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难点:运用牛顿三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尤其是非平衡状态下的受力分析。
(二)教学设想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力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定律等知识点。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动画、视频等,形象直观地展示力的合成与分解过程,帮助学生化解难点。
2.互动交流:引导学生相互提问、解答,共同探讨力的奥秘,提高合作能力。
3.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四)课堂练习
1.习题设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巩固学生对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三定律等知识点的掌握。
2.学生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习题,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本章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及其作用效果,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原理,能准确判断物体所受合力及分力。
2.使学生掌握牛顿三定律,了解它们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运用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计算方法。
7.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
8.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和课后复习,巩固知识点,加强学生对力学的整体把握。
9.结合生活实际,强调力的合理运用和节能减排,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10.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力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解答反馈:教师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指出错误和不足,引导学生改正。
第七章第一节南方地区教学设计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教学设计课题:第七章南方地区教材来源:八年级《地理》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版内容来源:八年级地理(下)第六章主题: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与农业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授课对象:八年级学生设计者:目标设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2)比较四大地理单元的自然地理差异。
(3)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内容更设计思路和北方地区一样,也涉及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农业等内容。
本节有两个标题,“气候湿热的红土地”概述了我国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通过对比南北方旱作农业,揭示区域自然条件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影响。
3.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八上的学习已经知道南方地区农作物、地形类型、气候类型、长江、珠江的位置,七年级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也已经接触过。
通过学生自学能解决:南方地区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以及主要农作物和农产品的分布。
需要教师指导解决:地形、气候、土壤、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习目标:(1)运用南方地区的地形图,找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界线,指出南方地区的范围。
(2)能够说出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内部差异的原因。
(3)能够说出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和不利自然条件和主要农作物,树立因地制宜的观念。
评价任务:学习重点:能够说出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的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内部差异的原因。
学习难点:分析南方地区自然特征内部差异的原因。
教学方法:指导读图法、引导法,为学生提供图文资料,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运用读图分析和归纳法,归纳北方地区地理位置特点及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学法指导:读:读图、归纳;思:思考、探究,举一反三;议;小组合作、议论、讨论;教学策略: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可以引起学生思想情感的共鸣,并从感性的角度层层递进到理性的分析,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读图、分析、归纳,增强学生从图文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更好地解决地理问题;引导学生从设问质疑开始,一直到思考解答,在不断的探疑解惑中提升能力,获得学习的乐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三、探索更小的微粒教学设计
探索更小的微粒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探索更小的微粒”部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原子的结构、原子核的组成以及电子的发现。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原子结构的组成,掌握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原子的结构,掌握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能够解释一些与原子结构有关的现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型、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原子的结构,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
难点:原子核的结构,质子、中子、电子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原子结构模型、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课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物质由什么组成?分子又由什么组成?”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探索更小的微粒。
2. 课堂讲解:(1)介绍原子的结构,讲解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
(2)通过模型展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原子核的结构,讲解质子、中子、电子的作用。
3. 课堂实验: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 课堂练习: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原子的结构2. 原子核的结构3. 质子、中子、电子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描述原子的结构,并说明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
2. 简述质子、中子、电子的作用。
答案:1.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 质子、中子、电子的作用: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
质子和电子相互吸引,使原子保持稳定。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模型展示、实验等方法,使学生了解了原子的结构,掌握了原子核和电子的关系。
