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青霉素菌株共29页

合集下载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理性筛选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理性筛选

青霉素⾼产菌株的理性筛选遗传育种与⽣物合成⽂章编号:1001-8689(2007)07-0403-02青霉素⾼产菌株的理性筛选娄忻 张莉 刘靓 张⽟莲 陈丽华 刘静 贺建功(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微⽣物药物国家⼯程研究中⼼, ⽯家庄050015)摘要: 以青霉素⽣产菌种87117#为出发菌种,采⽤紫外线诱变复合前体动态后处理的⽅法,结合限氧条件下的摇瓶筛选,从177⽀前体抗性株中筛出XY -137#⾼产突变株。

该菌株摇瓶效价平均提⾼了8.8%,且遗传特性稳定,单位菌丝产物合成能⼒强。

XY -137#菌株在百吨罐中经过近百批的⽣产验证,其放罐效价、发酵指数、罐批产量平均提⾼了3.83%、5.66%和2.69%。

关键词: 紫外诱变; 动态后处理; 理性筛选; 青霉素⾼产菌株中图分类号:T Q 465.1 ⽂献标识码:ARational screening of penicillin high producing strainLo u Xin, Zhang Li, Liu Liang, Zhang Yu-lian, Chen Li-hua, Liu Jing and H e Jian-g ong(N ew Dr ug R&D Co.,L td of N or th China Phar macentical Co rp.,N ational Eng ineering Resear ch Center of M icro bial M edicine , Shijiazhuang 050015)ABSTRACT U sing Penicillium chry sogenum #87117as starting strain ,a penicillin high yield str ain #XY-137w as obtained by U V irr adiation com bined w ith precurso r-resistant strain in shake flask selection metho d under lim ited o xygen.Penicillin potency of strain #XY-137w as increased by 8.8%cultured in shaking flasks.Average pr oductivity o f about 100batches ferm entation level w as increased by 2.69%~5.66%than that of strain #87117in 100-ton ferm entor .KEY WORDS U V m utagenesis; Dynamic po st-treatment; Rational screening ; Penicillin high-pr oducing strain收稿⽇期:2007-03-15 修回⽇期:2007-05-08作者简介:娄忻,⼥,⽣于1963年,⾼级⼯程师。

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PPT课件

青霉素发酵生产工艺PPT课件
26
第26页/共31页
5.补料控制:
发酵过程中除以中间补糖控制糖浓度及pH外,
补加氮源也可提高发酵单位。经试验证实:若在发酵
60~70h开始分次补加硫酸铵,则在90h后菌丝含氮
量几乎不下降,维持在6%~7%,,且60%~70%的
菌丝处于年幼阶段,菌丝呼吸强度维持在二氧化碳量近
30μl/(mg菌丝·h),抗生素产率为最高水平的
前体要在发酵开始20h后加入,并在整个发酵过 程中控制在50µg/ml左右。前体用量大于0.1%时,青 霉素的生物合成均下降。所以一般发酵液中前体浓度以
24
第24页/共31页
3.pH : 在青霉素发酵过程中,pH是通过下列手段控
制的:如pH过高,则添加糖、硫酸或无机氮源; 若pH过低,则加入碳酸钙、氢氧化钠、氨或尿素, 也可提高通气量。另外,也可利用自动加入酸或 碱的方法,使发酵液pH维持在6.8~7.2,以提高 青霉素产量。
目前普遍采用淀粉的酶水解产物,葡萄糖化液流 加,以降低成本。
21
第21页/共31页
(2)氮源: 氮源的作用是供应菌体合成氨基酸和三肽
的原料,以进一步合成青霉素。主要有机氮源 为玉米浆、棉籽饼粉、花生饼粉、酵母粉、蛋 白胨等。玉米浆为较理想的氮源,含固体量少, 有利于通气及氧的传递,因而利用率较高。
25
第25页/共31页
4.温度: 青霉菌生长的适宜温度为30℃,而分泌青霉
素的适宜温度是20℃左右,因此生产上采用变温 控制的方法,使之适合不同阶段的需要。一般一 级种子的培养温度控制在27±1℃左右;二级种子 的培养温度控制在25±1℃左右;发酵前期和中期 的温度控制在26℃左右;发酵后期的温度控制在 24℃左右。
青霉素的发酵过程控制

