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双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125规划的思路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十二·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十二·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2.25•【字号】市政办发[2012]29号•【施行日期】2012.12.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安综合规定正文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十二·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市政办发〔2012〕2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有关单位:《邵阳市“十二·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邵阳市“十二·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防震减灾是国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湖南省“十二·五”防震减灾事业发展规划》(湘政办发〔2012〕38号)精神,结合邵阳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制订本规划。
一、防震减灾事业发展现状(一)主要进展在省地震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多年努力,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快速发展。
先后实施了“大祥地倾斜台数字化改造、清江水位数字化改造前期准备和新宁地震台搬迁工程”等重点项目,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应急救援“三大工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防震减灾整体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1.防震减灾机构逐步健全和完善,职责更加明确。
除市地震局外,根据《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防震减灾工作的通知》(市政办发〔2006〕4号)精神,统一在县、市、区科技局加挂地震局牌子,确保有专职领导和人员负责地震工作,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目前各县、市、区都成立了地震机构,明确了专职领导和地震工作专职人员。
邵阳经济开发区(双清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邵阳经济开发区(双清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项目概况一、规划范围本次规划邵阳经济开发区(双清园区)位于邵阳市东南部,西至昭阳路和大兴路,北达集仙路和宝庆东路,东到宝庆东路和衡邵高速,南至衡邵怀铁路。
规划总用地面积2918.20公顷,其中邵阳经济开发区(双清园区)主区面积1464.05公顷。
二、规划背景规划自批准实施以来,其发展大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1、国家政策及区域发展背景——“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窄马路、密路网”、“城市双修”“居住区标准”等新政策、新文件实施;2、专项规划批准实施——商业网点、消防、停车场、综合管廊、公共设施、公共交通以及充电桩等规划批准实施;3、部分建设项目调整幅度较大——三一集团项、桑德集团、亚太地产、慕容集团、电子信息产业园、讯源电子、金镁印刷等,对规划区的路网、土地利用及重要基础设施的布置进行了很大的变动。
三、项目编制过程本次规划范围包括原《邵阳市宝庆工业集中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宝庆工业集中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两个规划。
1、《邵阳市宝庆工业集中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原由邵阳市宝庆工业集中区管委会委托株洲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并于2014年完成初步成果送审稿。
2015年6月,邵阳市宝庆工业集中区管委会于委托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原初步送审成果基础上进行修改。
2016年4月,《邵阳市宝庆工业集中区(一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批准实施。
2019年9月,邵阳经济开发区委托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启动规划修改工作,方案经邵阳经济开发区规委会审议通过,2020年3月31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家和部门召开评审会,本次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本次提交的成果。
2、《宝庆工业集中区二期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过程:该规划于2016年4月经邵阳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2017年开始,又对规划区进行了调整。
2018年2月9日,通过了市规划局组织的专家及相关部门正式成果评审会;并与2018年2月26日通过了规委会的审查。
邵阳县七大重点行动实施方案
邵阳县七大重点行动实施方案实施方案一:提升农村产业发展水平1. 加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向特色产业转型升级。
2. 加大农业科技支持力度,提升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3. 支持农民合作社发展,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
实施方案二:优化城市公共设施建设1. 加强城市道路网络改造,提升道路通行能力。
2. 提升城市绿化建设水平,增加公共绿地面积。
3. 完善城市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供水、供电、供气能力。
实施方案三: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1. 增加教育投入,改善学校硬件条件。
2. 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3. 加强学校管理,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实施方案四: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 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2. 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升社会保障待遇水平。
3. 加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实施方案五: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1. 加强污染治理,提高空气质量和水质。
2. 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保护生态资源。
3. 加强环境监管,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实施方案六: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1.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升文化旅游业吸引力。
2. 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的扶持力度,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3. 提升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实施方案七: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1. 制定乡村振兴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
2. 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和农民合作社发展,促进农村产业升级。
3. 加强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规划】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关键字】规划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简介邵阳市人民政府2018年2月一、城市概况邵阳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偏西南、资水上游,北与娄底毗邻,南与湖南永州和广西桂林交界,西与怀化相连,东与衡阳市接壤。
邵阳市总面积20830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9.8%。
