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总体规划文本

合集下载

洋县城西规划简介

洋县城西规划简介

洋县城西规划简介
“城市双修”工作是指“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是用再生态的理念,修复城市设施、空间环境、景观风貌,提升城市特色和活力。

“城市双修”是走向品质的营造修补,是城市发展由量的扩展转入质的提升。

我国三十多年来高速城镇化和城市扩张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由于认识和能力的不足,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城市文化、城市品质方面留下大量的问题。

进行“城市修补、生态修复”是治理“城市病”、保障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大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效途径,是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标志。

通过“城市双修”工程,昔日老旧的城市街区逐步转变为居住-工作-休闲一体化场所,重新受到居住者、投资者和旅游者的青睐,大力提升了城市影响力。

与“大拆大建”不同,城市更新主要强调盘活存量而非增量来获得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空间,也对城市发展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要改造的老旧城区来说,尽管物质环境日益衰败,但往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因而在改造过程中,要将如何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使之成为地区复兴的独特资源放入重要的考量标准。

洋县城市更新、街区改造工程是这一理念的切实实践。

洋县,隶属于陕西省汉中市,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生态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

县境内出土了大量的古文物,是一座具有古老文化的历史名县。

洋县街区极具历史特色,具有“古之洋州、汉上明珠,生态
洋县、朱鹮之乡”等美誉。

在对洋县的老城区城镇更新总体规划中,博雅充分考虑了当地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核心文化特色,提出了“人文和谐”古洋州、“生态宜居”新洋县的城市更新目标,并从“设施更新、交通完善、生态更新、风貌更新”等几个方面提出明确的方案。

洋县草坝村生态旅游一期“鹮眺台”建设项目建议书

洋县草坝村生态旅游一期“鹮眺台”建设项目建议书

洋县草坝村生态旅游一期“鹮眺台”建设项目建议书一、规划背景及必要性1.1项目规划背景自1981年朱鹮被重新发现以来,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重视和有关国家的关注,1986年国家在洋县建立了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日本国政府也提供了50万美元的援助。

1987年朱鹮被国家列入一级珍稀保护动物,1992年12月我国实施《朱鹮拯救工程》,1994年11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朱鹮列入“极濒危动物”,级别高于大熊猫和华南虎。

朱鹮在人们心中受保护程度逐渐加深,大家对于朱鹮的兴趣也逐渐浓厚。

据不完全统计位于汉中市洋县的陕西朱鹮救护饲养中心接待的游客逐年增长,尤其是近两年增长尤为突出,2005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数达到四万人。

游人们对于朱鹮的向往早已不限于观看人工饲养的半野生朱鹮而是向往大自然中自由飞翔的野生朱鹮。

洋县是朱鹮的故乡,也是目前世界范围惟一的和最后的野生种群栖息地。

当地各级政府为保护朱鹮也采取了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特别是在朱鹮栖息地保护区禁止采伐、开荒,禁止在农田施用化肥和喷洒农药。

多年来,当地政府还大力开展了植树造林、治理污染等活动,退耕还林10万亩,封山育林20万亩,人工育林40万亩,使这里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40%上升到78%,积极推绿色无公害水稻的种植。

这样既保护了环境、营造了大型生态环境又保护了朱鹮的生长繁殖。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农民不施用农药化肥而造成的农作物减产长期影响收入,农民的生活物质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

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目的意义1.2.1必要性草坝村始终响应上级领导的号召坚持农业生产与朱鹮保护相结合,2003年与WWF合作大力推广种植绿色水稻,开展无公害农业以保护朱鹮的生长。

但是绿色水稻和无公害农业的推广使得农作物产量降低,农民收入下降。

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怎样发展其它产业来带动单纯依靠农业发展起来的村子成为大家关注和寻求出路的重点。

因此依靠旅游发展带动区域经济从而使得农民在不耽误生产的同时提高了生活收入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洋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洋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洋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洋县是一个自然风光秀丽、人文历史悠久的地方,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外流,农村面貌逐渐变得陈旧落后。

为了改善农村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推动农村振兴,我们制定了洋县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

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实现农村生态宜居、产业富裕、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目标,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三、重点任务。

1. 生态环境建设。

(1)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升农田灌溉和排水能力,保障农作物生长需水需肥。

(2)推进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建设垃圾处理设施,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3)加强农村环境整治,治理农村黑臭水体,改善农村环境卫生。

2. 产业发展。

(1)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挖掘本地农产品优势,打造特色农业品牌。

(2)支持农民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民发展种养殖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3)推动乡村旅游业发展,开发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乡村旅游产品。

3. 乡风文明建设。

(1)加强农村道德建设,倡导文明乡风,营造和谐乡村社会环境。

(2)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举办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

(3)加强农村民俗保护,传承乡土文化,保护乡村传统建筑和风土人情。

4. 治理有效。

(1)加强农村基层治理,建设乡村社区自治组织,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

(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权益。

(3)加强农村安全生产监管,确保农村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

四、保障措施。

为确保美丽乡村建设实施顺利推进,我们将采取以下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工作责任,落实工作任务。

