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小结)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练习的设计小专题(简泉小学蔡军)
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分层练习
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分层练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主要途径,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有较高的练习质量作基础。
因此,课堂练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必须精心设计。
练习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
新课程强调我们的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所以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分层现象促使我们必须努力探索一种能面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方式,因而在小学数学练习中要根据班上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练习。
分层练习就是把过去同样内容、同样标准、同样模式、同样分量的习题分为三种难度的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习题来做。
分层练习能注意照顾到好、中、差三方面的学生,既能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又能保证优等生免受“饥饿之苦”。
分层练习依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
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数学课的分层练习要从三个方面入手:1.基础练习题:即基本概念、公式、法则、性质、规律等知识巩固,数学基本技能训练的练习。
这一层次的练习题量稍多,但内容简单,属应知应会,目的在于巩固基础,提高基本技能,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主要针对后进生。
2.灵活应用题:在基础知识上进行小综合,练习量适中,题目方式较灵活,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灵活应用,主要针对中等生、后进生。
3.综合提高题:习题量较少,有一定的技巧和难度,需在掌握的基础上对知识进行综合才能完成,目的在于深化、提高和拓宽,主要针对优等生。
关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
鲁课堂观察P福達教育所究关于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几点思考平和县小溪中心小学蔡宝瑞以1868年美国的哈里斯教授提出的“活动分 团制”为标志性事件,拉开了分层教学的序幕。
之所以要实施分层教学,是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在 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 差距。
基于学生个体之间的这些差距,如果教师 采取同一标准实施课堂教学的话,那么,势必就 会严重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影响课堂教学效 益的提升。
因此,为了切实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逐步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分层教学就显得极为必要。
下面笔者将在借鉴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简 单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分层教学的一些 思考。
一、教学活动分层,让每个学生都乐于参与无论是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还是学生核心素 养的发展,都离不开异彩纷呈的课堂教学活动。
如果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显得消极被 动,那么,课堂教学活动在促进教学目标达成以及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也就微乎其微。
基于这种现状,笔者不禁在思考:在小学数学 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师而言,怎样才能够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呢?实践证明,对教学 活动分层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这部分内容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些分层教学 活动。
对于一些基础知识扎实,学习能力较强的学 生,教师可以让他们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 法以及算理。
而对于一些基础知识薄弱,学习能力 较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让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 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以及算理,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探究情况进行巡视指导。
很显然,教师对教学活动的分层是以对学生实 际学情的全面了解为前提的。
不仅如此,教师对于 教学活动的分层也是遵循认知规律的,是以促进学 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目的的。
二、作业内容分层,让每个学生都易于完成各种各样的作业既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 方式,也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一记重锤。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实施分层教学_1
小学数学课堂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发布时间:2021-06-03T03:12:33.183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6期作者:雷孔雁[导读]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用于现代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福建省福鼎市磻溪中心小学 355212摘要: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用于现代化的数学课堂教学。
为有效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数学教师就必须对教学形式进行创新,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不断革新,以期为课堂教学带来更多的现代化教学元素。
分层教学与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结合,能够根据学生数学能力的高低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这种模式不仅充分考虑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性,对每位学生都能关注到,还与现代化的教学理念相符合。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分层教学;策略分层教学旨在对已知群体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展开分析,将其分作层次不同的群体,同时对于各组群体进行针对性教学的教学模式。
因材施教是其核心思想,通过对不同群体进行分类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从而让数学能力不同的学生得到有效的引导,进而达到整体共同提升的目的。
