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一部分知识梳理1、国内:⑴农奴制导致农奴起义不断;⑵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但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西欧主要国家;⑶新思潮涌动(认识到农奴制是俄国发展的障碍);2、根本原因——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受落后的农奴制度的阻碍3、直接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激化了国内社会矛盾。
“二一九法令”1、政治上,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2、经济上,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但要交付赎金,承担临时义务。
3、组织上,加强村社制度。
4、时间安排:赎买前另设两年过渡期。
三、性质和地位1、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2、地位: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1⑴废除了农奴制,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推动了俄国社会的发展,是一次历史的进步。
⑵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⑶在经济近代化的同时,也推动了政治体制、司法制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
①政治体制方面: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②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改革,进行无等级审判,还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③军事方面:缩短服兵役的期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④教育上: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2⑴不彻底性: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
⑵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⑶欺骗性: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不足以维持生计,重新再受盘剥。
第一部分练习与思考1、阅读下列材料并请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
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1)指出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与图三之间的关系。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试结合1861年改革的内容分析及其原因。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专题五俄国农奴制改革班级姓名[课标要求]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二、目的1.根本目的:维护沙皇专制统治;2.直接目的: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大国威望;四、改革的性质(特点):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五、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改革委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自由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道路;2.政治近代化: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有利于政治民主花;司法改革建立近代司法制度,有利于法制化的发展;3.军事近代化: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缩短服兵役的期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加强对军官的培训等,有利于军事近代化。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方法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同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差距,变革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俄国出现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合作探究一材料一: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奴永远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法律大全材料二: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制成的粥。
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俄国农奴的处境。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农奴制度对俄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合作探究二材料二:俄国95%的士兵使用的是射程只有西方军队射程三分之一的步枪。
英法已拥有蒸气机军舰几百艘,俄国黑海舰队多数为帆船。
请回答:1.两则材料有何内在联系?2.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俄国败给英法从本质上说明了什么?合作探究三材料一马克思在一篇论文《战争问题》中指出:“沙皇的这样大的一个帝国只有一个港口作为出海口,而且这个港口又是位于半年不能通航、半年容易遭到英国人进攻的海上,这种情况使沙皇感到不满和恼火,因此,他极力想实现他的先人的计划——开辟一条通向地中海的出路。
俄国1861农奴制改革
俄国1861农奴制改革你知道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吗?想了解农奴制改革是怎样的吗?下面是店铺分享的俄国1861农奴制改革,一起来看看吧。
俄国1861农奴制改革农奴制的基本简介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
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早在11~12世纪,在基辅罗斯时代,王公、大贵族拥有大量世袭领地,强迫穷人服劳役。
14~15世纪,莫斯科公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度发展起来,越来越多的农民陷于被奴役的地位。
俄国农奴制度的确定1497年,《伊凡三世法典》规定,只有在晚秋的尤里节(俄历11月26日)前后各一星期,农民才能由一个主人转到另一个主人。
封建农奴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确立。
1581年,伊凡四世(雷帝)为保证地主拥有劳动力,实行禁年,剥夺农民在尤里节前后的出走权。
1592~1593年,沙皇政府在全国实行土地和户口登记。
凡记入地主名下的农民便成为农奴,自由人只要替他人做工达6个月以上便沦为奴仆。
1597年,沙皇下诏规定地主有权追捕逃亡期未满5年的农民,农民更加牢固地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
17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正式确立。
当时,农民分为地主农民、宫廷农民和国有农民3种。
地主农民受压迫最深,既要为地主服劳役,又要向地主奉献各种农副产品,逐步失去了人身自由。
宫廷农民从属于沙皇宫廷,专门供给沙皇必需品。
国有农民不直接依附封建主,但要受封建国家的残酷剥削,担负着繁重的贡税和各种无偿的劳役。
1607年颁布的法典规定,地主追捕逃亡农民的期限从5年延长到15年,收容逃亡农民者要受罚款处分,窝藏逃亡农民者要被追究。
1649年,《法律大全》明确宣布地主有权以1626年编纂的土地财产登记簿或1646~1647年的人口调查表为依据,无限期地追捕逃亡者,所有逃亡农民不论逃亡时间多久,都要连同他们的家庭、财产一起返回并定居在原来的地主领地里。
186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巩固练习 A、进行平缓的改革 B、农民有条件的获得解放 C、农奴“赎买”份地 3、对于农奴制,赫尔岑等知识分 子的态度是: • D、农民无条件的获得土地
• • • •
