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希望学生能够达到的预期成果,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方向和目标。
良好的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本文将探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的方法和重要性。
一、教学目标设定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设定教学目标至关重要。
设定教学目标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学生水平、课程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教学目标设定方法:1. 明确学习内容:教师需要清楚了解所教学的内容,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
在设定目标时,要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目标的可行性。
2. 分类设定目标:根据学科性质,将教学目标划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
认知目标主要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技能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情感目标则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3. 设置具体目标:目标应该尽量具体,要明确描述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表现。
例如,“学生能够准确运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仅仅是“学好英语”。
4. 分阶段设定目标:根据教学进度和学生能力的发展,将目标分解为不同的阶段,在每个阶段设定相应的目标,并逐步提高目标的难度。
二、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的设定对于教学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的一些方面:1. 提供学习的方向:教学目标明确了学生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2. 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目标能够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方法选择。
教师可以根据设定的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评价方式,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和学习活动。
3. 促进教学评价: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也是教学评价的依据。
教师可以通过对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4. 提高学习效果: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调动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
学生明确了自己的目标,能够更好地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提高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教学计划中的目标设置与达成
教学计划中的目标设置与达成教学计划是教师设计和安排教学内容与活动的指南,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满足教学目标。
目标设置是教学计划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明确了教学的目的和学习者需要达到的能力和知识水平。
本文将探讨教学计划中的目标设置与达成,并提供一些方法来确保教学目标能够有效达成。
一、目标设置的重要性目标设置对于教学的有效性至关重要。
它为教师提供了方向和依据,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合理组织教学活动。
同时,目标设置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只有通过目标设置,教师和学生才能理解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全力以赴地实现教学目标。
二、目标设置的原则1. 清晰明确:目标应该具有明确的描述,以便教师和学生能够清楚地理解和识别目标。
目标的表述应该简洁明了,避免使用模糊和不确定的词汇。
2. 可衡量:目标应该具备可衡量性,即能够通过评估和测量来确定是否达到了目标。
教师可以使用各种评估工具,如考试、作业和观察等,来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3. 可实现:目标应该合理可行,能够在给定时间和资源的前提下实现。
目标的设定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避免过高或过低的要求。
三、目标达成的方法1. 分解目标:将大目标分解为小目标,逐步实现。
通过将大目标分解为更具体和可行的小目标,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实现目标。
同时,分解目标还可以提供教学过程中的里程碑,帮助教师和学生追踪和评估学习进展。
2. 使用多个教学策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理解。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和需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选择适合的教学策略,以满足目标的达成。
3. 提供适当的反馈:教师应该及时提供反馈,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
反馈可以激励学生,帮助他们调整学习策略和行为,更好地达成目标。
4. 激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达成目标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和使用生动的教具等方式,使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并保持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教学计划的目标设定与达成
教学计划的目标设定与达成教学计划的目标设定是制定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活动和评估方式,以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学习。
本文将探讨教学计划目标设定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帮助教师达成这些目标。
一、目标设定的重要性目标设定是教学计划的基础,它有助于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并为学生提供一个明确的学习方向。
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同时,目标设定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目标设定的方法1. SMART目标法SMART目标法是一种常用的目标设定方法,它强调目标应具有以下特点:具体(Specific)、可衡量(Measurable)、可实现(Achievable)、与现实相关(Relevant)和有时限(Time-bound)。
比如,一个教师可以设定如下的目标:“在一个学期内,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使大多数学生的成绩能够达到80分以上。
”这个目标符合SMART的要求,具体指明了提高数学成绩这一目标,可以通过考试成绩来衡量,是可实现的,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关,并设定了时限。
2. 分阶段目标法对于一个长期的教学计划,将目标分为多个阶段,逐步实现会更加有效。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能力水平,设定不同阶段的目标,并相应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例如,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分为词汇积累、句型理解和阅读理解三个阶段。
在每个阶段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相应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来调整下一阶段的目标和教学计划。
三、目标达成的方法1. 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一个英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来教授单词和句型,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并运用所学知识。
