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合集下载

北航【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术硕士】培养方案

北航【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术硕士】培养方案

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全日制学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适用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二、培养目标培养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专门人才: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并具有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的精神。

本学科全日制学术硕士研究生具有信息的感知获取、数据处理、结果评估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方法,具有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对本学科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其有关技术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三、培养方向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属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研究信息感知获取、数据分析处理、结果验证评估以及对相关要素进行控制的理论与方法,是电子、光学、精密机械、计算机、信息与控制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高新技术密集型综合学科。

主要探讨和研究测量理论和测量方法、各种类型测量仪器、测控系统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术。

主要培养方向:1.自动测试与诊断2、过程参数测量与成像3. 先进传感技术与系统4、传感网络与信息融合网络化传感系统5. 计算机视觉及模式识别6、光电精密测试与系统7、动态计量与校准四、培养模式及学习年限本学科学术硕士研究生主要按二级学科培养,鼓励开展跨学科交叉培养、校企联合培养、本研统筹培养,实行导师或联合导师负责制,负责制订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指导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实行学分制,学制为两年半至三年,一般在1年内完成课程学习,要求在申请硕士论文答辩前按培养方案获得知识结构中所规定的各部分学分及总学分。

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培养年限,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一年。

五、知识和能力结构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知识和能力结构由学位理论课程和综合实践能力两部分构成,如下表所示。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学位点培养方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学位点培养方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学位点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3、掌握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现代传感器技术及系统主要研究传感器理论及应用,现代传感器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仪器,光学与光电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等。

2、计算机测控系统主要研究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原理、结构、接口以及测控元件等技术,研究虚拟仪器技术以及在测试计量中的应用等。

3、信息处理技术主要研究检测过程中的信号的传输、转换、数字处理等技术(如信号的滤波、提取和增强,信号的压缩、估计、识别等),以及测试信号处理软件的研制与开发等。

4、无损检测及智能化仪表研究无损检测技术及智能化仪器仪表。

主要研究射线检测(RT)、超声检测(UT)技术等。

研究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结构、传感器件、智能接口、应用系统等相关技术,以及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及开发。

5、模式识别与控制技术主要研究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研究模式识别在信息自动分类,自然语言理解,图像处理与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研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技术及其应用。

6、加工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加工领域中的测控技术和自动化系统,研究检测仪表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系统的构成,研究微机控制的结构、原理和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

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4一、培养目标及要求1、认真学习和领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以及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2、掌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本学科相关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

3、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顺利阅读本学科领域的科技资料及文献,并具备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4、具有独立担负本学科及相关领域专门技术工作和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培养从事仪器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生产制造、检测、管理等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身体健康。

二、研究方向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设以下4个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简介详见附表1。

1、智能测试技术及仪器2、激光与光电精密测量技术3、成像探测与机器视觉4、精密检测与质量控制技术三、学习年限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含学位论文答辩时间),科学研究和撰写论文时间不少于一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开始计算)。

在满足论文工作时间要求的前提下,经指导教师同意,少数品学兼优的学生提前完成学业,可申请提前毕业。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课程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研究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至少应完成不少于26学分的学习任务。

同等学历或跨专业攻读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学位研究生,应补修本学科本科阶段主干课程2门及导师指定的其它课程,经考试成绩及格(不计学分),方可申请答辩。

课程设置详细情况见附表2。

学生选课人数达到四人或四人以上,方可开课。

五、必修的培养环节1、学术交流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应听取学术报告或参加学术会议不少于6次,公开做学术报告不少于1次,填写“硕士生参加学术活动记录册”,经导师签字后交学院核定存档以备核查。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80402(所属一级学科: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一、培养目标: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近代传感与检测技术和现代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熟悉智能检测和信息处理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能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具备智能检测系统和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科研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教学、科研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1.油气地球物理测量方法与技术2.地球物理信息处理技术3.传感器及检测技术三、学习年限:3年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修满30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6学分。

