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以水资源为例
¸+¹º» ¼———以水资源为例◇江苏省宝应县画川高级中学 张海潮地理学科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
农业区位因素包括水源、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地理因素和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法规等人文地理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众多,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农业区位主导因素是不同的。
近两年出现了这样一种试题,以水资源为线索,融合水资源的分布特征、水资源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农业生产活动,考查自然地理特征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等知识。
这种试题综合性强,同学们需要结合农业区位因素知识进行解答。
一、答题模板答题模板:农业区位因素+水资源的作用。
(1)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的发展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特征。
区域气候、地形、劳动力和市场等因素存在差异,就会导致农业生产所选择的对象和生产方式存在差异。
这些影响因素被称为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区位因素发生变化,农业生产也会随之变化。
例如,经济的发展导致市场需求发生变化;交70··通的日益发达扩大了农产品的市场销售范围;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得农产品容易储存,扩大了销售范围;优良的育种技术提高了产量,扩大了种植范围;等等。
(2)水资源的作用。
水是发展农业的前提条件,农业活动与水资源关系密切。
水源是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必需。
有灌溉水源的地方,农作物的收成就有保证;缺乏水源的地方,农作物生长受限,从因地制宜的角度来讲,不宜种植农作物。
二、试题例析【例】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河发源于河北省兴隆县,流经河北、北京、天津等地。
一个课外学习小组对右图所示的?河流域局部地区开展研究活动。
(1)活动1:探访?河发源地山楂产业兴隆县是?河的发源地,也是中国的“山楂之乡”,具有悠久的山楂栽培历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山楂文化。
山楂的用途广泛,既可以入药,也能够制作各种食品。
兴隆县一直致力于山楂产业的发展,并建立山楂产业技术研究院,聘请相关专家开发有关山楂产品,改良种植技术,举办“中国71兴隆山楂”产品发布会。
农业区位条件
一、农业的区位因素(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1)气候。
包括降水量的多少、季节分配的均匀与否、热量的多少、光照的强弱以及热量和水分的配合程度等。
(2)水源。
水源的多少对于干旱地区显得特别重要。
(3)地形。
其主要从三个方面影响农业生产。
地形的高度。
由于海拔高度的变化会使得水热条件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产类型。
地形的坡度。
坡度大于25度的陡坡地,不适于发展耕作业,而应该植树种草发展林业等。
山脉的坡向。
迎风坡的背风坡,向阳坡和背阴坡的不同,水热条件也不同,从而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也不同。
(4)土壤。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本条件,不同的土壤类型、土壤成分、土壤质地、土壤层的深度以及土壤肥力的差异,都会影响农作物的种类。
2、社会经济条件(1)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的多少直接影响着农业经营规模的大小,当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经营规模扩大;反之,则规模缩小。
(2)交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交通运输条件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对商品农业的影响最显著。
(3)政策。
国家政策和措施,如鼓励性措施(提供农业补贴、免征农业税、提高产品价格)或限制性措施等都会对农业产生很大的影响。
(4)科技。
科技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科技往往是通过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来影响农业区位的。
通过科技改造自然因素。
如:宁夏平原加强灌溉改造水分条件,发展种植业等。
通过科技改变社会经济因素。
(5)工业基础。
(6)劳动力的数量和素质。
(7)风俗习惯。
比如亚洲水稻种植业就是跟此有关。
、农业1)、农业区位选择:①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②社会经济因素:科技(机械化、良种、水利、电气化,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
在最适宜的地方形成区域专业化生产,从而形成区域性或世界性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高三地理知识点之区位因素
高三地理知识点之区位因素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想知道,高中地理区位因素知识点有哪些,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三地理知识点之区位因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 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1. 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 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农业类型的空间布局与区位分析
春小麦 :长城以北地区
热量差 的地区 纬度高的地区 海拔高的地区
冬小麦: 长城以南地区
东北:春小麦——春播秋收 华北:冬小麦——秋播夏收
中国以冬小麦为主
水稻的分布:
南方(集中):长江流域(最 大)、珠江三角洲等华南各省、 台湾西部平原
北方(分散):华北的河湖洼 地、东北一些河流及山间平原、 西北灌溉区(宁夏平原、河西 走廊)
(2)提高乙地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有( A.扩大播种面积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
(2013年山东卷第26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mm左右但蒸发量达1600mm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众 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 ”的美誉。图甲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乙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气候) (1)新疆的哈密瓜甜又香。
(地形) (2)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
(3)大城市的郊区一般都有农副产品基地。 (市场)
(4)江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 (土壤)
(5)冬季,南方四川等省区的蔬菜供应到东北三省。
(政策) (6)我国大部分省区实行了农村税费改革。
(交通运输)
小麦分布范围
水稻分布范围
我国小麦的分布