• 4、俄国知识分子在克里米亚战争前说:我们不是 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导致引文所说“失败” 的根源在于( ) • A、俄国盲目自大 B、俄国的农奴制 • C、俄国的对外扩张 D、西方国家完成现代化 • 5、俄国克里米亚战争战败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不包 括( ) • A、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 B、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失败 • C、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 D、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6、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7、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 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 农民。”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 A.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维护封建生产方式 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3.局限性:
不彻底性: A.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仍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B.农民仍受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很大 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掠夺性:赎金高于地价几倍,“解放”后 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地 主的盘剥和奴役
1。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木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2。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B。是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 C.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由于赎金太高,农奴没有得到份地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C 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前欧 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
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2
战争本身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对国家的
经济民生造成重创,农民生活更加贫困,因此激起更人的 反抗起义。俄国在战争中失败,失去了许多权利,国际地 位落千丈,国内反封建反农奴制的思潮更加汹涌澎湃。而 在萧条与混乱中,政府对农民运动的镇压、地主对农民的 勒索有增无减,导致战后俄国围内矛盾进一步加剧。
政治:农奴制导致阶级矛盾的激化,使沙 皇专制统治受到严重威胁。
年代 1801年~1810年 1811年~1820年 1821年~1830年 1831年~1840年 1841年~1850年 1850年~1860年
农民骚动 83次 124次 156次 143次 351次 591次
改革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情况: 1804年,俄国拥有16名以上工人的手工工场 1200家,50年代后期增加到2800家。工人也增加 了,1804年为22.5万人,1860年达到86万人。在 这同时,农奴制工人在1804年占工人总数的48%, 1825年为54%,1860年达到87%。不过,在各个 不同的生产部门中,资本主义关系发展的情况是不相 同的。
军事: 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际地位下降,国内 矛盾激化(导火线)
1、原因: 俄国、英法 2、时间、双方: 1853-1856 俄VS英、法、奥 3、性质: 俄、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4、败因: 封建农奴制落后于资本主义制度 5、影响:
(1)使俄国的国际地位急剧下降; (丧失了欧洲大陆霸主的地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 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 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奴制改革的背景
①政治上,农奴制使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主要)。
②经济上,农奴制使俄国资本主义缓慢发展,与西欧国家差距很大(根本)
③思想上,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斗争与新思潮。
④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直接)。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
①外部原因——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促使俄国进行改革。
②内部原因——俄国内部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资产阶级政治力量的积累、要求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强烈民族愿望。
六、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影响
①促进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推动了政治、司法、军事、教育等方面的近代化,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e落后的政治体制严重地阻挠经济体制的彻底解体和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七、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
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统治方法开始传入俄国,俄国人看到了俄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变革愿望强烈,出现思想观念的近代化
③不彻底性: 牲农民利益发展资本主义,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响
b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c资本主义经济掌握,仍是封建君主专制
②土地仍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赎买一块份地。农民除了要交付赎金,还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③加强了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管理。
④司法改革:全面建立近代司法体系,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
⑤建立西式军事管理体系
⑥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五、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成功原因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1600
产值(千卢 布) 7954 51937
42000
材料二: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生铁产量增加了2 倍,钢产量和棉纺织业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增加超 过了19倍,石油产量增加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整个 工业产量增加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 这些数据材料给我们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说明 了什么问题?有何历史原因?
请看书思考:‚解放‛法令的 颁布和实施, 是农民想要的解放吗? 政府给农民的解放是怎样的?
俄罗斯的一个农民家庭Fra bibliotek农奴向沙皇欢呼
农民的要求: 从地主的土地上解脱出来, 不再依附于地主,有自己 的土地,经济独立,拥有 自己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 料
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 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 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万岁’!‘万岁’ !直到激动的人群追着他的马车跑过去,沙皇都 没有露面。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 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有天生的好脾 气,天性淳良;受奴役的所有迹象都已经消逝得 无影无踪,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象一个 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
1905年革命
为什么俄国推行了 改革,却最终走向了革 命?
