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董针正经奇穴特效表全表(整理可打印)
董氏密穴——精选推荐

董⽒密⽳⽴竿见影的头痛失眠奇⽳拇指背⾯末节中央. 毫针垂直刺⼊, 刺⼊深度为1cm 左右, 留针30 分钟. 每⽇⼀次. 连⽤1-6 次. 该头痛奇⽳, 对枕⼤神经痛, 紧张性偏头痛有奇效, 对颈椎病引起的后头部昏胀痛也有良效, 对安神治失眠及晕厥有奇效,应⽤该⽳治疗顽固性失眠基本都能让患者当天得到有效有睡眠. 总之该⽳有安神定痛, 开窍醒神的效果显著.治失眠奇⽳⽳位:在⼿背中指掌指关节最⾼点(即拳尖处)。
针法:直刺或向上斜刺2-3分深,针感:有痛胀感即可,留针法15分钟左右,临睡前针效果更佳。
对治疗长期失眠的患者均有奇效。
⼗七椎治疗腰腿疼痛[位置]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五腰椎棘突下。
⽅法是⼀根针沿⽪下进针,进针约1⼨时捻转让针⾝被肌纤维缠绕,感觉针⾝有沉紧感时向下压,这时⼀般会出现针感向下传导,那条腿疼痛针感就会传到那条腿,⽤的好的话能够传导到⾜底。
这个效果不错,急性疼痛效果最佳,可收⽴杆见影之效。
顽固性腰间盘突出针灸对那些顽固性的经多种⽅法治疗⽆效的病例,应⽤此法,可有针到病除之效。
[取⽳]1、腰五龙2、承⼭3、环跳4、昆仑5、委中上图:[转载]神针绝技: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满针针灸( 针灸五龙针法主治疾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质增⽣、颈椎综合症、肾亏、肾虚、肾寒、腰肌酸软、胸背疼痛沉⽊、肩胛风寒、脊柱炎、脊髓空洞症、脑供⾎不⾜。
胸五龙针⽳位:1风门:位于第⼆胸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2厥阴俞:位于第四胸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3⾝柱: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具体操作:⽳位常规消毒,取2.5⼨毫针45度⾓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分钟.腰五龙针⽳位:1三焦俞:位于第⼀腰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2⼤肠俞:位于第四腰椎棘突旁开1.5⼨左右各⼀⽳共⼆⽳.3命门:位于第⼆腰椎棘突下具体操作:⽳位常规消毒,取2.5⼨毫针45度⾓进针,平刺推进.留针30⼀分钟⽌痛,各种痛都可以⽌,效果神奇!⼈⾝上任何⼀个地⽅痛,都在⼿指上有⼀个压痛点。
03董针正经奇穴特效表全表(整理可打印)

六腑
其他
直属脊椎骨 直属脊椎骨
丹田
六腑 Page 3
小腿
特效主治
感冒鼻炎喉头炎 脊椎椎间盘突出 脊椎椎间盘突出 高血压头痛头晕 高血压头痛头晕 下肢不遂肩膝痛 无音疲劳颈瘰疠 坐骨大腿内侧痛 起阳回生心脏病 阴痒带下小腿痹
云白穴 李白穴 支通穴 落通穴 下曲穴 上曲穴 水愈穴
肺副支 肺支
脾 脾 脾
六腑副 六腑副 六腑副 六腑 六腑
坐骨肩背及腰痛 腰背鼻血腿轉筋 甲状腺肿扁桃炎 面麻偏痛脑瘤炎 脾肿乳炎癌肿大 胃肠心脏肺哮喘 胃心肺肩肘食指 放血胃肠心血管 肠胃腹胸睡咬牙
功同四花下 肠胃心脏病
Page 5
四花外穴 上唇穴 下唇穴 天皇穴 肾关 地皇穴 人皇穴 四肢穴 侧三里穴
侧下 三里穴
肝副
肾副
心脏分支
心脏分支
肝分支
心脏分支
肾
肝副
肾副
肝副
肾副
心脏
肺(修正) 肝(未修正)
脾
心脏
肝
六腑 六腑分支 六腑分支 六腑分支 六腑分支
六腑
子宫
其他
胆
Page 1
特效主治
寒疝心病膝眼角痛 寒疝心病黄痰气管
疝牙胃痛尿道炎
疝膝心跳头眼昏
妇人病
肋痛鼻耳病黑斑
一切气痛(腹)
膝部疾患 半身不遂下腿痛 脊颈腿痛尾骨痛 眉棱鼻骨及腰痛 膝痛小兒夜惊啼 驱风脸麻乳肿肌缩 肾亏口乾心弱背痛 膝痛痰迷心风湿 感冒手汗手肤病
六腑
其他
Page 2
特效主治 顽秘痔疾妇冷感
其正穴 火串穴 火陵穴 火山穴 火腑海穴 手五金穴 手千金穴 肠门穴 肝门穴 心门穴 人士穴 地士穴 天士穴 曲陵穴
董氏奇穴72绝针

董氏72绝针是董氏不传之秘.以下只是简单的描述.以后再发详细的.还有32解针.及董氏掌诊.1.外三关一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
外三关二穴与外踝尖联机之中点。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
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
青春痘、粉刺〔效佳〕。
瘰?〔特效〕。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
2.外三关二穴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联线之中点。
3.外三关三穴为外三关二穴与膝盖外侧联机之中央点4. 双龙一穴: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
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5.双龙二穴一穴下6分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6.双灵一穴: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指侧神经皮下浅枝、心脏神经、肺分支神经、肾分支神经。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7.双灵二穴穴位: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横纹正中央偏外侧二分半处。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雀埙梜z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8木灵穴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两?痛、胆囊炎、胆道蚵虫症。
痿症、半身不遂。
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五穴之一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子宫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经络养生】董氏奇穴穴位图(1-40)

