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懂氏奇穴总结
人体的董氏奇穴—三风穴、三齿穴、三河穴

人体的董氏奇穴—三风穴、三齿穴、三河穴
1、三风穴
【定位】:手掌朝上,食指与中指叉口上2.5分、5分、7.5分处,共计3穴。
【主治】:头风痛、项紧痛、偏头痛、两肩痛。
【针刺】:直刺2-4分或三棱针点刺放血。
2、三齿穴
【定位】:手掌朝上,当中指与无名指叉口上2.5分、5分、7.5分处,共计3穴。
【主治】:牙齿痛、齿龈炎、咽喉炎、扁桃体炎、胃炎、胃痛。
【针刺】:直刺2-4分或使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配穴】:配四花穴治疗胃痛、胃胀;治疗咽喉炎可先在商阳穴点刺放血,再取本穴。
3、三河穴
【定位】:手掌朝上,当无名指小指叉骨口上2.5分、5分、7.5分处,共计3穴。
【主治】:子宫痛、下腹痛、两腿痛、胆疾、脊椎骨长骨刺、腰痛、坐骨神经痛。
【针刺】:直刺2.4分或使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董氏奇穴笔记—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示意图

董氏奇穴笔记—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示意图
1、《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示意图》
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心脏及六俯分支神经,肝分支神经。
主治:心悸,心脏性喘息、心内膜炎、疝气特效、扁桃腺炎、腹胀气、膝盖痛、眼痛、三叉神经、小儿气喘、疳积
特效主治:疝气。
特效配穴:大间、小间、侧间、中间、下间等五穴
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双手取穴不忌。
食指掌面第一节正中央偏外侧三分处。
刺针法直刺二~四分
侧间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双手取穴不忌。
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间穴下二分半处。
侧间穴以三棱针扎出血(有特效)主治气喘、支气管炎、小儿肺炎特效
小间穴取穴:掌心向上、掌面食指第一节正中央外侧三分上二分半处。
即大间穴上二分半处。
治疗方法:刺针法使用五分针,直刺二~四分。
治疗肠炎(特效)疝气(特效)
中间穴取穴:掌心向上,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治疗方法:刺针法。
使用五分针、直刺、针深二~三分。
下间穴取穴:掌心向上,食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穴。
治疗方法:刺针法 , 使用五分针,直刺二~三分。
(重点)董氏奇穴重点穴位整理

(重点)董氏奇穴重点穴位整理叉三:握拳取穴,针尖紧贴弟四掌骨进针,扎到四五掌骨交接缝处,进针很深。
三又三功效极其强大,的使用频率极高的穴。
此穴在三焦经上,肾与三焦通,可补肾又理气,肝脾肾皆治,可快速提升身体免疫力(一针即把后溪腕顺一二液门中渚中白下白所有穴贯穿);可提神醒脑,治疲劳无力,头晕脑胀,四肢酸疼;叉三配灵骨申脉火菊治上眼脸下重速效;重点,叉三是治五官类疾病的特效主穴,这疼那疼的病,喉咙疼耳鸣牙疼流鼻涕眼疼见风流泪。
感冒二针:木穴配叉三,主针对感冒后打喷嚏,流鼻涕特别多。
如感冒后嗓子疼,咳嗽偏多,用叉三配土水中穴。
头疼二针:大白配叉三。
九里六:【九里穴】是董氏针灸的止痛要穴,但凡全身從头到腳,只要疼痛病症,皆可治疗,還有四肢病症及身体侧面病症,大家猜猜此穴能治療什么呢?【九里穴临床配穴与运用】(一)本穴配木斗、木留、肩六穴、手六白,治療半身麻木。
(二)本穴可配四花穴、驷馬穴、上三黄可治游走性疼痛。
(三)治療肩周炎可本穴加側三里、側下三里、三重穴、三肩穴(四)本組穴配穴三重穴、驷馬穴、腕顺穴可治療耳鸣耳聋,配木斗木留、三重穴可治偏头痛。
上脘:以通滞为主;中脘:以和胃为主;上白穴:肩背痛。
肾关:1.肾关+复溜(扎0.5-0.8)治手麻;2.近视远视老花闪光眼球歪科飞蚊症眼疾,配太阳穴点刺出血更好。
直刺(強心,治高血压)可强心,闷胸痛;斜扎(向外45度,向膀胱经肾经透过去,一针透三经络脾肝肾)补肾又治眉棱骨疼前头疼。
调心肾,治脑神经衰弱,失眠。
天皇穴直下1.5寸。
3.兼肾关:离开肾关穴0.5-0.8分,扎向里面向着阳陵泉方向。
也可往阳陵泉方向透,用三寸针透过去(如果不会这样扎,也可从阳陵泉再扎一针往肾关透)。
腕顺:肩、膝、腰、关节、颈椎、踝以顺。
拇指回头:便秘、痔疮、肛门、尾椎、坐骨神经、妇科、男科、膀胱、肾功能不全之肾脏疾病(蛋白尿血尿小便不利)。
中指回头:侧面、胁肋、中焦肝胆区、肩背腰坐骨神经痛,所以也是手掌上治疗脊椎的穴位。
董氏奇穴常见穴位

腕顺一穴 腕顺二寸
腕顺二穴 腕顺一穴
三三部位
1 三其穴 其门穴:在手背橈骨之外側上緣,距手腕横纹后两寸处
靠内侧一寸处。 其角穴:挠骨之外侧,距手腕横纹后四寸处 其正穴:挠骨之外侧,距手腕横纹后六寸处 手术:手背虎口朝上,臂側放,針斜刺約與皮下平行,
由橈骨上緣以十五度向外斜刺一寸至一寸半,貼骨進 針 主治1)妇科经脉不调,赤白带下 2)脱肛,痔疮痛
手术:针深止五分,禁双手用穴
主治:(1)心脏炎,心跳胸闷(2)呕吐,霍乱 说明:本穴在小肠经上,小肠合穴附近,治疗心脏病有特效,
亦治大腿内侧痛,坐骨神经痛,尾骶骨痛以及内侧膝盖痛。
5 三士穴 人士穴
取穴:手平伸掌心向上、当腕横纹上三寸、前臂桡骨 外侧上缘处是穴
手术:斜刺从外向内,以15度角斜刺五分—一寸五分 主治:气喘、手掌痛、手指痛、肩臂痛、背痛、胸痛、 心悸、蛋白尿 地士穴 取穴:掌心向上、腕横纹上六寸,人士穴上三寸 手术:同人士穴 主治:气喘、感冒、头痛、肾亏、腰痛、心脏病、疝 气、便秘
点。 手术:五分针,针二至三分。 主治:各类妇科病
说明: 本穴位于无名指,与三焦经有关,通过理三焦、疏肝
胆之作用,治疗妇科病变颇有效验。 本穴配妇科穴,左右交替,治疗不孕症。 禁双手同时取穴
还巢穴
还巢穴
4木炎 取穴:掌面无名指第二节之中央线内开二分处
(D线),上穴距第三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三 节横纹六分六(三分点法),共二穴
手术:一寸半针,针五分至一寸深 孕妇禁针
主治:小儿气喘、高烧不退(特效)、急性肺炎、肺机 能不够引起的坐骨神经痛
说明:本穴配灵骨治疗甚广,凡属气滞血淤之症均有效。 若人气滞与气虚,则将导致血瘀血滞。
血瘀上焦则肺疾胸痺;血瘀中焦则为症瘕、血瘀下 焦则为少腹疼痛、妇女疾病;血瘀经络则关节痺痛、 风湿诸病、半身不遂;瘀血内蓄则性情变化而为神经 诸疾。所以取用灵骨穴、大白穴通气补气,而能散滞 消瘀。
董氏奇穴十大常用重要穴位

董氏奇穴十大常用重要穴位
1 正会穴治流鼻血尤具(卓效)。
流鼻血
2 州圆、州崙、州昆等三穴配合正会、前会、后会等穴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之特效穴)。
半身不遂
3 上瘤穴治疗脑瘤(特效)脑瘤
4 上瘤穴治疗脑癌(奇效)脑癌
5 灵骨穴治疗肺癌、肺气肿、肺积水时配大白穴(奇效)。
肺癌、肺气肿、肺积水
6 灵骨穴治疗半身不遂时配大白穴、上三黄穴、通肾穴、通关穴、通背穴、通山穴、通天穴、正会穴(奇效)。
半身不遂
7 耳圆穴治疗解酒醉(特效)解酒醉
8 灵骨穴治疗经痛配门金穴、四花上穴特效。
经痛
9 通关、通山、通天、通心、通灵五穴配通肾、通胃治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有(奇效)。
胃、十二指肠溃疡、久年胃病
10 正筋、正宗、正士三穴同时取用为治疗坐骨神经痛、骨刺之(特效穴)。
坐骨神经痛、骨刺。
董氏奇穴-经典68穴

