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 知识梳理(填空式答案)
E BA DCF Q P 全球板块分布图ⅰⅱ 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 知识梳理专题5 板块运动 一、板块构造学说 1、六大板块; A :_太平洋_板块;B :_亚欧_板块; C :_非洲_板块;D :_印度洋_板块;E :_南极洲_板块;F :_美洲_板块 P :_生长_边界;Q :_消亡_边界 太平洋_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洋底;_南极洲_板块跨经度最广,_美洲_板块跨纬度最广 2、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_岩石_圈分为__六__大板块,板块在_软流_层上滑动,板块与板块_交界_处地壳活动活跃,板块_内部_地壳较为稳定。
3、板块运动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是_地幔_物质的对流。
地形名称及成因(在板块名称后的空号中填写出该板块在上图中的字母代号)喜马拉雅山脉由印度洋_板块(D )与__亚欧__板块(B )_碰撞_(碰撞或张裂)而成 阿尔卑斯山脉由_非洲_板块(C )与__亚欧__(B )板块__碰撞_(碰撞或张裂)而成 安第斯山脉由_南极洲__板块(E )与__美洲__板块(F )_碰撞__(碰撞或张裂)而成 科迪勒拉山系由_南极洲_板块(E )、_太平洋_板块(A )与美洲_板块(F )碰撞_(碰撞或张裂)而成 马里亚纳海沟、东亚岛弧链由_太平洋_板块(A )与_亚欧__板块(B )__碰撞(碰撞或张裂)而成 东非大裂谷、红海由_非洲_板块(C )与__印度洋__板块(D )_张裂_(碰撞或张裂)而成 地中海由_非洲_板块(C )与_亚欧_板块(B )_碰撞_(碰撞或张裂)而成大西洋由_美洲_板块(F )与_亚欧__板块(B )_非洲_板块(C )_张裂_(碰撞或张裂)而成 4、运用“海底扩张示意图”阐明海底岩石年龄的分布规律 (1)海底地形P 处的是海沟,Q 处是海岭_, V 处是地幔_物质涌升处。
(2)密度较大的是大洋_板块,年龄较轻的 是大洋_板块,E 、F 、G 三处海底岩石年龄 按自老到新依次排列是__EGF __。
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 副本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美洲板块
六大板块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
震源
震中
地震要素震源深度
震中距
地震的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来表示,地震烈度相等的各点的连线称为等震线。
地震的震级越大,震源越浅,受影响地区的烈度越大。
纵波的震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相同,横波的方向与传播的方向垂直。
地壳中含量排名前八位的元素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流水地貌
喀斯特地貌
主要的地貌类型海岸地貌
风成地貌
黄土地貌
上游:落差大,水流急,河谷深切而狭窄
流水地貌中游:流水减缓,河谷宽广,常形成曲流。
曲流是河床受侧蚀的结果凹岸侵蚀凸岸堆积下游:河床平缓,堆积作用强盛,常形成三角洲平原
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而形成的水平曲线。
高中地理第2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第3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教案第一册
第三节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目标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1.结合实例,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和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综合思维)2。
结合实例,分析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综合思维)3。
树立因地制宜,趋利避害,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人地协调观)一、地表形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1.地表形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聚落的概念: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活动而聚居的场所。
聚落包括房屋建筑的集合体,以及与人们生产生活相关的各种设施。
(2)地形对聚落的影响(以我国村落为例)地区规模分布、形态人口2。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1)影响交通线路分布的因素①自然因素:地形、气候、水文等;在自然条件中,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尤为深刻。
②社会经济因素:人口、资源、城镇分布、工农业生产水平、科学技术等。
(2)我国交通线路分布的差异: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交通线路的空间分布表现出西部稀疏,东部稠密的特点。
(3)地形的影响:在平原地区,地形对交通建设限制较少。
在人口稠密的平原地区,交通线路一般呈网络状。
山区地形起伏较大,交通建设的限制性因素较多。
为了减缓道路坡度,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
(4)交通线路选线的原则①依据: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②表现错误!(5)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限制不断降低。
二、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逐步增大,不断地塑造着新的地表形态。
(1)高原地区的聚落呈狭长的条带状。
()(2)平原地区的交通线路形态多呈条状分布。
()(3)陡坡开荒对下游地区没有什么影响. ()(4)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百害而无一利. ()(5)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聚落即房屋建筑的集合体②聚落是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③聚落是一种地表上的人文景观,不受地理环境影响④聚落是人类适应、利用自然的产物,也是人类的活动中心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提示](1)√高原地区的聚落多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呈狭长的条带状。
高一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二篇岩石和地貌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专题5板块运动1、用于解释地壳运动的三大学说的名称(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2、全球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
