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与空间》
竹显毫《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
《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一、简介:《交往与空间》的作者是丹麦建筑师扬·盖尔。
这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二、本书主要:内容从四大章来对交往与空间的关系进行了详尽的阐述.第一、建筑室外空间的生活本章以户外活动为基点,从宏观层面概述了物质环境和户外活动之间的关系。
首先讲述了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以及每一种类型活动对于物质环境的要求,指出建筑师和规划人员能通过适宜的空间环境的塑造影响人们相遇以及观察和倾听他人的机遇,这种机遇构成了其他形式交往的背景和起点。
必要性活动指那些不得不发生的室外行为,包括上班的路上,接见朋友,出行等,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不受室外环境质量的影响,但好的室外环境可以延长人们在室外的停留时间。
自发性活动主要指个人的室外行为,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等,强调的是个人的自主行为,行为的发生并以与别人的交往为目的,但是这种自发性行为可以诱发社会性活动,这个自发性活动受室外空间环境影响,因为面对混乱的交通,相信你也没有室外散步的心情。
社会性活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获得信息,较低一级的交流主要就是看与被看的这样一种关系,可以获得简单的信息,高级的交流,包括具有各种活动内容的语言交流。
第二,规划的先决条件本章主要讲述建筑布局过程中如何处理社会关系以达到促进人们交往的目的,并且从人类行为心理学方面分析了适宜性交往空间的条件。
作者指出,聊天和交谈并不是交往,社会交往的形成与否主要取决于居民之中是否在经济、政治或意识形态方面有共同兴趣。
对于社会关系和建筑布局间的联系,一方面,在任何条件下都必须考虑到存在于每个地区的现有条件以及该地区不同居民的各种兴趣和需求;另一方面,物质结构,也就是建筑的规划布局,在视觉上和功能上要支持住宅区内理想的社会结构。
《交往与空间》
(京)新登字035号LIFE BETWEEN BUILDINGSUsing Public Space by Jan Gehl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Inc 1987交往与空间(丹麦)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新华书店经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北京阜外商礼士路)开本:850×1168毫米1/32 印张:61/4 字数:178千字1992年9月第一版 1992年9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4100册定价:6.85元ISBN7一112-01655-X/TU·1239 (6687)本书是北欧出版的最为成功的有关环境设计的名著之一。
书中对人们如何使用街道、人行道、广场、庭院、公园等公共空间,以及规划与建筑设计如何支持或阻碍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研究,论述了日常社会生活对物质环境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创造充满活力并富有人情味的户外空间的有效途径。
本书言简意赅,资料丰富,适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人员以及建筑院系的师生阅读。
译者的话本书作者杨·盖尔(Jan Gehl)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城市设计专家,多年来一直担任丹麦皇家艺术学院的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系主任,曾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欧洲各国进行研究和讲学。
《交往与空间》一书于1971年出版后,对斯堪的纳维亚及欧美其他地区的城市及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先后被译成英文、日文、意大利文、荷兰文和挪威文,并在许多国家被列为建筑学及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著名建筑师拉尔夫·尼斯金(Ralph Erskine)称本书为“有特殊重要性的著作”。
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交往与空间》是一本由美国社会学家埃里克·卡尔林(Erving Goffman)所著的重要著作。
这本书主要是关于人类社会中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以及这种交往过程中发生的各类现象的研究。
作为一名社会学家,卡尔林从实地调研、观察和对话中提取真实数据和案例,通过对这些数据和案例的深入分析,揭示了人们在交往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问题。
在读完这本书之后,我对人际交往和社会互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
在《交往与空间》中,卡尔林首先讨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个人空间。
个人空间指的是每个人在与他人交往时所保持的一定距离范围,这个距离范围受到文化、性别、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卡尔林指出,对于每个人来说,个人空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社会交往规则,违背这个规则可能会引起他人的不悦和抗拒。
同时,卡尔林还强调了个人空间对于构建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当人们在交往中能够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并且合理地处理自己的个人空间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时,才能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
此外,卡尔林还讨论了人们在公共场合和私人场合中对个人空间的不同需求。
