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气口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排放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

排放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

排放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篇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试行)》环监[1996]470号第一章总则1.1 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标准、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本《要求》。

关联资料:宪法法律共1部1.2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是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的基础性工作之一,目的是为了促进排污单位加强经营管理和污染治理,加大环境监理执法力度,更好地履行“三查、二调、一收费”的职责,逐步实现污染物排放的科学化,定量化管理。

1.3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应遵循便于采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

1.4 本《要求》适用于一切排污单位排污口的规范化整治。

第二章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范围2.1 一切向环境排放污染物(废水、废气、固体废物、噪声)的排污单位的排放口(点、源),均需进行规范化整治。

2.2 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可分步进行。

试点期间的整治范围应不少于辖区内已开征排污费单位的50%,并应遵循以下四项原则(2.3-2.6)。

2.3 以整治污水排污口为主,兼顾整治废气、固体废物、噪声排放口(点、源)。

2.4 以整治重点污染源为主。

对列入国家和省、市级重点排污单位的排污口首先进行整治。

2.5 以整治列入总量控制指标的12种污染物(烟尘、工业粉尘、二氧化硫、化学耗氧量、石油类、氰化物、砷、汞、铅、六价铬和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污口为主。

2.6 为体现试点的原则,要分别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规范、不同隶属关系的排污单位的排污口进行整治。

第三章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3.1 污水排放口的整治3.1.1 合理确定污水排放口位置。

3.1.2 按照《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设置采样点。

如:工厂总排放口、排放一类污染物的车间排放口,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和出水口等。

3.1.3 应设置规范的、便于测量流量、流速的测流段。

3.1.4 列入重点整治的污水排放口应安装流量计。

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一)

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一)

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一)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1.前言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是保障居民生活环境卫生与健康的重要设施之一,对于其应用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概述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是指对住宅内厨房、卫生间等设施进行排气工程设计规范、材料使用及施工、验收等环节进行规定的标准。

3.标准内容1.排气道应进行合理布局,保证通风流畅,不得出现死角。

2.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排气管材料,并确保管道无缝、封闭。

3.排气管道内壁应保持清洁,无明显杂物积聚。

4.排气口应布置在易观察、方便清洁的位置,严禁设于封闭空间或位置不当的地方。

5.排气口应选用适宜大小,不得小于75平方毫米,或出现异味等不良气体外泄。

6.排气口应修整完好,不得有破损、变歪等情况。

7.排气管道与燃气管道要保持间距,确保排气管不受燃气管热量的影响而发生膨胀、变形等情况。

8.排气管道及其附件施工要合理、牢固,确保长期使用安全可靠。

9.排气管道及其附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结论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关系到居民生活环境的卫生和健康。

本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住宅内部气氛的舒适卫生,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实施建议为有效贯彻落实技术标准,建议以下措施可行:1.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和督促力度,及时排查和纠正违反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的行为。

2.对使用住宅排气道系统的居民进行相关教育,提高其对排气道系统的重视和对系统状态的自觉监测。

3.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持续加大对住宅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

例如,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加强推广力度等。

4.强化排气道施工单位和木工等施工人员对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的专业培训和考核,确保施工质量,降低违规次数和事故发生率。

6.总结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是保障居民生活环境卫生和健康的基本要求,其制定和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规范标准)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技术导则

(技术规范标准)污染源排污口规范化设置技术导则

附件天津市污染源排放口规范化技术要求1 范围适用于本市现有排污单位排放口(点、源)的规范化整治和新建、扩建及改建项目排放口的规范化建设。

2 引用标准以下标准和规范所含条文,在本要求中被引用即构成本要求的条文,与本要求同效。

GB15562.1—1995 GB15562.2—1995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GB8978—1996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16157—1996 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12349—90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HJ/T96-2003 pH水质自动分析仪技术要求HJ/T15-1996 超声波明渠污水流量计JJG711-90 明渠堰槽流量计CJ/T3008.1~5—93 城市排水流量堰槽测量标准HJ/T191-2005 紫外(UV)吸收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技术要求HJ/T76-2001 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75-2001 火电厂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HBC6-2001 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化学需氧量(CODc r)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GB5085.3-1996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18597-2001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当上述标准和规范被修订时,应使用其最新版本3 定义3.1 排放口规范化对污染源排放口排放的污染物种类、数量、浓度(噪声强度)及排放方式进行规范化管理,使其达到便于采集样品、便于自动监控、便于日常监督检查的目的。

4 排放口规范化的原则4.1 一切排污单位都要进行排放口规范化整治或建设工作。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排污单位,必须对排放口进行规范化整治或规范化建设,并安装流量计测量流量,同时做好在线监测的基础工作:4.1.1 国家环保总局确定的国控重点污染源;4.1.2 经市人民政府批准的排放大气污染物的重点单位(含20吨/小时以上的燃煤锅炉企业);4.1.3 城市(镇)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包括工业集中地)的污水处理厂;4.1.4 日平均排放废水100吨或化学需氧量30公斤以上的工业污染源。

