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融市场一般均衡分析
一般均衡与无套利均衡比较研究
一般均衡与无套利均衡比较研究一般均衡理论是现代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用来分析各种经济现象和政策效果。
一般均衡理论是基于一组关于经济体系内部相互作用的方程组,其中每个方程都代表一种经济关系,通过求解这个方程组,可以得出一个能够在所有市场上实现供需平衡的价格和数量配比。
一般均衡理论的一个关键假设是市场的完全竞争,即所有市场上的价格都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不存在市场垄断和干预。
与一般均衡理论相对的是无套利均衡理论,该理论假设市场不完全竞争,存在信息不对称或者市场垄断等情况,导致市场出现套利机会。
在无套利均衡理论中,投资者可以通过做空或者买入一些资产来获得套利利润,从而推动市场价格朝着均衡的方向变化。
无套利均衡理论更注重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市场的不完全性,认为市场参与者并不总是能够迅速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以达到市场均衡状态。
在实际经济中,一般均衡与无套利均衡理论常常同时存在,二者在解释不同经济现象和政策效果时各有优劣。
一般均衡理论更适用于分析市场完全竞争的情况,能够提供一个全面的理论框架来分析市场运作机制和价格形成规律。
而无套利均衡理论更适用于分析市场不完全竞争或者存在套利机会的情况,能够更好地解释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和市场价格的波动。
在实际研究中,一般均衡理论和无套利均衡理论常常结合使用,以更全面地理解经济现象和政策效果。
比如,在研究金融市场价格波动时,可以结合一般均衡理论来分析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同时也可以采用无套利均衡理论来解释市场参与者的套利行为和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
通过整合一般均衡和无套利均衡的分析框架,可以更全面地理解经济现象和政策效果,为实践提供更有力的参考依据。
金融市场均衡理论评述
2006年第3期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 o .3 2006(总第75期)J OURNAL OF F UZ HOU UNI VERS I TY (Ph il osophy and Soci al Sciences)Ser i a lNo .75收稿日期:2006-01-16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2003034280),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0511006)作者简介:邹辉文(1959- ),男,江西崇仁人,福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东华理工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硕士生导师。
金融市场均衡理论评述邹辉文(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摘 要: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均衡理论。
但金融市场是典型的非对称信息市场,且经常处于非均衡状态。
于是,为适应这种变化,应用于金融市场的均衡理论也由一般均衡理论发展为不完备资产市场一般均衡理论、理性预期均衡理论和博弈均衡理论。
关键词:一般均衡理论;不完备资产市场;理性预期均衡;博弈均衡中图分类号:F830.9;F 832.48;O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321(2006)03-0031-07M ar ko w itz [1]发表的论文既是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发端,同时也标志着现代金融理论的诞生。
稍后,M od i g lian i 和M iller [2]第一次应用无套利原理证明了以他们名字命名的M -M 定理,直到今天,这也许仍然是公司金融理论中最重要的定理,并从中开创用无套利条件来为资产定价的论证方法。
在M ar ko w itz 资产组合理论的基础上,Sharpe [3]证明,所有资产的均衡价格都可以写成为无风险资产价格与市场组合市价的线性形式,即著名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 M ),这是金融理论中第一个可以用计量方法检验的理论模型,它使得证券市场上任何资产都开始有一个均衡条件下的定价公式。
Fa m a [4]明确提出了有效市场假设(E MH )和研究它的完整的理论框架,并且用实际数据来检验金融经济学的可靠性。
宏观经济学 cha6金融市场一般均衡分析-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6.1.3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的图示
1. 斜率
假定资产市场处于初始均衡状态,如果外币汇率E上升,
将导致本币计价的外币资产EF增加,从而总财富W增加,
进而将引起居民对本国货币和本国债券需求的增加。
然而,本币供给量和债券量并未改变,于是,只能通过
本国利率变动来重新修复资产市场的均衡。
在货币市场上,利率必须上升才能维持货币市场的均
6.1.2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的数学表达式
资产组合平衡模型涉及本国货币市场、债券市场和外币金融资产市场的一般均衡,其 由下列方程构成:
居民总金融财富量:W=M+B+EF(6.1)
本国货币市场均衡:M=m(r, r*+ΔEe)W mr<0
<0(6.2)
本币债券市场均衡:B=b(r, r*+ΔEe)W br>fr
6.1.1 模型有关的背景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布兰森(Williams H. Branson)在1975年发表 论文“在外国非贸易资产情况下组合均衡和货币政策”,运用货币需 求的资产选择方法,初步建立了资产组合平衡模型(portfolio balance model)。1977年,布兰森把资产组合平衡模型用来分析汇率 决定问题,发表了著名论文“汇率决定中的资产市场和相对价格”, 正式形成了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在该模型提出后,艾伦 (Allen)和凯南(Kenen)在1978年,盖伯克(Genbery)和金尔兹科沃斯 基(Kierzkowski)在1979年、伊萨德(Isard)在1980年、多恩布什和 费雪(Fischer)在1980年先后发表文章,对该模型进行充实和修正。 1980年代以后,该模型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广泛重视,在汇率决定理论 方面占据了统治地位。
金融一般均衡
金融一般均衡欧文.费雪是耶鲁大学的第一个经济学博士,但这个学位是在数学系获得的。
费雪的博士论文《价值和价格理论的数学研究》将一般均衡扩展到了金融领域,提出了现值、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关系(费雪方程)以及金融资产价格公式(被称为资产定价基本原理)。
一、金融一般均衡模型的例子要将一般均衡扩展到金融领域,需要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增加金融元素,那么,哪些金融元素应该加入?费雪考虑了两个,一是时间,另一个是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是能在未来带来收益的资产。
所以,用一个例子来表述金融一般均衡模型就是:(x1,x2):当前的商品(比如苹果)和明年这个时候的商品;121212121(,)log log 2(,)log log (1,1)(1,0)AAAAABBBBBAB U x x x x U x x x x e e =+=+==以上是一般均衡的内容,需要注意的是A 的效用函数。
x2的效用只有x1的效用的一半,这说明人们更加关注当前的效用,用费雪的话说,人是不耐(impatience)的。
假设经济中有两种金融资产,分别是股票α和β,两者都可在明年带来一定的x ,用数学形式表示如下:221211,210,2A ABBD D αβαβαβθθθθ======其中,D 表示股息,表示明年能产生的x2的量。
θ表示股票的禀赋。
需要求解121212(,,,,,,,,,,,)AABBAABBq q x x x x αβαβαβππθθθθ,其中q1是x1的价格,q2是x2的价格,π是股票的价格。