2016年,邵阳市辖9县(市)、3区、27个街道、167个镇(乡)、442个居委会、3186个建制村,即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武冈市、洞口县、新宁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和大祥区、北塔区、双清区。
2016年,邵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30亿元,市域户籍总人口830.08万人,常住人口732.1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3.99%。
二、编制的背景1、发展政策背景“十九大”精神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出新的要求。
湖南省确立了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总体战略,明确了“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等工作抓手。
邵阳是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带,是长株潭、湘南、环洞庭湖、大湘西四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
邵阳要充分发挥过渡带和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发展战略。
2、相关上位规划的编制与对接邵阳市需编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来落实上位规划的要求,上位规划主要包括《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
其中,《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将邵阳市定位为省域次中心城市,历史古城,以工业、商贸为根底的湘中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
城市规模为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将邵阳市定位为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新型工业基地,城市规模为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
3、邵阳市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与战略《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三量齐升’总要求,坚持‘八个建成’长远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快进’总基调,突出产业引领,大力拓城兴市,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把邵阳建设成为湖南省域副中心、湘中湘西南经济中心、全国区域性交通枢纽”。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2.04.01•【字号】邵市政办发〔2022〕8号•【施行日期】2022.04.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文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其他规定正文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邵市政办发〔2022〕8号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邵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2年4月1日邵阳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根据《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国发〔2021〕9号,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和《湖南省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精神,为实现我市2025年全民科学素质工作目标,结合邵阳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行动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的重要论述和对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科普工作融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聚焦“四个面向”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科学精神为主线,以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着力打造社会化协同、智慧化传播、均衡化发展的科学素质建设生态,加速推进全民科学素质高质量发展,营造热爱科学、崇尚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为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奋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邵阳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十二五规划-信息化发展纲要
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加快建设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第一节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
统筹布局新一代移动通信网、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卫星通信等设施建设,形成超高速、大容量、高智能国家干线传输网络。
引导建设宽带无线城市,推进城市光纤入户,加快农村地区宽带网络建设,全面提高宽带普及率和接入带宽。
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示范。
加强云计算服务平台建设。
以广电和电信业务双向进入为重点,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标准,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促进网络互联互通和业务融合。
第二节加快经济社会信息化
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积极发展电子商务,完善面向中小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推动面向全社会的信用服务、网上支付、物流配送等支撑体系建设。
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建设,推动重要政务信息系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和完善网络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网上信访、电子监察和审计体系。
加强市场监管、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重要信息系统建设,完善地理、人口、法人、金融、税收、统计等基础信息资源体系,强化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采集和发布,加强社会化综合开发利用。
第三节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
健全网络与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完善信息安全标准体系和认证认可体系,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风险评估等制度。
加快推进安全可控关键软硬件应用试点示范和推广,加强信息网络监测、管控能力建设,确保基础信息网络和重
点信息系统安全。
推进信息安全保密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安全保密防护体系。
加强互联网管理,确保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
邵阳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设计
邵阳学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为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及湖南省教育事业“十二五”规划,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机遇和挑战1.发展现状学校“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确立正确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实行“质量立校,改革兴校,人才强校,特色铸校,勤俭办校”的发展战略,坚持走内涵发展和特色发展的道路,加强建设,深化改革,强化管理,实现了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不断提高。
2010年6月,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调研反映良好,标志着我院从专科向本科过渡阶段已经结束,全面进入到以本科教学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主题的新阶段。
