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古诗词赏析题 2020.1
杜牧赤壁赏析
杜牧赤壁赏析
《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佳作。
本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诗以地名为题,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在这里,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
沙里沉埋着断戟,点出了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
战戟折断沉沙却未被销蚀,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感,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把硝烟弥漫的战争胜负写得如此蕴藉,实在令人佩服。
《赤壁》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
《赤壁》诗歌鉴赏练习与答案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选出下列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C “东风”是实指,无不屑与嘲讽,表现了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A.这首诗借三国史实,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B.诗的前两句写兴感之由,“自将磨洗”和“认”显示了对前朝故事的兴趣和思索。
C.“东风”一语有意虚指,可以理解为周瑜取胜的条件,表现诗人的不屑和嘲讽。
D.诗的后两句以小见大,反说其事,以两名女子的可能命运暗指曹刘“势”与“运”。
2.对杜牧的《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反面落笔,含蓄抒发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A.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诗人借“折戟”引出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思考。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幽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命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两句,诗人巧妙假设了东吴失败可能遭受的屈辱后果,极富形象性。
D.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直接正面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B.“为曹操鸣不平”有误,应是表达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历史观)A.从体裁看,这是一首七绝诗;从内容看,这是一首咏史诗。
B.后两句议论感慨,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表达了作者为曹操鸣不平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历史观。
C.诗人借一件古物来引发对前朝人物和事迹的慨叹,曲折地表现自己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和豪迈胸襟。
D.“二乔”并非写两个美貌的女子,而是借此形象代表东吴的国家命运。
4.下列对古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B这是在发表自己的看法,抒发感情,属于议论抒情)A.东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合在赤壁大破曹操大军,这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之一。
这首诗,是作者借相同的地名来倾吐自己郁郁不得志的愤懑。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赤壁》含答案3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赤壁》含答案阅读古代诗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渔家傲[宋]李清照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56.下列选项中,对本首词内容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开头实写所见景象,写了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图。
B.“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一句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作者仿佛听到天帝殷勤地垂问,终于得到诉说的机会,自然引出下阕。
C.一个“嗟”字,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日暮途远的叹息。
一个“谩”字,流露出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抒发了空有才华却无用武之地的感慨。
D.这首词通过记梦,展示一个神奇的境界,抒发作者内心的苦闷,也表现自己不为苦难所磨灭的追求与向往。
57.词分豪放、婉约两种风格,分析本首词属于哪一种,请阐明理由。
【答案】56.A 57.豪放风格。
开头两句写天、云涛、晓雾、星河、千帆,景象极为壮丽;“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云涛、弥漫的大雾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相接的图画,描绘出一种瑰奇雄伟的境界。
下阕的“九万里风鹏正举”三句虚实结合,形象愈益壮伟,境界愈益恢弘。
