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外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赏析

合集下载

十个戏剧代表人物

十个戏剧代表人物

戏剧代表人物宋钰涵(一,古希腊:)1埃斯库罗斯,代表作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A人物简介:埃斯库罗斯(公元前525年——公元前456年)诗人,出生于希腊阿提卡的埃琉西斯。

他是古希腊悲剧诗人,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一起被称为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悲剧作家,有“悲剧之父”、“有强烈倾向的诗人”的美誉。

代表作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善好者》(或称《复仇女神》) 等。

B评价影响:埃斯库罗斯开始创作时,希腊悲剧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

诗人对戏剧艺术有许多重要的贡献。

他的悲剧风格崇高,语言优美,富于抒情气氛,使悲剧具有完备的形式。

他首先注意形象的塑造,他笔下所创造的人物都有坚强的意志,他们的性格是刚毅的。

埃斯库罗斯赞扬雅典民主,反对暴政,在新旧思想斗争中略带保守。

他的悲剧大部分取材于神话,喜欢用三联剧形式创作,衔接严谨。

剧本情节不复杂,但矛盾冲突激烈,抒情色彩浓厚,风格庄严、崇高,人物形象雄伟、高大。

其次,剧中的抒情气氛十分浓厚。

他创作悲剧差不多都是三部曲。

三部曲采用神话中连续发展的三个故事为题材。

就《奥瑞斯忒亚》而言,总的结构是完整的,但多部的结构比较松散,剧情发展比较缓慢,明显地反映出古希腊早期悲剧的特点。

埃斯库罗斯的创作尚属希腊悲剧早期发展阶段,他使剧中演员由一个增加到两个,从而开始了真正的戏剧对话,因而被誉为希腊悲剧的创始人。

他的语言、风格和使用的希腊神话中的故事也深深地影响了后人。

他的人物都不是普通人,他们的感情、特性以及他们有力、简短、高雅和生动的语言都超于一般人之上。

据说演员穿高底靴和色彩艳丽的服装也是由他而始。

前406年阿里斯多芬在与欧里庇得斯比赛竞争时在他的喜剧《青蛙》中称埃斯库罗斯是高贵的时代的代表和悲剧诗人的榜样。

前4世纪中埃斯库罗斯的塑像与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的并列在狄俄尼索斯剧院前。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A剧情梗概天神普罗米修斯盗来火种送给人类,激怒了众神之主宙斯。

宙斯命令威力神和火神将普罗米修斯钉在高加索的悬崖上,暴露在雨雪风霜和烈日炙烤之中,以警告他以后不要再对人类滥施同情。

中外戏剧的鉴赏

中外戏剧的鉴赏

一、中外戏剧的异同戏剧是一种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它借助于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来塑造人物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

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

在西方,戏剧即指话剧。

戏剧多由古代的宗教礼仪、巫术扮演、歌舞、伎艺演变而来,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成分有机组成的综合艺术。

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悲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情节剧、哲理剧、寓言剧、童话剧等。

中国传统戏曲在理论上并没有悲剧与喜剧的分类,但为世人熟知的戏曲中仍不乏接近于西方悲剧与喜剧特性的优秀作品。

在西方戏剧史上,一般认为悲剧主要表现主人公所从事的事业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恶势力的迫害及本身的过错而致失败,甚至个人毁灭,但其精神却在失败和毁灭中获得了肯定。

古希腊悲剧发源于祭祀酒神仪式,大多取材于神话、传说和史诗;英国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以充分的激情表达了人文主义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愿望;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悲剧大多直接描写当时社会的现实生活,着重宣扬自由、平等、博爱思想,并打破悲剧、喜剧的严格界限;19世纪产生了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的社会悲剧。

悲喜剧兼有悲剧和喜剧成分,通常具有喜剧的圆满结局。

喜剧一般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引人发出不同含义的笑,来嘲笑丑恶、滑稽的现象,肯定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

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

由于描写的对象和手法的差别,一般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闹剧等样式。

欧洲最早的喜剧是古希腊喜剧;19世纪俄国的果戈理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等人的喜剧作品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现代西方有些作家在创作喜剧作品时则常把世界、人生、历史、自我作为嘲弄对象,刻意表现整体性的荒诞和滑稽。

正剧的特征是不受古典主义创作原则的束缚,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兼有悲、喜剧因素,能更真实、更直接地表现普通的社会生活形态。

外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

外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

古希腊旧喜剧的产生:来自于民间滑稽剧和祭祀酒神的狂欢歌;在希腊最流行的是春秋两季为祭祀丰收,而举行的酒神祭祀。

这时人们排成盛大的行列,组成合唱队,合唱酒神的赞美歌。

表演根据酒神的事迹所编演的故事;“戏剧起源于下等表演”;旧喜剧的内容:政治讽刺诗、社会讽刺诗;旧喜剧的主体: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雅典时期的喜剧被称为“旧喜剧”,题材去自现实生活;中期喜剧:以谈论文学、哲学及社会问题为主;新喜剧:公元前4世纪出现,以爱情和家庭生活为主:多采用虚构、夸张和怪诞的艺术主张,内容确实严肃的、现实的。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是新型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社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也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开始转向资本主义过度的历史转折时期。

逐渐兴起的资产阶级要自由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与阻碍他们发展的封建制度发生尖锐冲突。

文艺复兴的得名:资产阶级借古希腊的亡灵,目的不是要重建封建奴隶制,而是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心得意识形态。

人文主义室文艺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他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

教会以神为宇宙中心,人文主义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来和他对抗。

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

人文主义思想内容: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等级偏见;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悲剧全部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巧妙的多线索组织,悲剧冲突都是建立在性格冲突的基础上。

性格产生了行动,行动导致了冲突,冲突导致了流血,终至造成悲剧;悲剧冲突的两方,不管是善还是恶,害人者或是被害者,最后都是同归毁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四大悲剧 人物分析 鉴赏 集合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四大悲剧 人物分析 鉴赏 集合

一、哈姆莱特一.作家及创作背景莎士比亚:英国著名戏剧家和诗人。

出生于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富裕市民家庭,曾在当地文法学校学习。

13岁时家道中落辍学经商,约1586年前往伦敦。

先在剧院门前为贵族顾客看马,后逐渐成为剧院的杂役、演员、剧作家和股东。

1597年在家乡购置了房产,一生的最后几年在家乡度过。

莎士比亚是16世纪后半叶到17世纪初英国最著名的作家(本·琼斯称他为“时代的灵魂”),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