【经络养生】董氏奇穴穴位图(1-40)网站首页更多文章精彩图册加为好友问题咨询1、《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示意图》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特效主治:疝气。
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处。
刺针法直刺二~四分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双手取穴不忌。
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主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小间穴取穴:掌心向上、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治疗方法: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治疗肠炎(特效)疝气(特效)中间穴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治疗方法:刺针法。
使用五分针、直刺、针深二~三分。
下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穴。
治疗方法:刺针法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2、《浮间穴、外间穴》浮间穴、外间穴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膀胱炎、尿道炎、牙痛、胃脘痛、小肠寒胀。
如刺出黄水神效。
特效主治:尿道炎、膀胱炎。
特效配穴:可配合李白穴、云白穴,(功效倍增)。
双手取穴不忌。
浮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上一分半处。
放血法。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外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中央偏外侧三分下一分半处,即浮间穴下三分处。
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3、《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天阳、地阳、人阳、内阴、沉阴五穴治疗睪丸疾病特效。
对疝气、前列腺肿、阴茎肿痛也有很好的疗效。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六俯神经、肝神经。
主治:睪丸炎、睪丸瘤、阴囊水肿、阴茎痛、疝气痛、前列腺肿大、隐睪症、阴门肿痛。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董氏奇穴为董师景昌绍衍祖学狭心症,研究发展,自成一派之。
一家之学,其效果与境界较之“十四经穴”尤有过之而无不及心绞痛治疗,若能与“十四经穴”相辅为用,当更能发挥针灸疗效,使针灸医术发扬光大。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即:一、手指部称“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称“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称“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称“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称“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称“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称“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称“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称“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此胸背两部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
董氏奇穴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位置相同,然用法与治效完全不同,董师有独特创见者,概从董氏命名,并加以对比说明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的治疗,以资区辨。
至于其它“解剖、主治、取穴、手术、应用、注意”等亦就原文照录,再分项说明,“解剖”部分与实际之神经解剖颇有出入,原书之意义系指该穴作用之部位及脏腑而言。
本文不做删补,读者可就该穴所在位置之解剖自行参考。
其它“手术、主治、取穴、应用”等有必要特别补充者,均详加叙述心绞痛治疗,无特殊作用或应用机会较少者,则暂且从简。
董氏针法与一般所传之针法相较,计有下列多项优点:一、在四肢、耳朵及头面部位取穴用针,足可治疗全身诸病变异性心绞痛,如必需刺胸腹及腰背部时,亦仅以三棱针浅刺即可心绞痛的症状,危险性少。
二、施针手术简便心绞痛治疗,仪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上转”、“下转”、“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斯望之治效。
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三、董氏针术乃循“正经”之“奇穴”刺之,如诊断正确心绞痛的原因,认穴准确,手法精确,则奏效神速,立除沉疴心绞痛的原因,其治效之宏,非一般所传之针术可比拟。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治疗处方

董氏奇穴针灸七十二绝针治疗处方一、头部疾病(一)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配肾关,留针45分钟,轻症二三次,重症四五次即可不发。
(书)2、针灵骨,立可缓和头痛。
3、太阳两穴配灵骨立止(太阳两穴分别在小指掌面第一、二节正中,灵骨穴在拇指与食指的掌骨间)[巳经验证](二)偏头痛:1、针侧三里、侧下三里效甚佳。
2、针中九里(风市)、效果亦佳。
3、点刺三重、四花立可止痛。
4、太阳部位疼痛针金门效果甚佳。
5、指三重(手背,无名指第二节外侧四分法取穴三穴)6、侧三里(足三里后1寸)、侧下三里(侧三里2寸)(三)前头痛:1、针火菊立止头痛。
(己验证)2、眉棱骨痛:针火菊立效。
(己验证)3、点刺四花中效果亦佳。
(四)后头痛:1、冲霄放血立止头痛。
2、针正筋、正宗效果亦佳。
(五)头痛、头胀、久年头痛:脚背六溪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
(解溪穴下1寸为上溪穴,其下1寸为下溪穴,上下溪左右旁开各1寸分别为内溪、外溪、前溪、水溪穴,共6穴)(六)眉棱骨痛:火连(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2寸处)火菊(第一跖骨内侧,距趾跖关节3寸处)(视频)(七)感冒头痛:1、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取穴)2、二角明(手背,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三分法取两穴、向下斜刺)3、头晕:感冒头痛:三叉三穴(握拳取穴,在无名指与小指叉口之中央点进针)配灵骨大白1、高血压头晕,先在背部五岭点刺放血,再针火硬可立降血压,并止眩晕。
(书)2、脑贫血头晕,针通关、通山、通天。
(八)正脑三穴:主治:脑鸣、脑神经痛,咳嗽不止(立即见效)取穴:(77-1)足后跟筋正中央,正脑一穴距足后跟4.5寸,也就是距正筋穴上1寸,正脑二穴、三穴相距各2寸。
二、眼部疾病(一)视力模糊:1、高血压引起的眼花,先点刺五岭,再针下三皇。
2、针明黄,留针,捻转即愈。
配复溜效更佳。
(二)麦粒肿:1、针灵骨,左右交刺一次即愈。
2、脾俞、胃俞点刺出血亦佳。
(三)目赤:1、耳尖放血,效果甚佳。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原稿)一一部位1、大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偏左外开三分。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心脏病、膝盖痛、小肠气、疝气(尤其特效)、眼角痛。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中央偏左三分是穴位。
手术:五分针,正下一分心脏分支神经;正下2~2.5分大小肠经。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2、小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左上方,距大间高二分。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肺分枝神经,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支气管炎、吐黄痰、胸部发闷、心跳、膝盖痛、小肠气、疝气、眼角痛。
取穴:平卧,手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左上方,距大间上二分是穴位。
手术:五分针,正下一分治心脏,1~2.5分肺分支神经。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3、浮间穴部位:食指第二节中央线外开二分,去第三节指横纹三分三。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食指第二(中)节正中央外开(向大拇指)二分去第三(末)节指横纹三分四处是穴。
手术:针深1~2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4、外间穴部位:食指第二节正中线外开2分,去第三节横纹六分六。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心脏及六腑分支神经。
主治:疝气、尿道炎、小肠气、牙痛、胃痛。
取穴:当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外开2分,去第三指横纹六分六是穴。
手术:针深1~2分。
注意:禁忌双手同时取穴。
5、中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本节)正中央。
解剖:桡骨神经之皮下枝,肺分支神经,心脏及六腑神经。
主治:心跳、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昏。
取穴: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是穴(手掌向上)。
手术:针深1~2.5分。
效用:(治疝气成方)外间、大间、小间、中间四穴同时用针,为治疗疝气之特效针,单手取穴可也。
注意:禁用两手同时取穴。
6、还巢穴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正中央。
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治流产、安胎。
董氏奇穴(纯干货建议收藏)