备注: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文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六、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执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有关规定》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研究生论文和答辩工作的有关规定》。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学位点培养方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学位点培养方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学位点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要求培养目标: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2、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3、掌握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独立承担技术性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强的适应性。

4、较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1、现代传感器技术及系统主要研究传感器理论及应用,现代传感器技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仪器,光学与光电检测技术,无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等。

2、计算机测控系统主要研究计算机测控系统的原理、结构、接口以及测控元件等技术,研究虚拟仪器技术以及在测试计量中的应用等。

3、信息处理技术主要研究检测过程中的信号的传输、转换、数字处理等技术(如信号的滤波、提取和增强,信号的压缩、估计、识别等),以及测试信号处理软件的研制与开发等。

4、无损检测及智能化仪表研究无损检测技术及智能化仪器仪表。

主要研究射线检测(RT)、超声检测(UT)技术等。

研究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结构、传感器件、智能接口、应用系统等相关技术,以及智能测控系统的设计及开发。

5、模式识别与控制技术主要研究模式识别的基本原理及方法,研究模式识别在信息自动分类,自然语言理解,图像处理与识别等方面的应用。

研究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模糊控制等技术及其应用。

6、加工控制工程主要研究加工领域中的测控技术和自动化系统,研究检测仪表的基本原理和控制系统的构成,研究微机控制的结构、原理和可编程序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三、学习年限和时间安排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按课程学习与论文工作并重原则,课程学习累计1—1.5学年,论文工作量不少于1学年。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3.智能化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
智能化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是保证大型关键设备可靠、高效运行和进行视情维修的必要手段,也是自动化、无人化的现代加工过程的重要技术保证。本学科在这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如,“自动加工过程的智能化状态监测技术”;“金属滑动摩擦磨损的噪声包络谱识别”,“摩擦噪声动态谱图分析及应用”等。
四、相关学科
精密仪器及机械,光学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信号与信息处理,机械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
这个专业我读了,还好吧,总的来说是与测量和控制相关的一个行业。测量水平的高低又直接关系到生产水平的高低,因此,这个测控这个学科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工业水平。学的东西挺多的,但凡测量相关的,比如光,机,电,测量技术之类的理论,编程什么的。由于学的东西多,所以每个学校根据自己的优势,都有所侧重,比如哈工大侧重机电,天大侧重电子,清华涉及的就比较多了,我也搞不清楚,以上提到的是在测控方面非常牛逼的三个学校。但是,不要以为学的多就非常有压力,想过还是容易些的,想拿高分比较难,尤其是控制那部分的课程。正因为学的多,所以就业面也比较广。比如航天,汽车,电子,机械,计量,光学,研究所啦什么的都能去。收入方面不好说,看你去哪里了,测控行业的收入水平中等可能偏上吧。 你要是干时间长了,认识的人多了,可以自己开个公司什么的,帮人家做些非标的设备,一个月赚个宝马还是不成问题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业务范围
(一)学科研究范围
信息获取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自动测量与检测技术,图像测试与处理,测试系统机电一体化设计,测试工程网络与通信技术
(二)课程设置
高等代数,应用统计,数字信号处理,测试系统应用与设计,仪器电路,原理与应用,图文输入输出技术,微弱信号检测,DSP芯片应用与开发,数字图像处理,ISP在系统编程技术,光信息技术与应用,音像媒体信息处理,系统建模与仿真,小波分析及应用,现代误差理论及应用,虚拟仪器技术,仪表可靠性与环境适应性,模糊控制理论及其应用,基于XML的数据访问技术。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工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工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光电信息工程学系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代码:080420 )(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一、培养目标:在测试计量技术的有关学术领域掌握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了解学科领域的发展方向及国际的学术研究动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和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并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有一定的新见解,能够胜任在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程技术及管理等工作。

二、学制:2.5年三、主要研究方向:光纤传感技术、精密光电检测技术、环境/生物光子检测技术、彩色影像技术。

四、课程学习要求:1、应修最低总学分26学分,其中公共学位课5学分,专业学位课10学分,选修课9学分,读书报告2学分。

2、选修人文素质类课程1学分。

五、培养环节要求1、读书报告要求:每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做读书报告或seminar4次,其中至少公开在学科或学院的学术论坛做读书报告1次。

