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球性的震荡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教案 人教版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教学设计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教学设计【教学对象分析】初二的学生正值十四五的年龄,都是20世纪9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生在和平年代里,长在安逸的社会环境里。
没有经历过战争,更没有体会到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伤害和痛楚。
战争、流血、牺牲,这只是电视里的镜头。
而中国在二战中受到日本法西斯的侵略,中国人民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
因此,引导青少年学生牢记历史,反思战争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让我们懂得:在和平年代,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
【教材内容分析】《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重点介绍了20世纪上半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首先是发生于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侧重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所带来的灾难。
然后,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危害与结果。
【教学目标】1、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过程以及与之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知道他们对历史进程的作用2、培养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情感,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教学重点】两次世界大战出现的原因和影响【教学难点】对两次世界大战和法西斯主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挫折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诉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案【教学过程】导入展示图片师:通过这张图片你会想到什么?生:战争师:通过战争你会想到什么?生:灾难,惨烈等师:战争似乎离我们非常的遥远,因为我们当今世界总体来说是和平的,但我们经常看新闻也会了解到这个世界的某些地区仍然存在着战争。
而在上个世纪,人类历史上就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战争,对这整个世界的影响、对人类的影响是非常深重的。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两次大规模的战争,一起来感受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进入新课师:首先,我们来完成一张表格,自学本框,同桌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师:通过这张表格,相信同学们对两次世界大战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说这两次世界大战是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呢?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下面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一下这两次世界大战。
历史与社会初二下人教新资料7.1(全球性的震荡)教案
历史与社会初二下人教新资料7.1(全球性的震荡)教案衢州华茂外国语学校方显岩课程标准4-4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假设干重大转折时期。
1-1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1-2列举环境变化的实例,说明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建议教学3课时第一课时【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上〕】教材分析1、结构分析:本课时重点介绍了20世纪上半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首先是发生于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通过解析材料,侧重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所带来的灾难。
然后,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危害与结果。
本课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战争的憎恨及对和平的渴望。
2、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所带来的灾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战争的危害有较深刻的认识,培养起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生活的观念。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两次世界大战的危害和影响。
教学难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新课导入【出示】图片氯气坦克潜艇导弹原子弹【提问】你知道这些武器最早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使用吗?〔氯气,坦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潜艇、导弹、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
〕【表达】一战和二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题。
【出示】课题: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上〕新课教学【一】浩劫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什么?活动一:读图文,析原因。
【展示】图文材料。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和德国工业总产值比较材料二:教材上的漫画〔图7-1〕【提问】通过对上述图文资料的分析,请说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全球性的震荡》word教案1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全球性的震荡》word教案1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第二课时[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下)教学要求: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有更系统的认识,并能更深刻地认识战争带来的灾难,从而培养起热爱和平、珍爱和平的观念;通过引导学生探讨科技的两重性,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难点:科学技术的两重性新课导入叙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0世纪初爆发的两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它们确实是——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叙述: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凝视这两次世界大战方方面面的情形吧。
出示课题: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下)新课教学(一)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活动一:比一比,填一填。
