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时钟域问题(Clock Domain Crossing)
跨时钟域的方法
跨时钟域的方法
跨时钟域的方法,是指在两个或多个时钟之间进行同步的一种技术。
在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不同设备的时钟往往有微小的差异,如果不进行同步,就可能导致通信中的时间戳错误或者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同步问题。
因此,跨时钟域的方法是保证不同设备之间时间同步的关键技术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跨时钟域的方法主要包括两种:硬件同步和软件同步。
硬件同步是指使用专门的硬件设备来进行时钟同步,例如使用GPS信号来同步时钟;软件同步则是指使用特定的软件算法来进行时钟同步,例如使用NTP协议来进行网络时间同步。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在具体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在跨时钟域的方法中,还需要考虑到时钟漂移和时钟抖动等问题。
时钟漂移指的是时钟频率的变化,而时钟抖动则是指时钟频率的波动。
这些问题会影响时钟同步的精度,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补偿。
在硬件同步中,一般采用精密的晶振来提高时钟精度;在软件同步中,采用算法来进行时钟漂移和抖动的补偿。
总之,跨时钟域的方法是现代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中非常重要的技术之一。
它可以保证不同设备之间的时间同步,从而确保通信和数据同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同步方法,并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时钟漂移和抖动等问题。
快时钟到慢时钟跨时钟域处理
快时钟到慢时钟跨时钟域处理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智能设备越来越普及,而这些设备中都包含了各种不同的时钟。
面对不同的时钟,如何进行跨时钟域处理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一、时钟域时钟域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由于时钟信号的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时钟区域。
在一个系统中,可能会有多个时钟域,每个时钟域都由一个时钟信号驱动。
例如,一个处理器的时钟域和一个外设的时钟域就是两个不同的时钟域。
二、时钟域的跨越在一个系统中,不同的时钟域之间需要进行数据的传输和交互。
但是,由于不同的时钟域具有不同的时钟频率和时钟相位,因此在传输和交互数据时会遇到一些问题。
例如,如果一个时钟域的时钟频率是100MHz,而另一个时钟域的时钟频率是50MHz,那么在传输数据时就需要进行频率的转换。
又例如,如果一个时钟域的时钟相位发生了变化,那么在传输数据时就需要进行时钟相位的校准。
三、跨时钟域处理的方法为了解决跨时钟域处理的问题,有以下几种方法。
1.同步方法同步方法是指在不同的时钟域之间建立同步信号,使得数据能够在同步信号的边沿进行传输。
这种方法需要在两个时钟域之间建立同步电路,并且需要在同步电路中添加缓存器来保证数据的正确传输。
同步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保证数据的正确性,缺点是需要额外的硬件开销。
2.异步方法异步方法是指在不同的时钟域之间使用异步传输协议进行数据的传输。
这种方法不需要建立同步电路,只需要使用异步传输协议即可。
异步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额外的硬件开销,缺点是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误码。
3.频率转换方法频率转换方法是指将一个时钟域的时钟频率转换成另一个时钟域的时钟频率。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时钟控制电路来实现,可以通过倍频或分频的方式实现。
频率转换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建立同步电路,缺点是会引入一定的时钟抖动。
4.时钟域转换方法时钟域转换方法是指将一个时钟域的时钟信号转换成另一个时钟域的时钟信号。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时钟域转换电路来实现。
FPGA_跨时钟域介绍
跨时钟域4.1跨时钟域处理(20160620)时钟对于FPGA就像我们的心脏,时刻控制着“跳动”的频率以及“血液”的流速;时钟域好比通过心脏的血液血型,不同血型的血液会产生排斥作用。
在设计中建议时钟越少越好,好比于人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心脏,其内脏工作将会多么混乱。
但是某些情况下多时钟又不可避免,比如从FPGA外部输入的数据,其自带有个随路时钟,数据终归要在FPGA内部时钟域下处理,这来自外部的“血液”如何处理才能与内部的“血液”融合呢?配对及转换工作则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引入本节的主题:跨时钟域处理(Clock Domain Crossing):跨时钟域处理需要两方面的工作:1、设计者处理;2、FPGA工具(Vivado)处理。
1.设计者处理首先讲解一下如果不进行跨时钟域处理,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如图1所示路径,QA属于CLKA时钟域的数据输出,另一个时钟CLKB去捕获节点REG A 的输出QA,假定CLKA与CLKB是异步时钟,它们之间的相位并不固定,因此捕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建立冲突(setup violation)和保持冲突(hold violation),如图2所示,左右分别为发生建立冲突和保持冲突的情况。
图1图2当冲突出现时(我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发生建立冲突或者保持冲突,捕获节点(REG B)会处于一个不定的状态,正常的状态是高电平或者低电平,而此时的状态停留在高电平和低电平的中间,无效的电平X,称这个状态为亚稳态。
如图3所示,捕获节点输出保持在亚稳态,可能在整个时钟周期内都保持在亚稳态,由于不正确的状态,其后连接的逻辑在功能实现上就会出现问题,比如一个判断信号上升沿的逻辑,通常判断D==HIGH&&D_PREV==LOW(D为信号当前电平状态,D_PREV为信号上个时钟的电平状态)是否成立,而发生亚稳态时则D_PREV==X,这个上升沿将会错过。
因此,加入跨时钟域处理设计是必须的。
跨时钟域的设计
跨时钟域的设计参考⾃part 1.跨时钟域的信号如果时钟域B需要使⽤来⾃时钟域A的信号,那么需要对这个信号进⾏同步。
如果输⼊信号⽐起时钟B来讲变化较慢,可以使⽤两个触发器来完成1: module Signal_CrossDomain(2: input clkA, // we actually don't need clkA in that example, but it is here for completeness as we'll need it in further examples 3: input SignalIn_clkA,4: input clkB,5: output SignalOut_clkB6: );7:8: // We use a two-stages shift-register to synchronize SignalIn_clkA to the clkB clock domain9: reg [1:0] SyncA_clkB;10: always @(posedge clkB) SyncA_clkB[0] <= SignalIn_clkA; // notice that we use clkB11: always @(posedge clkB) SyncA_clkB[1] <= SyncA_clkB[0]; // notice that we use clkB12:13: assign SignalOut_clkB = SyncA_clkB[1]; // new signal synchronized to (=ready to be used in) clkB domain14: endmodulepart 