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撰写格式模版

合集下载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格式要求

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格式要求

X X X 大学X X X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格式规范(斜体字均作为格式说明用,填写时请删除)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题目)小二号粗黑体,居中系别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提交日期年月日小三号宋体,加粗210g橙色卡纸(A3)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

边距上2.54cm,下2.54cm,左2.2cm,右2.2cm。

行距为固定值20磅。

X X X 大学X X X学院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X X X 大学 X X X学院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属于不保密□。

(请在以上方框内打“√”)学位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X X X大学X X X学院四号宋体,加粗,居中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小二号宋体,加粗,居中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兹发给班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内容如下:1.毕业设计(论文)题目:2.应完成的项目:(1)(2)(3)(4)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1)(2)(3)(4)(5)(6)(7)4.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于年月日发出,应于年月日前完成,然后提交毕业考试委员会进行答辩。

专业教研组(系)负责人审核年月日指导教师(导师组)签发年月日毕业设计(论文)评语:三号宋体毕业设计(论文)总评成绩:四号宋体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小组负责人签字:四号宋体年月日四号宋体(以下含有范例)摘要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正文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本文详细介绍了多变量预测控制算法及其在环境试验设备控制中的应用。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

教函[2007]33号关于印发《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的通知各院(部)、校直有关部门: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水平反映了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为了提高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按照《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的要求,制定了《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2.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格式模版3.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文献及译文格式模版二○○七年六月一日报:校领导送:各院(部)、校直有关部门、教务处处长及有关科(室)校对:肖鹏共印30份附件1: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毕业设计(论文)是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学习深化与升华的重要过程。

它既是学生学习、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学生素质与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而且还是对学生的毕业资格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

为了保证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按照《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资料的归档1.毕业设计(论文)资料主要包括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表、工作进程表、指导教师评审表、评阅人评审表、答辩小组意见表、成绩评分表、答辩提问录、图纸、外文文献及译文、毕业设计(论文)申请表、选题变更表、实地考察报告、计算资料、实验报告、文献综述、实物性的设计成果等。

2.毕业设计(论文)专用袋中的材料按顺序将下列材料装入毕业设计(论文)专用袋: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开题报告表、工作进程表、指导教师评审表、评阅人评审表、答辩小组意见表、成绩评分表、答辩提问录、图纸(按国家标准折叠装订)、软件光盘、外文文献及译文等。