在公共场合,人们往往需要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避免冲突和产生不适;而在私人场合,人们通常希望与亲密的他人保持更为密切的接触,以增进亲密感和互信。
卡尔林通过对不同场合下人们对个人空间需求的揭示,展示了个人空间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在不同场合中的适用性和灵活性。
除了对个人空间的研究,卡尔林还深入探讨了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所展示的各类行为和表现。
他指出,个人在交往中通常会通过言行、姿势、面部表情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和态度。
同时,他还提出了“前台”和“后台”的概念,指的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在公众场合和私人场合所展示的不同行为。
这个概念揭示了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为了满足社会期望或保护个人隐私而进行的自我调节和表演。
通过对这种前台和后台行为的观察和研究,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运作机制以及个体在其中的角色和身份。
《交往与空间》
(京)新登字035号LIFE BETWEEN BUILDINGSUsing Public Space by Jan Gehl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Inc 1987交往与空间(丹麦)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新华书店经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北京阜外商礼士路)开本:850×1168毫米1/32 印张:61/4 字数:178千字1992年9月第一版 1992年9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4100册定价:6.85元ISBN7一112-01655-X/TU·1239 (6687)本书是北欧出版的最为成功的有关环境设计的名著之一。
书中对人们如何使用街道、人行道、广场、庭院、公园等公共空间,以及规划与建筑设计如何支持或阻碍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研究,论述了日常社会生活对物质环境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创造充满活力并富有人情味的户外空间的有效途径。
本书言简意赅,资料丰富,适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人员以及建筑院系的师生阅读。
译者的话本书作者杨·盖尔(Jan Gehl)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城市设计专家,多年来一直担任丹麦皇家艺术学院的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系主任,曾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欧洲各国进行研究和讲学。
《交往与空间》一书于1971年出版后,对斯堪的纳维亚及欧美其他地区的城市及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先后被译成英文、日文、意大利文、荷兰文和挪威文,并在许多国家被列为建筑学及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著名建筑师拉尔夫·尼斯金(Ralph Erskine)称本书为“有特殊重要性的著作”。
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交往与空间》
(京)新登字035号LIFE BETWEEN BUILDINGSUsing Public Space by Jan Gehl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Inc 1987交往与空间(丹麦)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新华书店经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北京阜外商礼士路)开本:850×1168毫米1/32 印张:61/4 字数:178千字1992年9月第一版 1992年9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4100册定价:6.85元ISBN7一112-01655-X/TU·1239 (6687)本书是北欧出版的最为成功的有关环境设计的名著之一。
书中对人们如何使用街道、人行道、广场、庭院、公园等公共空间,以及规划与建筑设计如何支持或阻碍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研究,论述了日常社会生活对物质环境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创造充满活力并富有人情味的户外空间的有效途径。
本书言简意赅,资料丰富,适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人员以及建筑院系的师生阅读。
译者的话本书作者杨·盖尔(Jan Gehl)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城市设计专家,多年来一直担任丹麦皇家艺术学院的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系主任,曾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欧洲各国进行研究和讲学。
《交往与空间》一书于1971年出版后,对斯堪的纳维亚及欧美其他地区的城市及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先后被译成英文、日文、意大利文、荷兰文和挪威文,并在许多国家被列为建筑学及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著名建筑师拉尔夫·尼斯金(Ralph Erskine)称本书为“有特殊重要性的著作”。
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交往与空间读书心得
交往与空间读书心得交往与空间读书心得《交往与空间》是一本关于人际交往和空间设计的书籍,对于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创造舒适的空间环境都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入了解了交往和空间的重要性,并从中汲取了许多有用的知识和启发。
以下是我对《交往与空间》的读书心得。
