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心理语言个案分析
中班语言表达能力案例分析
![中班语言表达能力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be57e9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a.png)
中班语言表达能力案例分析一、背景介绍在学前教育中,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尤其对于中班学生来说。
本文将分析一个中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案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二、案例分析该案例中的学生名为小明,他是一个三岁的男孩,最近被老师观察到在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存在一些困难。
在课堂上,小明通常只能用简单的单词或短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很少能够组织起完整的句子。
此外,他还很少主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更多地是默默地观察他人的活动。
三、问题分析通过对小明进行综合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两个问题:一是小明的词汇量相对较少,很难找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二是他的句子构造能力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语法结构。
四、解决方案针对小明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帮助他提升语言表达能力:1. 丰富词汇量:通过日常生活中的游戏和活动,引导小明学习新的单词。
可以利用图片、卡片等教具来帮助他记忆词汇,并及时进行复习和巩固。
2. 提升句子构造能力:在和小明交流时,鼓励他使用完整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可以通过模仿、演示等方式,帮助他理解和掌握正确的语法结构。
3. 创设语言交流的环境:在课堂上,组织一些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让小明有机会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和合作,提升他的语言交流能力。
4. 家校合作:与小明的家长密切沟通,了解他在家中的语言环境和情况。
鼓励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为小明提供更多的语言学习机会和资源。
五、实施与效果评估在实施解决方案的过程中,需要老师密切关注小明的语言表达情况,并及时给予他鼓励和纠正。
同时,可以通过观察小明在日常活动和课堂上的表现,评估解决方案的有效性,并对其进行调整和改进。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们相信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将会有所提升。
他将能够更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并与同学们建立更好的交流关系。
六、结语通过以上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中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是非常关键的。
幼儿心理辅导记录案例(通用6篇)
![幼儿心理辅导记录案例(通用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ac3392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5a.png)
幼儿心理辅导记录案例(通用6篇)一、个案情况介绍陈__,是一个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自理能力,学知识很快。
他是个中班的插班生,刚开始的时候比较内向,少言寡语,不合群,不愿和老师同学交流。
家长工作忙,孩子上幼儿园比较早。
平时都是老人带孩子,老人对孩子比较溺爱,只是注重孩子的衣食,不懂关注孩子的内心需要。
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问题。
二、观察时间:三、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安全感。
每天早晨上幼儿园都哭闹不休,拉着姥姥衣服不撒手,哭着不进门。
在幼儿园,各种活动不愿意积极参与;对对一切都没兴趣。
做不到完全不设防地接纳别人并让别人接纳自己。
保护意识太强,害怕别人伤害自己。
2.不自信上课时,老师提问时,他从不举手,不抬头。
进一步引导他回答问题时,他就直接说,:“我不会,不知道。
”拒绝合作。
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四、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1上学年龄小,接受能力比较差。
受到的挫折使孩子形成自卑心理,不敢表现自己。
妈妈说,孩子上学早,比其他孩子年龄都小,和老师同学沟通交流的很少,慢慢地被老师和同学忽略了,不能融入班集体。
2、后天的教育环境。
老人对孩子生活照顾太多,心理教育方面关注太少,导致他渴望得到理解和关注;再加上周围同龄小伙伴少,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使他不知道如何跟大家相处,不知道主动和别人交朋友。
五、采取的措施。
1、做好家长工作,请家长在家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状况和发展动向。
为形成良好的亲子关系,打下基础。
家长应该多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让孩子信任并接纳老师和小朋友,从而能和他人融洽相处。
2、老师应为孩子营造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
由于他心理比较脆弱,我在班中,应该多帮助他。
孩子们都非常有爱心,经老师一提醒,孩子们都和他一起玩,争做好朋友。
中班幼儿心理分析6篇
![中班幼儿心理分析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9aec032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6.png)
中班幼儿心理分析6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中班幼儿心理分析的资料6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中班幼儿心理分析篇一启思幼儿园幼儿心理个案分析幼儿姓名黄瑞年龄 3 性别女幼儿表现情况她是一个爱哭,吃饭速度慢,上课喜欢离开座位,中午不喜欢午休的小朋友。