董氏奇穴-经典68穴1.外三关123穴(与咽喉、肺有关)在外踝尖与膝盖外侧高骨之直线上。
主治:扁桃腺炎、瘤、癌、喉炎、喉癌(特效)、肺癌(有奇效)。
腮腺炎、肩臂痛、各种瘤、红鼻子(特效)。
青春痘、粉刺(效佳)。
瘰疠(特效)。
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效果卓著。
4. 双龙一穴在外膝眼下一寸五分,胫骨外侧骨陷中。
解剖位置:外侧腓腹皮神经、肺支神经。
主治:乳癌、乳瘤、乳腺炎、乳头炎。
5.双龙二穴一穴下6分6.双灵12穴掌面中指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横纹中央(四缝穴)内侧二分半处。
(治疗范围广泛) 主治:肺癌、骨癌、心脏内膜炎、肾炎水肿、肝癌、肝硬化、血癌、白疲风、口腔炎、喉癌、百日咳、小儿瘠积、小儿消化不良、心脏扩大、狭心症、心律不整、胃腺炎、及重症急救。
以三棱针浅刺、从针孔挤出少量透明液特效。
刺出黑血亦佳。
8.木灵穴穴位:掌面无名指第一节与第二节间之横纹中央点偏外侧二分半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枝、肝之神经。
主治:肝硬化、肝炎、肝癌、胆囊炎、胆道蚵虫症。
痿症、半身不遂。
以三棱针刺出黄白色液体、或刺出黑血均效。
9.妇科穴手背大拇第一节外侧,从掌指横纹起,每上二分一穴、合计五穴。
(也有妇科2穴,一说)主治:子宫癌、于癌瘤、子宫炎、卵巢炎、不妊症、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阴痛肿痛、赤白带下、阴吹、产后风症(月内风症)。
14.木火四穴手背2 3 4 5 指第2、3节间横纹正中央处。
解剖位置: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
三棱针浅刺出血奇效。
注意与禁忌:木火四穴效果迅速,通常针不超过五分钟为原则。
连续取用五日后,限用三分钟。
18.八关穴手背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的第一節正中央內外側各五分的下二分半處、共八穴。
劑量:由下往上斜刺二~三分。
主治:中风、半身不遂、手臂不举(特效)、腿痛(特效)耳鸣、痿症、五十肩配正会穴20.下高穴手解二穴(少府穴)(于小指掌骨与无名指掌骨之间,握拳时小指尖所触之处。
左常波老师总结-董氏奇穴核心特效穴

左常波老师总结-董氏奇穴核心特效穴董氏奇穴特效核心奇穴本篇精选董师公及杨老师最常用特效奇穴三十余个,条分缕析,深入阐释。
这是董氏奇穴最精华最核心的部分。
杨老师曾云:“真正悟透了董氏奇穴之精神,常用奇穴二、三十个足矣。
”讲义中提到的奇穴均按董公原文,以“部位”、“解剖”、“主治”、“取穴”、“手术”来论述,文字有欠精确处,以讲课内容为准,特别提出:此处之“解剖”,非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与董门秘传掌诊真诀有关,讲课中会略有提及,点到即止。
临床发挥部分,乃本篇精彩内容,请做好笔记。
【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内侧。
计有两穴点。
解剖: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肝神经。
主治:肝火旺、脾气躁。
取穴:当掌面食指之内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纹六分六,共二穴。
手术:针深二分至三分。
【还巢穴】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之侧)正中央。
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
取穴:当无名指外侧正中央点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二至三分。
【木火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部位:在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
解剖:正中神经、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此穴曾用于治疗高棉国总统朗诺元帅半身不遂,奇效。
)取穴:当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是穴。
手术:皮下针向小指方向横刺。
注意:第一次限用5分钟,5日后限用3分钟,又5日后限用1分钟。
时间及次数均不可多用。
【妇科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部位:在大指第一节之外侧。
解剖:桡神经、正中神经、子宫神经。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性均可)、子宫肌瘤、小腹胀、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痛经、月经过多或过少。
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之中央线外开三分,距前横纹三分之一处一穴,距该横纹三分之二处一穴,共二穴。
手术:贴于骨旁下针,针深二分至三分,一次两针齐下,谓之倒马针。
【制污穴】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
董氏奇穴针灸大全