2 跨时钟的Flag当信号是⼀个短脉冲时1: module Flag_CrossDomain(2: input clkA,3: input FlagIn_clkA,4: input clkB,5: output FlagOut_clkB6: );7:8: // this changes level when the FlagIn_clkA is seen in clkA9: reg FlagToggle_clkA;10: always @(posedge clkA) FlagToggle_clkA <= FlagToggle_clkA ^ FlagIn_clkA;11:12: // which can then be sync-ed to clkB13: reg [2:0] SyncA_clkB;14: always @(posedge clkB) SyncA_clkB <= {SyncA_clkB[1:0], FlagToggle_clkA};15:16: // and recreate the flag in clkB17: assign FlagOut_clkB = (SyncA_clkB[2] ^ SyncA_clkB[1]);18: endmodule1: module FlagAck_CrossDomain(2: input clkA,3: input FlagIn_clkA,4: output Busy_clkA,5: input clkB,6: output FlagOut_clkB7: );8:9: reg FlagToggle_clkA;10: always @(posedge clkA) FlagToggle_clkA <= FlagToggle_clkA ^ (FlagIn_clkA & ~Busy_clkA);11:12: reg [2:0] SyncA_clkB;13: always @(posedge clkB) SyncA_clkB <= {SyncA_clkB[1:0], FlagToggle_clkA};14:15: reg [1:0] SyncB_clkA;16: always @(posedge clkA) SyncB_clkA <= {SyncB_clkA[0], SyncA_clkB[2]};17:18: assign FlagOut_clkB = (SyncA_clkB[2] ^ SyncA_clkB[1]);19: assign Busy_clkA = FlagToggle_clkA ^ SyncB_clkA[1];20: endmodulepart3 task1: module TaskAck_CrossDomain(2: input clkA,3: input TaskStart_clkA,4: output TaskBusy_clkA, TaskDone_clkA,5:6: input clkB,7: output TaskStart_clkB, TaskBusy_clkB,8: input TaskDone_clkB9: );10:11: reg FlagToggle_clkA, FlagToggle_clkB, Busyhold_clkB;12: reg [2:0] SyncA_clkB, SyncB_clkA;13:14: always @(posedge clkA) FlagToggle_clkA <= FlagToggle_clkA ^ (TaskStart_clkA & ~TaskBusy_clkA);15:16: always @(posedge clkB) SyncA_clkB <= {SyncA_clkB[1:0], FlagToggle_clkA};17: assign TaskStart_clkB = (SyncA_clkB[2] ^ SyncA_clkB[1]);18: assign TaskBusy_clkB = TaskStart_clkB | Busyhold_clkB;19: always @(posedge clkB) Busyhold_clkB <= ~TaskDone_clkB & TaskBusy_clkB;20: always @(posedge clkB) if(TaskBusy_clkB & TaskDone_clkB) FlagToggle_clkB <= FlagToggle_clkA;21:22: always @(posedge clkA) SyncB_clkA <= {SyncB_clkA[1:0], FlagToggle_clkB};23: assign TaskBusy_clkA = FlagToggle_clkA ^ SyncB_clkA[2];24: assign TaskDone_clkA = SyncB_clkA[2] ^ SyncB_clkA[1];25: endmoduleTo move a data bus (2 bits wide or more) from one clock domain to another, we have several techniques to our disposal.Here are a few ideas.Gray code: If the data bus is a monotonic counter (i.e. only incrementing or decrementing), we can convert it to a , which has the ability to cross clock domains (under certain timing conditions).Data freeze: If the data bus is non-monotonic, use a to signal the other domain to capture the value (while it is frozen in the source clock domain).Data burst: If the data bus has many consecutive values that need to cross the clock domain, use an , where you push values from the source clock domain, and read back values from the other domain.That's all folks!。
跨时钟域处理方法
跨时钟域处理方法跨时钟域处理(Cross-ClockDomainProcessing)也被称为跨时钟域通信(CCDC),是一种在不同的时钟芯片或部件间实现通信的方法。
它可以帮助企业减少制造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性能和灵活性,并允许更快地向市场投入新产品。
跨时钟域处理技术可以减少能耗,更有效地为更多的应用程序和处理任务提供高效的解决方案。
它还能减少误码和数据传输失败的可能性,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跨时钟域处理可以用来支持不同的芯片,例如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传感器和控制器,以及他们之间的交互。
在某些情况下,它还可以用来将外部固件与主CPU和内部芯片相结合,以便在主CPU芯片和外部芯片之间传输数据,从而形成更复杂的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跨时钟域处理可以采用端口技术来使不同频率的时钟芯片能够正常工作。
每个芯片都有一个专用端口,它可以产生和接受数据,而不受另一个芯片的时钟频率的限制。
例如,如果一个芯片使用的是200MHz的时钟,而另一个芯片使用的是2GHz的时钟,那么使用端口就可以让这两个芯片能够正常工作,而不用担心后者会干扰前者的时钟。
另一种常用的跨时钟域处理技术是串行总线技术。
它允许多个晶体管和元件在共享的串行总线上通信,而无需考虑他们之间的时钟频率和时差。
这种技术允许用户更容易地访问和控制每个芯片的信号,而无需考虑时钟延时的问题。
最后,要注意的是,跨时钟域处理技术的实施必须保证其精确性和可靠性。
这可能会需要使用适当的补偿和专用控制系统,以确保系统中的所有芯片能够正常工作并保持稳定性,从而实现最佳性能和可靠性。
总之,跨时钟域处理是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成本,并提高系统性能,提高可靠性和性能。
此外,它还可以帮助更快地推向市场新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
企业应该利用跨时钟域处理技术,以更有效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实现更多的目标。
CDC跨时钟域处理
单信号:慢时钟域快时钟域
• 如果我们仍然使用同样的参数,则第2级触发器 的MTBF为9.57 *10^9(years) 。这个值已经足以 使系统长期稳定。
总结
• 问题1:为何直接对异步信号进行采样会不稳 定? • 问题2:要使用几级寄存器进行同步最合适? • 问题3:同步寄存器电路可以防止亚稳态产生 吗?