2. 加大资金投入,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3.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性,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氛围。

4. 加强督导检查,建立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考核机制,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督导检查。

洋县龙亭三合村公园规划

洋县龙亭三合村公园规划

洋县龙亭三合村公园规划
洋县龙亭镇龙亭村紧扣产业兴旺“关键点”,抢抓“国家级田园综合体先行区”和“三生融合休闲旅游示范区”建设机遇,不断挖掘朱鹮故里、蔡伦封地文化旅游资源,通过发展产业、土地经营、入股分红、盘活资产、领办合作社等多种途径,持续厚植发展优势,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该村依托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产业基地。

累计盘活集体资产总值2120万元,股改量化经营性资产1537万元,村民入股土地3053亩,先后完成10条园区道路工程,建排灌站、拦河坝、蓄水池27座,架设输电线路1.96公里,管道、绿化、渠道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

聚力“双招双引”,陕西果业集团、鸿源有机农业公司、陕西大秦鹮农业公司、安徽中起文化集团、中商华夏物产集团、三秦森工陕西汇尔福公司、大龙绿色养殖场等现代企业成功落户,流转土地6000余亩,建设有机猕猴桃基地、有机水稻创意种植基地、荷文化产业园、荷蛙(荷鱼)共生养殖示范基地、高蛋白质农业示范园、构树基地6900亩和日产10吨鲜鸡蛋智能化养殖场1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效应初步显现,乡村振兴步伐加快。

洋县龙亭镇龙亭田园综合体绿化项目经汉农综办发[2017]28号《关于洋县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三年规划及2017年实施方案的批复》批
准建设,目前该工程已具备招标条件。

洋县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范文

洋县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范文

洋县壮大村集体经济实施方案范文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洋县村级集体经济,夯实基层服务群众的物质基础,结合洋县集体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洋县位于XXX镇南部,距圩镇12公里,7个小组,总人口186户898人,脱贫户43户197人,耕地902亩,山地13200亩。

洋县“两委”班子4人,全村共有党员18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民委员会主任xxx,52岁,村“两委”班子团结进取,各项工作推进顺利。

当前村集体经济主要收入来源为光伏发电、土地流转、村集体公益林收入等,集体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2020年全村集体收入28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7万元,现有村级集体蔬菜大棚10亩,村集体公益林300亩。

二、发展措施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确保2021年底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到28万元以上,形成带动作用明显的集体经济村。

洋县将利用中央、省、市扶持资金50万元,用好当前国家在光伏领域的利好政策,建成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左右的光伏发电站,装机容量约60KW,并网发电后可马上形成稳定收入,每年收益预计达6万元以上。

所得收益30%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解决群众“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和解决“两类重点人员”实际困难;30%用于村集体使用,改善村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40%用于进一步壮大村级生体经济投入。

三、村集体成员对扶持项目发展意愿及决策洋县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已经召开村支委会,村“两委”干部会、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议,一致同意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决议结果在村务公开栏进行了公示,并明确由村务监督委员会实时进行财务监督,做到资金安全、风险可控。

四、工作要求(一)加强监督管理。

加强村级财务监管,建立村级财务审计制度,定期开展村级财务督查。

严格村集体资产承包、租赁、处置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民主程序,重大决策要经过村民代表会议。

完善村集体资产积累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规范村级津补贴、奖金发放,村务、财务要定期公开。

洋县全域旅游实施方案

洋县全域旅游实施方案

洋县全域旅游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洋县地处陕西省北部,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一个潜力巨大的旅游目的地。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旅游发展不够成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足,导致洋县旅游业发展滞后,影响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因此,制定全域旅游实施方案,加快洋县旅游业的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目标定位。

1. 挖掘潜力,充分挖掘洋县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等旅游资源,打造独特的旅游品牌。

2. 提升服务,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旅游体验。

3. 宣传推广,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宣传推广洋县的旅游资源,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实施步骤。

1. 规划设计,制定洋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项目和时间节点。

2. 资源整合,整合各类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文化遗产、民俗风情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品线。

3. 设施建设,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修建、停车场建设、公共卫生设施等,提升旅游服务水平。

4. 产品开发,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包括观光游、体验游、休闲游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5. 宣传推广,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渠道,开展广泛宣传推广活动,提升洋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6. 品牌打造,打造洋县独特的旅游品牌,塑造“美丽洋县、畅游洋县”的形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

四、保障措施。

1. 政策扶持,加大对洋县旅游业的政策支持力度,为旅游企业提供更多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2. 资金投入,增加对洋县旅游业的资金投入,支持旅游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宣传推广工作。

3. 人才培养,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提升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

4. 安全保障,加强旅游安全管理,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五、预期效果。

1. 经济增长,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将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2. 就业机会,旅游业的发展将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就业形势的改善。

3. 社会形象,通过全域旅游实施方案的实施,洋县的形象将得到提升,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树立良好的形象。

