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学研究——京津冀红学高端学术论坛

合集下载

红学

红学
论断是否正确? 1.创作意图:①第2回冷子兴指出贾府“更有一件大 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如今 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②第1回叙述贾雨村 出身时说:“他出于末世。” ③第5回探春判词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之语,王熙 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 。 2.作品内容:贾府虽有过兴盛与繁华,但其衰败结 局与悲凉气氛相同,不可改变。贾府是封建社会的 缩影,这个社会从先秦至清代,走完了漫长的路程, 内部已经腐朽,新机正在发生。作者以独特感知, 超前意识,写出它必然灭亡的趋势。
二、 红学成因 14
第七,研红学者的努力 “五四”以来一批毕生以研究《红》为业的学者, 其劳动及成果为社会所注意,受到尊敬。 学科形成,离不开学者努力。研究对象是客观的, 但不经过研究者的发掘、梳理、提炼、概括,形成 不了一门学问。任何一门科学,总是学科和学者的 名字并存史册。学科因学者的研究而创立和发展; 学者以学科的创立和发展而名世。 红学成为专学,是和大批红学家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的,如蔡元培、胡适、顾颉刚、俞平伯、李玄伯、 周汝昌、吴恩裕、吴世昌、冯其庸等,都以治红学 而闻名于世。
他将《红》与《史记》相比: 盲左、班、马之书,实事传神也;雪芹之书,虚 事传神也。然其意中,自有实事,罪花业果,欲 言难言,不得已而托诸空中楼阁耳。 太史公纪三十世家,曹雪芹只纪一世家。太史公 之书高文典册,曹雪芹之书假语村言,不逮古人 远矣。然雪芹纪一世家,能包括百千世家,假语 村言,不啻晨钟暮鼓。 金圣叹:《史记》是以文运事,《水浒》是因文 生事。
二、 红学成因 8
人物语言更富特色,充分个性化,有声有色,仿 佛能够从人物身上和故事情节中独立出来,单独 构成欣赏对象。 刘姥姥的酒令: 左边“大四”是个人——是个庄稼人罢! 中间“三四”绿配红——大火烧了毛毛虫。 右边“幺四”真好看——一个萝卜一头蒜。 凑成便是一枝花——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

红学研究中的泛娱乐化、非文学化、非学术化问题

红学研究中的泛娱乐化、非文学化、非学术化问题

的 《 红楼梦》 “ 研究 ”成 了一部无所不容的奇书、
天书,隐藏 着无穷 的秘密。不仅是一部 曹家的秘 史、李家的秘史、清官的秘史 ,更有其他许多考证 不完 、探佚不尽、索隐不止 的 “ 真事 ” 。对曹雪芹 的研究也越来越离奇 ,他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还
“ 发现 ” 的研 究 起 点 和重 要 “ 据 ” 新 根 ,并 由此 生
第 1 第 5期 3卷 21年 l 0】 O月
辽 东学 院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un f at nLann nvr t Sca Si cs ora o s r ioigU i sy( oi ce e) l E e ei l n
Vo _ 3 No 5 ll . Oc. O 1 t2 1
20 年末笔者在铁岭 “ 08 纪念高鹗诞 辰二百五 十周年学术研讨 会” 上的发言 中提出 了当前一些
是一个 “ 奇人” ,甚至是个勇士和阴谋家 ,他 的一 些 “ 亲朋好友 ” ,甚至和他八竿子打不着 的人 ,也 都成 了研 究 对 象。对曹 雪芹 的祖 籍 研 究也 已经 “ 深入” 到他 的祖宗 的祖宗,甚至更远。 “ 大概 ” “ 可能” “ 估计” “ 我想”成为一些红学文章 ( 著 述 )的流行 语。 “x× 红学 ”层 出不穷 ,大言不 惭 ;所谓的新流派、新学说 、新发现 , 目不暇接 , 读 不胜 读 ;红 学分支 的分支 ;考证 的考 证 ……恰 如 天方 夜谭 ,无 奇不有。例如 ,小说 中作者清清 楚 楚 、明明白白介绍的从养生堂抱来 的秦可卿 ,就被 “ 证 ” 出原本是 皇 室 的公 主 ,并 由此 诞 生所 谓 的 考 “ 秦学” ;脂砚斋被考证 出是史湘 云 ,是曹雪芹 的
本 红学 界 内部 的一个 学 术 问题 ,于是 就成 了家喻 户

“红学”的由来与研究范围

“红学”的由来与研究范围

“红学”的由来与研究范围《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最著名的长篇章回小说。

从其问世至今二百多年以来,一直引起读者和文人学者的广泛兴趣。

《红楼梦》在乾隆年间问世后,即被人们视为珍品,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了三十年。

“当时好事者每传抄一部,置庙市中,昂其价,得金数十,可谓不胫而走者矣!”(程刻《红楼梦》程伟元序)今存有多种手抄本:较早的手抄本是乾隆十九年(1754)的甲戌本,残存16回;较完整的手抄本是乾隆二十五年(1760)的庚辰本,存78回;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甲辰本存80回,书名首次题为《红楼梦》。

至1791年程伟元、高鹗的活字印刷本出版后,《红楼梦》很快流行南北,“士夫几于家有《红楼梦》一书”,“家弦户诵,妇竖皆知”。

(见道光年间《文章游戏》初编卷六《红楼梦歌》后按语)以至有“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之说,甚至有邹弢和许绍源“论此书,一言不合,遂相龃龉,几挥老拳”的情况发生(邹弢《三借庐笔谈》)。

