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代雕塑发展概述
西方雕塑的起源和艺术发展讲解
![西方雕塑的起源和艺术发展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204da92abb4cf7ec4bfed068.png)
西方雕塑的起源和艺术发展西方雕塑的传统发端于古希腊艺术,但古希腊艺术却又曾受古埃及艺术很深的影响,因而,很多艺术史书就把埃及艺术作为西方艺术的源头来阐述。
其实,从地理位置看,埃及虽然隔地中海与欧洲相望,但是它属于非洲国家;从艺术源流考察,古希腊文明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而希腊文化主要来自以爱琴海为中心的爱琴海文明。
为此,我们在介绍西方雕塑艺术时,将从史前的原始雕塑和爱琴海、古希腊罗马雕塑开始。
1.原始社会和上古时代西方雕塑艺术在法国的劳塞尔岩洞中,人们发现了六个人物雕刻形象,其中最著名的一件是一个浮雕女性人体形象,被后人称为《持角杯的女巫》。
这种典型的女性雕刻形象表现了原始人类对种族繁衍的崇尚,被认为是原始艺术的开端。
早期希腊雕刻受到爱琴海、埃及和近东各国的影响,直到黑暗时代过后,希腊人的雕刻才开始建立自己的风貌并蓬勃发展,并对往后欧洲艺术产生极大的影响。
希腊的雕刻和建筑,是互为一体的,例如神庙建筑上的山形墙雕刻或浮雕饰带、墓碑上的浮雕等等。
除了和建筑相结合之外,独立性的裸体雕像也很可观,其创作泉源均来自“人体美”。
希腊人的雕刻经历了希腊古朴时期、希腊古典时期直至希腊化时期。
这时,出现了许多具有官能的美感裸女雕像,其中经典作品是《米罗斯的维纳斯》和《萨莫德拉克的胜利女神像》,它们与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为巴黎卢浮宫三件最珍贵的藏品。
古罗马的雕刻艺术是在伊特拉斯坎和古希腊后期的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
古罗马重要的雕刻艺术除了肖像之外,还有浮雕。
浮雕被广泛用于建筑装饰上。
2.文艺复兴前后西方古典雕塑艺术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雕塑艺术人才辈出,雕塑名作流芳千古。
多那太罗的《大卫像》,是自西罗马帝国灭亡1000年以来,第一件与真人大小相同的男性裸体圆雕;波拉约洛的《赫拉克勒斯和安泰俄斯》,体现了力量的对抗和平衡,给人以动态节奏的美感;波洛尼亚的《战胜比萨的佛罗伦萨》用人体象征着“正义”与“邪恶”;切利尼的《弗朗西斯一世的盐罐》,把精致优雅的趣味与卓越的金银器物的制作技艺融合为一体。
艺术史概论:古希腊雕塑艺术
![艺术史概论:古希腊雕塑艺术](https://img.taocdn.com/s3/m/d40c0e6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8.png)
艺术史概论:古希腊雕塑艺术介绍古希腊雕塑艺术是世界上最为著名和有影响力的艺术之一。
从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雕塑经历了一个辉煌的时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作品,深刻地影响了后来的艺术风格和传统。
本文将介绍古希腊雕塑艺术的起源、特点以及其中一些重要的作品。
起源与发展古希腊雕塑艺术起源于公元前8世纪的希腊城邦时代。
最早期的雕塑作品通常是简单而原始的,主要用于宗教目的或装饰建筑物。
随着时间推移,技术和表现手法逐渐改进,并发展出不同的风格和学派。
特点1.理想化形象:古希腊人通过雕塑来表现他们对完美身体比例和神性形象的追求。
人物形象通常以年轻健壮、完美比例和优雅的姿态呈现,被认为是典范和榜样。
2.自然表现:希腊雕塑强调对人体解剖结构的精确描绘,力求展现真实的肌肉、骨骼和皮肤等细节。
艺术家们善于观察自然,运用阴影和光线来增强形象的立体感。
3.动态感:古希腊雕塑追求生动和动感,通过布置姿势、衣物流动以及肌肉紧张的变化来表达活力。
4.社会意义:古希腊雕塑艺术与政治、宗教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
许多作品都是为纪念英雄或表彰政治功绩而创作的。
重要作品1.运动员像(公元前5世纪):这些雕塑展示了古希腊运动员身体力量的完美平衡,并将他们在比赛时的紧张气氛栩栩如生地再现出来。
2.克勒尼宗教小男孩(公元前6世纪):这个作品展示了古希腊人对孩子形象的独特表达,通过温柔、天真和无邪的面部表情来传达纯洁和宗教意义。
3.北骑士像(公元前5世纪):这是一座栩栩如生的雕塑,展示了战士骑马时的壮丽景象。
该作品代表了古希腊人对军事英雄主题的追求。
4.维纳斯(公元前2世纪):维纳斯是古代希腊神话中的爱与美之女神,她被描绘成年轻、美丽,并具有吸引力。
这个形象在后来的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广泛影响。
影响与遗产古希腊雕塑艺术对西方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其理想化的人体形象和自然主义手法成为后来欧洲艺术家们追求的对象。
此外,古希腊雕塑也是历史研究者和考古学家理解古代希腊社会及其价值观念的重要依据。
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发展简史
![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b9649513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5.png)
目录西方雕塑以欧洲为中心,代表性作品主要有古希腊雕刻、古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文艺复兴时期雕刻、18世纪雕刻;风格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对十九世纪雕刻由于认识上的原因,了解得较少;西方近现代雕塑三大支柱的罗丹、布尔德尔、马约尔;西方雕塑艺术源远流长,作品繁多;一般认为,西方雕塑史上有四个最为辉煌的高峰期,分别是古希腊罗马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法国雕塑和20世纪西方雕塑;1.古代雕塑艺术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是为图腾、魔法和宗教服务;在美洲,墨西哥的普勃洛州的特华坎河谷是伟大的中美洲文化的诞生地;而后在墨西哥湾地区出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古典前期文化,即奥尔麦克文化;它被喻为墨西哥文明的前身;公元前300年左右玛雅文化开始出现并发展,它继承了中美洲文化传统,发展了大型雕塑,如神庙等;14世纪上半叶,墨西哥土着阿兹台克人统治了墨西哥河谷,建立了君主专制王国,形成了阿兹台克文化;16世纪时,西班牙人征服了阿兹台克王朝,接着向南方掠夺并统治了印加文化的发源地——秘鲁;在非洲文化中,雕塑是最重要的美术形式之一;黑非洲的浮雕和圆雕大都是木制的,但也有石材、金属和陶瓷;它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民间美术,为宗教、魔法服务,也有表现自身生活的作品;另一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宫廷美术;这两类雕塑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装饰性,富有表现力,视觉冲击力强;至今黑非洲雕塑仍具有独特魅力;古埃及文化是非洲文化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星星;古埃及雕刻是雕塑与建筑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范,具有历史性纪念碑似的宏伟、博大和非常高的艺术成就;如某些浮雕为了保持建筑的平面性,压缩体积与绘画形式中的线的组合,达到了一种新奇的艺术效果;大洋洲和非洲有些文化是相似的;例如大洋洲的美术、雕刻也是为宗教和社会需要服务的;大洋洲雕塑中最着名的是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像;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所独有的艺术后来大多数已被西方文化同化,只残留了一小部分地方文化,以致造成了美学上的退化;西方古典雕塑欧洲古典时期的艺术是一种在赤贫后产生的新的美术形式,这种美术形式给后来整个西方美术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希腊雕塑家努力地使他们的作品显示出活力,他欧洲古典时期的艺术是一种在赤贫后产生的新的美术形式,这种美术形式给后来整个西方美术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希腊雕塑家努力地使他们的作品显示出活力,他们努力并迅速地学习掌握了人体解剖结构,并逐渐取代了早期的“几何”风格,形成了最重要的人体法则,即把人的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则保持松弛;从而利用这一动态的视觉错觉,在无知觉的石头上表现出形体外部的松紧和内部的运动;它标志了雕塑古典时期的真正来临;同时,在古典时期浮雕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此外,古罗马在艺术上深受希腊的影响,但仍保持其自身的特色;特别是在肖像雕塑上,他们更注重客观对象,追求个性化,而非希腊的理想化;2.宗教对雕塑发展的影响西方把这一时期称为中世纪时期也叫中间时期,它所包括的范围是从古典时期结束起,直到文艺复兴之前;这一漫长的日子被基督教统治着,所以形成了基督教美术;这一时期的雕塑,摒弃了关于自然比例的种种古典法则,而去寻求一种更适合基督教题材的、形式多样的、比例被拉长了的形象;这种用抽象法式来处理的雕塑,使作品每个部分都充满了生机;这种形式的雕塑,反映了雕塑家力求把身体和灵魂结合在一起的愿望,而这种美术风格上的创新竟成为13世纪伟大的哥特式雕塑的先躯;与此相同,东方也产生了一种宗教——佛教;佛教诞生在印度,佛教的诞生也带动了佛教艺术特别是佛教雕塑的发展;就佛教雕塑而言,印度人在这方面的成就是显而易见的;印度人对视觉艺术的探索基本上是三维的;在印度,雕塑、建筑甚至绘画均能以被触觉感知的三维立体的观念来表现;他们制作雕塑不是有意模仿对象,而是创造出经概括的形体,这些雕塑有一种厚实的分量感,从而达到了一种对质感、三维空间,以及纪念碑气势的表现;两汉后佛教传入中国,后又传入日本等地; 3.西方文艺复兴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次着名的历史运动,始于1401年,是文化艺术的一次再生;整个西方文化的知识面貌产生了具大的变化;它不仅恢复了古典时期古典美术的形式和题材中的关于人文主义文化的含义,同时强调以科学的态度观察客观事物,这种艺术作品突出地表现了艺术家对透视学和解剖学的深刻认识;个性的解放和世俗文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特点;这一时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其中多那太罗和米开朗基罗是雕塑的杰出代表;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的艺术成就不仅仅表现在雕塑上,还深入到美术的各个领域.4.