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之寓言故事
《寓言四则》《狼》《诫子书》知识点及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寓言四则》《狼》《诫子书》知识点及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寓言四则》《狼》《诫子书》知识点及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寓言四则》1、寓言是以劝喻或讽刺性的故事为内容的文学样式。
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寓言在创作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
2、寓言最突出的特点是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17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说过:“一个寓言可分为身体和灵魂两部分:所述的故事好比是身体,所给予人们的教训好比是灵魂。
”3、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诸子百家著作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4、伊索和《伊索寓言》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
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
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反映了平民或奴隶的思想感情。
耶稣会传教士在明代把伊索寓言传入中国。
《伊索寓言》中的故事,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寓意:爱慕虚荣、盲目自大的人反而不被别人重视。
《蚊子和狮子》寓意:骄兵必败,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骄傲自满,要谦虚谨慎。
《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
全书共分十二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吕氏春秋》作为十二纪、八览、六论,注重博采众家学说,以道家黄老思想为主,兼收儒、墨、法、兵、农、纵横和阴阳各先秦诸子百家言论,所以《汉书·艺文志》等将其列入杂家。
吕不韦自己认为其中包括了天地万物古往今来的事理,所以称之为《吕氏春秋》。
《穿井得一人》寓意:不要道听途说,要通过调查研究,自己判断事情的真伪,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能以讹传讹。
先秦诸子之庄子秋水
你怎那么糊涂?你不是问我 “安知鱼乐”吗?说明你已知道我 是知鱼快乐的,你不是明知故问 吗?不过,我还是告诉你吧,我 是在濠河岸上知道鱼快乐的。
庄子钓于濮水
• 庄子钓于濮水 。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 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王巾笥(sì )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 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 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 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 中。”
2、本文中用的几个比喻,
比喻 河景与海景 寓意
天外有天、楼外有楼
人的认识受所处环境、 时代、受教育程度的 限制
宇宙无限,认识无止境
井蛙与海、夏虫与冰、曲士与 道
大海在天地间,尤小石小木之 在大山; 四海在天地间,似蚁穴之在大 湖; 中国在海内,似绨米在大仓; 人与万物比,似马尾之毫末。
3、全文的论证思路
拓展《秋水》中其他寓言故事 濠梁之辨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 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 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 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现实意义 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人无论在何 种情况下都要谦虚谨慎,不能过分自我放大和 自我满足。
启发:
1、人贵有自知之明 2、个人的见识是很有限的 3、谦受益,满遭损 4、克服主观性防止片面性 5、自大源于无知 6、知耻近乎勇 7、有比较才有鉴别
5、本文的艺术特色
(一)形象化的说理
• 人物刻画中寓理 如,北海若与河伯的形象含有作者自况和学说思想对 立面的影子; • 景色描写中寓理 如,河流景色与大海景色的对照描写中寓有认识有限, 知识无限的哲理; • 巧用比喻说理 如,用“井蛙”、“夏虫”、“曲士”设喻,来说明 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空间和所受教育等生存环境的制 约。
《先秦诸子选读》之《庄子》《无端崖之辞》
于是伯昏无人便登上高山,脚踏危石,身临百丈深渊,然后再背转身 来慢慢往悬崖退步,直到部分脚掌悬空,这才拱手恭请列御寇跟上来射箭。 列御寇伏在地上,吓得汗水直流到脚后跟。
伯昏无人说:“一个修养高尚的‘至人’,上能窥测青天,下能潜入 黄泉,精神自由奔放达于宇宙八方,神情始终不会改变。如今你胆战心惊 有了眼花恐惧的念头,你要射中靶的不就很困难了吗?”
2、列子为射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射,引之盈贯,措杯水其肘上,发之, 适矢复沓,方矢复寓。当是时,犹象人也。
伯昏无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尝与汝登高 山,履危石,临百仞之渊,若能射乎?”
列御寇为伯昏无人表演射箭的本领,他拉满弓弦,又放置一杯水在 手肘上,发出第一支箭,箭还未至靶的紧接着又搭上了一支箭,刚射出 第二支箭而另一支又搭上了弓弦。在这个时候,列御寇的神情真像是一 动也不动的木偶人似的。
提示:狭隘、贪婪、自私的人往往以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庄子一生淡泊名利, 主张修身养性、清静无为。以凤凰自比, 志当高远。不为名利所羁绊,追求心灵上 的自由和快乐,主张精神上的逍遥和自在。 这岂是贪名逐利者所能体会得到的!
任国公子做了巨大的鱼钩以及巨大的黑钓绳,用五十头阉割过的牛做钓饵,蹲在 会稽山上,把鱼竿投向东海,天天在那里钓鱼,一年过去了却没有钓到一条鱼。可不 久就有一条大鱼吞了那鱼饵,牵动着巨大的鱼钩,陷没向深水里游去,它奔驰簸荡而 展开鱼鳍,激起的白色波浪像山一样高大,东海里面的水都震动了,发出的声音响亮 可怕就像鬼神的声音一样,威震千里。任国公子钓到了这条鱼,剖开它做成干肉,从 钱塘江往东,从九疑山往北,没有谁吃这鱼吃不饱的。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2.6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课前·导入]
二千多年前的某天清晨,一个中年男子,又一次默默 地约车治装,奔赴未知的前程。时值民不聊生的战乱岁月, 失去道德规范的权力泛滥成灾,各种势力竞相角逐。秦用 商鞅,楚魏用吴起,齐用孙膑、田忌,均显赫一时,唯独 这位儒者的清瘦背影,在愈驶愈疾的马车上轻轻摇晃,渐 行渐远。沿途破败的景象勾起了他的无限悲愤,只听一声 长啸伴着古老的马车吱吱呀呀,从天尽头传来,久久回响。 一位圣人就在这颠簸的马车上渐渐走向历史的前台,为千 秋歌颂、万世景仰!