将分层教学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不仅是对教学改革的有效运用,也是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进一步理解,有助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
一、开展分层教学的前提,教学目标分层次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只设计一个学习目标,且每位学生的学习目标也都是统一一个,一方面会导致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于课堂没有丝毫学习兴趣和压力,部分自制能力差的学生也会缺失学习动力,不求上进,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下滑。
另一方面对于部分理解能力差的学生会感到目标过高,致使其失去学习动力和信心,放弃对于数学的学习。
针对以上情况,小学教师在实施分层教学时,可以依据学生不同层次的知识认知能力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学生所学的知识处于他们的最近能力范围,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强化学习动力,进而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小学中年段数学课堂分层作业设计的方法
新教育 上旬刊35随着中小学生减负进一步受到重视,作业日益受到关注。
除了要严格控制作业数量和时间,更要重视作业设计,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
那么,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该如何提高课堂作业设计质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呢?我在课堂作业设计的过程中,努力探索适合中年段课堂作业设计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做法:一、单元整体分析,确立合适的作业目标课程总目标提出,通过数学学习逐步形成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学生能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总目标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并将核心素养的目标贯穿于“四基”“四能”“情意”三个方面,构成三位一体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体系。
作业目标的制定也应和课程目标保持一致性。
作业目标主要反映作业需要实现的功能和作用,合适的作业目标决定了一份作业的意义和价值。
而课时作业目标的确立基于课程标准,取决于教学内容,同时需要分析单元内容主题。
此外,依据学生的差异性,目标的确立还需要具有动态性和分层性。
通过单元目标的筛选确立,进一步分解形成每一个课时的作业目标。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年月日”为例。
年月日的内容是小学数学第二学段数量关系里面的内容,在这方面对学生的学业要求是能在真实情景中发现常见数量关系,感悟利用常见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
从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单元结构可以看出这节课属于本单元的最后一个课时,也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练习分层设计的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练习分层设计的思考摘要:数学练习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让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使其愿意并乐意面对和接受这“多层次”“多缤纷”的数学作业。
关键词:数学教学练习设计分层次效果一、分层次的练习设计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练习设计过于简单和繁难,都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只有分层次的练习才能满足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的要求,让所有的学生体验学习的成功而激发学生不断学习的动力。
针对这种情况,有效的做法是分层次设置选做练习题。
可将练习题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
思维能力、理解能力都比较强的学生可选择“★★★”,中等可选“★★”,稍差可选“★”。
一般“★”类的练习已经基本达到目标的要求,“★★”和“★★★”类练习是在基础之上的延伸与拓展。
这种设计的妙处在于选做、不是必须做,没有强迫,做到了人性化。
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周长”时设计了如下练习,以一条绳子贯穿三个不同层次的题。
★:数学小组的同学用一条绳子刚好在操场中央围了一个长8米,宽4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米?★★:他们又用这条绳子在操场中央围成了一个长10米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他们用这条绳子可以在操场上靠围墙围出一个长20米,宽2米的长方形吗?试画图计算说明。
上边第一题直接巩固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训练目的达到本节课的基本目标。
第二题比第一题思维含量高一点,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第三题要联系实际情景,有现实中的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既巩固公式的灵活运用,又训练学生说理的能力,留给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有挑战性,能有效激发优生的兴趣。
二、分层次的练习设计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之前听了一节数学课“年、月、日”,老师的练习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巩固练习时,老师将练习题设置成了小游戏。
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阶段总结
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阶段总结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阶段总结数学课堂分层教学的阶段总结陈霞一、分层教学的背景近年来,我校的学生招生状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随着农民工子女就学政策的放开,成人中专招生比例的扩大,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上“起点低、层次多、差距大”现象。
在数学课程标准指导下,为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心理规律,真正落实因材施教,我校从202*年开始实施了数学分层教学。
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和原则(一)理论依据1、依据《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数学’”、“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还要确保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实现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有必要实行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2、依据“学习心理学”可知:学习是认知结构的重组,是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学习动机在新的学习中起重要作用。
