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与信息
数据和信息的区别

数据和信息的区别数据和信息是两个经常被人们所提及的概念,它们都是与人们有关的事物,但它们之间也有不同点。
数据是无组织的原始事实,信息是在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整理、处理、归纳的结果。
本文旨在探讨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分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一、数据的定义和特点数据是描述性的、原始的、无组织的事实,它可以是数字、文字、符号等形式,具有如下特点:1. 描述性的。
数据可以用于描述某个对象、事件、现象的某个方面,例如温度、价格、年龄等。
2. 原始的。
数据不经过处理前都是原始数据,没有被加工或分析过。
3. 无组织的。
数据是杂乱无序的,没有被分类或组织过,需要通过特定的方式才能被理解和使用。
4. 冗余的。
数据可以存在于不同的地方、时间、格式中,其中可能存在相同或相似的数据。
二、信息的定义和特点信息是从数据中产生的,是根据某个目的进行分析、加工、整理、归纳而得到的结论或判断,具有如下特点:1. 有意义的。
信息是从数据中提取出来的,具有某种含义、解释、推断或结论。
2. 有序的。
信息是经过处理的,被组织成一定的结构或规则,使其更易于理解和使用。
3. 组织化的。
信息是经过分类、排序、编排等方式进行组织或分布的。
4. 实用的。
信息能够解决人类的某种需求,并能够对决策产生影响。
三、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系数据和信息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数据是信息的基础,没有数据就不可能有信息的产生。
而信息又是数据加工处理的结果,数据变成了信息之后才有进一步的作用。
数据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如下图示表示:图1 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够提供大量的信息,有助于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
但是,有的数据可能对于某些目的没有价值,或者是误导的信息。
所以,在处理数据时,需要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才能从中提炼出有用的信息,而不是被其迷惑和误导。
四、数据和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数据和信息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
高一信息技术新教材---数据和计算知识点整理

高一信息技术新教材---数据和计算知识点整理数据与计算知识点一、数据与信息、知识的概念、特征和关系数据不仅包括数字,还包括文字、图像、声音、图形和视频等信息。
数据有些是固定不变的,有些是不断变化的,有些是随机出现的。
数据是信息的符号表示,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数据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
信息的特征包括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和共享性。
知识是信息经过加工提炼后形成的抽象产物,是一类高级的抽象信息,具有普遍适应性。
数据是对事物属性的客观记录,信息是经过组织的、有结构的数据,知识是经过人的思维整理后的信息,包括数据形象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的其他符号化产物。
思维导图是一种高效的知识管理工具,能够帮助研究者结构化思考问题,直观展现思维脉络,使知识的交流与分享更清晰有效。
学业要求】学生能够描述数据与信息的基本特征。
二、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信号可以按取值特征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用传感器直接获得的信号一般为模拟信号,其值称为模拟数据。
模拟信号的值随时间连续变化,波形光滑。
数字信号随时间的变化是非连续的。
数字信号可以由模拟信号转换得来,直接用计算机所能理解的二进制表示,以方便计算机进行处理。
模拟信号通过采样、量化和编码等步骤可以转换成数字信号。
二进制与数字的转换采用除2取余法。
按r进制非负整数转换成10进制,采用的是按权展开求和法。
文本数据的编码,也称字符编码,其中ASCII和Unicode是最典型的两种编码。
学业要求】学生了解数据编码的基本方式。
三、数据处理的过程分为数据采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和数据呈现。
数据收集的方法有直接数据和间接数据。
直接数据的收集方法包括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等。
间接数据一般都已经加工处理,使用起来更加方便,可以查阅文献资料、浏览权威网站和利用搜索引擎进行检索。
地图版数据收集有传感器收集和网络获取数据两种。
地图版的数据整理目的是对数据进行校验和标准化。
数据整理通过去重、补漏、删除重复的数据、补全缺失数据和校正错误的数据。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数据、信息和知识的概念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数据、信息和知识是信息科学领域中的核心概念,这三者的区别和相互关系对于理解信息化时代的大数据处理、知识管理和智能化决策等重要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数据是指描述客观事物的离散、无序的符号化表达,具有事实性、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等特点。