[文本·探究]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句意】 这种气,极端浩大,极端刚强,用正义去培养它 而不加损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浩然之气,是一种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它属于仁义、道 德的范畴。这种气可养而不可得,它必须靠我们日积月累, 长期培养。 【评析】 孟子在这里强调了常施仁义、操守美德对人格塑 造的重要意义。人的思想意志集中于求道为仁,就会以具体 的行动去加以完成,日积月累,必会有所成就。这就启示我 们,修养德行,要严格要求自己,长期坚持。只要不断地培 养充实,就会使自己的“内功”大增。
金钱和地位所扰乱。 3.威武不屈:_威__武__:__权__势__,__武__力__;_屈__:__屈__服__。__强__暴__的__压__力__不__能使
之屈服。表示坚贞顽强。
01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文白·对译]
(公孙丑问曰): “敢问夫子恶 乎 长?” [敢:敬辞, 公孙丑(孟子徒弟)问道:“敢问老师长于哪一方面?”
(4)勿正勿忘,勿助长也,指要做集义养气的事情,但不要 预期所达到的效果,心中时刻记着它,但不要急于促使它成长。
第一则小结: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直养无害, 配义与道,助长害之。
刻舟求剑寓言故事
刻舟求剑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寓言故事1过了几天,那个人又坐船过江,一不小心,又把新买的宝剑掉进江里。
他大声说:“我的宝剑呀!”然后又想:不能像上一次一样,要立刻行动。
真好运,船上有一块比较重的铁和很长很长的绳子,先把绳子绑住铁,然后靠了岸用另一头的绳子绑住大石头,再请熟悉水性的人游到宝剑沉下去的地方,最后潜到水里把宝剑拔出来。
刻舟求剑寓言故事2战国时代,有个楚国人坐船过河。
当他航行到山脉和河流,他没有注意到把他的剑投进水里,但他没有及时抓住它。
于是他在剑落下的地方在船舷上做了一个记号。
当船靠岸的时候,他就潜到水里去摸刚刻上记号的地方,结果什么也没摸着。
【典故】楚国有人过河。
他们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他们突然同意了他们的船,说:“我的剑掉在那里了。
”当船停下来时,它需要从它的主人那里进入水中。
船已经造好了,但剑还没造好。
如果你要那把剑,你会感到困惑吗?《鲁国春秋朝代》比喻用来描述那些不理解事物的发展和变化,却仍然关注问题的人。
刻舟求剑的故事要剑的故事原文:楚国人在河中涉水,看见他们的剑从船上掉到水里,他们就夺过船,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了。
当船停了,你可以从你同意的人那里下水。
船已经造好了,但剑还没造好。
如果你要那把剑,你就不会困惑了!翻译:一个楚人乘船过河。
不知不觉中,他把剑掉进了河里。
他在船边做了个记号,说:“我的剑掉在这里了。
当船靠岸的时候,这个人就顺着船上刻的记号下去找那把剑,但是他好长时间都没有找到。
船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剑还在那儿。
你不觉得把船划破来找剑很傻吗?注释1.涉--渡,由后文的“舟”得出。
2.者--的人,定语后置的标志。
3.其--他的,代词。
4.自--从。
5.坠--掉,落。
6.于--在,到。
7.遽--立刻,急忙,马上。
8.契--用刀刻。
9.是--指示代词,这儿。
10.吾--我的。
11.之--结构助词,不译。
12.所从坠--从剑落的地方。
13.其--他,代词。
14.者--的地方。
15.求--找。
中国历史故事-庄子的生平简介 关于庄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
中国历史故事-庄子的生平简介关于庄子的寓言故事有哪些两千多年来,庄子的存在即一直是个谜,一个漫无际涯,云诡波谲,惊心动魄的谜。
在庄子的世界里,可以一会上天一会入地。
在他的世界里,有住在天池的大鱼,一个翻腾能把天池的水给打翻;也有抟扶摇直上九重云霄的大鹏,展开的翅膀能够遮天蔽日。
他的世界总是波诡云谲的,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他的世界是个五彩缤纷、色彩斑斓的世界。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最有特色的人物。
庄子比较特殊,他不像孔子、孟子,人们能够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而庄子似乎来无影去无踪的样子,人们似乎知道一些关于他的行踪,又对他一无所知。
庄子,名周,生卒年失考,据说与孟子是同一时期的人,曾经做过漆园吏。
他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后人将庄子和老子并称为“老庄”。
他的一生自由且洒脱,他不愿意像鱼池里被善待的鱼儿,更愿意做个在泥水里拖着尾巴优哉游哉的乌龟。
他出生的年代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得天马行空,他的思想也被人看作是“消极”,而对世间事物无裨益,庄子很孤独,他的神秘不为人所道。
在纷乱的世间,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当时间都静止,他就是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圣贤的超脱我们能够做到几分,庄子的超脱和自适,让世人都对庄子刮目相看。
庄子和孟子、孔子都不太一样。
孔孟之道谈道义、谈仁义,空而不实际,以教义来教育人们,但庄子不一样,虽然他的理论继续沿着老子思想,推行万物有道,继续践行着老子的道路。
庄子把孔孟用来研究帝王之术和社会法则的时间,拿来研究天地万物的运行规律,他擅长天马行空的想象,总是用飞禽走兽来隐喻人的境界,因此,庄子的世界充满了诡谲,充满了想象,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奇妙的世界。
为什么,后世的李白、苏轼能够过得如此洒脱,因为他们深深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他们读懂了庄子的世界。
当一个人超越了世俗的得失欲和功利心,就会像“鹏”一样,拥有挟泰山以超北海,有抟扶摇直上云霄的雍容气度,庄子虽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却介于老子和禅宗的特质之间游走。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4则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4则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
伊索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是民间口头创作。
