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日积月累教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日积月累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并学会使用成语“日积月累”。
2. 培养学生长期坚持积累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3. 激发学生学习中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内容】日积月累【教学重点】理解并学会使用成语“日积月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长期坚持积累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及思考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1. 导入:老师用一个小游戏来引出“日积月累”的概念。
老师将张贴着不同图案的糖果贴纸放在教室的黑板上,要求学生一次性用眼睛观察,然后在白纸上用铅笔画出五颗糖果,不允许照看黑板。
谁的糖果画得最像原来的糖果,谁就可以获得一个糖果贴纸。
这时,老师提问:我们画这个糖果需要什么?同学们可不可以想想怎样才能画得最像原来的糖果呢?2.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成语——“日积月累”,它是什么意思呢?学生上来解释。
【教学活动2】1. 老师让学生们回忆一下自己生活中或学习上哪些事情需要“日积月累”呢?写在白板上。
2. 图示“日积月累”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只有日积月累的积攒,才能积聚出丰厚的财富和知识。
【教学活动3】1. 安排学生小组(3人一组),请组员相互讲述自己在不同领域的“日积月累”方法及效果。
2. 组长告诉同学:请你们想一想,如果每天坚持学习新东西、掌握新知识,将来会是怎样的感觉?明白它的意义,从而更加珍惜每一天与每一次的学习机会。
【教学活动4】请学生们讲述几个关于“日积月累”故事,让他们理解:学习、努力都是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需要“日积月累”。
【教学反思】通过这样一节课的互动,学生们对“日积月累”的含义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同时更珍惜每一次的学习机会,为人生的道路助力。
【巩固与拓展】【巩固】1. 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日常用品,比如笔袋、小挂饰等等,让他们感受到“日积月累”的重要性。
2. 让学生口述自己在某一领域的“日积月累”经历,让同学们互相分享经验,交流想法,一起进步。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案及反思
12《寓言两则》教学设计《揠苗助长》教学设计教材说明:《揠苗助长》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身也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
寓言,往往通过一则短小精悍的故事来揭示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按规律办事,欲速则不达。
课文语言简洁明快,内容生动有趣,刻画出一个可笑的古代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1、会认“寓、揠、焦、喘、截”5个生字,并会写“焦”“望”2个字,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读中感悟出故事的寓意:做事不能急于求成,要按规律办事,欲速则不达。
3、能把故事生动形象地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焦急、巴望、筋疲力尽”的意思,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体会寓意课时安排:3课时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喜欢)今天贺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寓言故事,想不想听?(想)2、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第122页。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感知文章大意。
1、故事的题目叫做?(揠苗助长)师:会念,会写吗?小手指(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写写这个字。
(生书空)念,(生念)。
会写也会念,懂这个字的意思吗?(拔)师:接着写,揠的是什么?(苗)他为什么要揠苗?(助长)指引学生读题,要有节奏。
(揠苗/助长)师:这只是念字,念词,如果让你把它像讲故事一样讲出来你会讲吗?(生读)师范读,配合动作和表情,(点生读)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读出语气的起伏,表情的变化以及动作,突出强调讲故事和读书不一样。
(生齐读)2、检查识字:(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指名读——小老师带读——齐读)(2)去掉拼音,还会认吗?(指名读——开火车读)(3)看看谁的词语库最丰富?(指名组词)3、师:同学们,生字都掌握了,是时候揭晓这个寓言故事的真面目了!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便是同学门的朗朗读书声,读课文要求抬头挺胸、声音洪亮。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17、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这首古诗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读—理解—读—诵”这4个步骤学习课文。
在第一个读中,学生做的很好,很快的解决了生字,还给生字找了一些课外的朋友。
而在理解这一过程,也就是本课教学的最难的部分,学生虽然可以用给字组词,通过借助课文插图理解了诗意,但很难体会到作者李白想表达的那种对庐山瀑布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分析了一下原因:部分学生没有见过瀑布,部分学生见过却没有仔细观察体会过,学生想象的能力有些弱。
学生没有很好的体会到这种感情,只就是知道作者想要表达这种感情,所以后面的有感情朗读也就是比较失败的,而最后的诵,在朗诵方面也就是失败的,而背诵就是十分成功的,因为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会背了。
我想这次教学中,能够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引出课题之前让学生观瞧瀑布的飞流直下的视频,听听瀑布所发出的巨响,在学生对瀑布的雄伟气势有所体会的基础上再进行课文教学,效果会更好。
《绝句》教学反思就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本诗就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
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就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就是静景,动静相间,与谐完美。
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
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整体感知、想象画面、感情朗读四个体会对仗之美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鼓励与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读,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
