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思想情感归纳

合集下载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曲主题与题材归纳主题归纳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曲主题与题材归纳主题归纳

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曲主题与题材归纳主题归纳七年级(上)1.《观沧海》:本诗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借大海的形象表现出诗人昂扬奋发的精神和渴望统一全国的雄心壮志。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本诗通过对暮春景物的描写,融情入境,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远行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关切。

3.《次北固山下》:诗人借景抒情,描绘了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的青山绿水,表达了其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思想感情。

4.《天净沙·秋思》:全曲抒发了漂泊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孤寂愁苦之情。

七年级(下)5.《木兰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辞官还家的故事。

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

不仅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的尚武风气,冲击了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偏见,更主要表现了北方人民憎恶长期割据战乱,渴望过和平、安定生活的意愿。

6.《登幽州台歌》:诗人登楼远眺,凭今吊古引起感慨无限,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7.《望岳》:全诗围绕“望”字展开,由远及近,把泰山的高大雄奇渲染的纤毫毕现,令人如临其境,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豪迈气概。

8.《登飞来峰》:这首诗通过描写登飞来峰时所见所感,将写景与抒情紧密结合,以理入诗,表达了诗人变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精神。

9. 《游山西村》:该诗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表现出诗人的悠闲惬意之情,以及古风犹存的吾土吾民的热爱。

10.《己亥杂诗》:这首诗寓理于景,借物抒情,抒写诗人辞官南归时的离愁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借“落红”自喻,表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八年级(上)11.《野望》:通过描写田园风光,抒发了诗人、彷徨之情。

12.《黄鹤楼》:本诗描写了诗人登临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诗人的吊古怀乡之情。

13.《使至塞上》:全诗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出朝廷而产生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的情怀。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主题概括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课内古诗词主题概括
人教版新课标初中语文 课内古诗词主题概括
一、课内诗歌统计:共29首,22首默写。 1、七上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天净沙 秋思》 2、七下 《木兰诗》 3、八上 《望岳》《春望》《石壕吏》 《归园田居》《使至塞上》 《渡荆门送别》 《登岳阳楼》 4、八下 《酬乐天扬州出逢席上见赠》《赤壁》 《过零丁洋》《水调歌头》 《山坡羊 潼关怀古》 《饮酒》 《行路难》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己亥杂诗》 5、九上 《望江南》 《渔家傲 秋思》《江城子 密州出猎》 《武陵春》 《破阵子》 6、九下 《关雎》《蒹葭》


【主题】表达了诗人感时伤别,忧国忧民,思 乡念亲的情感。 详细:前四句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 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对亲人的 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之外, 再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石壕吏》全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 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 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 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 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 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 翁别。
《木兰诗》 乐府

【主题】 诗歌描述了女英雄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赞颂了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同时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纯朴、乐 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 向往和不慕名利的优秀品质。
望岳 杜甫(八上)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杜甫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思想情感分类1】1、咏史怀古诗:(1)表达物是人非的惆怅,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感慨。

(2)借古人的遭遇来类比自己的遭遇,抒写年华消逝、怀才不遇之叹,表达壮志难酬、报国无门之悲。

(3)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表达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

(4)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5)借古讽今,劝谏或批评当今统治者。

2、边塞征战诗:(1)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或报效国家的激情,或保家卫国的决心。

(2)表达戍边将士的乡愁,或家中妻子的离恨。

(3)表现塞外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辛,或连年征战的残酷。

(4)表现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或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或对战争的厌恶。

(5)表现报国无门的怨愤,或归家无望的哀痛。

(6)表现塞外风光的奇丽壮阔。

3、山水田园诗:(1)表现静谧美丽的自然环境,表现对自然山水的喜爱。

(2)表现对官场仕途的厌恶,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闲适生活。

4、思乡怀远诗:(1)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2)表现游子异地生活的凄楚辛酸。

5、赠友送别诗:(1)抒写离愁别恨或别后的孤独寂寞。

(2)借以一吐胸中块垒或表明心志。

(3)表达劝勉、鼓励、安慰之意。

6、思妇闺情诗:(1)表达对丈夫的思念。

(2)表达对兵役和战争残酷的怨恨。

(3)表达对青春易逝的哀怨。

(4)表达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7、托物言志诗:(1)感慨兴衰。

(2)寄托哀思。

(3)托古讽今。

8、谈禅说理诗:表达某种禅趣或哲理。

9、羁旅行役诗:(1)表达漂泊在外的孤独、寂寞。

(2)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3)表达对安定幸福生活的期盼向往。

10、伤春惜别诗:(1)抒发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

(2)表达对某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11、游仙悼亡诗:(1)表达对亲人离去的哀怨和思念。