板块在软流层上“漂浮”。
六大板块的名称(A亚欧板块、B非洲板块、C美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E太平洋板块、F南极洲板块)。
六大板块中除太平洋板块由海洋组成外,其余五大板块都包括海洋部分和大陆部分。
其中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澳大利亚属于印度洋板块。
跨经度最大是南极洲板块。
(必背)3、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
4、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必背)板块边界板块运动形成地貌生长边界(板块张裂)裂谷和海洋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1海沟、海岸山脉2海沟、岛弧链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高大的山脉5、板块运动的驱动力(地幔物质对流)6、读大洋板块俯冲图回答六大板块示意图(1)Q是大洋地壳的诞生处,年龄较年轻,属于生长边界。
P是大洋地壳的消亡处,年龄较老,属于消亡边界。
(2)图中海底地形P处为海沟,Q处为海岭。
V处是地幔物质涌升处。
据图可知,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比,密度较大的是大洋板块,年龄较为年轻的是大洋板块,E、F、G三处海底底层岩石年龄按自新到老依次排列是F、G、E。
(3)下列各类岩石中,在H处常见的是(A)A.玄武岩B.石灰岩C.花岗岩D.大理岩(4)如图中的大洋板块为太平洋板块,则对应的大陆板块名称是亚欧板块,两板块碰撞处形成海沟和岛弧(5)用板块构造学说的理论解释海沟和岛弧的成因。
(必背)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碰撞,大洋板块位置低,密度大,向下俯冲,形成海沟;大陆板块受挤压,向上隆起,形成岛弧。
7、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带、地震带和高大山系的分布(必背)地形举例边界类型(板块运动)相邻板块名称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①大西洋洋脊生长边界(板块张裂)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②东非大裂谷生长边界(板块张裂)非洲板块下次一级板块张裂③亚洲东部(北太平洋西部)深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海沟、岛弧④北美洲西海岸山脉(落基山脉)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⑤喜马拉雅山脉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⑥阿尔卑斯山脉消亡边界(板块碰撞)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⑦安第斯山脉消亡边界(板块碰撞)美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⑧冰岛生长边界(板块张裂)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⑨新西兰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⑩红海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⑪新几内亚岛消亡边界(板块碰撞)印度洋、太平洋、亚欧板块⑫亚平宁半岛(地中海)消亡边界(板块碰撞)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8、将上述12个地形在P1《六大板块示意图》中标出。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本章整合课件湘教版选修1.pptx
专题二
(2)若地层出现倾斜甚至颠倒,说明地层形成后,因地壳水平运动使 岩层发生褶皱,地层颠倒是因为地壳运动剧烈,岩层发生强烈褶皱 所致。 以下图为例,图中A、B、C、D表示岩层,且岩层年龄A>B>C>D。
专题一
专题二
(3)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 ①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 止了沉积过程; ②当时开始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 ③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 雅丹地貌)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
侵 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
蚀 流水 态
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作 用
侵蚀
形 峰 地林 表成等 水漏喀 易斗斯 渗、特 漏地地下貌暗,河一、般溶地洞表、崎石岖林, 、可布溶地性区岩(例石:桂(石林灰山岩水))分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 地质构造图的判读 地质构造图分为剖面图和平面图,通常可按以下步骤进行判读分析: 1.看图例、比例尺。通过图例可以了解图示地区出露哪些岩层及 其新老关系;看比例尺可以知道其缩小的程度。
专题一
专题二
2.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内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
斜还是背斜,地层有无缺失,各层是否含有化石,含有什么化石,化石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
流水
颗粒大、比
积
三角洲(河口)、冲积
(例:黄河三角洲、恒河
沉积
重大的先沉
作
平原(中下游)
平原等)
积,颗粒小、
用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
(整理)第二部分 地貌、岩石和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
第二部分地貌、岩石和板块运动的基本知识一、陆地环境1、地表形态的变化和地质作用地质作用:由于自然界原因,引起地壳的表面形态、组成物质和内部结构发生变化2(1)地壳运动板块概念:岩石圈(地壳和地幔上部软流层以上)被一些断裂构造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
全球六大板块:亚欧、非洲、美洲、印度洋、南极洲、太平洋(全部是大洋板块)需要关注的几处地方:①大褶皱山系、大岛弧链几乎都是消亡边界。
如阿尔卑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安地斯山脉、日本群岛、马来群岛、新西兰等,均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山脉、岛弧链、深海沟。
②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
③冰岛:生长边界。
④安地斯山脉:墨西哥以北的美洲部分为太平洋板块交界,墨西哥以南部分为南极洲板块交界。
运动规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注意:海底岩石年龄由生长边界(大洋中脊)向两侧逐渐变老。
(3)地质构造与构造地貌概念:地壳运动的足迹称为地质构造,形成的地貌,称为构造地貌。
