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

合集下载

专业课参考书目

专业课参考书目

专业课参考书目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1、教育学原理:
《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教育学基础》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2、教育心理学: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教育心理学》冯忠良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教育心理学》吴庆麟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分析:以刘儒德老师《当代教育心理学》为主,其他两本书为补充。

3、外国教育史和中国教育史:
《外国教育史》王天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外国教育史教程》吴式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初探》叶澜上海教育出版社。

黄济小学教育学笔记

黄济小学教育学笔记

绪论第一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教育学的发展历程概述(教育学中也有)(一)教育学就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大体分为四个阶段:(简单看看,教育学中也有)(1)萌芽阶段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里,教育学还没有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的教育思想常常是同哲学、政治、伦理和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

1、《论语》汇集了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方面的言论;2、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散记在《理想国》一书中;3、最早出现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我国的《学记》,是儒家思孟学派编写,这是对我国古代教育经验和儒家教育思想的高度概括。

4、西方最早教育专著是古罗马的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5、荀子的《劝学》、韩愈的《师说》、朱熹的《语录》、颜元的《存学篇》;(2)独立形态阶段(他们具体教育思想可以结合外国教育史笔记来学习)1、英国学者培根《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首次把教育学列为一门独立学科2、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1632年写出了《大教学论》,被认为是最早的具有近代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他主张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首创班级授课制;提出统一学校制度;提出普及初等教育;首创教学原则;扩大学科知识和门类;强调从事物本身获取知识;强调教师的作用;3、康德在哥尼斯堡大学讲授教育学,使它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开设4、1806年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出版,这是一自成体系的教育著作,它标志着教育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提出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他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

5、法国杰出启蒙教育家卢梭,出版了他的教育名著《爱弥儿》,系统的阐述了他的自然主义教育观(3)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1、英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斯宾塞《教育论》出版,主张科学只是对经验事实的描写和记录,他提出教育学的任务,教导人们为完满生活作准备,在教育法方面,他主张启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反对形式主义的教学2、实验教学法的术语是1901年由德国的梅伊曼首先提出的,德国教育家拉伊1908年出版的《实验教育学》,完成了对实验教育学的系统论述;3、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提出实用主义教育学说,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学校与社会》,他的教育学说是在批判脱离儿童生活的,以教师传授书本知识为主的“传统教育”基础上提出的,提出“儿童中心说”和以儿童为中心的“活动教学”(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杨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之一,是管理社会生活的手段,是阶级斗争的工具,揭露了旧教育的反动本质。

(完整版)《现代教育论》笔记

(完整版)《现代教育论》笔记

(完整版)《现代教育论》笔记提请大家注意:在复习笔记的过程中要认真对照教材来复习;本笔记是教育学基础课程的主要知识点,认真看即可,不必死记硬背,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具体考试范围要等考前一到两周全校统一公布,我会及时与大家联系,大家不必焦急。

杨老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认识一、教育的定义: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三种基本要素: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影响。

三、教育形态包括: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

第二节教育的历史发展关于教育起源的几种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和劳动起源说。

第三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一、在教育学的创立过程中,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其中最著名的是《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对教育学的创立做出最重要贡献的是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赫尔巴特,赫尔巴特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被公认为是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

二、随着各国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来自教育学内部的批判,由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在19世纪末以来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教育学派别。

主要有: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

三、当代教育学的状况: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的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呈现多样化;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四、学习教育学的价值:反思日常教育经验;科学解释教育问题;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

第二章教育功能第一节教育功能的概述一、教育功能的含义: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二、教育功能的类型: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从作用的方向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读现代教育论 王策三 观后感

读现代教育论 王策三 观后感

读现代教育论王策三观后感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读现代教育论王策三观后感》《现代教育论》是著名教育学家王策三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现代教育问题的深入探讨和思考,引发了许多人对教育体制的思考和反思。

我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深受启发,并产生了很多感悟和观点。

王策三在书中提出了现代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本质的问题。

他认为,现代教育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这种观点让我深刻地意识到,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王策三对现代教育的批判让我重新审视了教育现状。

他指出,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很多弊端,如应试教育导致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能力、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问题。

这让我深感我们需要对现有教育模式进行深刻的变革和改进,建立起更加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教育体系。

王策三还强调了教育的社会责任。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品格和道德。

在当今社会,人才培养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输入输出关系,而是一个复杂而有意义的系统工程。

通过阅读《现代教育论》,我对教育的理念和价值观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现代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只有通过深刻的变革和创新,我们才能建立起更加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教育体系,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教育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为建设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0字】第二篇示例:《读现代教育论王策三观后感》现代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育理论家们对于教育的发展和变革持续进行研究和探讨。