青霉素发酵操作规程

青霉素发酵操作规程

青霉素发酵操作规程青霉素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抗生素,其生产主要依赖于霉菌发酵技术。

以下是青霉素发酵操作的规程:一、菌株选取与预处理1. 选择高产的青霉菌株,如青霉菌属(Penicillium)或念珠霉菌属(Aspergillus)。

2. 青霉菌株经过连续传代,筛选得到高产菌株。

3. 青霉菌株在含有20%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温度为25-30摄氏度,pH为6.0-7.0。

4. 青霉菌株所用的贮藏物和传代培养基要消毒,以防止杂菌污染。

二、发酵培养基的配制1. 培养基的配制可采用以下配方:葡萄糖20g/L,麦芽粉20g/L,酵母粉2g/L,酵母浸粉10g/L,氨盐混合液100ml/L(含无机氮7.5g/L,有机氮1.5g/L),氢氧化锂0.5g/L,乳糖5g/L,氯化钠2g/L,柠檬酸二钠2g/L,硫酸镁 0.5g/L,纯水 1000ml。

2. 上述配方中的成分按比例称取粉末,加入适量纯水溶解,调节pH至6.0-7.0,然后加入适量纯水至最终体积。

三、发酵罐的消毒与接种1. 发酵罐内表面应经过严格的清洁和消毒,如用75%乙醇清洁,然后用蒸汽消毒至121摄氏度,压力为15磅/平方英寸,持续30分钟。

2. 青霉素发酵种子可采用液体或固体发酵培养基接种。

3. 液体接种:用适量的种子培养物接种进入消毒好的发酵罐中,接种量约为发酵罐容积的3-5%。

4. 固体接种:将适量的种子培养物加入消毒好的固体发酵培养基中,然后将其均匀分布在发酵罐内。

四、发酵条件的控制1. 温度控制:发酵初期温度设定为25摄氏度,后期升高至28-30摄氏度,根据青霉菌的生长和代谢情况可调整温度。

2. pH控制:发酵罐内的pH值通常为6.0-7.0,可通过添加适量的无机酸或碱来控制。

3. 溶氧控制:发酵罐内的溶氧量应保持在5-20%之间,可通过调节搅拌速度、气体流速来控制。

4. 搅拌速度:发酵初期的搅拌速度设定为200-300转/分钟,后期可增加至400-500转/分钟。

第一节青霉素演示文稿

第一节青霉素演示文稿
中β-内酰胺环开环自身聚合,生成的高分子聚合 物。
35
第35页,共64页。
5.临床应用及特点—过敏反应
n β-内酰胺类抗生素都能形成相同结构的抗原决定
簇,因此产生强烈的交叉过敏反应。
n 使用前皮试
36
第36页,共64页。
5.临床应用及特点—优缺点
• 优点:安全、副作用小、价廉、疗效确切。
• 缺点
对酸不稳定:只能注射给药,不能口服; 抗菌谱窄:革兰氏阳性菌;
产生耐药性:长期使用过程中,细菌逐渐产生一些分解酶
,如β-内酰胺酶,产生耐药性;
过敏反应,严重时会死亡; 体内作用时间短 ,每天至少注射两次,肌注疼痛。
37
第37页,共64页。
5.临床应用及特点 延长作用时间的方法 • 与丙磺舒合用 能抑制青霉素G的代谢,降低青霉素G的排 泄速度,延效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母核上有2个手性碳原 子,具有活性的绝对构型是6R,7R。
青霉素
头孢菌素
17
第17页,共64页。
分为:
• 天然青霉素
–从天然发酵中得到
• 半合成青霉素
– 以6-氨基青霉烷酸(6-APA)为基本母核,引入适当 的侧链而获得的,其稳定性更好,抗菌谱更广,耐 酸、耐酶。
18
第18页,共64页。
3.广谱青霉素
40
第40页,共64页。
1. 耐酸青霉素 设计思路:
HH H
N
S

O O
N H
青霉素V
COOH
侧链引入的电负性的氧原子,可降低羰基上氧的电子云密度
,阻碍了羰基电子向β-内酰胺环转移,增加了对酸的稳定
性。
41
第41页,共64页。

