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附表

合集下载

1比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中国地调局2006)

1比5万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中国地调局2006)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06—XX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Technical Standards ofRegional Geological Survey(Scale: 1:50 000)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年12月各大区各位区调主管专家:本《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是在全国范围内多次征求区调、矿产专家意见修改后,又经2006年12月13-14日宜昌会议上充分讨论审定定稿的,现发给你们。

如在使用中还有修改意见,望及时将意见以文字形式(电子文档)告知中国地质调查局区调处于庆文。

Email: yqingwen@yqingwen@《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编写组2006-12-22目录目录 (i)前言 (v)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总则 (2)3.1 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 (2)3.2 工作程序 (2)3.3 基本准则 (2)4 资料收集与利用 (3)4.1 地形资料准备 (3)4.2 前人地质、矿产等资料收集与分析 (4)4.3 遥感数据收集、处理和利用 (4)4.4 地球物理资料收集、处理和利用 (5)4.5 地球化学资料收集、处理和利用 (6)4.6 钻孔资料的收集和利用 (7)5 野外踏勘 (7)6 设计编审 (8)6.1 设计编写 (8)6.2 设计审查 (8)7 调查内容 (9)7.1 各岩类区填图单位划分和调查 (9)7.1.1 沉积岩 (9)7.1.2 火山岩 (10)7.1.3 侵入岩 (11)7.1.4 变质岩 (12)7.1.5 蛇绿岩和混杂岩 (13)7.1.6 第四纪地质 (13)7.2 地质构造调查 (14)7.3.1 异常查证 (15)7.3.2 矿产检查 (15)7.3.2.1 概略检查 (15)7.3.2.2 重点检查 (16)7.4 环境地质一般调查内容 (17)7.5 旅游地质一般调查内容 (18)8 地质剖面测制方法与精度要求 (18)8.1 测制目的 (18)8.2 布设原则 (18)8.3 类型及测制内容 (19)8.3.1 沉积岩剖面 (19)8.3.2 火山岩剖面 (19)8.3.3 侵入岩剖面 (19)8.3.4 变质岩剖面 (19)8.3.5 第四纪地质体剖面 (20)8.3.6 混杂岩剖面 (20)8.3.7 构造地质剖面 (20)8.3.8 矿化(体)带剖面 (21)8.4 测制精度要求 (21)9 地质路线调查方法与精度要求 (22)9.1 部署原则 (22)9.2 控制程度和调查精度 (23)9.2.1 地质点和地质观测路线 (23)9.2.2 野外手图和地质图地质体标定 (24)10 地质调查中的测试鉴定工作 (24)11 资料整理与野外验收 (25)11.1 资料整理 (25)11.2 野外验收应提交的成果资料 (26)11.3 野外验收要求 (27)12 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 (28)12.1 报告编写前的综合研究 (28)12.2 成果图件编制 (29)12.2.1 地质图编制 (29)12.2.2 矿产图(成矿预测图)编制 (29)13 数据库建设要求 (30)13.1 原始资料数据库 (30)13.2 最终成果数据库 (30)14 成果评审与资料归档 (31)14.1 提交资料要求 (31)14.2 成果评审要求 (31)14.3 资料归档要求 (31)附录A (规范性附录) 设计书编写提纲 (33)附录B (规范性附录)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35)附录C (规范性附录) 区域矿产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38)附录D (规范性附录)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封面格式 (41)附录E (规范性附录) 区域矿产调查报告封面格式 (43)前言本标准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以3S等高新技术应用为支撑,以原有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基础,针对不同区带的地质特征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研究确定1:50 000区域地质调查目的任务、调查内容、采用的技术方法、精度要求、工作流程、图件编制和报告编写等要求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1比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比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 本规范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归口管理。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 质环境监测院、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 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天津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沈阳地质调查中心。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
8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3 遥感地质调查 .....................................................................................................................14 水文地质测绘 .....................................................................................................................14 地球物理勘探 .....................................................................................................................16 水文地质钻探 .....................................................................................................................18 水文地质试验 .....................................................................................................................20 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21 地下水动态监测 .................................................................................................................23