在这个领域中,王策三的《现代教育论》被广泛认可为一部重要的著作。

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深受启发,对教育的种种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在《现代教育论》中,王策三深入探讨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汇编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汇编

现代教育论笔记(黄济、王策三)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教育,就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

从多维角度分析,从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区别分析,古代教育:阶级性、等级性“手工工具”;现代教育:生产性、普及性、多样性“现代机器大工业”。

从现代化程度分析:三个层面:数量、规模、条件的先进程度;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层面的现代化。

从现代教育与商品经济关系角度分析,商品经济导致现代教育的新特征:科学性、发展性、民主性、国际性。

培养目标的现代化——现代教育两个带根本性的特征: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

教育的民主性向纵深发展——教育的普及化;教育机会均等,受教与参与;教育法制化,以法治教;质量发展,机会与成果平等;内部教育民主发展,师生关系;民主化与民族化、国际化的关系。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社会力量;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化);教育技术的发展。

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大教育观的诞生是开放性的重要表现,具体表现:现代教育制度和组织形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突破封闭性;结构适应观念是现代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性越来越强的重要表现,只有合理的教育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结构,如数量和质量效益统一问题。

教育功能的现代化,扩展和增强——教育功能的范围和力量,是与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结构是否合理、丰富和强有力等相联系的;教育的功能是发展、变化形成的;教育功能是统一发挥的,即社会功能和培养人的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统一。

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主体地位日益增强,不再扮演追随者的角色,而是先行者,即教育先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先行原因:首先,社会结构变化迅速,教育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联系越来越密切。

其次,教育自身,由于外部的积极影响,也由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科学的进步,功能增强,不仅有了更强的适应力,而且有了创造力,特别是预见力。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_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

北师大教育学考研_现代教育论(黄济、王策三)笔记

现代教育论笔记(黄济、王策三)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教育,就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

从多维角度分析,从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区别分析,古代教育:阶级性、等级性“手工工具”;现代教育:生产性、普及性、多样性“现代机器大工业”。

从现代化程度分析:三个层面:数量、规模、条件的先进程度;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层面的现代化。

从现代教育与商品经济关系角度分析,商品经济导致现代教育的新特征:科学性、发展性、民主性、国际性。

培养目标的现代化——现代教育两个带根本性的特征: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

教育的民主性向纵深发展——教育的普及化;教育机会均等,受教与参与;教育法制化,以法治教;质量发展,机会与成果平等;内部教育民主发展,师生关系;民主化与民族化、国际化的关系。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社会力量;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化);教育技术的发展。

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大教育观的诞生是开放性的重要表现,具体表现:现代教育制度和组织形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突破封闭性;结构适应观念是现代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性越来越强的重要表现,只有合理的教育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结构,如数量和质量效益统一问题。

教育功能的现代化,扩展和增强——教育功能的范围和力量,是与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结构是否合理、丰富和强有力等相联系的;教育的功能是发展、变化形成的;教育功能是统一发挥的,即社会功能和培养人的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统一。

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主体地位日益增强,不再扮演追随者的角色,而是先行者,即教育先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先行原因:首先,社会结构变化迅速,教育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联系越来越密切。

其次,教育自身,由于外部的积极影响,也由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科学的进步,功能增强,不仅有了更强的适应力,而且有了创造力,特别是预见力。

考博材料

考博材料

教育学原理考博复习试题标签:教育试论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和功能及其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1)现代教育的概念“现代教育,就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

”“1988年厉以贤主编的《现代教育原理》归纳出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一样,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专指杜威的教育理论。

第二种看法,提出现代教育的概念是和社会历史阶段划分一致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分为肚带社会和现代社会,相应地有古代教育和现代教育,认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由现代生产决定的。

第三种观点,第三种观点,认为现代教育是和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概念。

”“1989年出版的孙喜亭主编《教育学问题研究概述》归纳出五种不同的概念:(1)以生产关系或社会发展过程中重大的政治体制变革为标志进行教育阶段划分的现代教育概念。

它是相对于古代教育、中世纪教育、近代教育而言。

(2)以生产工具为标志进行教育阶段划分的现代教育概念。

它是相对于与古代生产适应的古代教育而言。

(3)以敬爱偶遇自觉实施程度不同而导致的各类教育从社会不同层次中的分化、独立为尺度,进行教育阶段划分的现代教育概念。

它是相对于萌芽状态的教育、学校教育而言即学习化社会。

(4)以教育学说的不同派别为标志的现代教育概念。

它相对于传统奇偶碍于而言。

(5)以教育自身发展阶段中所呈现出的新质特点为标志的‘现代教育’的概念。

它是相对于原始状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近代学校教育而言,这就是二战后所形成的新教育。