董氏奇穴针灸大全董氏针灸董氏奇穴针灸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结肠炎、耳鸣、不孕症、妇科病等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第一章头面颈项一.头部(一)头痛:1.木火加肺心;妇科;富顶;后枝;火主(心脏病引起);天皇;火散;针灵骨立可缓解2.背部五岭点刺(二)偏头痛:指三重;妇科;六完;三重(特效);四花外点刺;[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 4~5次,头痛即不复发];九里;耳背刺加足解穴(三)前额痛:二角明加中白;火菊加火连;水相加中白;五虎四(四)后项痛:指三重加人皇(五)头顶痛:妇科(六)巅顶痛:门金(七)巅头痛:火主(八)眉棱骨痛:二角明;花骨一;肾关(九)鼻骨痛:二角明;花骨一(十)后头痛:指三重;火菊加火连;水相加正筋加正宗;冲霄点刺出血(十一)太阳穴部位:门金二.眼疾病(一)眼角痛:大、小间;海豹;火散;花骨一(二)眼角发红:上白;花骨一;驷马(三)眼花:火腑海;火散(四)眼晕:火菊(五)眼散光:肾关;中白(六)眼球歪斜:肾关加三皇(七)眼暴癢:上白加上三黄;花骨一(八)眼癢:上白;火硬刺(九)眼发干:木穴;明黄;复溜(光明)(十)流泪:木穴(十一)火眼病:腕顺一、二(十二)青光眼:肾关加复溜加行间(十三)白内障:水相加肾关加人皇;四花中;光明(十四)针眼:灵骨左右交刺,一、二次即愈(十五)角膜炎:耳尖、肝俞、五岭点刺出血;加针上白穴,效果更佳;驷马穴(十六)眼跳:侧三里,侧下三里,肾关;风市,复溜三.鼻疾病(一)鼻炎:指驷马;火腑海穴;分金;四花上加驷马;马金水(过敏性鼻炎:印堂)(二)鼻衄:腕顺二穴;肩中;博球(三)鼻塞:火硬(四)感冒鼻塞:肩中特效,门金;侧三里一针通四.耳疾病(一)耳鸣:;指驷马;灵骨(肺经虚者);火硬;六完;花骨一(二)耳聋:灵骨;花骨一;驷马;三泉;先三重放血,再驷马穴;总枢穴放血(三)耳中神经痛:木留(特效)(四)耳炎:指驷马(五)中耳炎:外三关;外踝四周散刺出血(六)美尼而:六完;上三黄加百会(留针二小时,特效)(七)耳痛:三重,四花外同时点刺出血五.口舌齿疾病(一)下颌痛、张口不灵:火硬(二)口内生瘤:四花上,四花中点刺(三)牙痛:浮、外间;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灵骨(四)唇喎:火主加灵骨;一、二、三重(五)唇生疮:犊鼻点刺(六)牙龈出血:上三黄(七)舌根较大而言语不清者:失音(八)舌强言语困难:三重加木留;肩中,商丘(九)唇痛、白口症:上、下唇六.咽喉疾病(一)喉咙生疮、咽炎:足千金、五金;外三关(二)慢性咽喉炎觉喉中痒而欲咳者:灵骨加大白加手心喘咳点(三)咽喉肿痛:火主加曲池;通肾胃背;三重、足千金点刺出血(四)鱼刺鲠喉:手五金、千金;三重(特效);足千金、五金(特效)(五)口干:指肾(或三重放血,再针侧三里、侧下三里)(六)发音无力:背面穴(七)咽感异常:劳宫穴下一寸(八)咽喉炎:曲陵点刺(九)喉咽:分金加镇金(十)喉瘤:通肾胃背(十一)瘰疬:三重、六完(均取患侧)(十二)发音无力:背面穴(十三)食道癌:三重七.颜面疾病(一)三叉神经痛:木留加足三重(特效)(二)脸面神经麻痹:指三重;灵骨;富顶加后枝;四花外刺;侧三里加侧下三里加风市;三重点刺出血;(三)面神经紧张:驷马;上中下泉八.颈项疾病(一)甲状腺肿大:一、二、三重加通天、关、山(往外、内长者);三反(往内);驷马(眼突出)(二)颈部胸索乳突肌痛:心门(三)扁桃腺炎、甲状腺肿:足千金、五金;外三关(四)脖颈痛:肺心穴;上白;富顶加後枝;火菊;三皇;四肢穴;九里第二章四肢躯干九.上肢疾病(一)手腕手臂痛:水愈刺;三重;九里中(二)手臂及手指痛:天地人士;花骨二(三)手抽筋:火陵;火山(四)手下臂痛:火串(五)手足麻木:大间;五虎一、二;火菊;肾关;九里(六)手指拘挛不伸:重子加重仙加泻尺泽;姐妹一、二、三(七)手腕挠侧扭伤:上白(患侧);驷马(八)手大指痛:中白加下白;海豹;胆穴(九)手痛:人宗;火主(十)中指无名指不能弯曲:木留(十一)手腕无力:水曲(特效)(十二)手指无力:花骨一(十三)上臂痛:四花副刺;外三关;上曲(十四)手三里附近麻痛:四肢加天皇(十五)肘以下至腕之手臂臂外侧痛:上三黄(特效)(十六)肘关节炎:曲陵刺(十七)手腕痛:临泣、地五会、侠溪(倒马)(十八)两手拘挛:泻尺泽,针肾关(十九)肘关节痛:灵骨特效;风市;四花中(二十)手指麻:对侧门金、束骨、再针大间;肾关、复溜特效(二十一)中指(趾)麻:通关、通山(二十二)指关节痛:五虎一;人士(二十三)腕关节痛:侧山里、侧下三里(二十四)腱鞘炎:五虎一特效(二十五)手麻:手三里(二十六)肩背痛(膀胱经第二行外侧痛):足千金、五金;马金水加快水(二十七)肩痛:肾关(但下针不贴胫骨,离胫骨五分);七虎(二十八)肩冷:四花外强刺激(二十九)肩胛骨下端痛:腕顺一、二(三十)肩胛骨痛:心膝(三十一)肩关节痛:灵骨加大白加上白;三重(三十二)肩臂痛:天地人士;外三关(三十三)肩胛骨痛:重子加重仙(未有不效者);心膝(三十四)肩后侧痛:六完加驷马(三十五)肩背痛:重子、重仙;通肾、通胃、通背特效(三十六)肩峰痛(发肿):三通;九里;侧下三里(三十七)锁骨及肩髃部瘤肿:木留(特效);外三关(三十八)肩臂不举属心者:火膝(三十九)肩痛:肩中(四十)缺盆上下痛:木留(四十一)锁骨炎:七虎十.下肢疾病(一)四肢痛:四肢穴(二)腿肌痉挛:搏球(三)脚痛、麻:手五金、千金;人宗;大主;火菊;九里(四)腿碰伤或委中外侧筋紧难伸:灵骨加尺泽(五)腿酸:火腑海穴;水愈;背面穴点刺出血;水金、水通;七里、九里(六)脚掌不能弯曲:腕顺一、二(七)脚无力:上白;肾关(八)膝盖痛:大小中间;心膝;火膝;胆穴;五虎四五加(肩中特效);重仙;土水;火硬刺;三金点刺出血(九)膝无力:心膝(十)膝内侧痛:心门(十一)曲泉穴痛:心膝(十二)小腿肚胀痛及曲泉穴一带筋紧:木火(十三)小腿胀痛:肺心穴;手五金、手千金;云白加肩中;李白;上曲;次白;精枝点刺出血最佳(十四)下肢无力:肩中加上曲、云白或加下曲、李白(十五)一切下肢痛:灵骨加大白加中白(十六)足三里至足外踝痛或麻:中白加下白(十七)下踝关节扭伤(胆经部分):上白(双侧);驷马(特效)(十八)外踝痛:胆穴;五虎四、五加小节;上白加二间;中白(肾性);云白加上白(十九)内、外踝痛:五虎四、五;中、下白(二十)足跟痛:肺心穴;五虎四、五;火全;灵骨(二十一)足跟腱痛:胆穴(二十二)足趾麻痛:五虎二、三(二十三)足背麻痛:五虎三、四(二十四)足冷:四花外(轻刺激)(二十五)大腿痛:叉三特效;金林点刺出血特效(二十六)脚抽筋:正筋;次白(二十七)腿软无力(兼心跳):肩中;通天特效(二十八)腿麻:驷马、肩中(二十九)趾麻:下三皇(三十)腿冷痛:双凤点刺出血;再针通天、通肾(三十一)膝盖冷痛:针单侧通天;肩中十一.胸腹病(一)胸痛:妇科(二)胸下心侧痛:上白(三)胸部打伤:灵骨加大白;驷马(四)胸部发闷:小中间;火陵;火山(禁用双手);手五金、千金;曲陵刺(五)胸骨痛及肿胀:七虎(六)打伤中气呼吸困难:灵骨加大白(七)开疏胸次:四花外刺(八)胸腹侧痛(压痛):驷马(九)胸腹膜炎:四花中点刺出血,再针驷马(十)胸腹部任脉线上痛:水相(十一)胸连背痛:驷马,然后承山;肾关;上白(十二)小腹侧痛:驷马、通天、通胃(十三)肋膜炎(肋间神经痛):指驷马;四花中、副、外刺;七虎穴;驷马(十四)腹痛:指五金;千金;手五金;花骨四(十五)腹胀:灵骨加大白加土水;背面穴;水晶;四花下;腑快(十六)腹膜炎:肠门(特效)(十七)腹部肿瘤:外三关(特效)(十八)上腹部胀大易罹中风:三重(可使上腹变小,并预防中风)(十九)小腹胀:腕顺一、二(二十)肋胁痛:火串(二十一)胁下痛:三重(二十二)胸胁痛:下都十二.腰背痛(一)坐骨神经痛:上白;火腑海穴;手五金;手千金;花骨三、四;灵骨、大白特效;鼻翼特效(二)肺机能引起之坐骨神经痛:上白、灵骨;火陵;上、下曲;温溜、下廉;肩贞、臑俞(三)肾脏性之坐骨神经痛:中白;腕顺一、二;肾关(四)少阳经坐骨神经痛:上白;中白;火陵(五)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之坐骨神经痛:四花副、下加腹肠穴;上三黄(特效)(六)心经之坐骨神经痛:天府、侠白;通里、大陵、内关、间使(七)背痛:指肾;重子、重仙;腕顺一、二(由肾亏引起);天地人士;九里(八)阔背肌痛:(膏肓痛):指肾;重子加重仙;腕顺一、二;搏球(50%有效);肾关(肾亏所致)(九)腰痛:灵骨;後椎加首英(若他法全无效时,此法可意想不到之功);水愈;水曲;花骨三、四(十)背椎痛:肺心穴;水相;花骨三、四;正筋、正宗;火全;四花外加肾关;马快水(十一)背脊畸形:上三黄下针即见效(十二)正中线痛:委中点刺出血,再针昆仑(十三)背连下腿痛:马快水(特效)(十四)腰酸:火腑海穴;支通、落通;火散;搏球;肾关(十五)脊椎骨弯曲痛、手脚痛:消泺(十六)脊椎骨脱臼:後椎加首英(十七)腰脊痛:腕顺一、二;三皇(十八)第一、二胸椎两侧筋紧:天皇(十九)腰椎强不能弯曲:;灵骨加叉一(二十)髂骨後上脊两侧痛:肺心穴;腕顺一、二(二十一)背痛:火散(二十二)闪腰岔气:二角明;马金水(二十三)膀胱经外髂骨痛:中白(二十四)脊柱痛:心膝;中白(二十五)腰眼痛:二角明(二十六)尾骶尖端痛:心门;後会第三章脏腑疾病十三.心脏疾病(一)心脏病:大间;心常(慢性擴大特效);四花上;四花里;天地人士(心跳过速)(二)心脏炎:心门;四花中上(三)心脏衰弱:指肾;天地人士加灵骨(四)心脏性之风湿病:火膝;心常;三通(五)心脏二尖瓣血管阻塞之胸痛:灵骨加大白(六)心痛:火膝;四花中副刺;火包;肾关(七)心跳:小间;中间;心常;火串;心门;肩中;火菊;四花上里;伏兔(八)心惊:胆穴(九)强心(昏迷时使用):火硬(十)心下胀:心门;通关、通山(十一)心跳过快:心门特效;通关、通天;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十二)心肌炎:心门(十三)血管硬化:四花中、副点刺出血十四.肺脏疾病(一)肺炎:重子(特效);大白刺(二)肺积水:四花中(特效)(三)肺结核: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再针驷马(四)肺瘤:四花中(五)肺气肿: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六)支气管炎:小间(七)肺癌、肺气肿:心常加灵骨、大白(特效)(八)咳嗽、气喘:重子(小孩最有效);大白刺;火腑海穴;天地人士配灵骨(特效);人宗;曲陵;四花外强刺激;土水穴(特效)(九)哮喘:四花上中;驷马(十)痰咳不出:重子重仙十五.肝胆疾病(一)肝火旺:木穴;木炎(二)肝炎:木炎;肝门;上曲刺;火包;火主(三)肝肿大硬化:木炎;上曲刺;再针肝门,明黄;肝俞点刺,再针上三黄(四)肝炎之肠炎:肠门;木斗;木留;三重(五)肝弱:富顶(六)口苦睡不着:木炎(七)慢性黄疸:眼黄加三黄;火枝加火全加其黄(八)急性黄疸:眼黄加肝门;火枝加火全加其黄(九)面黄四肢浮肿:人宗(十)胆病:木斗;木留(十一)胆结石:木枝(十二)胆囊炎:火枝;火全十六.脾胃疾病(一)脾肿大:脾肿;上三黄;三重;木斗;木留;人宗(二)反胃(倒食):天皇;肾关(三)胃酸过多:天皇;肾关(四)胃痛:浮、外间、肠门;火主;门金;花骨四;四花中、上、下、里(五)胃下垂:脾肿加足三里加内关加中脘,并灸神阙、气海、关元(六)胃炎,久年胃病:土水;门金十七.肾、膀胱病(一)肾脏病之腰痛、腰酸:中白;腕顺一、二;水相(二)肾脏病之背痛:中白(三)肾亏:指肾;地士;搏球加四花中(四)肾痛:二角明(五)肾募穴京门处痛:二角明(六)肾脏炎:後椎加首英;水愈刺(特效);水相;天地人皇;通肾胃背;马金水加快水;腕顺一、二(七)肾结石:水愈;马金水(八)膀胱结石、膀胱炎:马快水(九)蛋白尿:天地人皇;通肾胃背十八.大小肠病(一)肠炎:指五金;千金;肠门;门金;四花下;腑肠加门金;四花外刺;足千金;五金;通肾加通胃(二)肠痛:灵骨;四花里(三)肠胃慢性出血:姐妹一、二、三(四)肠风下血:中白(五)痔疮出血:委中刺加中白(六)大便脱肛:其门(七)顽固性便秘:其门(八)便秘:火串(九)肚脐周围及腰痛:腕顺一、二(十)大肠部胀痛:肠门;门金(十一)肠出血:四花中、外点刺,再针姐妹穴第四章其他疾病十九.妇科疾病(一)子宫瘤:凤凰巢加妇科;重子加重仙;火硬;火主;水晶;姐妹一、二、三(二)子宫炎:凤凰巢;妇科;木妇;火硬;火主;水晶(三)子宫不正:凤凰巢加妇科(四)卵巢炎:重子加重仙(五)输卵管不通:木妇;凤凰巢加妇科(六)妇科产后风:水相(七)妊娠呕吐:三通(双足取穴,特效)(八)月经不调:凤凰巢;妇科;灵骨;其门;木妇;上三黄;姐妹一、二、三(九)经痛:灵骨;木妇;三泉(十)赤白带下:凤凰巢;妇科;灵骨;其门;天宗(特效);云门;木妇(特效);姐妹一、二、三;通肾、通背、通胃(十一)安胎:凤凰巢加妇科(十二)不孕:凤凰巢加妇科(十三)难产:灵骨;火包;火主(十四)胎衣不下:火包;火硬(十五)回乳:指驷马(十二年乳水不收)(十六)乳癌:外三关(十七)乳肿大:指三重(十八)乳房硬块:三重(20次左右可消)(十九)阴道痒:天宗;云白(二十)阴道炎:云白;海豹(二十一)阴门发肿:凤凰巢(二十二)女人性冷淡:其门(二十三)难达高潮:其门(二十四)原发性痛经:合阳,承山(二十五)宫寒痛经:至阴,承山(二十六)回乳:光明,足临泣(二十七)急性乳腺炎:内关;肩井;太冲、梁丘二十.前后阴病(一)尿道痛(非细菌性):火主;灵骨(二)尿道炎:浮、外间;六快(三)尿道结石:马快水加六快加七快(四)小便不通:火硬刺;下三皇;肩中、云白、下曲(五)小便出血:三皇(六)小便过多:凤凰巢(七)阴茎痛:六快(八)龟头长红点:六快(九)尿意频数:海豹、木妇特效;马快水;肾关(十)淋浊:通肾、通胃、通背;马快水(十一)睾丸坠痛:大间(十二)疝气:大小中外浮间;海豹;腹快(十三)性病:上、下唇(十四)阳痿、性能力不够:三皇(十五)遗精、滑精:三皇(十六)尿石所致绞痛:太溪;精灵(十七)急性睾丸炎:灸阳池二十一.疑难病(一)糖尿病:天宗;天地人三皇;四肢穴(二)血糖过低:上三黄加肾关(三)感冒后四肢酸痛:三通任取二穴加四肢穴(四)感冒:木穴(又名感冒穴);火腑海穴加分金;人宗(五)感冒流清涕:木穴(六)头晕眼花:中间;指驷马;火腑海穴;四花上;三通(针对脑贫血)(七)头晕脑胀:灵骨;富顶;後枝;支通;落通;火菊;火散(八)血压高:富顶;後枝;上曲;下曲;支通;落通;五岭刺加火硬(九)血压高引起之头晕眼晕,心跳,心衰:火连(十)血压高(肝阳亢进),中风後神志不清:火连(十一)血管硬化:後枝;肩中;地宗;支通;落通;火菊;四花中、副(十二)脑神经不清:正会、镇静、三重(十三)伤之流血不止:火包刺;六完(十四)止血:花骨四(十五)全身关节痛、神经痛:水曲(十六)妇人美容要穴:三皇(十七)妇人黑斑:上三黄(十八)骨头胀大:复原穴(十九)骨骼肿大:中白;火硬;消骨穴(二十)四肢骨肿:腕顺一、二;水曲;水相(二十一)扎针数日后麻觉未除者:木留(二十二)白血病:木留(二十三)白血球过多:上三黄;火枝加火全(二十四)丹毒:心门(特效)(二十五)抽筋:曲陵(二十六)狐臭:天宗;李白(二十七)减肥:水曲(二十八)小儿睡中咬牙:三重、四花下(二十九)特大号青春痘:腑肠加外三关(三十)癫痫:三通(天、关、山)任取二穴加上三黄(久扎必好);火枝加火全加土水(一个月断根);肺俞,厥阴俞点刺(三十一)雄胸:金前上、下穴(三十二)灰指甲:水愈附近刺(手指甲週期性溃烂、脫甲、似可参考)(三十三)皮肤病:指四马;木穴;後枝;四馬(用中心四馬不便時,可用指四馬)(三十四)牛皮癬:四馬(三十五)頸項皮肤病:肩中(此穴治頸項皮肤病,頗奇特)(三十六)手掌心脫皮:木穴(三十七)手掌皮肤硬化(鵝掌風):木穴(三十八)外感風邪不宣之皮肤騷癢:木穴(神效)(三十九)臉面黑斑:指四馬(四十)小兒夜哭:瞻穴小兒夜哭、小兒發驚風:血海(四十一)驱风:指三重(四十二)睡中咬牙:四花下特效(四十三)脂肪瘤:明黄特效;外三关(四十四)失眠:下三皇;镇静(四十五)高血压:五岑、委中、四花中外点刺出血(四十六)暴瘖:失音(四十七)半身不遂:木火;灵骨加火白;肩中;上曲;下曲;六完加三重;驷马;九里(四十八)半身麻痹:肩中;夹宗;云白;上曲;下曲(上曲云白肩中;下曲李白肩中)木斗;木留(四十九)肌肉萎缩:指三重;水曲(五十)生气而痰迷心窍:火膝(五十一)难产:火包(五十二)子宫炎(经痛):木妇;妇科;门金穴(特效)(五十三)发汗、止汗:木穴(五十四)痞块:三重(五十五)发寒熟:木穴(五十六)阳症起死回生:地宗(五十七)脑部各种病变:上瘤(五十八)脑瘤、脑膜炎:四散加火菊加火连(单脚);上瘤;三重;州磮(五十九)脑骨胀大、脑积水:正筋、正宗、正士;配上瘤(六十)脑震荡后遗症之头痛:三重(六十一)外感风邪不宣之皮肤骚痒:木穴(神效)(六十二)各种瘤:外三关(与三重交替使用)(六十三)帕金森:上三黄加百会加镇静加肾关;复溜、明黄(六十四)舞蹈病:上三黄(六十五)游走性痛:上三黄;中九里(六十六)精神紧张引起之失眠:上三黄(六十七)神经性呕吐:三通(六十八)呕吐:心门(六十九)全身麻木属气血不通者:木留(特效)(七十)全身之骨痛、酸麻:列缺透太渊;鱼际透劳宫(七十一)消化不良:脾肿穴加通山、关、天(特效);木斗;木留(七十二)干霍乱:心门(七十三)霍乱转筋:搏球加四花上、里(七十四)疲劳:富顶;支通;落通;木留;木斗(七十五)全身疲劳:背面刺、落通(七十六)西药中毒面呈黑色:解穴(七十七)痿症:正会加三通:正会加下三皇加肾关加足三里加阳陵泉加肩中(七十八)一切气逆(肺气、胸胀、腹胀、肾不纳气):水金、水通(七十九)呃逆:水金、水通(八十)腰围大由於胀气者:水金加水通加灵骨加大白(八十一)胆绞痛:太冲(八十二)注射后臀部疼痛:阳陵泉(八十三)过敏性鼻炎:印堂(八十四)胃肠型感冒:胸背部反应点灯心草点治(八十五)急性黄疸型肝炎:足三里,合谷,三阴交(或中封)(八十六)急性细菌性痢疾:阴陵泉,外陵,高热者配内关。
人体的董氏奇穴—四花穴、四肢穴、肾关穴