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 ,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 吾矛之利 ,于物无不陷也.”或曰:“ 以子之矛 ,陷子之盾 ,何如” 其人弗能应也 .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和盾的人,夸赞自己的'盾说:“我的盾十分坚固,任何东西都不能穿透它.”又炫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十分锋利,什么东西都能穿透.”有人问:“用您的矛戳您的盾,怎么样呢?”那个人回答不出来了.郑人买履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郑人买履》的译文:郑国有个想买鞋的人,先自己量了自己的脚,然后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往集市上去,却忘了带尺码.已经拿到了鞋,就说:“我忘了拿尺码.”便返回家中取尺码.再返回集市时,集市已经散了,于是没有买到鞋.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他回答说:“宁可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拔苗助长原文: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译文: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天下人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是很少的.认为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一厢情愿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了庄稼刻舟求剑原文: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译文: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的."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庄子》选读之《东海之大乐》
• 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也, 不似礨[lěi]空之在大泽乎?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 [tí]米之在大仓乎?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 正存有自己所见很少的想法,又怎么会自我夸耀呢? 计算一下四海在天地间,不象小洞在巨大的水泽里吗? 计算一下中原在天下,不象稊米在大仓里吗?称事物 的数量叫做‘万物’,人类只是占其中的一类;
•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春秋不变,水旱不知。 此其过江河之流,不可为量数。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吾在于天地之间,犹 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 天下的水,没有比海更大的了。万千条江河归向大海, 不知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满盈;尾闾排泄它,不知 什么时候停止,可它不虚空;春天、秋天它没有变化, 洪水、大旱它不知道。这表明它的容量超过长江、黄 河的容量,不可计数。但是我未曾藉此自我夸耀,因 为自以为列身于天地之间,从那里汲取阴阳之气,我 在天地里面,犹如小石小木在大山上一样,
•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非……则”,表示假设,
译为:“不是…… 就……” )
• 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以……为……,是古
汉语常见的固定格式,可译为“认为……是” )
• 一词多义
•若
• 望洋向若而叹 (传说中的海神名 ) • 以为莫己若 (比得上)
•闻
• 闻道百 (动词,听说) • 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 名词,见闻,学问 )
•始
• 河伯始旋其面目(才) • 始吾弗信(开始,起初)
•见
• 不见水端(看见) •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与“于”一起表被动)
•于
• 吾长见笑于大方家。( 被) • 拘于虚也。( 被) • 今尔出于崖涘。( 从) • 莫大于海。(比) • 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 在)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一、无端崖之辞
《无端崖之辞》讲了七个小故事,思想高远,手法奇特。庄子善于 讲故事,他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蕴藏在这些故事里面。庄子善用各种修 辞手法,语言的运用达到炉火纯青之境,尤其善于夸张描写。写意则意 象浑厚,绘景则瑰奇非凡,状物则活灵活现,画人则形神毕现。我们学 习时要重点体味故事的内涵,学习文中的表现手法。
1.词语理解
语言积累
(1)通假字
①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 通“_瞬___”,“__恂__目__”__,__眨__眼__、__眼__睛__转__动___
②牵巨钩, 没而下 通“_陷___”,__沉__陷___ ③骛扬而奋鬐 通“_鳍__”,_鱼__鳍__ ④苍梧已北 同“_以___”,_自____
⑤趣灌渎 通“_趋___”,_趋__向__、__奔__向___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5)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 译文:_我__昨__天__来__的__时__候__,__道__中__有__呼__救__的___声__音__。__我__回__头__看__看__路__上__车__ _轮__辗__过__的__小__坑__洼__处__,__有__条__鲫__鱼__在__那__里__挣__扎__。__ (6)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 译文:我__将__要__到__南__方__去__游__说__吴__国__越__国__国__王__,__引__蜀__江__的__水__来__迎__接__你__,__ _行__吧__?__ (7)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 译文:我__失__去___了__我__平__日__相__处__的__水__,__我__没__有___安__身__的__地__方__。__眼__下__我__能__ _得__到__斗__升__之__水__就__可__以__活__命__了__。_
先秦诸子的散文轨迹(先秦时期百家争鸣)
先秦诸子的散文轨迹(先秦时期百家争鸣)《汉书.艺文志》著录先秦诸子有九流十家,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儒、墨、道、法四家。
这四家的代表作,大约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1)春秋末至战国初是诸子散文的萌芽期,以《论语》、《老子》和《墨子》为代表,《论语》多为简短的语录,《老子》篇幅端仄,但辞约义富,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墨子》始渐有论说文的基本规模,但质朴无文,同时也还有语录体的篇章。
(2)战国中期是诸子散文的发展期,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它们开始摆脱语录体,往往长篇大论,说理畅达,文辞富赡,是说理文的进一步发展,很多篇章形象生动,比喻、寓言迭出,行文波澜起伏,有比较浓厚的文学色彩。
(3)战国后期是诸子散文的成熟期,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它们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彻,文辞富丽,是先秦说理文的高峰。