(2)借助仙境表达自己的远大抱负或在现实生活中的苦闷。

12、即事感怀诗:就某件事发表议论,抒发感慨。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9种情感及分析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9种情感及分析

古诗词鉴赏常见的9种情感及分析人教版初中语文送别抒怀诗鉴赏要点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

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

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常见情感A.依依不舍的留念。

B.情深意长的勉励。

C.坦陈心志的告白。

常见特征古人送别的习俗:①折柳送别②饮酒饯别③唱歌送别羁旅思乡诗鉴赏要点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A.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B.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C.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王禹偁《村行》)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唐方干《思江南》)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常见特征常见场景秋季或春季,清晨或傍晚路口、长亭驿站、渡口码头等杨柳、酒等。

思妇闺情诗鉴赏要点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常见情感A.妇女对丈夫的思念B.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颂真挚爱情。

C.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D.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

主要通过男女的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山水田园诗鉴赏要点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诗词表达情感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诗词表达情感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诗词表达情感初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既是一种文学形式,也是一种情感表达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通过学习诗词,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理解和体验情感的丰富性。

下面是对初中语文中与诗词表达情感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一、诗的表达方式1. 对景抒怀:描述自然景色,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范例: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2. 抒情咏怀:表达对人生、爱情、友情等情感的思考和感悟。

范例: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江有波兮木有叶,心悦君兮君不发。

3. 描写人物:通过描写人物的形象和情感,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范例: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4. 叙事写景:通过故事情节和细腻描写来展现情感和思想。

范例:悲壮西风图画长,波声咽咽送红妆。

怅望千年,处处埋忠骨。

二、诗词的表达情感的方式1. 借景抒怀:借助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范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2. 对比表达:使用对比手法来强调情感的鲜明。

范例: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如今自是良宵好,自有明朝叫损杨。

3. 比喻象征:采用比喻和隐喻的手法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范例: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中有青山,不知有九山。

4. 反衬烘托:通过衬托手法,突出情感的强烈和对比。

范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常见的诗词鉴赏技巧1. 理解意境:通过仔细品味和感受诗词所营造的意境,领悟诗词表达的情感。

2. 注意字词的含义:分析和解读诗词中每个字词的含义和修辞手法,推断情感的表达。

3. 理解文化背景:了解古代文化、历史和传统,帮助理解和欣赏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4. 品味诗词的音韵美:欣赏诗词的音韵之美,通过内心的共鸣感受诗词的情感力量。

通过学习和欣赏诗词,我们能够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感受情感的魅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思想情感归纳

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思想情感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内外古诗词思想情感归纳课内:(1)梦江南温庭筠【主题】表现了词人盼夫不归的失望和怅惘之情。

(2)渔家傲范仲淹【主题】描绘了边地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其意悲壮苍凉。

(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主题】通过对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渴望身临战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武陵春李清照【主题】本词通过描绘暮春时节景物的变化,表现了词人内心愁苦的深重。

(5)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之辛弃疾【主题】抒发了词人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课外:(1)观刈麦—白居易—【主题】本诗通过写作者的所见所感,反映了沉重的赋税给劳动人民造成的极大痛苦,寄托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月夜刘方平【主题】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

(3)商山早行温庭筠【主题】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辛苦孤独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4)山坡羊•骊山怀古【主题】本曲从叙述阿房宫的焚毁入笔,对历代王朝无休止的攻伐征战予以谴责,表达了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的批判。

(5)卜算子•咏梅陆游【主题】词人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

(6)破阵子晏殊【主题】这首诗描绘了在明媚的春光里,采桑美女笑语相迎、踏青斗草的意趣横生的画面,使人感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青春年华的无限美好。

(7)浣溪沙•苏轼【主题】这首词通过对谢雨途中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宁静祥和的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作者作为关心人们生活的太守看到雨后农村清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8)醉花阴•李清照【主题】这首词写佳节怀人之思,抒写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之情和浓浓的离愁别绪。