词作中对于开阔壮美的境界富于浪漫主义的想象,表现出作者内心一种刚健昂扬的气概,词风豪放。
【解析】56.本题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A.有误,词的开头虚写梦中所见景象,不是实写。
故选A。
57.本题考查理解诗词的风格。
这首词是婉约词派李清照的作品,风格为豪放派。
开头两句写景展现一幅辽阔、壮美风景。
这样的境界开阔大气。
写天、云、雾、星河、千帆,景象壮丽,其中“接”“连”二字把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自然地组合一起,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而“转”“舞”两字,则将词人风浪颠簸中的感受,逼真地传递给读者。
“千帆舞”有梦境的虚幻性,虚虚实实,为全篇的开阔壮美奠定了基调。
《赤壁》杜牧赏析习题及答案
《赤壁》杜牧赏析习题及答案《赤壁》杜牧赏析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作者】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其诗、赋、古文都负盛名,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主旨】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名句赏析】《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表面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但实质上诗人以这件古战场遗物来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
在赤壁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把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江底泥沙之中,经历了六百多年水土侵蚀,竟然没有腐烂销蚀掉,经过一番“磨洗”,仍然能够辨认出是赤壁战役中留下的遗物,这不能不引起诗人的吊古伤怀之情。
仿佛当年周瑜借助东风之势打败曹操八十万水兵的刀光剑影仿佛就在诗人的眼前闪现。
这应该是诗人抒发感概之源。
这样用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赤壁》杜牧赏析习题及答案
《赤壁》杜牧赏析习题及答案内容:【原诗】【翻译】【作者】【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作者】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其诗、赋、古文都负盛名,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主旨】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名句赏析】《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表面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但实质上诗人以这件古战场遗物来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
在赤壁大战中遗留下来的一把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江底泥沙之中,经历了六百多年水土侵蚀,竟然没有腐烂销蚀掉,经过一番“磨洗”,仍然能够辨认出是赤壁战役中留下的遗物,这不能不引起诗人的吊古伤怀之情。
仿佛当年周瑜借助东风之势打败曹操八十万水兵的刀光剑影仿佛就在诗人的眼前闪现。
这应该是诗人抒发感概之源。
这样用前朝的遗物又进一步引发作者浮想联翩的思绪,为后文抒怀作了很好的铺垫。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这后两句久为人们所传诵的佳句,意为倘若当年东风不帮助周瑜的话,那么铜雀台就会深深地锁住东吴二乔了。
众所周知,赤壁之战吴胜曹败,可此处作者进行了逆向思维大胆地设想,提出了一个与历史事实相反的假设。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杜牧《赤壁》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注]二乔:即大乔、小乔,她们分别是东吴前国主孙策和军事统帅周瑜的夫人。
阅读训练及答案(1)此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的命运,真可谓以小见大,别出心裁。
(2)作者用形象思维,用假设语气提出的议论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东风”指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诗中写到的历史事件是:赤壁之战(4)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5)借古讽今,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的句子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6)诗人借物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试从“即小见大”的角度进行赏析杜牧的《赤壁》。
[答]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
这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了,但这大内容、大主题却是通过“小物”“小事”来显示的。
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的风云人物。
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王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
8、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既指自然界的东风,又指促人成功的机遇,诗中的周郎指周瑜。
9、这首诗是咏史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感慨。