洋县万亩茶园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1)

洋县万亩茶园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1)

洋县万亩优质茶园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项目编制单位:项目申报单位:二〇一四年六月目录第一章总论 ........................................................................................ - 1 -一、项目概要 .................................................................................. - 1 -二、可研报告编写依据.................................................................. - 3 -三、可行性研究结论 ...................................................................... - 3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 4 -一、项目建设的背景及由来.......................................................... - 4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9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 - 11 -一、项目区现状 ............................................................................ - 11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 15 -三、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15 -第四章项目建设方案 ........................................................................ - 17 -一、指导思想 ................................................................................ - 17 -二、建设原则 ................................................................................ - 17 -第五章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 18 -一、建设目标 ................................................................................ - 18 -二、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 18 -三、技术方案 ................................................................................ - 19 -第六章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措施........................ - 25 -一、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 25 -二、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 27 -三、法律法规 ................................................................................ - 29 -四、结论及建议 ............................................................................ - 30 -六、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措施.................................................... - 31 -第七章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和进度安排........................................ - 33 -一、投资估算及说明 .................................................................... - 33 -二、资金来源 ................................................................................ - 34 -三、项目建设进度安排 ................................................................ - 34 -第八章效益分析及风险评价............................................................ - 35 -一、经济效益 ................................................................................ - 35 -二、社会效益 ................................................................................ - 38 -三、生态效益 ................................................................................ - 40 -四、风险评价 ................................................................................ - 41 -第九章综合评价 ................................................................................ - 41 -第一章总论一、项目概要1、项目名称:洋县万亩优质茶园种植基地建设项目2、项目建设地点:洋县黄家营镇、黄金峡镇、桑溪镇3、项目法人名称:4、项目法人代表:5、项目主管单位:洋县发展和改革局6、项目性质:新建7、建设年限:三年(2014年11月-2017年11月)8、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及规模:(1)田间工程及配套设施:土地改良,栽植茶苗10000亩。

洋县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洋县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洋县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项目概述洋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县城。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洋县近年来开始着力发展旅游业。

本报告将对洋县发展旅游业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包括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资源整合分析、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等方面。

二、市场分析1.消费者群体洋县周边地区的消费者群体主要包括省内外游客和当地居民。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需求的增加,游客数量呈现上升趋势。

同时,当地居民对旅游消费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

2.市场需求市场需求主要体现在旅游景点、休闲度假、美食文化等方面。

游客希望在洋县能够领略独特的风景、品尝地方美食、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

3.市场规模据有关数据显示,洋县每年接待的游客数量逐渐增加,但与其他发达旅游城市相比,市场规模还有待提高。

三、竞争分析1. 竞争对手洋县周边有一些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旅游城市,如太原、大同等。

这些城市在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宣传推广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竞争力。

2. 竞争优势洋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资源,这些资源是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

此外,洋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其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3. 竞争劣势目前洋县在旅游设施建设、旅游产品开发和市场推广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四、资源整合分析1. 人力资源洋县拥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包括具有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的旅游从业人员,这些人才将是开发旅游业的重要支撑。

2. 自然资源洋县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地质遗迹、矿山资源等,这些资源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丰富的内容。

3. 文化资源洋县的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包括历史建筑、传统手工艺、民俗文化等。

这些资源将成为吸引游客的独特魅力。

五、可行性分析1.发展潜力洋县的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

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可以打造独特的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

2.发展条件洋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同时拥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这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汉中留坝发展规划方案

汉中留坝发展规划方案

汉中留坝发展规划方案项目背景汉中留坝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部,是一个山区县城,全县面积780平方公里。

这个地区的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资源匮乏、经济发展滞后、城镇化水平低等。

因此,需要制定一份发展规划方案,以带动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发展目标根据该地区的具体情况,提出以下发展目标:经济目标1.在2025年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以上,实现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协调发展。

2.增加投资,引入外资,使固定资产总值年均增长不低于10%。

3.提高城乡收入比,增加农民收入。

社会目标1.在2025年前,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基本覆盖,包括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

2.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减少贫困人口,以及城乡差距。

3.提高居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特别是改善山区居民的住房条件。

发展策略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采取以下发展策略:经济策略1.重点发展以旅游、农业、特色工艺、生物制药为主要产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2.发挥区位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开拓市场。

3.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本地就业人才,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社会策略1.完善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

2.建立社会保障体系,落实扶贫政策,减轻贫困人口的负担。

3.加大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可持续发展。

实施方案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和发展策略,需要采取以下具体实施方案:基础设施建设1.扩大电力供应,降低用户电力成本,推进电网改造。

2.加快公路和铁路建设,增加货运和旅客运输能力。

3.加大对水、气管网的改造和扩建,提高供水和供气能力。

4.改善教育和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

产业发展1.加快特色农业、特产加工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2.加强文化旅游业,利用风景区、历史文化遗址等资源开发旅游。

