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宝莲灯_与_花木兰_看中美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
当代动画片艺术的文化阐释_小倩_花木兰_和_宝莲灯_比较分析
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小
倩
代 ︾︽、
郦 因 素
7898 +4)9: 9:),*;、%&&! 年美国迪斯尼影 片公司、迪斯尼佛罗里达动画工厂出品
动
花 木
的《花木兰》1<=(-7; 和 %&&& 年上海美 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宝莲灯》 1 >):=9 >-7:8.;。而香港、美国和中国大陆三地 由于各自文化背景差异,对同一历史中 产生的故事有各自不同的阐释方式,使 我们不仅可以从文本比较中发现三地 动画片艺术的差异,也可以触摸到中西 文化交流、沟通、对话中某些问题的实质 所在,并以之观照大众文化发展脉络中 出现的新趋势,总结中国动画片的得 失。
尽管迪斯尼公司制作影片时对中 国文化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中国观 众依然可以从《花木兰》中发现许多不符 合中国文化实际的地方。例如,花家祠堂 只是一个亭子,里面供的牌位变成了墓 碑;木兰用左手将女德抄在右臂上:皇帝 知道木兰是女子时,仍要封她做宰相;木 兰和皇帝告别时拥抱……但动画片本 身就非写实之作,制作不同地域和民族 题材的作品,更势必要从自己的视点出 发进行改写。因此《,花木兰》与《木兰诗》 的差异可以看作研究两国文化、东西文 化的区别所在,并不能等同于动画片制 作上的失败。
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本是任何叙事
!"
动画片研究
艺术最吸引人之处,但《宝莲灯》对这方面的轻视使对白 缺少趣味,说教气息仍存,人物对话中似乎必须点明主 题。由此可见,制作者们仍将主要的“潜在观众”视为儿 童,缺乏对主人公性格魅力的探索,而主题也就单一而守 旧。宝莲灯在全片中除了成为二郎神一心想抢夺的宝物 和会自动保护沉香外,并没有成为贯穿影片的一个线索 性的因素。在动画片叙事过程中“,神”和“人”不应只是一 个叙事的功能或是简单的符号,对动画角色自身特性的 挖掘能使形象真正“活”起来。人物在情节中的功能并不 是他的全部意义所在,沉香完成了他的功能,可是整个形 象却毫无光彩。
从_宝莲灯_和_千与千寻_看中日动画片创作观念的差异
中国动画片发展历史很早,1926年就产生了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1941年制作出亚洲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而日本直到20年后才拍出一部堪与中国动画片媲美的《铁臂阿童木》,其创作者手冢治虫也因崇拜中国动画片的开拓者万籁鸣而研究万氏动画,成为一代动画大师。
从20世纪40年代到80年代,中日动画片的创作出现了一个非常微妙的变化,如表所示:由此可见,中国早期的动画片艺术成就很高,远远超过日本。
然而,20世纪70年代整整十年间,中国动画片处于停滞状态。
而日本动画片则后来居上,迅速赶超中国,并且向商业化发展,形成一个庞大的动漫产业。
面对日美动画的大举入侵,中国动画不得不在80年代以后开始向商业动画转型。
动画影片的数量增加了,质量却下降了,其根本原因仍是创作理念的落后。
一方面,中国动画片始终将观赏对象定位于低龄儿童,忽视青少年市场;另一方面,又不注重当代儿童心理发展需要的变化,情节幼稚,说教性强,缺乏市场竞争力。
而日本的动漫业却异常活跃,尤其是动画片的基础———漫画产业尤为发达,其漫画根据不同的读者需要被分为少女漫画、少男漫画、成年漫画等,并逐渐成为日本一项重要的文化产业。
日本著名动画导演之一宫崎骏,也进行漫画创作,如连载13年的《风之谷》。
他在编剧、导演、企画等方面样样皆通,并善于将自己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思考用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
优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隐藏在故事背后深邃的思考与淡淡的忧伤,形成宫崎骏动画片的独特风格。
被称为中国民族动画向商业动画的转型之作的《宝莲灯》,虽然在商业运作方面做了种种努力,但仍有东施效颦的尴尬。
因此,从《宝莲灯》(1999年出品)和《千与千寻》(2001年出品)入手,来分析和思考中日动画片的创作理念和审美特点,我们会从中发现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一、相同的故事内核,不同的叙事结构《宝莲灯》取材于民间传说“沉香劈山救母”的故事,■焦素娥张洁中日1941年《铁扇公主》1961年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1962年《铁臂阿童木》1963年水墨动画《牧笛》、《山水情》1966年《大闹天宫》《森林大帝》1972年《铁甲万能侠》1973年《机器猫》1975年《一休》1976年《三千里寻母记》1977年电影版《宇宙战舰》1978年《银河列车999》1979年《哪吒闹海》、《阿凡提》《花仙子》、《机动战士高达》1980年《三个和尚》《魔法少女》1981年《天鹅湖》[百家论坛]栏目主持:大木从《宝莲灯》和《千与千寻》看中日动画片创作观念的差异这个传说最早是从印度佛教故事“目连救母”演变而来的。
从《宝莲灯》与《花木兰》看中美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
从《宝莲灯》与《花木兰》看中美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作者:周娉来源:《文教资料》2011年第07期摘要:当今美国的动画在世界上大行其道,我国动画在题材和技术表现手法上还处于落后阶段,鉴于此本文透过《宝莲灯》与《花木兰》看中美动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民族性、故事取材和情节、表现手法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最后结合实际简短地对中国动画的未来进行展望。
关键词:中美动画艺术表现形式《宝莲灯》《花木兰》1.什么是动画动画是19世纪末以来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绘画艺术结合的产物。
“动画”一词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日本,当时日本将用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称为“动画”;二战后,开始将用木偶、线绘等形式制作的影片统称为“动画”。
①动画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从其确立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普遍应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产生了大量的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动画作品和优秀动画家。