人体的董氏奇穴—四花穴、四肢穴、肾关穴
1、四花穴
【定位】
1.四花上穴:在外膝眼直下3寸,胫骨外帘,足三里穴向胫骨内1寸处。
2.四花中穴:在四花穴直下4寸处。
3.四花下穴:在四花中穴直下5寸处。
【穴性】:疏通心肺,调理脾胃。
【主治】: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肠炎,便秘、腹痛等胃肠道疾病;心脏病、心内膜炎、肺气肿、肺炎等心肺疾病。
【针刺】:直刺1.5-2.0寸,局部酸麻胀痛,或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以上疾病特效。
【记忆技巧】
花花肠子—治疗肠道疾病
心花怒放—治疗心脏疾病
头晕眼花—治疗头晕眼花
2、四肢穴
【定位】:胫骨内侧缘,内踝尖直上四寸五分。
即传统三阴交穴上1.5寸处。
【主治】:胃酸过多、胃食道逆流、网球肘、腕脉综合征、手脚麻木、糖尿病。
【针刺】:由下往上贴骨斜刺2寸。
【应用】:常配肾关穴一起针刺,健侧取穴,治疗腕脉综合征、网球肘特效。
3、肾关穴
【定位】:阴陵泉穴下1.5寸,胫骨内侧缘。
【别名】:天皇副穴。
【穴性】:补肾助阳、通脉止痛。
【主治】:肾虚引起的各种疾痛;肩臂不举、手脚麻木等。
【针刺】:直刺1.0-1.5寸,局部酸麻胀痛。
【应用】
1.治疗老年肾亏、夜尿频多卓效。
2.治疗肩臂疼痛、十指麻木特效。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火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在火梁穴下三寸。
即在后腿横纹正中央(委中穴)直上四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脊椎神经、心之分支神经、脑神经、肾分支神经、坐骨神经。
主治:脊椎骨骨刺、坐骨神经痛(特效)、颈椎骨骨刺(奇效)、腰痛、背痛、后脑部挫伤、脑神经痛、项紧痛、偏头痛、胸闷、肾脏炎。
痔疮(特效)、半身不遂、冠心症(特效)。
针刺法:直刺1——2.5寸或用三陵针点刺出血立即见效。
木府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在火府穴(臀下横纹正中央直下三寸。
)向内横开二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肝之副神经.脾之神经,闭锁神经。
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腰痛有背痛、头痛、肝炎、疵气、持疮、经痛、摄护腺肿大、骨刺、便秘、腹泻、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风湿开节炎,冠心症(特效)。
针刺法:直刺1—3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立即见效。
木梁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在木府穴直下四寸。
即火梁穴向内横开二寸。
(臀下横纹正中央直下七寸。
向内横开二寸)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肝之副神经.脾之神经心绞痛的症状,闭锁神经。
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腰痛有背痛、头痛、肝炎、疵气、持疮、经痛、摄护腺肿大、骨刺、便秘、腹泻、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风湿开节炎,冠心症(特效)。
针刺法:直刺1—3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立即见效。
木昌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穴位:在火昌穴向内横开二寸,(后腿横纹正中央直上四寸)向内横开二寸,距膝横纹四寸。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肝之副神经.脾之神经,闭锁神经。
主治:坐骨神经痛下腰痛有背痛、头痛、肝炎、疵气、持疮、经痛、摄护腺肿大、骨刺、便秘、腹泻、膀胱炎、尿道炎、腿痛、风湿开节炎,冠心症(特效)。
三棱针点刺出黑血立即见效。
针刺法:直刺1—3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立即见效。
金府穴穴位:在火府穴(臀下横纹正中央直下三寸)向外横开二寸,距臀下横纹三寸五分。
解剖位置:后大腿神经、肺之神经、心分支神经。
主治:肩臂痛、腰痛、坐骨神经痛(特效)、两胁痛、偏头痛、半身不遂、痿症、背痛、痔疮、急慢性肺炎、胸痛、冠心症。
董氏奇穴32个穴位图解大全(48个经外奇穴功效及穴位图详解之一)