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1: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篇一: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二o一o年六月目录前言................................................. ................................................... (11)234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3规范性引用文................................................... ......................3术语和定义................................................. ................................................... ..............................4总则................................................. ................................................... . (5)4.3任务................................................. ................................................... (5)4.4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 (55)6基本要求................................................. ................................................... ..................................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9)6.1设计书编制原则................................................. ................................................... .. (9)6.2设计书内容要求................................................. ................................................... .. (9)6.3设计书审批................................................. ................................................... .. (10)7图幅调查................................................. ................................................... .. (10)7.1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 .107.2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 (13)7.2.1平原地区................................................. ................................................... .. (13)7.2.2丘陵山地地区................................................. ................................................... (13)7.2.3岩溶地区................................................. ................................................... .. (14)7.2.4滨海地区................................................. ................................................... .. (15)7.2.5内陆盆地区................................................. ................................................... (15)7.2.6黄土地区................................................. ................................................... .. (16)7.2.7红层地区................................................. ................................................... .. (17)7.2.8冻土地区................................................. ................................................... .. (18)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 (18)7.3.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 (18)7.3.2遥感调查.................................................................................................... (19)7.3.3水文地质测绘................................................. ................................................... . (20)7.3.4地球物理勘探................................................. ................................................... (22)7.3.5水文地质钻探................................................. ................................................... . (25)7.3.6水文地质试验................................................. ................................................... . (26)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 .. (27)7.3.8地下水动态监测................................................. ................................................... (29)8综合评价................................................. ................................................... .. (30)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 . (30)8.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 . (30)8.1.2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 (31)8.1.3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32)8.2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 .368.2.1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 ..368.2.2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 (39)8.2.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 .. (41)8.2.4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 (43)8.2.5供水安全论证................................................. (45)8.2.6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 (45)8.2.7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 (47)9图件编制................................................. ................................................... .. (47)9.1编图基本原则................................................. ................................................... (47)9.2单幅图................................................. ................................................... .................................4811.3综合评价图................................................. (48)10数据库建设................................................. ................................................... ...........................4810.1基本要求................................................. ................................................... ...........................4910.2数据库内容................................................. ................................................... .......................4910.3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 ...........4910.4数据库格式................................................. ................................................... .. (49)11成果................................................. ................................................... . (50)11.1单幅图成果................................................. ................................................... (50)11.2区域成果................................................. ................................................... . (51)12成果验收................................................. ................................................... ...............................5212.1野外验收................................................. ................................................... .........................5212.2报告审查................................................. ................................................... . (52)前言本规范是结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按照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要求编制,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二O一O年六月目录前言 1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3 术语和定义 44 总则 54.3 任务 54.4 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55 基本要求 66 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96.1 设计书编制原则 96.2 设计书内容要求 96.3 设计书审批 107 图幅调查 107.1 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107.2 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13 7.2.1 平原地区 137.2.2 丘陵山地地区 137.2.3 岩溶地区 147.2.4 滨海地区 157.2.5 内陆盆地区 167.2.6 黄土地区 167.2.7 红层地区 177.2.8 冻土地区 18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187.3.1 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87.3.2遥感调查 197.3.3水文地质测绘 207.3.4 地球物理勘探 227.3.5 水文地质钻探 257.3.6水文地质试验 26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287.3.8地下水动态监测 298 综合评价 30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308.1.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308.1.2 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328.1.3 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32 8.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368.2.1 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368.2.2 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398.2 .3 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418.2.4 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 43 8.2.5 供水安全论证 458.2.6 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458.2.7 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479 图件编制 479.1 编图基本原则 479.2 单幅图 4811.3 综合评价图 4810 数据库建设 4910.1 基本要求 4910.2 数据库内容 4910.3 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4910.4 数据库格式 5011 成果 5011.1单幅图成果 5011.2区域成果 5112 成果验收 5212.1 野外验收 5212.2 报告审查 52前言本规范是结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按照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要求编制,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01一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1991-06-11发布 1991-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区域地质调查总则DZ/T 0001一91(1∶50 000)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 主题内容本总则规定了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的性质、目的任务、基本准则、填图内容与方法、工作程度与精度要求、资料综合整理、图件及说明书编制、评审验收和提交的办法。

1.2 适用范围本总则适用于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是该项工作设计编写、成果验收、质量监控的主要依据。

2 引用标准GB958 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ZB/T D10 004 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3 目的任务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以下简称一比五万区调)是一项基础地质工作。

其目的任务是通过填制一比五万地质图查明区内地层、岩石〈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构造以及其他各种地质体的特征,并研究其属性、形成环境和发展历史等基础地质问题,为国土规划、矿产普查、水文、工程、环境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地质教学等提供基础地质资料。

4 基本准则4.1 以先进地质理论为指导,以地质观察研究为基础,运用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提高地质研究程度和填图质量。

4.2 在优先考虑国民经济建设需要基础上,按照构造单元完整性和地质矿产条件的相似性划分片区,进行总体部署,并采用国际分幅的单幅或多幅(一般2~4幅〉测制。

4.3 对区内已有的遥感图象、地质、矿产、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资料,在综合分析研究基础上,充分合理地加以应用。