其中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按封面、目录、中外文摘要及关键词、前言、正文部分、结论、谢辞、参考文献、附录的顺序撰写、排版并装订成册。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目录摘要 (6)ABSTRACT (7)前言 (1)1 给水厂处理设计任务书 (2)1.1设计任务书 (2)1.1.1设计题目 (2)1.1.2设计原始资料 (2)1.1.3设计任务 (1)1.1.4设计要求 (1)1.2给水处理厂设计水质及水量要求 (1)1.2.1城市用水要求 (1)1.2.2给水处理厂设计水量的确定 (2)2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和给水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2)2.1 设计原则 (2)2.2 设计规模 (3)2.3 厂址选择 (3)2.4 水厂工艺流程选择 (4)2.5 处理构筑物的选择 (4)2.5.1混凝工艺选择 (4)2.5.2 混合工艺 (6)2.5.3 絮凝池形式的选择 (7)2.5.4 沉淀工艺 (8)2.5.5 过滤工艺 (10)2.5.6 消毒工艺 (11)2.5.7 清水池 (12)2.6给水处理厂工艺流程的确定 (12)3 加药构筑物设计 (12)3.1 混凝剂的储存及配制 (13)3.1.1 药剂仓库 (13)3.1.2溶液池容积计算 (13)3.1.3 溶解池容积计算 (14)3.1.4. 计量设备 (14)3.2混合 (15)4 絮凝构筑物设计 (16)4.1设计参数 (16)4.2.池体设计 (16)4.3竖井设计计算 (17)4.3.1.絮凝池单个竖井的平面面积 (17)4.3.2. 竖井的个数 (17)4.3.3.竖井内栅条的布置 (17)4.3.4.竖井隔墙孔洞尺寸 (19)4.3.5.絮凝池出口穿孔尺寸 (20)4.4 水头损失 (20)4.4.1第一段计算 (20)4.4.2第二段计算 (21)4.4.3第三段计算 (21)4.5校核: (22)4.6排泥 (22)5 沉淀设备设计 (23)5.1设计参数 (23)5.2池体尺寸 (23)5.2.1清水区面积 (23)5.2.2 沉淀池长度及宽度 (23)5.2.3 池体高度 (24)5.3 沉淀池进口穿孔花墙 (24)5.4 集水系统 (25)5.4.1 集水槽 (25)5.4.2 孔眼计算 (26)5.4.3出水管及出水总渠 (27)5.5沉淀池斜管的选择 (28)5.6 排泥系统 (28)5.7校核 (29)5.7.2.弗劳德系数 (29)5.7.3.斜管中的沉淀时间 (29)6 普通快滤池设计 (29)6.1平面尺寸计算 (29)6.1.1滤池的总面积: (29)6.1.2单格面积 (30)6.2滤池高度 (31)6.3配水系统 (31)6.3.1最大粒径滤料的最小化态流速 (31)6.3.2反冲洗强度 (32)6.3.3反冲洗水流量 (32)6.3.4干管始端流速 (32)6.3.5配水支管流速 (32)6.3.6单根支管入口流量 (33)6.3.7支管入口流速 (33)6.3.8配水支管上孔口总面积 (33)6.3.9配水支管上孔口流速 (34)6.3.10单个孔口面积 (34)6.3.11孔口总数 (34)6.3.12每根支管上的孔口数 (34)6.3.13孔口中心距 (35)6.3.14孔口平均水头损失 (35)6.3.15配水系统校核 (35)6.4洗砂排水槽 (36)6.5滤池反冲洗 (38)6.5.1高位冲洗水箱的容积 (38)6.5.2承托层的水头损失 (38)6.5.3冲洗时滤层的水头损失 (38)6.5.4冲洗水箱高度 (39)6.6进出水系统 (39)6.6.1进水总渠 (39)6.6.3清水管 (40)6.6.4排水渠 (40)7 消毒构筑物设计 (40)7.1加氯量计算及相关问题 (40)7.2加氯间布置 (41)8 清水池及吸水井的设计 (42)8.1清水池尺寸 (42)8.2清水池各管管径的确定 (42)8.2.1清水池的进水管 (43)8.2.2清水池的出水管 (43)8.2.3清水池的溢流管 (43)8.2.4清水池的排水管 (43)8.3清水池的布置 (44)8.4吸水井布置 (44)9 二级泵站设计 (45)9.1 初选水泵 (45)9.1.1设计流量 (45)9.1.2设计扬程 (46)9.1.3选泵 (46)9.2水泵管路布置 (46)9.2.1管路设计管径 (46)9.2.2吸水管布置 (47)9.2.3出水管布置 (47)9.2.4管路附件选配 (48)9.3 选泵校核 (49)9.3.1 每台泵吸水管水头损失 (49)9.3.2 每台泵压水管路水头损失 (49)9.3.3 水泵扬程的确定 (50)9.3.4 校核 (51)9.4 水泵基础设计 (51)9.5各工艺标高计算 (52)9.5.1 水泵轴心标高的确定 (52)9.5.2 泵房高度的计算 (52)9.5.3其他工艺标高 (53)9.6 附属设备的选择 (53)9.6.1 起重设备 (53)9.6.2 排水设备 (54)9.6.3 通风设备 (54)9.6.4 引水设备 (54)9.6.5计量设备 (55)10 给水处理厂的总体布置 (55)10.1平面布置 (55)10.1.1地表水厂的组成 (55)10.1.2平面布置 (56)10.2高程布置 (57)10.2.1管渠水力计算 (58)10.2.2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计算 (60)10.2.3给水处理构筑物高程布置 (60)结论 (61)谢辞 (62)参考文献 (63)摘要本设计为2万立方米/天给水处理厂设计,主要是给水处理厂的设计该厂的水源为地表水,水质情况良好,水库位于城市给水处理厂东北方向50米,水厂位于城市北面公里处,原水水质其中的一些常规的检测项目已经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001)》的要求,需要处理的为水源的浊度、残渣及细菌的灭活。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
4.量和单位。量和单位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统计、实验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但在叙述不很大的数目时,一般不用阿拉伯数字,如“他发现两颗小行星”、“三力作用于一点”,不宜写成“他发现2颗小行星”、“3力作用于1点”。大约的数字可以用中文数字,也可以用阿拉伯数字,如“约一百五十人”,也可写成“约150人”。注意年数应写全四位,如“1949年”不能写成“49年”。
三、毕业论文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毕业论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标题。标题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不宜超过20个汉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
2.目录。目录列至三级标题(即:1……、1.1……、1.1.1……)。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文中的标题一致,附录也应依次列入目录。
4.前言。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包括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本设计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5.正文部分。主要包括:设计方案论证、计算过程、设计说明、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包括实验方法、线路及数据处理等)、方案的校验等。
6.结论。概括说明本设计的优点及创新,并指出不足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2.标点符号。执行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标点符号用法”。
3.名词、名称。科学技术名词术语尽量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有争议的名称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外文缩写首次出现时应加括号注明其含义。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人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达尔文、马克思等)可用标准译名。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分体式传感器实验台设计院〔部〕: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本064姓名:***学号:2006081###指导教师:罗##完成日期:201#年6月15日摘要 ........................................................................................................................ FISSION TYPE SENSOR LABORATORY BENCH DESIGN .. (I)ABSTRACT (I)1前言1.1分体式传感器的特点及研究意义 (1)1.2国际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1)1.3国内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2)1.4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3)2各个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2.1霍尔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4)工作原理 (4)霍尔传感器的检测方法 (4)霍尔传感器测量电路 (5)2.2光电式 (9)光电传感器原理 (9)光电传感器的分类 (9)光电式传感器转换电路 (10)2.3电阻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11)电阻式传感器工作原理 (11)电阻式传感器测量电路 (12)2.4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16)电容式传感器的优点 (16)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应用 (17)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22)2.5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25)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25)电感式传感器的特点及分类 (25)电容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29)2.6温度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30)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30)温度传感器测量电路 (32)2.7涡流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选择 (33)电涡流传感器的根本原理 (33)涡流式传感器的特点 (33)涡流式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34)3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3.1直流稳压电源的工作原理 (35)3.2本文所选的电源 (36)电路工作原理 (36)电源的电路图 (37)4 显示局部4.1LCD显示电路设计 (38)显示模块 (38)T6963C 控制器介绍 (39)4.2LCD显示电路方式比较 (41)4.3液晶显示子程序 (42)4.4液晶显示方式 (43)4.5LCD显示框图设计 (44)6 结论 (46)谢辞 (47)参考文献 (48)摘要随着我国工业生产自动化领域的扩大,自动检测技术快速开展,各工科院校自动化类专业大都开设了自动检测、传感器技术类型的课程。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格式论文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格式论文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关于中国跨国公司竞争力的分析院(部):*******学院专业:*****学班级:******姓名:******学号:20140000000指导教师:*****完成日期:******目录摘要 (1)一、跨国公司的概念 (2)二、中国跨国公司形成的因素 (2)三、中国跨国公司现状及不足 (3)四、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 (5)五、做好民营企业档案工作的对策 (5)(一)积极引导,激发民营企业建档热情 (5)(二)开拓创新,实现民营企业档案多元服务 (5)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 (7)七、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建设步骤 (7)(一)构建合理的财务预算指标 (7)(二)营造健全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7)(三)构建全面配合的执行体系 (7)八、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8)(一)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 (8)(二)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8)(三)完善预算编制方法与创新 (9)(四)完善全面预算的监督考核机制 (9)九、把握经济发展主流拓展金融服务空间 (10)十、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10)十一、加快区域金融强省建设促进经济金融共同繁荣 (12)十二、中小企业状况 (14)十三、完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的建议 (15)1.一站式金融服务方式 (15)2.引导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16)十三、中小企业贷款的特点 (17)(一)贷款额度小 (17)(二)时效性要求高 (17)(三)期限短,频率高 (18)(四)贷款价格敏感度低 (18)(五)产品需求日益多样化 (18)十四、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 (18)(一)道德风险 (18)(二)信用风险 (19)(三)制度风险 (19)(四)经营风险 (19)(五)管理风险 (20)(六)市场风险 (21)十五、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风险管理 (21)(一)设立单独部门,财务独立核算 (21)(二)建立集中管理式、流程化的作业程序和高科技的管理系统 (22)(三)变商业性担保为政策性担保 (22)(四)小企业贷款与企业管理人员挂钩 (23)(五)提供财务顾问服务 (23)(六)控制融资额度,降低风险 (24)参考文献 (24)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跻身于世界前列,而随之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中国跨国公司。