2.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导言:在教学过程中,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明确要达到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知识和技能。
合理设定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因此,在本文中,将重点探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的重要性,并介绍几种常见的教学目标设定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性1. 提高教学效果: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可以根据目标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清晰的教学目标可以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学生明确知道为什么要学习,学习过程更加有意义和动力。
3. 促进学习评价: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通过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目标设定的方法1. 根据学科标准:教师可以根据学科标准和课程要求,设定与之相符合的教学目标。
学科标准是权威的指导性文件,可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2. 进行前测:在教学开始之前,进行前测可以了解学生的起点水平和掌握程度,从而设定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
前测结果可以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具体设置。
3. 进行目标分解:将整体的教学目标分解为多个具体的阶段性目标,有助于学生逐步实现目标并获得成就感。
目标分解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序和可控。
三、教学目标的达成策略1. 合理安排教学步骤: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步骤和顺序,帮助学生逐步达到目标。
逐步推进的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巩固和扩展所学知识。
2. 提供适当的教学资源: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
各种教学资源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3. 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计划的目标设置和目标达成
教学计划的目标设置和目标达成教学计划是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合理设置和有效的达成,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就教学计划的目标设置和目标达成进行探讨,从而使教育者更加了解和运用教学计划的重要性。
一、目标设置的重要性教学计划的目标设置是教学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能够明确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期望和目标。
合理的目标设置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同时,通过目标设置,学生也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和努力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和自觉性。
在目标设置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明确性:教学目标应具有明确具体的特点,能够清楚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2. 可行性:教学目标应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不能过高或过低,以免造成学生的挫折感或无所适从。
3. 分层次: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学习需求,教师可以设置不同层次的目标,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进程。
4. 个性化:针对个别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可以适当调整目标的设置,实施个性化教学。
二、目标达成的方法和策略目标的设立只是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实际上更重要的是如何达成这些目标。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方法和策略:1. 分阶段的教学:根据目标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进程,将教学过程分为多个阶段,并逐步引导学生完成每个阶段的目标,以达到整体目标。
2.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教学设计和教学资源的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3. 合理的评估和反馈:教师应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进一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4. 协作学习: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思维碰撞,提高学习效果。
5.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应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三、案例分析以语文教学为例,教师在目标设置和目标达成方面可以采取如下策略:在目标设置阶段,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定不同层次的目标,如基础目标、拓展目标等。
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
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1. 引言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是教育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校的教育理念,而目标的达成则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
本文将从设定目标和实现目标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教师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和方法。
2. 设定目标的重要性教师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设定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为教学提供清晰的方向。
同时,教学目标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3. 确定目标的原则设定教学目标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首先,目标需要符合学生的发展需求,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其次,目标应与学校的教育理念相契合,体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培养。
最后,目标应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管理和评估。
4. 设定知识目标知识目标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学生在课程中所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设定知识目标时需要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安排。
同时,目标的设定需要具备阶段性,分阶段设定目标可以帮助学生逐步提高,提高学习的连贯性和可持续性。
5. 制定能力目标除了知识目标外,培养学生的能力也是教师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
能力目标指的是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设定能力目标需要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的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6. 培养情感目标情感目标是教师教学目标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设定情感目标需要考虑到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情操,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
7. 实现目标的教学方法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实现目标。