但在实验环节,部分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不够仔细,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七章 语文综合性学习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案第七章语文综合性学习(4学时)一、授课题目第七章语文综合性学习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了解当前小学教学实践中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概况。
2、了解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原理,知道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类型、指导策略和方法。
3、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策略和方法,尝试设计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4、参与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实践,培养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的设计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涵、意义及设计教学难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设计四、教学过程教学方式:教师讲授,学生自学,互动研讨,合作探究,实践演练第一节语文综合性学习文献导读第二节一、关于语文综合性学习定性的讨论归纳起来,人们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表述大致有以下几种:1、学习形态说2、课程形态说3、教学方式说4、学习方式说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历史发展三、国外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综合性学习的设置,打破了语文教学“课本是唯一的信息源,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教室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的封闭状态。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第三节语文综合性学习基本原理第四节一、什么是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立足于小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有意识地综合开发和利用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以及其它学科等课程资源,运用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在自主活动中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语文学习方式。
《课标》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转变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思考1:语文综合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第七篇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
(一)讲述的策略
1.讲述的含义、特点 含义:讲述是指教师以口头语言向学生讲述
概念、原理和事实发生、发展的过程及规 律。
特点:在较短时间内能给学生较多的信息,
而且教师能整合多方面的资料,使学生对 问题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2.讲述策略的运用
(1)讲述策略误用的表现
①在过短的时间内呈现过多的新知识; ②讲述的时间太 长,超出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的时限;③讲述内容缺乏组织 性、逻辑性;④讲述不顾学生原有知识基础,或对学生知 识准备想当然假设;⑤讲述时没有激发起学生有意义的理 解知识的心理倾向。
2. 对话策略的特点
第一,诱发学生参与教学,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第二,提供练习和反馈的机会。 第三,有助于学生学习结果的迁移,培养学生的 能力。 第四,活跃课堂气氛。
3.对话策略的形式
(1)问答策略 含义: 课堂问答是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向学生提出问题, 并引导他们经过思考作出回答,从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 的一种教学形式。
(2)讨论策略 含义: 讨论是班级成员之间的一种互动交流形式,是一 种以学生自己的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 注意事项: 第一,讨论的议题要明确; 第二,讨论前让学生作好充分的准备,布置学生阅读 有关的教材和必要的参考资料; 第三,充分发挥教师在讨论进行中的作用; 第四,讨论结束后要适当小结。
实验并采集数据 指导 处理数据 交流 讲解应用excel处理数据 并示范 选取几组同学的数据, 展示给全班,组织学生 交流
得出结论:
小结
辅助、引导
碰撞中动量守恒,碰撞的分类、 不同碰撞中能量的关系
学生总结
第三节 课堂教学策略
一、教学策略概述
(一)教学策略的含义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特定的 目标,依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学生的实际, 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 形式,教学媒体等总的考虑。 (二)教学策略的特征 明确的针对性 典型的灵活性 整体综合性
初二数学上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设计(优秀7篇)
初二数学上册第七章《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设计(优秀7篇)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篇一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函数、方程和不等式都是人们刻画现实世界的重要数学模型。
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使学生不仅能加深对方程(组)、不等式的理解,提高认识问题的水平,而且能从函数的角度将三者统一起来,感受数学的统一美。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完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后对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探究,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和数学模型的应用价值,这对今后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重难点重点: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探索。
难点:综合运用方程(组)、不等式和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系,会用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数学思考:经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关系的探索及相关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学会用函数的观点去认识问题。
解决问题:能综合应用一次函数、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倾听、欣赏和感悟,体验数学的价值,建立自信心。
二、教法说明对于认知主体——学生来说,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探究问题的能力,但是对知识的主动迁移能力较弱,为使学生更好地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发展,我将在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法。
以学生为中心,使其在“生动活泼、民主开放、主动探索”的氛围中愉快地学习。
三、教学过程(一)感知身边数学学生已经学习过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因此可能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或二元一次方程组,用方程模型解决问题。
结合前面对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之间关系的探究,我自然地提出问题:“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是否也有联系呢?”,从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建构主义认为,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学原理课件第七章 课程
