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的测定

合集下载

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测定方法引言溶解度和溶解度积是化学中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溶液中溶质溶解的程度和反应的进行程度。

准确测定溶解度和溶解度积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溶解度和溶解度积的概念,以及常用的测定方法。

一、溶解度的定义和测定方法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溶剂中能溶解的溶质质量的最大量,即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常见的有饱和溶解度法和电导率法。

1.饱和溶解度法饱和溶解度法是指在一定温度下,逐渐加入溶质到溶剂中,直到无法溶解为止,称之为饱和溶解度。

常用的饱和溶解度测试设备有烧瓶和磁力搅拌器,通过控制加入溶质的量和搅拌速度,可以得到溶剂中的溶质质量。

2.电导率法电导率法利用了溶解物质在水溶液中带电粒子的特性,测定溶解度。

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可以预测溶质的溶解度。

电导率法通常需要使用电导率测量仪器和电极进行测定。

二、溶解度积的定义和测定方法溶解度积是指在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之间达到动态平衡时,溶质溶解产生的离子浓度之乘积。

溶解度积常用来描述难溶盐的溶解度。

溶解度积的测定方法主要有溶度积法和沉淀法。

1.溶解度积法溶解度积法是指测量溶质在溶解过程中产生的离子浓度,并根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得到溶解度积。

通过利用离子选择电极或者配位反应测定产生的离子浓度,可以得到溶质的溶解度积。

2.沉淀法沉淀法是通过在溶液中逐渐添加反应物,并观察是否生成沉淀来测定溶解度积。

当反应物添加到溶液中的量超过溶解度积时,会生成沉淀。

通过比色法或者称重法可以测定溶解度积。

结论溶解度和溶解度积是描述溶液中溶质溶解程度的重要概念。

准确测定溶解度和溶解度积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预测化学反应的方向至关重要。

饱和溶解度法和电导率法是常用的测定溶解度的方法,而溶度积法和沉淀法是常用的测定溶解度积的方法。

不同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和实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式。

溶解度的测量方法

溶解度的测量方法

溶解度的测量方法
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下,溶剂中能够完全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测量溶解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观察法:将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观察是否能够完全溶解。

当溶渣不再出现或完全消失时,即达到了溶解度。

2. 重量法:将一定量的溶剂加入稳定的温度下的容器中,记录容器的重量。

逐渐加入溶质,直到溶解度达到。

再次称量容器,用后的溶液的质量减去溶剂的质量就是溶质的质量。

通过计算可以得到溶解度。

3. 饱和溶液法:在一定容积的溶剂中加入溶质,逐渐加入溶质以达到饱和,过滤除去未溶解的溶质。

然后测量溶液的体积,并用化学分析方法分析溶质的质量,从而计算溶解度。

4. 测量浓度法:根据溶液的浓度反映其溶解度。

可以通过测量溶液的浓度和温度的变化关系来确定溶解度。

5. 等重法:将一定量的溶液和溶质加入一个容器中,温度保持恒定。

逐渐加入溶剂或溶质,将溶液的质量保持不变。

当溶剂或溶质不再溶解时,即为溶解度。

不同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实验条件、溶质和溶剂的性质等因素。

溶解度实验: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测定

溶解度实验: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测定

溶解度实验: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测定
引言
溶解度是描述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的物理性质。

通过测定溶解度,我们可以了解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变化情况,从而对溶解过程进行研究和分析。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探究溶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实验者对溶解度的理解和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
溶解度的测定可以通过观察溶质在溶剂中溶解过程中的溶解度变化来完成。

常用的溶解度测定方法包括饱和溶解度法、连续测定法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所需的溶液和溶剂。

2. 将一定量的溶液加入中,并尝试溶解不同数量的溶质。

3. 搅拌溶液至稳定,观察溶质是否完全溶解。

4. 根据溶质的溶解度进行记录和分析。

实验结果与讨论
根据实验步骤中的操作和观察,我们可以得到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数据。

通过这些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溶解度与溶剂温度、溶质摩尔质量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同时,还可以讨论影响溶解度的其他因素,如溶剂性质、溶质的物理性质等。

实验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可以了解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测定方法,并对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有一定的了解。

实验结果和讨论可以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溶解度提供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 物理化学实验[M].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2] 张敏, 朱道立. 物理化学实验[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溶解度测定实验

溶解度测定实验

溶解度测定实验溶解度是描述物质在溶液中溶解程度的指标,是化学实验中十分重要的参数之一。

通过溶解度测定实验,可以了解不同物质在不同温度和浓度条件下的溶解性质,为溶解过程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基础数据。

本文将介绍溶解度测定实验的步骤、原理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

一、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设备,包括待测物质、溶剂、容量瓶、分析天平、恒温水浴等。

2. 使用分析天平称取一定质量的待测物质,并记录下质量值。

3. 将待测物质加入容量瓶中,再向容量瓶中加入适量的溶剂。

4. 轻轻摇动容量瓶使待测物质充分溶解,可以使用玻璃棒搅拌。

5. 将溶液置于恒温水浴中保持一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待溶液稳定。

6. 从水浴中取出溶液,用滤纸或特制蓝釉瓶口滤器过滤去除悬浮物。

7. 取一定数量的滤液,和已知浓度的溶液进行比色,或使用专用仪器进行测量。

8. 记录测量结果,并进行数据处理。

二、实验原理: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有多种,常用的有饱和溶液法、冷却法和振荡法等。

其中,饱和溶液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实验中通过加剂量的待测物质于溶剂中,使溶解过程达到平衡,得到当温度不变时的饱和溶液。

通过对溶液中溶解物的浓度进行测定,就可以得到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三、实验结果分析: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比色法或专用仪器对溶液浓度进行测定。

得到实验数据后,可以根据浓度与溶解度的关系计算出物质在给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实验的关键。

为了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需注意以下几点:1. 实验过程中需控制好温度,确保溶液温度稳定在给定的值。