这里为什么没有明年股票的价格了?因为在这个模型中,今天的股票能在明年带来x ,明年的股票能在后年带来x ,所以明年的股票对当前这个时期的均衡没有意义。
二、求解金融一般均衡模型首先,按照一般均衡模型,可以得到市场出清的方程和预算集限制的方程。
11112222221111222222221111222()()411ABABABABABA B A B A BABABAAAAAAAAAA BBBBBBBx x e e x x e e D D q x q e q x q e q D q D q x q e q x q αβααββααααββββααββααββαβαβααββααββθθθθθθθθθθθθπθπθπθπθθθπθπθπθπθ+=+=+=+++++=+=+=+=+=++=++=++++=++=222222BBB e q D q D αβαβθθ++对于明年来说,既有新的禀赋,又有股票的收益,所以方程略有不同。
《国际金融学说史》之论瓦尔拉的一般均衡论
一、论瓦尔拉的一般均衡理论一、瓦尔拉与边际革命瓦尔拉是19世纪70年代边际主义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一般均衡理论的创立者、数理学派的先驱人物。
他的代表作是《纯粹经济学要义》一书。
他实现了古典经济学分析方法向现代西方经济学分析方法的转变。
古典经济学从供给和成本出发,在对交换过程进行解释时,把经济分析与社会制度结合起来,研究生产领域及其涉及的社会关系,得出了劳动价值论。
边际主义的分析方法正好相反,它以消费和需求为研究的出发点,吸收了数学、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和结论,把经济分析与个人集合体结合起来,以个人的主观评价为基础,把劳动看成是主观的牺牲,而不是可用时间单位衡量的精力消耗,从而得出主观效用价值论,发展了一种与任何特定社会秩序无关的、只重个人行为的价值学说。
边际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如何有效配置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类的欲望,而在欲望满足过程中,人的效用是递减的。
因此,边际效用价值论是一种以主观心理分析来说明价值形成过程的理论。
瓦尔拉阐述的是以边际效用为基础的一般均衡理论。
他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传统的分析方法,希望通过边际效用论证明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最有效的经济制度,只有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才能实现最大的社会总收益。
二、一般均衡理论的提出瓦尔拉的突出贡献在于首创一般均衡理论,他研究了所有商品的价格在相互影响下的决定问题。
一般均衡是一个纯静态的经济模型,存在着一些极不现实的假设。
虽然这个模型不能照搬倒伏实际经济生活中去,但这一理论却给后人留下一个重要的概念:经济世界是一个统一而且互相依赖的整体,只有充分协调好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使纷繁复杂的事物平衡发展。
绝不能顾此失彼。
瓦尔拉的一般均衡分析所要研究的中心问题是自由竞争制度下的价格决定问题。
具体地讲,一般均衡论的整个结构包括四个层次: 第一,消费品市场的均衡,即通过交换理论确定消费品和消费服务的价格。
瓦尔拉首先论证了两种商品相交换的情况。
根据某个人的需求函数,只要使函数的一阶导数为零,二阶导数为负,就可以求得这个人效用的最大点。
3金融经济学第三章-金融市场均衡和资产估值
(1)复合证券的定价
(1)复合证券的定价 条件与结论
套利关系就是复制关系,无 套利原理是指市场上没有套利机 会。于是,证券和它的复制品的 市场均衡价格必须相等(市场一 价法则)。
(1)复合证券的定价
支付矩阵
(2)金融市场的完全性
(2)金融市场的完全性(续)
满秩的 金融市 场结构
ArrowDebreu 经济
状态 工作 失业 收入 3000元 0元
为了使在失业状态下的生活不过于悲惨,他希望将 未来可能的3000元收入中的一部分“转移”至失业状态。
金融资产(证券)的本质功能
若不存在保险市场,失业与工作状态的消费之间 就无法交换。充其量,个体可以现在少消费一些,留 作未来果真失业时的生活保障,但前提是货币收入可 以跨期存放而不贬值(消费品则是不“腐烂”)。 在经济中引入金融资产交易,个体的福利通常将得 到改善。本例中,如果有保险公司提供失业保险服务, 个体可以购买保险契约,将非失业状态下的一部分收 入(保险费)“转移”为失业状态下可以消费的财富 (保险公司的赔偿);或者,如果存在股票等资产市 场,个体可以利用资产买卖实现未来不同状态的收入 交换。
(3)完全市场中复合证券的定价
• 基本定价方程
• 鞅
令
无风险证券的定价
• 由基本定价方程
• 由Arrow-Debreu证券复制
基本定价方程的变形
(4)不完全市场的均衡
• 投资者优化模型
• 消费模式
(4)不完全市场的均衡
• 优化模型的求解
不完全市场中的定价
对不同的投资者都一样
对不同的投资者不一样
• 模型基本假设
(2)投资者优化模型
(2)投资者优化模型
流动性、一般均衡与金融稳定的“不可能三角”
流动性、一般均衡与金融稳定的“不可能三角”一、概述流动性、一般均衡与金融稳定的“不可能三角”关系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它揭示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个经济体在追求流动性、固定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时所面临的困境。
这一理论最早由经济学家罗伯特蒙代尔提出,并由马库斯弗勒明进一步发展,形成了著名的“蒙代尔弗勒明模型”[1]。
该理论的核心观点在于,一个国家在同一时间内无法同时实现资本流动自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即只能同时拥有其中两项而不能同时拥有三项[2]。
具体来说,如果一个国家试图固定其货币汇率,同时允许资本自由流动,那么它将无法控制其货币政策,从而无法维持长期的流动性。
相反,如果一个国家追求资本的完全自由流动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那么它必须接受汇率的浮动,从而无法实现固定汇率的目标[1]。
这种困境使得各国在制定经济政策时面临艰难的抉择,需要在保持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和维护国家利益之间找到平衡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存,金融市场的波动和传染效应也日益显著。
如何在保持金融稳定的同时,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成为各国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这就需要对现有的经济政策和金融监管框架进行评估,并对未来的政策改革和创新进行展望。
本文旨在探讨“不可能三角”理论的核心观点、实际应用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政策选择。
通过深入分析该理论及其在实际经济政策中的应用,本文旨在为政策制定者、经济学家以及对国际金融市场感兴趣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见解和建议。
同时,本文还将关注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下,如何在保持金融稳定的同时,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健康发展,特别是在新兴市场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特殊挑战和机遇。
1. 简要介绍流动性、一般均衡和金融稳定的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重要性。
在经济学中,流动性、一般均衡与金融稳定构成了相互关联且至关重要的理论概念。
流动性指的是资产能够快速且低成本地转换为现金的能力,对于金融市场的有效运行和资源配置具有关键作用。
一般均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一般均衡的名词解释是什么一般均衡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市场经济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一般均衡理论认为,经济系统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各个市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本文将对一般均衡进行解释,并探讨其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影响。