一、创设情境,诱发热情上课伊始,我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导入,我说:“公元七六三年,杜甫得知故人严武回到成都,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二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
二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育才造士,为国之本。
作为教师应该知道准备教案的重要性。
教师借助教案,可从微观上根据学生的实施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实时调整,也许写出优秀的教案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难。
编辑经过搜集和处理,为你提供二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二年级语文下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篇1】这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自我保护”。
教材给出四幅图,提示了故事的开头。
交际的关键是先看懂图意,再联系生活实际想想该怎么办。
整节课上下来,觉得学生兴趣不太浓厚,说话时姿势、态度也不很自然,学生的潜力还没有完全挖掘出来。
课后仔细想一下,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做:一、不把口语交际课上成说话课,淡化交际性“说话”往往是单向的,多是一人说,众人听,语言信息呈单向传递状态,思想交流、思维碰撞较少,而口语交际更强调双向互动,具有交互性。
这节课我把口语交际课上成“看图说话”课,指着书上的插图一句一句问学生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等等,这样的教学淡化了交际,与教材的编写意图相违背。
虽然一开始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但学生的整体参与程度不够。
二、精心选择交际材料,创设有实际意义的情境,激起学生兴趣口语交际中,谈话内容直接影响双方的谈话情趣,因此,应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选择他们喜爱的.事物为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孩子会把对事物的喜爱迁移到交际的喜爱上。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往往会被某些外在的新异现象所吸引而产生直接兴趣。
所以,我们应做有心人,要时时留心观察学生,当学生受到外来影响而兴奋或产生共鸣时,应趁热打铁,抓住时机进行交际训练。
由于捕捉了时机,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于是他们会把话亳不费劲地说得既完整又通顺,从老师“要我说,要我听”变成“我要说,我要听”。
三、优化口语交际的训练过程,教给方法1、教给说的方法学生饶有兴趣地说,往往能使讲述的内容言之有物,但要做到言之有序,还有待老师具体指导。
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要教他们从说一句完整话开始,逐步过渡到说几句连贯的话或一小段话。
《囫囵吞枣》教学反思
《囫囵吞枣》教学反思《囫囵吞枣》是冀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对于二年级的孩子们来说,这篇课文较长,生字也较多。
读起来可以说是有难度的。
为了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前一天留了预习的作业,要求学生晚上把课文读5遍以上,读通顺。
把不懂的字词画下来,查字典弄明白。
我想,如果学生按着预习要求认真的去做,第二天的课讲得也会顺利多了。
课上,我先板书了课题,因为已经布置了预习的任务,所以,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囫囵是什么意思?课题为什么叫“囫囵吞枣”?我认为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孩子们却给了我一个啼笑皆非的答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
孩子们踊跃的举手,叫起来一个后,大声的回答说:“因为课文里有一个年轻人叫囫囵,他吃的枣,所以叫“囫囵吞枣”!我问:“他这样回答对吗?”孩子们齐声说:“对!”真是让我哭笑不得,这就是回家预习的结果?是没把作业当回事儿?我说:“下面,你们认真的读一遍课文,告诉老师课文中哪里写着年轻人的名字叫囫囵。
”孩子们大声的读起来,读完后,再问:“谁能告诉老师你是从哪句话看出年轻人的名字叫囫囵的?”王鑫伟站起来读到:“吃枣只咽不嚼,这不成了囫囵吞枣了嘛!”原来如此,她们不是没好好预习,而是理解上出了偏差,不明白囫囵是什么意思,就把它当成了人的名字。
我说:“先不管这个答案对不对,拿出字典来,大家查一下囫囵是什么意思。
”同学们查完后大声说:“是完整的。
整个的意思。
”再问:“它是人的名字吗?”孩子们一起回答:“不是!”接着问:“根据它的意思想一下囫囵吞枣应该是什么意思?”孩子们答:“是整个的把枣吞下去。
”我再接着说:“那好,大家再仔细读一遍课文,想想这个故事到底说了一件什么事儿?”孩子们津津有味的读了起来。
看来,孩子们的想法和我们的想法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他们的思维方式有时很简单,有时很独特,在引导他们理解知识时,我们不能以自己的思想为主导,要多想一想,孩子们会怎么想,多问一问,他们在想什么,根据他们的理解程度再去解决问题,这样,我们的劲儿才能使在刀刃上。
第五单元快乐的小熊猫教案
一、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快乐的小熊猫》教案
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1.课文《快乐的小熊猫》:讲述了一只小熊猫在森林里与各种动物交朋友的故事,传递了友谊、互助和快乐的主题。
2.生字词:本节课共有20个生字,15个词语,要求学生掌握并运用。
3.朗读与表达: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举例:教师组织口语交际活动,如小组讨论、情景剧表演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并在过程中给予指导。
(4)写字技能:学生掌握本节课生字的书写规范,提高写字速度和美观度。
举例:教师示范生字的书写方法,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纠正错误,逐步提高写字水平。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第五单元快乐的小熊猫》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和朋友们一起玩耍、互相帮助的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友谊和互助的奥秘。
在写字技能方面,学生们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针对这一问题,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写字技巧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多进行练习,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他们的写字水平。
最后,通过这次教学,我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对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教学方法有待改进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朗读技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形近字、多音字的区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最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全单元教学反思