2. 选择合适的溶剂,保证待测物质能够在溶剂中溶解,且反应彻底。

3. 在测定溶液浓度时,应选择合适的方法和仪器,并注意读数的准确性。

4. 实验数据的处理应遵循科学的统计方法,计算平均值、标准偏差等,提高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溶解度测定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实验方法,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度,可以了解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质。

如何进行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测定

如何进行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测定

如何进行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测定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的测定是实验室常见的实验工作之一,它不仅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生产实践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测定化学物质溶解度的方法。

一、原理在实际测定中,通过观察溶液浑浊度变化、测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体积等方法,可以确定化学物质的溶解度。

这是因为溶解过程是一个达到动态平衡的过程,当达到平衡时,溶质的溶解率与溶出率相等。

二、实验步骤1. 准备溶剂:选择与溶质相容的溶剂,并确保溶剂纯净,无杂质。

2. 称取溶质:根据实验需要,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

3. 加热搅拌:将溶液制备容器放置在恒温水浴中,加热搅拌溶剂,直至完全溶解。

4. 温度控制:将溶液冷却至特定温度,保持一段时间使溶质达到平衡。

5. 过滤:使用选取合适的滤纸过滤溶液,除去其中的悬浮物。

6. 测量:测量溶液的透明度,可以根据透明度的变化来判断溶质的溶解度。

三、实验注意事项1. 选择合适的溶剂:不同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因此要选择合适的溶剂来进行溶解度的测定。

2. 控制好温度: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溶解度,所以要控制好实验的温度条件。

3. 溶剂的纯净度:溶剂的纯净度对溶解度实验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要确保溶剂没有杂质。

4. 搅拌均匀:溶液的溶解度与搅拌的时间和速度有关,应该保证搅拌充分均匀。

四、实验错误的可能原因1. 溶剂选择错误:选择的溶剂与溶质不相容,导致溶质不能充分溶解。

2. 实验温度控制不准确:温度不恒定或实验过程中温度波动较大,会使得实验结果不准确。

3. 溶剂纯净度不高:溶剂中有杂质,会影响溶解度的测定结果。

4. 搅拌不充分:搅拌不均匀或搅拌时间不够长,导致溶质不能充分溶解。

五、实验应用溶解度测定的结果可以应用于许多方面,例如:1. 在制药工业中,溶解度测定可用于药物的研发和质量控制。

2. 在环境科学中,溶解度测定可用于分析水体中的溶解物质含量,评估水质。

化学实验中的溶解度测定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溶解度测定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溶解度测定方法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剂中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量。

溶解度的测定在化学实验中十分重要,它对于了解物质溶解特性及化学反应的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溶解度测定方法。

一、重量法测定溶解度重量法是通过测量溶剂中溶质的质量来确定其溶解度的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称量瓶,将瓶子干燥并冷却至恒定温度。

2. 称取一定质量的溶剂,并记录其准确质量。

3. 将溶剂加入称量瓶中,使其恢复到初始质量。

4. 将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搅拌均匀。

5. 持续加入溶质直至无法溶解为止,记录此时溶质的质量。

6. 根据测得的质量数据计算溶解度。

二、透光法测定溶解度透光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溶液在一定波长下的透光率来推测溶解度的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工作:选择一定波长的光源和透光率计。

2. 将待测溶液放入透光率计中,并设置好所需波长。

3. 记录测得的透光率。

4. 将溶解度已知的标准溶液放入透光率计中,测得透光率。

5. 将待测溶液的透光率与标准溶液进行对比,推测出其溶解度。

三、电导率法测定溶解度电导率法是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来确定溶质的溶解度。

具体步骤如下:1. 准备电导率计和测定池。

2. 将待测溶液放入测定池中。

3. 打开电导率计并设置合适的测量范围。

4. 测量待测溶液的电导率,并记录测得的数值。

5. 根据电导率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计算出溶解度。

四、法施测定溶解度法施法是通过测量溶液的折射率来确定溶质的溶解度的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折射计和测量池。

2. 将待测溶液倒入测量池中。

3. 放入折射计并记录测得的折射率。

4. 根据已知溶质的折射率和浓度,通过制定标准曲线推测待测溶液的浓度,从而确定其溶解度。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以上测定方法时,应当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此外,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化学品的接触和侵害。

综上所述,化学实验中的溶解度测定方法有重量法、透光法、电导率法和法施法等。

溶解度的测定实验

溶解度的测定实验

溶解度的测定实验一、引言溶解度是指单位溶媒中溶质能溶解的最大量,它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物性参数。

溶解度的测定对于理解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溶解行为,以及研究溶液的浓度、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溶解度,探究溶解过程的规律,并学习测定溶解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溶解度的测定常常使用饱和溶液法。

当加入的溶质量较少时,溶质能够完全溶解;随着溶质的增加,其溶解度逐渐增大,最终达到一个最大值,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

根据饱和溶液的质量和溶剂的体积可以计算出溶解度。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 清洗实验用具,确保干净无污染。

- 准备所需物质:溶质、溶剂。

- 称取所需溶质的适量样品。

- 准备容器:烧杯、烧杯架、搅拌棒等。

2. 实验操作:- 将溶剂加入烧杯中,加热至适宜温度。

- 将溶质逐渐加入烧杯中,同时用搅拌棒进行搅拌,直至溶质不再溶解。

- 停止加入溶质,继续搅拌一段时间使溶解达到平衡。

- 记录加入的溶质质量及所用的溶剂体积。

3. 测定结果:- 将溶解后的溶液过滤除杂质。

- 将滤液加热,使溶质重新析出。

- 将析出的溶质收集并称重。

4. 数据处理:- 根据溶质质量、溶剂体积等数据,计算溶解度。

- 可以绘制溶解度随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变化曲线。

四、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注意安全,避免溶剂溅出或烫伤。

2. 溶液搅拌需均匀,避免溶质析出不均匀的情况发生。

3. 选择合适的溶剂和溶质进行实验,确保溶解度能够得到明确的测定结果。

五、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可以获得溶解度与溶质质量、溶剂体积之间的关系,并了解溶解度随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变化规律。

溶解度的测定实验为我们深入了解溶解现象,以及溶液的制备和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六、拓展思考1. 实际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溶解过程,比如烹饪、制药等,溶解度的测定对于这些过程的控制有何意义?2. 溶解度与溶解过程的其他因素有何关联,比如温度、压力等?如何进行实验研究?3. 除了溶液的浓度外,还有哪些因素可以影响溶液的性质和用途?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和相关的理论知识,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溶解现象打下基础。

物质的溶解度可以通过哪种实验方法进行测量?