他共写有37部戏剧,154首14行诗,两首长诗和其他诗歌。

其主要成就是戏剧,按时代、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3个时期。

早期(1590~1600年)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

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

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

中期(1601~1607年)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

代表作《哈姆雷特》(16O1)展现了一场进步势力与专治黑暗势力寡不敌众的惊心动魄斗争。

晚期(1608~1612年)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的破灭,乃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

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

马克思称莎士比亚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

恩格斯盛赞其作品的现实主义精神与情节的生动性、丰富性。

莎氏的作品几乎被翻译成世界各种文字。

1919年后被介绍到中国,现已有中文的《莎士比亚全集》。

二.内容简介:《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一部悲剧,它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莎士比亚说过,他的作品就是“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哈姆雷特》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丹麦王宫里,四具王公贵族的尸体躺在血泊中,满面悲伤的霍拉旭向人们讲述了那惊心动魄的故事。

经典戏剧作品鉴赏

经典戏剧作品鉴赏

经典戏剧作品鉴赏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舞台表演和对话来讲述故事,并通过角色的情感和冲突来探索人类的生活和命运。

经典戏剧作品作为戏剧艺术的瑰宝,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厚重,也让人们深思人性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本文将鉴赏几部经典戏剧作品,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一、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戏剧作品之一。

该剧以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复仇心理为核心,通过角色的矛盾心理和与命运的斗争,揭示了人性与命运的复杂关系。

剧中的哈姆雷特,面对国家的衰败和个人的痛苦,被迫选择复仇。

他的内心纠结和挣扎,体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对正义的追求。

莎士比亚通过精彩的对白和形象化的角色塑造,深刻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阴暗面。

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待戈多》是20世纪戏剧大师贝克特的代表作之一。

该剧以两个主人公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贝为核心,通过他们在荒废的土地上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神秘人物的故事,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孤独的本质。

剧中的对白简洁而富有哲理,既充满幽默感,又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贝克特通过反复的等待和无尽的对话,揭示了人类在荒诞的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奈。

这种独特的剧作风格和主题处理方式,使《等待戈多》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是德国文学巨匠歌德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世界戏剧文学的瑰宝。

该剧通过对主人公浮士德的内心世界和对人处世的思考,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知识的追求。

浮士德的人物形象极具张力,他既是追求知识的狂热者,也是对生活无尽欲望的奴隶。

歌德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对话,刻画了一个复杂而饱满的人物形象,使得《浮士德》成为人性探索的经典之作。

四、契诃夫的《三姐妹》《三姐妹》是俄国戏剧大师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以三位姐妹的命运和对幸福的追求为线索,通过对家庭和社会的刻画,展现了人生的坎坷和对理想的追求。

契诃夫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困境和对未来的希望。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

他的作品涵盖
了各种题材,包括悲剧、喜剧和历史剧。

莎士比亚独特的剧作风格
和深刻的人物塑造使得他的戏剧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赞赏。

悲剧作品
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以《哈姆雷特》、《奥赛罗》和《李尔王》等为代表。

这些作品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道德的权衡以及命运的
残酷。

莎士比亚通过他的角色,如哈姆雷特和奥赛罗,揭示了人类
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

喜剧作品
莎士比亚的喜剧作品如《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
《第十二夜》充满了欢乐和幽默。

这些戏剧常常涉及爱情、误会和
诙谐的情节。

莎士比亚善于刻画不同人物的个性特点,通过他们之
间的互动揭示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

历史剧作品
莎士比亚的历史剧作品以《亨利四世》、《理查三世》和《麦克白》等为代表。

这些作品描绘了英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莎士比亚通过鲜活的对话和生动的场景再现了历史时期的社会和政治背景。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智慧。

他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和卓越的文学表达使他的作品经久不衰,并持续影响着世界戏剧的发展。

中外名剧欣赏

中外名剧欣赏

中外名剧欣赏-《吝啬鬼》在中外名剧欣赏的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解了许多流派的作家及代表剧目,并播放了一些名剧给我们观看,但其中最让我难忘是莫里哀的《吝啬鬼》。

由路易德菲耐斯主演的吝啬鬼,在忠于原剧的基础上,对一些细节的处理令人捧腹、忍俊不禁,比如剧中阿巴贡为了攒钱,省吃俭用,招待客人时往酒里掺水,自制日历,将吃斋的日子延长。

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到自己的马棚里去偷吃荞麦,挨了车夫的打。

阿巴贡首次见玛丽雅娜时,为了讨她欢心,身穿孔雀开屏装极度夸张。

以及戏剧最后,阿巴贡拖着自己的箱子,不断地逃走,走过绿地,走过沙漠,永远不停下自己的脚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路易德菲耐斯的表演无疑是令阿巴贡这个角色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他的表演夸张讽刺,非常出色,让人在捧腹大笑之余又令人深思。

戏剧通过描述阿巴贡的一系列夸张,荒谬的吝啬的行为,来表现阿巴贡的性格特征。

阿巴贡是个典型的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吝啬鬼。

他爱财如命,吝啬成癖。

把金钱当作人生追求的理想目标。

因此丢了钱,便要了他的命。

莫里哀把主人公这一心理状态,生动逼真地展示在读者面前。

为了充分展示阿巴贡悭吝的性格。

莫里哀通过大量的细节和夸张的描写来刻画他。

比如他不顾儿子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寡妇。

又如法赖尔与阿巴贡谈论艾丽丝的婚嫁问题时,他不顾女儿的未来坚持要将女儿嫁有钱而又不需要陪嫁的老爷。

在法赖尔劝说他为女儿的幸福着想时,阿巴贡却连续回答四次“不要任何陪嫁物”。

戏剧最后,昂赛末带领他的儿女去看他那多年失散的妻子了。

阿巴贡说:“那么,我也要去看看我的亲爱的箱子了。

强调了阿巴贡从钱孔里看世界的狭隘、冷漠、自私的心理。

还有影片阿巴贡出场时的那个修女与片尾结束时首尾呼应。

深刻的提现了阿巴贡将金钱视作远超过了亲情与爱情甚至高于一切的东西。

他的眼中没有亲情,爱情,友谊,甚至连自己都可以排在金钱后面。

莫里哀用了大量的夸张艺术手法和闹剧手法酣畅淋漓的刻画了阿巴贡种种变态心理,绝妙而逼真地勾画了他极端吝啬的性格特点。

季美萍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

季美萍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

季美萍莎士比亚戏剧赏析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剧作家之一,他的戏剧作品至今仍然被全世界范围内的观众和读者广泛赏析。