《亡羊补牢》教学反思本节课是在学校组织的“双优课”评选活动中,展示给校领导和老师们的。
我亲切、谦和的教态赢得了老师们的赞许,同时对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我非常满意的是学生们的表现,学习兴致高涨,参与意识强烈,发散思维活跃、学习效果良好。
一节课的教学安排,老师可以精心准备,但课上的突发事件(与教学活动相关的或是无关的),往往让老师始料未及,怎样巧妙的处理好,就要看老师的应变能力,和多年的教学经验。
继而就本课书的教学,发表几点不成熟的见解:1、目标明确,方法落实:了解故事,读懂寓言所蕴涵的道理,这既是寓言学习的主要目标,也是寓言学习的方法,老师把学习的目标与方法清晰地教给孩子,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扎实进行,落实有效。
从题目激趣导入,探究“寓言”的意思,以关键问题为切入点,引导理解故事内容,感悟寓言的道理,并创设平台,多次引导学生把读懂故事内容与感悟故事蕴涵的道理交织深化,使目标的落实到位。
2、循环反复,螺旋深化:简单的环节,训练却绝不简单,训练在反复中提高。
第一,教学中多次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在课文中整体认读、在具体的语句中读准确、在探究中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反复的认知重现,对孩子学习掌握生字是积极的,第二,读故事,悟出道理,却没有“到此为止”,而是多次的相互碰撞:读故事,体会人物的心理;懂道理,找语句体会;创设口语交际训练平台,把故事与道理相融合,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次深化提升。
3、结合教材特点,选择学法,但切入点的问题缺少讨论的价值:这节课环节清楚紧凑,老师以“问题:养羊人两次丢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先自己在文中找,再在小组里交流。
还有就是老师对养羊人有一种评价,不知对不对,待你们解决完第一个问题后告诉你们,帮我分析一下。
”为切入点,引导孩子读故事,在生生的合作学习和师生的交流探究中,巧妙的使孩子读懂了故事,体会了寓意。
这种探究合作学习在此运用得如此自然与高效。
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但是我觉得作为切入点的问题过于简单,因此关于这个问题的小组讨论的意义不大。
小学语文二下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二下第五单元教学反思《古诗两首》教学反思第五单元的《古诗两首》分别是《望庐山瀑布》和《绝句》,在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努力创设情景,营造氛围,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
教学中,我配乐范读,向学生展示庐山瀑布的美丽和壮观,用富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感染学生,收到不错的学习效果,并鼓励学生大胆充分地展开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两首古诗相比,《绝句》比《望庐山瀑布》要简单易懂,所以在教学安排上,我侧重于让学生学习领略《望庐山瀑布》中所描绘的美景和诗人热爱大自然,欣赏瀑布的气势宏大的激情,重点指导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的意境及诗人用词的精妙,在教学《绝句》一文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更鼓励学生动脑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色,并把自己想到的大胆地画一画,学生的学习情绪高涨,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只是在品味“疑似”这一词时,我只要求学生能说出“疑似”是什么意思,诗人用这个词的好处就可以了,并没有深入去将“疑似”和“好像”轮流在诗中替换比较。
《雷雨》教后反思《雷雨》这一课文,就是用精炼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
在课堂上我努力地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
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师生配合比较默契。
有几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令自己比较满意。
首先,感受雷雨前的变化。
在这一环节的设计上,结合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的特点。
我先利用晴天图,用较儿童化的口吻带同学们去郊游;接着,在草地上休息中天气突然变化,电闪雷鸣,让学生感受到雷雨前天气的明显变化。
其次,在指导朗读方面。
在雷雨前这一部分,我采用教师读,学生来当小评委,让学生对老师的朗读进行评价。
学生懂得了评价老师的朗读,为接下来的朗读教学打下基础。
在指导这一部分时,我通过让学生感受动画,做“压”的动作进行指导,学生兴趣浓厚。
在指导雷雨中这一部分时,我抓住了重点句子:“哗、哗、哗,雨下起来了。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一)本次"语文园地"主要有"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
"识字加油站"认识带有"厂"和"穴"的字,并组词。
"字词句运用"读读表示不同的"笑"的词语,并选择一两个词语演一演;感悟怎样把句子读得更好,更有感情。
"我的发现"通过找寻词语的规律,发现意思相近的字组成的词语意思也和它们差不多。
"日积月累"积累《弟子规》里的名句,理解大概意思,受到情感的熏陶。
"我爱阅读"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懂得遇事换个角度想一想,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一、教学效果 "识字加油站"在交流时,通过形象的生字与部首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总结规律∶生字的偏旁就代表生字的字义。
"字词句运用"运用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直观的图片更容易引导学生走入枯燥的知识的学习当中。
我注重让学生开动脑筋解决问题,我从旁引导,给予学生正确的探究方向,学生可以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也充分地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我爱阅读"故事文字浅显,我先让学生自由读故事,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去读,比如默读、小声读等把句子读通顺,读懂句子意思。
接着了解故事内容,小组交流老爷爷说的话有没有道理。
二、成功之处本节课我认为成功之处在于∶这节语文园地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读读认认和阅读理解。