1861年改革不彻底,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激 化了阶级矛盾。但1861年 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 展,为1905年革命奠定了 阶级和经济基础。
改革后俄国的历史任务 是什么?
如何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如何扫除农奴制残余
世界各国近代化的多样性:
1.英国、 法国、 美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近代化
1861年农奴制改革 “ 实际上是对农民进 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 一连串的侮辱。” ——列宁
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点
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点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罗斯帝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
十九世纪中叶,俄国还顽固保存着野蛮落后的农奴制。
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高中历史俄国农奴制改革知识1(一)时间:十九世纪中后期。
(二)地域:俄国(三)历史背景(或原因):①十九世纪中叶农奴制的存在激化了俄国的阶级矛盾,农奴反抗、农民暴动不断威胁着沙皇的统治。
②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俄国经济远落后于西欧。
③社会上出现主张解放农奴,发展资本主义的新思潮;④革命民主主义者准备推翻沙皇封建统治。
⑤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统治者认识到必须进行改革。
(四)主要内容:①“二一九法令”使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并且享有公民权。
②规定土地仍归地主所有,但是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农民要缴纳赎金,还需要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③农民获得份地时,首先必须以现金形式支付赎金的20%至25%。
剩余部分必须在之后的49年内还本付息,才能拥有土地的合法权利。
④为了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法令规定由村社负责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
农民付清赎金后,经村社同意才能离开。
另外在1861年之后,亚历山大二世在政治、司法、教育、军事方面也做了一些改革。
(五)历史作用:①经济上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改革之后工厂、工人数量增加一倍多。
②政治上沙皇专制政权逐渐转变为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③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改革使俄国的生产关系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向资本主义的过渡。
④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的发展,并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六)成败原因分析:(成功)①改革有掌握实权的沙皇的领导。
②改革的措施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顺应了历史潮流。
③改革取得了俄国最广大的农奴的支持。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总之,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展 的重要转折点。
五、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经济近代化 政治近代化
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 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司法近代化 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改革司法机关 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 思想近代化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沙皇的抉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 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 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 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进步性: 1)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2)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总之,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 展的重要转折点。
1)不彻底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局限性:
(沙皇专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仍无权)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 4)落后性:形成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
进步性
农奴获得人 身自由—— 自由劳动力
局限性
仅是法律上的自 由,仍受限制。
经济
农民可以得到 一块份地,但 必须高价赎买
为资义发展 需高价赎买,数量 提供了必要 少且贫瘠,是对农 资本和市场 民的残酷掠夺。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新)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严峻的国内外形势 国内背景:局势动荡不安; 国外背景:国际地位下降。
一、改革的酝酿 1.改革的背景:
化解统治危机,巩固统治, 2.目的: 重振大国威望 3.特点: 缓慢而又谨慎
原因: 改革触及封建地主阶级利益,阻力大; 借鉴以前改革失败的经验教训。
小块 土地
简单 农具
农奴
自给 自足
资本 雇佣 进入 规模化 机械化 主义 劳动力 市场 生产 生产 农业
二、政治的缓慢变革
①政治体制: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建 立了富农工商业资产阶级可以进入的自治 机构;(实际权力仍然掌握在行政官僚手里) ②司法制度:废除按等级审判制度,建立陪 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在农村仍按照旧制度审理案件) ③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化的 军事管理体制 ④教育: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 引进西方书籍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二一九法令(解放法令)
⑴政治上: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
(2)经济上: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但必须出高价赎买 (3)组织上:强化村社对农民的管理
三、进步与局限 1.进步性:
性质: 封建地主主持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作用: ①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利于工业革命 的发展;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 乃至经济的发展; ③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 本主义的发展(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 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
“解放者 ——亚历山大二世”
遇刺者 ——亚历山大二世
(三)沙皇遇刺
改革后俄国 的历史任务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扫除农奴制残余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改革的进步与局限
性质: 具有明显的资产阶级性质 地位: 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是俄国 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作用: 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扩大了资本主义发展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提高 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 展,有利于工业革命的扩展。 局限性:不彻底性(自上而下,封建残余)、掠夺性 (赎金)、欺骗性(贫瘠的土地)
二、农奴制改革内容:
1861年3月3日(俄历2月19日),沙皇 签署了“二一九法令”(包括《1861年 2月19日宣言》和《关于脱离农奴依附 关系的农民法令》)。 3月5日,正式颁布“宣言”和“法令”。
“二一九法令”内容
• ①政治上: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 • ②经济上:土地仍旧归地主所有,农民可
美国
战争
1861年爆发南北
日本
明治维新
法国 德国
1860《中法北京 条约》 1875年宪法 1871年普法战争
总之,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 革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 转折点!