第一章:人际交往1.1 人际交往概述在这一节中,我学到了人际交往是人们相互影响、交流和建立关系的过程。
人际交往对于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应该加强交际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2 交际技巧这一节介绍了一些提升交际能力的技巧,比如积极倾听、表达清晰、善于沟通等。
这些技巧对于改进人际交往非常有帮助,我会尽量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第二章:空间设计2.1 空间的定义在这一节中,我学到了空间设计不仅仅是指室内设计,还包括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方面。
空间设计要考虑人的需求和舒适感,因此需要综合考虑人的行为、心理和环境等各个因素。
2.2 空间布局原则这一节介绍了一些常用的空间布局原则,比如功能布局、流线布局、尺度比例等。
这些原则对于设计出合理的空间布局非常重要,我会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加以应用。
第三章:人际关系与空间环境的关联3.1 空间环境对人际交往的影响这一节介绍了空间环境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包括空间的开放程度、私密性、舒适度等。
合适的空间环境可以促进人际交往,而不合适的空间环境可能导致人际交往的困难。
3.2 空间设计中的社交区域在这一节中,我了解到社交区域在空间设计中的重要性。
社交区域应该具备开放、舒适、自由交流的特点,有助于人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交往与空间》书籍封面、部分章节截图、相关的研究报告和案例分析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民事法:民事法是指调整个人和私人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是以个人之间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的权益关系和法律关系为调整对象的法律。
2、建筑法:建筑法是指规范建筑和房地产行业管理和行为的法律法规。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交往与空间》是一本关于人际交往与社交空间的书籍,通过对社会心理学和空间理论的深入探讨,揭示了人际交往中空间的重要性以及其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人际交往和空间的理解有了新的层次。
首先,书中强调了空间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适当的距离,这种距离既不太近也不太远,才能够让彼此感到舒适。
书中提到了个人空间、社交空间和公共空间这三种不同的空间概念,并详细解释了它们在人际交往中的作用。
个人空间是指每个人都有的私人领域,它可以是家庭、办公室或者个人工作区域等;社交空间则是人与人之间的交互空间,例如餐厅、咖啡厅等公共场所;而公共空间则是大家共同分享的社会空间,如公园、广场等。
这些不同的空间对人际关系和交往方式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了解和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我们可以建立更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冲突和不必要的摩擦。
其次,书中还谈到了空间的非语言传递信息的作用。
据研究表明,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除了通过语言表达外,还通过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等非语言方式来传递信息。
而这些非语言信息中,空间的运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当我们在与他人交谈时,面对面的距离及角度可以传递出亲近与疏远的信息,而不同的坐姿和姿态也会对交流产生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并认识这些信息,以便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并能够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和交流。
此外,《交往与空间》还提到了空间的塑造力。
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理概念,它同时也可以被个体主观地塑造和利用。
例如,一个良好的家居环境可以营造出舒适、和谐的氛围,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而在工作环境中,合理规划的空间布局也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因此,通过充分利用和塑造空间,我们能够改善人际交往的品质,创造更有利于交流和合作的环境。
最后,《交往与空间》给了我很多关于提升人际交往能力的启示。
书中认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沟通者和交际者,我们需要关注自己的个人空间并学会尊重他人的个人空间。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当我翻开《交往与空间》这本书,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向城市与社区生活本质的大门。
作者扬·盖尔以其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思考,为我们揭示了交往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空间如何影响着我们的交往行为。
在书中,作者开篇就指出了人类交往的必要性。
交往不仅是信息的交流,更是情感的传递和关系的建立。
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给予我们归属感和认同感。
而空间,作为交往发生的场所,其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交往的质量和频率。
作者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让我深刻认识到现代城市规划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许多城市的空间设计过于注重功能分区,将居住、工作、休闲等区域严格划分,导致人们的生活轨迹变得单一和孤立。
街道变得仅仅是交通的通道,而失去了其作为社交场所的功能。