2.中美动画艺术表现形式比较分析以下从《宝莲灯》和《花木兰》的民族性、故事取材和情节、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来看中美两国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
2.1动画的民族性艺术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民族的艺术,总是要打上自己民族的文化烙印,每个艺术家总要表现出自己的民族文化意识和个性特点。
②具有民族特性的作品《宝莲灯》,歌颂了人类最高尚的母子之爱,充分体现了中华古老的民族精神。
美国因其历史短暂,本土原创题材少,曾借用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进行动画再创作,制作了动画片《花木兰》。
迪斯尼公司的《花木兰》,充分展开想象能力,借用中国古代花木兰的故事形象,演绎出具有美国式传统独立、好强、叛逆精神的人物内核,将现代理念融入古老的传说中,重新塑造出一个善良、勇敢、独立的美国式花木兰形象,大受欢迎。
纵观中国动画发展历程,辉煌的主要原因是对民族特性的挖掘和表现。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使中国动画寻找到了自身独特的语言表达系统,形成了具有民族性的风格。
美国的历史短暂,不过几百年,但动画却具有特定的民族化语言,形成了美利坚民族乐观进取的个性:对自己深信不疑,把依靠自己作为哲学信条。
从中美艺术家对“花木兰”形象诠释的异同看中美文化差异.ppt
相同点一:巾帼英雄的气概
民间故事里的木兰是一个勇敢的女性,一个传奇色彩的英雄。不同文 学、戏剧、电影文本对木兰故事的讲述尽管有差异,但巾帼英雄的形 象是木兰故事的基本点。在突出她的英雄气概上,两个版本并无二致。
2020/8/18
相同点二:女性意识的回归
由于木兰是以女扮男装的方式从军征战,因此,这位女英雄的“男性 化”成为木兰故事的重要特征。
星光国际版的《花木兰》承担了本来只有“儿子”才能肩负的责任, 也成就了七尺男儿都很难完成的伟业。这样的花木兰既粉碎了“女子 不如男”的性别禁忌,也当之无愧地成为古今妇女敬奉的“女神”。 传说就此打住,影片中的故事却并未完结,对“男权社会下的女性神 话”的全新解构即将登场。“十二年来,我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就是 想起你;因为你,我才有勇气睁开眼面对这一切,以后的每一天也会 这样。”结尾处花木兰对文泰的告白,深深刺痛着观众的心,而花木 兰也成功从“女神”变身为“女人”——一个被现实逼上战场,却靠 爱情活着的女人。而赵薇再现的,是一次女性对自身宿命的反叛,看 似激烈,最终却以只能以回归“男人和家庭”作为收场。
2020/8/18
中国星光国际版《花木兰》
2009年12月上映的由马楚成导演、汇集亚洲影视巨星赵薇和红星陈坤 领衔主演的民族英雄史诗大片《花木兰》感人至深,真实自然堪称经 典,口碑和票房丰收,国外市场销售创造了傲人的成绩,上映和发行 22个国家地区。参展20个国际电影节,广受欢迎,享誉国际。
2020/8/18
《木兰辞》,民歌中关于男性与女性的主题叙述主要是篇末的点题之 语: “雄兔脚扑朔,雌免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它表达了男人能做到的事,女人一样也能做到的题旨。这一点是整个 木兰故事的点题之语,也是后世许多作品继承的理念。我们从《木兰 辞》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 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看到的是木兰认同并喜欢自己的女性身份, 她在显示了自己不亚于男性的能力之后,并未否认女性的价值或蔑视 女性的存在,而这种对自己女性身份的确认,我认为正是木兰故事的 重要之点和精华之处。
从动画影片《花木兰》看中美文化的相互认知
从动画影片《花木兰》看中美文化的相互认知从动画影片《花木兰》看中美文化的相互认知导言:《花木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个英雄故事,在1998年被迪士尼改编为动画电影。
该影片讲述了一个敢于追求自己梦想的中国女孩花木兰假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
作为一部诠释中国文化的动画片,它成功地将中国传统价值观与美国电影制作技巧相结合,展示了中美文化之间的相互认知。
本文将从人物塑造、价值观念、艺术表现等方面探讨《花木兰》中所体现的中美文化之间的相互认知。
一、人物塑造中的文化认知《花木兰》中的人物形象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特色,同时也融入了美国电影制作的元素。
女主角花木兰的形象展现了中国女性的坚强和勇敢,她顽强地追求梦想,为了父亲代替其从军。
她不仅表现出典型的中国女性柔情,还展示了坚毅,与传统中国女性形象相符。
然而,在花木兰的塑造上,影片也融入了一些美国化的元素。
比如,花木兰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坚定的意志,这与传统中国女性形象有所不同。
这种塑造方式使得《花木兰》在中美文化的传播中更受到西方观众的喜爱,奠定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
二、价值观念的展示与对比《花木兰》中的价值观念体现了中美文化之间的差异与相似之处。
中国文化强调家庭观念和尊重长辈,这在影片中得以体现。
花木兰代父从军的行为既表达了她对家人的责任感,也展示了父女情深的感人场面。
通过这种方式,观众不仅能够感受到中国文化中亲情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理解中国人对家庭的重视。
与此同时,影片也展示了西方价值观念中的个人主义和自由追求。
在花木兰与训练队友相处的过程中,她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了队友们的尊重和认可,展示了个人价值的重要性。
这种展示方式凸显了中美文化的差异,也体现了二者之间的相互认知与尊重。
三、艺术表现中的中美文化差异与融合《花木兰》在艺术表现方面融合了中美文化的元素,体现了中美文化之间相互认知的特点。
在影片中,无论是细节的描绘还是场景的刻画,都充满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比如,中国传统的音乐、服饰和建筑都得以充分展现在影片中,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具有浓厚中国风的世界。
从全球化观点对比_宝莲灯_和_花木兰_李娜
序言
在最近一些年,全球化已经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中 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们进一步的跟上了经济全球化 的脚步。全球化最明显和最根本的特征是经济活动的组织 和一体程度超越了国别和国家管辖权,这也就意味着过去 属于政府职能范围的税收和管理规定已经开始为经济铺 路。