岩层的弯曲变形,叫褶皱。
岩体发生破裂,并且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叫断层。
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1 )利用向斜构造找水,向斜岩层储水好,水量丰富容易找。
向斜构造有利于地下水补给,两翼的水向中间汇集,下渗形成地下水,故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见下图:2) 利用背斜找油气: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
由于天然气最轻,分布于背斜顶部,水最重分布于底部,中间为石油,见下图:3) 利用向斜,背斜确定钻矿位置。
岩层中若含有某种煤矿产层如煤、铁矿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掉了4) 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5) 建筑、工程隧道选址应避开断层,在断层地带搞大型工程易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塌陷,地下隧道应避开向斜部位。
向斜构造在地形上一般表现为盆地,建筑铁路开凿隧道时应避开向斜部位,因为如果在向斜部位开凿,向斜是雨水汇集区,隧道可能变为水道。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专题5 板块运动1、用于解释地壳运动的三大学说的名称⑴大陆漂移学说⑵海底扩张学说:地幔物质从洋脊(海岭)顶部开裂处涌出,形成新的大洋地壳;原有的大洋板块向两侧推移,海底不断扩张,直至海沟处消亡。
洋脊:大洋地壳新生处;海沟:大洋地壳消亡处。
越靠近洋脊,岩石年龄越轻。
⑶板块构造学说:见后面2、六大板块的名称⑴亚欧板块⑵印度洋板块⑶太平洋板块⑷美洲板块⑸非洲板块⑹南极洲板块3、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⑴岩石圈是由若干刚性板块构成的,全球可以划分为六大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⑵由于海底扩张,板块在软流层之上滑动,滑动的结果是产生了大陆漂移现象⑶板块内部相对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是地壳运动的活跃地带。
⑷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张裂或碰撞,造成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一些现象的解释:4、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板块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5、学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火山带、地震带和高大山系的分布________板块与________板块碰撞形成_____________6、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的图例生长界消亡界7、地震概念、横波、纵波波速的区别地震是一种剧烈的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的能量积聚到局部地区,在极短时间内突然释放造成的地球表面的快速震动。
地震发生时,能量从震源处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其中的纵波先于横波到达地表8、震源、震中距、震中、震源深度等地震要素⑴震源:通常把地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
⑵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叫震中⑶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⑷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点与震中之间的距离9、震级、烈度的定义及两者的关系⑴震级: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叫震级⑵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震级越大,震源越浅,受影响地区的烈度越大;烈度还受地质构造和地面建筑的影响。
10、地震大多集中于岩石圈板块交界处,世界两大地震带的名称及分布地区⑴环太平洋地震带: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美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包括西太平洋岛屿和东太平洋的美洲西部地区⑵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它横越亚非欧三洲,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结合地带。
第二讲 岩石与地貌
第二讲岩石与地貌1.板块运动板块的划分:全球岩石圈课分为六大板块,这些板块在软流层之上滑动。
其中大洋板块为太平洋板块。
2、板块的特性与运动: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板块作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对流;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
板块张裂地带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在板块相撞挤压地带,常形成山脉,当大洋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当大陆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
3、地震的相关概念: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
地震时,人们先觉察到的是地面的上下颠簸,接着是左右前后的摇晃。
震源,通常把地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引起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位置叫震中;震源深度:震源到震中的垂直距离成为震源深度;震中距:地面上任意一点与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
震级:地震所释放能量的大小叫震级。
震级每升高一级,能量就增加约30倍。
烈度:地震的破坏程度用烈度表示。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不同地区的烈度则不一样。
同一次地震中,离震中越近,烈度越大。
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因为我国处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的交界处。
4.岩石与矿物岩石分类与特征:岩浆岩: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岩石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煤等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包括大理岩,板岩、片岩等5.地貌喀斯特地貌:我国西南各省该地貌十分常见,如:路南石林、桂林山水等黄土地貌:我国黄土高原是典型的黄土地貌,在流水的侵蚀下,形成塬、梁、峁等地形。