例如,在一家超市中,每一笔交易的商品名称、数量、价格、时间等信息都是数据的一部分。
数据虽然不包含主观评价或解释,但是对于进行分析和决策十分重要。
信息是指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组织和解释后,赋予数据意义和价值。
它是通过数据之间的联系和分析,产生的对客观现象的理解或认知。
例如,在上述超市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每一位顾客的购物记录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可以得出哪些商品是最受欢迎,哪些商品销售不佳等信息。
信息的特点是包含主观判断和归纳、分析的结果,具有完整性、可靠性、精确性等特点。
知识是指人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实践活动中,通过认知、思考、总结和归纳形成的,对一定领域的事物及其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应用能力。
它是对于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处理,对于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进一步的理解和应用。
例如,在上述超市数据和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顾客群体和商品特性的深入分析,得出的有关优惠活动的设计和商品推广策略就属于知识的范畴。
数据、信息和知识呈层次性的关系,即数据是信息的基础,而信息是知识的前提。
信息不仅是数据的衍生物,它通过加工处理,使数据具有了意义和价值,同时也是知识的基石。
知识不仅是信息的高级形态,它是人们在认知实践中所积累的一种能力和技能,使人们能够有目的、有方向地行动,这也是信息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数据、信息和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很好地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数据到信息的转化是通过对数据进行提取、分析和加工,赋予其意义和价值,进而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信息到知识的转化是通过对信息的系统整理、归纳和理解,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和体验的过程。
知识到信息的转化是通过对知识的总结、抽象和概括,将其转化为更易于传播和共享的信息的过程。
简述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简述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数据与信息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数据是客观对象地表示形式,信息是数据内涵的意义。
换句话说,信息是由数据表达的,数据是信息的载体,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或内容就是信息、二者是形与质的关系。
数据和信息的概念:
数据是客观对象地表示形式,如数字、文字、符号、图形、图像等,它可以由一种形式转换为其他形式)。
信息是数据内涵的意义。
二者的关系:
数据是信息的表达、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是形与质的关系。
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只有数据对实体行为产生影响才成为信息,数据只有经过解释才有意义,成为信息。
拓展资料
数据(data)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是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经加工的原始素材。
数据可以是连续的值,比如声音、图像,称为模拟数据;也可以是离散的,如符号、文字,称为数字数据。
在计算机系统中,数据以二进制信息单元0、1的形式表示。
数据的语义
数据的表现形式还不能完全表达其内容,需要经过解释,数据和
关于数据的解释是不可分的。
例如,93是一个数据,可以是一个同学某门课的成绩,也可以是某个人的体重,还可以是计算机系XX级的学生人数。
数据的解释是指对数据含义的说明,数据的含义称为数据的语义,数据与其语义是不可分的。
举例说明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1.举例说明数据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内涵。
例如我有⼀条数据表明⼀位同学的姓名⾝⾼等,⽽这之间,这个学⽣的姓名可称为⼀条信息,这些信息组成起来就是⼀定数据。
区别:数据可表⽰信息,但不是任何数据都表⽰信息,同以数据可以有不同的解释。
信息是抽象的,同⼀信息可以有不同的数据表⽰⽅式。
2.试述MRP,闭环MRP,MRPII,ERP的原理MRP:编制零件的⽣产计划,采购计划。
