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课程标准-省教学技能大赛
2.《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职财经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会计的基础知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等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1)本课程设计的总体思路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合作发展的道路。
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采用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课程模式。
根据会计核算工作岗位,开展广泛调研,在邀请会计实践专家对会计核算岗位典型的职业工作进行项目、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开展技术,遵循“设计导向”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的学习项目和任务。
让学生在学习项目、完成任务中学习,掌握会计的基本知识和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培养学生具有敬业精神、团队合作沟通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2)学习项目设计的基本依据是:财务会计类专业就业面向岗位中制证、记账、报表岗位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相关专业知识与必要技能。
在职业性和高等性两者间遵循了从职业性到高等性的路径选择,选择以“认识会计与会计职业;运用借贷记账法编制会计分录;编制与审核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会计账簿;编制基本会计报表;会计基本技能的综合运用”作为学习项目,各项目之间相互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从而形成会计核算的综合职业能力。
(3)在每一个学习项目中,根据学习内容的多少,以及岗位工作要求设计若干学习任务,按照:“审核和填制会计凭证——设置与登记账簿——编制与报送财务报告”的会计核算的工作过程,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认识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安排和组织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的选取则紧紧围绕项目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重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充分开发教学资源,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本课程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
它不仅是会计“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载体,还是会计专业认同、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能训练的载体。
学生努力学好本门课程,可以为后续课程的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二)基本理念本课程以“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初级会计岗位专业技术”等四个方面为基本目标,打破按学科和理论体系设计课程的模式。
它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会计职业认知—会计出纳岗位—会计记账岗位—会计理论和知识基础”为主线设计研究内容,依据初级会计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为研究其他专业课程基础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三)课程设计思路1、本课程的设计总体要求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能为主线,以模块课程为主题,以会计岗位从业资格为主要考核依据,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
2、具体研究内容的选择是按照“认知会计职业、训练会计基本技能、理解会计专门方法、运用会计专门方法、记账员能力培养、初级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会计基础理论和知识”的逻辑顺序。
同时从基础知识体系构建角度,保持会计的基本技能、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然关系。
3、根据会计人员岗位的工作需要,在研究该课程后,可以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整体安排,参加“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4、按照“体现学生研究主体地位,使课程内容具有实践性、层次性、趣味性”的教学组织要求,开发与本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参考学时及学分:84学时6学分课时安排如下:模块一、会计职业会计基本涵义会计职业岗位会计基本原则模块二、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账户与复式记账经济业务与原始凭证模块三、会计基本业务核算实务企业基本业务的核算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模块四、财产清查财产清查模块五、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模块六、会计工作规范会计处理程序我国的会计法规体系总学时:84,理论学时:68,实训学时:16.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实现认同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履行岗位能力、把握初级会计岗位专业技术的能力。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43104课程学分:12课程学时:210开设学期数:2适用专业:会计2.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我院财会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专业入门课程。
本课程将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实践技能相结合,面向会计工作全过程和各岗位,对学生进行基本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
学生学完本课程应明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出纳等岗位工作任务,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观。
本课程的开设还为《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模拟实训》、《成本会计》等后续课程奠定了基础。
3.设计思路(1)突出职业性特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是以实际会计工作任务为驱动,以企业实际会计工作过程为主线,将割裂的会计核算方法,融于会计实践工作过程中,在实践工作需要时引入相关的知识,例如会计账簿,在传统教学中会从理论知识本身的逻辑性、完整性出发,将其所有相关知识集中自立一章,而在我们的课程中,会计账簿的知识则根据实际工作过程的需求分散于多个章节,包括期初的建账、日常处理的帐簿登记、期末处理环节的对账结账,强调的是会计核算方法的实际运用,突出了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
(2)突出应用性特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我们没有明确划分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二者已通过实际工作任务为纽带紧密有机结合在一起。
例如,对“账务处理程序”这一理论知识我们没有独立设置章节,而是在学生实际完成模拟企业的会计工作任务过程中,即具体操作到登记总分类账环节时,通过介绍不同的总账登记方法,引入账务处理程序相关知识,从而将抽象的理论、割裂的会计核算方法,变为形象生动的操作,以及在操作中把握会计核算方法的具体应用,学生既掌握了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又学到了与之紧密相关的知识。