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匆匆而过,很少有机会停留和交流。
与此相反,那些充满活力和吸引力的空间往往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比如,它们具有良好的步行可达性,人们能够轻松地到达并在其中自由活动;它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而且,这些空间往往有适宜的尺度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让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书中提到的“慢速交通”的概念让我深受启发。
当我们过于依赖汽车等快速交通工具时,城市空间被道路所占据,人们的步行空间受到挤压,交往的机会也随之减少。
而鼓励步行和自行车出行,不仅能够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更重要的是能够创造更多人与人相遇和交流的可能。
另外,公共空间的质量对于交往的促进作用也不可忽视。
一个成功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安全、舒适、美观且具有吸引力的。
它需要有足够的座椅供人们休息,有良好的遮阳和遮雨设施,有丰富的绿化和景观元素。
同时,公共空间的管理和维护也至关重要,只有保持其整洁和有序,才能让人们愿意在此停留和交往。
在思考如何创造促进交往的空间时,我们不能仅仅从物质空间的角度出发,还需要考虑社会和文化因素。
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交往需求和习惯,因此空间的设计应该具有包容性和多样性,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人的需求。
《交往与空间》
添加标题
类型:常见的城市中的半私密空间包括咖啡馆、茶馆、酒吧等,这些场所通常提供 舒适的座椅和良好的氛围,吸引人们前来交流和放松。
添加标题
作用:城市中的半私密空间在交往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相 对私密的空间,可以促进人们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城市的社会联系和凝聚力。
定义:指城市中具有一定私密性 的交往空间,如住宅、办公室等。
特点:半公共空间通常具有开放性和共享性,但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它 们通常提供公共服务和设施,如公园、广场、咖啡馆等,供人们进行交往和休闲活动。
作用:半公共空间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为人们提供了交往和互动的机会,促进了 社区的凝聚力和活力。同时,它们也是城市文化和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虑不同年龄段的需求
尊重当地文化传统 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考虑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往需求 结合当地环境特点进行设计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与特点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现代城市中的交往空间类型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实践案例
定义:半公共空间是指介于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之间的空间,通常是由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共 同管理和维护的。
数字化技术对交 往空间的未来发 展具有重要影响
绿色环保理念的定义和重要性 交往空间中绿色环保理念的应用现状 未来交往空间中绿色环保理念的发展趋势 绿色环保理念在交往空间中的具体应用案例
满足人的需求:交往空间的设计应考虑人的心理、生理和行为需求,创造 舒适、安全、便捷的交往环境。
提高交往效率: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流线设计,减少交往过程中的障碍 和干扰,提高交往效率。
作用: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 放松的交往环境,促进人际关系 的建立和发展。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交往与空间》这本书让我对人与空间的关系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
作者扬·盖尔以其敏锐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为我们揭示了城市与建筑环境中那些影响人们交往行为的因素。
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跟随作者的视角走进了一个个不同的城市空间,亲身体验着那些或促进、或阻碍人际交往的环境设计。
书中所阐述的观点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不断反思自己所身处的空间以及在其中的行为。
书中强调了公共空间对于社会交往的重要性。
一个良好的公共空间应该是具有吸引力的,能够吸引人们自愿走出家门,融入其中。
它应该具备多样性,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比如,有适合老年人休憩的长椅,有适合儿童嬉戏的游乐设施,有适合年轻人运动的场地等等。
这样的空间能够让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爱好的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角落,从而增加人们相互交流和接触的机会。
同时,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难以到达或者交通不便的空间,即使设计得再完美,也无法发挥其促进交往的作用。
这让我想起了一些城市中的公园,虽然景色优美,但是由于周边交通不便,或者被繁忙的马路所阻隔,使得人们望而却步。
相反,那些位于居民集中区域,周边道路畅通,并且与周边建筑有着良好衔接的公共空间,往往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另外,空间的尺度和比例也会对交往产生影响。
过大的空间会让人感到空旷和孤独,过小的空间则会让人感到压抑和局促。
一个合适尺度的空间能够让人感到舒适和安全,从而更愿意停留和与人交流。