教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要求,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有必要实行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3、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的“分组教学法”以及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等理论都说明了“分层教学”的科学性。
布鲁姆认为“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与适当的帮助,95%的学生能够学习一门学科,并达到高水平的掌握”。
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必要实行数学课堂分层教学。
(二)分层原则在分层教学中应注意下列原则的使用:1.相近性原则:在分层时将学习状况相近的学生归为“同一层”。
2.模糊性原则:分层是动态的、可变的,有进步的可以“升级”,退步的应“降级”。
3.最近发展区原则:在制定各层次教学目标、方法、练习、作业时,充分考虑目前中职生的实际情况,以学定教;通过“分解难点”、“设计阶梯”、“搭建脚手架”,鼓励挑战性的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生生互助,实现少教多学。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分层设计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分层设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分层设计课堂练习,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分层设计课堂练习的意义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大家十分关注并积极研讨的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目的,在于利用有限的教学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思维,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智力得到发展、技能得到培养,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而,这些能力的获得与课堂练习设计是分不开的。
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的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理念有差异,课堂教学低效。
这具体表现在课堂练习方面:一是习题形式单调、陈旧。
主要以计算题和应用题为主,不能从多方面检查和训练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是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因为全班学生都做同一类习题,使学困生很难在短时间里完成,而优生却在做完后无事可做,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更谈不上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是课堂练习的量过多。
其实,这种盲目的“题海战术”,往往导致学生的思维活动空间减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并使学生练习效果降低,极易出现作业抄袭的不良现象。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所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的中小学校开展和实施了“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针对数学课堂练习现状,从班级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分层式”作业设计与实施,着力改变目前课堂练习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现象,使学生学得既扎实、又轻松,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增效”。
分层设计课堂练习的方法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课堂教学必须面向每一位学生,使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面对挑战。
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学生可通过自身努力,掌握知识,提升思维。
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教师就要做到练习形式的多样化,练习设计由易到难、由简到繁;既要关注特困生和中等生,同时又要关注优秀的学生,让特困生吃得饱,让优生吃得好。
(阶段性小结)数学课堂教学中分层练习的设计小专题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分层练习的设计小专题》阶段性小结惠农区简泉小学蔡军开学初,我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分层练习的设计小专题》进行研究。
经过近两月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了自己在组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个人问题。
如自己教学中运动分层练习设计有时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堂堂设计练习题。
有时我还反思到,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在教学中就不单单是练习的分层设计,应该还存在教学的分层设计,教学方法的变通等。
我还感觉到有效地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
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
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检测活动中,练习的设计应体现分层设计。
分层设计就是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程度为学生设计好适合他们的练习,让他们既能课堂展示的机会,还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过近两个月的尝试教学,我发现我班差生在逐渐减少,而且同学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在提高。
而且每次通过给学生出的练习我还可以获得宝贵的学情反馈信息,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尝试,具体的又有如下反思:1.教师练习形式应有新颖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年级的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对新异信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推动他们观察、思考。
教学中可采用个人练习,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亦可采用小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探究知识的能力,还可全班练习交流,使学生集思广益,开阔思路。
2.教师练习形式应有趣味性。
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所以习题应尽可能地生动活泼,让学生感到数学魅力无穷。
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设计游戏、儿歌、探险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题型上可以补充填空、判断、选择、补缺等,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充分体现教学开放,课堂开放,思维开放。
简泉 小学蔡军 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1)