单信号:快时钟域慢时钟域
• 当快时钟域的信号跳变太快,导致目标时 钟域无法采样时,应如何处理? • 1.拉伸快时钟域信号的脉冲宽度使其足以被 正确采样 • 2.结绳法(脉冲同步器)
① 脉冲拉伸法
脉冲拉伸同步电路
② 结绳法 • 信号从快时钟域向慢时钟域过渡时,慢时钟 将可能无法对变化太快的信号实现正确采样。
• “结绳法”原理:将快时钟信号的脉冲周期 延长,等到慢时钟同步采样后再“解绳”还 原为原来的脉冲周期宽度。
单信号:快时钟域慢时钟域 结绳同步电路
Synopsys DW库内的推荐电路
脉冲同步器使用规则 • 1. 总线数据不能对每个信号单独使用同步 器,会导致数据无法同时有效。 • 2.输入的信号必须是单周期脉宽,否则无法 成功进行“结绳”操作 • 3.输入脉冲之间的最小间隔必须等于两个同 步器时钟周期。如果输入脉冲相邻太近, 则同步器就不能检测到每个脉冲。
主要内容
• • • • 1.单一信号跨时钟域处理 2.总线数据的跨时钟域处理 3.数据流的跨时钟域处理 4.相关时钟系统数据同步
相关时钟系统
• 如果两个时钟分别为同一个源时钟的分频或倍 频时钟,则称为相关时钟 • 相关时钟的相位是可以通过工具进行对齐的 • 跨越的时钟域为相关时钟,这时可以用更简便 的处理方式,简化同步电路
工艺器件映射
• 在DC将两个触发器映射到一个目标库上时,综 合工具会选择能够满足时序限制条件的最小面 积的单元,而不是对同步最好的触发器 • 因此通常想要通过手动方式或通过脚本方式用 已知的“亚稳态强化”触发器来替代这些触发 器 • 自DC2009版本开始,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亚 稳态强化”触发器用在上述DW库中的CDC组件。 • 方法:通过将相关器件赋给 “synlib_preferred_ffs”变量实现特定寄存器的 调用
快时钟到慢时钟跨时钟域verilog处理
快时钟到慢时钟跨时钟域verilog处理一、前言时钟在数字电路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是同步电路的基础。
而时钟域则是指在不同的时钟频率下,电路中的寄存器和逻辑单元所处的不同时钟区域。
跨越不同时钟域的数据传输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否则会导致数据错误。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Verilog语言处理快时钟到慢时钟跨时钟域问题。
二、什么是时钟域1. 时钟在数字电路中,为了保证各个模块之间能够协调工作而不会发生冲突,需要引入一个基准信号来进行同步。
这个基准信号就是我们常说的“时钟”。
2. 时钟域由于数字电路中可能存在多个时钟信号,每个时钟信号都有自己的频率和相位。
因此,在数字电路中会形成多个互相独立的“时间区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时钟域”。
三、快慢时钟之间数据传输问题当两个模块处于不同的时钟域中,并且这两个模块需要进行数据传输或共享一个寄存器/内存单元等操作,就会出现跨越不同时间区域(时钟域)的数据传输问题。
在不同的时钟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需要考虑以下问题:1. 时序关系由于不同的时钟信号具有不同的频率和相位,因此在进行跨时钟域数据传输时,需要考虑这两个模块之间的时序关系。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使用一些特殊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例如手动插入缓冲器或者FIFO 等。
2. 数据同步由于不同的时钟信号具有不同的频率和相位,因此在进行跨时钟域数据传输时,可能会出现数据丢失、错误或者抖动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通常会使用一些特殊技术来进行数据同步。
例如手动插入缓冲器、FIFO、双缓存技术等。
四、Verilog语言如何处理跨越不同时钟域的问题在Verilog语言中,我们可以使用$setup()和$hold()函数来解决跨越不同时间区域(时钟域)的数据传输问题。
1. $setup()$setup()函数用于检查从一个寄存器到另一个寄存器之间是否存在时间上危险(setup time violation)。
如果存在,则该函数返回1;否则返回0。
FPGA_跨时钟域
跨时钟域4.1跨时钟域处理(20160620)时钟对于FPGA就像我们的心脏,时刻控制着“跳动”的频率以及“血液”的流速;时钟域好比通过心脏的血液血型,不同血型的血液会产生排斥作用。
在设计中建议时钟越少越好,好比于人有两个甚至更多的心脏,其内脏工作将会多么混乱。
但是某些情况下多时钟又不可避免,比如从FPGA外部输入的数据,其自带有个随路时钟,数据终归要在FPGA内部时钟域下处理,这来自外部的“血液”如何处理才能与内部的“血液”融合呢?配对及转换工作则是必不可少的,这就引入本节的主题:跨时钟域处理(Clock Domain Crossing):跨时钟域处理需要两方面的工作:1、设计者处理;2、FPGA工具(Vivado)处理。
1.设计者处理首先讲解一下如果不进行跨时钟域处理,会出现什么问题呢?如图1所示路径,QA属于CLKA时钟域的数据输出,另一个时钟CLKB去捕获节点REG A 的输出QA,假定CLKA与CLKB是异步时钟,它们之间的相位并不固定,因此捕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建立冲突(setup violation)和保持冲突(hold violation),如图2所示,左右分别为发生建立冲突和保持冲突的情况。
图1图2当冲突出现时(我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在发生建立冲突或者保持冲突,捕获节点(REG B)会处于一个不定的状态,正常的状态是高电平或者低电平,而此时的状态停留在高电平和低电平的中间,无效的电平X,称这个状态为亚稳态。
如图3所示,捕获节点输出保持在亚稳态,可能在整个时钟周期内都保持在亚稳态,由于不正确的状态,其后连接的逻辑在功能实现上就会出现问题,比如一个判断信号上升沿的逻辑,通常判断D==HIGH&&D_PREV==LOW(D为信号当前电平状态,D_PREV为信号上个时钟的电平状态)是否成立,而发生亚稳态时则D_PREV==X,这个上升沿将会错过。
因此,加入跨时钟域处理设计是必须的。
跨时钟域信号处理
跨时钟域信号处理跨时钟域信号处理是一种在不同时钟频率下进行信号处理的技术。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不同模块和设备可能使用不同的时钟频率来进行操作,这就导致了时钟域不一致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直接将一个时钟域下的信号传递到另一个时钟域进行处理,就会出现时序错误和数据损坏的情况。
因此,跨时钟域信号处理的目标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确保不同时钟域之间的信号能够正确传递和处理。