4.4 采取实测或编测结合的方式进行填图,已有符合精度要求的大于一比五万比例尺地质图件资料的地区,可以编为主,编测结合方式进行。

4.5 地质填图要与科学研究相结合。

重要的基础地质问题可立项专题研究。

4.6 承担地质填图项目的单位,以短小精干的分队为宜,一般一个分队应配备3~5名地质技术骨干。

5.DD 2019-05 水文地质调查数据库建设规范(1:50 000)

5.DD 2019-05 水文地质调查数据库建设规范(1:50 000)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 2019-05水文地质调查数据库建设规范(1∶50 000)Specificationfor database constructionof hydrogeologicalsurvey(1∶50 000)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1月目次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4.1建库原则 (2)4.2建库程序 (2)4.3建库方法 (2)4.4建库要求 (2)5 数据库内容 (2)6 数据表间关系 (3)7 数据库建设 (3)7.1建库软件和硬件 (3)7.2野外数据采集 (4)7.3数据表入库(交换) (4)7.4数据综合分析 (4)7.5数据导出 (4)8 数据库建设质量控制 (4)8.1技术文档要求 (4)8.2元数据库质量要求 (4)8.3数据库质量评价要求 (4)附录A(规范性附录)水文地质野外调查表 (5)A.1地面调查类 (5)A.2动态观测记录类 (34)A.3采样取样类记录表 (49)A.4野外试验方法类 (51)A.5水文地质钻探类 (56)附录B(规范性附录)命名规则 (68)B.1数据库名称命名规则 (68)B.2属性表名称代码 (68)B.3数据项编码规则 (69)B.4调查点统一编号编码规则 (69)B.5元数据库文件命名规则 (69)B.6照片视频命名规则 (69)附录C(规范性附录)调查数据表填写说明 (71)C.1基本信息类表 (71)C.2路线小结等综合类表 (71)C.3现场工作记录类表 (74)IIC.4地质地貌类调查表 (74)C.5水文地质点调查类表 (79)C.6环境地质类调查表 (83)C.7动态观测记录类表 (85)C.8采样取样类记录表 (91)C.9野外试验方法类 (91)C.10水文地质钻探类表 (94)附录D(规范性附录)代码表 (102)附录E(规范性附录)数据库表间关系图 (106)图E.1地质地貌调查表关联关系 (106)图E.2水文地质调查表关联关系 (106)图E.3生态环境地质调查表关联关系 (108)图E.4水文地质钻探表关联关系 (109)参考文献 (111)I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1_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内容

1_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内容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2006—XX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技术要求比例尺 1:50 000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年12月目录目录................................................................... 前言.. (II)1 围 02 规性引用文件 03 总则 (1)3.1 目的任务和指导思想 (1)3.2 工作程序 (1)3.3 基本准则 (1)4 资料收集与利用 (2)4.1 地形资料准备 (2)4.2 前人地质、矿产等资料收集与分析 (2)4.3 遥感数据收集、处理和利用 (3)4.4 地球物理资料收集、处理和利用 (4)4.5 地球化学资料收集、处理和利用 (5)4.6 钻孔资料的收集和利用 (5)5 野外踏勘 (6)6 设计编审 (6)6.1 设计编写 (6)6.2 设计审查 (7)7 调查容 (7)7.1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调查 (7)7.1.1 各岩类区填图单位划分和调查 (7)7.1.2 地质构造调查 (12)7.1.3 地质剖面测制方法与精度要求 (13)7.1.4 地质路线调查方法与精度要求 (17)7.2 区域矿产调查 (19)7.2.1 目的与任务 (19)7.2.2 异常查证与一般调查容 (19)7.2.3 矿产检查 (20)7.2.3.1 概略检查 (20)7.2.3.2 重点检查 (21)7.2.4 区域矿产调查应提供的资料 (22)8 矿产地质调查中的测试鉴定工作 (22)9 资料整理与野外验收 (23)9.1 资料整理 (23)9.2 野外验收应提交的成果资料 (24)9.3 野外验收要求 (25)10图件编制与报告编写 (26)10.1 报告编写前的综合研究 (26)10.2 成果图件编制 (27)10.2.1 地质矿产图编制 (27)10.2.2 成矿规律及矿产预测图编制 (27)10.3 报告编写 (28)11数据库建设要求 (28)11.1 原始资料数据库 (28)11.2 最终成果数据库 (28)12成果评审与资料归档 (28)12.1 提交资料要求 (28)12.2 成果评审要求 (29)12.3 资料归档要求 (29)附录A (规性附录)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设计书编写提纲 (30)附录B (规性附录)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编写提纲 (32)附录C (规性附录) 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报告封面格式 (36)前言本技术要求附录A-C是规性附录。