”孙喜亭《教育原理》:以教育本身在历史进程中所显示出来的不同特征为标志的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原始状态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几个基本阶段。

近代学校教育大体可以以欧洲资产阶级产业革命作起点。

现代学校教育在美、英、法、西德、日本等国,基本上是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起点,前苏联以1917年10月革命为起点,中国则以1911年辛亥革命或1919年“五四”运动,作为现代教育的起点。

教师教育研究所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教师教育研究所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教师教育研究所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现代教育学原理--------------------课程编号:131200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现代教育学原理英文译名:Contemporary Principles ofModern Pedagogy学时:60学时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讲授与研讨考核形式:闭卷考试适用学科: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教师教育研究所,卢艳红。

内容简介:针对高等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科特点和历年来入学学生的特点,为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提高学生对教育的认识,以高等教育学新生为对象开设下列内容为主的教育学原理导论:1、教育基本理论;2、现代教学基本理论;3、现代德育基本理论以及中外教育教学改革动向。

主要教材:柳海民:《教育原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

2.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厉以贤主编:《现代教育原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袁振国主编:《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6.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 高等教育学原理--------------------课程编号:1312002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名称:高等教育学原理英文译名:Higher Education学时:60学时学分:3学分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研讨与讲授相结合考核形式:论文与综合评价相结合适用学科:高等教育学、比较教育学授课单位及教师梯队:教师教育研究所,张贵新。

内容简介:主要内容包括对高等教育本质特征的理解与认识;国内外高等教育目标的比较及实现目标的途径;高等教育的原则、依据及体系;高等教育的理论体系,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存在论、本质论和实践论及研究方法;当前高等教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例如:“社会与个人本位”、“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高等教育的研究现状以及改革与发展趋势、、国际名牌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案例)。

《教学论稿》王策三,考研,考博知识汇总

《教学论稿》王策三,考研,考博知识汇总

第一章教学论逐步科学化历程的基本线索1.教学论的根本问题,就是如何保证真正揭示自己所研究的对象的客观规律,也就是如何保证教学论成为真正的科学。

2.教学论逐步科学化历程的基本线索(1)从个别的教学思想、论著到形成独立的学科《学记》、昆体良《雄辩家的教育》、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与心理学建立起联系裴斯泰洛齐、赫尔巴特:都努力把教育学建立于心理学的基础之上。

(3)“新教育”的出现和两大派的长期争论“新教育”思潮,标榜反对传统教育,要为教育和教学寻找一种科学的方法。

主知主义: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学论传统,只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

提倡“主意主义”或“行动主义”:主张活动课程,主张儿童主动地积极地从活动中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强调自由的、个别化的教学。

这种教育思潮的出现,引发了两大派——“传统派”和“进步派”的长期争论,即两个“三中心”的对立:1.教师中心和儿童中心的对立2.系统书本知识和个人直接经验的对立3.课堂教学中心和活动中心的对立(4)马克思主义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学论的主要特点: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唯物辩证主义认识论,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它把教学纳入培养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新人的发展教育体系,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跟广大学校的教学实践保持着息息相通的密切关系。

第二章当前世界范围教学论科学化的新探索第一节共同的背景和课题一、共同的背景: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原子能、电子技术和空间科学为标志,生产和科学技术发生了新的重大革命,一起了所谓“知识爆炸”的现象。

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劳动性质发生着更深刻的变化,变得更具有治理或科学的性质。

2.由于生产和科技发生新的重大革命,加上多少代以来的长期积累,与教学论有关的许多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

第二节一些教学改革试验和理论主张一、赞科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苏联)一、中心思想和主要教学原则1.中心思想: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或者说致力于探索新的途径去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现代教学论》的读书笔记

《现代教学论》的读书笔记

《现代教学论》的读书笔记感言:阅读本书籍出于一个好奇,无意中在新年打扫房间的时候这一本书籍掉了下来,让我想起了学校的读书任务,于是把重温这一本书作为了一个方向。

也当做是对过往自己所学习过的一些理论知识的回顾与重温。

其实自己也意识到,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理论知识的缺乏,这主要是这些理论的了解还不过深刻,当我们在不断的翻阅过程中,对于这样接触过的内容将会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在不断提出教师需要不断地朝着研究型教师发展的今天,我们要不断地充实我们的理论储备。

