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昆虫学复习汇总

合集下载

资源昆虫学

资源昆虫学

资源昆虫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 我国对白蜡虫的利用始于()世纪。

A.15;B.13;C.162. 我国最早的蚕桑学校于1897年在()创立。

A.杭州;B.苏州;C.宁波3. 我国高等院校唯一的蜂学专业于()年在福建农学院创立。

A.1956;B.1960;C.19594. ()工作队于1955年组建,在云南思茅地区景东县创立了定位观察站。

A.紫胶;B.白蜡;C.五倍子5. 年中国林学会成立了资源昆虫专业委员会。

A.1985;B.1980;C.19876.()年中国昆虫学会设立了资源昆虫专业委员会。

A.1983;B.1987;C.1985二、问答题1. 哪些昆虫可以称为资源昆虫?2. 资源昆虫按其用途可划分为哪几类?3. 资源昆虫学有哪些任务?第二章食用昆虫一、选择题1. 大部分昆虫的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低于,远优于猪、牛、鸡肉,部分接近于鱼的脂肪酸组成。

A.20%;B.30%;C.40%2. 昆虫体内富含维生素,蜜蜂老熟幼虫体中,和的含量极为丰富,而且高于在鱼肝油中的含量。

A.A、D、D;B.A、E、D;C.B1、B2、E3. 诱捕是利用昆虫的某些特殊趋性或生活习性而设计的招引方法,常用的有诱捕和诱捕。

A.糖、蜂蜜;B.灯光、食物;C.灯光、糖4. 目昆虫通称白蚁,是社会性昆虫。

主要分布于我国带,种类很多,种群数量大,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

A.膜翅目、亚热带;B.等翅目、温带;C.等翅目、亚热带5. 蚱蝉若虫在中生活4年,每年6~9月蜕皮一次。

成虫具群居性和群迁性。

A.树干;B.侧枝;C.土壤6. 龙虱的分泌物中,有些酮类是有毒物质,如皮质酮等,过量的皮质酮能严重干挠有机体的钾钠离子平衡。

所以,在食用龙虱时,最好处理,排除龙虱体内的一些废物。

A.温水浸泡;B.晒干;C.粉碎7. 天牛多在林木枝干内取食,国内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食用天牛的习俗,主要食用天牛的。

A.产卵、幼虫;B.钻蛀、幼虫;C. 钻蛀、蛹8. 蜂王幼虫是生产的副产品,是珍贵的天然食品,兼具医疗作用,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糖类、脂类及矿物质,还含有抑制肿瘤、抗癌的特殊营养素。

昆虫学复习资料.doc

昆虫学复习资料.doc

昆虫学复习资料.doc昆虫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昆虫:体躯分三段:头、胸、腹,一对触角、2对翅膀、三对足,腹部分多节,骨骼包在体外部,从幼虫到成虫要通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和构造的变化。

2、激素:由内分泌器官分泌,散布于昆虫体内,经血液运送到靶标部位,以调节、控制昆虫本身的生长、发育、变态、交配、生殖和生理代谢的微量化学物质。

(昆虫内分泌激素有三类:脑激素、保幼激素、蜕皮激素)3、两性生殖:需要经过雌雄交配,精子和卵核结合,才能正常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法。

4、孤雌生殖:即卵不受精就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法。

5、世代(异态)交替:孤雌生殖和两性生殖随季节的变化而交替进行。

6、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幼虫到成虫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结构以及生活习性上一系列的变化,称为变态。

7若虫:渐变态的昆虫,幼期和成期在外表、生活环境和习性方面都相像,所不同的是翅未长成和内生殖系统未发育完成,其幼虫称为若虫。

8、有效积温:昆虫完成一个发育阶段,需要一定的有效温度积累,即发育起点温度以上的温度总和,称为有效积温。

9、蛹期:全变态类昆虫幼虫老熟后,在幼虫变化成蛹,蛹变为成虫以前的一段时期。

10龄期:相邻两次蜕皮间经历的时间。

11、性二型:除生殖器官(直接产生性细胞)和外生殖器(实行交配、产卵等活动)的构造不同外,雌雄的区别也表现在个体的大小,体型的差异,颜色的变化等方面。

12、孵化:昆虫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破壳而出的现象叫孵化。

13、化蛹:完全变态昆虫在幼虫和成虫之间的一个发育阶段,也是幼虫转变成为虫的过程的过渡时期。

14、羽化:不完全变态昆虫的老熟幼虫和完全变态的蛹蜕皮后都变为成虫,这个过程称为羽化。

15、世代:昆虫从卵到成虫产卵为止的个体发育周期称为一个世代。

16、生活史:昆虫完成一个生命周期的发育史。

17、年生活史: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即由当年的越冬虫态并开始活动到第二年的越冬虫态结束为止,这中间的世代变化及各个虫期出现的发育经过称为年生活史。

资源昆虫学复习汇总

资源昆虫学复习汇总

绪论工业昆虫资源昆虫:指其产物如分泌物、排泄物、内含物等,或虫体本身可为人类所利用,有一定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

(P1)资源昆虫学:研究资源昆虫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保护、养殖和利用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资源昆虫的特点:(1)世代周期短;(2)繁殖迅速;(3)食物转化率高;(4)整体生物量大。

资源昆虫种类:1.工业原料昆虫:虫体产物可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昆虫,包括家蚕、天蚕、绢丝昆虫、白蜡虫、紫胶虫和五倍子蚜虫等。

2.药用昆虫:包括嶂螂、螳螂、虫草、蚂蚁等。

3.食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异味、无毒副作用的昆虫。

如蝗虫、蚕蛹等。

4.饲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腐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养殖成本低的昆虫,可作为其他经济动物的饲料或饲料填加剂。

如家蝇、黄粉虫等。

5.鉴赏昆虫:颜色鲜艳、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的一类昆虫。

如蝶类、甲虫、蟋蟀等。

6.传份昆虫:可为经济植物传粉、增产的昆虫。

如蜜蜂。

7.天敌昆虫:可寄生或捕食农林害虫,抑制害虫危害的昆虫。

如寄生蜂类、捕食性天敌(瓢虫、草蛉、蜻蜓)等。

8.环境监测型资源昆虫:能协助监测环境质量、处理垃圾等废物的一类昆虫,如可用水生昆虫监测水质,用蜣螂处理垃圾等。

9.生物技术研究用资源昆虫:用于遗传学、仿生学等科学研究的昆虫,如果蝇等。

工业资源昆虫:指那些已大批量地进行工厂化产品加工加工的原料昆虫、或是其产物可进行大批量共产化产品加工的昆虫。

工业资源昆虫种类:1.产丝昆虫:能够吐丝结茧、且茧可被人类用于缫丝织绸的昆虫称为产丝昆虫。

如家蚕、天蚕等2.产胶产蜡昆虫:某些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成若虫能分泌胶质或蜡质产物,这些产物也是工业原料之一,这类昆虫就称为产胶产蜡昆虫。

如紫胶虫、白蜡虫等。

3.产单宁、色素类昆虫:某些昆虫寄生在植物叶片上形成外壳富含单宁的虫瘿、而某些昆虫体内含有胭脂色素、洋红色素等,因此可将其作为工业原料提取单宁或色素类等物质,这类昆虫也就称为产单宁、色素类昆虫。

昆虫学复习资料-修改版

昆虫学复习资料-修改版

一.昆虫纲的特征(1)体躯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3个体段。

(2)头部是取食与感觉中心,具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及单眼。

(3)胸部是运动与支撑中心,成虫阶段具有三对足,一般还有两对翅。

(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的内脏,无行走用的附肢。

二.昆虫头式的类型及其特点1.下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几乎呈直角。

多见于植物性昆虫。

2.前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前方,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近于一直线。