建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

建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

建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建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导语:设计就是计算的过程,选用适当的计算简图对设计工作来说非常重要。

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建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建筑毕业设计论文格式1摘要;高层建筑目前在房地产市场当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其设计标准也是越来越高,变化也越来越多。

在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案不断呈现在我们面前时。

其设计及施工的问题也越来越频发的发生,其重要性越来越为社会各界及客户所重视,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工作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与重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随着我国土地资源的日渐缺乏,我国对建筑用地的限制也是越来越严格,同时由于建筑科学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目前在房地产市场当中所占的比例是越来越大,其设计标准也是越来越高,变化也越来越多。

在新兴的结构设计方案不断呈现在我们面前时。

其设计及施工的问题也越来越频发的发生,其重要性越来越为社会各界及客户所重视,高层建筑结构工程设计工作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与重点。

面对如此形势,怎样做好工程建筑的设计工作,下面谈谈自己的工作体会,和同行们商榷。

1. 高层结构的设计原则1.1 正确选择计算简图设计就是计算的过程,选用适当的计算简图对设计工作来说非常重要。

设计师确定的结构计算式是在计算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正确选择计算简图,对于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特别关键,计算简图选用不当,产生的后果较严重,会导致结构安全的事故隐患,所以正确选择计算简图,可以保证结构安全性。

计算简图还应有相应的构造措施来保证。

我们都知道,在实际结构施工中的节点不可能是纯粹的铰结点和刚结点,但设计者要保证其与计算简图的误差应该在允许范围。

1.2 确定合适的基础方案设计任务到手后,设计人员应该认真研究本项目的各项数据和影响设计的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是成功完成设计任务的前提。

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踏勘资料,以及结构的上部结构类型与载荷分布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计算,充分考虑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及施工条件的判定,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地基的选择是造价的最大影响因素,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地基的特点,发挥地基的潜能,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毕业创作(设计)创作说明报告正文格式及要求

毕业创作(设计)创作说明报告正文格式及要求

毕业创作(设计)创作说明报告正文格式及要求第一篇:毕业创作(设计)创作说明报告正文格式及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创作说明报告正文格式样板一、使用“一、”“(一)”“1.”“(1)”标题层次序号的论文(设计)样板(文科类论文一般使用此方式)论文(设计)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段前1行,段后0行)——副标题(小三号楷体,用破折号领起,比主标题低2格)专业名称(全称)姓名(四号宋体,居中)(空一行)[摘要]“摘要”两字加方括号来标识,放在摘要段的最前面,“摘要”两字用黑体字,之间空1格;摘要的内容用五号楷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关键词]“关键词”三字加方括号来标识,用五号黑体字;关键词的内容用五号楷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首行缩进2格。

(空一行)论文(设计)题目英文翻译(小三号加粗“Times New Roman”体,居中)——副标题(四号“Times New Roman”体,用破折号领起,比主标题低2格)专业名称(全称)姓名英文翻译(四号宋体,居中,段后0.5行。

姓名以汉语拼音的形式标注,“姓”的字母全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的首个字母用大写,其余小写,“名”与“名”之间用“-”隔开,“姓”和“名”之间直接空1格。

)Abstract:摘要英文翻译用加粗体“Abstract:”来标识,不使用方括号。

首行缩进2格。

英文摘要使用5号“Times New Roman”体,行间距为固定值15磅。

Key words:关键词英文翻译用加粗体“Key words:”来标识,不使用方括号;首行缩进2格。

关键词的内容用五号“Times New Roman”体;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行间距为固定值15磅。

(空一行)引言(或前言)(“引言”二字用四号黑体,单独成行,缩进2格,段后0.5行)一、第一层标题(用四号黑体,段前1行,段后0.5行,缩进2格)××××××××××××××××××××××××××××××××(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5磅,首行缩进2格。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建筑结构说明书

