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语流音变 “一”与“不”变调
语流音变1
语流音变
一、 语流音变
在连续的语流中,一个音可能因为受邻近音的影响,或者 由于说话时的快慢、高低、强弱的不同而在发音上产生一 些变化,这种语音的变化就叫做“语流音变”。 常见的语流变化有同化、异化、增音、减音、合音、换位
音变现象可分为历史音变和共时音变(语流音变)。 共时性语流音变是指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暂时发生的现象,换一个语音环境 就不一定有这种变化。 历史音变是历时性的,是指具体语言的语音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所发生 的变化。历史音变不仅使具体音位发生变化而且导致整个音位系统的变更。 音变类型可分为自然音变和条件音变。
我们可以从上面的例子中看到,语音的同化和异化可以表现在元音、辅音、 声调等方面,可能发生在一个词的内部,也可能发生在词与词之间。
二、几种常见的音变现象
3、增音epenthesis
语流中两个音之间增添一个音进去称为“增音”
为了发音方便,英语athlete[æθli:t](运动员)往往读成 [æθəli:t],在[θ]和[l]之间增加了[ə],避免了发音部位过快的 变化;
普通话训练__语流音变
弟弟 奶奶 太太 星星 看看 走走 打听打听 商量商量 研究研究 哥哥 姐姐 舅舅 叔叔 谢谢 笑笑 …… 收拾收拾 检查检查 学习学习 见识见 识 ……
5、 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上、 下、边、面、里” 山上 楼上 阳光下 南边 外边 里面 后面 屋里 教室里 心里 6、用在动词、形容词后面的“来、去、 开、 起来、下去”等 进来 出去 回来 拿去 躲开 打开 藏起来 好起来 做下去 溜出去 7、嵌在词语中的“一、不” 坐一坐 想一想 去不去 好不好 漂亮不漂亮
a-ar
粉末儿 土坡儿 耳膜儿 uo-uor 被窝儿 大伙儿 邮戳儿 ao-aor 好好儿 口罩儿 口哨儿 iao-iaor 面条儿 火苗儿 小鸟儿 u-ur 碎步儿 小鹿儿 有数儿 ou-our 老头儿 门口儿 纽扣儿 iou-iour 一溜儿 抓阄儿 弹球儿 iu-iur
ang-ar(鼻化)
帮忙儿 药方儿 赶趟儿 iang-iar (鼻化) 鼻梁儿 好样儿 透亮儿 uang-uar (鼻化) 天窗儿 蛋黄儿 eng-er (鼻化) 麻绳儿 板凳儿 门缝儿 ong-or (鼻化) 胡同儿 小葱儿 果冻儿 iong-ior (鼻化) 小熊儿
4、i、ü为主要元音的鼻韵母,丢掉韵尾, 后加er,后鼻韵母同时鼻化。 in-ier 今儿 皮筋儿 脚印儿 ün- üer 合群儿 花裙儿 ing-ier(鼻化) 电影 打鸣儿 火星儿 5、zhi、chi、shi、zi、ci、si儿化,去 掉舌尖元音-i、-i,加er i(前)-er 瓜子 小字儿 没词儿 i(后)-er 果汁 树枝儿 年三十儿
进了门儿,倒杯水儿,喝了两口运
运气儿。顺手拿起小唱本儿,唱一 曲儿,又一曲儿,练完了嗓子我练 嘴皮儿。绕口令儿,练字音儿,还 有单弦儿牌子曲儿;小快板儿,大 鼓词儿,又说又唱我真带劲儿!
第六单元 语流音变 一、不、啊变调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网
2、“不”的变调
(1)“不”在单念或处在词尾时按原调念去声。如: 不、决不、要不、行不。
(2)“不”在去声字前变阳平35调。如: 不必、不要、不怕、不但、不大、不让、不会、不顾、不退、 不利、不定、不断、不愧、不妙、不善、不去、不信、不 像、不用、ng时,“啊”变成“nga”, 汉字写成“啊”。如: 大家一起唱啊! 你怎么不讲啊! 不行啊! 5、前一个音节的末尾音素是-i前时,“啊”变成“za”, 汉字写成“啊”。如: 我去过一次啊! 真自私啊! 不行啊! 6、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是-i后时,“啊”变成“ra”。 汉字写成“啊”。如: 老同志啊! 真及时啊! 你还不赶快吃啊!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网
(3)“不”在阴平、阳平、上声字前变“半去”53调。 如: 不听、不妨、不通、不该、不美、不灵、不佳、不争、不服、 不足、不齐、不想、不甜、不真、不喊、不和、不熟、不 匀、不改、不鲜、不仅。 (4)“不”处在两字中间或肯定否定连用时变轻声。如: 说不说、肯不肯、干不干、来不来、疼不疼、去不去、好不 好、走不动、说不清、对不起、差不多、用不上、挡不住、 写不完、快不快、了不起、吃不下、很不错、拿不动、买 不起。
中国播音主持艺术网
1、当前一个音节末尾的音素(有的是韵腹,有的是韵尾) 是a、o、e、ê 、i、ǖ时,“啊”变成“ya”,汉字写成 “呀”。如: 要注意呀!真相爱呀!原来是他呀!好大的雨呀! 2、前一个音节的末尾音素是u(没有韵尾)或ao、iao 中的o时,“啊”变成“wa”,汉字写成“哇”。如 : 笑一笑哇! 真好哇! 你怎么还不走哇! 3、前一个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时,“啊”变成“na”, 汉字写成“啊”。如: 你看哪! 大家加油干哪! 有没有我的信哪!