《红楼梦》研究的出现与《红楼梦》的问世几乎同步。

在乾隆年间《红楼梦》尚未完成及以手抄本流传时,脂砚斋等人即对其批注评点,脂砚斋可谓研究《红楼梦》的第一人。

此后二百多年来,为此书作序跋评点、进行研究评论者,前呼后拥,代不乏人,有关专著和论文数不胜数,从而形成一种专门的学问_______“红学”。

“红学”一词最早出现时带有半开玩笑的性质。

清代道光年间有个小有名气的学者朱子美(昌鼎),对乾隆以来文人们所热衷钻研的《易》、《诗》、《书》、《礼》、《春秋》等“经学”不感兴趣,而喜欢看小说,对《红楼梦》更是爱不释手,无比精熟。

有一次,朋友问他:“你怎么不研究‘经学’?”他说:“我也在研究‘经学’,少‘一画三曲’而已。

”友人不解,问他研究的经学少“一画三曲”是怎么回事。

他笑着说:“我研究的‘经学’少‘一画三曲’就是‘红学’呀!”原来,“经”字在当时写作“經”,他研究的“经学”少了“一画三曲”,自然便是“红学”了。

蔡义江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一

蔡义江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一

V0.9 12 NO 6, 0 0 . 2 1
文 章 编 号 :0 6—2 2 2 1 0 10 9 0《 0 0) 6—0 0 0 9~1 1
蔡 义 江 的 红 学 研 究

当代 学人 的红 学研 究综论 之 一
高淮 生
摘 要 : 时期 红 学研 究 最 突 出 的特 征 是 红 学研 究 者 的研 究 成 果 硕 果 累 累 , 其 《 楼 梦 》 究 名 家 的 成 果 以 及 新 尤 红 研
评 红楼 梦》 包括 了“ 校注 ” 的作 品 正文 和 注释 文 字 本 两 大部 分 , 外增加 了每 个 回 目前 的 “ 解 ” 回 目 此 题 和 后 的“ 评 ” 再 加 上 结 合 脂 批 的详 细 评 点 , 分 细 总 , 充
致 地 阐释 了各 个 回 目的原貌 、 目的含 义 , 详细 地 回 并 评 鉴 了每个 回 目的具 体 内容 。另 有 “ 编 ” 附 附有 多 篇专 题文 章 , 系统 地 阐述相 关 重 要 的学 术 问题 。该 著 “ 言 ” : 想 把 自己几 十 年 来 研 究 的 心 得告 诉 前 道 “
实 ” 程 中 全 面 地 呈 现 整 个 现 实 社 会 和 人 生 的 意 过
读 者 , 望他们 能少 受些 迷惑 , 生些误 解 。选题 目 希 少
写 文章 固然也 是办 法 , 总 替 代不 了逐 字 逐 句地 表 但
义, 其最 大 的特色 就是 改 变 历 来 小 说 只着 眼于 故 事
向 , 加 上 1 0回 续 书 因 改 变 作 者 原 意 而 形 成 的 对 再 2
红楼梦 》 中的红学 观点 和红 学 思想 , 联 系 《 楼 梦 并 红
诗 词 曲赋评 注 》 开 较 为 全 面 的评 述 。《 义 江 新 展 蔡

红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红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红学的几个大问题无恙居小识并引言浩淼红楼,真真千年一梦,引多少文人午夜梦回,恶魇重生。

余生也晚,听闻红学一说当是五六年前游学甬上。

是日晴空万里,烈焰当头,余于汗流浃背之时置身学院书楼中,偶拾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冯其庸《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匯校》、吕启祥《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等,始觉红学俨然自成一派,傲立群小之间,倾慕之情由然生矣。

然碍于学业未能细究,殊感遗憾,但觊觎之心已存。

而后数年间百家论坛又兴红学热潮,余亦得多方红学资源以品读,今收文本及电子本不下百余种,且多为显要者,而于琐碎、托名、附会之杂谈大都摒弃。

当今之世红学本应昌盛,然反观现状自觉除刘心武之秦学,红学近三十载未有重大进展,斯可慨叹,悲呼“红学止于汝昌、其庸辈”。

学界虽不乏有识之士,却限于无新证可依,致使邪妄之说并起却无从批驳,至今于诸多大关节仍无定论可言,斯学滥矣。

痛定思痛,亦惟罗列红学之数个大问题及近之论点以志。

嗟夫,生于乱世而滞于盛世,斯独红学之哀乎?此诚国学之衰也,叹叹!无恙居主人翁丁亥元月于甬上一、红学的历史现存《红楼梦》中文字来源最早的手抄本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其底本当成于公元1754(清乾隆十九年甲戌)年,其上的脂批即是最早的《红楼梦》研究。

这是梁归智的观点。

另外根据李放《八旗画录》认为光绪初(应该在1875-1880之间)京朝士大夫已经提到“红学”一词。

民国初(1911-1915年)松江士人朱昌鼎也以拆字的方式提到“红学”。

以上有两层意思,首先红楼梦研究从红楼梦创作时(中后期)就开始存在,其次“红学”一词至少在1880年以前就存在。

从广义上讲凡是有关《红楼梦》的学问,都可纳入红学的范畴。

但这里应当指出,严格而言红楼梦研究并不等于红学,而清末提出的“红学”词汇概念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红学”。

当前所谓红学,在我们心中是存有一个朦胧的概念的,但尚缺乏明确的特征性定义。

简单一例,如专门研究红楼梦中花鸟鱼虫、医药的文章就显然不能被视为红学研究,包括用西方哲学、叙事学理论研究红楼梦都不能称为红学研究,而相反如蔡元培、霍国玲、戴不凡、刘心武、土默热等非红学主流学者的研究及其作品却属于红学范畴。