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建筑结构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题目:某高校教学楼设计(方案五)院(部):土木工程学院专业:土木工程班级:土木143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夏风敏完成日期:2018年5月26日目录摘要--------------------------------------------------------------------------------------- V 1 建筑设计 ---------------------------------------------------------------------------- - 1 -1.1建筑设计概况 ---------------------------------------------------------------------------------- -1-1.2建筑平面设计 ---------------------------------------------------------------------------------- -1-1.3建筑立面设计 ---------------------------------------------------------------------------------- -2-1.4建筑构造与做法 ------------------------------------------------------------------------------- -3-1.4.1 一层地面做法 ---------------------------------------------------------------------------- - 3 -1.4.2 二~五层楼面做法------------------------------------------------------------------------ - 3 -1.4.3 内、外墙面做法 ------------------------------------------------------------------------- - 4 -1.4.4 台阶、散水及屋面做法 ---------------------------------------------------------------- - 4 -2 结构选型及结构布置 ------------------------------------------------------------- - 5 -2.1材料选择----------------------------------------------------------------------------------------- -5-2.2板、梁、柱截面尺寸估算 ------------------------------------------------------------------- -6-2.2.1 板厚确定 ---------------------------------------------------------------------------------- - 6 -2.2.2 梁尺寸确定 ------------------------------------------------------------------------------- - 6 -2.2.3 柱截面确定 ------------------------------------------------------------------------------- - 6 -2.3结构计算简图 ---------------------------------------------------------------------------------- -8-2.3.1 计算简图的确定 ------------------------------------------------------------------------- - 8 -2.3.2 截面参数计算 ---------------------------------------------------------------------------- - 8 -3 荷载计算 ---------------------------------------------------------------------------- - 9 -3.1构件自重计算 ---------------------------------------------------------------------------------- -9-3.1.1 板 ------------------------------------------------------------------------------------------- - 9 -3.1.2 梁 ----------------------------------------------------------------------------------------- - 10 -3.1.3 墙 ----------------------------------------------------------------------------------------- - 10 -3.1.4 柱 ----------------------------------------------------------------------------------------- - 10 -3.2.1 恒荷载计算 ------------------------------------------------------------------------------- 11 -3.2.2 活荷载计算 ----------------------------------------------------------------------------- - 12 -3.3横向荷载计算 --------------------------------------------------------------------------------- -13-3.3.1 风荷载计算 ----------------------------------------------------------------------------- - 13 -3.3.2 地震作用计算 -------------------------------------------------------------------------- - 15 -4 6轴框架内力计算 -------------------------------------------------------------- - 18 -4.1恒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 -18-4.1.1 分层法计算梁端、柱端弯矩 -------------------------------------------------------- - 18 -4.1.2 梁端、柱端剪力计算 ----------------------------------------------------------------- - 28 -4.1.3 柱轴力计算 ----------------------------------------------------------------------------- - 31 -4.2活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 -33-4.1.1 分层法计算梁端、柱端弯矩 -------------------------------------------------------- - 33 -4.1.2 梁端剪力计算 -------------------------------------------------------------------------- - 40 -4.1.3柱轴力计算 ------------------------------------------------------------------------------ - 43 -4.3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 -44-4.3.1 反弯点法计算柱端弯矩 -------------------------------------------------------------- - 44 -4.3.2 计算梁端弯矩、剪力及柱轴力 ----------------------------------------------------- - 45 -4.4水平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 -50-5 ⑥轴框架内力组合 --------------------------------------------------------------- - 55 -5.1梁端弯矩调幅 --------------------------------------------------------------------------------- -55-5.2内力组合---------------------------------------------------------------------------------------- -55-5.2.1 非地震工况下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 - 56 -5.2.2 非地震工况下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 - 61 -5.2.3 地震工况下框架梁的内力组合 ----------------------------------------------------- - 65 -5.2.4 地震工况下框架柱的内力组合 ----------------------------------------------------- - 68 -6 框架截面设计 --------------------------------------------------------------------- - 73 -6.1.1 选取承载力设计值 -------------------------------------------------------------------- - 74 -6.1.2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 74 -6.1.3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 75 -6.2框架柱截面设计 ------------------------------------------------------------------------------ -78-6.2.1 轴压比验算 ----------------------------------------------------------------------------- - 78 -6.2.2 截面尺寸复核 -------------------------------------------------------------------------- - 79 -6.2.3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 - 79 -6.2.4 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受压承载力验算 ----------------------------------------- - 80 -6.2.5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 81 -6.2.6 裂缝宽度验算 -------------------------------------------------------------------------- - 81 -7 楼板计算 --------------------------------------------------------------------------- - 83 -7.1楼板内力计算 --------------------------------------------------------------------------------- -83-7.2楼板配筋计算 --------------------------------------------------------------------------------- -88-8 基础设计 --------------------------------------------------------------------------- - 91 -8.1设计参数---------------------------------------------------------------------------------------- -91-8.2B、G轴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 -91-8.2.1 地基承载力验算 ----------------------------------------------------------------------- - 92 -8.2.2 基础高度验算 -------------------------------------------------------------------------- - 93 -8.2.3 基础配筋验算 -------------------------------------------------------------------------- - 93 -8.2.4 抗震验算 -------------------------------------------------------------------------------- - 93 -8.3D、E轴柱下独立基础设计 ----------------------------------------------------------------- -95-8.2.1 地基承载力验算 ----------------------------------------------------------------------- - 95 -8.2.2 基础高度验算 -------------------------------------------------------------------------- - 96 -8.2.3 基础配筋验算 -------------------------------------------------------------------------- - 96 -8.2.4 抗震验算 -------------------------------------------------------------------------------- - 96 -9 楼梯设计 --------------------------------------------------------------------------- - 98 -9.1.1 荷载统计 -------------------------------------------------------------------------------- - 98 -9.1.2 截面设计 -------------------------------------------------------------------------------- - 98 -9.2平台板设计------------------------------------------------------------------------------------- -99-9.2.1 荷载统计 -------------------------------------------------------------------------------- - 99 -9.2.2 截面设计 -------------------------------------------------------------------------------- - 99 -9.3平台梁设计----------------------------------------------------------------------------------- -101-9.3.1 荷载统计 ------------------------------------------------------------------------------- - 101 -9.3.2 截面设计 ------------------------------------------------------------------------------- - 101 -9.2.3 裂缝验算 ------------------------------------------------------------------------------- - 102 -9.2.4 挠度验算 ------------------------------------------------------------------------------- - 103 -9.4梯柱设计-------------------------------------------------------------------------------------- -103-谢辞--------------------------------------------------------------------------------- - 105 -参考文献 ---------------------------------------------------------------------------- - 106 -摘要本计算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了该建筑的建筑设计与结构设计。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规定摘要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规定摘要