10、请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锅二乔”: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的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
此句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以小见大,深刻警醒。
也表达了这样的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
11、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答: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表达了自身感慨: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胸怀大志而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
杜庠《赤壁》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杜庠《赤壁》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杜庠《赤壁》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赤壁杜庠①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②。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③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
【注】①杜庠:明朝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
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舳舻:船只首尾相接非常多的样子。
③曹瞒:即曹操。
客到黄州,或从夏口西来,武昌东去天生赤壁,不过周郎一炬,苏子两游——郭朝祚题湖北黄冈东坡赤壁门楼(1)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2)对联中的“周郎一炬”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苏子两游”与上面诗歌中的“_________”一句同说一事。
(3)就诗歌中画线的句子,结合全诗,从一个角度(如景和情的关系)写一段鉴赏文字。
(80字左右)答案(1)对仗(或对偶)(2)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3)“荒矾鸥鸟满烟芜”是一句写景的诗句,但景中含情。
在荒芜的赤壁,借鸥鸟以动写静,更衬托出此地的凄凉,间接表达作者内心孤寂,而前一句“过此不堪回首处”是直抒胸臆。
而前三联都是叙述,只是结尾前半句直抒胸臆,后半句情景交融。
【赏析】这是作者经过赤壁时,回忆起一千二百年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场大战而写出的一首怀古诗。
诗的前五句,作者以巨匠之手,举重若轻地把一场历史的风雷任意驱遣于笔底,并从一定角度对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给予评价。
首联“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舟由舻”,诗人以惊人的艺术腕力写出了曹军以泰山压卵之势顺长江东下。
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
然而,句中着一“本”字,则明白暗示了其骄兵必败,“雄图”终将化为泡影的历史结局。
颔联“诸葛心中空有汉,曹满眼里已无吴”,分述诸葛亮和曹操两个历史人物。
“心中空有汉”是说,汉朝国祚将亡,诸葛亮纵然逞其才智,终究也是枉费心机。
对句写曹操的狂妄轻敌。
颈联出句“兵销炬影东风猛”,写曹军的失败。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赤壁》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赤壁》含答案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诗歌前两句借事(物)起兴,请简述这两句所记之事。
4.后两句论史抒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3.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拿起来自己磨洗,认出那是数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
4.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解析】3.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为: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据此可知,诗歌前两句记述的事情是:一支折断了的铁戟沉没在水底沙中还没有销蚀掉,经过自己又磨又洗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诗人以一件古战场的遗物“折戟”为兴,引出对前朝赤壁之战的回忆和感慨。
4.本题考查诗句赏析及情感主旨。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意为: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周郎”指周瑜。
后句写赤壁之战的故事,诗人通过“铜雀春深”这一富于形象性的诗句,即小见大,怀古抒怀,表现出诗人对历史非凡的认识,曲折地反映出他无处施展才能的抑郁不平之气。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唐]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3.诗歌前两句借事(物)起兴,请简述这两句所记之事。
4.后两句论史抒怀,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3.从沙中发现了一根折断的铁戟,拿起来自己磨洗,认出那是数年前赤壁之战的遗物。