青霉素生产的工艺流程

青霉素生产的工艺流程

青霉素生产的工艺流程青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被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下面将介绍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流程。

青霉素的生产工艺一般分为五个步骤:培养生长菌、发酵培养、分离青霉素、纯化青霉素和制备药物。

首先是培养生长菌。

青霉素生产的起始点是菌种的培养。

通常使用的菌种是青霉属真菌,通过前期培养方法培育得到。

经过一系列的培养和筛选,获得高产青霉素的菌株。

接下来是发酵培养。

将分离的高产青霉素菌株接种到发酵罐中,并加入适当的培养基,如碳源、氮源、矿物质等,为菌株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大规模发酵需要控制好温度、pH值、通气速率和搅拌速率等参数,以促进菌株的生长和青霉素的产生。

然后是分离青霉素。

通过培养得到的发酵液中含有青霉素和其他混杂物。

需要对发酵液进行分离和提纯,以获得纯净的青霉素。

分离青霉素的方法有多种,包括沉淀法、提取法和蒸馏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将青霉素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

紧接着是纯化青霉素。

分离得到的青霉素还存在一些杂质和其他类似物,需要进行进一步纯化。

常用的纯化方法包括溶剂结晶和吸附层析等。

通过这些纯化方法,可以得到高纯度的青霉素。

最后是制备药物。

经过纯化的青霉素需要进行制剂,以便于临床应用。

制备药物的方法有多种,包括制备青霉素干粉、青霉素口服片和青霉素注射剂等。

制备过程需要控制好剂量和质量,确保青霉素的药物效果和安全性。

以上就是青霉素生产的工艺流程。

整个过程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参数和条件,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青霉素。

青霉素的生产对于保障人们的健康和医疗领域的需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青霉素菌株的培育原理

青霉素菌株的培育原理

青霉素菌株的培育原理青霉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抗生素,广泛用于临床医学中的抗感染治疗。

青霉素的生产首先需要培养出高产量的青霉素菌株。

本文将介绍青霉素菌株的培育原理,包括菌株的选育、培养基的选择和优化,以及培养条件的控制等方面。

青霉素菌株的选育是培养高产量青霉素的关键步骤。

选育青霉素菌株主要是通过从自然环境中筛选或基因改造的方法得到的。

自然环境中有很多能产生青霉素的霉菌,如盘尼西林蓝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 和秋霉(Penicillium notatum) 等。

这些菌株可以通过传代培养或继代培养得到高产青霉素的菌株。

培养基的选择和优化是培育青霉素菌株的重要步骤。

培养基是提供菌株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环境条件的基础。

对于青霉素菌株的培养,需要使用一种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的培养基。

常用的培养基有复合碳氮盐培养基(complex carbon-nitrogen-salt medium) 和液态发酵培养基(liquid fermentation medium) 等。

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的激素和辅酶等物质,可以促进菌株的生长和产生青霉素的能力。

培养条件的控制也是培养青霉素菌株的关键因素。

青霉素的生产需要适宜的温度、pH值、氧气浓度等环境条件。

一般来说,适宜的温度范围是20-28摄氏度,但不同的菌株可能有不同的最适温度。

pH值通常在5-7之间,过高或过低的pH 值都会影响青霉素的产量。

此外,适宜的氧气浓度也是促进青霉素产量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青霉素的产量在高氧气浓度下会较低,而在较低的氧气浓度下会较高。

除了上述因素外,培养青霉素菌株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培养容器和培养方式的选择也会影响青霉素的产量。

常用的培养容器有培养瓶、发酵罐等,而培养方式包括液态发酵和固态发酵等。

其次,菌株的接种量、培养时间和采样方式等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最后,外界环境的卫生和操作的注意事项也会对菌株的培养产生重要影响。

青霉素提取原始方法

青霉素提取原始方法

青霉素提取原始方法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广泛用于医疗和农业领域。

它的发现和提取方法对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青霉素的提取原始方法,希望对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青霉素的提取需要合适的青霉菌菌株。