3.大力发展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吸引外资,提高固定资产总值。

生态建设1.加强环境保护,积极承接工业转移和生态移民。

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传真稿)

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传真稿)

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思路纲要一、洋县旅游业发展现状、问题与机遇(一)区域概况洋县位于汉中盆地东部,北依秦岭,南临巴山,汉江横贯,携秦巴之雄风,得天汉之灵气,物华天宝,景色秀美,人杰地灵,人文荟萃,是汉上名城,国宝之乡。

1.国宝之乡、景色秀美—自然地理特征洋县地处汉中盆地东部,地形多样,平川、山地、丘陵兼而有之。

北部属秦岭南坡,由花岗岩、砂岩、板岩组成,一般海拔1000—2000米。

山溪性河流横切山地,流向平原,谷深、流急、潭多,景色宜人。

中部的汉中盆地,海拔500米以下为冲积平原,地势低平,500—600米之间为波状地形。

盆地以南为汉南花岗岩丘陵,海拔600—800米,岗峦起伏,状多浑圆,间有小坝。

汉江横贯全县,形成著名的黄金峡。

较大的支流有溢水,灙水、酉水、金水河等。

洋县地跨凉亚热带与暖温带,气候温润,雨量充沛。

本县特产的黑米、香米、寸米,自古号称“米中三珍”。

树种以马尾松、华山松、桦、冷杉和栎类为主。

林特药材主要有生漆、油桐、龙须草、蚕桑、花椒、栓皮、木耳、天麻、山萸肉、黄连、柴胡、柿子、核桃、板栗等。

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四大国宝——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出现在同一区域,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

2.人文荟萃、汉上名城—人文社会特征洋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有“汉上名珠”之称。

洋县古称洋州,始建置于西魏废帝二年(553年),以祥河之川的洋川得名。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年),由西乡境内迁至今洋县城。

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降洋州为洋县,名称沿用至今。

洋县开发较早,境内发现有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唐宋时期洋县文化发达,苏轼、文同、陆游等人题诗吟咏。

元明清时期,洋县仍是汉中盆地东部的经济文化中心。

洋县地上地下方物遗迹十分丰富。

有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处:蔡伦墓、开明寺塔、智果寺藏经楼、良马寺觉皇殿、华阳镇红石窑村的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

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两处:谢村镇东韩村刘氏庄园和四郎乡清凉寺。

洋县总体综合规划文本样本

洋县总体综合规划文本样本

洋县总体综合规划文本样本洋县总体综合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1.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洋县县域范围内城市建设指导性文件。

第1.2条本规划是对《洋县县城总体规划》(1996—2015)的修编。

上版总体规划是本次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技术依据之一。

第1.3条随着洋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有机食品产业基地的建设,需要适时修编县城总体规划。

第1.4条本规划遵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城市化进程。

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构建产业发展平台,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建设富有经济活力、传承优秀文化的现代化滨水生态城市。

第1.5条洋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含工业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1.6条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需要控制的区域。

本次规划控制区范围包括洋州镇全部,戚氏镇、贯溪镇、磨子桥镇的部分区域,涉及4个镇,计6个居委会,38个行政村,为了使城市发展和旅游区的开发相协调,规划将朱鹮饲养中心、氵党河水库风景区和龙亭镇蔡伦墓一并纳入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规划控制区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

第1.7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控制范围,东起贯溪镇贯长路;南至洋州镇司家村(即西南坝村)及汉江桥南磨子桥镇张赵村、杨湾村;西至戚氏镇五里园;北至洋州镇李家村和牛头山。

第1.8条规划期限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5年远景2026年以后第1.9条本规划经汉中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洋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社会发展战略第2.1条战略思想: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农业基础地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一致。