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

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

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附件2: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目录:1.依据(标准和规范)2.提供样品及相关资料3.设计、制作工序要求1)设计要求;2)制作工序要求;4.材料进场检查5.运输和堆放6.安装要求7.排气阀及相关配件8.烟道烟帽9.其他注意事项10.施工组织方案编制、供货、安装工期及其他时间配合要求1.依据1.1.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当以下所引用的标准出现废止情况,自动更新为最新标准,并更新相应条款):➢《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住宅排气道(一)》(07J916—1)➢《住宅厨房卫生间变压式排风道图集(II型)》(统一编号:BK2001—02C)➢《住宅厨房卫生间变压式防串烟防倒灌排风道》(广东省推荐标准GJT003)➢《住宅共用变压拔气式五防排气系统》(广东省推荐标准粤12J/T910)➢《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GA∕T798-2008➢《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GB19530-2007➢《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GB∕T17428-2009➢《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GB∕T19978-199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JG/T194—2006➢《住宅厨房及相关设备参数》(GB11228-89)1.2.本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是针对厨房排烟道,不包括卫生间排烟道和商业排烟道。

有关厨卫排气道标准和规范条文

有关厨卫排气道标准和规范条文

有关标准和规范条文对厨卫排气道系统的规定一、厨卫排气道系统标准要求(一)耐火极限要求1、2015年5月1日实施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5。

1。

2条规定。

建筑物耐火等级的建筑构件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应符合《住宅建筑规范》 GB 50368第9.4。

3 条强制性条文规定。

2、强条1;耐火极限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6。

2。

9条规定1、2、3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垃圾道等竖向管道井,应分别独立设置;其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

OOh 的不燃烧体;井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

3、强条2;防火分隔要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6.2.9条规定。

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电缆井、管道井应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

4、空隙填塞密实要求(强条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第6.2。

9条规定。

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其空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填塞密实。

5、排气道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构建耐火试验方法第一部分通用要求》GB/T 9978-—2008。

1的有关规定。

通风管道在标准火条件下的耐火性能试验方法,用来检验通风管道承受外部火管道作用时的耐火性能.《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9978—2008、第12。

1条、12。

2 条规定;试件的耐火极限是指满足相应耐火性能判定准则的时间;第12。

2。

1 隔热性和完整性对应承载能力;如果试件的“承载能力”已不符合要求;则将自动认为试件的“隔热性”和“完整性”不符合要求。

第12.2.2隔热性对应完整性,如果试件的“完整性”已不符合要求,则将自动认为试件的“隔热性”不符合要求。

车辆排气系统设计规范

车辆排气系统设计规范

车辆排气系统设计规范车辆排气系统设计规范1、目的随着环保法规对车辆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排气系统在车辆的系统组成和系统设计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为使排气系统满足各阶段国家及地方法规的要求,提高对排气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质量水平,需对车辆的排气系统的设计提出较规范的要求,以便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参照执行。

2、设计规范2.1 排气系统及消声器的设计输入2.1.1 车辆产品的排气系统的配置和走向,依所配车辆的总体结构布置的需要来设计。

而消声器的性能开发则需要依所配发动机及其对排气系统的具体要求。

在初步设计选型时,应将发动机的有关性能参数及其上的关键件的基准要素等(如曲轴箱后端面与曲轴主轴线的交点坐标、动力线偏移量及倾角等),作为设计条件输入设计,作为消声器选型及性能开发的依据之一。

并根据国家、地方及企业有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对系统和消声器的性能设计目标提出要求,见附录1。

2.1.2 排气系统及其消声器在进行初步选型设计时,必须对系统进行结构方案分析和匹配计算分析,并提供选型设计分析报告,见附录2。

2.2 设计原则2.2.1 排气系统及其消声器的设计,应使排气阻力尽可能的小,以使其对发动机的功率损失尽可能小。

2.2.2 排气系统及其消声器要有较好的音质和较低的音强,即应有较大的插入损失。

2.2.3 排气系统及其消声器要有较好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及较长的使用寿命。

2.3 排气系统的设计要求和布置2.3.1 排气管内径的确定在结构布置允许的情况下,排气管内径应尽可能大些,以降低管道内得气流速度,减少气流阻力产生的功率损失和再生噪声。

一般应≥发动机排气歧管出口内径。

或根据发动机排量等参数,按公式(1) 计算初步确定排气管内径。

D=2 √Q/(πV) (1)式中:Q—发动机排量;V—气流速度,一般取50~60 m/s 。

2.3.2 排气管的布置和转弯,应使排气尽可能顺畅。

管的中心转弯半径一般应≥(1.5~2)D,其折弯成型角应大于90º,以大于120º为宜。

双螺杆挤出机大气排气口设置要求标准

双螺杆挤出机大气排气口设置要求标准

双螺杆挤出机大气排气口设置要求标准摘要:双螺杆挤出机是一种常用的塑料加工设备,其大气排气口的设置对于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介绍双螺杆挤出机大气排气口的设置要求和标准,包括位置、尺寸、数量等方面的考虑。