(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主题】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中赞扬了孙权的年少有为,表达了作者的爱国豪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也借古讽今批判了南宋王朝的懦弱无能,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初中语文诗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语文诗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初中语文诗歌知识点总结人教版古诗歌的学习重要的是理解诗歌基本知识点,下面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诗歌知识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初中语文诗歌知识点(一)初中语文古诗词典故归纳(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典故:闻笛赋——指西晋向秀所作的《思旧赋》。

向秀跟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司马氏集团而被杀,向秀经过嵇康故居时,听见有人吹笛,不禁悲从中来,于是作《思旧赋》。

烂柯人——指晋人王质。

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

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把已经朽烂。

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了。

在诗中的意思和作用:诗人是借这两个典故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涵义十分丰富。

(2)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典故: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纪功而还。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词人借用典故把自己的思乡与忧国、报国之情交织在一起。

(3)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亲射虎,看孙郎——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

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典故:遣冯唐——据《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诗词三首》——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解析版)

14、诗词三首——群文阅读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诗缘情”,诗歌与人的感情密不可分。

思想感情,指诗人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爱恨等各种情感。

把握古诗词的思想感情,即要求根据诗词所描写的景物及作者的心理变化分析思想感情。

【考点解读】这是古诗词鉴赏的重要考点,主要考查对诗歌主旨以及作者情感态度的领悟能力。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我们可以通过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体会到诗人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慷慨激昂的气概。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01.这首诗(词)表现了诗(词)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02.结合全诗(词) ,简要分析诗(词)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03.某联(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技法点拨】1.依据题材,理解情感。

常见诗歌题材有山水田园、边塞军旅、咏物言志,怀古咏史、羁旅思乡,赠友送别等。

同题材的诗歌,大致有相同的思想感情。

分清类别,有助于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而把握情感。

2.关注题目、注释,理解情感。

如王维《田园乐》一诗,抓住“乐”字,便能理解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3.抓住意象,理解情感。

意象往往是诗词中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景物,有些意象意义基本固定,如“柳”寓意惜别,“长亭"寓意送别,“梧桐”“芭蕉”寓意孤独、寂寞,“月亮”寓意乡思等。

4.分析手法,理解情感。

分析借物抒情、运用典故、象征、烘托等写作手法,也能分析出作者的情感寄托。

5.扣住诗眼,理解情感。

古代诗词中的“诗眼”“词眼”往往是解读诗词主旨的钥匙,它直接抒发或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所以要善于抓住这些关键词语进行分析。

如“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抓住“爱”字,不难理解诗人对西湖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6.理解作者,把握情感。

诗歌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总会融聚时代特色和作者个人经历、思想发展、个性气质等情况,了解这些,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思想情感归纳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思想情感归纳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思想情感归纳七年级(上册)课内:(1)观沧海曹操【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全国,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次北固山下王湾【主题】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主题】全诗以“行”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通过描绘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4)西江月•辛弃疾【主题】通写江南农村夏夜山村的清新景色,抒发了丰收在望的闲适喜悦心情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主题】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游子思念故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课外:(1)龟虽寿曹操【主题】这是一首咏志诗,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的英雄胸怀以及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2)过故人庄孟浩然【主题】描绘了恬淡、闲适的农家生活,抒发了诗人对故人和田园风光的留恋之情。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主题】该诗描写了清晨破山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幽深寂静的景致,流露出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月抒怀,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友人的牵挂、思念、关怀之情。

(5)夜雨寄北李商隐【主题】用诗写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讯和回答,抒发了诗人诗人羁旅他乡,对朋友的思念,对团聚的期盼之情。

(6)泊秦淮杜牧【主题】本诗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那些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的封建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愤,对社会风气日趋衰败的感慨。

/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浣溪沙晏殊【主题】这首词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的描述,抒发了词人对光阴流逝,好景不常,人生短暂的感伤之情。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主题】这是一首哲理诗,含蓄地说明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

(9)如梦令李清照【主题】通过自己早年的一次欢乐郊游,抒发了片刻之间的美感,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怀。