(四)改革的内容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表现在八个方面:
①在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上,强调大众教育。 ②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学生的发展。 ③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情感、态度、 价值观。 ④在课程编制上,强调以社会实际为依据。 ⑤在知识内容上,强调知识的综合性、整合性和学科 间的联系。 ⑥在教学过程上,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⑦在课程管理体制上,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 校课程的三级管理体制。 ⑧在课程评价体制上,强调走向弹性多元的评价模式。
(三)改革的目标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 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 养良好道德; 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 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第七章 课程
第三节
课程编制
(一) 泰勒原理 “泰勒原理” 提出四个问题: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学习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学习经验? 4.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二)对泰勒原理的反思
积极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提供了一个课程研究的范式。 (2)将评价引入了课程编制过程。 (3)建立了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
(二) 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也被称为“经验课程”,是从儿 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儿童活动为中心,通 过亲身体验获得直接经验的课程。 活动课程具有四个特点: (1)主体性;(2)乡土性; (3)综合性;(4)经验性。
二、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
(一)分科课程:也叫“科目课程”,“是根据 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 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 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 (二)综合课程:是“综合有关联的几门学科, 成为跨越更广泛的共同领域的课程”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3.丰富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寻找和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2.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从地图、图表等资料中获取、处理、分析和运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3.综合素养: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知识对俄罗斯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已经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国家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可能已经掌握了俄罗斯的基本地理位置、气候特点等知识。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四节俄罗斯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1课时(45分钟)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地理核心素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对俄罗斯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等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实践能力。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俄罗斯这一章节时,学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俄罗斯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记忆其具体的气候特点。另外,俄罗斯的人文地理特征较为复杂,学生可能难以把握其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学生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资源的提供,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提高对俄罗斯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
第七章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设计,掌握课堂教学策略教学方法:讲授、观看教学录像、课堂模拟第一节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概述在日常生活中,你经常会给自己制定一定的目标,如在一定的时间中记住一定数量的英文单词;在期末利用2天的时间将本学习学过的某门课程中的重要概念记住;或者为你的休息日制定一个计划:洗衣服、购物、做家教和打一场羽毛球。
当你制定的目标实现后,会有一种轻松快乐的感觉。
如果没有制定目标或计划,或者没有条件实现你的目标时,你就会有一种杂乱无章的感觉,事后还会觉得很累。
因此,人们做事情时总要给自己制定一定的目标。
同样,有目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就更需要明确而详细的教学目标。
那么什么是教学目标呢?(一)教学目标的含义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教育目的是通过许多具体的教学目标实现的。
教学目标是一个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体系,可以分成: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等不同的层次。
怎样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呢?第一,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
请看下面有关足球课的单元教学目标:△概述足球游戏的规则△给学生做如何踢球、运球和传球的示范△教给学生球场的位置(如前锋、后卫等)以及每一个位置的作用上述目标存在的问题是只告诉了老师在教学中将要做什么,然而,它们都没有告诉我们作为教学的结果学生能够做什么。
从着眼于学生的行为的角度,可以将上述足球课的单元教学目标改进如下:△学生将能够描述足球的基本规则△学生能以适当的方式踢球、运球和传球△学生能找到球场上的十一个位置并能描述在每一位置上的球员应发挥的作用这里我们描述的是学生的行为结果,即通过足球单元教学,我们期待学生所能表现出来的知识和技能。
第七章《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教学设计
第七章《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乙烯与有机高分子材料”是人教版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二节内容,是高中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是学生“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观念形成的重要载体。
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7版)》”)必修课程中,“主题4: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及应用”对有机化合物的要求为:“知道有机化合物分子是有空间结构的,以乙烯和乙炔为例认识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以乙烯和乙炔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
知道氧化、加成、聚合等有机反应类型。