闭环MRP:根据长期⽣产计划制定短期主⽣产计划MRPII:根据经营⽬标制定⽣产计划,实现按需按时进⾏⽣产ERP:供应链管理3.常见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结构化⽣命周期法,典型的瀑布模型,具有顺序性和依赖性;运⽤系统的思想和⽅法;信息系统有其⽣命周期及其严格的阶段性;要求预先严格定义系统的需求;抽象⽅法;⾃顶向下,逐步求精;模块化⽅法原型法,引⼊迭代的概念,⾃始⾄终强调⽤户的参与,在⽤户需求分析,系统功能描述及系统实现等⽅⾯具有较⼤的灵活性;可以⽤来评价⼏种不同的设计⽅案;⽤来建⽴系统的某个部分;不排斥传统⽣命周期法中采⽤的⼤量⾏之有效的⽅法和⼯具⾯向对象的开发⽅法,更符合⼈们认识事物的思维⽅式;实现软件可重⽤;实现了数据和过程,数据与算法的融合;容易的⽤户沟通,从⽽确定系统需求4.什么是结构化⽣命周期法?它对系统开发阶段所划分的每个阶段的任务是什么?⼜称结构化系统开发⽅法或瀑布模型B将系统⽣命周期分解为⼏个阶段,每个阶段⽬标明确,任务相对独⽴,简单,便于不同专业⼈员分⼯协作,从⽽减低软件开发难度C每个阶段有明确的要求,严格的标准和规范,及与开发的软件系统完全⼀的⾼质量致的⽂档资料D⾯向功能和流程,能够进⾏流程的优化和流程再造缺点:A 难以确保系统真正符合⽤户需求B不能反应认识过程的较⾼反复性C系统开发周期较长D系统的开发成本5.什么是软件⼯程?其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是什么?软件⼯程作为⼀个新兴的⼯程学科,主要研究软件⽣产的客观规律,建⽴与系统化软件⽣产有关的概念、原则、⽅法、技术和⼯具,指导和⽀持软件系统的⽣产活动,以期达到降低软件⽣产成本、改进软件产品质量、提⾼软件⽣产率⽔平的⽬标。
数据信息知识的概念

数据信息知识的概念
(1)数据是对客观事物记录下来的、可以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指数字,而且包括字符、文字、图形等等;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
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才成为信息;可以说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
(2)信息是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特征的反映,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3)所谓知识,就是反映各种事物的信息进入人们大脑,对神经细胞产生作用后留下的痕迹。
知识是由信息形成的。
(4)在管理过程中,同一数据,每个人的解释可能不同,其对决策的影响可能不同。
结果,决策者利用经过处理的数据做出决策,可能取得成功,也可能失败,这里的关键在于对数据的解释是否正确,即:是否正确地运用知识对数据做出解释,以得到准确的信息。
知识、信息、数据三者的演进关系是

知识、信息、数据三者的演进关系是
数据、信息和知识这三者都是社会生产活动中的一种基础性资源,都可以采用数宇、文宇、符号、图形、声音、影视等多媒体来表示。
而且,它们都同时具有客观性、真实性、正确性、价值性、共享性,结构性等特点。
数据、信息和知识是知识工作者对客观事物感知和认识的3个连贯的阶段。
(1)数据的组织阶段。
数据是一种将客观事物按照某种测度感知而获取的原始记录,它可以直接来自测量仪器的实时记录,也可以来自人的认识,但是大量的数据多是借助于数据处理系统自动地从数据源进行采集和组织的。
数据源是指客观事物发生变化的实时数据。
(2)信息的创造阶段。
信息是根据一定的发展阶段及其目的进行定制加工而生产出来的。
信息系统就是用于加工、创造信息产品的人机系统。
根据对象、目的和加工深度的不同,可以将信息产品分为一次信息、二次信息直至高次信息。
(3)知识的发现阶段。
知识是知识工作者运用大脑对获取或积累的信息进行系统化的提炼、研究和分析的结果,知识能够精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
数据、信息、知识3个阶段是螺旋上升的循环周期。
人们运用信息系统,对信息和相关的知识进行规律性、本质性和系统性的思维活动,创造新
的知识。
之后,新的知识又开辟了需要进一步认识的对象领域,然后使人们补充获取新的数据和信息,进人新一轮的上升式循环周期。
计算机信息表示和存储

C.1024×1024B
220Byte B.
D.1024KB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A)ASCII码字符 B)byte C)word
D)bit
1MB=1024KB =1024×1024B =B 1 Byte= 8 bit 或1B=8b
计算机字长是______。 ③字(Word):计算机的CPU一次能并行处理的
• 1KB的准确数值是__A__。 1MB不等于 。
非数值数据 非数值数据没有确定的值,如字符、文字、 二、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单位
A.1024Bytes 许多场合信息和数据不加区分
许多场合信息和数据不加区分
B.1000Bytes
THE END
C.1024bits D.1000bits
1024Bytes B.
b7 b6 b5 b4 b3 b2 b1 b0
二G(进吉制)位。字节1KB=110GB2=410B24 M=B1024×8b
说明: K(Kilo,千)
M(Mega,百万,兆)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
说明: K(Kilo,千)
M(Mega,百万,兆)
计算机字长是______。
许多场合信息和数据不加区分
字长越长,计算机的性能越强。
数据与信息的区别
③字(Word):计算机的CPU一次能并行处理的
二进制位。
字长决定了计算机数据处理的宽度,因而是衡量计算 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字长越长,计算机的性能越强。
如:字长为8位、16位、32位、64位
字长是CPU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之一,它表示的是_C___。
一、信息与数据
1.信息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与信 息
什么是信息?