语流音变
+
1 一、不 + 去声字 → 35 + 去声字 一 地鸡毛 不去 + 2 一、不 + 非去声 → 51 + 非去声 一 声叹息 不来 + 3 一、不 + 词语中间 → 轻声 看一 看 看不见
+ 一、‚儿化‛及其特点
+
+ +
+ +
所谓儿化,指的是卷舌元音er与它前一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 节,并使这个韵母因卷舌而发生音变。这种音变现象就叫做儿化。因 儿化音变而成的卷舌韵母叫‚儿化韵母‛,包含儿化韵母的音节叫儿 化音节。由于地域上原因,‚儿‛的读音千变万化,导致出现的儿化 的表征亦有所不同。 汉语方言里,北京话以多儿化而闻名。 儿化的基本性质是在原音节发音的同时带上一个卷舌动作。 "儿化韵"是韵母的一种音变现象。韵母儿化以后读音要发生变化, 在发这个音节的同时韵母就产生卷舌动作,虽然读音只是一个音节, 但是在书写上一般要用两个汉字。如:"花儿"中的"花"和"儿"结合成 一个"儿化音节"。《汉语拼音方案》规定,用拼音字母拼写儿化韵, 一律在原韵母后面加一个r来表示。 在汉语中,儿作词尾时读音有变化,在读这种句子的时候,仍然 把‚儿‛按一个独立的字音来读,别人听了,感到很别扭。 读法要领:在念‚儿‛前面一个音节的同时,把舌尖轻轻向上一 卷。增加这样一个卷舌动作,可以使我们的语言更丰富,更准确,同 时,也使我们的语言更富有美感。
什么是语流音变
什么是语流音变?
在一个语流中,语音有时会发生各种临时变化,这种变化有别于语音经过一段时间而产生的历史变化,这种音变叫做语流音变。
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主要有变调、轻声、儿化。
一、变调:
1、上声的变调
上声变调有哪些类型?
上声的变调,一般是位于别的声调之前,而单独念时,或位于其它音节之后时不发生变调。
上声变调的主要类型有:
1)上声(214)+上声(214)——→阳平(35)+上声(214)
2)上声(214)+非上声——→半上(21)+非上声
3)上声同轻声连读,有两种情况,以读半上居多。
上声(214)+轻声——→半上(21)+轻声
上声(214)+轻声——→阳平(35)+轻声
4)三个上声字连读,也有两种情况。
上声+(上声+上声)——→半上(21)+阳平(35)+上声(214)(上声+上声)+上声——→阳平(35)+阳平(35)+上声(214)
在快读的条件下,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读成“阳平+阳平+上声”。
2、“一”、“不”的变调
“一不”的变调规律是什么?
“一、不”的变调规律如下:
1、“一、不”+去声(51)——→阳平(35)+去声(51)
2、“一、不”+非去声——→去声(51)+非去声
yī
一
(阴平)
一、二、三
yī
第一三十一
月
一日
万
天
一年
起
原调单念或在非去声前念原调在去声前变阳平bù
不
(去声)
bù不!我不。
说(阴平)
不来(阳平)
好(上声)
去
不对
怕。
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的异同
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的异同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是语言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都涉及到语言中音素的变化和演变过程。
然而,它们在具体的表现形式和影响方式上存在一些异同。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来评估和探讨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的异同,并采用由浅入深的方式进行讲解。
一、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的概念和定义语流音变是指由于语音流动性质而引起的音素发音上的变化。
也就是说,在音素之间的连接过程中,由于发音的连续性和流畅性的要求,有些音素的发音会受到相邻音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而音位变体则是指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一个音位可以出现多种发音方式的情况。
也就是说,在特定的音节、词汇或句子中,一个特定的音位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发音形式出现。
二、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的异同点虽然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都涉及到音素的变化,但它们在变化的方式和影响的范围上存在着一些不同。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表现形式:- 语流音变主要在音素之间的连接过程中发生,它是由于发音流畅性的需要而引起的变化。
在连续读音节的过程中,音素可能会发生浊音化、辅音弱化、辅音缩写等变化。