多见于捕食性昆虫。

3.后口式:口器从头的腹面伸向身体后方,头部纵轴与身体纵轴呈锐角。

多见于刺吸植物汁液的昆虫,如蚜虫,叶蝉等。

昆虫触角和足的基本构造触角的基本构造:柄节、梗节和鞭节足的基本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和前跗节四.昆虫咀嚼式口器和刺吸式口器与药剂防治的关系(一)咀嚼式口器害虫为害造成作物破损,如啃食、咬断、钻蛀等,对暴露的虫子可使用触杀剂、胃毒剂,对钻蛀的虫子要掌握在钻蛀之前防治,对地下害虫可将药剂喷洒在植物上或制成毒饵防治。

一些口腔入侵的微生物农药对咀嚼式口器害虫效果较好。

(二)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保持植物完整,危害作物一方面由于吸取植物营养液,使植物营养受损,发育不良。

同时由于唾液酶的作用,破坏叶绿素,形成变色斑点,或使植物枝叶卷缩,形成瘿瘤,甚至枯萎而死。

另一方面还能传播植物病害。

防治时可使用触杀剂、内吸剂,对造成卷叶的要掌握在卷叶前防治,或使用内吸剂,对传播病毒病的要掌握在发生初期防治。

五.昆虫呼吸方式的类型1.体壁呼吸2. 气管鳃呼吸3.气泡与气膜呼吸4.气门和气管呼吸六.昆虫循环系统的构造和血液循环的特点循环系统构造主要是背血管,它由大动脉和心脏组成。

血液循环的特点开放式循环,血液只有一段途程流经背血管,其他在血腔和器官间流动。

七.昆虫神经系统的突触传导机制及神经系统与药剂防治的关系(一)突触传导机制:感觉神经原和运动神经原的轴状突、侧支或树突状的端丛,并非直接连接,而是在脑内或神经节内形成突触,突触间还有一定间隙,突触中间的传导作用是由前一神经末梢受到冲动后,由囊泡中分泌出乙酰胆碱,靠它才能把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原的端丛,完成神经冲动的传导作用。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昆虫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翅脉:在翅面上,沿着气管的地方加厚就形成翅脉。

2、开放式循环系统:血液循环不是封闭在血管内,而是充满在整个体腔中,浸浴着内部器官。

3、外激素:是有一种昆虫个体的特殊腺体分泌到体外,能影响同种其他个体的行为、发育和生殖等的化学物质。

4、两性生殖:雌雄异体,经过两性交配后,精子与卵结合,雌性产下受精卵,每粒卵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两性繁殖。

5、孤雌生殖:卵不经过受精可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孤雌生殖。

6、卵胎生殖:指卵在母体内成熟后,并不排出体外,而是留在母体内进行胚胎发育,直到孵化后,直接产下幼虫。

7、多胚生殖:是由一个卵发育成两个或更多的胚胎,每个胚胎发育成一个新个体的繁殖方式称为多胚生殖。

8、孵化:在卵内完成胚胎发育后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

9、变态:昆虫在胚发育过程中,从幼期状态转变成成虫状态的现象。

10、若虫:一些昆虫一生发育经过卵—幼虫—成虫三个阶段,这些昆虫幼虫的形态和生活习性常与成虫相似,故常把这样的幼虫称为若虫。

11、脱皮:自卵中孵出的幼体,随着虫体的增长,经过一定时间重新形成新的表皮,将旧表皮脱去,这种现象称为~~12、不完全变态:发育仅经过卵、幼虫和成虫三个阶段。

13、全变态: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

14、龄期:两次脱皮之间经过的时间称为龄期。

15、化蛹:昆虫有老熟幼虫脱皮而产生蛹的过程称为化蛹或蛹化。

16、羽化:昆虫有蛹或老熟幼虫破壳而出的过程称~~17、雌雄二型:雌雄两性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的现象称为性二型或~~。

18、多型现象:同种同性别的昆虫具有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个体的现象称为~~19、世代:昆虫的生活周期,从卵发育开始,经过幼虫、蛹到成虫性成熟产生后代个体的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20、年生活史:昆虫在整个一年中的发育经过,如发生的世代数,各虫态的出现的时间和寄主植物发育阶段的配合及越冬情况等称为~~21、休眠:是种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暂时的适应性。

昆虫学复习

昆虫学复习

1.昆虫纲的主要特点:体躯可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具一对触角、一对复眼、0-3个单眼、一个口器是昆虫感觉与取食中心;胸部具3对足、两对翅是昆虫的运动中心;腹部由9-11节体节组成,末端具外生殖器,是昆虫新陈代谢与生殖的中心;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具变态现象2.我国森林害虫发生特点:常发性森林害虫发生面积呈上升趋势;偶发性森林害虫大面积暴发;危险性害虫和外来入侵种不断出现并暴发成灾;多种次要性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经济林害虫日势严重3.森林昆虫:生活在森林中与森林植物发生直接或间接关系的昆虫4.昆虫的口式:下口式(蝗虫);后口式(蝉、蝽蟓);前口式(步行虫、虎甲)5.昆虫口器: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锉吸式、舐吸式、刮吸式、咀吸式6.咀嚼式昆虫的危害症状:取食叶片(缺刻、孔洞、留下叶脉、全叶吃光);潜叶(叶片上留下弯曲的路径);卷叶;危害枝干(皮层组织破损,木质部形成隧道);危害根茎(地上部位枯萎,缺苗断龚)7.刺吸式昆虫的危害症状:刺吸嫩叶茎芽(形成褪色斑点);唾液引起植物组织增生(虫瘿、肿瘤);易传播病害(煤污病)8.触角类型:丝状(蝗虫)、念珠状(白蚁)、球杆状(蝶)、羽毛状(蛾)、鳃片状(金龟子)、膝状(蜜蜂)、刚毛状、锤状、锯齿状、栉齿状、环毛状、具芒状9.触角构造及功能:柄节、梗节、鞭节;嗅觉、触觉、听觉10.足类型:步行足(步行虫)、跳跃足(蝗虫后足)、捕捉足(螳螂前足)、携粉足(蜜蜂后足)、开掘足(蝼蛄前足)、游泳足(龙虱)、抱握足(雄龙虱前足)、攀悬足(跳蚤)11.足构造: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12.翅构造:三缘(前缘、外缘、内缘)三角(顶角、臀角、肩角)三褶(基褶、臀褶、轭褶)四区(臀前区、臀区、轭区、腋区)13.纵脉:从翅基伸向翅边缘的脉横脉:连接相邻两纵脉之间的脉闰脉(伪脉、游离脉、加插脉):在相邻两纵脉间加插的一条游离的纵脉前缘脉C 亚前缘脉Sc 径脉R 中脉M 肘脉Cu 臀脉A 轭脉J14.翅的连锁:翅褶连锁(蝉)、翅钩连锁(胡蜂)、翅轭连锁(蝙蝠蛾)、翅缰连锁(天蛾)、翅抱连锁(蝶)15.翅的类型:膜翅、复翅、鞘翅、半鞘翅(半翅目前翅)、鳞翅、平衡棒(双翅目后翅)、缨翅(缨翅目蓟马)毛翅(毛翅目)16.外生殖器:针状(胡蜂)、锥状(蝉)、刀状(螽蟖);背/内/腹产卵瓣17.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构造以及生活习性上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变态不完全变态:直翅目、同翅目、半翅目等完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般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如果发现错误或不全的地方,请上Q群吼一声)一、名词昆虫: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具有三对足,通常还有两对翅的无脊椎动物。