以下是学校的《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中与学生有关的部分摘要,包括以下内容1、附件2: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要求)根据要求撰写开题报告2、附表2: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格式)根据表的格式将开题报告整理符合规范3、附件3: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撰写(要求)根据要求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4、附表6: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学生用表)填写检查表5、(封面样式)1、附件2: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毕业论文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课题研究的依据和撰写论文的基础,也是评定毕业成绩的依据之一。

各科类专业学生在完成查阅资料、毕业实习或实地考察后,都要向指导教师提出一份简明的开题报告。

内容包括:文献综述(包括本课题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预期目的、课题进度计划等。

2、附表2: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表班级:姓名:3、附件3: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与毕业论文的撰写一篇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由题目(标题)、目录、摘要、引言(前言)、正文、结论、谢辞、参考文献和附录等几部分构成。

一、毕业设计说明书撰写的内容与要求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标题:设计课题名称,要求简洁、确切、鲜明。

2.目录3.中外文摘要:应扼要叙述本设计的主要内容、特点,文字要简练。

4.前言: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在国内(外)发展概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主要问题。

5.正文:○1设计方案论证:应说明设计原理并进行方案选择。

应说明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方案(包括各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还应阐述所采用方案的特点(如采用了何种新技术、新措施、提高了什么性能等)。

○2计算部分:这部分在设计说明书中应占相当的比例。

○3设计部分:这也是设计说明书的重要组成部分。

○4样机或试件的各种实验及测试情况;包括实验方法、线路及数据处理等(视课题而定)。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标准格式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标准格式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标准格式篇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书写规范及格式模版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XX届)题目: (三号黑体,居中, 不得超过30个汉字)(论文题目可分两行书写)学生姓名学号 XXXXXX 指导教师专业班级 XX专业0X(X)班学院化学工程与材料学院提交日期 201X年Y月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用签字盖章过的任务书替代论文题目中文(三号黑体,粗体,1或2行居中)摘要 (三号黑体,粗体,上空一行,居中)摘要内容(上空一行),四号宋体,500字左右。

每段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中文摘要应表达毕业论文和设计工作的核心内容,简短明了。

首先,摘要应当要素齐全。

即一篇摘要应当包含如下要素:①目的—即从事该项研究开发的理由与背景或所涉及的主题范围;②方法—即所用的原理﹑理论﹑开发工具,关键技术解决方法等;③结果—即研究开发工作的结果﹑数据﹑效果﹑性能等;④结论—即对结果的分析﹑评价等。

其次,摘要应当客观﹑如实地反映论文的内容。

第三,采用第三人称写法。

由于摘要将直接被检索类二次文献采用,脱离原文独立存在,所以摘要一律采用第三人称写法。

关键词:具体关键词(四号宋体),关键词数量为4—6个,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不用标点符号DISSERTATION TITLE IN ENGLISH (英文标题,3号Times New Roman字体,居中,全部用大写字母,可分成1-3行, 每行左右两边至少留5个字符空格)ABSTRACTThe abstract in English goes here. The abstract in English should agree with that in Chinese presented on the previous page. (英文摘要内容, 用4号Times New Roman字体,每段开头留4个字符空格,英文摘要的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基本相对应)Key Words: Key words in English go here and should be separated by comma(s). No comma is needed after the last key word (关键词用4号Times New Roman字体, 全部小写,每一关键词之间逗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目录(三号黑体,粗体,居中)以下目录内容是自动产生的,可以点击鼠标右键并选择“更新域”进行自动更新;其中关于字体大小的说明是原文带下来的,不必理会。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格式模版

山东建筑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格式模版
英文题目:Times New Roman, 小 3 号, 居中, 加黑,1.5 倍行距
Frame and Experiment Study
Times New Roman,小 3
ABSTRACT
号,1.5 倍行距
Vierendeel truss-steel frame has wide technical application that can be applied to the staggered truss structure and transfer structure. It has important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echnical application to research the behavior, the ultimate load-carrying capacity and structural destroy mode. · · · · · · · · ·
题。下级标题依次比上 级标题缩进 1 格 目录最多列至三级标
3 空腹桁架钢框架受力性能有限元分析
3.1 引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3.2 空腹桁架钢框架与普通钢框架力学性能对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6 3.3 影响空腹桁架钢框架力学性能的因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9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格式_论文格式_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格式_论文格式_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格式为提高我校毕业生毕业设计()的撰写质量,做到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在内容和格式上的统一和规范,特规定如下:一、装订顺序论文(设计说明书)内容一般应由9个部分组成,严格按以下顺序装订,但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制订装订项目。

(1) 封面 (6) 正文(2) 中文摘要 (7) 附录(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3) 英文摘要 (8) 参考文献(4) 目录 (9) 致谢(5) 主要符号表(根据具体情况可省略)二、内容及书写格式要求1、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应用中文撰写(外语专业除外)。

2、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分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两种,所有出现相关字样之处请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毕业设计说明书” 或“毕业论文”字样。

3、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word软件编辑,一律打印在a4幅面白纸上,单面打印。

4、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的上边距:30mm;下边距:25mm;左边距:3omm;右边距:2omm;行间距1.5倍行距。

5、页眉的文字为“中北大学x届毕业设计说明书” 或“中北大学××××届毕业论文”,用小四号黑体字,页眉线的上边距为25mm;页脚的下边距为18mm。

6、论文页码从引言部分开始,至致谢止,在页脚中标出。

封面、摘要、目录不编入页码,目录单独编页码。

7、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每章的大标题用小三号黑体,加粗,留出上下间距为:段前0.5行,段后0.5行;二级标题用小四号黑体,加粗;其余小标题用小四号黑体,不加粗。

