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的区别

合集下载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 (1)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 (1)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的区别和联系成语故事很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

比如“百步穿杨”、“沉鱼落雁”这些,只是具备一种描述、形容的作用,并不需要给人启发。

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

并且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

在收编成语故事的时候,有时候人们也会把寓言收编进去,并且历史本身就带有很多值得人们思考的道理,因此,很多成语都能带给人一些道理。

说白了,成语固有合适寓言故事的分类主要是在讲述故事的目的上有不同,成语故事的目的是补充成语没有完全表达的内容,使成语更容易理解,寓言故事的目的就是讲述道理,两者不矛盾,只是分类不同。

很多成语故事本身就是一个寓言故事,但不能因此就说成语故事就是寓言故事。

所谓寓言即有所寄托的话;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或劝戒的性质。

所谓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

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大多由四字组成,它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现出丰富的内容。

特点:①结构的相对定型性。

②意义的整体性。

③时间和空间的习用性。

④形成的历史性。

⑤内容和形式的民族性。

来源:①历史故事。

②寓言故事。

③神话或其他传说。

④古典文学作品。

——由此可见,二者是交叉关系。

有些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如“小题大做”、“后来居上”等。

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如“朝三暮四”、“杯弓蛇影”等。

--摘自1997年版《现代汉语词典》可见,成语故事的范畴大,成语中的一部分是寓言故事的浓缩,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水滴石穿张乖崖将他喝住,上前盘问。

库吏不敢隐瞒,如实承认了。

于是张乖崖下令把他捉进县衙,命手下衙役对他施以杖刑,以示警戒。

成语故事与寓言故事有什么区别

成语故事与寓言故事有什么区别

成语故事与寓言故事有什么区别同学们是否知道成语故事与寓言故事有哪些区别?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成语故事与寓言故事有什么区别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1、地域不同寓言故事不仅中国有,外国也有寓言故事,比如国外的《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而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是中国历史流传下来的的。

2、真实度不同寓言故事是根据事实或者编造的故事向人们讲述一个道理,给人以启发。

并且大部分寓言,是为了讲述一个道理而编造的,并没有真实的.根据。

成语故事很大部分是历史典故,是发生过的事情,然后人们用一个成语将这些事情总结、浓缩为一个简短的句子或短语,以方便地表达整个故事和故事要讲述的内容,在功能上不一定要有积极的寓意。

3、故事用语特点不同寓言故事的特点是形象生动,人物活灵活现,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成语故事的用语特点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音韵和谐、寓意深远。

扩展资料: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一般的都比较短小。

除汉族外,还有各少数民族寓言。

各族人民创作的寓言,多以动物为主人公,利用它们的活动及相互关系投进一种教训或喻意,达到讽喻的目的。

反映了劳动人民健康、朴实的思想,闪耀着人民无穷的智慧和高尚的道德光芒。

中国古代寓言源远流长,在先秦时期已具雏形。

先后经历了先秦的说理寓言、两汉的劝戒寓言,魏晋南北朝的嘲讽寓言、唐宋的讽刺寓言和明清的诙谐寓言等五个阶段。

在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中,经常采用寓言阐明道理,保存了许多当时流行的优秀寓言。

如:《亡鈇》、《攘鸡》、《揠苗助长》、《自相矛盾》、《郑人买履》、《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等,其中《列子》、《庄子》与《韩非子》收录最多。

汉魏以后,在一些作家的创作中,也常常运用寓言讽刺现实。

唐代柳宗元就利用寓言形式进行散文创作,他在《三戒》中,以麋、驴、鼠3种动物的故事,讽刺那些恃宠而骄、盲目自大、得意忘形之徒,达到寓意深刻的效果。

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特别是儿童文学作品更为多见,所以说寓言来源于民间。

寓言故事与成语故事的关系

寓言故事与成语故事的关系

寓言故事与成语故事都属于文学范畴,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寓意性。

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都是通过讲述一个小故事,来表达一定的道理或寓意,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都有一定的幽默和讽刺意味,但在表达方式上有所不同。

寓言故事一般采用比喻和象征手法,通过描述动物或其他无生命物体的行为和对话来阐述人类社会中的某些问题和道理,往往带有一定的讽刺和劝诫意味。

而成语故事则更为直接,它通过讲述一个历史事件或名人轶事来表达一定的道理或寓意,更为贴近历史和文化,往往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总的来说,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都是通过小故事来传达大智慧,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分类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分类

小学语文成语故事分类小学阶段重在字词的学习,而成语就是词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

有一部分同学没有对成语的分类理解透彻,造成知识掌握不精准,答题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小错误。