类别对象全然缘故起止时刻战争发起国重大事件结果性质一战二战相同点……承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点之一确实是大量新式武器运用于战争,新式武器的显现说明了什么的进步?——科技。
科技的进展与人类社会的进展关系十分紧密。
(二)科技与人类问:你能举显现实生活中科技促进人类生活的实例吗?生举例后,再追问:科技是否对人类生活只有促进作用?假如不是,请举例说明。
生举例后,引出: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导出——活动二:唇枪舌战话科技正方——科学技术的进展造福于人类反方——科学技术的进展毁灭着人类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科技进展本身无害,关键在于把科技用在哪里。
我们应该把科学技术用于提高人类抵御灾难的能力,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一句话:我们应用科技造福于人类。
承转:两次世界大战的另一共同点是他们都给人类带来了繁重的灾难,专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法西斯干下了不可宽恕的罪行。
(三)图说法西斯暴行活动三:课前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收集反映德意法西斯暴行的图片,一组收集反映日本法西斯暴行的图片,并分别给收集到的图片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
可用实物投影仪、幻灯片或黑板报形式出现。
案例名称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上课铃响,教师学生互相问好。)
活动一:我来讲新闻
教师:做适当点评,给学生鼓励与肯定,收集导入新课的信息。(如:利比亚战争的有关情况等)
利用新的伤害,导入新课: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教师做好对学生发言的评价与记录。
学生:(一般5---10位同学发言)举手发言,讲述自己课前从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上获得最新消息与新闻,以及自己的理解与看法。
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锻炼自己获取信息的能力,学会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坚持课堂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
活动二:我来找信息
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出示表格:《两次世界大战的对比》,要求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内容,找出两次世界大战的一些基本信息,并完成表格。
对学生的发言做出评价,以鼓励与肯定为主,给学生以信心。
并做适当记录。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
重点:两次世界大战的危害和影响,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
难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以及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
学生:独立阅读课本内容(P88----89),找出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一些信息,并完成表格。
发言,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一般5---10位同学发言)
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让学生学会从材料中获取信息,锻炼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以及表达能力。
活动三:我们找不同
教师:出示问题,要求学生同桌合作:找出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有什么不同,并简要分析“为什么”。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比较一战和二战的基本情况(发生时间、战争性质、参战国、卷入人口、伤亡人数等),感受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以及战争的残酷性。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球性的震荡-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说课稿 人教版
《全球性的震荡──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说课稿一、理论依据本课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从而成为课堂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同时通过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感悟,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背景(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1.本课讲述的是在人类历史上对人类文明进程具有重大影响的两次世界性大战,地位突出,影响深远。
2.学习本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珍爱和平、热爱生活的人生观,从而实现历史学科以史为鉴、服务人类社会的教育价值。
(二)教学目标依据《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结合《教师教学用书》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重新整合。
1.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表格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背景、性质与影响;了解重要历史事件与人物;知道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巨大破坏。
2.过程与方法:材料导读,以史导论;角色扮演,深入体验;问题探究,思维提升;教师讲解,合理引导。
3.情感与态度:感受战争的残酷,树立珍爱和平的观念;认同科技进步应用来造福人类的价值观。
(三)重难点分析与教法学法选择1.重难点分析:重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与影响难点:比较认识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与性质的差异;理解科技对人类的双重影响2.教法学法选择:侧重于如何突破重难点?学法:研读材料、自主探究、角色体验、倾听讲解教法:情景教学、材料导读、问题探究、教师讲授(四)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掌握因果推理、比较分析等基本的分析方法,加上初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性强,因此适合用探究式教学。
(五)课前准备教师:1.课前确定教学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完成教学设计并制作多媒体课件;2.给学习小组布置探究课题,指导学生查阅课外资料。
学生:1.以教材为依托,以其他资料为补充,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的理解;2.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和研讨的基础上对课堂核心问题提出初步的解决方案。
三、教学过程本课依照了解──理解──见解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共分为三部分:第一篇:整体感知世界大战;第二篇:深入探究世界大战;第三篇:感悟铭记世界大战。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
八年级下册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全册教案及教学设计一、第一章:鸦片战争的烽烟1. 教学目标:了解鸦片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大意义。