具翅胸节:昆虫的中后胸一般各有一对翅,将具有翅的中后胸节合称为具翅胸节。

翅脉:在昆虫翅的两层薄膜间呈纵横行走、起加固作用的物质。

昆虫体腔内由纤维和结缔组织构成的膈膜将其纵向分隔成两个或三个的小血腔,称为血窦外激素:是指由外分泌器官分泌到体外的、具有高度活性的微量化学物质,经空气传递到同种或异种的其他个体,调控着其他个别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内激素:由内分泌器官分泌的、具有高度活性的微量化学物质,经血液运送到作用部位,较长时间地调节和控制着昆虫的生理、发育和行为活动等。

变态:昆虫从卵孵化出幼虫到羽化为成虫的发育过程,一般需经过一系列形态上的和内部器官的变化,致使成虫和幼虫显著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一种昆虫在一年内所发生的世代,即由当年越冬虫期开始活动到第二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称为生活年史。

学名:用拉丁文表达属名和种名,最后附上定名人,用于对每一个种进行命名的科学名称。

经济阈值:即防治指标,是害虫种群增长到造成经济损失而必须防治时的种群密度临界值。

经济损害允许水平:是指造成经济损害的最低种群密度。

二、填空触角的构成:第一节柄节、第二节梗节、第三节鞭节触角的类型:刚毛状(如蝉、蜻蜓)、丝状(如蝗虫、蛾类)、念珠状(如白蚁)、栉齿状(如叩头虫)、锯齿状(如吉丁虫)、球杆状(如蝶类)、锤状(如小蠹)、具芒状(如蝇类)、鳃片状(如金龟子)、羽毛状(如雄蛾)、膝状(如蚁、胡蜂)和环毛状(雄蚊)复眼里的小眼一般呈六角形,数量越多,视觉效果越好。

单眼分背单眼和侧单眼。

昆虫具有味觉功能的部位有:触角、下颚、舌口器类型主要有:咀嚼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咀嚼式口器的构成:上、下唇,上、下颚和舌(为最基本面原始的口器类型)头部的形式有:下口式(一般是植食性昆虫、咀嚼式口器)、前口式(一般为捕食性的昆虫)后口式(一般是刺吸式口器的昆虫)昆虫的足的构成:基节、转节、腿节、胫节、跗节、前跗节六部分。

资源昆虫学期末复习题.doc

资源昆虫学期末复习题.doc

资源昆虫第一章绪论资源昆虫:是指昆虫产物(分泌物、排泄物、内含物等)、虫体本身或昆虫行为可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满足人们某种物质需求或精神享受,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

(1)资源昆虫的类型(按性质分)自然资源(特点:分布不平衡;有限性和无限性;多功能性;系统性)可再生资源,可以循环利用的资源,生物资源,不可再生资源社会资源(特点:社会性;继承性;主导性;流动性;平均衡性)社会经济资源,社会技术资源,社会人文资源(2)按资源昆虫的用途可划分为以下七个领域:工业用昆虫药用昆虫食用昆虫饲用昆虫天敌昆虫传粉昆虫观赏娱乐昆虫(3)最主要的工业原料昆虫有家蚕、蜜蜂、五倍子、白蜡虫、紫胶虫、胭脂虫等。

(4)可供药用的昆虫有:蚕蛹、蜜蜂、五倍子虫、冬虫夏草、土鳖虫、桑螺虫肖、蝉蜕、螳螂、芫菁、蟆姑、蚂蚁等。

第二章食用昆虫食用昆虫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氨基酸,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较高,是一种很好的蛋白资源;食用昆虫还可为人们提供一定量脂肪、脂肪酸、矿质元素、维生素和糖类,尤其是昆虫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有极高的营养价值。

第三章药用昆虫1.冬虫夏草,又称为夏草冬虫,简称虫草。

广义是指凡是由虫草属真菌寄生并能产生子实体的菌物结合体都通称为冬虫夏草,狭义是特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中的中华虫草菌寄生于昆虫纲、鳞翅目、蝙蝠蛾科、蝠蛾属幼虫感病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而其他类群仅称为虫草,不是正宗的冬虫夏草。

冬虫夏草的形成:蝙蝠蛾科的幼虫被虫草菌属的真菌侵入后形成的,真菌菌丝以幼虫体内组织为食,在幼虫体内生长。

幼虫在冬天象虫,到第2年春暖花开之际,虫体内的真菌迅速发育,到5、6月份,从幼虫头部长出一根棒状的真菌子座,长2〜5厘米,顶端膨大,子囊胞子充满了囊壳。

子囊弛子成熟后从子囊壳中散发出来,再去侵入其它幼虫,于是又产生新的虫草。

★冬虫夏草的完整过程需要4年左右。

★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1.抗疲劳作用2.强身延年,延缓衰老作用3.增强常压耐缺氧能力4.抗肾损伤作用5.抗病原微生物作用6.镇静、解毒作用7.抗菌作用8.免疫调节作用9.平喘及祛痰作用10.抗癌作用11.抗肿瘤作用12.对心血管、血液系统作用2.斑螯的药理作用:斑螯素具有强烈的局部刺激作用和吸收后的全身毒性作用。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

绪论一、昆虫纲的基本特征1. 体躯左右对称,分为头、胸、腹3个体段2.头部是感觉与取食中心,具有3对口器附肢和1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只能感受光线);(鞘翅目甲壳类无单眼)3.胸部是运动中心,分为3节,具有3对足,一般中、后胸各有1对翅4.腹部是生殖与营养代谢中心,通常为9-11节,包含着生殖器官及大部分内脏,腹末常具有特化为外生殖器的附肢,有时还有一对尾须。

5.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内部及外部形态上的变化,即变态过程。

蜕裂线:位于头部背面有一呈Y形的线,是脱皮时所裂开的线二、昆虫繁荣的原因1.有翅能飞2.取食器官多样化3.繁杂能力强4.体小势优5.具有变态发育阶段6.适应性强三、常见的益虫资源昆虫:蚕、蜜蜂传粉昆虫:蜜蜂、蝴蝶天敌昆虫:瓢虫、螳螂、蜻蜓、步甲(成虫)药用昆虫:冬虫夏草、斑蝥、九香虫、土元、螳螂腐生昆虫:蜣螂食用昆虫:蝉、蜂、四、常见害虫卫生害虫:苍蝇、蚊子、蟑螂、跳蚤、体虱农业害虫:蚜虫、蝗虫、蓟马、介壳虫、木虱、叶蝉、玉米螟贮谷害虫:米象财产害虫:白蚁家畜害虫:牛虻林木五小害:飞虱、木虱、粉虱、蚜虫、蚧五、重要触角类型(嗅觉和触觉器官)念珠状:白蚁、雄性蚧虫肘状(膝状):胡峰、蜜蜂、象甲锤状:瓢虫、小蠹虫、露尾虫、郭公虫、皮囊、羽毛状:蛾类雄虫球杆状:蝶类、蝶角蛉鳃片状:金龟子类刚毛状:蝉、飞虱、蜻蜓锯齿状:雄性叩头虫、锯天牛、芫菁丝状:蟋蟀、蝗虫、天牛、蟑螂、雌性叩头虫、蝽蟓等六、口器结构及常见类型结构:上唇、上颚、下颚、下唇、舌1.咀嚼式:所有直翅目,等翅目,鞘翅目。