(3)突出教学做有机结合特点在《基础会计》课程中,我们将以老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导向式教学,教学的主线是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会计工作,并针对实践过程中产生的需求引入相关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通过操作来学习相关知识,为了操作而学习知识,从而将教、学、做有机地结合,具有鲜明的职业特色。
教学实施报告《基础会计》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目录一、整体教学设计 (2)(一) 教学内容 (2)(二) 学情分析 (2)(三) 教学目标 (3)(四) 教学重难点 (3)(五) 教学策略 (4)二、课堂教学实施与成效 (5)(一) 完整教学过程汇报 (5)(二) 典型教学片段汇报 (6)(三) 教学评价 (8)(四) 实施成效 (10)三、教学反思与诊改 (10)(一) 特色亮点 (10)(二) 诊断改进 (12)一、整体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搭建起会计整体工作框架,了解会计工作流程,提升对会计岗位的认知能力。
我们依照课程标准选择国家规划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见右图。
依据所处地区的特点,结合企业就业要求,对原有内容进行了针对性的提升和扩展,重组和补充,以适应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
本次教学实施报告,着重介绍其中的第六章,如下图所示:(二)学情分析本课程于第一学期开设,面向中职会计专业一年级学生。
作为刚刚入学的学生,他们具有以下特征:(三)教学目标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基础上,我们确立了知识和能力教学目标。
针对会计专业的特征,我们实行立体化育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细化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里,让学生感受到浸入式的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
(四)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教学内容,在学情分析和教学目标指导下,本次第六章第一到第四节教学实施内容的重难点分别如下:(五)教学策略综合考虑上述教学背景,我们在策略上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选择。
1.教学方法教师采取情境教学法、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帮助学生理解课程中较为抽象的内容。
教师采取课堂活动的形式,实现寓教于乐,在轻松氛围下达成课程目标。
2.学习方法学生采取自主学习法、实践学习法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
3.环境资源(1)网络学习空间:学生拥有个人网络学习空间;(2)互动教学平台:教师可以在己简教学平台上完成备课、授课及作业下发;可以通过教学平台了解学生学情,及时调整授课内容、进度;(3)系列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使用配套的己简基础会计教学资源;(4)智能学习终端:学生使用爱丁派进行学习及课堂互动。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具备基本的会计实务操作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目标: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2.熟悉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等基本概念,掌握会计记账方法;3.能够正确地设置会计账簿和运用会计科目,正确地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4.了解会计电算化基本知识,掌握会计信息系统基本操作技能;5.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根据课程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会计基础理论:包括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会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等;2.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六大会计要素,以及相应的会计科目;3.会计记账方法:包括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和具体应用;4.会计凭证:包括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等;5.会计账簿:包括账簿的设置、登记、更正等;6.财产清查:包括财产清查的方法、结果处理等;7.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和解读;8.会计档案:包括会计账簿、凭证、报表等档案的整理、归档等。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通过模拟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设置账簿、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
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综合素质,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多媒体教学:通过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多媒体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2.案例教学: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际操作能力;5.在线学习:建立在线学习平台,提供教学课件、视频教程等教学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基础会计【学时学分】96学时6学分【适用专业】会计【并行课程】《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后续课程】《统计学原理》、《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信息化》、《税收实务》、《经济法》、《财务管理》、《审计实务》、《ERP软件及沙盘模拟》、《基础会计实训》、《会计岗位模拟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会计软件应用》、《会计信息化综合实训》、《小企业会计实训》二、课程定位本课程以突出技能性和实践性为主要特点,培养学生掌握财会岗位群的操作技能,在企业财会岗位从事专业工作的一线高技能人才。
根据财会职业岗位群主要是中小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的特点,《基础会计》课程要求是:熟练进行从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这一账务处理过程的实务操作;明确会计核算岗位、出纳岗位、记账岗位、报表岗位等的基本规范和任职要求。
其作用是让学生全面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强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成为会计人打下扎实的基础;培养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在课程教学中积极进行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教育和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本领。
成为主动适应社会需求,具有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课程学习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具备会计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能力,认识会计职业岗位的背景、特点和要求,能正确应用会计的基本规范,正确判断经济业务性质及内容,能准确运用会计的专门方法对会计基本业务进行处理。