难度遵循从易到难,符合小学低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1.在进行"我的发现"的教学活动时,引导学生发现每组词的规律,同桌交流,积累近义词组成的词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并且进行了拓展,在词语的积累上还是有一定的成效。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本单元以“热爱自然,了解自然”为主题,共有四篇课文,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有描写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了丰富的语言,也汲取了自然科学的琼浆,开阔了视野,培养了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一、注重了学生读的训练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同样也是重要方法和手段。
坚持以读为本的进行设计,有效地突出了读的目的性、层次性,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让学生在多形式和多次数的读书活动中,理清思路,感受语言,体会情感,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和体验。
教学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书,如:开火车读,齐读,男女生比赛读,小组读,有感情朗读等,让学生在读书中一遍又一遍地了解了课文内容。
在男女生比读中,男生一改往日的拖沓,不认真,涌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读得很有气势。
二、利用课件,激发了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文,创作了动画课件,当一播放时动画时学生就深深地吸引住了,一个个认真地看着画面,从而它们很容易地了解了课文的内容,也为感情朗读课文打下了基础。
三、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甚好课程标准一再强调,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
在本节课中,处处都有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子。
如学生字这个环节,我把整课的写字任务安排在第一课时,集中时间和精力。
引导观察,分类指导,突出了重点,促进了学生自主写字能力的提高。
先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画出生字词及句子,在学生熟练的掌握了本课的词语及句子后,学生自己再去想别的词别的句子,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放开来了。
交给他们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翱翔,我们将看到一片蔚蓝的天空!1 / 1。
二年级课文《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
二年级课文《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我的发现这项练习给了两组句子,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语言文字一样,只是标点不同,安排这项练习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发现陈述句与反问句、感叹句与反问句的不同,体会标点的作用。
教学时,可这样安排教学环节。
1、让三个同学扮演句号、感叹号、问号,介绍三种标点符号的形状特点,再各说一句话,表示自己扮演的标点应表达的语气。
感叹号:同学们,我是感叹号。
(手指头饰)这就是我的形状,小棒槌下加个点儿。
我的感情最强烈,文章里谁也没有我重要!问号:(一副沉思状)我的形状像只小耳朵,大家叫我小问号。
当你写了一个小小的问题,我马上跟在句子的尾巴上。
要是没有我来发问,怎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句号:我是小圆圈──句号。
当你写完一句话,就得把我放在句子末尾的右下角。
只有我才是文章的主角,没有了我,话就得说个没完没了。
2、自读句子,体会句子的不同语气。
3、组内读句子,比比谁读得好。
4、说出发现。
说说每组两个句子的意思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5、游戏强化。
每组派两个人参加比赛,俩人背对背,师指句子,一人读,另一个人写出标点,大家用掌声鼓励获胜小组。
日积月累这一部分包括“读读认认”“我会连”“读读背背”三项内容。
“读读认认”是利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识字。
要求认识的十个生字“财、栏、抖、喉、咙、拌、搅、榜、馒、租”,除“咙、搅”外,都和已学过的汉字有相同的声旁,其中六组字音完全相同。
它们作为形声字,形旁有表义作用,声旁有表音作用。
所以对于已有一定独立识字能力、会用换偏旁识字法识字的二年级学生来讲,认识这些生字不算困难。
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独立识字,使其尝到独立识字取得成功的快乐。
可引导学生一组一组地多读几遍,边读边新旧对比,体会构字规律,认识生字。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讲自己是怎么认记这些生字的。
这样可以使学生都有展示交流的机会,提高识字效果。
最后可设计游戏巩固认字,增加趣味性,检查认字效果。
比如,“找朋友”(用偏旁和部件拼字)、“送信”(给部件加偏旁成新字)。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案+反思)
12.寓言二则[教学目标]1.会认“寓、则”等15个生字,会写“亡、牢”等8个生字,会写“亡羊补牢、劝告”等4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3.比较句子的不同,能体会词语“赶紧、焦急”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1.识记字词,能用自己的话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1.同学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为什么?(板书:寓言二则)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寓言。
教师板书课题:亡羊补牢。
(讲解“亡、牢”字)3.看了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为什么丢羊?为什么补羊圈?)4.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读故事吧!1.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请写下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师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3.小组讨论:养羊人一共丢了几次羊?为什么丢羊?(两次。
羊圈破了个窟窿。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1.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讲丢羊的?2.自由读第1~4自然段,思考:养羊人丢了一只羊,为什么还会丢第二只?3.同桌互议。
4.集体交流:(1)羊圈破了个窟窿。
①出示生字卡片“窟窿”,指名读,注意“窿”读轻声。
“窟窿”是指洞。
②齐读第1自然段第三句话。
③第三句讲了丢羊的原因,那前两句讲了什么?引读前两句。
④理清这三句话之间的联系。
(2)街坊劝告,他不听。
①“街坊”是指邻居,注意“坊”读轻声。
②街坊是怎么劝的?指名读,读出劝告的语气。
(引导评议,齐读)③养羊人是怎样说的?你猜他心里会怎样想?互相讨论,指名读句子,评议。
(读出他的无所谓,毫不在意)④你看,好心的街坊情真意切,养羊人却漫不经心,不听劝告。
同桌分角色朗读。
(指名读,评议)(3)指名读第4自然段,引导思考:为什么要读好两个“又”字?联系第1自然段,想一想。
刚才我们学习的片段,如果用题目中的两个字来概括,就是(亡羊)。
