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b77a85d5d15abe23492f4d02.png)
在语文教学 中进行素质教育
吉 林 省榆 树 市 红 星 乡 中学( பைடு நூலகம் 3 0 4 0 0 )郑伟 娟
当前 ,实施 素质教育 已成为 中小 学教 育教学 改革 的主旋 体 现了新课 标 中阅读 与鉴赏 的根本 目的——立 人 ,将 一扫传
律, 而语 文是实施 素质教育 的基础学科 , 语 文课堂教 学则是 实 统 阅读教学 中过分强 调 同一性 的弊病 , 使 学生 成为真 正的 阅 施素质 教育 的主阵地 ,所 以搞好语文 课堂教 学就 显得愈来 愈 读主体 , 并最终 培养起学 生真正 的独立阅读能 力 。 重要 。 那么 , 如何才 能在语文课 堂教 学中实施素质 教育呢 ? 我 个性化 阅读是 因材施 教教育观 的具体 体现 ,它重 点突 出 认 为应 着眼于 以下几个 方面 : 了阅读活动 中的个体 差异 。 从教 学实 践看 , 教 材不是 一个单一
思 维缺 陷 往往 会造 成 学生 在 完成 阅 读练 习 时 回答 问题 不 准 性 思维 的 目的就 是解放 创造 力 , 发展 潜能 , 集 思广 益 , 从 中提
确。
出最富有实 际应用人才 , 最 富有远见 的创见 。 初 中语 文教 学 中
在 教学 中我 采用比较法 来培养学 生 的联 想能 力 ,进而 达 培 养学生 的创造性思 维 , 方 法是 多方 面的 , 鼓励 学生大胆 进行 到 拓展其思 维的 目的 。 比较是一种 辩证 的认 识方法 , 通过 比较 创造性想象 在语文教 学 中起着 重要 作用 ,是培 养学生 创造性
意义 , 形象地 表 现 出来 , 让 学生 具体 感 受 , 做 到有 所感 、 有 所 对 同一类课 文 、同一单 元或 同一 类型 的知识进 行对 照比 知。 如果 说理解 比较 能够再现 形象美 的话 , 那么想象就 可以拓 较, 辨析 容易混淆 的知识点 , 可 以训练学 生抓住带有 全局性 的 展 和创造意 境 , 常言道 “ 诗情 画意 , 诗 中有情 , 画 中有意 ” 。 本质 问题和 重要 细节来 思考 问题 的联 想思维 能力 。 如 我教《 我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08b2c6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14.png)
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融入素质教育的理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思辨能力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语言素养。
语言素养是指学生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如课堂演讲、辩论赛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解读经典名著、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升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把握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写作任务,引导学生动笔,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通过这些方式,我们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组织讨论活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同时,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分析文本,发现其中的逻辑关系、修辞手法等,提高他们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通过这些锻炼,学生可以逐渐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创新意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价值观语文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素质教育注重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解读经典名著、文学作品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和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培养他们的文化自信心。
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讨论社会现象、生活案例等,引导学生思考价值问题,培养他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这些教育活动,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f9c62bdd49649b6648d74755.png)
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内容提要:在当今知识更新发展的时代,决定了我们的教育也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在语文教学中首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和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理念。
重视学生个体,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
关键词:当今时代语文教学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题,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
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语文教学中又如何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呢?我有以下几点浅薄的看法:一、更新教育观念,树立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思想,简单地讲就是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思想。
它的基本含义是:让每一个学生在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个性等方面都得到主动地、健康地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
这是最近在我们教育界比较流行的一句话。
我不知道它的作者是谁,但是它确实生动深刻的揭示了素质教育思想的精髓。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面向全体不等于面向多教。
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主动发展不等于放任自流。
二、树立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理念树立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理念,重视学生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较充分的自我活动。
创新思维能让学生顺利的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的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完成。
根据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语文学科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具学科,同时也是一门训练、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学科。
创新式教学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
让他们在寻求答案获取新知的过程中,有效的促进创新思维的训练。
三、重视学生个性,努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素质教育的特征之一是既注重人的智力潜能,又注重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精神面貌,要让每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探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PPT课件