办学规模稳步扩大。
现有校园面积1703亩,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6500人,面向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招生。
学科专业结构优化。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地方为宗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共有44个本科专业,分属9个学科门类。
其中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湖南省重点专业3个,湖南省特色专业8个。
逐步形成以工学为主体、文学和管理学为两翼,文、理、工、经、管、法、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
师资队伍水平提升。
现有教职员工1087人,专任教师688人;有教授等正高职称83人,副教授等副高职称212人,博士、硕士390人。
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拥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3 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人选5人、湖南省教学名师2人、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57人、在外校兼职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11人。
聘请中国工程院李国杰院士等知名专家为兼职教授。
逐步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教师队伍。
科研实力明显增强。
通过科研队伍整合、科研平台建设、科研项目开发、科研政策激励,不断提高科研工作水平,增强科研实力。
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邵阳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2010年―2014年)》的通知
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邵阳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2010年―2014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邵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5.28•【字号】市政发[2010]11号•【施行日期】2010.05.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法制工作正文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颁发《邵阳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2010年-2014年)》的通知(市政发〔2010〕1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邵阳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2010年-2014年)》已经2010年市人民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颁发。
请各级各部门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地本部门全面推进依法行政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
二O一O年五月二十八日邵阳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第二个五年规划(2010年-2014年)为进一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根据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和《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结合《邵阳市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五年规划(2005年-2009年)》实施情况,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纲要》、《决定》和《规定》的要求,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切实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为实现富民强市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
(二)工作目标。
经过五年的努力,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逐步建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
各县市区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提高,能够依法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增强。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十四五”及展望到二O三五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通知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十四五”及展望到二O三五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12.31•【字号】邵市政办发〔2021〕35号•【施行日期】2021.12.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其他规定正文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邵阳市“十四五”及展望到二O三五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的通知邵市政办发〔2021〕3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邵阳市“十四五”及展望到二〇三五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1年12月31日邵阳市“十四五”及展望到二〇三五年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功能。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构建邵阳市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未来五年及较长一段时期全市综合交通发展的顶层规划、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是编制物流、旅游等专项规划、确定重大项目、制定建设计划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以《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十四五”长江经济带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湖南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件为指导,实事求是、遵循规律,着眼长远、统筹兼顾,科学合理地提出邵阳市面向2035的综合交通发展蓝图和“十四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目标、工作思路、重点任务,为优化综合交通资源配置、促进综合交通协调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规划期至2025年,展望至2035年。
第一章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邵阳市全力推进铁路、公路、机场建设,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取得了明显提升,邵阳正逐步形成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骨架,国省干线公路为主通道,机场及各类运输场站为节点,功能完善、四通八达、通畅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格局。
邵阳国家高新区规划
邵阳国家高新区规划
邵阳国家高新区的规划是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财政部等相关部门进行制定和实施的。
规划的目标是打造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具体规划包括以下方面:
1. 产业规划:确定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鼓励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 用地规划:规划合理的用地布局,确保高新技术企业有足够的用地空间进行发展和扩张。
