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社会实践报告----参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
九一八社会实践报告(精选)

九一八社会实践报告(精选)九一八事件是中国历史上的一起重大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社会实践,我有幸走访了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深入了解了九一八事件的经过和影响。
在实践中,我收获了丰富的历史知识,也对历史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九一八事件发生在1931年,是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东北进行侵略的起点。
在博物馆中,我们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多种形式,详细了解了九一八事件发生的背景和经过。
我特别关注了展览中的照片,这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让我更能感受到事件的残酷和伤痛。
九一八事件发生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东北,建立了满洲国。
在这个时期,日本对中国人民进行了残酷的统治和压迫。
博物馆中展示了大量当时的文物和实物,比如日本侵略军的宣传品、军需物资等。
这些实物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摧残和奴役。
九一八事件也导致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爆发。
在博物馆中,我看到了许多表达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的照片和文字。
这些展品很好地展示了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斗争。
我深深地被中国人民为保卫国家和民族利益所做出的牺牲和付出所感动。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不仅了解了九一八事件的历史背景和经过,也深刻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
历史是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也能够指导我们未来的行动。
通过了解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并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
我深信,只有深刻认识历史,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实践中,我还与其他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进行了交流并分享了我的收获。
他们也对历史发展和中国社会的变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我们一起参观博物馆,进行讨论和思考,相互学习和启发。
这些交流让我充分体验到集体活动的魅力,也培养了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通过这次九·一八社会实践,我深入了解了九一八事件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增长了历史知识。
同时,我也对历史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导言: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进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拜访了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场所,并深入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影响。
本报告将对我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进行详细叙述,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一、博物馆概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位于沈阳市的一座专门展示九一八事变的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设计典雅,优美的环境中展示着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物。
庄严肃穆的氛围使人首先产生了对历史的敬意。
二、参观经历1. 事变背景博物馆通过精心设计的展览和多媒体展示,详细介绍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
事变发生在1931年的九月十八日,标志着日本侵略的开始。
通过观看实际档案记录和照片,我切身感受到了当时沈阳市受到的巨大破坏和人民遭受的苦难。
2. 遗址展示博物馆还保留了当时遭受破坏的历史遗址,让参观者亲眼目睹那段惨痛的历史。
我参观了弗哈尔滨街、沈阳车站等重要遗址,感受到了那段历史的真实性和震撼力。
3. 文物陈列在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区,展示了大量与九一八事变相关的文物。
例如,日本留下的宣传册、军事装备以及中国抗日游击队的武器等。
这些文物记录了那段黑暗历史,提醒人们珍惜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尊严。
4. 学术研究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还设有学术研究区,专门研究该历史事件的学者可以在此展开研究。
这个区域的存在不仅使博物馆具备了研究价值,也有助于提高公众对历史事件的认知。
三、思考与感悟在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侵略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巨大伤害。
九一八事变不仅是中国现代史的转折点,也是人类历史中的悲剧。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存在使我们能够不忘历史,珍惜和平,同时也提醒着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珍视自己的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同时,我还思考了如何将这段历史教育好,让更多的人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
在我看来,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相关历史的教学力度,并且鼓励学生参观这样的博物馆,亲身感受历史的残酷和珍贵。
此外,通过推出纪录片、出版相关书籍等形式,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传承下去,并普及给更多的人知晓。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一、前言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我一直对中国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九一八深表关注。
近日,我所在的学院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前往沈阳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通过此次实践,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更加理解了其对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二、沈阳的历史背景沈阳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东北的政治、文化和经济中心之一。