巴罗克和罗可可时期伏尔泰坐像十七八世纪,受罗马的影响产生了和风格的雕塑;巴罗克雕塑很少是单件作品或单独存在,它的设计以四周的建筑为背景,创造出光影、空气、环境等与雕塑紧密相连的氛围;才华横溢的吉安洛仑索贝尔尼尼是雕塑家、建筑师、画家、舞台设计师和作家;这位天才是巴罗克的杰出代表,他把高超的技术和艺术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选题方向,还是在制作方面都表现出惊人的艺术洞察力和精湛的技巧;18世纪一些英法雕塑家以一种忠于客观对象的表现手法创造了新型的,通常是肖像的作品,这种风格被称为罗可可;如让安托万乌东的伏尔泰;5.19世纪的雕塑艺术19世纪,在欧洲的许多城市广场和公共建筑上安置了一大批显示出卓越技艺的纪念碑和纪念性雕塑;法国着名雕塑家让巴普希斯特卡尔普以强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创作了舞蹈;整个作品充满了生气,节奏流畅优美;弗朗索瓦吕德的浮雕充满了激情和民族自豪感;梅达尔村罗索把印象派绘画理论用于雕塑,从而把绘画和雕塑融合在一起;他的作品表现了在色光的照耀下雕塑最闪动最精彩的部分,而让其它部分减弱,表现了丰富的光影和人物性格变化谈到19世纪的雕塑,不能不提到罗丹;罗丹的艺术天才和独特个性,使他的作品从墨守成规中走了出来;作为一位天才雕塑家,罗丹的秘诀在于善于用雕像的动态和姿势表达内心的情感和内涵,并注入了令人无法忘怀的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 6.20世纪的雕塑艺术20世纪是一个色彩缤纷的时代,各种思潮和流派不断产生并流行,并波及整个世界,如立体派、表现派、未来派、超现实主义、流行主义、抽象构成和照象写实等等,不管这些流派的形式和主张有何不同,他们都是决裂于传统艺术的新形式;西方雕塑20世纪雕塑的两大主流之一是1876~1957;布朗库西对现代雕塑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最重要的贡献是创始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象征物,这种象征物的雕塑形式简洁、强调形体的基本属性;由于现代生活的急剧变化和快节奏,以及杂乱无章的事物,人们要求在心理上接纳一种单纯的、简洁的艺术形式;另一种是立体派的雕塑,创立人是毕加索,但代表人物是乌克兰出生的亚历山大阿基本科,他的作品特点是把坚实的平面与挖空的开放的体积对比形成一种独特的节奏和动感,并用凹陷的结构取代原本坚实的甚至凸出的结构使空间流动起来,并探索了正负空间的转换;立体派的代表还有、、、;在立体派雕塑家创作的同时,意大利雕塑家们也创造了一种不同的风格——“未来派”,恩墙托波菊尼宣称:“绝对地和彻底地放弃有限的线条和封闭的雕塑;”“让我们把人体打开,把环境关闭到人体里面去;”在这两大主流之外较着名的流派还有构成派;构成派雕塑家瑙姆、加博、安培布索奈1886~1962在创作中,用一种新的方式把物体所占有的空间进行了新的塑造,他们提出用空间、时间来取代量感,也通过构成雕塑寻求一种建筑新型的表现形式,对建筑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采用和探讨了新型材料,从而把雕塑要素与建筑要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罗丹为传统雕塑艺术划了一个句号;此后,西方雕塑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现代雕塑时代;所谓“现代雕塑艺术”,是指罗丹、马约尔之后的西方雕塑艺术,雕塑家们企图摆脱古典雕塑的束缚,追求新观念、新价值,并采用新的表现形式;这种艺术流派,统称现代派;现代派的艺术家们远离理性,接近感性,不再模仿自然,开始“脱离自然”,“安排自然”,“表现自然”,“解剖自然”,“感受自然”,把自己融化到自然中去;总的说来,现代派艺术家重感性和主观内在的精神表现,用感觉代替观察,运用综合、抽象和半抽象代替具象,不再表现客观存在的形,而努力追求发掘自我心灵的形,否定艺术的功利性,认为艺术只是有意味的形式;现代艺术是传统艺术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社会在艺术家精神上反映的产物;综观公元20世纪西方美术创作的基本倾向,出现了表现、抽象和象征三种趋势;在这类艺术家中突出的是布朗库西,他对于现代雕刻的影响犹如马蒂斯和毕加索对现代绘画的影响一样;公元4世纪至14世纪,基督教的盛行,使欧洲中世纪艺术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在法国,多为建筑装饰的哥特式雕刻,取得了相当高的成就;随宗教观念由“神圣化”向“人性化”的转变,建筑雕饰也由浅浮雕向高浮雕发展,并逐步从墙面上独立出来,促成了新的雕塑风格的形成;这种风格突显于法国沙特尔教学正门上的浮雕,其人像比例适应建筑柱身形状的要求,形体被极度拉长,形成瘦长清秀的风格;裹住柱身的人像浮雕,头部探出柱身,浑圆且真实,它们不再是浅浮雕,而是几乎独立于柱头的高浮雕;这种力图摆脱建筑框架制约的尝试,使以后二、三百年的法国雕刻走向真实的空间和真实的生命;同样的情形出现在佛教盛行的中国隋唐,石窟造像的营造和布局,为浮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使这一时期成为继商周、秦汉之后,浮雕艺术空前繁荣的时期;它的最大突破是,变从前的浅平线刻形式为立体而丰满的高浮雕;中世纪热带非洲的浮雕艺术,可以与世界各国同时代的浮雕艺术相媲美;它们通常以雕花的门窗、浅浮雕和铜质饰板等形式出现;它们对宗教生活保持着某种独立性,不属于崇拜观念的产物或注释;虽不具备建筑特征,可它们与建筑或与王宫和圣殿建筑物保持着一定的联系;镶板一作,在其中央的一位女性形象,是以近乎圆雕的手法雕刻的,性的特征被突出地加以强调;背板所刻满的几何形纹饰可能代表这样一些象征意义:三角形表示三位一体神,棱形代表女性特征;在这里,尽管意义是具体的,但其符号形式却是抽象的;贝宁的青铜饰板将军与士兵,严格遵循对称原则来构图,其变化因素在于装饰纹样的区别;雕塑的主体部分采用近于高浮雕的手法,突出了所要强调的中心人物;饰板上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处理的细部装饰,将青铜铸造的精致性予以充分的发挥,其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文艺复兴时代,在新的时代精神——人文主义思想的引导下,一种不同于中世纪表现性艺术的新艺术风尚应运而生,艺术家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映人生和社会生活,努力将科学、艺术结合起来;雕塑家以理学的明智去认识世界,在肯定希腊、罗马写实雕塑的基础上,注重透视、解剖等科学的艺术研究,促使浮雕艺术日趋发展和繁荣;由吉贝尔蒂所作的佛罗伦萨洗礼堂铜门,运用科学的透视学原理,巧妙地将绘画透视法跟雕塑的主体空间效果相结合,其中背景部分的建筑物几乎是以画家的单一视点透视法来构成的;浮雕下部的人物采用了高浮雕形式,一部分人物的头部甚至被处理为圆雕;这种由高浮雕向浅浮雕过渡的表现形式,被艺术家运用得自然、妥贴和悦目;这一时期,浮雕线性透视技法的发现,使西方浮雕写实技法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多那太罗在浮雕希律王的宴会中,通过运用绘画性的线性透视方法,对其背景作了引人注目的实验,即在二维空间的平面上,用制造空间深度错觉来取代中世纪绘画或浮雕中的平面装饰效果;这种背景处理方法,成为西方美术于文艺复兴时期的一大特色;16世纪法国在浮雕方面的突出代表首推让古戎;他的浮雕深受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想影响,既有古典韵味,又富有人情味;作品中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形象,是对中世纪禁欲主义思想的冲击,是对人和自然的赞美;经过文艺复兴运动洗礼的艺术家们,面对前人所创造的伟大成就,不得不试图以形式上的创新去进行超越;18世纪中叶,欧洲产业革命的扩展及资本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西方城市文明的进一步繁荣,促使浮雕艺术在建筑、园林、广场、街道等方面以持续的发展向前推进;是雕塑家吕德为巴黎星形广场凯旋门创作的高浮雕;与凯旋门上的其它三块主题浮雕相比,它显得更为庄严、雄伟;雕塑家巧妙地运用了联想与照应的处理手法,通过一面向前迈进,一面伸手向后召唤的自由女神和蓄鬓男子的动势,让人们自然地感受到跟随其后的人流;由于运用照应手法把人群分上下两层,越发使人感到他们向前的运动是急速有力和真实的,以至造成雕像人物似乎要走出墙面的感觉;出发是这一时期法国浪漫主义雕刻的典范之作,采用类似手法的作品还有吕德的学生卡尔波所作的舞蹈,它们所表现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不仅善于处理雕塑的动态节奏和起伏变化,而且能很好地适应建筑墙面的整体;这一切突破了古典浮雕稳定而又显死板的格式,使浮雕在有限的空间中具有无限的活力与生机;19世纪末以来,整个西方世界受工业文明的影响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同的文化思潮风起云涌,传统的审美价值和观念受到挑战;在变革的形势之下,各种主题的浮雕纷纷脱离所装饰的主体而趋向独立发展,风格形式日趋多样化;法国雕塑家罗丹,以它卓越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启动了雕塑变革的引擎,使他成为西方雕塑艺术由古典向现代转变的界标;罗丹在浮雕领域的天才力作是倾注他毕生精力的;他几乎下意识地将自己对人物、社会的自我体验和真知灼见反映在了作品中,使其具有深刻的人性和巨大的魅力;地狱之门不同于以往的建筑性装饰浮雕;以前类似的浮雕多是按故事情节来构图,分割布局显得有条有理,合乎情节发展的逻辑;而这件作品虽然只表现一个主题,但其构图却是不规整的;它当然包含着精心的构思和布局,但整体看去,一切似乎铺天盖地而来,在门的每一空隙处都雕刻有被打下地狱的人;由于平面上起伏交错的高浮雕和浅浮雕,形成了复杂而变幻莫测的暗影,整个大门显得阴森沉郁,充满运动感,并仿佛响彻着地狱的嘈杂之声;当作品第一次以独立的石膏代替品竖立在巴黎公共广场的时候,竟遭至巴黎美术学院学生们的攻击,以至砸成上百碎片;今天,当人们由衷地欣赏罗丹的作品时,是很难想象作者当年受到怎样的冷遇和指责;但历史最终选择了罗丹,这真是很有嘲讽意味的;外国近现代雕塑艺术以欧洲最为突出;它曾经产生了一批杰出的雕塑家和优秀作品;作为欧洲近代雕塑艺术的代马赛曲表作,可以三位法国雕塑家,即、、罗丹的、、为例;它们分别代表了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三大艺术流派;现代雕塑可以法籍罗马尼亚裔雕塑家布朗库西的、法籍俄裔雕塑家扎特金的被破坏的鹿特丹市纪念碑、英国雕塑家亨利摩尔的、美国雕塑家里维拉的为例,它们从不同方面生动地展示了现代雕塑艺术向多元化发展的趋势;中西方雕塑在其发展脉络中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审美风范,本文试从地理环境、思维方式、文化源流、哲学品质等方面对雕塑艺术心理的影响入手,探悉中西方雕塑艺术的内在规律;关键词:地理环境、思维方式、逻各斯、神似、形似西方各门类艺术之间有