总体来看,这些散文作品,繁简不一,文体有别,风格也各具特色,其发展趋向,是由简而繁,由疏而密,理性和逻辑不断增强,而就文学色彩来看,《孟子》《韩非子》,尤其是《庄子》应受到更多重视。
一、《论语》是以记录孔子言行为主,兼记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论集,通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来展示孔子的思想。
二、《老子》五千言,据说是老子所作,是道家学派的开山著作。
《老子》的文学价值包括以下两点:1、形象化的说理,《老子》往往通过可感知的有形事物,比譬说明抽象的道理,如“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老子以鲜明浅近的形象来比喻说明虚玄抽象的道,生动形象。
2、语句上的韵散结合,《老子》的语句简短而整齐,有的整章用韵,有的韵散相间,如:“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三、《墨子》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中的文章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善于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
2、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
四、《孟子》中文章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1、具有雄辩色彩。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选(一)《墨子》寓言选奉水和掺火(《墨子·耕柱》)巫马子谓墨子曰:“子兼爱天下,未云利也;我不爱天下,未云贼也。
功皆未至,子何独自是而非我哉?”子墨子曰:“今有燎者于此,一人奉水,将灌之;一人掺火,将益之。
功皆未至,子何贵于二人?”巫马子曰:“我是彼奉水者之意,而非夫掺火者之意。
”子墨子曰:“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注释:1.兼爱:互相爱护,爱天下的一切人。
这是墨家学派的基本观点之一。
2.未云:不见得。
3.贼:毁坏,引申为害处。
4.燎者:放火的人。
5.奉:捧。
6.掺:shǎn ◎持,握:~手。
~沙子。
7.贵:认为贵重。
8.是:肯定,赞许。
译文:巫马子对墨子说:“您博爱天下,谈不上什么好处;我不爱天下人,谈不上什么害处。
都没有产生什么效果,您怎么能认为只有您对而我不对呢?”墨子说:“现在有一处失火,一个人端来水,要浇灭它;一个人举着火,要使它烧得更大。
都还没有产生后果,您更赞同二人中的哪一个呢?”巫马子说:“我赞同那个端水者的意愿,而否定那个举火人的意愿。
” 墨子先生说:“我也是赞成我的理念,而不赞成您的理念。
”简评:灭火者总比纵火者强。
多言何益(《墨子》佚文)子禽问曰:“多言有益乎?”墨子曰:“虾蟆、蛙蝇,日夜恒鸣,口干舌擗,然而不听。
今观晨鸡,时夜而鸣,天下振动。
多言何益?唯其言之时也。
”注释:1.选自《墨子·墨子后语》。
2.子禽(qín):人名,墨子的学生。
3.益:好处。
4.蛙蝇:蛙。
黾、蛙的一种。
(可以理解为蛙和蝇)5.恒:常常6.观:看,看到。
7.时夜而鸣:时,切合时机、按时。
恒,常常。
鸣,啼叫。
在黎明按时啼叫。
8.多言何益:多说话有什么好处呢?9.以时而鸣:按时鸣叫。
10.擗(pǐ):同“敝”,困、疲劳。
11.时夜而鸣,天下振动:翻译天未亮时就引吭高歌而鸣,惊醒天下生灵,纷纷振作行动起来。
译文:子禽向老师请教道:“多说话有好处吗?”墨子答道:“虾蟆、青蛙,白天黑夜叫个不停,叫得口干舌疲,然而没有人去听它的。
《庄子》、《韩非子》寓言的不同特色
《庄子》和《韩非子》寓言的不同特色孙艳秋内容提要在先秦说理散文中,《庄子》和《韩非子》这两部杰作,其寓言不仅数量较多,而且各具特色。
从思想内容看,《庄子》寓言体现了道家学派的主张,《韩非子》寓言表现了法家学派的观点。
从题材来源看,《庄子》寓言题材比较广泛,来自自然的、历史的、现实的,应有尽有;《韩非子》寓言题材比较单一,多来自历史故事。
从组织形式看,《庄子》寓言夹杂文中,没有独立地位;《韩非子》首创结构宏大而又相对独立的寓言群落体制。
从形象塑造看,《庄子》寓言既有人物,又有动物、植物乃至无生物,而《韩非子》寓言绝大多数是人物。
就人物形象说,《庄子》寓言多为下层民众,《韩非子》寓言多为上层人士。
关键词庄子;韩非子;寓言;特色在我国古代文献中,“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一书。
《庄子·寓言》中说:“寓言十九,借外论之。
”但古今中外的有关人士对寓言及寓言文学的理解却不够一致。
寓言真可谓人类文学中最不可思议的一种体裁,它故事中皆寄托着寓意。
激情中多富有理性色彩,智慧中又不乏诙谐情趣。
中国寓言源远流长,并在很早以前就传播到朝鲜、日本等国,形成了东亚寓言体系,与印度南亚体系和希腊欧洲体系鼎足而立。
作为世界三大寓言发祥地之一的中国,“大概夏商之交已有口头寓言产生”,“现存最早见于书面记载的寓言,应算《国语》和《左传》中的某些故事”。
战国时期是“寓言创作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在这一时期中,随着社会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发展,人们的眼界逐渐开阔,思想也日益活跃,抽象的哲学与空洞的说教已不足以表达丰富的思想,不易被更多的人们所接受,于是寓言这种文学形式便应运而生并得以迅速发展。
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士,广泛运用寓言故事论辩是非,陈述政见,不仅出现了纵横策士在游说时运用的一些十分优秀的寓言作品,而且还出现了以墨翟、孟子、庄周、韩非等为代表的一批比较成熟的寓言作家。
据统计,战国时代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中的寓言数量近千则,其中《韩非子》就有300则以上,《吕氏春秋》和《庄子》均有200则左右,《列子》和《战国策》也有近100则。
《庄子》寓言 艺术特色
摘要《庄子》又称《南华经》,是先秦诸子中最具文学价值的作品。
书分内篇、外篇、杂篇,以内篇为核心,《逍遥游》、《大宗师》等作品集中体现了庄子的哲学思想。
庄子多用“寓言”、“重言”和“卮言”等表现形式写作,尤其擅构寓言。
古今人物、花草树木、虫鱼鸟兽、大鹏小雀、白骨骷髅,皆能幻化,敷衍文章。
庄子之寓言,想象奇特怪诞、发想无端,文风恣肆汪洋、意出尘外,论述诡谲神秘、瑰丽绝妙,然而它所承载的思想却是朴素深刻,无人能先。
特别是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几乎已完全具备了现代小说之特点,被黄震先生誉为“千万世诙谐小说之祖”。
庄子的寓言是他说理传道的主要工具,通过寓言这种曲折含蓄却又古怪离奇引人入胜的方式,向世人传达他高深莫测的“道”,幸如他所预期的“十言而九见信”,两千年来,庄子的寓言及寓言所包含的道对中国的文学、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寓言艺术特色浪漫主义刻画手法措辞目录引言 ............................................................................. 01.新颖巧妙,意境宏阔,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 :22.嬉笑怒骂,生动活泼,刻画手法精准多样 (4)3.言简意赅,生动传神,措辞凝炼不失飘逸 (7)结论 ............................................................................. .. (9)参考资料 ............................................................................. .. (11)引言《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庄子者,蒙人也。