(二)初步发展期 第二个阶段则是初步发展期,中国动画的这一时期持 续了 7 年(1940-1947),其间中国第一部有声长片动画 《铁扇公主》,发行到东南亚和日本地区,并受到人们的 热烈欢迎,为中国动画走向国际作了很好的铺垫。虽然美 国动画也是初步发展时期(1937-1949),但它的辉煌已初 见端倪。1937 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 达 74 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继 而推出《木偶奇遇记》更是家喻户晓,很多别的国家(包 括中国)的孩子们都是看着这些动画片长起来的。 (三)民族风格探索期 我们把第三个阶段成为民族风格的探索时期,新中国 成立之后,中国动画片开始了它更为广阔的发展。当然, 在蹒跚学步的阶段,我们也是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动画技 术与艺术,主要是向苏联和南斯拉夫学习,因此在动画技 艺上有很大提高。但是,1956 年《乌鸦为什么是黑的》在 国际动画节上获奖,令人沮丧的是与会者以为这部影片是 苏联的影片。这个事件激励了我们国家的动画制造者要努 力创造出自己的动画风格。中国动画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 化艺术当中汲取营养,为己所用,力求表现出中国独有的 风格,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当 中,民族特色十足,将军的脸谱化便借鉴了京戏人物造 型,在动作的设计上也采取了京戏的风格。影片的背景音
之后的第四个阶段,双方都经历了蛰伏期,中国是因 年。其二,二者都是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故事。其三,他们
中美文化语境下的动漫《花木兰》
中美文化语境下的动漫《花木兰》作者:闫立璋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11期美国迪斯尼公司推出的动漫《花木兰》,耗资巨大,凝聚了数百名艺术家的心血,堪称“迪斯尼影片中最好的一部”,在美国公映后引起了前所未有的轰动,创下了“全美电影票房排列榜”冠军的佳绩。
然而,该片在中国的放映却反响平平。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原因在于中西方迥然不同的文化差异塑造了人们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观念。
价值观是“个体或群体所特有的一种显性或隐性的认为什么是可取的观念,这一观念影响人们从现有的种种行动模式、方式和目的中做出选择。
”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决定了人们接受事物的态度与程度。
下面我们试从家庭伦常、忠孝观、恋爱与婚姻等三个方面解读《花木兰》中体现出的中美不同文化以及价值取向。
一.家庭伦常中国传统文化是家国一体的封建宗法文化,家是国的基础,国建立在家的基础之上。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
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人们把治家与治国同等对待,反映了古人重视家庭的社会价值,由此衍生出一系列有关家庭伦理道德的社会规范和准则。
其中“三纲五常”作为中国伦理道德的核心和精髓,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种特殊的伦理文化同时把父权制提到了无以至上的位置。
家中有长,国中有君;“家无二主,国无二君。
”在父权制的统治下,形成了男尊女卑、父尊子卑、长尊幼卑的严格的等级制度。
动漫《花木兰》保留了这些传统的文化因素但有所突破。
木兰起床温习“四德”,喂鸡,给父亲送茶水;父亲在祠堂里向祖宗祈祷,希望木兰能找个好婆家;木兰遵从父母之命去见媒婆、木兰还乡等都体现了家庭的重要性和父权制的封建思想。
但是,影片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照搬中国传统模式,而是选择性地保留了部分中国元素并引入了西方的家庭观念。
动漫中的木兰引诱小狗喂鸡,将“四德”写在胳膊上,骑马去见媒婆以及戏弄媒婆,劝诫父亲不要从军打仗的情节都体现了美国文化中人人自由平等的观念。
从宝莲灯看中国动画的发展
从宝莲灯看中国动画的发展【摘要】动画《宝莲灯》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在1999年推出的一部国产大型动画电影,它是中国第一部完全商业化运作的新时期动画电影,其投入的资金一度创造了国产动画之最,引起了一时的巨大轰动。
对于这部动画,既有热情的赞扬,也有着尖锐的批评,但不容否认的是,《宝莲灯》的商业性很强,其商业化运作是相当成功的,可以说它是国产现代商业动画电影的开山之作,其在国产动画中的里程碑地位是无可置疑的。
从宝莲灯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动画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中国动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宝莲灯;商业化;中国动画1 宝莲灯商业化运作的成功《宝莲灯》的故事采取了中国的民间神话《劈山救母》这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这部动画投资了1200万元人民币,在制作上,学习国外动画的制作方式,对动画制作的每一道工序都进行了细化分工。
主创人员为了让影片更加具有形象化,还去了西双版纳、敦煌、宁夏、西安、华山等地区收集创作素材,在人物设计上,借鉴了迪斯尼动画影片的风格,在动画宝莲灯中特意加入了小猴这样一个原作中所不存在的宠物角色,这一新角色给原本老旧的传说增加了新的血液和活力,大大提高了故事的趣味性。
除了小猴这个角色外,动画还加入了嘎妹这个新女性角色。
为了提高动画的影响性,宝莲灯在配音上也花了大量的功夫。
首先是配音明星阵容强大,国语版的配音主要由陈佩斯、徐帆、姜文等。
粤语版请了谢霆锋、容祖儿、张柏芝、李力持、张家辉、张明达等明星配音。
其音乐上,刘欢的《天地在我心》、李玟《想你的365天》、张信哲的《爱就一个字》这几首歌曲旋律优美朗朗上口,宣传队伍周密地宣传推广,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宝莲灯这种音乐推广的方式是国产动画向国外动画影片的学习,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尝试。
2 宝莲灯不足的分析如果以票房作为衡量一部动画的标准的话,无疑《宝莲灯》是成功的,但如果以内涵作为标准的话,《宝莲灯》在一定程度上是有不足的。
2.1 民族性缺失首先是民族性的缺失,虽然其故事题材是中华民族的神话故事,但是观看整部动画影片,感觉其民族性仅仅是一个外壳,停留在表面,其实质上缺乏民族文化的神韵。
从迪斯尼动画《花木兰》来对比中美文化的差异
简 介
《 花木兰》是 中国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讲 述花木 兰女扮男装 ,代 父从军 ,征战疆场一十二年 ,屡建功勋 ,无人发现她是女子 。1 9 9 8年美 国迪斯尼把花木兰这个古 老故事 搬进银幕 ,命名 为 《 木兰》 ,此部作 品 并受到 了中外的热烈欢迎 。之所 以这部 电影受到两国的喜爱正是 因为内 容不尽保 留了一些中 国元 素,比如 ,集体主义 ,等 级主义 和男 权 主义 ,
一
.