刚开学的时候,在来到幼儿园的第一天,因为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没有安全感,所以有点闹情绪,一直都在哭,怎么哄都没原因分析用,最后跟她说如果再哭,爸爸妈妈就不来接你了,这才安静下来。
后来一段时间来幼儿园都不会哭,但是,跟车阿姨说,在车上还是会闹情绪。
到了吃饭的时候,需要老师喂才吃。
过了一段时间,能自己吃饭,但,吃饭的速度比较慢。
上课时,也比较认真,就是喜欢离开座位。
午休的时候喜欢和别的小朋友讲话,有时会一中午都不睡觉。
教育策略教育效果实施者我们会在她来到幼儿园后,问她今天在车上有没有哭,没有的话就会表扬她,如果哭了就会去鼓励她。
吃饭时,会去不停的去提醒她要快点吃,上课时,如果下位了,会去叫她回到自己的座位。
午休也是要不停的去提醒她。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她有了很明显的进步。
在车上不会闹情绪了,早上来到幼儿园的时候,很开心。
中午吃饭时的速度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现在上课,虽然还是会有离开座位,但是,还是比之前要好很多了。
午休时,能够很快睡着,不会和其他小朋友说话了。
胡星莹实施日期2014 年11 月3 日——2014 年11 月30 日中班幼儿心理分析篇二圩塘中心幼儿园个案分析幼儿姓名观察目的:曹佳琳观察时间2008.01 观察班级中(1)1、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更好地参与游戏活动。
2、养成幼儿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观察中情况记录:在一次室内活动时,老师正在教孩子如何翻绳,所有的孩子都听得很认真,曹佳琳也不例外。
在这样一种状况下,我让孩子们自己练习,孩子们按照我的步骤一步步练习,可就在这时自以为会的曹佳琳开始到处乱跑,不时打扰其他同伴,结果许多孩子来告状。
中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
![中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45ce26a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76fc119.png)
中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一、观察对象背景介绍1.1 幼儿基本信息•姓名:小明•性别:男•年龄: 4岁•班级:中班(3-4岁)1.2 家庭情况•家庭成员:父母、奶奶•家庭环境:温馨舒适,有父母的陪伴二、观察记录2.1 社交行为观察小明在幼儿园中表现得品行端正,与同伴相处融洽,善于分享玩具和食物,乐于助人。
2.2 语言表达观察小明语言表达能力较强,表达清晰,句子比较完整,使用的词汇丰富。
在与老师和同伴交流时,能够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并且愿意倾听他人。
2.3 情绪及行为观察小明的情绪比较稳定,通常情况下表现得开朗活泼。
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地解决问题,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
2.4 学习表现观察小明在幼儿园的学习表现较好,对于绘画、手工等活动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喜欢参与各种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
三、分析与建议3.1 优势分析小明在社交、语言、情绪及行为、学习方面都有较好的表现,展现出了积极向上的一面,这些优势有助于他在幼儿园的整体发展。
3.2 不足之处虽然小明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色,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可能会显露出较大的焦虑情绪,导致情绪波动大,建议关注他的情绪管理和心理健康。
3.3 建议针对小明的情绪管理问题,建议加强与他的情感沟通,关注他在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表现,帮助他建立更好的情绪调节机制。
四、总结通过对小明的个案观察与分析,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他的特点及优劣势,并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希望学校和家长可以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为他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以上为中班幼儿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谢谢!。
中班个案分析与措施【范例三篇】
![中班个案分析与措施【范例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76aff8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52.png)
【导语】认真观察、分析幼⼉在游戏中的⾏为,能够帮助教师认识幼⼉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等信息,进⽽采取⾏之有效的引导策略,帮助幼⼉解决问题、提升经验、获得进步。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好个案分析呢?今天⽆忧考为您推荐了中班个案分析与措施【范例三篇】,欢迎⼤家的参考借鉴。
【篇⼀】 案例综述: 王宇欣性格⽐较内向,在班级时很少主动找同伴、⽼师聊天。
爸爸、妈妈忙于⼯作,平时在家由爷爷、奶奶带,所以依赖性较强,⾃理能⼒⽅⾯⽐较懒惰,⾃⼰动⼿⽐较差,动作很慢,吃饭、穿⾐等也少不了⽼师来帮忙。
妈妈、爸爸对孩⼦学习、⽣活不太管,对孩⼦的物质要求都会尽可能满⾜,所以造成他独⽴性较差、对⾷物很挑剔的性格。
⽗母对他⼗分的宠爱,要什么给什么。
在吃饭的时候,孩⼦吃得很慢,⼀顿饭⼀般要⼀个⼩时,在进餐过程中常有玩、说话的现象。
对于⾃⼰不喜欢吃的菜,他常常挑出来,借⼝是“这是不能吃”“妈妈说我不能吃这个菜”“⽼师,这个菜我吃了会吐的”等等,对于⽼师的提醒,孩⼦不听,坚持已见。
⼀、观察对象:王xx ⼆、观察时间:20xx年03⽉ 观察情况: 洗好⼿之后,孩⼦陆陆续续进⼊了餐厅。
刚进来时,有的孩⼦在说话,我看见王宇欣也在和⼀旁的若欣在聊天。
我提醒幼⼉吃饭时说话这很危险,孩⼦都静了下来,只听到王宇欣还在低声地说着。
我⾛到他⾝边,做了个“嘘”的动作,他安静了下来。
他对碗⾥的饭、菜似乎没什么胃⼝,⽤勺⼦在⾥⾯翻来翻去,接着就开始⽤勺⼦“切”饭了。
策略与措施: 我⾛过去,提醒他“饭冷了就不⾹了,吃了冷饭还会肚⼦痛的”听我这么说,他很不情愿地⽤勺⼦盛了⼏粒饭往嘴⾥送。
这⼏粒饭他放在嘴⾥,嚼了5分钟也没咽下去。
最后在我的提醒、帮助下,吃了半碗饭,吐了⼩半碗。
分析与调整: 1、幼⼉对饭菜似乎并什么胃⼝,进⾷习惯也不好。
良好的进餐习惯是吃好饭的基础,所以要注意对他饮⾷习惯的培养。
2、帮助家长认识到孩⼦挑⾷的危害性,向家长介绍幼⼉营养平衡知识,帮助幼⼉家长建⽴起正确的营养观念。