董氏奇穴32个穴位图解大全(48个经外奇穴功效及穴位图详解之一)1、里内庭穴【图解里内庭穴的位置】里内庭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
【取穴方法】在足底,当足掌面第2与第3趾的夹缝之中,(即:第二、三跖趾关节前方凹陷中),与足背胃经内庭穴相对处,俯卧或仰卧、跷足的姿势取之。
【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趾腱膜。
分布有足底内侧神经的趾足底总神经。
点击查看:同身寸法》》【1寸、2寸、3寸取穴比量方法示范图】【穴名解说】里内庭穴,经穴名,属于:经外穴名。
见《中国针灸学》。
【里内庭穴位的作用功效】1、缓解治疗牙痛、齿龈炎、扁桃体炎、去除口臭等;2、抑制食欲、缓解治疗泻胃火、胃痉挛、急慢性肠炎、小儿消化不良、胃痛等;3、缓解治疗小儿惊风、抽搦、癫痫等;4、缓解治疗食物中毒、三叉神经痛、荨麻疹、五趾疼痛等。
【作用功效】镇惊安神,消食导滞。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按摩手法】里内庭穴在第二和第三脚趾趾缝的位置,躲在趾缝当中,最好拿一个小圆钝头的东西来按摩,这样刺激得比较到位一些。
【针灸疗法】直刺里内庭穴0.3~0.5寸,可灸。
2、印堂穴[印堂穴的准确位置]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就像印度妇女点吉祥痣的地方)【穴位解剖】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和降眉间肌。
皮肤由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分布。
肌肉由面神经的颞支支配,血液供应来自滑车上动脉和眶上动脉的分支及伴行同名静脉。
印堂穴,经外穴名,隶属:经外奇穴。
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
别名:曲眉(唐代《千金翼方》);光明(唐代《新集备急灸经》)。
在降眉间肌中;布有额神经的分支滑车上神经,眼动脉的分支额动脉及伴行的静脉。
印堂穴又名曲眉穴,位于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取穴时用左手拇,食两指将印堂穴局部皮肤捏起,右手持针快速由上向下(鼻尖)方向平刺0.5寸左右。
施捻转提插手法,针感以局部酸胀或向鼻部放散者为佳。
可用艾灸、埋针、透刺、三棱针点刺出血等法。
董氏奇穴发挥整理

1-1-1 五虎穴【五虎穴】部位:在大指掌面第一节之桡侧。
【附图】解剖:(血管)指掌侧及背侧固有动脉形成之血管网。
(神经)桡神经与正中神经之分支指背侧固有神经。
(肌肉)蚓状肌,骨间肌。
(桡神经浅支、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脾神经。
)主治:治全身骨痛。
取穴:当大指掌面第一节之外侧,每二分一穴,共五穴。
手术:于大指桡侧黑白肉际下针,每穴可下针二至四分,依治疗远近而定(参看附一)。
说明及发挥: ※五虎穴位于阴掌大指第一节A线上,计五穴,取穴采六分点法,已如本节前言所述自上而下,即自指尖向手掌顺数。
依序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
※五虎穴应用广泛,对于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
※五虎一治手指痛酸腱鞘炎、五虎三治足趾痛酸、五虎四治脚踝、脚背酸痛、五虎五治脚跟酸痛皆极有效。
五虎二则作为五虎一或五虎三之倒马针。
五虎三尚可治头痛。
※本人以此穴组治愈篮球、体操、网球国手多人,有些病例病已多时,仅针一二次即愈。
1-1-2. 中间穴【中间穴】部位:食指第一节正中央。
解剖:(肌肉)有屈指深浅肌腱。
(血管)在食指桡侧指掌关节前方,有来自桡动脉的指背及掌 侧动、静脉。
(神经)布有桡神经的指背侧固有神经,桡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桡骨神经之皮下支、肺分支神经、心脏及六腑神经)主治:心悸、胸部发闷、膝盖痛、头晕、眼昏、疝气。
]取穴:当食指第一节正中央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深一分至二分治心胸头眼病,针二分半治疝气及膝痛。
(原注:禁忌双手同时取穴)运用:治疝气成方——外间、大间、小间、中间四穴同时用针为主治疝气之特效针。
说明及发挥: ※上述之大间、小间、外间、浮间、中间等穴均忌双手取穴,一般而言,单手取穴,以男左女右为准则。
※上述诸穴为治病之特效穴,若能配合三棱针在内踝及内踝周围点刺放血,效果更佳。
※依据董氏对应针法(见附三)第四种之“手躯顺对法”,董氏以五个“间”穴治疗疝气,具有一定的道理。
此五穴均在食指上,与大肠经有关,透过“肝与大肠通”之理论,治疗疝气当然有效。
董氏针灸奇穴全集[整理]
![董氏针灸奇穴全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af6adb59d5bbfd0a78567343.png)
董氏针灸奇穴全集[整理]最新实用董氏针灸奇穴全集上董景昌、胡文智穴道名稱:大間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雙手取穴不忌。
劑量:直刺二,四分為肝及大小腸神經穴位:食指掌面第一節正中央偏外側三分處。
解剖位置:固有掌側指神經,心臟及六俯分支神經,肝分支神經。
主治:心悸,心臟性喘息、心內膜炎、疝氣特效、扁桃腺炎、腹脹氣、膝蓋痛、眼痛、三叉神經、小兒氣喘、疳積治療方法:刺針法案例描述:大間、小間、側間、中間、下間等五穴為治療疝氣之特效穴在疝氣一二?名患者治例中,完全痊癒九十八人,減輕者十七人,無效五人。
有效案例_特效主治:疝氣有效案例_特效配穴:大間、小間、側間、中間、下間等五穴有效案例_特效權值:90針感:局部脹痛麻電感。
穴道名稱:側間穴取穴:左病取右,右病取左。
雙手取穴不忌。
劑量:以三稜針扎出血穴位:掌面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外側三分下二分半,即大間穴下二分半處解剖位置:固有掌側指神經、肺及心臟分支神經、六俯神經。
主治:支氣管擴張、支氣管炎、吐黃痰、喉炙臠、角膜炎、麥粒腫、心悸、胸悶、膝蓋痛、腹脹氣、小兒氣喘、疳積、扁桃腺炎、腸炎(特效)治療方法:放血法案例描述:大間、小間、側間、中間、下間等五穴為治療疝氣之特效穴在疝氣一二?名患者治例中,完全痊癒九十八人,減輕者十七人,無效五人。
有效案例_特效主治:疝氣有效案例_特效配穴:大間、小間、側間、中間、下間等五穴有效案例_特效權值:90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治氣喘、支氣管炎、小兒肺炎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側間穴以三稜針扎出血(有特效) 特效配穴_特效權值:90 穴道名稱:小間穴取穴:掌心向上、取食指第一節外上方,大間穴直上二分半是穴。
劑量:使用五分針,直刺二,四分。
穴位:掌面食指第一節正中央外側三分上二分半處。
即大間穴上二分半處。
解剖位置:固有掌側指神經、肺及心臟分支神經、六腑神經。
主治:支氣管喘息,吐黃痰、胸悶、心悸、膝蓋痛、小腸脹氣、疝氣(特效)、角膜炎、扁桃腺炎。
董氏奇穴:治疗半身不遂奇效