完成累计4次计2学分。

2、开题报告要求:硕士研究生应填写规定格式的开题报告,就论文选题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案等作出论证,经导师(组)审定通过后,开始撰写学位论文。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应在入学后第一学年末完成。

3、毕业要求:在一级刊物上发表(含录用)1篇和学位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

课程设置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上课学期备注公共课0520001 硕士生英语 2 32 秋或冬学位课0420001 自然辩证法 2 32 秋或冬学位课0220002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 24 秋或冬学位课公共素质类课程至少选修1学分任意选修课专业学位课选数学类课程1门(数学建模或应用数学方法)2 321121113 光电工程实验课 1 16 春必修1121120 近代光学测试技术 2 32 秋选4门1121151 现代光电干涉测试技术 2 32 夏1121127 现代传感器(英语授课) 2 32 冬1121119 微光学技术及微系统 2 32 夏1121128 智能测试仪器与系统 2 32 夏与硕士学位研究有关的课专业选修课1121109 光学电磁理论 3 48 秋冬1123154 量子光学 2 32 秋1121118 光学信息处理 2 32 春1123110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2 32 冬1123152 导波光学与光纤传感 2 32 秋1123105 现代光子探测及成像技术 2 32 冬1123156 光谱学与光谱技术 2 32 夏1121153 半导体光电子学 2 32 夏1121155 现代激光技术 2 32 冬1121121 光学系统设计 2 32 春1123150 彩色影像技术 2 32 秋1123115 光电显示原理 2 32 冬1123130 现代光学CAD技术 2 32 夏1121111 光纤通信网络 2 32 冬1121124 薄膜光学与技术 2 32 夏1123157 基于ASAP的光学系统仿真 2 32 秋注:1、新增或调整的课程,其编号由学院研究生科统一编写;原方案课程请使用原有编号;公共课由研究生院统一编号。

测试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

测试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Measuring &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s(门类:工学,二级类:仪器仪表类,专业代码:080401)一、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仪器设计制造及测量与控制方面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测量与控制领域内有关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精密仪器的光学、机械与电子学基础理论,测量与控制理论和有关测控仪器的设计方法,受到现代测控技术和仪器应用的训练,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及仪器系统的应用及设计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l、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机械学、电子学、光学、测量与控制、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3、掌握光、机、电、计算机结合的当代测控技术和实验研究能力,具有本专业测控技术、仪器与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4、具有较强的外语应用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和主要课程主干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

主要课程:电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微机原理及其应用、控制工程基础、精密机械设计基础、精密仪器设计、工程光学。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军训、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生产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以及传感器与检测、微型计算机与接口、控制、光学、仪器等专业综合实验。

五、修业年限3~6年六、授予学位工学学士七、课程体系的构成及学时、学分分配各类课程学时分配表各学期各类课程额定学分分配表八、各教学环节安排及相关说明实践性教学总共37学分,占37周:各课程设计须在课程结束后(期未或第二学期初)进行;金工实习安排在期末进行;电子工艺实习安排在学期初进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安排在学期之初进行;毕业设计内容,可根据个人工作去向和爱好,选择工程设计、理论研究论文、科研研究论文、调查调研报告等形式。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080402)
学科门类:工学(08)一级学科:仪器科学与技术(0804)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属仪器科学与技术中的二级学科。

本学科是数学、物理学、微电子学、精密机械、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学科相互交叉的综合学科。

我校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的特色是水利水电工程中的测试技术及仪器仪表的研究与开发,以及计算机测试技术和智能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等。

我校在水利水电工程测试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智能系统开发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均能紧密跟踪现代测试技术的发展方向,并已取得一系列显著成果。

