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反射教案教案资料
3 光的反射(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3 光的反射(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光的反射概念,掌握光的反射规律。
2. 能够掌握利用镜子观察反射现象的方法。
3. 能够了解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理解光的反射概念。
2. 掌握光的反射规律。
3. 掌握利用镜子观察反射现象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光的反射规律。
2. 掌握利用镜子观察反射现象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通过观察演示引入光的反射概念。
(1) 在黑板上画一个向右的箭头并贴一张镜子在右侧。
(2) 要求学生说出箭头的左右方向。
(3) 面对着镜子,要求学生说出镜子对箭头的影响。
(4) 引导学生认识到光的反射现象。
2. 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 创设实验现场并展示反射板、激光笔、白色墙壁的实验器材。
(2) 邀请一个学生手持反射板,将激光笔射向反射板,观察激光在墙壁上形成的光斑。
(3) 随后请学生转动反射板,观察光斑在墙壁上的位置变化。
(4) 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解释光的反射规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三者共面;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利用镜子观察反射现象:(1) 准备小镜子和一个小物品,例如手表或铅笔。
(2) 指导学生端好小镜子和物品,并观察反射现象。
(3) 指导学生根据反射规律,观察物品的正面和反面在镜子中的表现。
(4) 在黑板上绘制示意图,解释利用镜子观察反射现象的方法。
4. 学习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 在黑板上呈现有关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图像,例如:反光衣、灯光反射。
(2) 让学生思考反光衣及其在黑暗中的作用。
(3) 引导学生思考灯光在反射物体中的转移,如何使整个房间光线更加充足。
五、课后作业:1. 回顾光的反射规律。
2. 观察家庭中的反光现象,总结并做出表格。
3. 思考光的反射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写一篇 200 字的短文。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光的反射 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光与色彩3.光的反射【主要概念】光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
光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涉及课标】6.2.2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会形成阴影。
●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现变化。
【教材分析】《光的反射》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的第三课,本单元以光学知识为探究主题,按照由浅至深的递进关系进行编排,先认识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在此基础上认识光的反射、光的色散等现象。
因此,本课是在学生认识光的直线传播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用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利用该现象开展游戏,认识光的反射。
第二部分,观察光照射到不同物体表面时发生的现象,了解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不同,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
第三部分,通过玩镜子和制作潜望镜,了解平面镜中物体的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平面镜反射光的特点。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平面镜的反射现象很常见,因此,学生可以在生活中发现光遇到平面镜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可是,其他物体是否可以反射光呢,学生在生活中并没有仔细地观察。
另外,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对此也不是很了解。
此外,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也能够进行比较和归纳的思维活动。
因此,学生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
也能够利用镜子控制光的反射,在制作潜望镜的过程中,通过操作和调整,感受光的反射特点。
【教学目标】1.通过打靶游戏,观察并描述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现象。
2.能够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知道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
3.通过对光在镜子表面反射现象的发现与运用,激发对科学实践活动的好奇心,乐于跟同伴分享与合作。
【重点与难点】重点:通过打靶游戏和比较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光情况,认识光的反射现象与特征。
光的反射教案范本
光的反射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光的反射的概念;(2)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3)学会使用反射定律解释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通过小组讨论,探索光的反射定律;(3)运用反射定律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增强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3)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2)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2. 教学难点:(1)光的反射定律的推导与理解;(2)反射现象的解释与应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多媒体教学课件;(2)实验器材:平面镜、玻璃板、激光笔、硬纸板等;(3)教学素材:反射定律示意图、实际案例图片等。
2. 学生准备:(1)预习光的反射相关知识;(2)准备好实验器材;(3)了解反射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反射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2)提问:什么是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有哪些特点?2.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1)分组实验:让学生用激光笔、平面镜、玻璃板等器材进行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2)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光的反射定律;(3)展示反射定律示意图,讲解反射定律的内涵。
3. 应用反射定律:(1)让学生举例说明反射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2)分析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反射定律解决问题。