一、一般均衡的概念与特点一般均衡是指经济中所有市场同时达到供求平衡的状态。
也就是说,供给和需求在各个市场之间相互匹配,不存在供大于求或求大于供的情况。
在一般均衡中,资源的配置达到了最优化的状态,整个经济系统实现了效率和均衡。
一般均衡理论有两个基本假设。
首先,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不存在任何市场垄断或价格歧视。
其次,假设经济中的主体(个人或企业)都是理性的决策者,能够准确地评估各种选择的成本和利益。
二、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一般均衡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两种:部分均衡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部分均衡分析是以某个市场为出发点,假设其他市场保持不变,研究该市场的供求关系和均衡价格。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究局部市场的价格调整和影响。
部分均衡分析对分析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般均衡分析是以整个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考虑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它通过建立多个市场之间的供求方程组,求解这个方程组的解来描述整个经济系统的均衡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能够揭示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性。
三、一般均衡对经济理论和政策的影响一般均衡理论对经济理论和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一般均衡理论纠正了古典经济学中部分均衡分析的缺陷,使经济理论更加完善和系统。
它提供了一种综合分析的框架,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经济现象。
其次,一般均衡理论对经济政策的制定和评估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分析各种政策举措对整个经济系统的影响,可以评估政策对资源配置、收入分配和社会福利的影响。
一般均衡模型可以帮助政策制定者更科学地设计和实施经济政策。
此外,一般均衡理论还对国际贸易和金融市场的研究有所贡献。
一般均衡理论综述与简评
一般均衡理论综述与简评刘江荣①均衡思想是贯穿当代主流经济理论的精髓,而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则是从对人们的偏好、技术和禀赋的基本假设出发,以普遍联系的观点建立的关于人类经济系统整体均衡的存在性、稳定性和有效性的公理化体系。
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与市场相关的经济现象,特别是其中与价格相关的一系列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
“均衡”概念的建立和一般均衡理论的生成发展,使得主流经济学成为一门实证的学问。
但是,跳出一般均衡理论本身,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主流经济学是根植于西方国家社会经济的产物,其貌似科学的实证更是建立在资本雇佣劳动制逻辑之上的。
因此,这种实证不仅无视劳动异化,而且其逻辑出发点和归宿点均不代表经济的主体——现代劳动者的利益。
一.均衡概念的历史渊源均衡的概念早在亚当·斯密1776年出版《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之前就已在机械学中普遍应用。
在机械学中,均衡是指绕中点转动的杠杆保持平衡的条件。
据文献查新的结果表明,到目前为止的相关研究尚未发现亚当·斯密是否受到了机械学概念的影响而生灵感,将一个社会体系中的个体追求不同价值目标而采取相互独立行动,但最终达到和谐平衡状态的思想抽象概括为经济学中的均衡概念。
亚当·斯密运用著名的“看不见的手”原理揭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自动协调机制,使得人们认识到个体在追求不同目标的过程中,最终能实现一种和谐平衡的状态,这种思想无疑对经济学是一大贡献,同时也深化了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之后,李嘉图在亚当·斯密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使用统一利润率的竞争规律和资本在各部门间的转投说明了古典一般均衡的实现机制。
1867年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一卷问世,在批判以斯密、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基础上,马克思建立起一种新的总量理论体系来解释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关系。
后来,这种强调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研究不能脱离开资本与利润对立关系的分析方法在斯拉法那里得到了复兴,通过在投入——产出矩阵的基础上加入表明特定经济关系的①刘江荣,男,山西省朔州市人,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与民族经济学“统一利润率”来决定价值与分配,从而令古典经济研究范式日趋完善。
金融市场均衡理论评述
Bak和 Shls 用 套 利 推理 和 随机 分 析 中 的 lc coe‘利 6 伊 藤 公式 , 导 出简单 的期 权 定 价公 式 , 给金 融 推 它 交易 者 和银行 家 在衍 生 金 融 资产 的交 易 中带 来 了 便 利 , 为现 代金 融 理论 的一 个里 程碑 。 Meo 成 rn t 提供 了 连 续 时 间 的 C P 版 本 , 对 Bak— AM 并 l c Shls 权 定价 公 式 作 了完 善 和 多 方 面 的 推 广 ; coe 期
论 ( P 。A 比 C P 更 具 一 般 性 和 灵 活性 , A T) P T AM
上 述各 种 理论 都无 一 例外 地 作 出 了对 称 信 息 假设 和 市场均 衡 假 定 , 中 , 其 所有 的市 场 参 与 者都
知道所有有关 的信 息 , 他们有 足够的智慧去接受 这样的信息并据此采取行动 , 而且 , 他们行动的速
No 3 2 o . 0 6
S ra .7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 ilNo 5
金 融 市 场 均 衡 理 论 评 述
邹辉 文
( 州 大学 管理 学 院 , 福 福建 福州
摘
300 ) 50 2
要: 现代金 融理论 的重要 理论基础之一是 均衡理论 。但金 融市场是 典型 的非 对称信 息 市场 , 经常处 于非 均 且
维普资讯
20 0 6年第 3期 ( 总第 7 5期 )
福 州大 学学 报 ( 学社 会科 学 版 ) 哲
JU N LO Z O NV RI (ho pyn clc n s O R A F UH UU I S Y Pi oh a S i Sic ) F E T l s d oa e e
银行结构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理论评述