房龙智业洋县朱鹮国际康养生态城项目方案

房龙智业洋县朱鹮国际康养生态城项目方案

大美洋州
便捷的交通
稀世珍禽
大美洋州
历史上朱鹮曾广泛分布于东亚地区, 包括中国东部、日本、俄罗斯、朝鲜等地。 20世纪中叶以来,由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 对环境的影响,主要是冬水田数量的减少、 化肥和农药对环境的污染、森林减少和人 为干扰等原因,使得朱鹮对变化了的环境 难以适应,其数量急剧减少。二十年代人 们认为日本的朱鹮已不存在,但后来又发 现少量残存于佐渡和能登半岛的个体。 1952年日本将朱鹮定为“特别天然纪念 物”,1960年在东京召开的第十二次国际 鸟类保护会议上被定为“国际保护鸟”; 1967年韩国政府也将朱鹮定为“198号天 然纪念物”。六十年代末前苏联境内朱鹮 绝迹,七十到八十年代在朝鲜半岛消失, 后日本血统的最后一只朱鹮阿金去世,日 本宣布朱鹮灭绝。 直到1981年,在中国陕西洋县又再次 发现了7只朱鹮,举世瞩目,朱鹮准确来说 是比大熊猫还要稀少的稀世珍禽。
摘要:该《意见》合理界定养老服务设施用地范围、依法确定养老服务设施土地用途和年期、规范编制 养老服务设施供地计划、细化养老服务设施供地政策、鼓励租赁供应养老服务设施用地、实行养老服务 设施用地分类管理、加强养老服务设施用地监管、鼓励盘活存量用地用于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利用集体 建设用地兴办养老服务设施。
旅游资源
大美洋州
洋县是西北乃至全国唯一建有朱 鹮和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 区,是世界珍禽“东方宝石”朱鹮的 唯一野生栖息地和人工饲养种源地。 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被誉为 “秦岭四宝”的朱鹮、大熊猫、金丝 猴、羚牛,世界闻名。 位于傥骆古道上的华阳古镇为秦 岭第一古镇,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曾设 于此。
2012年7月24日《民政部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 2013年7月1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洋县万亩茶园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洋县万亩茶园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洋县万亩茶园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尊敬的领导:我是洋县茶协的一名工作人员,非常荣幸向您呈上“洋县万亩茶园种植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茶叶产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之一,而建设万亩茶园种植基地将进一步提升茶叶产业的规模和水平,对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本建议书的内容:一、项目背景茶树栽培技术在洋县已有相当的积累和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目前洋县茶叶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茶园资源短缺、产品质量不稳定、销售渠道单一等。

因此,我们建议在洋县规划建设一个万亩茶园种植基地,以进一步推动茶叶产业的发展。

二、项目规划1.选址:基地选址应具备土壤适宜、气候优越、水域资源丰富的特点,以确保茶树的健康生长。

同时,可以选择靠近农村居民的地方,以方便茶农种植和管理。

2.茶树品种选择:基地应种植多种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茶树品种,如绿茶、红茶、乌龙茶等。

在品种选择上,我们将邀请专家团队进行技术指导,确保茶叶的产量和质量。

3.设施建设:基地建设应包括温室大棚、茶园灌溉系统、土壤改良设施等。

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农业设施,可以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并降低农业生产的风险。

4.农业科技应用:应引入现代农业科技,包括有机肥料、有机农药等,以提高茶叶的品质和安全性。

另外,利用物联网技术、无人机等也可以提高茶园的管理效率和成本控制。

三、项目优势1.基于洋县丰富的茶叶种植经验和资源,建设万亩茶园种植基地是符合当地发展特点和资源禀赋的选择。

2.该项目将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进一步增加茶叶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3.基地建设将吸引投资和人才流入,推动当地茶叶产业升级和产业链延伸,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通过建设基地,可以加强茶农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形成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生产的新模式。

四、项目风险和对策1.市场风险:茶叶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发展前景不确定。

因此,我们应积极开拓多元化市场,发展特色茶叶产品,增加竞争优势。

2.技术风险:茶叶种植技术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

小城镇传统商业街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洋县古洋州传统商业街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为例

小城镇传统商业街保护与更新研究以洋县古洋州传统商业街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为例

2、规划原则
(1)保护历史风貌:中山路街区的历史建筑和风貌应保持原貌,不得随意改 动。
(2)传承文化价值:中山路街区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应通过保护更新 传承下去。
(3)改善生活环境:在保护更新的过程中,应注重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 高生活质量。
(4)促进旅游发展:中山路街区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应通过保护更新改造 吸引更多游客。
4、实施效果
经过保护更新改造总体规划的实施,青岛中山路区域的历史风貌得到了有效保 护,居民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城市旅游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时,中 山路区域也成为了城市文化的新名片,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知名度起到了积极 作用。
三、结论
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在保护历史文化价值的 同时考虑现代城市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青岛中山路区域保护更新改造总体 规划的实施经验表明,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实施,可以在保护历史街区的同时 提升城市形象和发展水平。未来在类似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中,可以借鉴青岛中 山路的经验,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保护更新规划。
三、保护与更新规划策略
1、建筑保护:对街区内的历史建筑进行全面调查和评估,根据建筑的历史、 文化、艺术价值以及保存状况,采取不同的保护措施。对于具有极高价值的建 筑,采取修缮和维护措施,保持其历史风貌;对于一般价值的建筑,进行功能 更新和外观改造,使其符合现代审美和使用需求。
2、空间布局优化:根据街区的地形和功能需求,优化道路交通组织,改善步 行环境。同时,加强公共空间的建设,如公园、广场等,提高街区的公共性和 舒适性。
二、洋县古洋州传统商业街街区 概述
洋县古洋州传统商业街区位于陕西省洋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该街区曾是当地的经济、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商业活动和人文景观。然而, 随着时间的推移,街区逐渐面临各种问题,如建筑老化、功能衰退、交通拥堵 等。为了保护和更新这个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街区,当地政府提出了保 护与更新规划。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市汉台区等6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市汉台区等6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市汉台区等6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2006—2020年)的批复
【法规类别】土地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陕政函[2011]117号
【发布部门】陕西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1.06.17
【实施日期】2011.06.1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汉中市汉台区等6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批复
(陕政函〔2011〕117号)
汉中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批准实施汉台区等6个县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请示》(汉政字〔2011〕44号)收悉。