通常情况下,青霉素是由青霉菌属真菌产生的,因此需要从自然界或者实验室中获得合适的青霉菌菌株。

在实验室中,可以通过筛选和培养来获得高产青霉素的菌株,以便后续的提取工作。

其次,青霉素的提取需要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青霉菌在合适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才能够高效产生青霉素。

一般来说,青霉菌的培养基中需要含有合适的碳、氮源以及一定的微量元素。

同时,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值、氧气供应等因素,都会对青霉素的产生产生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控。

接下来,青霉素的提取需要合适的提取方法。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包括溶剂提取、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提取等。

溶剂提取是将青霉素所在的培养液与有机溶剂进行萃取,然后通过浓缩和结晶得到青霉素。

而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提取则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对青霉素进行吸附和解吸,最终得到青霉素。

不同的提取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提取方法。

最后,青霉素的提取需要进行纯化和检测。

提取得到的青霉素往往伴随着其他杂质,需要进行纯化工作以获得高纯度的青霉素。

纯化方法包括结晶、色谱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纯化方法。

同时,为了确保青霉素的质量和纯度,还需要进行相关的检测工作,包括质量分析、结构鉴定等。

总之,青霉素的提取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在菌株、培养条件、提取方法以及纯化检测等方面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操作。

希望本文介绍的青霉素提取原始方法对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和技术人员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实践中能够不断总结和改进提取方法,为青霉素的应用和发展做出贡献。

高产青霉菌的育种方法

高产青霉菌的育种方法

高产青霉菌的育种方法青霉菌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中的微生物,其代表菌种为青霉属(Penicillium)。

其中,青霉菌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是广泛应用的一种菌株,它可以产生青霉素等抗生素。

育种方法是培育高产的菌株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介绍高产青霉菌育种的方法。

1.菌株的保存与筛选首先,要从已存在的菌株中挑选出适合育种的菌株。

在保存时,可将其用保鲜膜或瓶盖密封后,在4℃的冰箱中保存。

此外,为了筛选出合适的高产菌株,应对分离的菌株进行生长速率、代谢产物以及生物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筛选代谢产物含量高、生长速率快、生物量大的菌株。

2.遗传变异当已筛选出可用菌株后,可通过化学物质或电磁辐射等方法对其进行遗传变异。

具体方法包括:用致突变剂,如乙酰胺、尿素或亚硝酸钠等化学物质,或电磁辐射来引起基因突变。

这样,突变的菌株会在生长产生变异,产生高产代谢产物的菌株便能被筛选出来。

3.基因工程基因工程是将合成的DNA片段作为外源基因导入细胞内的一种方法,常用于改良微生物。

对高产菌株进行基因工程,可把生产抗生素所需的酵素基因导入高产菌株中,以提高其产量。

此外,还可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得到可产生定点变异的菌株,并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和DNA连接酶来完成基因片段的克隆。

4.培养条件的优化培养条件对菌株的生长和代谢产物的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优化培养条件是获得高产菌株的关键。

在培养过程中,可根据不同菌株的需求适当调整培养介质的 pH 值、温度、气体浓度、养分等因素,以提高其生长和产量。

总之,高产青霉菌的育种需要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筛选和选择,以达到最优的产量。

同时,需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法对其进行优化,最终获得高产菌株,从而为工业生产提供优质的原料。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原理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原理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原理青霉素是一种重要的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

为了提高青霉素的产量,需要培育出高产菌株。

青霉素高产菌株的培育原理主要涉及四个方面:基因筛选,优化培养条件,代谢工程和遗传改造。

1. 基因筛选基因筛选是通过筛选出具有青霉素高产潜力的微生物菌株。

常用的筛选策略包括:•亲和筛选法:利用青霉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将微生物菌株培养于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观察哪些菌株能够生长并形成抑制圈的菌落。

•抗性筛选法:将一种或多种对青霉素抗性基因导入到微生物菌株中,并在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哪些菌株能够生长。