但是美 国,属于低权利国家 ,提倡公平平等 。托马斯 ・ 潘恩在 《 常 识》 中高呼美国独立人人平等 , 并认为人 民和总统也是平等关 系。在影 片中当花木兰成功营救了皇帝后 ,皇帝 给了她深深鞠 了一躬 ,木兰给皇 帝 了一个拥抱 。皇帝是上级 ,木兰属于下级 ,上级给下级鞠 躬 ,并且拥 抱 ,这是一种对等级的无视 ,和对平等的赞赏 。在迪斯尼出品的 《 花木 兰2 》 中,皇帝命 令木兰和李将军护送 三位公主去契古 王国完婚 。在途 中 ,木兰与三位公主聊天 ,最后与公主成为朋友 。这在 中国 ,由于等级
还 增 添 了一 些 美 国 特 有 的元 素 ,如 个 人 主 义 ,平 等 主 义 和 女 性 主 义 。 本
上的权力是超越于他的 。将军 ,宰相 ,皇帝 ,他们每个人都处 于不 同
文就是通过研究这部电影来探究 中美文化 的差异 。从 《 木兰》 的文化传 播传 略人手 ,对 比中美文化的不 同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迪斯尼动 画 《 花木 兰》 来对 比中美文化 的差异
付 静
摘 要 :美国迪斯尼拍摄 的 《 花木兰》打破 了以往 中国花木兰的传统形象,增添 了一些 美国特 色。但是却受到 了中美的欢迎。通过研 究美国版 《 花木兰》 ,可以看 出中美的文化 差异:中国的集体主义 ,阶级主义 , 男权主义和美 国的个人 主义,平等主 义和女性主义。
从全球化观点对比《宝莲灯》和《花木兰》
热 烈欢 迎 , 为 中 阁动 画 走 向 国际 作 了很 好 的铺 垫 。虽 然 美 国动 i 也是 初 步发 展时 期 (9 7 14 ), 但它 的辉 煌 已初 f i i i 13 -9 9 见 端 倪 。 13 年 ,迪 斯尼 公司 推 I 了 《 97 i J 白雪公 主》 , 』长 ‘ 达7 4分钟 ,这 在美 园动 片 史上是 个 史无 前例 的创 举 ,继 而 推 出 《 偶奇 遇 记 》 更是 家 喻户 晓 ,很 多别 的 围家 ( 木 包 括 。 国 )的孩 子们 都 是看 着这 些动 画 片长 起来 n 。 { 勺
《 扇 公 主 》 ,发 行 到 东 南亚 和 日本 地 区 ,并 受 到人 们 的 铁
的脚步 。全球化最咧显和最根本的特征是经济活动的组织
和 一 体 程 度 超越 了圈 别和 国家 管辖 权 ,这 也 就 意 味着 过 去
属 于 政 府 职 能 范 围 的税 收 和 管 理 规 定 已经 开 始 为经 济 铺
( ) 民族风 格探 索 期 三
视角研 究 文化 全球 化 的未 来和趋 势 。
一
、
中美动画片发展史回顾
我 们 把 第 三个 阶 段 成 为 民族 风 格 的探 索 时 期 ,新 中 成 立 之 后 , 巾国 动 片开 始 了它 更 为厂 阔的 发 展 。当 然 , 在 蹒 跚 学步 的阶 段 ,我 们 也 是积 极 学 习 国外 先 进 的动 技 术 与 艺 术 ,主 要 是 向 苏联 和 南斯 拉 犬 学 习 ,凶此 在动 画技 艺 上有 很 大提 高 。但 是 ,15 年 《 鸦 为什么 是 黑 的》在 96 乌 国 际动 画节 j 获 奖 , 令人 沮丧 的是 与 会者 以为这 部影 ” 是 - 苏 联 的影 片 。这 个事 件 激励 了我 们 国 家的 动 画制 造 者 要努
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色彩与造型及中美文化渗透初探
论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中的角色造型并中美文化渗透初探[摘要] 1998年,迪斯尼经典动画《花木兰》从题材本源、角色、色彩等,多处洋溢着中国传统元素的渗透,美国动画设计师究竟从哪些中国传统美学中挖掘了创作该片的动画设计灵感,并用美国价值取向成功阐释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古典女性励志传说,本文以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为切入点,对影片中的造型设计与角色塑造进行探究和分析。
并且从其中初步探索《花木兰》中有关中美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与渗透。
[关键词] 动画电影花木兰中国传统美学中美文化冲突[正文]花木兰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最早关于花木兰的记载来自于北宋民歌《木兰辞》,讲述了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勇战沙场,最终载誉而归的故事。
1998年美国迪斯尼根据这一故事打造的一部经典动画电影《花木兰》一上映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迪斯尼公司又一动画经典。
该影片不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进行改编的,而是在花木兰这个角色上倾注了大量美国人的想法,从西方人的视觉和审美,再现这一中国传奇故事。
虽然故事情节大同小异,电影也极力通过很多中国元素努力打造一个中国化的外包装,但是影片从人物塑造到语言风格无不彰显着西方文化色彩。
无论从剧情设计还是语言使用上,这部影片都有很浓厚的美国情怀和特色。
影片无论从内容还是表达手法上都渗透着美国文化的特征,其实是借中国元素外衣传递着西方的文化观念。
并且,其跨文化、中西合璧的身份使得这部电影表现出了美国那种自我实现的价值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矛盾与冲突。
当中国观众在欣赏该作品时,不能只看到表面上的幽默风趣的美式表达,更应从跨文化的维度思考中西方文化碰撞时表达方式的特点。
尤其是在当前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大背景之下,如何从中国人的立场向西方阐释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动画学习者和从业者的重要职责。
一、迪斯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角色塑造1.1《花木兰》中的角色塑造亮点1.1.1对于木须龙角色塑造的解读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
《宝莲灯》影评——从《宝莲灯》看中国动画
《宝莲灯》影评——从《宝莲灯》看中国动画《宝莲灯》上映于上个世纪末,由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沿袭了中国动画电影大多改编自传统或神话故事的规律,是一部相当“中国风格”的作品,整体来看可圈可点,但也表现出中国动画电影的许些硬伤。
从立意上来看,《宝莲灯》就是立足于神话传说,讲述了一个孩子为了救出母亲,历经磨难战胜邪恶,同时也获得了成长的故事。
其思想主题比较普适,其一是母亲与孩子之间的浓浓亲情,其二是沉香为救出母亲展现的坚强和成长。
影片开头用一幅“荷塘母子划舟”图把温顺贤淑的母亲和天真顽皮的孩子描绘得活灵活现,平凡的时光中溢满了幸福;当二郎神将这平和打破后,母亲用牺牲换来了沉香的自由,而沉香则决心要救出母亲,亦是母子情深。
后来沉香被孙悟空拒之千里,是母亲的话音使他恍然大悟重新前进;而母亲的化身——宝莲灯,也一直陪伴和守护着沉香。
亲情这个话题虽已不新鲜,但却是永恒的主题。
不得不说,听到沉香一次又一次坚定地说“我一定要救出妈妈”,看到他勇闯了那么多困难艰险依旧义无反顾,人们还是会为这份情谊感动的吧。
毕竟孰人无母,孰人不念恩?而在救母过程中,沉香所表现出的外貌、身手乃至心灵上的成长,是电影的一条暗线,影片重点描绘的就是这个过程,很是励志。
同时,影片自然还通过沉香这一角色表达对勇敢、坚毅、善良、智慧等美好品质的赞颂。
从电影特性上来看,这部电影则明显花费了不少功夫。
据有关资料,“它采用了与国际接轨的动画电影的制作方式,对每一道工序都细化分工。
其中采用国际上惯用的先期音乐和对白手段、杜比SRD六声道全数码立体声录音技术和电脑三维特技在中国动画史上均属首次。
”虽然这部电影看上去还远不如今天动画电影那般华丽炫目,但仍然有许多非常流畅的变换片段,尤以影片开头沉香父母的相会为代表。
在色彩上保留了中国传统动画的风格,偏淡偏暗;人物形象也贴近《大闹天宫》等经典前作,天真机智的沉香、阴险无情的二郎神、热忱憨厚的土地爷、骄傲不羁的孙悟空都通过自己的形象表现了一定的性格特征,可见人物均经过精心设定。
从动画影片《花木兰》看中美文化的相互认知
从动画影片《花木兰》看中美文化的相互认知
