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概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概论
一、中国古代文学分期先秦时期
汉魏六朝时期
唐宋时期
元明清时期
二、先秦文学的特征
1就散文而言,文史哲不分。
2就诗歌而言,诗、乐、舞三位一体。
三、先秦文学应该掌握的方法与素养
1扎实的小学基础。
2深厚的文学理论基础。
3深厚的史学素养和哲学素养。
4广博的文化视角。
5贯通的文学史意识
第一章远古神话一、神话研究
1西方学者的神话研究
自然神话学派为开端。(马克斯.缪勒为代表人物)文化人类学派(泰勒、安德鲁)功能学派(马林诺夫斯基)心理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荣格)宗教仪典学派(哈里森)
2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神话研究
(梁启超、茅盾、鲁迅、袁珂)
茅盾《神话研究》
袁珂《古神话选释》
二、神话的概念
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之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释之,凡所释,今谓之神话。”
2茅盾《神话研究》:“一种流行于上古民间的故事。所叙述者,是超乎人类能力以上的神们的行事,虽然荒唐无稽,但是古代人民互相传述,却信以为真。”
3袁珂广义神话概念。他认为神话是非科学却联系着科学的幻想的结构。他将神话分为狭义神话,传说,历史,仙话,怪异,带有童话趣味的民间传
说,源自佛经的神话人物故事,关于节日、法术、宝物、风习和地方风物的神话传说,少数民族神话传说。
4马克思神话观。“神话是在人民的幻想中经过不自觉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
三、神话产生的根源
1低下的生产力水平。
2原始思维(万物有灵观念)
四、中国神话的分类
1创世神话。创世神话是回答世界如何起源的神话。创世神话是世界各民族神话的一个普遍主题,它是原始先
民基于其实践能力和认识水平而对宇宙所作出的具体而生动的解释。
2始祖神话。就是回答人类或部族怎样起源的神话。
3洪水神话。以洪水为主题或背景的神话,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西方的洪水神话,主题大多是表现天帝对人类堕落的失望,洪水是对人类的惩罚。而中国的洪水神话,则主要把洪水看作是一种自然灾害,所揭示的是与洪水抗争、拯救生民的积极意义,看重人的智慧及斗争精神。
4战争神话。反映远古氏族或部落之间战争的神话。
5发明创造神话。(教材P39)
五、中国上古神话的影响1志怪小说的直接源头和神魔小说的渊薮。
2对叙事文学叙述模式的影响。
3给中国文学提供了丰厚的题材。
共工觸天柱,西北遂傾墜。重煩五色石,復得天定位。神媧抑何心?補天不補地。東南大海中,遂令日生事。靈鰲實天遺,受釣誤貪餌。岱輿與員嶠,坐失神山二。【1】蓬萊固無恙,左股復割棄。為天謀者誰?敢道無遺議?諸仙各神通,坐視果何意?閒愁落萬古,茫茫渺難計。徒勞炎帝女,填海作精衛。(丘逢甲《杂诗》)
“【1】岱舆”、“员峤”、“方壶”、“瀛洲”、“蓬莱”,
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同物既无虑,化去不复悔。徒设有昔心,良晨讵可待。(陶渊明《读山海经》其十)
《西次三经》:“玉山,是西王母所居也。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
《海内北经》:西王母梯几而戴胜。其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在昆仑虚北。
《大荒西经》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 有大山名曰昆仑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文尾皆白
———处之。其下有弱水之渊环之; 其外有炎火之山, 投物辄然。有人戴胜, 虎齿, 豹尾, 穴处,名曰西王母。此山万物尽有。
《穆天子传》: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乃执白圭玄璧以见西王母,好献绵组百纯, □组三百纯, 西王母再拜受之。□乙丑,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天子答之曰:“予归东土, 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西王母又为天子吟曰:“徂彼西土,爰居其野,虎豹为群,於鹊与处。嘉命不迁,我惟帝女。
彼何世民,又将去子。吹笙鼓簧, 中心翔翔。世民之子,唯天之望。”天子遂驱升于山,乃纪名迹于山之石而树之槐,眉曰西王母之山。
《汉武故事》写西王母写得很有文采。
七月七日,上天承华殿斋,日正中, 忽见有青鸟从西方来。上向东方朔,对曰:“西王母暮必降尊像,上宜洒扫以待之。”上乃施帏帐,烧兜末香。香,兜末国所献也。香大如豆,涂宫门,闻数百里..是夜漏七刻,空中无云,隐如雷声,竟天紫色。有顷,王母至,乘紫车, 玉女夹驭,戴七胜,履玄琼凤文之,青气如云,有二青鸟如乌,夹侍母旁。下车,上迎
拜, 延母坐, 请不死之药。母曰:“大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其次药,有五云之浆、风实云子,玄霜绛雪,上握兰园之金精,下摘园丘之紫柰。帝滞情不遣,欲心尚多,不死之药,未可致也。”因出桃七枚,母自啖二枚,与帝五枚。帝留核著前。王母问曰:“用此何为?”上曰:“此桃美,欲种之。”母笑曰:“此桃三千年一著子,非下土所植也。”留至五更,谈语世事,而不肯言鬼神,肃然便去。东方朔于朱雀牖中窥母。母谓帝曰:“此儿好作罪过,疏妄无赖,久被斥退,不得还天,然原心无罪,寻当得还,帝善遇之。”母既去,上惆怅良久。
《汉武帝内传》,王母的故事更加完整,形象更加生动, 文辞缛丽,极具仙化色彩: 王母上殿东向坐,著黄锦褡衤属,文采鲜明,光仪淑穆,带灵飞大绶,腰佩分景之剑,头上大华髻,戴太真晨婴之冠, 履玄凤文之,视之可年三十许,修短得中, 天姿掩霭, 容颜绝世, 真灵人也。下车登床,帝跪拜向寒暄毕立。因呼帝共坐。帝面南。王母自设天厨,真妙非常, 丰珍上果, 芳华百味, 紫芝萎蕤,芬芳填木累,清香之酒,非地上所有, 香气殊绝,帝不能名也。又命侍女更索桃果。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卵,形圆青色,以呈王母。王母以四颗与帝,三颗自食。桃味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