![探索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7df819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b9.png)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的实施策略
培养语文责任感,关注社会问 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和 问题,提升社会责任感
结合实践,提供实际运用场景 :组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 以链接学习与实际生活
实施素质教育 的效果评估
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评估
量化评估指标:考察学生阅读水平、批 判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等 定性评估方法:观察学生的合作精神、 审美情趣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素质教育在小 学语文教学中
的实施策略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的实施策略
创设情境,培养学生阅读兴趣: 提供真实的阅读场景和材料
强调思辨能力,培养学生批判 思育在小学语文教学 中的实施策略
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组 织小组合作探讨和创作活动 培养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艺术修养:通 过欣赏文学作品和诗歌欣赏活动
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评估
学校和家庭的合作:营造支持 素质教育的学校环境和家庭氛 围
结语
结语
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小学语文教学中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持续改进和创新:探索更多适合小学语 文教学的素质教育策略和方法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探索在小学语文教 学中如何实施素质
教育PPT课件
目录 引言 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 实施策略 实施素质教育的效果评估 结语
引言
引言
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素质教育 的定义和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挑战:传统 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和问题
引言
探索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施:为 什么选择语文教学来实施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cfa720f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f.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语言表达的技能,还能够理解和欣赏语言艺术,具有优秀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一、弘扬语言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语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语言文化,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古代典籍,背诵诗词歌赋,欣赏民间故事,传承中华文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感悟语言文化的内涵和精神,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二、促进思维能力学习语文不仅是掌握日常交流所需的语言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阅读、写作等方面,激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讨论等活动,促进学生的思辨和批判性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三、塑造道德情感语文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有关人类优秀品质、美德、爱国等方面的优秀文章,激发学生对人类的尊重和关注。
可以通过语文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注重个性发展在语文学习中,每个学生都应该被尊重和关注,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差异化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五、注重情感交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交流、情感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与学生建立积极、和谐的师生关系。
可以通过开展情感教育、常规教育等活动,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让学生发扬集体主义精神。
六、推动社会责任在语文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社会中值得关注、值得参与的事情,激发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可以通过讲解社会新闻,组织有关公益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状况,了解社会责任和义务。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论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论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ac18a55312b3169a451a427.png)
教 育 . 有什 么 样 的 明天 。从这 个 意 义 上 讲 , 有 素 质 教 就 只
.
墨
胡 月 英
( 漳 县 兴 凯学 校 , 北 临 漳 临 河 060 ) 5 6 0
论 语 文 教 学 中 的 素 质 教 育
摘
要 :实 施 素 质 教 育 ,旨在 全 面 贯 彻 党 的 教 育 方
是 中 华 民族 的 一 个 永 恒 的 话 题 。 ”
针 . 高 全 民 素 质 实 施 素 质 4 4 - L,最 大 的 障 碍 是 人 的 素 质 问 题 — — 不  ̄ 仅 仅 是 科 技 素 质 , 包 括 人 文 素 质 。 这 方 面 , 文 教 育 直 还 在 语
责 任 . 语 文 教 学 改 革 发 展 的 方 向 。 是 时代 赋 予 语 文 教 是 也
教 育 工 作 者 应 该 为 此 不 懈 探 索 、 断 创 新 , 回答 新 世 纪 不 以 现代 化 中 国的 热切 呼 唤 。实施 素 质 教 育 是 迎 接2 世 纪挑 l 战 , 高 国 民素质 , 养跨 世 纪人 才 的战 略 举 措 。素 质 教 提 培
育 已成 为 当前 教育 教学 改 革 的 主旋 律 .而语 文 是实 施 素 质 教 育 的 基 础 学 科 , 思 想 品德 教 育 、 美 教 育 、 感 教 集 审 情 育 和 文 化 知 识 教 育 于 一 体 的课 程 . 培 养 人 、 造 人 、 在 塑 实 施 素质 教 育 方 面具 有 其 他 课 程无 法 替 代 的重 要 作 用 。 美 国 当 代 教 育 家 布 鲁 姆 曾 指 出 :教 育 者 的 基 本 态 度 “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73ae37d0a58da0116c17498e.png)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语文教学是实施课堂教学的很好手段,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适时的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很好手段,我觉得应从以下两方面做起:一、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从小语学科本身的特点和大纲规定的语文学科的性质和任务方面看,“得法于课堂”对语文课堂教学来说,必须完成“三读”。
一是读懂。