在他的戏剧中,最为著名的有《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

而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莎士比亚才情独特的写作技巧,深刻的人物描写和复杂的情节构成。

首先,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最吸引人的一点是他精湛的人物描写。

他在戏剧中塑造出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他们性格鲜明,行为丰富多样,深具个性。

例如,在《哈姆雷特》中,主角哈姆雷特是一个思想敏锐、忧郁的王子,他对世界的不信任和对人生的绝望是全剧的主题,他的内心独白展现了他复杂的思考,使人对他的心态与情感有了全新的理解。

另外,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和朱丽叶的爱情故事引人入胜,他们之间的心理变化和爱情的起伏脉动,使这个故事成为了莎士比亚的经典之作。

其次,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中,情节构成相当复杂巧妙。

他善于运用戏剧三大元素:对话、动作和舞台效果。

通过这些元素的巧妙组合,莎士比亚能够创造出紧张悬疑的情节,让观众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兴趣和紧张感。

例如,在《麦克白》中,主角麦克白为了达到自己的利益,不惜采取了种种手段谋害国王和夺取王位,而这一过程中充满了悬疑和紧张感。

此外,在《暴风雨》中,莎士比亚通过对话、动作和舞台效果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与人性的弱点之间的复杂关系。

最后,莎士比亚的作品在描写人性的善恶和道义问题上也有深入的探讨。

他将人物的行为与内心的矛盾交织在一起,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战胜欲望的困难。

例如,在《奥赛罗》中,主角奥赛罗的嫉妒和疑心使得他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他对妻子的误解和对自己的极端行为都揭示了人性的黑暗面。

而在《威尼斯商人》中,莎士比亚通过描述安东尼奥和夏洛克的友谊与商业利益之间的矛盾,揭示了善良与自私之间的纠结。

这些作品让人思考人性的复杂和善恶的边界。

总的来说,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之所以受到世界范围内观众的赏析,是因为他在人物描写、情节构成和道义探讨上展现出独特的才华。

中外戏剧名著鉴赏

中外戏剧名著鉴赏

我眼中的相声剧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电视上看了赖声川导演的相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该剧是由李立群和冯翊纲主演。

故事发生在一个歌舞厅内,两个主持人,介绍说有一位很久没上台的相声大师将重返舞台,但二人却找不到大师,结果只好自己冒充。

那是我第一次接触相声剧,该部剧笑点多,在带来娱乐的同时,又让人不得不深思其中蕴含的含义。

说起相声,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在中国,地不分东南西北,人无分男女老幼,没有不知道相声,不喜欢相声的。

然而说起相声剧,了解的人也许就不多了。

那么什么是相声剧呢?所谓的相声剧的普遍定义就是:一种新兴的艺术表演形式,它是在相声和戏剧的基础上产生的,打破了传统相声的表现方式和表演方法,以戏剧的形式把相声的精华展示出来。

相声剧是一种有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甚至舞台道具背景的相声表演。

我眼中的相声剧与中国传统的相声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平日都说去“听”相声,那么对于相声剧,我觉得更加侧重于“看”。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就以《东厂仅一位》为例来谈谈我对相声剧的认识。

在《中外戏剧名著鉴赏》课上我看了一部由冯翊纲、宋少卿、黄士伟演出的相声剧《东厂仅一位》。

冯翊纲声音浑厚,中气十足,宋少卿的妆化得像个老儒生,肢体语言却十分丰富,搞怪而又舒展自然。

黄士伟表演鲜活跳跃,收放自如,三人的语言功底和历史知识甚为了得,英文很棒,说学逗唱等传统相声技巧也不逊色。

《东厂仅一位》整部剧很耐人寻味,我觉得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传统相声,倒更像是一部舞台剧。

相声剧打破了传统相声的表演形式,除了说之外,更多的是表演。

这样的相声,我们更加乐意去看。

《东厂仅一位》整出剧目分为上下两场,以“反清复明”为引线,台词句句经典,内涵丰富。

由黄士伟扮演厂公,冯翊纲和宋少卿扮演厂公身旁的锦衣卫,上下两场紧密结合。

首先这部剧的舞台和服装与传统相声在某些地方存在着不同。

我们通常见的相声演出服多为大褂、中山装和唐装,现在也会看到西装。

在这部相声剧中演出者的服装是宽袍大袖的明清服装,舞台暗红色的基调悬挂着漂亮的书法大条幅,一切组合起来都是非常舒服,不会显得那么一板一眼。

中外戏剧作品分析

中外戏剧作品分析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人跟命运的冲突剧作家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逃脱不了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

但他对命运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认为俄狄浦斯并不是有意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英雄。

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

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

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

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剧作家深感愤慨,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

因此,尽管结局是悲惨的,但这种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也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先进思想意识的反应。

《老妇还乡》可以说是迪伦马特最有光彩的剧作之一。

创作于1956 年。

剧本揭露了金钱万能的现象,在艺术上采用了作者擅长的“悲喜剧”手法,戏剧效果强烈。

轰动了世界各国的剧坛,奠定了作者在当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克莱安在居伦城尚未准备好欢迎仪式时提前到达。

她已不再是伊尔心中那个红发飘拂、光着脚在树林里走路的苗条女郎了,如今她珠光宝气、带着新任丈夫和一群随从,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历尽沧桑、身上安着假肢的富有女人早已经心如槁木,她回来的唯一目的就是报复。

克莱安对全市的人说,她准备捐献给居伦城10个亿,条件是必须为自己买得公道。

45年前,克莱安与伊尔热恋并怀孕,但伊尔抛弃了她。

还制造伪证,克莱安被迫离开家乡,沦为娼妓。

后来她嫁给一个石油大王,现在如果谁杀死伊尔,居伦城就能得到这10亿巨款。

市长代表市民拒绝接受这祥的捐款,但随之而来,居伦城人们的生活大为改变,人们纷纷到伊尔的店里赊帐买最好最贵的东西,所有的人都用赊帐的办法来改善生活。

人教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契诃夫三姐妹赏析举隅

人教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契诃夫三姐妹赏析举隅

契诃夫《三姐妹》赏析举隅一、关于《三姐妹》的主题俄国著名戏剧家丹钦科1940年排演《三姐妹》时,曾作过一个关于《三姐妹》的主题的说明,他把此剧的“种子”(即主题)归结为:“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后来俄国的学术界普遍接受了丹钦科的这个观点。