我见其大、继往开来:冯其庸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九

我见其大、继往开来:冯其庸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九

定 了坚实 的物质 基 础 。 吕启祥 说 : 一 九A - “ -年春 ,
人 民文学 出版 社 出版 了 以《 砚 斋重 评 石 头 记 ( 脂 庚 辰秋 月定本 ) 为底 本 , 过 重新 校 订 注释 的《 楼 》 经 红 梦》 。向广 大读者 普及 这样 一 种 类 型 的本 子 , 《 在 红 楼梦 》 本史 上 还 是 第 一 次 …… 可 以 这样 说 , 当 版 在
第3 1卷 21 0 2年 第 3期
河 南 教 育 学 院学 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 un l f e a s tt o d c t n ( hlsp y a d S c l c n e ) o ra o H n n I tue f u ai ni E o P i o h n o i i cs o aSe
红 学发 展 之 道 路 漫 长 , 经 惟 诚 。 能 弘道 。 取 人
关 键 词 : 其庸 ;《 红楼 梦 思 想》; 冯 论 资本 主 义 萌 芽 ; 朱理 学 ; 程 重议 评 点 派 ; 校 评 批 《 楼 梦》 重 红 作 者 简 介 : 淮 生 , 国矿 业 大 学文 法 学 院教 授 ( 州 2 1 1 ) 高 中 徐 2 l6 。
的 。 心 - 这 部 新 校 注 本 正 因 为 具 有 校 勘 较 为 审 ” 3 嘶
年元月 二 日晚 , 才完成 了《 红 楼 梦思 想 》 篇文 我 论 这
章的写 作 。 ¨ 前 两件 即曹雪 芹 家世研 究 和 《 ” ” 红楼
慎 , 释较 为详 细 , 较多 地保存 了曹雪芹 原著 面貌 注 且
V I3 o.1 N0 3, 0 2 . 2 1
文章 编 号 :0 6— 9 0 2 1 ) 3— 0 1—1 10 2 2 (0 2 0 0 0 7

辨明红学方向、探究红楼艺境:宋淇的红学研究——当代港、台及海外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一

辨明红学方向、探究红楼艺境:宋淇的红学研究——当代港、台及海外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一

辨明红学方向、探究红楼艺境:宋淇的红学研究——当代港、台及海外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一高淮生【摘要】宋淇红学批评观点和思想集中地体现在他的《红楼梦识要:宋淇红学论集》中,他的红学研究致力于辩明红学方向、探究红楼艺境,由“识小”而“识要”,小中而见大,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结合,并将《红楼梦》置于世界文学之林作比较研究,对《红楼梦》的文学价值给予充分的肯定,新见颇多、启迪颇多,为《红楼梦》的意义阐释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宋淇的红学研究起点高、视野宽、路子正,并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其学风和文风都堪称治学的典范.【期刊名称】《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32)001【总页数】9页(P1-9)【关键词】宋淇;《红楼梦识要》;红楼艺境;治学典范【作者】高淮生【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徐州221116【正文语种】中文宋淇说:“最可惜的是王国维在文学批评方面建立了桥头堡,后起无人,没有人做更深入的研究。

”[1]6这一“桥头堡”的形象说法出自《红楼梦识要:宋淇红学论集》(中国书店2000年版,以下简称《红楼梦识要》),该“论集”集中地体现了宋淇的红学批评观点和思想。

宋淇的《红楼梦识要》最紧要处有两个:一方面辨明红学方向,即对红学格局与方向的辨识;另一方面探究红楼艺境,尤其是《红楼梦》的文学艺术价值。

蔡义江在宋淇的《红楼梦识要》“序言”中说:“好从文学批评的视角看问题,是宋淇红学文章的一个特点。

我想,不忘《红楼梦》本身的文学价值,也许正是他时时能大处着眼,把握方向,步在正道上的一个原因。

”[1]2宋淇的红学研究能小中见大,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置《红楼梦》于世界文学之林作比较研究,对《红楼梦》的文学价值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蔡义江说:“宋淇是一位难得的清醒的红学家,研究的路子很正,他从不作那些耸人听闻的新奇的高论;但又言必有物,有自己的新发现,总能给人以许多启迪和裨益。

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学术与创作并举 拓新与旁通兼善:周思源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七

学术与创作并举 拓新与旁通兼善:周思源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七

V0 _ l3l
N0 1. 01 . 2 2
文章 编 号 :0 6— 9 0 2 1 ) l一 0 1 1 1 0 2 2 ( 0 2 O 0 0 一l
学 术 与 创 作 并 举 拓 新 与 旁 通 兼 善 :
周 思 源 的 红 学 研 究
— —
当代 学人 的红 学研 究综 论 之 七
么 ’ 而是 主 要 围 绕 着 ‘ 雪 芹 是 怎 么 写 的 , 为 什 , 曹 他 么这 样写 而 不那样 写 ’ 这个 中心研 究 《 楼 梦 》 红 。简
对 传 统 的 现 实主 义理 论 难 以 充 分 解释 《 楼 梦 》 旨和 艺 术 特 征 的 深 度 思 考 , 认 为 《 楼 梦 》 功 地 运 用 了 象征 红 题 他 红 成
主义 , 并创 造 了一 种 我 们 尚 未 认 识 的 “ 义 ” — 象征 现 实 主 义 , 一 新 说 就 为 《 楼 梦 》艺 术研 究 开拓 了新 境 ; 主 — 这 红 周
出: 我们 对 《 楼 梦 》 红 的研 究 , 果从 阐 释 学 角 度研 如 究 主要 是解 决“ 了什 么 ” 是什 么样 ” 问题 , 写 和“ 的 而 不 是揭示 “ 么写 的” “ 什 么这 么 写 ” 那 么 , 怎 和 为 ; 从
创 作论 角度 研究 则重 在揭 示 “ 么写 的” “ 怎 和 为什 么 这 么写 ” 。阐释性 分 析 与从 创 作论 角 度研 究 有 什 么 不 同呢?有 两点 不 同 : 是研 究 者 的角 色发 生 了重 一
关 键 词 : 思 源 ; 作 方 法论 ;人 物 论 ;象 征 主 义 ; 周 创 象征 现 实 主 义
作 者 简 介 : 淮 生 , 国矿 业 大 学 文 法 学 院 教 授 ( 州 2 1 1 ) 高 中 徐 2 16 。