8、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

如图1.2,表2.3,附注3.2或式4.3。

图表应认真设计和绘制,不得徒手勾画。

表格与插图中的文字一律用5号宋体。

每一插图和表格应有明确简短的图表名,图名置于图之下,表名置于表之上,图表号与图表名之间空一格。

插图和表格应安排在正文中第一次提及该图表的文字的下方。

当插图或表格不能安排在该页时,应安排在该页的下一页。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及标准模版

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撰写规范及标准模版

25字)English Title(Times New Roman ,三号)学生学号:03510301起止日期:2007.3.5~2007.6.22吉林化工学院Jilin Institute of Chemical Technology整性的短文,中文摘要以300-500字为宜。

论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和结论性意见。

设计摘要应包括本设计主要内容、设计原则、设计标准及主要技术资料。

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应在摘要中出现。

书写格式说明: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

字号:小二,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标题“摘要”中间留两个字的空格。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1.3,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

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

关键词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黑体,小四,加粗。

关键词:内容;要求;格式- I -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

使用第三人称,最好采用现在时态编写。

书写格式说明:标题“Abstract”可设置成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

字号:小二,1.5倍行距。

段后11磅,段前为0。

Abstract正文选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1.3,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

Key words与Abstract之间空一行。

Key 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

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示例:Decision Support and Data Warehouse Systems is intended as a textbook for a one-semester course i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with data warehousing playing the same starring role in the course as it does in today’s decision support picture. With the addition of enrichment material in data warehousing, much of which can be found on the Web, it also fits a quarter systems: the DSS portion of the book fits one quarter, and the data warehousing portion can expanded to fill another.Decision Support and Data Warehouse Systems is intended as a textbook for a one-semester course in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with data warehousing playing the same starring role in the course as it does in today’s decision support picture. With the addition of enrichment material in data warehousing, much of which can be found on the Web, it also fits a quarter systems: the DSS portion of the book fits one quarter, and the data warehousing portion can expanded to fill another.Key Words:Content;Request;Format- II -摘要 (I)Abstract ..............................................................................................................................................I I 第1章设计说明书(论文)结构及要求.. (1)1.1 题目 (1)1.2 摘要与关键词 (1)1.2.1 摘要 (1)1.2.2 关键词 (1)1.3 目录 (1)1.4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 (1)1.4.1 绪论 (2)1.4.2设计说明书(论文)主体 (2)1.4.3 结论 (2)1.5 致谢 (2)1.6 参考文献 (2)1.7 附录 (3)1.8 封面 (3)1.9 装订与保存 (3)第2章书写规范 (4)2.1 论文(设计)正文字数 (4)2.2设计说明书(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 (4)2.3设计说明书(论文)正文格式 (4)2.4 章节标题格式 (4)2.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5)第3章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6)3.1 图的格式说明 (6)3.1.1 图的格式示例 (6)3.1.2 图的格式描述 (6)3.2 表的格式说明 (7)3.2.1 表的格式示例 (7)3.2.2 表的格式描述 (8)3.3 公式的格式说明 (9)- III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3.3.1 公式的格式示例 (9)3.3.2 公式的格式描述 (9)3.4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格式说明 (9)3.4.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示例 (9)3.4.2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9)3.4.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10)3.4.4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 (11)3.5 计量单位 (11)3.5.1 使用方法 (11)3.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11)3.6 规范表达注意事项 (14)3.6.1 名词术语 (14)3.6.2 数字 (14)3.6.3 外文字母 (15)3.6.4 量和单位 (16)3.6.5 标点符号 (16)第4章打印说明 (17)4.1 纸型 (17)4.2 版心设置 (17)4.3 装订 (17)第5章题目(黑体,小二,1.5倍行距,段后11磅) (18)5.1 第5章第一节题目(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1行) (18)5.1.1第5章第一节一级题目(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 (18)结论 (19)参考文献 (20)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21)致谢 (22)- IV -吉林化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第1章设计说明书(论文)结构及要求设计说明书(论文)包括题目、中文摘要、外文摘要、目录、正文、参考文献、附录和致谢等部分。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正式稿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正式稿

毕业设计题 目:某单位办公楼设计指导教师:卩 __________________完成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结构设计.......................................................................................... 2.. 1设计资料............................................................ 2...2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2..2.1恒荷载标准值............................................................. 2..2.1.1 屋面................................................................2..2.1.2 楼面................................................................3..2.1.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4)2. 1.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4)2.2 活荷载标准值............................................................ .5..2.2.1 屋面................................................................5..2.2.2 楼面................................................................5..2.2.3 风荷载标准值....................................................... 5.3 材料计算指标................................................... 6.. 4对梁尺寸的验算...................................................... 6..4.1次梁截面尺寸验算......................................................... 6.4.2主梁截面尺寸验算.......................................................... 7.4.3柱截面尺寸验算............................................................ 7..4.3.1 内柱............................................................... 7..4.3.2夕卜柱............................................................... 8..4.4柱的线刚度计算........................................................... .9.. 5框架内力计算 (10)5.1恒荷载作用................................................................ .105.2活荷载的内力计算......................................................... 1.35.3风荷载作用下的框架内力 (16)5.3.1风荷载作用框架的内力本风压值 (16)5.3.2用D值法列表计算 (17)6风荷载作用下的侧移验算 (20)7荷载组合与内力组合 (21)7.1横梁内力组合表 (21)7.2柱内力组合 (25)8框架梁柱配筋 (30)8.1横梁配筋 (29)8.1.1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29)8.1.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30)8.2次梁配筋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30)8.2.1 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2)8.2.2次梁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32)8.3框架柱配筋 (32)8.3.1外柱配筋计算表 (33)8.3.2内柱配筋计算表 (33)8.3.3框架柱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和箍筋配置 (34)9楼面板的配筋计算 (36)9.1楼面的配筋计算.......................................................... .3.59.1.1 按弹性理论计算区格的弯矩......................................... 3.59.1.2截面设计........................................................... .3.8 10楼梯设计......................................................... 4.1.10.1踏步板(TB-1)的计算 (39)10.2平台板设计 (40)10.3平台梁设计 (40)11 基础设计........................................................ 44.11.1外柱基础设计 (42)11.2内柱基础的计算 (46)第二部分施工设计部分 (48)12编制依据......................................................... 48. 13工程概况.......................................................... 4.6.13.1总体概况 (46)13.2设计概况 (46)13.2.1 建筑设计 (46)13.2.2 结构设计 (47)13.3工程、水文及气象概况 (47)13.4施工条件 (48)13.5工程特点 (48)13.6 主要分项工程工程量 (48)14施工部署及方案 (50)14.1总体部署 (50)14.2工程的管理组织......................................................... .5.114.2.1项目管理班子主要管理人员 (51)14.2.2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及职能部门职责 (52)14.3施工方案 (52)14.3.1基础工程阶段 (52)14.3.2结构工程阶段 (52)14.3.3装饰工程阶段 (54)15 施工总平面布置 (55)16施工准备工作 (55)17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法 (57)17.1 土方与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57)17.1.1 土方开挖 (57)17.1.2垫层浇筑 ......................................................... .5.817.1.3基础钢筋工程 (58)17.1.4 基础模板工程 (60)17.1.5基础混凝土浇筑 (60)17.1.6基槽及房心土回填 (60)17.2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61)17.2.1垂直运输和脚手架 (61)17.2.2主体结构主要项目施工方法 (62)17.3主要装饰工程施工方案 (67)17.3.1屋面工程 .......................................................... .6.717.3.2楼面工程 (68)17.3.3外墙涂料工程 (68)17.3.4内墙及顶棚抹灰 (69)18安全技术措施..................................................... 7Q18.1防坠落措施 (70)18.2安全用电措施 (70)18.3施工机具安全防护措施 (71)18.4安全防火措施............................................................ .7.1 19文明施工措施.. (72)20雨季施工措施 (73)结论................................................................ 76. 谢辞................................................................ 77. 参考文献............................................................ 78.本次设计为某单位办公楼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结构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两部分。