其实这一本书中仍有着许多对于我们现在的实际也有一些影响的理论,我们都不妨回头看看。

《现代教学论》全书共分为三编十章:1、首先论述了教学论研究的对象与任务、教学论的学科性质与逻辑结构、教学论与课程论的关系。

然后介绍了教学论的形成于发展,最后讨论了教学论的研究的理论视野、研究范式和具体方法。

2、阐述了教学的原理与方法,包括了:教学的概念、教学过程的本质、教育的价值取向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的原则与策略。

3、介绍了几个国家的教学论思想流派,回顾了我国现代教学论的发展的历史进程。

最后对我国的教学的发展进行了一个前瞻性的描述。

在接下里的一些摘录和阅读中我重点的对第二部分的内容进行了回顾。

教学与教学论:教学是学校中教师与学生的一种共同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实践活动。

教育是一个种概念,教学时一个属概念。

教育是指学校中全部的育人活动,教学知识指全部育人活动中的一个部分。

学校的教育活动可以分为两种:一类是教学活动,另一类是非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指由教师直接或者间接参与的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内容是由教学大纲、教科书所规定的。

教学活动的中心是课堂教学。

非教学活动是在课堂教学外,可以有教师参与,也可以没有教师参与的、没有教学大纲的规定,也没有固定的教材的学生的各项活动。

古代教学思想:主要有孔子的《论语》帕拉图的《理想国》。

其中思孟学派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本专门谈论教育的著作。

读现代教育论 王策三 观后感

读现代教育论 王策三 观后感

读现代教育论王策三观后感**读《现代教育论》王策三观后感**《现代教育论》是王策三教授的力作,深入探讨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理论框架和实践路径。

在阅读这部作品后,我不禁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王策三教授的教育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些观后感。

首先,王策三教授在书中强调了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他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教育必须不断调整和改革,以适应新的社会需求。

这一观点使我意识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时刻关注教育发展的动态,勇于突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模式。

其次,书中提出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

例如,王策三教授提倡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这一观点让我深感共鸣,因为在当今社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已成为教育的重要任务。

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挖掘和激发学生的潜能,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此外,王策三教授在书中还详细阐述了现代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

他认为,教育评价应从单一的考试成绩向多元化、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这一观点对我的启示是,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注意到王策三教授对教师素养的强调。

他认为,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提升教师素养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

这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更新教育观念,以更好地肩负起教育使命。

总之,《现代教育论》王策三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部作品不仅为我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理论资源,还启发了我对教育工作的思考。

2016北大高等教育学专业考博复习资料-育明考博

2016北大高等教育学专业考博复习资料-育明考博

2015北大教育学院高等教育学专业考博考试内容一、北京大学高等教育学专业考博专业课参考书高等教育学综合:1.《现代教育论》(第二版),黄济、王策三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教育哲学导论》(第二版),石中英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高等教育哲学》,[美]约翰·S·布鲁贝克著,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4.《高等教育理念》,[英]罗纳德·巴尼特著,蓝劲松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5.《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美]伯顿·克拉克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6.《中国大学教育发展史》,曲士培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7.《外国高等教育史》(修订版),黄福涛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8.《国外高等教育学基本文献讲读》(陈洪捷、施晓光、蒋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9.《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美]伯顿·克拉克主编,王承绪等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0.《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著,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200111.《比较教育研究:路径与方法》,贝磊、鲍勃、梅森主编,李梅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2.《教育政策研究基础》,陈学飞.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13.《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陈振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育明教育考博课程部杜老师解析:1、参考书是理论知识建立所需的载体,如何从参考书抓取核心书目,从核心书目中遴选出重点章节常考的考点,如何高效的研读参考书、建立参考书框架,如何初步将参考书中的知识内容对应到答题中,是考生复习的第一阶段最需完成的任务。

建议大家可以在专业课老师的指导下来高效率、高质量完成这项工作,为整个备考的成功构建基础。

2、专业知识的来源也不能局限于对参考书的研读,整个的备考当中考生还需要使用相关的参考书笔记、导师课件讲义、各专题总结。

《教学论稿》王策三读书笔记

《教学论稿》王策三读书笔记

《教学论稿》王策三读书笔记《教学论稿》王策三读书笔记>第一章教学论逐步科学化的历程的基本线索教学论是关于教学的一般原理。

教学论科学化的过程:1、个别的教学思想、论著特点:分散的、个别的,教学经验的总结。

2、成为独立学科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3、与心理学建立联系18世界末和19世纪初,裴斯塔罗齐首次提出,赫尔巴特正式奠定,把心理发展的研究作为教学总原则的基础。

4、新教育出现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种教学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认为以前的教学论都是仅仅依据理论的推导,或者偶然的经验,确定教师活动、教材的使用和学校工作的组织,这是不科学的。