蝗虫、美国白蛾、樟巢螟、潜叶蛾(食叶);栀子灰蝶、天牛、吉丁虫(蛀果或枝干);小地老虎、蛴螬、蟋蟀、蝼蛄(食根茎);蟑螂,胡蜂,螳螂,水黾龟,龙虱,蚂蚁许多鞘翅目(甲虫)、鳞翅目和膜翅目(叶峰、茎蜂)幼虫、蝗虫幼虫也为咀嚼式口器2.刺吸式:半翅目,同翅目。

如蝉、蚜虫、叶蝉、木虱、飞虱、蝽蟓、蚊子3.咀吸式:高等蜂类特有,如蜜蜂4.虹吸式:蛾、蝶特有七、头式类型下口式:口器着生在头部下方,头纵轴与体纵轴几乎成直角。

昆虫学复习材料(最终版)

昆虫学复习材料(最终版)

红笔为补充部分昆虫学(仅供参考)名词解释1.孵化:昆虫的胚胎发育结束后,幼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

2.羽化:昆虫从若虫或蛹脱皮变为成虫的过程叫做羽化。

3.虫龄(instar):由卵孵化出来到第一次脱皮以前的幼虫叫第一龄幼虫;经第一次脱皮后的幼虫叫第二龄幼虫。

以后每脱一次皮就增加1龄,即虫龄=脱皮次数+1。

4.龄期(stadium):在相邻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叫龄期。

5.渐变态:发育过程中可明显区分为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幼虫随着虫龄的增长而逐渐近似于成虫,而且成虫、幼虫生活环境和习性也相同。

是不完全变态中的一个类型。

6.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4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与成虫在形态及习性相差很大或完全不同。

7.变态:昆虫从卵孵化出幼虫一直到羽化为成虫的发育过程中,一般需经过一系列形态上的内部器官的变化,致使成虫和幼虫显著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8.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不一样外,其他特征也存在很大落差,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

9.多型现象:有一些昆虫,同一个种中,却存在着两种以上类型的个体,这种现象叫多型现象。

如:蜜蜂、白蚁、蚂蚁;稻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

10.世代:昆虫由脱离母体(卵或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个体发育史叫一个世代,简称一代。

11.趋性:趋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定向活动。

12.趋光性是指大多数夜出性的昆虫对短波光有强烈的趋性。

我们常用黑光灯进行诱集;蚜虫对黄色的光有趋性,所以在菜田中可用黄板进行诱杀。

13.趋化性:昆虫对某种化学物质具有趋性。

如性诱性应用;毒饵诱剂等。

14.食性:昆虫取食的习性叫食性。

15.单食性:只能在一种植物上或者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几个种上取食的昆虫,例如梨大食心虫,只在梨属的植物上取食为害,绿豆象只为害绿豆,豌豆象只为害豌豆等。

16.寡食性:只在一科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小菜蛾只在十字花科不同属的植物上生活。

17.肉食性:以其它动物为食物的昆虫,如:瓢虫、草蛉、各种寄生蜂等。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世代生活型:昆虫完成一个生命周期的发育史称世代生活史。

2.性二型多型性:型二型是指同种的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的其他外部形态如大小、颜色、翅的有无、结构等的差异,即第二性征。

(性多型:同种昆虫不仅两性个体间存在差异,而且同性个体间也存在差别,这种现象称为性多型。

);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的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甚至行为、功能不同的现象称为多型现象。

3.孤雌生殖:卵不经受精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称为孤雌生殖(又称单性生殖)。

4.补充营养:昆虫在成虫期为了生殖细胞发育成熟而进行的营养活动。

5.综合防治:从生态系统的整体观点出发,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和安全、有效、经济、简便的原则,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农业的、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方法,以及其它一切行之有效的生态学手段,把害虫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以下,以达到保护人畜健康和增产丰收的目的。

6.种:物种是自然界能够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他种群存在有生殖隔离的群体。

种占有一定的生态空间,拥有一定的基因遗传型和表现型,是生物进化和分类基本单元。

7.模式标本:当一个新种被描记发表时,作者必须指定一个或多个标本作为其模式,是学名的载体,称为模式标本。

8.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经过的一系列形态变化,叫变态。

二、绘图1.2.三、简答题1昆.虫纲地位:昆虫纲不仅是节肢动物门,也是整个动物界种类和数最多的一个纲。

特征:(1)体躯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2)头部有触角1对,复眼1对,单眼1~个3,口器附肢3对(上、下颚、下唇)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

(3)胸部具有3对胸足,有翅1~对2,是运动中心。

(4)腹部是内脏和生殖的中心,腹部末端有尾须和外生殖器。

(5)昆虫的一生还要经过一系列变态过程。

2休.眠和滞育的异同点停育包括休眠、滞育两种。

休眠: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后昆虫能马上恢复生长发育的生命活动停滞现象。

资源昆虫资料

资源昆虫资料

第一章总论一、资源昆虫的概念及其种类资源昆虫指那些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行为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的昆虫。

资源昆虫学就是研究资源昆虫的生命活动规律及其养殖、保护、利用的一门学科。

二、昆虫作为资源的优势1,世代周期短2,繁殖迅速3,食物转化率高4,数量庞大5,可再生三、资源昆虫学蓬勃发展的因素昆虫学生物化学营养学药剂学生物技术四、资源昆虫分类按其用途可划分为如下几类:工业原料用资源昆虫饲用、食用资源昆虫药用资源昆虫传粉资源昆虫观赏资源昆虫天敌资源昆虫功能性昆虫五、资源昆虫分级六、我国资源昆虫开发现状(名词解释)工业原料昆虫虫体产物可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昆虫,包括绢丝昆虫、白蜡虫、紫胶虫和五倍子蚜虫等。

食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异味、无毒副作用的昆虫。

饲料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腐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养殖成本低的昆虫,可作为其他经济动物的饲料或饲料填加剂。

如家蝇、黄粉虫等。

药用昆虫具有药用作用,可以治疗或协助治疗某种疾病,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的昆虫。

如冬虫夏草、斑蝥、九香虫、螳螂等。

观赏娱乐昆虫颜色鲜艳、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的一类昆虫。

如蝶类、甲虫、蟋蟀等。

天敌昆虫可寄生或捕食农林害虫,抑制害虫危害的昆虫。

如寄生蜂类。

传粉昆虫可为经济植物传粉、增产的昆虫。

如蜜蜂功能性昆虫用于遗传学、仿生学等科学研究的昆虫,如果蝇等七、资源昆虫学研究历史八、资源昆虫学的任务1.对古代文献、著作中资源昆虫名称的考证2.对传统资源昆虫种类的鉴定3.有效成份分析4.饲养繁殖和品种选育5.昆虫产品的加工和利用6.效益评价第二章工业原料用资源昆虫工业原料昆虫包括各种绢丝昆虫,如家蚕、柞蚕、天蚕、蓖麻蚕等,以及五倍子蚜虫、紫胶虫、白蜡虫、蜜蜂、没食子蜂、胭脂蚧等。

第一节绢丝昆虫绢丝昆虫指能吐丝结茧为人们所利用的昆虫。

一主要种类1 桑蚕Bombyx mori L眠性:指蚕一生中就眠脱皮的次数化性:蚕在一年内自然发生的世代数【养蚕技术】(二)蚕种催青为使解除滞育的蚕卵在预定日期整齐孵化,将蚕种保护在催青室,用一定温湿度、光照条件处理,称之为催青。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

1.复眼:位于昆虫头部的侧上方,常呈卵圆形、圆形或肾形,由1至多个小眼集合而成。

(复眼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对光的强度、波长、颜色等都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能分辨近处的物体,特别是运动着的物体,视觉的清晰度与小眼数目、大小有关。