例如,一些传统的小镇街道,宽度适中,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比例恰当,走在其中,让人有一种亲切感,人们更容易相互打招呼、交谈。
书中还提到了户外活动的类型及其与空间的关系。
必要性活动,比如上班、上学、购物等,往往是人们不得不进行的,对空间的品质要求相对较低。
但自发性活动,如散步、晒太阳、休闲娱乐等,以及社会性活动,如聚会、交谈等,则更多地取决于空间的质量和吸引力。
如果一个空间能够激发更多的自发性和社会性活动,那么它无疑是成功的。
《交往与空间》
(京)新登字035号LIFE BETWEEN BUILDINGSUsing Public Space by Jan Gehl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Inc 1987交往与空间(丹麦)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西郊百万庄)新华书店经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印刷厂印刷(北京阜外商礼士路)开本:850×1168毫米1/32 印张:61/4 字数:178千字1992年9月第一版 1992年9月第一次印刷印数:1-4100册定价:6.85元ISBN7一112-01655-X/TU·1239 (6687)本书是北欧出版的最为成功的有关环境设计的名著之一。
书中对人们如何使用街道、人行道、广场、庭院、公园等公共空间,以及规划与建筑设计如何支持或阻碍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进行了广泛的分析研究,论述了日常社会生活对物质环境的特殊要求,提出了创造充满活力并富有人情味的户外空间的有效途径。
本书言简意赅,资料丰富,适于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人员以及建筑院系的师生阅读。
译者的话本书作者杨·盖尔(Jan Gehl)教授是国际知名的城市设计专家,多年来一直担任丹麦皇家艺术学院的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系主任,曾先后在美国、加拿大、墨西哥、澳大利亚和欧洲各国进行研究和讲学。
《交往与空间》一书于1971年出版后,对斯堪的纳维亚及欧美其他地区的城市及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先后被译成英文、日文、意大利文、荷兰文和挪威文,并在许多国家被列为建筑学及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著名建筑师拉尔夫·尼斯金(Ralph Erskine)称本书为“有特殊重要性的著作”。
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分析了吸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交往与空间
转自: 专筑网 《交往与空间》(丹麦)盖尔主编推荐《交往与空间》一书于1971年出版后,对斯堪的纳维亚及欧美其他地区的城市及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先后被译成英文、日文、意大利文、荷兰文、挪威文、捷克文等多种文字,并在许多国家被列为建筑学及城市规划设计专业学生的必读书目。
著名建筑师拉尔夫·厄斯金(Ralph Erskine)称本书为“有特殊重要性的著作”。
1991年本书中文第一版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同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时至今日,不少有关城市设计的学术专著和论文仍将本书作为重要的参考书目。
2001年10月,扬·盖尔先生来中国访问讲学,受到热烈的欢迎。
2002年7月,扬·盖尔先生拍摄的纪录片《人性化的城市》在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使他的人性化城市设计思想为更多的中国设计师和大众所了解。
内容简介《交往与空间》一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详尽地分析吸引了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
尽管欧美各国的具体条件与中国有很大不同,但本书所讨论的问题是世界性的,我们一定会从气扬·盖尔先生的研究中得到有益的启示,促进我国城市规划和设计水平的提高。
本书中文第四版是根据2001年的最新英文版翻译出版。
本书供从事建筑设计及城市规划的人士等。
作者简介扬·盖尔,1936年生,建筑师、丹麦皇家艺术学院的建筑学院城市设计系高级讲师。
扬·盖尔先生曾在爱丁堡、维尔纽斯、奥斯陆、多伦多、卡尔加里、墨尔本、珀斯、伯克利、圣何塞、瓜达拉哈拉、北京、长沙、东京等地的大学讲学,并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远东地区进行设计咨询。
他出版的著作包括《新城市空间》、《公共空间·公共生活——哥本哈根1996》等,并获伊德拉(Edra)场地研究奖。
《交往与空间》
对设计的启示
如何使人们在这三种户外活动中都感到舒适 是我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我们不难发现,必要性的、自发性的和社会性的活动是如何以一种交织融汇的模式发生的。 在人们徜徉、小憩和交谈中,功能性的、消遣性的和社会性的活动以形形色色的组合方式融为一体了。因此,考察户外活动,不
当户外空间质量好时,自发性活动的 频率增加。于此同时,随着自发性活 动水平的提高,社会性的频率也会稳 定增长
活动是引人入胜的因素
只要有人存在,无论是在建筑物内,在居住小区,在城市中心,还是在娱乐场所,人及其活动总是吸引着另一些人。人们为另一些人 所吸引,就会聚集在他们周围,寻找最靠近的位置。新的活动便在进行中的事件附近萌发了。
如果在散步时有两条街道可供选择,一条空寂荒凉。而另一条充满活力,那么,在许多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如果要在 小坐于私密性的后花园还是小坐于临街的半私密性前院之间作出选择,人们常常会选择住宅前面,那里有更多的东西可看。
在斯堪的纳维亚,有一句古老的谚语非常精辟:“人往人处走”。
步行街的诱人之处
物质环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的社会状态,可以设计来为更加广泛的交往机会创造条件
知觉、交流与尺度 知觉——规划必须考虑的因素
视觉与听觉与最广泛的户外社会活动——视听接触——密切相关
向前和水平的知觉器官 人类自然的运动主要限于水平方向上的行走,其速度大约是每小时5km。人类的知觉器官很好地适应了这一条件,它们基本上都
《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总解析
《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扬。