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心理语言》
![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心理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0e76325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ee.png)
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心理语言》个案名称:小明年龄:4岁性别:男家庭背景:父母双职工,家庭经济条件中等,有一个3岁的妹妹。
父母对小明的教育非常重视,但工作繁忙,与小明的互动时间较少。
主要问题:小明在幼儿园中班表现出明显的语言沟通障碍,不愿意与人交流,表达能力较弱,经常自言自语。
在课堂上,他很难理解老师的指令,也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
此外,小明还有一定的社交恐惧,不善于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容易发生冲突。
分析:1. 家庭教育因素:虽然小明的父母非常重视他的教育,但由于工作繁忙,他们与小明的互动时间较少,缺乏有效的亲子沟通。
这可能导致小明在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方面的不足。
2. 个体差异:每个孩子的发展速度和特点都不尽相同,小明可能在某些方面的发展上比其他孩子慢一些。
这可能是由于遗传、生理或其他原因造成的。
3. 环境因素: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场所。
小明在幼儿园中班的表现可能受到班级氛围、老师教育方式等因素的影响。
如果班级氛围较为紧张,或者老师过于严厉,可能会加重小明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干预措施:1. 加强家庭教育:建议小明的父母尽量抽出时间与孩子进行亲子沟通,关注孩子的需求和困惑,给予充分的关爱和支持。
同时,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参加一些有助于提高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的活动,如朗诵、表演等。
2. 个别辅导:针对小明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问题,教师可以进行个别辅导,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帮助他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教师要关注班级氛围的营造,鼓励孩子们相互尊重、友好相处,为小明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4. 家校合作:教师要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及时反馈小明在幼儿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共同解决孩子的问题。
2020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10篇).doc
![2020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10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658c509bc5da50e2534d7f5a.png)
幼儿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第1篇:幼儿观察记录:培养幼儿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幼儿对象:刘涛性别:男观察时间:20xx.02.2观察环境:教室三班观察目的:培养刘涛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记录:刚开始学写数字1时,刘涛表现还不错,用心地用笔在纸上认真地描着。
可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就开始不耐烦,坐不住,四处张望着,看到我正在看他,他连忙低下头之后写。
我适时表扬了刘涛。
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又回头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
在我再次提醒他后,他才乖乖地转了过来。
可是不到五分钟,他又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这次,我坐到他旁边说:“我来看你能不能把数字1写得又漂亮又工整。
”结果,他描出了工工整整的1字,足足有近二十个呢!分析:刘涛每次群众活动时总爱说话,不认真听讲,更别提独立完成任务啦。
此刻,他能够在我的提醒或帮忙下独立、安静的在短时间内认真完成任务。
每次只要他完成某项任务,我总及时地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
虽然刘涛此刻还不能独立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但他能在我的提醒和关注下,短时间内能够安静的完成,已经取得了必须提高。
措施:1、不要过分批评,应不断鼓励和练习,在这个过程帮忙他培养耐性和增强自信。
2、继续锻炼他的耐性:透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让他更加有耐心的完成作业。
3、对他这样的孩子,布置的任务应当从易到难,让他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第2篇:观察时间:第14周幼儿姓名:许智雨幼儿性别:女幼儿年龄:5岁行为过程计智雨是一个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女孩,平时很喜欢帮教师和小朋友做事情。
可是每当教师和小朋友指出她犯的错误时,她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
在一次手工活动,她做了一会儿,忽然向我报告说,小组长没发给她纸。
我询问了值日生和她旁边的幼儿,都说发给她了。
这次我没再像往常对校耐心地询问她,而是告诉全班小朋友,做手工的时候,每个人仅有一张纸,剪坏了自我负责。
有了这样的前提,她就不能再得到纸,而只能在座位上看别人做手工。
幼儿中班个案分析
![幼儿中班个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1964d62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64.png)
