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教案
《童年的发现》教案(精选7篇)
《童年的发现》教案《童年的发现》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童年的发现》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童年的发现》教案篇1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能正确认读“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4、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童年是人一生中最天真浪漫的时刻,在玩乐的时候常常有一些有趣的发现。
今天,让我们走进苏联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去看看他的童年有怎样有趣的发现吧!(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找出生字,注意读准字音,理解词语。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4、再读课文,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交流,作者围绕“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5、激趣朗读,作者的发现有趣吗?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三、阅读理解,“‘我’发现了什么?”1、自读课文1、2自然段,说说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理解。
引导学生从课文内容发散开去,以课文内容为切入点展开讨论。
2、朗读体会。
(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时的欣喜和自豪,及当众受到惩罚的愤懑。
(2)在读中评价,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入情入景地体会作者的感受。
四、细读体会童年秘密的发现过程1、“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讨论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精选12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精选12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齐读),提出问题:老师昨天跟隔壁班的同学聊天,他们告诉我,小时候他们发现过很多有趣的事情。
有同学说,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有同学说,我发现下雨过后天空会有彩虹;有同学说,我发现了云在天上不会掉下来。
同学们,你们曾经发现过什么?2、是呀!我们的童年曾有过多少的发现啊!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他是怎样发现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二、析赏课文1、下面,我们一起齐读一遍课文,仔细的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重点写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出示课件)2、作者围绕着童年的发现先讲了些什么?再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课文先概述了作者童年的发现,然后具体叙述这项发现的经过,最后讲了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了证实。
)第一段(1—2):讲“我”九岁的时候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第二段(3—13)介绍“我”发现这一规律的具体经过。
第三段(14—19)讲述“我”因此受到的惩罚,以及“我”由此产生的感受。
3、读了课文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相关的句子来理解,并带着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童年的发现》教案1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23课童年的发现》教案1一. 教材分析《童年的发现》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时对科学充满好奇和探索欲望的回忆性文章。
文章通过具体事例,反映了作者童年的机智、好奇、求知若渴和富有想象力的特点。
本篇文章语言幽默、风趣,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在学习本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科学家小时候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热爱,激发他们自己的探索欲望。
文章以童年为背景,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思考童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
但是,对于文章中一些细节和深层次的含义,还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讲解来进行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科学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2.难点:理解课文中的细节和深层次的含义,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原文:打印课文原文,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2.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课文图片和视频资料。
3.教学课件:制作教学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童年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范文通用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范文通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范文通用1《童年的发现》的作者是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
这篇课文讲述了作者9岁时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证实,课堂上,作者因想起自己的发现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音而当众受到惩罚。
文中用幽默而富于童趣的语言,展现了少年儿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知识的渴求,是一篇向学生进行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精神教育的好教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笔者认为,“以人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教学策略,能较好地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此设计力图把教学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教师只是“平等中的首席”,引领学生反复读书,体验作者童年的发现,感受阅读这篇课文带来的情感体验、认识发展和自主愉悦。
语文课要让学生积累文化,积淀精神,打好人生底蕴。
此设计打通了课堂的壁垒,将学习活动立体化,极大地拓宽了语文学习的外延。
引导学生课内外了解科学家发现的故事,了解胚胎发育的规律正是积累文化,而带领学生和作者一起去感受“发现”的历程引导学生亲身发现正是积淀一种精神。