12-DD 2019-04 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 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编制(1:50 000)

12-DD 2019-04 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 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编制(1:50 000)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技术标准DD 2019-04水文地质调查图件编制规范第1部分:水文地质图编制(1∶50 000)Specification for the compilation of hydrogeological mapsPart 1:Hydrogeological mapping(1∶50 000)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2019年1月前言 (I)引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4.1 编图原则 (2)4.2 编图程序 (2)4.3 编图方法 (2)4.4 编图要求 (2)5 表示方法 (3)5.1 含水岩组及富水性 (3)5.2 水文地质控制点及特征要素 (5)5.3 水文地质界线及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 (5)5.4 水文地质参数及其它 (5)5.5 地下水化学特征 (5)5.6 区域地质背景 (5)5.7 水文地质剖面图 (6)5.8 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 (6)5.9 镶图 (6)6 图式图例示例 (6)6.1 水文地质图表示方法相关附表参见附录A.1 (7)6.2 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图面配置示例参见附录A.2 (7)6.3 水文地质图图例示例参见附录A.3 (7)6.4 水文地质综合柱状图示例参见附录A.4 (7)6.5 水文地质剖面图示例参见附录A.5 (7)6.6 含水岩组与咸水体分布区概化剖面图示例参见附录A.6 (7)6.7 水文地质立体结构概念模型图示例参见附录A.7 (7)6.8 图幅位置索引图示例参见附录A.8 (7)6.9 接图表示例参见附录A.9 (7)6.10 责任签示例参见附录A.10 (7)6.11 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编制要求参见附录B (7)6.12 地理底图编制要求参见附录C (7)附录A(规范性附录)标准图幅水文地质图相关示例 (8)附录B(规范性附录)水文地质调查实际材料图编制要求 (32)附录C(规范性附录)地理底图编制要求 (39)参考文献 (41)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1:5万化探规范[1]

1:5万化探规范[1]
c.根据已掌握的前人在本测区内进行的水系沉积物测量、土壤或岩石测量等情况,选择在本区进行1:50 000化探工作的合理工作方法。如果测区从未进行过化探工作,或虽进行过化探工作但没有资料可供参考时,则应考虑在1:50 000普查化探工作开工前组织少数人员到工区进行踏勘,同时选择若干已知矿区进行方法试验;
a.1:200 000化探中出现成片密集的异常群或地球化学高背景带(区),这些异常群或高背景带被认为与有利的地质构造有联系,可能是一个重要成矿远景区时;
b.出现的异常或异常群涉及面积较大(数十~数百平方千米),且经l:200 000化探单点样分析后仍不能对测区内的各局部异常进行客观评价时;
c.需要寻找的矿床,以1:200 000化探单点样密度(1~2点/km’)U、为不能控制而可能导致异常大量遗漏时;
附录F地球化学采样记录卡(参考件)61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66
2引用标准66
3总则66
4工作设计67
5野外工作70
6样品测试工作75
7资料整理工作:80
8成果报告83
附录A采样层位(深度)和加工粒度试验方法(参考件)84
附录B常见的元素地球化学共生关系(参考件)86
附录C某些类型矿床中元素组合的一般规律(参考件)8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
DZ/T 0011-91
地球化学普查规范
比例尺1:50 000
1991-06-22发布1992-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发布
目录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2工作性质和测区选择1
3设计书的编写4
4野外工作方法6
5样品加工13
6野外工作质量检查17
7测定元素的选择及元素测定的技术要求18

(完整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完整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二O一O年六月目录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3)4总则 (5)4。

3任务 (5)4.4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5)5基本要求 (6)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9)6.1设计书编制原则 (9)6。

2设计书内容要求 (9)6.3设计书审批 (10)7图幅调查 (10)7。

1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10)7。

2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12)7.2.1平原地区 (12)7。

2.2丘陵山地地区 (13)7。

2。

3岩溶地区 (14)7。

2。

4滨海地区 (14)7。

2.5内陆盆地区 (15)7.2。

6黄土地区 (16)7.2.7红层地区 (16)7。

2.8冻土地区 (17)7.3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17)7。

3。

1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17)7。

3.2遥感调查 (18)7。

3.3水文地质测绘 (19)7。

3.4地球物理勘探 (20)7。

3。

5水文地质钻探 (24)7。

3.6水文地质试验 (26)7.3.7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27)7。

3.8地下水动态监测 (28)8综合评价 (29)8.1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29)8.1。

1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29)8。

1。

2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30)8.1。

3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31)8。

2 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35)8.2。

1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35)8。

2。

2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37)8。

2.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39)8。

2.6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44)8.2。

7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45)9图件编制 (45)9.1编图基本原则 (45)9。