银行结构的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理论评述王㊀红㊀㊀目前国外有关银行结构的讨论大多从银行集中度对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影响与作用出发,讨论银行体系的集中度㊁监管㊁所有权和制度的发展对银行利差㊁金融稳定以及企业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的影响.一些经济学家运用局部均衡模型或一般均衡模型的方法,比较研究不同银行体系结构的经济状况.他们发现,银行的市场结构通过影响储蓄结构㊁信用配给的范围㊁甄别借款者以及资本的积累从而对经济产生重要影响.G u z m a n(2000)将类似讨论内容划分为两类: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一、局部均衡模型局部均衡模型主要考察银行和借款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银行市场结构对它的影响,主要阐述的一点是垄断的银行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其代表人物有P e t e r s e n和R a j a n(1995)㊁C a m i n a l和M a t u t e s (1997)以及S c h n i t z e r(1998).他们研究银行如何通过筛选㊁依靠诱使借款者采取合适的行动等方法来克服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引起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认为垄断的银行结构对经济是有利的.1 P e t e r s e n和R a j a n的银行长期关系及信用配给模型.P e t e r s e n和R a j a n(1995)主要研究银行和企业长期的关系问题以及当银行市场的融资和竞争程度发生变化时美国的小企业市场问题.他们发现,银行业的竞争程度越低,导致企业以越低的成本获得较多的贷款.他们构造了一个三阶段模型.假定一个风险中性的社会,借款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拥有较高投资回报项目的优秀企业家;另一类则是普通的企业家.普通的企业家在0阶段借款,而在阶段1的回报为零.优秀的企业家有两项可以选择的投资项目,风险项目和非风险项目.如果投资非风险项目的话,在阶段0投资,在阶段1获得回报,并且在阶段1投资于另一个非风险项目,在阶段2获得回报.如果此企业投资风险项目的话,相对于非风险的项目,风险项目要么给借款者带来更高的回报,要么回报为零.因而存在着道德风险.假定银行是经济社会中惟一提供资金者.在阶段0,银行仅仅知道一定比率的借款者是拥有较高收益投资项目融资者.而在阶段1银行就已经完全掌握了借款者的信息.合约为债务合约,以回报率(即贷款回报对贷款的比率)作为衡量银行市场支配力的指标.并假定回报率等于1为完全竞争的市场,当银行有一定的市场力时,回报率大于1.如果银行提供一份两周期的合同的话,为了弥补由于逆向选择而贷款给普通的企业家所造成的潜在损失,银行将会收取较高的利率.较高的利率使得这些企业选择风险投资项目.因此发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导致了信用配给.由于阶段0的逆向选择问题和优秀企业家的道德风险问题,银行将提供两份连续的一周期合同代替一份两周期的合同.在阶段0优秀的企业家不能使自己与普通企业家相区分,他们也只能以尽可能弥补银行损失的利率借款.因此,他们为了减少其成本,在阶段0尽量少借钱,以便在阶段1由于普通企业家的暴露,而获得较低利率的贷款.由于在阶段0贷款,银行会尽量使贷款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激励优秀的企业家投资非风险项目;其二,银行会尽量能收回在阶段0的投资并且使阶段1的贷款利率最大化.P e t e r s e n和R a j a n的结论是:(1)随着市场支配力的增加,信用质量较低的企业越有可能得到资金.因为随着市场支配力的增加,银行能够在随后的阶段更容易从企业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从而使银行对初始项目收取较低的利率.(2)具有较高市场力的银行提供给最差的企业家贷款的利率低于具有较低市场力的银行.因此,银行的竞争程度越低,越使得更多的企业得到资金.(3)随着银行市场力的增加,老企业偿还款项的下降趋势减缓.P e t e r s e n和R a j a n使用美国小企业的数据检测了这些理论结论,发现年轻的企业在集中的银行市场比竞争的银行市场得到更多的融资.垄断市场的债权人对年轻的企业收取比竞争市场更低的利率,201而对老企业则相反.其政策含义为:经济发展早期阶段,企业的数量较少,获得融资的难易程度非常重要,因此,限制银行的竞争是有效的.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企业数不断增加,扭曲的信用价格是无效率的重要原因,应该制定政策加强银行竞争.2 C a m i n a l和M a t u t e s的银行结构与银行偿付能力模型.C a m i n a l和M a t u t e s探讨了由于金融和银行业的放松管制,银行结构与银行偿付能力的关系.银行放松管制的最初目的之一是通过加强银行间的竞争来提高银行的效率.然而,他们认为太多的竞争会危害整个银行体系的偿付能力.因为一个垄断的银行会提高对某些借款者的贷款量(由此也增加了风险贷款量),而对另外的某些借款者降低了贷款量(由此也降低了风险贷款量),因此,关于银行结构与银行偿付能力的关系,他们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该模型是静态的,并以三种方式把信息不对称和经济的不确定性并入其理论框架.由于借款者能够从一系列的生产技术中进行选择,因此,首要的问题是道德风险问题,可以通过监控或者信用配给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银行可以通过监控来减少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在贷款前进行监控,能够选择和监督企业使用的生产技术.当然,如果银行监控的话,那么,银行就没有理由进行信用配给,因此贷款的规模将大于没有信用配给的贷款.但在此模型里用监控来消除固有的道德风险问题的代价是高昂的.其次,代替监控,银行可以通过提供少于借款者期待的贷款对借款者进行信用配给,而当银行进行信用配给时,其目的就是引诱借款者选择风险较小的生产技术.因为信用配给导致企业从银行获得较少的资本.资本的数量越少,投资的回报越高,企业将越可能选择较小风险的项目.最后,此模型把贷款的规模与贷款的风险水平联系起来,贷款越多,风险越大.C a m i n a l和M a t u t e s认为银行的市场支配力会提高贷款的利率,由此产生了两种相反的作用.首先,在给定的监控水平下,利率越高,激励问题会越恶化,这会导致信用的紧缩和信用抑制,使借款者得到较少的贷款.然而,较高的利率将会使银行加强监控,从而使更多的借款者得到贷款.因此,垄断银行的高利率对贷款量有两种不同的影响.由于垄断的银行对整个贷款量的影响是不明确的,所以银行的市场支配力与银行体系的偿付能力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明确的.由此,银行的市场支配力与银行体系的偿付能力之间的关系也是不明确的.另外,此模型与P e t e r s e n和R a j a n的一样,没有考虑存款方面,它假定银行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贷款所需要的存款.3 S c h n i t z e r的银行甄别借款者㊁重组企业模型.S c h n i t z e r探讨了银行怎样用甄别来决定贷款的分配,评价了转轨经济国家特别是东欧国家企业的经济前景.虽然她没有直接地探讨银行的结构对经济的影响,然而,却研究了转轨经济中银行在融资㊁监控和企业重组中所起的基本作用,从而得出了混合的结论:竞争的银行与垄断的银行相比,将导致较少的甄别但是更多的企业重组.S c h n i t z e r将经济中的代理人分为两类:一类为一个企业;另一类为一个垄断的银行或者两个银行,其行动服从伯川德的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相同产品的价格竞争模型(B e r t r a n dc o m p e t i t i o n).企业拥有一个回报不确定的投资项目,但必须通过信贷获得资金.假定银行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充足的存款给所有的借款人提供贷款,项目的运作不存在道德风险问题,那些具有较高回报的项目,对其贷款的回报会超过甄别的成本.作为经济中惟一提供资金者,银行必须决定是否甄别借款者.虽然,甄别是有代价的,然而它可以完全揭示投资项目的好坏.在经济中,假定一个垄断的银行甄别的成本小于给低回报项目贷款的预期损失,那么,这个垄断的银行就坚持进行甄别.从而将只给高回报的项目提供贷款,并且通过确定较高的利率从投资项目中获取全部的剩余价值.相对于一个垄断的银行,服从伯川德竞争的两个银行的甄别出现两种情形:一种情形甄别产生信息溢出效应(S p i l l o v e rE f f e c t),另一种情形则不能产生信息溢出效应.在第一种情况下,如果其中一个企业进行甄别并且项目获得了回报,由于信息的溢出,这个信息就会被大家所得知,由此产生的 搭便车 现象使得没有银行愿意进行甄别.因此,拥有高回报项目的借款者和拥有低回报项目的借款者都可以得到贷款.在第二种情况下,不存在信息溢出效应,即甄别产生私人信息.在这种条件下,无论是否两个银行都进行甄别,银行的甄别成本成倍地增加或者没有甄别的贷款损失都会超过其甄别的成本,以至于甄别的效率低于垄断的银行.因此,对贷款的甄别在一个垄断的银行体系更有效率.该模型还认为一个竞争的银行体系更有可能导301«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0期致银行的重组.经理重组企业的努力,目的是为了从中获得更多的利润,并且通过努力能够增加部分回报.而一个垄断的银行通过利率的选择可以收取任何额外的回报,因此,经理缺乏从事重组的动机.二、一般均衡模型一般均衡模型不仅考虑银行的信贷行为,而且还考虑居民的储蓄行为,同时也考虑银行结构对经济的全面影响.