动画影片《花木兰》是一部以中国民间传说“花木兰”为基础的动画片,讲述了一个勇敢、聪明、有爱心的女孩,打破了封建社会对女性的偏见,成功地代替父亲参加并打赢了战争的故事。
这部影片展示了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如孝顺、勇气、坚毅、忠诚等。
同时,也展现了中国的饮食、服装、建筑等风土人情。
然而,在影片中也展现了一些美国文化元素,如木兰加入的那支军队的服装、武器以及一些场景的设计等。
这些元素的加入不仅丰富了影片的画面,也向世界展示了美国文化的特点。
通过《花木兰》,可以看到中美文化的相互认知。
影片虽然是以中国传说为蓝本制作的,但其中也加入了很多美国文化元素。
这不仅展示了两种文化的相互了解和尊重,也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这种相互认知也能够为两国人民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供更多的契机和可能性。
随着中美关系的日益紧密,相互了解与交流已成为两国人民所迫切需要的。
通过文艺作品的相互传播,可以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他国文化,增进相互认知和理解,从而推动两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方向发展。
中外动画赏析
中外动画赏析中外动画之比较动画可以说是电影艺术的分支,是电影艺术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从广义上说,动画可以定义为:通过人眼的视觉残留影像原理,将非真实的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用多种制作方法和拍摄手段并加以人工或数字合成的连续影像,通过多种媒介来传播并表达创作者的思想和感情的一种动态艺术表现形式即为“动画”。
简单的来说:动画就是可以通过放映机播放,并且是逐格处理过的动态画面。
动画可以分为:平面动画,立体动画和电脑动画。
平面动画如:中国的《大闹天宫》,日本的《千与千寻》,美国的《猫和老鼠》等。
立体动画如:中国早期的木偶动画片《神笔》,美国的粘土动画片《小鸡快跑》等。
电脑动画如:美国的三维动画片《怪物史瑞克》,《玩具总动员》。
中国的网络动画片《大话三国》等。
可谓种类繁多,百花齐放,各有千秋。
动画从文学体裁上,可分为叙事与拟人类和幽默与讽刺类。
叙事和拟人类指的是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动画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是叙事动画片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除此之外,还包括叙述的方式和形态。
动画片的叙事具有其独特的方式和形态。
可以投入感情,主观的从个人观点出发,也可以冷静无波,客观地复述事实。
叙事动画是动画片的主题类型。
神话,传说,童话,寓言,小说,叙事诗,民间故事,宗教故事,文学故事,历史故事等不同的叙事模式都可以运用到叙事动画片中。
中国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宝莲灯》是从“沉香劈山救母”这一神话传说中衍生出来的,美国迪斯尼公司出品的《花木兰》则取材于中国历史故事。
这两部作品虽然都取材于中国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都有着鲜明的中国元素,但二者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表达的思想都存在差别。
《宝莲灯》的创作基本上忠于原著,忠于原来的故事情节,表达的思想也和原来的作品一致,都是赞扬沉香不畏艰难险阻,劈山救母的勇气和一片孝心。
而美国迪斯尼拍的《花木兰》,虽取材于中国的故事,但加入了美国的元素,可以说是一定程度上的故事新编,片中除了花木兰这一主要人物以外,迪斯尼还自己加入了一个新的动画元素――一个小动物。
从《木兰辞》与迪斯尼动画《花木兰》看中美文化差异
从《木兰辞》与迪斯尼动画《花木兰》看中美文化差异花木兰——作为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女性英雄一直作为民族骄傲牢牢地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他隐姓埋名,“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代父从军故事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称颂。
虽然对于故事本身的真实性我们都已无从考证,但每当我们读到那首脍炙人口的北朝民歌古乐府《木兰辞》时,那个不畏困难,顽强拼搏的巾帼英雄形象立刻出现在了我们面前。
花木兰几经沙场,出生入死,乔装隐忍,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顽强精神以及中国妇女勇于献身的可贵品质都在花木兰身上得以完美的体现。
其内在的精神力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成了一种精神原则和民族灵魂。
动画片《花木兰》体现的是西方的现代精神理念,如花木兰不在局限于自己的女性身份,不断地突破自我,即使身份被识破也毫不退缩。
她成了一位挑战自我,力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新时代女性。
不仅如此,她还收获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花木兰》播出后不久便风靡全球,它获得了不同文化层次与不同年龄段观众群体的接受,不仅是在中美两国,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它所塑造的西式花木兰形象不仅体现了中西文化的冲突和交融,同时也为女性文化注入了新的血液,从而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
《木兰辞》开篇就指出,木兰代父从军的动机是为了践行孝道——“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战争爆发了,可汗开始在全国大肆征兵,十二卷军书,每一卷都有父亲的名字,而父亲体弱年迈,木兰作为家里唯一的劳动力,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男扮女装,替父出征。
“如果不是因为当时的国家需求与木兰的家庭情况之间发生难以解决的矛盾,木兰本人并没有参军的念头,更没有‘欲与男性试比高’的主观愿望”。
除此之外,文章开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木兰的叹息声已经压过了机杼声,可见木兰心中的万千愁绪,这也是作为一个子女,最真切的孝道流露。
木兰的愿望只是作为子女单纯地替父亲分忧,她本人并没有任何参军的念头,更没有想着有朝一日成为家喻户晓的巾帼英雄。
从动画影片《花木兰》看中美文化的相互认知
参考内容三
从《花木兰》与《功夫熊猫》看 好莱坞眼中的中国文化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元素在好莱坞电影中频繁出现,其中最为人熟知的可 能是《花木兰》和《功夫熊猫》系列。这两部由美国迪斯尼和梦工厂制作的动 画电影,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富有中国特色的故事情节,成功地捕捉到了中国文 化的魅力。
《花木兰》是迪斯尼的一部经典动画电影,它以中国传统的民间故事为蓝本, 描绘了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影片中的角色设计、服装、音乐、场景等都充 满了中国元素,如中国传统的红色、旗袍、长衫、山水画等。这些元素的运用 不仅为电影增添了浓厚的中国特色,也向观众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最后,《花木兰》作为一部在全球范围内广受欢迎的动画影片,也表现出了跨 文化传播的普遍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信息的传播越来越呈现出跨地域、跨 文化的特点。《花木兰》的故事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故事情节,成为了中 美两种文化相互认知和理解的一个很好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可以看到 中美文化的共性和差异,以及两种文化在相互碰撞和交流中所产生的火花。