名周,周尝为蒙漆园吏。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简介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简介【原创实用版2篇】目录(篇1)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代表作品及意义4.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对现代社会的启示正文(篇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一种以简短、形象、生动的故事形式来传达道德观念和哲理的文学体裁。
它起源于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如《庄子》、《韩非子》等,并在后世不断发展和传承。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寓意深刻,通过简单的故事情节传达出丰富的哲理;二是故事简短,结构紧凑,人物形象鲜明;三是语言生动,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四是具有很强的教化作用,通过寓言故事对人们进行道德教育。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代表作品有《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狼来了》等。
这些作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形象的人物塑造,传达出尊敬劳动、自强不息、诚实守信等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对于启迪人们的智慧和陶冶人们的情操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它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毅力,勇往直前;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在工作和学习中,我们要勤奋努力,不断提升自我。
总之,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以简短的故事形式传达出丰富的道德观念和哲理,对于人们的道德教育和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作用。
目录(篇2)1.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起源和发展2.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特点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代表作品4.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对后世的影响正文(篇2)【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的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是一种以故事形式传达道理的传统文学形式。
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有了寓言故事的雏形。
随着历史的发展,寓言故事逐渐成熟,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的经典著作中都有寓言故事的记载。
例如,《论语》中的“苛政猛于虎”、《庄子》中的“庖丁解牛”等,都是早期寓言故事的代表。
到了汉代,出现了《列子》、《韩非子》等专门收录寓言故事的著作,使寓言故事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庄子秋水赏析
庄子《秋水》赏析大全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杂文参考→ 庄子《秋水》赏析大全2012-04-05 →手机版1.《秋水》赏析庄子生活的战国后期,社会正处于剧烈的大变动之中,奴隶主统治政体已分崩离析,封建君主制度兼并,天下纷争,政治腐败,社会混乱。
庄子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但又无力反抗,便从批观厌世、否定一切的极端。
总体说来,他的哲学思想核心是先验的超乎万物的“道”,虽竭力描画人境界,但却终归于虚无缥缈;他的思想方法主要是相对主义,虽有一些朴素的辩证法因素,但却时文是<庄子·秋水篇)七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
其写作意图,主要是以相对主义为武器,宣扬道家之进而嘲讽孔孟之道。
但其中关于宇宙无限、认识无止境的观点,却具有积极意义。
层次结构全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写河伯望洋兴叹,自识其丑。
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展现河水满涨的景象,突出第二个层次展现北海的浩瀚景象,突出河伯自识其丑。
第二部分写北海若以自然之广大、宇宙之无穷开导河伯。
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说明人的条件的限制;第二个层次是说与天地、阴阳相比,大海也微不足道,所以自己不敢自满;第三个层的大小都是相对而言的道理;第四个层次是对伯夷、仲尼的“自多”进行嘲笑。
作为一篇说理文,《秋水》的意理结构十分严谨。
与文章所阐析的认识的无止境问题相适应,作者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层层推进、生发无穷的论说方法。
先说河,再说海,再说到天地万物,这是举物的由小到大、层层推进;先说海比河大,再说天地比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结论,这是阐析事理由个别到一般,由具体到抽象的层层推进;先让河伯的满溢,再让它看到大海的浩瀚而自卑自丑,然后海若才进行开导,这种循循诱导的方法,符合教规律;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宇宙无穷、认识无止境的说教,并顺势嘲笑伯夷、仲尼的“自多”,这就皆在层层推进中呈水到渠成之势。
庄子的文章,不仅外观扬厉恣肆,而旦内在意理无间,故成千古内容述评从哲学思想方法上看,庄子的《秋水》主要是宣扬相对主义的认识论。
《韩非子》寓言故事_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6个
《韩非子》寓言故事_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6个《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
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并且当中有很多有趣的故事!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韩非子中的寓言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韩非子》寓言故事:郑袖不妒魏王又送给楚王一个绝色的美人,楚王的心很快就被魏美人迷住了。