)2.单眼:单眼也是视觉器官,但只能感受光的强弱与方向,不能分辨物体,也不能分辨颜色。

可分为背单眼和侧单眼。

3.胚后发育:昆虫自卵内孵出,到成虫羽化并达到性成熟的整个发育过程。

4.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特别是在胚后发育阶段经过的一系列形态变化,5.蜕皮:昆虫孵化出来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重新形成新表皮而将旧表皮脱去的过程。

6.虫龄:从孵化至第1次蜕皮前的幼虫称1龄幼虫,第1 次蜕皮后的幼虫称2龄幼虫,依此类推。

7.龄期:相邻两次蜕皮所经历的时间。

8.头壳指数:各龄间头壳宽度按一定几何级数增长,即各龄幼虫的头壳宽度之比为一常数,即:上一龄头壳宽/下一龄头壳宽=1.49.化蛹:完全变态的昆虫,幼虫在获取足够营养后从一个自由活动虫态变为一个不食不动虫态的过程10.羽化:完全变态的昆虫蜕去蛹壳或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蜕去末龄若虫的皮化为成虫的过程。

11.补充营养:幼虫期积累的营养不足,成虫羽化后生殖腺尚未成熟,需继续取食才能达到性成熟。

这种成虫为完成性成熟而进行的取食活动称补充营养。

恢复营养:12.性二型:同种昆虫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以外的其它外部形态的差异,即第二性征。

13.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间在大小、颜色、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甚至行为、功能不同的现象。

(如“社会性昆虫”)14.世代:昆虫从离开母体开始到性成熟并能产生后代为止称为一个世代。

15.生活史:昆虫在一定阶段的发育史。

16 年生活史:昆虫在1年中生活史,又称生活年史。

17 世代重叠:二化性和多化性昆虫由于发生期及产卵期较长,使前后世代明显重叠的现象。

18 世代交替:多化性昆虫在1年中若干世代间生殖方式和生活习性等有明显差异,两性生殖与孤雌生殖交替发生的现象。

资源昆虫学复习重点

资源昆虫学复习重点

1.昆虫资源与资源昆虫的区别昆虫资源,即指昆虫产物(分泌物、排泄物、内含物、劳动产物等)、昆虫行为或昆虫体本身,可以被食用、药用、生产、娱乐、加工等方式,可以被人类利用的资源资源昆虫:指那些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行为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的昆虫(前者着重于能够为人类带来经济价值的资源,后者着重于为带来经济价值而使用的昆虫)2.资源昆虫分级第一级资源昆虫:虫体本身或其产物满足人类的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的昆虫种类,如药用昆虫、饲用昆虫、食用昆虫、观赏昆虫第二级资源昆虫:必须通过作用于其他生物而对人类产生利益,如天敌昆虫、农作物传粉昆虫特殊资源昆虫:包括科学研究用昆虫、环境监测昆虫以及构成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今后作为生物工程重要基因库等特殊用途的昆虫种类狭义的资源昆虫主要指的是第一级资源昆虫和传粉昆虫3.资源昆虫有哪些种类和用途(1)药用昆虫(2)工业原料昆虫(3)绢丝昆虫(4)传粉昆虫(5)食用与饲用昆虫(6)天敌昆虫(7)观赏昆虫(8)环保昆虫(9)科学研究昆虫(10)法医昆虫药用昆虫:1.常见的药用昆虫有哪些?冬虫夏草(虫草蝙蝠蛾、蛹虫草)、斑蝥、地鳖虫、僵蚕、蚁狮、胡蜂、牛虻、蜣螂、洋虫、柞蚕、蝉脱、桑螵蛸、蟋蟀、九香虫、蚂蚁、蜜蜂2.可以人工养殖的药用昆虫有哪些?简述养殖技术3.谈谈冬虫夏草的“冬虫”与“夏草”的含义,简述冬虫夏草自然资源现状与现代最新开发利用技术本草备要:冬虫夏草,冬在土中,形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具化为草。

若不取,至冬复化为虫冬虫:僵虫菌核(幼虫尸体)夏草:冬虫夏草菌子实体狭义的冬虫夏草冬季高山草甸土中的蝙蝠蛾幼虫感染冬虫夏草菌,使幼虫僵化,夏季由僵虫头端抽生出棒状的子座而形成广义的冬虫夏草:凡是由虫草属真菌寄生并能产生子实体的菌物结合体都成为冬虫夏草4.举例说明虫菌复合体的药用价值5.举例说明昆虫药物与常见的中成药的关系绢丝昆虫:家蚕为鳞翅目蚕蛾科1.家蚕养殖的主要步骤有哪些?收蚁——饲养——上簇——采茧——羽化制种——催青2.目前已经形成规模化生产的绢丝昆虫有哪些?家蚕、柞蚕、蓖麻蚕、天蚕3.主要的家蚕病害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家蚕的病害可以分为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

昆虫学复习资料综合

昆虫学复习资料综合

昆虫学复习资料综合昆虫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体节:昆虫的体躯是由一系列的环节组成的,称为体节。

体段:初生分节:普通昆虫的幼期,相邻体节具环形凹陷,即节间褶,纵肌附着褶上,其体节相当于胚胎发育的真正体节,故称这种分节方式为初生分节。

次生分节:在成虫体壁的骨化过程中,相当于初生分节的节间褶也骨化了,里面形成前内脊,褶前一未经骨化的窄环,成为体节的分界,这种因体壁骨化而产生的分节方式称次生分节。

头式:昆虫口器的形状及其在头部着生的位置。

脉序:指翅脉在翅面上的分布形式。

纵脉、是从翅基部发出伸到翅边缘的脉,起始于脚气管的气管干的分支,是翅脉的主体。

横脉、是横列在纵脉间的短脉,起加固翅面的作用。

翅室:翅脉把翅面划分成的小区叫翅室。

开室:有一边没有翅脉而达翅缘的翅室叫开室。

闭室:当一翅室的各边均杯翅脉包围或仅基方于翅基本相通时,如此的翅室称闭室。

雌雄二型:同种的雌雄个体除了繁殖器官的结构差异和第2性征的别同外,在大小、颜XXX、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雌雄多型:同种昆虫同一性不的个体间在大小、颜群、结构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两性繁殖、孤雌繁殖:指一些昆虫的卵别通过受精而发育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多胚繁殖:是指1个卵内可产生两个或多个胚胎,并能发育成正常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胎生:一些昆虫能够从母体直截了当产出幼虫或若虫来。

这种繁殖办法叫胎生。

幼体繁殖:有少数昆虫在母体尚未达到成虫时期就举行繁殖,称为幼体繁殖。

胚后发育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过程中,特殊是在胚后发育时期要通过一系列的形态变化,昆虫的这种由幼虫期状态转变为成虫期状态的现象,称为变态。