- 音位变体则是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出现的,它主要涉及到音素在特定位置的发音差异。
在英语中,/t/音位在发音中可以出现清音化(如单词"cat"的发音中/t/发音为清音),也可以出现浊音化(如单词"hat"的发音中/t/发音为浊音)的变体。
2. 影响范围:- 语流音变的影响范围主要局限在音素之间的连接过程中,它主要是为了保证发音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语流音变的影响范围相对较窄。
- 音位变体则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中出现,并且可能影响更广泛。
在英语中,/t/音位的音变现象不仅会影响单个词语的发音,还可能影响到相邻的词语之间的发音。
这使得音位变体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广。
三、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的影响机制和原因语流音变和音位变体之所以发生,是由于语言中的一些共时或历时的语音变化规律和规则所致。
《普通话语音训练》第三章 第四节 语流音变
▲ 3.中重轻式
▲ 中重轻音格式的三音节词,它的结构特征是:末尾一个是轻声音节。根据 双音节念读的方法,轻声音节前一个音节要重读,因而这类三音节词的第 一个音节要读得适中。
▲ 同学们tóngxuémen
老乡们lǎoxiāngmen
▲ 笔杆子bǐgǎnzi
小伙子xiǎohuǒzi
▲ 儿媳妇儿érxífur
▲ 轻声音节的读音不能独立存在,它附在其他之后,在书写形式上不标调号, 但它有调值。轻声的调值不是固定的,而是依靠它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来确 定的,因而其调值有多种情况。
▲ 1.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是阴平、阳平和去声时,后面的轻声为半降调,调值为 31。
▲ 阴平+轻声:称呼 妈妈 东西 休息 知道 跟头
▲ 阳平+轻声:裁缝 爷爷 神气 柴火 麻烦 馒头
▲ 1.中重式
▲ 普通话中一般双音节词语都念中重音格式,数量占大多数。念这类词时,前一个音节不要念得过 重过长,要注意第一个音节是上声或去声的音变,注意第二音节为上声的调值(214),必须念全。
▲ 广播guǎngbō 朗读lǎngdú 恼怒nǎonù
▲ 勇敢yǒnggǎn 请帖qǐngtiě 水塔shuǐtǎ
▲ 去声+轻声:刺猬 爸爸 道士 吓唬 计较 木头
▲ 2.当前一个音节的声调是上声时,后面的轻声为半高平调,调值为44。
▲ 姐姐 点心 尾巴 补丁 剪子 脑筋 枕头 养活
▲ 认读下列词语,注意体会轻声音节的调值。
▲ 风筝fēngzheng 抽屉chōuti 哆嗦duōsuo
轻声的性质
▲ 轻声是一种特殊的变调现象,它失去了原有声调的调值,又重新构成自身 特有的音高形式,听觉上显得轻短模糊。因此,轻声的性质与一般的声调 很不相同。一般声调的性质主要决定于音高,轻声则主要决定于音强。轻 声的特点是:发音时用力特别小,音强特别弱。除此之外,音长变短,音 色也有某些变化。
基础14语流音变一,不
•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大雁 一只鸟。
• 一边唱,一边跳,大小多少记得牢。
A 星期一一大早,我就看完了一本书。 B 你一走,他就给了我一张经典CD碟。 C 如果一定要走,也应该把理由说一说。 D 因为当初一念之差,导致现在一事无成。 E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一片片 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 F 一粥一饭都是来之丌易的。 • G 我们一见如故。 • • • • •
• •一 统一 丌 我丌 偏丌 4、夹中间念轻声 例如: 看一看 想一想 停一停 试一试 好丌好 行丌行 来丌来 差丌多
诗歌练习 •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 一个大,一个小,一件衣朋 一顶帽。 • 一边多,一边少,一打铅笔 一把刀。 • 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西瓜 一棵枣。 • 一边多,一边少,一盒饼干 一块糕。 • 一个大,一个小,一头肥猪 一只猫。
普话系基础班课件
第十四章 语流音变 一、不的变调
“一”“不”的变调
• 这两个字单用的话,读原声调一声和四声。但是 在说话的语流中,因语言环境的丌同,它们的声 调会发生变化。 • 1、后面的字为去声(四声)时:“一”和“丌” 变为阳平(二声)。 • 例如:一部 一定 一个人 一切 • 丌是 丌用 丌怕苦 丌怕死 • 2、后面的字为非去声是,“一”和“丌”都变为 去声(四声)。 • 例如:一年 一般 一家人 • 丌好 丌多 丌高 丌能
普通话正音训练:变调训练
综合练习
3.朗读绕口令
综合练习
4.朗读语段
没有一片绿叶,没有一缕炊烟,没有一粒泥土,没有一丝花香, 只有水的世界,云的海洋。