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成语分类中常见的三种类型:1.历史故事类指的是成语来源于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

如:望梅止渴有一年夏天,天热得出奇,曹操率领部队行军,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又累又渴,让人透不过气来。

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

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

”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

”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

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口里生津,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故事的真假可能无从考证,但人物都确有其人而非虚构)如: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纸上谈兵—赵括三顾茅庐—刘备2.寓言故事类从前,楚国有一个人,他在街上卖矛和盾,他夸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没有什么盾它刺不破。

”大家半信半疑,没有人理他。

他见没有反应,就把矛收起来,拿出一块盾来,又说大话:“我的盾很坚固,没有什么武器能刺破它。

”这时候,有人质问他:“如果用你的矛,来刺你的盾,结果会怎样?”那个人哑口无言。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说话做事要实事求是,不能前后抵触。

3.神话故事类(神话故事也是虚构的故事,但故事主人公是神鬼或神鬼化的英雄)如:夸父逐日在遥远的北方,生活着一个叫夸父的巨人。

什么是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

什么是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

什么是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什么是神话故事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1、寓言故事: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2、神话故事: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

但是由于这时的认识水平非常低下,因此经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例如西游记、封神榜。

3、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4、成语故事: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 寓言故事:刻舟求剑、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画蛇添足、拔苗助长、郑人买履、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狐假虎威、龟兔赛跑• 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愚公移山、后羿神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共工触山小状元42页• 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上波与祝英台(四大民间故事)• 成语故事:闻鸡起舞、四面楚歌、望梅止渴、指鹿为马、凿壁借光(小状元16页)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民间故事、成语故事1、寓言故事: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2、神话故事:来源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通过推理和想象对自然现象作出解释。

但是由于这时的认识水平非常低下,因此经常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

例如西游记、封神榜。

3、民间故事: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

4、成语故事: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 寓言故事:刻舟求剑、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画蛇添足、拔苗助长、郑人买履、掩耳盗铃、亡羊补牢、狐假虎威、龟兔赛跑• 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愚公移山、后羿神日、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大禹治水、共工触山• 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梁上波与祝英台(四大民间故事)• 成语故事:闻鸡起舞、四面楚歌、望梅止渴、指鹿为马、凿壁借光分类成语——历史、神话、寓言故事成语分类成语——历史、神话、寓言故事成语一、历史故事成语战国:完璧归赵(蔺相如)围魏救赵(孙膑)退避三舍(重耳)毛遂自荐(毛遂)负荆请罪(廉颇)纸上谈兵(赵括)一鼓作气(曹刿)千金买骨(郭隗)讳疾忌医(蔡桓公)卧薪尝胆(勾践)杀妻求将(吴起)惊弓之鸟(更羸)高山流水(俞伯牙、钟子期)秦:一字千金(吕不韦)指鹿为马(赵高)焚书坑儒(秦始皇)穷图匕见(荆轲)悬梁刺股(苏秦、孙敬)汉:一饭千金(韩信)四面楚歌(项羽)约法三章(刘邦)孺子可教(张良)背水一战(韩信)破釜沉舟(项羽)手不释卷(刘秀)金屋藏娇(刘彻)暗渡陈仓(韩信)十面埋伏(项羽)投笔从戎(班超)马革裹尸(马援)多多益善(韩信)老当益壮(马援)萧规曹随(萧何、曹参)无颜见江东父老(项羽)三国:鞠躬尽瘁(诸葛亮)三顾茅庐(刘备)煮豆燃萁(曹植)刮目相看(吕蒙)初出茅庐(诸葛亮)乐不思蜀(刘禅)七步成诗(曹植)言过其实(马谡)七擒七纵(诸葛亮)宝刀不老(黄忠)才高八斗(曹植)一身是胆(赵云)封金挂印(关羽)单刀赴会(关羽)望梅止渴(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诸葛亮)晋:入木三分(王羲之)闻鸡起舞(祖逖)东山再起(谢安)洛阳纸贵(左思)草木皆兵(苻坚)凿壁偷光(匡衡)狗尾续貂(司马伦)南北朝:画龙点睛(张僧繇)江郎才尽(江淹)宋:精忠报国(岳飞)东窗事发(秦桧)胸有成竹(文与可)二、寓言故事成语坐井观天井底之蛙刻舟求剑狐假虎威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叶公好龙自相矛盾掩耳盗铃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滥竽充数亡羊补牢杯弓蛇影买椟还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夜郎自大黔驴技穷杞人忧天·怎样区分民间、历史,寓言,成语,神话、童话故事。