谢谢!
三、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2.政治的缓慢变革
A.政治体制:参照西方代议制建立地方和 城市自治机构(1864 省 县 自治会议和 自治局;1870 城市 杜马和自治局)
B.司法体制: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改革 (陪审制度、律师制度,公开审判)
三、农奴制改革与俄国的近代化
2.政治的缓慢变革 C.军事制度改革(缩短服役年限,实行普 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 体系,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 D.教育改革(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 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
高中历史: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高中历史: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改革背景
(1)内忧
①政治: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②经济: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
③思想: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十二月党人反对沙皇封建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2)外患: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
2.内容
(1)政治: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2)经济: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
(3)组织: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3.改革影响
(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三、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遇刺:
推翻沙皇专制制度 改革后
俄国历 史任务
反 封 建
扫除农奴制残余
——俄国面临着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俄国面临着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 俄国面临着反封建的
⑴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对于战争的结局,俄国的西欧派早就作出这样的预言: 对于战争的结局,俄国的西欧派早就作出这样的预言: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⑵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四、军事上: 军事上: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使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农奴制危机, 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加剧了农奴制危机, 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主观上): 五、统治阶级(主观上 : 统治阶级 主观上
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农奴制改革势在必行
十二月党人和革命民主主义者(知识分子激进派 ) 十二月党人和革命民主主义者 知识分子激进派 反对沙皇专制, 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一、改革的酝酿 改革前社会矛盾焦点: 1、改革前社会矛盾焦点: 农奴制存废问题 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 缓和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改革主要目的: 2、改革主要目的: 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 根本目的: 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酝酿改革: 3、酝酿改革: 让报纸公开讨 论,以舆论力 量化解阻力 成立秘密委 员会讨论解 放农奴问题
第2课 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课 “显然,你们已经意识到 显然, 显然 了,现在的农奴制不可能一 成不变。 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 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 废除要好得多” 废除要好得多” ——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
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 “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 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
问题探究一
俄国的农奴制
认识 1
政治上: 政治上:俄国农奴制激化了阶 级矛盾。 级矛盾。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
没有人身自由; 政治: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 政治:受压迫 没有人身自由 生活贫困不堪。 经济: 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 经济: 受剥削 生活贫困不堪。
19世纪上半期农民骚动 19世纪上半期农民骚动
年代 1801年 1810年 1801年~1810年 1811年~1820年 1811年 1820年 1821年 1830年 1821年~1830年 1831年 1840年 1831年~1840年 1841年 1850年 1841年~1850年 1850年 1861年 1850年~1861年 农民起义 83次 83次 124次 124次 156次 156次 143次 143次 351次 351次 591次 591次
1.双方: 俄国-----英国、法国、 1.双方: 俄国-----英国、法国、土耳其 双方 -----英国 在克里米亚战争中 2.起因 起因: 2.起因: 俄国军队惨遭失败
的原因有哪些? 的原因有哪些? (1)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攫取更多的土地 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 (2)转移国内矛盾 直接原因:俄国武器装备落后, 直接原因:俄国武器装备落后,弹药粮食供应 (3)俄国入侵土耳其侵犯了英法在土耳其的利益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 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 不足,作战准备不充分,军心不齐; 不足,作战准备不充分,军心不齐; 3.战败原因 间接原因:战争期间国内农民运动高涨, 战败原因: 3.战败原因: 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 威胁 间接原因:战争期间国内农民运动高涨,” 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 俄国后方,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俄国后方,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落后的农奴制 4.影响 影响: 4.影响: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条件:要交付赎金,赎金高于当时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承担各种临时义务 服从地主关于份地的决定