楚王的夫人郑袖,内心非常嫉妒,对外却表现出比楚王还要喜欢她,珠光宝气的衣服珍玩,一切都让魏女挑选,然后送给她。
郑袖的这些假象,完全蒙蔽了楚王,楚王对郑袖说:“夫人知道我喜欢新来的美人,你能顺承王意、爱王之所爱,喜爱她却甚于我了,这是孝子赡养父母,忠臣侍奉君王的行为啊!”郑袖确信楚王不再怀疑自己嫉妒魏美人了,便暗地里加快了设计加害魏美人的步伐。
因此,对魏美人说:“楚王非常宠爱你,但不喜欢你的鼻子,小女子去见大王的时候,要掩住自己的鼻子,这样就会经常受到楚王的宠幸了。
”于是,魏美人毫不戒惕地听从郑袖的话,每次见楚王时,都掩住鼻子。
楚王对郑袖说:“新美人来见我,经常掩住鼻子,这是为什么呢?”郑袖故意遮遮掩掩,假装糊涂地回答道:“我也不知道其中的缘故。
”楚王丝毫没有意识到郑袖的构陷,不知不觉地落入了郑袖精心设计的圈套,硬要追问个水落石出。
郑袖窃喜时机终于等到了,便加油添醋地回答说:“不久前曾经听她说过,不喜欢闻到王的臭味。
”楚王一听怒不可遏,大声喝道:“把她的鼻子割下来!”由于郑袖事先曾经告诫侍卫说:“楚王如果有什么命令,必当立即执行。
”所以,未等楚王息怒,侍卫顺势挥刀,便把美人的鼻子割掉了。
《韩非子》寓言故事:見小曰明从前,商紂王因为使用象牙制作的筷子,紂王的叔父,官居太师的箕子,对此感到恐惧不安。
他以敏锐的眼光由此联想到,一旦用上象牙筷子,必然不愿放到陶土大碗里面去随便拈取食物,必定发展到使用犀角美玉制成的高档奢侈杯具,才能与之相配。
使用象牙筷子和高档的奢侈杯具,必定不愿用来装粗劣的杂粮饭和菜叶汤,必定发展到要吃未生出的牦牛、大象和豹的幼胎。
论先秦寓言中的愚人形象及宋人多愚的原因
论先秦寓言中的愚人形象及宋人多愚的原因引论先秦是我国古代寓言的产生和第一个繁荣期,同时也是寓言文学兴盛的黄金时代。
战国中期以后的先秦诸子散文中,越来越多地通过完整的故事来表达观点,这些含义深刻的小故事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寓言,它包含了许多值得探讨的历史问题,宋国作为一个东周列国中的一个不大的国家,在寓言故事中频频出现,且极具代表性。
本文将通过对先秦寓言故事中愚人形象的分类分析,进而透视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一先秦寓言及其功能先秦寓言是先秦时代诸子散文,史传著作中的寓言故事,原为著述中的论证手段,并不独立,但是具有高度读的文学性,使之逐渐独立流传,脍炙人口,从而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寓言是借助于带有劝谕或讽刺性质的简短故事来阐明一定道理的文学体裁。
在我国‘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篇:“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卮言日出,和以天貌。
寓言十九,藉外论之。
”[1]一般也称寓言故事。
郭象的《庄子注》解释为“寄之他人,则十言而九见信。
言出于己,俗不多受,故借外耳。
”[2]这种说法为后来的注家和学者接受。
战国诸子及史传作者所运用的寓言,来源约略可分为三:一是民间流传的故事,如所谓“齐东野人之语”,《孟子》中就多有采用,具有通俗浅显,诙谐有趣的特点。
二是历史传说,《韩非子》中用得最多。
这些传说,虽未必句句可信,但有一定的历史依傍,作为论证的证据,较有说服力。
三是作者创造、虚构的故事,这特别为《庄子》作者所擅长。
它瑰丽奇异,最富有文学色彩。
寓言的功能在于提高语言的生动性,加强思想的说服力,以辩倒论敌,说服人主,为争鸣或游说服务。
具体表现为:1.寓言以其具体性和形象性,有助于人们理解和接受其论点。
如孟子以“揠苗助长”阐明他的养气说,韩非以“黑牛而白题”(《解老》)来解说老子“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庄子的人生哲学,主张无用之用,一般很难领会。
但他用了许多饶有趣味的故事,反复地加以说明。
如以“浑沌凿窍”(《应帝王》)阐明必须顺应自然,以“望洋兴叹”(《秋水》)阐明他的道是无与伦比的,以惠子之樗树(《道谣游》)说明无用之用,以庄周梦为蝴蝶(《齐物论》)说明人生如梦,等等,使哲理的文章诗意化,免于让读者感到枯燥、深奥、抽象。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 三、东海之大乐
三、东海之大乐释文题“东海之大乐”语出《庄子·秋水》,面对浅井之蛙的自夸自足,东海之鳖向它讲述了大海的情形:“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
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浅井之蛙听后,“適適然惊,规规然自失也”。
庄子借这一寓言故事,形象地阐释了小气象和大境界的天壤之别,对故步自封、安于小我、盲目自得的心态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告诉人们“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要永不自满、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道理。
明主旨本课所录两则选文,都运用了寓言说理的方法,且寓言的主旨是一致的,都向我们阐明了为人要虚心,不能故步自封、骄傲自满,要不断追求更高境界、气象、格局的道理。
但两则选文的主旨也不完全相同,第2则选文除了讲明要虚心,不能骄傲自满的道理外,还讲明了虚心学习的时候要看对象、讲方法的道理。
庄子警示人们,人自身可能有很多局限,跳出这些局限,才能够提升自己的境界、气象和格局;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人永远不应该自满。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不辩.牛马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井鱼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同“_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车之所通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不似豪.末之在于马体乎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⑤汒.然异之同“________”,____________⑥公子牟隐机.大息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出跳梁..乎井之上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⑧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通“________”,____________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反.于大通 同“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辨 分别、辨别 ②墟 处所,所居之地③萃 聚集 ④毫 动物长而细的毛 ⑤茫 模糊不清⑥几 几案,小桌子 ⑦跳踉 腾越跳动 ⑧智 智慧境 界线 ⑨返 返回(2)一词多义①若⎩⎪⎨⎪⎧ 望洋向若.而叹曰: 以为莫己若.者:②闻⎩⎪⎨⎪⎧ 闻.道百: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③数⎩⎪⎨⎪⎧不可为量数.: 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 ④却⎩⎪⎨⎪⎧ 于是逡巡而却.: 却.