教学这篇课文用一课时,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1、情意目标: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课前搜集资料和课外延伸作业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资料的能力。
3、认知目标:认识生字,基本读懂课文。
一、抓住“发现”,导入新课1、板书:发现问:你曾经发现过什么?2、板书:童年谈话: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幸福无比的,童年曾经发生过多么难忘的事,发生过多少有趣的事啊!童年曾有个多少发现啊!3、板书:的齐读课题,激励:处处留心皆学问,说不定同学们的这些发现日后还能成为一项重大发明,申请个专利呢!不过,这还需要努力,学习《童年的发现》后,你一定会受到启发。
2021年部编版五下《童年的发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
2021年部编版五下《童年的发现》优秀教学设计(精选5篇)部编版五下《童年的发现》优秀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课前交流,激发兴趣师:“老师是第一次来岸堤中心校,当时我们找不到学校门口在哪里,谁来猜猜最后我们是怎么找到这里来的吗?”生猜测师:“只拣儿童多处行,”我们呀,跟在你们后面就找到这里来啦。
你们就好像是一只只小蜜蜂,把我们给引来了。
你看处处留心皆学问。
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一篇有关发现的__——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写的《童年的发现》一文。
二、检查旧知,导入新课——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童年时就有一个重大发现,通过预习课文,谁来说一说他童年的发现是什么?——读读第一自然段,能体会出作者告诉我们这个发现时他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吗?——从那里体会出来的?你能从词语里体会出作者的感情,很好,学习语文就应该有这样的敏感。
来,让我们自豪的告诉大家你的发现。
(齐读第一自然段)三、品读体验“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3——13段,看看我是怎样发现的?可以用自己的话把它概括一下。
也可以找原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汇报,交流。
(1)梦中飞行——我的发现起始于梦中飞行?梦中飞行是一副怎样的情景?谁能找出相关的语段读读?指名读:(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哪里。
)——文中哪个词语可以概括梦中飞行的特点?——理解“随心所欲”,从哪里可以看出这就是“随心所欲”?梦中飞行可以(),可以()可以(),想象下:还可以()?如果你也做了这样一个梦,或者你真的能飞了,你会是什么样感觉?——带着这样的感受读读这段话。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设计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所涉及的自然科学知识。
(2)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感悟和表达。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时光。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童年的有趣发现。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自然科学知识。
(2)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讨论课文结构。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
(2)解析课文结构,分析作者的表达手法。
5. 实践与应用:(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创作一篇小作文。
(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
四、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总结课文结构,思考作者的表达手法。
3. 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完成一篇小作文。
五、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对课文结构的理解程度。
4. 学生课堂参与度及创新思维能力的展现。
5. 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课文内容,提高学习兴趣。
3. 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范文(通用8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范文(通用8篇)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篇1训练思路1、读写结合:读写结合,以读促练。
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时,紧紧抓住课文的重点与难点,《祖父的园子》中作者在童年时期无忧无虑,她的童年多彩多姿,令人向往;《童年的发现》在作者童年时代有什么样的发现。
再引入到学生的童年生活有哪些值得回忆的童年趣事。
引导启发学生收集素材,扩展思路,选择材料等,为习作做好准备。
2、从说到写:让学生出示照片或相册,勾起对自己类似经历的回忆,充分讲述自己的趣事。
互相启发,进一步开阔思路,这样既能激发兴趣,又能产生赶快写下来的欲望。
3、鼓励表达,激励创新学生经过合作交流,把事情的说出来,接着指导学生列写作提纲,尊重学生意愿,以学生自己确定的中心选择材料,把写的方法放开,鼓励学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尽量把事情的“有趣”写出来,即有童真童趣,又能从天真无邪的童年生活中激发创新精神的火花。
在教学中,通过交流,引导学生从自己的本次作文中发现进步,和编辑作品集《童真集》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成功感,树立写好作文的信心。
教学目标1、回忆本单元课文,触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2、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创作热情,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的思想感情。
3、要求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围绕话题流畅记叙童年生活的精彩片段。
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愿意和同学交流自己的习作,分享习作的快乐。
4、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的学习习惯。
教学实施一、布置观察,积累素材学完《童年的发现》后,给学生较充裕的时间,用心去观察周围的人、事、物,看看自己有什么新的发现;用心去回忆自己脑海中积累的材料,想想自己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
二、激发兴趣,拓展思路1、谈话导入,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
如,可以这样说:著名的艺术家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牛顿因为发现苹果落地的秘密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发现了壶盖跳动的原因而发明了蒸汽机……有多少发现,就给人带来多少惊喜。
《童年的发现》教案优秀3篇
《童年的发现》教案优秀3篇《童年的发现》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作者发现胚胎的`发育过程,体会作者童年的探索趣味。