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教后反思12《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回顾这节课,比较成功的地方主要有一下几点:1、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如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鼓励大胆质疑,在读中解决问题等。
2、注重双基的训练。
如对字词的指导,包括字的音准,字的演化,字的书写等。
3、在合作交流中解决疑难。
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的积极很高,学习的兴趣很浓,教学也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比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之处也很多:1、教学目标制定得不细致准确,所以教师教学时对课堂的把握就不是很到位。
2、不能很好的把握学生的课堂生成,使课上的更精彩。
3、课堂提问中,集体展示偏多,个人展示偏少,不能体现有些个体的能力。
学生的思路不够开阔,有些孩子人云亦云。
4、感情朗读不到位,应进一步加强朗读的指导。
5、联系实际谈体会环节,学生谈得还较肤浅,老师应进一步指导。
总之,通过这一课的教学,我发现自己在教学方面还需要改进的地方,,一方面是存在急功近利的心理,为了完成自己的教学设计,还有点牵学生鼻子走的心理,不能真正实现以学定教。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把教学真正落地实处,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
《揠苗助长》:在教学时,采用了以下几步做法:一、以多种形式读,逐步引导学生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的读课文,最后到分解色读文。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文章的意思就不言而喻,在总结寓意时也就得心应手。
二、古文与白话文对照读。
正好我们班部分同学参加了小古文社团活动,学过这篇小古文,让他们朗读给全班同学听,一方面增加了他们的自豪感,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其他同学的学习兴趣,通过对照学习,学生更好理解了文本的意思。
三、为了弄懂寓意,在讲完课文后,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过类似于急于求成而办坏事的情况吗?”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已的见解,道出了自己身上发生的有趣的事。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快高长大,如果现在你的父母将你当小禾苗一样拔高,你说行吗?”学生都笑着说:“不行,不行。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每篇课文教学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每篇课文教学反思课题:12 寓言二则【教学反思】在课堂上,我努力激发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有一下几点:1.读一读,读出感情,读出收获。
(1)初读课文。
老师在导入课文之后,再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感知文本,使阅读不再盲目,提高了阅读的质量。
(2)自读课文。
如果说初读课文是为了感知故事梗概,那么自读就是对阅读的更进一步了。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的基础之上,我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同时注重对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2.做游戏,利用游戏提高兴趣,提高质量。
游戏一直是孩子们所期盼的。
我就利用做气球游戏这个环节来引导学生完成对生字的把握,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既能提高学习效率,又使学习变得开心、快乐。
3.创设情境,深入引导。
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由此及彼,深入思考。
我就用具体的问题,创设出相应的情境,让同学们在想象中理解课文,把握课文的中心意思,从而获得体验。
从而体现出育人的目的。
我们的教学往往会有一些遗憾。
这节课也是。
在对生字词的理解过程中,我总结的方法不够全面,同时,我掌握这节课时间较多,没有把更多的阅读权利留给同学们。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让学生人人参与,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3 画杨桃【教学反思】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对比中理解。
通过老师的态度前后对比、学生的态度前后对比,在对比中感悟“是什么样,就画什么样”,并不像说起来那么容易,必须像文中的“我”那样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这些道理,经过对比、读书、思考与实践体验的结合。
学生理解较深,学习效果很好。
二、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其中的深刻道理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
作者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描写,突出老师对“我们”循循善诱的教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从不同角度观察有不同结果的思想方法。
课文从一件事中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来龙去脉交代得十分清楚。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整体反思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单元整体反思一、单元分析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三篇课文。
这三篇课文,无论是改编自古典著作的寓言故事,还是小学生学习生活题材的《画杨桃》和童话故事《小马过河》,都简短有趣,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和丰富的人文内涵,能够引起二年级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多角度的思考。
二、课标分析本单元在课程内容上应该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
联系生活,理解文本内容,在阅读中积极思考和探究,围绕阅读中生发的话题,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单元教学效果本单元以“看看谁的办法好”为单元学习总的任务情境,整合五个活动学习,将识字写字、课文阅读、表达练习统整在主题情境“谁的办法好”中,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体验角色,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了解课文内容,从故事的不同角度发散思考、交流看法,联系生活经验谈事例,获得不同的感受,逐渐懂得生活中要多角度看问题想办法,培养创新精神。
第一个活动是“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
通过找一找人物的语言、动作,体验《亡羊补牢》中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心理。
《揠苗助长》以揠苗为线,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从中体会种田人的急切、兴奋、得意、后悔等心理的变化,加深学生对形象的感受。