科学的方法应该是通过实验,研究儿童身心特点,用实验所得的结果与数据,作为确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依据。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认为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教学论传统,是主知主义的,即只是使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是不对的。

应以意志活动为教育的基础,即主意主义或行动主义。

因此他们主张活动课程,主张儿童主动的积极的从活动中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强调自由、个别化的学习。

教师中心和儿童中心的对立;系统书本知识中心和个人直接经验中心的对立;课堂教学中心和活动中心的对立。

5、马克思主义教学论的产生和发展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自己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章当前世界范围教学论科学化的新探索一些教学改革实验和理论主张:1、赞可夫实验教学论体系主要思想:教学必须担负使学生掌握知识和个性得到发展的双重任务。

教学原则:高难度原则、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2、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主要思想:把教学看作一个系统,从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之中考察教学,以便达到最优处理问题。

实施过程:综合掌握教学任务,并在研究学生在某一时刻的实际可能的基础上,使任务具体化;选择在该条件下最优组织教学过程的标准;研究制定一整套该条件下的最优手段;尽最大可能改善教学条件;规定的教学计划的实施;依据标准,分析教学过程的结果。

教育学参考书目

教育学参考书目

教育学参考书目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参考书目】参考书目即北师大招生目录上指定的11本参考书。

教育学原理两本:十二校联编的《教育学基础》和黄济、王策三的《现代教育论》中国教育史两本:孙培青的《中国教育史》和王炳照的《简明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两本:吴式颖的《外国教育史教程》和王天一的《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三本:陈琦、刘儒德的《当代教育心理学》,吴庆麟的《教育心理学》和冯忠良的《教育心理学》教育研究方法两本:裴娣娜的《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和叶澜的《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另外,我在复习时看了两本统考时的考纲,一本是厦大版的,一本是高教版的。

【总体复习过程】首先,我总体说一下我的整个复习过程。

第一步:根据两本考纲做笔记。

因为我是跨专业,准备的时间也比较晚,7月底北师大发布招生简章那天才把工作辞了准备考研,时间很紧张,想把11本书连看好几遍根本没时间,所以我第一步并没看书,而是看了厦大版和高教版的两本考纲,大致了解了一下整个教育学包括哪些内容,接着综合这两本考纲做了一套自己的笔记,可以说,这两本考纲上的知识点我一点没落地总结到了自己的笔记上,而且是边看边撕,等笔记做完,两本考纲已经惨不忍睹了,我就把它们扔了,把自己做的笔记当做我之后复习的总宝典。

第二步:看11本参考书。

按照我给自己制定的复习计划,11本书只能看一遍,所以必须在一遍之内把书彻底读懂。

每开始看一本新书,我首先把整本书通读一遍,大致知道这本书都讲了哪些内容,有哪些内容是我笔记上没有的,然后就把这些内容撮其要补充在我原来做的笔记上,这样一本一本地攻克,直到11月最后一天才把11本书完全看完,这个时候我的笔记已经正面反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中间还夹着补上的纸片······虽然乱,好在我自己能看懂,而且这绝对是我的宝贝,那时我每天都把全部笔记装在背包里,从住的地方到自习室来回背着,可以说,如果当时一不小心把笔记给丢了,我就只能去跳楼了······?第三步,最后一个月的冲刺。

北师大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北师大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

答案仅供参考,要考研的同学还需自己总结名词解释:1.教育目的:是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

2.形式教育说:课程论中另一个长期引起争论的问题,是怎样看待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种观点认为,选择某种知识作为课程.就是因为这种知识可以训练人的智力,使人变得更聪明。

这就是所谓的“形式教育说”。

3.实质教育说:关于知识在教学中的作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选择某种知识作为课程的原因,就在于这种知识本身的价值。

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探求真理的钥匙,人们掌握了知识,就可以利用它去实现自己的各种生活目的。

教育学上把这种观点称为“实质教育说”。

4.教学过程最优化: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1927-2987)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

20世纪70年代,为了克服学生普遍存在的留级、学习成绩不佳的现象,巴班斯基提出,要对学校教学进行整体优化。

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案,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

5.教学评价:是对教学工作质量所作的测量、分析和评定。

它包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和进行课程评价。

6.美育:又称审美教育。

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7.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8.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就是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不同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由老师有计划的对同一个班的全体学生同时进行同样内容的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9.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规定不同课程类型相互结构的方式,也规定了不同课程在管理学习方式的要求及其所占比例,同时,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博参考书笔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博参考书笔记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考博参考书笔记各位考研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才思的一名学员,现在已经顺利的考上北京师范大学,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专业的参考书,方便大家准备考博,希望给大家一定的帮助。

