降不再认为是0,而是接近实际工作电压的某一定值UF,且不随电流变化。
3、小信号模型:当二极管电路中,除直流电源外,再引入很小的交流信号,则二极管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的电流将在某一固定值附近作微小变化时,可用二极管的动态电阻rd来近似代替二极管例:已知电路如图,US1=6V,us2=,RS=1K,二极管为硅管试求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D 。
mAK V R U U I S S S D 3.51)7.06(21=Ω-=-=tmA K tVi R u i D S s d 3140sin 2.0)109.41(3140sin 2.032≈Ω⨯+=+=-mA t i I i d D D )3140sin 2.03.5(+=+=七、二极管的应用我们运用二极管主要是利用它的单向导电性。
它导通时,我们可用短线来代替它,它截止时,我们可认为它断路。
1、单向桥式整流电路变压器中心抽头式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如图。
D1~D4为性能相同的整流二极管,Tr1为电源变压器。
RSrd电路计算ID 的电路计算id 的电路+-us2Ω==≈9.43.52626mAmVI mV r D d工作原理:u1正半周时,Tr1次级A 点电位高于B 点电位,二极管D1、D3导通,电流自上而下流过RL , u1负半周时,Tr1次级A 点电位低于B 点电位,二极管D2、D4导通,电流自上而下流过RL 。
所以,在u1一周期内,流过二极管的电流iu1、iu2叠加形成全波脉动 直流电流iL ,于是RL 两端产生全波脉动直流电压UL 。
故电路称为全波整流电路。
负载和整流二极管上的电压和电流:(1) 负载电压(2) 负载电流(3) 二极管的平均电流(4) 二极管承受反向峰值电压例:有一单向桥示整流电路,要求输出40V 的直流电压和2A 的直流电流,交流电源电压为220V 。
试选择整流二极管。
解:变压器副边电压有效值为209.0U U =L2L 009.0R U R U I ==2RM 2U U =021I I D =V V U U U 4.444011.111.19.0002=⨯===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二极管平均电流为查阅半导体器件手册,可选用2CZ56C 型整流二极管。
该管的最高反向工作电压为100V ,最大整流电流为3A 。
2、滤波电路VV U U DRM 8.624.44222=⨯==A A I I D 1221210=⨯==工作原理:ωt=0接通电源u2↑ u2↓D1D3导通 四个二极管截止 D2D4导通 电容C 充电 电容C 向RL 放电 电容C 充电参数计算:输出直流电压输出直流电流整流二极管平均电流20)2.1~1.1(U U =LL R U R U I 200)2.1~1.1(==LL D R U R U I I 2)2.1~1.1(22200===2)5~3(T C R L ≥=τ变压器幅边绕组的电流有效值 输出特性例2.电感滤波电路电感电流不能突变 输出电流波形平滑 输出电压波形平滑3、二极管其他应用举例限幅电路 当输入信号电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输出电压也随着输入电压相应的变化;当输入电压高于某一个数值时,输出电压保持不变,这就是限幅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