黄土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海岸地貌:有海蚀崖、海蚀洞、海蚀柱等海蚀地貌;沙滩、沙洲、沙堤等海积地貌。
风成地貌:常见的有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风蚀地貌;沙丘等风积地貌。
流水地貌:河流地貌是流水地貌的主要表现形式。
上游以侵蚀为主,下游以堆积为主。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中图版(上海)必修1第二篇 岩石与地貌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中图版(上海)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4小题每题3分共计42分)1.(1)图中洲地()1.(2)竹叶形洲尾形成是由于()A. 洲头沙粒更细B. 面积持续变大C. 洲尾指向上游D. 整体向下游移【答案】D【解析】(1)由图文信息“洲头钝状短粗洲尾削尖延长”可得迎水侧的洲头水流速度快沉积物的颗粒大 A错误图中洲地面积不会持续变大 B错误洲尾指向河流的下游 C错误图中洲地的形成是由于流水作用形成的由于三峡在枯水期放水水流速度增大从而使得图中洲地整体向下游移 D正确故选D【答案】C【解析】(2)从图示信息可得竹叶形洲尾河水从两侧汇集流水持续冲刷从而形成了削尖延长的形状 C正确故选C2.(1)为了实现当地脱贫致富国家拟建一条连接甲村和乙村的高速公路最为合理的选择方案为()2.(2)选择该设计方案的最主要原因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C【解析】(1)山区修公路的原则是尽量少穿越等高线高速公路速度快应减少弯道、降低坡度读图可知方案①、④绕行太远方案②线路与等高线垂直穿过坡度陡方案③弯道少且坡度较缓是最为合理的选择方案故选C【答案】A【解析】(2)高速公路车速快弯道行车危险之所以选择③设计方案最主要原因为提升行车速度减缓道路坡度是提高车速的措施不是最主要原因联系沿线的大城市不是村落不经过煤矿开发煤炭资源不是主要原因故选A3.(1)小明发现雅丹垄脊两端高度差异大下列解释合理的是()B. 向阳端植被护坡作用明显C. 迎风端风力侵蚀强度较大D. 当地风向风力年际变化大【答案】C【解析】(1)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由于高速大风的长期吹拂迎风坡因风力强而侵蚀作用强逐渐形成了陡峭的地形背风坡因风力小而侵蚀作用较弱坡面相对和缓所以呈现出雅丹垄脊两端高度差异大的景象故选C【答案】B【解析】(2)分析可知该地位于柴达木盆地吉乃尔湖附近风力较大水上雅丹地貌受到湖浪的不断拍打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坍塌现象故选B4.(2015·浙江卷)下图为“某地形剖面图” 图中①~⑧为岩层编号其年代由老到新据此回答小题图中甲、乙两地的地质地貌叙述正确的是()A. 甲—背斜岩层受到水平挤压成山B. 甲—向斜槽部岩层向下弯曲成谷C. 乙—背斜顶部受张力被侵蚀成谷D. 乙—向斜上覆岩层差别侵蚀成谷【答案】C【解析】图中显示了岩层的新老关系和岩层运动的方向根据图示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地质构造名称甲处岩层中间新、两翼老应为向斜 A选项错误向斜槽部因受挤压比较坚实不容易被外力侵蚀而保留下来成为山地 B项错误乙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故D选项错误背斜顶部因为受到张力的影响比较容易被外力侵蚀掉成为谷地故C选项正确5.(1)甲乙两地是新开垦的土地油菜单产量坡地乙高于甲地在人工指标相同的情况下乙地高产的原因最可能是()5.(2)若在丙处速降陡崖取值最大相对高度准备的绳子适宜的长度是()A. 太阳辐射量大B. 土壤肥沃C. 降水量大D. 气温高【答案】【解析】【解析】6.如图中能正确反映地震地区地壳运动状况的是()A.B.C.D.【答案】A【解析】7.(1)关于图中所反映信息表述正确的是()7.(2)当地为发展旅游业打算修建一条直达山顶的观光索道最合适的选线是()7.(3)若在当地的陡崖处开发攀岩运动项目运动员安全绳的长度至少为()A. 图中河流的流向为从东北流向西南后再向南B. 陡崖的相对高度大于100米小于300米C. ②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比①地多D. 甲丙两地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答案】C【解析】(1)根据等高线的弯曲可知图中河流的流向为先自南向北流再向东北流 A不符合题意图中等高距是50米在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3条所以陡崖的相对高度在100~200米之间即大于100米小于200米 B不符合题意甲地位于山谷东部海拔高不是一年四季都能看到海上日出 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A【解析】(2)由题中图可以看出从甲处到山顶经过河谷处且坡度较小适合修建观光索道 A正确故选A【答案】C【解析】(3)图中等高距是50米在陡崖处重合的等高线有3条所以陡崖的相对高度在100~200米之间即大于100米小于200米运动员安全绳的长度至少为205米故选C8.(1)甲、乙、丙、丁四处中能看到日出的是()8.(2)假设甲、乙、丙、丁四处中各有一座50m高的发射塔则考察期间正午时分影子最短的发射塔位于()A. 丁处B. 丙处C. 乙处D. 甲处【答案】【解析】【答案】【解析】9.(1)“清水断崖海岸”地质作用强烈其内、外力作用主要表现形式分别是()9.(2)从气象角度考虑中国大陆游客到“清水断崖海岸”游览的最适宜时间是()A. 地壳运动和海水侵蚀作用B. 岩浆活动和海水沉积作用C. 地壳运动和冰川侵蚀作用D. 岩浆活动和流水沉积作用【答案】A【解析】(1)地壳运动形成巨大的断层海水侵蚀作用形成海岸景观故选A【答案】D【解析】(2)这里处于台湾山脉的东南坡处于冬季风的背风坡所以冬季这里气温偏高降水较少风力也较小适于游览故选D10.(1)甲图的地貌名称是()10.(2)乙图所示地貌的形成原因是()A. 三角洲B. 沙丘C. 冲积扇D. 背斜【答案】C【解析】(1)甲图所示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附近应该是冲积扇它主要是由于河流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泥沙沉积而形成【解析】(2)由乙图所示可知该区域河流分叉多而且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所以该地貌类型是河口三角洲在河流入海口地区河流水流缓慢再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泥沙易沉积形成三角洲故选B11.(1)下列板块中属于大洋板块的是()11.(2)喜马拉雅山成因是()A. 太平洋板块B. 非洲板块C. 北冰洋板块D. 南极洲板块【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2.(1)比较上面两幅地图的比例尺()12.(2)中国政区图的比例尺是1:70000000 在该图中测得成都到北京的直线距离是3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A. 中国政区图比例尺大B. 四川省地图比例尺大C. 两幅图比例尺一样大D. 比较不出大小【答案】B【解析】(1)相同图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范围越小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相同图幅中国政区图比四川省地图范围大比例尺小内容简略四川省地图比中国政区图范围小比例尺大内容详细故选B【答案】D【解析】(2)根据比例尺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3厘米×70000000=210000000厘米=2100千米故选D13.