我国是世界玉米的产销大国,总产量 仅次于美国。
中国商品棉基地分布图
南疆绿洲区 冀中南、鲁西北、 豫北平原 黄淮平原 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 沿江平原
商品棉基地
花生: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 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地 位最重要的油料作物 Nhomakorabea山东产量最多
中国油料作物分布
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
农业的区位选择(高中地理)
农业的区位选择[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农业区位因素1.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
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1)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再是决定因素。
【特别提醒】影响农业生产的气候因素主要包括光照、热量、降水等,而光照条件和热量条件是不同的。
光照条件主要与太阳辐射的时间长短和强度有关,热量条件主要与气温(积温)高低(大小)有关。
太阳辐射强,气温未必高。
(2)社会经济因素(变化较快)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二、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在农业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但可利用科学技术对不利因素进行改造;社会经济因素(如交通运输条件、科技、市场、政策等)发展变化较快,对农业区位影响较大。
三、农业地域的形成1.农业地域的基本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农业地域的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典例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国土的东南部和西南部。
(2)方式: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3)特点:家庭农场经营;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专业化程度高。
(4)区位优势:气候暖湿;地势平坦开阔;灌溉条件好;土地肥沃;地广人稀。
【易错辨析】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是一般意义上的混合农业吗?提示不是。
我国农耕区饲养家畜、家禽只是作为副业,且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不能算作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产业比重相差不大。
4.农业生产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读下面两幅图,回答问题。
(1)有利影响如果能保持合理的利用强度,土地资源可以为人类持续利用。
(2)不利影响不合理的农业生产会引起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考点一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例1】[2017·天津文综,12(3),9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4)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 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 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1)穿过该地区的特殊经纬线:
纬线①是_23°26′N_
经线②是__75°E____
经线③是___90°E
(3)图示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 该地区生产棉花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8分)
有利条件:晴天多,光照充足;砂性土壤,利于棉花根系伸 展;有高山冰川融水提供灌溉水源。 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不足。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区位分析
1.典型地区:我国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南疆及中亚、西亚、北非(埃及)等
(原因:人多地少,经营规模小;季风气候,多水旱灾害。) (4)请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上分析该国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集中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人均耕地少,种植水稻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亚洲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经验丰富且稻米是人民喜爱的粮食 作物。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1:36:3201:36:3201:36Tuesday, December 15,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1520.12.1501:36:3201:36:32December 15,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2月15日上午1时36分 20.12.1520.12.15
八、混合农业
高三地理农业、工业、港口区位分析课件
工业的区位
3。社会因素
B.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 C.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A。远离水源或上游 A。远离居民区或农田 A。远离居住区
4。环境因素
3)固体废弃物污染 4)噪音污染
三、港口的区位分析
港口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1)良好的避风港 1)水域条件 2)港阔、水深 2)地域条件 3)水源补给 1)具有广阔的经济腹地 (包括交通条件) 地域条件 2)城市为依托 (或天然良港)
廉价劳动力指向 需要投入大量廉价 廉价劳动力 型工业 劳动力
技术指向型工业
技术
技术要求高
1。自然因素 1)工厂厂址(地形)、水源 、原料与燃料
2。经济因素
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交通、劳动力、 科技、政策、基础)
1)国防安全、民族团结需要 2)为了缩小沿海与内地的经济差距的需要 3)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需要 4)个人的偏好 5)工业的惯性 A.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二、工业区位分析
工业指向类型
工业指向类型 主导因素 工业生产特点 原料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原料 成本较高 产品不便于长距离 运输或运输产品成 本较高 需要消耗大量能量 举例 制糖厂、水产品加工 厂、水果罐头厂
原料指向型工业原料产地Βιβλιοθήκη 市场指向型工业 动力指向型工业
市场 动力
啤酒厂、家具厂、 印刷厂等 炼铝厂 普通服装、电子装配、 包带、制伞、 制鞋 集成电路、卫星、 飞机、精密仪表
⑤以鹿特丹城市为依托。
地形平坦、开阔的筑港条件
港口的区位 因素分析
2。社会、经济因素
例1:鹿特丹港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港口的原因?