2018人教版语文古诗文思想情感归纳

2018人教版语文古诗文思想情感归纳

一、思想情感归纳思想内容示例忧国伤时(忧国诗)1.反映社会的黑暗、离乱的痛苦杜甫《石壕吏》、白居易《望月有感》2.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杜牧《泊秦淮》、王磐《朝天子·咏喇叭》3.同情人民的疾苦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观刈麦》4.山河沦丧的痛苦,对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担忧文天祥《过零丁洋》、杜甫《登楼》《春望》、夏完淳《别云间》、李煜《相见欢》、陈与义《登岳阳楼》建功报国(边塞诗)1.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曹操《龟虽寿》《观沧海》、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李贺《雁门太守行》、王昌龄《从军行》、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龚自珍《己亥杂诗》2.报国无门的悲伤,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陆游《卜算子·咏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杜甫《登楼》3.年华消逝、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叹及被贬的愤懑范仲淹《渔家傲·秋思》、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杜牧《赤壁》、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思乡怀人(思乡诗)1.羁旅愁思,边关思乡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王湾《次北固山下》、温庭筠《商山早行》、李白《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送友人》、崔颢《黄鹤楼》、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王维《使至塞上》2.思亲念友苏轼《水调歌头》、李商隐《夜雨寄北》3.闺中怀人李清照《武陵春》生活杂感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对春陆游《游山西村》、陶渊明《饮酒(其五)》、。

初三语文复习理解古代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初三语文复习理解古代诗词中的情感表达

初三语文复习理解古代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复题:初三语文复习理解古代诗词中的情感表达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文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通过理解古代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我们可以更好地领悟作者的内心感受,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和情感认知。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一、唐诗宋词中的情感表达古代的唐诗宋词反映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体验,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真挚的情感。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写道:“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通过描绘战乱中的寂寞和思乡之情,体现出作者的忧愁和无奈之感。

二、诗词中的意象与情感古代诗词中的意象是作者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法之一。

通过生动的描写,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词中所包含的情感。

例如,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写到:“卧后清宵绮被纤,冲寒毯薄似相亲。

幽怨应如有断续,孤灯不明早梦深。

”通过描写梦境中的幽怨和孤寂感,让读者深入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忧伤与迷茫。

三、情感表达的隐喻与借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古代诗词中常常使用隐喻和借景的手法。

通过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使诗词更具艺术感和表现力。

如李白的《静夜思》中写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明月和故乡的对比,突出了思乡之情的深切和悲凉。

四、平仄对比的情感表达古代诗词中的平仄对比是情感表达的重要技巧之一。

通过对句子的平仄处理,使诗词的音韵更加优美流畅,同时也能够表现出作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写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通过平仄的对比,使诗句更富有感染力,使读者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作者的解脱和欢愉之情。

五、古诗词对现实情感的启示虽然古代诗词中的情感表达与现代社会有所不同,但其中蕴含的人性和情感却是永恒的。

通过理解古诗词中的情感表达,我们可以获得对现实生活中情感的新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写到:“估客踟蹰,傀儡倦游;想象北方嶙峋,指点南云愁。

[精]人教初中语文全部课内古诗词知识点归纳

[精]人教初中语文全部课内古诗词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全部课内古诗词知识点归纳古诗词的典故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次北固山下》·雁足传书:出自《汉书·苏武传》。

苏武被困匈奴多年,单于诡称苏武已死。

后来汉使探知实情,声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得大雁,雁足系有苏武所写帛书,云其在某泽中。

单于不得已,交还苏武等九人。

后遂以“雁足传书”指大雁能传递书信。

·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乡愁)。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其一)·垂钓碧溪:相传吕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

·乘舟梦日: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其一)·长风破浪: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

《宋书·宗悫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

·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

4.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雁门太守行》·黄金台: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天下贤士。

·玉龙:指宝剑。

传说晋代雷焕曾得玉匣,内藏二剑,后入水化为龙。

·表现了将士们誓死报国的决心,表达了诗人忠君报国的爱国主义情怀5.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赤壁》·东风:赤壁之战中周瑜利用东风之势火烧赤壁,大败曹军。

·铜雀:即铜雀台。

曹操建于邺城,因楼顶铸有大铜雀而得名。

曹植所作《铜雀台赋》中的“连二乔”,指的是铜雀台旁的两座桥。

诸葛亮游说东吴,为了说服东吴联蜀抗魏,就说《铜雀台赋》说的是“揽二乔”,曹操父子以此侮辱东吴无人,要攻下东吴,霸占东吴二乔(孙策之妻和周瑜之妻)。

所以诗里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是说如果不是有东风成全周瑜的火烧之计,曹操恐怕早就破了东吴,把二乔抢去锁在铜雀台了。

