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备课教案油脂

高中化学备课教案油脂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油脂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掌握油脂与肥皂形成的碱性油脂皂的制备过程。

3. 了解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油脂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油脂与肥皂形成碱性油脂皂的制备过程。

三、教学内容:1. 油脂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2. 油脂与肥皂的制备过程。

3. 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油脂的基本性质和分类,帮助学生理解油脂的特点。

2. 实验法:进行制备肥皂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加深对油脂与肥皂的联系。

3. 讨论法: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讨论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过程:1. 油脂的基本性质和分类(15分钟)- 讲解油脂的定义、来源和性质。

- 分类介绍动植物油脂和矿物油脂。

2. 油脂与肥皂的制备过程(25分钟)- 展示制备肥皂的实验步骤和原理。

- 指导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

3. 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 讨论油脂在食品、化妆品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1. 实验操作记录:检查学生对制备肥皂实验的操作记录。

2. 口头答辩:让学生口头回答有关油脂的问题,评价学生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反思:1. 强化实践操作:可以增加更多的实验环节,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2. 加强生活联系:增加更多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八、教学布置:1. 作业:布置复习油脂相关知识的作业。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制备肥皂实验的实验报告。

以上为本次高中化学课程的备课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油脂的相关知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油脂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油脂的定义和特点;
2.理解油脂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掌握油脂的分类以及其成分和性质。

教学重点:
1.油脂的定义和特点;
2.油脂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油脂的分类以及其成分和性质。

教学难点:
1.油脂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油脂的成分和性质。

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
2.实验器材:滴管、试管、酒精灯等;
3.实验试剂:橄榄油、黄油等。

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展示几种不同的油脂产品,引导学生讨论油脂的特点和用途;
2.讲解:介绍油脂的定义、特点,以及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3.实验:进行酸值测定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
4.讨论:根据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讨论油脂的成分和性质;
5.总结:总结油脂的分类及其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6.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油脂与健康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讨论油脂对人体的影响。

教学反馈:
1.布置相关阅读任务,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油脂的知识;
2.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学延伸:
1.邀请专业人士来校做油脂相关的讲座,深入了解油脂的应用领域;
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企业,了解油脂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围绕油脂的定义、特点、分类以及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展开,涵盖了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同时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油脂与健康的关系,教学设计比较全面,但在实验环节的重视程度和延伸教学环节的增加上还有待改进。

高三化学第三节油脂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第三节油脂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第三节油脂教案(精选3篇)第一节:油脂基本概念一、教学目标1.了解油脂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成分;2.了解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掌握油脂的基本概念;2.了解油脂在食品和工业中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了解油脂的组成成分和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食用油脂和工业用油脂的图像,引起学生对油脂的认识和兴趣。

2.讲解油脂的基本概念:油脂是一类由动物脂肪或植物油制得的具有特定用途的脂质。

油脂可以分为动物性油脂和植物性油脂两大类。

动物性油脂:比如牛油、猪油等植物性油脂:比如花生油、菜籽油等油脂主要由甘油与脂肪酸结合而成。

3.讲解油脂的组成成分:油脂中一般含有甘油与三个脂肪酸分子结合形成的甘油三酯。

脂肪酸是油脂的主要组成部分,由长链碳原子构成。

4.讲解油脂的应用:油脂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食用油的加工、烹调和调味品的制作;在工业中可以作为机械油和润滑剂,也可以用于生产肥皂、化妆品等。

5.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油脂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第二节:油脂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一、教学目标1.了解油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油脂的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

二、教学重点1.掌握油脂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了解油脂的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原理。

三、教学难点了解油脂的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原理。

四、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油脂在不同温度下的物理性质,引起学生对油脂的注意。

2.讲解油脂的物理性质:油脂是非极性物质,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

油脂的熔点较低,常温下呈液体状。

油脂的密度较小,浮于水面。

3.讲解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产生酸和有味物质。

这是由于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易受空气中的氧气攻击。

油脂也容易发生水解反应,产生甘油和脂肪酸。

水解反应可以由碱或酸催化。

4.讲解氧化反应的原理:氧化反应是油脂的主要变化过程,会造成油脂发酸、变质。

《油脂》教案

《油脂》教案

《油脂》教案封面目录一、教学目标二、教学重点三、教学难点四、教学准备五、教学方法六、教学过程七、教学总结一、教学目标1. 了解油脂的基本知识和生产工艺;2. 掌握不同种类油脂的特点和用途;3. 熟悉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4. 学会正确使用各种油脂。

二、教学重点1. 油脂的基本知识;三、教学难点1. 油脂的生产工艺;2. 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