4.诗人借对三国史事的遐想,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曲折表达了自己空有抱负却生不逢时,无从施展的无奈。
【解析】3.本题考查诗句理解。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意为: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赤壁》中考诗歌赏析真题汇总
《赤壁》历届中考诗词赏析题真题汇总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一.选出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A.这是一首咏史诗,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二乔”的命运象征国家的命运,以下几点,含蓄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B.首句运用借物起兴的手法,由一支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引发后文对历史的慨叹。
C.这是一首咏物怀古诗,通过对赤壁之战的客观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周瑜历史功绩的艳羡之情。
D.诗人借题发挥,用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二.选出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A,这是诗人凭吊赤壁古战场所写的咏史诗,诗中所写赤壁并非赤壁之战的地方作者是在借历史来表达在的感慨。
B.“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的意思是说埋在沙中的折戟还没有销蚀,折戟拿起来磨洗认出是前朝的兵器,引发作者的联想,为后文抒怀做了很好的铺垫。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东风既是指自然界中的“东风”,又指导致人失败的因素。
D.杜牧把周瑜在赤壁之战的巨大胜利,完全归功于偶然的东风,这是借史事以吐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三.下面对《赤壁》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这首借古咏怀诗就前代历史中某一点生发开来,以小见大,抒写政治失意之情。
B、“铁未销”表明在赤壁大战中,埋在泥沙中的残破武器还没有来得及销毁。
C. 第二句借物以怀古、意思是说我把它拣起来,洗磨之后,还能辨出是三国时代遗物。
D. 最后两句议论,告诚晚唐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
语言含蓄,怀古之中又透伤今。
四.下面对《赤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首七言绝句,以地名为诗的题目,实则是怀古咏史之作。
B、诗的前两句、借物起兴,从平淡的叙事中表现出了不平,为后面抒发“怀古之幽情”莫定了基础。
C. 诗的后两句颇具史论意味,见解独到。
诗人对曹操戏谑嘲弄,暗示了对周瑜的肯定。
D. 诗人在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的同时,也暗指自己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
《赤壁》杜牧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
《赤壁》杜牧赏析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内容:【原诗】【翻译】【作者】【背景】【主题思想】【赏析】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原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作者】杜牧(公元803-853年),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宰相杜佑之孙。
大和二年进士,授宏文馆校书郎。
多年在外地任幕僚,后历任监察御史,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最终官至中书舍人。
晚唐杰出诗人,其诗、赋、古文都负盛名,尤以七言绝句著称,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背景】《赤壁》这首诗是诗人杜牧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杜牧生活在唐末,他最大的政治野心是恢复唐朝的繁荣。
他反对最高统治者的奢侈和无知,并讨厌镇和吐蕃贵族的入侵。
他认为,唐朝必须消除这两大祸害,加强团结,夺回失地,国家能够解决,人民才能受苦。
降低。
但他从未被统治者重用过,也没有表现出他的野心,所以他总是感叹抑郁症。
故事发生于汉献帝建安十三年(208年)十月的赤壁之战,这是一场在三国历史形势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的重大战役。
结果,孙和刘连军击败了曹军,34岁的孙武军指挥官周瑜是这场战斗中的头号人物。
诗人观看了古战场的遗物,表达了他对赤壁之战的独特见解。
【主旨】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以小见大。
【名句赏析】《赤壁》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篇的开头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这两句表面意为折断的战戟沉在泥沙中并未被销蚀,自己将它磨洗后认出是前朝遗物。
但实质上诗人以这件古战场遗物来兴起对前朝英雄人物和战事结果的慨叹。
袁枚《赤壁》阅读答案附赏析
袁枚《赤壁》阅读答案附赏析关于袁枚《赤壁》阅读答案附赏析赤壁清•袁枚-而东风百万军, 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 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 渔灯犹照获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 乌鹊寒声静夜闻。
1 •从题材来看,这是一首诗。