幼儿中班个案分析标题:幼儿中班个案分析一、前言幼儿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儿童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幼儿园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需求。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孩子的行为,以了解他们的学习和发展情况,从而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教育。
二、案例介绍本文选取的个案是一名四岁的男孩小明(化名),他在中班就读。
小明活泼开朗,喜欢与人交流,但在集体活动时常常无法集中注意力,表现出一些冲动和不安的行为。
三、问题分析通过对小明的观察和记录,我们发现他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注意力不集中:在进行集体活动时,小明往往不能持续关注老师的讲解,经常被周围的事物吸引,导致他很难理解和跟上课程内容。
2. 冲动行为:在玩耍或学习过程中,小明常常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破坏规则或者打扰其他小朋友的行为。
3. 容易焦虑:当面对新的环境或任务时,小明会显得比较紧张和焦虑,这可能会影响他的学习和社交。
四、解决方案针对小明的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 增强注意力训练:可以通过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帮助小明提高专注力。
例如,可以让他参与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的手工制作活动,或者玩一些需要耐心等待和观察的游戏。
2. 引导情绪管理:当小明出现冲动行为时,教师应立即制止,并引导他理解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同时,也可以教授他一些简单的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数数等,帮助他控制自己的情绪。
3. 提供安全的环境:为了减少小明的焦虑感,我们需要为他提供一个稳定、友好的环境。
比如,可以在新学期开始时提前向他介绍班级的新老师和同学,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适应新的环境。
五、结论通过个案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行为和需求,从而制定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对于像小明这样的孩子,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顺利度过幼儿期。
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记录范例共三篇
![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记录范例共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9a81264f50e2524de4187e30.png)
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记录范本【篇一】案例:一天,在玩桌面游戏的时候,小朋友在专心致致地拼搭玩具,佳酪却拿别人搭好的汽车模型在教室里乱跑。
我提醒他把玩具还给别人,他非但不给,且把玩具摔在地上,用脚去踩,把小朋友急得哇哇大叫。
又一次在上课时,小朋友都在画画,佳酪东张西望,用蜡笔在别人的纸上乱划,还得意得大笑。
分析:佳潞是个相当聪明的孩子,平时上课思维活跃,语言表达能力强,但他总是和同伴相处不好,经常有小朋友来告状,一会儿把别人玩具抢走了,一会儿把女孩子手帕扔了。
所以小朋友都不喜欢和他一起玩。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个性是每个人心理面貌的总和,没有两个人是完全相同的。
心理学家指出:个性是人类不重复的财富。
分析了佳潞的主要原因是缺乏情感交流,佳潞两周岁是就被父母送到寄宿制幼儿园生活。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没有更多时间照顾孩子。
佳酪遇到不愉快的事无法倾述,只能躲在角落哭泣。
家教也过于严厉,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过高,一旦犯了错误,父母总以棍棒的教育万式来教育孩子,因而孩子的性格变得倔强,蛮横。
首先,我通过个别交流,激励的万式,便之能,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逐渐与同伴建立友好的关系,能够和睦相处。
通过老师的耐心讲理,佳潞是个相当聪明的孩子,老师所讲的道理他都懂,因此要耐心和他讲道理。
如他看到小朋友的图书非常精彩,就不声不响的拿来看。
我看到后就耐心地对他讲:"小朋友找不到图书会怎么样?如果你的图书不见了又会怎样?"佳潞明白我的意思,回过头把书给了同伴并向他借这本书来看,避免了一场冲突的发生。
另外,及时鼓励,增其信心。
佳潞对学习很感兴趣,画的画往往比别人细致,折纸时反应也很快,叙述故事也比别人完整。
我抓住这些闪光点,及时的给予鼓励,使孩子的自信心增强,知道自己其实并不比别人差。
如当他讲完故事后,我试着鼓励他:"瞧,佳潞讲的故事真棒,小朋友都很爱听,还要向你学习,你会教小朋友讲故事吗?"佳酪回答说:"会的。
中班幼儿心理个案分析及措施范文
![中班幼儿心理个案分析及措施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9608f8e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627254b.png)
中班幼儿心理个案分析及措施范文一、中班幼儿心理个案分析。
1.1 案例情况。
咱就说有这么个中班的小娃,叫小阳。
这小阳在幼儿园里可有点特别。
他呀,不咋爱跟其他小朋友一块儿玩。
别的小朋友凑一堆搭积木、过家家的时候,他就自己在角落里,要么摆弄个小物件,要么就干坐着发呆。
这可让老师们有点头疼。
1.2 心理分析。
这小阳为啥这样呢?咱得好好琢磨琢磨。
首先呢,这孩子可能有点缺乏安全感。
你想啊,在家里可能被照顾得太细致了,一到幼儿园这个新环境,就有点不适应。
就像那刚出窝的小鸟,对外面的世界又好奇又害怕。
还有啊,他可能不知道咋跟小朋友打交道,缺乏社交技能。
这就好比一个人想过河,但是没有船桨一样,干着急没办法。
而且呀,他可能性格有点内向,内向的孩子就像那含羞草,稍微有点动静就缩起来了。
二、针对中班幼儿心理的措施。
2.1 建立安全感。
老师和家长得一起努力,给小阳建立安全感。
老师在幼儿园里呢,要多关注他。
没事儿就跟他说说话,问问他今天过得咋样,有没有啥好玩的事儿。
就像那春风拂面一样,让他感受到温暖。
家长在家里也别马虎,每天接送的时候,多和他聊聊幼儿园里的情况,让他知道不管在哪,家人都关心他。
这就好比给孩子的心里种上一颗安心的种子,慢慢地让它发芽长大。
2.2 培养社交技能。
怎么培养小阳的社交技能呢?老师可以组织一些小活动,专门让小阳和其他小朋友互动。
比如说,玩个传递小玩具的游戏,大家一个传一个,这样小阳就不得不和其他小朋友打交道了。
这就像是把一群小鸭子赶到一块儿,时间长了,它们自然就熟悉起来了。
还可以让小阳当小班长,负责给小朋友们发点心之类的。
这既能让他有责任感,又能锻炼他和别人交流。
家长呢,也可以多带小阳去有小朋友的地方玩,像小区的儿童游乐区啥的。
2.3 尊重性格特点。