董氏奇穴(纯干货建议收藏)1.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尺侧。
针深半分。
主治:肝火旺、脾气燥。
说明:①木穴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D线上,计有二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临床多半只取一穴,一般而言,以下穴为准;②木穴为掌面常用穴道之一,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③木穴治疗鼻涕多、手掌皱裂病尤其有特效。
2.心膝位置:中指背面第二节中央两侧中点处各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
针法:针深一分至二分。
运用:本穴治疗脊椎疼痛及膝关节炎,临床运用之效果极佳。
配膻中治疗膝无力特效3.妇科穴部位:在大指第一节背面尺侧。
五分针,针深两分,一用两针。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均可)、子宫瘤、小腹胀、妇人经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
说明:①妇科穴位于大指第一节尺侧,计两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②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效果显著。
4.还巢位置:无名指小指側正中央,赤白肉际处是穴。
主治:子宫痛、子宫肌瘤、盆腔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频数、阴门发肿、安胎。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忌双手同时取穴。
运用:本穴为治疗妇科疾病之要穴,且疗效显著。
其穴多与妇科穴相伍,左右交替,即左妇科伍右还巢,右妇科伍左还巢。
不唯治妇科诸症颇佳,治疗不孕症亦有特效。
5.五虎穴部位:在大指阴掌第一节之桡侧,针深两分。
主治:全身骨痛。
说明:①五虎穴位于阴掌第一节A线上,计五穴,取穴采用六分点法,处自上而下计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②五虎穴应用广泛,对于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
6.二角明位置: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距离两指节间上下1/3处各取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前额痛。
针法:五分针,皮下针向小指方,横刺二至三分。
运用:本穴治疗上述诸症,疗效颇著。
本穴与火串共用,治疗闪腰岔气者,莫不立时见效。
二角明一穴,治疗闪腰岔气,胸胁疼痛时,若病程短,针下当可取效。
(2021年整理)董氏奇穴

(完整)董氏奇穴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董氏奇穴)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董氏奇穴的全部内容。
手背部董氏奇穴:共39个
手背部手指部位:
1。
制污穴:手背大拇指第一節正中央及上下二分半處、三穴。
劑量:使用三稜針點出血或斜刺由下往上刺一~分。
主治:惡性腫瘤、久年惡瘡、癰疽、或惡瘤開刀後刀口流污不止,不收口不結痂者。
以三稜針點出黑血立即見效。
特效主治:外科腫瘤。
配穴:配外三關穴、止瘤穴治外科
手背部董氏奇穴详解。
董氏奇穴针灸配方大全珍藏版(一)

董氏奇穴针灸配方大全珍藏版(一)排寒方:手三火、四花、火主、火硬升阳方:手三火、脚三火、上三黄、下三皇、通胃、通背、通肾、三顶、灵骨、大白调气血,补阳气,手脚冰冷症神奇组合方:手解、手千金、手五金止血:六完、水曲、制污、止诞退烧:灵骨、大白、重魁、重子、重仙、木穴、四花,大椎刺血头部病手六白主治一切脑病,三顶、头晕眼花特效穴处方:手六、三顶、火连、火菊、火散、三重中风急救:木斗、木留、火菊、火连、火散、手六、肩六、三顶白发:手六、三顶、下三皇左右轮流扎20次,效果不错掉脱发:肩六、手六、腕顺、三其、三神、镇静、三重、四花、肾关、火主、火硬 15次长出头发头晕、头痛、头胀、头昏目眩、梅尔尼氏症:手六白、三顶、火菊、火连、火散、木斗、木留失眠症:通山、通关、通天、心灵、五花(可以艾灸)下三皇、镇静、肝郁加肝灵或上三皇帕金森综合症:肩六、三顶、足三火,三重、三会、镇静、火主、火硬、木斗、木留抑郁症:心灵、肝灵、上三黄、火串、火陵、火山、木斗、木留对侧取穴面瘫、甲状腺肿大:侧三里、侧下三里、三泉、四花、三重癫痫病:肾关、土昌、心灵、肝灵、火陵、火串、火山、上三黄、木斗、木留颈椎病颈椎压迫引起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双手发麻胀痛处方1:腕顺、火串、火陵、火山、二角明、正筋、正宗、正士对侧取穴处方2:火串、火陵、火山、腕顺、上三皇调颈椎,胸椎,腰椎颈椎被扳错位倒地:手解、膻中如抢救不及时,5分钟后会变成植物人颈项筋扭伤:对侧七虎穴、同侧火串、火陵、火山配合导引行气针法,立效。
偏头痛,腰酸腿疼:手解、腕顺、侧三里、侧下三里疗效显著晕车晕船:手解、土水特效肩周炎处方:三肩、侧三里、侧下三里、三重穴对侧取穴肩胛骨缝痛 :重子、重仙、侧三里、侧下三里针进痛止四肢痛,肩关节痛:通山、通天、通关、四肢眼病提示:眼睛的穴位,大都在手上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严重飞蚊症,青光眼,白内障处方1:珠圆、木穴、止涎、二角明、中白、下白、肾关、光明、(制污、三顶、眼黄穴)眼压过高加上火连、火散、火菊眼球歪、散光、眉棱骨痛、鼻骨痛、头晕目眩、近视有奇效,全部对侧取穴处方 2:三顶、制污、木穴、中白、下白、三叉一、三叉二对视神经萎缩、近视、麦粒肿、白内障、眼酸、老花眼眼睛:大中小三间、三角明、制污、止涎效果好麦粒肿处方1:三顶、三叉一、二、二角明、制污、中白、下白两次愈处方2:中脚趾肚刺血耳病听力下降、耳鸣、耳聋、中耳炎、耳朵周围热痛处方1:驷马、三重、腕顺治疗耳聋耳鸣特效处方2:腕顺、三重、驷马、四花,可以加肩六、手六、火主、火硬、肾关鼻子病鼻炎:驷马、三重、大中小三间、镇静治疗鼻炎效果显著鼻塞、流涕、反复打喷涕、过敏性鼻炎、鼻不闻香处方:驷马、四花、木穴、止涎、二角明过敏性鼻炎加手千金、手五金,鼻骨痛,眉骨痛加肾关流鼻血:肩中穴、六完牙痛病:灵骨、大白、三肩、三齿、侧三里、侧下三里、喉灵六穴长智牙痛:侧三里、侧下三里针下痛止牙痛,牙周炎,面瘫: 三肩、灵骨、大白、侧三里、侧下三里疗效显著牙痛:复原穴大效口腔溃疡:制污、止涎、三肩、三齿口干:上三黄、下三皇、侧三里、侧下三里、三肩舌苔干裂,舌尖起泡,口干:制污、止涎、下三皇、肾关、心灵、水通、水金、不分、灵骨、大白、重魁、三神一小时后泡淡痤疮: 腑肠、四花下、灵骨、三重、制污也可以加驷马穴青春痘、皮肤过敏:驷马、三重、天地人三士显效面瘫:肩中、建中、手五金千金、腕顺、中白、下白、灵大重、制污、止涎、三泉、三重、上下三皇、木斗木留、三顶、花骨、上下唇、轮流扎八天正常脸黑斑:三通、驷马、退烧:灵骨、大白、土水、土胃、喉灵六、四花、门金一小时退烧咳嗽:重子、重仙、天地人三士、喉灵、足千金、足五金对侧取穴咳嗽、黄痰、气喘:大中小三间、重子、重仙、喉灵、效果好。
精短而易记的董氏奇穴针灸歌诀