2. 教学内容:1) 鸦片战争的起因与过程2)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鸦片战争后的社会变革3. 教学设计:1) 引入新课:展示林则徐禁烟令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鸦片战争的必然性。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鸦片战争的经过及影响,结合历史地图、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二、第二章:太平军的烽火1. 教学目标: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近代史的地位。
2. 教学内容:1) 太平天国运动的起因与过程2) 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太平天国运动后的社会变革3. 教学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鸦片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及影响,结合历史地图、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太平天国运动对中国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三、第三章:甲午中日战争1. 教学目标: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近代史的重大意义。
2. 教学内容:1) 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与过程2) 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社会变革3. 教学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
2) 课堂讲解:详细讲解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及影响,结合历史地图、图片等资料,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四、第四章:辛亥革命1. 教学目标: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史的重大意义。
2. 教学内容:1) 辛亥革命的起因与过程2) 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3) 辛亥革命后的社会变革3. 教学设计:1) 引入新课:通过回顾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引导学生关注辛亥革命的爆发。
人教版历史社会八年级下册《空前规模的战争浩劫》优质课教案附教学反思
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第1课时空前规模的战争浩劫泗安镇中学章永萍【教材分析】本课时的内容为“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重点介绍20世纪上半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
教材首先介绍一战的概况(发生时间、参战国家、卷入人口和伤亡人数),并通过漫画和德国统治者的言论,解析一战发生的主要原因;然后以凡尔登战役为例,凸现战争的残酷性;展示一战中坦克、飞机等新式武器的运用的图片,引发思考“人类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科学技术”。
教材接着介绍二战的概况(战争的发动者、发生时间、卷入国家、地区、人口和伤亡人数);通过阅读卡“法西斯”和《安妮日记》,揭露法西斯犯下的累累罪行。
点明二战的性质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战争。
面对侵略,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
最终正义战胜邪恶,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并创立以维护和平与安全为宗旨的国际组织——联合国。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概况,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思考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规模和如此严重的灾难。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阅读或观看图片、文字、视频等历史资料,认识历史事件与时代背景的联系,论从史出,以史为鉴,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感受战争的残酷,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重点:两次世界大战的概况及影响。
难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启示。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问题引导的谈话法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课前预习,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教学流程】【教与学的过程】复习回顾(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提出疑问:“有人说,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那么20世纪又是怎样的一个世纪呢?”出示材料:一百年前,聆听那1900年元旦的钟声,生性乐观的法国人在《费加罗报》上宣称:“2 0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科学进入社会和私人生活。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第七单元 第一课 第一框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课件4 人教版
读图文,析原因
英 国
法 国
美 国
德国
1860年工业产量 在世界上的位次
1
2
3
4
1910年工业产量 在世界上的位次
3
4
1
2
1910年殖民地面 积所占的位次
1
2
4
5
7-1德国向英国的霸权发出挑战
结合图表,思考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 主要原因是什么?
一经战济的与性政质治:发两展个不帝平国衡主,义后军起事的集帝团国为主义 了国重家新要瓜求分重殖新民瓜地分而殖进民行地的而战引争起的
约6000万 7。5倍
直接损失 (美元)
约3600亿
50000亿 13。9倍
联合国成立
1945年10月24日, 维护世界和平与安 全的国际组织联合 国宣告成立它的诞 生,标志着国际新 秩序的建立
中国收复台湾
克伦威尔率议会军作战
第一次飞机参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
攻占巴士底狱
思考?有人认为:战争必然会 阻碍社会的发展,战争会带来 深重的灾难。请结合以上历史 事件谈谈你对战争的看法。
凡尔登绞肉机
看完凡尔登战 役,你有什么 感触?
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但是,一战中,一些大 规模杀伤性武器使用在战场上,造成了大量的人 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你认为如何利用科学技术?
奥斯威辛集中营有“死亡工厂”之称。 德国法西斯在集中营内设立了用活人进 行“医学试验” 的实验室。法西斯分子 甚至在焚尸前敲掉死者的金牙,用死人 的脂肪做成肥皂,剥下文人的皮肤做灯 罩,并剪下女人的长发织成地毯拿到德 国出售。
什么事件后,使他们能坐一起?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反法西斯同 盟
全球性震荡1
二、教学背景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课在教材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 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 1、 本课在教材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特殊作用。 2、 本课讲述的是两次世界大战与经济危机这几件在 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人类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 以史为鉴、点燃智慧、传递文明, 3、 以史为鉴、点燃智慧、传递文明,实现历史教育 发掘历史内涵 传递历史本真的目标 历史内涵、 历史本真的目标。 发掘历史内涵、传递历史本真的目标。
设问:(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设问:(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小组讨论 分析一战、二战爆发的原因并指出其性质差异? 分析一战、二战爆发的原因并指出其性质差异?