毕业设计任务书(王彪)

毕业设计任务书(王彪)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班级
能源112
学生姓名
王彪
指导教师
于畅
设计(论文)题目
安康市压缩天然气加气站工艺设计
设计
(论文)
原始
参数
1城市或地区概况
1.1城市或地区规划资料(附城市电子版规划图1:10000)
1.2城市的规模、性质和发展趋势
1.3城市人口密度及面积:580人/公顷,公顷
2城市能源综合利用情况
绘图并整理计算说明书及外文翻译资料。达到规范要求。
第17、18周
校核与审查设计成果:整理设计计算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对于设计中的缺点和错误,进行修正。
拟订毕业设计的和专题总结提纲,并取得指导教师的同意;进行毕业设计答辩的准备工作,如编写答辩提纲,复习有关的专业知识及基础知识等
主要参
考资料
及文献
1.段常贵主编.燃气输配[M](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设计
工作
内容
一般说明书应包括如下内容:
(1)绪论(概述):简述目前燃气及天然气的应用新技术,燃气应用尤其是天然气应用对国民经济的意义,城市的特点及天然气气源的选择确定,建设CNG加气站的意义,市场前景分析等;
(2)设计依据;
(3)所采用的燃气气源以及对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4)城市燃气基本参数和汽车用气量计算;
2.手册编写组.煤气工程设计手册(上、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3.严铭卿主编.燃气工程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燃气设计规范[S].GB50028-2006,2006.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S].GB50016-2006,2006.

毕业设计(说明书)规范 字体格式

毕业设计(说明书)规范     字体格式

车辆工程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规范一、设计说明书(论文)的结构及要求设计说明书(论文)包括: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关键词、目录、正文、致谢、参考文献及附录八部分。

1、封面按统一格式完成或由学校统一印制,按要求填写。

题目一般不超过25个字,要简练准确,可分二行书写。

2、中(英)文摘要及关键词中文摘要在前,“摘要”字样位置居中,字数应在400字左右;关键词一般3至5个,以显著字符另起一行,排在摘要正文部分左下方。

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要一致。

3、目录按三级标题编写,要求层次清晰,且要与正文标题一致,主要包括绪论、正文主要层次标题、结论、致谢、参考文献、附录等。

4、正文正文包括绪论(或前言、概述等)、主体、结论。

工科论文要求符合科技论文格式,正文要标明章节,图表和公式要按章编号,公式应另起一行书写,并按章编号。

(1)绪论:简要说明工作的目的、意义、范围、研究设想、方法、选题依据等,应当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

(2)主体:主体是设计说明书(论文)的核心部份,课程设计说明书应在6000字以上,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字数应在10000-12000字,包括:设计(实验)方案的论证,设计(实验)方法手段与结果,仪器设备,原始材料,计算方法,编程原理,数据处理,设计(论文)说明与依据,加工整理和图表,形成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3)结论:设计(论文)的结论应当准确、完整、明确精炼。

但也可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设想和尚待解决问题等。

5、致谢该部分要简单地表述作者在结束设计(论文)后的一些收获和感想,并向在设计(论文)工作过程中给予自己指导和帮助的老师及同学表示感谢。

6、参考文献必须是学生本人真正阅读过的图书或者科技论文,内容要与设计(论文)工作直接相关。

参考文献要按照引用的顺序列出。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作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引用内容所在页码;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年月,论文在刊物中页码。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版面及装订标准一、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基本格式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各个组成部分按下述顺序依次排列:1. 封面2. 中文摘要和关键词3. 英文摘要和关键词4. 目录5. 正文6. 致谢7. 参考文献* 附录(如果设计(论文)需要,可主要列入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供查读方便所需的辅助性数学工具或表格,重复性数据图表,论文使用的缩写,程序全文及说明等。

)二、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版面及编写标准1.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书写格式必须符合科技文件书写格式与要求,文字部分不少于5000字,以6000字左右为宜。