一阵台风袭过,一只孤单的小鸟无家可归,落到被卷到洋里的 木板上,乘流而下,姗姗而来,近了,近了!……
—节选自作品22号王文杰《可爱的小鸟》
5.“一、不”的变调
第一 一楼 一连
5.“一、不”的变调
“不”的变调 “不”在去声音节前调值变为35,读阳平:
不必búbì 不变búbìan 不但búdàn 不定búdìng
5.“一、不”的变调
看一看 想一想 好不好 行不行 拿不动 打不开
综合练习
1.朗读词语 (1)上声变调的词语 上声连续的词语:矮小 保守 表演 本领 彼此 上声与非上声相连的词语:喜欢 可怜 准确 外祖母 冷气机 大理石 手写体 洗染厂 展览品
综合练习
1.朗读词语
(2)“一”、“不”变调的词语 不堪 不良 不轨 不必 不得已 不锈钢 试一试 尝一尝 进一步 一笔勾销 一见如故 一模一样 一触即发
综合练习
2.朗读句子 (1)我这鞋出了一点儿毛病,不知怎么搞的,一走路 就一瘸一拐的,请您修一修。 (2)能快一点吗?不要耽误我下午一点半的火车。
目录
01 什么是语流音变 02 什么是变调 03 变调的种类
1
什么是语流音变
1.什么是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
人们在口语表达时发出一连串的音节,形成语流。在语流 中,音节与音节、音素与音素、声调与声调互相影响,使语 音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这种现象就叫语流音变。
2
什么是变调
2.什么是变调
变调
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读会有一定的变化,与单个 读时调值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叫做变调。
普通话培训之语流音变
4、绕口令训练
一颗豆,一粒米,一颗一粒要爱惜; 一点油,一滴水,一点一滴不浪费; 一枝花,一果树,一草一木要爱护。 一分钟,一秒钟,一分一秒不放松。
二、轻声发音训练 轻声是整个音节弱化的一种特
殊的音变现象。轻声的主要特点 是音长较短促;其次具有不同于 原调的特殊音高形式,音强一般 较弱,音色较含混。
普通话轻声音节的规律:
(1)名词的后缀“子、儿、头、 巴”以及“么”读轻声。
如:桌子 画儿 木头 尾巴 什么
(2)助词“的、地、得、着、 了、过、们”读轻声。
如:你的 他们 站着 去了 来过 轻轻地 好得很
(3)语气词“啊、吗、呢、 吧”等读轻声。
如:是啊 走吗 去吧 做什么呢
(4)重叠形式的动词、名词 后一个音节读轻声。
⑤“zhi、chi、shi、r”后的 “啊”,变读作“ra”,写作 “啊”。
如:是啊、同志啊、老师啊
口语与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的概念
❖凡从口(嘴)里传达出的思想信息 都叫口语。说话、谈话、讲话、对话、喊话、
发言、聊天、耳语、私语等,统称为口语,或曰口 头语、口头语体
❖ 凡用书写工具(毛笔、钢笔、铅笔、圆 珠笔、签字笔。。。。)作用于可以承 载文字介质的思想信息叫书面语,或称书
音变,就是语音的变化。人们 说话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 音节,而是把音节组成一连串自 然的“语流”。在语流中,由于 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 的需要,有些音节的读音发生一 定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普通话的语流音变主要 包括变调、轻声、儿化、 语气词“啊”的变读等。
一、声调音变训练 声调音变(变调)是相
定标准,是我们规范异读字读音的主要依据。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着眼于普通话词语的一 些异读现象来审定读音,继承了1963年发布 的《普通话异读词三次审音总表初稿》的成 果,重新审订了某些读音。
语流音变一
1. 连音变化 • 语流中比较普遍的连音变化是音素相连时
发生的音变。 • 人类的发音动作是各个发音器官的、复杂
的协同活动,但并非发每个音素时所有的器 官都参与活动,即使参与的器官,其活动也 会有先后的差异。因此,当音素在语流中前 后连缀的时候,各器官之间既有基本的分工, 又有可能相互补充和配合,造成各种连音变 化。主要的连音变化有协音变化、同化、 异化、增音和减音。
(3) 清浊同化
• 例如普通话本来没有浊塞音和浊塞擦 音,但在轻声词的末一音节,由于清 读而变成了浊音。 “风筝” 的声母[ dʐ] ;好的[ d] ;亲家[ dʑ] 。
• 元音相邻、相互影响也能引起同化。
• 几个元音组成复合元音时,舌位就会相互 接近,比如汉语的央低元音[A ]在二合元 音ai 中,受[ i ]的影响,它的舌位实际上已 移到前元音[a]的位置,而在二合元音au中, 受[ u]的影响,其舌位不仅后移,而且有所 音变包括:
1、前面音素是a、i、ü时,“啊”变读 为ya,写作“呀”。
(a、ia、ua、i、ia、uai、ei、uei、ü)
如: 用劲儿拔呀! 要努力争取呀!
2、前面音素是n时,“啊”变读na,写 作“哪”。
(an、ian、uan、üan、en、in、uen、ün )
(1) 部位同化 音节内部、音节之间: 参看教材P152
逆同化 顺同化