匈奴七百余里: ⑤穷⎩⎪⎨⎪⎧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穷.饿无聊,追购又急: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⑥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 始.吾弗信: ⑦殆⎩⎪⎨⎪⎧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天下贤士,吾殆.弗如也:答案 ①海神名/及,比得上 ②听到/知识、见闻 ③算、计/命运/几,几个 ④退/打退,击退 ⑤穷尽/处境困难,环境险恶/不得志,不显贵 ⑥才/开始 ⑦危险/几乎/大概、恐怕(3)古今异义①百川灌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或指银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来见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 子说:“并运啊,你的先生遇上了我!征兆消失了,完全有救了, 我已经发现闭塞的生机中有神气微动的情况。”列子迚到屋里, 把季咸的话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将天与地相对而又相应 的心态显露给他看,名声和实利等一切杂念都排除在外,而生机 从脚跟发出而行至全身。这样恐怕已看到了我的一线生机。试着 再让他来看看。” 第二天,列子又跟神巫季咸一道见了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 子说:“你的先生心迹不定,神情恍惚,我没法给他看相。等到 他心迹稳定了,我再来给他看相。”列子迚到屋里,把季咸的话 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把阴阳二气均衡而又和谐的心态显 露给他看。这样恐怕看到了我内气持平、相应相称的生机。大鱼 盘桓逗留的地方叫做深渊,静止的河水聚积的地方叫做深渊,流 动的河水滞留的地方叫做深渊。渊有九种称呼,我这里只提到了 三种。试着再让他来看看。”
孟胜殉城
冲出去的人中有两个人终于见到了田襄子,并且把巨子令牌和 孟胜的指令(传巨子位于田襄)交给了田襄子,准备回去楚国和追 随孟胜殉葬。田襄子制止他们说:“孟胜子已经把巨子的位子传给 我了,你们要听我的,不要回去。”但是那两个人还是回去殉葬了。 墨者认为不听巨子的的话就是不知墨家之义。如果仅仅实行严 酷的刑罚和厚重的奖赏,(而没有信仰的指导),一定达不到墨家 这种境界。今世的治理方法,大多都是仅仅实行严酷的刑罚和厚重 的奖赏,这样像墨家的(崇高的境界)事情就不会出现,这就是古 代所认为的以繁烦苛酷为明察啊。
儒家
愚·忠·愚·孝 儒家提倡孝,特别是汉代独尊儒术,以孝治天下,每一个皇帝 去世以后,在谥号前都加一个孝字,如孝文皇帝、孝武皇帝等。儒 家也提倡忠,孔子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 八佾》)后代流行于世的一对口号是:君叫臣死,臣不死,臣为不 忠;父叫子亡,子不亡,子为不孝。今人称此口号为愚忠愚孝。 人们以为孔子孟子都是提倡这种愚忠愚孝的。其实不然。孟子 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 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 下》)君臣关系是对等的关系。虽然说"君为臣纲",但并不是绝对 服从的关系。儒家有的说"君不正臣投别国",有的说无道之君,要 诛之,或者换掉。关粮草辎重,星夜从赵国撤 军回国。孙膑预先在魏军回国的必经之地挂陵(今河南长 垣西北)设下埋伏,当庞误用率领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 魏军经过时,齐军突然出击,大败魏军。这场战役又称为 桂陵之战。在战史上,把这种作战方法叫做“围魏救赵”。
道家
郑国有个占卜十分灵验的巫师名叫季咸,他能知道人的“死生”、 “存亡”、“祸福”、“寿夬”,仿佛是神人。郑国人见到他,都 因担心被预卜死亡和凶祸而急忙跑开。列子见到他却内心折服如醉 如痴,回来后把见到的情况告诉老师壶子,幵且说:“起先我总以 为先生的道行最为高深,如今有更为高深的人了。”壶子说:“我 告诉你那个道,“既其文,未既其实,”外表的道传你一下,真道 我还放在口袋里。我早就晓得你这家伙靠不住,所以我留了一手。 你以为你得道了?我之所以不传你道,你认为学了道“与世亢”, “亢”就是傲慢,一般学道人爱犯这个毛病,我学了道,超越世界 了,世界上第一了。你试着让他跟你一块儿来,把我介绍给他看看 相吧。” 第二天,列子跟神巫季咸一道见了壶子。季咸走出门来就对列子说: “呀!你的先生快要死了!活不了了!活不了十来天了!我观察到 他临死前的怪异形色,神情像遇水的灰烬一样。”列子迚到屋里, 泪水弄湿了衣襟,伤心地把季咸的话告诉壶子。壶子说:“刚才我 将如同地表那样寂然不动的心境显露给他看,茫茫然既没有震动也 没有止息。这样恐怕只能看到我闭塞的生机。试试再让他来看看。”
为炒做这一事件,管仲还煞有介事地对来自楚国的官方采购商人 说:“你能给我弄来二十头活鹿,我就赏赐你黄金百斤;弄来二 百头,你就可以拿到千斤黄金了。楚国就算不向老百姓征税,财 用也够了。”于是楚国上下都轰动了: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无论 男女老少,全都来劲了,颇有点“全民炒股(或炒房)”的意味。 老百姓都放下手头的农活,漫山遍野地去捕捉活鹿。 这个时候,管仲让大臣隰朋悄悄地在齐、楚两国的民间收购幵囤 积粮食:楚国靠卖活鹿赚的钱,比往常多了五倍;齐国收购囤积 的余粮,也比往常多了五倍。 于是,管仲对齐桓公说:“好了,这下我们可以安心去攻打楚国 了!”齐桓公问:“为什么?”管仲回答:“楚国拿了比往常多 五倍的钱,却误了农时,粮食又不可能几个月时间就可以收割的, 楚国到时候一定会去收购粮食的。到时候我们封锁边境就行了。” 齐桓公恍然,于是下令封闭与楚国的边境。 结果楚国的米价疯涨,楚王派人四处买米,都被齐国截断,逃往 齐国的楚国难民多达本国人口的十分之四。楚国元气大伤,三年 后向齐国屈服。
孟胜殉城
墨家有一任巨子是孟胜,在楚国贵族阳城君的手下工作。阳城 君下令孟胜带领墨家帮助他守城,并且把璜玉分成两半,做为符节。 阳城君自己拿了一块,给孟胜另外一块,并定下了约定:“如果有 人来接管封地,必须出示符节,如果符节符合(能够完整地拼合在 一起),就表示是我的指令。(不然就不是)”后来楚王死了,群 臣围攻追杀吴起,在楚王的葬礼上动了刀枪,阳城君也参与了这次 行动。后来楚国要追究责任,阳城君就逃亡了,楚国要收回阳城这 块封地,楚国派大军包围了阳城,并派出使者请求收回封地。 派人来收回封地的人没有阳城君的那块璜玉,于是孟胜说: “接受别人的封地,与别人有符节约定。今天要收回封地,但是没 有收到符节。但是依照我的能力无法阻止我守住阳城,为了遵守信 义,帮助阳城君守城,看来我不死于阳城是不可能的了。”孟胜的 弟子徐弱劝阻孟胜说:“就算死,如果对阳城君有益也就算了,但 是这样做,不但对阳城君无益,还会断绝墨家组织,我认为是不可 以的。”
孟胜殉城 孟胜说:“不会的。我和阳城君,我是他的老师;即使不算他 的老师,我也是他的朋友;即使不算他的朋友,我也是他的手下。 如果我不死,那么以后拜见良师时就不会来找墨者了,结拜好友也 不会来找墨者了,聘请门客也不会来找墨者了。我是为了行墨者的 道义而死,为了让墨家能继承事业,我将巨子的位置让给在宋国的 田襄子。田襄子是一位贤能的人,一定可以带领墨家强大,这样怎 么怕墨家断绝,墨者绝世呢?” 徐弱说:“听了老师你的话,我受益匪浅,那么就请我先死为 你在黄泉开道吧。”于是冲出去和楚军搏斗,死后让墨者们将自己 的头颅送回到孟胜的前面。孟胜派遣了两个手下带人冲出重围,要 将巨子的令牌穿送到田襄子那里。而阳城被楚军围困,孟胜死了, 他的弟子追随他一起赴死的有一百八十人。
②王鹏老师说抓到一次手机扣20分哦~ 至于没收就不用我强调了吧?有专人监督!!!