① 位于欧洲西海岸中心位置,莱茵河的河口附近,河海联运,地理位置优越. ② ③ 终年不冻, 且不淤, 港阔水深,良好的天然良港。
中国农业的区位地理的综合分析
中国农业的区位地理的综合分析一、东北区(黑、吉、辽)1、自然条件分析(1)长冬严寒但夏季温顺,日照时刻较长,一年一熟;年降水量平均达400—600mm,属潮湿半潮湿区,灌溉水源充足。
(2)东北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遍布肥力较高的黑土,对农业机械化耕作极为有利。
(3)冻土广布,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
(4)沼泽地面积专门大,也已通过排干水分来开发利用,但在开发中也引起了气候变干,因此沼泽地开发不宜过量。
(5)本区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农作物在秋季降霜早或春季温度低时会受到低温冷害,农作物大幅减产。
2、农业特色(1)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要紧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2)以大豆、甜菜为要紧经济作物,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
甜菜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松嫩平原为最多。
(3)其它经济作物有亚麻、柞树(柞蚕)、苹果、烤烟等。
二、黄河中下游区(陕、晋、豫、鲁、京、津)1、自然条件分析:(1)多数地点属于暖温带,夏季气温相当高,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大部分地区雨季短,降水集中在七、八两月,春旱(春季和初夏洪涝)威逼农业生产是个普遍问题。
由于气候比较干燥,多数地点灌溉水源不足。
(2)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的许多地点,盐碱危害专门严峻。
(3)黄土高原的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便于耕作,黄土含有许多氮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
但土质疏松,地表无植被爱护,水土流失严峻。
2、农业特色:(1)冬小麦、玉米为要紧粮食作物,要紧分布在华北平原,其次是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黄土高原谷子种植较多,山东丘陵和低山甘薯种植较多。
(2)棉花是本区最要紧的经济作物。
冀、鲁、豫三省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和商品棉基地,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也是重要的产棉区。
本区植棉的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对棉花生长有利;秋季晴天多,对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也有利;再加上粉沙性的土壤适宜棉花根系的生长发育。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气候(光照、降水、热量、昼夜温差),土地(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科技,工业基础,生产历史⑴茶叶生长的有利条件:①气候湿润多雨;②排水良好的坡地;③酸性土壤(红壤)⑵青藏高原生产青稞的自然条件:地势高,气温低,温差大,降水少,光照充足.⑶尼罗河三角洲(南疆)盛产长绒棉的原因:夏季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土壤肥沃,有便利的灌溉条件.⑷澳大利亚畜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①有大面积干旱半干旱区域,草原优良;②自流井多,可供牲畜饮水;③无大型野生肉食动物.⑸西欧(美国东北部)发展乳畜业的有利条件:①纬度高,气温低,云量大,雨天多,光照弱,土壤贫瘠,不适宜发展种植业,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草场面积广阔;地形平坦,平原面积广(新西兰除外)(自然条件)②人口、城市密集,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经济发达,饲料供应充足(社会经济条件)⑹季风气候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 弊:旱涝灾害频繁。
变式:温带季风气候(黄淮海平原)发展棉花种植的有利条件:①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②秋季雨水少,天气晴朗,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
⑺中亚地区农业以荒漠畜牧业和灌溉农业为主,原因:①中亚深居内陆,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适宜发展荒漠畜牧业;②境内有额尔齐斯河、阿姆河、锡尔河等河流,宜发展灌溉农业.⑻城市郊区农业问题:上海市郊区农业(蔬菜、肉、蛋、奶及园艺业)分析区位: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①市场消费量大;②交通方便;③发展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④土地面积小,有利于集约化生产。
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世界和我国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分析⑴热带种植园农业——经营方式:企业化种植园 .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主要分布:南亚、东南亚、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
几种主要的农业区位区位条件分析
几种主要的农业区位区位条件分析农业区位是指农业生产活动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分布和布局。
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是研究特定区域是否适合发展农业、农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农业产业结构的合理性等问题。
以下是几种主要的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1.自然环境条件:自然环境条件是区分农业发展适宜与否的重要指标。
农业需要一定的气候、土壤和水源等自然资源来进行生产。
气候条件包括气温、降水、日照和季风等,不同农作物对气候条件的适应程度不同。
土壤条件需要考虑土壤的肥力、排水性和保水性等因素。
水源条件则需要考虑地下水和灌溉设施等因素。
自然环境条件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土地条件:土地条件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地的质量和面积对农业生产的产量和效益有着直接影响。
土地条件的评价可以从肥力、土层厚度、土壤酸碱度、土地利用类型等方面进行。