主要代表人物有C e t o r e l l i(1997)㊁S m i t h(1998)以及G u z m a n(2000).一般均衡模型认为较高的银行集中度不利于经济增长或者并不能明显地判断垄断银行结构的利弊.1 C e t o r e l l i的银行甄别理论.C e t o r e l l i在1995和1997年撰写的两篇文章里,分别探讨了银行结构对信用约束企业和采用新技术企业的影响以及对新贷款甄别过程的影响.他的一般均衡模型并没有认定竞争的银行市场比垄断的银行结构更有效率,他发现垄断对银行的影响是不确定的,过早地就这一问题下结论是不明智的.其结论与S c h n i t z e r 不同的是,C e t o r e l l i的一般均衡模型考虑了垄断利润对资本积累的不利影响.C e t o r e l l i注意到许多国家,例如南北战争中的美国㊁战后的日本以及19世纪的欧洲国家,都经历了金融业较高的集中㊁较弱竞争的经济增长时期.这种观察是他探讨信用市场的竞争如何影响经济增长问题的基础.C e t o r e l l i等人同样利用一个标准的D i a m o n d 叠代生产模型来进行分析.生产分两阶段进行,在第一阶段,潜在的企业家试图建立一个项目,如果成功的话,下一阶段他们就会租用资本和劳动力进行产品的生产.为了建立项目,企业家需要向银行借款投资项目.在每个时期的期初,每一个青年人都是潜在的企业家,他们被分为两类:一类青年人投资回报率较高,项目成功概率高.另一类青年人投资回报较低,项目失败概率高.如果无法成功地借款投资项目,个人就在第二阶段的生产中提供劳动力.银行是惟一向第一阶段的投资提供资金的机构,并且银行在对借款者和项目进行甄别时具有规模经济的优势.和S c h n i t z e r的观点一样,银行虽然在甄别时要付出成本,但的确可以提供有关企业家类型的完全信息.一旦个人的类别被甄别出来,就会产生信息溢出效应.C e t o r e l l i等比较了两种银行结构下的经济后果,一种情况是服从伯川德竞争式的银行结构,另一种是垄断的银行结构.前者由于信息的溢出效应而产生 搭便车 现象,从而导致甄别的不经济;而后者由于甄别成本低于向此项目融资的成本,从而可以进行正常甄别.由于垄断银行的甄别和在贷款市场上具有更高的效率,从而导致更多的资本积累.但垄断的银行结构同时也有缺点:银行利润被用来消费而不是返还个人用以投资,从而不利于资本积累.所以,并不能明显地判断垄断银行结构的利弊.值得一提的是,C e t o r e l l i和P e r e t t o在2000年所撰写的文章中,提出了寡头垄断银行对资本积累影响的一般均衡理论.他们认为银行的数量通过两条途径影响资本的积累,首先,银行数量的多少影响着企业融资的数量;其次,银行数量的多少影响着银行收集有关企业信息的决定,从而影响着信用市场的分配效率.特别是信用市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银行通过甄别企业,只贷款给质量高的企业;另一部分是银行不加区别地给所有的企业贷款.而银行的市场支配力决定着两部分市场的规模.他们发现在稳定的经济环境中,使人均收入最大化的市场结构,既不是竞争的银行体系也不是完全垄断的银行体系,而是寡头垄断的银行体系.2 S m i t h的银行偿付能力理论.S m i t h分析了银行垄断怎样影响收入水平和经济周期波动的可能性.他观察到当市场上仅仅存在一个有限数量的银行发挥着显著的市场支配力时,会使银行业更加稳定.但竞争的银行体系将导致较高的收入和产量并且减少了经济周期波动的程度.与C e t o r e l l i一样,S m i t h也利用了一个标准的D i a m o n d叠代生产模型来进行分析.假定经济中有两种类型的个体:贷款者和个人.贷款者有三种方式储存资金以备年老时使用.他们可以直接把工资收入通过双方协定贷款给企业;或者,把工资收入存入银行;他们还可以对一个储蓄项目进行投资.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三种方式储存收入或者把收入投资于某个风险项目.企业家也分为三种:一种企业家是不需要借款进行项目投资;第二种企业家的借款少于启动项目所需成本的一半;第三种企业家的借款多于启动项目所需成本的一半.企业家有两种融资渠道:向银行借款或者直接向贷款者借钱.假定银行和贷款者的行动服从伯川德竞争,银行有足够的存款贷给借款者.由于双方协定贷款的利率具有一个较高的限定范围,因此,银行是把资金从贷款者手中转到借款者手中的惟一渠道.S m i t h认为,一般来说银行的监控成本低于双401方协定贷款的成本.在竞争的银行体系中,存款一般被用于贷款和投资,导致了产量和收入的增加,减轻了商业周期的波动.而垄断的银行体系,通过对贷款征收较高的利率,一部分存款被银行占为利润用于消费,减少了用于生产的投资.另外,较高的贷款利率提高了所有借款者甚至有些优秀的企业家获得资金的机会成本,导致了更多的企业需要借款.因此,竞争的银行体系比垄断的银行体系对经济更有利.3 G u z m a n的信用配给和银行结构理论.G u zGm a n通过一个一般均衡模型来分析银行集中度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同时还考察了银行集中度对可贷资金数量即可能出现的信贷配给问题的影响.该模型是一个两期存活(青年和老年)的叠代生产模型,在每个时期生产惟一的一种最终产品,其用途为消费和投资,每一期的资本均用于生产过程.所有个人都分为两类:借款者和贷款者,并假设所有个人都具有相同的偏好,即偏好上一期的消费及风险中性.假定仅仅贷款者在年轻时提供劳动赚取工资收入,并存在两种支配其工资收入的方式:存入银行以便年老退休时消费或者用以进行投资.借款者在年轻时没有收入,但平均而言拥有收益更高(相对于贷款者)的投资项目.借款者必须获得资金才能投资项目,同时投资回报服从相同的随机分布.其投资回报是私人信息,但任何人只要付出一个固定成本就可以获得这样的信息.G u z m a n认为,当资金需求超过经济中可获得的资金供给或者由于银行对存款回报的选择而不能获得足够的存款时,信用配给会自然地发生.由于竞争的银行体系付出较高的存款利息,因此,它们一般不会进行信用配给.而垄断的银行体系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提高存款利率,因此,通常会进行信用配给.假定垄断银行在存款市场和贷款市场都具有垄断力,但它不一定同时在两个市场发挥其垄断力.当信用配给存在时,在竞争的银行体系和垄断的银行体系的贷款利率是相同的,而垄断银行付给存款者较低的回报导致了较少的资金存入银行,因此信用配给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越导致借款者借入较少的资金进行投资.当无信用配给时,竞争的银行体系和垄断的银行体系的存款利率是相同的,因为所有的借款者都获得了资金,因此银行必须有足够的资金可以借出,存款的数量取决于存款的利率水平.而垄断的银行会收取更高的贷款利率,由于较高的贷款利率使得不偿付贷款的可能增加,垄断的银行会过度地监控借款者的投资.因此,垄断的银行应用更多的资源来进行管理监控,而以较少的资源用到高水平的投资上.特别是当垄断银行收取较高的贷款利率又付出较低的存款利率,会导致更严重的信用配给㊁更多的监控㊁更少的借款投资.G u z m a n的结论是由于垄断的银行结构会减少资本积累,更容易导致信贷配给,且在垄断的银行结构下信贷配给的后果比竞争性银行结构下的信贷配给后果更加严重,因此较高的银行集中度不利于经济增长.该模型与前述的模型不同的是强调了信用配给在经济中的作用,特别是信用配给对理解垄断银行低效率的特征和原因起着重要的作用.P e t e r s e n和R a j a n的模型也考虑了信用配给,然而他们的模型框架和信用配给存在的理由与G u z m a n显然不同,因此,得出的结论就相反.另外,P e t e r s e n和R a j a n 没有考察银行结构和信用配给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三、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理论的评论及发展㊀㊀局部均衡模型主要考察银行和借款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银行市场结构对它的影响,而主要阐述的一点是垄断的银行能够克服信息不对称问题.一个处于垄断地位的银行可以通过选择利率水平和信贷配给,或者和借款者形成长期的联系,达到对不同类型的借款者进行甄别并减少道德风险行为的目的.而且,垄断的银行可以减少银行间的过度竞争,防止由于银行间过度竞争所造成的金融不稳定.因此银行市场的垄断对经济是有利的.局部均衡模型仅仅注意了银行和借款者之间的关系以及银行市场结构对它的影响,但这些模型并没有考察银行业结构中的所有重要特征.局部均衡模型假定银行有足够的资金进行信贷,即忽略了银行的存款来源,也没有详细分析特殊的银行结构对经济的全面影响,包括对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而一般均衡模型虽然考虑了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联系,但没有考虑银行与借款者的相互行动以及道德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而仅仅考虑了逆向选择问题.