首先,教师应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教学目标是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所设定的一个具体而明确的目标,它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对于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就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首要步骤。
教师应当明确目标,并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学科特点,制定出具体而明确的教学目标。
首先,教学目标应当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
教师需要充分理解教学大纲对于学生所要求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然后将这些要求具体化为可操作的目标,以便指导教学活动的展开。
其次,教学目标应当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契合。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当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发展潜力,使得目标的设定更具实际意义和可操作性。
最后,教学目标应当具有明确性和可测性。
教学目标应当明确指出学生所需掌握的具体知识、技能和能力,并明确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展示出来,以便教师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目标的设定只是教学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确保学生能够达到这些目标。
以下是几个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首先,教师应当提供清晰的指导和教学资源。
教师需要通过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掌握所设定的目标,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如讲解、示范、实验等,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
其次,教师应当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积极的学习氛围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采用鼓励、奖励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加积极地投身到目标的达成中。
最后,教师应当提供有效的评价和反馈。
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展和不足之处,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以便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达成的评价方法为了评价学生是否成功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评价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
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教学目标是教案设计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合理设置和明确达成教学目标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它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
本文将探讨教案设计中的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并给出一些建议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育要求所确定的预期结果。
在教案设计中,教学目标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 清晰具体:教学目标应该是明确的,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清楚地理解。
它应描述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知识、能力和概念。
2. 可行可测:教学目标应具备可行性,即学生有能力达到这个目标。
同时,目标应该是可测量的,可以通过评估和测试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3. 紧密结合学习标准:教学目标应与教育部制定的学习标准和课程要求相结合。
目标的设置应符合国家教育政策,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素质。
为了更好地设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进行以下步骤:1. 审查教育标准和课程要求:教师应仔细研读教育部颁布的学习标准和课程要求,了解教学目标应该满足的基本要求和具体内容。
2. 分析学生特点: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等,根据学生的真实情况来设置目标,使其具有可行性。
3. 定义目标内容和层次:教师应明确目标的具体内容和层次,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方面。
目标的设置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需要来合理选择。
4. 确定评估方式:教师需要确定适当的评估方式,来检验学生是否达到了目标。
评估方式可以包括作业、考试、小组讨论等形式。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为了确保教育目标能够真正地被学生达到,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策略:1. 清晰地传达目标:在教学开始时,教师应明确地告诉学生教学目标是什么,以及学生应该如何达到这些目标。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提问、实施启发式教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
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引导学生学习,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设置和达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目标的设置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前必须考虑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明确教学的方向,使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设置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能够清晰地告诉学生应该学会什么。
例如,不要将“学习英语”作为一个教学目标,而应该将“学会用英语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作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2.可操作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能够实际操作和完成的。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设置相应的教学目标,避免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只有学生能够理解和完成教学目标,他们才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和动力。
3.适应性原则:教学目标应该与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科要求相适应。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科的特点,设置具体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也是教师评价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
教师应该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只有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才会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2.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对于学生的学习起到重要的支持和帮助作用。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教学资料等,使学生能够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学习。