能根据课文内容说出“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个成语的意思,获得启发。
第二个活动是“换个位置看一看”。
《画杨桃》人物对话较多,通过多种形式的对比朗读,体验人物认识和情感的变化。
利用对比鲜明的插图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获得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的启示。
用换个角度看问题的办法学习《语文园地五·识字加油站》,继续训练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第三个活动是“谁的办法最有用?”凭借具体的词语找出人物的心理活动,结合《语文园地五·字词句运用》感悟词语的情感色彩,在角色体验中朗读《小马过河》,复述《小马过河》的故事,找找小马过河靠的是什么。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精选篇)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五”的“日积月累”中,有一个“读读认认”的练习,其中要求认读一个“财”字,文中出示词语是“财产”,那么谁能举例说明一下“财产”的意思,有学生说,我们班上的财产有84套课桌椅子,有五盏吊灯,……这说明他已经理解了“财产”的意义。
那么谁“语文园地五”的“日积月累”中,有一个“读读认认”的练习,其中要求认读一个“财”字,文中出示词语是“财产”,那么谁能举例说明一下“财产”的意思,有学生说,我们班上的财产有84套课桌椅子,有五盏吊灯,……这说明他已经理解了“财产”的意义。
那么谁再给“财”组个词呢?一个叫潘明亮的学生站起来回答“财富”。
还说,一他随父母到武安的“财富广场”去玩,是妈妈告诉我的。
我当即表扬他这种学习的方法好,在生活中,通过广告、产品说明书等渠道,可以学习许多东西。
同时,出示一句名言“知识就是财富,科学就是力量”。
告诉他们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此时,他们个个小脸发红,眼睛闪闪发光!这个在这个练习中还要求认识一个“榜”字,它的前面出示的是一个熟悉的字“膀”,我要求学生来为“膀”组几个词,有组“肩膀”的,有组“翅膀”的……我要求组“翅膀”有这个词造句,他说“小燕子有一个剪刀似的翅膀。
”这显然是一个病句,让其他学生帮修改,经过一番努力,句子改为“小燕子身披黑色的羽毛,加上一对俊俏的翅膀,一把剪刀似的尾巴,真可爱!”对学生的表现,我由衷地竖起大拇指,并为他们鼓掌。
在这个“日积月累”中,还有训练“我会连”,第一组是“打开窗户、辨别方向、寻找宝藏”第二组分别是“茂密的枝叶、满天的乌云、清新的空气”连完后,我要求学生用每一个词组写一句话,同时我巡回检查,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与辅导,结果学生有许多不错的表现,如“清晨,我打开窗户,一阵清新的空气迎面扑来。
二下语文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二下语文第五单元教学反思二下语文第五单元教学反思本学期,我负责教授二下语文第五单元的内容,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反思和总结。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由于古文的语法结构和用词方式与现代汉语有所不同,学生在阅读古文时往往感到困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我通过分析古文的语法结构和词义,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意思。
其次,我设计了一些练习,让学生通过修改句子或翻译句子来加深对古文的理解。
最后,我鼓励学生多读一些古文课外阅读,以便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古文水平。
其次,我发现学生在写作文时存在着一些问题。
有的学生写作文时思路不清晰,缺乏条理性;有的学生写作文时语言表达不够地道,缺乏感情色彩。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首先,我进行了写作素材的积累,让学生多读一些优秀的作文,并通过分析这些作文的结构和表达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其次,我设计了一些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不同的写作任务,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最后,我鼓励学生多进行写作实践,让他们在实际的写作中不断改进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思考能力。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自身的不足。
首先,我在课堂组织和控制上还需要加强。
有时候我在讲解某个知识点时会过于啰嗦,导致学生的注意力无法集中。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需要更加精简和明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其次,我在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时还需要更加灵活。
有时候我会过于强调正确答案,导致学生在思考问题时缺乏创造性。
为了改进这个问题,我需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给予积极的反馈。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语文水平。
同时,我也会继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与教学反思)语文园地五
语文园地五[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
2.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并选词演一演;能发现“教诲、寻找”这类词语的特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3.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4.熟读并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
5.阅读《好天气和坏天气》,能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教学重难点]1.了解厂字头、穴宝盖所代表的意义,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
2.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3.能背诵《弟子规》节选部分。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生字词,熟读生字词,学习偏旁“厂”“穴”。
(重点)2.能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并选词演一演;能发现“教诲、寻找”这类词语的特点,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重点)3.能根据提示语读出句子恰当的语气。
一、识字加油站1.出示生字卡片,教师领读,学生跟读,开火车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2.出示生词,学生自由读生词。
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正音。
3.分两组出示生字卡片,请同学们找找这些字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有相同的偏旁“厂”和“穴”)4.课件出示古代汉字及相应图片,教师讲解“厂”和“穴”所表示的含义以及部首名称。
(“厂”表示山边岩石突出覆盖处,人可居住的地方。
厂字旁的字常与房屋、处所有关。
“宀”表示洞上面盖着的东西,一撇一捺表示洞口,引导学生感悟“穴”字象形的特点。