着严格的界限,有其特定的表现方法,而中国的各门类艺术则是共通相契的;这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心理造成的;以雕塑为例,西方雕塑艺术有其特定的门类规则和创作方法,而中国的雕塑表现出与绘画艺术的密切结合,如所谓“塑容绘质”;中西雕塑艺术为什么会呈现出不同的艺术形态呢主要是在地理环境、文化源流、哲学品质等方面对雕塑艺术的影响;一、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环境和地理条件对雕塑艺术的产生及形成有直接的影响,这是不争的客观事实;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化传统表现除了继承与发展的态势,几乎无断裂的痕迹,西方文化则不断否定又不断重建,很多学者认为,这与各自的地理环境条件息息相关,但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从地理的角度来讲,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是一对矛盾的范畴;从地理条件中的气候条件中去分析中国文化,我们可以发现中国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当中受到了气候条件的影响而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是文化对于环境的一种适应情况,中国的历史中的动乱、衰退时期的气温变化都是比较大的,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一些盛世、和平时期气候是比较温和的,这不仅仅是偶合的现象,而且是与气候的变化相适应的;中国地处亚洲东部,西临太平洋,地理环境封闭,其文化特征有较强的自我圆融性,闭塞的地理环境为避免外来文化的冲击确保了客观条件;在地理上自然形成的西高东低的阶梯状,从资源分布上也为牧业、农业、农牧业做出了明确的地理划分,为黄河、长江中下游成为古代文明的摇篮奠定了客观的条件,同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中华文化的延续提供了重要依托;中国的地大物博决定了中国的雕塑显示了题材广泛的特点,不仅有人物,动物,虚构的动物龙、凤、麒麟等,人与动物的合形女娲、伏羲的人首蛇身,还有山水树林,云朵雾气,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生活场景,以及大量动物器物的造型;尤其在早期雕塑艺术中,各种题材并无明显主次之分,也无主辅之别;但其封闭性也着重的显现出来,而且越来越占据着主要地位,在中国的后期雕塑中,特别是宗教雕塑兴起后,人像才得以充分发展;以景致、动物、植物等为题材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图腾文化和自然主义精神;但宗教雕塑中的神与人互相融合,神会下凡,人能升天,帝王英雄就是其代表,因而自商周以来,宗法制就成为社会组织的重要纽带;这种封建宗法制和礼乐文化,形成了雕塑功能上的封闭性特征,雕塑不是被埋入地下作为陪葬,就是被放置在帝王的陵墓前作为仪卫;雕塑成为宗法制度的一种附属,失去其独立的美学品格;西方雕塑的出现首先也是作为建筑艺术的装饰而出现的,但在较短时间内它就获得了独立地位;欧洲地处温带,地理差异相对较小,但阿尔卑斯山的重峦叠嶂,西班牙的群山连绵,冰岛的茫茫冰川,也在地理差别中培育了欧洲人不同的民族个性、不同的文化,在客观上形成了文化的多样性;古希腊的神祗与人同形同性,自上而下为“神系”,加之有地理环境等因素形成了城邦与城邦间的联盟和城邦内奴隶制下的民主制;因此其雕塑以人体、人像为主题,从古希腊创立并奠定了以人为主题的雕塑形式后,一直到现代雕塑兴起的2500年中,人像始终占据着雕塑题材的主导地位,涌现出众多优秀的人像雕塑作品;有单人的也有组合的,动作姿态丰富多彩,这与古希腊“人,乃万物之尺度”的观念有着文化上的必然联系;与中国的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不同,西方的大量的人像雕塑放置于广场和街道,从而显示出雕塑艺术功能的公共性特征;这种封闭性与公共性不仅是中西雕塑2000多年在题材和文化上最大的不同,也揭示了中国古代陵墓雕塑是为死人服务的艺术,而西方大多的人像雕塑是为活人欣赏的艺术,显示了二者在目的和功能上的不同;中西方的不同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不同的生活方式又决定了不同的社会组织结构;可以这样说,地理环境的封闭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元化,一元化又促使中国两千多年封建连绵不断;欧洲人的开放及形成了欧洲人的迁徙和商贸,也促发了政治的民主和国家的分化;二、思维模式的差异对比中西文化的思维模式就会发现,中国传统艺术的思维模式追求合二为一,把宇宙视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是综合的一元论;而西方传统艺术思维模式则以分析为手段,把世界视为不同的部分,追求一分为二,是解析的二元论;在中西思维模式发展过程中,西方的文化又形成了重视逻辑推理的思维模式,它结合古希腊的科学主义和理想主义,为雕塑艺术的典范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的文化则形成了强调直观意向的思维方式,它通过直觉来直接体验、感悟并把握对象;这种思维方式超越了逻辑、概念而更长于悟性,这种所谓的“豁然贯通”、“点石成金”,也形成了与西方注重分析、偏于抽象的思维模式的不同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表现在造型艺术上,便形成了中国雕塑注重意向浑融,注重通过意向之后的表现,从而也形成了中国艺术注重营造意向的观念;这种偏于象征、表现、、写意、追求美和善统一的思维模式与西方注重再现、模仿、写实、追求美和真统一的思维模式也造成了中西传统雕塑中最大的差异;“美”是中西雕塑的共同追求,但“善”体现的是中国的“德”,是伦理性,而“真”体现的是西方雕塑的科学性与知识性;基于伦理性的要求,所以中国的雕塑艺术很少出现裸体的人体雕塑,基于写真和科学性的要求,西方的人像雕塑艺术自古希腊以来就以人体为主,西方的雕塑注重形体的比例、结构、神态、转折,而中国古代雕塑强调神、气,所谓“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从这一点出发,促成了西方雕塑写实,而中国的雕塑写意的不同特征;中国古代造型艺术自彩陶纹饰,青铜纹样起就非常注重意向的表达,它们包含文化的内涵与造型上的深刻理解;中国古代的雕塑在塑造人物或动物形象时,并不刻意地去追求严格的比例和解剖,不去追求外在形象的精确与酷肖,而是重视情感感受与体验,这种着眼点,不在对象与实体,而在功能、关系、和韵律的审美意识,更关注人物和动物的神采和意蕴,并加以有意的突出、夸张或变形,使形象更为鲜明;西方艺术把形的概念融入到几何形的类型化之中,在哲学和科学双重精神支持下,从对物象模仿,而达到了在比例解剖等方面近乎完美的状态,并为传统的人体雕塑和现代的抽象雕塑提供了可以遵循的途径,以此来归纳形体的变化和运动;而中国以把“形”的概念转向对“神”的揭示,提倡“传神写照”、“以形写神”,重神轻形,重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的塑造;因此,中国古代雕塑注重表现对象内在气质的特征,而西方传统雕塑注重对外在形体的精细研究,形成了中西雕塑意向造型与模拟造型两种不同的方式;三、哲学品质的迥然西方文化重智,东方文化惟情;前者易知,后者难察;西方的一切学说都起源于哲学,在古希腊,对哲学的定义就是爱智慧的学问;在古希腊人的眼中,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是水、火、气西方的哲学开始了;亚里士多德逻辑,欧几。
希腊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希腊古代雕塑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e3aa8f9b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50.png)
希腊古代雕塑发展历程古希腊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而古希腊雕塑艺术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形式之一。
希腊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一直延续到公元前4世纪。
在这段时间里,希腊雕塑经历了从原始简单到高度精致的演变过程。
古希腊雕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的阿尔凯美尼斯时期。
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主要以木材和陶瓷为材料,形式简单朴素。
这些作品主要描绘了神话和宗教题材,如神祗和英雄。
雕塑家们试图通过这些作品来表达他们对神圣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拜。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希腊雕塑逐渐从木材和陶瓷转向了大理石。
公元前6世纪的克里特和米诺斯时期,雕塑家们开始使用大理石来创作更加精细和真实的作品。
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多以人物形象为主题,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雕塑家们注重表现人物的肌肉和身体比例,力求使作品更加真实。
到了公元前5世纪的古典时期,古希腊雕塑达到了巅峰。
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以自由和力量为主题,展现了人类的完美之美。
古希腊雕塑家们通过精湛的技巧和细致的雕刻,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如《雅典娜帕尔忒诺斯神庙》和《赫拉克勒斯》等。
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人类的美丽和力量,还展示了古希腊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古希腊雕塑在公元前4世纪进入了后古典时期。
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更加注重表达情感和个性。
雕塑家们开始创造更加真实的形象,通过表现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姿势来传达情感和思想。
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多以历史和神话题材为主题,如《亚历山大大帝》和《拉奥孔》等。
古希腊雕塑的发展历程不仅仅是艺术形式的演变,也反映了古希腊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
古希腊雕塑作品的主题和风格与古希腊人的价值观和信仰密切相关。
它们既是对神圣和超自然力量的崇拜,也是对人类美和力量的追求。