五、课后作业1. 总结光的反射定律及其应用;2. 思考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意义;3. 完成练习题:判断下列实例中,哪些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定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讨论、应用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光的反射定律,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内容1. 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 反射定律的数学表达式3. 反射镜和反射棱镜的制作原理七、教学过程1. 镜面反射与漫反射:(1)通过实验和图片,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2)讲解两种反射类型的原理和特点;(3)引导学生思考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光的反射现象教案
光的反射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反射现象的概念。
2.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3. 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现象的概念,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现象。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3.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4.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光的反射现象。
2. 讲解光的反射现象的概念,介绍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3. 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4. 分析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体会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概念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光的反射定律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运用反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光的反射现象图片、动画和视频等。
2. 实验器材:镜子、光源、测量工具等。
3. 生活实例图片: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4. 作业习题:巩固光的反射现象和反射定律的知识。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光的反射现象概念,讲解光的反射定律。
2. 第二课时:进行实验演示,分析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第三课时:运用反射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4. 第四课时:总结本单元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与色彩的第3课时,主题为"光的反射"。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光的基本性质与特点,以及光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过程。
教学目标:1. 认识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现象与特征。
2. 了解光的反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认识光在物体表面反射的现象与特征。
难点: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制作潜望镜。
学情分析:在五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实验能力。
他们对光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深入学习光的反射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光的传播路径。
今天我们要开始学习光的反射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观察到过光的反射现象吗?请举例说明一下。
学生1:老师,我在阳光下看到自己的倒影。
学生2:我在镜子前面照了一下,看到了自己的样子。
二、理论讲解老师:非常好,你们提到的都是光的反射现象。
那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吗?学生3:光的反射是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弹回的现象。
老师:对的,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反射。
那么,我们来看一下光的反射有什么特征呢?学生4: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老师:非常好,同学们已经掌握得很好。
光的反射规律就是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这意味着光线与物体表面的角度是相等的。
三、实验探究老师:现在,我们要进行一个实验,观察光线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现象。
请大家分成小组,每组拿一面镜子和一个手电筒。
学生5:(分组进行实验)老师:同学们可以尝试将手电筒的光线照射到不同物体的表面上,观察光线的反射情况,并进行记录。
学生6:我们发现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最明亮。
学生7:在光滑的金属板上也有很强的反射。
四、潜望镜的制作老师: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潜望镜的制作。
潜望镜是一种利用光的反射现象来观察远处物体的工具。
光的反射物理教案优秀5篇
光的反射物理教案优秀5篇光的反射物理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什么是现象.2.理解定律,能应用反射定律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3.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分析实验,总结得出定律,培养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2.通过对定律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通过对光路图的应用,逐渐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有趣的光学现象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课由我们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引入现象,然后转入研究规律,通过实验总结出定律,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随后介绍了光的两种反射现象: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同时说明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物体正是由于漫反射的原因.本节学习的重点是理解定律,难点是正确确定入射角、反射角及通过实验总结出反射规律.教法建议1)研究反射规律的实验尽可能准确,这是上好这一节课的关键.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关系,对学生总结定律很重要.虽然误差不可避免,但由于要得到定量的角度关系,这个实验的准确度非常重要,做好这个实验能为学生总结反射定律奠定有利的基础.2)要给学生树立空间的概念由于我们把定律最终落实在纸面上的光路图,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错觉,认为光现象都是平面的,要有意识的借助立体模型或微机模拟使学生形象的认识光现象的空间感.3)通过实验帮助学生对光路可逆的理解.4)定律的表述一定要清楚,语言要准确,要注意入射光与反射光,入射角与反射角的因果关系.光的反射物理教案(精选篇2)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复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会用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的问题;能说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会画简单的光路图。