•高通量筛选法:利用基因组学和转录组学的高通量技术,对大量的微生物菌株进行筛选,鉴定并克隆与青霉素合成相关的基因。

基因筛选的目标是选出具有高青霉素合成潜力的菌株,为后续的培养条件优化和代谢工程提供基础。

2. 优化培养条件优化培养条件是提高青霉素产量的关键步骤。

常见的优化方法包括:•培养基优化:通过优化培养基的配方,如碳源、氮源、矿盐和pH值等,来提高细胞生长和代谢活性。

•培养条件调控:控制培养温度、pH、氧气供应和搅拌速度等条件,以提高细胞生长速度和代谢产物的积累。

•添加辅助物质:如添加青霉素前体、诱导剂、辅助酶等,以促进青霉素的合成。

•产量监测和调控:通过检测菌体内青霉素产量的变化,了解其合成规律,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控。

培养条件的优化旨在为高青霉素产量的菌株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促进青霉素的合成。

3. 代谢工程代谢工程是通过改造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增强青霉素合成的能力。

主要包括:•基因表达调控:通过调控青霉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使其在合成途径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代谢途径优化:通过改造青霉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或代谢途径,提高酶的催化能力和底物利用效率。

•异源基因导入:导入其他微生物中的相关基因,增加青霉素合成途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代谢工程的目标是改造微生物的代谢途径,增强青霉素的合成能力,提高其产量。

产青霉素菌株的选育诱导

产青霉素菌株的选育诱导

产青霉素酶菌种的分离、诱导及活性测定实验报告摘要:目的:掌握诱导细菌高产青霉素酶的方法,获得高产酶的菌株,以进一步对青霉素酶进行研究,从而在细菌耐药性上获得新的突破。

方法:分别用20u、1000u、2000u、4000u、10000u、20000u的青霉素在平板上进行诱导删选,最终获得耐10000u青霉素菌,并进行紫外诱变,摇床48h后进行酶活力的测定。

结果:酶活力测定为22260单位,紫外照射后未得到菌种。

结论:从土壤中提取了可以产青霉素酶菌种,经检验为球杆状菌种。

关键字:青霉素酶;菌种分离;紫外诱变前言:青霉素酶又称β-内酰胺酶(β-lactamase,EC3.5.2.6),可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

虽然细菌产生青霉素酶是导致耐药性出现的原因之一, 但利用青霉素酶具有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特点, 可将其用于抗生素药品质量检验和新抗菌药物筛选。

枯草芽孢杆菌是常见的青霉素酶分泌菌种,革兰氏阳性菌,属芽孢杆菌。

无荚膜,周生鞭毛,能运动;芽孢0.6~0.9×1.0~1.5微米,椭圆到柱状,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偏,芽孢形成后菌体不膨大。

菌落表面粗糙不透明,污白色或微黄色,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常形成皱醭。

物理诱变因子中以紫外线辐射的使用最为普通,其他物理诱变因子则受设备条件的限制,难以普及。

紫外线作为物理诱变因子用于工业微生物菌种的诱变处理具有悠久的历史,紫外线的波长在200-380 nm 之间,但对诱变最有效的波长仅仅是在253-265 nm,一般紫外线杀菌灯所发射的紫外线大约有80%是254 nm。

紫外线诱变的主要生物学效应是由于DNA 变化而造成的,DNA 对紫外线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尤其是碱基中的嘧啶,它比嘌呤更为敏感。

在进行酶活力诱导时,通常利用青霉素分子不消耗碘,而其降解产物消耗碘的性质,采用剩余碘量法测定,以标准对照法计算含量。

青霉素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青霉噻唑酸在酸性条件下与定量过量的碘作用,剩余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同时做空白试验。

青霉素高产青霉菌的工艺研究讲课教案

青霉素高产青霉菌的工艺研究讲课教案

青霉素高产青霉菌的工艺研究青霉菌高产青霉素的工艺研究Penicillium Technology Research of High Yield of Penicillin13生工杨雅娴 1308301001目前全世界用于青霉素生产的高产菌株几乎都是以产黄青霉为出发菌株,经不同的改良途径得到的。

高产青霉素的菌种需经菌种的选育,青霉素的生产包括发酵和提取两部分。

工艺流程大致如下:菌种的保藏、孢子制备、种子制备、发酵、提取和精制。

Worldwid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enicillin producing strain were mostly produced for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strains, obtained through different ways of improvement. High-yield breeding of penicillin subject to strains of bacteria, penicillin production including fermentation and extraction in two parts. Process flow is as follows: the preservation of species, spore preparation, seed preparation, fermentation, extraction, and refining.关键词:青霉素、高产、选育方法、工艺一青霉素菌种选育方法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工作是一门应用科学技术,其理论基础是微生物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而其研究目的是微生物产品的高产优质和发展新品种为生产不断地提供优良菌株,从而促进生产发展。