四、教学准备1. 彩色教学幻灯片;2. 油脂样品。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实验观察法。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教师通过引入讲述油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为学生介绍《油脂》教案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2. 重点与难点2.1 油脂的基本知识教师通过教学幻灯片,讲解油脂的定义、种类和生产工艺,让学生对油脂有更全面的了解。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种油脂的特点、用途和市场需求,能够准确选择使用不同油脂。

2.3 油脂的质量检测方法教师通过实验观察法,让学生掌握常用油脂质量检测方法,如氢化值、酸值、过氧化值等。

3. 典型实验教师通过典型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制作油脂的流程,从而深入了解油脂的生产过程。

4.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所涉及知识做一个简单的梳理,帮助学生加深对油脂知识的印象。

七、教学总结本节课通过引入、重点与难点、典型实验和课堂小结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全面了解油脂知识,并通过实验体验、案例分析等形式加深对油脂知识的理解。

这既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实践能力,也为他们将来的工作提供了帮助和指导。

初中生活中的化学油脂教案

初中生活中的化学油脂教案

初中生活中的化学油脂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油脂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2. 掌握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简单描述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二、教学重点:
1. 油脂的定义和分类;
2. 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三、教学难点:
1. 油脂的结构和性质的描述;
2. 对不同类型的油脂进行分类和区分。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食用油和黄油等油脂产品,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并征求学生对油脂的了解和认识。

2. 学习活动:
(1)学习油脂的定义和分类:通过简单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油脂,以及油脂的分类方式。

(2)探究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食品中的油脂成分,并讨论油脂在生活中的作用和用途。

(3)了解油脂的结构和性质:通过示意图和实验等方式,展示油脂的分子结构和性质,让学生理解油脂的特点和作用。

3. 拓展练习:让学生完成一些与油脂相关的实验和练习,加深对油脂的认识和理解。

4.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提出问题和疑惑,让整个教学过程有所收获。

五、课后作业: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油脂的知识;
2. 完成一些与油脂相关的实验或练习;
3. 总结归纳本节课的内容,准备下节课的学习。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化学中的油脂相关知识,通过简单的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了油脂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互动,引导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油脂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油脂_教案示例_3

油脂_教案示例_3

脂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油脂的组成与结构组成: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油、脂肪);其结构为:2.油脂的物理性质。

3.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的氢化、油脂的水解)。

4.工业上制肥皂的原理及简单的生产过程。

(二)能力训练点1.分析思维能力分析油脂和酯的结构特点,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推出油脂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

2.设计实验的探索能力引导学生利用皂化反应原理,探索设计生产肥皂的流程,训练探索创新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渗透点化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化学美育的教育。

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油脂与日常用品的关系,密切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化学工艺的流程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油脂的概念及油脂的化学性质。

2.难点油脂的结构和皂化反应及工业制肥皂的工艺流程。

3.疑点天然油脂是混甘油酯,纯净的植物油,是否为纯净物。

“酯”与“脂”的区别。

首先设计问题: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花生油、豆油、棉籽油等,和用来作燃料的汽油、柴油是否为同类化合物?很多学生对此有很多困惑,这些又是日常生活常见的物质,必然激起学生探索的意识,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按照[学案导学]的设计进行学习。

集中讲解时可以复习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的知识,进一步搞清楚羧酸、醇、酯的关系,再分析油脂的结构,学生是不难接受的。

教学中注意让学生区分“酯”和“脂”、“油”和“脂肪”概念的区别。

在学习油脂的物理性质时可让学生回顾酯的物理性质,联想生活中接触到的油脂的性质。

如肉汤里的油浮在水面上,油不溶于水,用汽油可去衣服上油渍等。

在讲解化学性质时,仍采用“结构——性质——用途”的模式。

首先通过油和脂肪的状态不同的原因,是由烃基饱和程度引起的,不饱和的当然就可以发生加成,得出油脂的氢化的性质,又由于油脂属于酯类化合物,具有酯的通性能够水解,也就不难理解了。

在进一步深化不同条件下水解产物的不同,工业上的应用,从而引出皂化反应制肥皂。

油脂初中化学教案

油脂初中化学教案

油脂初中化学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油脂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油脂的性质和应用。

3. 探讨油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油脂的定义和分类。

2. 油脂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难点:1. 油脂在生活中的作用。

2. 油脂的应用范围。

教学准备:1. 课件或教学板书。

2. 示范用的油脂样品。

3. 汇总了解油脂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引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油脂的应用,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中含有油脂,引发学生对油脂的兴趣。