在跨时钟域信号处理中,常用的方法是使用时钟域转换器。
时钟域转换器是一种特殊的电路,它可以将一个时钟域下的信号转换成另一个时钟域下的信号。
具体来说,它会根据两个时钟之间的相对频率差异,对输入信号进行缓存和同步,然后在输出时钟域下进行处理。
这样就可以确保信号在不同时钟域之间的正确传递和处理。
为了实现跨时钟域信号处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需要确定不同时钟域之间的时钟频率差异。
这可以通过时钟频率计数器或者其他相应的工具来实现。
其次,需要设计合适的时钟域转换器电路。
时钟域转换器的设计需要考虑时钟域之间的相对频率差异,以及信号在时钟域之间传递的时序要求。
最后,需要在实际系统中进行验证和测试。
这可以通过使用仿真工具或者实际硬件来实现。
跨时钟域信号处理在现代电子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通信系统中,不同模块之间可能使用不同的时钟频率来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
在这种情况下,跨时钟域信号处理可以确保数据在不同模块之间的正确传递和处理。
另一个例子是在多核处理器中,不同核心之间可能使用不同的时钟频率来进行计算。
跨时钟域信号处理可以确保数据在不同核心之间的正确传递和同步。
跨时钟域信号处理是一种重要的技术,可以解决不同时钟域之间的信号传递和处理问题。
通过合适的时钟域转换器设计和验证,可以确保信号在不同时钟域之间的正确传递和处理。
跨时钟域信号处理在现代电子系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
FPGA设计中的跨时钟域问题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52
2014 年第 37 卷
现代电子技术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平均无故障时间)是
在一些高速的设计中,可能两级寄存器同步也无法
衡 量 一 个 设 计 的 可 靠 性 指 标,MTBF 的 值 越 大,则 出 现
Keywords:CDC;metastability;synchronization;simulation
0
引
立时间或保持时间要求),其输出信号就会在一段不可
言
预知长度的时间内处于一个非“0”非“1”的中间状态(这
在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
段 时 间 称 为 亚 稳 态 恢 复 时 间),之 后 可 能 稳 定 在“1”状
保持稳定的时间。亚稳态(Metastability)现象就是如果
寄存器数据端的变化与时钟的有效沿很近(不能满足建
图1
亚稳态示意图
亚稳态现象是寄存器的一个固有特点,由于亚稳态
恢复时间的不确定性,不能根本的去除亚稳态的影响。
通过在设计中预留一定的亚稳态恢复时间,使信号恢复
收稿日期:2013⁃12⁃19
到 确 定 的 电 平 后 参 与 逻 辑 运 算 ,降 低 亚 稳 态 的 影 响 。
Abstract:With the increasing clock frequency in the FPGA design,the clock scheme is more and more complex,and the
issue of crossing the clock domain becomes a key point in design and verification.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function error in FPGA
跨时钟域信号同步解决方案
跨时钟域信号同步解决⽅案为了确保拥有多个异步时钟域的系统级芯⽚(SoC)能够可靠运⾏,设计⼈员必须使这些跨越了多个域的时钟和数据信号保持同步。
尽管这并不属于新提出的要求,但随着多时钟域越来越常见和复杂化,使得这⼀要求具备了新的重要意义。
⼤规模集成加上对性能的严格要求以及频率调节都导致在许多不同频率下发⽣了很多时钟域跨越现象-就像⼀场数字化的“完美风暴”。
跨时钟域(CDC)问题会以许多种形式出现,其评估难度相当⾼。
幸好,Synopsys DesignWare库产品提供了许多卓越的CDC解决⽅案,这些⽅案应⽤简便,设计⼈员只需掌握在何时以及何处应⽤它们即可。
本⽂解释了在时钟和数据信号从⼀个时钟域跨越到另⼀个时钟域时所发⽣的许多类型的同步问题。
在任何情况下,本⽂所包含的问题都涉及到相互异步的时钟域。
随着每⼀个问题的提出,本⽂将概述⼀个或多个DesignWare解决⽅案。
这些主题和解决⽅案包括:●基本同步—DW_sync●临时事件同步—DW_pulse_sync, DW_pulseack_sync●简单数据传输同步—DW_data_sync, DW_data_sync_na,DW_data_sync_1c●数据流同步—DW_fifo_s2_sf, DW_fifo_2c_df,DW_stream_sync●复位排序—DW_reset_sync●相关时钟系统数据同步—DW_data_qsync_hl,DW_data_qsync_lh1基本同步问题当来⾃⼀个时钟系统的信号将⽤作另⼀个与其不同步的时钟系统的输⼊时,就需要对信号进⾏同步以达成。
⽽不进⾏同步就⽆法达成时序收敛。
图1所⽰为采⽤⼀个单寄存器来同步⾄⽬的时钟域的异步输⼊。
伴随这种⽅法会出现的⼀个问题是,当⼀个触发器的数据输⼊处于逻辑0⾄逻辑1之间的过渡过程当中时,发给这个触发器时钟信号时有可能产⽣亚稳态现象。
亚稳态现象也有可能发⽣在触发器的建⽴时间或保持时间出现违反现象时。
同相不同频的跨时钟域路径介绍
同相不同频的跨时钟域路径介绍在数字电路中,时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它用于同步各个元件的操作。
然而,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可能需要在不同频率的时钟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这就涉及到了同相不同频的跨时钟域路径。
同相不同频的跨时钟域路径指的是在不同频率的时钟域之间传输数据的路径。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同时钟域之间的时钟信号不同步,可能会导致数据传输错误或者时序问题。
为了解决同相不同频的跨时钟域路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设计和技术。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方法。
一种常见的方法是采用异步通信方式。
在异步通信中,不同模块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手握握手协议进行的,而不是依赖于同步的时钟信号。
这种方法可以避免时钟同步问题,但是需要额外的控制信号和协议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