穴宝盖的字多与洞穴有关。
)二、词语积累(一)笑得不一样1.(播放剪辑视频)这些都是不同的笑,场合不同时笑的方式和程度也不一样。
我们来学习一下这些笑都叫什么名字吧!2.出示9个关于笑的词语,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3.理解词意。
理解每一种笑是什么样的。
(播放视频,一边放一边讲解,一一对应)4.读一读。
教师读词语,全班学生来演一演,看谁反应最快,演得最像。
5.拓展: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表示“笑”的词语。
(苦笑、笑嘻嘻、笑盈盈)(二)我的发现1.出示6个词语,学生自由朗读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17.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这首古诗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读—理解—读—诵”这4个步骤学习课文。
在第一个读中,学生做的很好,很快的解决了生字,还给生字找了一些课外的朋友。
而在理解这一过程,也是本课教学的最难的部分,学生虽然可以用给字组词,通过借助课文插图理解了诗意,但很难体会到作者李白想表达的那种对庐山瀑布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分析了一下原因:部分学生没有见过瀑布,部分学生见过却没有仔细观察体会过,学生想象的能力有些弱。
学生没有很好的体会到这种感情,只是知道作者想要表达这种感情,所以后面的有感情朗读也是比较失败的,而最后的诵,在朗诵方面也是失败的,而背诵是十分成功的,因为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会背了。
我想这次教学中,能够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引出课题之前让学生观看瀑布的飞流直下的视频,听听瀑布所发出的巨响,在学生对瀑布的雄伟气势有所体会的基础上再进行课文教学,效果会更好。
《绝句》教学反思是唐朝诗人杜甫闲居成都草堂时所作。
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的春景。
这首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全诗每句一景,声、形、色,近景、远景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多彩、开阔生动的画卷。
描写有动有静,鸣啼的黄莺,飞翔的白鹭是动景,千年积雪,停泊行舟是静景,动静相间,和谐完美。
这明快开朗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欢快激扬的思想感情。
全诗对仗工整,语言凝练,令人心旷神怡,百读不厌。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上,我通过激趣引题、整体感知、想象画面、感情朗读四个体会对仗之美由浅入深,层层展开,引导学生领会诗意、体味诗境,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注重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全过程,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地想,尽情地读,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
一、创设情境,诱发热情上课伊始,我用充满热情的语言导入,我说:“公元七六三年,杜甫得知故人严武回到成都,也跟着回到成都草堂。
这时他的心情特别好,面对这生气勃拨勃的景象,情不自禁,写下了这一组即景小诗。
由于事先未拟题目,写成后也不打算你题,干脆以”绝句“为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感受一下诗的美,景的美。
把学生引入诗情画意之中。
二、想象画面,引入诗境“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古诗教学必须具有鲜明的形象,使学生可见可闻,产生真切感,才能入情入境,正所谓“诗画一家”。
本节课的教学亮点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展开想象,促使其进一步理解诗的内容,将零散的事物组织成一幅完整、隽永的图画,提高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能力。
三、反复吟诵,升华诗情“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来也会诵”。
读的活动在教学中是一以贯之,从自由练读到品析美读再到深情诵读,把诗所展示的形象与诗的韵律、节奏、激荡的情感结合在一起,进而感受诗人欢快激扬的情感,升华了诗情。
四、找对子,体会对仗之美这首诗,上联是一组对仗句,下联也是一组对仗句。
因为学生学过对对子,所以在感受了课文后,我让学生去找一找哪句话和哪句话相对,哪个词和哪个词相对,来感受对仗的美。
18.雷雨》教学反思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强调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了语文学习是个性化的行为,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个性化学习方式。
因此,《雷雨》这节课的教学,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初读课文,自学生字的设计,我体现了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学习思想。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自主识字,如:1、借助拼音自读、2小老师领读、3同桌互读4字形分析、组词……将识字和积累语言、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提高识字效率,培养识字能力。
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了生字,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让学生充分经历学习过程:学生按“雷雨前”的学习方法学习“雷雨中”和“雷雨后”两部分内容,体现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到了自主、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使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体验到了自主、合作学习带来的快乐。
新课标强调“读”的重要性。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在《雷雨》一课的教学中体现了:.紧扣重点,读中感悟。
我从图入手,通过画面、音乐、观察比较,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到雷雨前特有的“静”,雷雨中的“猛”和雷雨后“美”。
我抓住文中重点句、关键词让学生反复读,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再读。
|通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比如问题设计过难使一大部分学生很茫然,耽误了课程进度从而在指导朗读上和学生积累运用好词好句方面上所花时间过少,缺乏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培养。
再就是有些学生的表达能力还有待于我今后再进行训练。