鉴于以上所述的不足以及局部均衡模型和一般均衡模型得出的结论不同,近年来,一些经济学家如R a j a n和Z i n g a l e s(1998)㊁C e t o r e l l i和G a m b e r a (2001)考察了银行集中度对不同行业,特别是对金501«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0期融依赖较大的行业的影响,发现集中的银行市场结构导致可贷资金总量的减少,总体上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对不同行业的企业而言并不是相同的,如果企业属于那些更依赖于外部资金的行业,那么它们能够从垄断的银行结构中获益.特别值得一提的是,D e i d d a和F a t t o u h(2002)考察了垄断竞争的信用市场中经济规模与经济专业化之间的替代关系对金融中介与经济发展的影响.他们认为银行业集中度水平的降低对经济增长有两种相反的影响.一方面,加强了经济专业化的程度,从而提高了金融中介的效率和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导致了固定成本的大幅度增加,从而不利于金融交易的效率和经济发展.这两种不同效应的替代决定了银行市场结构对经济的影响.而集中度的两种相反效应的替代关系是随着经济发展的过程而变化.D e i d d a和F a t t o u h进一步利用跨国工业数据进行研究,他们发现银行集中仅仅对低收入国家的经济产生不利影响,而对高收入国家则不然.因此,他们提出银行集中度与经济的关系的不同取决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低收入国家,银行业的竞争更可能促进经济增长,而在高收入国家,则不足以弥补成本增加的损失.国际清算银行等的有关数据也表明,由于金融自由化进程的推进,发展中国家银行业集中度在下降;又由于金融全球化趋势的加强,银行间的并购与重组,发达国家银行业集中度却在上升.自从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我国虽然已从一个低收入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低中等收入国家,但总的来说收入水平仍然较低.我国银行业具有较高的集中度,中国银行业的资产和市场份额主要集中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但动态地看,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项指标近年来具有缓慢下降的趋势,而新兴股份制银行上升趋势明显.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内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外国银行进入的速度迅速提升.这意味着我国银行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这将可能使银行的市场份额发生变化.这是否对银行的竞争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是相对集中的组织结构还是相对分散的组织结构更有利于经济增长?目前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非常有限.因此,根据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对此问题进行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推进和拓宽我国银行理论的研究领域,并有助于对我国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参考文献:C a m i n a l,R.&C.M a t u t e s(1997),"B a n ks o l v e n c y,m a r k e t s t r u c t u r e,a n d m o n i t o r i n g i n c e n t i v e s",C e n t r ef o rE c o n oGm o cP o l i c y R e s e a r c hD i s c u s s i o nP a p e r1665,L o n d o n.C e t o r e l l i,N.(1995),"T h er o l eo f c r e d i tm a r k e t c o m p e t i t i o n i n p r o m o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i c a l p r o g r e s s",B r o w n U n i v e r s i t y, P h o t o c o p y.C e t o r e l l i,N.(1997),"T h er o l eo f c r e d i tm a r k e t c o m p e t i t i o n o n l e n d i n g s t r a t e g i e s a n do n c a p i t a l a c c u m u l a t i o n",F e d e r a l R e s e r v eB a n ko fC h i c a g o,w o r k i n gp a p e r:97-14.C e t o r e l l i,N.&P.F.P e r e t t o(2000),"O l i g o p o l y b a n k i n g a n d c a p i t a l a c c u m u l a t i o n",W P,F e d e r a lR e s e r v eB a n ko fC h iGc a g o.C e t o r e l l i,N.&M.G a m b e r a(2001),"B a n k i n g m a r k e t s t r u cGt u r e,f i n a n c i a ld e p e n d e n c ea n d g r o w t h: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e v iGd e n c e f r o mi n d u s t r y d a t e",J o u r n a l o fF i n a n c e56:617-648D e i d d a,L.&B.F a t t o u h(2002),"C o n c e n t r a t i o n i nt h eb a n kGi n g i n d u s t r y a n de c o n o m i c g r o w t h",C e n t r oR i c e r c h eE c oGn o m i c h eN o r dS u d,U n i v e r s i tàd e g l i S t u d i d iC a g l i a r i a n d U n v e r s i tàd e g l i S t u d i d i S a s s a r i,C o n t r i b u t i D iR i c e r c a.G u z m a n,M.G.(2000),"T h e e c o n o m i c i m p a c t o f b a n ks t r u cGt u r e:ar e v i e wo f r e c e n t l i t e r a t u r e",E c o n o m i ca n dF i n a nGc i a lR e v i e w,S e c o n dQ u a r t e r,p p:11-25.G u z m a n,M.G.(2000),"B a n ks t r u c t u r e,c a p i t a l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a n d g r o w t h:A s i m p l e m a c r o e c o n o m i c m o d e l",E c o n o m i c T h e o r y16:421-455.R a j a n,R.G.&M.A.P e t e r s e n(1995),"T h ee f f e c to f c r e d i t m a r k e tc o m p e t i t i o n o nl e n d i n g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s",Q u a r t e r l y J o u r n a l o fE c o n o m i c s110:407-444.R a j a n&Z i n g a l e s(1998),"F i n a n c i a l d e p e n d e n c e a n d g r o w t h",A m e r i c a nE c o n o m i cR e v i e w88:559-586.S c h n i z e r,M.(1998),"O nt h er o l eo fb a n kc o m p e t i t i o nf o r c o r p o r a t e c o n t r o li n t r a n s i t i o n e c o n o m i e s",C e n t r e f o r E c o n i m i cP o l i c y R e s e a r c hD i s c u s s i o nP a p e rn o.2013,L o nGd o n.S m i t h,R.T.(1998),"B a n k i n g c o m p e t i t i o na n d m a c r o e c oGn o m i c p e r f o r m a n c e",J o u r n a l o fM o n e y,C r e d i t a n dB a n kGi n g30:93-815.林毅夫章奇刘明兴,2002:«金融结构与经济增长»,林毅夫发展论坛,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9月26日,h tGt p://c c e r.p k u.e d u.c n.(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责任编辑:治力)601。