其次,在故事情节上,《花木兰》也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原诗中,木兰从军的 原因是因为皇帝征兵,而她父亲年老体弱不能应征。但在影片中,这一情节被 改成了因为一个邪恶的巫师入侵,使得国家陷入危机,皇帝下令所有家庭都必 须有一个男丁应征入伍。这样的设定使得故事更加紧凑,也更符合西方观众对 于英雄主义的期待。
首先,从中国文化角度看,《花木兰》的故事源于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她代父从军,表现出了勇敢、聪明、善良等品质,是中国传统孝道和忠义精神 的体现。这个故事在中国的文学、戏曲、电影等领域都有所体现,更在20世纪 90年代被美国迪士尼公司改编成同名动画影片,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的影 响。
在迪士尼的《花木兰》中,尽管有些许改动,但大体上保持了原故事的基本框 架和主题。花木兰的形象被塑造成了一个独立、勇敢、有追求的女性,她不仅 有美丽的外表,还有聪明的头脑和善良的心。影片中,她以自己的才华和勇气 赢得了同伴们的尊重和爱戴,并在战场上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元素无疑符合 了现代社会对女性地位和作用的认知,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动画电影《花木兰》所体 现的中美文化差异
中美两部《花木兰》电影对比研究
中美两部《花木兰》电影对比研究中美两部《花木兰》电影对比研究近年来,影视作品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其中的经典IP更是备受瞩目。
迪士尼公司的《花木兰》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在国内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更是被翻拍为中美两个版本的电影。
这两部电影在故事情节、文化背景、角色表演等方面有诸多差异,本文将对两部电影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我们可以从故事情节上进行对比。
中美两部《花木兰》虽然都是根据古代中国的民间传说改编的,但在具体故事情节上存在一些差异。
中美两部电影都讲述了一个英勇的女子代替父亲成为军人的故事,但中美两部的故事重心不同。
中国版本的《花木兰》更加强调她的家庭情感和任务完成的艰辛,而美国版的《花木兰》更加注重她的个人成长和战斗中展现的勇敢形象。
其次,文化背景也是两部电影的差异之一。
中国版的《花木兰》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的文化风貌,如古代的服饰、宫殿、乐曲等,以及中国文化中的传统价值观,如尊重长辈、忠诚、孝顺等。
而美国版的《花木兰》则更多地融入了西方文化元素,如骑士和骑马、中世纪欧洲式的城堡和乡村等。
这些文化差异也直接影响了角色的设定和表演。
再次,角色的表演也是两部电影的一个重要差异点。
在中美两部电影中,花木兰这个角色都是勇敢、聪明和有决断力的,但在具体表现上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版的花木兰更加强调她的家国情怀和传统的女子形象,更注重情感和家庭的纽带。
而美国版的花木兰则更加注重她的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的证明,更侧重于独立自主和女性权利的体现。
这反映了中国和美国在女性地位和价值观念上的不同。
此外,两部电影的视觉效果也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版的《花木兰》力求还原古代中国的景观和建筑风格,注重色调的温暖和柔和,呈现了一种古朴而美丽的画面。
而美国版的《花木兰》则更加注重战争场面的刺激和视觉冲击,画面更为明亮和饱和,打斗场面更加激烈刺激,更适合西方观众的审美观。
综上所述,中美两个版本的《花木兰》电影在故事情节、文化背景、角色表演和视觉效果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中美两部《花木兰》电影对比研究
中美两部《花木兰》电影对比研究中美两部《花木兰》电影对比研究近年来,迪士尼公司陆续推出了多部改编自经典动画电影的真人版本。
其中最令人期待的一部莫过于2020年上映的《花木兰》。
作为一部经典的中国故事,迪士尼如何在中美两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进行改编,各自呈现出什么样的特色和风貌,在此文章中我们将对这两部电影进行对比研究。
首先,不可避免地,我们要从故事情节入手。
两部电影都以传统的民间故事为基础,讲述了花木兰代父从军、战胜敌人的故事。
然而,中美两个版本在细节和表现手法上存在一些差异。
美国版《花木兰》更注重人物关系和内心的挣扎,强调个人价值和女性权益,通过木兰的形象来传达女性自立的重要性。
而中国版《花木兰》则更加注重家国情怀和传统价值观,强调集体荣誉和忠诚精神。
两个版本在主线故事中加入了不同的元素和情节,使故事更加富有张力和观赏性。
在角色塑造方面,两部电影都力图展现一个坚强勇敢的花木兰形象。
在中国版《花木兰》中,军队训练的场景更加真实,木兰在战争中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挑战,她的勇敢和智慧得到了更多的展现。
而美国版《花木兰》则更注重木兰的内心成长和自我发现,通过一系列的挑战和冲突来展示木兰的坚韧和勇气。
两个版本的花木兰都被塑造成非常强大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形象给观众们树立了信心和榜样。
另外一个值得研究的是两个版本对中国文化的呈现。
中国版《花木兰》在场景、服装和音乐上更加贴近中国传统文化。
影片中穿插了中国传统音乐和舞蹈,展现了汉服的美丽和细节。
而美国版《花木兰》则更注重展示现代中国的风貌和城市的发展。
电影中的场景更加国际化,服装和道具也融入了现代时尚元素。
两个版本的电影在中国文化呈现上有各自的角度和侧重点,也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审美享受。
最后,两个版本的电影在情绪表达和功底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版《花木兰》更注重丰富的情感和心理的刻画,通过歌曲和表演来表达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而美国版《花木兰》则结合了现代动作片的特点,注重打斗场面和视觉效果。
从《宝莲灯》与《花木兰》看中美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
《 莲 灯 》 自于 中 国古 代 神 话 传 说 , 述 了 一 段 宝 取 讲 子 救 母 、 子 之 情 的 动 人 故 事 , 情 跌 宕 起 伏 , 有 强 烈 母 剧 带 的 神话 色 彩 , 物 有 传 统 神话 故 事 中 的王 母 娘 娘 、 女 、 人 仙
天 上 的各 路 神 仙 、 上 的 土地 神 等 , 得 整 部 片 子 故 事 地 使 情节 紧凑 、 看 头 . 主要得 益于 中 国的几千 年文 明 , 有 这
节 、 现 手 法 三 个 方 面 来 看 中美 两 国 的 动 画 艺 术 表 现 形 式 。 表
21 画 的 民 族 性 .动
来 看 . 将 严 肃 、 圣 的 题 材 作 为 创 作 蓝 本 的选 材 思 路 在 神
方 面 都 达 到 了 一 种 让 人 刮 目 相 看 的 境 地 : 改 编 自 法 国 古 老 神 话 的 《 女 与 野 兽 》 影 片 均 获 得 了 成 功 。 但 是 美 等
战后 . 始 将 用 木 偶 、 绘 等 形 式 制 作 的 影 片 统 称 为 “ 开 线 动 画 ” 画 作 为 一 种 具 有 独 立 审 美 意 义 的 艺 术 形 式 , 其 。 蚴 l 从 确 立 以 来 , 世 界 范 围 内 取 得 了 普 遍 应 用 , 得 了 辉 煌 的 在 取 成 就 .产 生 了 大 量 的 具 有 鲜 明 个 性 风 格 的 动 画 作 品 和 优 秀动 画 家 。 2中 美 动 画 艺 术 表 现 形 式 比 较 分 析 .