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湿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
不同作物对土壤类型和土壤肥力有不同的要求,因此需要根据种植作物的需求来评估土地的适宜性。
3.水资源条件: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农业生产需要充足的水源来进行灌溉、灌溉和养殖等活动。
水资源条件可以通过水量、水质、水利设施等方面来进行分析。
水量指的是水源的丰富程度,可通过水源的流量和水位等来进行评估。
水质需要考虑水源的污染情况,特别是对灌溉水质的要求较高。
水利设施包括水库、水渠和灌溉系统等,对农业生产的水供应起着重要作用。
4.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农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地理位置涉及到交通、市场和资源等方面的条件。
交通条件对农产品的流通和物流有着重要的影响。
交通便利程度可以通过交通网络和交通运输设施等指标来评估。
市场条件包括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需求等方面,具有相对稳定和广阔的市场更有利于农产品的销售。
资源条件包括农业生产所需的劳动力、资金和技术等方面资源的充足程度。
5.经济条件:经济条件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参考因素之一、经济条件包括农业生产的成本和收益等方面。
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
1、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自然条件: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
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坡度过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变化有所不同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
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土地——土壤的酸碱性、肥力、质地及土层的厚度等影响农业生产。
(土壤的肥沃程度,土壤的酸碱性,土地的面积)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
土地资料是有限的。
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在年降水量较少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是水源,农业布局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数量与素质)、技术装备(农机)---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农业的专业化进程生产技术------良种的培育,耕作技术,作物栽培水肥控制、病虫害防治。
种植方式------单、间、套、混连作。
耕作制度-------熟制比如:东北-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一年一熟;南方—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
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光照①通过铺垫反射率大的物体使光照增强,如反光薄膜、鹅卵石等,如西北地区的瓜果;②通过分层套种减少对喜阴作物的光照,如东北地区的人参种植热量①建温室、大棚等增加室内热量,如种植反季节蔬菜;②通过盆栽减少地温对农作物的影响,如帕米尔高原种植蔬菜日温差①通过铺垫热容量小的物体增强日温差,如鹅卵石、砂砾等,从而增加作物的养分积累,如法国罗讷河的葡萄种植;②通过增加水面等热容量大的物体减小日温差,或在土壤表层铺垫稻草等减小日温差,从而避免冻害,如我国北方地区种植大蒜降水①降水少,则采取人工增雨、抽取地下水、跨流域调水、海水淡化等,以及改进灌溉技术,采取喷灌、滴灌等,如以色列地区;②降水多,修建排涝设施,如南美奥里诺科平原;③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则修建具备蓄水、灌溉、排涝功能的水利工程,如我国南方地区风营造防护林等,减少大风对农作物的损害地形①通过修建梯田等改造地形,使之平缓;既增加耕地面积,也减少水、土、肥流失,如东南丘陵地区;②半干旱、半湿润地区通过修筑台田等改造地形,使之减少土壤盐碱化,如华北平原;③湿润地区通过修建花基鱼塘等改造地形,充分利用当地的水热资源发展混合农业,如珠江三角洲;④高海拔地区在湖区修筑台田,既提高了夜晚气温,又获得较便捷的河运,如南美的的喀喀湖周边;⑤平整土地,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壤①增施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②覆盖薄膜、稻草、鹅卵石等,有利于保湿、保温,并能减少土壤养分流失,有利于保持地力;③轮耕、休耕等,保持地力(注:河流洪水泛滥会给两岸耕地带来肥沃的土壤,如埃及的尼罗河流域)面积①扩大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规模,利于大型农业机械操作,提高生产效率,获得规模效应;②退耕还林还草等,减少耕地面积,取得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灌溉水源①一般是强调有河流、淡水湖泊等;②通过修建水利工程等措施确保灌溉水源的稳定供应交通①鲜奶、普通鲜花等要求高速公路等速度快的运输方式;②距市场较远的高档鲜花强调航空运输;③大豆等对时效性要求不高的农产品可以选择运输量大的铁路、水运等方式3、农业区位条件评价分析术语理解记忆区位因素关键词答题术语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气象灾害纬度低(高),(海拔高低),气温高(低),热量充足(不足),影响熟制、病虫害,生长期长(短);距海远(近),降水多(少),(海拔高(低)空气稀薄),晴天多,云量少,光照充足(不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白天有利于有机质的合成,晚上呼吸作用弱,消耗少,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农业的区位选择案例分析
在选择农业区位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 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同时,要注重市场需求的变化, 加强农业科技的创新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05 农业区位选择的 未来趋势
智能化农业的发展
1 2 3
精准农业技术 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农 业生产全过程的精准化、智能化管理,提高农业 生产效率。
政策支持
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畜牧业发 展的政策,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 的支持。