笔记:(一)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教育的结构(1)教育活动的结构:从基本要素方面分析;从基本过程方面分析(2)教育系统的结构:1)教育者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体化活动的人。

必须有明确的教育目的;理解其在实践活动中所肩负的促进个体发展及社会发展的使命;教育者意味着一种资格,是能够根据自己对于个体身心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或趋势的认识,来引导、促进、规范个体发展的人;教育者这个概念是对其内在态度和外在行为的一种“规定”2)学习者使用“学习者”这个概念的原因。

“受教育者”将教育对象看做是被动的存在,在实践中是有害的;跟“学生”相比,“学习者”更能概括多种教育对象。

学习者的特征有四个: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不同人有不同的学习背景或基础;不同人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不同;不同人对于自身学习行为反思和管理意识与能力不同。

3)教育影响教科书教育影响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上述三个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规定,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

缺少任何一个都不可。

教育是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

2.教育的功能:(1)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正向功能--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正向功能);负向功能--标准化的教学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过重的学业负担,摧残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管理模式,对学生管得过宽、过严,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和创造性培养(3)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专业博士入学考试参考书目一、教育学1、黄济,王策三编:《现代教育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王道俊,王汉澜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3、叶澜著:《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4、袁振国:《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重点看前两本)二、教育史1、王炳照编:《中国教育简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肖建彬编:《中国教育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3、吴式颖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4、王天一编:《外国教育史》(上)、(下),北京师范出版社5、单中惠编:《外国教育思想史》,高等教育出版社考研英语怎么复习1. 预备阶段:从年前到年后三月份。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读后感

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读后感

英文回答:Modern Theory of Education, a major educational theorem by educator Wong Chi, Wang Zai, systematically addre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reform of modern education and presents many forward—looking and targeted educational perspectives。

In—depth readings have been inspired and education awareness has been further raised。

The book provides a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factors affecting modern education,including socio—economic condition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The condensing of these factors has led to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overall context in which education development takes place, and of the fact that educational reform requires aprehensive thinking that cannot be viewed in a one—sided manner。

The Modern Theory of Education also explores in depth the objectives and meaning of education, suggesting that education should be a process that promotes the integral development of students,not just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but also the developmentof their innovative, practic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ies。

现代教育论笔记

现代教育论笔记

现代教育论笔记第一章现代教育的社会基础第一节现代社会的界说及表征一、社会划分的依据及标志(一)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社会划分的根本依据及标志。

根据这一基本观点,可以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大类型。

其一是以极其低下生产力水平为标志的原始社会。

其二是以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社会,包括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

其三是以机器大工业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现代社会。

现代教育是以工业社会、信息社会为基础的,是建立在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基础上的教育。

(二)社会生产方式与社会关系状况,也是划分社会的重要根据与标志。

从教育社会化程度、现代化程度上划分,则将原始时代教育称之为原古教育,将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归属为古代教育与古代学校教育;将资本主社会教育与社会主义教育归属为现代教育。

(三)以人的发展水平与特征对社会划分。

可以将社会划分为古代社会、现代社会、未来理想社会。

二、现代社会的发展目标(一)现代社会发展目标概述。

一般称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既包括经济增长目标,经济发展目标,也包括社会发展目标,以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实现。

(二)中国社会发展目标(略)。

(三)现代社会与现代社会发展目标的关系。

从根本上讲,就是教育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服务,而发展目标的实现必须依靠教育。

三、现代社会、现代教育基本特征(一)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

1.现代社会是生产社会化社会;2.现代社会社会关系现代化社会;3.现代社会是科学化社会;4.现代社会是民主化、法制化社会;5.现代社会是不断变革的社会。

(二)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从多维角度分析:1.从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区别分析。

古代教育:阶级性、等级性,主要表现在受教育权上,只有奴隶主,封建主阶级才享有受教育权;古代教育是远离社会生产活动的,是与生产劳动相分离的教育;古代教育有了独立的教育形式。

总之,古代教育的基础是建立在以“手工工具”为标志的小生产之上的。

现代教育:具有鲜明的生产性,实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现代教育具有普及性,普及教育是现代社会、现代生产以及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现代教育形式多样化,普通、成人、继续、终生教育;教育内容科学化、更新化以及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和高效能,总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论笔记(黄济、王策三)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现代教育,就是从资本主义大工业和商品经济发展起来到共产主义社会完全实现这一历史时期的致力于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个人的教育。

从多维角度分析,从现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的区别分析,古代教育:阶级性、等级性“手工工具”;现代教育:生产性、普及性、多样性“现代机器大工业”。

从现代化程度分析:三个层面:数量、规模、条件的先进程度;制度层面的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层面的现代化。