2.懂得童年的幻想给童年带来的快乐。
3.了解课文童真童趣的特点。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被老师罚出教室后的心理感受。
2.了解课文是怎么做到真实反映童趣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
1.大家边听范读,边想一想我为什么那么痴迷于幻想?2.大家来读一读你了解的情况。
3.打开书,预习生字。
二、学生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的生字。
1.指名上黑板写出不认识的字。
凋缕芳吁耍训斥脾罕藤愈凌秉飕撩梳衰绢侨眷2.指名给这些字加上拼音。
3.让学生读拼音节。
4.正音、正字。
三、理解词语。
1.再读课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语质疑。
2.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3.理解其它词语。
4.出示重点词语,让学生巩固练习。
读读这些词语。
四、指导朗读。
1.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难读的句子。
2.同桌互相学习,克服困难。
3.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并注意纠正错误读音。
4.教师指导读难句。
(1)恨不得从鱼身上发现将来的人应该具有的某些特征。
(2)哈哈!这跟画地图差不多到这一段的结尾。
这一推理语句,要读出气势来,折字要重读。
(3)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现与发明,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语速稍快,应读得活泼,突出驱逐、迫害等词语。
5.再练练难句的朗读。
五、作业:抄词、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引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默读全文,思考:1.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2.判断: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一件事。
()课文围绕发现写了三件事。
(√)3.小组讨论哪五件事?(1)我常常做梦,老师告诉我人是由小鱼进化来的。
(2)我得出结论,人如何由小鱼进行成人的。
(3)在生物课上被老师罚出教室。
二、深入重点段,揭示中心思想。
1.让学生结合课题质疑。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文中生字词。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之情,培养珍惜童年的意识。
学生能够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
2. 课文的朗读和阅读理解。
3. 体会作者的情感,培养珍惜童年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科学概念的理解。
2. 学生如何将课文中的情感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
2. 使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童年生活。
3. 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准备:1. 课文《童年的发现》全文。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4. 课堂讨论表格。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关于童年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童年生活,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含义。
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课文中所涉及的科学家和科学实验。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4.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科学实验,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情感体验:学生结合自己的童年经历,谈谈对课文中所描述的科学实验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分享自己童年时的有趣发现和经历。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珍惜童年、热爱科学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发现的作文。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内容,以及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精选12篇)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优秀教案(精选12篇)1. 课程背景《童年的发现》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的一篇散文课文。
通过对作者童年时的一次探险活动的描写,让学生体验到童年的快乐和好奇心,激发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为了更好地教授这篇课文,以下是12篇优秀教案供参考。
2. 教案1课程目标•理解并背诵课文《童年的发现》•学会运用描写手法,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趣事的文章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简短的游戏激发学生对探险的兴趣。
2.学习课文《童年的发现》:让学生跟读、默读、理解课文。
3.课文分析:将课文分成几个片段,让学生分别进行描写分析。
4.合作讨论:学生小组讨论如何运用描写手法,写一篇关于自己童年趣事的文章。
5.听写和背诵:学生听写并背诵课文《童年的发现》。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用手绘作品或照片,展示他们童年时的一次有趣的探险活动。
3. 教案2课程目标•通过朗读课文《童年的发现》,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引导学生感悟课文中蕴含的童年情感和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唤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引出主题。
2.朗读课文《童年的发现》:教师进行示范朗读和指导学生的朗读。
3.分段理解课文:让学生分段阅读、理解课文,提取关键词。
4.扩展话题:让学生围绕课文中的探险活动,展开自由讨论。
5.情感导入:通过描述自己童年时的探险活动,引导学生感悟《童年的发现》中蕴含的童心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拓展活动•学生可以在家里找到一个安全的场所进行实地探险,然后写一篇有关探险的心情日记。
… 重复以上步骤,直至完成12篇教案。
13. 总结通过精心准备这12篇优秀教案,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童年的发现》,并有机会运用描写手法,提升自己的写作和表达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鼓励学生的创造力,并引导他们通过互动和实践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将会在愉快中成长,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
注意:为了便于阅读和打印,以上内容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不包含网址和图片。
童年的发现教案(优秀4篇)