盖尔的《交往与空间》,是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入门教程,本书内容并不深奥,却可以教会我们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去理解设计,书中的研究方法——行为心里学和问卷调查分析也是我们以后进行地形调查,创作设计的必要手段。
书中首先是区分了几种户外活动行为。
必要性活动,自主性活动,社会性活动。
必要性活动指那些不得不发生的室外行为,包括上班的路上,接见朋友,出行等,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不受室外环境质量的影响,但好的室外环境可以延长人们在室外的停留时间。
自发性活动主要指个人的室外行为,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等,强调的是个人的自主行为,行为的发生并以与别人的交往为目的,但是这种自发性行为可以诱发社会性活动,这个自发性活动受室外空间环境影响,因为面对混乱的交通,相信你也没有室外散步的心情。
社会性活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获得信息,较低一级的交流主要就是看与被看的这样一种关系,可以获得简单的信息,高级的交流,包括具有各种活动内容的语言交流。
书中涉及的是社会性活动。
促进社会性活动的发生有三个层次,宏观城市尺度、中观尺度、微观尺度、在城市尺度上,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城市功能的混合,提倡完善的步行交通和广场设计.在现在一个车型的城市尺度下,似乎步行的交通更被人们遗忘,因为人们见到的往往是为了建设快速的交通,不停的修着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把人赶得上天入地,而恰恰从人类发生行为的角度,水平的交通是人们最爱行走的。
另一方面就是城市的广场,在欧洲,一直以来,城市的广场就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广场是各种生活的集散地,那里有教堂、市政厅、市场、小憩的茶座等等。
而我们面临的实际是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城市是否有严格意义上的广场,我们所称作的广场更多的是单一功能的地方,本身不具有吸引人们活动的内容。
可能现有城市中更多的是城市公园,但这里还是要区分广场与公园之间关系。
从形式的角度讲,公园拥有更多的绿地,是一个城市的氧吧,但正是这样公园并没有吸引更多的人,往往是一对对的小情侣,公园内部缺少开阔的视野,缺少足够的人气发生人看人的活动。
《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
《交往与空间》读书笔记扬·盖尔的《交往与空间》,是建筑与城市规划的入门教程,本书内容并不深奥,更何况作者用诙谐的语言由浅入深,对我们此等入门菜鸟进行最基础的指导。
作者花费十几年所创作的作品是否应该被我们仅用三个小时囫囵吞枣。
但可以确定的是,尽管我们是最最浅显的一目十行却也可以教会我们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去理解设计,书中的研究方法——行为心里学和问卷调查分析也是我们以后进行地形调查,创作设计的必要手段。
对于前者大多人都有过体会或者被体会的经历,在此毋须多说,而后一种个人更多的认为是一种换位思考,抛开一切主管思维,设身处地以当事人(或者称之为使用者)的角度进行客观思考和考虑对设计的需求。
对此我深刻了解与体会到作为一个设计者最基本的素养,即为感同身受。
书中首先是区分了几种户外活动行为:必要性活动,自主性活动以及社会性活动。
必要性活动指那些不得不发生的室外行为,包括上班的路上,接见朋友,出行等,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不受室外环境质量的影响,但好的室外环境可以延长人们在室外的停留时间。
自发性活动主要指个人的室外行为,包括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锻炼等,强调的是个人的自主行为,行为的发生并以与别人的交往为目的,但是这种自发性行为可以诱发社会性活动,这个自发性活动受室外空间环境影响,因为面对混乱的交通,相信你也没有室外散步的心情。
社会性活动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可以获得信息,较低一级的交流主要就是看与被看的这样一种关系,可以获得简单的信息,高级的交流,包括具有各种活动内容的语言交流。
书中涉及的是社会性活动。
促进社会性活动的发生有三个层次:宏观城市尺度、中观尺度、微观尺度。
在城市尺度上,解决办法主要是通过城市功能的混合,提倡完善的步行交通和广场设计。
在现在一个车型的城市尺度下,似乎步行的交通更被人们遗忘,因为人们见到的往往是为了建设快速的交通,不停的修着过街天桥或地下通道,把人赶得上天入地,而恰恰从人类发生行为的角度,水平的交通是人们最爱行走的。
《交往与空间》阅读心得和感悟
Page 21
空间上的集中或分散
在小尺度上,通过为少量的人和活动提供超尺寸的区域,就能从空间上把活动分散开来。在规模不大的住宅区中,采用20、30到 40m宽的步行街,或者40、50到60m见方的广场,就是这种超尺寸的例子。在这类空间中,不仅两侧的人相距过远,而且对穿行 的人来说,同时经历两侧的活动景象也是不太可能的。
物质环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的社会状态,可以设计来为更加广泛的交往机会创造条件
Page 14
知觉、交流与尺度 知觉——规划必须考虑的因素
视觉与听觉与最广泛的户外社会活动——视听接触——密切相关
向前和水平的知觉器官 人类自然的运动主要限于水平方向上的行走,其速度大约是每小时5km。人类的知觉器官很好地适应了这一条件,它们基本上都
Page 12
第二章 规划的先决条件
户外活动的范围与邻里间交往的频率直接有关。在 户外的居民越多,他们见面也越多,就会产生更多的 相互搭话和交谈。仅有建筑设计是不够的,但通过设 计创造适宜的条件,就能鼓励交往。
Page 13
许多实例表明,户外活动的范围与邻里间交往的频率直接有关。在户外的居民越多,他们见面也越多,就会产生更多的相互搭话 和交谈。活动与交往的先决条件是是否存在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兴趣或共同的问题等。
是面向前方的,其中发展得最完善,也是最有用的是视觉,它显然是水平向的。
水平视域比竖向视域要宽广得多。如果一个人向前看,可以观察到两侧各自近90°水平范围内正在发生的事情。向下的视域比 水平视域要窄得多,向上的视域也很有限,而且还会减少得更多一些。为了看清行走路线,人们行走时的视轴线向下偏了10°左右 。人们在街上行走时,实际上只看见建筑物的底层、路面以及街道空间本身当时发生的事情。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