(2) 方法同化 • 汉语的“邻里”[ lin li ] 、“胆量”[ tan
liaŋ]中的[ n ]发音时,舌的两侧会提 前下垂,为后续[ l ]的发音作准备,但 由于这类变化也只局限在音节尾辅 音[ n ]的发音上,变化形式非常有限 而且细微,往往不大为人们所注意。
• 同化
• 语言中最常见的音变形式。指一个音 在相邻的同类音素的影响下变得与邻 音相同或相似,它的产生是为了发音 的省力、言语的流畅。同化多产生在 相邻辅音的发音中。汉语中只发生在 音节界限上,例如“难免”[ nan miɛn ] 变为 [ nam miɛn ] 。
语流音变
孙子 胳膊 师傅 苍蝇 时候 黄瓜 软和 老婆 似的 别扭 暖和 模糊 亲家 拨弄
• • • • • •
1、朋友即将远行,暮春时节又邀了几位朋友在家小聚。 2、艺术家们的青春只会献给尊敬他们的人。 3、他翻遍了整块土地,但连一丁点儿金子都没看见。 4、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永远是那么毒。 5、年少的时候,我们差不多都在为别人而活。 6、其实你在很久以前并不喜欢牡丹。
普通话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有: 上声变调 “一、不”变调 叠字形容词的变调
变调
轻声 儿化 “啊” 的变读
上声
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 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 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
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有
可能读原调。
一. 变调
变调是指在语流中,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 响,使某个音节本来的声调发生变化。 1、上声的变调(变化最大、最多) (1)单念或在词尾、句尾时不变。 (2)上声(214)+非上声(一、二、四声) →半上(211)+非上声
讲讲
“一”、“不” 的变调
二、 “一”、“不” 的变调
• 请同学朗读下面几组短语: 一斤 y 不腥 b 一钱 y 不行 b 一两 y
一个 y 不去 b
不醒 b
(一)、 “一”的变调
“一”单念、或表序数、或处于词句末尾时不变 调。 如:第一名、统一万、一把手、百里挑一 “一” 在去声前读阳平,调值变成35。 一半 一道 一律 “一”在非去声前读去声,调值为51 一 + 阴平 一般 一些 一朝 一 + 阳平 一齐 一旁 一同 一 + 上声 一举 一手 一体 “一”夹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轻苍,一推酒盏一回肠。 一行清泪无人揾,一付狂歌一付觞。 一夜蛙声一月圆,一天星斗一声鹃。 一盏青灯燃经卷,一叩凡心一问禅。
普通话语流音变概述
不伦不类
不即不离
在连续的语流中,前后音节会互相影响, 致使某些音节的音素或声调发生语音变化, 这就是音变。普通话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 轻声、儿化、变调、语助词“啊”的变读等。
一、轻声
(一)什么是轻声 有些音节在词语或句子里,常常失 去原有的声调,读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 子。这种又轻又短的调子,叫做轻声。
热和 软和 搅和 掺和 凑合 好处 坏处 益处 难处 错处 打量 比量 思量 掂量 晃悠(晃荡 逛荡) 爱人 内人 丈人 别人 迷糊 模糊 黏糊 烂糊 姐夫 妹夫 姨夫 妥当 顺当 停当 快当 帮手 把手 扶手
• • • • • • • • •
候:时候 道:知道 快:痛快 打:打扮 识:知识 匠:木匠 事:干事 腾:折腾 烦:麻烦
火候 地道 凉快 打量 认识 石匠 故事 翻腾 腻烦
伺候 症候 味道 厚道 勤快 松快 打算 打听 见识 熟识 铁匠 瓦匠 差事 闹腾 倒腾 絮烦
• 人体的:脑袋 头发 眉毛 眼睛 鼻子 舌头 下 巴 耳朵 脖子 胳膊 嘴巴 指甲 指头 脊梁 衣服 衣裳 裤子 • 人称的:兄弟 侄女 外甥 叔伯 先生 少爷 丫 头 老婆 老爷 姑娘 女婿 媳妇 妯娌 朋友 寡妇 亲戚 大夫 闺女 护士 师傅 徒弟 师父 和尚 喇嘛 神仙 道士 上司 伙计 家伙 财主 奴才 状元 秀才 书记 学生 特务 奸细 王八 畜生 祖宗 阎王 哑巴
• ②A+BC结构的变调形式 A变半上211调,B变阳平 35调,C不变,还读全上214调,如“孔乙己”中的“孔” 读半上211调,“乙”读阳平35调,“己”还读全上 2114调。
三、变调
(一)上声的变调
1.非上声前变半上,即调值由214变为211。如:
在阴平前:首都 北京 始终 普通 老师 小
语流音变1
二、语流音变的类型
4、减音
语流中应该某些应该有的音没有发出声音来成为“减 音”。
减音与弱化有密切的关系,弱化音节进一步发展就可能形成减音, 如北京话“豆腐”[tou fu]→[touf] ,“意思”[yi sɿ] →[yis]。