董氏奇穴:治疗半身不遂奇效
木火穴
一一部
【取穴】
木火一穴:手背食指第二节、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
木火二穴:手背中指第二节、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
木火三穴:手背无名指第二、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
木火四穴:手背小指第二、三节间横纹正中央处。
【解剖】
固有掌侧指神经皮下浅枝、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归经】入肝经。
【穴性】疏经活络,活血祛瘀。
【主治】
半身不遂、腿痛、中风后遗症、草鞋风。
【针法】
1. 斜刺,由上往下斜刺十五度,入针1~2分。
2. 以三棱针浅刺出血奇效。
【针感】微酸疼痛感。
【配穴】
本穴为治疗半身不遂特效穴,配合八关穴效果加倍,(此穴曾被董公用于治疗柬埔寨高棉总统龙诺元帥的半身不遂)。
【临床经验】
1. 木火四穴效果迅速,通常下针一次以不超过五分钟为原则。
连续取用五日后,限用三分钟,又五日后限用一分钟。
时间及次数均不可多用。
2. 在中风后遗症,或半身不遂时,如果病人有下肢冰冷的情况,本穴上有乌黑色时,下针最为有效。
3. 因本穴针刺刺激甚强,且从全息来论,木火穴正对应枕骨后脑处,故应特别慎用。
木火穴的作用,是调动身体的元气,而不是调和身体的元气,故董公再三告诫,不可多用,并要递减用穴时间。
针刺法图示
来源:易简医话,转载请注明出处。
董氏奇穴大全

董氏奇穴大全穴道名稱:木通穴取穴:在火通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上一寸處。
)向內橫開一寸。
劑量:直刺三分~五分。
穴位:在火通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上一寸處。
)向內橫開一寸。
解剖位置:淺排骨神經、肝腎神經。
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低血壓過高(特效)、頭脹、偏頭痛(特效)、肝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特效)、各種心臟病、腦神經衰弱(特效)、胸痛、手腳麻痺、項緊痛(特效)、肩痛、心半身不遂。
肺炎。
又治两胁痛、肝腫痛。
用三稜針點刺黑血特效。
治療方法:刺針法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久年頭痛、低血壓過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腦神經衰弱、項緊痛、偏頭痛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木通穴治療久年頭痛(特效)、低血壓過高(特效)、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特效)、腦神經衰弱(特效)、項緊痛(特效)、偏頭痛(特效)、特效配穴_特效權值:90針感:酸脹感。
穴道名稱:火羚穴取穴:在火通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上一寸處。
)直上一寸。
劑量:用三稜針點刺出血。
穴位:在火通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上一寸處。
)直上一寸。
解剖位置:淺排骨神經、肝腎神經。
主治:久年頭痛(特效)、頭昏、低血壓過高(特效)、頭脹、偏頭痛(特效)、肝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特效)、各種心臟病、腦神經衰弱(特效)、胸痛、手腳麻痺、項緊痛(特效)、肩痛、心半身不遂。
肺炎。
用三稜針點刺黑血特效。
治療方法:放血法特效配穴_特效主治:久年頭痛、低血壓過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腦神經衰弱、項緊痛、偏頭痛特效配穴_特效配穴:火羚穴治療久年頭痛(特效)、低血壓過高(特效)、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特效)、腦神經衰弱(特效)、項緊痛(特效)、偏頭痛(特效)、特效配穴_特效權值:90針感:酸脹感。
穴道名稱:金羚穴取穴:在火羚穴向外橫開一寸。
即金通穴直上一寸處。
金通穴在火通穴(踝關節前橫紋上中央,兩筋之間,與外踝尖平齊上一寸處。
胡光董氏奇穴和谐针法穴位最全整理版

上肢部组穴
一、制污穴:
治疗恶血不出、脓口不收、久年恶疮、褥疮久不收口。
治验应用:
1可配曲池穴、血海穴治疗白塞氏病;荨麻疹;带状疱疹(曲池、血海、治污);丹毒;
无名肿毒;前列腺炎;脓肿。
2、 治疗牛皮癣加驷马埋线(注:衡水固城县陈忠文医师临床应用治疗),血海百虫窝治牛
皮藓效果相当好,但手法要做好,手法泻法3分钟
综合组穴
一、李旸四针(有称鲍四针或杨四针)
人中穴、后溪穴、束骨穴、复溜穴扎10分钟,做主穴25分钟
治验应用:
1、通督脉:治疗腰痛如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腰突压迫神经髂前上棘疼,特别是椎管狭
窄、强直性脊柱炎,如果杨四针效果差就加上:小节、腕顺1、2(先针,令其动),小节+
腕顺1,2可治各种腰、腿痛,尤其是腰椎间盘脱出、突出、膨出,坐骨神经痛。针:健侧,
4、尿频尿急加秩边穴;尿闭
5、肩疼痛(膏盲痛)
6、膝盖痛
十二、三间穴、液门穴
治疗头痛、偏头痛(左右手交替取穴)
十三、其门穴、其正穴、其角穴
4、治疗全身冷水过敏
注:原因扩大其治疗范围故仍从其原穴名,现因教学授课改称为李旸四针”。
二、怪三针
正会穴、次白穴、鼻翼穴
临床应用:
治疗尿床、抽动秽语综合症、多动症、神经不集中、口吃、癔病、考前综合症、小儿脑瘫、 痴呆、脑发育不良、癫痫、狂躁、怪病。
治验应用:
1、 胃痛、小儿疳积:正会、次白(向指侧倾斜45—60°
八、土水穴
治疗足跟痛配眼子穴。
九、中渚穴、液门穴(三叉三)
直刺入四五指关节节缝,治疗耳鸣、耳聋。
治验应用:
1耳聋可加风池穴、完骨穴、天柱穴
2、耳鸣、脑鸣加同步;新老十针加三叉三治疗耳聋
董氏奇穴-五行穴

•编辑课件
• “董氏五行穴”结合辩证施治,确实为我 们中医治疗提供了一个简单便捷的方法。
• 就是可用手五行和足五行结合起来施治。 可左手配右足,或右手配左足这样子,交 替针治,既保证了治效,又减轻了病人总 针一处的痛苦。
• 在施针时,结合患者病变部位,施以动气 针法,效果更著
•编辑课件
一、 董氏五行穴——下五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辑课件
4、驷马穴(驷马上穴,驷马中穴,驷马下穴)-------肺 • 位置:
驷马下穴:膝髌骨外上缘直上七寸五分 驷马中穴:驷马下穴直上二寸 驷马上穴:驷马中穴直上二寸 注:五分手小指宽度 • 主治:肺结核、肋骨痛、肋膜炎、肺弱、肺病、肺癌、肺 部纤维化、胸背痛、胸部撞击之内伤、挫伤、哮喘、肺机 能不足所引起之坐骨神经痛;鼻炎、耳聋、耳鸣、耳炎、 颜面神经麻痹、眼角膜炎;牛皮癣、各种皮肤病(特效)、青 春痘
•编辑课件
5、手下三皇穴及手肾关穴(肾) • 位置:
手天皇穴:手尺骨鹰嘴向下有一筋陷处,接近 心门穴 手肾关穴:手天皇穴向下一寸 手地皇穴:手尺骨茎突上2.5寸处,近肠门穴 手人皇穴:手地皇穴上3寸处,近肝门穴。 • 主治:同足下三皇及足肾关
•编辑课件
•编辑课件
补充 • 1、心门穴 • 取穴:手抚胸取穴,在下尺骨肉侧陷处,距肘尖一
1、上三黄(明黄、天黄、其黄简称上三黄)------肝
• 位置: 明黄穴:大腿内侧面之正中央处 天黄穴:明黄穴直上三寸 其黄穴:明黄穴直下三寸 注:上三黄以明黄穴为取穴标记
• 主治:肝癌、肝硬化、各种肝炎、肝机能异常、肝 机能不足引起之疲劳、胆汁分泌不足引起之消化不 良、胀气;脊椎长软骨压迫神经、椎间盘突出症(特 效)、脊椎骨膜炎(骨刺);中风半身不遂、癫痫(特效) 手足舞蹈、昏迷咽语、高低血压
董氏奇穴(珍藏版值得收藏)