(1)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原因是()13.(2)X区和Y区的玄武岩厚度存在差异是因为()A. 流水侵蚀B. 岩层褶皱C. 风沙侵蚀D. 岩层断裂【答案】D【解析】(1)导致该区域分异为X区和Y区的主要作用是内力作用A.流水侵蚀属于外力作用不符合题意B.图中岩层没有弯曲变形所以不属于褶皱不符合题意C.风沙侵蚀属于外力作用不符合题意D.图中X区和Y区是岩石发生断层形成的符合题意【解析】(2)A.玄武岩均是由岩浆喷发而成物质基本上无差异不符合题意B.岩浆冷却凝固只是气温的变化薄厚差别不大不符合题意C.受外力的侵蚀作用侵蚀强烈的薄侵蚀轻的厚符合题意D.根据沉积岩的分布可知该地地壳运动基本上无差异不符合题意故选C14.(1)我国西北地区的河流中三种搬运形式同时存在的月份是()14.(2)不同流速作用下同一粒径的砾石搬运形式为()A. 1月B. 3月C. 8月D. 10月【答案】C【解析】(1)三种搬运方式对应的流速和被搬运物质的颗粒大小不一样西北地区河流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 8月时水量最大因此8月时三种搬运方式同时存在故C选项正确故选C【答案】B【解析】(2)三种搬运方式对应的流速由快到慢分别是悬移、跃移和推移故B选项正确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5.(1)地球的________被________分割成六大板块阿拉伯半岛属于________板块中南半岛属于________板块15.(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未来地中海将会________ 而红海将会________15.(3)请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的形成过程【答案】(1)岩石圈, 断裂带, 印度洋, 亚欧【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球的岩石圈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读图可以看出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属于亚欧板块【答案】(2)消失, 扩大【解析】(2)根据板块运动的方向可知地中海位于板块挤压处面积会不断缩小红海位于板块张裂处面积会不断扩大【答案】(3)印度洋板块向北俯冲遇到北边亚欧板块的阻挡产生强大的南北向挤压力致使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区隆起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解析】(3)根据板块运动学说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是由于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挤压碰撞处而形成的16.(1)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几乎全部位于大洋上?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都属于亚欧板块吗?16.(2)在板块边界一般形成什么样的地形?16.(3)试分析红海、地中海、大西洋未来的变化趋势及原因【答案】(1)太平洋板块不是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解析】(1)略【答案】(2)在消亡边界形成高大的山脉、高原、岛弧、海沟等在生长边界形成海岭、裂谷、断层等【解析】(2)略【答案】(3)红海、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它们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处于不断张裂中地中海的面积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消亡边界【解析】(3)略17.(1)从岩层形态看地质构造 A处是________构造17.(2)图中C处形成山谷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3)图中B、C两种地质构造利于储存石油的是________ 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___17.(4)图中所示岩石按成因属于________【答案】(1)断层【解析】(1)图中A处岩层有明显错动和位移为断层构造【答案】(2)背斜顶部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解析】(2)C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 C处形成山谷的原因是背斜顶部受张力岩层较松散容易被侵蚀成为谷地【答案】(3)C, B【解析】(3)由图可知图中B处岩层向下凹陷是向斜构造向斜构造有利于储存地下水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C处岩层向上拱起是背斜构造背斜构造有利于储存油气资源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答案】(4)沉积岩【解析】(4)图中岩石具有层理构造其按形成原因属于沉积岩18.(1)有AC、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取________线理由________18.(2)甲、乙、丙三处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________最好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18.(3)若B、D两地(B、D两地图上距离3厘米)有高山电缆车相通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电缆车从D山顶到B大约需要________分钟【答案】(1)AC, 虽然线路长但可顺地势自流送水【解析】(1)AC、BC两种把水引到C处的方案应选取AC线理由是AC虽然引水距离较长但A处水库引出后水可以顺着地势进行自流而C处地势比B处高不便于自流引水需要抽水【答案】(2)丙处, 地势平坦有利于修梯田丙处的地势较低有利于引水灌溉【解析】(2)甲、乙、丙三处选其中一处修梯田以丙处最好理由是丙处等高线稀疏说明地势平坦有利于修建梯田丙处的地势较低有利于引水灌溉甲、乙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不适合修建梯田【答案】(3)30【解析】(3)B、D两地图上距离3厘米结合比例尺两地实际距离为6千米电缆车的速度是每分钟200米因此乘电缆车从D山顶到B大约需要30分钟。
2018.4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地壳活动,岩浆活 动,变质作用,并 形成地面的隆起和 凹陷。
引起地壳表层物质的风 化侵蚀、搬运和堆积, 削低高地,填平凹地。
外力 作用
专题7 地貌
流水地貌
侵蚀、搬运 、堆积
What Where Why Which How
是由流水作用塑造的地表形态
河流上游
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岩层常保存有沉积 时期的动植物化石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
:
变质岩的形成过程
接触带
石灰岩
(高温 )
变质
石灰岩
大理岩
岩浆
变质带
岩浆
3、变质岩(metamorphic rock)
高温高压下形成,岩性致密 代表岩石:大理岩、石英岩
大 理 岩
说出以下属于何种岩石?