增节变态:是昆虫纲中最原始的变态类型,其要紧变态特点是幼期与成虫期之间除躯体大小和性器官发育程度的差异外,腹部的节数随着脱皮次数的增加而增加。

原尾目表变态:也属于原始变态类型。

其变态特点是幼体与成虫之间除躯体大小、性器官发育程度及附肢节数等有所变化。

成虫期仍能接着脱皮。

资源昆虫学333

资源昆虫学333

阿波罗娟蝶的爱情非常专一,交配之后即在
尾部长出一个臀袋,防止再翅交尾。
娟蝶科
鳞翅目凤蝶科娟蝶亚科昆虫(Parnasiidae
Swainson) ,分布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山栖中型蝶类。翅薄半透明,后翅常有红色 或橙色斑,在叶间或垃圾堆中筑茧化蛹。
一、特征分布
中等大小的蝶类,体表密被长鳞毛,触角短,
三、生活习性
世界上第一只被保护的昆虫是什么?
阿波罗娟蝶:此蝶是最早列入CITES的昆虫,
是世界最早被列入保护的昆虫。分布在我国 新疆和欧洲大部分地区,是娟蝶科最大型的 种类。全翅乳白色半透明,有五至六块黑斑, 后翅中部和前翅各有一个围黑圈的红色眼斑, 甚为美丽。中国列为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是 精品蝴蝶。
端部膨大成棒状,下唇须短,棍棒状,翅面 多为白色或蜡黄色,翅近圆形,翅面鳞片较 少,半透明。前翅R脉4条,A脉两条,无横 屯脉,后翅臀脉一条无尾突 。三对足发达。 多数种类在高寒地带才能采到。
二、在我国的分布
在我国四川、青海、新疆、西藏、甘肃等高
山地 上,耐寒力强,有的在雪线上下紧贴地面飞 翔,行动缓慢,容易捕捉。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学复习资料
昆虫占据了动物界中最多的一类生物,已知种类超过100万种。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昆虫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帮助传播花粉、控制害虫和提供食物。

因此,对于昆虫学的学习和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1.昆虫学概述
昆虫学是研究昆虫的起源、发展、分类、生态、行为和生理等方面的学科。

昆虫是无脊椎动物,身体分为头、胸、和腹三部分。

它们的身体骨架为外骨骼,呼吸方式多样,有的为气管呼吸,有的是通过皮肤呼吸。

昆虫繁殖方式多样,包括卵生、胎生和卵生胎生混合等。

2.昆虫分类
昆虫的分类十分庞杂,以模式分类为主。

其大致可分为昆虫亚门、昆虫纲、昆虫目、昆虫科、昆虫属和昆虫种。

其中,昆虫科指的是一类有相同特征的昆虫,如蚂蚁科和蜜蜂科等。

3.昆虫生态学
昆虫在生态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能够对生态系统起到调节作用。

例如,蝴蝶和蜜蜂可以媒介花粉的传播,蚂蚁和蚯蚓可以帮助土壤通气和改善土壤结构。

4.昆虫行为学
昆虫的行为是非常丰富多样的。

它们能够通过声音、色彩和气味等方式进行通讯,并且在处理食物和寻找伴侣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智商。

5.昆虫病害
昆虫不仅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对人类造成一定的威胁。

例如,蚊子会传播疟疾和登革热等疾病,蚂蚁和白蚁会侵蚀建筑物,而柿子虫则会破坏果实。

总的来说,昆虫学作为生物学的重要学科,在生态学、农业、医学和环保等领域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想要更好地了解昆虫学的知识,不仅需要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同时也需要对其生态和行为特点有深入的了解。

昆虫学复习资料昆虫

昆虫学复习资料昆虫

昆虫学复习资料昆虫昆虫学复习资料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

它们以其独特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重要的生态功能而备受关注。

昆虫学作为一门科学,研究的是昆虫的分类、解剖、生理、生态、行为等方面的知识。

对于学习昆虫学的同学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昆虫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

一、昆虫的分类昆虫是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一类生物。

根据昆虫的外形、生活习性和解剖结构等特征,可以将其分为不同的目、科、属和种。

昆虫的分类是昆虫学的基础,掌握分类原理和分类特征对于学习昆虫学非常重要。

在复习时,可以通过制作分类表或者绘制分类树的方式来帮助记忆。

二、昆虫的解剖结构昆虫的解剖结构是昆虫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昆虫的解剖结构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昆虫的生理功能和行为习性。

昆虫的解剖结构包括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

头部有复眼、触角、口器等;胸部有三对足和两对翅膀;腹部则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生殖系统等。

在复习时,可以通过绘制昆虫的解剖图来加深记忆。

三、昆虫的生理功能昆虫的生理功能是昆虫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昆虫的生理功能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排泄、感觉和运动等方面。

昆虫的呼吸方式多样,有气管呼吸、气体交换呼吸等;循环系统则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消化系统包括口器、食道、胃和肠等;排泄则通过马氏管和腺体完成;感觉则通过复眼和触角等器官实现;运动则通过肌肉和关节的协调运动来实现。

了解昆虫的生理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四、昆虫的生态功能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参与了许多生态过程,如传粉、食物链的构建和有害生物的控制等。

昆虫的传粉作用是植物繁殖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吸食植物花蜜或捕食其他昆虫来实现。

昆虫还可以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通过捕食其他小型动物来维持生态平衡。

此外,昆虫还可以作为有害生物的天敌,控制害虫的数量,维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

(完整版)昆虫分类学复习重点

(完整版)昆虫分类学复习重点

《昆虫分类学》复习重点一、昆虫分类学的基本原理⒈生物学物种概念物种是自然界能够自由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并与其他种群存在生殖隔离,占有一定生态空间,拥有一定基因遗传型和表型的群体。

⒉分类单元(Taxon):分类工作中的客观单位,有特定的名称和分类特征。

如一个具体的属、一个具体的科、一个具体的目等。

分类阶元(Category):各分类单元按等级排列的分类体系(hierarchy)。

在分类学中有7个基本的分类阶元,包括:界、门、纲、目、科、属、种。

⒊超/总科-oidea科-idae亚科-inae族-ini亚族-ina⒋亚种:由于地理隔离,不同种群间基因交流降低,各自向不同方向演化,有相当大的趋异,而不存在生殖隔离或生殖隔离不完善,因而又称地理亚种。

⒌双名(binomen):用于种级单元的命名。

昆虫的种名(种的学名)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即属名+种本名,第1个词是属名,第2个词为种名,故谓“双名”法。

⒍⑴种、亚种的载名模式是具体模式标本(type specimen)。

属、亚属的载名模式为模式种;科、亚科、总科的载名模式为模式属;目和纲无模式。

描述新种时,必须指定1或多个标本作为模式标本。

⑵正模标本(holotype) :在原始描记发表时,由原始描记的作者所指定或示意作为“模式标本”的单个标本,或在写作原始描记时所知的唯一标本。

副模标本(paratype) :正模标本以外的模式标本,作者在写原始描记时曾经查看过,并经指定为此项模式标本。

或者明确说明是原始描记时所依据的标本。

配模标本(allotype) :与正模标本相对性别的任一个副模标本。

⒎⑴可用名Available name符合法规规定的命名格式,但不一定是有效的名称,因为还可能存在同物异名和异物同名关系,可用名必须符合以下几点:①必须符合双名法;②必须由拉丁文字或已拉丁化的文字;③必须是已经在正式出版物上发表的名称;④近代发表的新种,新亚种的名称,必须有相应的描述,鉴别特征,并说明模式标本的存放处,否则称其为“裸名”——无效。

昆虫学复习材料(最终版)

昆虫学复习材料(最终版)

红笔为补充部分昆虫学(仅供参考)名词解释1.孵化:昆虫的胚胎发育结束后,幼虫破卵壳而出的过程叫孵化。

2.羽化:昆虫从若虫或蛹脱皮变为成虫的过程叫做羽化。

3.虫龄(instar):由卵孵化出来到第一次脱皮以前的幼虫叫第一龄幼虫;经第一次脱皮后的幼虫叫第二龄幼虫。

以后每脱一次皮就增加1龄,即虫龄=脱皮次数+1。

4.龄期(stadium):在相邻两次脱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叫龄期。

5.渐变态:发育过程中可明显区分为卵、幼虫和成虫3个阶段,幼虫随着虫龄的增长而逐渐近似于成虫,而且成虫、幼虫生活环境和习性也相同。

是不完全变态中的一个类型。

6.全变态:发育过程经过4个虫态:卵—幼虫—蛹—成虫。

幼虫与成虫在形态及习性相差很大或完全不同。

7.变态:昆虫从卵孵化出幼虫一直到羽化为成虫的发育过程中,一般需经过一系列形态上的内部器官的变化,致使成虫和幼虫显著的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变态。