减音现象最常出现在语速较快的环境里。北京话 “四个”里的“个” 和“不知道”里的“知”快读时声母[k]和[tʂ]都可以不读出来,变 成[sɿ ə]、[pu ʅ tao],就是一种减音现象。英语在语速较快时, factory [fæktəri](工厂)可以减去读成[fæ ktri];“let us go”可读为 “let’s go”,us[ʌs]减去元音读为[s]。
如,面包[m‘iɛn pɑo→miɛm pɑo],分配[fən p‘ei→fəm p‘ei],门面[mən miɛn→məm miɛn] 这三个词语的前一音节尾音都是[n],后一音节的开头 辅音都为双唇音[p][p‘][m],[n]受它们的影响变成了双唇鼻音[m] 。这 种后面的音影响前面的音的同化,叫做“逆同化”。
“木头”的“头”读轻音,韵母ou可以读成[o]。北京话“不用”búyòng合 成“甭”béng,广州话“乜嘢”(什么)[mat jɛ]合成[mɜ:],英语can not (不能)[kæn nɔt]合成can’t [kænt],it is(它是)[it iz]和it has[it hæz] (它有)都合音为it’s[its]。汉语不少方言的“儿”音节和它前面的音节合 成为一个音节,形成一套儿化韵母,如北京话的“花儿”hanr,猴儿hour 等等。合音往往同时含减音的现象,如北京话韵母[ou]轻读合成[o],实际 也是减去了[u],“两个”减音读成“俩”也是两个音节合成一个音节的现 象。
前面的音影响后面的音,叫“顺同化”。如广州话[kam jat→kəm mat]; 英语中的后缀s,在清辅音后面读[s],在浊音之后读为[z] ,如 books[bu:ks]、 dogs[dɔgz] 。
语流音变的三种形式
语流音变的三种形式
语流音变是指在语音连续流中,由于音素之间相互影响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
它是语音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
下面将介绍语流音变的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是联合变调。
联合变调是指在连续的语音流中,音素之间互相影响,导致音高发生变化的现象。
例如,在英语中,连续的两个元音(如/a/和/i/)会因为它们之间的辅音而发生变调,形成连读音。
第二种形式是辅音变异。
辅音变异是指在连续的语音流中,由于相邻的辅音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辅音的发音产生变化的现象。
例如,在汉语中,当/p/和/t/相邻时,/p/会发生软化,变成/b/的发音,而/t/会发生硬化,变成/d/的发音。
第三种形式是元音缩合。
元音缩合是指在连续的语音流中,由于相邻元音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元音的发音产生变化的现象。
例如,在法语中,连续的元音/a/和/i/会缩合成一个新的元音,发音类似于/e/。
总之,语流音变是一种语音现象,它在语言学和语音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上介绍了语流音变的三种形式,包括联合变调、辅音变异和元音缩合。
语流音变(一)变调(二)轻声(三)儿化(四)“啊”的音变
碎 suì (去声)
的 de (轻声)
①上声在上声前变阳平;
②上声在非上声前变半上。
2. “一”的变调
yì sī yì háo 一 丝一毫 yì bīnɡ yìzú 一 兵 一卒
yìqǐ yíluò 一 起一落
yì cǎo yí mù 一 草 一木
yī yī yī yī yī 一 第一 单一 统一 第一 名
⑷叠音名词的后一个音节
爸爸 妈妈 哥哥 奶奶 叔叔 星星 猩猩
⑸名词、代词后面的方位词(上、下、里、面等) 街上 树下 校园里 外面 里边
⑹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趋向动词(来、去、上等) 送来 拿去 登上 站起来 走过去 说出来 走开 说下去 跳下来 逃回去 跑回来
⑺单音节动词重叠形式的后一音节
说说 试试 读读
(8)习惯上读轻声的
老实 清楚 明白 眼睛 豆腐 客气 合同 商量 衣服 打听 动静 事情 包袱 头发 打算 木匠 护士 秀气
3. 轻重格
双音节 :
⑴中·重(一般) ⑵重·次轻(重·中) ⑶重·轻 三音节:
⑴中·次轻·重(一般) ⑵中·重·轻(少数) ⑶重·轻·轻(少数) 四音节:
⑴中·次轻·中·重(一般) ⑵中·轻·中·重(少数)
(3)编顺口溜、绕口令记忆。例如:
①工作的(加横线的读轻声,以下同)时 候不能图舒服,一疏忽就会出事故。
②把窗户打开,把玻璃擦擦再关上。
4.绕口令: 1.小兔子开铺子
小兔子,开铺子,铺子里面啥样子:一张 小桌子,两把小椅子,三根小绳子,四只小匣 子,五管小笛子,六根小棍子,七个小盘子, 八颗小豆子,九本小册子,十双小筷子。
“一”的本调是阴平(55)
(1)念原调: 单用 一 词尾句尾 第一 统一 序数 十一 一九九一
普通话--语流音变
语流音变在语流(句子)中,由于受到相邻音节的相邻因素的影响,一些音节的声母、韵母或声调会发生语音的变化,我们称之为语流音变。
普通话中最典型的语流音变是轻声、儿化、变调(上声变调、去声变调和“一”、“不”、“啊”的变调)。
一、轻声在句子里失去了原有的声调念成较轻、较短的调子,叫做轻声。
如“妈妈”、“能耐”、“你们”等。
但是,重叠名词绝不能读轻声,如:家家户户。