精短而易记的董氏奇穴针灸歌诀展开全文董氏奇穴针灸学派庞大,穴位较多,但章法清晰,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我们将董氏奇穴的临床应用编写成简短而好记、易记的歌诀供大家学习记忆。
董氏奇穴一一部位穴穴应用口决大间小间合中间疝气常用见特效若是疝气气下陷加取三里和百会感冒流涕最常见木穴叉三针下止心律失常快与慢当取心常复常态骨头肿胀风湿病复原三穴当来取若想效果最理想应取五虎来相应左还巢来右妇科气机不畅三焦堵一升一降调气机妇科之病最常用口苦之疾当疏肝木炎二穴配肝门肾与三焦理相通神奇效果病人赞肩臂疼痛或不举火膝肾关痛可消小儿心惊夜间哭胆穴镇静方可安生活运动腰扭伤二角明穴配火串要想治愈配委中刺血效果最为强膝盖疼痛处处见心膝内关最常配若想效果最可靠背部三金来刺血脊柱疼痛也常见心肺二穴配后溪腰椎以下见奇穴全息原理显真彰半身不遂为中风木火常用有甚效灵骨大白最相配三重化痰紧相随哺乳妇女要回乳指上驷马效灵验外科创伤各种伤制污三穴极有效常用常效常灵验外伤专穴把名扬手指脚趾足根痛五虎五穴皆能用应依全息来取穴消痛止疼应常用葛老师董氏奇穴二二部位穴位应用口决落枕背痛很常见重子重仙来当家针下痛感立即消全凭肺与膀胱通脚踝扭伤痛难忍小节五虎来相酏眼部疾病勿担忧上白三黄效果好若是眼病眼角红耳背刺血顿感爽眼酸疲劳难睁开上白叉三火菊穴小儿气喘发高烧大白刺血立即退灵骨大白最相配益气养阴治症广五脏皆治很实用人人称他万能穴温阳补气效最强疼痛病中常用他若是肩背疼痛病灵骨后觉配重仙中白下白善治肾肾虚腰痛方可用肾与三焦理相通不守死穴善变通临床效果是真理针灸同仁启发大小腿酸痛和发胀次白专穴很擅长三叉三穴很重要健脾强肾补肝好益脾补肾善补气增强免疫少不了五官之病最擅长进针紧贴三焦经腕顺一二在小肠健脾补肾治腰痛土水三穴在肺经鱼际肉厚应脾胃脾胃虚弱多便溏三穴同针效更佳葛老师董氏奇穴三三部位穴位应用口诀痔疮疼痛很难受三奇针刺见特效若兼内痔便出血委中三阴交刺血大便脱肛气下陷百会升举益清阳火串位同支沟穴善治便秘腰扭伤火陵火山在三焦胸痛胸闷效果佳贴筋下针手抽筋有人称他开心穴火腑海穴很重要艾灸养生全靠他虚寒之证最擅长延长益寿都喜欢小臂千金五金穴手臂流脓疮疡肿配合制污勿担忧多少病例显真效肠门之穴在小肠利湿腹泻配三里急性肝炎求肝门治肝利湿千古理肝脉洪大其脉平口苦之症有速效膝盖骨刺尾椎痛心门贴骨病人赞三士同针大倒马心肺之疾来找他感冒气喘心无力若配灵骨效更佳曲陵穴位用途广点刺放血效最强手臂抽筋手拘挛胸痛胸闷来刺血肺脏实证当其泻功同尺泽为子穴葛老师董氏奇穴四四部位穴位应用口诀四四部位在大臂此处肉厚与脾应分金尺泽一寸半感冒鼻炎喉炎针尺泽分金倒马针效果更增强几倍后椎首英在三焦与肾相通贴骨针能治脊椎脱臼病肾炎腰痛有良效富顶后枝同时针增进效果患者赞调治心肝血液病头晕头痛血压高肩颙直下是肩中穴在大肠肉厚处刺肉应脾可益气肌肉萎缩有良效肩颙之穴为背面此处气血多聚集全身疲劳腿发酸刺血效果更加强三宗骨肉之间取地宗下针贴动脉还阳复心能救命刺脉应心内经找赤白带下天宗强妇科各病效果好支白李白在肺经肉丰全息妇科病可配天宗和肩中四穴同用带下病支通落通倒马针效同富顶后枝穴上曲下曲不常用健脾益气调肝肾水愈之穴在三焦专治肾病创奇效刺络放血立见效西医大夫也佩服未完待续紧急通知。
董针正经奇穴特效表全表可打印