经研究,现就有关问题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你市汉台区、城固县、洋县、勉县、宁强县、佛坪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在《规划》实施期间,你市要督促各县(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布局和统筹安排各业用地,加大土地整治力度,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强土地生态环
境建设,正确处理好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关系,促进各县(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洋县谢村镇201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方案的批复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洋县谢村镇201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方案的批复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洋县谢村镇2015年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局部修改方案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汉中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5.11.04
•【字号】汉政函〔2015〕63号
•【施行日期】2015.11.0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汉中市人民政府关于洋县谢村镇201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
部修改方案的批复
洋县人民政府:
你县《关于洋县谢村镇201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修改的请示》(洋政字〔2015〕70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洋县谢村镇2015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局部修改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即:将洋县谢村镇12.2589公顷有条件建设区和4.0989公顷限制建设区,修改为16.3578公顷允许建设区;同时,将洋县谢村镇16.3578公顷允许建设区,修改为12.2589公顷有条件建设区和4.0989公顷限制建设区。

二、本次规划修改涉及的地块位置、范围、面积、用途和地类等内容以《方案》为准,不得对《方案》中涉及的地块进行重复修改。

要总体保持该区域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建设用地总规模不增加。

三、你县要严格按照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对照《方案》抓好落实,切实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优化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在《方案》批准之后10个工作日内,你县要及时将更新后的洋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报省国土厅备案。

汉中市人民政府
2015年11月4日。

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洋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简缩本)(2006-2020)成都来也旅游策划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来也城市策划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二〇〇六年二月目录第一章导言 (4)第二条规划的依据 (4)第三条规划的基本原则 (4)第四条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4)第五条洋县旅游资源分类 (4)第七条旅游资源组合分级 (4)第八条旅游资源定量评价 (5)第九条旅游开发条件评价 (5)第十条主要旅游景区(点)的环境容量 (5)第三章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5)第十一条旅游发展总体战略 (5)第十二条定性目标 (6)第十三条定量目标 (6)第十五条总体布局 (6)第十六条旅游开发的总体思路 (7)第四章旅游产品体系规划 (9)第十七条旅游活动项目规划原则 (9)第十八条旅游项目产品库 (10)第十九条洋县旅游项目分类规划 (10)第二十条旅游线路规划 (13)第五章旅游环境管理规划 (15)第二十一条自然生态保护与培育 (15)第二十二条历史文化景观保护 (16)第二十三条旅游环境营造 (18)第六章重点开发旅游区规划 (18)第二十四条重点开发区的确立及其开发时序 (18)第二十五条朱鹮湖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 (19)第二十六条长青—华阳古城自然人文生态旅游区 (22)第二十七条龙亭镇蔡伦纸博物馆文化旅游区 (26)第二十八条谢村民居—智果寺宗教人文旅游区 (27)第二十九条黄金峡―青山观自然观光旅游区 (28)第七章旅游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28)第三十条道路交通 (28)第三十一条客运中心和旅游车辆 (29)第三十二条能源、通信、环保、医疗等公用事业设施 (29)第八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29)第三十三条旅游住宿设施规划 (29)第三十四条旅行社规划 (29)第三十五条旅游商品的开发原则 (30)第三十六条旅游商品开发项目 (30)第三十七条旅游商品销售网点规划 (30)第三十八条旅游商品的宣传促销 (30)第十章旅游市场营销规划 (30)第四十四条旅游市场形象工程(CIS) (31)第四十五条旅游促销方案 (32)第四十六条促销费用规划 (33)第十一章旅游发展保障措施规划 (33)第四十七条旅游政策法规规划 (33)第四十八条旅游组织机构规划 (34)第四十九条旅游人力资源规划 (34)第五十条融资战略 (35)第五十一条融资管理 (35)第五十二条融资结构 (35)第十二章旅游开发项目投资规划 (35)第五十三条旅游开发项目安排原则 (35)第五十四条旅游开发项目时序 (35)第一章导言第一条规划的目的和要求一、目的实现洋县旅游富县的发展战略,为洋县旅游业的发展制定一个总体框架,实现对旅游业发展的指导和规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则第1.1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是洋县县域范围内城市建设指导性文件。

第1.2条本规划是对《洋县县城总体规划》(1996—2015)的修编。

上版总体规划是本次总体规划编制的主要技术依据之一。

第1.3条随着洋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实施和有机食品产业基地的建设,需要适时修编县城总体规划。

第1.4条本规划遵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加快城市化进程。

强化城市综合功能,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构建产业发展平台,营造优美的人居环境。

建设富有经济活力、传承优秀文化的现代化滨水生态城市。

第1.5条洋县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一切规划设计和建设活动(含工业区)均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规定执行本规划。