目前,本学科技术的发展趋向智能化、微型化、集成化和网络化,其发展及应用与现代科技的各领域发展密切相关,就业领域广泛。

本学科具有一支知识结构合理、团结而充满活力的科研教学队伍。

一、培养目标
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领域应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熟练掌握本学科系统的专门知识,初步具有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掌握一门外国语,可从事本专业及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科技开发或管理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水利水电测试技术及仪器仪表
2、传感器与工程检测
3、计算机测控技术与智能系统
三、学制和学分
攻读硕士学位的标准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最短不低于2年,最长不超过3.5年(非全日制学生可延长1年)。

硕士研究生课程由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研究环节组成。

硕士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18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9学分,研究环节5学分。

四、课程设置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仪器仪表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仪器仪表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仪器仪表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学生必须勤奋学习,学风端正。

具有系统坚实的仪器科学理论、现代光学理论、精密机械等现代仪器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知识,结合精密仪器、光电、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和图象测量等相关技术,对各种几何量、物理量的测试计量以及精密仪器的某一方面进行较深入的专门研究,开展精密仪器CAD/CAM及数控技术、精密测试计量技术、光机电精密制造技术等方向的研究,培养具有一定的开拓精神,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够从事科研、分析测试及新型分析、计量和测量仪器研制等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对工作认真负责,身心健康。

二、领域范围及研究方向1.图象测量与机器视觉:以CCD器件、光电技术、图象处理及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结合图象测量技术,研究图象信息的获取、校正、处理和测量的理论与方法。

主要定位在空间技术、军事装备、工业检测、生物医学以及交通运输等领域的一些急待解决的关键技术研究。

2.近景三维数字化技术与系统:研究近景摄影测量原理与技术,以及激光三维扫描原理及技术,应用GPS和INS技术等空间定位技术,完成三维信息的获取、处理、数据融合、管理与应用。

注重近景三维数字化系统的设计、制造与应用。

3.分析测试仪器及技术:以现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新知识,将光、机、电与计算机技术融合,开展新型检测技术研究,新探测器件研究、谱学图象仪器研究、微区显微图象仪器研究及应用开发。

4.光学测试与光电传感:围绕精密检测中的精度和重复性问题,研究光学仪器、光电器件及光电系统性能的传感技术和检测方法,以及光学传递函数的测试方法和仪器研制。

开展应用于“纳米”技术的检测、加工技术和仪器的研究,以及用于光通信的光电子器件的检测方法和仪器的研究。

5.仪器分析技术与方法:含仪器分析、激光分析、材料分析、微区表面界面分析及生物分析技术与方法研究。

研究分析仪器对各种物质组成、结构的分析与表征方法。

对物质微观形貌、表面界面、相态等的分析和表征方法。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模式测控技术与仪器(Measurement Control and Instrumentation)专业隶属于信息技术领域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培养具有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应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能够从事计算机测控系统、智能化仪器仪表、智能信息处理、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精密仪器等技术的研究、设计与开发工作,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研究开发型”和“工程应用型”技术人才。

“研究开发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高等数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外语水平较高,听、说、读、写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具有一定的学科前沿知识和良好的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

毕业后既可继续攻读硕士学位,也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与开发工作。

“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具有较好的高等数理基础和专业理论基础;具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知识更新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具有较规范的工程素质,动手能力较强,掌握较熟练的专业技能。

毕业后可在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或攻读工学硕士学位。

二、基本要求(一) 素质结构方面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文化素质:应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适应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能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

专业素质: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本专业所必需的技术基础及专业知识,掌握科学地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求实创新意识,对市场经济规律在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培养方案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培养方案

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080400)攻读科学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尊纪守法,品德高尚,学风严谨,具有事业心和团队精神,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现代科学技术开发研究工作和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相关领域内具有灵活运用所学理论和技术知识的能力。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具备计算机的一般性操作和使用能力。

身体健康。

二、学习年限本学科硕士研究生学制为2.5年,学习年限一般不超过4年。

三、主要研究方向1.精密仪器及机械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精密仪器及机械现代设计方法、现代测试与传感技术、微机械与特种机器人技术。