脊椎
面部机动 面部机动 面部机动
四肢弹力 背, 腿
黄疸眼花头晕病 并治足跟椎骨痛 肺弱呼肤甲亢凸 鼻病背痛耳鸣聋 驷马三穴齐建功 面麻眼邪口歪跳
鸡胸肺肝弱肤敏
身体侧痛中风证 心经臂痛肾腹气
背痛及腿病 针或精神气血无
四肢无力中风麻
肾
喉
失音嗓哑喉腺病
Page 7
穴位
肺
心
耳环穴
木耳穴
火耳穴
心
土耳穴
金耳穴
肺 肺交叉
肺副
心 心分支 心副交叉 心副交叉 心分支 心分支 心分支
心分支 心支
肝分支 肝支 肝支
肝 肝副 肝副 肝副支
肝副支
肾副
肾副
四四部位
脏腑
肾
脾
Sheet1
顽秘痔疾妇冷感
胁肋下臂坐骨痛
胸痛闷胀手抽筋
益寿贫血疲感冒 坐骨腿胀脚麻痛
同上穴倒马 急性肠炎,里急后重
急性肝炎肝硬化 心脏尾骨腹沟膝 气管喘息心悸病 气管喘息心悸病 气管喘息心悸病
肾
脾
肝细分 支交叉
肾分支
肾
脾
肾分支 肾分支 肾脏敏感 肾支
脾分支
三三部位
脏腑
肝
肾
脾
Sheet1 (胃)
胆
功同足三里 骨病椎突及骨刺
黄疸 小儿流涎 疮火伤口不收 骨肿指趾脚背根
六腑
其他
肾间动气 三焦原
特效主治 膏肓肩痛感咳喘 眼红落枕坐骨痛 急性肺炎小儿喘 儿喘高烧肺坐骨
肾脏腰坐疲外踝
灵白肺虚一切痛 肾虚坐骨痛耳疾 肾虚坐骨耳鼻血 晕针麻醉气血错痛 胃肠腹胀指掌痛
脾 脾 脾
六腑副 六腑副 六腑副 六腑 六腑
董氏针灸彩色穴位图最全收集(董氏奇穴)-董氏针灸穴位图

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
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
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
图片仅供参考!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董氏针灸配穴处方太全了

董氏针灸配穴处方太全了董氏针灸配穴处方青春痘1、在青春痘上直接点刺放血,特效,后心第五、六胸椎间放血。
2、在病位直接点刺放血,或背部及耳上突出反应点放血,并于耳尖放血。
3、针驷马穴、三重穴、灵骨穴、大白穴。
4、针外三关穴、三重穴。
5、针驷马一穴、驷马二穴、驷马三穴6、青春痘可用细小的放血针,在脸部长痘之处,轻微点刺,当瘀积的恶血、脂肪排出后,三日内即可复原7、驷马穴,特效。
8、耳背刺血,特效。
9、背部刺血,特效。
10、青春痘可于后心第五、六椎间放血。
11、在青春痘的四周围针,针尖朝向痘体下方皮肤斜刺头痛1、血虚头痛:针心灵一穴、心灵二穴、心灵三穴,配通关穴、通天穴效果甚佳。
2、气血两虚、身体赢弱之头痛:针神耳上穴、外耳穴,特效。
3、神经衰弱之头痛:针正会穴、前会穴、镇静穴,效果佳。
4、脑部疾病所引起之头痛:(1)针火菊穴、火散穴,有效。
(2)针土顶穴、水顶穴,有卓效。
(3)针正筋穴,正宗穴,有奇效。
(4)针正脑一穴、正脑二穴,,效果卓著。
5、高血压之头痛:针三圣穴特效。
6、发高烧头痛:在五岭穴点刺出血,再针重魁穴,有卓效。
7、肾亏头痛:针通肾穴配水通穴、水金穴,有卓效。
8、头顶痛:针正筋穴、正脑一穴、正脑二穴,有奇效。
9、舒张压过高头痛:在十八星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10、心脏病头痛:先点刺镇静穴、再针心灵一穴、心灵二穴,特效11、久年头痛、习惯性头痛、脑神经衰弱头痛:在三重穴、四花穴、火羚穴、火通穴、金羚穴、金通穴、木通穴、木羚穴、上溪穴、下溪穴、内溪穴、水溪穴、外溪穴、水溪穴、解溪穴点刺出血,特效。
12、久年头痛、高血压头痛:在上俞、下俞穴、双奇穴、委中穴、三灵穴、三权穴、三弼穴、正阳一、正阳二、正阳三穴、火山穴、木棱穴、木陵穴、水生穴、火灵穴、火陵穴点刺出血,有奇效。
13、重感冒头痛:在金口穴、金北穴、金曲穴、金斗穴、火球穴、金吉穴点刺出血,效果甚佳。
14、脏腑引起之头痛:可针火主穴、火硬穴配灵骨穴、大白穴。
董氏奇穴|(一一部分)指掌穴位详解(收藏版带高清大图)

董⽒奇⽳|(⼀⼀部分)指掌⽳位详解(收藏版带⾼清⼤图)常⽤歌诀董⽒董⽒常⽤歌诀成为中空的⽵笛,让存在的治疗能量透过你,吹奏出健康喜乐的歌曲!~内在引导董⽒奇⽳⼴流传,造福⼈群杏林满;董⽒景昌先⽣济世针,妙⼿回春世赞叹;诊断准确取⽳佳,久年病痛迅速消;治病养⽣皆可⽤,深⼊浅出变化⾼。
灵⾻堪称第⼀⽳,常与⼤⽩来搭配;肺虚头晕坐⾻痛,从头到尾都可配。
⼤⼩中间理咳嗽,天地⼈⼠缓⽓喘;重⼦重仙功效多,感冒背痛不再愁。
⼼常⼼灵⼼门⽳,专治⼼脏保平安;通关通⼭通天⽳,也可当成养⼼丸。
⼟⽔肠门理胃肠,莫忘门⾦及四花;肝胆机能若举调,最好天天上三黄。
肾与膀胱的疾病,下三皇⽳功效好;还有六快七快⽳,马⾦马⽔都可靠。
妇⼥诸疾有秘招,妇科还巢个中宝;海豹⽊妇亦可⽤,加上姐妹会更好。
男科肾亏需调养,通肾通胃当补药;⽔⾦⽔通下三皇,天天保养⾝体壮。
四肢躯⼲多活动,肩中五虎勤按压;中⽩下⽩来配合,失枕⽔腰酸痛消。
解晕解毒解⿇胀,⼿解五⾦千⾦探;补虚正会⽕腑海,溃肿三重外三关。
还有前胸後背部,调理全⾝功效强;感念董公传此宝,⾄⼈可授匪莫谈。
熟记歌诀活应⽤,养⽣保健没烦恼;充满喜悦分享爱,健康快乐好⾃在。
按:编写此歌诀除了让读者易学好记外,另⼀⽬的是让读者们感觉到其实学习中医⽳道并⾮严肃的事,反⽽可以活泼开朗地唱赞,⽽将养⽣保健的喜悦融⼊⽣活之中。
第⼀章 ⼀⼀部位「⼀⼀部位」即⼿指部位,不论阴掌(掌⼼)及阳掌(掌背)皆属之,「董⽒正经奇⽳学」原载廿七个⽳道,其中有些⽳道,⼜由好⼏个⽳位组成,因此总计有五⼗⼆个⽳点之多,这些⽳道与⼤陆所传「廿⼋⼿针点」之位置与功效均不相同,董师能在⼿指上研究发现这些⽳道确属不易。
这些⽳道,均有其独特疗效,唯仅在⼿指部位即有半百⽳道(加上董师常⽤,原书未载,⽽个⼈加以补充者,当属更多)着实令⼀般⼈及初学者,不易寻找正确⽳位。
其实⼿指部位之⽳道,分布颇有规律,以下爰就⼏点找⽳⽅法加以说明,以便寻找应⽤。
董氏奇穴特效配穴(作者董景昌、胡文智)