物质的溶解度可以通过哪种实验方法进行测量?

物质的溶解度可以通过哪种实验方法进行测量?一、密度测定法密度是物质溶解度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测量溶液的密度可以间接推测其溶解度。

密度测定法一般采用比重瓶、密度计等仪器进行测量。

1. 使用比重瓶测定溶液密度比重瓶是一种专门用于测定液体密度的仪器。

首先,将已知质量的比重瓶称重,然后充满溶液,再将比重瓶称重。

通过测量溶液和比重瓶的质量差异,可以计算出溶液的质量。

将已知体积的比重瓶充满纯水,并称重得到水的质量,即可计算出水的密度。

最后,通过计算溶液质量和水的密度,可以得到溶液的密度,从而推测溶解度。

2. 使用密度计测定溶液密度密度计是一种精度较高的测量仪器,适用于测定溶液的密度。

通过将溶液注入密度计中,密度计会测量溶液的密度。

根据测得的密度值,可以间接推算出溶解度。

二、溶解度曲线法溶解度曲线法是直接测定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一种方法。

通过此法,可以获得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进而推断出物质在实际应用中的溶解度。

1. 准备溶液首先,按照一定比例将物质溶解于溶剂中,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

不同浓度的溶液将被用于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测定。

2. 测定溶解度在不同温度下,将事先准备好的溶液与溶液瓶等容器封闭,并搅拌均匀。

随后,将溶液放置一段时间,等待其达到平衡。

通过观察溶液中是否产生沉淀,可以判断物质在给定温度下的溶解度。

在不同温度下重复这个过程,就可以获得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

三、纳米粒子追踪法纳米粒子追踪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直接测量溶解度的方法。

通过标记纳米颗粒的表面,使其在溶液中成为溶质,借助光学技术观察纳米颗粒的运动,可以推测出溶解度。

1. 准备标记纳米颗粒首先,制备出表面标记有特定信号的纳米颗粒。

这些纳米颗粒可以在溶液中成为可观察的溶质。

2. 观察纳米颗粒的运动将准备好的纳米颗粒加入到溶剂中,并使用显微镜等光学仪器观察纳米颗粒的运动轨迹。

根据纳米颗粒在溶液中的运动情况,可以推断出溶解度。

通过密度测定法、溶解度曲线法和纳米粒子追踪法三种实验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测量物质的溶解度。

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溶解度测定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溶解度测定方法

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溶解度测定方法在化学实验中,溶解度测定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技术之一。

通过测定物质在给定溶剂中的溶解度,我们可以了解物质的溶解特性,并进一步研究其化学性质。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溶解度测定方法。

一、质量法质量法是最常用的溶解度测定方法之一,它通过测量在给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质量来确定溶解度。

具体操作步骤为:1. 取一恒量的溶剂,并称重记录其质量。

2. 将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并同时搅拌。

3. 当溶质完全溶解时,停止加入溶质并记录此时溶剂中溶质的总质量。

4. 根据溶质溶解后的总质量和溶剂的质量计算出溶解度。

二、体积法体积法是另一种常见的溶解度测定方法,它通过测量溶质在给定溶剂中的体积来确定溶解度。

具体操作步骤为:1. 取一恒定体积的溶剂,并记录其初始体积。

2. 逐渐加入溶质,并同时搅拌。

3. 当溶质完全溶解时,停止加入并记录此时溶剂的最终体积。

4. 根据溶解后的体积计算出溶解度。

三、饱和溶液法饱和溶液法是通过溶质在给定溶剂中饱和溶解时的浓度来确定溶解度。

具体操作步骤为:1. 取一恒定体积的溶剂,并记录其初始体积。

2. 逐渐加入溶质,并同时搅拌,直到溶质不再溶解。

3. 此时溶解度为溶剂中的溶质浓度。

四、电导法电导法是一种利用电导率来测定溶解度的方法。

通常,具有较高的电离度的溶质在溶液中会导电,而电离度较低的溶质则导电弱或不导电。

根据溶解度与电离度的关系,可以通过测量电导率来确定溶解度。

五、重量分析法重量分析法是一种利用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对溶液进行质量分析的方法。

通过称量一定量的溶液,并测定其中溶质的质量,可以推算出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六、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利用溶液中溶质发生反应产生的显色物质或溶液本身的颜色来测定溶解度的方法。

通过测量溶液的吸光度或颜色的强度,可以间接推断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和溶解度。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溶解度测定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不同的溶质和溶剂可能适用不同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的实验测定

溶解度的实验测定

溶解度的实验测定溶解度是化学中一项重要的物理性质,它表示单位溶剂中能溶解的最大溶质数量。

实验测定溶解度是了解物质溶解特性的有效方法,本文将介绍溶解度的实验测定方法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掌握测定固体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的方法,了解溶解度与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和试剂1. 实验器材:(1) 高精密电子天平(2) 10 mL量筒(3) 温水槽(4) 磁力搅拌器2. 实验试剂:(1) 溶剂:蒸馏水(2) 溶质:氢氧化钠(NaOH)粉末三、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1) 将电子天平置于平稳的实验台面上,并调零。