寓言:即有所寄托的话;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 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 的性质。 寓言故事,其人物和故事是虚构的,往往以动物或无生命 的自然物为角色,使乊拟人化,具有讽刺、教育和劝戒的 意味。
高二语文选修课程
先秦诸子散文
第三组:先秦诸子文学——寓言故事 成员分配: 李绍铭—构思及制作ppt 许峻荣—设计问题 徐金润—查资料及检视 马伟涛—设计游戏 陈奎霖—查资料及检视 陈崇韬—检视及剧本 陈琦—主持及查资料 陈佩欣—查资料 陈昕—主持及查资料 钱雅雯—不稳定 李雪—不稳定
1.开始介绍寓言故事了,大家要仔细看 清楚每个细节~结束后的问题的答案 大部分都在寓言故事里。so请认真听 课 2.关于得分—— 所有问题结束后,得分最少的一个小组 派出6名同学按照剧本演课本剧—— 孟胜殉城 PS :①题目可能会很坑,so你们做好心理准备
腹䵍听了这句话,心里一阵难受,差点掉下眼泪来。他对秦惠王说: “大王免了我儿子的罪,这是大王对我的好意。可是国家制定了法 律,就是要每个人都来遵守。杀人要偿命,这才能警诫百姓不要杀 人。我不能只顾私情,就不管我儿子伤害别人的性命。我请大王还 是依照法律,把我的儿子处死吧。”
腹䵍杀子 旁边的大臣们听到这话,觉得这老头子实在太 固执了,就纷纷劝他说:“大王免了您儿子的 罪,这是对您的特别爱护,别人求都求不到的。 还是不要这样死板吧。难道您就不疼爱自己的 孩子吗?”腹䵍流着眼泪说:“我当然疼爱我 的孩子!也正因为这个,我也知道别人失去孩 子的痛苦。被我儿子杀死的人,不也是别人的 儿子吗?我要是纵容自己的孩子犯罪,怎么对 得起死者的父母呢?” 秦惠王看见腹䵍这样坚决,只得下令对他的儿 子依律判刑。腹䵍的独生儿子死了以后,好人 更加尊敬他,坏人也更加怕他了。
墨家
腹䵍杀子
春秋时代,秦国有一位官员名叫腹䵍。他很有学问,办事也非常公 正。好人都敬他爱他,坏人都怕他恨他。腹䵍有个儿子,在外面杀 了人。按照秦国的法律,杀人是要偿命的。这件事引起了不同人的 议论。坏人听到了这件事,都打心眼儿里高兴,私下说:“腹䵍只 有一个儿子,看他怎么办!”好人们却替他担忧,想在秦惠王面前 帮他求个情,可是知道他办事一向公正,不好开口。秦惠王也很器 重腹䵍,心里想,要是杀了腹䵍的儿子,他一定会伤心得受不了的。 于是秦王就当着许多大臣的面对腹䵍说:“先生年纪已经老了,也 没有第二个儿子,寡人已经下了命令,免了你儿子的罪,你不用担 心了。”
这之后,列子感到自己像从不曾拜师学道似的回 到了自己的家里,三年不出门。他帮助妻子烧火 做饭,喂猪就像伺候人一样。虽然涉入世间的纷 扰却能固守本真,幵像这样终生不渝。
法家
齐桓公把南方的楚国看成王霸事业上的“假想敌”,整日里都在琢 磨如何削弱楚国。 但楚国的军事战斗力很强,这让齐桓公头疼。他问管仲:“楚国是 一个强国,其人民精通格斗的技巧。我们要举兵讨伐楚国,恐怕力 不从心。一个楚国就很麻烦了,以后的路该怎么走?”管仲说: “大王您出高价购买楚国特产的鹿吧。这一招准管用。”齐桓公于 是在与楚国亣接的边境上设立了一座小城,幵派人到楚国购买活鹿。 楚国活鹿的价格为八万钱一头,管仲让齐桓公派中大夫王邑带了二 千万钱去楚国大肆搜购。 楚王听说了这件事情,乐了,对其宰相说:“那个金钱,是人都喜 欢的,也是国家赖以生存的东西。而鹿,不过是禽兽而已,楚国多 的是,即使都不要也无所谓。现在齐国出那么多钱来买我们不需要 的东西,这是我们楚国的福气啊!老天让齐国这个傻冒来便宜我们, 太好了!赶快发布命令,让老百姓赶紧捕捉活鹿,尽快把齐国手上 的钱换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