语文课堂教学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导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准确地把握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比如《穷人》这一课,学生通过自读、默读等方式,不仅可以了解到课文写的是女主人公桑娜去探望生病的女邻居西蒙的过程,而且懂得善良的桑娜对不幸的西蒙的那种牵挂,那种同情,从而理解人物在特殊心情中的特殊行为。
二是读会。
语文课堂教学要以课堂为学生的“训练场”,让学生“体验”课文内容,从而真实地体会出文章的思维感情。
像进行朗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课文中的激昂处来个激昂,悲伤处来个悲伤,从而促使学生不仅仅感知外在的美,还能进入内心进行激荡情感的品味。
三是会读。
语文课堂教学要带领学生走一个来回。
“来”就是上述的“读懂”、“读会”,即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回”就是指导学生从思想内容又回到语言文字上来,知道课文是怎样表达这些内容的,即达到“会读”的程度,使学生从中学到作者是怎样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遣词造句、运用各种表现手法表达中心和体现写作意图的。
如教学《观潮》,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通读全文,领会写法。
①作者看海潮,是怎样观察的?课文为什么能给人以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②作者是采用什么方法把“观潮”写得栩栩如生的?通过诵读欣赏、品味揣摩,使学生明白,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分别从形、影、声三个不同角度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从而给我们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下来,学生才能在不断的学习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达到“会读”的境界。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4bad948336c1eb91a375dd6.png)
练任务 。有汉语 知识 、文学常识 、阅读 知识和写 作
知识等 ,既有 自成体系 、又有骨 肉不可分 离 的综 合 知识结 构 。教师在 实施素 质教育 时 ,要 真正把学 生
力投 入到为学 生提供丰 富有序 的学 习材料 .为学生
创设最 佳学 习情 境 ,调 动学生 的学 习兴趣 ,组 织学 生深入 思考探 究 .使学 生在生 动活泼 的氛 围中愉快 而 自觉 主动地学 习 ,最 大限度 地发挥其 积极性 、主
动性 。 一
主导的过程 中。
作 教学 ,可 以不失 时机 地 向学 生进 行辩 证 唯 物主 义,历史唯物 主义 ,爱国主义等思想 品德教育 ,陶
当作教 育的主体 ,真正 注重能力 的培养 ,无论是 课
上还 是课 下 ,要有 目的地培 养学 生 的注意 、思 考 、 理解 、表达 、 自制 、 自信 、意志 等方面 的素质 。使
学 生 在 学 习 知 识 ,掌 握 技 能 的 过 程 中 , 培 养 种 种 良
素 质教育 是指从 思想道 德 、文化 修养 、基本技 能 、身心素质 等方面全 面提高 教育水 平 。实施 素质
和 印 刷 的 文 本 只 能列 出 章 节 的 标 题 .而 在 计 算 机 屏
3熟用 交 际语 。要让学 生有 意识 地运 用交 际性 . 和论证性 的常用 熟语 。如 “ 我认 为 ……” “ 我的做
法是 ……” “ 的观点是 ……” “ 看 ……” “ 我 我 总
之 ”等 ,把握 全文的篇 章结 构。 信 息化教 育环境 下 .教师 是否能 够把教材 讲解 得 清楚 明白、分析得深 人透彻 .不再是 课堂教 学评 价 的重要标准 。教师 的角色发 生 了根本 变化 。由前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bb286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1.png)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一、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和劳动等方面的基本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思维品质、身心健康以及与人和谐相处等能力,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对于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的文学作品,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情感、审美和价值观念。
学生应当从小学时期开始培养学习文化的习惯和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合作性思维等思维品质。
学生应当学会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要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沟通和协商的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情感体验,了解不同人物的情感表达,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以及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生应当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培养对他人的关心和善良的品质。
5.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学生应当通过语文学习,学会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通过写作、演讲等方式,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学生还应当学会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训练,通过语文学习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1. 教学内容的选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学习课文、阅读文学作品、进行写作等方面多样化的选择教学内容。
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接触到不同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素养。
2. 教学方法的运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情景教学、合作学习、思维导图等方式,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合作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班级演讲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245c3b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8.png)
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也要开始实施素质教育,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有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进行研究。
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
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师生应该紧密联系教材内容,注重语文教学的文化渗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和兴趣。
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发问,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班级和家庭中,要注重发挥语文教育的人文价值,倡导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理念,帮助学生构建自信、自立、自觉、自强的人生观。
在语文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尊重他人,关爱社会,传承中华文化,不断追求卓越。