(2) 准备一定容积的蒸馏水用于实验,加入温水槽中使其温度稳定在25℃。

2. 测定溶解度:(1) 取一小量氢氧化钠粉末,称量并记录其质量。

(2) 将称取得氢氧化钠粉末加入10 mL量筒中。

(3)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使溶质完全溶解。

(4) 将溶液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保持均匀性。

(5) 继续加入蒸馏水,直到出现氢氧化钠不再溶解的现象。

(6) 记录此时剩余未溶解溶质的质量,并计算出溶解度。

四、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根据实验步骤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数据,包括初始质量、最后质量等。

根据所得数据计算溶解度,并进一步分析溶解度与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关系。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溶解度与温度、浓度等因素的关系规律,并结合理论知识进行解释。

讨论实验可能存在的误差来源,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实验的应用溶解度的实验测定方法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实验测定溶解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溶解特性,指导药物的配方和溶媒的选择,优化化工生产过程,提高产品的质量等。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掌握了测定固体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的方法,并了解了溶解度与温度、浓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同时也认识到了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为今后的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以上就是溶解度的实验测定的详细步骤和相关内容。

表示溶解度的方法

表示溶解度的方法

表示溶解度的方法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溶质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量。

溶解度是一个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的量度,对于研究溶解行为、物质传质过程以及制备溶液和晶体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用于确定溶解度的方法。

1.饱和溶解度法饱和溶解度法是最常用的确定溶解度的方法之一、该方法通过向一定量的溶剂中不断加入溶质,直到不再出现溶质的溶解,达到溶液饱和状态。

通过测量饱和溶液中剩余的溶质量,可以确定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电导法电导法可以用于测定离子化合物的溶解度。

该方法基于离子化合物在溶液中电离产生的电导能力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可以推算出溶质的溶解度。

3.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测定溶解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测量既定温度下溶剂中溶质溶解后溶液的重量变化,计算溶质的溶解度。

4.密度法密度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固体在溶液中的溶解度的方法。

通过测量溶液的密度和纯溶剂的密度,以及固体溶质的密度,可以计算出溶质的溶解度。

5. DSL(Diffusion speed limit)方法DSL方法是一种新型的确定溶解度的方法。

该方法基于溶质分子在溶液中的扩散速度与其浓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溶质分子在特定条件下的扩散速度,可以计算溶液中溶质的溶解度。

6.渗透法渗透法是一种用于测定溶液中溶质溶解度的方法。

该方法利用半透膜的渗透性质,将溶质浓度高的一侧与溶质浓度低的一侧分离,通过测量溶质浓度高侧溶液的渗透压,可以得到溶质的溶解度。

7.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用于确定固体溶质溶解度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向溶液中加入沉淀剂,使溶质发生沉淀。

通过测量溶液中沉淀物的重量或体积,可以计算溶质的溶解度。

总结起来,饱和溶解度法、电导法、重量法、密度法、DSL方法、渗透法和沉淀法等是常见的用于确定溶解度的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选择合适的方法取决于研究目的、样品性质和实验条件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溶解度的测定。

溶解度和溶解热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和溶解热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和溶解热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和溶解热的测定方法各有不同,它们是深入了解物质特性和
行为的重要参数。

而这两大测定方法的基本介绍和作用是必不可少的。

一、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特定的溶剂中能溶解特定溶质的最大量,计量单位常为g/100g溶剂。

主要的测试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温度 - 饱和溶液法:对于溶解度较大的物质,采用这种方法。


将溶质加入溶剂中,随着溶质的添加,直到溶剂不能再溶解时,再加
热至特定温度,测得此时的溶液浓度即为溶解度。

2. 直接滴定法:用于酸碱之类的溶液。

将溶质悬浮在溶剂中,用滴
定液滴到反应终点,从碱液或酸液的消耗量计算溶解度。

3. 凝固点降低法:适用于溶质透析困难的某些生物组织。

通过测定
溶液的凝固点降低量,可逆推得溶质的溶解度。

二、溶解热的测定方法
溶解热指溶质在特定溶剂中溶解时吸收或释放的热量,通常用焓来
表示。

其测定方法在实验条件下有以下两种:
1. 恒温释热量计法: 利用溶解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热量,改变恒温
释热量计内的水温,从而得出溶解热。

2. 恒压卡计法:测定溶质溶解过程产生或吸收的热量,通过改变恒
压卡计中的气体的压力,推算出溶解热。

以上就是溶解度和溶解热的测定方法,了解这些方法不仅有助于实
现精确地测定,还可以通过观察溶解过程提供对物质行为的深入理解。

而这两项测定,对于科学研究或者工业生产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溶解度是指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物质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的最高量.一般以100克溶剂中能溶解的物质的克数来表示。

一般来说固体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有两种,即:平衡法和动态法。

平衡法是将被测无系在恒温下搅拌,静置后分析上层溶液的组成作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分析方法有色谱法,分光光度法,化学滴定法和重量法。

动态法又分两种,一种是在一定量溶质和一定量溶剂的条件下,逐渐改变体系的温度使物质完全溶解,记录溶解是的数据.另一种是溶剂的饿量一定,测两某一温度下的溶解度,逐渐增加溶剂里的溶质含量到平衡。

氢氧化铝因为氢氧化镁的溶度积 6.8×10-12,比氢氧化铝 3 1.3×10-33...的大很多。

比如镁离子浓度和铝离子浓度一样大时,加碱的量很少就达到氢氧化铝的溶度积,那铝离子就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铝。

继续加碱,氢氧化铝可能会和碱生成偏铝酸盐。

2 试验方法试验测定溶解度的方法有平衡法和动态法。

平衡法是将被测物系在某一温度下恒温搅拌一定时间,静置后分析上层溶液的组成作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5]。

动态法是通过观察物系中固相的消失来测定溶解度困。

前者对溶解达到平衡的速度没有限制,而且代表着物质达到真实溶解平衡的数据,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研究采用静态平衡法进行测定。

