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编制说明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编辑:日期:2008-7-23加入收藏一、任务来源

《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20068839-T-469),是国家标准委立项的标准化研究课题。2007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信息部即中国物流信息中心承担了《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的编制任务。

二、目的及意义

《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在广泛调查研究和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吸收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确定了社会物流统计指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通过对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进行规定,为我国物流统计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使统计数据能全面、科学地反映我国现代物流业的运行特点、发展趋势和经营效益,使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的物流统计工作进一步规范,从而推动我国物流统计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更好地适应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需要。

三、编制原则

社会物流统计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我们在项目研究中遇到不少的难题。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我们的物流统计工作也要不断完善。这越发体现出《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编制工作的重要性。

在编制《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的过程中,我们立足于整个统计核算体系,通过广泛调查和反复讨论研究,吸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同时兼顾需要与可能,在确定社会物流统计指标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计算方法和数据获得途径进行了说明。

我们希望通过《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一是对物流统计工作具有推动作用,进一步推动省市,特别是企业物流统计工作深入开展。二是具有指导意义,能够具体指导地方和企业开展物流统计工作。三是推动统计体系规范化、标准化,使我们的统计数据信息更加具有可比性和合理性。

四、编制过程

在国家标准委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部门编制的《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涉及社会物流统计标准的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有10多项。2007年,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承担了编制《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任务。

为了更好地完成《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编制任务,我们成立了由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中国商业统计学会、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浙江传化物流基地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物流、统计和标准方面十二位专家组成的项目研究组。

项目组成立后,我们对项目实施做了初步安排,制定了工作方案并设计编写了《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框架。2007年9月份召开了第一次项目组讨论会,对

项目工作方案和框架进行讨论,提出修改意见。会后,专家们根据有关统计核算体系,从统计核算体系的高度,提出了社会物流统计核算体系,对有关物流统计的概念、分类、统计核算原则与方法进行了阐述。这应该是我国物流统计的总纲,有了它《全国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涉及的10多项物流统计的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就有了统一的基础。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浙江传化物流基地有限公司也对《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提出了自己的研究观点,并对指标设计、指标涵义与核算方法提交了书面修改建议。

根据各位专家的意见,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对《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进行了修改充实,提出了《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讨论稿(第二稿)。

2007年11月,召开了第二次项目组讨论会,对《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讨论稿(第二稿)进行讨论修改。

根据专家修改意见,2007年12月我们提出了《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讨论稿(第三稿),再次征求项目组专家意见。

2008年1月,我们召开了《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专家讨论会,邀请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有关领导和专家,对《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讨论稿(第三稿)进行研讨,并就我国现代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工作思路等问题进行了更广泛深入的讨论。

在更广泛征求专家与各界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再次对《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进行修改,提出了《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讨论稿(第四稿),并再次征求项目组专家的意见。

2008年4月,根据专家反馈意见,我们再次进行修改,提出了《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讨论稿(第五稿)。4月23日,我们召开了《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专家讨论会。会议邀请北京市统计局、中国石化集团、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中邮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铁快运股份有限公司、夏晖食品有限公司等单位负责统计工作的同志,与项目总顾问、中国商业统计学会会长、国家统计局贸易外经司原司长翟志宏、中国物资储运协会会长、中国物资储运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姜超峰、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秘书长黄久久、中国物流信息中心副总经济师何辉等有关同志一起,对《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及方法》国家标准进行研讨。与会代表对部分物流统计指标的设置、指标间逻辑关系,以及与国际接轨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和建议。会后,我们再次对标准稿进行了修改。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标准起草小组经过前后二十余次内部研讨和两次起草小组全体会议讨论,最终确定了标准征求意见稿。

五、主要内容及说明

社会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由宏观统计指标体系和企业统计指标体系构成。

宏观统计指标体系包括社会物流总费用、社会物流总收入、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增加值和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

企业统计指标体系包括物流业务运营、物流业务收入、物流业务成本、物流服务价格、物流经营效益、物流资产、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从业人员情况。

物流企业运作绩效指标体系研究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10-09-24 15:11:00 ] 作者:周宇李艺编辑:studa20 -

[摘要]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绩效评价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理论和企业界的普遍关注,当前许多专家学者对企业绩效评价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并且取得了丰硕成果,发表了不少专著。然而对具体到物流行业的企业绩效评价,目前做的努力还不多。本文从五个方面对物流企业运作绩效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物流企业绩效指标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一、国内物流企业运作绩效指标体系的研究现状

国内近年来也逐步重视物流绩效评价的指标选取的研究,结合我国物流业实际情况,王娟、黄培清建立了物流绩效的财务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从四个方面考虑,与商流结合的指标,如销售净利率等;与资金流结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存货周转率等;反映物流投入效果的指标,如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周转率;物流、商流与资金流综合的指标,如净值报酬率;孙宏岭、戚世均等人从物流活动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包括存货、运输、物流成本控制、顾客服务等,虽然能考核物流企业各个部门的相对绩效,但对于整个物流企业而言,缺乏系统性;魏新军等从物流能力、竞争能力、发展能力三个方面来衡量,选择了七个一级指标,即物流成本费用、客户服务、生产率、资产衡量、质量、适应外界环境能力以及客户满意程度。

二、物流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在衡量物流企业绩效时,对于无法控制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均应尽量排除,否则会有失公平,故对于可控制或者不可控制的因素,也应该明确的划分。

2.量化与非量化:量化就是将所要考评的事物或作业予以数量化来表示。物流企业绩效评价过程中,为使公平、合理,避免人为主观成分的介入,应尽量采用量化方式,这样有利于发挥绩效评价对企业的促进作用。

3.财务性与非财务性:有些非财务性指标是绩效衡量所必需的,如技术进步、生产率、市场占有率等,对企业长期运营也极为重要。因此,绩效评价应运用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结合的原则,以保证绩效评价的全面性。

4.单一性与多重性:衡量企业绩效时,为顾及公平合理,不宜采用单一衡量指标评定其绩效,应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使绩效评价更具客观性。

5.长期性与短期性:为避免部门过度追求短期效益,有损企业长期发展潜能,绩效评价指标宜长短期并重。

三、物流企业绩效评价系统基本原则

物流绩效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进行物流绩效评价的基本前提,全面、合理的指标体系是保证评价结果全面性和客观性的关键所在。而建立一套完善的物流指标体系又必须以科学的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