• 华山、衡山、普陀山、黄山 • 长白山、富士山、印度德干高原 太湖石、白云岩、煤、 石英岩、片岩、板岩 张家界 泰山
地下喀斯特
石芽、溶蚀盆地、落水洞、 溶洞内:石钟乳、石笋、石 孤峰、峰林 柱 、地下河等
利——旅游资源丰富;弊——农业生产、工程建设方面
专题7 地貌 海 蚀 地 貌
海岸地带受风浪、海水、潮汐、生物、气候、入海河流等因素共同 影响形成的地貌 海蚀地貌
Where Why
What
海积地貌
杭州湾以南,包括山东半岛、辽 杭州湾以北,除山东半岛、辽 东半岛 东半岛 海浪等侵蚀 泥沙堆积 沙滩、沙洲、沙堤等 开发旅游业、滩涂养殖等
下切侵蚀 峡谷 水利发电
河流中游
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曲流 防洪防汛
河流下游
堆积作用 三角洲平原 航运、灌溉
专题7 地貌
2020 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岩石圈与地表形态2地表形态的变化ppt课件 湘教版必修1
必备知识· 素养奠基
一、内力作用与外力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 来源
地球运动旋转能和引力能以及放
热能
射
岩浆活动
性元素衰变产生的
太阳辐射能
地球外部, 主要是
表现 地壳运动、
、变质作 地壳表层物质的破坏、搬运和堆
形式 用、地震等
积
在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中,同时起作用,它们作用的结果往往交织
【典例示范】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安第斯山脉南北狭长的原因是( )
A.沿经线方向发育 C.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B.沿火山地震带发育 D.沿海陆作用边界发育
【思路点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 识记板块的分布图。 (2) 掌握一些重要山脉、岛屿、海沟、海域等板块交界地带的板块名称及边界。 【解析】选C。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和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可知,该山脉位于美洲 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交界处,由两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沿板块作用边界发育。
(2)火山喷发的类型。
[ 辨一辨]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①褶曲的基本形态可分为向斜和背斜。 ( √ )
②背斜谷和向斜山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 × )
③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位于欧亚板块。
④火山由火山口和火山锥两部分组成。 ( √ )
⑤华山是典型的断块山。
(√ )
(×)
三、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化作用与地表形态: (1)风化作用:在 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原地发生的破坏作用。 (2)风化作用类型。
在背斜处开采煤炭等,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在向斜处开采煤炭,易发生透水事故。
(3) 工程建设——避开断层带。 在断层地带建大型工程易诱发地震、滑坡,导致渗漏等不良后果,造成建筑物坍 塌。同时断层能加大地震烈度,地震发生时,有断层处的地区烈度会变大。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复习题(选择题)_2014051609312352403分解
会考自我复习与检测——第二篇岩石与地貌【会考】1、从板块构造理论看,与喜马拉雅山脉形成有关的两大板块是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 B.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会考】2、下列地貌中,因板块碰撞形成的是A.海岭 B.海沟 C.裂谷 D.峡谷【会考】3、下图为“太平洋东部洋底地层年龄分布图”,图中数字为地层年龄范围,单位为100万年,据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地中,位于洋脊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会考】4、下列岩石中,属于变质岩的是A.花岗岩 B.玄武岩C.石灰岩 D.大理岩【会考】5、下列岩石中,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作用下,由原岩石矿物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是A.石灰岩 B.大理岩 C.花岗岩 D.玄武岩【会考】6、按岩石成因分类,石灰岩属于A.沉积岩 B.变质岩 C.喷出岩 D.侵入岩【会考】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铝 B.硅 C.氧 D.铁【会考】8、陕西靖边有一种红砂岩沉积地貌,砂岩上的纹路颇似波浪,该红砂岩层的特征之一是A.岩石矿物晶体颗粒较粗B.岩石表面多气孔C.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D.具有明显的片理构造【会考】9、长江上、中、下游各河段水流特征差异明显,河床特征也各不相同,其中曲流主要发育于长江的A.河源区B.上游 C.中游 D.下游【会考】10、下图所示地貌景观所属的地貌类型多见于我国的某地形区,该地形区是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 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会考】11、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钙、磷并适合农作物生长的土壤多见于A.流水地貌 B.黄土地貌C.喀斯特地貌D.海蚀地貌【会考】12、2011 年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中首篇的撰写日期(5 月 19 日)定为中国旅游日,徐霞客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喀斯特地貌,我国四大高原中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的是A.黄土高原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青藏高原【会考】13、从形状特征看,等高线地形图上指向低处的等高线凸出部分是A.洼地 B.山峰 C.山谷 D.山脊【会考】14、右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适宜开展攀岩运动的是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丁处【会考】15、以下等高线地形图中有一火山口湖,该湖位于A.甲处B.乙处 C.丙处 D.丁处【会考】16、下列有关地貌与经济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A.喀斯特地貌区适合建设水库大坝 B.海积地貌形成的海岸有利于大型船只泊靠C.坡度超过25°的山地不适合发展种植业D黄土地貌的黄土富含钙磷不适合农作物生长17、六大板块中,几乎全在海洋的是A. 印度洋板块 B.非洲板块C.美洲板块D.太平洋板块18、大西洋海底分别属于六大板块中的A.一个板块B.两个板块C.三个板块D.四个板块19、印度半岛和阿拉伯半岛属于下列板块中的A.亚欧板块B.