2单幅图 (46)11。

3综合评价图 (46)10数据库建设 (46)10。

1基本要求 (47)10.2数据库内容 (47)10.3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47)10。

4数据库格式 (47)11成果 (48)11。

附录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附录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本 (元 /m3)
□饱水带富水块 段 □表层带富水块

尚有缺
水人口
(人)
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
调查人
县(市)名 称
记录人
审核人
附表 16 分区地下水开采量统计汇总表
标准代码
乡镇名称
开采深度 (m)
机井数 (眼)
农作物类型


小麦


玉米

水稻

果树


草地

菜地
水 量
其它
合计
灌溉面积(亩)
不同用途的地下水开采量 (104m3)
采量 □饱水带富水块
(m3/d)
段 □表层带富水块

岩 开发利 溶用 水 方式 开 供水目 发 标及数 利量

□暗河□泉
情 开发成 □表层泉
况本 (元 /m3)
□饱水带富水块 段 □表层带富水块

保证程 度
□暗河□泉 □表层泉 开采量 □饱水带富水 (m3/d) 块段 □表层带富水 块段
□暗河□泉
使用成 □表层泉
工程区所处 地貌部位
□岩溶山地□峰丛洼地□峰林洼地□岩溶丘陵□岩溶台地□岩溶槽谷□ 岩溶峡谷 □岩溶平坝□峰林平原□孤峰平原 □山顶□山坡上部□山坡中部□坡麓□台地□洼地底部□谷底阶地□平 坝
地质环境特 征
岩溶水源地 类型
□暗河□泉□表层泉□饱水带富水块段□表层带富水块段
开发技术 条件
□暗河□泉
允许开 □表层泉

(m3/万元)


农业用水定额 (m3/亩)
生活用水定额 (m3/人)
2010 规 划 需 水 量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图式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图式
图A.7立体水文地质结构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8包气带结构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9地下水环境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10地下水等水位(压)线和埋深分区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11地下水水化学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12地下水水位变差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地区(系统)地下水水化学图图式
附录A
图式见图A.1~图A.13。
图A.1实际材料图图式(以沂南县幅为例)
图A.2水文地质图图式(以沂南县幅为例)
图A.3地下水质量分区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4地下水资源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5地下水开采潜沂南幅为例)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附表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附表

泉点野外编号
经度
纬度
高程(m)
地理位置

市(县)
镇(乡)

泉点名称
图幅名称
泉点类型
含水层岩性
泉水用途
补给来源
沉淀物及气体成分
流 测定方法 量 涌水量(L/s)
动态变 化特征
泉水物理性质
水温(℃)



透明度
pH
取样情况 地质、地貌、含水层特征
泉水成因地质剖面图
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000)
平(剖)面图
备注:
试样编号 调查单位
调查人
矿坑统一编号 经度
地理位置 矿坑名称 矿坑类型 总涌水量(L/s) 停采时间 矿坑水用途 揭 露 地 层
记录人
照片编号 调查时间
审核人
附表 19 矿坑(老窖)调查记录表
矿坑野外编号
纬度
高程 (m)

市(县)
镇(乡)

硐口标高(m)
图幅名称
主要矿种
建井时间
含水层特征

照片
取样情况
图幅名称

















沿

访

















调查单位 调查人
记录人
调查时间 审核人
.
.
附表 4 机(民)井调查表
调查点统一编号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水文地质调查规范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二O一O年六月目录前言 (1)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3)2规范性引用文件 (3)3术语和定义 (4)4总则 (6)任务 (6)工作部署基本原则 (6)5基本要求 (8)6设计书的编制与审批 (13)设计书编制原则 (13)设计书内容要求 (13)设计书审批 (15)7图幅调查 (15)基本调查内容与一般要求 (15)不同类型区水文地质调查要求 (19)平原地区 (19)丘陵山地地区 (20)岩溶地区 (21)滨海地区 (23)内陆盆地区 (24)黄土地区 (25)红层地区 (26)冻土地区 (27)调查技术方法及要求 (28)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28)遥感调查 (29)水文地质测绘 (31)地球物理勘探 (33)水文地质钻探 (39)水文地质试验 (41)水文地球化学调查 (43)地下水动态监测 (46)8综合评价 (47)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评价 (47)地下水资源数量评价 (47)地下水资源质量评价 (50)与地下水相关的环境地质评价 (51)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 (57)地下水可更新能力评价 (57)含水层防污性能评价 (60).3地下水调蓄功能评价 (63)城镇后备和应急水源地评价 (67)供水安全论证 (69)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分 (70)地下水开发利用区划 (72)9图件编制 (73)编图基本原则 (73)单幅图 (74)综合评价图 (74)10数据库建设 (75)基本要求 (75)数据库内容 (75)数据库建设的组织 (76)数据库格式 (77)11成果 (77)单幅图成果 (77)区域成果 (79)12成果验收 (80)野外验收 (80)报告审查 (80)前言本规范是结合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实际需要,按照地下水资源调查和环境地质调查的基本要求编制,适用于1∶50000水文地质调查的全过程,是1∶50000水文地质调查执行过程中的规范性文件。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