(1分)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歌的第一句说一阵东风比百万大军还要强大。
B•第二句是说赤壁一战,决定了三分天下的大势。
C•颈联写秋F1高照,渔民在江上捕鱼的欢快场面。
D.这首诗歌让我们自然联想起苏轼的《前赤壁赋》。
3.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对这首诗的最后一句进行赏析。
(4分)参考答案:1、咏史怀古记游2、C3、诗歌的最后一句,“乌鹊”二字用典,通过赤壁之战的主角之一曹操的《短歌行》里的诗句,使读者联想起当年的古战场(1 分)。
同时,他还通过乌鹊凄寒的叫声反衬夜的寂静,营造了一个凄凉伤感的意境(1分),作者把历史和现实连接起来,抒发了苍凉幽远的怀古之情(1分)。
语言表达(1分)附赏析:赤壁之战是一次轰轰烈烈的战事,是一段不朽的历史。
但是,再不朽的历史也要归于平静,再伟大的英雄也要被历史烟尘无情地埋没。
当诗人追忆这段往事的时候,沧海桑田的感叹涌上苍凉的诗行。
如袁枚的《赤壁》①:一而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
〃江水自流秋渺渺,渔灯犹照荻纷纷。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这首诗浸透了时间流逝的沧桑之感。
前四句用艺术化的笔墨,刻画了赤壁之战时惊心动魄的场而。
“一而东风百万军,当年此处定三分”明确指出诗人慕名登临的赤壁,就是当年曹操的百万雄师被击溃的地方。
“汉家火德终烧贼,池上蛟龙竟得云”两句,诗人站在拥刘贬曹的立场上,对火烧赤壁予以高度褒扬。
但是诗人描写百万大军厮杀的场而之后,却感叹一切英雄和历史都消逝了,都湮没在山川当中,只剩下默默的东流水、渔船中昏暗的灯火和纷飞的荻花,诗人感慨往事消散如烟、时间流逝如梦。
“我来不共吹箫客,乌鹊寒声静夜闻” 则表明心中陡生无限感慨,伴着秋日缓缓东流的“江水”和静谧夜空中的“乌鹊寒声”在静静地升腾。
《赤壁》杜牧赏析题带答案
《赤壁》赏析题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1.(3分) 古诗鉴赏。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诗中所写的历史事件是指________,诗中的“周郎”是指 ________。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0分) 阅读《赤壁》,完成以下问题。
(1)请从运用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A.该诗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心绪无法平静。
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
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2)全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写实,借“折戟”引起对赤壁之战的联想,为下文虚写做铺垫。
B.“前朝”指前一个朝代;“东风”指赤壁之战;“周郎”指东吴将领周瑜。
C.此诗借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感慨,以两个美女象征国家命运,以小见大。
D.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人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
(2)试说说你对“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理解,并说出这两句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杜牧《赤壁》原文及赏析
杜牧《赤壁》原文及赏析杜牧《赤壁》原文及赏析1原文: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杜牧于会昌二年〔842〕出任黄州刺史期间,曾游览黄州赤壁矶。
站在滔滔东去的大江之滨,观“赤壁”而思史,回忆三国时代在鄂州赤壁矶所发生的吴蜀联军大败曹兵,从而尊定三国鼎立场面的“赤壁之战“。
抚今追昔,兴之所至,挥笔写下了这著名的咏史诗。
一、二句写作者在江边淤沙之中,诗人以一柄残戟置于诗端,引发后两句的历史议论,具有历史的纵深感。
三、四句是说周瑜的获胜是偶尔的机遇所致,仅安凭一时幸运并不是定国之策。
假假设不是东风骤起,蜀军相助,周瑜的火攻之计大显神威,那么,东吴政权就必然为曹操所灭。
这两句诗颇具史论意味,见解独到。
诗人对周瑜的谐谑揶揄,暗示了对曹操的肯定。
诗人即物感兴,托物咏史,点明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社稷安危;同时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
以小见大。
杜牧《赤壁》原文及赏析2赤壁唐代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译文赤壁的泥沙中,埋着一枚未锈尽的断戟。
自己磨洗后发现这是当年赤壁之战的遗留之物。
倘假设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被关进铜雀台了。
注释折戟:折断的戟。
戟,古代兵器。
销:销蚀。
将:拿起。
磨洗:磨光洗净。
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
东风:指三国时期的一个战役──火烧赤壁。
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乎周郎。
后任大都督,曾参与赤壁之战并为此战役中的主要人物。
铜雀:即铜雀台,曹操在今河北省临漳县建造的一座楼台,楼顶里有大铜雀,台上住姬妾歌妓,是曹操暮年行乐处。
二乔:东吴乔公的两个女儿,一嫁前国主孙策〔孙权兄〕,称大乔,一嫁军事统帅周瑜,称小乔,合称“二乔”。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诗人经过赤壁〔今湖北省武昌县西南赤矶山〕这个著名的古战场,有感于三国时代的英雄成败而写下的。
诗人欣赏了古战场的遗物,又想到自己的遭遇,有感而发。
赤壁。历年中考阅读鉴赏试题
赤壁。
历年中考阅读鉴赏试题
赤壁》是一首XXX的咏史诗,诗中借一把折戟来兴起对前朝人物和事件的慨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诗的前两句“东风不与XXX便,铜雀春深锁XXX”借东风和铜雀春来象征机遇和命运,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诗句中“XXX”指的是《三国演义》中的XXX,而“XXX”则代表东吴的命运。