3. 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包括道路交通、水电供应、通信网络等,提高高新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4. 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定人才引进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落户高新区,同时加强对各类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5. 政策扶持:出台相关政策,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财税、融资、创新券等方面的支持,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以上是我知道的有关邵阳国家高新区规划的一些信息,具体的规划细节可能需要向相关部门或官方渠道了解。
125规划
125规划1. 125规划是我国制定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规划,旨在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这个规划强调了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等理念,对我国未来发展方向和目标进行了科学规划。
2. 根据125规划,我国未来的发展目标是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经济方面,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大创新驱动的力度,提升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社会方面,要加强民生保障,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3. 125规划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和发展任务,包括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农村发展、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等多个方面。
其中,重点关注的是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个现代化建设。
同时,要加强与国际合作,提升国际竞争力。
4. 在实施125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
政府要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推动各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协同发展。
同时,要加强公民的参与和监督,形成全社会的共识和合力,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
5. 125规划的实施将对人们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人民生活水平将会得到明显提高,社会公平正义也将更加得到重视。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重要的任务,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将逐渐成为主流。
6. 实施125规划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我国目前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培养还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能力也需要提高。
同时,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挑战也需要我们进行积极应对。
7. 最后,实施125规划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高度团结。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要发挥各自的作用,积极参与到规划的实施中,共同创造美好的未来。
总之,125规划是我国未来发展的路线图和指导方针,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我们有信心和决心,通过共同的努力,实现规划设定的目标,为人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纲要评审稿成果公示
湖南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纲要评审稿成果公示经湖南省政府同意,由邵阳市人民政府组织,市规划局实施,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负责编制的《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已完成纲要评审稿,市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对规划的评审工作。
根据总体规划的法定内容要求,结合邵阳发展实际情况,本次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包括以下三个层次:(1)市域:邵阳市域范围,包括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三区,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洞口县、绥宁县、新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和武冈市,市域总面积约20830平方公里。
(2)市区:即邵阳市辖区行政管辖范围,双清区、大祥区和北塔区,辖14个街道办事处,4个镇和8个乡,总面积约436.12平方公里。
市区为本次规划确定的城市规划区范围。
(3)中心城区:根据邵阳市区现状和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划定中心城区,其范围为:东至吉邵高速公路,南至沪昆高速公路,西至规划邵西大道、茶元头乡一带,北至北塔区、双清区与新邵县交界处,总面积约203.75平方公里。
按照《城乡规划法》第二十六条、《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十三条规定,现将《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纲要成果予以公示,欢迎全体市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意见反馈联系人:刘向东 邵阳市规划局 5631317规划范围示意图一、城市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1、城市性质湖南省域次中心城市,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湖南乃至全国重要的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生物医药、文化旅游、能源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基地。
2、发展目标以“两型四化”建设为契机,围绕推进新型城市化及湖南省层面对邵阳发展的期望,以区域交通为支撑,以产业发展为动力,与相邻城市融合一体化发展为方向,提升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功能,统筹协调城市功能布局、产业结构和布局、生态保护和建设,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联建共享,最终将邵阳建设成为湘中、湘西南以先进制造业为龙头,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现代物流为纽带,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为特色的宜居宜业宜游的山水生态城市。
2019年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目录第一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1)第二章空间布局和功能区划 (10)第三章新型工业 (13)第四章现代农业 (16)第五章服务业 (20)第六章基础设施 (24)第七章城镇建设 (29)第八章科教文卫 (32)第九章生态文明 (36)第十章和谐社会 (38)第十一章改革开放 (42)第十二章规划保障 (45)“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的攻坚时期。
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我市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后发赶超、实现富民强市的行动指南,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第一章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第一节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全市上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后发赶超、实现富民强市”目标,着力推进优势产业、基础设施、生态文明和社会事业建设,狠抓重大项目落实、重大问题解决、重大工作突破,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可望全面完成。
1、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预计2010年,GDP达到728亿元(“十一五”数据均为预计数),年均增长12.2%,超过规划目标1.4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高3.2个百分点。