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
(3)解放后的农民仍归“村社”管理
农民在庄园听贵族宣读“二一九法令”
这幅图描绘了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被地主宣布“解放” 的农民伏在地上吻自己主人脚面的场面,它表现了这次改革是 由农奴主实施,而农民只能被动地接受“恩赐”的情况。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亚历山大二世上台后面临着及其严峻的形势。他意 识到,只有通过改革,废除农奴制,才能化解日益激化 的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当时俄国资产阶级十分软弱,对沙皇政府有较大的依赖 性;无产阶级也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
二、自上而下解放农奴(1861年改革的内容)
(1)农奴生活困苦,无力购买商品因而国内市场狭小 (2)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造成俄国工场手工业缺少自由劳动力 (3)大量的原料出口,造成了工业原料的缺乏
劳动力 农奴人身不自由,缺乏自由劳动力
市场 资金 技术 环境
剥削严重,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窄 国际竞争力弱,国际市场狭窄 经济水平低,缺乏工业投资 技术水平低,处于手工工场阶段 农民起义频发,社会动荡
阻碍俄国工业的发展
农奴制自身了出现危机
农奴制造成俄国的落后
废除 农奴 制
一、19世纪中叶的俄国(改革的历史背景)
1.农奴制的发展及其危机 2.步履维艰的俄国工业发展
封建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新思潮的涌动
(1)十二月党人起义 (2)民主改革和革命思想的产生、传播
号召俄 国一切 进步力 量为农 民解放 和实现 民主而 斗争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是什么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是什么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是什么俄国农奴制改革又称俄国1861年改革,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推行的社会改革。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意义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但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它是对农民的一场掠夺(1)1861年改革,是沙皇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2)废除农奴制度,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快了其发展的步伐(3)这次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农奴制残余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资本主义的发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人口的普遍增加,对商品粮的需求量迅速增加。
十九世纪四十.五十年代,俄国粮食的平均产量为2亿5千万俄担,其中在国外销售的商品粮食为5千万俄担,占产量的20%。
这就有力地刺激了商品粮的生产。
列宁指出:“地主为出卖而生产粮食(这种生产在农奴制后期特别发达),这是旧制度崩溃的先声。
”但是,俄国粮食的生产远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为了提高粮食产量,越来越多的地主开始采用机器,改良耕作制度和使用雇佣劳动。
不过,在俄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绝大部分地主是采用增加劳役租和提高代役租的办法,扩大自己的经济收入。
在土壤肥沃、工业不甚发达的黑土各省和白俄罗斯,地主主要是靠缩减农民份地,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经济收入。
在这里,十九世纪上半叶,地主的土地扩大了2~3倍,而农民的份地平均缩减了1/3和2/3,由每人7俄亩减至3.2俄亩。
随着地主耕地面积的扩大,劳役租加强了,劳役日也由每星期3天增加到4天.5天,甚至6天。
在俄国工业较发达的非黑土地带省份,地主主要是把农民的劳役租转变为代役租,并且日益提高代役租的数目。
到五十年代末,在工业区每人一年所缴纳的代役租更是大幅度提高。
承受着如此重压的农民,为了交付代役租便不得不离乡背井,到城市或遥远的地区受雇于手工工场或从事手工业和商业。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被处 死时,沙俄当局在莫斯科克里 姆林宫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祈祷 式,以示祝贺。赫尔岑后来写 道:“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 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中, 就在那里,在那个被血淋淋的 仪式玷污了的圣坛面前,我发 誓要替那些被处死刑的人报仇, 要跟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 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
材料5:(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 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 串的侮辱。 ——列宁
材料6:一切都翻了个,一切都刚刚开始。 ——列夫.托尔斯泰《复活》开篇。
评价
1.性质:
封建地主主持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
2.作用(进步性):
①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②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促进了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 发展; ③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
(1)十二月党人: 反对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发展 资本主义。
(2)知识分子对国家发展基本主张:
宣传资本主义新思想,反对沙皇专制制度, 要求废除农奴制。
守旧派: 主张自上而下地通过地主和农民之间 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的变革。 改革派: 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取份地。 激进派: 无条件地给予农民自由和土地。 代表: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
新思潮敲响了农奴制的丧钟。
思考:结合教材及图片资料探究俄国在克里米亚 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以及战争对俄国的影响?
克里米亚战争 (新旧文明的较量)) 俄国在战争中使用 的帆船
英国铁甲舰
导致俄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是?