咱可别忘了小阳内向的性格特点。
不能强迫他一下子变得特别外向。
得慢慢来,尊重他的节奏。
内向的孩子往往心思细腻,老师和家长可以根据他这个特点,给他安排一些比较安静的活动,像画画、看绘本。
幼儿园中班幼儿个案分析范例共三篇
![幼儿园中班幼儿个案分析范例共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d2fcf78f0975f46527d3e1c8.png)
幼儿园中班幼儿个案分析范例【篇一】日常表现:江亿是个较内向的孩子,能自己吃饭,试着自己穿脱衣服。
但是学习习惯比较差,上课的时候注意力很不集中,老是做得不端正,很少跟着大家一起诵念儿歌,更别说主动举手发言。
江亿的动手能力也比较差,画画、手工都不太动手。
培养目标:激发江亿的学习兴趣,培养她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她在集体活动中能几种注意参与活动。
增强江亿的动手能力,让她在绘画、语言表达等各方面获得较好的发展。
事件描述:至升入中班以来,大部分幼儿都经过小班一年的学习有较大的进步,知道按照老师的指令,什么时候应该做些什么,但是在集体教育活动中,江亿不是很认真,坐姿不端正,不能认真听讲,也不举手发言。
在今天的手工活动中,只要是要用到剪刀的活动他几乎是不动的。
所以每次的手工作品都不能完成,今天大家都在自己动手开始剪着,但是当我走到他面前的时候他根本就没有动,只是坐在哪里看着别人做着。
于是我问他你是不是不会用剪刀,他也不吭声,只是轻轻的点了点头。
于是我就边教他边告诉他要回家练习怎么用剪刀。
最后我帮着他一起完成的作品,他拿着完成的作品高兴极了!分析与措施:听他爷爷讲江亿在家是一个乖巧的孩子,在家能专心地进行看书等学习活动,按照我们平时的观察,这样的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应该会更好。
我仔细分析了一次啊,江亿在幼儿园学习不认真的主要原因是性内较内向不太喜欢和别人交往,而且虽然知道了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但是还不清楚具体进行什么活动的时候有什么要求。
所以,我们老师和家长有必要对钟盼进行更进一步的常规教育。
但对于他的动手能力较差方面,我想这还需要家园共同多创设学习锻炼的环境让其多加练习,并多加强其自信心的话我想会更好的!【篇二】一、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区域活动这一活动形式满足了孩子们不同的发展需要,尊重了孩子们的个别差异,它为孩子们提供了更多的自主活动机会,其潜在的教育价值也不断被挖掘出来。
因此,它越来越被我们老师所重视,成了孩子们在幼儿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
希希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他最近总喜欢自言自语,案例分析
![希希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他最近总喜欢自言自语,案例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8fd7f9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61.png)
希希是幼儿园中班的小朋友他最近总喜欢自言自语,案例分析(一)解决问题型。
孩子在遇到困难时,会通过自言自语帮助自己解决问题。
如在下午的自由活动时间里,小谭(3岁4个月)从一堆拼插玩具中拿起一个红色玩具,说:“这个放哪里好呢?”他歪着头又想了想,把它插在一个黄色的玩具上。
然后,他得意地摇着身子。
当他拼插成一个长条以后,他举起长条,大声说:“哇,我做好了!”然后就把它当成火车,在桌子上来回拖动,说:“呜――,火车来了!”由于幼儿尚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能力尚不发达,他们在遇到难题时,会通过自言自语,出声地进行思考,从而解决问题。
(二)自我激励型。
一天午餐后,老师点名表扬了4岁的浩浩,因为他平时吃饭总是最慢,今天有所进步。
在之后的自由活动中,只见浩浩抱着一个娃娃开始自言自语:“老师表扬我!老师表扬我!老师说我有进步,吃饭吃得快,你听见了吗?”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拍着娃娃,神情十分快乐,“小朋友都听见了,你听见了吗?其他小朋友都没有表扬,老师就表扬了我一个,以后就会有小朋友跟我玩,有小朋友跟我拉手,杰杰就不会打我了”。
说完之后他就唱起了“小星星”,接着又拍着娃娃说:“今天睡觉要闭上眼睛,要不老师又不表扬我了……老师喜欢我,就会请我收图书……”在幼儿的心目中,老师是自己的行为正确与否的准绳,幼儿的行为与道德取向更多地是靠他律而不是自律。
外在的规范对他们的行为有极大的作用,加之由于自我约束能力与内在思维控制能力的缺乏,自言自语就成为幼儿进行自我约束与自我激励的方式。
(三)情绪渲泄型。
在日常生活中;由于成人世界的强大,幼儿对很多事都是无能为力的,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许多想法是不会为成人接受与理解的,于是产生无力感。
但是,这种负面的情绪一定会在适当的时候渲泄出来,这种时候也许是晚上做梦或是自言自语的时候。
仔细倾听儿童的这些语言,会有助于我们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如小敏喜欢奶奶,希望奶奶能与她住在一起,但是,妈妈不喜欢乡下来的奶奶,于是,奶奶不得不回到乡下去,小敏的希望得不到满足。
幼儿园中班心理语言个案分析(三篇)
![幼儿园中班心理语言个案分析(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c3671e45964bcf84b9d57b8d.png)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心理语言个案分析(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心理语言个案分析一幼儿园中班英语教案二幼儿园中班英语教案颜色三幼儿园中班心理语言个案分析一一个月来,阿敏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还有点调皮了,你交给她的英语单词不会忘记,有时还会闹一闹呢,语言交流的次数与数量明显增强,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多对她引导,让她快快长大。
一、情况摘述阿敏是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园时总是低着头,不肯说话,在幼儿园很少与小朋友交谈。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她进行了如下观察:观察一自选图书时,阿敏总是总在小椅上,不肯去选图书,另一位小朋友坐在她旁边,有些伤心了,喊“找姥爷”,她也坐在那儿跟着说了起来,然后一个人跑到一边,坐在离小朋友很远的地方,默不作声,看上去很可怜。
观察二吃饭时,阿敏把最爱吃的炸肉吃没了,可能还想要点,她瞪着眼睛注视着老师,老师问他,她只简单的重复了一句“要炸肉”。