”具体内容包括辨识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骨架,能描述乙烯和乙炔的分子结构特征,能描述乙烯的主要化学性质及相应性质实验的现象,能书写相关的反应方程式,能利用这些物质的主要性质进行鉴别,能列举合成高分子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能从有机化合物及其性质的角度对有关能源、材料等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评价,认识有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以及决定其分类与性质的特征基团,进而认识有机化学反应,实现有机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合成新物质。
人教版教材化学必修第二册中提到,“乙烯是石油化学工业重要的基本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以从乙烯得到有机高分子材料、药物等成千上万种有用的物质。
”从乙烯的用途出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接下来,以乙烯为例详细地介绍了其结构和性质,进而顺利地过渡到介绍“烃”,并完成甲烷、乙烯和乙炔三种烃的分子结构对比认识,最后,常识性介绍“塑料、橡胶和纤维”三大有机高分子材料。
本节内容的学习提升了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学科素养。
同时,本节内容也将为后续有机化合物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标准(2017版)》还指出,学生应通过实验探究和联系实际的方式学习上述知识。
因此,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背景,设计联系实际、以综合问题解决为核心任务的教学活动,有助于将上述不同素养进行整合培养,有助于教学目标的高效落实。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1节《力》教学设计
第七章第1节《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力的概念,力的单位,力的三要素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从力用三要素表示的事例中认识科学方法的价值。
教学重点: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力的概念,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新授课。
方法:先学后教、适当点拨,自主学习,学生实验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检测题,弹簧,磁铁,气球,橡皮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时间2分钟)二.学习目标1:掌握感受力作用的效果2:力的三要素3:用示意图表示力4:认识物体间力作用是相互的活动一:观察教材图片,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事例中有那些共同的地方?2、在力的现象中会涉及哪几个物体?3.发生力的作用时两个物体是否必须接触吗?二.先学后教活动二:自学课本第126页的内容并自己根据现有器材演示,完成下列问题。
(时间5分钟)(1) 用图----所示的器材做实验。
思考问题:小钢球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运动,当磁铁靠近小钢球时,会发生什么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看课文图12.4-2乙、丙,交流图中在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由此得出:力可以(3)用力拉和压弹簧,看看弹簧的形状(长度)发生了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4)学生看课本图12.4-2甲,交流图中在射箭运动员力的作用下所发生的现象。
由此得出:力可以练一练:如图所示表示力的作用效果中,其中图(a )表示力可以使物体;图(b )主要表示力可以使物体的发生改变。
由此得出结论: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活动三:阅读课本42页你能说说力的单位及符号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托起一个鸡蛋的力大约为_________。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六节《长江中下游平原》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地理第七章第六节《长江中下游平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能说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了解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气候、土壤等。
-掌握其丰富的物产和主要的经济活动。
-理解该地区在我国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分析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分析能力。
-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对家乡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经济特点。
-该地区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2.教学难点-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对经济活动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美丽景色图片,引发学生兴趣。
2.地理位置与范围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其位置和涵盖的区域。
3.自然地理特征讲解地形、气候、土壤等方面的特点。
4.丰富物产介绍主要的农作物、渔业资源等。
5.经济活动探讨工业、农业、交通等方面的情况。
6.重要地位分析其在全国经济中的关键作用。
7.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长江中下游平原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8.课堂总结概括重点内容。
9.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地理特征和经济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
但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小组的讨论效率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督促。
对于一些复杂的地理概念,讲解还可以更深入细致。
在今后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更多的探究机会,同时不断优化教学语言和方法,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机器学习-教学设计
第七章机器学习教学内容:机器学习是继专家系统之后人工智能应用的又一重要研究领域。
本章主要介绍机器学习的有关知识及其主要的几种学习方法,并介绍了知识发现的相关内容。
教学重点:机器学习的基本结构、类比学习、神经学习、知识发现教学难点:学习系统的结构,知识发现的处理过程,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为主。
注意结合学生已学的内容。
及时提问、收集学生学习情况,多实用具体实例来加以说明,注意难易结合,将课程讲述得较为浅显易懂。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类比学习和知识发现,掌握机器学习的发展史和神经学习,了解解释学习、归纳学习,一般了解机械学习。
机器学习的定义和发展历史教学内容:本小节主要介绍了机器学习的定义以及其发展的过程,为后面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机器学习的定义教学难点:对定义的准确把握和理解教学方法:通过举例引入机器学习的定义,在讲述发展历史时,简介各阶段的具体产物,让学生有较为具体的感受和体会。
教学要求:重点掌握机器学习的定义,了解机器学习的发展史。
7.1.1 机器学习的定义1.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按照人工智能大师西蒙的观点,学习就是系统在不断重复的工作中对本身能力的增强或者改进,使得系统在下一次执行同样任务或类似任务时,会比现在做得更好或效率更高。
2.机器学习的定义机器学习是研究如何使用机器来模拟人类学习活动的一门学科。
稍为严格的提法是:机器学习是一门研究机器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并识别现有知识的学问。
举例:列举1959年美国的塞缪尔设计的一下棋程序,由这一事件引出关于机器学习的概念的相关讨论。
提问:讨论关于机器学习的各种概念的提出以及其区别。
7.1.2机器学习的发展史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较为重要的分支,它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分为4个时期:1.第一阶段是在50年代中叶到60年代中叶,属于热烈时期。