印度板块 C.非洲板块D.印度洋板块【易错】20、下列地区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的是A.红海 B.地中海 C.雅鲁藏布江 D.马里亚纳海沟21、下列应用板块构造理论对地质地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 大西洋、北冰洋均由板块张裂而产生B. 台湾山脉由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而成C. 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使古地中海一部分消失D. 北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弧状岛链是新大洋地壳的诞生处22、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分析,我国西藏、云南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是A.位于热带,光照资源丰富 B.位于板块的中部,多火山C.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地壳活跃 D.位于板块碰撞带上,地壳活跃【易错】23、板块学说认为,太平洋西部边缘深海沟是由于A.两个大洋板块碰撞形成的B.两个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C.两个大洋板块张裂形成的D.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形成的【高考】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
岩石与地貌2
读等高线图,回答:
N
Q 840
820 1、图示地区的盛行风是( )
P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
2、Q、P两点相对高度最大(H)可以达到多少米?(
A、H=39.9
C、H=41.9
B、H=40.9
D、H=38.9
[2004江苏卷7-8]
答案:7、C
8、D
图4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读图回答7—8题。 7.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 )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8.a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河流沉积作用 B.湖泊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丹 霞 地 貌
(3)冰川侵蚀:U形谷、韧脊、角峰、冰斗(注意辨别)
思考:这种峡湾地貌,在世界哪些地区多有分布?世界 地理我们还学习过哪些国家或地区有冰川地貌?
二、外力作用与地貌
外力作用 风化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 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 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 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 蚀城堡等
形成冲积扇(出山 口)、三角洲(河 口)、冲积平原(中 下游)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 地区
沉 流水 积 沉积 作 用
颗粒大比重Leabharlann 的先沉积,颗 粒小比重小的 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 中下游(例:黄 河三角洲、恒河 平原等)
风力 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 沙丘、移动沙 丘)和沙漠边缘 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 区(例:塔克拉玛 干沙漠、黄土高原 的黄土)
地质作用与地貌
一、地质作用对地表的影响
地质 作用 能量来源 主要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 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岩石与地貌
专题5 板块运动
一、板块构造学说
动比较活跃的地带。
板块交界区形成的地形:
①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
②扩张着的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直插入地幔中,逐渐熔化而消亡,形成海沟;大陆板块收挤压而上拱,隆起为岛弧和海岸山脉。
(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
③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时形成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举例:
消亡:
落基山脉:太VS美;
安第斯山脉:南VS美;
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印VS亚;
太平洋西部边缘的深海沟—岛弧链:亚VS太;
张裂:
东非大裂谷:非洲板块内部的小板块张裂。
二、地震与火山
1、地震:
①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②纵波(固、液)先于横波(固)到达地表;
③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而不同地区的烈度不一;
④环太平洋地震带(世界主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影响地震烈度的因素:
①自然因素: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地质构造(断层带的烈度大);
②非自然因素:地面建筑。
2、火山:环太平洋火山带、红海沿岸(印VS非)和东非火山带、地中海——喜
3
举例:日本(亚VS亚)多地震,印尼位于三大板块(亚VS 印VS太)交界处,也是火山地震高发区;英国(亚欧内部)等地区少地震。
专题6 岩石与矿物
一、岩石
1、分类:根据成因,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①岩浆岩(火成岩)
(1)定义:由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地下结晶或在地表冷却凝固而成的岩石。
是岩石圈的主体。
(3)代表:
花岗岩(侵入岩,色泽浅)
玄武岩(喷出岩,色泽深),
印度德干高原。
②沉积岩
(1)定义:由成层堆积的疏松沉积物经重新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由植物遗体转变。
③变质岩
(1)定义:原有岩石受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高温高压下,岩石的矿物成分及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的岩石。
(2)分类:无
(3)代表:石英岩(由石英砂岩变质而成)、片岩及板岩(均由页岩变质而成)、大理岩(由石灰岩变质而成)。
2、地貌景观:不同的岩石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地貌景观。
黄山——花岗岩、张家界——石英砂岩、泰山——变质岩。
二、矿物
1、定义:矿物是地壳中一种或多种化学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产物,有比较固定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外表特征。