2、过程与方法: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对法线的形象解释,渗透真正做人的思想教育。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的反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能说出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二)科学探究1.能从潜望镜的功能与光的传播之间的联系中,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根据潜望镜线路图,提出有针对性的假设,并且说明假设的依据。
3.能通过实验、观察等方式获取科学事实。
4.能用科学语言、记录表等方式记录整理信息。
5.能运用分析、比较、归纳等方法得出实验结论。
6.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三)科学态度1.能尝试利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设计实验。
2.能综合小组成员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能说出光的反射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实例,以及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二、教学准备(一)教师准备平面镜、带缝隙的硬纸板、手电筒、记录表、课件等。
(二)学生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等。
三、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做出假设1.出示:潜水艇中的工作人员通过潜望镜观察海平面和天空的图片或课件。
2.引导:水面上物体反射的光通过潜望镜可以进入水面下潜水艇中工作人员的眼睛,光在潜望镜中还是沿直线传播的吗?3.提问:光在潜望镜中的传播路线是什么样的呢?4.出示:汽车后视镜、平面镜成像等图片。
5.假设:行进中的光改变方向可能与镜子有关。
(二)掌握方法,实验观察1.掌握方法。
(1)讲解:教师出示实验方法,并进行简单演示和讲解。
①在纸板的中间部分剪出宽1—2毫米的细缝,将纸板和镜子用夹子固定。
在桌面上放一张白纸,将纸板和镜子垂直放于桌面上的白纸上,纸板和镜子要有一定的夹角,纸板缝隙和镜子间距离保持5—10厘米。
②打开手电筒,使手电筒的光通过纸板的缝隙照到镜子上,观察光在白纸上出现的路线,用笔将观察到的路线画出来。
③保持手电筒和纸板不动,多次转动镜子,改变纸板与镜子的夹角,观察光的传播路线的变化。
(2)注意事项:手电筒不要对着眼睛照射;实验中要保持安静、有序,小组成员轮流进行操作和观察。
新版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1.6 光的反射现象(教案)
第6课时光的反射现象【教学目标】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
3.我们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上有光反射到眼睛里。
【教学重难点】1.能根据阴影,晃眼睛等生活情境发现光的反射现象,并提出探究问题及假设。
2.能通过实验发现光的反射规律。
【教学准备】手电筒、黑卡纸、胶带、镜子。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师:我们经常用一块小镜子在阳光下晃动,把反射的光斑投射到天花板或其他物体上。
这种现象是怎样形成的呢?生:这是光的反射现象。
师:照镜子时,我们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那么光是怎样从镜子里反射回来的呢?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吗?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让学生做出可以只发出一道狭窄光束的光源,并调整光源与纸屏的距离,以确保能在纸上清楚地看到一道光斑。
(2)在纸屏上做好标记,改变纸屏位置,调节平面镜,使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射到平面镜后反射到纸屏上的标记处。
(3)再次改变纸屏位置,调节平面镜,使光线反射到纸屏上的标记处,多次重复实验。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
生:通过观察实验,发现光的传播特点并试着在活动手册上画出光反射的平面路线图。
师:请大家在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画一条垂直镜面的虚线,大家发现了什么?生:虚线两侧的角度相等。
师:总结规律。
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寻找生活中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的例子,加深认识。
【板书设计】光的反射现象1.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2.汽车反光镜是凸镜,画出光的路线图;医生带的额镜师凹镜,画出光的路线图。
名师教学设计《光的反射》完整教学教案
1. 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光的反射定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光线、反射角、入射角等概念。
2.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 反射定律的应用:反射镜、球面镜、凸面镜等的光学原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及其应用。
2. 教学难点: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尤其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利用实验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3. 运用讨论法,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4.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理解反射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具:激光笔、平面镜、凸面镜、球面镜、反射定律图示等。
2. 学具:学生实验套件(包括反射定律实验板、量角器、直尺等)。
3. 课件: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动画演示、反射定律应用案例等。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照镜子)引发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教具,发现光的反射现象,归纳反射光线、反射角、入射角等概念。
3. 学习反射定律: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发现反射定律的内容,理解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4. 反射定律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反射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反射镜、球面镜、凸面镜等。
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定律及其应用。
七、课堂练习:1.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出反射光线、反射角、入射角的关系图。
2. 分析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反射定律的应用。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光的反射现象》(教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光的反射现象》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光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主要介绍了光的反射现象,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反射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材内容包括:光的传播方式、光的反射规律、光的反射现象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光的传播方式,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2)掌握光的反射现象及应用。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了解光的传播方式,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2)掌握光的反射现象及应用。