二、成因分析阿敏的父母因都忙着自己的事业,无暇照顾孩子,阿敏从小跟着保姆长大,保姆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少了一份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对话也许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与别人交谈的能力明显不如同龄的孩子,在同伴的眼里已是个被冷落的人,无法交谈的人,而她偶尔说一句话,还会招来一阵耻笑,时间一长,她更加难以启齿了。
三、教育策略1、利用多种资源,缩短与教师的距离首先向她介绍了班上的三位老师,我们多给她创造与老师接近的机会,并让老师多于她交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时还能看见她高兴的笑脸。
2、创造条件,让清清多开口说话。
一段时间以来,阿敏偶尔冒出的一两句话,仿佛成来孩子的笑料,有的小朋友还特意模仿她的话语,经过一番情感渗透,孩子们的笑声减少了,为了能让她多说话,老师抓住与她接触的任何机会,多和她说话,“阿敏,你喝水喝得真好”,阿敏说:“多喝水不生病啊。
”“阿敏,你站在这儿做操就行了。
”阿敏说:“站好了,别跌倒啊。
”只要老师说一句,她一定会有一句话再等着你,而且都会顺着你的语气说,话语明显比以前多了许多。
心理辅导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
![心理辅导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02e4d2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c8.png)
心理辅导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引言:心理辅导在幼儿园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本文通过中班一个个案的分析,探讨幼儿在心理发展方面所面临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背景介绍该中班男生孩子名为李明(化名),3岁6个月大。
由于父母都工作繁忙,他通常在幼儿园度过大部分时间。
近期观察发现,李明在与同伴互动时经常表现出焦虑情绪,并对新环境产生抵触情绪。
二、问题描述1. 社交焦虑:当李明面对陌生人或新环境时,他会表现出紧张不安、退缩或哭闹等反应。
2. 分离焦虑:当父母离开他去上班时,李明会感到害怕和担忧,表现出依赖行为以及持续性哭泣。
3. 情绪调节障碍:李明在面对挫折或遭遇困难时,无法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常常表现出沮丧和愤怒。
4. 自我肯定缺乏:李明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感缺乏信心,容易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而产生负面情绪。
三、分析与解决方案1. 改善社交焦虑:了解原因:与陌生人或新环境互动时带来的不安全感可能是导致李明社交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幼儿老师可以通过观察、交流以及家长合作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创造支持性环境:为了帮助李明克服焦虑,幼儿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创造一个温暖友好、支持性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开展小组活动时搭配合作伙伴,并设立一些相对较轻松低风险且引起孩子兴趣的游戏。
2. 缓解分离焦虑建立稳定可靠的关系:幼儿教师应与李明建立积极、稳定、可靠且温暖的关系。
有效的沟通和积极回应李明的情感需求是解决分离焦虑问题的关键。
逐步分离练习:通过渐进式分离练习,允许李明逐渐适应独立性,并建立起对父母离开时的信任感。
3. 情绪调节培养教授情绪表达技巧:幼儿教师可以通过使用图片、角色扮演以及描述个人经历等方式,教授李明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同时,鼓励他将情绪用语言或艺术形式进行记录和展示。
提供安全空间: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为李明提供一个安全、理解和无压力的环境。
中班个案分析
![中班个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b4d219a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b.png)
中班个案分析引言中班个案是指在教育和学习过程中对中班学生的个别评估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更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对一位中班学生进行个案分析,探讨其特点、发展需求和适应策略,以期为教育者和家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个案背景学生姓名:小明年龄:4岁性别:男家庭背景:小明来自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有固定工作。
他是独生子女,父母非常重视他的教育和发展。
特点分析1. 语言发展:小明在语言表达方面较为流利,在日常交流中能够使用准确的语法和词汇。
他愿意与他人进行对话,并能够用情感色彩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2. 社交技能:小明在中班中很受欢迎,他对同伴友好,并能够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他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对合作和分享有强烈的意识。
3. 独立能力:小明在个人生活上相对独立,能够自己穿衣、梳洗和收拾书包。
他也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家务活动,如整理玩具和摆放餐具。
4. 听力理解:小明能够理解教师的指令和要求,并能够按照要求执行。
他能够有效地倾听故事和细节,并准确地回答有关问题。
发展需求1. 情绪管理:小明在面对一些挑战和困难时,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
他经常表现出一些焦虑和不安的情绪,需要学习如何正确地管理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2. 注意力集中:尽管小明在听取教师的指令和要求时表现良好,但他在长时间保持注意力集中方面还存在困难。
他经常会分散注意力,需要帮助和指导来提高他的专注力。
3. 信息处理速度:小明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但在某些情况下他的信息处理速度较慢。
在快节奏的学习环境中,他需要学习如何更有效地处理信息和加快决策能力。
适应策略1. 温暖鼓励:为了帮助小明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教育者和家长应该给予他足够的温暖和鼓励。
他们可以表达对他能够克服困难的信心,并提供安全的环境来表达情感。
2. 节奏变化:为了帮助小明提高注意力集中能力,教育者可以通过调整学习过程的节奏来提供更多的变化和刺激。