3.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教师实施教学的重要手段,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设置与达成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设置与达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的核心,它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需求确定的一种期望结果。
在教学教案中,合理设置和科学达成教学目标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设置与达成,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技巧,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并有效地进行教学目标的规划与实现。
一、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目标的设置是教案设计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合理的教学目标能够明确指导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的方向,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起到关键作用。
以下是在教学教案中设置教学目标时应考虑的几个要素:1. 学科要求:教师应对教学目标的设置有深刻的了解,把握学科要求和学生能力的发展规律,确保教学目标符合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2. 学生需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教学目标。
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方面的情况,确保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需求相契合。
3. 可量化和可评价性:教学目标应具备可量化和可评价的特性,即可以通过具体的量化指标和评价标准来判断学生是否达成了目标。
这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思。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教学教案中的另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需要采取相应的方法和策略,确保学生能够达成教学目标。
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 清晰的教学目标呈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清晰地向学生呈现教学目标,告诉他们具体的学习内容和要求。
这有助于学生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
2. 合理的教学安排: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学习任务,有计划地引导学生逐步实现目标。
合理的教学安排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多样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教学目标。
4. 个性化的学习辅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和需求,教师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困惑和问题,实现教学目标。
评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达成
二、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
评价教学目标的达成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取得了预期的学习效果,并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下面是一些评价教学目标的有效方法:
其次,教学目标的设计应该与学生的发展水平和需求相匹配。教师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前期知识储备和学习风格,合理设定目标,使之既有挑战性又能够达到。如果目标设置过低,容易使学生感到无聊和厌倦,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如果目标设置过高,学生可能会感到过于困难和挫败,导致学习动力降低。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具有适当挑战性的教学目标。
评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达成
在教学中,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教师需要明确设计和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期望实现的学生能力或表现。评价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达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它能够帮助教师了解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并通过评价结果来调整教学过程和方法。本文将探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评价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原则和应用措施,帮助教师实现优质教学。
综上所述,评价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达成对于教师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合理设计和设定教学目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有目的地学习,同时通过评价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希望本文对于教师们在教学目标设计和评价方面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的核心目标是什么。教师需要了解自己所教授的学科或领域的核心内容,以及在这一领域中所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的知识、技能和概念。具体目标的设计要细化到每一节课或每一个教学单元,确保学生可以逐步达到更高的学习水平。同时,教师还需要确定教学目标的难易程度和可衡量性,以便后续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设定与达成
教学目标设定与达成在教育领域中,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设定的学生必须达到的指标或预期结果。
设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对于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学习成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学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
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核心,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教学目标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准确了解学生需要达到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安排。
其次,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
最后,教学目标的设定可以帮助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标准和自我评价的依据。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原则1. 清晰明确:教学目标应该具备明确的描述和表达,避免使用模糊的词语或概念,确保学生对目标的理解一致。
2. 可操作性:教学目标应具备可操作性,即可以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来进行达成度的评估,避免过于主观或无法量化的目标设定。
3. 学生导向:教学目标应该以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发展为导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风格,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4. 高效性:教学目标应该具备一定的挑战性和实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同时也符合学科的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点。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步骤1. 分析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师需要仔细研究所教授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了解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以此为基础设定教学目标。