普通话中的轻声往往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如:东西(xī)——方位词,东边和西边的意思。
东西(xi)——名词,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还特指老人或动物(多含厌恶或喜爱的感情)。
普通话水平测试必读轻声词语表巴掌把子(上声)把子(去声)爸爸白净班子板子帮手梆子膀子棒槌棒子包袱包涵包子豹子杯子被子本事本子鼻子比方鞭子扁担鞭子别扭饼子拨弄脖子簸箕补丁步子部分财主裁缝苍蝇差事柴火肠子厂子场子畜生车子称呼池子尺子虫子绸子除了锄头凑合窗户窗子锤子刺猬凑合耷拉答应打扮打点打发打量打算打听多么大方大爷大夫袋子带子耽搁耽误单子胆子担子刀子道士稻子灯笼凳子提防笛子底子地道地方弟弟弟兄点心调子钉子东家东西动静动弹豆腐豆子嘟囔肚子肚子(上声)段子蛾子儿子耳朵屋子贩子房子废物份子风筝疯子福气斧子袖子盖子甘蔗杆子杆子(上声)干事杠子高粱果子膏药稿子告诉疙瘩哥哥胳膊鸽子格子个子根子跟头工夫弓子公公功夫钩子姑姑姑娘谷子骨头故事寡妇褂子怪物关系官司罐头罐子规矩闺女鬼子柜子棍子锅子果子靴子蛤蟆孩子含糊汉字行当合同和尚核桃伙计盒子红火猴子后头厚道狐狸胡琴糊涂护士皇上幌子活泼火候胡萝卜学生学问小伙子机灵脊梁记号记性夹子家伙架势架子卷子嫁妆尖子茧子剪子见识毯子讲究交情饺子叫唤轿子结实街坊姐夫姐姐戒指精子精神精神舅舅镜子橘子句子咳嗽客气空子口袋口子扣子窟窿裤子阔气快活筷子筐子困难喇叭喇嘛篮子懒得浪头老婆老实老爷骡子老子姥姥累赘篱笆里头力气厉害利落利索例子栗子痢疾连累帘子凉快粮食料子林子领子翎子溜达聋子笼子炉子路子轮子萝卜妈妈麻烦麻利麻子马虎码头买卖麦子木头馒头忙活冒失眉毛媒人妹妹门道眯缝迷糊面子苗条苗头名堂明白蘑菇模糊木匠木头哪么奶奶难为脑袋脑子能耐你们念叨痢疾念头娘家镊子奴才女婿暖和痢疾拍子牌子盘算盘子胖子狍子盆子朋友铺盖棚子脾气皮子痞子屁股片子便宜骗子漂亮瓶子婆家欺负旗子前头钳子茄子亲戚勤快清楚裙子亲家曲子圈子拳头热闹人家人们认识日子塞子嗓子嫂子扫帚沙子傻子扇子商量孙子晌午上司上头烧饼勺子少爷哨子舌头身子什么婶子生意牲口绳子师父师傅虱子狮子石匠石榴石头时候实在使唤世故似的事情柿子收成收拾首饰叔叔梳子舒服舒坦疏忽他们它们她们台子太太摊子坛子毯子唾沫桃子特务梯子蹄子挑剔挑子条子跳蚤铁匠亭子头发头子兔子妥当位置位子稳当我们挖苦娃娃袜子晚上尾巴委屈为了蚊子屋子稀罕席子媳妇喜欢瞎子匣子下巴吓唬谢谢先生乡下箱子相声消息小气小子笑话谢谢心思星星猩猩行李性子兄弟休息秀才秀气丫头鸭子衙门哑巴胭脂烟筒眼镜燕子叶子秧歌养活样子吆喝妖精钥匙椰子爷爷椰子衣服衣裳椅子意思银子影子应酬柚子冤枉院子月饼月亮云彩运气一辈子在乎咋们早上怎么扎实眨巴栅栏宅子折腾寨子张罗丈夫帐篷丈人帐子招呼招牌珠子这个这么枕头镇子芝麻知识侄子种子状元支架(上声或阴平) 指头(上声或阳平)主意(上声或阳平)竹子主子柱子瓜子转悠庄稼庄子装饰琢磨锥子桌子字号自在粽子祖宗嘴巴作坊二、儿化韵儿化韵起着修饰语言色彩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短文练习。 我得不到答复,不得已只好呆在 小屋里。不久,他们送来了吃的, 也不知道是些什么东西。本不想吃, 可肚子不答应,勉强吃了一点儿, 不甜不咸,不酸不辣,说不出是什 么味儿。这样过了几天,每天不是 听海浪的呼啸,就是遥望大海,不 仅没人能够交谈,也不敢随便走动。
变调
上声变调
单念 两上声连读 三或三以上 单念
3、在去声前读阳平 一道 一半 一并 一定 一度 一律 一再 一贯 一切 一致 一部 一辆 一块 一段 4、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看一看 走一走 说一说 跳一跳 读一读
1、句子练习。 A 星期一一大早,我就看完了一本书。 B 你一走,他就给了我一张经典CD碟。 C 如果一定要走,也应该把理由说一说。 D 因为当初一念之差,导致现在一事无成。 E 一座座青山紧相连,一朵朵白云绕山间, 一片片梯田一层层绿,一阵阵歌声随风传。 F 一粥一饭都是来之不易的。 G 我们一见如故。
一边唱,一边跳,大小多少记得牢。
(三)“不”的变调
1、单念或在词语末尾读原调。 不 偏不 决不 她刚才高兴不?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读去声 (1)阴平 不多 不说 不吃 不高 不安 不堪 不公 不惜 (2)阳平 不同 不来 不能 不读 不成 不曾 不凡 不祥
(3)上声 不想 不买 不远 不齿 不等 不法 不轨 不朽 不许 不准 不好 不美 不矮 不懒
(二)“一”的变调 1、单念或在词语末尾及序数词、基数词中 ——读阴平 一 一二一 统一 第一 七· 一 第十一排三十一号座 始终如一 2、在阴平、阳平、上声前变读为去声 (1)阴平 一张 一边 一些 一封 一方 一家 一般 (2)阳平 一头 一直 一行 一时 一连 一齐 一团
(3)上声 一手 一体 一起 一总 一早 一举 一己 一本 一晃 一里 一口 一脸 一嘴 一把
2、儿歌练习
A 一帆 一桨 一渔舟,一个渔翁 一钓钩。
一俯 一仰 一场笑,一江明月 一江秋。
B 一个大,一个小,一件衣服 一顶帽。 一边多,一边少,一打铅笔 一把刀。