同时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团结协作的职业精神。
(一)专业能力1.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2.认识会计要素及其他分类;3.理解会计核算工作的前提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掌握会计科目的类别,帐户设置;4.掌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符号、账户结构、记账规则及试算平衡的原理;5.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及审核;6.掌握会计分录的编制,记账凭证的填制及审核;7.掌握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及日记账的登记;8.掌握结账、对账的方法及财产清查的处理;9.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含义,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10.了解现金流量表及其编制;11.了解会计档案传递与保管。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根据教育部职成司组织审定的《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财经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专业基础课程。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核心专业课程的入门课程,目的是通过教师课堂讲授、实物演示、实习实训、学生自主学习等方法,学生初步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基本技能,具备在规模较小的企业从事会计工作的能力,为以后学习《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后续专业课程奠定扎实的基础。
2.计划学时计划90学时,理论教学45学时,实践教学45学时。
3.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初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
4.设计思路本课程基于会计工作过程,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重点,根据就业导向和高职应用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通过召开专业指导委员会、访谈校友和一线会计人员,对会计岗位与能力进行调查,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按照企业会计工作岗位需要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以会计工作实践为主线,以教会学生完成会计审核和编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项目和会计工作任务为目目标,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要教学模式,以完成会计工作项目和任务为中心,构建的基础会计课程体系。
本课程紧紧围绕若干个会计项目和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精心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会计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会计工作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提高实践能力,也让学生在会计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会计基本知识,增强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与会计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最终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本标准将基础会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循序渐进融入各项目之间及项目之下各任务之中,并通过工作任务的分析与完成,全面而合理地覆盖会计工作领域所涉及的与本课程有关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江苏省靖江中等专业学校《基础会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基础会计(会计基础)【适用专业】中职会计电算化专业1、前言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熟悉会计核算基本原理和账务处理程序,能熟练应用借贷记账法,具备会计核算的基本职业能力,为学习后续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准备。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总体设计思路是,以会计专业的职业能力分析和中职生的就业发展为依据,构建以企业经济业务流程和账务处理程序为主线的任务引领型课程。
课程设计有会计核算原理、借贷记账法应用、会计核算账务组织、财产清查、初识会计报表等五个工作任务。
课程内容的选取,以高职生培养目标为前提,紧紧围绕完成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的需要,充分融合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每个工作任务的学习以会计工作活动为载体,将会计核算原理的相关知识和企业简单经济业务核算的操作实践相结合,实现学做一体,并通过知识讲解、多媒体演示、仿真模拟等活动,培养学生具备会计核算基本职业能力。
本课程建议学时数为90。
2、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会计核算原理,能应用借贷记账法核算企业简单经济业务,知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作用和结构内容,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养成诚实守信、严谨细致、认真求实的工作作风。
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目标●了解会计核算基本假设和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熟悉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熟悉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的关系;●能初步应用借贷记账法分析简单的经济业务,并编制会计分录;●熟悉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的填制及审核要求;●熟悉账簿种类及其登记方法;●熟悉错账更正方法的适用性和操作方法;●了解财产清查种类、清查方法和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初步认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4.1教材编写(1)教材应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
(2)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结合会计从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要求,以企业会计处理程序的各项任务模块为主线,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管理信息二、基本信息学分:4学时:6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46 学时,实践教学:18 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必修课)适用专业:会计、工商企业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先修课:经济学基础、管理学基础后修课: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出纳实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实务三、课程定位《基础会计》课程是财经类专业的入门课程,是根据初学者对会计职业认知的要求和会计核算岗位的基本工作流程设置的。