2. 确定教学目标的层次: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教学纲要和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教学目标分为整体目标和分解目标,并确定多个层次的具体目标。
3. 编写教学目标描述:根据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层次,教师可以编写具体的教学目标描述,用于指导教学活动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4. 设计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具体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和评价方法,以达到教学目标的有效实施和达成度的评估。
四、教学目标的达成评价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计划三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
教学计划三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一、引言在教学中,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的设定不仅是提供教学的方向和目标,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的重点和任务,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本文将探讨教学计划中三个教学目标的设定以及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应用1. 设定目标在教学计划中,我们首先要设定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应用作为一个教学目标。
这个目标旨在帮助学生通过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
2. 达成目标的方法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设计具有实践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 提供案例分析、实际操作等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目标二: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升1. 设定目标在教学计划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一个重要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促进他们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
2. 达成目标的方法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进行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思辨和分析;- 提供跨学科的学习机会,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四、教学目标三:情感态度的培养与塑造1. 设定目标教学计划中,还应设定培养学生情感态度的目标。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态度,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 达成目标的方法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对学习感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主动选择和追求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合作等方式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协作。
五、结论教学计划中,设定并达成合理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这些目标既包括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与应用,也包括对思维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与提升。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
教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在教学教案的编写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教学目标是教师针对特定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群体所设定的预期目标,旨在指导教学过程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探讨教学教案中的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并提供一些有效的指导原则。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的设定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学科要求:教学目标必须与学科的教学要求相一致。
教师需要熟悉教育部颁布的学科标准和教学大纲,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学目标可以涵盖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能力要求。
2.学生特点:教学目标必须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发展和个体差异。
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分析,确定目标的难易程度和适应程度。
例如,对于初学者来说,教学目标可以着重培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对于高年级学生,则可以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现实需求:教学目标必须与现实生活和社会需求相契合。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就业需求,设置与之匹配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职业教育中,教学目标需要与相关行业的岗位要求相符合。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明确具体: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能够清晰地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
例如,目标不能简单地说“了解水循环”,而应该具体说“能够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和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现象”。
2.可衡量性:教学目标要具有可衡量性,能够通过评估和考核来确定学生的学习成就。
教师可以使用各种评价工具,如考试、作业、项目等,来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水平进行差异化的设定。
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小组协作等教学策略,帮助学生达到各自的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衔接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达成要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相衔接。
1.与教学内容衔接:教学目标要与教学内容相一致,能够指导教师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材。
教学计划中的学习目标设定与达成
教学计划中的学习目标设定与达成教学计划中的学习目标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设定的预期学习成果。
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动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教学计划中的学习目标设置与达成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来确保学习目标的有效性。
一、学习目标设定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于学生具有以下重要性:1. 指导学生学习方向:学习目标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要达到的学习成果,并为他们提供明确的学习路径。