董氏奇穴特效配穴(作者董景昌、胡文智)PA1 灵骨穴治疗半身不遂时配大白穴、上三黄穴、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通天穴、正会穴(奇效)。
半身不遂90 抖(舞蹈症)之(特效穴)。
神经衰弱、失眠、四肢颤抖(舞蹈症) 90LE2 正筋穴、正宗穴为治脊椎痛、耳鸣之(速效)。
脊椎痛、耳鸣65PA2 大白治急性肺炎(特效)急性肺炎90PA2 大白穴以三棱针治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特效)。
小儿气喘、发高烧、肺炎90FI2 侧间穴(肠炎特效)肠炎90LE2 正筋、正宗、正士三穴同时取用为治疗坐骨神经痛、骨刺之(特效穴)。
坐骨神经痛、骨刺90TH2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心灵一穴二穴治狭心症(特效)。
狭心症90TH2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地宗穴治心律不整(神效)。
心律不整90UA2 合金穴治疗过敏性鼻炎、鼻蓄震症、感冒、喉炎、咳嗽之(特效穴)咳嗽90SO2 三圣穴治疗高血压(特效)、低血压过高症(特效)高血压、低血压过高症90TH2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通肾、通胃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
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90 FI2 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90EA2 心脏麻痹(特效)、眩晕(特效)、胸闷(特效)心脏麻痹、眩晕、胸闷90PA2 大白穴配灵骨穴治疗范围甚广,凡属气滞血淤之症均有(奇效)。
气滞血淤之症90HE2 州圆、州仑、州昆等三穴为治疗四肢痿弱症之特效穴四肢痿弱症90 (待续)30 州圆、州仑、州昆等三穴配合正会、前会、后会等穴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之(特效穴)。
半身不遂31 治疗梅毒、淋病时需配分技上、下穴(奇效)。
梅毒、淋病32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地宗穴治心律不整(神效)。
心律不整33 重子穴治小儿疾患以三棱针刺出血(特效)。
小儿疾患34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心灵一穴二穴治狭心症(特效)。
实用董氏针灸奇穴全集

<<最新实用董氏针灸奇穴全集>>------董景昌、胡文智穴道名称: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剂量:直刺二~四分为肝及大小肠神经穴位: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治疗方法:刺针法案例描述: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为治疗疝气之特效穴在疝气一二○名患者治例中,完全痊癒九十八人,减轻者十七人,无效五人。
有效案例_特效主治:疝气有效案例_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有效案例_特效权值:90针感:局部胀痛麻电感。
穴道名称: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双手取穴不忌。
剂量:以三棱针扎出血穴位: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俯神经。
主治:支气管扩张、支气管炎、吐黄痰、喉炙脔、角膜炎、麦粒肿、心悸、胸闷、膝盖痛、腹胀气、小儿气喘、疳积、扁桃腺炎、肠炎(特效)治疗方法:放血法案例描述: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为治疗疝气之特效穴在疝气一二○名患者治例中,完全痊癒九十八人,减轻者十七人,无效五人。
有效案例_特效主治:疝气有效案例_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有效案例_特效权值:90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特效配穴_特效权值:90穴道名称:小间穴取穴:掌心向上、取食指第一节外上方,大间穴直上二分半是穴。
剂量: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穴位: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肺及心脏分支神经、六腑神经。
主治:支气管喘息,吐黄痰、胸闷、心悸、膝盖痛、小肠胀气、疝气(特效)、角膜炎、扁桃腺炎。
董氏奇穴——精选推荐

董氏奇穴镇逆组穴此组穴是由攒竹穴和印堂上三分镇静穴组成。
治疗范围:咳逆、喘息气逆、顽固呃逆、一切气机上逆诸症及忧郁症、强迫症、疑病症、洁癖等。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梅核气加失音穴或梅核点2、喘息加重子穴、重仙穴、小间穴、大间穴、浮间穴、外间穴3、奔豚气加膻中穴或开四关同步组穴此组穴分为小同步、中同步、大同步三部分。
1、小同步为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2、中同步为百会、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3、大同步为百会穴、四神聪穴、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上星穴(或神庭穴)、头维穴、率谷穴、印堂穴或加舌下三针。
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萎缩卒中后遗治验应用:1、神经官能症(加中白穴、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2、血管性痴呆、早老性痴呆、脑萎缩卒中后遗症、嗜睡症(加三重穴)3、帕金森病或症(加配灵骨穴、大白穴、三重穴或上三皇、下三皇)4、精神分裂症(加1.怪三针、2.丰隆穴、少泽放血)5、癫痫(临症加减)新老十针神阙上下左右1.5-2寸等分点加右日月穴和开四关(两个合谷、太冲)。
外老十针为以上穴位加子宫穴。
临床应用: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萎缩性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慢性肝炎、慢性胰腺炎、一切脾胃疾病。
治验疾病1、治胃下垂、肾下垂加百会穴2、治肾下垂、膀胱下垂、子宫下垂改为外老十针3、治疗不育症、不孕症:外老十针加妇科穴、还巢穴4、用于中风后遗症长期针灸调整期和久治不愈面神经,坏死期面麻分为两种刺法:﹡重刺﹡重刺日月,轻刺中州(柴胡疏肝散症;逍遥散症)﹡重刺中州,轻刺日月(补中益气汤症;归脾汤症)华佗夹脊颈段、胸段、腰段、骶段,按宋冠生老师刺法,分为盘龙刺、花盆刺,28对穴之详述。
1、脑血管疾患、帕金森病、假球麻痹、真球麻痹:颈段挟脊配风池、完骨、天柱2、胸痹(胸痛及冠心病):胸段挟脊加中白、下白肾关、心门3、脾胃病:脾胃段挟脊加新老十针;足三里4、萎缩性胃炎、慢性胰腺炎、胆囊炎、胆结石5、妇科疾患:腰骶段挟脊加外老十针6、用于胃下垂消瘦或肥胖病,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核的饱食、饿食中枢;配风池、完骨、天柱及外老十针用于改善人体素6、用于胃下垂消瘦或肥胖病,调节下丘脑腹内侧核,腹外侧核的饱食、饿食中枢;配风池、完骨、天柱及外老十针用于改善人体素质;调督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加中、下白穴:肾关穴;心门穴。
董氏奇穴常见穴位