活动二:读图文, 活动二:读图文,找原因
墨索里尼:意大利要重现罗马帝国昔日荣耀。 墨索里尼:意大利要重现罗马帝国昔日荣耀。 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日本, 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 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 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 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 最后, 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 最后 一无所获。 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 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 去获得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施,去获得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德国希特勒:如今,不能靠强烈的抗议, 德国希特勒:如今,不能靠强烈的抗议,而 是靠一把巨大的剑, 是靠一把巨大的剑,使被蹂躏的地区回到共 同的德意志帝国的怀抱。 同的德意志帝国的怀抱。 设问:(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小组讨论 设问:(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分析一战、二战爆发的原因并指出其性质差异? 分析一战、二战爆发的原因并指出其性质差异?
三、教学过程
三步探究法: 三步探究法:
互助合作 探求新知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升华主题 提升情感
全球性的震荡
教 学 方 法
教 法 1.讲授法 结合课本内容,运用一些图片和文字材料,为 学生讲授一战、二战的基本概况。 2.启发式教学法 联系以前所学的知识,设计几个具有启发性质 的问题让学生来分析思考,运用旧知识来解决新 问题。
教 学 方 法
学 法
1.小组合作法和自主探究法 课前让学生自己去课本前两个单元中寻找与战 争爆发相关的因素,每人写一份报告,然后以 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每个小组交一份总 结报告。 2.材料分析法 课堂上让学生分析老师给出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回答问题。
教 学 目 标
1.知识目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概况以及 战争所造成的危害、影响,掌握一战、二战爆发 的原因和性质。
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思考和探 究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和价值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 战争的危害有较深刻的认识,培养起热爱和平, 珍惜和平生活的观念,增强学生的正义感,维护 人类文明与世界和平。
板 书 设 计
一、战争概况
时间
参战国
重大战 役
伤亡情 况
结果
第一次世 界大战 第二次世 界大战 特点 二、两次大战的原因和性质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
性质
第二次世界大战
教 学 反 思
学生对本节课普遍反映较好,收到了较好的教学 效果。 通过本节课,有如下体会: 1.通过课前让学生准备上课材料,既有利于学生 充分了解本节课所要上的内容,也激发和培养了 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本节课大量运用图表材料,增强了教学的直观 性,也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课兴趣,培 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可能过于繁多,教学时间较为紧张, 学生在课后不容易消化所学的知识。
历史与社会初二下人教新资料7.1全球性的震荡──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课
2.教法: 情景教学、材料导读
问题探究、教师讲授
8
(四)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掌握因果推理、比较分析等基本的分析方法,加 上初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参与性强,因此适合用探究式教学。
(五)课前准备
教师: 1.课前确定教学主题,收集相关资料,完成教学设计并制作多媒 体课件; 2.给学习小组布置探究课题,指导学生查阅课外资料。 学生: 1.以教材为依托,以其他资料为补充,对教材内容进行初步的理 解; 2.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和研讨的基础上对课堂核心问题提出初步 的解决方案。
4
二、教学背 景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本课讲述的是在人类历史上对人类文明进程具 有重大影响的两次世界性大战。 2.学习本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珍爱和平、热爱生 活的人生观,从而实现历史学科以史为鉴、服务 人类社会的教育价值。
5
(二)教学目标
依据: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依据《课程标准》结合《教师教 学用书》的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和重新整合。
9
三、教学过 程
第三篇:感悟铭记世界大 战 第二篇:深入探究世界大 战 第一篇:整体感知世界大战
整合教材形成课堂学习思路
见解
理解
了解
10第一篇Βιβλιοθήκη 整体感知世界大战11
中外历史上曾发生过哪些重大的战争?你认 为哪些战争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最大?
知己知彼,百 不殆! ——孙子
12
活动一:填表格,思问题
战 争 历 时 一 战 二 战 参战 国 战胜 方 重大战 役 伤亡人 数 经济损 失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设问:(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并归纳其性质?