正文:双螺杆挤出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塑料加工行业的设备,其通过双螺杆的旋转运动将塑料熔融后挤出成型,用于制造各种塑料制品。

在挤出过程中,塑料材料中的气体会被带出,如果不及时排出,会对产品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双螺杆挤出机需要设置大气排气口,以确保挤出过程中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首先,大气排气口的位置是关键。

一般来说,大气排气口应设置在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区域末端,即挤出头附近。

这样可以确保挤出过程中的气体能够尽快排出,避免在产品中形成气泡或气孔。

同时,大气排气口的位置应尽量避免与其他部件的干涉,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大气排气口的尺寸也需要符合一定的要求。

一般来说,大气排气口的尺寸应根据挤出机的规格和产量来确定。

如果挤出机规格较大,产量较高,那么大气排气口的尺寸也应相应增大,以确保足够的排气能力。

另外,大气排气口的尺寸还需要考虑产品的尺寸和形状,以及塑料材料的特性,以达到最佳的排气效果。

此外,大气排气口的数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一般来说,双螺杆挤出机至少需要设置一个大气排气口,以确保挤出过程中的气体能够顺利排出。

如果挤出机的规格较大,产量较高,那么可以考虑设置多个大气排气口,以提高排气效率。

但是,过多的大气排气口可能会增加设备的复杂性和维护成本,需要综合考虑。

总之,双螺杆挤出机大气排气口的设置要求和标准是确保挤出过程中气体能够顺利排出,以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关键。

通过合理设置大气排气口的位置、尺寸和数量,可以有效避免产品中的气泡或气孔,并提高挤出过程的稳定性和效率。

因此,在使用双螺杆挤出机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大气排气口设置。

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江西省工程建设标准DB备案号XXX-XXXX 编号XXX /XX - XX-XXX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ventilatingducts system for residentialkitchen and bathroom(征求意见稿)XXXX-X-X发布XXXX-X-X实施江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目次1总则 (1)2 术语 (2)3基本规定 (3)4部件 (4)4.1 排气道 (4)4.2防火止回阀 (5)5 设计 (7)5.1一般规定 (7)5.2 系统设计 (7)5.3 排气道设计 (8)5.4 进气口设计 (9)5.5 屋顶风帽设计 (9)6施工 (10)6.1 一般规定 (10)6.2 施工准备 (10)6.3 排气道安装 (11)6.4 屋顶风帽安装 (11)6.5 防火止回阀安装 (12)7 验收 (13)7.1 一般规定 (13)7.2 主控项目 (14)7.3 一般项目 (15)附录A 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系统 (16)防串烟、防倒灌性能现场测试和评价方法 (16)附录B 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系统 (17)资料验收表 (17)附录C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系统 (18)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18)附录D 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系统 (19)验收结论 (19)本标准用词说明 (20)引用标准名录 (21)1总则1.0.1为规范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具备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防火、防串烟、防倒灌功能,有效改善厨房、卫生间通风效果,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我省新建、改(扩)建的建筑高度不超过150米的住宅建筑中的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系统设计、施工及部件生产应满足环保与安全要求,并应按系统化原则进行设计选型。

自动排气阀国家标准

自动排气阀国家标准

自动排气阀国家标准对国内电解铝消费的乐观预测,即便消费增速达到25%,也只能增加213.5万吨的电解铝消费量,供应量的增加将远远大于消费量。

因此,仅从潜在增量上来看,国内电解铝市场供应过剩的局面仍将存在。

而存量方面,2006年国内电解铝产量为919万吨,消费量为854万吨,国内市场已供应过剩65万吨。

因此,2007年国内电解铝价格将受到基本面供过于求的影响持续下跌,而春节之后国内各地的铝锭库存出现明显增加的现象也已经表明:供给方面相当宽松。

一、产品概述:产品型号:QB1-10产品名称:单口排气阀产品特点:本阀门为圆桶状式阀体,其内部结构主要有不锈钢浮球。

本阀分为丝扣式和法兰式两种排气阀。

QBI型适用与工作温度≤80℃的管路上,作为排除管路内气体的设备。

二、工作原理:管内开始注水时,浮球会慢慢向上浮起,此时本阀已进行排气。

当达到一定压力的进修,浮球紧顶住橡胶圈,说明空气已全部从排气嘴排出。

三、零件材料:1、阀体、铸铁2、阀盖、铸铁3、浮球、不锈钢4、塞头、橡胶5、排气阀、黄铜6、螺丝、螺帽、元钢四、工洲牌单口排气阀主要尺寸:DN H D D1 Z-фd法兰式15 245 195 160 4-18 20 245 195 160 4-18 25 245 195 160 4-18丝口式15、20 24525、32 24540、50 310一、产品[快速排气阀]的详细资料:产品型号:KP-10产品名称:快速排气阀产品特点:本产品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体积小,排气量大,我厂在原基础上进行大量改进,使KP型更完美,产品合格率可达100%。