实质: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同发达的资本主 义国家间的战争。 战争性质: 俄、英法都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影响:
改 革
军事 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 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直接原因)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
①保守派:主张自上而下对过地主和农民之间的自愿协调进行平缓改革;
②改革派:提出必须解放农民,由农民向地主赎买份地;
③激进派(平民知识分子):要求无条件给予农民土地和自由。代表人物是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等。
⒋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惨败
⑴原因
①俄国为扩大势力,攫取土地和转移国内矛盾
⒉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⑴俄国工业发展:
①特点:发展缓慢、落后
②表现: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蒸汽动力少;工业生产各部门远远落后英法等国。
⑵农奴制严重阻碍的表现:
①农奴制下俄国工业发展缺乏必要的劳动力,缺乏工业投资,不能提供必要国内市场;②保守派的反对。
⑶农奴制已成为阻碍俄国社会发展的严重障碍。
三、改革推动了俄国近代化进程
近代化在近代化是指以工业化为核心和由工业化带来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它在经济领域的变化叫工业化、全球化;政治结构的变化是民主化、法制化,思想观念的变化是理性化、科学化。
⒈经济近代化:促进俄国了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⑴主要原因: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⒉“二一九法令”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⑴在改革中,农民为了获得份地要交纳赎金,农民向地主交付现金后,实际上就结束了彼此之间的封建生产关系,使封建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这就大大扩大了俄国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通过改革,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对促进俄国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材料三1863年沙皇政府报告书:“农民抱怨……负担的义务过重,特别是在原来利用的附属地面积超过了现有份地的那些地方;他们不肯缴代役金;他们拒绝服役或希望保留原来三天的劳役的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考试内容:选修一
第七单元)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90分)
.17世纪中期,俄国的农奴制正式确立,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俄国
A.沙皇采取各种措施强化农奴制
B.从法律上确立了农奴制的地位
c.彼得一世允许购买整个村庄的农奴
D.农村人口中有一半以上是农奴
2.1861年俄国改革以前,工业资本家30%是农奴身份,财产随时有可能被地主侵占。
这一问题反映的本质是
A.俄国政治制度已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B.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落后于西方
c.俄国资产阶级的力量比较弱小
D.俄国的农奴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3、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农奴制危机主要表现在
A、新思潮涌动
B、农奴起义不断
c、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工业发展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4.克里米亚战争对俄国历史发展的最大影响是
A.丧失了在土耳其以至巴尔干的殖民势力
B.使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c.促使统治者加强军事力量
D.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
5、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改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农奴制激起了农奴的反抗
B.农奴制已严重阻碍俄国工业发展
c.反对农奴制的思潮涌动
D.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
6.亚历山大二世进行农奴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挽救统治危机
B.消灭农奴制度
c.发展资本主义
D.打击封建势力
7.为了保证改革顺利进行,亚历山大二世首先
A.让报纸公开讨论农民问题
B.成立农民事务委员会
c.命令各地地主成立委员会
D.签署废除农奴制法令
8.“二一九法令”内容不包括
A.农奴获得人身自由
B.地主不能把农奴当成私有财产
c.农奴获得解放需交赎金
D.付清赎金后,农民彻底摆脱封建束缚
9.下列说法不符合俄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是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B.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自治机构在卫生、教育以及经济领域发挥作用
D.地方和城市的实际权力掌握行政官僚手里
0、称“二一九法令”为解放法令的主要依据是
A.农奴完全获得了人身自由
B.加强村社管理
c.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
D.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1.1861年改革成为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改革(
)
A.是在封建地主主持下进行的
B.使农民获得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c.在法律上废除封建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D.动摇了俄国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列宁曾指出,经过1861年改革,“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的一干二净。