1998年中国著名导演林兆华排演《三姐妹·等待戈多》,等于是对《三姐妹》的主题在表述上作了个微调:由“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改变为“对于美好明天的等待”,或简洁地说是“等待明天”。

这样的主题揭示是受启发于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两个流浪汉要等待的“明天会来”的戈多,其实也是三姐妹期盼的“明天要去”的莫斯科。

永恒明天决定了永恒等待。

《三姐妹》里有五个最重要的人物──三姐妹外还有名叫图森巴赫与维尔希宁的两个军官。

他们都是知识分子。

他们之所以是知识分子,不仅因为三姐妹懂得英、法、德三门外语(小妹伊林娜还懂意大利语),两位军官属于全城“最有教养的人”。

三个姐妹和两位军官的知识分子气息,弥漫在他们的对于现实的痛苦反应中。

痛苦来自更高的精神追求。

当下满足不了他们的精神追求,于是他们只好等待,等待美好的明天的到来。

知识分子不是无所不知的,但他们执著地企图探寻存在的意义与痛苦的根源。

契诃夫相信这种探寻是会有结果的。

他让大姐奥尔加在结束全剧的台词里说:“军乐奏得这么欢快,仿佛再过去一会儿我们就会知道我们为什么活着,为什么痛苦……”《三姐妹》写于1900年,写于新世纪已经来临之时,而此时契诃夫却已重病在身,自知不久于人世,因此,我们可以把《三姐妹》(还有写成于1904年的《樱桃园》)看作是契诃夫留给世人的艺术的遗嘱。

他的这份遗嘱归根结底一句话:做一个有精神追求的人。

而这恰恰是契诃夫戏剧的现代意义的所在。

随着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物质与精神的冲突具有了世界性的意义,因此,契诃夫的那些可爱的戏剧人物的精神痛苦与精神追求,也越来越被现代人所理解,这就是契诃夫的戏剧成了当今世界舞台上演得最多的经典戏剧之一的原因所在。

中外戏剧作品分析

中外戏剧作品分析

《俄狄浦斯王》取材于希腊神话传说,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人跟命运的冲突剧作家无法摆脱当时浓重的命运观念,使俄狄浦斯逃脱不了体现命运的太阳神“神示”的罗网。

但他对命运抱有强烈的不满情绪,认为俄狄浦斯并不是有意杀父娶母,本人非但没有罪,反而是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受人爱戴的英雄。

俄狄浦斯智慧超群,热爱邦国,大公无私。

在命运面前,他不是俯首帖耳或苦苦哀求,而是奋起抗争,设法逃离“神示”的预言。

最后,为了解救人民的瘟疫灾难,他不顾一切地追查杀害前王的凶手,一旦真相大白,又勇于承担责任,主动请求将他放逐。

对于这样一个为人民、为国家做了无数好事的英雄所遭受的厄运,剧作家深感愤慨,发出了对神的正义性的怀疑,控诉命运的不公和残酷,赞扬主人公在跟命运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意志和英雄行为。

因此,尽管结局是悲惨的,但这种明知“神示”不可违而违之的精神,正是对个人自主精神的肯定,也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先进思想意识的反应。

《老妇还乡》可以说是迪伦马特最有光彩的剧作之一。

创作于1956 年。

剧本揭露了金钱万能的现象,在艺术上采用了作者擅长的“悲喜剧”手法,戏剧效果强烈。

轰动了世界各国的剧坛,奠定了作者在当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克莱安在居伦城尚未准备好欢迎仪式时提前到达。

她已不再是伊尔心中那个红发飘拂、光着脚在树林里走路的苗条女郎了,如今她珠光宝气、带着新任丈夫和一群随从,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历尽沧桑、身上安着假肢的富有女人早已经心如槁木,她回来的唯一目的就是报复。

克莱安对全市的人说,她准备捐献给居伦城10个亿,条件是必须为自己买得公道。

45年前,克莱安与伊尔热恋并怀孕,但伊尔抛弃了她。

还制造伪证,克莱安被迫离开家乡,沦为娼妓。

后来她嫁给一个石油大王,现在如果谁杀死伊尔,居伦城就能得到这10亿巨款。

市长代表市民拒绝接受这祥的捐款,但随之而来,居伦城人们的生活大为改变,人们纷纷到伊尔的店里赊帐买最好最贵的东西,所有的人都用赊帐的办法来改善生活。

戏剧的主要流派及作品分析

戏剧的主要流派及作品分析

《戏剧的主要流派及作品分析》戏剧作为一种古老而富有魅力的艺术形式,历经数千年的发展,形成了众多各具特色的流派。

这些流派不仅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点,也展现了戏剧艺术家们的创新精神和艺术追求。

本文将对戏剧的主要流派进行介绍,并对其代表作品进行分析。

一、现实主义戏剧流派现实主义戏剧是 19 世纪下半叶在欧洲兴起的一种戏剧流派。

它强调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和社会问题的揭示。

现实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有易卜生、萧伯纳、契诃夫等。

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是现实主义戏剧的经典之作。

该剧通过女主人公娜拉在家庭中的遭遇,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和命运。

娜拉在觉醒后毅然离家出走,表达了对传统婚姻制度和男权社会的反抗。

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细腻的人物描写,展现了现实主义戏剧的魅力。

萧伯纳的作品以幽默讽刺的风格著称。

他的《华伦夫人的职业》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富不均和道德沦丧。

剧中通过华伦夫人的职业选择,揭示了社会底层人民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的无奈选择。