地方财政总收入达51.9亿元,在2005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多,年均增长18.2%,超过规划目标5.2个百分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10亿元,年均增长35.9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0亿元,年均增长18.8%。
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1686元和3906元,年均增长10.9%和9.1%。
2、经济结构逐步优化。
三次产业比由30.1:28.8:41.1调整为24.2:38.2:37.6。
邵阳市双清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
邵阳市双清区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2017年3月22日在邵阳市双清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双清区人民政府区长肖平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政府工作回顾 2017年,是宏观经济持续筑底调整、改革发展任务艰巨繁重的一年,也是双清经济社会发展改革稳定继续迎难而上、攻坚发力的一年。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团结依靠全区人民,抢抓机遇,凝心聚力,砥砺同行,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这一年,我们着力坚持稳中求进,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平稳增长态势,综合经济实力稳居全市第一方阵前列。
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39.04亿元,同比增长8.1%;完成财政总收入6.7亿元,增长11.6%,新增收入税占比达85.3%;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32亿元,增长14.4%;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5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07亿元、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22847元,分别增长6.2%、11.9%、10.6%,增速均位居三区第一。
作为全市唯一的分类指导加快建设全面小康一类县市区,全面小康总体实现程度预计达到84.6%。
这一年,我们大力调整产业结构,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三次产业结构比由3.9:54.5:41.6调整为4: 53.3: 42.7。
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
大力实施工业四百工程,新开工企业24家,投产18家,招商28家,新增规模工业17家,总量达到108家。
规模工业总产值达252.56亿元,实现增加值58.9亿元,增加值总量位居全市第二。
邵阳市双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125规划的思路
邵阳市双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双清加快后发赶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
谋划好“十”规划基本思路,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促进我区未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
一、发展背景1、现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区为主题,大力实施“兴工活市、扩城富农、科教领先、开放带动”战略,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可望全面完成。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2010年,全区GDP达到67.82亿元,年均增长14.8%;财政总收入达到2.1亿元,年均增长1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投入105.6亿元,年均递增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19.7%;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
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十一五”期间迅速壮大,涌现了宝庆肉联、中富油脂、华湘米业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9家。
并逐步形成了果蔬、苗木、家禽、水产、牲猪、特种养殖等几大产业基地。
工业化成效显著。
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1.67亿元,年均增长24.6%,占经济总量的46.7%,比“十五”末期高14.5个百分点。
三一湖汽、立得皮革、宝兴科肥、维克液压、玉新药业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商贸、房地产、餐饮、服务等行业稳步发展,2010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5.8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2%。
城镇化进入加速期,至2010年,我区城市化水平达到 %。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交通、通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洛湛铁路、邵怀、邵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邵衡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我区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移动电信覆盖率达到100%;通乡通村公路得到明显改善,城区主要道路全部得到硬化,五年硬化城市小街小巷27条,47355平方米,总投入632.1万元。
双清区“十一五”规划思路
---------------------------------------------------------------范文最新推荐------------------------------------------------------双清区“十一五”规划思路双清区“十一五”规划思路“十一五”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关键五年,抓好这五年工作,对于率先发展双清,全面实现小康目标,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根据区委、区政府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现将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思路汇报如下:一、发展基础和发展环境(一)发展基础“十五”计划四年中,我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导投资和消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均取得重大进步。
1、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
20xx年GDP达10.53亿元(20xx年GDP66203万元),年平均增长11.2%,三次产业比例为13.4:40.6:46.4;进出口总值1492万美元,其中出口1086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9386万元(20xx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674万元),平均递增14.5;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亿元(20xx年零售总额80418万元),平均递增10.6;财政总收入8014万元,(20xx年财政总收入5270万元)年均增长11.1%。
2、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洛湛铁路和潭邵高速通车;邵阳-南山220千伏安送电线路和邵阳五里牌至檀江110千伏安送电线路,白马工业基地,水电路三通及村村通电话,移动电信覆盖率100,通乡通村公路进一步改善,泥湾防洪大堤峻工,防洪能力显著提高。
3、社会事业不断进步。
全1 / 15区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建立具有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和健康教育的新型城乡卫生体系;人口出生率12.67‰,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7.62。
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
4、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高。
城市居民纯收入7398元,年平均增长11.2%,农民人均纯收入3673元,年均增长13.2%。
双清区教育城规划方案 (2)
双清区教育城规划方案背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城市的教育资源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扩充。