三、注重培养道德素养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全面提高。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使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养成崇尚道德、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
四、注重多元化教学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多元化教学,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教师要通过多媒体、音频、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达成学习目标的能力。
五、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营造和谐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中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同学的友善和亲近。
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问题,帮助学生发掘自身潜力和独特性,发展其人格魅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我们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精神的培养、道德素养的培养、多元化教学的实施、和谐课堂氛围的营造等方面,来推动小学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融合,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全面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e24de0376c66137ee0619e6.png)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摘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革命。
素质教育不是一种游离于具体学科之外的特殊教育模式,而是渗透于各科教学之中,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素质教育一、小语素质教育的内涵(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
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
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
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
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
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
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叶老说得好:”听说读写宜并重”。
即是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
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
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
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
(二)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质教育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和思想性。
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
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
拨开片面追求高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云雾,我们看到的语文教学本来面目就应当是为全体学生打好思想道德和听说读写的基础,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是语文教育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和应做的全部工作。
二、小语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一)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所造成的恶劣后果——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它,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ec754c4ba8956bec0975e393.png)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从培养人与塑造人的角度出发的一种教育。
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有重要的作用。
所以语文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态度和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笔者以自己对素质教育理论学习心得,谈一谈对语文教学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一、注重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学思想道德素质是学生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
其中爱国主义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语文教学要利用语文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1:利用语文素材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锦绣山河“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展现的是我国北方雄浑的气势;“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展现的是我国江南旖旎风光;范仲淹笔下的洞庭湖烟波浩淼,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祖国山河景色绮丽,美不胜收,爱祖国就是热爱祖国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寸土地。
2: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学习祖国英雄人物我国有近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如古代的四大发明,古建筑赵州桥,故宫等,英雄人物如岳飞,文天祥等。
这些都是我们的骄傲!3:教育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激励学生树立报国之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祖国的兴衰荣辱关系到每一个炎黄子孙,作为中华儿女,谁都有义务为祖国奉上自己的绵薄之力;岳飞“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无不表达炎黄子孙报效国家的赤子情怀;《黄河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那磅礴的气势,那雄浑的气概,无不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
4:教育学生爱父母,爱老师,爱所有善良的人们亲情方面的教材如胡适的《我的母亲》,朱自清的《背影》等,纪念老师的有鲁迅的《藤野先生》等,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体会到文章蕴含的情感,以激情感染学生,让学生被激情深深打动。
二、注重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我们语文教学有必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93968c8d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5.png)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教育的改革发展,素质教育已经在教育界中越来越被重视。