契诃夫的戏剧作品则以平淡的生活场景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见长。

他的《樱桃园》通过一个贵族家庭的衰落,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

作品中的人物形象鲜明,语言简洁而富有诗意。

二、浪漫主义戏剧流派浪漫主义戏剧产生于 18 世纪末至 19 世纪初的欧洲。

它强调情感的表达和个人的自由,追求理想主义和奇幻的情节。

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有雨果、席勒等。

雨果的《欧那尼》是浪漫主义戏剧的代表作之一。

该剧以 16世纪西班牙为背景,讲述了一个贵族青年欧那尼与国王之间的斗争。

作品充满了激情和浪漫主义色彩,剧中的人物形象高大而富有英雄气概。

席勒的《阴谋与爱情》以爱情为主题,反映了当时德国社会的政治腐败和阶级矛盾。

作品中的人物情感真挚,情节跌宕起伏,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激情。

三、象征主义戏剧流派象征主义戏剧兴起于 19 世纪末的法国。

它强调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思想和情感,追求神秘和超现实的效果。

中外文学鉴赏——中外戏剧

中外文学鉴赏——中外戏剧

作品成就
•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 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 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 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美满结 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 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主 题思想。 • 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 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 的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 《西厢记》被喻为我国古典戏曲中的“花间美 人”,是高度融合了诗词意境美、语言美的“诗 式戏曲” 。 • 短短19曲运用了很多古典诗词惯用的方法来抒写 人物性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张生的钟情,莺莺的 深情,达到了让人沉醉的充满诗情画意的境界。 • “长亭送别”是全剧诗意最浓的部分,它在情节 上没有多少进展,也没有戏剧矛盾的激烈转化, 只是以抒情诗的语言,叙写女主人公的离愁别恨, 使全折弥漫着一种淡淡的而又是悠长的衷愁。
• 第三时期(1608~1613) • 倾向于妥协和幻想的悲喜剧或传奇剧。 • 主要作品是4部悲喜剧或传奇剧《泰尔亲王里克里 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 》、《暴风 雨》。这些作品多写失散、团聚、诬陷、昭雪。 尽管仍然坚持人文主义理想,对黑暗现实有所揭 露,但矛盾的解决主要靠魔法、幻想、机缘巧合 和偶然事件,并以宣扬宽恕、容忍、妥协、和解 告终。 • 莎士比亚还与弗莱彻合作写了历史剧《亨利八世》 和传奇剧《两位贵亲》,后者近年来被有的莎士 比亚戏剧集收入。
《长生殿》、《桃花扇》
《桃花扇》
•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经 十余年苦心创作,三易其稿写出 的一部传奇剧本,历来受到读者 的好评。 • 剧情以明代才子侯方域来江南创 “复社”邂逅秦淮歌妓李香君, 两人陷入爱河并赠题诗扇为主线, 揭露了魏忠贤的亲信阮大铖陷害 侯方域,并强将李香君许配他人, 李不从而撞头欲自尽血溅诗扇, 侯方域的朋友杨龙友利用血点在 扇中画出一树桃花……

培尔金特戏剧作品赏析

培尔金特戏剧作品赏析

培尔金特戏剧作品赏析培尔金特(Bertolt Brecht,1898年2月10日-1956年8月14日),德国著名剧作家、导演和诗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

他的戏剧作品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思想深度而闻名于世,对当代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培尔金特的戏剧作品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反思,以及对人性的深刻探索,其作品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同时也融合了讽刺、幽默和戏剧性的元素,展现出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内涵。

培尔金特的戏剧作品主题广泛,涉及政治、社会、人性等多个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三面镜》、《生活与命运》、《加里波第》、《威尼斯商人》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戏剧形式上具有创新,同时也在思想内涵上有着深刻的启示和反思,成为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

《三面镜》是培尔金特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以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为原型,讲述了一个女人在男权社会中的命运起伏和心灵变化。

剧中通过王昭君的三个不同形象,分别代表了她在不同阶段的性格特点和命运遭遇,展现了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关怀和批判。

该剧以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当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生活与命运》是培尔金特的另一部代表作,该剧以工人阶级的斗争为主题,讲述了一群工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生活和命运。

剧中通过对工人们的命运起伏和斗争历程的展现,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和压迫,以及工人阶级的觉醒和斗争。

该剧以其强烈的政治批判和社会关怀,成为了当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加里波第》和《威尼斯商人》则是培尔金特的另外两部代表作,前者以古罗马政治家加里波第的命运为主线,讲述了权力和欲望的腐蚀力量;后者则以威尼斯商人安东尼奥和犹太银行家夏洛克为主角,讲述了信任与背叛、友谊与仇恨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两部作品以其深刻的人性探索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成为了当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总的来说,培尔金特的戏剧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当代戏剧中的经典之作。

季美萍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

季美萍 莎士比亚戏剧赏析

季美萍莎士比亚戏剧赏析季美萍是一位热衷于莎士比亚戏剧研究的学者,她的赏析角度独特,见解深刻。

在她的一系列赏析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莎士比亚戏剧的深入剖析,以及对季美萍赏析方法的探讨。

本文将从莎士比亚戏剧简介、季美萍的赏析角度与方法、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主题与艺术特点、季美萍赏析作品的独特见解和总结与启示五个方面展开。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莎士比亚戏剧的基本情况。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之一,他的作品涵盖了悲剧、喜剧、历史剧等多种类型。

这些作品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复杂的剧情和深刻的主题,赢得了世人的赞誉。

在季美萍的赏析中,她以独特的视角对莎士比亚的作品进行了深入剖析。

季美萍的赏析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

她关注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主题和艺术特点,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语言,揭示出莎士比亚戏剧的魅力所在。

在她的一系列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莎士比亚戏剧的独特见解。

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主题丰富多样,包括人性、爱情、权力、道德等。

在季美萍的赏析中,她认为莎士比亚通过描绘复杂多面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的矛盾。

此外,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艺术特点也得到了季美萍的高度评价。

她认为,莎士比亚擅长运用语言的魅力,通过富有诗意的表达,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

季美萍赏析作品的独特见解,使我们对莎士比亚戏剧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她关注作品中的细节,挖掘出背后蕴含的深意。

例如,在《哈姆雷特》中,她认为哈姆雷特的犹豫不决,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她看到了爱情的力量以及命运的无奈。

这些独到的见解,使我们对莎士比亚戏剧有了全新的认识。

总之,季美萍的莎士比亚戏剧赏析,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阅读视角。

通过她的赏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莎士比亚戏剧的主题和艺术特点,还可以从中汲取人生的启示。

戏剧学中的经典作品解读

戏剧学中的经典作品解读

戏剧学中的经典作品解读戏剧作为一种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艺术形式,一直以来都吸引着人们的关注和研究。

在戏剧学中,有许多经典作品被广泛探讨和解读,这些作品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价值,更能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内心世界。

本文将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戏剧学中的经典作品进行解读。

首先,我们来谈谈戏剧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在经典作品中,人物形象往往是作品的核心所在。

通过对人物的塑造,作者能够传递出自己对人性的理解和思考。

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思考的角色,他的内心斗争和对真理的追求引发了人们对人性和命运的深思。

而在另一部经典作品《悲惨世界》中,雨果通过让读者关注贫穷和社会不公问题,塑造了一系列饱含人性善恶的形象,如让-瓦尔简、马里乌斯等。

这些人物形象不仅是作品中的角色,更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思考。

其次,戏剧作品中的情节和结构也是解读的重要方面。

经典作品往往具有复杂而紧凑的情节,通过各种冲突和转折展现出人性的复杂性和世界的多样性。

例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爱情悲剧,通过两个家族的仇恨和两个年轻人的爱情,展现了人性的盲目和命运的无情。