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清区教育城规划方案应运而生。
双清区教育城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减轻传统教学机构的压力,以便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
目标和意义目标双清区教育城的建设目标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教育需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教学环境,促进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提高双清区的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意义双清区教育城的建设具有以下意义:•方便学生就近入学,在降低通勤成本的同时,减轻城市道路交通压力。
•提高教育资源利用率,优化教学环境,促进教学质量提高和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
•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
•推进教育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构建现代化教育管理系统。
教育城规划方案教育城位置双清区教育城规划方案的选址是关键和基础性工作。
为了方便学生、教职工和家长,教育城的位置应尽量靠近居民区和交通枢纽,方便学生上下学和教职工的出勤。
主要建设内容双清区教育城规划方案的建设内容包括:1.教育综合楼。
教育综合楼是教育城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应建设一个大型的现代化教育综合楼。
该综合楼将包括学生宿舍,教职工宿舍,图书馆,多功能教室和教学实验室等各类教育设施。
2.教学楼。
教学楼是教育城的核心建筑之一,应充分体现教育先进化、智能化、舒适化等潮流趋势,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
3.体育馆。
现代教育必然需要大量的体育活动,因此体育馆也是教育城必备的基础设施之一。
体育馆建设应能满足不同级别的比赛需要。
4.校园广场。
校园广场是学生们休闲、社交和集会的重要场所,应布局合理,视觉效果优美。
教育城建设路径双清区教育城规划方案的建设应遵循以下路径:1.确定教育城规划。
教育城规划应充分考虑学校的规模、师资力量、学生数量、工作流程,确保规划科学合理。
2.确定教育城建设的阶段性目标。
教育城建设应分阶段进行,方便实施和控制。
3.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邵阳市双清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基本思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双清加快后发赶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重要规划。
谋划好“十”规划基本思路,科学编制并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促进我区未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
一、发展背景1、现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坚持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区为主题,大力实施“兴工活市、扩城富农、科教领先、开放带动”战略,抢抓发展机遇,创新发展模式,加快发展步伐,全区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可望全面完成。
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2010年,全区GDP达到67.82亿元,年均增长14.8%;财政总收入达到2.1亿元,年均增长1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投入105.6亿元,年均递增5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0亿元,年均增长19.7%;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农业产业化加速推进。
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企业,在“十一五”期间迅速壮大,涌现了宝庆肉联、中富油脂、华湘米业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9家。
并逐步形成了果蔬、苗木、家禽、水产、牲猪、特种养殖等几大产业基地。
工业化成效显著。
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31.67亿元,年均增长24.6%,占经济总量的46.7%,比“十五”末期高14.5个百分点。
三一湖汽、立得皮革、宝兴科肥、维克液压、玉新药业等一大批骨干企业快速发展壮大。
商贸、房地产、餐饮、服务等行业稳步发展,2010年,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25.8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10.2%。
城镇化进入加速期,至2010年,我区城市化水平达到 %。
基础设施全面改善。
交通、通信、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洛湛铁路、邵怀、邵永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邵衡高速公路即将建成通车,极大地改善了我区的区位优势和投资环境;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移动电信覆盖率达到100%;通乡通村公路得到明显改善,城区主要道路全部得到硬化,五年硬化城市小街小巷27条,47355平方米,总投入632.1万元。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科技事业取得较大成效。
全区累计实施科技项目126项,申请专利450件,三一湖汽、玉新药业等1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醋酸诺孕酮、滑轨调角器、镍(锂)动力电池设备等多项产品分别获得国家、省科技成果奖;教育事业不断进步。
“两基”工作被评为省先进单位,并连续五年被评为市先进区,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教育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五年共投资1490万元,完成D级危房改造39864平方米。
投资830万元,新建校舍8501.5平方米。
卫生事业取得突破。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成效显著,突发公共卫生救治体系日趋完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城市低保制度全面推行社会化,养老保险社会化发放率达到100%。
社区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区51个社区的办公用房面积平均达到平方米。
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全市先进地位,被评为全国、全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和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一盘棋”先进单位。
人民武装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工作不断加强,民兵预备役和军民“双拥”共建成绩突出。
群众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并进,和谐发展。
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完善了土地承包责任制,取消了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在转变政府职能上迈出重要步伐;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设立了会计核算中心、政府采购中心,推行了部门预算试点。
开放型经济取得显著成效,五年累计利用境外资金4809万美元,利用内资130.2亿元;个企业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出口创汇在100万美元以上的企业有5家,产品远销美国、俄罗斯、香港等10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完成进出口总额达万美元;步步高、唐人神、香港海洋环球公司、浙江合力化纤、肯德基等境内外知名企业相继来双清兴业投资,为我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人民生活稳步提升。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2894元,年均增长10.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93 2元,年均增长12.9%,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由“十五”末期的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农民人均居住面积由平方米,增加到平方米;高档消费品已普遍进入城乡居民家庭。