古希腊雕塑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古希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希腊古代雕塑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起源时期、克里特和米诺斯时期、古典时期和后古典时期。
从简单朴素到精致真实,古希腊雕塑经历了一个漫长而精彩的发展过程。
外国雕塑发展史简述
![外国雕塑发展史简述](https://img.taocdn.com/s3/m/384a0d452e3f5727a5e96280.png)
外国雕塑发展史简述漫步在欧洲的街头,随处可以见到的粘美的园林雕塑,宏伟的哥特式建筑,以及气势磅礴的纪念性雕塑,这些艺术品都是盛开在人类文明园地里的奇花异草。
回首西方雕塑几千年的历史,无数振奋人心的时代、波澜壮阔的往事、战争,胜利、失败,对于民族的自豪,对于生活的热爱,都历历在目。
当一切都成为过去的时候,时代的灵魂便凝聚在了雕塑那坚硬的脉络里。
漫话西方的雕塑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史前雕塑、古典雕塑、现代雕塑。
史前雕塑的时间漫长,其演变反映厂史前人类文化逐渐丰富的过程,在这—时期没有明显的地域性分别,所以它标志着整个人类文明的最初探索,而并不单一的代表某一民族。
古典雕塑时期是各民族自身文化的形成时期,它十接反映出了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域所产生的文化的差异。
此时的雕塑逐渐从人类的共性中独立出区域文化的个性,并且形成不同的传统,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依照各自的传统继承、发展和演变。
这一时期在西方主要是指从占希腊古罗马文化的形成到十九世纪末现代雕塑的出现为止。
在我国主要是指从殷商文化到“五四”新文化运动。
现代雕塑时期雕塑艺术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局面,民族性和区域性特征已不再明显,这一时期的雕塑以艺术家张扬自身个性为特征。
艺术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差异逐渐被消解。
现代雕塑主要是指从十九世纪末至今。
神秘的史前雕塑一件史前时代的艺术品展现在人们面前,就象越过了苍茫的时空,来自遥远的过去的使者,它们或许是质朴、粗糙的形体或许是破败的残片,然而却激起了人们无限的惊奇和对于茫茫远古的遐思。
比较著名的史前雕塑有两个维纳斯,一件是距今25000年前的威伦道夫的维纳斯,另一件是距今大约15000午前的维斯普格的维纳斯,这些滚圆丰满的妇人形象,表达出原始人对丰产的象征性渴望,也表明人是如何执意要留下自己的痕迹,要在现实的世界上打下自己的记号。
辉煌的古典雕塑西方雕塑的传统发端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但古希腊雕塑却又曾被古埃及雕塑深深的影响过,所以让我们先来回顾一下古埃及的雕塑。
西方古代雕塑发展概述
![西方古代雕塑发展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3bfbc498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45.png)
西方古代雕塑发展概述西方雕塑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作品极其丰富、题材内容广泛、形式风格多种多样。
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外国古代雕塑艺术,包括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出现了以埃及雕塑、希腊雕刻、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刻为代表的外国著名雕刻艺术。
这些亚非欧三大洲主要文明古国的优秀作品,一直是世界文化艺术遗产的魂宝。
西方最早的雕塑是在人类为劳动和生活需要创造生产力极低的劳动工具--石器工具的同时创造的雕塑艺术《维伦多夫的维纳斯》。
作品产生于2.5万年前,这类雕塑体积小,供原始人随身携带,它们看来像是原始部落神圣的生育神,曾在欧洲流传了很长的时期。
新石器时代开始后,人类被迫放弃狩猎成为牧人、农民,各种手工艺术得到了充分发展。
此后,在墨西哥湾地区出现了古典前期文化即奥尔麦克文化,为满足宗教需要,雕刻家们雕刻了许多巨大的石雕头像。
而古代埃及雕刻家也开始了他们的创作,并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古埃及,在雕塑艺术上曾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原始公社的瓦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就是其中之一。
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王国建立,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国王法老掌握军政大权。
埃及的雕塑艺术大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建筑业的诞生,孕育了艺术装饰的萌芽。
从古王朝(公元前4000-3000年)到中王朝(公元前3000-2000年)、新王朝的漫长岁月中,古埃及长期保存了原始社会的残余,埃及的神话与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神话、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决定埃及雕刻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
埃及雕刻是为法老政权和少数奴隶主贵族服务的。
由于受宗教思想意识支配,严格服从上层社会的审美观点和需要,美术家墨守陈规,在圆雕中严格地遵守“正面规”,不论人物站着还是坐着,人体都处在静止中,而且面部表情总是庄严平静地对着观众。
西方雕塑的发展史
![西方雕塑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e604f15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82.png)
西方雕塑的发展史西方雕塑的发展历程从古典文化时期开始,经过多个历史时期,发展到今天的西方雕塑文化,可以大概地分为古典文化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文化和现代文化等几个不同的阶段,其中每一阶段都表现出独特的特征,也丰富了西方雕塑的文化内涵。
古典文化时期的西方雕塑,多集中在古典希腊、古埃及和古罗马文化艺术中。
古典希腊雕塑有几大题材,如神话、运动、斗争等,注重艺术审美和比例美,其塑像多以古希腊神话人物为主,如雅典娜、宙斯等,突出雕塑家的巧夺天工的独到构思,表现出西方雕塑的精神象征性。
古埃及雕塑则更契合当时的埃及神话文化,雕塑以法老和神仙为题材,赋予他们神圣的威严与尊贵,体现了古埃及的神NZ的气息,也表现出它对神祇的崇拜。
古罗马雕塑更多将古罗马文化的英雄气概表现在雕塑作品中,以类似古希腊雕塑体系,把罗马英雄故事表现在雕塑中,体现出古罗马文化中英勇无敌的精神及仪式概念,也成为西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中世纪的西方雕塑,主要以修建教堂和室内装饰著称,被称为“神殿艺术”,以圣像、圣境壁画及许多木制品为主,主要的美学特点在于叙述故事和讴歌宗教名义。
它将西方雕塑风格的文化传承,融入全球截然不同的另一个文化传统,从而形成了中世纪独特的雕塑形式,把中世纪神圣的宗教信仰经历化成可以容易理解的形式,也在西方文化中留下了深刻的痕迹,为现代西方雕塑的文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雕塑文化发展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它推动了人类文明向更新变革的进程,雕塑也随之进入一个新的时代。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雕塑的特点是深刻的本土文化思想内容,形式更加多样性,汲取了古典文化的艺术精髓,但又将实用性,特别是室内装修要求作为艺术创作的重要思想内容,使得室内和环境雕塑成为当时最主要的雕塑题材。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雕塑艺术一般由职业化的雕塑师团队来完成,他们借用现存技术知识,融入革新创意,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注入新的活力,也成为后世西方雕塑艺术创作的重要经典。
雕塑的发展历程
![雕塑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c8e01f60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2f.png)
雕塑的发展历程
古代雕塑
古代雕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约3000年的古埃及时期。
在这个时期,古埃及人创造了许多神庙和墓穴的雕塑作品,以纪念和崇拜他们的神祗。
这些雕塑通常是由石头或木材雕刻而成,具有神秘而庄严的氛围。
在古希腊时期,雕塑经历了巨大的发展。
古希腊的雕塑作品以人体为主题,尤其注重展现人体的比例和完美。
这些作品通过优美的线条和动态的姿势来表现人物形象,为后世的艺术家提供了重要的灵感。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
文艺复兴时期是雕塑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在15世纪至16世纪的欧洲,雕塑家们开始重拾古代雕塑的技巧和风格,并将其与新的创作理念相结合。
这一时期,许多具有艺术家个人风格的杰作问世,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和多纳泰罗的《大卫像》等。
现代和当代雕塑
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兴起,雕塑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现代和
当代雕塑作品采用了更多的材料,例如金属、塑料和玻璃,展现出
更多的创新和实验性。
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抽象主题和概念性的作品,使雕塑成为表达各种思想和观点的重要媒介。
结束语
雕塑的发展历程是人类文明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古埃及的
神庙雕塑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杰作,再到现代和当代的创新实验作品,雕塑始终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它不仅展示了艺术家的创造力,也反
映了不同时期社会和文化的变迁。