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智能仪器与嵌入式系统、计算机测控技术与故障诊断、信息处理、网络通信及管理自动化。

四、课程设置(见下表)五、培养计划制定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培养计划的制定,并报学院(学科)学位分委员会批准,在入学后一个月内报研究生部。

研究生的学习实行学分制,根据课程设置,应修满42学分,其中学位课16学分,必修课26学分。

六、论文工作1.开题报告。

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后,方可进入论文课题研究。

论文工作是培养研究生综合运用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方面。

在第4学期结束前必须完成开题报告,确定研究课题及实施计划,应选择学科前沿领域或对国民经济建设发展有实际意义的课题。

开题报告应在3000字以上(主要参考文献不少于30篇)。

开题报告应在由导师和本学科不少于3名高级职称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内容、意义和价值、拟解决问题的研究方案及研究进度做出说明,并由论证会专家做出评语和修改意见,以保证学位论文质量。

2.阶段报告。

在导师的指导下充分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掌握本学科的国内外前沿领域或研究动态,至少写作二次文献综述报告,参加本专业学术研讨课,并在本学科学术研讨会上报告课题和论文进展情况,以取得集体指导和帮助。

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仪器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4一、培养目标仪器科学与技术是为研究事物变化规律提供信息获取手段,并加以控制的一门学科。

本学科以传感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显示技术、控制技术为基础,对各种信息进行检测、显示或控制。

本学科可以与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医疗仪器、医药化工、电力能源、国防环保、信息通讯、交通运输等多个领域相结合。

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有重大促进作用。

本学科的硕士生培养工作积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面向现代化建设的人才需求,面向学科世界先进水平,面向未来科技的发展趋势。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生应掌握仪器科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实验技术,了解本学科的历史、现状和国际上的学术动态。

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具有较好的专业理论基础,良好的科学研究素质和严谨的科学作风,能熟练运用计算机、传感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先进的检测设备,从事某一方向的理论或实验研究,具有初步的独立从事本专业或交叉学科领域前沿课题的科学研究能力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本学科硕士生要求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尊重他人,品性端正,身心健康,人格健全;要求具有严谨的学风、强烈的事业心和为科学的奉献精神,团队合作精神。

本学科硕士生毕业后应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其其它相关单位的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二、修业年限本专业硕士生学习年限为全日制三年。

要求学生在学习年限内完成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选修课的学习,掌握相关的专业试验技能,独立从事并完成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相关研究工作,修满授予学位所要求的学分,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并通过论文答辩。

三、研究方向郑州大学2001年获得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硕士授权点,2006年获得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学科已形成比较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博士5人,教授5人、副教授12人及其他中高级人员近30人。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研究生培养方案Testing and Measuring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ation一、适用范围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二级学科(080402),仪器仪表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领域)(085203)。

二、培养目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热爱祖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并具有艰苦奋斗、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献身精神的能从事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专业或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有坚实深厚的仪器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理论,深入了解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发展动态,系统掌握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工程技术问题。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组织管理才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仪器仪表领域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要求掌握仪器仪表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解决仪器仪表工程领域工程实际问题或从事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

三、基本能力和素质要求【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具有高尚品格和人文综合素养;2.掌握有关测试理论、方法和仪器科学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具备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组织管理才能;3.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

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1.掌握现代仪器仪表设计理论和方法,相关的光、机、电、计算机一体化技术和试验技术;2.具有从事测试技术、控制技术、仪器仪表科学以及相关领域的科研、教学、工程设计和开发的工作能力;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四、学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3年,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其中课程学习1年,论文工作不少于1年。