图纸规范整洁,单位标注统一正确,说明书按照学校统一要求,用A4纸单面打印,与封面在左侧装订成册。

2.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版面要求在页面设置中设置如下:1)页边距:上:2.8厘米、下:2.2厘米,左:2.8厘米、右:2.2厘米;纸张纵向。

2)纸张:A4;3)版式:页眉、页脚均为:1.5厘米;4)文档网格:字符-----每行43;行----每页35。

根据上面的设置,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的行跨度为20磅。

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设有页眉及页码。

从正文部分开始,设置页眉,单数页码的页眉为设计(论文)题目,双数页码的页眉为“论文(设计说明书)”。

页眉为小5号宋体、居中。

页码设在页眉右侧。

中、英文摘要以及目录页码用罗马数字编写,正文及其后面部分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写。

3.毕业论文(设计说明书)打印、排版规范1)中文摘要及关键词:(1)居中打印设计(论文)题目(三号黑体,段后1行)。

(2)另起一行居中打印“摘要”(四号黑体,段后1行,),字间空一字符。

(3)另起一行打印摘要内容(小四号宋体)(每段开头空两个中文字符)。

(4)另起一行打印“关键词:”三字(小四号黑体,段前0.5行),其后为关键词(小四号宋体),每一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

2)英文摘要及关键词:(1)中文关键词后,另起一页,居中打印设计(论文)英文题目(单词首字母大写(虚词首字母不大写)),三号Times New Roman,加粗,段后1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论文)题 目:空腹桁架钢框架结构受力性能分析及试验研究院 (部)专 班 级: 土木013 姓 名: 张三 学 号: 2001888888 指导教师: 张九光完成日期: 2005年6月30日目·············································Ⅲ ABSTRACT ·······································Ⅳ 1 前 言1.1 空腹桁架钢框架的特点及研究意义....................1 1.2 空腹桁架钢框架的研究现状..............................................3 1.3 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研究内容. (5)2 空腹桁架钢框架有限元建模及验证2.1 引言..................................................................8 2.2 弹塑性分析方法简介...................................................12 2.3 ANSYS 在空腹桁架钢框架弹塑性分析中的应用............................18 2.4 ANSYS 分析模型正确性检验............................................20 2.4.1 ANSYS 分析模型概述.........21 2.4.1.1 ANSYS ........21 2.5 小结. (21)33.1 引言.................................................................23 3.2 空腹桁架钢框架与普通钢框架力学性能对比...............................26 3.3 影响空腹桁架钢框架力学性能的因素. (29)4 空腹桁架钢框架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4.1 试验目的·····························································30 4.2 模型设计依据·························································32 4.3 试验概况·····························································35 4.4 试验过程描述·························································38 4.5 试验结果·························4.6 小结 (55)5 结论 (56)谢辞 (57)参考文献 (58)附录 (59)摘空腹桁架钢框架是在钢框架的基础上,通过取消框架中间的柱子来增大结构的使用空间,同时为了不增大各个构件的截面尺寸,在框架的隔层增设腹板柱形成空腹桁架与钢框架组合的结构体系。

由于在钢框架中增设腹板柱形成空腹桁架结构,进一步增强了结构的水平刚度和竖向刚度,同时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进而实现了结构的大跨度。

本文通过大量的算例分析,探讨空腹桁架层的节间数、节间间距、腹板柱的刚度以及结构的跨度对整体结构的受力性能、极限承载力及破坏模式的影响,分析表明:通过合理的桁架层设计,可以有效的提高结构的竖向刚度和水平刚度,以及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并可以使结构的塑性变形首先出现在腹板柱上,这有利于结构内力的重分布,增加结构的延性性能,充分发挥构件的极限承载能力。

关键词:空腹桁架钢框架;受力性能;弹塑性分析;极限承载力;试验研究Frame and Experiment StudyABSTRACTVierendeel truss-steel frame has wide technical application that can be applied to the staggered truss structure and transfer structure. It has important theory significance and value of technical application to research the behavior,the ultimate load-carrying capacity and structural destroy mode.·········;elastoplasticanalysis ;ultimate load-carrying capacity ;experimental research11.1 空腹桁架钢框架的特点及研究意义用空间,同时为了不增大各个构件的截面尺寸,在框架的隔层增设腹板柱形成空腹桁架与钢框架组合的新型钢结构,结构形式如图1.1。

由于在钢框架中增设腹板柱形成空腹桁架结构,进一步增强了结构的侧向刚度和竖向刚度,同时提高了结构的整体工作性能,进而实现了结构的大跨度,而且桁架层的上下弦梁的截面高度不大,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并可以在一定的建筑高度范围内代替钢框架-剪力墙结构和钢框架-支撑结构。

与实腹式桁架和混合式桁架不同,空腹桁架钢框架的节间无斜杆,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桁架层剪力主要由腹板柱承担。

如果桁架层的结构形式布置不合理,当空腹桁架钢框架的跨度很大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往往会产生过大的挠度,影响建筑物的使用。

但是,桁架层节间没有斜杆,可以方便的在建筑物上布置门洞以及走廊,同时,在结构受力分析上,空腹桁架钢框架的内力计算比较简单,并且节点的处理比较 图1.1 空腹桁架钢框架 定的规律布置且腹板柱的高度等于层高时,就属于交错桁架结构体系(如图 1.2);空腹桁架也可以单独应用,例如作为结构的转换层(如图1.3)或者桁架式框架梁结构(如图1.4)等等。

在实际工程的应用中表明:空腹桁架结构的构成相对简单,受力性能良好,能够在重载情况下实现较大的跨度,具有其它结构体系所不具备的优势。

而钢结构具有强度高、延性好、自重轻、标准化程度高等优势,因此,将空腹桁架结构应用于钢结构中也将会具有较好的受力性能。

但是,目前人们对空腹桁架钢框架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全面分析影响空腹桁架钢框架受力性能的因素以及结构的破坏形式对推广空腹桁架钢框架有重大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