本产品用于管道最高点或闭气的地方来排除管内气体su通管道,使管道运转正常,出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如不装此产品,管内气体形成气阻使管道出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管道在运转时出现停电,停泵管道随时会出现负压力会引起管道振动或破裂,该排(吸)气阀就快速吸入大量空气,防止管道振动或破裂,确保管路安全。

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

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

附件2:住宅厨房烟道排气系统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目录:1.依据(标准和规范)2.提供样品及相关资料3.设计、制作工序要求1)设计要求;2)制作工序要求;4.材料进场检查5.运输和堆放6.安装要求7.排气阀及相关配件8.烟道烟帽9.其他注意事项10.施工组织方案编制、供货、安装工期及其他时间配合要求1.依据1.1.除另有注明外,本工程须符合设计、图纸和相关国家、地方及行业标准,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当以下所引用的标准出现废止情况,自动更新为最新标准,并更新相应条款):《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规范》(GB50327-2001)《住宅排气道(一)》(07J916—1)《住宅厨房卫生间变压式排风道图集(II型)》(统一编号:BK2001—02C)《住宅厨房卫生间变压式防串烟防倒灌排风道》(广东省推荐标准GJT003)《住宅共用变压拔气式五防排气系统》(广东省推荐标准粤12J/T910)《排油烟气防火止回阀》GA∕T798-2008《建筑通风和排烟系统用防火阀门》GB19530-2007《通风管道耐火试验方法》GB∕T17428-2009《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0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GB∕T19978-1999《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住宅厨房、卫生间排气道》JG/T194—2006《住宅厨房及相关设备参数》(GB11228-89)1.2.本技术要求及质量标准是针对厨房排烟道,不包括卫生间排烟道和商业排烟道。

废气排放口采样孔规范化的技术要求

废气排放口采样孔规范化的技术要求

废气排放口采样孔规范化技术要求根据国家环保总局《排污口规范化整治要求(试行)》(环监【1996】470号),按照“便于采集样品、便于计量监测、便于日常现场监督检查”的原则,结合《固定污染源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 16157-1996)、《固定源废气监测技术规范》(HJ/T 397-2007)和《固定污染源烟气排放连续监测技术规范(试行)》(HJ/T 75-2007)的要求,规范化废气排放口设置采样孔和采样平台的技术要求如下:1、排气筒(烟囱)应设置监测采样孔、采样平台和安全通道。

2、采样位置应避开对测试人员操作有危险的场所。

3、采样孔。

3.1采样孔位置(1)应优先选择在垂直管段和烟道负压区域。

(2)应避开烟道弯头和断面急剧变化的部位。

(3)应设置在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方向应不小于6倍烟道直径处;以及距上述部件上游方向不小于3倍烟道直径处。

【注: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

(4)安装位置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尽可能选择在气流稳定的断面,但必须满足以下3点要求:***安装位置前直管段的长度必须大于安装位置后直管段的长度;***同时采样孔距弯头、阀门、变径管下游距离至少是烟道直径的1.5倍;***采样断面的气流速度在5m/s以上。

3.2采样孔尺寸(1)在选定的测定位置上开设监测采样孔,采样孔内径应不少于80mm,采样孔管长应不大于50mm。

不使用时应用盖板、管堵或管帽封闭。

(2)对圆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定点在内的互相垂直的直径线上。

若:烟道直径小于或等于0.6m,设1个采样孔;若:烟道直径大于0.6m,在同一断面设两个互相垂直的采样孔。

(3)对矩形或方形烟道:采样孔应设在包括各测定点在内的延长线上,在同一断面的一侧。

***烟道断面面积小于0.2m2,中间设1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0.2~1.0 m2,等距设2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1.0~4.0 m2,等距设3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4.0~9.0 m2,等距设四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9.0~15m2,等距设5个采样孔;***烟道断面面积大于15.0 m2,等距设6~7个采样孔。

排气筒验收要求

排气筒验收要求

排气筒验收要求一、废气烟囱(排气筒)设计要求1.烟囱结构设计应符合《烟囱设计规范》(GB 50051―2002)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的要求。

2.设计烟囱时,应根据使用条件、功能要求、烟囱高度、材料供应及施工条件等因素,确定采用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或钢烟囱。