1895年,中国的北洋政府被迫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沈阳一带也随之沦陷。
此后,日本在沈阳建立了伪满洲国,并对当地进行了殖民统治。
在这种情况下,聚居在沈阳的中国人民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倍感压迫和不安,希望能够摆脱日本的统治。
不过直到1931年,沈阳才爆发九一八事变,为中国近代史带来了很大的转折。
三、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9月18日发生的一场扰乱和撕裂东北的事件,由日本在沈阳炸毁了一段铁路,并将其归咎于中国军队依据各种借口对沈阳进行了侵略和占领。
事实上,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已将数万士兵调到边境以及援救满洲国的装备驻扎在东北,频繁侵扰中国边境,而针对这一危机行动,中国政府曾采取了多种强硬反制措施,日本在此不满下才导致了九一八事变。
四、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参观通过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参观,我们深入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详细信息和历史背景。
博物馆展示了过去东北地区的繁荣景象和清朝时期的文化艺术,同时展示了九一八事变的发展过程和影响。
在博物馆的展览中,我们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来龙去脉,又通过照片、文献、实物等多种形式真实地感受到了当时中国人民所遭受的种种困难和挫折,感同身受,直触心灵。
五、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事件,对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九一八意识深入人心,人民始终抱持着反侵略、保家卫国的信念,改变自身命运的愿望推动着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九一八事变之后逐渐形成的全民抗争、全面讨伐的热潮成为了新中国成立的有力推动者。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1. 简介在2021年秋季学期社会实践的课程安排中,我选择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与实践。
本文将重点介绍该博物馆的历史背景、展览内容与观察心得,并分享个人在实践中的收获与反思。
2. 九一八历史背景九一八事变指的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事件,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为了纪念这一事件而创建的,同时也是一个致力于向公众普及历史知识、弘扬和平精神的文化场所。
3. 展览内容在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过程中,我逐一浏览了各个展厅,了解了九一八事变发生的背景、细节以及对中国历史和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
3.1 九一八事变发生前的背景介绍这一展厅详细介绍了日本帝国主义在东北地区的经济、政治和军事渗透,展示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当时的无奈与悲愤。
3.2 九一八事变的经过通过真实的图片、文字和实物展示,我对九一八事变的发生经过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
同时,我也深感那个年代中国人民所承受的苦难。
3.3 抗日战争的勃兴在这个展厅中,九一八事变引发的中国全面抗战与中国人民的坚决抵抗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这一展览更加激发了我对历史的研究和思考。
4. 观察心得在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不仅收获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深切感受到了近代中国人民所经历的痛苦和勇气。
4.1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展品和详实的资料,让我意识到了历史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深刻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实,更好地创造未来。
4.2 和平的珍贵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所传递的和平信息也深深触动了我。
历史悲剧的发生提醒着我们,和平的珍贵无法被忽视。
我们应该珍视和平,努力促进各国之间的友好与合作。
5. 收获与反思通过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我不仅了解了历史事件的发生与影响,还意识到了自身的责任与担当。
5.1 对历史的敬畏和研究的兴趣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激发了我对历史的敬畏之情,并激发了我深入研究历史的兴趣。
九一八社会实践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九一八事变,又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为了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提高广大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校组织了“九一八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凝聚力。
二、活动目的1. 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动力。
2. 帮助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内容1. 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2. 举行纪念九一八事变主题讲座3.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4. 组织学生撰写九一八事变感悟文章四、活动过程1. 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在活动中,学生们参观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通过观看实物、图片、文字等资料,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在参观过程中,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介绍,对九一八事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举行纪念九一八事变主题讲座为了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九一八事变,学校邀请了历史专家为学生进行主题讲座。
讲座中,专家详细讲述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以及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斗争。
学生们认真聆听,对九一八事变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3.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在主题班会上,各班级组织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通过观看爱国影片、讲述革命故事、分享学习心得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学生们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革命先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4. 组织学生撰写九一八事变感悟文章为了让学生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记忆内化于心,学校组织学生撰写感悟文章。