该课程主要学习会计职业认知内容、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基本方法,重点为会计核算基本方法,难点为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第一,可使学生能够正确认知会计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理解会计的职能、目标、对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核算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基本理论,树立会计职业感;第二,使学生学会运用借贷记账法反映会计业务的增减变动情况;第三,能够对小型制造企业的日常活动进行正确规范的核算,包括填制审核原始凭证、编制审核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结账、对账和编制会计报表。
本课程所培养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是学习后续课程------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学、出纳实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实务等的基础能力,也是会计职业的基本能力。
四、课程设计(一)课程总体目标1.专业能力(1)具备正确理解会计工作意义,明确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政府和社会公众对会计信息的需求。
(2)掌握会计职能、对象、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等会计基本理论;(3)能够正确理解小型制造业日常活动经济业务内容,学会运用借贷记账法记录小型制造业日常活动;(4) 能独立完成从填制和审核凭证→设置和登记账簿→结账、对账→编制与报送会计报表的会计核算工作;(5)具有严格执行会计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态度;(6)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原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的职业道德。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编写执笔人:基础会计》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会计专业 授课学部:文科部授课学时:144 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与作用(1)课程定位本课程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会计岗位工作的专业基础课程。
其功能是使学生熟悉会计核算基本原理和账务处理程序,能熟练应用借贷记账法,具备会计核算的基本职业能力,为学习后续核心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准备。
(2)课程作用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有会计核算原理、借贷记账法应用、会计凭证与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财务报表等内容,以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紧紧围绕完成会计核算账务处理的需要,充实学生会计基础理论知识,融合会计从业人员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的会计核算基本职业能力和会计从业资格应试能力。
(3)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为会计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后续课程有财务会计、会计综合模拟、代理记帐实务等课程。
2、课程设计基本理念本课程是会计专业入门性课程,从内容上选取会计核算原理(会计的涵义、职能、方法、基础;会计要素与等式;会计科目与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的应用、账务处理程序、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等内容,从教学模式上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初入会计专业学习的学生在了解会计工作的基本内容、理解会计基本专用名词的涵义、掌握会计核算方法及账务处理程序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企业基本经济业务,培养学生基本会计核算职业能力、形成谨慎细致的岗位工作风格、塑造在团队中的分工合作与有效沟通能力,为培养学生从事会计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做好基础准备,同时为学生参加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做好知教学部主任审核签字: 审核日期:教务科科长审定签字:审定日期:识储备。
3、课程设计思路根据会计专业中职毕业生初次就业职业面向和岗位对应证书要求,确定本课程的任务目标一是培养学生的基本会计核算能力,二是培养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应试能力,因此将本课程设计为以会计专业的为职业能力分析和中职生的就业发展为依据,构建企业经济业务流程和账务处理程序为主线的任务驱动课程,每个任务的学习以会计工作活动为载体,将会计核算原理的相关知识和企业简单经济业务核算的操作实践相结合,实现学做一体,并通过知识讲解、多媒体演示、创设情境、仿真模拟等活动,在做中不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实际业务处理能力,培养学生具备会计核算基本职业能力和会计从业资格考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熟悉会计核算原理,能应用借贷记账法核算企业简单经济业务,知道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作用和结构内容,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和能力的相关要求,养成诚实守信、严谨细致、认真求实的工作作风。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概括(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既是财经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又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能力的“成型”课程,既是会计“基本技术、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载体,仍是会计专业认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技术训练的载体.所以,学生努力学好本门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固基础。
( 二 ) 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以“实现认可职业角色、夯实专业基础、执行岗位能力、掌握初级会计岗位专业技术”等四个方面为基本目标,完全打破按学科和理论系统设计课程的模式,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会计职业认知—会计出纳岗位—会计记账岗位—会计理论和知识基础”为主线设计学习内容,依照初级会计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为学习其余专业课程基础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
( 三 ) 课程设计思路1、本课程的设计整体要求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技术为主线,以模块课程为主题,以会计岗位从业资格为主要查核依照,以夯实基础、适应岗位为目标,尽可能形成模块化课程系统。
2、详细学习内容的选择:—是依照“认知会计职业、训练会计基本技术、理解会计特意方法、运用会计特意方法、记账员能力培育、初级会计岗位工作任务、会计基础理论和知识”的逻辑次序;二是从基础知识系统建立角度,保持会计的基本技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之间的内在必定关系。
3、依据会计人员岗位的工作需要,在学习该课程后,能够依据人材培育方案的整体安排,参加“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考试。