8.雌雄二型现象:昆虫的雌雄两性除生殖器官不一样外,其他特征也存在很大落差,这种现象称为雌雄二型。

9.多型现象:有一些昆虫,同一个种中,却存在着两种以上类型的个体,这种现象叫多型现象。

如:蜜蜂、白蚁、蚂蚁;稻飞虱长翅型和短翅型。

10.世代:昆虫由脱离母体(卵或幼虫)到成虫性成熟的个体发育史叫一个世代,简称一代。

11.趋性:趋性是指昆虫对某种刺激所表现出来的定向活动。

12.趋光性是指大多数夜出性的昆虫对短波光有强烈的趋性。

我们常用黑光灯进行诱集;蚜虫对黄色的光有趋性,所以在菜田中可用黄板进行诱杀。

13.趋化性:昆虫对某种化学物质具有趋性。

如性诱性应用;毒饵诱剂等。

14.食性:昆虫取食的习性叫食性。

15.单食性:只能在一种植物上或者与它亲缘关系很近的几个种上取食的昆虫,例如梨大食心虫,只在梨属的植物上取食为害,绿豆象只为害绿豆,豌豆象只为害豌豆等。

16.寡食性:只在一科植物上取食的昆虫,如小菜蛾只在十字花科不同属的植物上生活。

17.肉食性:以其它动物为食物的昆虫,如:瓢虫、草蛉、各种寄生蜂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绪论工业昆虫资源昆虫:指其产物如分泌物、排泄物、内含物等,或虫体本身可为人类所利用,有一定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

(P1)资源昆虫学:研究资源昆虫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保护、养殖和利用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资源昆虫的特点:(1)世代周期短;(2)繁殖迅速;(3)食物转化率高;(4)整体生物量大。

资源昆虫种类:1.工业原料昆虫:虫体产物可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昆虫,包括家蚕、天蚕、绢丝昆虫、白蜡虫、紫胶虫和五倍子蚜虫等。

2.药用昆虫:包括蟑螂、螳螂、虫草、蚂蚁等。

3.食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异味、无毒副作用的昆虫。

如蝗虫、蚕蛹等。

4.饲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腐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养殖成本低的昆虫,可作为其他经济动物的饲料或饲料填加剂。

如家蝇、黄粉虫等。

5.鉴赏昆虫:颜色鲜艳、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的一类昆虫。

如蝶类、甲虫、蟋蟀等。

6.传份昆虫:可为经济植物传粉、增产的昆虫。

如蜜蜂。

7.天敌昆虫:可寄生或捕食农林害虫,抑制害虫危害的昆虫。

如寄生蜂类、捕食性天敌(瓢虫、草蛉、蜻蜓)等。

8.环境监测型资源昆虫:能协助监测环境质量、处理垃圾等废物的一类昆虫,如可用水生昆虫监测水质,用蜣螂处理垃圾等。

9.生物技术研究用资源昆虫:用于遗传学、仿生学等科学研究的昆虫,如果蝇等。

工业资源昆虫:指那些已大批量地进行工厂化产品加工加工的原料昆虫、或是其产物可进行大批量共产化产品加工的昆虫。

工业资源昆虫种类:1.产丝昆虫:能够吐丝结茧、且茧可被人类用于缫丝织绸的昆虫称为产丝昆虫。

如家蚕、天蚕等2.产胶产蜡昆虫:某些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成若虫能分泌胶质或蜡质产物,这些产物也是工业原料之一,这类昆虫就称为产胶产蜡昆虫。

如紫胶虫、白蜡虫等。

3.产单宁、色素类昆虫:某些昆虫寄生在植物叶片上形成外壳富含单宁的虫瘿、而某些昆虫体内含有胭脂色素、洋红色素等,因此可将其作为工业原料提取单宁或色素类等物质,这类昆虫也就称为产单宁、色素类昆虫。

如五倍子蚜虫、胭脂蚧等。

家蚕分类阶元:鳞翅目蚕蛾科作用:能够吐丝结茧、且茧可被人类用于缫丝织绸取食:由于人工的长期驯化,家蚕成为基本上靠桑叶作饲料的寡食性昆虫。

家蚕形态特征:幼虫:长圆筒形,由头、胸、腹3部分构成。

头部外包灰褐色骨质头壳,胸部3个环节各蛹:蛹体分头、胸、腹3部分。

雌蛹腹部大而末端钝圆,第8腹节腹面正中线上有1条纵线;雄蛹腹部小而末端尖,在第9腹节腹面中央有1褐色小点。

雌蛹腹部肥大,在第8腹节腹面的正中线上,有一条X状弧线线,雄蛹在第8、9腹节腹面正中线的交界处,有一小点。

成虫:全身被覆白色鳞片,头部两侧有1对复眼和1对具触觉和嗅觉的双栉状触角,口器已退化。

胸部前、中、后3个胸节腹面各有1对胸足,中胸和后胸背面各有1对翅。

腹部雌蛾7节,雄蛾8节。

雄蛾外生殖器由幼虫的第9、10腹节变成,雌蛾的外生殖器由第8、9、10腹节变成。

卵:椭圆形略扁平,一端稍钝,另一端稍尖,尖端有卵孔,为受精孔道。

卵面中央出现凹陷,称卵涡。

正常卵的卵涡椭圆形,死卵呈三角形。

卵壳表面有凹凸不平呈多角形的卵纹,还有无数针状呼吸气孔。

蚕茧分类:按茧色分为白茧、黄茧。

限性蚕种:根据幼虫的斑纹,可分为花蚕和白蚕品种,或雌性为花蚕、雄性为白蚕的所谓限性蚕种。

化性:家蚕在自然条件下一年内发生世代数多少的特性,称为化性。

由遗传性状决定。

眠性:蜕皮次数的特性称眠性,受遗传控制饲养过程:准备工作—催青—收蚁蚕—小蚕共育—大蚕饲育—上蔟—采茧催青:将解除滞育的卵保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使胚子能顺利地按预定的日期孵化的过程称为催青。