雕塑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将继续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思想的启迪。
中西方雕塑发展史
![中西方雕塑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57857a0bf12d2af90242e684.png)
用心专注服务专业•中国雕塑发展史一、史前雕塑(公元前6500年-公元前1600年)中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雕塑,属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繁盛阶段的遗物。
原始社会雕塑对探讨社会发展进程、研究造型艺术与意识形态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历来深受人们的重视。
这一时期雕塑的造型还都是依附整体器物上的饰物,均为粗略的,夸张式的,具有极强装饰性。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陶塑人像。
(见图1)石雕与骨雕人像仅有少量出土。
二、商周雕塑(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221年)这个时代雕塑作品侧重于动物外形的器皿、饰物和人物的捏塑,形体小巧,造型粗略,带有浓厚的人情味。
青铜器艺术代表了商周雕塑的最高水平。
此时的青铜作品虽然多具实用目的,但已初步具备了雕塑艺术的特性。
一些夸张、变形、奇特的纹饰,渲染了威严神秘的气氛,形成了端庄、华丽、气质伟岸、形象乖张的艺术特性,突出反映了商周时期人们的审美观和对自然环境的理解。
鼎是这一时期典型的雕塑作品。
而《司母戊大方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见图2)用心专注服务专业司母戊大方鼎身呈长方形,口沿很厚,轮廓方直,显现出不可动摇的气势。
鼎的周围则布满商代典型的兽面花纹和夔龙花纹。
它凭借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
三、秦代雕塑(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专制统治国家,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秦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上升期,在雕塑作品上,秦追求写实逼真。
雕塑在建筑装饰、陵墓装饰和“明器”中发展,形成雕塑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秦建筑装饰表现在宫室、苑囿、亭阁楼榭和陵墓神道建筑上。
最为壮观的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观”的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
(见图3)兵马俑的发掘,给世人展示了秦代雕塑艺术的辉煌成就。
欧式雕刻知识点总结大全
![欧式雕刻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7321fa24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e2.png)
欧式雕刻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欧式雕刻的起源与发展1.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雕塑艺术古希腊罗马时期是欧式雕刻艺术的起源,古希腊的雕塑艺术以神话题材为主,强调人物形象的完美和和谐。
古希腊雕塑作品常常描绘神、英雄和裸体男性形象,追求人体比例的协调和对称。
罗马雕塑则更多地关注于历史和政治人物的形象,风格上更加现实主义和具象化。
2. 文艺复兴时期的浮雕和高浮雕文艺复兴时期,古希腊罗马的雕塑艺术被重新发现和追求。
艺术家们致力于复兴古典艺术的精髓,希望通过雕塑来表达人体的完美和神圣。
在这一时期,浮雕和高浮雕成为主流的雕刻形式,艺术家通过对石膏、大理石等材料的刻画,表现出丰富的立体感和生动的形象。
3. 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的精美雕刻艺术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欧式雕刻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在巴洛克艺术中,雕刻成为了建筑和室内装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巴洛克雕刻以其浮夸、夸张和动感的特点而著称。
而在洛可可时期,雕刻作品更加注重对细节和装饰的处理,以及对柔美、优雅的追求,常常运用白色大理石进行精湛的雕琢。
二、欧式雕刻的艺术特点1. 追求人体的完美和神圣欧式雕刻一直以来都以人体为主题,尤其是古希腊罗马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艺术。
欧式艺术家们致力于表现人体的完美和神圣,追求对人体比例、结构和肌肉线条的精湛描绘,以及对神性和英雄主义的歌颂。
2. 兼顾装饰性和功能性欧式雕刻的艺术作品常常兼具装饰性和功能性,不仅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品,还可嵌入到建筑和家具之中,为空间增添气派和美感。
在巴洛克和洛可可时期,欧式雕刻更是成为了建筑和室内装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宫殿、教堂还是贵族府邸,都可以看到欧式雕刻的身影。
3. 表现欧洲文化和历史欧式雕刻作为欧洲艺术史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表现出对欧洲文化和历史的热爱和追求。
在雕刻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宗教、神话、历史、政治等题材的表现,反映出欧洲社会和思想的发展轨迹。
4. 运用多种材料和工艺欧式雕刻的艺术家们运用了多种材料和工艺来创作雕刻作品,例如大理石、浮雕、雕塑、木雕、铜雕等。
西方雕塑(古希腊)
![西方雕塑(古希腊)](https://img.taocdn.com/s3/m/208b87a11a37f111f1855bfa.png)
Thank You
《米洛斯的维纳斯》亚历山德罗斯
姿态端庄而优美,面部表 情宁静而肃静,整个身躯采 用螺旋形上升的动势,赞颂 女性人体的美。是古代希腊 美术进入高度成熟时期的经 典之作。体现着古代希腊的 人文主义精神。
《拉奥孔》
雕刻家在作品的构图上呈金 字塔型,稳定而富于变化,三 个人物的动作、姿态和表情相 互呼应,层次分明,充分体现 了扭曲和美的协调,人物刻划 非常逼真,表现了雕塑家对人 体解剖学的精通和对自然的精 确观察,以及纯熟的艺术表现 力和雕塑技巧。
七、艺术技巧 中国雕塑:一面造型为主;讲究装饰性及色彩的 运用(与泥塑多有关)。二是彩绘,西方雕塑是通 过材质本身的起伏凸凹来显示对象的特质,不施彩 绘使得雕塑必须显出自己的特点。中国雕塑的程式 化往忽略部,平面性减弱了雕塑的特质,而彩绘却 可以帮助中国雕塑起到雕塑以外的功能。因此,中 国彩塑的很多细部不是雕出和塑出来的,而是绘出 来的。 西方雕塑:多面造型;讲究绘画性及光的效用。
西方雕塑艺术鉴赏
古希腊时期
二年级第一学期
希3
古风时期
古典时期
04
希腊化时期
01 荷马时期(公元前12世纪-8世纪)
• 由于荷马史诗在这一阶段出现,反映了这 一时期的精神面貌,所以史称“荷马时 代”。是希腊神话的形成期,也是希腊雕 塑艺术的萌芽期。
古希腊-迈锡尼的狮门
《胜利女神》
这是希腊化时期留下来的 著名杰作,尼凯是希腊神话中 的胜利女神,传说她给人们带 来了胜利。 即使残缺也有活力,人们 在想象中弥补了残缺,获得了 完满的审美享受。
古希腊雕塑的总体特点
理想化,人性化(以人塑神)的,写 实化,简单朴实,典雅精致,高贵圣神。
西方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
西方雕塑赏析总结
![西方雕塑赏析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ed445d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23.png)
西方雕塑赏析总结简介西方雕塑艺术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丰富的主题内涵吸引着无数艺术爱好者的注目。
本文将通过对西方雕塑艺术的赏析和总结,带领读者领略西方雕塑的魅力与艺术价值。
西方雕塑的历史发展西方雕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古希腊雕塑以神话题材为主,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和艺术理念。
古希腊雕塑以人体为主题,追求自然比例和动态效果,充满了力量和动感。
古罗马雕塑在古希腊雕塑的基础上发展,更加注重表现皇帝和贵族的权威和尊贵。
中世纪的雕塑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堂建筑中的装饰雕塑上,以宗教题材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雕塑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变革,艺术家们开始注重对人体形象的再现和表达感情。
巴洛克时期的雕塑艺术追求动态和丰富的装饰效果,富有戏剧性的表现形式。
18世纪的雕塑艺术呈现出优雅和精美的特点,更加注重对细节的处理。
19世纪以来,西方雕塑逐渐多样化,艺术家们更加注重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西方雕塑的主题和表现形式西方雕塑的主题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神话、历史、宗教等大题材,也包括人物、动物、风景等小题材。
在雕塑形式上,西方雕塑包括浮雕和立体雕塑两种,形式各异,表达方式独特。
1.浮雕雕塑:浮雕是将图案或形象雕刻在一个平面上,通过对图案或形象的凹凸处理,体现出立体感。
在浮雕雕塑中,雕刻面积相对较小,更加注重对细节的处理。
比如,在古希腊的浮雕雕塑中,可以看到神话故事中的英雄形象以及古希腊人的生活场景。
2.立体雕塑:立体雕塑是将物体的形象完全雕刻出来,具有三维的立体感。
立体雕塑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和手法营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比如,大理石雕塑常常给人一种高贵典雅的感觉,金属雕塑则更加现代和抽象。
西方雕塑艺术的艺术家西方雕塑艺术涌现了众多杰出的艺术家,他们通过自己的独特风格和创作理念对西方雕塑艺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米开朗基罗:米开朗基罗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最伟大的雕塑家之一,代表作品有《大卫》和《圣母像》。