初中古诗思想感情总结怎么写

初中古诗思想感情总结怎么写

初中古诗思想感情总结怎么写初中古诗思想感情总结古诗是我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更是我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秀的古诗,这些诗歌具有丰富的思想和深深的情感。

下面我将对初中古诗的思想感情进行总结。

初中古诗的思想非常丰富,它们反映了古人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

《登鹳雀楼》这首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诗人王之涣描述了自己初次登上鹳雀楼的感受,通过雄伟壮观的景象,表达出对人生短暂而无常的深刻认识。

这首诗通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描绘出大自然的美丽与壮丽,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哲思和沉思。

此外,古人对社会的关注也贯穿于初中古诗中。

《望岳》这首诗是对岳阳楼的描写,但它同时也折射出了古代社会的动荡和变迁。

诗人杜甫以岳阳楼作为背景,通过“抚长剑,设丰碑”形容了壮丽的景象,但也透露出他内心对沉痛的社会现实的无奈和痛苦。

这首诗既是对岳阳楼的赞美,也是对时局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关爱。

初中古诗中的感情也是丰富多样的。

古人对亲情、友情、爱情等各种人际关系的描写深深触动着我们的心灵。

例如《游子吟》这首诗。

诗人孟郊通过描写离别之情,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的深情和真挚感动了无数读者,也引起了对离别之苦的共鸣和思考。

此外,初中古诗中的自然描写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美好向往。

《春晓》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细腻描摹,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诗人梅尧臣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描述了春天的宜人景象,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总的来说,初中古诗体现了丰富的思想和深深的情感。

这些诗歌通过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赋予我们以启迪和思考。

在学习和欣赏这些古诗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能够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因此,我们应该继续学习和传承古诗,让这些优秀的文化遗产继续发光发热。

语文古诗词常见思想情感总结与诗词鉴赏方法

语文古诗词常见思想情感总结与诗词鉴赏方法

语文古诗词常见思想情感总结与诗词鉴赏方法一、忧国伤时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例】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这首诗选取为贵妃飞骑送荔枝这一件事,形象地揭露了统治者为满足一己口腹之欲,竟不惜兴师动众,劳民伤财,有力地鞭挞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骄奢淫侈。

诗歌前两句为背景铺垫,后两句推出描写的主体,提示诗歌主旨。

“一骑红尘”和“妃子笑”两个具体形象的并列推出,启人思索,留有悬念。

“无人知”虽三字,却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2.反映离乱的痛苦【例】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史叛军攻陷长安,肃宗在灵武即位,改元至德。

杜甫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叛军俘至长安,次年(至德二年)写此诗。

诗人目睹沦陷后的长安之箫条零落,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不免感慨万端。

诗的一、二两联,写春城败象,饱含感叹;三、四两联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

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反映了诗人热爱祖国,眷怀家人的感情。

今人徐应佩、周溶泉等评此诗曰:“意脉贯通而平直,情景兼备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

”此论颇为妥帖。

“家书抵万金”亦为流传千古之名言。

3.同情人民的疾苦【例】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全诗略)这是杜甫自伤贫困的歌。

上元二年(761)秋八月,怒号的秋风卷走了杜甫浣花溪畔草堂上的茅草,晚上又下了一场大雨,搞得屋漏床湿。

面对这苦难的处境,杜甫不只是哀叹自己的遭遇,而是进一步联想到像自己一样的“天下寒士”们何时才能都解脱苦难。

这种忧国忧民、先人后己的高尚情怀历来为人们称道。

这是一首歌行体的古诗,句式长短不齐,韵脚多次转换,给人一种参差错落、曲折跌宕的感觉,有助于表现坎坷生活和悲凉郁塞的心情。

唐宋诗醇云:“极无聊事,以直写见笔力,入后大波轩然而起,叠笔作收,如龙掉尾,非仅见此老胸怀,若无此意,诗亦不可作。

语文版初中古诗主题思想

语文版初中古诗主题思想

语文版七至九年级古诗词主题思想七年级上《杂诗》王维:诗人以白描的手法写来,于平淡无奇中简洁而形象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乡之情。

《夜雨寄北》李商隐:这是一首感兴诗,像是用诗的形式写的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询和回答,抒发了诗人羁旅他乡时对亲友深挚的思念之情。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本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握别于淮上渡口情景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友人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这首诗写诗人送友人的情景,表现了诗人乐观豪放的性格。