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表达了对九一八事变的深刻认识和对革命先烈的敬意。
这些文章在校园内广泛传播,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五、活动成果1. 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得到显著提升,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今年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目的是前往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
作为参与者之一,我深深感受到了这次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震撼和启迪。
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的报告。
一、参观经历我们到达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时,首先被这座庄严肃穆的建筑所吸引。
博物馆外墙上巨大的“九一八”字样,让人们仿佛置身于那段历史的残酷岁月中。
进入博物馆内,我们看到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展示了当时满洲事变和日本侵华战争的全过程。
通过导游的讲解,我们更加直观地了解了那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二、深刻感悟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历史的残酷和战争的毁灭力量。
那些展示的图片和实物,让我深深地明白了和平的来之不易,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
同时,历史告诉我们要警惕战争的危害,珍惜国家的安宁和稳定。
三、心灵震撼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参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心灵震撼。
站在历史的长河中,我感受到了那些曾经受到侵略和压迫的人民的苦难和牺牲。
他们为了自由和民族尊严,不顾个人安危勇敢抵抗,甚至献出了生命。
这种英勇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
四、启示与反思这次社会实践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我深刻认识到了国家的安危与个人的幸福息息相关。
只有珍爱和平,才能保障我们的美好生活。
同时也让我反思自己的责任与使命,作为一名中国公民,应该怀着报国报民的热忱,为国家的繁荣和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总结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不仅增长了见识,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参观让我们铭记历史,警醒未来,珍爱和平,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牢记历史,珍惜现在,共同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愿和平永远在我们的心中,在我们的国家永远繁荣昌盛!。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中国辽宁省沈阳市的一座重要历史博物馆,馆内陈列着丰富多样的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史料,重点展示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我参与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对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进行了深入了解,下面我将分享对这次实践的观察和收获。
实践活动当天,我们队伍来到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
在入馆之前,我们接受了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参观指引,并受到了热情的接待。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外观庄严肃穆,气势恢宏,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我们按照指引依次进入了博物馆的不同展厅。
首先,我们来到了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展厅。
在这里,通过陈列的图片、文字和实物,我们了解到了九一八事变发生的原因。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为了控制东北地区的资源和市场,制造了一个假借中国军队破坏铁路,借口保护日本人民财产的事件,随后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这一部分展厅的设计非常详细,使得参观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到当时的历史背景和国际环境。
接着,我们进入了九一八事变的过程展厅。
这个展厅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将九一八事变的全过程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
我们仿佛回到了当时,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和中国人民的抵抗。
这一部分展厅特别引人入胜,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参观了背景和过程展厅之后,我们进入了九一八事变的影响展厅。
这一部分展厅通过描绘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变化,展示了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我们了解到,在事变之后,中国进一步觉醒,人民开始了长时间的抗日战争。
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和爱国情感在这个部分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实践活动的最后,我们还参观了馆内的其他展示,学习了更多的历史知识。
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陈列精美,展示了当时的历史文化遗迹和重要文物。
通过参观,我们不仅提高了对历史的了解,更增强了对和平的珍视和对侵略的警惕。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对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中国近代史也有了更新的认识。
九一八纪念馆社会实践报告

九一八纪念馆社会实践报告尊敬的领导:我在xx大学参加了为期三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前往沈阳参观九一八纪念馆。
我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这次实践活动的整体安排和我的所见所闻。
一、背景介绍九一八纪念馆,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是为了纪念1931年日军侵略中国东北地区的九一八事变而建立的。
馆内展示了大量历史文物和图片,通过真实的事实和细致的陈述,全面揭示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罪行。
二、实践活动安排1. 了解背景知识在参观之前,我们对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影响进行了深入了解。