4、依照“表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使课程内容拥有实践性、层次性、兴趣性”的教课组织要求,开发与本课程标准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教材。
参照学时及学分:84学时6学分课时安排以下:学习内容总学时理论学时实训学时会计基本涵义44模块一、会计职业会计职业岗位22会计基来源则44会计因素与会计等式88模块二、会计核算基础账户与复式记账1010经济业务与原始凭据642模块三、会计基本业务公司基本业务的核算16124核算实务记账凭据88登记账簿642模块四、财富清点财富清点66模块五、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66会计办理程序44模块六、会计工作规范我国的会计法例系统44学时84768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经过本课程的学习,第一能够解决学生对会计专业的认可问题,并经过认可,培育学生对学习会计专业的兴趣,其次夯实专业基础、执行岗位能力、掌握专业技术认识会计实践中的现状和社会生活中的功能。
《基础会计》教案-省教学技能大赛
《基础会计》教案目录第五章工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核算任务一:企业筹集资金业务的核算(4学时)任务二:供应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2学时)任务三:生产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3学时)任务四:销售过程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4学时)任务五: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业务的核算(3学时)任务一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一)【教学课题】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一)【授课班级】19会计班【课堂形式】讲授课【授课时间】40分钟【教材分析】本次教学内容节选自高教社出版的《基础会计》第五章第一节企业筹集资金的理论部分内容,结合学生的现状,在教学内容上做了一定的处理,企业筹集资金的理论部分做了一定的结合。
【学情分析】授课班级为19会计班的学生,该班学生重视专业课程,热情积极,对活动式课堂充满好奇,渴望在课堂上通过动手操作获得知识,学习主观能动性较强。
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基础好。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①了解筹集资金核算的主要内容;②掌握筹集资金业务的核算方法;2.能力目标:通过实际生活出发认识企业筹集的核算,小组合作讨论,尝试用专业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做到“做中学、学中做”,在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解决实际问题,体验学习中的乐趣的。
同时获得知识,培养了团队协作、表达沟通和决策能力。
3.情感目标:①端正学习态度,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②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筹集资金的核算内容2.教学难点:掌握筹集资金的核算中主要账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教法及学法】比较法、归纳法、分组讨论法【课时安排】1课时【课前准备】1.材料准备:课件、多媒体、微视频2.课前分组:确定学习分组【教学过程】授课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中新课导入新课引入:京东超人刘强东的血泪史(具体见PPT)观看视频,小组合作请代表企业筹集的瓶颈通过企业创业视频直观感受企业筹资过程,并留下深刻印象。
小组合作讨论,导入本节筹集内容。
新授内容任务一根据本节导学案的要求,分小组回答课前安排的导学案内容学生根据导学案要求,完成课前预习,自己找出本节课重难点,将筹集资金的内容进行初步了解。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基础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备的会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进一步研究各种专业会计和有关管理课程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会计知识的理论体系和知识结构。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掌握主要账户和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掌握错账的查找和改正处理技术。
4.能编制简要的财务会计报表。
5.能够掌握会计基本实务操作程序和技能。
6.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了解财务、会计基本法规制度,树立法制观念。
2.具有严谨工作作风,实事求是学风和创新意识。
3.树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基础模块一)会计基本理论1.概论掌握会计的概念、基本职能和核算方法体系,理解会计的对象、特点以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原则,以及会计的任务及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2.会计要素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构成和会计等式,理解会计等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要素的影响,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3.账户和复式记账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及分类,理解会计账户的概念及设置原则,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了解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联系与区别,掌握复式记账的概念及基本原则,掌握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理解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
4.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了解工业企业的主要经营活动过程,掌握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的编制方法,掌握利润总额的构成。
5.会计凭证了解会计凭证的意义,理解会计凭证的概念和种类,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6.会计账簿了解登记会计账簿的意义,理解会计账簿的概念和种类,掌握主要账簿的登记方法,理解会计账簿与凭证之间的关系,掌握对账的基本内容。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基础会计是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理论和方法,熟悉会计实务操作,为后续的财务管理、审计、税务等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掌握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方法,了解基本的会计实务操作流程,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基础理论、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等。
具体要求如下:1. 会计基础理论:要求学生掌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原则,了解会计的产生、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
2. 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要求学生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方法,能够根据企业实际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
3. 会计实务操作: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能够独立完成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包括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等。