自 西 方 文 化 中 耳 熟 能 详 的 节 日文 化 . 为 我 们 营 造 了 一
个 带 有 恐 怖 片 色 彩 的 童 话 故 事 ; 据 《 经 》 约 中 的 根 圣 旧
(最新整理)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色彩与造型及中美文化渗透初探
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色彩与造型及中美文化渗透初探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色彩与造型及中美文化渗透初探)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色彩与造型及中美文化渗透初探的全部内容。
论迪斯尼动画电影《木兰》中的角色造型并中美文化渗透初探[摘要]1998年,迪斯尼经典动画《花木兰》从题材本源、角色、色彩等,多处洋溢着中国传统元素的渗透,美国动画设计师究竟从哪些中国传统美学中挖掘了创作该片的动画设计灵感,并用美国价值取向成功阐释了一个传统的中国古典女性励志传说,本文以美国动画电影《花木兰》为切入点,对影片中的造型设计与角色塑造进行探究和分析。
并且从其中初步探索《花木兰》中有关中美文化价值取向的冲突与渗透。
[关键词]动画电影花木兰中国传统美学中美文化冲突[正文]花木兰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最早关于花木兰的记载来自于北宋民歌《木兰辞》,讲述了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勇战沙场,最终载誉而归的故事。
1998年美国迪斯尼根据这一故事打造的一部经典动画电影《花木兰》一上映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成为迪斯尼公司又一动画经典。
该影片不是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进行改编的,而是在花木兰这个角色上倾注了大量美国人的想法,从西方人的视觉和审美,再现这一中国传奇故事.虽然故事情节大同小异,电影也极力通过很多中国元素努力打造一个中国化的外包装,但是影片从人物塑造到语言风格无不彰显着西方文化色彩。
无论从剧情设计还是语言使用上,这部影片都有很浓厚的美国情怀和特色.影片无论从内容还是表达手法上都渗透着美国文化的特征,其实是借中国元素外衣传递着西方的文化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宝莲灯》与《花木兰》看中美动画艺术的表现形式
周娉
(中南大学 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6)
摘 要: 当今美国的动画在世界上大行其道,我国 动画在题材和技术表现手法上还处于落后阶段, 鉴于 此本文透过《宝莲灯》与《花木兰》看中美动画的艺术表 现形式,从民族性、故事取材和情节、表现手法方面进 行对比分析, 最后结合实际简短地对中国动画的未来 进行展望。
96
道路,面对来自外国动漫产业强势的冲击,我国政府高度 重视国产动画的发展, 颁发了一系列文件, 目的是从体 制、政策、市场管理上支持动画产业的发展。
4.结语 虽然中国动画在世界舞台上曾经有过光辉的一页, 但是相比美国的动画艺术我们还比较落后。 不论是在题 材上还是技术表现手法上, 我国动画都应该挖掘自己的 本土特色,不断与美国和世界先进国家看齐。 随着对动画 的关注意识增强和我国综合实力的增长, 动画产业被列 入新的产业,国家、政府大力扶持,并给予政策扶持,我们 相信中国动画发展的春天即将到来。
“凤凰”作为一种被神化、美化的鸟的形象,实际上
我国动画的表现手法形式多样,有剪纸、水墨、木偶 等, 随着时代的进步及与世界的接轨, 除了继承传统 外,还要学习外来先进经验。 《宝莲灯》是我国首部模仿 迪斯尼风格的作品,但是相比一直以大片的形式出现, 制作成本高,制作精良,采用了先进的技术,花费了大 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堆砌而成的美国动画片来说,我国 目前的动画片在技术表现手法上还有一些不足之处。
一 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形”是重要的构成元素之一。 中 国传统装饰画中蕴含的很多“形”是历代能工巧匠智慧的 结晶,融合了中国的宗教、政治、伦理和民俗风情,是中华 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平面设计需要把传统的
装饰艺术精髓融入其中, 在设计中追求传统与现代的统 一,用现代的设计思维将其符号化、抽象化、意象化,创作 出更具有设计艺术感的艺术形象, 既能体现中华民族文 化艺术的精粹,又能展示设计作品的时代美感,充分体现 传统图形元素在现代设计领域里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 传统装饰画图形 现代平面设计 应用
著名设计师靳强先生曾说:“一切现代化与国际化应 以传统文化作基本。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平面设计日 趋国际化,而这种国际化源于众多国家民族文化艺术的 交融碰撞,如果没有各个国家民族别具风格的设计的融 入,现代设计将成为无源之水。 可见传统文化艺术在现代 设计中的重要性。
95
○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3月号上旬刊
传统装饰画图形在现代平面设科学教学部,河南 南阳 473000)
摘 要: 传统装饰画中蕴含的“形”融合了中国的宗 教、政治、伦理和民俗风情,是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 部分。 本文列举传统装饰画图案及汉字图形在现代平面 设计中成功运用的优秀案例, 论证现代平面设计的民族 化需借鉴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
关键词: 中美动画艺术 表现形式 《宝莲灯》 《花 木兰》
1.什么是动画 动画是19世纪末以来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与绘画艺 术结合的产物。 “动画”一词来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 日本,当时日本将用线条描绘的漫画作品称为“动画”;二 战后,开始将用木偶、线绘等形式制作的影片统称为“动 画”。 ①动画作为一种具有独立审美意义的艺术形式,从其 确立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普遍应用,取得了辉煌的 成就, 产生了大量的具有鲜明个性风格的动画作品和优 秀动画家。 2.中美动画艺术表现形式比较分析 以下从《宝莲灯》和《花木兰》的民族性、故事取材和情 节、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来看中美两国的动画艺术表现形式。 2.1动画的民族性 艺术是丰富多彩的,每个民族的艺术,总是要打上自 己民族的文化烙印, 每个艺术家总要表现出自己的民族 文化意识和个性特点。 ② 具 有 民 族 特 性 的 作 品 《宝 莲 灯 》,歌 颂 了 人 类 最 高 尚 的母子之爱,充分体现了中华古老的民族精神。 美国因其历史短暂,本土原创题材少,曾借用中国古 代的民间故事进行动画再创作,制作了动画片《花木兰》。 迪斯尼公司的《花木兰》,充分展开想象能力,借用中国古 代花木兰的故事形象, 演绎出具有美国式传统独立、好 强、 叛逆精神的人物内核, 将现代理念融入古老的传说 中,重新塑造出一个善良、勇敢、独立的美国式花木兰形 象,大受欢迎。 纵观中国动画发展历程, 辉煌的主要原因是对民 族特性的挖掘和表现。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 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使中国动画寻找 到了自身独特的语言表达系统, 形成了具有民族性的 风格。 美国的历史短暂,不过几百年,但动画却具有特 定的民族化语言,形成了美利坚民族乐观进取的个性: 对自己深信不疑,把依靠自己作为哲学信条。 美国人勇 猛、坚强的冒险精神和代表权利、意志的父亲精神使他 们相信:不冒险就不会有大的成功,胆小鬼永远不会大 有作为。