一比五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李永军编2003年4月于西安前言为了保证1: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顺利进行,确保项目野外工作、室内整理、报告编写等各环节有章可循,做到所有调查成果格式统一、表述统一、图式统一,提高地质调查项目的成果质量,现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管理有关制度和规范、标准及技术要求,制定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细则,项目各填图组、专题组要严格执行本细则有关规定,并在工作中进一步修改、补充,使其更加完善。

本细则未涉及的有关内容参照下列有关要求等执行。

执行本细则中,应参照执行的有关标准、技术要求指南有:1.1:50000区域地质调查技术要求2.ZB/T D10004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3.GB/T14158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1:50000)4.DZ/T0158浅覆盖区区域地质调查细则(1:50000)5.DZ/T0151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1:50000)6.GB958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7.DZ/T0179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8.DT/T0001-91区域地质调查总则(1:50000)9.国家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全国1:50000数据库技术规定10.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项目管理制度汇编11.魏家庸等,1991,《沉积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2.房立民等,1991,《变质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3.高秉章等,1991,《花岗岩区1:5万区域地质填图方法指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4.周维屏等,1993,《1:50000区域地质填图新方法》,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本细则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如发现不妥请及时告知项目技术负责,以便修改、完善。

一、剖面测制(一)实测剖面1.实测剖面的目的任务地质剖面是区域地质调查的基础。

无论实测或修测图幅都必须按统一规定布臵实测剖面,通过地质剖面实测,建立各类地质体(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混杂岩等)建造顺序(地质体内部和地质体之间的相对顺序),合理确定区域地质填图中各类地质建造体的填图单位,最大限度地提取各项区域地质调查所需指数(如时代指数、古环境指数、古气候指数、岩质指数、土质指数、水质指数、环境污染指数等)。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图式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图式
附录A
图式见图A.1~图A.13。
图A.1实际材料图图式(以沂南县幅为例)
图A.2水文地质图图式(以沂南县幅为例)
图A.3地下水质量分区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4地下水资源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5地下水开采潜力分区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6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区划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7立体水文地质结构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8包气带结构图图式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10地下水等水位(压)线和埋深分区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11地下水水化学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图A.12地下水水位变差图图式(以沂南幅为例)
××地区(系统)地下水水化学图图式

附录1_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附表

附录1_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规范附表

附录1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表格附表1 地质项目资料整理汇总表附表2 野外调查路线表附表3 野外水文地质调查表附表4 机(民)井调查表附表5 地下水位统测野外记录表附表6 泉点野外调查记录表附表7 地表水点综合调查表附表8 岩溶水点综合调查记录表附表9 暗河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表10 裂隙统计表附表11 水源地综合调查表附表12 农村灌溉用水典型井核查表附表13 农村生活用水典型井核查表附表14 地下水单井开采量调查表表15 岩溶水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汇总表附表16 分区地下水开采量统计汇总表附表17 国民经济及用水规划数据表表18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表附表19 矿坑(老窖)调查记录表附表20 岩溶塌陷野外调查表附表23 地裂缝调查表附表23 地裂缝调查表(续)24附表26 地面沉降调查表表27 土壤潜育化(冷浸田)调查表附表28 地下水污染综合调查表附表29 水文地质钻孔综合表附表30 水文地质钻孔地层描述表附表31 水文地质钻孔孔径变化表附表32 水文地质钻孔井管结构表附表33 水文地质钻孔填砾(止水)变化表附表34 水文地质钻孔测井曲线表附表35 水文地质钻孔含水层段表附表36 槽探野外施工记录表附表37 物探测深成果汇总表附表38 试坑渗水试验观测记录表附表39 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附表40 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附表41 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记录表附表42 地下水位监测野外记录表附表43 地下水位自动监测记录表附表44 地下水质现场测试成果表附表45 野外岩土样品采集记录表附表46 土工实验成果汇总表附表47 岩石物理/水理性质成果表附表48 岩土体化学成分成果表附表49 岩石矿物鉴定成果表。

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_地调局(附表)

5万水文地质调查规范_地调局(附表)