《孩子考科学家》教学设计石嘴山市惠农区简泉小学蔡军课标分析:课程标准谈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发展课程的功能。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继续重视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的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教材分析:《孩子考科学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课文写的是英国有一对兄弟特别喜欢捉虫子玩,他们听爸爸讲了科学家达尔文的故事后,对达尔文很感兴趣,当他们听说达尔文要来他们家做客时,就准备考考达尔文,看看达尔文是不是像他爸爸所说的那样有学问。
于是兄弟俩捉了许多虫子,拼凑成一条怪模怪样的虫子标本给达尔文看,被达尔文识破后,兄弟俩对达尔文爷爷更加尊敬了。
这个故事说明了真正有知识有学问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敬。
教学建议分析:本课我采用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巧引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从课题入手,让学生读课题后对课题进行质疑,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要求学生将课文读通、读顺(做到正确、流利)。
并让他们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学习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给生字组词,并能用组的词语说话。
然后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二课时,主要让学生解决“达尔文是怎样考科学家的”,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解决这部分内容主要分两步进行:先解决兄弟俩为什么要考达尔文?(引导读1——4自然段)再解决兄弟俩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考达尔文的?(引导读6、7自然段)最后指导学习8——16自然段,通过自由读、默读、分角色读、师范读、表演读,让学生弄清楚兄弟俩是怎样考达尔文的。
小学数学课堂习题的分层设计探讨
小学数学课堂习题的分层设计探讨摘要:伴随素质教育的逐渐推进,我国的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教学领域普遍对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达成共识。
小学数学教学也要发生改变,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其中,课堂习题的设计也应当有所创新。
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成,设置层次分明的习题,尊重了学生个体差异,符合新课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既有利于内化课堂知识,又有利于启发学生数学思维。
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数学习题分层设计原则,探讨了小学数学课堂习题的分层设计实践。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习题;分层设计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数学老师在对基础知识、理论、概念等讲解结束后,要结合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对学生设置不同层次的课堂习题,形成阶梯式的问题链,简单的练一练习题可供学生对知识做热身运动,常规的计算习题可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题可促进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迁移利用,启发性习题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更有利于课堂练习功能的发挥,让所有学生体会知识运用的快乐,循序渐进地提高自身的数学学习能力。
一、数学习题设计分层原则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照顾每个学生发展需求,尽管同班学生在相同的时间、地点听一位老师授课,可是他们学习的情况千差万别,在分析学生随堂练习信息了解到,所有学生对数学老师讲解的数学知识认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
有的学生没有对知识产生正确的理解,有的学生理解不够深入,有的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并学会举一反三,甚至已达到立竿见影的程度......数学老师要对这样的现象拥有充分的认识,在数学课堂习题设计的时候,要进行“差异化设计”,尽量缩小学生学习差距,帮助学生共同进步。
数学老师可结合以往学生课堂习题完成质量,对学生划分层次,考虑学生对数学知识接受的差异性,可总体把学生划为三个层次,第一层对课堂所讲的数学知识完全掌握,老师要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习题,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以往的学习经验,对知识进行主动探究,在习题完成过程中增强学生的体验,激发深度研究数学问题的欲望,提高学习能力;第二层对课堂所讲知识相比第一层学生要差一些,但也能基本掌握,数学老师在设计习题时,要选择适中性的题目,既能让学生顺利完成,又感到有一定的压力,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求学的意识,从而步步为营、稳中求进;第三层学生理论上明白的课堂老师所讲内容,但独立思考、运用能力较差,而且做题的准确率不够理想,老师在课堂习题设计时,要选择最为基础性的知识,如计算、填空、判断等题型,在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数学概念时,再根据情况逐步增加习题难度,帮助学生达成学习目标[1]。
小学生数学分层次练习的设计与实施
小学生数学分层次练习的设计与实施引言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针对小学生的数学教育越来越注重个性化与分层教学,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差异。
本文档旨在阐述小学生数学分层次练习的设计原则、实施步骤以及评估方法,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取得适当的挑战和成就。
设计与实施原则1. 了解学生差异- 学生能力评估:通过诊断性测试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
- 学习风格差异:识别学生的视觉、听觉和动手操作等不同学习偏好。
2. 制定层次化目标- 基础层:巩固数学基础知识,如加减乘除、分数和小数等。
- 提升层:拓展学生思维,如问题解决、逻辑推理和几何等。
- 挑战层: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高级思维,如数学竞赛、项目研究等。
3. 设计多样化材料- 互动教材:利用数字工具和软件,提供互动式学习材料。
- 实物操作:鼓励学生通过积木、几何模型等直观教具学习。
- 小组合作:设计需要团队合作的数学任务,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4. 分组和个性化辅导- 同质分组:将能力相近的学生分为一组,进行针对性教学。
- 差异化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额外的个别辅导。
设计与实施步骤1. 准备阶段- 教师培训:对教师进行分层次教学法的专业培训。
- 资源整合:搜集和整理适合分层次练习的教材和资源。
2. 计划制定- 制定教学计划: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情分析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 编写分层次练习: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涵盖基础、提升和挑战三个层次。
3. 教学实施- 课堂讲授:结合分层次练习进行课堂教学。