董氏奇穴(珍藏版值得收藏)1.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尺侧。
针深半分。
主治:肝火旺、脾气燥。
说明:①木穴位于阴掌食指第一节D线上,计有二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临床多半只取一穴,一般而言,以下穴为准;②木穴为掌面常用穴道之一,对于眼睛发干、眼易流泪、手汗、感冒、手皮发硬等皆有疗效;③木穴治疗鼻涕多、手掌皱裂病尤其有特效。
2.心膝位置:中指背面第二节中央两侧中点处各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膝盖痛、肩胛痛。
针法:针深一分至二分。
运用:本穴治疗脊椎疼痛及膝关节炎,临床运用之效果极佳。
配膻中治疗膝无力特效3.妇科穴部位:在大指第一节背面尺侧。
五分针,针深两分,一用两针。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均可)、子宫瘤、小腹胀、妇人经年不孕、月经不调、经痛、月经过多或过少。
说明:①妇科穴位于大指第一节尺侧,计两穴,取穴采用三分点法;②本穴为妇科常用穴,效果显著。
4.还巢位置:无名指小指側正中央,赤白肉际处是穴。
主治:子宫痛、子宫肌瘤、盆腔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频数、阴门发肿、安胎。
针法:针深二分至三分,忌双手同时取穴。
运用:本穴为治疗妇科疾病之要穴,且疗效显著。
其穴多与妇科穴相伍,左右交替,即左妇科伍右还巢,右妇科伍左还巢。
不唯治妇科诸症颇佳,治疗不孕症亦有特效。
【8.15杭州】李茂发达摩手法绝技治疗疑难病(痛风、心血管疾病、乳腺增生等)5.五虎穴部位:在大指阴掌第一节之桡侧,针深两分。
主治:全身骨痛。
说明:①五虎穴位于阴掌第一节A线上,计五穴,取穴采用六分点法,处自上而下计为五虎一、五虎二、五虎三、五虎四、五虎五;②五虎穴应用广泛,对于脚跟痛、脚痛、手痛,效果显著。
6.二角明位置:中指第一节中央线上,距离两指节间上下1/3处各取一穴,计两穴点。
主治:闪腰岔气、肾痛、眉棱骨痛、鼻骨痛、前额痛。
针法:五分针,皮下针向小指方,横刺二至三分。
运用:本穴治疗上述诸症,疗效颇著。
本穴与火串共用,治疗闪腰岔气者,莫不立时见效。
董氏奇穴特針賦及穴位圖譜大全