诗中既充满了一种有所作为的进取精神,又表现了友人之间以事业为重的美好情意。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这首诗抒发了作者20多年转徙巴山楚水的悲愤心情。

诗人以“沉舟”“病树”自喻,但并不甘心沉寂,表现出旷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关切的思想感情。

《登飞来峰》王安石:这是一首借景说理的好诗,诗人登塔远望,踌躇满志,表现了他高瞻远瞩、不畏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胸怀。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这是一首题壁诗,通过写游破山寺后禅院的观感,再现了寺院的清幽与洁净,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心向佛门的隐逸情趣。

《望岳》杜甫:诗人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泰山的高大雄奇,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观沧海》曹操: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他统一中原、建功立业的思想和抱负。

七年级下《饮酒》陶渊明: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表现了作者厌倦官场喧嚣,决心归隐自洁、超脱世俗的人生追求。

《次北固山下》王湾:诗人通过对江南残冬早春景象新鲜而又精致的描绘,表达出诗人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本诗通过对早春景物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雁门太守行》李贺:这首诗描绘的是将士们在靠近北方边境地区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赞颂了将士们的战斗意志和誓死报国的决心。

初中古诗思想感情总结范文

初中古诗思想感情总结范文

初中古诗思想感情总结范文古诗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和感情。

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我们接触了许多古诗,每一首古诗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和感情表达。

在这里,我将对几首常读的古诗进行总结,以了解古诗的思想感情。

首先,我们来看看《登鹳雀楼》这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登上鹳雀楼之后的看法和感受。

诗中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欣赏。

诗人用诗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形容了自然景色的壮丽和壮观。

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积极向上的,呼吁人们要珍惜时间,欣赏美景,感受生活的美好。

接下来是《绝句》。

这首诗以简单的四行格形式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想和情感。

诗人通过诗句“黄昏独自愁,落叶不思归”表达了孤独和思乡的情感。

诗人的思想和感情都非常深沉和悲伤,给人一种忧郁的感觉。

这首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因为它真实地表达了人类共同的情感和情绪。

再来看看《静夜思》。

这首诗是李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有名的诗之一。

它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的思考和思念。

诗人使用了简单明了的描写,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形象地表达了思乡之情。

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是深情而又宁静的,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美好的感觉。

最后是《静夜思》的对偶体《月下独酌四绝句》。

这首诗以风景描写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自饮酒的思绪和感受。

诗人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形容出深秋的宁静和凉爽的感觉。

整首诗感觉轻松而愉悦,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诗人的思想感情是自由而豪放的,让人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轻松和自在。

通过对以上几首古诗的总结可以发现,古诗的思想感情丰富多样。

有的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有的诗表达了思乡之情和忧郁之感,还有一些诗表达了宁静和愉悦之情。

每一首古诗都有其独特的思想和感情,都能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通过阅读古诗,我们可以开拓眼界,感受诗人的情感,也可以启发我们的思维和情感表达能力。

中考语文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中考语文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

【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
月:思乡、怀人。

菊:隐逸、清高。

莲:超凡脱俗。

梅:高洁。

兰:高洁、隐士。

松:坚贞、不屈。

竹:正直、虚心。

梧桐:凄凉悲伤。

杜鹃:凄凉哀伤、乡思。

鹧鸪:离愁别绪。

寒蝉:思乡、离愁别绪。

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

柳:送别、思念。

雁:思乡。

夕阳:时光流逝,世事沧桑。

阑干:思念、寂寞、离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初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思想情感归纳七年级(上册)课内:(1)观沧海曹操【主题】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全国,渴望建功立业的伟大抱负。

(2)次北固山下王湾【主题】漂泊在外的游子对故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3)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主题】全诗以“行”字为行文线索,以“春”字为着眼点,通过描绘西湖早春的明媚春光,抒发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4)西江月•辛弃疾【主题】通写江南农村夏夜山村的清新景色,抒发了丰收在望的闲适喜悦心情和对农村生活的喜爱。

(5)天净沙•秋思马致远【主题】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了天涯游子思念故乡的孤寂愁苦之情。