- 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适合自己层次的练习。
4. 反馈与调整- 学生反馈:定期收集学生对练习的意见和建议。
- 教学调整: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层次难度。
评估方法1. 形成性评估-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 练习批改:定期批改学生的练习,提供及时反馈。
2. 总结性评估- 单元测试:在每个学习单元结束后进行测试,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
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分层设计的策略
上, 都能得到最好 的发展 , 从而形 髓个性鲜 度的提 高。 维果茨基认为 , 每个 学生 都存在着两种 发 力 , 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 , 实现个体价值。 展水 平 , 一是现有水 平 , 二是潜在水 平 , 他们之 间的 区域被 称为 4 . 3 不 同学生在数学 上得到不 同发展 。课堂练 习的分层 设计 , “ 最近发展区 ” 。 教学要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 , 把最近发 既有基础知识 的巩固 , 又有拓展练 习的提升 , 既 照顾 到学 困生 , 展 区转化为现有发展 水平 , 不断 创造 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 区 , 又照顾到学优生 , 人人都获得 良好 的数学教育 , 不 同的人在数学 才能促进学生 的发展 。 对 不同程度的学生 , 制定不 同的教学 目标 上又能得 到不 同的发展 。 要求 , 让每个学生有 自己的“ 最近发展 区” , 通过 在他 人的帮助和 4 . 4 师 生关 系更 和谐 、 融洽 。学生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 , 要求 自己的努力下“ 跳一跳, 摘到桃” 。让每个学生, 特别是学困生能 教师 的教学要 具有个性化 ,分层布置作业正是个性化教学 的体
分学生学 习吃力 , 学 习劲头下降 , 两极分化 现象开始 出现 。学习 对于智力和基础一般 , 学习比较 自觉、 有上进心、 成绩中等的学
困难的学 生不能按时 完成作业 、 书写潦草 、 错 误率 高 , 即使 占用 生 , 要求他们在 完成本节课基本练习后 , 再适 当的增加运用所学 大量课余时间完成作业 ,效果也不 明显 ;而另一部分学 习能力 知识解决稍有难度 问题的练 习。这样就可 以挖掘 这部分学生学 强、 思维活跃 的学生 , 因为没有得 到更多的关注 , 潜力挖 掘不够 , 习数学的潜力, 从而提高班级数学学习的整体水平。 对于基础扎 导致 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提升不大。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 就在 实 、 接受能力强 、 学习方法正确 、 成绩优秀的小部分学生 , 就 不需 于作 业设计没有关注到不同的学生。 在平时的数学作业 中, 学生 要过多地进行基本题型的反复训练 , 可 以适 当增 加需 要运 用旧 都 完成相 同的练 习 , 部分基础 差的学生只是消极应付 , 能力强的 知识与新 知识的融合 、 全面综合性地解决 问题的 习题 。 这种训练 学生 对反 复 、 枯燥 、 机 械的训练 , 兴趣不高 , 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方式 , 可以发展他 们的抽象思维 、 推理 能力和创新 意识 , 为培养 很难 得到发展 , 运用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强 。 数学学科拔 尖人才奠定基础 。 作业的分层 设计 , 促使不同层次的 2 课 堂 练 习分 层 设 计 的 依 据 学生都能有效地 完成作业 ,通过不 同层次的练 习达到 良好 的学 尊 重差异 , 因材施教原则 。学 习差异是 一种普遍现象 , 教师 习效果 , 实现 了“ 人人都能 获得 良好的数 学教育 , 不 同的人 在数 应注意 每个学生 的个性 差异 ,个别问题个别对待 ,实施 分层作 学上得到不 同的发展 ” 的目 标。 业, 因材施教 。作业“ 一刀切” , 过难或过易 , 缺少层次 , 不 利于不 4 课 堂 练 习分 层 设 计 的 价值 同类型 的学生 , 尤其是学困生和学优生的发展。 实施分层作业也 课堂练 习的分层 设计 , 体现 了以“ 尊 重个体差 异 , 面向有差 有利于学生在完成适合 自己的作 业 中都取得成功 , 获得轻松 、 愉 异 的全体学生 , 以人 为本 、 以学生为主体 ” 的课改理念。 在符合学 快、 满足的心理体验 , 有 利于优化学生 的思维 品质 。小学数学新 生认知发展水平和 已有知 识经 验的基础 上 ,面向全体 ,因材施 课程标准指 出 : “ 人人都 能获 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不 同的人在 数 教 , 实现优 效教 学。 学上得到不 同的发展” 。 教学就应该在承认学生个体客观差异的 4 . 1 提高兴趣 , 挖 掘潜能 。作业设计具有层次性 , 呈现形式更丰 前提下 , 让每—个学生都有享受平等教育 的基本 权利 , 让 每一个 富 , 不 同基础 的学生选择不 同的作业 , 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
简泉小学小专题总结2010年12月27日
教研活动专题总结——学会听讲,你会成为优秀的学生石嘴山市惠农区简泉小学蔡军我是从2009年8月28日到简泉小学的。
到了这所学校我发现这的学生相对我以前带的学生显得聪明、大胆。
接触了我们班的同学近三个星期,我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着一个不好的现象就是上课不会听讲。
主要表现在对于同学的回答不会评价,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不能准确完整的回答,对于老师的指令也就是老师提出的要求不明白是怎样一回事,或者说自己该干什么不知道。
比如说老师给的指令是小声读课文,他们不管还是以自我为出发点;老师让边读课文边标出自然段或是画出不明白的地方,他们只管读不按老师的要求做;老师指名同学读课文,课文读完后要求其他同学对这个同学读的情况做出评价,被指名的同学课文读完了,其他同学不会评价,更不会说是进行分解性评价,要么就笼统的说读的好或是不好……。
我想这个问题是不是只在我们班有,经过和其他老师的交流,以及和同去老师的探讨,他们和我有着同样的感觉。
经过我们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是学生上课不会听讲或者说不会倾听造成的。
于是,我以教务处的名义提出以《培养学生良好听讲和评价习惯》为主题的小专题研究。
目的只有一个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听讲是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学会听讲不但在过去被老师重视,就是现代,学生学会听讲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也同样有着重要的作用。
同样被老师重视,而且还特别重视。
学生上课认真听讲能起到在任何时候都起不到的作用。
而且实践证明会听讲的学生成绩总是比较优异,相反成绩偏低、课堂表现不积极的同学,都是因为课堂上没有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
从那时开始,《培养学生良好听讲和评价习惯》便作为我们学校的小课题被确立了下来,也成为评价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标准。
一、抓活动落实,力求扎实有效为了让活动开展的扎实、有效果,引起全校教师的高度重视,我把这项研究也定为语文和数学教研活动,每个星期二和星期三,是语文和数学教研活动时间。
小学数学层次性课堂练习的设计
豳 髑 髑
学生尝试后很快就得 出了答案 , 在展示学生 的做 法后教师进行 了 比较 。 最 后在练 习体验 的过程 中优化 方法 , 师生 共 同小结 得 出 : 像 这样的“ 凸” 字型 , 我们用 “ 分割” 的方法 比较方便 ; 像这样的“ 凹” 字型 , 我们用“ 填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教育2019 年 7 月119小学教育中比较重要的是小学数学,数学老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确保学生对基础知识全面掌握的同时数学逻辑思维也能得到培养,从而使学生在之后的数学学习中有一个坚固的基础。