红 学

红    学

五分钟演讲《红学》在中国文坛上有一部小说,在这部小说里对医药、园林、建筑、书画、诗词、烹调、服饰、花草、古董等方面的内容都有所研究,这本书的名字是什么?非常正确它就是《红楼梦》,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就是有关于研究《红楼梦》的一门学科——红学。

红学,已被公认为是与甲骨学、敦煌学鼎足而立的当代“显学”,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影响。

由于爱好者、研究者众多,其“热闹”程度大有超过甲骨学、敦煌学之势。

红学的出现几乎与《红楼梦》的出现是同步的。

也就是说,《红楼梦》尚未完成,红学就出现了。

脂砚斋所作的评语,就是在《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中所作的。

脂评牵涉到《红楼梦》的思想、艺术、作者家世、素材来源、人物评价,是标准的、而且十分可贵的红学资料。

什么是红学呢?答案很简单,凡是有关《红楼梦》的学问,都可纳入红学的范畴。

对《红楼梦》主题的研究、人物的研究;对《红楼梦》作者生平的研究;对《红楼梦》版本的研究,《红楼梦》与其它古典名著的相互影响等等,都可称为红学。

红学又分为旧红学与新红学。

所谓旧红学,指的是五四时期以前,有关《红楼梦》的评点、评论、题咏、索隐、考证。

旧红学比较重要的流派是评点派和索隐派。

新红学则指以胡适为代表的考证派。

胡适考证出了《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而曹雪芹是曹寅之孙,《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红楼梦》后四十回是高鹗所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胡适虽然遭受批判,但这些观点却普遍被人接受。

近几年来,随着红学的深入发展,新红学的基本观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怀疑,而屡遭批判的索隐派中的某些合理成分,也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

特别是红学泰斗周汝昌提出《红楼梦》与周易理论的关系,指出作者以拟人手法对周易理论进行了阐释的可能性,如以十二个女子代表十二地支轮回的手法,将成为今后红学研究的关键所在。

红学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历史的过程,同样人们对红学这门学科的认识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早在清代光绪年间“红学”一词在士大夫中还只是一个开玩笑的词语,并不是作为一门学问的称谓,尽管那时红学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历史了。

2022年度中国红学发展研究报告

2022年度中国红学发展研究报告

2022年度中国红学进步探究报告简介:近年来,中国红学在学术界的地位日益突出,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谈论。

本篇报告旨在分析2022年度中国红学进步的现状、问题和趋势,并提出建议,以增进红学探究的健康进步。

一、红学进步的现状1. 学科建设:中国红学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学科体系,拥有一批专业的红学院校和探究机构。

红学探究在人文科学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2. 探究效果:中国红学探究效果丰硕,涉及红色文化、红色历史、红色文艺等多个领域。

一系列优秀论文和专著的出版,增进了红学探究的深度和拓展。

3. 国际沟通:中国红学在国际间的沟通与合作不息加强,许多国际学者对中国红色文化的探究表现出深厚的爱好。

同时,中国红学也乐观参与国际学术研讨会议并取得了一定的影响力。

二、红学探究存在的问题1. 探究视野狭窄:当前部分红学探究还存在探究视野狭窄的问题,过于强调红色文化的正面价值,轻忽了对红色历史的客观分析和反思,影响到红学探究的全面性和周密性。

2. 探究手段不够丰富:红学探究在方法论上还有待提高,部分学者偏向定性探究而轻忽了定量探究的重要性。

同时,红学探究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尚未充分进步,与现代科技手段的融合亟待加强。

3. 年轻学者缺乏培育:红学探究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和深度沉思的学科,但目前年轻学者的培育还不够完善。

缺乏一流的导师和培训机构,年轻学者面临转型困难和学科深化的压力。

三、红学进步的趋势1. 多学科交叉:红学探究将越来越与其他学科交叉,例如历史学、文学学、艺术学等。

通过与其他学科的沟通和融合,可以拓宽红学探究的视野,为红学的探究提供更多的沉思和启示。

2. 全球化视野:随着全球化的进程,红学探究也将重视对外沟通与合作。

在国际学术论坛上乐观展示中国红学的探究效果和思想,增强中国红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3. 创新探究方法:红学探究需要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借助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拓宽探究领域,提高探究效率,更好地开掘红色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红学学术史研究的新路径 《红学学案》著者高淮生教授学术访谈录

红学学术史研究的新路径    《红学学案》著者高淮生教授学术访谈录

第卷第期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月董明伟:高教授,您好!感谢高教授接受我们的学术访谈,我代表我们编辑部,对您的红学史著作《红学学案》①的出版表示由衷的祝贺。