二、概念解释(10分钟)1. 讲解油脂的定义和分类。

2. 展示不同种类的油脂样品,让学生观察和比较。

三、性质和应用(15分钟)1. 分析油脂的性质,如易燃性、密度等。

2. 探讨油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食用油的烹饪、润滑油的机械加工等。

四、实例讨论(15分钟)根据所学知识,让学生分组讨论油脂在某个具体场景中的应用,如化妆品中的油脂成分。

五、扩展延伸(10分钟)学生自主探索油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医药、化工等。

六、总结复习(5分钟)总结油脂的定义、分类、性质和应用,强化学生对油脂知识的掌握。

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油脂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小论文。

2. 观察身边的物品,找出含有油脂成分的产品,并做简单的分类。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油脂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油脂的应用领域也有了更广泛的认识。

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讨论和自主探索,激发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油脂教案初中化学

油脂教案初中化学

油脂教案初中化学年级:初中课时:1 课时教材:初中化学教材教学目标:1. 了解油脂的性质和组成2. 掌握油脂的生产和用途3. 能够判断油脂的质量和选择适合的油脂教学重点:1. 油脂的性质和组成2. 油脂的生产和用途教学难点:1. 如何判断油脂的质量2. 如何选择适合的油脂教具准备:1. 幻灯片2. 油脂样品3. 实验仪器材料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入油脂的话题,让学生思考油脂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了解油脂的定义以及常见的食用油脂和工业用油脂。

二、讲解(15分钟)1. 油脂的性质和组成:通过幻灯片展示,讲解油脂主要由三酸甘油脂组成,具有疏水性和不溶于水的特点。

2. 油脂的生产和用途:介绍油脂的生产过程和常见的用途,如食用油和工业用油。

3. 油脂的质量评价:教学如何判断油脂的质量,包括外观、气味、口感等方面。

三、实验(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通过对不同油脂样品的观察、闻味、尝试等方式,让学生实际了解油脂的质量评价方法。

四、讨论(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选择适合的油脂,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存油脂。

五、总结(5分钟)教师进行知识总结,并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油脂的使用和选择。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了解一种油脂的生产过程和用途,并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通过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体验油脂的质量评价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同时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油脂的重要性和用途。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更多案例和实践操作,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油脂的相关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案(第1课时)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与熔点的关系,油脂在体内的变化及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

(2)分析思维能力,分析油脂和酯的结构特点,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推出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进行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

(3)联系生活,知识迁移的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油脂的结构,油和脂肪的区别,了解油脂的变质过程,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探讨如何更好的保存油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调查学校食堂、家庭厨房经常食用油脂的种类,以及超市油脂的品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生活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并能在购买食品时,注意识别食品的安全标识与出厂日期、保质期等相关内容。

(2)通过人体营养物作用的学习,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合理膳食的良好习惯。

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油脂在人体内的功能,密切化学与生活的关系,让学生体验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树立健康新观念,树立现代健康意识,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包括:身体健康(饮食、作息、锻炼、活动……),心理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5)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科学的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新课引入:前面我们学习过糖类,我们知道糖吃多了,人也会发胖。

人体胖了,就意味着什么增多了?(脂肪)此时我们的基础能源——糖类,由于能量的过剩,就有转变
为一种更高能量的物质——油脂。

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
源物质。

日常生活,炒菜做饭,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
人体内的重要营养物质——油脂。

猪油、花生油、豆油、汽油、煤油都是油,它们是同一类物质吗?为何常温下花
生油、豆油是液态的,而猪油是固态的?高一时我们学过醇和酸能生成酯类,“酯”
和“脂”音相近、字相似,它们之间又有何联系和区别呢?
常识介绍:一、油脂的分类
(板书)二、油脂的结构
当R1、R2、R3相同为单甘油酯;
当R1、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
(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
提问:从结构上油脂属于哪一类的有机物?能否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产物将是什么?
讲解: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即油脂属于酯类。

与用来做燃料的汽油、柴油不是同一类化合物,汽油、柴油属于烃类化合物。

油脂分子烃基里所含有的不饱和键越多,其熔点越低。

设问: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与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哪种的分子中的双键会更多?
常识介绍:植物油(双键较多)——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

(板书)动物油(双键少或者没有)——熔点高,常温下为固态。

追问:从结构上分析,请你预测花生油可能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

从性质上讲植物油和动物油哪种性质更加稳定?应当如何保存油脂?为什么?
(学生阅读教材P12资料卡片二《油脂的变质——酸败》)
讲解:脂酸败对食品质量影响很大,不仅风味变坏,而且营养价值降低。

因为酸败不仅破坏脂肪酸,而且脂溶性维生素等也被破坏。

长期食用酸败油脂对人体健康有害,轻者呕
吐、腹泻,重者能引起肝脏肿大,造成核黄素(维生素B2)缺乏,引起各种炎症。

故为防止油脂的酸败,一般会在油脂中加入抗氧化剂。

实践活动:课后到超市或商店调查油脂的成分表和抗氧化剂的成分
常识介绍:三、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
(板书)
板书:四、油脂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