8火膝穴 取穴:小指甲外侧角后二分
手术:五分针,针一分至二分
主治:膝痛,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
说明:
(1)本穴在小肠经上,即少泽穴后一分。小肠井穴 附近,心与小肠相表里,故具开窍作用,可用于治 疗神志方面疾病,如生气所致疼痛和精神病。
(2)可治疗手太阳经走向的疼痛
9制污穴 取穴:拇指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采用四分点法,
月经不调,经闭。
妇科穴
11五虎穴:
取穴大指掌面第一节之外侧五分线,分成六等份,每
一点为一穴,共五穴
手术:于大指桡侧黑白肉际下针,每穴可下针二至四
分,依治疗远近而定
主治:全身骨痛(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
说明:五虎一:手指酸痛、腱鞘炎
五虎三:足趾酸痛
五虎四:脚踝、脚背酸痛
五虎五:脚跟酸痛
五虎二:为一、三之倒马针
配合动气针法,获效神速。董师在治疗疾病时,强调以骨 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eg贴骨 进针治足跟痛效果尤佳。浅刺皮下治疗足麻木效果很 好。
五虎穴
二二部位
1 重子穴 取穴:手心向上,在大指掌骨与食指掌骨之间,虎口下
一寸处 手术:一寸半针,针深一寸,一般针一针(重子)即可,
二针齐针成倒马针,效果更佳 主治:背痛、肺炎(有特效)、感冒、咳嗽、气喘(小
膝痛、颈痛、肩痛。(2)治疗落枕,配承浆疗效更 佳。(3)肺炎、退烧 说明:本穴接近肺经鱼际穴,对肺炎,支气管炎,支气 管哮喘,痰稠不易咳出,针之有效;本穴治疗子宫瘤; 卵巢炎亦有效。 注意:重子、重仙倒马针对肩胛骨痛有特效;小儿气喘 则用三棱针放血疗法
重子穴 重仙穴
重仙穴
重子穴
3 大白穴
取穴:手握拳当拇指与食指间横纹尽头(虎口底)向外 一寸是穴,可透重子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穴位 肺
火硬穴 火主穴
门金穴 木斗穴
心 心脏支
心脏支 心脏动脉
肝副支
肾副 肝副支 肝副支 肝支 肝副
肝 肝
肝 肝副
肝
Sheet1
六腑 六腑
小腿
肾副支 肾副支
后背 后背
肾支 肾支
五五部位
脏腑
肾
脾
六腑
其他
後脑(小脑)总
六六部位
脏腑
肾
脾
六腑
其他
脾 Page 4
十二指肠 及胃支
坐骨大腿内侧痛 起阳回生心脏病 阴痒带下小腿痹 下肢痹麻妇阴病
穴位
大间穴 小间穴 浮间穴 外间穴 中间穴 还巢穴 妇科穴 指驷马穴 指五金 指千金
心膝穴 木火穴 肺心穴 二角明穴 胆穴 指三重穴 指肾穴 火膝穴 木穴 脾肿穴 心常穴
肺 肺分支 肺分支 肺分枝 肺分支
肺分支
Sheet1
董针正经奇穴特效全表
一一部位
心 心脏 心脏 心脏 心脏 心脏
脏腑
肝
肾
肝副
肾副
脾
肺 肺
心分支 心分支 心分支
穴位 肺
正筋穴
正宗穴
正士穴 搏球穴 一重穴 二重穴 三重穴 四花上穴
肺支 肺副支 肺支 肺支 肺支 肺支
心
心分支 心支 心支 心支 心支
Sheet1
肝
脾
肾支 肾副支 肾副支 肾副支 肾支 肾支
肾
脾
脾
脾
六腑副 脑 脑 子宫
七七部位
再加二三指不伸 一切出血偏头痛 全身疼痛手腕痛 头晕心跳高血压 再加颈扭眼皮酸 肾虚头晕腰背疼 肾炎肢肿腰脐痛 肾虚背痛产后风 子宫炎胀瘤腹肿 耳鼻喉来并眼疾 手指无力手臂痛 脊骨腰痛坐骨痛 脊腰坐骨腹胃痛
其他
特效主治
其门穴 其角穴 其正穴 火串穴 火陵穴 火山穴 火腑海穴 手五金穴 手千金穴 肠门穴 肝门穴 心门穴 人士穴 地士穴 天士穴 曲陵穴
肺支 肺支 肺支 肺分支
肺支
肺分枝
肺支 肢支 肺支 肺分支
心副 心副 心副
心分支 心分支 心分支 心支
穴位
分金穴 后椎穴 首英穴 富顶穴 后枝穴 肩中穴 背面穴
六腑
六腑分支
六腑分支
六腑分支
六腑分支
六腑
子宫
心脏分支
心脏分支
肝分支
心脏分支
肾
心脏 肺(修正)
肝副 肝副
肝(未修正)
肾副 肾副
心脏
胆
脾 Page 1
其他
特效主治
寒疝心病膝眼角痛 寒疝心病黄痰气管
疝牙胃痛尿道炎
疝膝心跳头眼昏
妇人病
肋痛鼻耳病黑斑
一切气痛(腹)
膝部疾患 半身不遂下腿痛 脊颈腿痛尾骨痛 眉棱鼻骨及腰痛 膝痛小兒夜惊啼 驱风脸麻乳肿肌缩 肾亏口乾心弱背痛 膝痛痰迷心风湿 感冒手汗手肤病