同时采用溶解和结晶过程相结合的方法来测定其溶解度。

即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一定的氟锑酸钠和水加人到塑料瓶中,分别放到308 K和318K的超级恒温水浴中,不断搅拌,一段时间后,将318K 的溶液冷却到308 K,静置,等固相完全沉淀后,间隔一定时间取上层溶液进行分析,当两者浓度基本相差不大并不发生变化时,即为氟锑酸钠在308K的溶解度。

测定了溶解度后,分别加人氟化钠和氢氟酸,考察它们对氟锑酸钠溶解度的影响。

实验二、溶解度的测定

实验二、溶解度的测定

实验二、溶解度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2.了解溶解度的测定原理。

二、基本原理
芳香油和合成香料的溶解度一般均指香料在乙醇中的溶解情况,所有的芳香油均溶于无水乙醇中,香料的溶解度随乙醇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测定溶解度的温度,通常用20℃或25℃。

三、试样
(1)香兰素
(2)薄荷素油
(3)苯甲醛
四、仪器
(1)具有磨砂玻塞的20mL量筒(有0.1mL的分刻度);或用具有磨砂玻塞的10mL量筒(有
0.2mL分刻度)代替之;
(2)恒温水浴或水浴锅;
(3)温度计(0到100℃);
(4)移液管1mL。

五、试剂
95%,70%,50%乙醇。

六、测定方法
(1)用移液管吸取经干燥的苯甲醛1mL,置于20mL量筒中,在25℃的恒温水浴中保温。

用滴管缓缓地逐滴加入50%乙醇,每次加入后,均需摇匀,至溶液澄清时,记录乙醇的体积(mL)数,即可算出溶解度。

(2)按上法用70%乙醇测定薄荷素油的溶解度。

(3)精确称量经干燥的香兰素1g,按上法用95%乙醇测定香兰素的溶解度。

七、注意事项
在滴定溶解度时,如加入某种浓度的乙醇不能得到澄清溶液,可以用浓度较高的乙醇重做。

溶解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度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解度的测定实验报告溶解度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大溶解量。

溶解度的测定对于理解溶液的性质和溶解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探究溶解度与温度、溶剂和溶质之间的关系。

实验方法:1. 实验材料准备:- 实验室提供的溶质:氯化钠、硫酸铜、硫酸锌、硫酸钠。

- 纯净水。

- 实验室提供的容量瓶、量筒、试管等实验器材。

2. 实验步骤:a. 将容量瓶用纯净水冲洗干净,以确保实验的准确性。

b. 分别取一定质量的溶质,加入容量瓶中。

c. 用纯净水将溶质溶解,摇匀使其充分溶解。

d. 加入纯净水至容量瓶刻度线,摇匀使溶液充分混合。

e. 取一定体积的溶液,转移到试管中。

f. 在恒温水浴中保持恒定温度,等待溶液达到热平衡。

g. 逐滴加入溶液,直到出现沉淀或溶液浑浊。

h. 记录溶液的体积和溶解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在实验中,我们分别在25℃、40℃、60℃和80℃下测定了氯化钠的溶解度。

结果显示,随着温度的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也逐渐增加。

这与热力学原理相符,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增加溶剂分子的动能,促进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增加溶解度。

2. 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存在差异。

在实验中,我们还测定了硫酸铜、硫酸锌和硫酸钠的溶解度。

结果显示,这些溶质的溶解度存在明显的差异。

硫酸铜的溶解度最高,硫酸锌次之,硫酸钠的溶解度最低。

这可能与溶质的化学性质有关,如溶质的离子性质、分子结构等。

3. 溶解度的测定对于溶液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溶解度的测定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特性,还可以为溶液的应用提供重要依据。

例如,药物的溶解度对于药物的吸收和药效具有重要影响;化肥的溶解度对于植物的吸收和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溶解度的测定在化学、医药、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溶解度(solubility)是指物质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在溶剂中溶解的量。

测定溶解度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饱和溶解度法:将固体物质加入溶剂中,通过搅拌或加热使其溶解,直到不能再溶解为止。

测量得到的溶解的量即为饱和溶解度。

2. 悬浮试剂法:将固体试样加入溶液中,使其悬浮在溶液中。

通过观察悬浮试剂的下降速度或消失时间来判断溶解度的高低。

3. 色度法:通过测量溶液中物质的颜色强度来判断溶解度的值。

可以使用分光光度计或比色计进行测量。

4. 电导法: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溶质的溶解度与溶液的电导率有一定的关系。

通过测量电导率来确定溶质在溶液中的溶解度。

5. 比重法:固体物质的相对密度随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利用比重计或密度计测量浓度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以上是常用的溶解度测定方法,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测定。

化学反应的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化学反应的溶解度的测定方法

化学反应的溶解度的测定方法溶解度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固体溶质在溶剂中达到饱和的最大浓度。

它是化学领域中重要的物理化学性质,对于探索溶液的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非常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化学反应的溶解度的方法。

一、质量法质量法是一种测定固体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常用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固体溶质质量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进行计量。

具体步骤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质,加入确定体积的溶剂中,充分搅拌使之达到平衡状态。

2. 将混合液过滤,分离出溶液和未溶解的固体溶质。

3. 测定滤液中固体溶质的质量,根据质量与体积之间的比值计算出溶解度。

二、体积法体积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测定溶解度的方法,它利用了体积与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测量体积的变化来确定溶解度。

具体步骤如下:1. 取一定体积的固体溶质,加入溶剂中,充分搅拌使之溶解。

2. 测量混合液的体积变化,根据溶解溶质前后体积的差值计算出溶解度。

三、温度法温度是溶解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通过测量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我们可以获得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到溶解热等相关信息。

具体步骤如下:1. 在不同温度下,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固体溶质溶解于溶剂中。