所谓菌种选育,就是利用菌种遗传变异的特性,采用各种手段,改变菌种的遗传性状,经筛选获得新的适合生产的突变株,提供生产,以稳定提高抗生素产量或得到新的抗生素产品。

青霉素高产青霉菌的工艺研究汇总

青霉素高产青霉菌的工艺研究汇总

青霉菌高产青霉素的工艺研究Penicillium Technology Research of High Yield of Penicillin13生工杨雅娴1308301001目前全世界用于青霉素生产的高产菌株几乎都是以产黄青霉为出发菌株,经不同的改良途径得到的。

高产青霉素的菌种需经菌种的选育,青霉素的生产包括发酵和提取两部分。

工艺流程大致如下:菌种的保藏、孢子制备、种子制备、发酵、提取和精制。

Worldwid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enicillin producing strain were mostly produced for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strains, obtained through different ways of improvement. High-yield breeding of penicillin subject to strains of bacteria, penicillin production including fermentation and extraction in two parts. Process flow is as follows: the preservation of species, spore preparation, seed preparation, fermentation, extraction, and refining.关键词:青霉素、高产、选育方法、工艺一青霉素菌种选育方法抗生素产生菌的菌种选育工作是一门应用科学技术,其理论基础是微生物遗传学、生物化学等,而其研究目的是微生物产品的高产优质和发展新品种为生产不断地提供优良菌株,从而促进生产发展。

所谓菌种选育,就是利用菌种遗传变异的特性,采用各种手段,改变菌种的遗传性状,经筛选获得新的适合生产的突变株,提供生产,以稳定提高抗生素产量或得到新的抗生素产品。

高产量的青霉菌株神奇的太空椒无芒抗病的水稻无籽西瓜11-PPT课件

高产量的青霉菌株神奇的太空椒无芒抗病的水稻无籽西瓜11-PPT课件
2、花药离体培养的理论依据:细胞的全 能性.
现有白色短毛兔(BBEE)和褐色长毛兔 (bbee),你能否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白色长毛兔 (BBee)?写出育种方案(图解)
1、动物育种一般采用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 2、动物杂交育种中纯合子的获得不能通过逐代 自交,而应改为测交。 3、比植物杂交育种所需年限短。
秋水 仙素 四倍体
(4N=44)
三倍体 (3N=33)
花粉
无籽 西瓜
未处理 普通西瓜 (2N=22)
普通西瓜 (2N=22)
在此基础上,如何进一步培育得到无籽西瓜 (AAAbbb)?
参考方案:
1、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植株。 2、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的幼苗,获 得二倍体植株,让它们自交结果。 3、选择既大又甜的瓜留下种子即可。
微生物(如细菌等)可采用哪些育种 的方式?为什么?
诱变育种
细菌等微生物是原核生物,一般只进行无性繁殖。
1、育种方式的选择依据是什么? 2、对动植物育种可采用哪些方法? 3、对微生物育种可采用哪些方法?
1、针对不同生物应采用不同的育种方式, 要对各种育种方式进行比较,选择简易、 可操作的方式。
2、同一种育种方式,应用于不同的生物也 会有不尽相同的育种过程。
单倍体育种
在野外发现抗锈病(显性基因D控制的)小麦植株,如 何快速获取可以稳定遗传的抗锈病的种子呢?
四种育种方式:
方法 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比较
单倍体育 种#s%v(y0B3E6I9LdOgRjVmYp!t&w-z1C4G7JaM ePhT kWnZr$u* x+A2E5H8KcNfQi UlXo#s % v) y0B3F6I9LdOgSjVmYq!t&w-z1D 4G7JbMePhT k WoZ