[1]而老师在面对班级里不同层次的学生时,就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对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案进行适宜的调整,并实施层次化的教学方式。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1.大班授课模式我国小学数学在教学中因教学设备和教师资源的缺乏,基本使用的是大班教学方式。
也就是说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面对几十个学生,而课堂时间也只有40分钟,如果在课堂上老师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例题和习题讲解的话,想要完成教学内容就必须得加快教学的速度,因此在回答问题和做题的时候,一般只对个别学生进行检查,无法对全班学生进行逐个检查。
比如,在数学课上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时,有些学生对算式和方程无法在较短时间内进行区别和联系,跟不上老师的讲课进度,但数学老师为了确保对课程的合理安排,就只能按照之前的进度进行授课,因而也就难以兼顾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
2.学生的学习情况存在差别班级中每个学生所处的学习层次是有区别的,小学时期的数学内容基本都比较简单,父母在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基本都会给孩子提前讲解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学知识,所以,很多学生对一些比较难一点的数学问题都可以独自进行解决。
而这就会使一些成绩好、理解能力强的学生认为数学课堂的教学内容简单,从而在课后进行习题练习时没有深入的进行挑战和创新;而对于成绩一般,理解能力稍微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就会觉得数学课堂内容比较难,不容易理解和消化,从而也就更加无法解答课后习题。
所以,老师若只使用一种教学方案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及教学的话,对学生的需求就必然无法满足,对于数学教学的进一步开展也非常不利。
[2]3.难以把控教学进度受升学压力的影响,很多小学生在把当前的课内学业完成后,基本都会对新知识提前进行学习或者去参加一些课外的数学竞赛活动,从而使学生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的同时数学老师对教学的进度也就更加难以掌握。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简泉小学蔡军)
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惠农区简泉小学蔡军设计思路:数学广角?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编写本教学内容的目的在于试图将重要的排列、组合教学思想以上及其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想等直观手段解决问题,找出最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考虑问题的意识。
同时还可以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以及合作意识。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需要用排列组合来解决的知识。
如衣服的搭配、道路、乒乓球的比赛场次,彩票的中奖号码等等,作为二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历,因此在数学学习中注意安排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这些活动来进展学习,经历简单的排列组合规律的数学知识探究过程,让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才能。
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猜想、操作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
2.经历探究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
3.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考虑问题的意识。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严密联络,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探究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规律的过程教学难点:初步理解简单事物排列与组合的不同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生准备3张数字卡片和学具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你们发现生活中的一些数字都是由那些根本的数字组合的吗?〔学生可能一时像不起来,只要老师稍稍提醒,学生就可以说出由1、2、3、4、5、6、7、8、9、0这十个数字组成〕2.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做有趣的游戏,这个游戏就会用到这些数字。
让我们到“数学广角〞里去做这个有趣的游戏。
板书课题:简单的排列组合)。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一〕初步感知排列1.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准备号的数字卡片1和2,试着摆一摆,看能摆成几个不同的两位数。
〔学生摆,老师适时指导和点拨〕板书1 2 排列成两位数:12 21老师小结:数字1和2能排列成两个两位数,分别是12和21。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究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究分层教学是一种在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广泛应用的教学方法。
它的核心理念是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然后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以达到最大程度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践探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分层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基础层、进阶层和拔高层三个层次。
基础层的学生学习的是基础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
进阶层的学生需要在基础层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和巩固一些相对复杂的数学概念,如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等。
拔高层的学生则需要在进阶层的基础上拓展一些更高层次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如代数和几何等。
在进行分层教学时,教师需要首先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测评,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
然后,根据测评结果将学生分层,并为每个层次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
对于基础层的学生,可以通过游戏和实际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数的概念,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方法。
对于进阶层的学生,可以通过探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于拔高层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分析和证明数学定理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