了解其时代背景、日军入侵的策略以及对中国的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纪念馆的展示内容。
2. 参观纪念馆我们按照指定的路线参观了九一八纪念馆。
从入口处开始,馆内的展示依次展现了事变发生前及发生后的历史沿革。
通过珍贵的图片、实物展示和文字描述,我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当年事件的残酷性和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
3. 观看纪录片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观看了一部关于九一八事变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详细介绍了九一八事变的经过以及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所做出的抵抗和牺牲。
通过观看纪录片,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和国人的民族精神。
三、所见所闻1. 沉重的历史氛围九一八纪念馆散发着一种肃穆的氛围,仿佛把人们拉回到那个残酷的历史时期。
在陈列馆内,展示了日军的独吞和屠杀,让人深感痛心和无奈。
观看那些残忍的图片和文物时,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人民遭受的苦难和日本帝国主义的罪行。
2.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九一八纪念馆给人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教育课。
通过展示历史文物和图片,纪念馆向人们展示了历史真相,警示我们珍惜和平,呼吁国人始终保持历史记忆,铭记历史的经验教训,不忘国耻。
四、心得体会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深切地认识到了九一八事变对于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的巨大影响。
九一八纪念馆用生动的陈列和呈现方式,以及详细的介绍和解说,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和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知识的补充,更是对我们青年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一次熏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概社会实践报告----参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社会实践报告传承民族精神,践行理性爱国——参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学院班级任课教师姓名风儿去又回学号2012年 10 月 5日传承民族精神,践行理性爱国——参观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社会实践报告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1)选题的目的众所周知,近段时间以来我国与周边的一些国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冲突和争议。
特别是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政府不顾我国的一再反对和抗议,单方面将“钓鱼岛国有化”,其购岛行为严重的威胁到了我们国家的神圣主权及领土完整。
这些问题不仅令我国政府感到愤慨,更使广大中华民族的儿女们感到愤怒。
于是,在我国的很多城市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的反日浪潮。
有人说:“我们应该断绝和日本的友好往来,因为他们总是可憎可恨的。
”有人说:“我们要抵制日货,提倡买国货,因为这样就可以让他们经济遭受损失。
”还有人说,动用武力吧,用武力来捍卫我们钓鱼岛。
许多愤怒的热血青年们行动起来,游行示威,抵制日货,哄抢和打砸日系车辆及商铺。
我们理解他们的爱国情怀,可这是真正的爱国吗?不是!他们的做法是错误的,是严重缺乏理性的。
而“传承民族精神,践行理性爱国”这一主题正好符合我国现在所推崇得理性爱国的观念,既可以告诫更多的人们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也可以促进人们学习和继承我国的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更能让培养和激发更多中华民族儿女的理性的爱国情怀。
(2)实践的意义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是我国主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国内外迄今为止唯一全面反映“九·一八”事变史的博物馆。
博物馆通过大量文物、历史照片、及多种现代化展示手段,真实反映了日本帝国主义策划、发动“九·一八”事变及对我国东北进行残酷殖民统治的屈辱历史;生动再现了东北人民和全国人民一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浴血奋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历史画卷。
整体陈列是一座记录庄严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历史丰碑,是向人民群众进行国耻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近现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
本次实践主要是去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去参观和学习,通过对那一段历史的回顾来体会和感悟在抗战过程中广大中华儿女们那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勇于抗争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
进而了解民族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能砥砺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更应该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立足实际努力学习,掌握知识提高能力,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1)社会实践的具体安排A.实践时间:2012年10月4日参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2012年10月5日撰写实践报告B.实践地点:沈阳市九一八历史博物馆C.实践路线:从东北大学南门出发乘244路公交车到方形广场站,然后改乘253路公交车在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下车。
(2)社会实践的过程及内容A.实践过程:2012年10月4日的早晨七点多,我与另一名同学便从东大南门出发坐上了公交车。
由于昨天晚上下了一夜的雨,早上气温较低,秋意浓浓。
不过天气不错,阳光照在脸上带来阵阵暖意。
当我们到达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八点半了。
站在门口,我就被那巨大的残历碑建筑所震撼,一种深沉的历史沧桑感和厚重感油然而生。
用花岗岩筑成的“残历碑”是一本翻开的台历,时间凝聚在1931年9月18日。
那天夜里,日本关东军铁路守备队柳条湖分遣队以巡视铁路为名,在距离东北军驻地北大营附近的柳条湖炸毁了南满铁路,然后诬称中国军队所为,并以此为借口向中国军队的驻地北大营发动突然袭击,制造了蓄谋已久的九一八事变。
虽说我们来的时间还早,但已经有很多的人们前来参观。
我们随游客一起进入博物馆,感觉仿佛进入了历史画廊,两侧墙壁上的图案和展品,向我们诉说着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种种罪行。
在整个展馆的开始部分,详细介绍了我国自鸦片战争以来发生的历史变迁,通过展板透彻的解说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