西方雕塑起源与发展
![西方雕塑起源与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200b00c2783e0912a2162acd.png)
古埃及雕塑
• 古埃及雕塑曾经深深影响古希腊雕塑,是西方雕塑的源头 活水。
• 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生命的永恒性,他们认为人 像雕塑是人死后灵魂的寄居地,所以“雕塑家”一词在埃 及语中的意思是:使人生存的人 。
• 古埃及雕塑受浓郁的宗教意识支配,主要为法老政权和贵 族奴隶主服务,有很多大型作品,如金字塔、方尖碑、狮 身人面像和一些大型神庙雕刻等,其人像雕塑通常着有颜 色,追求刻画表现对象的神圣之美。
• 文艺复兴时期产生了许多杰出的艺术家,其中多那太罗和米开朗基罗 是雕塑艺术的代表人物。米开朗基罗是古希腊后西方雕塑史上的又一 高峰。
多纳泰罗的大卫
米开朗基罗泥塑躯 干
罗丹及其后的雕塑家
• 罗丹的艺术天才和独特个性,使他的作品从墨守成规中走了出来。作 为一位天才雕塑家,罗丹的秘诀在于善于用雕像的动态和姿势表达内 心的情感和内涵,并注入了令人无法忘怀的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思想。
躯
干
1927
吻
1916
• 古罗马人制作了很多古希腊雕塑的复制品,由于古希腊雕塑大多为青 铜铸造,毁于战乱,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许多古希腊雕塑实际是古罗 马的复制品。
• 从雕塑艺术成就上来看,古罗马人与他们的老师-----古希腊人有很大 的差距
,
文艺复兴时期
• 从15世纪后半叶开始一直到16世纪,文艺复兴文化在欧洲许多国家产 生和形成,文艺复兴文化是反对封建宗教文化。提倡复兴希腊罗马古 典文化的运动。它不仅恢复了古典时期古典美术的形式和题材中的关 于人文主义文化的含义,同时强调以科学的态度观察客观事物,个性 的解放和世俗文化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特点。
古希腊青铜浮雕深受古埃及影响卢浮宫藏的女性躯干卢浮宫藏的男性躯干人体的理想表现菲迪亚斯作品古典时期大英博物馆藏古罗马时期古罗马雕塑是在继承了古希腊雕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了在肖像雕塑方面古罗马雕塑注重雕塑与所塑人物的肖似对人物的个性特征做深入刻画这与古罗马人崇拜祖先遗容的传统风俗是分不开的
西方雕塑史讲座心得体会
![西方雕塑史讲座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8dfbdd7d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f1.png)
在这次关于西方雕塑史的讲座中,我受益匪浅。
通过聆听专家的讲解,我对西方雕塑的发展历程、艺术风格以及代表作品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西方雕塑的发展历程西方雕塑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文艺复兴,再到现代雕塑,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
以下是我在讲座中了解到的一些重要时期和特点。
1. 古希腊时期古希腊雕塑以其优美、和谐、庄重而著称。
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主要体现在神庙、公共建筑和墓葬等方面。
其中,代表作品有《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拉奥孔》等。
2. 古罗马时期古罗马雕塑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雕塑的传统,但在艺术风格上有所创新。
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以纪念性、实用性为主,如肖像雕塑、建筑雕塑等。
代表作品有《罗马法老像》、《凯撒像》等。
3. 中世纪时期中世纪雕塑受到基督教的影响,主要以宗教题材为主。
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多出现在教堂、修道院等宗教场所,如《圣母子像》、《圣约翰像》等。
4. 文艺复兴时期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艺术家们开始追求人文主义精神,强调人的价值。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贝尔尼尼的《圣德肋撒的神韵》等。
5. 现代雕塑现代雕塑在形式、材料、技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打破了传统雕塑的束缚。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有亨利·摩尔《斜倚的人》、亚历山大·卡尔德《移动的雕塑》等。
二、西方雕塑的艺术风格1. 古典主义古典主义是古希腊、古罗马雕塑的主要艺术风格,强调和谐、比例、秩序。
这一风格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复兴。
2. 浪漫主义浪漫主义强调情感、个性,追求自由、奔放。
这一风格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雕塑作品中较为突出。
3. 现代主义现代主义雕塑在形式、材料、技法等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追求独特的艺术风格。
这一风格在20世纪中叶至21世纪初的雕塑作品中尤为明显。
三、西方雕塑的代表作品1. 《米洛斯的阿芙洛狄忒》这是古希腊雕塑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古代艺术之花”。
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发展简史
![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c6119c526f1aff00bed51e88.png)
目录西方雕塑以欧洲为中心,代表性作品主要有古希腊雕刻、古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文艺复兴时期雕刻、18世纪雕刻。
风格有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象征主义等。
对十九世纪雕刻由于认识上的原因,了解得较少。
西方近现代雕塑三大支柱的罗丹、布尔德尔、马约尔。
西方雕塑艺术源远流长,作品繁多。
一般认为,西方雕塑史上有四个最为辉煌的高峰期,分别是古希腊罗马时期、欧洲文艺复兴时期、19世纪法国雕塑和20世纪西方雕塑。
1.古代雕塑艺术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是为图腾、魔法和宗教服务。
在美洲,墨西哥的普勃洛州的特华坎河谷是伟大的中美洲文化的诞生地。
而后在墨西哥湾地区出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古典前期文化,即奥尔麦克文化。
它被喻为墨西哥文明的前身。
公元前300年左右玛雅文化开始出现并发展,它继承了中美洲文化传统,发展了大型雕塑,如神庙等。
14世纪上半叶,墨西哥土着阿兹台克人统治了墨西哥河谷,建立了君主专制王国,形成了阿兹台克文化。
16世纪时,西班牙人征服了阿兹台克王朝,接着向南方掠夺并统治了印加文化的发源地——秘鲁。
在非洲文化中,雕塑是最重要的美术形式之一。
黑非洲的浮雕和圆雕大都是木制的,但也有石材、金属和陶瓷。
它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民间美术,为宗教、魔法服务,也有表现自身生活的作品;另一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宫廷美术。
这两类雕塑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装饰性,富有表现力,视觉冲击力强。
至今黑非洲雕塑仍具有独特魅力。
古埃及文化是非洲文化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星星。
古埃及雕刻是雕塑与建筑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范,具有历史性纪念碑似的宏伟、博大和非常高的艺术成就。
如某些浮雕为了保持建筑的平面性,压缩体积与绘画形式中的线的组合,达到了一种新奇的艺术效果。
大洋洲和非洲有些文化是相似的。
例如大洋洲的美术、雕刻也是为宗教和社会需要服务的。
大洋洲雕塑中最着名的是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像。
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所独有的艺术后来大多数已被西方文化同化,只残留了一小部分地方文化,以致造成了美学上的退化。
希腊雕塑_精品文档
![希腊雕塑_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0d361cd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d.png)
希腊雕塑引言:希腊雕塑艺术是西方艺术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篇章,它对后世的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雕塑不仅体现了古希腊人对美的追求,也展现了他们对人体形态的独特观察和掌握。
本文将深入探讨希腊雕塑的发展历程、艺术特点以及对后世影响的重要性。
一、希腊雕塑的历史发展1. 古代希腊雕塑的起源古希腊雕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
早期的希腊雕塑主要受到古代埃及和东方艺术的影响,特点是刻意追求比例和对称。
此时的雕塑作品多以雕刻于因而在建筑物上作为装饰为主。
2. 古希腊中期雕塑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雕塑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成为了人像雕塑的黄金时代。
此时的雕塑作品更突出了人体的比例与力量感,并追求真实性。
著名的雕塑家菲迪亚斯在这一时期创作出了众多杰作,如《雅典娜帕台昂神庙》和《奥林匹亚宙斯》等。
3. 古希腊晚期雕塑的衰落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古希腊雕塑逐渐走向衰落。
由于政治动荡和文化衰退的原因,希腊的雕塑艺术逐渐失去了创新和独特性。
二、希腊雕塑的艺术特点1. 追求人体的完美表现古希腊雕塑追求真实的人体形态和姿势的表现。
雕塑家注重人体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尤其是对肌肉和身体曲线的描绘非常准确。
2. 运用对比手法希腊雕塑通过对比手法来表现人体的力量感和动态美。