4. 会计报表分析: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能够根据财务报表数据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估和预测。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小组讨论等。
具体如下:1. 课堂讲授:教师通过讲解教材和相关资料,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案例分析:教师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实验教学:通过模拟企业实际经济业务,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熟悉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实际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期末考试等。
具体标准如下:1. 平时作业:学生需按时完成每次布置的作业,评估标准包括作业质量、完成情况等方面。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定位《基础会计》课程是经管类专业的公共必修课,也是会计类专业针对会计岗位(群)职业能力进行培养的一门专业核心基础课程。
本课程通过对会计职业最基本的职业活动和工作过程的介绍和技能训练,使学生初步了解会计工作的环境和职业道德,认识会计工作的一般流程,理解会计要素、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使学生具备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专业基础能力,为其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基础会计学习领域课程描述三、学习情境设计与描述1.学习情境设计《基础会计》课程基于企业会计工作过程系统化,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将会计知识融入具体会计工作中,以基本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进行情境化教学理念设计。
经过分析,本课程分六个学习情境,见表2。
表2 学习情境设计2.学习情境描述包括学习情境名称、学时、学习目的、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和建议、工具与媒体、学生在工作过程中用到的知识、教师所需执教能力要求,见表3-1~6。
表3-4 学习情境四描述四、课程评价内容及方式课程成绩有个人成绩和小组成绩两部分组成,各占50%。
通过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会计知识掌握程度及会计操作动手能力。
理论知识和个人训练项目由教师通过对学生日常考核和结构考核形成;分组训练项目(筹资、生产、销售、利润等业务)由小组互评和教师测评构成,分值各占50%。
五、编制说明5.1教学设计原则本课程教学设计原则:在本课程完成整体教学设计,确定课程学习项目及各项目组成模块明确的基础上,对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按每一教学单元(原则上是2学时为一教学单元)进行的教学方案设计,它包括对本模块学习目的、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及教学内容分解到本教学单元中的具体授课内容、课堂活动教学的组织方式与教学要求、课时建议等。
特别是要通过设计清楚阐述针对本模块的工作任务如何将典型实践性环节所需实践知识融入理论知识学习中,并根据能力要求,如何将技能实践融入学习过程中。
高职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程。
本课程主要讲述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将会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面向会计工作全过程对学生进行基本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
学完本课程,学生应明确会计核算岗位的工作任务,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树立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
本课程是进一步学习《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等后续课程的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取得会计相关资格的必修课程,是一门“双证课程”,即将学历证书课程的内容与会计相关资格培训课程的内容整合而成。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教学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
从审核原始凭证到填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期末编制财务报表,这是一个完整的会计实际工作程序。
我们的教学项目就是以完成这一工作流程中的工作任务展开,讲解相关理论知识,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掌握操作方法和技能,将教、学、做有机结合起来。
四、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正确使用会计科目,运用借贷记账法进行账务处理。
2.能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能够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3.能根据会计凭证正确登记账簿,并进行对账和结账。
会更正错账。
4.能编制简要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5.具有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1.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
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特点和会计核算的内容。
2.掌握会计要素、会计科目和账户的相关理论,复式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内容。
3.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
掌握会计凭证,账簿的基本内容和实务操作要求,明确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能够编制基本会计报表。
(三)素质目标1.了解会计基本法规制度及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树立法制观念。
2.具有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工作作风,具有团结协作和创新意识。
3.要具备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五、课程内容及要求六、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师资条件要求具有“双师”素质的专职教师2.教学设施多媒体教室、网中网教学软件3.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是学好基础会计课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会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基础会计》是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程,是学习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初级会计岗位职业综合能力的养成课程。
其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通识能力,是培养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和会计职业岗位能力的基石,涵盖了会计工作各岗位及全过程最基本的核算技能,是会计从业能力的重要内容,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其任务是使学生熟悉会计核算基本原理和账务处理程序;掌握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能胜任会计基本岗位;具备会计核算的基本职业能力;为后续专业主干课程夯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核心素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会计核算原理;能正确应用会计的基本规范,熟悉会计的基本术语;能正确判断经济业务性质和内容,能准确按照会计的专门方法作会计基本业务处理;能根据案例资料有能力建账、记账、算账、更改错账,具备中小企业记账员岗位的基本能力;了解会计职业岗位的背景、特点和要求,激发对会计职业的兴趣;培养细致严谨、诚实守信、恪守原则、沟通协作的职业素养。