我们可以使用FIFO(First-In-First-Out)缓冲区来实现同相不同频的数据传输。
FIFO缓冲区可以暂时存储来自不同时钟域的数据,然后根据需要进行转换和传输。
通过使用FIFO缓冲区,可以解决时钟域之间的时序问题,确保数据的正确性。
还可以使用握手信号来进行同相不同频的数据传输。
握手信号可以用于通知发送方何时发送数据以及接收方何时准备好接收数据。
通过合理设计握手协议,可以实现不同频率时钟域之间的数据传输。
还有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同步器来实现同相不同频的数据传输。
同步器可以将来自不同时钟域的数据进行同步,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传输。
同步器的设计需要考虑时钟频率的差异以及数据传输的时序关系,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除了上述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技术可以用于解决同相不同频的跨时钟域路径问题,例如使用专门的时钟域转换器、时钟域转换器以及时钟域复用器等。
总结起来,同相不同频的跨时钟域路径是一个在数字电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通过采用异步通信、FIFO缓冲区、握手信号、同步器以及其他相关技术,我们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处理。
跨时钟域处理
快时钟域信号到慢时钟域有可能的情况是:快时钟域信号宽度比慢时钟信号周期窄,导致漏采。
解决的方法有:1.将快时钟域信号延长,至少有慢时钟周期的一到两个周期宽2.使用反馈的方法,快时钟域信号有效直到慢时钟域有反馈信号,表示已经正确采样此信号,然后快时钟域信号无效。
通过反馈的方式很安全,但是从上图可以看出来延时是非常大的。
慢时钟采快时钟信号,然后反馈信号再由快时钟采。
以上是简单的单个信号同步器的基本方法。
多个信号跨时钟域多个控制信号跨时钟域仅仅通过简单的同步器同步有可能是不安全的。
简单举例,b_load和b_en同步至a_clk时钟域,如果这两个信号有一个小的skew,将导致在a_clk时钟域中两个信号并不是在同一时刻起作用,与在b_clk中的逻辑关系不同。
解决的方法应该比较简单,就是将b_load和b_en信号在b_clk时钟域中合并成一个信号,然后同步至a_clk中。
如果遇到不能合并的情况,如译码信号。
如下图如果Bdec[0]、bdec[1]间存在skew将导致同步至a_clk中后译码错误,出现误码。
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加入另一个控制信号,确保bdec[0]、bec[1]稳定时采。
例如在bdec[0]、bec[1]稳定输出后一到两个周期b_clk域输出一个en信号,通知a_clk域此时可以采bdec[0]、bec[1]信号。
这样可确保正确采样。
数据路径同步对数据进行跨时钟域处理时,如果采用控制信号同步的方式进行处理的话,将是非常浩大的工程,而且是不安全的。
简单来说,数据同步有两种常见的方式:1.握手方式2.FIFO简要说下握手方式,无非就是a_clk域中首先将data_valid信号有效,同时数据保持不变,然后等待b_clk中反馈回采样结束的信号,然后data_valid信号无效,数据变化。
如有数据需要同步则重复上述过程。
握手方式传输效率低,比较适用于数据传输不是很频繁的,数据量不大的情况。
FIFO则适合数据量大的情况,FIFO两端可同时进行读/写操作,效率较高。
信号跨时钟域的几种方法
在数字电路中,信号跨越不同时钟域时可能会引起时序问题。
以下是处理信号跨时钟域的几种常见方法:1. **双同步FIFO(First-In-First-Out):**- 使用双口RAM实现的FIFO,一个端口用于每个时钟域,允许数据在两个时钟域之间进行安全的同步传输。
- 数据从一个时钟域写入FIFO,在另一个时钟域被读取。
这样可以避免直接跨越时钟域传输信号,减少时序问题。
2. **同步器(Synchronizer):**- 使用两个触发器(寄存器)级联,将信号从一个时钟域同步到另一个时钟域。
第一个触发器使用源时钟域的时钟,第二个触发器使用目标时钟域的时钟。
-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减少时序问题,但需要注意,过多的级联同步器可能会引入潜在的冒险条件和时序不确定性。
3. **双触发器同步器(Dual-Flip-Flop Synchronizer):**- 这种同步器使用两个同步器,但其中一个同步器的时钟源于目标时钟域的时钟。
-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更好的稳定性和抖动抑制。
4. **手动握手协议(Handshaking Protocols):**- 在两个时钟域之间建立一种通信协议,通过在数据传输前后进行握手来确保数据的正确性和同步性。
- 这种方式可以通过协议规定好的状态转换确保数据在不同时钟域之间的有效传输。
5. **异步FIFO:**- 异步FIFO允许在不同时钟域之间传输数据,不过需要特殊的异步FIFO设计,通常会引入更复杂的电路结构。
在处理信号跨时钟域时,确保采用合适的方法并考虑到不同时钟域之间的时序关系至关重要。
同时,最好在设计中尽量减少跨时钟域的信号传输,以减少潜在的时序问题。
【精品博文】高级FPGA设计——第四章:跨时钟域问题
【精品博文】高级FPGA设计——第四章:跨时钟域问题在FPGA设计中,不太可能只用到一个时钟。
因此跨时钟域的信号处理问题是我们需要经常面对的。
跨时钟域信号如果不处理的话会导致2个问题:(1) 若高频率时钟区域输出一个脉冲信号给低频率时钟区域,则该脉冲很有可能无法被采样到,示意图如下,clk2根本采样不到pulse(2) 亚稳态问题在说明亚稳态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什么是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建立时间:在时钟沿到来前,被采样信号应该提前一段时间就进入稳定状态,这个时间称为建立时间保持时间:在时钟沿到来后,被采样的信号应该保持稳定一段时间,这个时间称为保持时间而亚稳态就是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不满足导致的。
如下图所示,就是建立时间不满足,造成dout是个不确定值,即亚稳态。
亚稳态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就像将军发命令一样,若其发出的是一个亚稳态的命令,士兵A可能判定这个命令为进攻,士兵B可能判定这个命令为撤退,这将引起极大的混乱。
解决方案:1,握手操作针对问题1中所描述的情况,即快时钟域传递一个脉冲信号到慢时钟域,慢时钟域很有可能采样不到该脉冲。
这时就需要采用握手操作来解决了。