董氏奇穴特針賦及穴位圖譜大全《董氏奇穴特针赋》侧三侧下三,取穴并肾关。
留针三刻锺,头痛应会痊。
五岭若点刺,即可立时缓。
耳痛偏头痛,四花外三重。
点刺出积血,豁然病无踪。
前头火菊用,顷刻见轻鬆。
头晕血压高,五岭血针通。
尔后针火硬,竖子去匆匆。
灵骨偷针眼,交刺效如仙。
双目瞑瞑闭,肾关火菊牵。
视物若模糊,明黄舞翩翩。
眉棱骨处痛,火菊指下捻。
夜盲医夜盲,其效不堪言。
见风如流泪,木穴见中天。
鼻部各处症,驷马皆流连。
若医酒糟鼻,正本血出痊。
外踝四周血,堪疗中耳炎。
耳鸣泻驷马,尔后补肾关。
梅核劳宫后,咽痛血耳先。
鱼骨倘刺喉,足下千金添。
颈疬从何治,三重并六完。
亦可三重血,承扶与秩边。
项痛与项强,正筋正宗兼。
痄腮耳背血,落枕重子前。
再针承浆穴,金针名下传。
手指有麻木,複溜与肾关。
若然食指痛,四花中穴添。
或取五虎一,亦见医名玄。
侧三侧下三,医者疗手酸,并治腕关节,疼痛複无言。
症见中指(趾)麻,通山与通关。
手指关节痛,五虎一堪选。
特效诚如是,兼疗腱鞘炎。
手臂不得举,对侧针肾关。
同侧四花中,疾恙去豁然。
手痛难握物,列缺功效罕。
亦可重子穴,倒马针重仙。
曾言左臂痛,特效在膝眼。
肘部关节痛,灵骨必有验。
或取四花中,济世将壶悬。
曾闻手抽筋,对侧针火山。
两手见拘挛,泻曲针肾关。
坐骨神经痛,灵骨大白兼。
若是大腿痛,金林血针连。
脚部常抽筋,正筋指下看。
足跟疼痛症,且将委中拦。
亦疗难行处,患者言腿酸。
複治踝扭伤,功效不等閒。
腿软兼心跳,肩中与通天。
脚麻外驷马,对侧肩中添。
膝盖疼痛久,三金结善缘。
或可针肩中,拂云见欢颜。
脚痛不履地,对侧九里玄。
大腿风湿痛,同在一针间。
脚痛背心血,双凤尤关连。
小腿胀痛酸,次白抱针眠。
精枝如放血,何惧疾恙顽。
背面倘出血,笑指两腿酸。
脚掌脚背痛,五虎四与三。
点刺四花中,胸闷及时参。
小腹痛门金,腹胀亦可担。
或是单背痛,重子与重仙。
常遇双背痛,正士搏球先。
背连下腿痛,马快水应验。
脊椎有疼痛,委中成方圆。
问症心绞痛,火包黑血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懂氏奇穴总结目录1.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简介2.董氏刺血针法之特点3. 特色诊法4.治疗特色5.精华董氏奇穴特效配穴6.董氏72绝针7.董氏奇穴临床应用歌诀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简介概念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着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氏先祖以其灵性智慧,妙造独悟,创立了独具特色的针灸体系。
正如《医贯》有云:“夫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堪称针道。
其医理学术深如渊壑,浩若瀚海。
择其要者举述如下:一、穴法特色概括董氏奇穴号称七百四十穴,真正公开的尚不足二百。
分布在手指(一一部位)、手掌(二二部位)、前臂(三三部位)、上臂(四四部位)、足趾(五五部位)、足背(六六部位)、小腿(七七部位)、大腿(八八部位)、双耳(九九部位)、头面(十十部位)以及前胸、后背等十二个部位,脉络清晰,有章可循。
1、骨缘分布董氏奇穴多近骨缘分布,讲究贴骨进针。
如妇科、还巢、灵骨、足三重等,均贴骨缘。
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效应与骨膜传导有关,董氏奇穴多贴骨缘分布,故疗效显着。
2、穴位组合董氏奇穴多以组合穴应用。
如胸腹及后背穴位,均以组合穴出现,多用刺血针法,取穴灵活,安全有效。
如驷马穴、上三黄、下三皇、外三关等,均为三穴并列,跨越身体某一区段。
此乃董氏奇穴一大特色,其临床效应之快捷,非传统经穴可比。
3、命名朴素董氏奇穴之命名,朴素直观,容易掌握。
如正筋、正会、肩中(以部位命名);木火、水金、土昌(以五行命名);明黄、天黄、肺心(以五脏命名);妇科、眼黄、肝门(以主治命名)。
4、正经奇穴董公历来提倡董氏奇穴乃“正经奇穴”,正因为对十四经穴有深入的研究,才会独创数百奇穴,董氏奇穴与十四经穴有很深的渊源。
杨师在十四经穴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是对五输穴的应用发挥,更是出神入化,妙趣横生。
恩师常常告诫:“要想精于董氏奇穴,必须读通《灵枢经》,董氏门生不可不知。
”尤值一提的是,董氏奇穴之最精华处,乃董氏七十二绝针(对某种疾病有特殊疗效之穴位)、董氏三十二解针(解毒、解晕、解痛有奇效)。
杨师常说:“真正悟透了董氏奇穴之精神,常用奇穴二、三十个足矣。
”二、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
董氏指挥针法内容有四: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
倒马、动气、牵引针法,其术简单,其理深奥,看似至简至易,实乃形神合一之上乘针法,能最大限度、最快速地激发人体内在潜能,集中定向冲击病灶,使诸多疑难杂症、顽症痼疾奇迹般速愈。
不定穴针法又体现了董氏针法的灵活性,乃董公高深绝学之一。
不论病有多重,只要有病,就必有其治法。
董公常云:“病非人身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此针法讲究治病无定穴,取穴无定处,注重疾病的外在感应(知象则理在其中),正所谓“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
”董公遇到疑难杂症,必凝神入定片刻,待心境澄明而迅即查明其显示穴位下针,往往针到病除,立见奇效。
最为精妙处,乃董氏刺血针法。
古法针灸,最重刺络放血。
董公秉承数十代之祖传绝技,又广泛涉猎各家活血化瘀之文献,厚积薄发,独出机杼,将董氏刺血针法运用得出神入化,时人盛誉“董氏刺血针法独步世界专治大病”。
杨师当年随侍董公身侧,尽得董氏刺血真传,又遍访中国刺血名医,使刺血针法从理论到实践有了进一步发挥。
董氏奇穴针灸有独具特色的“络病理论“,认为“久病必瘀”、“怪病必瘀”、“重病必瘀”、“痛症必瘀”、“难病必瘀”。
凡病经数次针治,未见病情改善,这时董公认为必有瘀血阻滞气机,当在相关区域寻找瘀络,刺络放血,使恶血邪气尽出,立起沉疴痼疾。
董氏刺血针法之作用:决凝开滞、涤痰祛瘀、泻热活血、排毒利湿。
杨师有云:“祛一分瘀血,存一分生机”。
董氏刺血针法之特点:1、刺血以远处施针为主,甚合“泻络远针”之古义。
2、刺血部位遍及全身,划分许多特效刺血区,如心肺区、肝胆区、肾区等等。
3、治疗范围广泛,特效速效,简单安全三、诊法特色正确的诊断及对穴性的了解,是应用董氏奇穴的关键所在。
董公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
董氏掌诊秘诀乃董门弟子习用的独门诊法,此中真诀需经口授心传,方可了然于胸。
董氏掌诊之诊断结果(如肝虚、心弱、肺机能不够之坐骨神经痛、肾病引起之腰痛等等),并非仅指所患何病,用于定位诊断,在更大的程度上,是一种病机辨证,按照人体肝、心、脾、肺、肾五大系统,依据掌诊分区的形色异常,将其辨证结果归类(即脏腑辨证),然后据此选穴施治,此乃最为关键处。
如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特效穴有数个,若患者掌上肺区出现气色反应,即可诊为肺虚,而灵骨、大白又有肺神经通过,故针此二穴必有显效;若掌诊肾区形色反应异常,则当取中白、下白(属肾之神经)二穴。
依法取穴,疗效稳定。
四、心法特色概念师公所着董氏奇穴之祖本,仅仅讲述了数百奇穴的分布及主治,诸多内容尚未公开。
杨师根据董公所传,结合自己多年的临证参悟,构筑了董氏奇穴完整而独特的理论体系。
本文限于篇幅,仅取其理论精华之一二,为学者由此切入,触类旁通,便可准确把握董氏心法之脉络,诚如古云:天地玄机,藏之叶动风摇间耳。
1、全息通应董氏奇穴针灸,属于多层次的全息针灸学,认为整体中任何一个独立部分,都影缩着整体的信息。
诸多特效奇穴的创立,均与此原理有关。
董氏奇穴为我们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全息通应的全景图,其最常用的九种全息对应关系,可以囊括当前出现的许多全息针灸疗法,临证应用,变化无穷。
例如位于口唇边的水金、水通二穴,正当面部全息倒像之肺及气管所在处,其全息正像则为下焦之肾脏所在,故以“金”、“水”命名,补气益肾作用极强,治疗久病肾不纳气之哮喘尤有特效。
2、同气相求杨师又称之为“体应”,是董氏奇穴在治疗方面最有针对性的发挥与创造。
体应之要点为: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
如治疗各种骨刺,常用削骨针(四花副穴及其下2.5寸之倒马针),必须贴骨扎针方有特效;又如某股骨头坏死患者,行置换术后,自觉大腿外侧体表有异常冷感2年,局部针刺2个月未愈,因其病位在皮部,证属血瘀,故在其同侧小腿心肺区,取其皮部之瘀络刺血,一次而愈。
3、脏腑别通该理论《内经》未见,首见于《医学入门》,但其源流则不甚了了。
杨师发前人所未发,认为由六经开阖枢理论推衍而来,并在肺与膀胱通、脾与小肠通、心与胆通、肾与三焦通、肝与大肠通之后,又补充了心包与胃通。
脏腑别通,实乃脏腑气化相通。
此一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如重子、重仙在肺经上,主治膀胱经之背痛;中白、下白在三焦经上,补肾作用极佳;木穴在大肠经上,治肝火旺极具特效;火包穴在胃经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绞痛特效。
4、络病理论该理论源于《内经》,昌明于叶天士,董公又有更深入而精彩的发挥,其拿手绝活--刺血针法,即以络病理论为依据。
初病气结在经,经主气;久病血伤入络,络主血。
任何顽症痼疾由气滞、血瘀到痰凝、毒聚的病理过程,均以瘀血为机转。
董公以毫针通经调气,以三棱针刺络活血,气通血活,何患疾之不除?可以这样说,董氏独门刺血针法,使一些看似复杂的疑难重症迎刃而解,涣然冰释。
另外,董氏针灸心法中,对藏象理论、脾胃学说均有独到的发挥,例如一经治多经、一穴多穴用、互引互治、夹穴多治等,也为董氏奇穴的临床应用,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五、治疗特色董氏奇穴针灸取穴少,见效快,治疗范围广,对各种痛症、面瘫、鼻炎、哮喘、胆囊炎、慢性胰腺炎、结肠炎、耳鸣、耳聋、带状疱疹、丹毒、不孕症、妇科病等等,均有意想不到的疗效。
如重子穴治久年背痛立竿见影,肾关穴治尿频;木穴治鹅掌风;妇科穴治不孕症;驷马穴治过敏性鼻炎及多种皮肤病;正脊穴及上三黄治各种骨刺;通关、通山、通天配合刺血针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下三皇治糖尿病;制污穴治久年恶疮不收口;叉三穴配足三重治暴聋;侧三里、侧下三里治三叉神经痛均有特效,患侧四花中穴、四花外穴附近若有瘀络,刺血对缓解肩关节疼痛极有效验。
屡验不爽,不一而足。
运用董氏奇穴有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掌握一些特效的招式,形成一系列疑难专科病的标准化治疗方案。
董氏先祖为我们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卓有成效的治疗经验,必须首先掌握。
第二层次,由董氏奇穴完整的实践及理论体系切入,参透针道原理,把握一身阴阳规律,形成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的整体思维模式,这样,才能在面对复杂的临床问题时,游刃有余,从容不迫,找到最佳治疗对策。
可以说,董氏奇穴将中国传统针灸之精粹发挥得淋漓尽致。
为学者须沉潜入微,真积力久,方可慧然独悟。
一、董氏奇穴之穴位分布董氏奇穴系董师绍衍祖学,研究发展,自成一派的一家之学,内容计有七百四十余穴,分别散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虽不若十二经络之循环不断,相接无端,但亦有一定脉络可寻,规律而简单,例如手指部称“一一部位”,手掌部称“二二部位”,小臂部称“三三部位,,大臂部称“四四部位,,足趾部称“五五部位”,足掌部称“六六部位”,小腿部称“七七部位”,大腿部称“八八部位”,耳朵部称“九九部位”,头面部称“十十部位”,另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
也是十二个部位,并不难于找寻。
同时,这些穴位的分布,在效用方面和十二经穴亦有一定的联系,比如肝门能治急性肝炎,位于小肠经上,腕骨能退黄亦在小肠经上,这是认识到小肠为分水之官,能清利湿热的应用。
又如心门与小海相近而治心脏病变,其门其正其角在大肠经上能治痔疮,解穴能治气血错乱与梁丘相近等等,便都足以说明董师对经络及脏象学说有深刻认识,才能创见这幺多新穴。
此外董师对神经学说的应用,也有特别的发挥。
神经解剖学知识指出,人体各部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代表区的大小,与该部的功能繁简成正比,手是劳动器官,足是运动器官,功能都很复杂,它们在大脑皮层上的投射代表区也就较人体其它部位为大,如此,在大脑皮层上与其相联系的神经元数量也就较多,其主要机能就较大,而有利于临床的应用,董氏奇穴大部分布于肘膝以下,就是此一原理的发挥。
还有在手上脚上,拇指、拇趾的功能都比其它的指趾复杂,疗效当然更为广泛,这也就是董师何以乐用大敦、隐白、太冲等穴并在拇指附近研创妇科、制污、止涎、五虎、灵骨等穴的原因。
二、董氏奇穴之命名董师虽然创见奇穴甚多,但从无一穴以自己姓名命名,他认为医学为救人之利器,为社会之所需,不应私秘而主张公开,编写奇穴之汇,亦无一丝名利之图,其伟大精神令人钦佩,反观时下偶有一见,尚未定论,恐或为别人所据,即迅速冠以某某合谷,某某血海、某某三阴交者,又岂可以道理计。
至于那些剽窃别人创见将穴改名,企图偷天换日之人,则又岂能不觉愧耻。
在董师感召之下,个人多年来虽亦发现数十奇穴,亦不敢冠以维杰某某穴,仍从恩师命名之法,命定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