我想在今后我可以鼓励他们多读一些自己喜欢的19.最大的书》教学反思1、语文就是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沈大安指出语文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面对《最大的"书"》这一常识性课文,如何把握好语文的特质和特点,坚守语文的课程本位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充分抓住本文对话较多的特点,让学生亲密地与文本接触,"潜心会文本",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地诵读、感悟、发现、体验和创造,初步认识化石,感知地壳运动,再利用句式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介绍化石,利用给动画配音赏析文本。
在师生、生生分角色对话朗读,情景表演、语言积累中又进一步认识这本最大的"书",在科学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
2、挖掘想象资源--使文本活力充溢。
让文本活力充溢,就要让学生多元地解读文本,学会想象。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学生,更应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培养他们想象力的舞台。
这节课我让学生由雨点的脚印去想象雨痕,由波浪的足迹去想象波痕,再在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想象地壳运动的场景……既展示了学生理解的多元,又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既避免了讲解科学常识的枯燥乏味,又为学生的智慧学习搭建了一个个平台。
整堂课呈现出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活跃,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
3、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解决科学知识。
多媒体计算机进入课堂教学,以其便捷、直观、丰富等特点开启了课堂教学的新天地,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但由于有时在教学中往往出现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的现象,导致这个辅助工具"想说爱你也不容易"。
在这节课中,我努力采用后置的方式呈现课件,既不使语文过于直白,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变成了课件展示课;又比较准确地解决了常识性知识,使语文教学与科学知识的落实相得益彰、相互促进。
当然在最后一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究大自然中更广的"书"时,我则采用前置的方式展示课件,利用精美的课件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
4、准确把握"书"的内涵,引领学生走向生活。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准确把握三个难度的"书",即平常的书,文中最大的"书",大自然中更广的"书"。
我以平常的书引入,以大自然中更宽泛的"书"结尾,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引领学生走向生活,走向大自然,使学生的视野不再被禁锢在本教室,使语文教学不再局限于本课堂。
20.《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教学反思《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一首以自然科学为题材的儿童诗歌,向孩子们介绍了大自然中很多细微的、能帮助人们识别方向的自然现象。
要是在大自然的旷野中迷了路该怎么办这首小诗就为我们介绍了四种天然的“指南针”。
培养孩子们对大自然的兴趣,并使他们懂得只有留心观察,才能发现大自然的许多奥秘。
》我教学的是本课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字词以及了解了课文中所介绍的四种天然指南针,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开教学,让孩子们以四人小组的学习方式把课文中所介绍的四种天然指南针所在的时间,怎样辨别方向从书中找出语句进行填写,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每一个孩子,每个学习小组的孩子积极交流。
而后我让学习小组分派代表上台交流最喜欢的一种天然指南针,在交流的同时解决一些难以理解的词语,如:稀、稠、沟渠、忠实、向导等,并解决了课文中的难点:沟渠里的雪为什么化得快的一面是北方,化得慢的一面是南方如何找到北极星通过生动形象的课件演示让学生很直观地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整堂课上下来,也发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一点不足:讲解不够到位。
第一这首诗第二段中指出中午的太阳是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我在教学中没有抓住“中午”这个时间词,所以造成学生一说看到太阳就是南方,其实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可以结合早晨升起的太阳,傍晚落下的太阳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不同时间段的太阳所指的方向是不同的,从而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第二在第四段中讲到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稀得一面是北方,我只是让学生上台从图片中指出了枝叶的稠和稀,如果再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南边的枝叶会长得稠,北边的枝叶长得稀,让学生来说一说更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
第三在第五段中沟渠里的积雪哪边的雪化得快,哪边化得慢,就可以分辨北方和南方。
在课前说课时,和老师们一起进行了探讨,搞清楚了沟渠里的积雪化得快的是北方,化得慢的是南方,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通过课件点明沟渠的朝向和太阳的位置,利用课件进行了适当地解说,让学生对沟渠里的积雪究竟哪边的先化进行了理解。
但是当孩子们先上台交流时说化得快的一面是南方时我如果能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来说说原因,会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二点不足:关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不够。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是否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
”在这堂课上,学生显得比较拘束,说明我激励学生的水平有待提高。
比如说小组汇报时,我把较多的注意力放到了汇报的同学身上,没有带动台上、台下的学生进行互动。
课堂上,学生学习得很认真,小组汇报的同学也非常能干,我应该充分发掘优生资源,特别是有个别孩子提出质疑,我没有抓住这一点,如果抓住这些质疑点,让孩子去研究,去解决,会更好地带动全班学生投入课堂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点不足:课堂高效性不够。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填写表格的时间过于长,造成了最后的课外搜集资料的拓展练习没有完成。
或者可以采用每个组选择一种喜欢的的天然指南针进行填写,在时间上可能会更充裕些,学生也会学得更自主些。
四点不足:读得不充分。
语文的教学不等于自然课,虽然这是一篇自然常识的文本,但是还是要注重学生的朗读,在本课教学时,我只是在学生交流后和自己的讲解后进行了个别读和齐读,课堂上朗朗的读书声很少,学生没有很好的去品味文本,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