2.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习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 评估学生学习成果:学习目标可以作为评估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学习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二、学习目标的设定原则在设定学习目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 明确可度量的目标:学习目标应该能够被量化和评估,以便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成果。
2. 关联课程内容和学生需求:学习目标应该与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密切相关,能够满足学生在课程中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3. 设定挑战和合理的目标:学习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不过于超出学生能力范围,确保学习过程有适当的难度。
4. 反映学生个体差异:学习目标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水平和兴趣特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宜的学习体验。
三、学习目标达成的策略为确保学习目标的达成,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明确传达学习目标: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应当清晰地传达学习目标给学生,让他们明白自己将要学习什么,为实现目标做好准备。
2. 提供指导和支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理解目标,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3. 设计多样化的评估形式:通过多样化的评估形式,如测试、作业、小组讨论等,来评估学生是否达到了学习目标,并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教学目标的准确设定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讨论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的方法和策略,以期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育工作。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明确课程目标:在进行教学目标设定之前,教师首先要明确整个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只有了解课程的整体框架和要求,才能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教学目标。
2.细化目标内容:将整体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可操作的小目标。
这些小目标可以是知识、技能或态度方面的要求,可以通过问答、实践、解决问题等方式进行达成。
3.考虑学生特点: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能力。
合理的目标设定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目标的难易程度,并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设定。
4.参考评估要求:合理的目标设定需要结合课程评估的要求。
教师可以参考教学大纲、评估标准等文献资料,明确目标达成的具体要求和评价方式,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1.引导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和任务,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并主动达成教学目标。
2.分层次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和能力特点,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次的指导策略。
在指导学生达成基础目标的同时,为高水平学生提供更高层次的目标和挑战,保证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多元化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达成目标。
例如,利用实践、情景模拟、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目标的实现。
4.及时反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评价,指导他们对目标的达成进行自我评估和反思。
正面的反馈和激励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信心,进一步提高目标的实现效果。
结语教学目标的设计和达成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教师应该充分了解课程要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目标,并通过引导和多元化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达成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精选5篇)
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精选5篇)第一篇: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目前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对全校教师的业务培训问题及困惑(1)“这节课我准备挺充分呀,怎么没达到效果呢?”教学不敢忽略任何一个知识点,处处费时费力,处处不深不透,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有效突破,核心问题抓不住,费很大的周折,下课后自己累得一身汗,留下一脸茫然,唉,教学真是个遗憾的艺术。
(2)“我怎么总是讲不完课呢?”备课时搜集大量的资料,但问题是,材料的选取、运用不太得当,尤其是不能根据重点、难点、疑点、争议点、学生需求来合理选用,导致课堂容量加大,影响课堂主旨任务的完成和核心目标的达成。
(3)“枯燥没意思,课应该怎么上呀?”个别课堂“知识中心”“考试目的”非常严重,一节课就是根据学案看书、标划、填写、记忆、检查。
能力培养、情感激发、认识形成全然不见踪影。
(4)“谁之过?”某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选用与知识内容、学生理解能力等不相符合,看着学生茫然的眼神,老师更困惑,现状及诊断现状:教案或者课件上、学案上呈现的教学目标,很多是形同虚设,只是呈现出来了,老师和学生都没有理睬,整个课堂的教和学与目标关系并不紧密。
诊断:目标本身从内容到表述不准确、不明确,没有可操作性和导向性,难怪它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结论:教学目标不重视不准确不明确,教和学就没有明确的方向指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今天我想讲三个话题:教学目标的地位及功能,教学目标的解读,如何规范设置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地位作用及功能(一)新课程下教学目标的地位及作用1、新课程教学活动的实质:老师与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堂教学,通过开放互动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
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而教学则是传递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通过有效的方法使学生达成这些目标。
本文将探讨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的方法和意义。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目标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和预期。
它们应该明确、具体和可测量,以使学生有清晰的学习方向和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包括以下要素:1.主题和领域:教师需要确定教学的主题和领域,以便紧密结合内容和实际情境。
2.知识和技能:确定学生需要掌握的具体知识和技能,包括基础知识、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3.认知水平:根据学习者的认知发展阶段,设定相应的认知水平要求,如记忆、理解、应用、分析和评价等。
4.学习目标:明确希望学生在特定时间范围内达到的具体目标,如学习某一概念、掌握某种技能或解决某个问题等。
二、教学目标的达成设定教学目标只是第一步,教师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教学方法:1.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学生了解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意义。