首先,快时钟域应该将脉冲信号转换为一个持续信号,慢时钟域采样到该持续信号后,返回一个反馈信号,告知块时钟域将持续信号拉低。
2,相位控制:考虑下面2种情况,情况1:情况2:上面2种情况中,数据是随着慢时钟所变化的,现将该数据发送到快时钟模块。
两种情况唯一的区别在于时钟相位的不同,但这就导致情况1满足建立与保持时间,但情况2不满足建立时间。
因此,跨时钟域的时钟相位控制是决定跨时钟域功能正常的关键因素。
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我们使用DCM模块时,这时候才能控制输入与输出的相位关系。
建议无特殊要求下,相位选择0,从而避免因相位问题导致的跨时钟域问题。
3,双跳技术(打两拍)在很多情况下,设计者是无法控制两个时钟间的相位关系的,因此方案1并不太适用。
若跨时钟信号为单比特信号,我们可以采用双跳技术来解决。
跨时钟域问题(Clock Domain Crossing)
跨时钟域问题(Clock Domain Crossing) –同两个时钟域打交道!引言:设计者有时候需要将处于两个不同时钟域的系统对接,由于接口处是异步(会产生setuptime 和holdtime violation,亚稳态以及不可靠的数据传输)的,因此处理起来较同步逻辑更棘手,需要寻求特殊处理来进行接口界面的设计。
任意的两个系统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就可称其为异步的:(1)工作在不同的时钟频率上;(2)工作频率相同,但是相位不相同;处理跨时钟域的数据传输,有两种实现方案:(1)采用握手信号来交互(2)以异步FIFO来实现1.1、以握手信号交互:假设系统A以这种方式向系统B传递数据,握手信号分别为req和ack。
握手协议:Transmitter asserts the req (request) signal, asking the receiver to accept the data on the data bus.Receiver asserts the ack (acknowledge) signal, asserting that it has accepted the data.这种处理跨时钟域的方式很直接,但是也最容易产生亚稳态,由于系统A发送的req信号需要系统B中的时钟去sample,而系统B发出的ack信号又需要系统A中的时钟去sample,这样两边都存在着setup time和hold time violation的问题。
为了避免由于setup time和hold time vilation所造成的亚稳态,通常我们可以将异步时钟域交互的信号用local system的时钟打两级甚至三级寄存器,以此来消除亚稳态的影响。
下图以系统A发送到系统B的req信号示例消除亚稳态的方法:当然,这种处理方式是以损失传输速率为代价的,加入两到三级寄存器同步异步时钟域的信号,会有许多时钟周期浪费在了系统的“握手”。
跨时钟域信号处理方法
跨时钟域信号处理方法跨时钟域信号处理方法是在多个时钟域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和处理的技术。
由于不同的时钟域可能存在时钟频率不同、时钟相位不同或是时钟源不同等问题,因此在进行跨时钟域信号处理时需要采取一些方法来解决时钟不一致性所带来的问题。
一种常见的跨时钟域信号处理方法是采用异步通信协议。
在异步通信中,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是相互独立的,它们之间并没有直接的时钟连接。
发送方会在数据中插入同步标志符号来指示数据的开始和结束。
接收方会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符号来进行数据的同步和处理。
异步通信协议的优势是简单、灵活,能够适应不同时钟频率的情况。
然而,由于异步通信协议中不同时钟域之间没有严格的时钟同步,可能存在数据传输不可靠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另一种跨时钟域信号处理方法是采用同步通信协议。
在同步通信中,发送方和接收方的时钟是相同的或有严格的时钟同步。
发送方会按照时钟周期发送数据,在接收方的时钟周期内进行数据采样和处理。
同步通信协议的优势是能够提供更高的数据传输可靠性,但是对于时钟频率差距较大的情况可能需要额外的时钟域转换电路来进行同步。
除了采用异步通信和同步通信协议外,还可以采用一些时钟域转换的方法来解决跨时钟域信号处理的问题。
一种常见的时钟域转换方法是使用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来进行时钟域转换。
FPGA可以实现多个时钟域之间的数据传输和处理,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时钟频率转换和时钟域切换。
此外,还可以采用缓冲器、锁相环等电路来解决时钟不一致性所带来的问题。
总之,跨时钟域信号处理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时钟频率、时钟相位和时钟源等多个方面的考虑。
通过采用异步通信协议、同步通信协议以及时钟域转换等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跨时钟域信号处理的问题,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性能。
xilinx 跨时钟域设计 概述及解释说明
xilinx 跨时钟域设计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跨时钟域设计是现代电路设计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
在集成电路中,不同的模块可能会使用不同频率的时钟信号进行操作,这就导致了时钟信号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域。
在进行数据传输或者协同工作时,跨越不同时钟域之间的数据传输问题变得非常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首先介绍跨时钟域设计的概念和相关背景知识。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讨论为什么需要对时钟域进行划分以及Xilinx跨时钟域设计的意义。
然后,我们将介绍跨时钟域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包括同步与异步信号传输方式、锁存器与触发器的使用注意事项以及时序约束设置与优化策略。
此外,我们还会提供一些实际案例来演示Xilinx跨时钟域设计的实践应用和效果展示。
最后,我们将总结文章,并提出对于跨时钟域设计在Xilinx器件中应用前景的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为读者提供关于Xilinx跨时钟域设计相关知识和技术方案,并通过实例和案例展示,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应用这些技术。