一个大,一个小,一只西瓜 一棵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盒饼干 一块糕。 一个大,一个小,一头肥猪 一只猫。 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大雁 一只鸟。
调。
也许我们的心事 总是没有读者 也许路开始已错 结果还是错 也许我们点起一个个灯笼 又被大风一个个吹灭 也许燃尽生命烛照别人 身边却没有取暖之火 也许泪水流尽 土地更加肥沃
也许我们歌唱太阳 也被太阳歌唱着 也许肩上越是沉重 信念越是巍峨 也许为一切苦难疾呼 对个人的不幸只好沉默 由于不可抗拒的召唤 我们没有其他选择 舒婷《也许》
小(214)+两(214)+口(214) 小两口(21+35+214) 老保守 小拇指 孔乙己 耍笔杆 纸雨伞 请允许 好总理 鲁厂长 小海岛 冷处理 (5)三个以上的上声音节相连,则按词或语气 先划分若干部分,再按上述规律变调。 永远/友好 (35+214+35+214) 请/往北/走 (35+35+214+214) 我/很/了解/你 给/你/两碗/炒米粉 老李/想走 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展览馆/里/有/好/几 百种/展览品
1、朗读下面的句子或片断,注意需要变调的 地方。 A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B两国人民是永远友好下去,还是挑起事端燃起 战火? C柳厂长批评了管理组的做法,要求他们整改。 D有些演讲者全神贯注在自己的讲稿上,从来 不正视听众一眼。 E这是五百块钱,你去买两百箱无尘粉笔。
2、上声+去声 讨(214)+论(51) 感(214)+谢(51) 感动 请假 美术 马上 保证 掌握 反映 巩固 (4)上声+轻声 尾(214)+巴(0) 脑(214)+袋(0) 耳朵 姐姐 斧头 老爷 奶奶 老婆 马虎 口袋
讨论(211+51) 感谢(211+51) 表示 美丽 主动 土地 整个 总是 尾巴(211+0) 脑袋(211+0) 椅子 老实 矮子 伙计 嘴巴 喇叭
普通话
的
语流音变
什么是语流音变
说话或朗读时,要把许多音节连
续发出,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 间、声调之间会互相影响,产 生一些语音上的变化,这就是 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主要包括变调、 轻声、儿化和语气词“啊”的 变化等。
一、变调(调值发生变化)
(一)上声的变调 1、上声字单念时——上声 走 你 想 甩 海 嘴 铁 晓 宽 广 大 胆 使 瘪 我 醒 2、上声+上声——阳平(35/24)+上声 领(214)+导(214) 领导(35+214) 演(214)+讲(214) 演讲(35+214) 了解 处理 广场 所以 粉笔 管理 勇敢 水果 洗澡 手指 厂长 影响
3、上声+非上声 半上声(211)+非上声 (1)上声+阴平 火(214)+车(55) 火车(211+55) 老(214)+师(55) 老师(211+55) 小说 首先 指挥 紧张 普通 主观 本身 眼光 主张 武装 纺织 体贴 产生 好书 (2)上声+阳平 祖(214)+国(35) 祖国(211+35) 朗(214)+读(35) 朗读(211+35) 几何 语言 总结 美人 旅行 可能 以前 女人 感情 小时 委员 仿佛 本来 有时
2、读准下列词语,注意变调。
一清早 一身胆 一条龙 一口气 一场空 一点通 一丝不苟 一朝一夕 一刀两断 一筹莫展 一马平川 不相干 不规则 不得已 不起眼 不倒翁 不成文 不劳而获 不言而喻 不即不离 不遗余力 不可一世 一辈子 一系列 一席话 一而再 一笔账 一品红 一技之长 一诺千金 一面之词 一泻千里 一箭双雕 不要紧 不动产 不象话 不锈钢 不道德 不自量 不计其数 不见经传 不置可否 不义之财 不共戴天
4、上声+上声+上声 (1)前两个音节为一个词语——前两个变阳平 展(214)+览(214)+馆(214) 展览馆(35+35+214) 蒙(214)+古(214)+语(214) 蒙古语(35+35+214) 洗脸水 虎骨酒 管理组 水彩笔 手写体 洗染组 草稿纸 选举法 跑马表 勇敢者 (2)后两个音节为一个词语——半上+阳平+上 很(214)+理(214)+想(214) 很理想(21+35+214)
“一”的变调“不”的变调
单念
阴平、阳平、上声前
阴平、阳平、上声前
去声前
夹在词语中间
去声前
夹在词语中间
1、读准下列人名。 李铁 孔子 蒋伟 冉有 柳颖 许勇 沈勇 (第一个音节变为阳平35,第二个音节不变214) 冼小岭 郝汝梅 李广美 孔乙己 马喜敏 (第一个音节读半上21,第二个音节读阳平35, 第三个音节读全上214) 看看同学们的名字有没有类似的情况,应该怎样 读?
3、在去声前读阳平。 不便 不必 不对 不对 不利 不快 不妙 不幸 不会 不料 不测 不愧 不要 不错 4、夹在词语中间读轻声。 好不好 行不行 跑不跑 差不多 睡不着 打不开 醒不了 想不开
1、句子练习。 A 你要不来,我也不去 。信不信由你。 B 不了解情况就不要乱说,更不应该随便下结 C 我不是不想去,是不能去。 D 想起当年这块不毛之地,真让人不寒而栗。 E 这个人的打扮不伦不类,真让人不舒服。 F 这不假思索的一番话,搞得大家不尴不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