在这个时期,所研究的是“没有知识”的学习,即“无知”学习;其研究目标是各类自组织系统和自适应系统;指导本阶段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早在40年代就开始研究的神经网络模型。
第七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认识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 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七章有机化合物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第一课时《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教学设计——基于“教、学、评”一体化思路学习“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普通高中教科书2019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合物》的第一节课,教材以目前已知物质中绝大多数种类都属于有机物的事实,冲击学生头脑中的固有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引发学生思考“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有机物的数量如此繁多”,由此引入碳原子成健特点的教学主题。
然后以学生熟悉的甲烷为例,应用此前已学习过的化学键知识,介绍两个碳原子间的成键方式和多个碳原子间的结合方式,在平面位置关系的层次上给出有机物碳骨架的基本特征。
在此基础上,教材给出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模型,进一步从空间位置关系的层次深化学生对甲烷和有机物结构的认识。
教材在此处的“资科卡片”中给出了使用模型的化学研究方法,还通过其中的插图,结合此前的“思考与讨论”栏目使学生认识到有机物不仅具有立体结构,还可以通过碳原子结合成长链形成更复杂的结构。
通过以上铺垫,接下来的“思考与讨论”栏目要求学生应用刚学到的碳原子成键规律和甲烷的结构特点,结合插图中的分子结构模型,自行归纳烷烃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同时设置问题,引出下文对烷烃、同系物,同分异构体等概念的介绍。
教材在这里给出烷经使用天干或汉字数字表示碳原子数的命名基本原则、但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没有给出系统命名法。
教学时应注意控制难度,不再继续深化。
与旧教材相比,本节教材中出现的新概念较多,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特点与无机物相比也存在巨大差异,为了让学生顺利接受这些内容,教材通过大量示意图直观地呈现微观结构,并在栏目活动中使用了分子结构模型,促使学生对有机物结构的认识水平从平面层次上升到立体层次,由实物模型转化为头脑中的思维模型。
从生产生活角度看,有机化合物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各个领域。
新型材料,高效药物,大量染料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
第七章 课程理论与课程设置
第八章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问题之一,它集中体现着现实世界对教育的各种要求,也体现着一个国家对学校教学的具体要求,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结构、智力结构和个性结构。
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必须转化为课程并通过课程实施,才能进入教学过程。
课程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教学质量的检测和评价,制约着学校的教学设施建设、师资力量配备和教学管理方式。
第一节课程概述一、课程的概念课程解释多种多样,典型的有以下几种:1.课程是学习范围和进程。
2.课程是编制教育内容的整体规划。
3.课程是教学内容的系统组成。
我国学者将课程概念的左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各门,科及环境影响的总和,它包括课内活动与课外活动。
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课程标准)、教科书三种形式。
狭义的课程仅指某一门学科。
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就是教材。
课程与学科、教材的关系:课程与学科、教材有联系,也有区别。
学科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划分的教学内容的各门科目,有时也与狭义的课程混用。
教材则为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是根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编写的专供教学使用的材料。
它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依据和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如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等)和视听教材(如电视片、录像带、电脑软件等)。
二、课程的种类(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二)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学科课程(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排的课程,各学科均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时数和学习期限);活动课程(打破学科知识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综合课程(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课程)。
(四)显性课程(在学校情境中为实现一定教育目标而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隐性课程(那些难以预期的、对学生的发展起着潜移默化影响的课程)。
三、课程的制约因素(一)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二)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三)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四、制定课程的理论依据任何课程均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课程,才能成为真正的课程理论。
教育学第七章教案
标题:教育学第七章教案引言:教育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是教育的原理、方法和过程,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素质和个性。
本文将针对教育学第七章的内容,设计一份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一、教学目标本章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了解教育的目的、内容和方法;2. 掌握教育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3. 分析和评价不同教育模式的优缺点;4. 思考和探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教育学知识。
二、教学内容和重点本章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教育的定义和目的;2. 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介绍;3. 不同的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分析;4. 教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章的重点是学生对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以及对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的分析和评价。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在本章的教学中,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向学生介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的优缺点,并分享意见和观点。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分析教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4.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相关教育实例和案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本章的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引入阶段:- 介绍本章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并引发学生对教育学的兴趣和思考。