交往与空间读后感交往与空间是一本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豪尔编写的心理学著作,该书通过对人际关系和个人空间的深入研究,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空间之间的关系。
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对人际关系和空间的理解有了更深的认识。
首先,书中对人际关系的探讨让我对自己与他人的交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人际关系中的亲密度和距离感,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交往方式。
通过对这些概念的深入分析,我意识到在与他人交往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关系和情境来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和距离感。
有时候,我们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让对方有空间和自由;有时候,我们又需要更加亲近和热情。
这种灵活的交往方式可以更好地满足他人的需求,也能够让自己更加舒适和自在。
其次,书中对个人空间的研究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书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个人空间的概念、种类和影响因素。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我意识到个人空间对于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感受到他人对我们个人空间的侵犯,这会让我们感到不舒服甚至愤怒。
而在与他人交往时,我们也需要尊重对方的个人空间,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必要的压力和困扰。
因此,通过对个人空间的理解,我学会了更好地保护自己的空间,也更加尊重他人的空间。
最后,书中还对人际关系和空间的心理学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作者通过对心理学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引用,解释了人际关系和空间的心理机制,让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通过对这些心理机制的理解,我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绪,也可以更好地调整自己的交往方式和空间需求。
总的来说,交往与空间这本书让我对人际关系和个人空间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更好地与他人交往和保护自己的空间。
我相信,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注重人际关系和空间的管理,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够感到舒适和愉快。
感谢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启发和帮助,我会将其中的理念融入到我的日常生活中,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吸引其他人的驻足,因此要创造富有活力的街区,就一定要创造一个能吸引人的空间,在街道立面、
公共艺术、设施方面多下工夫,这样才能使街区逐渐聚集人气。此外,也要考虑到人们的听觉和嗅觉等 方面,创造出一个干净整洁的空间环境。
Page
20
第三章 集中或分散:城市与小区规划 集中或分散
如果活动和人能集中起来,单个的活动就可以相互激发。在场的参与者也就有机会体验和投入别的活动,自我强化的过程便由 此而生。 建筑布局以及入口安排与人行道和户外活动区域的关系是活动集中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大多数人每次步行的活动半径通常为400~500m;根据不同情况,人们可能看清别人和活动过程的距离在20~100m的范围 之内。
寻找突破口,为我们今后的设计提供了很大帮助。经典就在于能历经时
间考验 。
Page 2
第一章 建筑室外空间的生活
户外活动的三种类型 建筑室外空间的生活 户外活动与户外空间的质量 户外活动与建筑取向 当代社会状态下的室外空间生活
第二章 规划的先决条件
社会关系与建筑布局
知觉、交流与尺度
室外空间的生活——一种过程
Page
17
5种方式可以促进或妨碍视线和声音的交流
Page
18
室外空间的生活——一种过程
室外空间生活是一种潜在的自我强化的过程。当有人开始做某一件事时,别的人就会表示出一种明显的参与倾向,要么亲自加 入,要么体会一下别人正在进行的工作。
正效应过程 : 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有活动发生
在丹麦的由独户住宅和联排住宅构成的区域内,对儿童游戏模式进行的研究充分验证了这一点。在联排住宅区,每英亩 (4000m2)的儿童“密度”是较分散的独户住宅区的两倍。在有两倍数目儿童的地区,游戏活动水平要高四倍。
视觉与听觉与最广泛的户外社会活动——视听接触——密切相关
向前和水平的知觉器官 人类自然的运动主要限于水平方向上的行走,其速度大约是每小时5km。人类的知觉器官很好地适应了这一条件,它们基本上都 是面向前方的,其中发展得最完善,也是最有用的是视觉,它显然是水平向的。
水平视域比竖向视域要宽广得多。如果一个人向前看,可以观察到两侧各自近90°水平范围内正在发生的事情。向下的视域比 水平视域要窄得多,向上的视域也很有限,而且还会减少得更多一些。为了看清行走路线,人们行走时的视轴线向下偏了10°左右。 人们在街上行走时,实际上只看见建筑物的底层、路面以及街道空间本身当时发生的得和感悟
交往与空间
《交往与空间》一书于1971年出版,作者丹麦人杨·盖尔是为数不多的 人文价值的积极支持者之一。他在这方面进行了出色的研究,以使建筑学 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这本书着重从人及其活动对物质环境的要求这一角度来研究和评价城市 和居住区中公共空间的质量,在从住宅到城市的所有空间层次上分析了吸 引人们到公共空间中散步、小憩、驻足、游戏,从而促成人们的社会交往 的方法,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书中内容十分详尽,从生活的一点一滴
社会性视域——0~100m 在0.5~1km的距离之内,人们根据背景、光照、特别是所观察的人群移动与否等因素,可以看见和分辨出人群。在大约100m远 处,在更远距离见到的人影就成了具体的个人。
Page 16
距离与交流
几乎在所有的接触中都会有意识地利用距离因素。如果共同的兴趣和感情加深,参与者之间的距离就会缩短,人们会走得更近或 在椅子上向对方靠拢,气氛就会变得更加“亲切”和融洽。相反,如果兴致淡薄了,距离就会拉大。 爱德华·T·霍尔定在《隐匿的尺度》的一书中, 义了一系列的社会距离 亲密距离(0~45cm)是一种表达温柔、舒适、爱抚以及激愤等强烈感情的距离。