通关穴 通山穴 通天穴 姐妹一穴 姐妹二穴 姐妹三穴 感冒一穴 感冒二穴 通肾穴 通胃穴 通背穴 明黄穴 天黄穴 其黄穴 火枝穴 火全穴 驷马中穴 驷马上穴 驷马下穴 下泉穴 中泉穴 上泉穴 金前下穴 金前上穴 中九里穴 上九里穴 下九里穴
肺分支 肺分支
肺总 肺总 肺总 肺总 肺总 肺总 肺机动 肺机动 肺区
脏腑
肝
肾
特效主治
脾
六腑
其他
脑总脊 椎骨总
脊腰颈痛脑骨大
脑总脊 椎骨总
脊椎骨缌
脾 脾 脾
坐骨肩背及腰痛 腰背鼻血腿轉筋 甲状腺肿扁桃炎 面麻偏痛脑瘤炎 脾肿乳炎癌肿大 胃肠心脏肺哮喘
Page 5
四花中穴 四花副穴 四花下穴 腑肠穴 四花里穴 四花外穴 上唇穴 下唇穴 天皇穴
肾关 地皇穴 人皇穴 四肢穴 侧三里穴
功同四花下 肠胃心脏病 急肠牙偏痛脸痹 唇痛白口两阴痒
心肾三高倒食症 眼病癫痫肾亏痛 肾炎浮肿肾亏病 淋萎遗精肾亏腰 四肢颈项痛糖尿
牙痛面痹身侧痛
肾分支
脾
八八部位
脏腑
肝
肾
脾
喉侧(甲 状腺)
喉侧(甲 状腺)
胸肋
喉病鱼骨肩背痛
同上穴倒马 肩锁胸骨肋膜炎 扁桃腮腺瘤肩背 散光眼障眼皮难
六腑
其他
特效主治
Page 6
高血压腰痠头昏
高血压下肢病变 肾炎手背腕臂痛
特效主治 难产胎衣真心疼 脑部疾患鼻塞衄 拇食指痛阴道炎 带下经痛子宫炎
特效主治 强心张颚下胎衣 心脏麻痹手脚痛
肠炎胃炎腹胀痛 脾肿麻痹舌强难
木留穴 六完穴 水曲穴 火连穴 火菊穴 火散穴 水相穴 水仙穴 水晶穴 花骨一穴 花骨二穴 花骨三穴 花骨四穴
肺分支 肺分支
霍乱心麻痹
其他 丹田
特效主治
感冒鼻炎喉头炎 脊椎椎间盘突出 脊椎椎间盘突出 高血压头痛头晕 高血压头痛头晕 下肢不遂肩膝痛 无音疲劳颈瘰疠
人宗穴 地宗穴 天宗穴 云白穴 李白穴 支通穴 落通穴 下曲穴 上曲穴 水愈穴
肺副
肺副支 肺支
肺支
心分支 心支
穴位 肺
火包穴 上瘤穴 海豹穴 木妇穴
心 心
心分支 心副
脾肿胃肠病 心脏病心悸
木炎穴 三眼穴 复原穴 眼黄穴 止涎穴 制污穴 五虎穴
(肺)
穴位
重子穴 重仙穴
上白穴
大白穴 中白鬼门穴 下白穴 灵骨穴 腕顺一穴 腕顺二穴 手解穴 土水穴
肺 肺分支 肺分支 肺细 分支→ 肺支
肺支
心 穴位
肺
心
Sheet1 肝
(胃) 肝
胆
(脾) 脾
二二部位
肺 肺交叉
心 心分支 心副交叉 心副交叉 心分支 心分支 心分支
肝分支 肝支 肝支
肝 肝副 肝副 肝副支
Sheet1
肾副
肾副
四四部位
脏腑
肾
脾
六腑
直属脊椎骨 直属脊椎骨
Page 3
顽秘痔疾妇冷感
胁肋下臂坐骨痛
胸痛闷胀手抽筋
益寿贫血疲感冒 坐骨腿胀脚麻痛
同上穴倒马 急性肠炎,里急后重
急性肝炎肝硬化 心脏尾骨腹沟膝 气管喘息心悸病 气管喘息心悸病 气管喘息心悸病
心总 心总 心总
心总 心分支 心支
心
肝总
肝胆 肝胆 肝分枝 肝分枝 肝分枝
肝交感 肝交感
Sheet1
肾分支 肾分支 肾分支
肾 肾 肾 肾副
六腑 六腑 六腑 六腑
脊椎
肾 脾(1968) Page 7
心病贫血四肢痛
三通选二静脉瘤 子宫月经肠胃血
发烧发冷重感冒
口干喉病身浮肿 任取二穴配补针 任取一穴补流产 肝病椎芽白血病 三穴同时来取穴
脏腑
肝
肾
脾
六腑
肝细分 支交叉
肾分支
肾
脾
肾分支 肾分支 肾脏敏感 肾支
脾分支
三三部位
脏腑
肝
肾
脾
六腑
Page 2
肝炎肿硬化 功同足三里 骨病椎突及骨刺
黄疸 小儿流涎 疮火伤口不收 骨肿指趾脚背根
其他
肾间动气 三焦原
特效主治 膏肓肩痛感咳喘 眼红落枕坐骨痛 急性肺炎小儿喘 儿喘高烧肺坐骨
肾脏腰坐疲外踝
灵白肺虚一切痛 肾虚坐骨痛耳疾 肾虚坐骨耳鼻血 晕针麻醉气血错痛 胃肠腹胀指掌痛
侧下 三里穴
肺支 肺支 肺副 肺副 肺区支 肺支
肺分支 肺分支
足千金穴 肺支
足五金穴
七虎穴 外三关穴 光明穴
肺支
肺 肺
心分支 心分支 心副 心支
心分支
心支
穴位
肺
心
肾副 肾副
肾 肾 肾分支 肾分支
Sheet1
六腑副 六腑副 六腑副 六腑 六腑 六腑
六腑 六腑
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
四肢 牙 牙
胃心肺肩肘食指 放血胃肠心血管 肠胃腹胸睡咬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