而在另一部经典作品《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以一个家族七代人的命运为线索,通过时间的跨越和幻化,展现了人类历史的循环和命运的无法逃避。

这些复杂的情节和结构不仅增加了作品的观赏性,更能够引发读者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

此外,戏剧作品中的语言和表演也是解读的重要方面。

经典作品往往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表演方式,通过这些独特的元素,作者能够更好地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例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以其诗意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手法而闻名,他通过对语言的运用,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中国的经典戏剧《茶馆》中,表演者通过精湛的表演技巧,将剧中人物的命运和社会现实展现得深入人心。

这些独特的语言和表演方式不仅是作品的独特之处,更是作者对人性和社会的思考和表达。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中外戏剧名作欣赏

第一单元索福克勒斯与?俄狄浦斯王?【教学目标】1.通过研读俄狄浦斯的悲剧,感受剧中主人公的性格和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2.以?俄狄浦斯王?为例,了解西方戏剧的起源和主要特征.3.初步把握戏剧艺术的结构特点与“突转〞的设置.教学设想一、通过“导言〞的教学,学生从宏观上初步了解了什么是戏剧以及戏剧开展的概貌.这一单元,学生面对的是西方戏剧开展源头上的一座里程碑.“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我们要做的第一步就是通过对这“第一只麻雀〞的“解剖〞,让学生领略“西方的经典戏剧原来是这个样子的〞.介绍应该简明,重点是戏剧的结构.二、教学的重点应该是教材中选入的第三场和第四场.第三场的学习重点是关于戏剧的“突转〞.把握“突转〞的实质,不仅对戏剧欣赏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而且人们在进行日常生活的叙事时,也应该注意这方面的技巧.通过对第三场的朗读和讲解,让学生懂得,“突转〞遵循的原那么是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教师可以旁征博引,说明“突转〞的技巧普遍存在于人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之中.最好还能够让学生试编一些故事,尝试使用突转的技巧,在课堂上交流、切磋.三、第四场的重点是“蜗子式的追问〞,教材中有关章节对此阐述得较为详细.在引导学生讨论时,不妨把话题扯开一些,例如:“什么是命运〞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或家人、亲戚、朋友的“命运〞来熟悉:在古希腊戏剧中加以神秘化的所谓“命运〞,本质上是人在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的关系中,经常出现的客观的异己力量;在人们没有充分熟悉和把握客观世界时,这种异己力量的出现以及它们对于人的支配是很自然的、不可防止的;随着人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熟悉与把握,对于自身命运的支配权也愈益增加.对于命运,既不要采取不成认的态度,也不应该盲目悲观.再如“蜗子式的追问〞如何深入建议将“俄狄浦斯的态度〞同“伊俄卡斯忒的态度〞加以比拟.事实上,这两种态度的分野在现实生活中经常看到,特别是当一桩灾祸发生了,其中可能涉及自己的责任时,“伊俄卡斯忒的态度〞屡见不鲜,见惯不惊.但在“俄狄浦斯的态度〞的观照下,便显出勇敢与怯懦的分界线.四、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曾上演过这部戏剧,有条件的话可以在课堂上观摩有关片段.赏析举隅一、关于?俄狄浦斯王?的主题.经典作品的主题往往是多元的.除了教材所介绍的“人与命运〞这个主题外,还有与之相近的说法,如该剧表现了“愿望与后果的背谬〞.这一提法也可以作为“人与命运〞的另一种表述.关于俄狄浦斯的故事,还有这样一种解释——认为这是一个“替罪羊〞的故事.在古代埃及,有这样一种风俗——如果今年发生了一种特别大的天灾,弄得庄稼颗粒无收,老百姓就会想:一定是我们犯了什么罪,上天降祸于我们.那么怎么办呢他们就把一群羊赶到荒野里去,让这群羊代替自己,赎洗自己的罪过,这些羊就叫做“替罪羊〞.希腊神话中的俄狄浦斯的故事,是“替罪羊〞的神话原型之一.俄狄浦斯本身并没有罪过,他是一个很善良的人,但是为什么要给他这样的命运一当他知道自己就是那个杀父娶母的元凶后,俄狄浦斯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到处去行乞,以此来赎洗自己的罪过——但是事实上他是没有罪的,他不过是一个“替罪羊〞,即当一个地方瘟疫流行,庄稼不生长,妇女生育水平下降时,大家找出来的“替罪羊〞.这样的角色在我们现在的人类生活中,还有没有呢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还有“俄狄浦斯情结〞的提法 ,认为男孩子都有杀父娶母的潜意识.详见资料中的?〈俄狄浦斯王〉与〈哈姆莱特〉?.二、对于戏剧〔剧本〕总体结构的讲解,应贯彻“整体性原那么〞,即亚里斯多德所说的:“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之发生者;所谓‘尾‘指事之根据必然律或常规自然地上承某事者;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事.所以结构完美的布局不能随便起讫 ,而必须遵照此处所说的方式.〞至于这一整体如何分段、以何方式连接或组合,那么可以多种多样,不拘于一格.现代戏剧对于这一原那么的反叛,在此处应该提及,也可留在讲?等待戈多?时再展开.需要强调的是,在肯定现代主义的艺术创新价值时,不能认为整体性原那么已经过时.事实上,当代戏剧(及其近亲电影)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依然遵循着这一古老的原那么.从根本上说,不完整是绝对的,但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每一件具体事物又是完整的.一个人的生命有头有身有尾 ,一株植物、一栋房屋、一件事情也都是有头有身有尾的.可以说,完整性是自然造物的根本特性,它存在于从身体到身体之外的一切可感的常态事物之中.三、“突转〞是戏剧在情节上区别于小说、散文的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我们常说,戏剧是“动作的艺术〞.动作中最富于戏剧特点的就是“突转〞.亚里斯多德说:“悲剧所以使人惊心动魄,主要靠‘突转‘与‘发现’".事实上,传统喜剧的戏剧性效果也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突转来实现的.?俄狄浦斯王?中报信人在道破俄狄浦斯的身世以抚慰俄狄浦斯、解除他“娶母为妻〞的恐惧时,却造成了相反的效果.