从现代教育与商品经济关系角度分析,商品经济导致现代教育的新特征:科学性、发展性、民主性、国际性。

培养目标的现代化——现代教育两个带根本性的特征: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统一。

教育的民主性向纵深发展——教育的普及化;教育机会均等,受教与参与;教育法制化,以法治教;质量发展,机会与成果平等;内部教育民主发展,师生关系;民主化与民族化、国际化的关系。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拥有前所未有的新手段——社会力量;国际竞争与合作(国际化);教育技术的发展。

日益显示出整体性、开放性——大教育观的诞生是开放性的重要表现,具体表现:现代教育制度和组织形式、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突破封闭性;结构适应观念是现代教育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性越来越强的重要表现,只有合理的教育结构才能更好地适应发展着的社会结构,如数量和质量效益统一问题。

教育功能的现代化,扩展和增强——教育功能的范围和力量,是与教育的外部和内部结构是否合理、丰富和强有力等相联系的;教育的功能是发展、变化形成的;教育功能是统一发挥的,即社会功能和培养人的功能、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的统一。

教育的社会地位逐步发生根本变化——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主体地位日益增强,不再扮演追随者的角色,而是先行者,即教育先行。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先行原因:首先,社会结构变化迅速,教育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联系越来越密切。

其次,教育自身,由于外部的积极影响,也由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科学的进步,功能增强,不仅有了更强的适应力,而且有了创造力,特别是预见力。

最后,必须明确一点,我们理解的教育先行乃是作为唯物主义命题,以经济为基础的,教育先行不能脱离经济基础。

教育先行由可能变为现实:人们已经争取到了生存权利、追求富有的权利,人的教育应该放在优先的地位;教育本身具有未来性价值,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培养周期长,效益的实现具有长期性;教育思想条件即思想要对客观历史进程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改变观念;必须在一些具体环节和行动上表现出来,如教育经费的投入、教育预测和规划。

不断变革——教育的本性和存在形式:教育本身就是变革的产物,而且随着社会生产生活的急剧深刻变革,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教育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失调亟待调整(自我改进的冲动力量)。

现代教育不断的变革,推动着它不断地向高级阶段发展,不断地逼近目标,不断地充实内容,更新方法。

如教育实验的兴起。

教育改革要处理好变革性与稳定性、继承和改造的关系,采用长远的战略和方法来设计教育改革,不能陷入变革主义。

要吸取国内外改革经验教训,适应变革趋势而变革。

教育理论的现代化,理论自觉性越来越提高——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现代教育实践是理性水平上的实践,是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活动。

教育科学在教育实践基础上孕育、产生和发展,反过来又指导着教育实践向前发展。

师范教育即教育科学教育,从教师队伍或组织上保证教育实践置于科学的理论指导之下。

教育理论要指导教育改革并发展自身,教育实验发展从方法上保证科学的教育理论对于教育实践的指导。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使现代教育理论自觉性向着更高阶段发展。

2、现代教育的经济基础及功能社会生产力基础:建立在以机器大工业生产工具为标志的生产力基础上;社会生产力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受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社会生产力对现代教育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有决定作用;社会生产力决定着教育发展的规模与速度(劳动力发展水平)。

现代教育的社会生产力功能——直接功能:(1)培养各种合格劳动力的专门人才;(2)培养经济与社会各方面管理人员。

间接功能:通过现代教育与社会政治、文化、道德及人口等因素关系反映出来。

二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在处理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关系时,既要考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与水平,实事求是地发展教育事业,又要克服只顾眼前短期经济利益,忽视现代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发展作用的长期性和持效性的特点,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现代教育的社会生产力功能。

商品经济基础:现代教育是现代商品经济的产物——职业学校;中小学与大学;从理论上或者深层次分析,基本观点——劳动力、人才市场的供求规律把现代教育与商品经济联系起来(劳动力与人才是联系中心环节);商品经济等价交换规律把现代商品经济与现代教育联系起来(人对物的依附关系影响管理与原则,如平等原则);自由、平等、民主的价值观和社会观,把现代商品经济与现代教育联系起来,自由、平等、民主是商品经济基础上的产物,从深层次意义上说,它是现代教育的精神实质,思想精神教育内容也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功能:现代教育对物质形态商品生产的功能(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体现);现代教育对劳动力价值的功能(提高劳动力素质和改变劳动力形态);现代教育对科技知识形态商品生产的功能(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

3、现代教育的政治基础及功能基础:社会政治决定教育的阶级性质、教育目的、制度和内容(政权阶级的领导权和支配权、政治组织直接领导和控制);社会政治通过法律形式,对现代教育具有制约作用(通过法律形式争取受教育权利、政权阶级通过教育立法控制教育的领导权);社会政治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制约现代教育的目的和内容(直接性)。