他们可以使用游戏和活动来吸引小明的注意力,并通过减少课堂上的静态时间来保持他的投入度。
幼儿心理个案分析1
![幼儿心理个案分析1](https://img.taocdn.com/s3/m/1685387aa26925c52cc5bf47.png)
1.幼儿姓名:吴帆幼儿年龄:五岁半(2012年9月20日)2.幼儿班级:大一班3.幼儿性别:男4.家庭成员:爸爸:吴路洋,34岁,文化程度:高中,职业:个体妈妈:陈永红,34岁,文化程度:高中,职业:个体姐姐:上小学四年级5.幼儿情况简介:吴帆性格比较活跃,脾气比较急躁,处事比较鲁莽。
父母从事个体工作,经常宠着他,致使他成为家里的小皇帝,家里有个姐姐,姐姐也经常让着她。
和姐姐一有点小矛盾,不会好好的处理,就会伸出手打姐姐。
由于脾气急躁,导致平时学习时一有困难就不耐烦,嚷着“不会”,并且不会与其他幼儿融洽友好相处。
经常与幼儿发生争执,也不会妥善处理解决。
案例描述分析案例描述:吴帆在日常的活动中,他总是认真听讲,大胆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发言。
在今天的翻绳游戏中,吴帆仍然做好了上课的准备,眼睛看着老师的手,耳朵仔细听着老师的讲解:将绳双层套在拇指上,右手食指向上挑一根绳子,左手食指挑同样的绳子。
吴帆第二步就不会了,怎么挑也不知挑哪根绳,说:“高老师,怎么挑啊,我不会。
”吴帆脸上皱起了眉头,开始不耐烦起来。
“不要着急,我慢慢教你。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仍然不会,“高老师我不会,到底怎么翻呀?”急得他烦气地说。
一、个案情况介绍叶启明,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小男孩,有很强的记忆力,学知识很快。
他从小跟奶奶在一起生活,老人对孩子照顾地无微不至,从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去玩,对孩子百依百顺,老人没有文化。
孩子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却顾及甚少,对孩子缺乏必要的指导,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孩子在心理方面存有明显的问题。
二、观察时间:2012年9月16日—20月。
三、存在的问题。
1、心理脆弱。
在幼儿园,小朋友不小心碰了他,就放声大哭;小朋友跟他开玩笑,说奶奶不来接他,他也哭。
2、自理能力差。
老师让小朋友学着穿衣服,他不会就哭;3、不会和小朋友交往。
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交往很少,不爱跟大家说话,自己坐一边,不肯参加班里的活动;大家玩玩具,他想玩,却不敢跟大家在一起。
2020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10篇).doc
![2020幼儿园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10篇).doc](https://img.taocdn.com/s3/m/658c509bc5da50e2534d7f5a.png)
幼儿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第1篇:幼儿观察记录:培养幼儿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幼儿对象:刘涛性别:男观察时间:20xx.02.2观察环境:教室三班观察目的:培养刘涛耐心的学习习惯观察记录:刚开始学写数字1时,刘涛表现还不错,用心地用笔在纸上认真地描着。
可是,还不到两分钟他就开始不耐烦,坐不住,四处张望着,看到我正在看他,他连忙低下头之后写。
我适时表扬了刘涛。
可是没过一会儿,他又回头和后面的小朋友说话。
在我再次提醒他后,他才乖乖地转了过来。
可是不到五分钟,他又开始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话,这次,我坐到他旁边说:“我来看你能不能把数字1写得又漂亮又工整。
”结果,他描出了工工整整的1字,足足有近二十个呢!分析:刘涛每次群众活动时总爱说话,不认真听讲,更别提独立完成任务啦。
此刻,他能够在我的提醒或帮忙下独立、安静的在短时间内认真完成任务。
每次只要他完成某项任务,我总及时地对他进行表扬和鼓励。
虽然刘涛此刻还不能独立按时按量地完成作业,但他能在我的提醒和关注下,短时间内能够安静的完成,已经取得了必须提高。
措施:1、不要过分批评,应不断鼓励和练习,在这个过程帮忙他培养耐性和增强自信。
2、继续锻炼他的耐性:透过鼓励和表扬等方式,让他更加有耐心的完成作业。
3、对他这样的孩子,布置的任务应当从易到难,让他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幼儿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措施第2篇:观察时间:第14周幼儿姓名:许智雨幼儿性别:女幼儿年龄:5岁行为过程计智雨是一个活泼好动,性格开朗的女孩,平时很喜欢帮教师和小朋友做事情。
可是每当教师和小朋友指出她犯的错误时,她总是百般辩解,不肯认错。
在一次手工活动,她做了一会儿,忽然向我报告说,小组长没发给她纸。
我询问了值日生和她旁边的幼儿,都说发给她了。
这次我没再像往常对校耐心地询问她,而是告诉全班小朋友,做手工的时候,每个人仅有一张纸,剪坏了自我负责。
有了这样的前提,她就不能再得到纸,而只能在座位上看别人做手工。
中班心理语言个案分析
![中班心理语言个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619f98981c758f5f71f6735.png)
中班心理学案例分析幼儿园心理语言案例分析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阿敏的角色变得活泼开朗,而且有些调皮.您递给她的英语单词不会被忘记,有时会带来麻烦,并且语言交换的次数和数量将大大增加.我认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更多地指导她,让她迅速成长.一,情况摘要阿敏是我班上的孩子.在公园里时,她总是低着头,拒绝说话.她很少在幼儿园和孩子聊天.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观察到她如下:在看一本自选的书时,阿敏总是坐在小椅子上,拒绝选书,另一个孩子坐在她旁边,有些悲伤,大喊“找爷爷”,她也坐在那里说了.然后一个人跑到一边,坐在远离孩子们的地方,沉默着,看上去非常可怜.观察第二顿饭时,阿敏(Amin)吃了最喜欢的炸肉,可能还想要.她睁开眼睛凝视着老师.老师问他,她只是简单地重复了“炒肉”一词.二,原因分析阿敏的父母忙于自己的职业,没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阿敏与保姆一起长大.保姆细心地照顾孩子,但他与孩子交流的机会较少.对话可能很少见.随着时间的流逝,孩子与他人交谈的能力显然不像孩子的年龄.在同伴的眼中,他们已经是被排斥在外无法说话的人.而且,当她偶尔说一句话时,她还会带来一个假笑,很长一段时间,她甚至都很难谈论.三,教育策略1.利用各种资源来缩短与老师的距离.首先向她介绍了班上的三位老师.我们给了她更多与老师亲近的机会,并让老师与她交流.过了一会儿,我找到了她.她的眼睛充满荣耀,有时她可以看到她幸福的微笑.2,创造条件,让谈话更清晰.一段时间以来,阿敏偶尔会出现一两个句子,这是孩子的笑话.一些孩子还刻意模仿她的话.经过一番情感渗透后,孩子们的笑声减少了,为了让她更多地说话,老师抓住了任何机会与她联系,更多地和她说话,“阿敏,你喝水真的很好”,阿敏说:“喝水是没病``阿明,你可以站在这里锻炼身体.阿明说:“站起来,不要倒下. “只要老师说,她必须有一个句子等你,而且会跟着你的语气,这句话比以前明显多了.四,启示在过去的一个月中,阿敏的角色变得活泼开朗,而且有些调皮.您递给她的英语单词不会被忘记,有时会带来麻烦.语言交流的数量和数量明显增加.我认为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将更多地指导她,让她迅速成长.。