听觉 听觉具有较大的工作范围。在7m以内,耳朵是非常灵敏的,在这一距离进行交谈没有什么困难。大约在30m的距离,仍可以听清 楚演讲,比如建立起一种问—答式的关系,但己不可能进行实际的交谈。听觉具有较大的工作范围。在7m以内,耳朵是非常灵 敏的,在这一距离进行交谈没有什么困难。大约在30m的距离,仍可以听清楚演讲,比如建立起一种问—答式的关系,但己不可 能进行实际的交谈。
人们喜爱步行街,是因为有机会耳闻目睹众生相,结识各种各样的人, 在银行、办公楼、展销厅以及点钞机、办公家具、陶瓷或卷发器一类乏味产品的橱窗前停留的人最少,而在报亭、摄影展览、 电影院前的宣传栏、服装店、玩具店等与人及其周围环境直接有关的商店及展廊前则有大量的人驻足观赏。 人们对街道本身形形色色的人的活动有更大的兴趣。因此,各种形式的人的活动应该是最重要的兴趣中心。人们不但对街道上 平凡的日常景象,如玩耍的儿童、从照像馆走出的新婚夫妇,甚至赶路的过客饶有兴趣,也对一些不太常见的事情,如艺术家写生、 街头音乐家的吉它演奏、马路画家的涂抹以及其他大大小小的活动充满好奇。 显然,人的活动以及有机会亲身体验人间万象是这一地区最诱人之处。
旧城区改造同样也可能产生负效应过程。停车场、加油站、大型的金融机构等设施使人和活动的数量减少了。由于居民数量 减少和街道环境的恶化,与居民日常生活有关的自然活动的水平也就随之下降。空空荡荡的街道当然无人问津。
Page 19
对设计的启示
应当创造富有活力的街区,就需要保证居民在历史街区内的较长的户外逗留 在公共空间中各种功能的持续时间影响着活动的水平。 如果人们乐意在公共空间逗留得久一点,少数人的活动就能发展到相当的水平。人们关注的时间越长,就
人们的户外生活不仅仅是步行交通、娱乐性的或社会性的活动,而是包括整个系列的活动。它们的共同作用使得城市和居住区 的公共空间变得富于生气与魅力。
Page
5
必要性活动——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
包括了那些多少有点不由自主的活动,如上学、上班、购物、等人、候车、出差、递送邮件等。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属于这一 类型。 这一类型的活动大多与步行有关。这些活动是必要的,它们的发生很少受到物质构成的影响,一年四季在各种条件下都可能进行 ,相对来说与外部环境关系不大,参与者没有选择的余地。
负效应过程 : 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
户外空间生活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这一现象也有助于说明为什么许多新住宅区如此空寂和缺乏生气。尽管有不少事情发生, 但由于人及其活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过于分散,几乎每个单项活动都没有机会相互交汇,以形成更大、更有意义和更富于激情
的一系列活动。这就产生了一种负效应过程:没有活动发生是由于没有活动发生。
Page
6
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才会发生
自发性活动是另一类全然不同的活动,只有在人们有参与的意愿,并且在时间、地点可能的情况下才会产生。这一类型的活动包 括了散步、呼吸新鲜空气、驻足观望有趣的事情以及坐下来晒太阳等。 这些活动只有在外部条件适宜、天气和场所具有吸引力时才会发生。对于物质规划而言,这种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大部分宜 于户外的娱乐消遣活动恰恰属于这一范畴,这些活动特别有赖于外部的物质条件。
Page
7
社会性活动
指的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儿童游戏,互相打招呼、交谈、各类公共活动以及最广泛的社会活动—
—被动式接触,即仅以视听来感受他人。
人们在同一空间中徜徉、流连,就会自然引发各种社会性活动。这就意味着只要改善公共空间中必要性活动和自发性活动的条 件,就会间接地促成社会性活动。
Page
3
第三章 集中或分散:城市与小区规划
集中或分散 综合或分解 吸引或排斥 开放或封闭
第四章 步行空间.逗留场所.细部规划
步行空间——逗留场所 步行 驻足停留 小坐 观看、聆听与交谈 各方面宜人的场所 柔性边界
Page
4
第一章 建筑室外空间的生活
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 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
Page
13
许多实例表明,户外活动的范围与邻里间交往的频率直接有关。在户外的居民越多,他们见面也越多,就会产生更多的相互搭话 和交谈。活动与交往的先决条件是是否存在共同的经历、共同的兴趣或共同的问题等。
物质环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居民的社会状态,可以设计来为更加广泛的交往机会创造条件
Page
14
知觉、交流与尺度 知觉——规划必须考虑的因素
个人距离(0.45~1.30m)是亲近朋友或家庭成员之间谈话的距离,家庭餐桌上人们的距离就是一个例子。
社会距离(1.30~3.75m)是朋友、熟人、邻居、同事等之间日常交谈的距离。由咖啡桌和扶手椅构成的休息空间布局就表现了 这种社会距离。 公共距离(大于3.75m)是用于单向交流的集会、演讲,或者人们只愿旁观而无意参与这样一些较拘谨场合的距离。
如果在散步时有两条街道可供选择,一条空寂荒凉。而另一条充满活力,那么,在许多情况下,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如果要在 小坐于私密性的后花园还是小坐于临街的半私密性前院之间作出选择,人们常常会选择住宅前面,那里有更多的东西可看。
在斯堪的纳维亚,有一句古老的谚语非常精辟:“人往人处走”。
Page
10
步行街的诱人之处
在尺度问题上 通过建筑物和功能设施的布局,形成尽可能紧凑的公共空间体系和尽可能短捷的步行交通及感觉经历,就可以将人和活动集中起 来。
Page
21
空间上的集中或分散
在小尺度上,通过为少量的人和活动提供超尺寸的区域,就能从空间上把活动分散开来。在规模不大的住宅区中,采用20、30到 40m宽的步行街,或者40、50到60m见方的广场,就是这种超尺寸的例子。在这类空间中,不仅两侧的人相距过远,而且对穿行 的人来说,同时经历两侧的活动景象也是不太可能的。
Page
8
户外活动与户外空间的质量 当户外空间的质量不理想时,就只能发生必要性活动。 当户外空间具有高质量时,尽管必要性活动的发生频率基本不变,但由于物质条件更好,它们显然有延长时间的趋向。然而在另 一方面,由于场地和环境布局宜于人们驻足、小憩、饮食、玩耍等,大量的各种自发性活动会随之发生。 在质量低劣的街道和城市空间,只有零星的极少数活动发生,人们匆匆赶路回家。 在良好的环境中,情况就绝然不同,丰富多彩的人间活剧都在此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