童年的发现教案(优秀4篇).读题质疑,激发兴趣篇一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习《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
(出示课题)从课题中,你最想了解什么?课时篇二一。
回忆导入,激趣朗读我的发现有趣吗?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童年的发现》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默读课文,了解作者童年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以及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学会“妨、碍”2个会认字,读读记记“妨碍、情不自禁、随心所欲、天赋、痴迷、一本正经”等词语。
教学重点:知道“我”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
教学难点:理解“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现,领悟作者童年时强烈的求知欲和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准备:有关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科学家的不幸遭遇的故事。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童年是美好的,也是充满着强烈的求知欲,每个人的童年都充满着无数个“为什么”,充满着神奇的幻想与想象。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作者,他的童年时代不仅如此,还具备着比平常人更可贵的东西(善于探究、找到“为什么”的答案),那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序号,勾画生字新词,自学生字词语。
2、从课文中你了解到了哪些内容?3、检查自学情况。
4、理解词语。
随心所欲:指随着自己的心愿,想怎样就怎样。
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
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
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
眉目:事情的头绪。
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
本课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
5、说说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反映了儿童渴望求知的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
6、理解课文脉络。
课文是以倒叙的形式写的,共分三部分。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 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一、教材背景介绍《童年的发现》是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经典课文。
该课文以童年时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描述主人公在童年时期的一次特殊经历,引发学生对生活、自然和人生的思考,是一篇具有启发意义的作品。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2.培养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3.引导学生通过课文体会童年时的纯真和美好,增强对生活的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理解课文表达的情感和意义;2.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句子;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童年时的快乐和困惑。
难点1.理解文章中较为抽象或复杂的句子和段落;2.发现课文中隐藏的情感和寓意。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内容分析1.课文中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在童年时期的一次特殊经历,通过这次经历,主人公对生活、自然和人生都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
2.课文结构清晰,情节跌宕起伏,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教学方法1.情景再现法:通过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情感。
2.朗读与品味法:引导学生朗读课文,品味其中的语言和情感,感受作者的用心和笔法。
3.互动讨论法:开展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童年回忆或感悟,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引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问题引起学生对童年的回忆和思考。
2.学习课文: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和情感。
3.文本分析:分段解读课文,讲解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4.练习与讨论:配合课文内容设计练习题目,引导学生讨论课文的主题和作者表达的意图。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情景再现:根据课文内容设计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课文情感。
3.朗读与品味:让学生朗读课文,交流彼此的感悟和体会。
4.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整理课文内容,总结体会和收获,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3课《童年的发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童年的美好,认识探索自然的意义。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写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认知。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二、教具准备1.课文《童年的发现》2.多媒体设备3.图画、小道具等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对童年美好记忆的回忆,引出童年的探索主题。
第二步:学习课文1.听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分组讨论,学生自由谈论对童年的理解。
3.分角色朗读,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步:情境体验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模拟童年时期的探索场景,体验发现的乐趣。
第四步:课文赏析分析课文中的重要语段、感悟,引导学生对文中情感进行理解和品味。
第五步: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相关课外阅读,拓展对童年探索话题的认知。
第六步:课堂讨论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童年探索的看法和体验,促进学生思维碰撞。