高淮生:谢谢你们的热情和支持,我是一位大学教授,教书之余必定要写点文章,又不愿意重复别人说过的话或写过的模式,于是,就想到了要做《红学学案》这么一项学术工作。

至于《红学学案》的出版,也只是我的构想的初步施工阶段,是一个开端。

一、关于《红学学案》的“学案体”写作及其研究价值董明伟:高教授,我从《红学学案》的前言得知,《红学学案》实受《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这一传统学术史著述的启示而被您引入红学史撰述,可谓是推陈出新。

学案是以记述学术史为中心的一种综合性体裁,它在结构上包括学人传记、言行录、著作录要、他人的有关评论,尤其特别重视学术流派的师弟子传授的关系。

红学因为研究者众多,一般可分成四派,第一派:评点派,诸如脂砚斋、王希廉、张新之、姚燮等;第二派:索隐派,诸如王梦阮、蔡元培等;第三派:考证派,以胡适、俞平伯、周汝昌为主;第四派:文学批评派,尤以王国维《红楼梦评论》为代表。

那么高教授您是如何解决《红学学案》传主个人与学派的融通问题的呢?高淮生:传主个人与学派的融通问题如何解决?这正是《红学学案》的第一部出版之后被提到的问题。

《学案》以学人“立案”,并重视学术流派的沿袭承传。

新旧红学发展已经二百多年了,学人红学学术史研究的新路径——《红学学案》著者高淮生教授学术访谈录高淮生,董明伟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江苏徐州;燕山大学期刊社,河北秦皇岛编者按自新红学创建以来,近几十年出版的红学史著述基本上是通史和专题史的写法,而“学案体”或“学案性质”的红学史著述至今鲜见。

《红学学案》的“学案体”写作略有别于《明儒学案》和《宋元学案》这一传统学术史著述,它计划选取海内外位“学人”为主线撰成红学史著述。

现阶段高淮生教授已为当代红学小说批评派的位代表人物撰写综论,并将篇综论集结成册出版了《红学学案》一书,为读者呈现出中国大陆当代红学批评的概貌,引起了红学界的广泛关注。

红楼梦和红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红楼梦和红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红楼梦和红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小说,更是中国文化的宝库。

红学研究作为对红楼梦的深入探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巨著,还能为我们提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重要信息。

首先,红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红楼梦这部小说的内涵和艺术特点。

红楼梦是一部细致入微的描写人物心理、社会风貌和家族命运的小说,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其背后的思想和情感表达。

红学研究者通过对小说中每个角色的解读,揭示了作者对人性、梦幻与现实、命运与自由等重要主题的思考。

同时,红学研究还可以帮助我们欣赏红楼梦的艺术之美,包括其描写手法、叙事结构和语言风格等方面。

其次,红学研究还可以为我们提供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料。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浓厚中国文化色彩的小说,它反映了清代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婚姻制度、礼仪习俗等方面的特点。

通过对红楼梦中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变迁。

此外,红楼梦也是一部描写儿女情长的小说,通过对其中的婚姻观念、家族制度和女性地位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性别关系和女性地位的演变。

最后,红学研究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它的研究和传播不仅有助于更多人了解和欣赏这部巨著,也可以激发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通过红学研究,我们可以将红楼梦与当代社会和文化相结合,探索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不断创新和传承,使之与时俱进。

综上所述,红楼梦和红学研究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在于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部伟大的小说,还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社会制度,以及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国文化。

红楼梦是一部永远不会过时的经典,它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当前红学研究的多元格局及发展态势前瞻

当前红学研究的多元格局及发展态势前瞻
维普资讯
20 0 2年 第 4期
No 4 2 0 . .0 2
天 津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 u n lo a j r lU nv r i ( o ilS in e o r a fTini No ma ie st S ca ce c ) n y
“ 方专学”的切入点 。 东
关 键 词 :多 元吸 纳 ; 释 维 度 ;文 学 要 素 ;比 较 文 学 ;误 读 诠 中 图 分 类 号 :I0 . 4 1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7 — 1 6 (0 2 40 6 —6 27 1 6 11 0 2 0 )0 —0 30

次 成 为政 治斗 争 的载体 ,其 功过 是 非 ,颇难
擅 断 。一方 面 ,它使 《 红楼 梦 》普 及 到街 谈巷 议 的程度 ,使红 学 在古 典文 学 中独 占鳌头 且 受 到 国际 汉学 界关 注 ;另一方 面 ,其 专 学意 义 和
上, 以三次 全 国 中青 年红 学研 讨会 为 契机 ①, 在 世 纪 之交 , 种过 渡 与转 型 的征 兆 已经 显 现 。 这 认 真 归纳 总 结一 下 当前 红学 研 究的状 况 ,并 对 其 发 展 态势进 行前 瞻 ,这 对 于新 世 纪红 学 的走 向 与 发展 不 无裨 益 。有 鉴 于此 ,笔 者 由以往 的侧 重 于红 学 史 回顾 、反 思转 向着 眼 于 当前 的红 坛 新 动 态 ,并 对 红学 之学 科 重建 提 出若 干不 成熟 的 想法 ,以抛 砖 引玉 ,就 正于 方家 。
两 年 前 ,笔者 曾撰 写 过两 篇 红学 文章 《 二 十 世纪 红 学 研 究 的 历 史 反 思 》(《 天津师范大学学 报》 20 年。 期)和 《 十世 纪 红学 流派 的 冲 , 00 第5 二