7.1全球性的震荡 课件1(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
一战中,一些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首次在战场 使用,造成前所未有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想一想,人类应该如何更好地运用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人类应该和平利用科学技术,造福人类, 推动社会发展。
美国将每年5月份 的最后一个星期一 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 阵亡将士纪念日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1945)
凡尔登
巴黎
பைடு நூலகம்919年,巴黎和会签订了 《凡尔赛和约》
结一十 束次一一 。世月九 界十一 大一八 战日年 以,奥 同德匈 盟国帝 国宣国 的布瓦 失投解 败降, 宣。同 告第年
结果: 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
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难以抚平的心灵创伤; 破坏环境(环境污染,生态破坏)。
坦克 火炮 潜艇 飞机
二战的“三巨头”
1943年11月,开罗会议。 要求日本把中国的东北、台湾岛、澎湖列岛 等归还中国。
以关押和灭绝 犹太人而成为 纳粹反人类 暴政象征的 奥斯威辛集中营
教皇本笃十六世在 波兰严词谴责了纳 粹对犹太人的迫害
轴心国同盟失败
墨索里尼暴尸街头
1945年5月8日德国 签订无条件投降书
1945年8月6日, 广岛原子弹爆炸 1945年8月15日, 日本投降
一、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列强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新兴起的德国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两大对 立军事联盟竞相扩充军备,战争一触即发。 对立双方:同盟国(德国、奥匈帝国) 协约国(英国、法国、俄国) 导火线:(直接原因)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 转折点:1916年,凡尔登战役 性质: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开始: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下《全球性的震荡》(第3课时)word教案
第七单元走向现代世界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第三课时[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教学要求: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最早爆发的地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实质及影响;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基本情况难点:经济危机的实质;经济危机中资本家的处理办法;经济危机与二战策源地形成的关系新课导入叙述:环顾1929—1933年间的资本主义国家,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美国有1040万英亩的棉花被全铲倒在地;密西西比河漂满牛奶;巴西有2200万袋咖啡豆烧毁或倒入大海;丹麦毁灭了11700头牲畜。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怪的现象呢?出示课题: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新课教学活动一:新闻联播(设置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课前准备:1 .把学生分成四组,选出各组组长。
2.由四位组长讨论确定各组报道的地区(或国家)及主题地区如:西欧、美洲、非洲、亚洲国家如:美国、英国、日本、德国主题如:商品被销毁;银行挤破门;失业的人们;工厂纷纷倒闭等3. 各小组成员围绕本小组报道的地区及相应的主题收集整理资料,写成新闻报道稿。
4. 有条件的话可由各小组把相关资料特别是图片、图表、地图等制作成幻灯片作为各小组新闻报道的相应的背景活动过程:1.两位同学担任新闻联播主持人2.可由主持人读各小组已准备好的新闻报道稿,也可以由小组派代表作为外景地记者做“现场报道”。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使用教材p91图7—9(寻找工作的失业者)和图7—10(挤满取款人群的银行)其他可供参考的图片、地图、图表:46.2% 40.6% 28.4%2/3活动二:国际观察(设置本环节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实质、影响等的理解)课前准备:1.选择一位同学担任主持人。
全球性的震荡教案
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规模空前扥战争浩劫教案【教材分析】:本课的主题是“全球性的震荡”,教材把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放在同一幕“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展示人类在历史文明的演进过程中所遭遇的重大挫折。
从教材的安排中可以引发多个话题,如战争与和平,战争和科技等而这些都是需要人类反思和思考的。
教材首先阐述了20世纪世界的连成了一个整体,但同时发生了两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大战。
接着简要概括了第一次世界的的情况,让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总体的认识;通过漫画让学生尝试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然后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凡尔登战役为例,简述其基本情况,让学生感受战争的激烈与残酷;图片的方式展示坦克、飞机等,并提供材料,让学生思考科技与战争关系。
接着概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情况,着重说明了战争的性质;以阅读卡对“法西斯”一词做简单的说明和《安妮日记》一书,说明德国法西斯对人类文明犯下的暴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和阐述二战中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德意日的投降和联合国的建立,暗示了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以及人类应高如何面对共同的危难,维护世界和平。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前的学习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战争的细节方面了解会比较欠缺,通过上课过程的引导可以让学生对战争有比较仔细的了解,同时树立正确的对待战争的价值观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学生能学会分析简单材料概括战争爆发的原因;学习把历史事件与时代的联系,能用不同的视野分析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书本的阅读,初步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通过收集资料,掌握分析材料的方法,进一步了解战争;通过课堂讨论,进一步掌握战争的原因和影响(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感受战争的残酷,树立对待战争的正确价值观念;学会正确的与同学的相处;能够辩证的看待科技的作用。