某海军陆战队在原始森林进行为时一个月左右的生存实验, 具体要求如下: 第一,每个队员除了身上穿的衣服外,随身只能带三件物 品,每件物品不能超过二公斤; 第二,队员都是由飞机空降到半径为1000公里原始森林 的中心地带,要求在一个月时间内从森林里走出来。问题: 队员带哪三件物品合适?可选择的物品为笔记本电脑、钢刀、 水、饼干、指南针、打火机、火石. 请同学们以左右座位组合成探究小组(2人一组),在1分半 钟内给出一个可能的答案。 解决方案:钢刀、火石、指南针
数据和信息
数据与信 息
思考
什么是数据?(检索)
数据就是数值,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实验或计算得出的结果。 数据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数字。数据也可以是文字、图像、声 音等。
什么是信息?
思考
数据
信息
思考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数据是爆炸了,信息却很贫乏
数 据
信 息
数据像、图形、声音、符号、动画、 视频等。 数据:有很多种,最简单的就是数字。数据 也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
数据和信息
冰河解冻,百花开放;小孩换牙;精神 抖擞,神采飞扬;火车提速。
根据出示的文字,说出其中包含的信息 内容。
数据和信息
数据是采集来的,信息是从采集的数据 中获取的有用内容。
物质 能量 信息
这说明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 界的三大要素。
人类没有信息行吗?(感觉剥夺实验)
1954年,美国做了一项有关感觉剥夺的实验。该实验以每天 20美元的报酬雇用了一批学生作为被试者。实验的内容是这样的: 实验者将被关在有隔音装置的小房间里,带上半透明的保护镜以尽量 减少视觉刺激。接着,又戴上木棉手套,并在其袖口处套了一个长长 的圆筒。为了限制各种触觉刺激,又在其头部垫了一个气泡胶枕。吃 的喝的都准备好了,用不着被试者移动手脚。总之,尽量剥夺被试的 所有感觉信息。 请你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能忍受多久?
人类没有信息行吗?(感觉剥夺实验)
尽管报酬很高,却几乎没有人能在这项实验中忍耐三天以上。最初的 8个小时好歹还能撑住,之后,有的吹起了口哨,有的自言自语,显得有 点烦躁不安。那些8小时后结束实验的被测学生,即使实验结束后让他们 做一些简单的事情也会频频出错,精神也集中不起来了。 实验持续数日后,人会产生一些幻觉。当实验进行到第四天时,被测 学生出现了双手发抖、不能笔直走路、应答速度迟缓以及对疼痛敏感等症 状。 实验结束后,需要三天以上的时间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
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的保障,是人类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资源。
信息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的保障,是 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资源。
结论1:信息是区别与物质和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信息是什么
从网上来 从报纸、广播、电视中来……
信息从哪里来?
报纸、广播、电视里的信息又从哪里来? 记者采访的 记者从哪里采访的? 从生活中来,从人们身边来
信息从哪里来?
信息来自各种物体,任何物体都产生着信息。产 生的信息的事物既可以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也可以是 主观世界的事物,也可以是主观世界的精神现象,如 法律、理论、思想等。
结论2:信息源自任何事物,任何事物都产生着信息。
信息是什么?
信封 纸 碎纸屑
随着事物状态的变化,它所产生的信息也会随之改变,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 结论3 :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表征,它能够 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
信息的含义(P3)
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 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 ———信息学奠基人香农
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 ———控制论奠基人维纳
对信息的理解
• 信息是用语言、文字、数字、符号、图 像、声音、情景、表情、状态等方式传 递的内容。
思考:古代人们点燃的烽火是信息吗?
在古代,烽火的含义是为了报警有外敌入侵。 但是点燃的烽火本身只是信息的载体,它里面包 含的意义即有外敌入侵,这才是信息。 这说明了信息具有载体依附的特性。同时 大家要特别注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之间有一定 的关系,但信息和信息的载体不是同一个概念。
练 习
• 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 (A)2006世界杯现场直播的节目内容 (B)《06年春节联欢晚会》VCD光盘 (C)《电脑爱好者》杂志 (D)索尼数码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