红学研究是20世纪最大的学术丑闻

红学研究是20世纪最大的学术丑闻

红学研究是20世纪最⼤的学术丑闻红学研究是20世纪最⼤的学术丑闻作者:⼩酱⼀葱来源:⼈民⽹发表⽇期: 2005-11-22 13:20:231979年6⽉,时任耶鲁⼤学教授的余英时先⽣在⾹港《中⽂⼤学学报》第⼆期上发表了⼀篇题为《近代红学的发展与红学⾰命》的论⽂,将“红学”、“甲⾻学”以及“敦煌学”并称为20世纪中国的“显学”。

他写道:“由于胡适的提倡,《红楼梦》的考证⼯作已和近代中国学术的主流——乾、嘉考据学到‘五四’以后的国故整理——汇合了。

因此,从学术史的观点来看,‘红学’⽆疑地可以和其他当代的显学如‘甲⾻学’或‘敦煌学’等并驾齐驱,⽽毫⽆愧⾊。

”[1]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化研究所所长、著名红学家刘梦溪先⽣在其2005年6⽉出版的学术专著《红楼梦与百年中国》⼀书中提出,中国现代学术是以《红楼梦》研究为开端的,王国维于1904年发表的《红楼梦评论》⽐较集中地体现了现代学术思想和学术规范;现代中国思想⽂化舞台上许多第⼀流的⼈物都程度不同地卷⼊红学,如王国维、蔡元培、胡适、鲁迅、陈独秀、顾颉刚、俞平伯、吴宓、陈寅恪、沈从⽂、郭沫若、王⼒、巴⾦、茅盾、冰⼼、张爱玲和林语堂等;此外,百年红学⼜是学者们“打架打得最多的领域”[2]。

可是,“红学”之“显”,似乎只是表现为研究⼈数之众、延续时间之长、投⼊规模之⼤,以及论⽂和论著产出之多等⽅⾯,在学术的⽅法论上其实并未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乾嘉考据学的优良传统;在答疑解惑的功效实绩⽅⾯,“红学”甚⾄连这门学科中⼀些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解决。

余先⽣在论⽂中写道: 索隐派之所以能重振旗⿎,主要原因之⼀是由于考证派红学对于⼏个基本问题尚没有确切的答案。

举例⾔之,《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前⼋⼗回和后四⼗回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脂砚斋⼜是谁?他(或她)和原作者有什么特殊渊源?这类基本性的问题在考证派红学中虽有种种的解答,但由于材料不⾜始终不能定于⼀是。

[3] 不但如此,关于曹雪芹的⽣卒年,以及曹雪芹究竟是曹颙还是曹頫的⼉⼦等问题,学术界⾄今存在不同的说法。

苗怀明:说说红学研究的学术门槛(大嘴说红学之一)

苗怀明:说说红学研究的学术门槛(大嘴说红学之一)

苗怀明:说说红学研究的学术门槛(大嘴说红学之一)这几年,针对当下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特别是《红楼梦》研究出现的乱象,笔者曾多次提到学术门槛这一问题,对此赞成者有之,但也招致了不少人的反感。

甲戌本《红楼梦》有人批评说这是你自己私设的家法,有人说这是在嫉妒业余爱好者云云。

有意思的是赞成者多为专业研究人士,反对者则多为业余爱好者。

其实学术门槛也没有什么可神秘的,不过就是研究一门学问所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而已。

这就象开车需要考个驾照、行医需要医师资格一样,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大多需要进行职业培训,取得资格许可之后才能上岗,何以难度更大、要求更高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包括《红楼梦》研究就可以不需要任何门槛呢?何况这种门槛并不是强制性的,不过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学界共识。

现代红学研究先驱王国维就中国古代小说包括《红楼梦》的研究来说,这种基本的专业素养和研究能力大体应包括如下一些内容:对作品较为准确、深刻的解读能力;足够的作品阅读量;对本学科文献资料较为全面的掌握;熟练检索、阅读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文艺理论知识;对中外文学以及历史、哲学、宗教等相关学科知识的基本了解;对本学科研究历史和现状的全面了解;基本的归纳总结及论证能力;较高的写作表达水平;必要的学术训练,等等。

北京大学学生进入大学的文学院或中文系学习,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用长达十年左右的时间学习,实际上就是为了获得这些基本的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获得进入学术研究的门槛。

如果连这些基本的素质和能力都不具备,就开始进行所谓的学术研究,动辄宣称有重大发现,可以轻易推翻以往上百年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其新说通常得不到学界的认可,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如果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包括红学研究不需要任何学术门槛、随便是谁都可以一夜之间成为专家的话,那高等学府的文学院或中文系也就没有存在的正当性和必要性,大可以关门,相关专业的硕士、博士也就可以停招了。

复旦大学文学院或中文系的学生从本科读到博士,至少需要长达十年的时间,这说明目前的学术共识和教育体制都认为,一个人至少要进行十年左右较为系统、全面的严格训练,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研究者。

红学研究要理直气壮地坚守主流门槛

红学研究要理直气壮地坚守主流门槛

红学研究要理直气壮地坚守主流门槛作者:朱永奎(此文是在“纪念伟大作家曹雪芹逝世250周年暨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记得2011年在庐山北京曹雪芹学会筹委会主办的学术交流会上,《红楼梦学刊》编辑部主任张云女史有红学门槛之说。

笔者颇受启发,我的理解是,红学是一门既严肃又高雅的特殊学问。

严肃、高雅,指的是其文化含量高、学术规范性极强。

不具备高深的国学修养、不具备高尚的治学修养,是难于跨入这一门槛的。

这是从成为红学专门家而言的。

这样的专门家工作在由国家设立的“红楼梦研究所”之中。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国家就精选德才兼备的学科带头人负责研究、普及《红楼梦》工作。

