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转型
——山西省吕梁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纪实
吕梁,这个革命老区,过去曾是出了名的穷地方,多年来依靠资源,形成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发展方式。新世纪以来,吕梁按照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拓宽发展思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发展循环经济,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吕梁能源产业发展的新道路。到吕梁采访,首先听说这样一些信息:吕梁1971年组建地区,到1978年,年国内生产总值近5.7亿元,财政总收入5000多万元。而2000年以来,吕梁经济一年一个飞跃。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108亿元增加到2006年的77亿元;GDP由100亿元增加到400亿元。众所周知,山西是全国第一煤炭大省,也是全国污染严重的地区之一,而吕梁市就是山西的一个缩影,这个著名的革命老区,曾被国家列为全国最大的连片贫困地区之一。那么,短短五六年的时间,吕梁这一资源型和欠发达地区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速度型向效益型再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发展的?“近几年,吕梁的经济发展是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奋力赶超!”吕梁市委书记聂春玉说。
转变发展思路
吕梁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2.1万平方公里土地下蕴藏着40种具有开发价值的矿藏,含煤面积占总面积的54%以上,储量1538亿吨,仅被誉为“国宝”级的4号优质主焦煤储量就达62亿吨;此外,还有储量可观的铁矿石、铝矾土、钾岩石等。凭借丰富的资源储备,煤焦、钢铁工业发展成为吕梁的主导产业,同时,吕梁乃至山西为全国资源利用作出了极大的贡献。“长期以来,吕梁总体上是资源型、初级化产业结构,资源加工转化水平不高。因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工业发展是以小企业为主,几十年以来大规模的资源开采,造成了非常大的环保欠账。”聂春玉说。为增强吕梁的持续发展潜力,解决经济发展和环保之间的矛盾,从1999年开始,吕梁市进行了全面产业结构调整,决心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及相关产业,把吕梁建设成山西重要的能源基地。
近年来,吕梁市坚持“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原则,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在引进项目上抬高“门槛”:不是大项目不上,不是好项目不上,污染环境的项目不上,浪费资源的项目不上。从2003年以后,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连续居全省第一。 2006年,吕梁市又确立了“十一五”期间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的发展战略,提出了“开放引进、开发拉长、多元做大、科学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总体思路,深入实施大项目、大开放、大环境“三大工程”建设,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要实现更大的跨越。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00亿元,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完成77亿元,增长283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亿元,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95亿元,增长13.3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9234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462元,增长23.6%。据了解,为确保“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吕梁市提出了“双千双百”建设项目,即规划了281个项目,总投资2000多亿元,在园区集中建设,以便形成完整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条。
关小上大堵疏结合
近年来,吕梁在环境整治上打了两个大的战役:一个是2003年到2006年先后取缔了土焦企业1516户、焦炉10600个,关闭改良焦企业786户、焦炉12515个,关停取缔小石灰、小选矿等中小污染企业838户,共炸毁烟囱2866根。第二战役就是借助今年1月“区域限批”,吕梁市委把2007年确定为“环境保护攻坚年”,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领导挂
帅的环境保护攻坚领导组,对全市焦化、冶炼、电力、化工、建材五大行业进行了全面清查整顿,现在除了完成“区域限批”的中吕焦化公司的限期整改任务以外,共查出191户严重违法排污企业,其中焦化企业106户,冶炼企业78户,化工企业2户,建材企业4户,电力企业1户,全部依法实施关停取缔。
据悉,上半年,全市主导产业形势看好,煤炭、焦炭、钢铁产量同比分别增加67.6%、26.7%和16.9%,税收增幅分别达到34.4%、137.76%和8.23%。截至目前,281个“双百双千”项目共立项222个,占到项目总数的79%;完成土地审批手续163个,完成环评审批152个,建成投产22个。一大批国内外知名大企业、大集团来吕梁投资开发,不仅夯实了经济发展的基础,也给吕梁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两区”经济模式
如今,在吕梁市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而没有真正的废弃物”。针对贫困山区,资源富区和发展新区的实际情况,吕梁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就是坚持搞“两区”经济模式。第一个区是工业经济循环项目区。就是把各县市的工业集中到园区内,形成完整的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其中重点推进了“四化”进程:一是项目集聚园区化。目前,全市入园企业达到168户,纳入统计范围的7个工业园区上半年完成工业增加值35.6亿元,同比增长44.3%,园区带动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作用更加明显。二是产品生产循环化。市政府出台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实施意见》,着力推动产业纵向循环式组合,引导企业横向循环式生产,初步形成了“资源互用、产业联结、首尾相顾、变废为宝、利益互动”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三是增长模式集约化。市政府把“十一五”期间节约43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重点企业,并建立了节能减排监察会议制度。目前,全市原煤洗选率达到65%,焦炉尾气回收利用率达到80%,煤矸石、煤泥、高炉煤气等综合利用电厂装机容量达到53万千瓦,形成了年消化工业废渣300万吨的新型墙体材料生产能力。四是产业发展规模化。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44户,比去年净增64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82.38亿元,同比增长22.2%,传统产业的集中度有了显著提升。
第二个区是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示范区。利用吕梁天然种植区域比较集中的种枣和核桃的优势,使各县区的农业生产向区域化、规模化、特色化方向发展。另外,吕梁为了建立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以区域经济总体发展带动局部地区稳定脱贫,坚持“以工哺农、以财扶农、以城带乡”的开放式扶贫思路,扶贫成效明显。目前,吕梁市帮扶企业由原来以煤焦为主的资源型企业扩充到所有的企业,帮扶范围由2006年的8个县市增加到现在13个县市区的392户企业,帮扶企业比2006年增加了23倍,帮扶村达到256个,累计帮扶资金7
61亿元。
企业家踊跃奉献老百姓纷纷受益
“吕梁是资源富集区,也是新兴的资源开发区。三晋第一市孝义在吕梁,三晋第一县柳林也在吕梁,但山西最贫困的县也在这里。资源开发而导致的少数人暴富,更是拉大了居民收入的差距。由采煤带来的损害,从而导致的村企矛盾也时有发生,这成为吕梁发展中必须解决的矛盾。”吕梁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效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