通常采用光与影的对比来突出肌肉的立体感,创造出栩栩如生的效果。
3. 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古希腊雕塑注重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不仅仅是外貌上的相似,还要通过雕塑的细节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情感。
三、希腊雕塑对后世艺术的影响1. 文艺复兴时期的借鉴希腊雕塑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从希腊雕塑中吸取灵感,追求完美和真实,创造了许多杰出的作品。
2. 现代艺术的启示希腊雕塑也对现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现代艺术家受到古希腊雕塑的启发,通过对比手法和对人体形态的独特描绘来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结论:希腊雕塑是西方艺术史上一段非常重要的篇章,它在雕塑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发展简史
![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d579fc71f242336c1eb95e51.png)
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发展简史1.古代雕塑艺术西方古代时期的雕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主要是为图腾、魔法和宗教服务。
在美洲,墨西哥的普勃洛州的特华坎河谷是伟大的中美洲文化的诞生地。
而后在墨西哥湾地区出现了当时最先进的古典前期文化,即奥尔麦克文化。
它被喻为墨西哥文明的前身。
公元前300年左右玛雅文化开始出现并发展,它继承了中美洲文化传统,发展了大型雕塑,如神庙等。
14世纪上半叶,墨西哥土著阿兹台克人统治了墨西哥河谷,建立了君主专制王国,形成了阿兹台克文化。
16世纪时,西班牙人征服了阿兹台克王朝,接着向南方掠夺并统治了印加文化的发源地——秘鲁。
在非洲文化中,雕塑是最重要的美术形式之一。
黑非洲的浮雕和圆雕大都是木制的,但也有石材、金属和陶瓷。
它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民间美术,为宗教、魔法服务,也有表现自身生活的作品;另一类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宫廷美术。
这两类雕塑都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装饰性,富有表现力,视觉冲击力强。
至今黑非洲雕塑仍具有独特魅力。
古埃及文化是非洲文化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星星。
古埃及雕刻是雕塑与建筑完美结合的艺术典范,具有历史性纪念碑似的宏伟、博大和非常高的艺术成就。
如某些浮雕为了保持建筑的平面性,压缩体积与绘画形式中的线的组合,达到了一种新奇的艺术效果。
大洋洲和非洲有些文化是相似的。
例如大洋洲的美术、雕刻也是为宗教和社会需要服务的。
大洋洲雕塑中最著名的是复活节岛上的巨大石像。
美洲、非洲和大洋洲所独有的艺术后来大多数已被西方文化同化,只残留了一小部分地方文化,以致造成了美学上的退化。
欧洲古典时期的艺术是一种在赤贫后产生的新的美术形式,这种美术形式给后来整个西方美术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雕塑家努力地使他们的作品显示出活力,他欧洲古典时期的艺术是一种在赤贫后产生的新的美术形式,这种美术形式给后来整个西方美术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希腊雕塑家努力地使他们的作品显示出活力,他们努力并迅速地学习掌握了人体解剖结构,并逐渐取代了早期的“几何”风格,形成了最重要的人体法则,即把人的重心放在一条腿上,另一条腿则保持松弛。
古代西方雕塑
![古代西方雕塑](https://img.taocdn.com/s3/m/d9805edd80eb6294dd886ca5.png)
一、欧洲古希腊时期雕塑 二、欧洲古埃及时期雕塑 三、欧洲古罗马时期雕塑
古希腊雕塑的起源
西方雕塑的传统发源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
化,而古希腊雕塑被古埃及雕塑深深地影响过 古希腊的雕塑早期是模仿古埃及雕塑的方式及
结构。但古埃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永恒,
而古希腊雕塑的审美理想是追求极致完美的美。
古罗马雕塑
• 古罗马雕塑是在继承了希腊雕塑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并融入了本土埃特鲁丽亚艺术。它在古希腊和 中世纪之间,发挥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 • 雕塑以写实的风格见长。罗马雕塑沿袭了希腊雕塑追 求“真实之美”的传统,但比希腊时期的雕塑更加的 世俗化。雕刻家们善于运用夸张、概括的艺术手法, 细致地刻画人物,舍去繁琐的东西,加强运动感 。开 始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在感情和心理状态,注意人物个 性的刻画。罗马雕塑的成就主要是表现在肖像雕塑和 纪念碑雕塑上 。
古希腊雕塑的演化过程
古希腊雕塑分期
一、荷马时期 二、古风时期 三、腊化时期 四、希古典时期
荷马时期
• 公元前12世纪-公元前8世纪 因此时期唯一的 文字史料《荷马史诗》而得名。
• 这是正是氏族社会末期 • 整个古希腊的雕塑呈现幼稚的状态,造型艺术
的萌芽时期,希腊艺术的诞生时期。这时的作 品具有抽象的特征。
古埃及雕塑的艺术特征
• 1. 埃及艺术产生于漫长而稳定繁荣的河谷农业的基础上。 • 2. 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大众生活的信心和对文明成果的骄傲。 • 3. 它具备普遍的社会功能,表现了人类总体的生存状态,用以维 系社会精神。 • 4. 其永恒不变的艺术形式源于长期稳定的社会形式。 • 5. 庄严肃穆的气氛产生于稳定的社会精神体系和稳定的社会等级 结构。 • 埃及艺术宏大而细致、庄严而温和、肃穆而明朗、骄傲而谦卑。
西方古代设计史
![西方古代设计史](https://img.taocdn.com/s3/m/e93d94eb9ec3d5bbfd0a7460.png)
初期基督教建筑明显受到古罗马建筑的影响,教堂平面有圆形和多边形的。典型的教 堂形制,由巴西利卡发展而来。教会规定:圣坛必须在东端,大门朝西。圣坛为半圆形穹 顶所覆盖,圣坛前设祭坛,祭坛前又增建一横翼,比较短;与巴西利卡一起形成长十字形 平面,称为拉丁十字,象征基督受难。一般在巴西利卡前还有一个三面有围廊的前庭,中 央设洗礼池。独立的钟楼位于教堂一侧,形成完整的群体。这种巴西利卡式教堂是西欧中 世纪天主教堂的原型,典型实例是罗马圣保罗教堂。 初期基督教堂多用木屋架,柱子较细长。外墙仅刷灰浆或作砖贴面,不加装饰。内部 最普遍的装饰方法是彩色大理石镶嵌。装饰的重点部位是圣坛的半穹顶。基督或圣徒像衬 以金色背景,十分醒目。中厅柱列的透视效果把视线引向圣坛,使内部空间在感觉上比实 际深远,成为巴西利卡式教堂的突出特点。 罗马圣保罗教堂
古埃及文明的产生和发展同尼罗河密不可分,尼罗河 的洪水泛滥使被淹没的土地 肥沃。
埃及
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受宗教影响极大,举世闻名的金字塔 古埃及的居民是由北非的土著居民和来自西亚的塞姆人融合形成的。 就是古埃及人对永恒观念的一种崇拜产物,目前埃及共有八十余 座金字塔,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 。
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外国古代雕塑艺术包括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出现了以埃及雕塑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出现了以埃及雕塑希腊雕刻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刻为代表的外国著名雕刻艺术
民艺2 班 苏陆娟 杨晓峰 王潇潇 余萍
1.原始社会
2.古希腊和古罗马设计 3.中世纪的设计
建筑分为3个主要时期:①古王国时期的建筑以举世闻名的金字塔为
代表。古埃及的建筑师们用庞大的规模、简洁沉稳的几何形体、明确的 对称轴线和纵深的空间布局来体现金字塔的雄伟、庄严、神秘的效果。 ②中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石窟陵墓为代表。这一时期已采用梁柱结构,能 建造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建于公元前2000年前后的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是典型实例。③新王国时期的建筑以神庙为代表。它主要有围有柱廊的 内庭院、接受臣民朝拜的大柱厅和只许法老和僧侣进入的神堂密室 3 部分组成 。其规模最大的是卡纳克和卢克索的阿蒙神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古代雕塑发展概述西方雕塑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各个国家和地区、各个民族、各个时代的作品极其丰富、题材内容广泛、形式风格多种多样。
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外国古代雕塑艺术,包括自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这段时期中出现了以埃及雕塑、希腊雕刻、罗马雕刻、中世纪雕刻和文艺复兴时期雕刻为代表的外国著名雕刻艺术。
这些亚非欧三大洲主要文明古国的优秀作品,一直是世界文化艺术遗产的魂宝。
西方最早的雕塑是在人类为劳动和生活需要创造生产力极低的劳动工具--石器工具的同时创造的雕塑艺术《维伦多夫的维纳斯》。
作品产生于2.5万年前,这类雕塑体积小,供原始人随身携带,它们看来像是原始部落神圣的生育神,曾在欧洲流传了很长的时期。
新石器时代开始后,人类被迫放弃狩猎成为牧人、农民,各种手工艺术得到了充分发展。
此后,在墨西哥湾地区出现了古典前期文化即奥尔麦克文化,为满足宗教需要,雕刻家们雕刻了许多巨大的石雕头像。
而古代埃及雕刻家也开始了他们的创作,并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作为人类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古埃及,在雕塑艺术上曾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与原始公社的瓦解,世界上先后出现了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古埃及就是其中之一。