2.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和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主动性,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3.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采取个性化的教学策略,帮助他们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4.评价和反馈:及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和反馈,发现问题并加以指导,帮助他们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以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
通过使用上述方法,教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动力,使他们更好地达到预设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的意义设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都具有重要意义:1.指导学习: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使他们更加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衡量成果:教学目标可以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帮助教师和学生了解学习的成绩和进展情况。
3.激发学习动力:明确的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主动性,提高学习积极性。
教学计划的目标设定与达成
教学计划的目标设定与达成教学是一项涉及师生互动交流的复杂任务,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的目标设定与达成是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本文将从教学主题、活动安排、教材使用等方面对教学计划的目标设定与达成进行详细论述。
一、教学主题的确定教学主题的确定是教学计划的重要一步。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学主题。
教学主题应具备以下特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相关、贴近实际、具有挑战性和可操作性。
例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以“my weekend”为主题,让学生通过介绍自己的周末活动来提高英语口语能力。
二、活动安排的制定活动安排是教学计划的核心部分。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制定活动安排。
活动安排应包括引入活动、主体活动和总结活动。
引入活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思考。
主体活动是教学的核心,可以通过分组活动、任务型活动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结活动可以巩固所学内容,让学生重新回顾、总结所学知识。
三、教材使用的合理性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托,教师应合理使用教材来达到教学目标。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教材使用的方式。
可以适当删减、调整教材的内容,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同时,教师还可以补充一些与教材相关的素材,如图片、音频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方法是教学计划的关键一环。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合作学习、情景教学等方法,使学生参与其中,积极主动地学习。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示范、讲解、演示等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五、评估方式的选择评估是教学计划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来选择合适的评估方式。
可以使用笔试、口试、作业、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以激励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达成:目前的教学目标都应该是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学习的知识内容及学习的程度;过程与方法目标,制定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哪些能力得到提升,哪些能力得到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制定本节课学习内容对学生意志、品质的锻炼与培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灵魂-----对全校教师的业务培训问题及困惑(1)“这节课我准备挺充分呀,怎么没达到效果呢”教学不敢忽略任何一个知识点,处处费时费力,处处不深不透,导致重点不突出,难点得不到有效突破,核心问题抓不住,费很大的周折,下课后自己累得一身汗,留下一脸茫然,唉,教学真是个遗憾的艺术。
(2)“我怎么总是讲不完课呢”]备课时搜集大量的资料,但问题是,材料的选取、运用不太得当,尤其是不能根据重点、难点、疑点、争议点、学生需求来合理选用,导致课堂容量加大,影响课堂主旨任务的完成和核心目标的达成。
(3)“枯燥没意思,课应该怎么上呀”个别课堂“知识中心”“考试目的”非常严重,一节课就是根据学案看书、标划、填写、记忆、检查。
能力培养、情感激发、认识形成全然不见踪影。
(4)“谁之过”某些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选用与知识内容、学生理解能力等不相符合,看着学生茫然的眼神,老师更困惑,现状及诊断现状:教案或者课件上、学案上呈现的教学目标,很多是形同虚设,只是呈现出来了,老师和学生都没有理睬,整个课堂的教和学与目标关系并不紧密。
诊断:目标本身从内容到表述不准确、不明确,没有可操作性和导向性,难怪它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结论:教学目标不重视不准确不明确,教和学就没有明确的方向指引。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有效的学习始于准确地知道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今天我想讲三个话题:教学目标的地位及功能,教学目标的解读,如何规范设置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的地位作用及功能(一)新课程下教学目标的地位及作用1、新课程教学活动的实质:老师与学生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课堂教学,通过开放互动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简言之,教学是老师与学生通过互动实现教学目标的活动。
2、教学目标的地位及作用:解决的是教和学要“达成什么”的问题。
决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引导教学过程的设计;制约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选用;影响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没有教学目标,课堂教学就有可能形成一堆无序活动的简单连接和叠加,容易造成学习内容的杂乱和学习质量的低下。
所以,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前提和贯穿始终的灵魂。
正如崔允漷教授所说:“它(教学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
”(二)教学目标的四个功能1、定向功能教学目标具有定向功能,使教学具有明确的方向性。
一切教学都必须从定向开始。
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
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
(登山、渡河)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导出有效地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
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
;2、激励作用教学目标确定以后,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产生要达到目标的愿望。
在教学活动中,要想使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激励作用,教师就应当在研究学生的兴趣、动机、意志、知识和能力水平以及他们的个别差异上下功夫,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握住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3、中介功能教学目标的中介功能,表现为教学目标是教学系统内部各个要素的联结点。
教学活动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形式、手段及教师和学生等因素构成的动态过程。
各个因素发生关系,主要通过教学目标。
某种教材之所以可用,某种技术手段之所以可用,是因为他们能够为实现已定的教学目标服务。