2.教学难点:(1)理解光的传播方式,了解光的反射规律。
(2)掌握光的反射现象及应用。
四、学情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节课,学生已经学习了光的基本概念,对光的传播方式有了初步的了解。
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能力较强,但对于光的反射规律和应用还没有深入的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归纳总结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引入新课1. 老师拿出一面镜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面镜子有什么用处?引导学生思考。
2. 让学生观察镜子,看到自己的倒影,问学生:你们知道为什么在镜子里看到的自己是倒着的吗?3. 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讨论和提问,让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
第二环节:讲解光的反射规律1. 老师用激光笔照射在白色的墙上,然后把一面镜子放在激光笔的前面,让学生观察激光笔的反射现象。
2. 引导学生观察激光笔的入射角和反射角,并让学生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 让学生自己尝试用激光笔照射在镜子上,观察激光笔的反射现象,并让学生验证光的反射规律。
4. 通过实验让学生深入了解光的反射规律,加深学生对光的传播方式和反射规律的理解。
五年级科学认识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优秀教案范本
五年级科学认识光的反射与折射现象优秀教案范本第一节:光的反射现象1. 引言光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种现象,但是学生对光的认识仅停留在光能照亮物体上。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光的特性和现象,其中包括光的反射现象。
2.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光的反射现象,并且能够举例说明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习内容3.1 光的反射定义与特点3.2 光的反射实验3.3 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4. 学习活动4.1 光的反射定义与特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光线,引导学生讨论光的传播方向和特点,然后引出光的反射现象。
教师用简单明晰的语言解释光的反射定义和特点,并与学生一同制定实验计划。
4.2 光的反射实验教师给出实验材料和装置,指导学生进行光的反射实验。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并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光的反射现象。
4.3 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师与学生一同讨论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如镜子、光线的反射对视觉的作用等。
学生通过参与讨论,思考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意义,并与教师进行互动。
第二节:光的折射现象1. 引言学习了光的反射现象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通过折射现象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和特点。
2.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光的折射现象,并且能够举例说明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3. 学习内容3.1 光的折射定义与特点3.2 光的折射实验3.3 折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4. 学习活动4.1 光的折射定义与特点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现象,引导学生讨论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规律和特点,然后引出光的折射现象。
教师用简单明晰的语言解释光的折射定义和特点,并与学生一同制定实验计划。
4.2 光的折射实验教师给出实验材料和装置,指导学生进行光的折射实验。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记录,并归纳总结实验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光的折射现象。
小学科学全国课教案《光的反射》
小学科学全国优质课教案《光的反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光的反射现象,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光的反射现象2.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3. 反射定律4. 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反射定律。
2. 教学难点:反射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光的反射现象。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4.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光的反射是什么。
2. 新课导入:讲解光的反射现象,介绍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
3. 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亲身体验光的反射现象。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反射定律的含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5. 课堂小结:总结光的反射现象,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关系,反射定律。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光的反射的实际应用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7. 课堂反馈: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实验操作等。
2. 实验观察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对反射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态度和贡献程度。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光的反射现象和实验过程。
2. 实验材料:包括反射板、光源、镜子等,用于让学生亲身体验光的反射。
3. 作业模板:提供给学生课后练习的模板。
科学《光的反射现象》教案教学设计(2篇)五年级上册教科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2篇)第6课光的反射现象(教材P15~17)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究兴趣。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光的反射现象1.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2.研讨汇报。
3.讲解:我们将光源发出的光称为入射光,经物体反射后的光称为反射光。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光和反射光都是沿直线传播的,而且反射光会随着入射光的变化而变化。
探索与研讨4.小结:与镜面反射相同,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有所不同。
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光的反射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并进行归纳概括。