同时,我们也希望引起读者对跨时钟域设计的重视,并认识到其在现代电路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掌握Xilinx跨时钟域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应用于实际工程项目中,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
2. 跨时钟域设计概述:2.1 什么是时钟域:时钟域是指由一个主时钟信号驱动的一组逻辑电路。
在数字电路设计中,系统通常包含多个时钟域,每个时钟域都有独立的主时钟信号。
由于不同时钟域之间存在着频率和相位差异,因此跨越不同时钟域的信号传输需要特殊的设计策略和技术支持。
2.2 时钟域划分的必要性:在复杂的数字系统中,为了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常常需要将整个系统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时钟域。
这种划分可以使各模块按照不同的时间精度进行操作,并且能够减少信号互联、功耗消耗以及故障引入等问题。
同时,通过合理地划分和管理时钟域,能够降低系统开发复杂度,并确保数据在稳定状态下进行正确传输。
跨时钟域信号处理
跨时钟域信号处理跨时钟域信号处理是指在不同时钟域中传输的信号之间进行处理的技术。
在现代电子系统中,不同的模块或芯片可能使用不同的时钟频率,这就需要进行跨时钟域信号处理。
跨时钟域信号处理的主要问题是时序不同步。
由于不同的时钟频率,不同的模块或芯片在不同的时间点进行操作,这就导致了时序不同步的问题。
如果不进行处理,就会出现数据丢失、数据错误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跨时钟域信号处理需要进行时序转换。
时序转换是指将一个时钟域中的信号转换成另一个时钟域中的信号。
在时序转换过程中,需要进行时钟同步、时钟域转换、数据缓存等操作。
时钟同步是指将不同时钟域中的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在时钟同步过程中,需要进行时钟频率的转换,使得不同时钟域中的时钟信号同步。
时钟域转换是指将一个时钟域中的信号转换成另一个时钟域中的信号。
在时钟域转换过程中,需要进行时序转换,使得不同时钟域中的信号同步。
数据缓存是指将不同时钟域中的数据进行缓存,以便进行时序转换。
跨时钟域信号处理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数字信号处理、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等领域中,都需要进行跨时钟域信号处理。
例如,在通信系统中,不同的通信模块可能使用不同的时钟频率,这就需要进行跨时钟域信号处理。
在计算机网络中,不同的计算机可能使用不同的时钟频率,这就需要进行跨时钟域信号处理。
总之,跨时钟域信号处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它可以解决不同时钟域中的信号处理问题,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随着电子系统的不断发展,跨时钟域信号处理技术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IC设计基础系列之CDC篇2:clockdomaincrossing(CDC)(二跨时钟域。。。
IC设计基础系列之CDC篇2:clockdomaincrossing(CDC)(二跨时钟域。
一般来讲,如果设计中存在有多个时钟域,那么就必然会存在跨时钟域的timing path。
如果对跨时钟域的timing path处理不当,则容易导致亚稳态,glitch,多路扇出,重新聚合等等问题,导致设计不能稳定工作或者就根本不能正常工作。
1. 亚稳态对时序逻辑电路来说,一个DFF的输入信号必须在该DFF的时钟沿前后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稳定才能保证DFF能锁存到正确的值。
这既我们所说的setup time和hold time,其中信号在时钟沿之前的保持时间为setup time,信号在时钟沿之后的保持时间为hold time。
正常情况下,如果DFF的输入能满足setup time和hold time的要求,那么在tCO(the clock to output delay)时间内DFF的输出就会达到一个有效的逻辑值(高电平或者低电平)。
否则,DFF的输出就需要远大于tCO的时间来达到有效的逻辑值,这段时间内,DFF的输出信号是不稳定的,被称为不稳定状态,或者叫亚稳态。
在下图中,如果CLK B在DA变化的时候来对DA进行采样,那么DB就会出现亚稳态。
对于同时钟域的信号。
无论是在ASIC设计还是在FPGA设计中,我们也可以方便的通过STA来保证同时钟域的信号能满足setup/hold time的要求,不会出现亚稳态的问题。
但对于异步信号,相位关系是完全不可控的,而且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这就必然会存在亚稳态的问题,而且STA工具也没有办法对不同时钟域之间的timing path进行分析。
也就是说,我们是没有办法完全避免异步信号之间的亚稳态问题的,但是可以通过在跨时钟域的信号上加入一些特殊的电路来减少亚稳态问题对电路功能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2. Glitch前面我们讲过,STA工具室不会对跨时钟域的信号做STA。
跨时钟域的信号很容易产生glitch并最终影响电路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跨时钟域问题(Clock Domain Crossing) –同两个时钟域打交道!
引言:设计者有时候需要将处于两个不同时钟域的系统对接,由于接口处是异步(会产生setuptime 和holdtime violation,亚稳态以及不可靠的数据传输)的,因此处理起来较同步逻辑更棘手,需要寻求特殊处理来进行接口界面的设计。
任意的两个系统如果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就可称其为异步的:
(1)工作在不同的时钟频率上;
(2)工作频率相同,但是相位不相同;
处理跨时钟域的数据传输,有两种实现方案:
(1)采用握手信号来交互
(2)以异步FIFO来实现
1.1、以握手信号交互:
假设系统A以这种方式向系统B传递数据,握手信号分别为req和ack。
握手协议:
Transmitter asserts the req (request) signal, asking the receiver to accept the data on the data bus.
Receiver asserts the ack (acknowledge) signal, asserting that it has accepted the data.