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作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本文将从素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实践三个方面探讨。
一、素质教育理念在语文教学中的落实1. 强调全面教育:素质教育强调全面潜能的培养和发掘,不仅仅是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更是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增强。
在语文教学中,除了要传授基础的语言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等等。
2. 强调人本教育:素质教育侧重于以人为本的教育,注重学生的人格、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同时注重个性化的教育,因材施教。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格塑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3. 强调自主学习:素质教育的特点是学生主体地参与,教学者和学习者的角色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展现。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提倡学生自由地阅读与写作,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我发现、自我理解、自我领悟。
4. 强调开放合作:素质教育强调开放包容,注重合作、交流与互动。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开拓外部资源,积极推进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创设更多的交流、互动的机会。
二、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现方法1. 课堂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指教师针对特定学科知识内容和学生学习特点、实际需求等,有目的地组织各种教育活动和教育过程,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学习。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比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任务型学习、课外拓展等。
通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
2. 评价方式评价是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中的评价应该是以量化评价为主,同时注重质化评价,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和形式的多样性。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为学生设计诸如阅读报告、写作评价、口语表述等多种评价方式,通过不同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进行全面的素质评价。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743b41fbba0d4a7302763ae5.png)
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素质教育新课程从2004年开始在广大农村小学推广实施以来,作为从事新课程教学的我,已伴随它走过了五年的风雨历程,下面就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浅谈几点看法和体会,以供大家参考和互相学习、交流。
1.素质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基本技能的基础性教育,是以培养能力发展人性为目的。
它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
我们知道每个学生之间都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必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表现出来。
:“让阳光洒满教室的每一个角落”。
这就提示我们一线的每位老师,对班内学习暂时落后的学生,不能放弃不管,应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抓其优势,设法引导、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寻找乐趣,进而使他们的学习赶上全班的学习进程,这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关键。
,在保证大多数学生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同时,还要鼓励不同程度的学生学得更好,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发展。
这样,才能使新课程下的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在语文教学当中。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发展智力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它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
因此,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社会需要、远大理想结合起来,有了志向和兴趣就会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就会自觉运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和探索。
因此,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类要求,使每个学生都力所能及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
如:在课堂上学生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
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
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不断的强化,持之以恒的渗透。
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让学生自觉的、主动的发挥自主能力。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8ce9c38c83d049649a665804.png)
法替代的。 再次, 语文学科 的特质使思想品德素质教育得 以
潜移 默化 地进 行 。 文 教材 收辑 的文 章均 是 典范 的文 章 , 语 不 仅 以情感 人 , 而且 以理 服 人 , 文道 结合 。教 材 中的文 章 大都 凝聚 了作 者对社 会人 生的深 沉思考 和真 知灼 见 , 体现着 作者 的理 想指 向。另 外 , 多作者 的生 平轶 事 , 许 文章 对广 阔社会
力 。学生 善于 发现 问题 、 究 问题 是会 学 的根本 , 具有 科 探 是
学思 维素 质 的表现 。 堂 教学 时教 师会 教 善教 , 课 其实 就 是善
于 展现 教 师对 教材 的理解 分 析思 维过 程 。教 师要 教 给学 生 科 学思维 方法—— 会 用联 系 、 发展 、 证 的方式 思考 问题 , 辩 具
生活 ( 史 的、行人 生观 、
考, 虽然 也懂 得 思考 的方 法 , 但仍 然 是 内在 的思维 活 动 。好
学 会学 的学生 总是 希望 自己见解 之 正误及 时得 到验 证 , 过 通
思 考—— 交流— — 再 思考— — 再 交流 而 形成 见解 。即使 一 时不能形 成看 法 的学生也 是希 望听 听 同学 怎么 说 的, 以开启
自己的思 路 。因此 ,教师 应用 激励 学 生 多说 的课 堂 讨论 形 式, 让学 生 陈述 见解 、 感 想 、 评论 , 谈 作 甚至 演 讲 、 辩等 , 答 使
的或 忽略 了美 的事物 , 并为之 感动和 兴奋 , 之震憾 和启 迪 , 受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