高产青霉素菌株

高产青霉素菌株

29
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 指基因型不同的亲本个体相互杂交产生的杂种 第一代,在生长势、生活力、繁殖力、抗逆性、 产量和品质等一种或多种性状上优于两个亲本 的现象。 Eg. 骡(体力强大,耐力好)
30
选优 F2 高抗 自交
高不抗
矮抗 ddTT
矮抗 矮不抗 ddTT ddTt 矮抗 ddTt 矮抗 矮不抗 ddTT 6 ddTt
F3 矮抗 ddTT 选优
探究二:动物的杂交育种方法
假设现有毛折耳猫(BBee)? 写出育种方案(图解)

(4)将青椒的种子搭载人造卫星,在太空中飞行数周后返回地面, 获得了果大、肉厚和维生素含量高的青椒新品种,这种育种原理本 诱变育种 。 质上属于 (5)用抗倒伏、不抗锈病和不抗倒伏、抗锈病的两个小麦品种, 培育出抗倒伏、抗锈病的品种,所用方法是 杂交育种 。 (6)用秋水仙素或硫酸二乙酯处理蕃茄、水稻种子,获得成熟期 24 早、蛋白质含量高的品系,这种方法是 诱变育种 。
15
甘肃种植的太空育种的蔬菜
16
太空育种花卉仙客来
17
即 将 搭 载 上 天 的 种 子
18
探究三:
1、据统计,航天育种变异率达4%以上,株高变异为 +40cm~-30cm,果重变异达+70%~+100%(蔬菜), 生育期变异为+3天~-10天。 2、太空船把2000颗南瓜种子带上了太空,这些种子在宇宙里 经过了综合射线的作用,回到地面后,经培育只有很少一部 分能够发育成我们需要的优良性状,而大部分种子没有发育 或并不是我们希望得到的优良性状。科研人员经过3个月的种 植,长出150公斤各种颜色的大南瓜。
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 集于一个个体上 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 品种

高产青霉素菌株共31页

高产青霉素菌株共31页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高产青霉素菌株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Than

文档:青霉素高产菌株

文档:青霉素高产菌株

第6章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教学参考资青霉素高产菌株青霉素是抗菌素的一种,是从青霉菌培养液中提制的药物,是第一种能够治疗人类疾病的抗生素。

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

1928年的一天,弗莱明在他的一间简陋的实验室里研究导致人体发热的葡萄球菌。

由于盖子没有盖好,他发觉培养细菌用的琼脂上附了一层青霉菌。

这是从楼上的一位研究青霉菌的学者的窗口飘落进来的。

使弗莱明感到惊讶的是,在青霉菌的近旁,葡萄球菌忽然不见To这个偶然的发现深深吸引了他,他设法培养这种霉菌进行多次试验,证明青霉素可以在几小时内将葡萄球菌全部杀死。

弗莱明据此发明了葡萄球菌的克星一青霉素。

青霉素发明者、英国科学家弗莱明在他的澳大利亚病理学家霍华德.弗罗里因进行青霉素化学制剂实验室内的研究,而与弗莱明1945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1929年,弗莱明发表了学术论文,报告了他的发现,但当时未引起重视,而且青霉素的提纯问题也还没有解决。

1935年,英国牛津大学生物化学家钱恩和物理学家弗罗里对弗莱明的发现大感兴趣。

钱恩负责青霉菌的培养和青霉素的分离、提纯和强化,使其抗菌力提高了几千倍同,弗罗里负责对动物观察试验。

至此,青霉素的功效得到了证明。

图中央是青霉菌,周围是致病细菌。

距青霉素最远的细菌个大、色浓,活力十足;距青霉菌较近的细菌个较小、色较浅,活力较差;而最接近青霉菌的细菌个最小、色发白,显然己经死亡由于青霉素的发现和大量生产,拯救了千百万肺炎、脑膜炎、脓肿、败血症患者的生命,及时抢救了许多的伤病员。

青霉素的出现,当时曾轰动世界。

为了表彰这一造福人类的贡献,弗莱明、钱恩、弗罗里于1945年共同获得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葡萄球菌这些形如珍珠的东西就是危害人体健康的葡萄菌,青霉素能消灭它们。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使青霉素大量生产。

1943年,己有足够青霉素治疗伤兵;1950年产量可满足全世界需求。

青霉素的发现与研充成功,成为医学史的一项奇迹。

青霉素从临床应用开始,至今已发展为三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