这种处理跨时钟域的方式很直接,但是也最容易产生亚稳态,由于系统A发送的req信号需要系统B中的时钟去sample,而系统B发出的ack信号又需要系统A中的时钟去sample,这样两边都存在着setup time和hold time violation的问题。
为了避免由于setup time和hold time vilation所造成的亚稳态,通常我们可以将异步时钟域交互的信号用local system的时钟打两级甚至三级寄存器,以此来消除亚稳态的影响。
下图以系统A发送到系统B的req信号示例消除亚稳态的方法:
当然,这种处理方式是以损失传输速率为代价的,加入两到三级寄存器同步异步时钟域的信号,会有许多时钟周期浪费在了系统的“握手”。
有时候,我们也会对数据多打两拍reg来同步,但通常情况下,我们并不会采取这种方式,它不仅需要较多逻辑,而且收效甚微。
通常对数据的同步是以异步FIFO来实现的。
下图给出了1bit数据传输打两拍reg所做的同步,从中可以发现,与前面的握手信号处理完全一致。
1.2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以握手信号处理的跨时钟域问题
由于所在项目的逻辑设计相当庞大,超出了最初的预估,同时也鉴于产品化方向考虑可以单独流片,因此对整个逻辑结构进行了划分,在做FPGA原型验证的时候,将这两块逻辑分别映射到不同的器件单元中,这里暂且称它们为wrapper0和wrapper1。
实践结果表明,wrapper0和wrapper1的相位需要存在180度的反相,弥补板级走线的延迟影响。
这样一来,在wrapper0和wrapper1主交互界面的信号就横跨时钟域,存在着亚稳态问题的困扰了。
由于个人对此处亚稳态问题的认识程度不充分,当时没有对界面上的信号做处理,而是将精力放在了对pin脚延迟的处理上,结果收效甚微。
设计的功能是视频编码相关的,测试的结果就会发现:一开始,经过前处理的数据写入到SDRAM内部也是正常的,编码出来的图像经过AP(Application Program)实时播放显示也是正常的,而且有早期测试的基础放在那里,显然不可能是编码内核本身出了差错;在间隔一段时间后,可以明显看到AP实时播放的图像出现了绿色的竖状条,而且随着时间的累积,这些竖条会逐步扩展,移动。
这种现象很明显地告诉设计人员:前处理后的数据与SDRAM通信时存在着bug!
SDRAM controller模块,或者说总线仲裁模块(我们的设计并不是采用SOC 方案,而是以纯ASIC的方案进行,总线仲裁和流水线调度都放在了SDRAM controller中)的问题排查是比较好解决的。
一来,该模块中集成了SDRAM 自测试逻辑,可以很方便地检测对SDRAM的读写是否存在着误差;二来,编码内核本身从SDRAM取数据也进行了旁路设计,就是说编码的数据可以是以测试模式来处理,而并非实际外接的数据源,这样就可以在长时间编码时查看AP是否同样会出现上述症况。
在本人和项目组其他同仁以上述方案进行了探索性测试后,确定了前面所述的结论:问题的根源肯定不是发现在编码内核,而是前处理后的数据与SDRAM 通信时存在着bug!但,令人沮丧的是,我们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板级延迟造成的,而不是跨时钟域的问题,直到走到死胡同里才发现:哟,原来刚才那条小道才是出路!
实践也确实检验了处理亚稳态的理论:wrapper0和wrapper1的交互信号在做了两级寄存器同步后,整个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
所以说,看本文的各位同仁,千万要记得在处理跨时钟域问题时多留神,不要被这个看似不大不小的问题折腾得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啊,哈哈,有些小夸张
2.1 以异步FIFO应对跨时钟域设计
对性能要求较高而不太计较资源,或者不期望浪费时间在握手信号的处理上时,通常会采用异步FIFO来处理跨时钟域可能引入的亚稳态问题。
异步FIFO的两个界面分别完成数据的写入和读取,两个界面的时钟是不一致的(当然,如果一致的话也就无从谈异步FIFO了)。
这里假设系统A向异步FIFO写入数据,系统B从异步FIFO中读取数据。
为了对可能引入的错误操作进行处理(例如,没有空间了,却还有数据要写入,或者是相反,完全腾空了,却有读取数据的操作),我们引入了FIFO空、满(empty, full)信号,这两个信号都是产生于相对应的时钟域,也就是说,这两个信号是处在不同的时钟域当中的!例如:FIFO full信号由系统A产生(当FIFO写满时,我们不期望系统A有数据要写入,否则,会发生数据丢失),或者说该信号是有写入时钟驱动的;类似地,FIFO empty信号受读取时钟驱动(当FIFO读空时,我们也不期望系统B有读数据的请求,否则,会读取错误的数据)。
如何设计异步FIFO不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不过我希望提醒大家的是:对FIFO空、满信号的处理一定要多加注意,上面以及提到,这两者是处于不同时钟域中的,会造成亚稳态问题。
2.2 结合实际工作谈谈以异步FIFO处理的跨时钟域问题
无论是做数据通信、音视频处理、图形图像,还是做网络安全、数据存储,都无法避开的问题就是和各种各样的数据总线协议打交道。
通常来讲,我们的设计不可能碰巧刚刚好和总线协议的时钟同时钟域,或者总线协议支持多种时钟域驱动,因此一来,对数据的传输通道而言,始终都无法避开的一个问题就是:跨时钟域数据交互!
以异步FIFO来处理跨时钟域的数据传输是通用的解决手段,需要特别注意的则是对FIFO空、满信号的处理。
拿所设计的项目中一条传输通路为例,其数据写入是从SDRAM中吐出的,其数据读取符合某一种总线协议,其时钟频率与内核不一致。
这样对于写入端而言,需要对FIFO空信号进行如下处理:
首先,在SDRAM中没有数据时,不要发送要数据的请求;
其次,保证FIFO的深度适当,使得发出FIFO空信号时,SDRAM中不会发生数据覆盖现象;
对于取数据端而言,类似地,需要对FIFO满信号进行如下处理:
首先,保证FIFO满信号能够尽量有规律地发出,保证传输通道以及上层处理程序能够有效响应;
其次,对FIFO满信号(实际处理时的中断信号正是由此信号再作处理得来)以及每次传输得包大小能够调节,保证数据传输得稳定性;
简单来讲,FIFO空了,就有要数据的权利;FIFO满了,就有吐数据的权利;但是,在处理这种空、满信号时又需要考虑周全,什么样的情形下,即使时饿了也不能立刻给吃的;什么样的情形下,即使是饱了也不能立刻离席!而且这个筵席是两方当事人所摆设的,要顾全双方的感受!
打了上述这个小小的比方,不知道是否得当,大家看时权且一笑而过,心领神会就可~~
P.S.:其实,在逻辑设计中,跨时钟域、亚稳态影响正越来越凸现,我们的设计日益复杂,需要交互的接口繁多,如何提高设计的可靠性,保证数据传输以及信号交互的稳定,将是一个重要的设计议题。
本文抛砖引玉,希望有更多高手予以探讨!此外,本人不才,准备将收集到的一些有关跨时钟域的问题整理好、翻译好后与大家一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