2、化学元素:
①地壳中已发现有90多种化学元素,含量排前8
钙、钠、钾、镁;
②地壳中的元素绝大多数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长石、云母、方解石、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表示键尾物质组成了键头指向的物质)
例如,长石、石英、黑云母→花岗岩
、钻石即金刚石(南非和刚果),最硬;最软的是滑石。
专题7 地貌
一、主要的地貌类型
1、流水地貌
2、
3、
P 、K
二、等高线地形图
等高线: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各点连接的线投影到平面上所形成的水平曲线。
1、平原:海拔不超过200米的宽广低平地区,由于高度低,起伏小,所以等高线稀疏。
2、丘陵:一般坡度较缓,遍布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
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所以等高线较疏,弯曲处较缓和。
3、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所以等高线密集。
4、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部比较平缓,所以中央部分等高线稀疏,
成之后水坝库容大
三、地貌与经济建设
1、海拔较低的低纬度地区,热量条件好,因水分条件不同而适合发展种植业和畜牧业。
湿润地区的平原,盆地,土层深厚、水分条件好,适合发展种植业。
而干旱地区的高原、盆地则适于发展畜牧区。
海拔较高的山地,土层薄,适合发展林业。
2、高寒、缺氧、多冻土是当时制约青藏铁路建设的三大世界性难题。
3、平缓地形有利于城市发展。
(三)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
A.温度升高,压力降低B.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温度升高,压力升高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2.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A.② B.③C.④ D.⑤
(四)黄土高原上的陕西洛川苹果香甜可口,深受消费者喜爱。
3.洛川苹果种植的自然条件优势是
①黄土梁、黄土峁密布②日照较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降水集中在冬春两季④黄土通透性强,水肥供需协调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4.洛川商家在上海开设果行零售苹果,其利用的上海区位优势主要是
A.消费市场巨大B.集聚效应显著C.劳动力素质高D.运输条件便捷
(五)流水地貌是由流水塑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
5.在右图所示河流的②处,流水作用主要表现为
A.搬运B.堆积C.侵蚀D.风化
6.如果在图示的①、②、③、④四处进行码头选址,比较合适的是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四)形态各异,丰富多彩的坚硬岩石是地球固体表层的重要组成部分。
7、不同大陆板块的碰撞挤压会产生高压环境,能够形成某些种类的变质岩。
下列能够广泛出露这类变质岩的区域是
A. 喜马拉雅山区
B. 日本太平洋岩区
C. 新西兰南北岛屿
D. 冰岛火山带
8、张家界景区群峰林立,山体陡峭、险峻,其主要岩石类型是
A. 石灰岩
B. 片岩
C. 板岩
D. 石英砂岩
(一)2013年12月,日本西之岛南侧200m 在浓烟滚滚中形成了一个新小岛,在不断扩大之后与西之岛连在一起,海拔高度达30米。
9. 对新岛出现的合理解释是
A .背斜岩层向上拱起而成
B .岩层断裂后岩块抬升而成
C .板块碰撞处引起火山喷发而成
D .大洋板块洋脊处岩浆喷涌冷却而成
10.右图为三大类岩石类型和岩浆之间的相互转化示意图,
图中表示新岛岩石类型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1. 新岛形成时产生的浓烟最可能飘向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五)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
12. 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版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A .地震和火山 B. 火山和断裂 C. 地震和断裂 D. 火山和褶皱
13. 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① 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 ② 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
③ 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④ 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六)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14. 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 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 在地表形成 ④ 在地下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5、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
A .喷出岩 B. 侵入岩 C. 沉积岩 D. 变质岩
(五)在我国内陆荒漠里,有一种由一列列断断续续延伸的长条形土墩与凹地沟槽间隔分布
的景观,主要是由坚硬的泥岩层和疏松的沙土层
经外力作用形成的。
甲 乙 丙
丁
16. 在图中字母表示的地质作用中,有可能表示该景观组成岩石形成过程的是
A.a B. d C.e D. F
17. 若b过程中原有的矿物成分及结构发生了变化,则表示该景观的主要岩石类型是
A.甲 B. 乙C.丙 D. 丁
(九)下图中甲图为某地(50°N,100°E)附近近地面等压线图,a、b是直线L上的两点,乙图和丙图分别为甲图沿ab、cd线段的气压变化图。
18. b地所处的位置的风向
A. 西南风
B. 东南风
C. 东北风
D. 西北风
分析:左定理,地砖偏向力北半球右偏
(三)读我国某地历代海岸线变迁示意图。
①
②
③
④
气温
时间
19.此处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是
A.滩涂,海水侵蚀 B.沉积平原,海浪搬运C.三角洲,河流沉积 D.冲积扇,河水冲积
(六)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形状极不规则,大致呈东西走向。
由于人们从谷壁可以观察到从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各个时期的地层,因而被誉为
一部“活的地质教科书”。
20. 大峡谷地区年降水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属于地中海气候
B.终年受来自内陆的信风影响
C.位于谷地水汽难以进入
D.接近副热带,两侧高山阻挡海洋水汽
21. 大峡谷两侧的主要岩石类型和大峡谷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 沉积岩地壳上升
B.沉积岩流水侵蚀
C. 变质岩地壳上升
D.变质岩流水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