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为什么两次战争会是全球的浩劫重点:两次世界大的原因【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收集材料、教师指导,课堂讨论和教师讲解,适当的补充视频资料【板书设计】:第一课全球性的震荡——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1、时间:2、参战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3、重要战役1、时间2、参战国家第二次3、性质4、重要战役世界大战【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看这两张图片(图片一“铸剑为犁”;图片二“打结的手枪”),有谁知道这两张图片上的雕塑是放在哪里的吗?学生回答:(联合国)不错,这就是放在联合国前面的雕塑,第一张图片是“铸剑为犁”雕塑中的人一手拿着锤子,另一只手拿着他要改铸为犁的剑,象征着人类要求结束战争,把毁灭的武器变为创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类。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4-4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5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大部分是十四五岁的年龄,出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他们,生在和平年代长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过战争,更没有体会到战争给人类造成的伤害和痛苦。
战争、流血、牺牲只是电视中的镜头。
中国在二战中受到法西斯的侵略,中国人民受到了巨大伤害,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
因此,引导学生牢记历史,反思战争就显得的意义重大。
它让我们懂得在和平年代,要居安思危,要有忧患意识。
【教材分析】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重点介绍了重点介绍了20世纪上半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首先是发生于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侧重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所带来的灾难。
然后讲述仅仅过了20年又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危害与结果。
本课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热爱祖国的情感,加深学生对战争的憎恨及对和平的渴望,树立维护世界和平、促经全球共同发展的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概况以及相关的重要事件与人物,知。
(八年级历史教案)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教案
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教案八年级历史教案一、说教材(一)本课的地位本课的主题是“全球性的震荡”。
教材以20世纪上半期的两次世界大战和其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为典型事例,从政治和经济两个角度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曾遇到过的重大挫折。
从整个人类文明进程看,“全球性的震荡”是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初期不适应的表现,其中经济危机又是引发战争的一个原因。
本课时的内容为“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
在此目中,教材首先概括了一战的简况(发生时间、战争性质、参战国家、卷入人口和伤亡人数),让学生了解一战带来的灾难;通过分析漫画和德国统治者的言论,思考“一战发生的主要原因”;然后以一战中的主要战役凡尔登战役为例,凸现了战争的残酷性;并展示了一战中坦克、飞机等武器图片,引出“20世纪战争空前残酷的原因”和“科技在战争中的作用”等话题。
教材接着概括了二战的简况(发生时间、战争的发动者、卷入人口和伤亡人数);尤其点明二战的性质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进而列举德国法西斯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揭露了法西斯对人类文明犯下的累累罪行;同时组织图片和笔墨介绍战争中正义力量如何与邪恶势力搏斗: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二战着名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德意日的投降和联合国的创立,暗示了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以及人类应该如何应对共同的危难,维护世界和平。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起因、战争的规模和残酷性;分析两次世界大战为什么会爆发,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规模和如此严重的灾难;学习将历史事件与时代背景相联系,拓宽看问题的视野。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对战争的危害有较深刻的认识,培养他们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生活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两次世界大战的危害和影响。
难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二、说教学方法(一)说教法(1)问题情景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问题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以此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全球性的震荡-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教案人教版课程标准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1-1 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因素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1-2 列举环境变化的实例,说明历史上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课时安排建议教学3课时第一课时【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上)】教材分析1.结构分析:本课时重点介绍了20世纪上半期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的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首先是发生于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通过解析材料,侧重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所带来的灾难。