电视、冰箱、固定电话、手机入户率普遍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明显得到改善。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主要有: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质量不够优,作为工业大区,经济自主增长的内在机制尚未形成,工业企业普遍存在设备差、规模小、效益低,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缓慢,消费需求难以进一步扩大;乡镇街道财政紧张,自我积累和发展后劲不足;统筹协调社会利益等任务十分艰巨,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征地拆迁任务艰巨、区内下岗困难人员较多,就业再就业形势严峻,维稳压力大;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够到位,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行政效率尚需进一步提高。
2、发展环境“十二五”期间是双清加快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从国际来看,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深重影响,全球经济总体上将进入一个发展增速减缓和结构调整加速转型的时期,国际资本和产业正加速向我国转移;从国内来看,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以及第二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农业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支持力度,湖南实施湘西大开发战略,为我区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从区域环境看,我区是邵阳市的工业核心区、商贸集中区和城市建设的主战区,既有较强的产业基础优势,又有便捷的交通枢纽优势。
随着沪昆高速、二广高速、邵衡高速公路的建设开通,沪昆高铁、怀邵衡铁路的兴修和娄邵铁路扩能改造的实施,全市城市建设重心的东移,我区的区位优势将更加明显。
“十一五”期间启动的一批工业扩改、农业产业化基地等重点项目相继上马并建成投产,必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同时,我区也面临新的挑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高,总量不大,质量不高;融资机制不活、投入后劲不足;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周边地区争相发展,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就业和维稳等影响社会和谐的各种矛盾仍很突出。
总的来看,“十二五”时期,加快双清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只要我们脚踏实地,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就能乘势而上、后发赶超,实现双清跨越发展。
二、奋斗目标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抓住中部崛起和湘西地区开发战略机遇,以全面建设富裕双清、文明双清、和谐双清、宜居双清为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富区、科教兴区、开放活区、拓城扩区”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新型工业为支撑,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以城镇化为依托,以第三产业为重点,全面推进“三化”进程,促进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双清而努力奋斗。
2、发展战略“十二五”时期,我区重点实施“工业强区、三产富区、科教兴区、开放活区、拓城扩区”战略。
工业强区。
实现双清崛起,关键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
要充分发挥我区作为邵阳市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以装备制造业、化学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三大支柱产业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拉长拓宽产业链条,走出一条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三产富区。
“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已占我区经济总量的40%,随着宝庆新城的开工建设,我区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势将更加明显。
要充分发挥我区作为邵阳市商贸物流中心的优势,抓住宝庆新城建设的有利时机,按照“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构筑大中心、培植大产业”的要求,加大现有市场资源的整合和市场建设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房地产、中介和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使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促进全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劲动力和支柱产业。
科教兴区。
要加快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加大教育投入,构建体系完整、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机会均等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
开放活区。
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抢抓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部崛起”和湘西地区开发的战略机遇,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创新招商方式,围绕工业、基础设施建设、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
引导企业培养外贸队伍,积极申报自营进出口权,优化调整产品结构,不断扩大出口规模。
拓城扩区。
抢抓全市城市建设重点东移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城市化,不断拓展城区规模。
积极协助市政府抓好佘湖新城和宝庆科技工业园建设。
配合市里抓好路、水、电、气、通讯、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配套能力,完善城市功能。
搞好绿化美化,提升城市品位。
引导骨干企业、高科技企业入园创业,争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基地。
配合抓好市行政中心、军分区、文化艺术中心、中心医院等建设工程,把我区打造成邵阳市的行政中心和商务中心。
3、主要目标经济增长。
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3.8亿元,年均增长12.8%,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16%、11%左右,第一产业增加值达到3.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达到78.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 1.6亿元;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到2.8:63.7:3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9.53亿元,年均增长20%,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以内;财政收入达到4.2亿元,年均增长15%;进出口总额达到1.37亿美元,年均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五年投资累计完成338.4亿元,年均递增20%。
社会进步。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5‰以内。
城镇化水平达到%。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1.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进一步巩固提高“普九”成果,城乡小学入学率、毕业率均达到100%,初中达到99%以上,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关爱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社会困难人员,保障妇女、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全区卫生、文化、体育等设施增加,服务水平和覆盖面提高。
防灾减灾能力增强,社会应急体系基本健全,社会风气和社会治安状况进一步好转。
生活安康。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085元,年均增长7%,农村居民纯收入达到12204元,年均增长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