亚里斯多德以此为例,指出行动根据我们所说的原那么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里转向相反的方面,谓之“突转〞.威廉・阿契尔在比拟戏剧和一般叙事性作品时说:“戏剧的实质是‘激变’(erisis).一个剧本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总是命运或环境的一次急剧开展的激变,而一个戏剧的场面,又是明显地推进着整个根本领件向前开展的总的激变内部的一次激变.我们可以称戏剧是激变的艺术.〞中国戏剧家李渔也曾指出戏剧的突转的特征:“山穷水尽之处,偏宜突起波澜,或先惊而后喜,或始疑而终信,或喜极、信极而反致惊疑,务使一折之中,七情具备.〞但是必须注意的是,“突转〞并不是作者可以全凭主观、任意设置的,它应该是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开展的必然的符合逻辑的结果.单靠某种偶然、意外事件来编织“突变〞,往往并不能到达理想的戏剧化的效果,或者力度很差或者令人感到虚矫.探究与实践参考答案、悲剧具有怎样的特点结合本剧谈一下你的理解.关于什么是悲剧,从亚里斯多德、黑格尔到近代的戏剧学家,都给出过关于悲剧的定义.但我们的讨论最好还是从作品的比拟出发.例如把?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和?雷雨?放在一起,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再把?俄狄浦斯王?同 ?伪君子?放在一起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像理论探讨那么完整,但是可能更接近悲剧的本质,留下的印象也会比拟深刻.二、每一位同学设计一个有“悬念〞和“突转〞的故事 ,比拟一下,谁的悬念和突转设置得强烈而合理.答案略.三、希腊神话故事中有一那么关于西西弗斯的故事,说宙斯惩罚西西弗斯,让他每天把山底下的石头推上山,一旦推上去后,石头又滚下来,便命令他再推上去,如此周而复始,昼夜不息.想一想西西弗斯的命运同俄狄浦斯的命运的悲剧性有没有相似之处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俄狄浦斯的性格我们的生活里是否还存在着伊奥卡斯忒式的生活态度这也是一个启发思考的问题.不必追求一致的答案,也不可能有一致的答案. 俄狄浦斯的神话和西西弗斯的神话都具有指向当代的暗喻性.俄狄浦斯答复的是如何对待“真相〞,西西弗斯那么是如何对待“希望〞的问题.两者的共同点是不向命运屈服的勇敢精神.如能引导学生联系他们对当代生活的观察和个人体验来讨论,可能效果会更好.参考资料一、关于“突转〞和“发现〞〔亚里斯多德〕“突转〞指行动根据我们所说的原那么转向相反的方面 ,这种“突转〞,并且如我们所说,是根据我们刚刚说的方式,即根据可然律或必然律而发生的,例如在?俄狄浦斯王?剧中,那前来的报信人在他道破俄狄浦斯的身世,以抚慰俄狄浦斯,解除他害怕娶母为妻的恐惧心理的时候,造成相反的结果;又如在?林叩斯?①〔?林叩斯?〔“Lynkeus"〕〕是亚里斯多彳惠的门弟子忒俄得克得斯〔Theodektes〕的悲居U,已失传.剧中,林叩斯被人带去处死,达那俄斯跟在他后面去执行死刑,但后者被杀,前者反而得救——这都是前事的结果;“发现〞,如字义所表示,指从不知到知的转变, 使那些处于顺境或逆境的人物发现他们和对方有亲属关系或仇敌关系.“发现〞如与“突转〞同时出现〔例如?俄狄浦斯王?剧中的“发现〞〕,为最好的“发现〞.此外还有他种“发现〞,例如无生物,甚至琐碎东西〔琐碎东西〕大概指第16章第2段所说的项圈等物.“被‘发现’〞即被熟悉之意.,可被“发现〞,某人作过或没有作过某事,也可被“发现〞.但与情节,亦即行动,最密切相关的“发现〞,是前面所说的那一种,由于那种“发现〞与“突转〞同时出现的时候,能引起怜悯或恐惧之情,根据我们的定义,悲剧所摹仿的正是能产生这种效果的行动,而人物的幸福与不幸也是由于这种行动.“突转〞与“发现〞是情节的两个成分,它的第三个成分是苦难.〔这些成分之中的“突转〞和“发现〞,我们已解释过了.〕苦难是消灭或痛苦的行动①〔苦难……的行动〕“苦难〞是被动的,指人们遭受的苦难,但亚里斯多德把它作为“行动〞.,例如死亡、剧烈的痛苦、伤害和这类的事件,这些都是有形的〔例如……都是有形的〕“突转〞与“发现〞是无形的,“苦难〞是有形的.或解作“可见的〞, 意即在剧场上表演的.但古希腊悲剧很少表演苦难,一般是由报信人或传报人〔报告室内或附近发生的事件的人〕传达的..〔选自?诗学〃诗艺?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二、关于?俄狄浦斯王?〔哲布〕〔八〕故事的前部:本部没有说起这故事的前一局部.索福克勒斯不像欧里庇得斯〔Euripides〕那样在开场时叙明故事的根源.诗人所想像的这故事的前一局部得在本剧的零星散漫处去寻找,再把这些片段连接起来,才能使我们完全了解这部作品.忒拜国王拉伊俄斯(Laius)由于没有子嗣,跑去得尔福(Delphi)访问日神,到底他会不会绝嗣.日神容许给他一个孩子,但他自己却会死在那儿子手中.后来伊俄卡斯忒(locasta)真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三天之后,他就把他抛弃在喀泰戎山上. 婴儿的足部钉上了一颗钉子,——即使这残废白婴儿没有死去,被人家发现了,那人也不至于收养他;这孩子后来竟因此取得了“俄狄浦斯〞这个名字,这名字的本意就是“脚月中〞.伊俄卡斯忒亲手把这婴儿交与一个佣人,吩咐把他弄死.这人是拉伊俄斯家中所生的奴隶,因此很得主人信任.拉伊俄斯每年叫他上喀泰戎山上去牧羊,从三月牧到九月.他在那山上结识了一个牧人,这人是科任托斯(Corinthos)国王波吕玻斯(Pclybus)的佣人.拉伊俄斯的佣人可怜那孩子,把他交给了这位科任托斯牧人,这人把他带到了他自己的祖城里去.那时候波吕玻斯和他的王后墨洛珀(Merope)也没有子嗣,便把这婴儿养为己有.科任托斯人都奉他做太子.他一直长到成人,从未怀疑过他是不是国王的血肉.但是有一天一位客人在宴会里喝醉了 ,说俄狄浦斯并不是国王的亲生;这太子跑去问国王和王后,他们痛斥那醉汉,抚慰了俄狄浦斯,但他觉得到处都有人在议论他,便决心亲自去访问日神.日神没有指明他的父母是谁,却说他会杀死他的父亲,讨娶他的母亲.他便离开了日神的朝地,决定不再回到科任托斯故土去.于是他向着东方走去从福喀斯(Phocis)去到了玻俄提亚.这时候拉伊俄斯正从忒拜城赴得尔福去访问他从前抛弃的婴儿到底死了没有.他没有带许多卫士,只带了四个随从.这五个人在福喀斯(Phocis)境内的三岔路上,逢着俄狄浦斯.他们起了口角,俄狄浦斯杀死了拉伊俄斯和他的三个随从.那第四个随从逃回忒拜城去,说是一大群强盗杀害了他们.这生还的人正是从前拉伊俄斯和伊俄卡斯忒打发去抛弃那婴儿的牧人.忒拜人曾经寻求过这凶杀的线索,全然无效.国王驾崩不久,他们又遇着一件新的祸害.天后〔Hera〕打发了一个人面狮身的女妖来扰害忒拜城,这妖兽坐在城外的山上,传诵一道谜语,问什么动物有时两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班级:园艺三班
姓名:罗慧娟学号:201541738305
课程论文题目:论中外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赏析课程名称:戏剧鉴赏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课程论文题目
——论中外著名戏剧家及其作品赏析
学生:罗慧娟
(园艺园林学院园艺三班,学号201541738305)
摘要:戏剧家是戏剧发展历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好的戏剧作品带给过去乃至未来不可估量的价值。