- 利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教育实例,引发学生对教育问题的讨论。
2. 探究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研究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
-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教育模式和教育制度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3. 实践阶段:- 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案例分析,分析教育学在实践中的应用。
-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探讨如何改进现有的教育模式和制度。
4. 总结阶段:- 对本章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
2024年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七章7.2 定义与命题
第1课时定义与命题课时目标1.掌握定义、命题的含义,并感受其在数学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2.理解命题的结构,会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其真假.3.通过观察、猜想、推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探索意识与合作交流的意识,关注现实,培养学生进行思考的能力和质疑精神.学习重点掌握定义、命题的含义,并感受其在数学和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学习难点理解命题的结构,会将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会区分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其真假.课时活动设计情境引入通过多媒体播放图片,创设小华和小刚对话的场景,让学生发现有关的数学问题.小华与小刚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我们爱科学》.小华:哈!这个黑客终于被逮住了.小刚:是的,现在的因特网广泛运用于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小华:这个黑客是个小偷吧?小刚:可能是个喜欢穿黑衣服的贼.设计意图:创设这个情境,激发和引导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课堂交流,感受到为了进行有效交流必须引入定义和命题.用这种形式引入,让学生及早融入课堂,积极思考,也作为本节课的一个贯穿的背景.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初步感受定义的重要性.探究新知教师引导学生回答下面问题.1.阅读下面的内容,并填一填.(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定义;(2)“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之间的距离”的定义;(3)“无限不循环小数被称为无理数”是“无理数”的定义;(4)“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若干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平面图形叫做多边形”是“多边形”的定义;(5)“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教师通过上述例子,引出定义的含义.证明时,为了交流的方便,必须对某些名称和术语形成共同的认识.为此,就要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2.从本册数学课本中找找有哪些定义?设计意图:这里的例子,既有几何概念方面的定义,也有代数方面的定义,还有生活中的定义,力图让学生认识到定义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达成定义的必要性以及科学性、准确性、简洁性、唯一性的共识;然后通过在教材上找定义,体验定义的无所不在,突显教材在学习中的指导作用.鼓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并与小组的其他同学相互讨论,对学生的答案给予肯定,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探究新知下列各语句中,哪些语句对事情作出了判断,哪些没有?(1)任何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角是直角;(2)对顶角相等;(3)无论n为怎样的自然数,式子n2-n+11的值都是质数;(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5)你喜欢数学吗?(6)作线段AB=CD.学生组内合作,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引导,通过上述例子引出命题的概念.解:(1)(2)(3)(4)作出了判断,(5)(6)没有作出判断.教师总结: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命题是一个陈述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经历活动环节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道出对命题的认识和理解,表示判断的句子都是命题,而不管判断是否正确.不表示判断的句子就不是命题,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探究新知观察下列命题,你能发现这些命题有什么共同的结构特征?(1)如果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那么这个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2)如果a=b,那么a2=b2;(3)如果两个三角形中有两边和一个角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学生组内合作,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总结交流结果.教师总结:一般地,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设计意图:这些命题都是“如果…那么……”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命题的含义,并概括出命题的结构特征:有“如果……那么……”的结构,进而明晰命题的条件和结论,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命题及其结构.典例精讲例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其中哪些命题是错误的?你是如何判断的?(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是对顶角;(2)如果a≠b,b≠c,那么a≠c;(3)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4)如果室外气温低于0℃,那么地面上的水一定会结冰.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教师展示答案.解:(1)条件:两个角相等;结论:它们是对顶角.例: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但它们不是对顶角,所以命题不正确.(2)条件:a≠b,b≠c;结论:a≠c.例:a=c=3,b=1,同样满足条件a≠b,b≠c.所以命题不正确.(3)条件:两个三角形全等;结论: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命题正确.(4)条件:室外气温低于0℃;结论:地面上的水一定会结冰.例:结冰需要一个过程,在室外温度低于0℃时才刚刚开始结冰.所以命题不正确.教师总结: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常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设计意图:明晰了命题的结构之后,自然应让学生结合实例分析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在这样的分析过程中,必然会思考这些命题的真假.巩固学生分析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通常举出一个反例就可以了.同时,与前面内容相呼应:要说明一个命题是正确的,无论验证多少个特殊的例子,也无法保证命题的正确性.巩固训练1.