当我们随导游走向当年被日军把守的城门时,我仿佛体会到了当时日本侵略者的残暴与无情,他们毫无人性的摧残着东北的人们,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让我国同胞的鲜血流淌成河,让苦难的灵魂游荡在这原本幸福的国度。
当我走过城门,那份恐惧感与压迫感便更深的侵蚀了我的心灵。
这样的痛苦,我们永远不应忘记。
向前参观不久,我来到抗联西征时在白桦林露营的一个夜晚模拟场景,老大爷冒着严寒,行程数里带着省吃俭用攒下的粮食慰劳军队,由于行至深山,天气十分寒冷,战士们便拢起火堆围坐在一起,战士们有吹笛子、拉二胡、看家书的,还有擦枪的。
一位小战士还在树下刻下“抗战到底”。
在这样无比艰难的条件下,抗联战士们的心中仍然保留着最炽热的希望火种,正是这样的革命乐观精神,点燃了一批批的民族英雄义无反顾的投入到对抗日寇的战斗中来。
也正是这种不畏艰险、永不放弃的精神,支持者他们一直坚持到战斗的最后。
九一八事变后不久,日本关东军根据日本天皇的指令,先后在哈尔滨和长春设立731两个细菌战的秘密部队,其残忍程度举世罕见。
在纪念馆中我就看到了731部队模拟,731部队后改名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本部。
景观中有731部队长石井四郎与第二任队长北野政次,身后的文物是北野政次担任满洲医科大学教授时用的办公桌椅,整体展示的731部队用活人进行细菌试验的现场。
当我看到我受难同胞的身体被无情的进行活体解剖实验,更加痛恨日本侵略者的惨无人道与我千万同胞所遭受的摧残。
我也深深地明白了那句话,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只有现在不断的努力,才不会让悲剧再一次在我中华民族上重演。
走了一段时间,已经接近出口。
在出口大厅旁边我们看到了:1946年5月3日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开庭审判了东条英机等28名日本甲级战犯,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取得了完全胜利。
在纪念馆的出口大厅中,陈列着的是谢中国养父母碑,是由当年被遗弃在中国大地的孤儿献给将他们抚养成人的中国养父母们的永恒纪念。
碑的主体是一对中国夫妇,携一名日本儿童,母亲慈爱的望着孩子,孩子深情仰望父母。
看到此碑,我感受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这样以其博大的胸怀在默默付出,而立碑的目的正是告诫后人,莫让历史重蹈覆辙。
走出纪念馆,我的心情是沉重的,在仿佛亲历了千万同胞的苦难,我难以想象在那个年代生活着的人们的痛苦的灵魂;我的心情是激昂的,因为我感受到了在我们华夏民族面临最艰巨的挑战时一位位英雄挺身而出的惨烈;我的心情是澎湃的,因为我明白了流淌在自己血液中的那份属于中国人的不屈与坚毅。
在苦难过后,我们靠自己的力量,痛击了侵略者,向全世界宣告了亚洲雄狮的彻底觉醒。
此外,在博物馆中,我还看到了钓鱼岛的相关介绍。
据了解这是在钓鱼岛事件愈演愈烈时,纪念馆新开设的内容,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向人们展示这段历史,戳穿日本政府毫无道理的说辞。
钓鱼岛最早由中国人发现、命名和利用,至少在明朝就在中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
日本则是在1895年甲午战争期间才对钓鱼岛提出主权要求,并非法窃取。
二战结束后,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在国际法上已回归中国。
因此我们说,钓鱼岛是我国神圣的领土,我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拥有无可争辩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三.实践感悟(1)牢记历史,理性爱国。
通过这次实践,或者说通过这次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我了解了中华人民抗击日寇的斗争史。
不得不说,那是一段艰难辛酸的屈辱史。
虽然那段历史已离我们远去,虽然那段历史我们没有经历,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必须牢记!在参观中,我们询问了一名馆内工作人员,她向我们透露,每年来九一八纪念馆参观的人数达百万人次。
也许有人会怀疑这个数据的真实性,但是我相信。
因为就我的观察看,在我们来参观之前就已经有不少的人在参观,这就说明了大家参观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另外能够选在十一假期间放弃出去旅游的机会来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我想这也能证明。
我也希望将来能有更多的人们,特别是青年们能来一趟纪念馆,来了解那段历史,了解那些民族英雄们。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爱国情怀,可是钓鱼岛事件爆发以来我国众多青年们的不理性的爱国行为又使我相信很多人的爱国情怀是值得思考的。
我们不能盲目的由着我们的愤怒去做事,去打去砸去围攻日本领事馆。
那样损失的是谁?是中国同胞的财产,是中国人民自己的经济。
我们应该先理性的思考,而不是谩骂我国政府的软弱和无能。
你不是政治家,你不懂国际形势就不应该随随便便的去说“武力保卫钓鱼岛,打到东京去”。
国际政治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我国现在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对外我们应坚决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我们渴望和平,但我们也不惧怕战争。
对内我们应该继续深化改革,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逐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扩大国际影响力。
我们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
我们更要明白战争也是需要资本的。
我们要做的,我们能做的就是立足实际,做好手头上的工作,而不是游行示威、打砸烧抢,危害社会治安。
而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好文化知识,掌握和提高自身能力,将自身投入到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中。
这才是理性!这不叫懦弱,我们应该相信我们政府,相信国家领导人能从大局出发真真切切的维护我们国家权益,捍卫国家主权。
(2)传承民族精神,加强文化建设。
很多人都说中国人没有信仰,虽然我国有佛家、道家以及儒家思想,但那局限于思想并没有形成一种广大人们能接受的信仰。
针对于此,我认为有必要在文化建设中,加强对国民的民族精神的教育。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结合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要求,丰富着这个民族精神。
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爱国主义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
中华民族具有爱国主义传统,为了民族的独立、解放、发展和强大,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奋斗,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英雄事迹。
作为一个曾经饱受侮辱、国耻的中华民族共和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不忘国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民族精神应该是当代青年首当其冲的作为武装自己、保卫国家的人生观、世界观的一个部分!今天,全民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梦想,必须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使。
而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大学生们更要努力的去做民族精神的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谱写民族精神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