在传统装饰画中,形不仅是简单的视觉符号,而且是 精神的图式。 壁画、木板年画、剪纸中有很多“龙”的形象 出现。 “龙”是国人众所皆知的神物,而在所有的动物神 中,龙最受人们宠爱,最具生命力。 上古图腾时代,华夏祖 先把龙当作神敬奉。 至今,中国人仍自称为“龙的传人”。 因此“龙”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处于母体的主宰地位。 香 港著名平面设计师韩秉华在海报设计作品中就借用了传 统图形“龙”的形象,作品的处理方法运用几何抽象简化 法,使复杂的形象程式、简单化,从而设计出具有现代设 计美感“龙”的又一形象。 对传统图形元素的借鉴和运用, 不能只是简单的挪用,而应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加以改造、 提炼,使其更富有时代设计感,同时体现民族特点。
注释: ①②刘小林,钱博弘编著.动画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 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孙立军.动画艺术词典[Z].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 版社,2003. [2]张 慧 临.二 十 世 纪 中 国 动 画 艺 术 [M]. 西 安 : 陕 西 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 [3]孙 立 军 主 编 , 马 华 编 著 . 影 视 动 画 影 片 分 析 [M]. 中国宇航出版社,2003. [4]胡智锋著.影视文化论稿[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 社,2001. [5]刘平云著.贩卖卡通[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3.中国动画展望 通过对《宝莲灯》和《花木兰》从动画片的民族性、故 事取材和情节、艺术表现形式的对比分析看中美两国的 动画艺术表现形式, 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两个不同的民 族在动画的认识上是不一样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不同 的。 过去我们可以很骄傲地说中国动画在世界动画史上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今天由于种种原因我们落后了, 我们的动画长期以来处于要民族风格还是要与全球 “接 轨”的两难境地。 随着科技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大量地 运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将科学与艺术充分结合,并运 用在当今的影视动画中, 为动画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现 手段和素材,从而提升了动画片的品质,使动画不仅仅是 儿童的专利。 美国动画片除了在世界动画史上占有重要 的地位,还一直引领着世界动画片的潮流和发展方向。 我 们应借鉴其在表现手法、数字化艺术等方面的创新,来服 务于国产动画。 中国的动画创作艺术性都很强, 但相对西方国家来 说市场意识薄弱,还没有真正走出一条商业、产业发展的
2.2故事取材和情节 《宝莲灯》取自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讲述了一段 子救母、母子之情的动人故事,剧情跌宕起伏,带有强烈 的神话色彩,人物有传统神话故事中的王母娘娘、仙女、 天上的各路神仙、地上的土地神等,使得整部片子故事 情节紧凑、有看头,这主要得益于中国的几千年文明, 历史源远流长,其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丰富多彩,具有 较浓郁的中国色彩,是动画取材永不枯竭的源泉。 这些 神话故事和传统故事改编成的动画更能深入人心,打 动观众。 改编选自中国诗词题材的《花木兰》为我们重新塑造 了一个勇敢、善良、自立的新时代花木兰形象,情节上具 有中西结合的味道。 相比中国,美国历史短暂,题材较少,所以美国动 画片创作视野开阔,选材无地域之分,《花木兰》情节曲 折,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注重细节的刻画,做到了雅俗 共赏。 还有许多成功的改编作品,像《圣诞之夜惊魂》选 自西方文化中耳熟能详的节日文化, 为我们营造了一 个带有恐怖片色彩的童话故事;根据《圣经》旧约中的 “ 出 埃 及 记 ” 故 事 改 编 的 《 埃 及 王 子 》, 无 论 从 哪 个 角 度 来看,在将严肃、神圣的题材作为创作蓝本的选材思路 方面都达到了一种让人刮目相看的境地; 改编自法国 古老神话的《美女与野兽》等影片均获得了成功。 但是 相 比 改 编 中 国 诗 词 题 材 的 《 花 木 兰 》, 《 宝 莲 灯 》 的 节 奏 较为缓慢,情节简单,对沉香的描写缺乏性格的内在依 据和行为的发展过程。 2.3动画的艺术表现手法 《宝莲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受绘画和戏曲的影响, 使得故事结构由发生、发展、高潮到结局,环环相扣、一丝 不苟、完整饱满,比如人物(沉香、二郎神等)的脸谱化处 理,明确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状态。 从沉香与二 郎神的打斗场面中, 我们清楚地看到戏曲的程式化动作 对动画片人物设计的深刻影响,还有与动作节奏一致的、 铿锵有力的锣鼓点等戏曲音乐, 都体现了中国动画艺术 的戏曲化风格。 《花 木 兰 》的 人 物 造 型 线 条 简 单 而 具 有 神 韵 , 充 分 体现了美国二维动画的线条流畅、细腻。 流畅的动作与 画面、人物的语言恰到好处的结合起来,活灵活现地把 花木兰的性格特征表现出来, 这说明美国动画片的动 感较强, 人物的运动、 画面变换的流畅性和丰富性明 显。 《花木兰》中多次出现大型场景,如万民叩拜的画 面,是运用数字技术与电影技术的结合,使画面更趋逼 真形象,得益于20世纪末科技的发展,体现了美国 高科 技的深厚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