指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并判断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1)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相等;(2)如果a=b,那么a+c=b+c;(3)如果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解:(1)条件:两个角互为补角;结论:这两个角相等.假命题.(2)条件:a=b;结论:a+c=b+c.真命题.(3)条件:两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结论:这两个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假命题.2.分别把下列命题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3)内错角相等.解:(1)如果经过两点画直线,那么只能画出一条直线.(2)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都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3)如果两个角是内错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设计意图:旧知识和新知识的结合体,巩固真命题与假命题的概念,学会用举反例来证明假命题,体会命题的完备性,促进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同时也加深对“如果……,那么……”形式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课堂小结1.定义和命题的概念.2.命题的条件和结论.3.判断真假命题.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习惯.课堂8分钟.1.教材第167页习题7.2第2,3题.2.七彩作业.教学反思第2课时公理、定理和证明课时目标1.了解真命题的证明,通过实例感受证明的过程与格式.2.初步感受公理化思想,并了解本套教科书所采用的基本事实.3.阅读有关《原本》和公理化的资料,感受公理化方法对数学发展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学习重点了解公理、定理与证明的概念并了解本套教材所采用的基本事实.学习难点体会命题证明的必要性,体验数学思维的严谨性.课时活动设计复习回顾1.回忆我们上次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对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判断一件事情的句子,叫做命题.如果一个句子没有对某一件事情作出任何判断,那么它就不是命题.一般地,每个命题都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组成.条件是已知的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断出的事项.命题通常可以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其中“如果”引出的部分是条件,“那么”引出的部分是结论.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不正确的命题称为假命题.要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常常可以举出一个例子,使它具备命题的条件,而不具有命题的结论,这种例子称为反例.2.举一个反例就可以说明一个命题是假命题,那么如何证实一个命题是真命题呢?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引导学生回忆命题引出下面活动.情境引入公元前3世纪,人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学知识,在此基础上,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公元前300年前后)编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原本》.为了说明每一结论的正确性,他在编写这本书时进行了大胆创造:挑选了一部分数学名词和一部分公认的真命题作为证实其他命题的出发点和依据,其中的数学名词称为原名,公认的真命题称为公理.除了公理外,其他命题的真假都需要通过演绎推理的方法进行判断.演绎推理的过程称为证明,经过证明的真命题称为定理.每个定理都只能用公理、定义和已经证明为真的命题来证明.已学的八条基本事实有: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述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5.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6.两边及其夹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7.两角及其夹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8.三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此外,数与式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等式的有关性质,以及反映大小关系的有关性质都可以作为证明的依据.例如,如果a=b,b=c,那么a=c,这一性质也可以作为证明的依据,称为“等量代换”.又如,如果a>b,b>c,那么a>c,这一性质同样可以作为证明的依据.设计意图:经历实际情境,初步体会公理化思想和方法,了解本教材所采用的基本事实,让学生对真假命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从而进一步了解定理、公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探究新知定理证明学生组内合作,互相交流完成下面问题,教师及时指导,规范学生证明过程的书写.1.定理:同角的补角相等.已知:℃B和℃C是℃A的补角,求证:℃B=℃C.证明:℃℃B和℃C是℃A的补角,℃℃B=180°-℃A,℃C=180°-℃A.℃℃B=℃C(等量代换).℃同角的补角相等.2.定理:同角的余角相等.已知:℃B和℃C是℃A的余角,求证:℃B=℃C.证明:℃℃B和℃C是℃A的余角,℃℃B=90°-℃A,℃C=90°-℃A.℃℃B=℃C(等量代换).℃同角的余角相等.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合作交流,培养了学生互助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初步感受证明推理的过程,体会证明的思路,体验书写的过程以及数学的严谨性.典例精讲例已知:如图,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AOC与℃BOD是对顶角.求证:℃AOC=℃BOD.证明:℃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AOB与℃COD都是平角(平角的定义).℃℃AOC=℃BOD都是℃AOD的补角(补角的定义).℃℃AOC=℃BOD(同角的补角相等).由例题得到定理:对顶角相等.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证明的思路与书写的过程.巩固训练已知:如图,℃ABC.求证:AB+BC>AC,BC+CA>AB,CA+AB>BC.证明:℃AC是以点A,点C为端点的线段,℃AB+BC>A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同理BC+CA>AB,CA+AB>BC.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证明推理的过程,体会证明思路,体验书写的过程以及数学的严谨性.课堂小结1.公理:公认的真命题.2.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3.证明:演绎推理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的理解,掌握证明推理的过程,体验数学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课堂8分钟.1.教材第171页习题7.3第3,4题.2.七彩作业.第2课时公理、定理和证明1.公理:公认的真命题.2.定理:经过证明的真命题.3.证明:演绎推理的过程.教学反思。
初中体育七年级全册-第七章 体操——肩肘倒立教学设计
肩肘倒立教学设计学科:体育与健康授课对象:七年级学生(水平四)目录(肩肘倒立教学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教学设计 . (3)一、指导思想 (3)二、学情分析 (3)三、教材分析 (3)四、教学重难点 (3)五、教学目标 (4)六、教学策略 (4)1、教法 (4)2、学法: (4)七、教学特色 (4)八、设计思路 (5)九、场地、器材 (5)十、安全保障 (5)十一、预计效果 (6)十二、教学环节 (7)十三、单元教学计划 (8)十四、课时计划 (9)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和健身育人的理念,依据七年级学生发展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为学生积极营造主动体验、合作交流、探究拓展的学习氛围。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四七年级学生,七年级学生身体可塑性较强,身体姿态的改善,有利于帮助学生生长发育。
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兴趣高,但身体素质存在较大差异。