附录1 1:50000水文地质调查表格附表1 地质项目资料整理汇总表附表2 野外调查路线表附表3 野外水文地质调查表附表4 机(民)井调查表附表5 地下水位统测野外记录表附表6 泉点野外调查记录表附表7 地表水点综合调查表附表8 岩溶水点综合调查记录表附表9 暗河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表10 裂隙统计表附表11 水源地综合调查表附表12 农村灌溉用水典型井核查表附表13 农村生活用水典型井核查表附表14 地下水单井开采量调查表表15 岩溶水开发利用情况调查汇总表附表16 分区地下水开采量统计汇总表附表17 国民经济及用水规划数据表表18 与地下水有关的环境地质问题调查表附表19 矿坑(老窖)调查记录表附表20 岩溶塌陷野外调查表附表23 地裂缝调查表附表23 地裂缝调查表(续)附表26 地面沉降调查表表27 土壤潜育化(冷浸田)调查表附表28 地下水污染综合调查表附表29 水文地质钻孔综合表附表30 水文地质钻孔地层描述表附表31 水文地质钻孔孔径变化表附表32 水文地质钻孔井管结构表附表33 水文地质钻孔填砾(止水)变化表附表34 水文地质钻孔测井曲线表附表35 水文地质钻孔含水层段表附表36 槽探野外施工记录表附表37 物探测深成果汇总表附表38 试坑渗水试验观测记录表附表39 抽水试验综合成果表附表40 抽水试验观测记录表附表41 抽水试验水位恢复记录表附表42 地下水位监测野外记录表附表43 地下水位自动监测记录表附表44 地下水质现场测试成果表附表45 野外岩土样品采集记录表附表46 土工实验成果汇总表附表47 岩石物理/水理性质成果表附表48 岩土体化学成分成果表附表49 岩石矿物鉴定成果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同类机井总数
人口数量 月份
开采时间(h)
牲畜数量 开采量(m3)
平均每小时出水量(m3/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人畜生活用水定额(L /人)
统计资料人均生活用水定额(L / 误人)差
核查乡生活用水井校正系数(%)
α生=1-误差/统计人均生活用水定
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附表 14 地下水单井开采量调查表
经度
纬 度
图幅名 称 井口高程 (m)
地理位置

市(县)
镇(乡)

核查分类号 i
年灌溉次数 灌溉次数
灌溉面积 Mi 典
同类机井总 数
灌溉作物种 类
次灌溉每小时出水量(m3/h) 次灌溉时间(h)
1
2
3
4
5
6
7
8
9
10
年均小时出水量 Qi

同类机井总灌溉面 积
核查乡年实际灌溉开采量 Q 乡核(m3)
年总开采时间 Ti 典 同类机井总开采时间
民井统一编
井名
编号
民井号野外编
图幅名称

经度
纬度
井口高程
地理位置

(m)
市(县)
镇(乡)

县(市)名称
标准代码
乡镇名称
计量方法
耗电法
耗油法
流量法
作物类型 小麦 玉米 水稻 果树 草地 菜地 其它 合计 调查单位 调查人 水文地质 单元名称
行政单位
坐标
单井开采量与灌溉面积统计表
项目

额定出水量(m3/kwh)
周围可能 污染源
类型
距井 (m)
□污水坑 □厕所 □排污河渠 □垃圾 场
□生活用水□农牧业用
主要用途

□工业用水□其它
地质、地貌、含水层、剖面图
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000)
(1:500-1000)
调查单位 调查人
统一编号
调查时间
记录人
审核人
附表 5 地下水位统测野外记录表
野外编 号
经度

水 气 温(℃) 体 水 温(℃) 特 水化学类型 征 流 量(m3/h)
色 味 嗅 透明度
岩性
溶洞直径(m)
溶蚀类型
岩 暗河流量

(L/s)
特 动态变化规律
征 与地表水的联

岩溶地 质问题 取样情况
水位 (m)
地质地貌含水层剖面图
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000)
调查单 位
调查人
暗河名称 坐标
的关系
危害程度及防治 措施
动态监测情况及 发展趋势预测
平(剖)面图
备注:
试样编号 调查单位
照片编号 调查时间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附表 19 矿坑(老窖)调查记录表
矿坑统一编 号
矿坑野外编 号
经度
纬度
高程 (m)
地理位置

市(县)
镇(乡)

矿坑名称
硐口标高 (m)
图幅名称
矿坑类型
主要矿种
建井时间
总涌水量 (L/s)
泉水成因地质剖面图
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000)
调查单位 调查人
记录人
调查时间 审核人
附表 7 地表水点综合调查表
地表水点统一编


号 地表水点野外编

பைடு நூலகம்
经度
纬 度
地表水点名 称
图幅名称
水位高程 (m)
地理位置

市(县)
镇(乡)