第七步:总结反思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和活动,引导学生反思童年的意义和探索的重要性,培养对生活的感悟和领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体验和课文赏析,成功引导学生回忆童年时期的美好记忆,激发了学生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然而,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得畏手畏脚,缺乏自信心,需要在未来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反思,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潜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
2.记录一段童年时期的美好回忆。
3.阅读相关课外书籍,深入了解童年探索的主题。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案及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对教学有所帮助和启发。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精选教案第一章:《童年的发现》课文理解教学目标:1. 了解《童年的发现》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的基本内容,理解作者的童年经历和感受。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阅读效果。
教学难点:1. 理解作者通过童年经历所传达的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
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童年的发现》文本及相关的阅读材料。
2.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童年的发现》,了解作者的童年经历和感受。
2. 学生分享阅读理解,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3. 学生进行阅读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回家后复述课文内容,家长签名确认。
2. 布置相关的阅读理解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第二章:《童年的发现》生字词学习教学目标:1. 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
2. 培养学生准确、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童年的发现》文本及相关的阅读材料。
2.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教学过程:1.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解释词义并例句演示。
2. 学生跟读、模仿,进行语言实践。
3. 学生进行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作业布置:1. 要求学生回家后复习生字词,家长签名确认。
2. 布置相关的生字词练习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第三章:《童年的发现》写作技巧分析教学目标:1. 分析课文《童年的发现》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分析课文《童年的发现》的写作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1. 理解和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童年的发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童年”为主题的一篇课文。
它讲的是作者童年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文本主题一是科学发明发现需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幻想;二是科学发明发现会面临被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文本的语言富有想象色彩,有思考的痕迹以及对话的真切。
反映了儿童追根问底、求知若渴的特点和大胆的想象力。
读后教材不难发现文章的1、2自然段与后文是总分关系。
第一自然段统领“发现的过程”,而第二自然段却统领文中最后一部分“轰出教室”。
板书:发现什么——发现的过程(梦中飞行,请教老师、大胆想象)当众受罚——被轰出教室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自己对教材的解读,因此我把目标定为:1、会认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3、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学习童年的发现过程,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自豪与愤懑交织在一起的情感。
教学难点:文中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二、说教学程序:本课拟两课时完成,围绕着重难点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并采取了以下策略。
(一)梦中飞行——咬文嚼字(二)大胆想象——动手推算(三)轰出教室——质疑讨论一)、梦中飞行——咬文嚼字先指名一学生朗读这一段,(课件出示内容)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画出最能表现飞行特点的词。
学生很容易就会找到——随心所欲。
第一步先让学生说说随心所欲的意思,学生可能会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去哪里就去哪里、随着自己的心意很自由”等等都行。
第二步让学生再次走进文本,找出哪些语句看出作者飞行的随心所欲。
找出表示飞行的词语有:跃起、滑翔、盘旋。
这时老师提供一个句式让学生用这三个词说话:每天夜里做梦我都会飞,我学会了,学会了,还学会了。
《童年的发现》教案5篇
《童年的发现》教案5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童年的发现》教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童年的发现》教案1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本课7个生字并能熟练拼写,理解“澄澈、困窘、天赋”三个词语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掌握大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目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理解作者“发现”的过程,“我”的伟大的“发现”是怎么来的,从而培养学生大胆发现问题寻根问底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句子的深刻含义四、课前准备上网收集人类生命进化的图片和资料,制作成便于课堂教学所用的卡片或powerpoint形式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4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胚胎发育的图片,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的回答各种各样。
师:“这叫做胚胎,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这么小小的一个胚胎发育形成的。
人胚胎发展的规律现在对你们来说还比较难懂,但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究竟他真的发现了什么,又是怎么发现的呢?今天我们来看一下他童年的发现。
”(板书“童年的发现”)(二)、带问题读课文,找出相关信息(15分钟)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学习生字。