通过不断重复实验,使学生发现光的反射规律,从而对科学实验产生兴趣。
探索二:光的反射规律1.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根据活动帮助卡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上的课堂活动记录。
2.交流:每组选出一位同学将所完成光的反射路线图进行交流展示,通过对比多组光的反射路线图,引导学生总结正确的画法。
3.提问:你们成功地用镜子照亮阴影里的小球了吗?(预设:成功了。
)4.追问:回想调整镜子的过程,结合你们画的光的反射路线图,你们认为光反射的角度有什么规律?(预设: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有多大,反射光与镜面的夹角就有多大。
)5.讲解:如果在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画一条垂直镜面的虚线,那么入射光线与这条虚线的夹角等于反射光线与这条虚线的夹角,我们把这两个夹角称为入射角和反射角,即光在反射过程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试着画出光反射的路线图,通过对比多组光反射的路线图,结合小组探讨,总结光的反射规律。
拓展与小结1.拓展: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拓展部分内容,根据课堂时间酌情讲解利用光测距离的原理。
2.提问: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预设:灯罩可以把灯泡发出的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教室的墙第二篇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1.6《光的反射现象》教案象具有一定的规律,入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越小,反射光与平面镜的夹角也越小,反之则越大。
小学科学3光的反射(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3光的反射(教案)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小学科学3光的反射引言:本节课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主题是光的反射。
在这堂课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光的反射的基本原理和现象,以及一些有趣的实验。
一、教学目标:1. 理解光的反射是光线发生改变方向的现象。
2. 学习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索光的反射规律。
3. 了解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投影幕布、白板、马克笔、纸、细镜片、小凸镜、小平镜、小黑板、钢笔2. 学生准备:课本、笔、笔记本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利用投影仪和幕布,向学生展示一幅反射光线的图片,并提出问题:“你看到这张图片中的现象是什么?”学生思考片刻后,回答:“光线发生了弯曲。
”教师补充解释这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引起的。
2. 理论讲解:a. 教师通过白板和马克笔讲解光的反射原理。
光的反射指的是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时,改变方向的现象。
b. 提醒学生光线只在遇到物体的表面时才会发生反射,并从图例中解释光线在发生反射时的方向变化。
c.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光会发生反射?学生思考片刻后,教师给出答案:因为物体的表面是光的可见载体,当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一部分光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光发生了反射。
3. 实验探究:a. 教师向学生介绍实验器材:细镜片、小凸镜和小平镜。
b.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分配一面凸镜和一面平镜,并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
c. 实验步骤:(1) 小组成员依次拿着小凸镜和小平镜,用细钢笔在小黑板上画出光线的路径。
(2) 小组成员依次将小凸镜和小平镜竖立起来,并放置在光线路径上。
(3) 小组成员观察光线路径的变化并记录下来。
(4) 小组成员整理实验数据,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分享和讨论。
(5)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验结果总结出光的反射规律。
4. 延伸学习:a. 教师提出问题:光的反射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b. 学生回答并讨论光的反射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反光衣、反光镜等。
《光的反射》实验设计(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光的反射实验设计一、实验介绍(一)使用教材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光”的第四小节《光的反射》(二)实验器材1.演示实验:3D魔幻镜;自制三维光路演示器、平面镜、激光灯、蚊香、打火机;成像物(独角兽卡通玩偶);白纸、记号笔、量角器、成像物(卡通玩偶)、自制三角形万花筒、自制四边形万花筒。
2.学生:平面镜、彩笔、白纸。
(三)实验原理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发现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镜面反射:平行光线经洁面反射后沿某一方向平行射出,只能在某一方向接收到反射光线(反射面是光滑平面)。
(四)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通过实验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究实验,让学生学习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知识。
2.过程与方法: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制作简易万花筒。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可以更好地生产和生活,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五)教学内容1.光的反射:便于描述光的反射现象,理解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入射点的概念。
2.三线共面:直接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3.镜面反射特性:直接观察物体和虚像左右相反、大小相等。
(六)教学过程1.设疑激趣——课伊始、趣即生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基础知识,提出和光有关的问题,引出学生对光的反射现象的思考,激发学生兴趣。
2.实验探究(探究光的反射定律)——课深入、趣渐浓①观看电影“赤壁”中“回光阵”的片段,引出光的反射现象;②演示实验1:光的反射,用自制教具呈现光的反射现象,精确描述,总结定义“光的反射现象”和相关光路图的概念,并引发猜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③演示实验2:三线共面,教室演示三维光路演示器,单眼观察特定角度看上去三线重合,推导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
4演示实验3:镜面发射,教室通过展示卡通玩偶独角兽在平面镜成像图,总结镜面反射特性:大小相等,左右相反。
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反射》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反射》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反射》教案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二、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反射的图片或课件、潜望镜模型
分组实验:手电筒、小镜子、制作潜望镜的材料
三、教学重、难点
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室的日光灯管,上面为什么要装灯罩呢?