这就是贯彻、执行国家文化政策的主流学术机构。

事实证明,这个机构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一路走来,虽历经风风雨雨,但仍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辉煌业绩。

以冯其庸老先生为代表的作风正派的学科带头人为骨干的“中国红楼梦学会”的成立、《红楼梦学刊》的创办,为红学在海内外的拓展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因此,“红研所”、“中国红学会”、《红楼梦学刊》已成为红学界颇具凝聚力的三个文化符号。

围绕这三个主流机构,形成了颇具中国特色的专、兼、群相结合的庞大的、有形和无形(自学、与主流有神交)红学研究团体与队伍。

除了文化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三面大旗外,当前活跃在海内外的北京曹雪芹学会,虽历经坎坷,但顽强地迈开稳健的步伐,从容向前。

到目前为止,中国红学会与北京曹学会这双轮驱动,形成了合力,成为主流红学主要方面军。

这是时代发展使然,尤其在当今,学术生态环境宽松、网络发达,人们可自由自在地发表自己的学术见解。

然而,因人心浮躁,极端功利主义的驱使,造假、戏说红楼的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加之新闻队伍中少数人红学常识的缺乏,猎奇、炒作误导大众,特别对工作、学习、生活节奏加快的人群,坐不下来读大部头《红楼梦》及相关学术资料和论文,只有在通过影视这一快餐懵里懵懂中接触伪红学,这是一种可怕的误导。

同时,有个别人摆出正统红学家的架势,以我为中心,打出悲情牌,妄图混淆视听,制造事端,恶意地中伤主流红学机构。

坚守成说、拓展新境:李希凡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五

坚守成说、拓展新境:李希凡的红学研究——当代学人的红学研究综论之五
的、 典型 的 现实生 活 的 画 面 勾 画 出封 建 统 治 阶 级 的
代 变迁 ,O世 纪 8 2 0年代 以来 , 希 凡在 坚 持 对 上世 李
纪5 0年 代 提 出的那 些基 本观 点进 一步 阐发 的 同时 ,
集 中于 对 《 楼 梦 》 术 世 界 和 人 物 形 象 作 较 为 深 红 艺
李 希凡 的红 学 观点 具有 鲜 明的 一贯 性 , 体 现 这 了他 坚 韧 的 学 术 操 守 。 正 如 他 在 《 楼 梦 艺 术 世 红 界》 后记” “ 中所说 : 自 15 “ 9 4年与 ‘ 红学 ’ 缘 以来 , 结 我 仍坚 持 5 0年代 提 出的那 些基 本观 点 , 虽则平 生 谬 误 甚多 , 从 不 善 变 , 某 些 人 昨 日 自称 马 克 思 传 但 如
历史 命运 。《 楼 梦》 封 建 社 会 没 落 时期 的 社 会 红 是 生 活 的百科 全书 。其 二 , 色 空 ” 类 唯 心 主义 的观 “ 这
点不 是 《 红楼 梦》 基本 观念 ” 《 楼 梦 》 是 “ 的“ ,红 不 自
了5 年代留下的未竟之愿 。因为《 O 红楼梦》 引我入
入 而 系统 的评论 , 即艺境探 微 和人 物论 方 面的评 论 ,
其代 表性 著 作是 《 楼梦 艺术 论 》 传 神 文笔 足 千 红 与《 秋 ・ 红楼 梦 人物 论》 。李 希 凡说 : 我 在 完 成 了 两本 “ 鲁迅 研究 专 著之 后 , 也从感 情 束缚 中解 放 出来 , 到 想
物 论 方 面取 得 新 的创 获 。
关 键 词 : 楼 梦 ; 希 凡 ; 术论 ; 物 论 ; 红 李 艺 人 坚守 成 说 ; 展 新 境 拓
作 者 简 介 : 淮 生 , 国矿 业 大 学 文 法 学 院 教 授 ( 州 2 1 1 ) 高 中 徐 2 16 。