(8分钟)澄(chéng)澈、胚(pēi)胎、天赋(fù)、岂(qǐ)止、绞(jiǎo)尽脑汁(zh ī)、困窘(jiǒng)理解“澄(chéng)澈、天赋(fù)、困窘(jiǒng)”的意思2、带问题默读课文,找出“我”的“发现”是什么,画出相关句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教案3篇2024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教案3篇2024〖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课前准备:搜集一些科学家发现、发明的故事四、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一、初读课文,感知“发现”。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默读课文,“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勾画下来。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小鱼,大概经过一百万年。
现在,这一百万年就折合成1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一百万年,这又是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化成人,正好是9个月”。
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想想句子的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4、联系前后文,用小标题总结我是怎样发现这个规律的?①梦中飞行②老师解释③大胆猜想5、理解难理解的句子①“我在9岁的时候就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从“九岁”“完全”“独立”等体会我的发现是抑制不住的自豪!②“老师误解了我的笑声,以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从课文中看,这位教师是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讲的又是“人的发育和进化”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婚姻和性,可能是这位老师对这类问题很敏感,所以讲课时是“一本正经板着面孔”,当时“教室里安静得出奇”,“大家都默不作声”可在这时,“我”笑出了声音,所以老师认为我“不怀好意”。
6、体会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前后几句连起来理解,抓住“绞尽脑汁”,“想啊想啊”“嘿”“哈”等词语体会发现的来之不易,从而更能体会发现的兴奋之情,才会发出“如此简单明了”,“大概没有人发现这个道理”的感慨。
7、有感情地朗读这几段话,说一说“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第二课时课外拓展,引导“发现”1、交流课前搜集的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并谈感想。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3.童年的发现 》教案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23.童年的发现》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童年的发现》是一篇描写童年生活的文章,通过讲述作者童年时的一次有趣经历,展示了童年时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文章语言生动,情节有趣,富有童真,易于引起学生的共鸣。
本篇文章安排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中,旨在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描述性的语言和生动的情节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把握。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童年时期,对于童年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和感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童年经历出发,体会文章中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共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文,学会从细节中感受作者的情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童年的怀念之情,珍惜自己的童年生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难点:体会作者的情感,从细节中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童年经历。
3.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从细节中发现童年生活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共鸣。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用于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
2.生字词卡片:用于巩固生字词学习。
3.教学课件:用于展示课文内容,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童年生活。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课文课件,带领学生逐段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细节,发现童年生活的美好。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童年经历,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会童年生活的美好。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童年的发现教案第【1】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一)板书:童年。
人们常说“童年”生活是美好、幸福的,那时因为童年的孩子活泼、好动,富有朝气,他们对事物常带着好奇,充满着幻想,并且善于探索。
课文中的“我”在童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小小的发现。
(二)板书:发现。
课文中的“我”因什么现象而去探索发现的呢让我们一起学习第47课《童年的发现》。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指名分节读通课文。
(二)小组检查读课文,边读边思: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怪现象我探索了一个什么问题(三)交流:在我身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怪现象(在我身上发生了这样一个现象。
几乎每天夜里做梦我都飞。
而且我对飞行是那样迷恋,只要双脚一点,轻轻跃起,就能离开地面飞向空中,在街道上空,在白桦林梢头,在青青的草地和澄澈的湖面上盘旋。
我的身体是那样轻盈,那样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凭着双臂舒展和双腿弹动,似乎想去哪里,就能飞到那个地方。
)①随机理解词语:“迷恋、随心所欲、运转自如”。
②理解“几乎、似乎”在文中的含义,并且试着说一句话。
③指导阅读课文地一节。
教师引读。
学生自己读,齐读。
④仿照课文样子,找句式先说后写。
我对是那样,只要,就。
我的是那样,那样,似乎,就能。
(四)交流:我探索了一个什么问题(人究竟是怎么来的)【设计意图】: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基于对课文的整体感知,弄清楚了“我身上发生了一个什么怪现象和我探索了一个什么问题”,也就理清了课文主线,摸清了学生的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平时要认真预习。
三、回顾小结课文中我对每天夜里做梦飞翔感到迷惑不解,从而探索人的起源这个科学性很强的问题。