寓言故事和成语的区别

寓言故事和成语的区别

寓言故事和成语的区别寓言故事和成语的区别古代的寓言故事和成语的有何不同?下文就是有关成语的寓言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寓言故事和成语的区别:纸上谈兵赵奢是赵国名将,为赵国屡建战功。

可是赵奢的儿子赵括却不像父亲。

赵括从小的确读了不少兵书,谈起用兵之道那简直是滔滔不绝,连他父亲都不如他。

于是,赵括自以为是,觉得自己是了不起的军事家,他狂妄地认为自己在军事上已经是天下无敌了。

然而赵奢却不这么认为,他不但从未赞扬过儿子的夸夸其谈,反而却常常担忧地说:“日后赵国不让赵括带兵便罢,如果让他带兵打仗,那么断送赵国前程的将必是赵括无疑。

”过了几年,赵奢死去了。

这一年,秦国对赵国大举进攻,赵国派了年龄很大的将军廉颇率军迎敌。

开始,赵军连连失利。

在这样的情况下,廉颇改变战略方针,他下令让军队坚守城池,以逸待劳,不要主动出击,保存实力把住阵地从而拖垮秦军。

结果真的,秦军由于远道而来,经不住廉颇的拖延,粮草渐渐接不上,快要支撑不下去了,秦军十分恐慌。

于是秦军也施展汁谋,派人悄悄潜入赵国散布流言说:“秦军谁都不怕,就怕赵括担任大将。

”赵王正在为廉颇在军事上毫无进展而闷闷不乐,听到外面流传的那些说法,便撤掉廉颇,要派赵括为大将来统帅军队。

赵括的母亲记住丈夫生前的嘱咐,再三向赵王说明情况,极力劝告赵王收回决定,可是赵王哪里听得进去,他真的任命了赵括担任大将来取代廉颇。

赵括一到前线,便开始胡乱指挥起来。

他完全改变了廉颇的策略,大量撤换将官,一时间弄得人心惶惶军心涣散。

秦军得知赵军这些情况,自然正中下怀。

一天深夜,秦军派一支队伍偷袭赵营,刚一交战,便佯装败走。

同时,秦军又派兵乘机切断了赵军的粮道。

赵括不知实情,还以为秦军真的是败逃。

他得意地想,取胜即在眼前,这正是表现自己的时候。

于是他命令部队紧紧追击。

结果,赵军追了一段后即被秦军伏兵将追兵拦腰截断,使赵军首尾不能相顾。

然后,秦军一齐杀出,将赵军各个击破,团团围住。

赵军被秦军围困40多天,粮食早已吃光又没有接应,一时间军心大乱。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的区别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的区别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的区别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神话故事: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

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三者之间的区别如下:
首先,从真实性上,神话故事的幻想性要多一些;而寓言和成语故事多是历史真实故事的再造和加工。

其次,从产生的时间上来讲,神话故事总体要早于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

再次,从故事的性质上来讲,神话故事主要反映了原始先民对于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愿望和要求,具有环境客观性;
寓言故事,主要从故事的负面意义起到警示或教育人的作用;
成语故事则是以言简意赅的语言讲述故事,提炼出意义深远的故事,或是正面的肯定,也有负面的教训或警示。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成语故事与寓言故事有哪些区别?有什么不同?下面是相关的成语寓言故事,欢迎大家阅读与了解。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高山流水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

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

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

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高潮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

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

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

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

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什么不同:见利反目有一个读书人出外游历。

这天,他来到一个地方,看到一群儿童在拾柴禾。

于是读书人把那些小孩子叫到跟前来,对他们说:“你们在拾柴的时候,谁先看到柴禾就先喊一声,这柴禾就归谁,后见到的人就不要去争夺了。

你们能做得到吗?”几个儿童都回答说:“我们做得到!”说着就都走开了,互相之间说说笑笑,非常友好,大家都显得很轻松、高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的区别
成语故事: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寓言故事:寓言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

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

神话故事:神话是人类最早的幻想性口头散文作品, 是人类童年时期的产物,文学的先河。

神话产生的基础是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和人们为争取生存、提高生产能力而产生的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要求。

三者之间的区别如下:
首先,从真实性上,神话故事的幻想性要多一些;而寓言和成语故事多是历史真实故事的再造和加工。

其次,从产生的时间上来讲,神话故事总体要早于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

再次,从故事的性质上来讲,神话故事主要反映了原始先民对于认识自然、支配自然的积极愿望和要求,具有环境客观性;
寓言故事,主要从故事的负面意义起到警示或教育人的作用;
成语故事则是以言简意赅的语言讲述故事,提炼出意义深远的故事,或是正面的肯定,也有负面的教训或警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