2. 测定溶液的浓度或经过一定处理后的其他物理化学性质。

3. 绘制溶解度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曲线,通过分析曲线得到溶解度变化规律。

四、重量法重量法是测定小量溶质溶解度的一种常用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称重的方法确定固体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具体步骤如下:1. 取一定质量的溶剂,并记录其初始质量。

2. 将溶剂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固体溶质,充分搅拌使之溶解。

3. 将容器放入天平上进行称重,记录天平示数,并根据质量的变化计算出溶解度。

综上所述,质量法、体积法、温度法和重量法是测定化学反应溶解度的常见方法。

根据具体实验情况和测定目的,我们可以选择合适的方法来估测溶解度,并根据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些方法的应用将为溶解度的测定提供有力的工具和方法,推动化学反应和溶液化学的研究和应用。

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测定方法

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测定方法

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测定方法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能够在溶剂中溶解的最大数量的溶质。

溶解度的测定对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溶解度测定方法。

一、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最常见和简单的溶解度测定方法。

通常,这种方法适用于溶解度较大的物质。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干燥的称量瓶,并称量一定质量的溶剂。

2. 将所需质量的溶质加入瓶中,并轻轻搅拌直到完全溶解。

3. 用天平称量溶液的总质量,包括瓶子和溶液。

4. 计算溶质的质量,即总质量减去瓶子的质量。

5. 根据溶剂的体积,计算出溶质的重量百分比。

二、体积法体积法也是常用的溶解度测定方法之一,通常适用于溶解度较小的物质。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干净的容量瓶,并使用准确的容量管将一定体积的溶液加入容量瓶中。

2. 将所需质量的溶质加入容量瓶中,并轻轻搅拌直到完全溶解。

3. 用天平称量容量瓶的质量,并计算出溶质的质量。

4. 根据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质量,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三、电导法电导法是一种利用电导率测定溶液中溶质浓度的方法。

电导率是物质导电的能力,与物质的浓度相关。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个电导率仪,并通过标定将其校准至合适的范围。

2. 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放入电导率仪中。

确保仪器上的电极完全浸泡在溶液中。

3. 测量溶液的电导率,并记录结果。

4. 根据已知标准物质的电导率,通过对比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四、光密度法光密度法是一种利用溶液中溶质吸光性质测定溶质浓度的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1. 准备一台分光光度计,并根据溶液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波长。

2. 取一定体积的溶液,放入光度计试管中。

3. 设置光度计的初始读数为零,并测量溶液的吸光度。

4. 根据已知标准物质的吸光度,通过对比计算出溶液中溶质的浓度。

以上是几种常用的化学物质溶解度测定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方法。

溶解度的测定对于研究化学物质的性质、反应动力学和工业应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化学物质。

溶解度的测定

溶解度的测定

溶解度的测定溶解度是指单位容积溶剂中在一定温度下能够溶解的溶质的最大质量。

溶解度的测定是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十分重要的实验技术,它对于理解物质溶解行为、溶液的性质以及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溶解度的测定方法和相关实验步骤。

一、常用溶解度的测定方法1. 饱和溶解度法:将一定质量的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直到溶液中不再溶解更多的溶质为止,此时溶液称为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含量即为溶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2. 可视化方法:通过观察溶液的透明度、颜色变化或者沉淀的形成来判断溶质是否溶解。

透明度和颜色的变化可以使用透光法或者比色法进行定量分析,而沉淀的形成可以通过过滤或者离心等方法进行观察。

3. 电导法:利用溶质在溶液中的电离程度不同,通过测量溶液的电导率来间接反映溶质在溶液中的浓度,从而确定溶解度。

4. 晶体生长法:将溶质溶解在溶剂中,逐渐降低温度或者增大溶剂的挥发速率,使溶质逐渐从溶液中析出晶体,通过量取晶体的质量来计算溶解度。

二、溶解度的测定实验步骤以饱和溶解度法为例,以下是一般的实验步骤:1. 准备溶剂:选择适当的溶剂,如水、醇类溶剂或者有机溶剂等,并准备一定量的溶剂。

2. 准确称量溶质: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尽量避免误差,以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3. 溶解溶质:将溶质逐渐加入溶剂中,并通过搅拌或加热的方法促进溶解过程。

注意控制加入溶质的速度和混合溶液的均匀性。

4. 判定饱和:加入溶质直到溶液中不再溶解更多的溶质为止,此时溶液达到饱和状态。

可以通过观察溶液的透明度或者进行过滤试验来判断是否饱和。

5. 记录实验数据:记录实验过程中使用的溶剂和溶质的质量,以及达到饱和状态时实际使用的溶质质量。

6. 计算饱和溶解度:根据实验数据计算饱和溶解度,通常以溶质在一定质量溶剂中的质量比例表示。

三、实验注意事项1. 精确称量:实验中的溶质和溶剂的质量的准确称量对于测定溶解度至关重要,要使用准确的称量器具并严格控制误差。

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测定

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测定

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测定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单位溶剂中可溶解的最大物质量或物质的摩尔浓度。

溶解度的测定对于理解溶液的特性、解析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溶解度测定方法。

一、质量法测定溶解度质量法测定溶解度是指通过分析溶液中物质的质量来确定其溶解度。

基本的实验步骤如下:1. 准备一定质量的溶剂,在恒温条件下加热到所需温度;2. 按照预定比例向溶剂中加入待测物质,并充分搅拌,使其彻底溶解;3. 用滤纸滤除残余固体,将滤液定量称取;4. 将所得溶液加热,使其蒸发,直至得到干燥的固体;5. 比较实验前后溶质的质量变化,即可计算溶解度。