3.下列情况不宜采用砖烟囱:①重要的或高度大于60m的烟囱;②地震设防裂度为9度地区的烟囱;③地震设防裂度为8度时,Ill、IV类场地的烟囱。

4.烟囱基础一般宜采用板式基础。

板式基础可以是环形或圆形的。

在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壳式基础。

5.烟囱筒壁和基础的受热温度应符合下列规定:①烧结普通鄙土砖筒壁的最高受热温度不应超过400℃;②钢筋混凝土筒壁和基础以及混凝土基础,受热温度不应超过150℃;③钢烟囱筒壁的最高受热温度应符合相关规定。

6.烟囱的荷载与作用可分为下列三类:①永久性荷载与作用:结构自重、土重。

土压力、拉线的拉力;②可变荷载与作用③偶然荷载:罕遇地震作用、拉线断线、撞击、爆炸等。

7.烟囱高度应符合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评要求。

二、废气排气筒(烟囱)规范化整治1.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如国家和省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地区,不得新建排气筒(烟囱)。

2.排放同类污染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排气筒(烟囱)(不论其是否属同一生产设备),在不影响生产、技术上可行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合并成一个排气筒(烟囱)。

3.有组织排放废气的排气筒(烟囱)高度应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规定。

达不到规定要求的,或对排放废气进行进一步处理,或对排气筒(烟囱)实施整治。

4.对有破损、漏风的排气筒(烟囱)必须及时修复。

5.无组织排放有毒有害气体的,凡有条件的,均应加装引风装置,进行收集、处理,改为有组织排放。

新扩改项目,原则上不得设置无组织排放的设施。

6.排气筒(烟囱)应设置便于采样、监测的采样口和采样监测平台。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1屋面排气管的设置标准
屋面排气管是一种排气管道,它利用屋面斜面的分布提升屋面空气的流通,具有不错的排气作用。

正确的设置方法是让排气管与屋面斜面接面,并保持一定的高度距离屋面最少为10cm,距离可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来定,以免影响到屋面的造型。

另外,排气管的安装要求在屋面展拱处进行,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排气管活动性好,还能够将留板圈擦净,确保气密性和水密性;排气管的垂直方向也需要从横向方向加固,让它能够支撑起健全的屋面系统。

底下的密封材料也要特别重视,应该使用聚氨酯泡沫密封,以达到“排气有损耗,免水漏”的要求。

2专业安装
首先,屋面排气要由有经验的屋面施工人员来安装,做好卫生工程处理水分族等此类小细节;其次,施工时要遵守以上相关规范,以此创造一个完善的屋面排气管系统,把排气管和防水层安装完好;最后,必须谨慎选择排气口,要求距离屋面最少保持10cm左右,同时一定要打扁下沉,杜绝出现屋面回采的结构问题。

正确的屋面排气安装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屋面漏水的现象,也能有效的让屋面中的积水蒸发,保护屋面不被污染变色,让室外的环境保持清新。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屋面排气孔设置规范一、编制依据: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2)、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12J201 平屋面建筑构造3)、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二、屋面防水构造做法:屋面防水等级为I 级,屋面采用建筑找坡,泛水坡度为2%。

本工程屋面做法分为三种:A、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B、不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C、种植屋面A/B、上人/非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由上向下)构造为:①保护层:40mn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内配?6@15(双向钢筋)②防水层:1.5mm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二道③找平层:20mm厚DS15干粉砂浆找平层④找坡层:轻集料混凝土(轻质泡沫混凝土)2%找坡(最薄处40mm,随捣随光⑤保温层:20mm厚Creak STP超薄绝热保温板⑥隔离层:1.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⑦基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表面清理,素水泥浆一道C、种植屋面(从上到下)①种植土:500mn改良种植土;②滤水排水层:塑料夹层组合排水板H25; 土工布一层;③保护层:40mn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内配?6@15(双向钢筋);④防水层1:4mn厚改性沥青耐穿刺防水卷材;⑤防水层2:1.5mm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二道;⑥找平层:20mm厚DS15干粉砂浆找平层;⑦找坡层:轻集料混凝土(轻质泡沫混凝土)2%找坡(最薄处40mm,随捣随光;⑧保温层:20mm厚Creak STP超薄绝热保温板;⑨隔离层:1.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⑩基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表面清理,素水泥浆一道。

三、透气孔施工工艺:3.1适用范围:屋面排气系统,属于屋面防潮排气技术领域。

在屋面分部施工中,屋面排气孔是为了及时排除找坡层中的水份,在屋面施工中广泛运用,以确保屋面找坡层中的水份及时排除,不会使防水层下的水份因高温蒸发不出,将屋面防水层顶起,破坏防水层。

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第442条第7项,要求封闭式保温层或保温干燥有困难的卷材屋面,宜采取排汽构造措施。

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

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应用技术标准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是指在住宅中用于排除厨房和卫生间产生的污浊空气的系统。

它的设计和安装需要遵循一定的技术标准,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 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层数和使用功能进行合理规划,确保各房间通风完善,防止污染物互相交叉污染。