体操不同于平时枯燥的田径项目,学生兴趣较高,于是我采用“自主体验——听教师讲解示范——小组合作”的教法,同时,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灵活安排多样的练习,在课堂上为学生创设公平竞争的气氛,留给学生一定的活动天地,让学生在学习中思考,从中受到启示,得到锻炼,多表扬,少批评。
三、教材分析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二节第三课时。
肩肘倒立是一项对学生要求较高的技巧性体育项目,通过肩肘倒立的练习可以发展学生的协调性与平衡能力,增强上下肢、腹背,腰部肌肉的力量,也为学习和掌握体操运动项目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同时增加前滚翻直腿坐再接肩肘倒立,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已学体操动作组成简单的组合动作,为今后学习体操组合打下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者中心设计
学习者中心的设计,以个别学生而不是以 内容为其组织的线索。学习者中心的设计 不预先计划,而是随教师和学生展开教育 任务而变化
活动一经验设计 特点
---课程的结构要由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来决 定
---在课程实施中形成课程结构 ---把重点放在所学习问题的解决过程上
活动一经验设计
以学生感觉到的需要和兴趣为基础的课 程,不可能保证为生活作充分的准备: 该设计总的来说忽视了教育中关键性的 社会目标。 其内部缺乏确定的水平结构 内部缺乏连续性(顺序) 需要特别能胜任的教师,这也许不可能
课程设计的功能
中介作用 :把理论上设想的目标与基于某 种理念选择的内容转化成具体可行的课程
平衡作用 :诸要素或成分如理念、目标、 内容、学习活动、评价程序、学习材料、 时间、空间和环境、课程实施形式及教学 策略等相互关系的综合处理
“总摄作用” :选择的设计应与课程目标 及其功能相吻合;对课程要素的处理就要 与这种设计保持一致.对目标和评价的决 策要与对材料和活动的决策相一致
大范围设计
通过把两门以上有关的科目合并成单一的 大范围教程,而体现了克服科目课程的破 碎形式与框架形式的努力
优点 :整合了各门科目,使学习者能够看 明白科目间各种要素之间的关系;
不足:由于它为学生提供的只是各门科目 中分散的信息,因而缺乏深度.培植的是 肤浅性 ;倾向于强调的目标是内容覆盖面 以及信息获得,忽视认知或情感方面的过 程目标
第七章 课程与教学设计
第一节 课程设计 第二节教学设计
第一节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概述 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 我国课程设计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课程设计概述
课程设计的概念 相关概念辨析 课程设计的实质 课程设计的功能 课程设计的层次性
课程设计的概念
国外:课程设计是指拟定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 组织结构。”课程的组织形式主要涉及课程类型 的选择,课程的组织结构则是指深程内部各要素 的组合,一门课程的设计确应解决这门课程的组 织形式与组织结构问题。
课程设计的基本模式
学科中心设计 学习者中心设计 问题中心设计
学科中心设计
学校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来积 累下来的文化科学知识传递给下一代。而 这些文化科学知识的精华就包含在学校设 置的各门学科里。于是按照专家研究所确 定的—门门学科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被 称为学科中心设计 科目设计 学科设计 大范围设计
问题中心设计
把重点放在个人与社会生存问题上的设计 生活领域设计:围绕生活领域重新组织传 统的教材。它把重点放在学习的问题解决 过程上;把学习者的经验和直接情境,当 作通往基本生活领域的途径。 核心设计 :学习的核心是个人和社会共同 需要的中心
我国课程设计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起步阶段: 1978年《外国教育动态》杂志 连续两期刊载了有关苏联、美国、英国、法 国、日本等国学制与课程方面的文章,介绍 了国外有代表性的学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 程计划、课程结构和课程类型。这标志着我 国新时期课程理论研究从开始便是以“面向 世界”的姿态进行的,课程设计研究领域的 “改革开放”也发端于此。
科目设计
科目设计把课程组织成为许许多多的科目,每一 门科目有意识地阐述专门的同质的知识体系
优势:通过学习有组织的题材体系,学生就能最 有效、最经济地建造自己的知识仓库
不足:
---这一设计的性质倾向于割裂知识,从而割裂了 学生的理解力。
---它脱离现实世界所关心的事以及发生的事件
---没有恰当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经验。
我国学者:课程编制囊括课程设计,课程编制是指 完成一项课程计划的整个过程。它包括确定课程目 标、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等 阶段。课程设计是指课程所采用的一种特定的组织 方式,它主要涉及课程目标以及课程内容的选择和 组织
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开发三者区别:
课程设计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的制 定和各类教材的编制,是课程系统工程 的首要组成部分。 课程编制包含各类文字教材的编写和音 像教材、电脑软件的制作。 课程开发是指一类或多类新教材的编制、 印刷、发行和推广。
国内:课程设计作为特定的术语概念有两个指称, 一是指称设计课程的活动,二是指称这种设计活 动的产物。所以,课程设计是包涵过程与结果于 一体的概念,合两层含义:一是等于课程规划, 是制定课程实施计划的过程2:是课程规划过程的 产品,它是独立存在的实体,是课程决策过程的 产物
课程设计是按照育人的目的要求和课程 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必然联系而 制定一定学校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 编制各类教材的过程,是课程建设系统 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课程设计的层次性
外在层次性:是指某一课程系统在时空延续 上的分层设计。例如,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课 程是一个课程系统,这一课程系统的设计就 包括小学课程设计和初中课程设计两个层次 内在层次性:是按照某一级学校课程的层次 结构进行的分层设计 。例如,全日制小学课 程的整体结构分为宏观课程结构、中观课程 结构和微观课程结构
课程设计的实质
课程设计,实质上就是人们根据一定的 价值取向,按照一定的课程理念,以特 定的方式组织安排课程的各种要素或各 种成分,从而形成特殊课程结构的过程 及其产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课程设计的实质
课程设计是基于对课程资源的选择和对 课程要素的优化组合; 课程设计就是对目标和内容或学习经验 的选择确定; 旨在确定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 形成课程设计结果——课程方案。
相关概念辨析
美国学者舒伯特(Schubert,w.)认为,课程编制 (curriculum making )与课程开发(curriculum development)是同义的
1935年卡斯韦尔与坎贝尔出版了《课程开发》 (curriculum development )一书之后。 “Development”一词便取代了“making ”,并很快 被其他课程工作者采用。在他看来,“课程开发” 包括课程设计以及设计的背景
如何理解课程设计的含义
明确揭示了课程设计的从属关系,指出课程 设计属于课程建设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这 一系统工程是由课程设计、课程评价和课程 管理三个部分组成的。
反映了课程设计活动的本质属性,即课程设 计活动必然受到育人的目的要求和课程内部 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本质性联系的制约。
反映了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课程设计的基 本任务是制定科学可行的课程计划、课程标 准和编制各类质量较高的教材
从总体上看,这一时期我国课程设计研究以 国外理论的引进、消化和吸收为主要内容和 基本特征
发展阶段
陈侠先生在1989年3月出版的《课程论》 是我国新时期第一部课程论专著
1998年,我国课程论界出版了两部课程设 计研究著作,一部是陈扬光教授的《课程 论与课程编制》,另一部是钟启泉教授主 编的《课程设计基础》
对国外研究成果的引进与吸收
我国学者对课程设计研究的独立探索
我国课程设计研究存在的 主要问题
课程设计研究理论程度不高 课程设计研究脱离课程实践 课程设计研究重介绍、轻吸收,重引进、 轻继承 课程设计研究主体单一、视野狭窄
我国课程设计研究的走向展望
多元课程设计理论趋向整合 课程设计及其研究主体多元化 课程设计价值取向人文化 课程设计理论本土化
---科目设计的目标范围狭窄,并导致了被动的学 习。
学科设计
科目设计对于用来确立科目究竟是什么的 原则完全不明显.诸如数学、家政、驾驶 培训等多种领域都可接纳为“科目”,而 学科设计则决意使标准专门化
呈现的是破碎的课程,而没有提供使知识 一体化的手段 没有论述学校教育同生活的关系 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经验 目标范围很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