所属水系
地表水类型
样品类型

pH

水 气温 (℃) 体 水温 (℃) 特 流速 (m/s) 征

村 地面高程 (m)
地理 E: 坐标 N:
图幅
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规模 开采井井数
开采井
布置方

口 开采井深度
m 投产时间
开采量
年开采 量
年均日开 采量
万m3 静止水 成 井 时
m
m3 位埋深 调 查 时
m
漏斗区面积 (m2)
长轴(m)
短轴(m)
开采层名 称与代 号
开采层岩性
顶板埋深(m)
主要环境地质问 题及其与地下水
地理位置

纬度
市(县)
镇(乡)

地面标高 (m)
井深 (m)
井口高程(m)
是否做抽水试验 取水设施
□是
□否
开采情况
成井日期 取水层位
含水层岩性
顶板埋深(m) 含水层特征
底板埋深 (m)
水位埋深 (m)
水位标高 (m)
水温℃
含水层厚度 (m)
统测日期
统测期 气温℃
□丰水期 □平水期 □枯 水期
水 位 统 测 井 位 置 示 意 图
流量 (m3/h)
流量季节 变化特征 取样情况
地质地貌含水层剖面素描图
嗅 浊度 透明度
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000)
调查单位 调查人
岩溶水点统一编


号 岩溶水点野外编

调查时间
记录人
审核人
附表 8 岩溶水点综合调查记录表
岩溶水点名 称
图幅名称
经度
纬度
高程(m)
地理位置

市(县)
镇(乡)
不同类型的地下水开采量(104m3)
孔隙水 裂隙水 岩溶水 深层水
浅层水 合计
调查单 位
调查人
县(市)名称
调查时 间
记录人
审核人
附表 17 国民经济及用水规划数据表
标准代码

国民生产总值
亿元 生态需水量
104m3

工业生产总值


农业生产总值

总人口
人 城镇人口 口
农村人口
地表水供水量
用 工业用水定额
统计资料灌溉开采量 Q 乡统(m3)
误 差 Q 误(m3)
核查乡灌溉开采量校正系数(%) α灌=1-误差/统计人均生活用水定 额 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附表 13 农村生活用水典型井核查表
民井统一编号 编号
民井野外编号
井名 图幅名称
经度
纬度
井口高程 (m)
地理位置

市(县)
镇(乡)

核查分类号 i
调查单位
调查人
记录人
调查时间 审核人
泉点统一编 号
经度
地理位置

泉点名称
泉点类型
泉水用途
沉淀物及气体成分
流 测定方法 量 涌水量(L/s)
水温(℃)

附表 6 泉点野外调查记录表
泉点野外编 号
纬度
高程 (m)
市(县)
镇(乡)
图幅名称 含水层岩性
补给来源
动态变 化特征
泉水物理性质


透明度
村 pH
取样情况 地质、地貌、含水层特征
水位埋深 (m)
水位埋深 (m)
水位埋深 (m)
已开采量 (104m3/a)
开采利 用方式
剩余可开采

供水需求
(104m3/a)
暗河开发技术方案建议图及说明:
出口海拔 (m)
土地类型
出口平均流量 (m3/d) 偶测流量 (m3/d) 偶测流量 (m3/d) 偶测流量 (m3/d) 用途
调查单位 调查人
地面高程 (m)

市(县)
镇(乡)

地下水类型
供水井个数
允许开采量(104M3/A)
投产时间 日开采量(104m3/a) 调查点平面位置示意图(1:500-1000)
取样 情况
开采 层
特征
开采的 环境地 质问题
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
调查人
记录人
审核人
编号
附表 12 农村灌溉用水典型井核查表
统一编号
井 名
野外编号
调查时间
记录人
审核人
附表 9 暗河基本情况调查汇总表
暗河编号
县(市、区)、 乡(镇)、村
流域形状
流域面积 (km2)
地貌形态 组合类型
植被类型
最高海拔 (m)
植被覆盖率 (%)








出口最大流 量
(m3/d) 号天窗高 程 (m) 号天窗高 程 (m) 号天窗高 程 (m)
出口枯季流量 (m3/d)
开度(mm)
粗糙度
交切关系
力学性质
充填 物 特征
成分 厚度 (mm)
素描图
备注:
调查单位
调查时间
调查人
水源地统一编号
经度
地理位置 水源地名称 水源地勘察 精度级别 批准储量及 储量级别 开采井深度(m) 最大水位埋深(m) 供 水 方 向
记录人
审核人
附表 11 水源地综合调查表
纬度
水源地野外编 号

保证程 度
开采量 (m3/d)
□暗河 □泉 □表层泉
□饱水带富水 块段 □表层带富水 块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