2. 确定排烟或排气的位置和通道,通风管道的长度和方向应符合建筑物的布置和层数,以便排气顺畅。

3. 根据排气量、速度和温度等参数,确定风机和通风管道的尺寸和材料,确保能够正常排出污染物。

4. 并应考虑排烟或排气的噪声、振动和震动等参数,以及通风系统的维护和检修等要求。

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的安装应符合以下标准:1. 安装前应检查通风管道的尺寸、密封性和材料是否符合要求,需要密封的地方应使用各种密封材料进行处理,保证不漏风。

2. 安装时应选择合适的位置,确保通风口与污染源之间的距离不超过规定范围,以便正常排气。

3. 安装后应进行测试,检查风机的运行情况、通风管道的漏风情况以及排气量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通风效果良好。

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清洁,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维护和清洁的标准包括:1. 定期检查风机是否正常运行,如果发现异常,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2. 定期清洗通风口和排气管道,防止积灰和堵塞,影响通风效果。

3. 定期检查通风管道的连接是否紧固,以防漏风。

4. 定期检查通风管道的橡胶密封圈和挡风板等零部件的磨损情况,如有损坏及时更换。

住宅厨卫排气道系统的应用技术标准包括设计、安装和维护等方面。

只有符合这些标准,才能保证住宅内的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同时确保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在设计、安装和维护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操作,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屋面排气孔设置规范一、编制依据: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2)、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12J201 平屋面建筑构造3)、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二、屋面防水构造做法: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屋面采用建筑找坡,泛水坡度为2%。

本工程屋面做法分为三种:A、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B、不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C、种植屋面A/B、上人/非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由上向下)构造为:①保护层: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内配?6@150双向钢筋)②防水层:1.5mm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二道③找平层:20mm厚DS15干粉砂浆找平层④找坡层:轻集料混凝土(轻质泡沫混凝土)2%找坡(最薄处40mm),随捣随光⑤保温层:20mm厚Creak STP超薄绝热保温板⑥隔离层:1.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⑦基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表面清理,素水泥浆一道C、种植屋面(从上到下)①种植土:500mm改良种植土;②滤水排水层:塑料夹层组合排水板H25;土工布一层;③保护层: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内配?6@150双向钢筋);④防水层1:4mm厚改性沥青耐穿刺防水卷材;⑤防水层2:1.5mm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二道;⑥找平层:20mm厚DS15干粉砂浆找平层;⑦找坡层:轻集料混凝土(轻质泡沫混凝土)2%找坡(最薄处40mm),随捣随光;⑧保温层:20mm厚Creak STP超薄绝热保温板;⑨隔离层:1.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⑩基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表面清理,素水泥浆一道。

三、透气孔施工工艺:3.1 适用范围:屋面排气系统,属于屋面防潮排气技术领域。

在屋面分部施工中,屋面排气孔是为了及时排除找坡层中的水份,在屋面施工中广泛运用,以确保屋面找坡层中的水份及时排除,不会使防水层下的水份因高温蒸发不出,将屋面防水层顶起,破坏防水层。

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第4.4.2条第7项,要求封闭式保温层或保温干燥有困难的卷材屋面,宜采取排汽构造措施。

排气系统消声器设计技术规范标准

排气系统消声器设计技术规范标准

排气消声系统设计技术规范目录一、主题与合用范围1、主题2、合用范围二、排气消声系统的总称说明及功用三、设计应用1、设计规则和输入2、设计参数的设定2.1尺寸及重量2.2排气背压2.3功率损失比2.4净化效率2.5加快行驶车外噪声2.6插入损失及传达函数插入损失传达函数2.7尾管噪声2.8定置噪声2.9振动3 、系统及零零件的设计3.1系统部署部署原则空隙要求吊钩地点的选用氧传感器孔的部署3.2消声器的容积确立3.3排气管径的选用3.4消声器消声器的截面形状消声器内部结构3.5赔偿器涟漪管球形连结3.6橡胶吊环3.7隔热零件3.8资料选择排气管、消声器内组件消声器外壳体四、参照文件列表一、主题与合用范围1 、主题 :本指南规定了与汽车发动机相般配的排气消声系统的系统般配,零零件设计。

2 、合用范围 :本指南合用于装汽油 M1 、N1 类车的排气消声系统设计。

二、排气消声系统的总成说明及功用排气系统包含排气歧管、排气管、排气净化妆置、排气消声装置、隔热零件、弹性吊块等。

一般地,排气系统拥有以下一些功用:(1)指引发动机排气,使各缸废气顺畅的排出;(2)因为排气门的开闭与活塞来去运动的影响,排气气流呈脉动形式,排气门翻开时存在必定的压力,拥有必定的能量,气体排出时会产生激烈的排气噪声,气体和声波在管道中摩擦也会产生噪声 ,所以在排气系统装有排气消声器来降低排气噪声;(3)降低排气污染物 CO,HC,NOX 等的含量,达到排气净化的作用;典型的排气消声系统如图 1 所示:图1三、设计应用1 、设计规则和输入 :1.1排气系统能很好的将废气顺畅排出,知足发动机的排气背压,功率损失比的要求。