红学研究——京津冀红学高端学术论坛

红学研究——京津冀红学高端学术论坛

2021/2/4
1
10
由贾瑞得出第九回至十 甲戌本第一回楔子批语“棠
《风月宝鉴》点睛内容:贾瑞 病跛道人持一镜来。
二回为《风月宝鉴》内 容。其中,第十一回“凤 姐点<弹词>”是点<长生 殿>剧内容
村”为《风月宝鉴》作序
查阅《正定县志》《墓 志铭》《白云村文集》
2 1
3
5
知道棠村明末进士,著 棠村词------康熙三十年
最终确定:
为《风月宝鉴》作序的“棠村”正是 康熙二十七年主持《长生殿》出台,康熙 三十年八月去世的《棠村词》《棠村乐府》 作者,即“河北正定相国——棠村梁清标”。
2021/2/4
1
9
张志坚把自己按照“旨义”确定《风月 宝鉴》为“第九回至十二回”的传神内容、 发现棠村考证棠村、考证洪升和《长生 殿》、考证《风月宝鉴》的过程浓缩为 一张 “示意图”展示给大家:
2021/2/4
1
7
中国红学会张庆善会长、江苏红学会副秘书长王宗乾等观看天津王超收藏的庚寅本
2021/2/4
1
8
张志坚应用“旨义”的首段内容,论 述和演绎《红楼梦》 成书过程,并用“旨义”中“三个点睛”,划分出源头(小) 《红 楼梦》和《风月宝鉴》的传神内容;又由传神内容与“棠村为 《风月宝鉴》作序”的脂批相结合,经周密考证与逻辑推理,
红学研究——京津冀红学高端学术论坛
曾出版《感动黄河》诗集、三十五集《河图》电视连续剧、《另说红楼》和 《红楼梦真相揭秘》书。 2012年任运城市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 员和中国红楼梦研究协会会员。
中国红学会长张庆善、副会长孙伟科、赵建忠等主席台就坐
2021/2/4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甲戌本第一回楔子批语“棠 村”为《风月宝鉴》作序 查阅《正定县志》《墓 志铭》《白云村文集》 知道棠村明末进士,著 棠村词------康熙三十年 八月去世
5
1 《长生殿》剧 本的《例言》 告知:棠村 (梁清标)相 国论此剧-----小红楼梦 长生殿 《风月宝鉴》 (雏形红楼梦)
4
长生殿
第十一回 第十一回
中国红学会长张庆善、副会长孙伟科、赵建忠等主席台就坐
草根红学代表之一:张志坚
在“京津冀红学高端学术论坛”发言最新亮点 : 张志坚大会发言的题目是《简论庚寅本前的‚红楼 梦旨义‛》,她认为天津王超收藏本,即《庚寅本》 继承和发展了甲戌本《凡例》,且脱去《凡例》外衣, 直接将 ‚红楼梦旨义‛(以下简称‚旨义‛)放在首 位,是一个独具特色的手抄本。
中国红学会副会长、天津红学会长赵建忠迎红友书法
志坚说:胡适等红学前辈对《凡例》 有所关注,冯其庸、林冠夫先生已经认识 到《凡例》“既不是此书‘编述’体例, 也没有规定出新的评批体例。” 但《凡例》需要进一步更深入的解读 与理解,需要挖掘其奥秘与精髓。
天津许多书法名家、深度红迷前来大会祝贺
张志坚与中国红学会文艺部主任、87版 红楼梦中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会外留影
渔兰梦石快讯第1期
2017年12月16日
中国红学会与天津红学会联合召开
“京津冀红学高端学术论坛”
这是继深圳全国红学会会议后首次学术论坛
(草根代表有张志坚、王巧林、宋健等)
曾出版《感动黄河》诗集、三十五集《河图》电视连续剧、《另说红楼》和 《红楼梦真相揭秘》书。 2012年任运城市红楼梦研究会会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 员和中国红楼梦研究协会会员。
张志坚把自己按照“旨义”确定《风月 宝鉴》为“第九回至十二回”的传神内容、 发现棠村考证棠村、考证洪升和《长生 殿》、考证《风月宝鉴》的过程浓缩为 一张 “示意图”展示给大家:
《风月宝鉴》点睛内容:贾瑞 病跛道人持一镜来。
由贾瑞得出第九回至十 二回为《风月宝鉴》内 容。其中,第十一回“凤 姐点<弹词>”是点<长生 殿>剧内容 2 3
红楼梦十二支
9 怎么知道风姐点《弹 词》 词〉是在京城?
1第十回张士友医生入京 给儿子捐官。2十一回四 大郡王、六大公府、八大 诸侯给贾敬祝寿。3贾琏 带黛玉离开京城去扬州苏
四 次 南 巡
(小石头记)
石头记 (红楼梦)
金陵十二钗
6
8 凤姐点《弹词》时间为: 康熙二十七年九月十五日。 风姐在秦可卿病房出来才 去点戏,她对秦可卿说 “现在才九月半”。 7
志坚说:“脂砚斋”编制《凡例》的 目的是保护和藏匿“红楼梦旨义”。
而实际上“旨义”是:脂砚斋留给后人 破解《红楼梦》的最高指导思想和基本 原则。是理顺《红楼梦》源头的法宝。
简单说:旨义是纲,纲举目张。是用 来统领思想、理顺和收复各类幻相的。
中国红学会张庆善会长、江苏红学会副秘书长王宗乾等观看天津王超收藏的庚寅本
世人不解何所事
张 志 坚 的 书 屋
面壁十年独侍君
张志坚应用“旨义”的首段内容,论 述和演绎《红楼梦》 成书过程,并用“旨义”中“三个点睛”,划分出源头(小) 《红 楼梦》和《风月宝鉴》的传神内容;又由传神内容与“棠村为 《风月宝鉴》作序”的脂批相结合,经周密考证与逻辑推理,
最终确定:
为《风月宝鉴》作序的“棠村”正是 康熙二十七年主持《长生殿》出台,康熙 三十年八月去世的《棠村词》《棠村乐府》 作者,即“河北正定相国——棠村梁清标”。
读王士祯门人 《洪升年谱》和 《赵秋谷年谱》 得知《长生殿》 康熙二十七年出 台,二十八年八 月遭祸。
读棠村门人王士祯《渔 洋山人自撰年谱》知道: 真定梁相国清标,主持 《长生殿》出台,具柬者 为益都赵赞善执信(赵秋 谷)。
张 志 坚 与 河 北 作 家 王 建 华 在 会 场 合 影 留 念
张志坚在自己考证“棠村”的过程中发现了与《长生殿》 有着“南洪北孔”姊妹之称的《桃花扇》作者孔尚任院内可以 以望乙已三年春季”的“宝玉石刻“。 正可谓 “立碑为证”。这是跛道人与 脂砚斋特意为后人遗留的历史石证。
下面请看张志坚2005年发现的【宝玉石刻】照片
近年来,红学研究的一个崭新亮点,是 对多年来《红楼梦》研究遭遇瓶颈困难 的重大突破。 而山东峄山【宝玉】石刻的发现, 更加神圣地印证了这一点。
我自信我是草根,草根最接地气,欢迎大家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