具体目标如下:
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
2.能够判断各项会计要素及其经济业务所引起的各会计要素的变化;
3.正确应用借贷记账法处理企业常见的经济业务;
4.能根据原始凭证编制和审核记账凭证;
5.能根据企业会计核算需要建立和登记各种会计账簿;
6.正确进行会计对账与结账;
7.会设计财产清查的各种表单及财产盘盈、盘亏的会计处理;
8.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知识目标:
1.掌握会计基础中“填制和审核原始凭证、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建账与登账、对账与结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整理和归档会计资料”等工作任务所需的基本知识;
2.认识和理解企业会计工作过程和会计信息处理流程。
素质目标:
1.具备基本的会计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具有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培养学生客观公正、坚持原则、保守秘密、勤奋敬业、谨慎细致、务实高效、团结协作的职业态度;
3.具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风险意识。
(三)课程结构
1.课程模块
《基础会计》课程由10个单元构成。
2.学时安排
本课程建议教学时数为课136学时。
(四)教学内容
(五)学业要求
(六)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建议
(1)建议教师进行必要的学情分析,分析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认知能力等,便于全面掌握课堂教学情况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症下药,使课堂设计更加合理,教学结构更加优化。
(2)建议教师把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应用到教学中去,把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效的进行整合,通过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教学、
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效果最优化。
(3)建议教师以学生为主体,避免满堂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边讲边练,以练为主。
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注重教与学的互动,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转换;针对学生厌学的现象,赏识教育,多鼓励,增强学生的自信和成就感。
(4)建议教师应突出专业技能培养目标,充分利用实验室、实习基地、教学案例等多种手段,使学生尽可能了解实际业务,使得理论和实际结合更加密切,提高动手操作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5)建议教师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积极引导学生学会诚实守信、恪守规则、认真负责、严谨踏实、沟通合作。
(6)建议每一位会计教师都应是“双师型”教师。
可考虑组织安排老师到企业就任财务岗位,实现老师到“财会人员”的角色转换,丰富教师的实际工作经验。
(7)建议学校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企业参加会计专业实践活动。
(8)建议本课程与基础会计模拟实训同步进行,以增强学生对会计实务的感性认识,加深对会计基础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和积极性。
(9)建议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突出示范操作,仿真教学环境,增强教学直观性。
引进实训软件,优化教学过程,充分发挥校外实训基地的作用,提高教学质量。
(10)教学时数安排是指导性的,任课教师在执行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2.考核与评价
(1)考核方式
《基础会计》课程考核应强调过程性评价,采用过程考核和目标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过程考核主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出勤情
况、学习态度、操作能力、课堂讨论、作业等情况进行的评价;目标考核是在整个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在知识和技能的整体掌握情况的评价。
(2)考核比例及要求
①平时成绩占20%。
主要包括对出勤情况、课堂提问、讨论、作业等情况进行评价。
②课程实训练习占40%。
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分项目视实训完成情况记成绩。
③期末考试成绩占40%。
结合从业资格考试内容进行笔试。
采用闭卷形式,建试题库,从中抽取。
客观题占60%,业务处理题占40%。
3.教材编写建议
(1)《基础会计》教材应根据本课程标准并结合国家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编写。
(2)教材的编写应结合中等职业学校的实际,以“必须、够用”为原则,降低理论难度。
教材的文字表述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版面设计活泼,内容展现尽可能图文并茂,能够吸引学生,有助于学生自学。
(3)教材的编写应贴近实际,重构基础,突出操作,强调企业基本经济业务处理技能的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教材的编写应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结合会计从业资格和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要求,以企业会计处理程序的各项任务模块为主线,合理安排教材内容。
(5)教材的编写应与时俱进,把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融入教材。
(6)教材的编写应有所创新、有所特色,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理念。
编写的教材应具有可读性、趣味性、实践性、可操作性。
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
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构建与该课程配套的相关资源,使学生能够尽快适应、了解和掌握将来所从事的会计工作,直至熟悉会计工作的全过程。
(1)常规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组织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师共同编写与《基础会计》教材相配套的习题与技能训练、综合实训等资料,用以辅助教学;配以直观形象的幻灯片、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理解、接受课程知识和业务流程。
(2)教师通过会计教学软件、电子课堂以及多媒体设备等,充分利用会计模拟实训室的设施进行教学。
(3)充分运用网络课程资源。
开发并利用现有的电子书籍、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库、各大网站等网络资源组织教学,使教学内容从单一走向多元,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的拓展成为可能。
(4)开发和利用校外实训基地。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通盘账务处理能力是本课程的核心目标。
因此有一个真实或仿真的操作环境是本课程教学的一个必要条件,在不断开发和完善校内模拟实训室的同时,需要充分利用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理解业务处理,熟悉真实的业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