解除滞育卵的滞育。

紫胶虫形态:卵:圆形,紫红色,卵壳薄而透明,一般0.4-0.6mm。

幼虫:刚孵化的幼虫似船形。

一龄幼虫雌雄两性一般难以区分,体节明显,分头、胸、腹三部分。

头部在虫体前端,有单眼、触角各一对,口针一个。

胸部分三节,有胸足3对,气门两对,腹板一对。

前气门位于中胸,较大;后气门在后胸,较小。

腹板上有蜡腺,分泌白色蜡丝。

腹部八节,狭长,末端有肛门一个,肛门四周肛板上有6根肛环刚毛和两根细长的臀瓣刚毛。

二龄幼虫虫体较一龄肥大,长0.9mm,宽0.4mm,头、胸、腹区分不明显。

单眼和臀瓣刚毛消失,触角和足均已退化,肛环刚毛从一龄时的6根增加到10根。

二龄中期和后期,雌雄个体可以用肉眼区分。

雌虫体型较粗短,腹部第三节有背突。

雄虫体形似长筒形,颜色比雌虫更鲜红,没有背突。

三龄幼虫只有雌虫才出现三龄,虫体更肥大,长约1.2mm,宽0.8mm,背突明显。

蛹:前蛹为雄虫独有。

长约1.1mm,宽约0.6mm。

口器退化,出现触角和胸足的雏形,透明,短小,不分节。

腹部末端肛门消失,有一个阳茎鞘突。

有翅型具有一对透明的翅芽。

真蛹亦为雄虫所独有。

长1.1~1.8mm,宽0.4~0.5mm,一般较前蛹粗短。

但触角与胸足显著伸长,而且分节比较明显,阳茎鞘角质化,淡黄色。

有翅型具有一对大翅芽。

成虫:雌成虫体形差异较大,有囊形、近球形、纺锤形等。

一般长约4.3mm,宽约2.6mm,分节不明显。

头部有口器一个,口器前后各有口突一对。

有单眼两对,触角一对。

胸部有足三对。

胸部有前气门和后气门各一对。

前气门位于中胸腹板下方,较大。

后气门位于后胸,较小。

前气门上方有一腹板突起,上生一骨化板叫膊板。

板上面着生蜡丝,叫膊板蜡丝。

腹部第三节上即原来背突的地方长出一根背刺,这是雌成虫的重要特征。

腹部末端三节延长成管状,称为肛锥,有肛门和生殖孔各一个。

肛门周围有肛环缨和10根肛环刚毛。

雄成虫分有翅型和无翅型两种。

无翅型无翅,体长约1.4mm,宽约0.4mm,比有翅型略小。

有翅型在中胸着生一对膜质翅,一般体长约1.7mm,宽0.6mm。

有翅或无翅型成虫均为紫红色,头、胸、腹分界明显。

腹部末端有阳茎鞘一个和两根细长的白蜡丝。

紫胶虫主要生活习性:孵化、涌散、固定、泌胶、泌蜡、蜜露、羽化、交尾、产卵、繁殖涌散:若虫孵化后爬至母体胶壳四处扩散觅食的现象固定:涌散后的若虫选择适宜的枝条,插入口针,定居取食,不再移动称为固定。

泌蜡:紫胶虫从从体壁中的蜡腺中分泌出来,成白色丝状。

泌胶:紫胶虫幼虫在寄主树枝条的适宜部位固定取食后,便从胶腺中把胶质分泌出来。

白蜡虫形态:定叶:雌若虫离开母壳后在枝间往返爬行寻找向阳的叶片定栖即“游杆”,当在1~2天内固定于叶脉处取食即“定叶”。

定杆:雄虫定叶约15d后蜕皮进入2龄,再爬至附近的2~3年生枝条的下侧或背阴面,头向上尾向下以此排列固定取食即“定杆”。

五倍子概念:五倍子蚜虫寄生在漆树科漆树属盐肤木类植物复叶上所形成的虫瘿。

种类:角倍类(包括角倍、圆角倍、倍蛋,倍子表面有不规则状突起)、肚倍类(包括枣铁倍蛋铁倍等,无不规则突起)、倍花类(包括倍花、红倍花、周氏倍花、铁倍花,倍子从基部就产生叉状分支、整体呈花状)寄主植物:角倍类寄主盐肤木,肚倍类寄主红麸杨、青麸杨,倍花类寄主红麸杨、青麸杨、盐肤木药用昆虫药用昆虫:药用昆虫指身体的全部或局部或其衍生物、分泌物、病理产物等可以入药的昆虫,它们所产生的药物统称为昆虫类中药冬虫夏草是特指仅分布于我国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高寒草甸地带的中华虫草菌Cordyceps sienesis (Berkeley) Saccardo 寄生于蝠蛾属Hepialus sp.幼虫后,形成的虫、菌结合体。

冬虫夏草的药用价值:在临床上常用于:肾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病毒性心肌炎,消化系统疾病,肝病,肺癌、食道癌、胃癌和前列腺癌等疾病。

冬虫夏草还是卫生部批准药食两用的药材,所以近年来在国内外广泛应用于食疗方面,并享有极高的声誉。

冬虫夏草仅分布于中国,数百年来我国和亚洲人民视为与天然人参、鹿茸相媲美的名贵滋补中药材,享有极高的声誉。

药性作用温和,比其他种类的滋补品更具有广泛的药用和食用性,长期以来是我国既可药用又可食用的高级滋补品,并且一年四季都可食用,对老、少、病、弱、虚者皆宜服用,无任何毒、副作用随着国内外医学的发展和中药学在全世界逐步普及,近年来发现冬虫夏草的功用效果越来越广泛。

目前越来越引起国内外药学界和生物学界研究者的重视,有关研究报道大量增加。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的形态分类属于昆虫纲、鳞翅目、蝙蝠蛾总科、蝙蝠蛾科、蝠蛾属Hepialus。

目前,在青藏高原及边缘地区已发现中国特有的冬虫夏草菌寄主昆虫37种。

形态特征:成虫中等大小,头较小,上、下颚退化,口吻短小,下唇极小或者看不见,部分已完全退化;成虫不取食;触角极短,不及胸节长,多为丝状,稀有齿状或栉齿状;前胸发达,与中胸后胸相等;翅广阔,翅脉型属同脉类,前翅多有十分明显的翅轭,后翅无翅轭。

前翅多数种类有颜色较暗的斑纹,后翅无斑纹。

雌娥有2个生殖孔。

雄性生殖器的抱器瓣、背兜、囊形突原始而简单成虫在黄昏至上半夜飞行活动。

老熟幼虫体长38-45mm;体乳白色至乳黄色,弯曲。

头棕色至褐色,额高与冠缝等长,呈等边三角形,额缝弯曲;上唇缺口浅而小,仅为上唇高的1/10。

气门新月形;腹足4对,臀足l对。

冬虫夏草菌的形态分类冬虫夏草真菌隶属于真菌界,真菌门,子囊菌亚门,子囊菌纲,肉座菌目,麦角菌科,虫草属,中华虫草菌(以下称: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eley) Saccardo。

冬虫夏草菌子座单个,少有2-4个,从蝠蛾幼虫的头顶端蜕裂线长出,长4-16cm,基部粗1.5-6mm,呈棒形,直立或稍弯曲,棕褐色,光滑、带有不明显的纵纹。

顶端有l-8mm长的尖细部,十分光滑,为不孕端(与其他种类虫草形态上的明显不同之处);不孕端下面紧接部分比其他部位粗大,颜色较深,粗3.0-6.5mm,长5-14mm,为可孕部位,是冬虫夏草菌的子囊孢子生长部位,表面粗糙和凹凸不平,着生子囊壳。

子座的横切面实心,外缘棕黄色,内层粉白色。

干燥后横切子座为空心,子囊壳呈椭圆形,400-580μm×140-285μm,子囊长柱形,100-250μm×10-15μm,顶端有帽状部,子囊孢子绒状,纵列于子囊中,孢子为l-4个,有多个横隔,8-240μm×4-5.8μm。

蛹草的形态特征柞蚕蛹虫草(Antherea prnyi)生长旺盛,多数子座丛生,多达10-20个,少数单生。

子座长2-10cm,粗1.2-4.5mm,橙黄色,子座顶端有许多乳头状突起的子囊壳,外露。

桑蚕蛹虫草(Bombyx mori) 亦是多数子座丛生,少数单生。

子座长2-5cm,粗0.5-0.9mm。

地鳖虫的分类地位地鳖虫又称土鳖虫、地乌龟、簸箕虫等,蜚蠊目。

入药的地鳖虫主要有三种:蜚蠊科(Cordiidae):中华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 冀地鳖Polyphaga plancyi Bolivar姬蠊科(Phyllodromiidae):金边地鳖(东方后片蠊)Opisthoplatia orientalis Bur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