分层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由于分层教学能够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层次中学习,学生会感到相对容易和有成就感,从而更加乐意参与学习。
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动力和互助精神。
分层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要,选择属于自己层次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自律能力。
分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实践探究,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小学数学分层练习的实施与体会
小学数学分层练习的实施与体会
全兰英
【期刊名称】《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
【年(卷),期】2011(000)012
【摘要】作业是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反馈,是实施数学学习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作业的评价内容是检查学生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整沽美观、书写规范、作业正确程度等,也考查了学生完成任务的意识和能力。
因此针对本学期作业评价情况进行总结
【总页数】1页(P66-66)
【作者】全兰英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园小学实验学校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1-4
【相关文献】
1.小学数学分层练习的实施与体会 [J], 全兰英
2.小学数学分层练习的实施策略与体会 [J], 刘勇
3.小学数学概念的意义建构与分层练习r——以小学数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例[J], 肖金凤
4.小学数学分层练习的实施策略与体会 [J], 曹婕;
5.小学数学高年级分层练习优化设计策略研究 [J], 成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练习作业的对策探微
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练习作业的对策探微发布时间:2022-09-02T00:38:07.518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9期作者:曾小榕[导读] 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完善教学思维逻辑,以分层练习作业的方式对小学数学课程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思路,曾小榕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安厚中心小学 363707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学会完善教学思维逻辑,以分层练习作业的方式对小学数学课程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加强,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思路,开拓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动性,提高作业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让学生能够在分层练习作业中找到更加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思考、分析、观察数学知识的能力发展,树立学生在数学课程学习中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对此,本文将围绕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练习作业的对策进行分析和探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分层练习作业;对策一、引言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分层练习作业的方式,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加强,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推动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导图”构建,帮助学生在进行分层练习作业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和记忆。
二、实施分层练习作业的必要性(一)巩固数学知识点小学学生数学错题的产生,往往是学生在课程知识点学习过程中,没有对知识进行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所导致的结果,学生对知识点的“一知半解”,会“滞后”学生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对自己的答案和解题过程产生质疑,甚至会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教师在小学数学课程中,有效的利用分层练习作业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自己的能力接受范围内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加强,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分层作业的完成过程中,更加直观、全面的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认知不全、理解不透,启发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分析。
(二)帮助学生找到合适的解题方式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充分利用分层练习作业,能够让学生在作业中中更加清晰的明白自己在数学知识和数学课程中的掌握程度和对知识的运用程度。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_1
小学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分层教学的实践发布时间:2023-02-17T02:11:41.83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2年19期9月作者:阮玲花[导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加强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助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阮玲花福建省惠安县辋川中心小学,362100摘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应加强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有助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基于此,本文首先明确了开展分层教学的意义,而后论述了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开展分层教学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分层教学;实践探索引言在小学实施分层教学时,教师要在保持原来的班级基础上,从好的、坏的层面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分类,把他们分为相同的水平,再进行多层次的教学与辅导,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相同的水平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善于观察和掌握小学教育中的学生,理解其差别,并将其归类。