一般均衡理论
一般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是经济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由弗兰克·拉普拉斯(Léon Walras)于1874年首次提出,旨在研究一个总体经济系统中多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均衡理论是非线性动态系统的一种新兴的经济理论,最近是不可线性动态系统的理论。
在一般均衡模型中,市场均衡取决于供求双方的穷搜、竞争和行为。
市场均衡不只与总体经济及对策联系在一起,也和各市场之间的均衡有关系。
传统的简单均衡理论只考虑一个市场来研究均衡,而一般均衡理论考虑多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一般均衡理论依赖经济学模型把各种经济活动与相关价格有效地连接在一起,以协调消费者的需求和供给者的供给。
它的基本原理是把所有的经济系统看做一个秩序,当一个确定数量的资源流向不同市场来进行交易时,各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将使社会资源的分配得到最优化。
一般均衡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它可以解释一个经济系统的全部部分是如何达到一种均衡状态的。
一般均衡模型是一个多市场模型,是描述一个含有许多友价格和资源交换市场的经济系统如何处于一种均衡状态的模型。
一般均衡理论有各种形式,可以用多种数学、统计工具来分析,甚至包括模拟技术,用以表达一般均衡模型的解。
一般均衡论的算法有法察计算法、颜塔朗迪蒂算法、Sweeting-Bertsch算法、Carlier-Davesne算法等,并发展出有关一般均衡模型的新解,如高斯维林多市场均衡解、叠加结构均衡解等。
近年来,一般均衡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货币、金融、时变市场等诸多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理论及应用成果。
一般均衡理论也可以用于分析政府的税收、财政、社会福利等政策,以及预测它们对经济的影响,分析需求及供给的变动,以及预测价格的走势。
一般均衡理论所考虑的每种市场及其相互作用,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这支持了均衡的整体状况,使得一个经济体能够正确测量和模拟市场均衡。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在竞争市场中,每个生产者和消费者都是价格接受 者,无法通过自身行为改变市场价格。
产品市场的均衡变动
80%
需求变动
当需求增加时,市场价格上升, 导致供给增加;当需求减少时, 市场价格下降,导致供给减少。
100%
供给变动
当供给增加时,市场价格下降, 导致需求增加;当供给减少时, 市场价格上升,导致需求减少。
国际金融市场的变化,如汇率 波动、资本流动等,也会对国 内货币市场产生影响,从而影 响其均衡状态。
03
一般均衡理论
定义与概念
定义
一般均衡理论是指在所有市场都达到 供求相等的状态时,整个经济系统的 经济行为和表现。
概念
一般均衡理论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 理论,它研究的是整个经济系统在所 有市场上的供求关系和资源配置问题 。
《宏观经济学》第三章产品市 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目
CONTENCT
录
• 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 • 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 一般均衡理论 •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 宏观经济政策与实践
01
产品市场的品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商品和劳务的需求和供给在一定条件下 相等,即市场处于出清状态。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无法获得 充分的信息,导致市场交易的 不公平性。
政府干预的方式
反垄断政策
通过限制垄断企业的行为或拆分大型企业来促进 市场竞争。
提供公共品
政府通过公共投资来提供公共品,例如公共交通 、公共卫生等。
环境保护政策
制定排放标准、征收环保税等措施来减少环境污 染。
信息披露政策
要求企业披露相关信息,以帮助消费者做出更明 智的决策。
概念
在一般均衡状态下,所有商品和劳务的价格都是相等的,市场上 的每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
一般均衡效应
一般均衡效应
一般均衡效应(General Equilibrium Effect)是经济学中的重
要概念,指的是一种经济理论模型,用于分析市场交换的结构和性质,其核心在于关注市场上所有商品和服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整体供
需的平衡状态。
在一般均衡理论中,市场上所有商品和服务之间相互依存,一种
商品的数量变化会影响其他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这种互动关系反映在
供求均衡点上,即市场供需量达到平衡的状态。
此时,市场上所有商
品的价格相互适应,达到了一个稳定的状态。
一般均衡效应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宏观经济政策、国际贸易、金融管理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对于一种商品的征税,这
种政策会使得改变这一商品的价格,从而引起需求和供应的变化,甚
至对其他商品的价格、供求量等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出现整体上的市
场失衡。
一般均衡效应在经济学中属于高级应用领域,需要多方面知识的
支撑,如微观经济学、数学等学科的理论基础。
此外,该理论模型在
实际运用中也需要注意一些限制条件,例如,市场竞争状态、价格信
息等方面的完备性,这些都能够影响理论的准确性。
总之,一般均衡效应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体现了市场上
所有商品和服务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对于分析市场经济和政策制定
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十一章 完备市场中一般均衡的性质 《金融经济学》PPT课件
S s1
suk
(cks
)
0
K k 1
ek 0
K k 1
ck 0
S
s
s1
K k1
eks
K k 1
cks
中央计划者一阶条件 L 0 : ck 0 L 0 : cks
kuk (ck 0 ) 0 kk suk (cks ) s
中央计划者选择的消费计划
ck 0
uk1
0 k
cks
– 中央计划者的约束仅仅是总消费不能超过总禀赋
– 中央计划者在宽泛约束下所选择的资源分配(以及福利状况)代表了任何资 源配置机制所可能达到的福利状况的上限——因而是比较的标尺
2
11.1 最优风险分担
中央计划者问题的求解
中央计划者问题对应的拉格朗日函数
L
K k 1
k
uk
(ck0 )
k
max
ck 0 ,ck1 ,L
,ckS
K k 1
K k 1
k
uk (ck0 )
k
S
suk
s 1
(cks
)
K
K
s.t.