二、浓度法测定溶解度浓度法测定溶解度是指通过分析溶液中物质的浓度来确定其溶解度。

常用的方法有容量法和反应定量法。

1. 容量法:首先准备一定体积的溶剂,将其加热至所需温度。

逐渐加入待测固体,搅拌并等待溶解平衡。

待溶液完全冷却后,取一定体积的溶液进行稀释,再利用适当方法测定其中物质的浓度,从而计算溶解度。

2. 反应定量法:若待测物质可与其他试剂发生反应生成沉淀,可以利用反应生成物的量来测定溶解度。

即制备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与标准试剂反应后沉淀,并测定反应后沉淀的质量或浓度,进而推算出溶解度。

三、温度法测定溶解度温度法测定溶解度是指通过改变溶液的温度,观察物质的溶解情况来确定其溶解度。

通常情况下,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可以使用恒温槽或温度控制设备来控制溶液的温度,然后按照质量法或浓度法进行测定,获得一系列随温度变化的溶解度数据。

四、其他方法除了上述方法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方法可以用于某些特定化学物质的溶解度测定,如电导法、光学法、滴定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基于特殊的原理和仪器的使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结论通过质量法、浓度法、温度法等多种方法可以测定化学物质的溶解度。

在实际操作中,要根据实验的具体目的和条件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并遵循标准化的实验步骤和安全操作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2 溶解度的测定 23一 目的藉由不同温度下测定物质的溶解度,以了解温度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并以图形表达之。

二 实验原理溶质的溶解度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溶质的本性、溶剂的种类、温度…等。

即使是在同一种溶剂中,如图E2-1所示,不同的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也各不相同,硝酸钾在约22℃以下,其溶解度小于氯化钠,但高于此温度时,其溶解度则远大于氯化钠。

大部分的固体溶质,其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变大,但是如下图所示有些变化较大,有些则变化较小。

图E2-1中的各条曲线是如何画出来的?我们可以在高温下配制数支不同浓度的不饱和溶液,然后依序让试管内溶液的温度徐徐降低,直至溶液中有碎屑开始出现时,记录当时的温度,将其浓度换算即可得知该温度的溶解度,将数点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在图形中相连,即可得相似的曲线。

三 实验器材 每組器材(规格) 数量 器材(规格)数量 天平 共享 中型试管(18 mm 口径) 4支 试管夹1支 烧杯(600 mL )1个量筒(25 mL ) 1个 电热板和磁搅拌子(或其他加热装置) 1组 温度计 1支 末端有环的铁丝(可自制) 1支试管架1座溶解度的测定如何使更多的固体溶到水中?2连结课本P.116图E2-1 各种固体溶解度与温度关系24高中化学(全)实验活动手册四实验试药每組药品份量药品份量水约20 mL 硝酸钾(KNO3)约14 g 五实验步骤1取600 mL烧杯,装热水半满并置于电热板上,开启电源,把火力调至最小,加热烧杯内的水。

2称取质量为2.0 g、3.0 g、4.0 g和5.0 g的硝酸钾倒入四支试管。

3再各加入5.0 g水于四支试管。

4将4支试管放入装水烧杯中,以水浴法加热。

5注意观察各试管内固体。

6依序用试管夹将固体已溶解的试管取出(其先后顺序应为加了2.0 g、3.0g、4.0 g和5.0 g硝酸钾固体的试管),先进行下一步骤,直到所有试管均取出为止,关闭电热板的电源。

实验2 溶解度的测定257将温度计置于试管中,一面上下移动铁丝,搅拌溶液。

8一面观察试管内溶液,直到溶液中出现白色固体碎屑,记录当时的温度。

如为第一支试管,则在此温度时,其溶解度为5.0 g的水可溶解硝酸钾2.0 g,或40 g/100 g水。

9将溶解度的实验数据标示在表格中,并以平滑曲线连结绘成KNO3溶解度对温度的关系图。

六废弃物处理名称种类处理方法硝酸钾固体盐类使用大量清水稀释后排放七实验前问题与讨论1 为什么步骤3说5.0 g的水,而不说5.0 mL的水?2 是否可以使用温度计直接搅拌溶液?为什么?26高中化学(全)实验活动手册2 溶解度的测定实验2 溶解度的测定27 一实验目的二药品性质查询●硝酸钾(KNO3)三实验前问题与讨论●1为什么步骤3说5.0 g的水,而不说5.0 mL的水?●2是否可以使用温度计直接搅拌溶液?为什么?28高中化学(全)实验活动手册四实验记录硝酸钾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图将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后,依记录之数据绘出关系图。

温度(℃)溶解度由图中求出7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S)为g/100g水。

五实验后问题探讨●1依据实验结果所绘制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关系图中,硝酸钾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为何?试判断硝酸钾溶于水的反应是吸热或放热反应?●2混合物6 g含有硝酸钾和难溶于水的盐类,若加入10 g的水后,你认为最少需将溶液的温度加热至多少℃后,则溶液过滤分离后能回收最大量的硝酸钾?实验2 溶解度的测定 29一、单选题:( A ) 1. 下列有关溶解度的叙述,何者错误?(A)固体之溶解度随温度之升高而增大 (B)气体之溶解度通常随温度之升高而降低 (C)颗粒小、溶解快,但溶解度不变(D)温度一定时,溶于一定量液体之气体体积与压力无关 (E)液体溶于液体之溶解度,大都因本性而不同( E ) 2. 下列物质中,何者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A) NaCO 3 (B) KNO 3 (C) NaCl (D) KCl(E) Ce 2(SO 4)3( C ) 3. 有关固体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之叙述,何者正确?(A)将硝酸钾放入试管中的水溶解时,试管 底部的温度会升高(B)所有固体溶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均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 (C)固体溶质的溶解度与外界压力无关 (D)欲从溶液中析出固体物质均可用冷却法 (E) NaOH 固体在水中溶解时,其溶解热ΔH >0( B ) 4. 20%的硝酸钾溶液150克,在100 ℃时蒸发水若干克即成饱和溶液?(100 ℃时硝酸钾溶液之溶解度为250克/100克水) (A) 120 (B) 108 (C) 96 (D) 88 (E) 72( 2. (E) Ce 2(SO 4)3溶于水为放热,故温度升高,溶解度下降。