”下列能够说明这一点的是
A.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B.农民可以通过赎买的方式获得土地
c.农民获得“解放”时可得到一块份地
D.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
3.19世纪晚期,俄国农村中阶级分化加剧,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俄国
A.农村封建残余势力仍很强
B.农业资本主义成份迅速增长
c.农奴制残余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D.农村出现了大批雇佣劳动力
4.农奴制改革促进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主要体现在①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
②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③司法方面实行公开审判④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5.农奴制改革后,俄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
A.资产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社会经济与政治的矛盾
c.落后的政治体制与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矛盾
D.广大人民与沙皇专制政权的矛盾
6.“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行和一连串的侮辱”列宁认为“解放”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主要是因为()
A.改革允许农民获得人身自由
B.农民付出的赎金高于当时地价二.三倍
c.解放后的农民还要受到村社的管理
D.农民只获得了贫瘠和耕作不便的土地
7.赢得“解放者”美誉的亚历山大二民被炸身亡,主要是因为他(
)
A.违背了历史发展潮流
B.严重损害了农奴主利益
c.遭到资产阶级的反对
D.对农民进行了残酷的掠夺
8.下列有关俄国民粹派说法正确的是
A.由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构成
B.反对奴隶制度,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
c.认为无产阶级是领导农民革命的主要力量
D.号召发动农民革命,推翻沙皇专制统治
9.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都是资产阶级性质改革,这是因为两场改革都
A.由资产阶级领导进行
B.废除了贵族特权
c.采取自上而下的形式
D.废除了束缚资本主义发展的生产关系
20.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实行的政体是
(
)
A.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B.资产阶级共和制
c.封建君主专制
D.奴隶主阶级专政
21.对于亚历山大二世被刺后俄国社会的发展状况表述错误的是
(
)
A.新沙皇终止了许多改革措施
B.新沙皇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统治
c.俄国近代化的进程被终止
D.改革没有成功改造沙皇专制,革命在所难免
22.下列关于俄国农奴获得份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农奴可以按当时的地价交付赎金获得一块份地
B.农奴获得份地,出交付赎金外,还要承担义务
c.份地的多少由地主和农奴协商
D.农民得到的份地大致相当于改革前所耕种的土地数量
23.下列不属于“二一九法令”局限性表现的是
(
)
A.农民仍然受到村社的严格管理,很大程度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B.农民支付的份地赎金总额超过改革时地价的几倍
c.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D.农民仍受个别地主支配
24.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突出表现为
(
)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
B.选举资格有严格的财产限制
c.在村社之上建立乡级行政机构
D.地方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僚由沙皇任命
25.1649年,俄国颁布了《法律大全》,规定:“封建主在法庭上对自己的农民负全责,在领地内有权对农民进行判决、鞭笞、拷问和给他们戴上镣铐、锁链。
除对沙皇的叛逆行为外,农民不得告发自己的主人;地主破产时,其债务要由农民偿还;地主有权干涉农民的财产、婚姻等家庭事务。
”这表明在农奴制度下
(
)
A.封建主要服从沙皇的命令
B.农奴在人身、财产和司法上绝对受地主支配
c.农民的债务负担十分沉重
D.封建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剥夺农民的自由
26.1857年1月3日,俄国成立了农民事务秘密委员会,后于1858年改组为农民事务委员会。
该委员会是(
)
A.农民建立的自治机关
B.沙皇成立的改革领导机构
c.农民建立的改革机构
D.激进青年建立的革命机构
27.一个俄国官员在“二一九法令”颁布后评价农民的变化时说:“人民挺起腰杆来了,样子变了;面貌表情,步履姿势,言论谈吐,一切都变了。
”该评价
(
)
A.客观的反映出废除农奴制对农民的影响
B.是一种完全否定客观事实的溢美之词
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奴制改革的社会影响
D.站在封建主阶级的立场上诋毁改革
28“二一九法令”实际上是一个妥协的产物,“妥协”是指
(
)
A.封建主与资产阶级的妥协
B.封建主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妥协
c.封建主与广大农奴的妥协
D.资产阶级和广大农奴的妥协
29.废除农奴制度后,沙皇政府对司法机关进行了改革,废除过去了等级法院,建立了统一的各级法院,全国的一切案犯都在统一的法院里按照同一法律和同一审判程序受审。
这表明俄国的司法改革
(
)
A.贯彻了资产阶级的法治原则
B.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烙印
c.适应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需要
D.与农民愿望完全背道而驰
30.19世纪后半期,俄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显著特点是(
)
A.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奴制残余错综交织
B.主要工业部门里纺织业最发达
c.借鉴西欧先进国家技术经验和管理方法发展经济D.农村自然经济转化为商品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