然后,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危害与结果。
本课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战争的憎恨及对和平的渴望。
2.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所带来的灾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战争的危害有较深刻的认识,培养起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生活的观念。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两次世界大战的危害和影响。
教学难点: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新课导入【出示】图片氯气坦克潜艇导弹原子弹【提问】你知道这些武器最早是在哪次战争中被使用吗?(氯气,坦克──第一次世界大战;潜艇、导弹、原子弹──第二次世界大战。
)【叙述】一战和二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主题。
【出示】课题: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上)新课教学一、浩劫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1.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是什么?活动一:读图文,析原因。
【展示】图文材料。
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和德国工业总产值比较材料二:教材上的漫画(图7-1)【提问】通过对上述图文资料的分析,请说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政治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殖民地。
当时德国的统治者还宣称德国在“古老欧洲的狭窄地带边界有很多任务要完成”,还有人坚持认为,德国的工业化和海外征服“就像自然法则那样不可抗拒”。
英国和德国在激烈的竞争中,都在寻找自己的同盟,以壮大力量,压倒对方。
于是,两大对立的帝国主义军事集团逐步形成了,战争一触即发。
2.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914~1918)活动二:小组竞赛──比比你的观察力【出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提问】仔细观察形势图,比比看哪一组的同学从中获得的有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信息多?学生可以从上图中获得的信息有:(1)战争的爆发地是萨拉热窝(让学生在这幅地图上找出萨拉热窝的位置并简要叙述萨拉热窝事件)。
(2)交战的双方一方是同盟国,以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为首,一方是协约国,以英国、法国和俄国为首。
(3)在一战过程中,欧洲战场上始终保持中立的国家只有:西班牙、阿尔巴尼亚、瑞士、荷兰、丹麦、瑞典、挪威等国。
(它们只占欧洲面积的少部分。
这说明了欧洲面积的绝大部分和绝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战争。
)(4)重大战役(可着重介绍凡尔登战役。
)可播放录像资料(如果缺乏录像资料,可出示相应图片),先让了解此次战役的学生介绍一下,教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补充。
【提问】通过观看录像,有关凡尔登战役你了解到什么?(每个同学限讲一点)凡尔登战役时间:1916年2月~12月地点:法国的凡尔登交战双方:德国和法国结果:双方伤亡近百万人别名:“凡尔登绞肉机”【出示】3.结果及其影响这场以重新瓜分殖民地为目的而进行的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这场战争的结果和影响如何呢?活动三:师生同阅读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零3个月,有30个国家、占当时世界2/3的人口共15亿人卷入战争,人员死伤达3000万,直接经济损失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1516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德国战败,割地赔款;奥匈帝国彻底瓦解;英法虽取得了胜利,但在战争中元气大伤,受到削弱;美国在战争中牟取暴利,一跃成为经济强国。
战后帝国主义奴役掠夺战败国和宰割弱小国家的《凡尔赛和约》等分赃条约,虽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战胜国之间的关系,但没有消除它们之间的根本矛盾,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了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还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
阅读完上述材料以后,引导学生概括一战的结果和影响,特别突出一战给人类带来惨重的损失,使帝国主义各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苏俄的诞生。
活动四:唇枪舌战在萨拉热窝事件中,19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从其民族主义立场出发,刺杀了奥国王斐迪南,引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世界大战,造成3000万人的死伤,3000多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对普林西普与一战的关系,人们有不同的看法:观点一:普林西普是导致一战爆发的罪魁祸首;观点二:普林西普无须承担一战爆发的责任;【提问】你的观点是什么?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设置本活动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区别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当时世界特别是欧洲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普林西普刺杀奥国王储事件只是一个导火线而已。
【承转】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但人们并没有吸取这一教训,仅仅过了20年,又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爆发了,人类又一次经受了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的洗礼。