第1.6条城市规划区是指城市建设管理和规划需要控制的区域。

本次规划控制区范围包括洋州镇全部,戚氏镇、贯溪镇、磨子桥镇的部分区域,涉及4个镇,计6个居委会,38个行政村,为了使城市发展和旅游区的开发相协调,规划将朱鹮饲养中心、氵党河水库风景区和龙亭镇蔡伦墓一并纳入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规划控制区面积约为100平方公里。

第1.7条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控制范围,东起贯溪镇贯长路;南至洋州镇司家村(即西南坝村)及汉江桥南磨子桥镇张赵村、杨湾村;西至戚氏镇五里园;北至洋州镇李家村和牛头山。

总面积21.62平方公里。

其中建设用地总面积12.60平方公里。

第1.8条规划期限近期2005—2010年远期2011—2025年远景2026年以后第1.9条本规划经汉中市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洋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社会发展战略第2.1条战略思想:充分利用优势资源,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投资环境;强化农业基础地位,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协调一致。

第2.2条战略总体目标:近期进一步完善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强化城市综合功能,为城市发展提供后续力量;引进一批矿产开发,水利水电项目,初步形成特色农产品和绿色食品产业、矿产资源开发、水电开发、中药材资源接替基地和医药化工产业、特色旅游和旅游商品生产及服务业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体系;农业产业化取得明显成效;城市化水平得到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比较富裕。

远期国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县域经济比较发达,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社会文明程度较高,城市化水平达到46%,建成汉中市经济强县,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2.3条城市发展总目标: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强城市经济实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规划期内达到设市标准,把洋县建设成为现代化滨水生态型城市。

第2.4条近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7300元,城市人口达到14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31%;远期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99万元,城市人口达到22.7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46%。

第2.5条县域产业布局:农业:进一步强化农业基础地位,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地方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走科技兴农道路。

依托良好的土地资源和朱鹮之乡的优越生态条件,大力发展绿色农业、特色农业、品牌农业,着力培育“菜、果、药、畜、米”五大支柱产业,做好农产品的深加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宣传工作。

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稳粮、优果、增菜、兴牧、扩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工业: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加大传统工业改造步伐,积极发展特色产品加工业,培育以食品、水电、矿产、医药化工为支柱的产业体系。

重点发展有机食品加工工业,同时加快开发新产品,打造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抓住省、市支持旅游业发展的机遇,加快旅游景区建设,提升旅游产业品位,拉动第三产业发展。

第2.6条中心城区产业发展:拓展和完善城区服务、流通功能;重点发展商贸、科教、文卫、信息等第三产业,形成带动县域产业发展的中心。

第三章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第3.1条发展定位:洋县为汉中市域东部城镇点轴发展区。

重点发展中心城区(洋县城区),加强中心镇建设,稳步提高一般镇。

第3.2条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建立中心城区—中心镇—一般镇—集镇(乡政府驻地)4级城镇等级规模结构。

Ⅰ级中心城区:洋县城区。

人口规模:13.80万人Ⅱ级中心镇:龙亭镇、谢村镇、马畅镇、湑水镇、贯溪镇、磨子桥镇、华阳镇、槐树关镇。

(共8个)。

人口规模:0.5~0.8万人Ⅲ级一般镇:戚氏镇、黄安镇、溢水镇、黄家营镇、金水镇、茅坪镇、黄金峡镇(共7个)。

人口规模: 0.2~0.5万人Ⅳ级集镇(乡政府驻地):包括白石乡、四郎乡、长溪乡、关帝乡、窑坪乡、草庙乡、石关乡、桑溪乡、八里关乡、秧田乡(共10个)。

人口规模: 0.1~0.2万人第3.3条城镇职能结构:综合性中心城市:洋县城区交通型镇:湑水镇、槐树关镇工贸型镇:谢村镇、戚氏镇、溢水镇、马畅镇、磨子桥镇商贸型镇:金水镇、贯溪镇、茅坪镇、黄家营镇旅游镇:龙亭镇、华阳镇、黄金峡镇农贸型镇:黄安镇第3.4条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县域城镇以城区为中心,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外呈放射状,各建制镇较为均衡的分布于县域,空间布局结构为“一心,三轴”。

“一心”即洋县城区:“一主轴”即规划城镇发展主轴带:108国道沿线;“两次轴”即规划城镇发展次轴带:洋华公路、磨新公路沿线。

第3.5条县域城市化水平:洋县2010年总人口达到45万人,城镇聚集人口14万人,城镇化水平为31%。

2025年总人口达到49.4万人,城镇聚集人口22.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6%。