)( 1. (A)固体溶解放热者,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 3. (A)硝酸钾溶解吸热,故温度下降;(B)大部分固体溶于水会吸热,故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大;但少部分溶于水会放热,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变小;(D)视溶解度和温度关系而定;(E) NaOH 溶于水为放热,ΔH <0。

) ( 4. K NO 3有150×20%=30(克),有水150-30=120(克),设蒸发x 克水成饱和,w 質 w 劑 =30 120-x =250100,x =108(克)。

)30 高中化学(全)实验活动手册◎ 右图为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回答5.~7.题:( C ) 5. 若在10毫升水中加入8克硝酸钾,则至少要加热到多少℃,才能完全溶解? (假设水分没蒸发)(A) 20 (B) 40 (C) 60 (D) 80 (E) 100( A ) 6. 承5.题,若降温到40 ℃则会有多少克硝酸钾析出?(A) 3 (B) 5 (C) 15 (D) 30 (E) 35( B ) 7. 承6.题,40 ℃时,硝酸钾饱和的重量百分率浓度约等于多少?(四舍五入到整数位)(A) 50% (B) 33% (C) 30% (D) 20% (E) 10%( D ) 8. 下列何种方法可以提高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 (A)用玻棒快速搅拌 (B)将硝酸钾磨成粉末 (C)加入大量的水 (D)加热提高溶液温度 (E)增加硝酸钾的量( A ) 9. 18 ℃及74 ℃时,硝酸钾对100克水的溶解度为30克、150克,将74 ℃之饱和溶液200克冷却至18 ℃,将析出KNO 3几克? (A) 96 (B) 69 (C) 48 (D) 33 (E) 24( 5. 溶解度=8 克 10 克水 =80 克100 克水,由图知为60 ℃。

)( 8. (A)(B)皆增加溶解速率,但定温溶解度不变;(C)水量增加,溶解量增加,但定温溶解度不变;(D)硝酸钾溶解吸热,故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

)( 6. 40℃溶解度=50 克 100 克水 = 5 克10 克水,故析出8-5=3(克)。

)( 7.510+5×100%≒ 33%。

)( 9. 74℃之饱和溶液200克含 KNO 3= 200×150100+150=120(克) 水=200-120=80(克);18 ℃,80克水可溶80×30 100=24(克),∴析出120-24=96(克)。

)实验2 溶解度的测定 31二、非选题:1. 在40 ℃下,KNO 3(s)对水的溶解度60 g /100 g 水。

则40 ℃下,多少重量百分浓度之KNO 3(aq)是饱和溶液? :37.5%2. 右图为硝酸钾溶解度曲线,蔡同学取63克硝酸钾于60 ℃溶于水100克,由此水溶液析出 硝酸钾结晶,回答下列问题:(注:硝酸钾 60 ℃的溶解度为110克/100克水) (1) 此溶液冷却至几℃时,结晶开始析出? (2) 保持60 ℃,蒸发多少克的水后开始有结晶析出?(3) 若另取60 ℃、210克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冷却至10 ℃,试问可析出硝酸钾若干克? :(1) 40 ℃;(2) 42.73 克;(3) 83 克3. KNO 3对水的溶解度在60 ℃及10 ℃时依次为110 g 及20 g /100 g 水,现有60 ℃之KNO 3饱和溶液140 g ,当温度降到10 ℃时析出KNO 3若干g ? :60 g( 3. 60℃,140 g 饱和溶液含水140×(100/210)=200/3,含 KNO 3=140- 200 3 = 2203g ;10℃时, 200 3 g 水可溶解KNO 3= 200 3 × 20 100 = 403g ,∴析出:(220/3)-(40/3)=180/3=60 g 。

)( 1.6060+100×100%= 37.5%。

)( 2. (1)由图中可知降至40 ℃时,KNO 3溶解度大约为63克100克水。

(2) 60℃时,KNO 3溶解度为:110 克/100克水 w 质/w 剂=110/100,设蒸发去x 克水后,变为饱和,故63 100-x =110100,x ≒42.73克。

(3) 60℃,210克饱和溶液含KNO 3=210×110100+110=100克,水有210-110=100 克,由图可知,10 ℃时,100克水可溶KNO 3约27克,故析出110-27=83 克。

)32 高中化学(全)实验活动手册4. 右图是某盐类甲的溶解度对温度曲线图,已知甲的式量=45,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70 ℃下,380 g 之饱和溶液冷却至10 ℃时,约可析出甲物质的质量多少g ? (2) 在40 ℃时,有20%之不饱和溶液125 g ,若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需再加入甲物质多 少g ? :(1) 120 g ;(2) 35g5. NaCl 及KNO 3在不同温度及不同溶剂中之溶解度如下表,现有一试样含8克KNO 3及2克NaCl ,试回答下列问题:甲 乙 丙 丁 25℃时100克溶剂溶解克数KNO 36 15 10 10 NaCl 3 25 14 25 80 ℃时100克溶剂溶解克数KNO 320708080NaCl50706035(1) 加热至80 ℃,欲分离此试样,所需试剂最理想量是若干克? (2) 理论上,由80 ℃将上述溶液降至25 ℃时,可得KNO 3多少克? :(1) 10克;(2) 7克( 5. (1) 80℃,欲完全溶解8 克KNO 3,需溶剂丁x 克 ⇒8克 x 克 = 80克100克溶劑,x =10 克。

(2) 25℃,10克溶剂丁可溶解KNO 3= 10100=1(克),∴析出8-1=7(克)。

)( 4. (1) 70 ℃,380 g 饱和溶液含溶质甲=380×〔90/(100+90)〕=180 g ,含水=380-180=200 g ,10℃时,此200 g 水可溶解甲= 200×(30/100)=60 g ,∴析出甲=180-60=120 g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