![语文教学中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5934b20ba6c30c2259019e36.png)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语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所以搞好语文课堂教学就显得愈来愈重要。
一、把握好素质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1.要转变观念,改变成才的定义。
教师不要拿以前应试教育的老眼光把考北大清华作为成才的唯一标志。
要接受韩寒现象,承认“韩寒们”也是人才,为他们鼓掌喝彩。
在素质教育的东风下,以前那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现象淡化开来,代之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目的。
同时,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他们好学、乐学。
可以结合一些新闻报道与学生一起讨论一些文学知识、文化知识,可以开展“与国学经典为伴”的读书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国学、接触经典,提高学生个人的底蕴。
总之,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不仅要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而且能够凭借语文知识的学习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发掘自身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提高审美情趣。
2.语文教学是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素质教育是以塑造健全人格、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借助于语文这一工具学科。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语文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些都明确表明: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加强语文课教学是重要的途径,因为它是决定素质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
二、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1.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承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相信学生的可塑性。
尤其要尊重学生的不同观点,切勿草率武断地否定学生的言论。
课堂教学氛围应该是民主的,教师和学生在求知过程中是平等的。
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一言堂”,抛弃传统的“师道尊严”,要真正承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弟子不必不如师”。
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五篇范文
![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五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bcbc79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c0.png)
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五篇范文第一篇: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小学语文中的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在我国已经开展多年,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本文深入研究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并就如何提高我国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这一问题提出几点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课题。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学科教学的落实。
语文学科,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乃至学生各种素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呢?一、语文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决定了语文教学要注重整体性从语文学科内容来看,从包容的内容的多方面性看,它是一个综合性学科。
从语言形式看,有字、词、句、段篇;从语言的应用规律看,语文讲究修辞逻辑;从语言的运用过程看,有听、说、读、写。
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注重整体性。
笔者尝试着从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入手,首先让学生对作品建立起第一印象,尽量减少对学生阅读第一印象的干扰,少一些扶手和拐杖,让学生自己“学步”。
语文是作者心灵、语感对象化的一个整体性反映,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只有学生对课文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并被学生整体性占有,作者的语感、心灵才会不知不觉地被渗入到学生的文化心理结构之中,积淀为语文素质、人文素质,最终形成自身的语文能力与修养。
文本是审美愉悦的最初源泉,语文教材选用的文章大多是内容与形式的完善统一,文体范式与人文意蕴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
鲁迅的《祝福》通过倒叙结构来引发悬念,引导读者去思考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产生的社会根源;《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三顾茅庐,是通过烘托,引导读者去感受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一字一句构成的文体范式中去感受一种内在的生机、精神,结合自身的先天素质、人格素质、审美素质,内化为一种语文素质、语文能力。
这说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不能机械地割裂和对立的。
二、提高认识,转变教育理念实施素质教育使每一个学生得到了全面发展,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素质。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acfc19fc4693daef5ef73d60.png)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1、形式灵活,发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
语文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表现是,面对全体学生,选择灵活的教学形式,动员全体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
要让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就要认真设计和安排活动形式。
教师应按照听说读写的要求,安排好学生活动的内容和次序,尤其要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灵感,促使人人思考,个个踊跃发言。
集体活动、个体发言交替进行,要切实避免老师和几个尖子学生反复“表演”的现象。
对能力差的学生先让他们回答浅而易懂的问题,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对优秀生则让他们回答难度大一点的问题。
为了促使学生人人有参与课堂教学的机会,老师也可采取小集体活动的方式,安排同桌及前后桌讨论,选一代表发言。
如复述课文内容、背诵课文章节、默写词语、讨论疑点等教学内容。
2、依据教材、设置活动。