功能:现代教育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政治服务(基本表现);现代教育对社会政治制造舆论的功能(通过教育宣传一定阶级或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途径学校宣传,高校咨询);现代教育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功能。

社会民主属于政治范畴,民主政治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现代民主是现代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主政治必然要求民主教育与之相配合。

民主教育,即实现教育的普及化、民主化、法制化,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

现代教育同时也是民主政治的一个条件。

现代教育具有通过传播民主政治,启发、激励人们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等功能。

例如,现代教育具有提高人们政治素质的作用,社会民主政治发展的程度,同参与政治活动的人所接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现代教育具有加工、选择、再生产民主政治的作用,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不仅具有传播民主政治的功能,而且还具有创造民主政治的机制与作用,可以说是社会民主政治的发源地。

民主与法制息息相关,民主政治只有在法制轨道上才能更好实现,因此现代教育通过对社会公民的法制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包括人权观念、权利义务观念、遵纪守法以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等,从而促进社会民主化的进程。

4、现代教育的社会文化基础及功能文化(狭义)指精神的或观念性文化,主要是指人类以社会成员的身份习得的复合性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和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

基础:社会文化背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作用(文化发展水平与教育需求);民族文化传统对现代教育的影响作用(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风俗习惯及思维和生活方式等,表现在优秀文化教育传递影响社会对教育内容的选择,民族文化传统的核心即价值观念和取向影响着人们对现代教育目的的确定、教育地位的认识以及教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世界是多民族的,教育的多样性。

);微观上社会文化直接影响学校教育的课程结构和内容(文化的丰富性和发展性)。

功能:现代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保存、传递功能(工具手段,对社会文化选择、整理,确定内容编写教科书,易理解和接受);现代教育对社会化的传播、交流功能(教育是最基本最有效手段);现代教育对社会文化创造、更新功能(创造普及新思想新观念,发展科技新成果,创新精神人才)。

5、现代教育的科技基础及功能基础:科学技术的社会和经济价值——科学是潜在的社会生产力,技术则是社会直接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现代生产的重要因素;物质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率提高取决于科学技术进步程度。

功能:科学技术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现代教育实现的。

教育具有使科学技术传递、积累、发展的价值(继承性再生产性);现代教育具有使科学转化为生产技术的价值(职业教育和培训,熟悉生产系统);现代教育是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有效形式(缩短再生产必要劳动时间,尤其高等教育)。

挑战:科学转技术周期缩短,技术升华为科学成新科学。

为了适应新的科技革命的要求和挑战,今后教育改革开放的方向和发展趋势,仍必须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改革教育结构,使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为经济建设服务;改革和发展现代教育内容,使现代学校教育内容紧密结合经济建设的实际,适应经济和科技的要求;改革教育组织形式和手段,使教育尽快采用新的组织形式和技术手段。

6、现代教育的哲学基础教育与哲学自古以来就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它是哲学理念的重要来源之一)哲学对教育实践指导作用:哲学的整体认识功能;哲学对教育实践具有预见作用;哲学对教育实践中各种现象具有解释说明作用;哲学对教育实践有选择和规范功能。

哲学影响教育的历史回顾:古代哲学影响教育实践以教育观点为中介(奥古斯丁神学思想);近代哲学影响教育实践以教育学为中介(经验主义:教育本质和作用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培养各方面人才。

理性主义:重视能力培养,训练人的心理功能,把理性知识和智慧看作道德来源。

)教育哲学是现代哲学影响教育的形式:教育哲学是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发展的产物;现代社会与现代教育哲学的发展;现代教育哲学影响现代教育的特点——广泛性(实用主义、存在主义、分析主义);深刻性(综合评价选择、专题研究如教学认识论、教学价值论);自学性(教育哲学信念的树立,教育哲学观念指导下的教育实验)。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近代西方哲学以认识论为研究重点,分为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前以洛克为代表,后以康德为代表。

经验主义是指主张一切知识均来自感官经验的认识论学说。

理性主义是指确认一切知识均来自某种先验的普遍的必然的理性原则的认识论学说。

知识价值观与课程理论:经验主义——实质教育,重知识传授,重视描述性知识价值,重视实用学科的设置,教育史上称之为实科课程;理性主义——形式教育,重思维训练(能力培养),重视理论知识的价值,重视理论学科的设置,教育史上称之为形式(人文)课程。

教学过程:经验模式: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应用知识,讲授、归纳法,重感性经验的获得;理性模式:学习——思考——辩论——训练,问答、演绎法,重视人的能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