第3.6条城镇发展时序安排:规划期内洋县实现撤县设市目标,近期重点发展龙亭、谢村、马畅、湑水、戚氏、磨子桥、贯溪7个镇;远期重点建设金水、华阳、黄金峡3个镇。

第3.7条县域基础设施规划(1)交通规划:阳(平关)—安(康)铁路穿越县域20公里,是西安—汉中的主要通道之一。

规划期内阳安铁路复线建成通车。

规划期末,全县公路里程达1000公里(不含村道),其中:高速公路67.4公里:二级公路221.7公里,三级公路540.4公里,四级公路170.5公里。

公路平均等级达3级,公路网密度28.99公里/百平方公里。

西汉高速路自东向西而过,境内总长67公里。

(2)电力规划:为满足远距离输电的要求,在磨子桥镇建设110KV变电站,在桑溪乡建设35KV变电站。

建成后作为城市对外的枢纽变电站;在城区建立3座110KV变电站分别位于城市的东,西,南,解决城区供电电源紧缺的问题。

同时要加强城区变电站到各乡镇电源线路的建设与维护,确保到各乡镇及农村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电需求。

(3)优化数字传输网,加快接入网和信息网络建设,使行政村通话率达到99.9%;移动通讯以光缆为主微波为辅,加大各乡镇内的移动电话机站建设,将建成无盲区高质量的网络;广播电视分两步走,首先以县城为中心覆盖全县各乡镇,在经济等有较大发展后再进行第二步即由乡镇中心向各个村进行辐射,最终使全县人民都能接收到高质量的有线电视节目;大力发展多媒体互联网,满足社会经济信息多元化的需求。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规模第4.1条城市性质:朱鹮之乡,有机食品产业基地,以发展旅游、商贸为主的滨水生态城市。

第4.2条城市规模:人口规模:近期9万人;远期13.8万人。

用地规模:近期 806.07公顷,人均89.56平方米;远期1260公顷,人均91.31平方米。

第五章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第一节城市用地发展方向第5.1.1条根据规划区内自然环境、工程地质条件、现状建设用地情况等分析研究,确定建设用地发展方向。

第5.1.2条洋县城区西南部为汉江,北部为丘川结合地。

向东进入贯溪发展用地,向西进入戚氏发展用地,用地较为开阔,对外交通方便,工程地质条件较好,确定以向东向西发展为主。

向北进入丘陵区与朱鹮保护地相冲,不能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向南跨汉江进入磨子桥镇,依托西汉高速公路可形成新的发展用地。

第5.1.3条本次规划采取“东展、南跨、西拓、北连”的用地发展格局,城区近期向西向东发展;远期跨汉江发展,规划远景宜向磨子桥镇和谢村镇一带发展。

第5.1.4条洋县城市未来发展格局可概括为:“一城三区,襟山带水,空间相隔,功能互补,生态协调”的城区新格局。

第二节城市总体布局规划第5.2.1条城市结构形态选择:基于城区的地形特点和现状布局状况,依据建设用地发展方向和对上版规划的评析总结,在本次规划中充分利用山体、水域的自然景观条件,提升城市自身的形象;其布局结构和功能分区也应体现洋县城区的骨架格局,应与城市远期的发展规模和用地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变化相适应。

规划洋县城区为组团式结构形态。

第5.2.2条城市功能结构:规划洋县城区为“一城二水三区四中心”功能区。

一城:规划的洋县城区二水:穿流于城区的汉江、氵党河。

三区:主城区;河西区;江南区。

四中心:旧城区的文化商贸中心;政府东迁形成的行政办公中心;河西的生态居住休闲中心;江南以居住商贸休闲文化娱乐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第5.2.3条充分利用洋县城区山水兼备的自然条件,以水系、山体为布局导向,形成“组团式”用地结构。

依据洋县的发展规划和发展规模、在确定居住用地的发展方向,规模、比重等布局的基础上,着手于居住环境的改善。

将其重要性上升到洋县县城发展战略上来。

第5.2.4条城区内部,旧城区以改建为主,扩建拆迁为辅,避免大拆大建,风貌、特色应体现朴素、大方;新城建设注重人、环境、建筑的共存与融合,以提高环境质量和建设舒适安逸的居住、办公、休闲为目标,严格控制建筑密度,提高绿地面积,完善基础设施,构建现代化的宜居环境。

第5.2.5条城区外部,以水系、山体为载体,充分利用汉江、氵党河水体塑造“┻”型的绿化景观,利用牛头山自然景观建设牛头山生态园林公园。

城市内部,增加公共绿地,布置公园、小游园等绿化休憩用地,以及行道树、院落绿化,形成以点带面,层层绿化,构成网络状城市绿地体系。

从而内外结合改善城市环境,构建滨水型生态城市。

第5.2.6条依托地区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绿色产业。

洋县为省级有机食品产业基地,城东部规划为有机食品企业园区。

第5.2.7条以地形为基础背景的城市道路网结构。

依山就势,随水就形,顺应现状道路和山水形迹,灵活布局,形成总体呈方格网状的城市道路结构形式。

第六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第一节居住用地第6.1.1条本次规划城区布置4个相对集中的居住片区用地。

即中心城区、东片区、河西区、江南区居住用地。

其中江南区开发商品住宅,河西区开发生态住宅。

第6.1.2条各居住片区中,中心城区按市级公建设施配套建设;其他片区按国家标准配套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