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古埃及王国建立,实行奴隶主专制统治,国王法老掌握军政大权。
埃及的雕塑艺术大约始于公元前4000年,建筑业的诞生,孕育了艺术装饰的萌芽。
从古王朝(公元前4000-3000年)到中王朝(公元前3000-2000年)、新王朝的漫长岁月中,古埃及长期保存了原始社会的残余,埃及的神话与宗教信仰支配了雕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神话、宗教信仰的保守性是决定埃及雕刻发展迟缓的主要原因。
埃及雕刻是为法老政权和少数奴隶主贵族服务的。
由于受宗教思想意识支配,严格服从上层社会的审美观点和需要,美术家墨守陈规,在圆雕中严格地遵守“正面规”,不论人物站着还是坐着,人体都处在静止中,而且面部表情总是庄严平静地对着观众。
立像多数僵直呆立,从头顶经胸腰直到脚跟都在一条垂直线上。
直立的男人体,左脚向前,重心落在脚掌上。
坐像总是促膝并足地坐着的。
从表面上看,埃及雕刻似乎是大同小异,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他们的面部各有不同的特点,而且表现得相当细致。
古埃及人相信人死后能享受生前的一切,包括继续使唤那些侍候他们的奴隶仆从,所以在埃及陵墓中,除了死者的雕像、死者生前活动的浮雕外,还有大批殉葬奴仆小雕像和描写奴隶或社会下层民众生活的浮雕构图。
小雕像不受陈规的约束,因此人物形象比较自然生动。
埃及雕刻除陵墓中一部分作品外,最有影响的还是陵前和神庙的装饰雕刻及纪念性雕刻。
金字塔是埃及国王--法老的陵墓,其形体为正方锥形,四面正向方位,形似“金”字故名。
在今开罗近郊有胡夫(海欧普斯)金字塔、哈佛拉(海佛林)金字塔和孟卡拉(米克林)金字塔。
其中最高的胡夫金字塔,金字塔前的巨大狮身人面像采用一整块巨大岩石雕成,是古代最庞大、最著名的雕刻。
从新王朝开始,法老不再建造金字塔。
为了防止陵墓被盗,法老的祭庙和陵墓分开,陵墓一般建在荒野的山坡上。
埃及雕刻多以石头、木材、象牙、铜、陶土为材料,巨型雕刻花岗岩、闪绿石、玄武岩等做材料,一般的雕刻用石灰石、沙石雕成,小型雕塑取材木头或铜,有时部分采用镶嵌工艺完成。
埃及雕刻达到如此卓越的成就,是埃及雕刻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得来的。
埃及雕塑在古代世界美术史留下了灿烂的一页。
古希腊位于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包括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沿岸。
当时,一些开明的统治者除致力于内政武力外,还提倡发展美术和文艺,在公元前6世纪以后的几百年中,古希腊科学、文学、艺术的名家辈出成就辉煌,雕塑艺术是这个时期灿烂的文化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希腊雕刻的题材大部分取自神话或体育竞技。
爱琴海上有许多小岛屿,其中巴罗斯岛盛产大理石,为雕刻提供了最好的材料。
古希腊人爱好体育,运动员毫不介意地脱掉衣服参加竞赛,在明朗的阳光照耀下,运动家健美的身体得到观众的赞美。
因此对男女人体美的欣赏爱好便自然地在古希腊人的心目中培养起来,而雕塑家也很喜欢表现男性或女性健美活泼的各种姿态。
希腊雕刻就艺术风格的变化、发展而言,可分为古风时期(过渡时期)、古典时期(全盛时期)和希腊化时期。
古风时期(公元前6世纪)是雕刻家的训练阶段。
这个时期经过雕刻家的长期探索,为后来的雕刻家开辟了道路。
古风时期的雕塑作品,如萨摩斯岛出土的大理石女雕像,现存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雕像的头部已毁,身体像圆柱一般。
右手垂直贴身,左手按在胸部,上下衣裳变化较少,比较呆板、简朴,未能摆脱传统的羁绊。
根据现存作品和文字记载,希腊雕刻在这时期形成两个海陆空派:伊奥尼亚学派和陶里安学派。
伊奥尼亚学派以纤巧著称,陶里安学派具有纯朴、粗犷的特点,在表现人体方面独树一帜。
后者在古风时期对希腊雕刻有广泛的影响,但保存下来的作品很少,这个时期的著名雕刻家有卡拉美斯和米隆。
卡拉美斯的代表作是御者和鲁多维奇宝座的装饰浮雕。
米隆是希腊古风时期一位多产的伟大雕刻家,《掷铁饼者》是他的代表作品。
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刻艺术以雅典为中心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菲底亚斯就是这个时期的伟大雕刻家和建筑家。
在伯里克利时代,他受命监督雅典的一切伟大建筑和雕刻工作,巴底隆神殿的雕刻就是由他设计并在他的领导下完成的。
他的一生创作了许多雅典娜像,早期的作品是塑在卫城上异常巨大的雅典娜铜像,后期主要作品是列姆诺斯岛的《雅典娜》、奥林匹亚的《宙斯》和帕提侬的《雅典娜》。
希腊全盛时期以帕提侬神殿留下来的雕刻为最多,也最有代表性。
巴底隆是奉祀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娜的神殿,这座伟大的建筑建成于公元前447年至前431年,直到公元17世纪还相当完整。
但是在公元1687年,威尼斯人进攻被土耳其占据的雅典时,巴底隆神殿受到严重毁坏。
残存的雕刻大部分藏在伦敦大英博物馆,如《三女神》。
希腊全盛时期的雕刻家,除菲底亚斯外,还有波留克莱妥斯、柏拉西特列斯、史珂柏斯和留西坡斯等。
这个时期,希腊人的社会思想和宗教观念起了很大的变化,影响到艺术的构思,雕刻艺术逐渐趋向强调人物性格情感的刻画。
留西坡斯把运动题材的雕刻推进了一步,使运动家的雕像不仅是健美人体的典范,而且成为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世纪-公元前1世纪),雕刻艺术的中心逐渐从希腊本土移到小亚细亚沿岸和邻近城市。
雕刻家继承了传统的技法,赋予作品以新的生命力和新的特色。
希腊时期保存下来的雕塑作品不论圆雕或浮雕都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希腊雕刻给我们总的印象是:雕刻家对人体有丰富的知识和高度的写实技巧。
人体比例匀称,形体结构严谨明确,肌肉富有弹性。
处理衣纹线条生动流畅而有变化,不仅表现出衣服的质感,而且通过衣服表现人体的优美。
希腊雕刻创造了崇高、典雅、完美的人物形象。
罗马雕刻很大程度上是在继承了希腊雕刻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在装饰雕刻、纪念碑雕刻以及塑造裸体方面,罗马的作品都难以和希腊的作品相提并论。
但是罗马人在肖像雕刻方面却有独特的贡献,希腊雕刻家追求表现人的所谓类型(美的类型),不是某一个具体人的形象,而罗马雕刻家在肖像作品中首先追求模特儿外形的逼真,而且注意人物个性的刻画。
罗马肖像雕刻特别发达,这与罗马人崇拜祖先遗容的传统风俗是分不开的。
希腊裸体雕刻多,特别是男性着衣雕刻较少,而罗马由于僧侣风俗和祭祀礼节的流行,雕刻家较多刻画着衣人物形象。
罗马早期雕刻被少数奴隶主、贵族所垄断,当时的雕刻家们雕刻的不少罗马皇帝的形象,是把罗马皇帝当做英雄的统帅来表现的。
如梵蒂冈博物馆收藏的一尊《奥古斯都》,表现罗马皇帝手执权杖,正在向部下训话传令的瞬间动作。
在《阿格利巴》的肖像中,雕刻家真实地表现了这位具有宏伟气魄、卓越才能和高度文化素养的军事家和政治家的性格。
这段时间的肖像雕塑以写实的风格见长。
雕刻家们善于运用夸张、概括的艺术手法,细致地刻画人物,舍去繁琐的东西,加强运动感,使作品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世纪下半叶盛行“情绪肖像”。
这类肖像较充分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在感情和心理状态,表现手法也比过去丰富多了。
如为了表现眼球受光明暗的变化,雕刻家在眼球上刻上深浅不等的圈。
罗马皇帝卡拉的雕像就是当时的代表作品。
罗马雕刻家除了表现统帅、英雄人物、全家群像、夫妇合像、单人墓碑像外,还在罗马的建筑、广场、纪念柱等上面装饰了许多圆雕和浮雕。
三世纪较有名的建筑为塞普提米乌斯、谢维路斯凯旋门和卡拉卡拉的公共浴室。
古罗马雕塑是西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西方现实主义雕刻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历史上一般称欧洲的封建社会为“中世纪”,艺术史上把古罗马以后到文艺复兴前这段时间的西方艺术称为“中古世纪的艺术”,它延续了1200年左右。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成为封建统治的有力支柱。
因此,欧洲中世纪的雕塑主要为基督教服务。
中世纪盛期的文化艺术,经历了罗马式时期和哥特式时期。
教堂建筑成为当时主要艺术载体,许多优秀雕刻家从事教堂建筑的装饰雕塑和内部陈列的圆雕工作。
法国的安高莱姆教堂,康城的三圣教堂,德国盖因拉德的圣基列阿教堂中的许多雕刻,都具有代表性。
罗马式教堂以其坚厚、敦实的形体显示教会的威力,哥特式教堂以其灵巧、尖挺的上升力量控制观者的精神感情。
教堂建筑中彩色玻璃窗画的明暗变化,各色各样轻巧玲陇的雕花图案和壁上的雕塑,都有助于加强宗教神秘的气氛。
哥特式教堂代表了中世纪建筑艺术的最高成就,如著名的巴黎圣母院、沙脱尔教堂、理姆斯教堂等,都是哥特式教堂。
而哥特式雕塑则基本上代表了中世纪保守落后的宗教艺术。
14世纪的法国雕塑中,哥特式艺术反映现实倾向增强,对人物姿态、表情、形体等方面开始夸张强调,为宗教服务的哥特式雕塑开始出现了新兴资产阶级艺术的萌芽。
中世纪的雕塑有精华有糟粕,许多作品中充满迷信、荒诞的宗教内容,但从艺术遗产的角度来看,当时的雕塑家们也创造了不少属于人民的、有积极因素的好作品,在世界美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从15世纪后半叶开始一直16世纪,文艺复兴文化在欧洲许多国家产生和形成。
在欧洲的许多先进国家里,文化艺术达到了高度繁荣,文艺复兴掀起了欧洲文化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
文艺复兴文化是反对封建宗教的文化,提倡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起领导作用的是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
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继承并发展了希腊、罗马雕刻艺术的传统,使雕刻艺术达到了高度繁荣,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刻家,差不多都集中在佛罗伦萨。
最先出现的雕刻大师是季培尔蒂,佛罗伦萨洗礼堂的两扇青铜大门上的装饰浮雕是他的代表作。
伟大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把这两扇大门赞誉为“天堂之门”。
同一个时期的伟大雕刻家还有多那泰罗、委罗齐奥等。
而米开朗基罗的出现,则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刻艺术发展到了最高峰。
他们以写实的手法,用准确的人体解剖学,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的形态有很强的力度感,以雕刻的艺术语言塑造传神的形象和高度的技巧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