课外:(1)龟虽寿曹操【主题】这是一首咏志诗,抒发了诗人老当益壮的英雄胸怀以及积极进取的豪壮之情。

(2)过故人庄孟浩然【主题】描绘了恬淡、闲适的农家生活,抒发了诗人对故人和田园风光的留恋之情。

(3)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主题】该诗描写了清晨破山寺后禅院的清幽脱俗/幽深寂静的景致,流露出了诗人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主题】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借月抒怀,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友人的牵挂、思念、关怀之情。

(5)夜雨寄北李商隐【主题】用诗写回信,通过归期的问讯和回答,抒发了诗人诗人羁旅他乡,对朋友的思念,对团聚的期盼之情。

(6)泊秦淮杜牧【主题】本诗触景生情,借古讽今,抨击那些沉湎于酒色不理朝政的封建统治者,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愤,对社会风气日趋衰败的感慨。

/或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7)浣溪沙晏殊【主题】这首词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的描述,抒发了词人对光阴流逝,好景不常,人生短暂的感伤之情。

(8)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主题】这是一首哲理诗,含蓄地说明了生活中许多看似容易的事,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的道理。

(9)如梦令李清照【主题】通过自己早年的一次欢乐郊游,抒发了片刻之间的美感,表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热爱美好事物的情怀。

(10)观书有感朱熹【主题】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的表达了诗人深切、独特的读书感受,揭示“方塘”是由于“源头”、“活水”的不断的输入,所以才永不枯竭,永远深而且清,说明了:人只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的哲理。

七年级(下册)课内:(1)木兰诗南北朝民歌【主题】诗歌描绘了木兰这一爱国和不慕功名利禄的巾帼英雄形象,同时也说明了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这一道理。

课外:(1)山中杂诗吴均【主题】写山居环境的幽静,表现了诗人恬静闲适的心情。

(2)竹里馆【主题】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表现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

(3)峨眉山月歌—李白【主题】强烈的思乡念亲(4)春夜洛城闻笛—李白【主题】强烈的思乡念亲(5)逢入京使—岑参【主题】强烈的思乡念亲(6)滁州西涧—韦应物【主题】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胸襟和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7)江南逢李龟年—杜甫【主题】通过回忆与故人过去的交往和今天的相遇,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怀念,对人事变迁的无限感慨、凄楚惆怅之情。

(8)送灵澈上人【主题】抒发了诗人对灵澈上人的深情厚谊。

(9)约客赵师秀【主题】全诗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而不露地表现了诗人失望、焦躁、寂寞的心情。

(10)论诗赵翼【主题】本诗表达了诗人“诗歌创作应具有时代特色,每个时代都有一个时代诗歌创作的高峰,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新的创造,后人尽可以超过古人”的文学见解。

八年级(上册)课内:(1)望岳•杜甫【主题】本诗描写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誓要攀登自己人生顶峰、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的雄心壮志。

(2)春望•杜甫【主题】感时伤别,忧国忧民,思乡念亲的情感(3)石壕吏•杜甫【主题】本诗描写了差吏到石壕村趁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去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级的含蓄批判和对百姓的深切同情。

(4)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主题】这首诗写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诗人宁静淡泊的心境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

(5)使至塞上•王维【主题】全诗叙述了,描绘了边塞的景象,表现了边塞将士的生活,歌颂了将士们的战斗精神和诗人幽微难言的抑郁之情。

答案:诗人出使塞上的经历;奇特、壮美、雄浑;艰苦持久的戍边;舍身报国(6)渡荆门送别•李白【主题】此诗写诗人出蜀至荆门市所见两岸如画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依依惜别之情。

(7)游山西村陆游【主题】本诗描绘了一幅和平、富饶的农村风俗画卷,表现了诗人热爱家乡、留恋农村生活的情趣。

课外:(1)长歌行《乐府诗集》【主题】本诗以恰当的比喻说明时间的珍贵,勉励青年人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2)野望•王绩【主题】本诗描绘了萧瑟恬静的秋天黄昏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孤独、抑郁的心情。

(3)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主题】强烈的思家念亲(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主题】本诗描写了洞庭湖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希望有人引荐、积极出仕的愿望。

(5)黄鹤楼•崔颢【主题】本诗借楼吊古,由景生情,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愁。

(6)送友人•李白【主题】诗通过写分手时的离情别绪,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7)秋词•刘禹锡【主题】表现了诗人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8)鲁山山行梅尧臣【主题】对大自然的迷恋和热爱之情。