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精选4篇)
![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972b62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f1.png)
幼儿园中班个案分析(精选4篇)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篇一情况分析:性格较孤僻,且任性,与小伙伴交往相处不是很融洽;很少主动参与集体的体育活动,做事多是跟从别人,慢人一拍,动作发展欠协调;他的特点是对新的体育活动项目或是有点难度的活动总表现畏惧和胆怯,缺乏自信。
观察情况:绘画活动中,我请小朋友给小兔子画小草,并添画其他的小花小鸟之类,天宇画的很慢,他旁边的小朋友已经画好,我过去一看,表扬他添画的小花真好看,正想夸奖天宇两句,对面有小朋友叫我了,我赶紧过去。
等我再回来时,发现天宇已经把自己画的好好的一棵树涂掉了,画上了和旁边小朋友一样的小花。
分析与调整:父母对子女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及缺乏理性的攀比行为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使其在任何活动中都处于消极被动的状态。
由于望子成龙心切,父母经常将天宇跟其他的小朋友攀比,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强,反而使天宇产生更大的心理压力。
策略与措施:1、给予信任,帮其战胜胆怯心理。
针对天宇畏惧、怯懦的特点,我采取树立榜样和耐心帮助相结合的方法,促使天宇克服胆怯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去锻炼自己。
2、发挥其专长与爱好,使其获得成功体验。
针对天宇被动与消极的情绪状态,我注重从其所感兴趣的事物中捕捉教育契机,让他有机会发挥出自身的兴趣爱好,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中班个案观察记录与分析篇二情况分析:小宇是一个非常清秀的男孩子也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平时他喜欢一些较安静的游戏,喜欢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玩,在每次的活动中,他都很有主见,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小宇虽然很聪明,但他的学习习惯很不好,经常和旁边的同伴讲话,没有很好的倾听习惯;小宇不喜欢参加各种运动,因此他的身体协调性不是很好,体质也相对较差,经常接到小宇家长的请假电子话,原因是身体不舒服;另外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也相对弱一些,特别是用餐的习惯,每天都有剩饭和剩菜,而且是较后一个在老师的帮助下才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据了解,这孩子在家吃饭都是爷爷、奶奶喂的,很少自己动手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修订幼儿园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中班心理语言个案分析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A case study of psychological language in middle class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幼儿园
编订:FoonShion教育
中班心理语言个案分析
一个月来,阿敏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还有点调皮了,你交给她的英语单词不会忘记,有时还会闹一闹呢,语言交流的次数与数量明显增强,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多对她引导,让她快快长大。
一、情况摘述
阿敏是我班的一个小朋友,在园时总是低着头,不肯说话,在幼儿园很少与小朋友交谈。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她进行了如下观察:
观察一自选图书时,阿敏总是总在小椅上,不肯去选图书,另一位小朋友坐在她旁边,有些伤心了,喊“找姥爷”,她也坐在那儿跟着说了起来,然后一个人跑到一边,坐在离小朋友很远的地方,默不作声,看上去很可怜。
观察二吃饭时,阿敏把最爱吃的炸肉吃没了,可能还想要点,她瞪着眼睛注视着老师,老师问他,她只简单的重复了一句“要炸肉”。
二、成因分析
阿敏的父母因都忙着自己的事业,无暇照顾孩子,阿敏
从小跟着保姆长大,保姆对孩子照顾得无微不至,可少了一份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机会,对话也许是少之又少,久而久之,孩子与别人交谈的能力明显不如同龄的孩子,在同伴的眼里已是个被冷落的人,无法交谈的人,而她偶尔说一句话,还会招来一阵耻笑,时间一长,她更加难以启齿了。
三、教育策略
1、利用多种资源,缩短与教师的距离首先向她介绍了班上的三位老师,我们多给她创造与老师接近的机会,并让老师多于她交流,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她眼神里有了光彩,有时还能看见她高兴的笑脸。
2、创造条件,让清清多开口说话。
一段时间以来,阿敏偶尔冒出的一两句话,仿佛成来孩子的笑料,有的小朋友还特意模仿她的话语,经过一番情感渗透,孩子们的笑声减少了,为了能让她多说话,老师抓住与她接触的任何机会,多和她说话,“阿敏,你喝水喝得真好”,阿敏说:“多喝水不生病啊。
”“阿敏,你站在这儿做操就行了。
”阿敏说:“站好了,别跌倒啊。
”只要老师说一句,她一定会有一句话再等着你,而且都会顺着你的语气说,话语明显比以前多了许多。
四、启示
一个月来,阿敏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了许多,还有点调皮了,你交给她的英语单词不会忘记,有时还会闹一闹呢,
语言交流的次数与数量明显增强,我想,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会更加多对她引导,让她快快长大。
FoonShion教育研究中心编制
Prepared by foonshion Education Research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