1.2排气系统设计能知足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例要求,详细以下:QC/T57-1993汽车匀速履行车内噪声丈量方法GB16170-1996汽车定置噪声限制QC/T631-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QC/T630-1999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GB1495 -2002汽车加快履行车外噪声限值及丈量方法QC/T58-93汽车加快履行车外噪声丈量方法GB18352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丈量方法GB14365-93声学灵活车辆定置噪声丈量方法GB/T4759-95内燃机排气消声器丈量方法1.3排气系统零零件一定能经受1000 ℃的高温要求以及气流冲击,并保证排气系统靠谱性达到 10 万公里或许三年 (先到者为准 )的要求,并要求在三包期内插入损失不得减少 6dB(A) 以上,功率损失不得增添3% 以上。

室外消防栓的排气孔安装技术标准

室外消防栓的排气孔安装技术标准

室外消防栓的排气孔安装技术标准室外消防栓的排气孔是为了让排水管道中积聚的空气和气泡能够顺利地排出,保证消防栓正常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确保排气孔的功能起到最佳效果,需要遵守以下安装技术标准:
一、排气孔的位置应当选择在消防栓的下侧或侧面,距离排水口不小于100mm,且避免堆放杂物或垃圾的位置。

二、排气孔的大小应该根据消防栓的直径来确定,一般来说,排气孔的直径应当为消防栓直径的1/3,但是不得小于10mm。

三、排气孔应该设置在消防栓与排水管之间的转换点,以便于空气和气泡能够顺利地从管道中排出。

四、排气孔应该设置在消防栓的最高处,以便于排水管道中的空气和气泡能够顺利地排出。

五、排气孔的安装应该使用橡胶垫片或者密封胶密封,以确保排气孔的加固和密封,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

六、排气孔的形状可以选择圆形、方形或者菱形等不同的形状,但是需要确保实用性和美观性兼备。

七、排气孔的数量需要根据管道的直径和长度来确定,一般来说,每
个管道的长度不得超过50m,每隔20m应该设置一个排气孔。

总之,在安装消防栓的过程中,排气孔的设置和安装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来执行,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排气口技术标准

排气口技术标准

QC/taylor产品技术标准QC/taylor 001-2009行李箱排气口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试行)广州达恒塑料五金实业有限公司品质部发布QC/taylor 001-2009前言为了对行李箱排气口产品功能与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产品性能与质量满足设计的要求,特制订本企业标准。

本标准由广州达恒塑料五金实业有限公司品质部提出。

本标准由广州达恒塑料五金实业有限公司品质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红青。

本标准于2009年9月首次发布实施。

广州达恒塑料五金实业有限公司品质部行李箱排气口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行李箱排气口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广汽集团乘用车的行李箱排气口总成。

2 引用标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试验方法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QC/T 15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QC/T 17 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般规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行李箱排气口行李箱排气口总成是安装在汽车行李箱舱左右侧围钣金件上,用以在行李箱罩关闭时排除多余空气的零件。

4 技术要求4.1 行李箱排气口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2 行李箱排气口的结构:由排气口本体,橡胶防尘垫,密封圈构成。

4.3 行李箱排气口外观及表面要求4.3.1 行李箱排气口本体表面平整,棱线清晰,不得有缺损。

4.3.2 冲切孔眼及棱边应光洁无毛刺,并保证能顺利安装。

4.3.3 行李箱排气口本体为注塑件,不得存在起皱、气泡、缩孔、裂痕等工艺缺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C/taylor
产品技术标准
QC/taylor 001-2009
行李箱排气口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试行)
广州达恒塑料五金实业有限公司品质部发布
QC/taylor 001-2009
前言
为了对行李箱排气口产品功能与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产品性能与质量满足设计的要求,特制订本企业标准。

本标准由广州达恒塑料五金实业有限公司品质部提出。

本标准由广州达恒塑料五金实业有限公司品质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红青。

本标准于2009年9月首次发布实施。

广州达恒塑料五金实业有限公司品质部
行李箱排气口技术要求及实验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行李箱排气口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广汽集团乘用车的行李箱排气口总成。

2 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燃烧特性试验方法
GB/T 291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QC/T 15 汽车塑料制品通用试验方法
QC/T 17 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般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行李箱排气口
行李箱排气口总成是安装在汽车行李箱舱左右侧围钣金件上,用以在行李箱罩关闭时排除多余空气的零件。

4 技术要求
4.1 行李箱排气口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4.2 行李箱排气口的结构:由排气口本体,橡胶防尘垫,密封圈构成。