2、照亮目标
1)书上有三个照亮活动,请仔细阅读操作要求,并在书上画出光的路线
2)学生反馈实验发现
3)什么叫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
)
3、运用光的反射
1)汽车反光镜(凸镜)
2)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3)试着画出光的`路线图
4)不锈钢勺的内外两面
5、做一个潜望镜
1)自学书上的制作要求
2)每个人利用现有材料进行制作
3)利用反光镜制作的其他玩具:万花筒、观景箱等
6、反光带给我们的不便
1)玻璃幕墙光的污染
2)瞳孔能控制入射光线的强弱
六、作业设计
万花筒的制作
七、板书设计
2.4光的反射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汽车反光镜:凸镜医生带的额镜:凹镜
光的路线图光的路线图
潜望镜的制作
八、教学后记。
【新版】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反射》教案
3.光的反射【课标落实】1.本单元通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科学实践活动,落实《课程标准》高年段的课程目标。
科学知识:知道不同能量之间的转换。
科学探究:能基于所学的知识,从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能基于所学的知识,通过观察、实验、查阅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事物的信息。
能对探究活动进行过程性反思,及时调整,并对探究活动进行总结性评价。
科学态度:表现出对事物的变化及相互关系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
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的观点。
能大胆质疑,从不同视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设计与制作,培养创新精神。
能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反思、调整自己的探究;在进行多人合作时,愿意沟通交流,综合考虑小组各成员的意见,形成集体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人类、动植物、环境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依存关系,了解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正面和负面的影响,自觉采取行动,保护环境。
2.本课学习内容是基于落实《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高年段要求。
6.2.2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会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会形成阴影。
知道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知道行进中的光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教材分析】《光的反射》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单元《光与色彩》的第三课时。
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了光来自光源,光源射出的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那么光在空气中行进时,遇到其他物体会发生什么现象呢?本课围绕“光照射到物体表面时会发生什么现象?”这一话题展开。
本课教学活动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用小镜子把阳光照到背光的墙上,利用该现象开展游戏,认识光的反射。
第二部分,观察光照射到不同物体表面时发生的现象,了解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不同,归纳出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的特点。
第三部分,通过玩镜子和制作潜望镜,了解平面镜中物体的像与物体之间的关系以及平面镜反射光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科学光的
反射教案
五年级科学上册光的反射教案
赵小强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教学是光是怎样传播的延续,同样是研究光的传播特点,不同的是这节课是研究光在传播中碰到障碍物会怎样,学生将通过相关实验认识光的反射,并了解生活中利用光的反射的例子,从而让学生明白知识可以让生活更美好。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光碰到镜面会改变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形成反射现象。
2、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3、人们利用光反射原理发明了很多有用的器具。
过程与方法: 1、按照说明正确进行实验操作。
2、制作简易潜望镜。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自然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人们掌握了自然规律就能更好地生产和生活。
教学重难点:认识光的反射及应用。
难点:光的反射原理。
教具准备:手电筒镜子课件
教学设计思路:借助生活中的现象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通过亲历探究活动得出光的反射概念,通过照亮物体让学生能够运用最后运用光的反射及利用反射原理搞的制作,进一步理解光的反射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光是怎样传播的?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2、光传播的速度是多少?光传播的速度是30万千米每秒。
3、光从太阳到达地球需要几分钟?光从太阳发出到达地球需要8分钟。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光的反射,了解反射的作用。
二、体会方法,感受反射
(一)反射含义
1、师:想一想:为什么我们对着镜子使用电视的遥控器,还是能够
打开电视呢?生:反射
2、光的反射:①什么叫反光?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反射也叫反光。
②反射光是怎样传播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
③展示生活中运用光反射原理物体。
探照灯、照镜子、反光镜、太阳灶、灯罩、教室的墙壁涂成白色等。
3、凸面镜原理:凸面镜的表面是凸起的,当光线射到凸面镜后,不会聚于一点,而是要发散开来。
所以它要比尺寸相同的平面镜观察的范围要大得多。
4、凸面镜:能够聚集光线。
额镜、奥运会圣火的采取。
(二)自然现象反射——月全食
师:月全食中月亮为什么是红色的呢?(图例)
原来,这个现象是跟折射有关的。
太阳的光线经过地球表面大气层的时候会被折射,因此一部分的光线仍然可以到达地球的影子。
另一方面,由于大气层会把大部份蓝光散射,所以有较多的红光到达月球(如图)。
红光被月球表面反射回来,所以看起来是红色而不是漆黑一片。
(三)课外延伸
1、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
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结合在一起。
2、教室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
白色的墙壁有利于反射。
3、眼睛瞳孔的变化?
光线强烈时,瞳孔缩小;光线弱时,瞳孔放大。
4、课后用一面镜子对着自己的眼睛,把头从黑暗处移到光明处,观察瞳孔的变化?
5、你知道,雨后的夜晚,我们因该如何选择最佳的路径吗?
当我们迎着月光走时,
就选择暗的地方落脚。
当我们背着月光走时,
就选择亮的地方落脚。
三、光的反射习题练习。
(一)判断
(二)选择
(三)手工制作潜望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