因此,本文对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的重要性及实践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1开展分层教学的意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发现一部分学生在学习知识时比较吃力,而另外一部分学生能快速消化数学知识,这说明不同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此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个体差异划分层次,从而将学生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对这三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分别运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并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现,这样能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有利于拉近学生之间的差距,并通过开展分层教学,能提高整个班级的平均分数,因此,教师应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形成认知,由此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对各个层次的学生,教师布置难度不同的数学题以及提出难度不同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需分层布置学习任务、分层授课、分层进行数学考核,通过在各个方面进行分层,有效提高分层教学的有效性,并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可见教师开展分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分层练习的设计小专题》
阶段性小结
惠农区简泉小学蔡军
开学初,我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制定了《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分层练习的设计小专题》进行研究。
经过近两月的研究,在研究中发现了自己在组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个人问题。
如自己教学中运动分层练习设计有时不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堂堂设计练习题。
有时我还反思到,进行分层作业设计,在教学中就不单单是练习的分层设计,应该还存在教学的分层设计,教学方法的变通等。
我还感觉到有效地数学教学,不仅在于成功的讲解,而且更取决于科学、高效率的练习。
好的练习能主动地把学生学习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予以纠正。
从而实现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应用,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所以我认为在课堂教学检测活动中,练习的设计应体现分层设计。
分层设计就是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和学习程度为学生设计好适合他们的练习,让他们既能课堂展示的机会,还利于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经过近两个月的尝试教学,我发现我班差生在逐渐减少,而且同学们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逐渐在提高。
而且每次通过给学生出的练习我还可以获得宝贵的学情反馈信息,便于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通过近一段时间的尝试,具体的又有如下反思:
1.教师练习形式应有新颖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和能力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二年级的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对新异信息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推动
他们观察、思考。
教学中可采用个人练习,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亦可采用小组练习,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探究知识的能力,还可全班练习交流,使学生集思广益,开阔思路。
2.教师练习形式应有趣味性。
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所以习题应尽可能地生动活泼,让学生感到数学魅力无穷。
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设计游戏、儿歌、探险等活动,开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践练习等,题型上可以补充填空、判断、选择、补缺等,习题要富有思考性、操作性、灵活性、迷惑性,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充分体现教学开放,课堂开放,思维开放。
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应遵循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
教学中我们可以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实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练习设计中,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也给学生留有一些遐想和期盼,使学生有意识地学,有意识地用,在揭示知识的应用价值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3.教师练习内容还要紧扣教材内容。
教师在设计练习时,练习的内容应该围绕教材的需要进行设计。
不能盲无目的的进行设计,更不能脱离教材进行设计。
因为盲无目的的练习是无益的。
同时,我们在练习设计中,要有针对性,即所有的练习设计都应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设计。
练习的设计要能抓住学生对知识理解的薄弱之处下功夫。
通常在学生因
理解含糊或容易疏忽,因相似因素的干扰而容易产生混淆,作业中出现错误须及时订正,为克服思维定势或防止思维定势形成的地方设计专项练习。
学生接受和巩固知识必须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易到难的过程。
练习的安排应贯彻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单项后综合,先基本后变式,先尝试后独立,有坡度、有层次地进行,使学生练起来如履台阶,由低到高,拾级而上。
练习一般要经过模仿,熟练和创造三个阶段。
首先是技能初步形成阶段,进行基础练习。
以模仿性,再造性习题为主,让学生做起来有样可依。
4.教师练习设计要有实效性。
教师在进行练习设计时,应在吃透教材的同时吃透学生。
一般练习题应面向大多数中等水平的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略增一些难度,让他们博学多思;对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事先准备一些孕伏题,为其顺利解答正式题作必要的铺垫。
把练习分为几个层次,可以使能力弱的学生吃得消,一般的学生吃得好,能力强的学生吃得饱,而且不同水平的学生随着他们的进步必然会有变化,能力弱的做完基本题后,有时也可以试做提高题,使他们也逐步提高。
总之,经过近两个多月的尝试练习设计,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做教学的有心人。
要不断反思自己在教学中的得与失,要想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应充分发挥练习的作用,精心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合本班学生情况的练习。
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而不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