ck0 ek0
k 1
k 1
K
K
cks eks
k 1
k 1
s 1,L , S
中央计划者问题的说明
– 消费者的相对权重k是任意选取的——这里只关心效率(帕累托最优),而 不研究什么样的收入分配(相对权重的选取)是更好的
假设
– 二次型效用:u(c)=-ac2+bc(其中a>0),u'(c)=-2ac+b – 市场组合M的回报就是经济的总禀赋(xsM=es=cs,rM͂ = c͂1/pM – 1)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引言在经济学中,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关联的两个重要市场。
产品市场是指用于交换商品和效劳的市场,而货币市场那么是用于交换货币和金融资产的市场。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两个市场之间的长期稳定的均衡状态。
本文将探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关系,并分析一般均衡的形成机制。
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在产品市场中,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是实现一般均衡的根底。
供给是指厂商愿意向市场提供的商品和效劳的数量,而需求那么代表消费者愿意购置的商品和效劳的数量。
当供求两个方面保持平衡时,产品市场到达一般均衡状态。
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产业结构、生产本钱、技术水平等。
需求那么受到消费者收入、人口规模、价格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供给和需求的变化会导致价格和数量的变化,通过价格和数量的变化,市场会自发地向均衡状态调整。
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不仅仅依赖于供给和需求的平衡,还受到货币市场的影响。
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是指货币供求之间的平衡状态。
货币供给可以通过货币发行和银行贷款来实现,而货币需求那么受到人们对货币的持有动机的影响。
货币持有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指人们为了进行日常交易而持有货币,预防动机是指人们为了防止风险而持有货币,而投机动机那么是指人们为了获得利润而进行的货币交易。
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要求货币供求到达平衡,即货币供给量等于货币需求量。
当货币供给超过需求时,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压力,而当货币供给缺乏时,那么会导致通货紧缩。
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相互关系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依存的两个市场。
产品市场的一般均衡受到货币市场的影响,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也依赖于产品市场的情况。
在产品市场到达一般均衡时,商品和效劳的供求平衡会对货币市场产生影响。
当产品市场供过于求时,会导致价格下降,从而降低货币需求。
而当产品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时,会导致价格上涨,从而增加货币需求。
与此同时,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也会对产品市场产生影响。
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模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经济学中,一般均衡理论是一种用于描述市场经济系统的重要工具。
它以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为基础,探讨了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机制。
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有三个关键条件模型,分别是供给与需求相等、资源配置有效率以及市场完全竞争。
这些条件模型将被本文详细介绍和解释。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
首先,在第2节中,我们会详细概述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模型,并对每个条件进行解读。
接着,在第3节中,我们会解释这些条件背后的意义,包括维持市场稳定性、资源配置有效率方面的重要性以及资源分配公平性的关联。
在第4节中,我们将探讨一般均衡模型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对其局限性进行讨论。
最后,在第5节中,我们将总结本文提出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或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和解释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模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市场经济系统中的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机制。
通过介绍这些条件的意义,本文还旨在凸显它们对于维持市场稳定性、实现资源配置有效率以及保障资源分配公平性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一般均衡模型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剖析其存在的局限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一般均衡理论并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相关知识。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按照要求使用普通文本格式回答。
2. 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模型2.1 模型概述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模型是指供给与需求相等、资源配置有效率和市场完全竞争这三个基本条件。
这些条件在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用于描述和分析市场经济中的均衡状态和运行机制。
2.2 条件一:供给与需求相等在一般均衡模型中,供给与需求相等是实现市场均衡的基本条件之一。
供给表示生产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意愿和能力,而需求则表示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了价格稳定,买卖双方都可以满足各自需求的状态。
2.3 条件二:资源配置有效率资源配置有效率是指在一般均衡模型中,经济活动所使用的有限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金融市场一般均衡分析
1.金融市场基本分析模型
一般情况下考虑只有一种商品的交换经济。
这种商品可以延续两个时期,即:在第一个时期末,经济处于某种自然状态s ,1,2,...,s S =。
注意,所谓的状态集合就是概率论中的样本空间,而其中的状态就是样本空间中的事件。
在以后我们要严格表述状态和状态集合。
消费者-投资人数是I ,1,2,...,i I =。
他们对状态(这里也把自然状态简称为状态)的概率估计由向量1(,...)i i iS ππ∏=给出。
其中0is π>(i ∀和s ∀)。
消费者-投资人i 的偏好由其效用函数(,)is i is U c w 表示。
这里,i c 是第一期的消费水平,is w 是第二期的消费水平。
其中is w 的含义是,第二期的消费水平依赖于状态s 。
另外is w 也有资产的意义。
因为第一期是初始时期,所以与状态s 无关,但是第二期的消费水平与状态s 就直接有关。
因为is w 取决于消费者-投资人在状态s 下的投资,即资产组合。
在第一期的期初,消费者-投资人把他们的资源在现期消费i c 和从一个以j 标记的证券(这里的证券可以是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
)集合J 中选择出来的资产组合之间进行分配。
每股证券j 在第一期的期末支付0js φ≥,每种证券已经发行的股份总数是j Z 。
令ij z 表示消费者-投资人i 在第一期的期初(时间0)购买证券j 的股数,则他的资产组合1(,...,)i i iJ z z z 当状态s 发生时所产生的收益is w =ij
js j J z φ∈∑就可以用于第二期的消费。
当金融市场是竞争
和有效时,交易成本和税收不存在,证券和商品都可分,卖空的全部收益都用于投资。
于是,每一个消费者-投资人i 在两期内总可支出的预算就是
0i ij j j J
c P z P ∈+∑ (1.2.1)
其中0P 是一个单位的第一期消费价格水平,j P 是证券j 的价格。
他要在此约束下,实现选择向量(,)i ij c z 的效用最优化
,{(,)}i ij i is is i ij js c z s j J
Max u U c z πφ∈≡∑∑ (1.2.2) 2.金融市场均衡分析
如果市场是完备的,根据金融学原理,那么资产组合就不存在限制。
因此,在每一种状
态s 发生时,都可以从is w =ij
js j J z φ∈∑中解出1(,...,)i i iJ z z z 。
这里只需要利用线性代数中的
求逆矩阵的方法,求出由()js φ构成的矩阵的逆矩阵便可以了。
金融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结论:当金融市场完备时,由()js φ构成的矩阵可以化为对角矩阵。
在很多金融研究中,干脆就用矩阵()js φ的秩来定义金融市场的完备性:金融市场完备的充分必要条件为矩阵()js φ是满秩的。
这样一来,(1.2.1)式和(1.2.2)式的组合选择就可以转化为
0i is s s S
c P w P ∈+∑ (1.2.3)
和
,{(,)}i is i is is i is c w s
Max u U c w π≡∑ (1.2.4) 因为现在第二期的消费水平is w 是一种资产组合,所以在(1.2.3)式中,s P 已经是资产is w 在状态s 下的价格。
其实,由于市场是完备的,s P 和j P 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由(1.2.3)式和(1.2.4)式构造拉格朗日函数,而后对i c 和 is w 分别求一阶均衡分析,就得到
0(,)is i is is
i s S i
U c w P c πλ∈∂=∂∑,对所有i (1.2.5) (,)is i is is i s s S
s S is U c w P w πλ∈∈∂=∂∑∑,对所有i (1.2.6) 其中,在(1.2.5)式和(1.2.6)式中的i λ是对应(1.2.3)式的拉格朗日因子。
由(1.2.5)式和(1.2.6)式,我们就得到
0(,)
(,)is i is is
s S i is i is s is s S s S is U c w c P U c w P w ππ∈∈∈∂∂=∂∂∑∑∑ (1.2.7) (1.2.7)式就是在金融市场完备的经济中,消费者-投资人的选择结果,也是在消费-投资之间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效率结果。
如果注意在得到(1.2.5)式~(1.2.7)式结果的过程中,其中有
0i ij j j J c P z P ∈+∑=0()i ij js s s S j J
c P z P φ∈∈+∑∑ (1.2.8)
这个关系意味着金融市场是出清的。
市场出清与市场完备有极深刻的联系。
从金融数学来说,
的线性代数性质,和金弄清市场完备性,资产组合不受限制(包括市场流动性),矩阵()
js
融市场出清等各自的含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必要的。
对此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比较高深的金融数学专著。
要注意,(1.2.5)~(1.2.7)式不仅是前面1.2.1部分中金融市场均衡的基本涵义的推广,也是前面1.2.3部分中金融市场的价格决定原理的数学表达形式。
所以,它们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