(9)浣溪沙•苏轼【主题】这首词上片表现词人面对清新春景的愉快心情,下片进而由寺前西流溪水,联想到人生也可老当益壮。

全词充满积极乐观的情绪。

(10)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主题】强烈的爱国情怀。

八年级(下册)课内:(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主题】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积极乐观精神。

(2)赤壁杜牧【主题】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3)过零丁洋文天祥【主题】表现了诗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体现了他为祖国、为民族而视死如归的大义大勇的精神。

(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主题】上片写作者在“天上”与“人间”的徘徊矛盾,下片写对月怀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最终以积极乐观的旷达胸襟作结。

(5)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对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行径的愤慨。

(6)饮酒•陶渊明【主题】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抒发了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官场的鄙弃和厌恶。

(7)行路难—李白【主题】抒发了诗人理想得不到实现的抑郁苦闷心情和诗人对远大理想的执着追求,表现了诗人昂扬乐观,积极进取的精神。

(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主题】本诗通过描写诗人本身的凄惨景况,表现天下寒士的痛苦,借以暴露当时人民大众的苦难,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迫切要求变革黑暗现实的愿望。

(9)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主题】本诗以白雪为线索,描绘了一幅风雪送友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

(10)己亥杂诗龚自珍【主题】抒发了诗人离京时愁闷的心情,但也表达了诗人不畏惧挫折,不甘心沉沦,始终都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课外:(1)赠从弟刘桢【主题】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现了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追求和对从弟的劝勉之情。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主题】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怀。

(3)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主题】表现了诗人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不能实现远大政治理想的悲凉感,压抑感和孤独感。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主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和深厚情谊。

(5)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主题】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抑郁苦闷之情。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主题】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7)无题李商隐【主题】对心中恋人的相思别离之情(8)相见欢--李煜【主题】沉痛的亡国之思(9)登飞来峰王安石【主题】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10)清平乐•村居•辛弃疾【主题】词作描绘了生机勃勃,清新秀丽,和平宁静的农村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喜爱农村和平宁静的生活的情怀。

九(上)课内:(1)梦江南温庭筠【主题】表现了词人盼夫不归的失望和怅惘之情。

(2)渔家傲范仲淹【主题】描绘了边地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其意悲壮苍凉。

(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主题】通过对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词人渴望身临战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4)武陵春李清照【主题】本词通过描绘暮春时节景物的变化,表现了词人内心愁苦的深重。

(5)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之辛弃疾【主题】抒发了词人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课外:(1)观刈麦—白居易—【主题】本诗通过写作者的所见所感,反映了沉重的赋税给劳动人民造成的极大痛苦,寄托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2)月夜刘方平【主题】对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

(3)商山早行温庭筠【主题】抒发了诗人旅途中的辛苦孤独和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4)山坡羊•骊山怀古【主题】本曲从叙述阿房宫的焚毁入笔,对历代王朝无休止的攻伐征战予以谴责,表达了作者对苦难百姓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的批判。

(5)卜算子•咏梅陆游【主题】词人以梅花自喻,借梅花孤高正直,矢志不渝的高尚品质,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和炽热的爱国情感。

(6)破阵子晏殊【主题】这首诗描绘了在明媚的春光里,采桑美女笑语相迎、踏青斗草的意趣横生的画面,使人感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青春年华的无限美好。

(7)浣溪沙•苏轼【主题】这首词通过对谢雨途中细节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宁静祥和的农村生活的喜爱之情,也表达了作者作为关心人们生活的太守看到雨后农村清新景象的喜悦之情。

(8)醉花阴•李清照【主题】这首词写佳节怀人之思,抒写了女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之情和浓浓的离愁别绪。

(9)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主题】这是一首怀古诗,诗中赞扬了孙权的年少有为,表达了作者的爱国豪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也借古讽今批判了南宋王朝的懦弱无能,抒发了诗人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

(10)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主题】本曲描绘了一群当权宦官趾高气扬,专横跋扈的丑恶嘴脸,深刻揭露了他们骄奢专横,鱼肉百姓的罪行,抒发了作者对宦官当权,骚扰百姓的愤愤不平之情。

九年级(下)课内:(1)关雎【主题】爱情:写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思念,是对爱情的追求,是对实在的劳动人民追求爱情和自由的赞美(2)蒹葭【主题】爱情:这是一篇美丽的情歌,想望伊人,可望而不可即,饱合无限情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