四、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
2.抄写课文的词语二遍。
3.搜集资料:瓦特、牛顿、爱迪生等几位科学家的重大发现有什么他们是怎么取得这些重大发现的【设计意图】:课后收集科学家的重大发现有些什么,不仅拓展了学习时空,逐步培养课外学习的习惯,同时为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童年的发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3)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培养学生珍惜美好时光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2)学会从生活中发现美好,培养写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手段,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带2. 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3. 生字词卡片4. 写作纸张和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学生的词汇知识。
(2)分析课文结构,讲解作者的表达手法。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的心理和性格特点。
(2)分享讨论成果: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5. 写作练习(1)布置写作任务: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美好,写一篇短文。
(2)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提供写作技巧和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并小结:感受到作者童年生活的快乐和自由。(在“发现”前板书:“童年”)
(3)童年是天真烂漫的,童年是多姿多彩的,童年是幸福无比的,你们的童年一定曾经发生过让你们到现在都难以忘怀的趣事!你们的童年曾有过什么样的发现?(我发现了后山洞里的一个小秘密;我发现了母鸡吃石子越吃越有味的;我发现在下雨前夕蚂蚁们会团结协力搬家;我发现小鸟在睡觉时一会儿睁眼,一会儿闭眼;我发现下雨过后天空会有彩虹……)(补充板书,完成课题:童年的发现)学生齐读课题
(二)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
4.教师总结。
文章开头用倒叙悬念法。本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第2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在9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第二部分(第3自然段~第13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的发现的过程。先是由梦中飞行,然后到人究竟是怎么来的,最后到母亲怀胎为什么是9个月。
《童年的发现》教案
课题
童年的发现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胚、祸”等10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本课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的一个发现,这节课我们就通过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童年的发现以及发现的过程。
童年是人生之旅最十分重要的、十分珍贵的驿站。激情的导语能唤醒学生心灵的共鸣,让学生怀着真挚的心走近课题,深入课文。
了解作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感受真情。
新课
教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一边读一边圈画批注,自我品读探究。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课文主要讲了“我”在9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以及发现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的过程。
引导学生积累理解词语的方法,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基础。
新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
五、细读文本,探究“发现”。
(1)小组交流:“我”发现了什么?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并小结:“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的颜色早晨是绿色的,中午是金色的,傍晚又变成了绿色的;再仔细观察,又发现了草地颜色变化的原因。(板书:发现)
2.祖父整天都在园子里,我也跟着他在里面转。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但没有盖上菜种,反而把它踢飞了。
3.简介作者
阿·阿·费奥多罗夫·达维多夫(1828-1903),俄国儿童文学作家,曾是莫斯科国立A.H.柯西金纺织大学实用艺术系教授、苏联美术科学院通讯院士。其编著的资料集《伊·伊·列维坦:书信、文件与回忆》(回忆录部分出版时名为《回忆列维坦》)是研究俄罗斯最伟大的抒情风景画大师列维坦必备的最基本的资料汇编。
第三部分(第14自然段~第19自然段)主要讲的是“我”在六年级的一次生物课上,证实了“我”的发现是正确的。但因为“我”的高兴,使我受到了惩罚。我也因此明白了一个道理。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
1.提出要求:人为什么会在梦中飞行?人究竟是从哪里来的?为了弄清楚这问题,“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探究过程?结果怎样?默读课文找出你觉得有趣的部分,说说自己的感受,还可以说说自己有过什么“重大的发明与发现”。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3)教师小结:文章学里讲,倒叙能制造悬念,吊起读者的胃口,引发阅读兴趣。
(4)谈话过渡:如果这个发现是从书上看来的,是爸爸妈妈或老师告诉他的,那还可以理解,而“我”偏偏说:“这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真的奇了。同学们,你能相信吗?让我们继续阅读后面的课文,了解“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身的体会。
(一)阅读开头,了解发现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1.读一读这段话,说说从这段话自己了解到什么?感受到什么?
2.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并记录小组同学的发言。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评议相机引导并小结。
(1)“我”的发现是“有关胚胎发育规律”。
(2)“有关胚胎发育规律”,这可是生物学家研究的大课题、大难题啊!那些生物学家费尽毕生心血也不一定能有这个发现,可一个九岁的孩子却发现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3.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
重点
默读课文,了解作者发现胚胎发育的过程,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
难点
能结合具体事例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的重大发现,有时还会给人带来被驱逐和被迫害的风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再读课文,想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童年的发现的?是按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