仪器仪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仪器仪表工程硕士培养方案

政治理论 34 2
科技英语语 70 3 法 科技英语精 50 2 读 随机过程 46 3 矩阵理论 46 3
第一学 人文学 必
期院

第一学 人文学 期院
第二学 人文学 期院
理学院 选
电子工 二 程学院 门
0731002 数值分析 46 3
理学院
0231002 数学物理方 46 3 法
机电工 程学院
机电工 程学院
0431010 智能仪器设 46 3
机电工
限定选 修课 课程类别
限定选 修课
任 选 课
0431011 0431012 0231010 0431014
0431018 0632001 0632002 课程编号 0432005 0432007 0432003 0431003 0431004 0432002 0431001
领域代码:430104
课程设置
额定学分:32学分
学位课:21学分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学分 开课学 开课单 备注

期位
公 0831001
学 共 0831002
位 课 0831003

专业 基础 课
0731001 0231001
电子工 程学院
0731003
工程优化设 计中的数学 46 3 方法
理学院
0131011 专 0231008 业 0431008 课 0431009
信号检测与 估值理论
46
3
现代控制理 46 3 论
现代测试导 46 3 轮
通信工 程学院 选 电 三 子工程 门 学院
0432009 0432012
0432013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是现代科学与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本学科的研究范畴是:研究获取客观世界信息与处理的方法及工具,具体包括:测试方法学及误差理论:频域、时域、数据域和调制测试技术及仪器:测试仪器及自动测试系统;可测性及可靠性;微波毫米波测试技术等。

本学科与信息、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紧密联系并相互支持。

现代测试技术的新原理和新概念正是利用了上述学科的最新成果实现的,相反的又促进相关学科的发展。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现有6名博士导师、10余名教授,其总体水平处于该领域国内领先行列,主要研究方向与国际先进水平相当。

随着“211”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研究条件的改善提高,本学科在现代测试计量技术、智能仪器、自动测试系统、计算机测控技术、集成电路测试、电子系统的故障诊断域预测、微波与通信测试等领域的研究上具有较大的优势。

一、培养目标硕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数字及模拟电路、信号分析与处理、计算机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计量技术等的基础理论,并具备测试理论与技术、计算机辅助测试、微波毫米波测试等专门知识。

在本学科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其有关技术领域有深入的研究。

较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能胜任对学科发展或国民经济建设有意义的研究工作。

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政治合格、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献身伟大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二、研究方向1.现代测试理论与技术2.电子测量技术及仪器3.自动测试技术及系统集成4.计算机测控技术5.大规模集成电路测试6.电子系统故障诊断与预测7.微波与通信测试8.微波遥感三、培养方式和学习年限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两年半至三年;在职硕士研究生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半至四年;提前完成硕士学业者,可提前半年毕业;若因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申请适当延长学习年限,延长时间不得超过半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80402
(所属一级学科:0804 仪器科学与技术)
一、培养目标
1、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树立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思想,遵纪守法,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身心健康。

2、在本学科领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的硕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近代传感与检测技术和现代信息处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熟练掌握微型计算机及其接口技术、网络技术以及软件技术;熟悉智能检测和信息处理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能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具备智能检测系统和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科研开发能力;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能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的教学、科研开发和技术管理工作。


3、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阅读专业外文资料,并具有较好的科技写作能力。

二、培养方向
1、油气地球物理测量方法与技术
本方向将油气地球物理方法综合应用于地球物理仪器的研制开发中,开发我国新一代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的大中型分析仪器。

2、地球物理信息处理技术
本方向以现代信息处理理论和技术为依托,进行带有专业内涵的处理算法和软件研究,解决科研和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主要应用领域为石油领域计量仪器数据的处理与应用。

3、超声传感器及检测技术
本方向着重于研究新型传感和检测技术的研究。

应用信息理论、人工智能、微电子技术、计算机及材料等学科的成果,探索新方法,研究和开发新型检测系统。

三、学习年限:2.5~3年
四、学分要求:总学分最低30 学分,必修课不得低于16学分。

五、课程设置
备注:
1、对跨学科报考或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由导师指定补修本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2门,最多不超过4学分。

补修课所取得学分不记入总学分。

2、专业外语课程作为必修环节,由导师指导查阅一定数量的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在第三学期开题阶段提交一份外文文献阅读报告,交导师审查并评定成绩,通过后记1学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