【出示】二、浩劫之二──第二次世界大战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活动五:阅读讨论墨索里尼:意大利要重现罗马帝国昔日荣耀。
日本首相田中将军:在日本,粮食供应和原料同人口相比在减少。
如果我们只希望发展贸易,最终必将被打败……最后,我们将一无所获……最好的政策在于采取积极措施,去获得日本在满洲和蒙古的权利和特权。
德国希特勒:如今,不能靠强烈的抗议,而是靠一把巨大的剑,使被蹂躏的地区回到共同的德意志帝国的怀抱。
讨论:上述三种观点有何共同之处?它们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有何联系?学生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师生共同得出结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是──德意日法西斯妄图称霸世界。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简况活动六:七嘴八舌话二战【出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形势示意图》【提问】阅读二战形势示意图,结合你已有的知识储备,说说关于二战,你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重点介绍:(1)时间:1939~1945年(2)战争的发动者:德意日法西斯(3)重要转折点: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展示图片或录像)(4)性质: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与邪恶的战斗(5)结果:意德日法西斯相继投降,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但是战争让6000万人失去生命,交战双方物资总损失40000亿美元。
适时介绍第一颗原子弹的使用及其危害。
1945年8月6日,美机在广岛投下当量为2万吨TNT炸药的原子弹,日本居民死难78150人,受伤和失踪51408人。
8月9日,美机在长崎投掷第二颗原子弹,居民死难23750人,受伤43020人。
活动七:讨论为什么反法西斯战争能最终取得胜利?一方面突出全世界热爱和平的国家和人民联合起来,建立起反法西斯同盟,与法西斯进行殊死斗争;另一方面强调法西斯反人类的本质必然使它走向失败,而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必然取得胜利。
【承转】战争教育了人民,人民赢得进步,争取持久和平是亿万人民关心的头等大事。
3.联合国的创立时间:1945年10月24日目的:维护人类的持久和平主要创立国:美、英、苏、中等第二课时【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下)】教材分析1.结构分析:本课时仍围绕两次世界大战展开,本课时不是对第一课时的机械重复,也是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探讨两次世界大战异同点、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两重作用、法西斯的暴行及如何避免世界大战乃至战争的爆发这四大问题。
2.教学要求:使学生对两次世界大战有更系统的认识,并能更深刻地认识战争带来的灾难,从而培养起热爱和平、珍惜和平的观念;通过引导学生探讨科技的两重性,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
教学难点:科学技术的两重性。
新课导入【叙述】上节课我们学习了20世纪初爆发的两次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它们是哪两次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叙述】今天,就让我们再来审视这两次世界大战方方面面的情况吧。
【出示】课题: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下)新课教学一、两次世界大战的异同点活动一:比一比,填一填。
不同点相同点……【承转】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点之一就是大量新式武器运用于战争,新式武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的进步?──科技。
科技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二、科技与人类【提问】你能举出现实生活中科技促进人类生活的实例吗?学生举例。
【提问】科技是否对人类生活只有促进作用?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
【叙述】关于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活动二:唇枪舌战话科技【展示】正方──科学技术的发展造福于人类反方──科学技术的发展毁灭着人类学生展开辩论。
【结论】科技发展本身无害,关键在于把科技用在哪里。
我们应该把科学技术用于提高人类抵御灾害的能力,改善人类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一句话:我们应用科技造福于人类。
【承转】两次世界大战的另一共同点是他们都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意日法西斯干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三、图说法西斯暴行活动三:课前把学生分成两大组,一组收集反映德意法西斯暴行的图片,一组收集反映日本法西斯暴行的图片,并分别给收集到的图片配上相应的文字说明。
可用实物投影仪、幻灯片或黑板报形式呈现。
展示完以后,由学生谈他们看后的感受。
自然过渡到下一问题。
四、我们应该如何避免战争?活动四:我为和平献计策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发言。
引导学生概括出:1.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2.建立起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
3.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第三课时【令人谈虎色变的经济危机】教材分析1.结构分析:本课时介绍了1929~1933年间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的表现、爆发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是给20世纪初的世界带来全球性的震荡的另外一件大事。
本课时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对相关历史史实的理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出现、罗斯福新政等。
2.教学要求:通过本课时的学习,了解1929-1933年经济危机最早爆发的地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实质及影响;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经济危机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有较辩证和全面的认识。
3.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基本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