(学生阅读教材P11)
讲解:(1)重要的供能物质。

油脂在三大营养物质中产生热量最高,每克油脂能产生39.3kJ的热量,为糖类和蛋白质的一倍多。

(2)人体的备用油箱。

油脂是人体热能贮备最适宜的能源。

肝脏虽然能贮存肝糖元,但贮量有限,正常情况下只能贮存100 g肝糖元,仅相当于1674 kJ的热量。

人体中贮存的脂肪,在人体的糖类能量供给不足时,可以分解,为人体提供能量。

此外内脏器官表面的脂肪还有保护内脏器官免受剧烈震动和摩擦的作用,皮下脂肪有保持体温的作用。

需要指出,体内贮存的脂肪过多,对健康是不利的。

在一般情况下,每天摄取的油脂数量以热能计占总热能的17%~30%为宜,一个中等劳动量的成年人,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油脂量为1 g~2 g。

(3)合成其它物质的原料,合成如磷脂、固醇等的主要原料。

人体需要的必需脂肪酸只能从食用油脂中获得。

必需脂肪酸是细胞的组成成分,也是体内前列腺合成的原料。

它与类脂的代谢有密切关系,胆固醇与必需脂肪酸结合后,才能进行正常代谢。

如缺乏必需脂肪酸,胆固醇就会与饱和脂肪酸结合,不仅不能进行正常运转代谢,而且容易在血管内壁沉积。

根据近代营养学的研究,认为必需的脂肪酸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功效,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有好的作用。

此外,必需脂肪酸对于皮肤和头发的健美至关重要,获得足够必需脂肪酸的人,皮肤润
滑而有光泽,毛发乌黑光亮。

(4)承担多种生理功能。

科学视野:1. 哪种油脂营养价值高?(学生阅读教材P12资料片卡《哪种脂肪的营养价值高》)
橄榄油是最好的食用油。

据分析,橄榄果实中含水分67%、油脂23%、蛋白质5%、钙、铁、磷等矿物质1%、维生素A、B、D、E、K,以及胶角鲨烯、多
酚等。

其中橄榄油含近90%的不饱和脂肪酸,即油酸(油酸的含量为80%,是植
物油中含此单不饱和脂肪酸最高的)和亚油酸。

2. 青春痘的产生
主要是由于青春期皮脂分泌旺盛,引起病菌侵入感染造成的。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去痘产品多半从单纯抑制皮脂分泌或单纯消炎灭菌入手。

3. 肥皂的制取——皂化反应(可采用视频)
皂化反应是指由油脂与氢氧化钠混合,得到高级脂肪酸的钠盐和甘油的反应。

这个反应是制造肥皂流程中的一步,因此而得名。

其反应方程式为:
反馈练习:
1. 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B.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C.油脂没有固定的溶、沸点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答案:D
2.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总称,它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油脂既是重要食物,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油脂的以上性质和用途与其含有的不饱和双键(C=C)有关的是()
A.适量摄入油脂,有助于人体吸收多种脂溶性维生素的胡萝卜素
B.利用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可以生产甘油和肥皂
C.植物油通过氢化可以制造植物奶油
D.脂肪是有机组织里储存能量的重要物质
答案:C
3. 天然油脂水解后的共同产物是()
A.硬脂酸B.油酸C.软脂酸D.甘油
答案:D
4. 参考下列①~③项回答问题
①皂化值是使1 g油脂皂化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②碘值是使100 g油脂加成时消耗单质碘的克数
③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花生油亚麻仁油牛油黄油硬化大豆油大豆油皂化值190 180 192 226 193 193
碘值90 182 38 38 5 126
(1)单纯油(C17H33COO)3C3H5(相对分子质量884)形成的油,用氢氧化钾皂化时,皂化值为____,写出其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在下列①~③的横线上填入适当的词句。

①亚麻仁油比花生油所含的______________多;
②黄油比牛油所含的___________多;
③硬化大豆油的碘值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为使碘值为180的100 g鱼油硬化,所需的氢气的体积在标准状况下为多少升?
(4)用下列结构式所代表的酯,若皂化值为430,求n为多少?并完成下面反应方程式:
———————————————————————————————————————答案:(1)190 (C17H33COO)3C3H5 + 3KOH —→ C3H5(OH)3 + 3C17H33COOK
(2)①不饱和脂肪酸②低级脂肪酸③不饱和键少
(3)15.9 L (4)4 C4H9COOK C2H5OH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多与日常生活、生产联系密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生产、生活中的事例进行教学,逐步树立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能够用学科知识对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和解释,如,人体发胖与膳食的关系,油脂变质的原因及其保存方法等。

使同学们更深刻体会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体现化学在生命活动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