要让学生有充分活动的机会,就必须多设置课堂活动内容,老师可根据教材的具体情况制作安排。
3、分层设置活动,保证活动质量。
安排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如同对教材的处理一样,应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
这就要求老师在安排活动时应考虑教材难易和学生程度,以保证活动质量。
首先,学生活动的起点要适当,因为活动目标定的低了,就会影响优生水平的发挥,使他们觉得有劲无处使;高了就会影响中下水平学生的情绪,使他们望而生畏。
活动要定在全体学生都敢于、乐于参与的形式上,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各个活动层面上各尽其能,各得其所。
二、突出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说到教学的终极目的时,叶圣陶老先生有一句非常中肯的话:“教是为了不教。
”特级教师陶伯英先生说:“语文课应以实践为主,认真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我以为他们谈的应都是素质教育的真谛,值得我们深思。
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却违背了语文教学的规律,唯考而教,单纯进行知识的传授,扼杀了学生的个性,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来的学生大都是高分低能,或只能起到留声机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注重因材施教,就要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就要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发展个性,培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3eb48516c281e53a5802fff4.png)
一、小语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一切素质教育都源于语文学习。因此,学生的语文水平如何,常常是素质水平的体现。在中小学教育阶段,从小学启蒙到高中三年级,语文科贯彻始终,课时最多,位置突出。就学科性质和教学目的来看,对落实素质教育有着“独当其任的责任”和“分内的责任”。教育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字,这是语文课素质教育的核心。语文又是工具,其它学科的学习,表达和交流都离不开这个工具。怎样掌握语言这个工具?叶老说得好:“听说读写宜并重”。即是让学生具有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习惯。培养语文能力,当然是指学生具有口头和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培养良好习惯,是指学生在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时的读、写、听、说的习惯。如普通话的习惯,字体工整的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珍惜时间、提高学习效率的习惯等等。这些习惯养成了,语文科的素质教育也就实现了。
二、小语教学要落实素质教育
(一)转变陈旧教育观念,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转变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要充分认识应试教育这样一种异化了的教育现象所造成的恶劣后果 ------ 把考试的成功等同于教育的成功,成就了少数尖子生,丢掉了大多数学生;抓了智育,丢掉了其它,甚至以损害身心健康为代价。提出素质教育,其目有是使教育的本质回归,提高素质教育,是力求实现教育发展人的功能,通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以期为国家不断地大量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我们要以历史的使命感和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去战胜旧的教育观念,坚决摒弃片面追求高分数的短视行为,不断增强素质教育的意识。
(二)语文教育应当是素论从学科性质还是从教学目的看,语文教育就应当是素质教育,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语文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甚至凭借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和其它素质。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https://img.taocdn.com/s3/m/dce79b22915f804d2b16c135.png)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摘要:素质教育是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语文教学中,要充分结合语文教材的特点,注重学法指导,提高学习能力,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信心,将听、说、读、写落到实处,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关键词:语文教学;素质教育;转轨语文教学中如何推进素质教育是每个语文老师必须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本人将实践心得与同仁共享。
一、注重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知识是重要的,但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比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正如古人所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因此,必须要改变过去教师演主角学生当观众的做法,努力让学生唱主角。
在课堂中我也会讲,但只是用生动有趣的谈话,将学生引入学习的氛围中,指出学习的思路和方法,接下来就是学生自己独立或半独立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遇到问题,要求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自己解决不了,小组讨论解决;小组讨论解决不了,老师再进行适当地点拨引导予以解决。
在课外,布置学生预习,要指出预习的方法和步骤,预习的重点和难点,预习中要注意的问题等。
例如,我在教学《沁园春·雪》这首词时,做了这样的设计:首先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他是领袖,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军事家,创造了军事史上的神话,他是革命家,他是思想家,他更是诗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他用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势,俯仰天地,独步古今。
梅花瑞雪,战地黄花,漫漫雄关,苍茫暮色,如血残阳,都留下了他伟岸的背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毛泽东的诗歌天地,走进它的《沁园春·雪》,领略他那崇高的心灵与他笔下那壮丽的山川。
然后因势利导,引入正题,指出了学生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这首词为何有如此强大的震撼力呢?通过学习这一课,理解掌握以下问题,我们就会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提出问题:1.听朗读录音,体会这首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仔细阅读词的上阕,想想词的上阕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景有何特点?3.诵读、思考、讨论,明确作者描写这些景物时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达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本节内容结束后我结合词的下阕的预习提出如下要求:1.仿照词的上阕的学法,预习自学词的下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初中的现状,提出应该从多方面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提高语文素养,探求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学习语文的终身学习能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强农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农村中学语文素质教育