可以说,正是有了教学目标,才使教学活动的其他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成教学系统并使之有效地运行。
教学目标的功能4、测度功能教学目标作为预先规定的教学结果,自然是测量、检查、评价教学活动成功与否,是否有效的尺度或标准。
教学目标作为教学目的的具体规定或准确规定,肯定要对教学结果予以构想和预定。
构想或预定的结果是否达到,还差多远,必然需要某种尺度测量。
测量的尺度是什么,自然是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也具有测度功能。
二、教学目标的解读(一)对三维目标的理解:我们有时会机械地理解三维目标,不管什么课,什么内容,有时与课程内容本身无关。
1、三维目标是课程而非课时目标是帮助学生在三个维度上发展,而不是每节课都能达到,如能力、情感.《我与地坛》这篇课文,有的老师就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学会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2)学会正确对待人生的挫折。
显然,这些目标学生绝不可能在学习两三个课时以后就达成。
2、各科课程的维度取向不一样知识与技能:新知课与实验课3、教师的表率是重要的教学目标大课程论认为在学校对学生发生影响的一切要素都是课程。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教师是最重要的因素。
(二)三维目标各有侧重:1、知识和技能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这是课堂的基础目标。
因为我们上课的首要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
2、过程与方法的目标是让学生会学,这是能力目标,思维目标,也是灵魂性目标。
让学生会学习,能够自主的解决问题。
这也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学生的爱学目标,是动力,也是非智力目标。
研究表明,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智力因素只占百分之二十,而非智力因素能占百分只八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习惯、兴趣爱好、意志力等的培养至关重要。
(三)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及陈述方式1、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类: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2、目标陈述也有相应的三种基本方式:A、结果性目标陈述方式,指向可以将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B、体验性目标陈述方式,指向难以将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C、表现性目标陈述方式,指向无需将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例如“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三、如何规范设置教学目标(一)当前制定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问题一:备课时只备教学内容与方法,不备教学目标。
原因:不备源于不重视。
;要求:在课程目标、模块目标的基础上确立课时目标。
课程目标与模块目标在各科目的课程标准中已做了明确的说明,老师们需要以此为基础,确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
每课时的教学目标因课而已、因人而异,需要老师创造性的劳动和集体的智慧合作。
问题二: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不一致。
原因:教学目标存在虚设或架空的状况。
要求:教学目标应统帅教学并贯彻教学过程始终。
问题三:无法突显教学重点。
原因:备课不充分。
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教学效率无法提高,高效课堂难以实现!要求:充分备课、明确教学重点,引导教学设计。
(二)有效教学目标的三要素及实现准确性---教学方向。
具体性---可操作。
简约性---少而精,重点突出!1、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准确性(1)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及基本要求,它是编写教材、进行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的依据,当然,也是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一方面,我们编制的所有目标不应当超标,另一方面,全部目标的合成,也不能低于标准的总体要求。
(2)根据教学内容不同教材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也有不同的教学要求。
要吃透教材,把握编者意图,顺着编者思路去设计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去考虑目标的侧重点。
(3)结合学生实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脱离学生实际的教学目标没有任何实用价值。
对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学习能力必须予以充分考虑,在重视保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还要适当照顾“两头”,即对学优生与学困生因材施教。
具体性,是指教学目标的确定和表述应力求明确、具体,避免含混不清和不切实际。
教学目标设计,解决的是教和学要“达成什么”的问题。
如果教学目标含混不清,不便理解和把握,势必会影响“如何教学”,即教学策略的制定;影响对“教学得怎么样”的评判,即教学评价,也就不能较好地发挥教学目标的作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会失去明确的方向,效果也就大打折扣。
行为动词如不准确,可操作性、导向性、可测性就不强。
那么,目标的行为动词有什么特点呢应该如何表述呢;(1)教学目标的分类第一类别:结果性目标,指学生能够获得的知识。
“了解”——行为动词:如说出、写出、辨认、选出、举例、复述、描述和识别;“理解”——行为动词:如解释、说明、阐述、归纳、概述、概括、判断、整理;运用——行为动词:如分析、比较、探讨、讨论、质疑、总结、评价。
第二类别:体验性或者表现性目标,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也反映教学的可操作性,即在处理问题所选择的过程与选择的方法,再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的内容,作为学习成就可以测量的。
学生感悟力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内容——行为动词:如经历、感受、参加、尝试、交流、合作、分享、体验、认同、接受、同意、反对、称赞、关注、尊重、克服、拥护等。
①教学目标不一定要面面俱到,要符合实际。
每一节课的教学中都可能包括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确定应该深入分析和研究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弄清哪些目标是重点目标,哪些目标实现起来比较困难,从而确定出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②每一课时要以一个基本目标为主干。
一节课不可能对学习领域的所有目标全部落实到位。
?A、行为目标可以用来表述结果性目标中的“知识和技能”领域的目标要求,而且落实也容易做到。
B、体验性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的目标要求,就不是通过一两节课的教学能立竿见影的。
因此,体验性目标只能作为具体学习行为目标的补充,要慎用。
强调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多元性,并不是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
3、如何实现教学目标的简约性(1)教学目标的设定不宜太多,宜简单,突出重点教学目标设定太多的话,一方面不利于突出重难点不利于检测当堂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
(2)重点目标,制定得更具体、可操作性更强。
一堂课完成一、二个教学目标把目标的指标要求规定得具体些,这样学生才有时间和空间朝着明晰具体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增加思考的力度和思维的深度。
这样的目标设计,才能保证学生每一堂课都学有所得。
目标设计过多,缺乏重点,就每一个目标来说,就很难做到具体可行,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目标的达成,也往往只能浮光掠影地一带而过,无法保证每一个教学目标得到具体落实。
好的教学目标就是具体突出教学重点,抓住了教学中最根本的东西并加以明确化、具体化,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目标调整的范例展示,语文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陈述对比:(A、“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评价:十分含糊的目标,不能给教学及其评价提供具体指导;B、“提供报上的一篇文章,学生能将文章中陈述事实与发表议论的句子分类,至少85%的句子分析得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