案例三:某地区农业旅游开发的区位选择
农业资源条件
旅游市场需求
该地区农业资源丰富,拥有多样化的农业景 观和特色农产品。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和消费者对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等旅游产品的需求增加,农业旅游 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
农业品牌化建设 培育和推广农业品牌,提高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 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农业多元化发展 鼓励农民发展多种经营,拓展农业功能,推动农业与旅游、 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农业区位选择的创新方向
农业园区建设
规划建设现代农业园区,集聚优 势资源,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和成 果转化,打造现代农业发展的新 高地。
交通便利程度
旅游设施配套
该地区交通便捷,能够为游客提供方便的交 通条件。
该地区旅游设施完善,包括餐饮、住宿、娱 乐等配套设施齐全,能够满足游客的多样化 需求。
04 农业区位选择的 经验教训
成功的经验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
01
成功的农业区位选择往往能够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如气
候、土壤、水源等,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越的条件。
农业技术支持
专题32: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农业区位分析(解析版)-备战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
专题32 地理区位类综合题之农业区位分析【方法指导】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下:(1)自然因素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很多,在进行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一般说来,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人文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中的主要因素。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各地的气候特征;其次根据等高线等信息分析各地的地形特征;然后再结合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林业山地、丘陵地区畜牧业半干旱、干旱地区渔业湖泊、水库、沿海海域水稻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玉米夏季高温多雨、生长季较长的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甘蔗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柑橘气候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2)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3.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社会经济条件、科技条件等人文因素在不断变化,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技术、交通等因素的改进,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自然要素地形基塘农业、鱼塘—台田农业、梯田农业、打坝淤地气候温室农业、大棚农业(气温)土壤改良土壤(盐碱地、红壤)、无土栽培水源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农田水利工程人文要素市场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市场地域扩大交通技术温室农业、大棚农业;机械化、水利化、良种化、化肥化4.经济快速发展,促使我国农业区位选择变化(1)经济发展推动了城镇化的进程,农副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大增,在交通运输条件改善的基础上,在远离城市的广大农、牧地区形成一大批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2)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加了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
(3)经济发展也推动育种技术、栽培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使农作物生产摆脱了传统地域的限制。
农业区位分析的方法
农业区位分析的方法
1、根据经纬度,海陆轮廓等确定具体位置。
2、根据位置和等高线等信息确定气候、地形等自然特征。
3、分析农业区位时一般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去考虑,在分析具体区域时不可能面面俱到,要针对具体区域特点抓主导因素。
4、评价一个区位的发展条件时,一般需分析其优势和限制性因素,不利因素是今后改造的对象,并和将来的发展方向联系起来。
•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 2.社会经济条件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土壤盐碱化、酸碱度偏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农耕区有大量的作物秸秆和精饲料;
②我国大部分农耕区水源充足;
③东部地区交通便利,城市密集,畜牧产品需求 量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按 主要生 产目的 分类
面向本地市场
商品农业 自给农业
面向外地或 世界市场
需要大规 模生产
要求地广人稀, 形成规模化生产 3、分析其他因素:劳动力、机械化水平、科技、历史、政策等
有利条件(区位优势)
不利条件(限制性条件)
提出发 展措施
例1:分析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例2:请分析我国东部农耕区发展舍饲畜牧业的 有利条件。
农业区位分析一般方法
种植业
农 业 区 位 分 析 ( 三 步 )
1、按 劳动对 象分类
畜牧业
通过分析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 条件,来评估农作物在此地的生长情况。 ①草:分析当地草类生长 的气候条件 ②人工饲料、秸秆:分析
牲畜生长 所需要的 条件
饲料
饲料来源 分析水源条件
分析市场需求 分析通往市场 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