4.3 行李箱排气口外观及表面要求
4.3.1 行李箱排气口本体表面平整,棱线清晰,不得有缺损。

4.3.2 冲切孔眼及棱边应光洁无毛刺,并保证能顺利安装。

4.3.3 行李箱排气口本体为注塑件,不得存在起皱、气泡、缩孔、裂痕等工艺缺陷。

4.3.4 密封圈布置合理,整齐。

4.4 主要部件性能要求见表1。

表1
分类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性能要求
环境类耐热性 5.4 没有不能忍受的扭曲、颜色变化、异味、变形、下垂、变色等其它不希望的结果。

试验后在室温下评判。

表1(续)
分类试验项目试验方法性能要求
环境类
耐湿性 5.5 产品表面无裂纹、白化等缺陷发生。

冷热循环 5.6
不得有无明显的变形、裂纹、色变、
尺寸变化。

耐候性 5.7
不得有无明显的变形、裂纹、色变、
尺寸变化。

安全类阻燃性GB 8410不燃烧或者燃烧速度<100mm/min。

5 试验方法
5.1 标准环境
试验的标准环境应符合GB/T 2918的有关规定。

5.2 试样
供试验用的试样,取自实际装配使用状态下的制品,在不影响制品性能的情况下,亦可采用试验片,试验时模拟制品在汽车上的实用状态。

5.3 试样预处理
试样应从制造后至少放置24h的制品中随机抽取,并在试验前将试样按按第5.1条规定的环境放置不少于4h,再进行试验:如果需要也可由供需双方协商规定其它条件。

5.4 耐热性试验
5.4.1仪器:恒温箱(温度精度±2℃)。

5.4.2 试验过程
调整恒温箱的温度至80℃,将试样放置在恒温箱中12h后取出,立即检查试样。

5.5 耐湿性
5.5.1 仪器:恒温恒湿试验箱。

(温度精度±2℃,相对湿度精度±2.5%)。

5.5.2 试验过程
将恒温恒湿箱调节至55℃,相对湿度95%,至少放置96h后取出,用干燥的清洁布擦干,在第5.1条标准环境下冷却1h,检查样件。

5.6 冷热循环
5.6.1 仪器:冷热循环试验箱(温度精度±2℃,相对湿度精度±2.5%)
5.6.2 试验过程
按表2规定选择试验程序和试验时间,试样至少进行4次以上循环试验,试验结束后立即对试样进行检查,每次循环都由表1规定的试验程序组成,具体规定如下:
表2
试验程序(一个循环)
试验高温室温低温室温高温室温低温室温
项目(80℃)(23℃)(-30℃)(23℃)(55℃)
高湿(95%)
(23℃) (-30℃) (23℃)
试验
时间/h
15.5 0.5 7.5 0.5 15.5 0.5 7.5 0.5
5.7 耐气候性
按照车内一般使用环境,根据QC/T 17《汽车零部件耐候性试验一般规则》8.5“室内强化试验”规定,进行人工强化耐候性试验。

6 检验规则
6.1 行李箱排气口经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产品质量合格文件。

6.2 行李箱排气口的检验分为型式试验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见表3。

表3


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出厂检验型式试验
1 外观
表1 √√
2 耐热性-
3 耐湿性-√
4 冷热循环-√
5 耐候性-√
6 阻燃性-√
6.2.1 型式试验
6.2.1.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 新产品定型时;
b) 生产场所发生变更或生产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
c) 产品设计、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时;
d) 产品停产1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e) 正常生产时,每两个月应进行一次型式试验;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试验要求时。

6.2.1.2 型式试验的行李箱排气口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同一批行李箱排气口中抽取。

检验项目中,安全性要求的检验项目(阻燃性)如有一项不合格,则判该次型式试验不合格,不准复检。

其余检验项目如有其中任一项不合格,允许按不合格的抽样数加倍抽取,进行不合格项的复查,若复查后仍有一项不合格时,判该次型式试验不合格。

6.2.2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项目按表3进行。

6.2.3 抽样方法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文件。

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1 每个零件上应有零件号、制造厂标记。

7.2 行李箱排气口应用包装箱或专用工位器具储存。

7.3 包装箱外应标明:
a) 产品名称、产品型号、标准代号和出厂日期;
b) 制造商名称、注册商标、厂址等;
c) 装箱数量、质量及外形尺寸;
d) 收发货标志、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等。

7.4 专用工位器具外表上的标志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
a) 产品名称、产品型号等;
b) 工位器具尺寸(长×宽×高)。

7.5行李箱排气口应存放于干燥通风的室内,室内空气应对传感器无腐蚀作用。

行李箱排气口禁止与酸碱等有害化学物品及能造成污染的物品同时存放。

7.6 包装箱应充分保证行李箱排气口在运输途中不受到损伤和受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