诗歌开头从一把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借物起兴,小中见大,表现了作者的怀才不遇和有志不得伸的心境。
整首诗以史为鉴,告诫统治者不要寄希望于侥幸,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古诗词赏析题 2020.1
一、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史·赤壁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1.两诗中的“周郎”指的是,后一诗中的“魏帝”指的是。
2.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候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中区别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诗前两句写了什么?与胡曾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周瑜曹操
2.杜诗慨叹周瑜侥幸成功,胡诗赞美了年轻统帅周瑜的功绩。
解析:杜诗中的三四两句总结了历史的教训。
字面上是讲二乔,实际上是说这一战争关系到东吴的安危,幸而成功,否则家国难保。
而胡诗则是称颂周瑜巧用火攻大破敌人的智慧。
3.杜牧诗开头描写发现旧日武器,磨洗辨认朝代的场景,引起人们冷静的历史沉思。
胡曾诗却是直接陈述历史,表达对英雄的热情赞颂。
解析:注意辨别诗人对同一历史事件的态度有何不同,读出言外之意来。
同时,还要注意诗人吟咏的角度和侧重点,写了些什么,没写什么。
切忌由于自己熟悉这段历史,就忽略诗人是从哪方面,持何种态度来吟咏。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6分)
赤壁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胡曾
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
3、对两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杜诗从旧武器、古战场写起,进而对这场战争展开冷静地历史沉思。
B.胡诗称颂周远用火攻的方式大破故军,表达了无比的仰慕之情。
C.杜诗中的三、四两句总结了历史教训。
表面假设二手被困,实质是在表述这场战争关系到东吴的家国安危。
D.胡诗起笔直写战争场面,接着通过渲染烘托,极力写战争场面之烈,使周的形象跃然纸上。
4、两首诗吟咏的都是三国时赤壁之战的历史,而两位作者对“周郎”的态度并非一致,其区别何在?(3分)
答案:3、D
4、杜牧感叹周瑜侥幸成功,胡曾赞美年轻统帅周瑜的功绩。
(3分)
三、阅读下面诗歌和元曲,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正宫]鹦鹉曲·赤壁怀古
冯子振
茅庐诸葛亲曾住,早赚出抱膝梁父。
笑谈间汉鼎三分,不记得南阳耕雨。
叹西风卷尽豪华,往事大江东去。
彻如今话说渔樵,算也是英雄了处。
【注】诸葛亮曾隐居南阳隆中,抱膝长啸,好为《梁父吟》。
(1)根据相关知识填空。
杜牧是___________代人,他的《赤壁》的体裁是____________,题材类型是____________;“[正宫]鹦鹉曲·赤壁怀古”,其中“正宫”是________,“鹦鹉曲”是________,“赤壁怀古”是_____________。
(2)比较冯子振的《赤壁怀古》与杜牧的《赤壁》,简要评析冯子振的《赤壁怀古》在立意构思上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唐绝句咏史诗宫调名曲牌名题目
(2)冯子振的《赤壁怀古》在立意构思上另辟蹊径。
历代以“赤壁怀古”为题的作品,多以周瑜为歌颂对象,并且总要正面写到赤壁战争,如杜牧的这首《赤壁》。
但这首元曲,却以诸葛亮为追怀对象,而且未写赤壁战争,而只着重评价诸葛亮的出处行藏。
写诸葛亮也不同于他人的歌颂,而采取非议的态度,表现出了崇道非儒的思想,感情基调深沉。
四、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8分)
赤壁杜痒(明)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乌满烟芜。
赤壁杜牧(唐)②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③春深锁二乔。
注:①杜庠:号西湖醉老,以诗名于景泰间。
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
②杜牧通晓政治军事,对当时中央与藩镇、汉族与吐蕃的斗争形势,有相当清楚的了解,并曾经向朝廷提出过一些有益的建议。
③铜雀即铜雀台,铜雀台位子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城两南,三国时期.曹操击败袁绍后营建邺都,修建了铜雀、金虎、水井三台,即史书中之“邺三台”。
8.两首诗都借古兴怀,在体裁上有何不同?两首诗都以赤壁之战为写作背景,但抒发的感情却不同,请简要分析。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两首诗的尾句历来为人称道,写法有何特点?请结合诗歌内容赏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8.杜庠诗为律诗,而杜牧诗为绝句(1分)
杜庠的诗重在写曹军战前的决心和战争中的狼狈,借历史沧桑表达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等伤感情绪(2分)
杜牧的诗在若无“周郎”借东风这一胜利原因的假想中,表达出对军事才能的推崇,或借史实一吐心中的不平之气。
(2分)
9.杜庠诗尾句运用以景结情的手法,写眼前荒岛上满目荒芜、鸥鸟乱飞,以景物描写收束全诗,百般感触尽在不言中,也给全诗笼上了一层凄怆意绪,给人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
(3分)
杜牧诗尾句运用了以小见大(或“借代”或“象征”)的写法,诗中借大乔、二乔两位地位特殊的女子来泛指东吴统治阶级,以铜雀台指代曹魏政权,“铜雀春深锁二乔”貌似小事,实则象征东吴灭亡。
这种手法让诗歌内涵更丰富,更具情味。
(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