语文素质,就是指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的语文环境和语文教育的影响下,通过学习主体的学习活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较为稳定的、持久的影响人的语文活动的特征。
然而这一概念在广大经济、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只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海市蜃楼,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是阳光照不到的角落,是无人顾恋的”灰姑娘”,仍然还在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苦苦挣扎。
她更呼唤切合农村教学实际的探索与思考,更企盼语文教改的春风雨露。
一、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重视学习语文能力和方法的培养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文讲解分析为基本活动模式,以课文结论和知识传授为基本内容。
这种教学观根深蒂固,充斥教坛,实际上教师是中心,学生是容器,只能跟老师的思维转,语文”最基本的能力反而被冲淡了”(于漪语)。
这种重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的教学观只把学生培养成了”知识的书橱、书口袋”。
它严重制约着语文教学所肩负的跨世纪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著名语文改革家魏书生的话应成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他说:”语文教学必须’应试教育’变为’素质教育’,以提
高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为目的,全面发展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这才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唯一出路。
”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并不是课文,课文仅仅是同任何一份试卷上的阅读材料一样的一篇范文,一个个例而已。
在具体教学中,不是因为学什么课文而设定教学目标,而是先定教学目标然后再来选取与之相适应的课文作为范例。
事实上,学习语文大可以像学习英语一样实现量化,把一学期、一单元、一篇课文所涉及到的听、说、读、写的知识和技能一一地罗列出来,而我们教师则是将这些内容形成系统和网络,将听、说、读、写的各项能力的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和学习的方法详细地安排好,实现知识和技能的系列化教学。
同时让学生明白,语文课不是学课文,而是学知识、学技能、学运用。
二、课文内容的教学与课外语文活动想结合,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课外知识
很难想象仅靠几册课本和一天一节的语文课,学生就能学好语文,语文教学只有在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下,在学生广泛的阅读中才会产生活力。
对于农村中学学生更要加强课外语文阅读的总量,诸如读书、看报、听广播、看电视节目等。
如果把学生课外语文学习也纳入语文教学轨道,这对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大有裨益。
因此课外活动这一块绝对不容忽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
1、课外阅读活动
一名学生若要拓宽自己的知识视野,增加自己的知识信息量,全
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是必由之路。
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先要本着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目的,根据语文课本学习的内容进度和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每学期每单元阅读的具体目标。
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可能出现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同时学生的课外阅读还必须遵循择优阅读的原则,认真选读一些高品位高质量的书,如优秀文学作品、典范性文章、语文基础知识书刊、乡土教材等才能获得有益的知识营养和精神食粮。
2、课外写作活动
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坚持写周记。
一个星期下来,学生总会有些印象较深的事情,正好可以将其写在周记本上,按时交批阅。
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们中的大部分还会成为生活的有心人。
3、讲演、朗诵和故事会活动
农村中学的教师除了应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提供说的机会外,还必须更多地依靠课外活动。
其中,讲演、朗诵和故事会就是三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降低学习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改革,推行成功教育
鉴于农村中学学生的实际水平,现行语文教材有许多内容并不符合农村中学的教学实际,这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学带来了难度,更重要的是不切实际的教学内容使广大农村中学的学生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以致从根本上挫伤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心。
所以,根据农村中学学生的实际,结
合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合理地设置课堂学习目标,真正做到日有所获,月有所得,才能使学生重拾信心,而不至于出现半学期或一个学期下来,不少学生甚至是学习成绩还不错的学生连连感叹”语文课什么也没能学到”的尴尬局面。
以议论文写作的教学为例,针对学生实际,在教学中从最简单的要求达成抓起,只要未能达到要求,便反复进行,直到达成要求为止。
而一旦达到要求则给予鼓励、表扬。
四、让多媒体走进农村中学语文课堂
多媒体以其强劲、猛烈的势头走进了农村中学。
多媒体最大的特点就是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和变化性,因而它能极大限度地营造教学情境、激活课堂气氛。
一些优美诗意的画境、趣味盎然的情境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享受是传统教学所无法企及的,学生可谓百看不厌、百听不倦。
在欣赏的同时,老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受文章语言的精妙。
他们的朗读能力、欣赏能力就会在边听边看边读的多媒体教学课堂中不断提高。
运用多媒体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助于我们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作为农村中学语文教师,我们应站在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用自己的智慧让多媒体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更是一门艺术,而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学则更是”无米之炊”的艺术,提高农村语文教育教学质量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苦细致的工作。
但不管现实如何,作为一线的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只要我们坚持的方向不变,我们的信念不变,踏实勤
奋,锐意进取,不断探索,农村中学语文教学完全能变”丑小鸭”为”白天鹅”,由”灰姑娘”而成”美丽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