关键词:关汉卿、汤显祖、莎士比亚
戏剧家是指各民族戏剧业内具有一定成就的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家、戏剧音乐家和戏剧评论家、活动家。

是专门从事戏剧文学写作的作家,这些作品可能是为舞台表演而创作,或是不可能上演的舞台剧本,或是只以剧本对话形式的纯粹文学创作。

戏剧的发展是一条漫漫长路,是一代一代戏剧家实践出来的路。

一、早期的戏剧家
(一)西方戏剧家
西方现有作品流传下来的最早的剧作家可追溯到西元前五世纪的古希腊时期。

当时希腊一年一度的酒神节的重要内容便是盛大的戏剧比赛。

每个参赛的剧作家都要提交一个悲剧三联剧和一个内容相关的羊人剧作为参赛作品。

这个比赛的胜利者,现在还有作品流传下来的只有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及喜剧作家亚里士多芬尼斯。

他们创作的戏剧形式到今天仍然为剧作家采用。

在戏剧史上被大多数人认为最伟大的剧作家则是威廉·莎士比亚。

他生于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时期之间的英国,但他的正悲剧、喜剧和历史剧令当时仍处于黑暗时代的戏剧艺术突然跃进高峰时期。

在他死后的四百年间,他的作品仍在世界各地不断上演和学院研究。

(二)中国戏剧家
中国的戏剧发展过程与西方戏剧迥异。

最早的剧作家因资料很少,已不可考,可知的是自隋代开始有管理百戏的制度,而最早的剧本为南宋时期的《张协状元》。

这出剧本作者有一说为南宋温州的九
山书会。

到宋元朝流行杂剧,关汉卿、王实甫(或说郑光祖)、白朴、马致远为代表人物,合称“元曲四大家”。

而关汉卿有“东方莎士比亚”之称。

二、中国著名戏剧家
(一)关汉卿—元杂剧作家的代表人物
在中国戏剧史上,关汉卿虽然不敢说后无来者,却完全称得上前无古人。

元代杂剧的空前繁荣,与关汉卿这个“梨园领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伟大的戏剧家,一个世界文化名人,关于他的资料却相当匮乏。

一般认为,关汉卿大约生于金代末年,卒于元成宗大德初年(,号已斋,大都人。

主要作品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等,关汉卿是金末元初伟大的戏曲家,被外国人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其作品至今仍然被广泛的传唱,在世界上也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也许正是因为人们喜爱关汉卿的作品,所以其作品流传至今的比较多,其中妇孺皆知已经成为经典的作品当属《窦娥冤》。

关汉卿是“元曲四大家”之首,被后人成为“曲圣”。

关汉卿的作品反映出其所处的那个时代统治阶级的暴虐,“动不动挑人眼,剔人骨,剥人皮”的惨烈的社会现实,又反映了处于社会各个阶层的人对现实的抗争,窦娥、赵盼儿、杜蕊娘等一系列的美丽却命运悲惨的女性形象,点燃了人们要与黑暗的社会做最后斗争的决心。

关汉卿的作品之所以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能够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喜爱,正是因为其反映出的真实的社会现实,并且用浪漫主义的精神鼓舞着人们。

2、关汉卿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少女窦娥,出生于穷苦的读书人家庭。

三岁丧母,七岁被卖到蔡婆家去当童养媳,以偿还家里所欠的债务。

父亲窦天章也因此得到了进京赴考的盘缠。

窦娥在蔡家长到17岁,与蔡婆的儿子完婚。

两年后丈夫病死,又三年之后,流氓无赖张驴儿父子强行闯入家中,见色起意,胁迫窦娥婆媳嫁给他们父子俩,遭到窦娥严词拒绝,。

张驴儿想毒死碍手碍脚的蔡婆,不料却毒死了自己的父亲,于是乘机威胁窦娥,以“药死公公”的罪名逼迫窦娥就范。

出于官府的信任和幻想,窦娥选择了官休。

公堂之上,贪婪而昏庸的太守桃用棍棒和严刑粉碎了窦娥的希望。

为使年迈的婆婆免受皮肉之苦,窦娥屈认了罪名,被判成死罪,临行前,窦娥怀着满腔悲愤发出三桩誓愿,结果一一实现。

三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出任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窦娥的鬼魂前来托梦诉说
冤情,最终使之得以昭雪。

像窦娥这样一个忠孝两全,竭力信仰和维护传统伦理道德的虔诚信徒的忠实良民,本来应该得到统治者表彰和嘉奖的,然而她却遭到了眼中的毁灭。

这个社会不仅毁灭它的反叛者,而且还将魔掌伸向了它的顺民。

关汉卿借窦娥这一形象,向元代社会的黑暗发出了控诉。

(二)汤显祖—明代最伟大的戏剧家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

临川人。

被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可见其在我国戏剧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

汤显祖的代表作是《牡丹亭》,它和《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他在《牡丹亭》中所塑造的杜丽娘的形象,是一个追求自由爱情的典型。

汤显祖作品最显著的特点是它诗化的语言,这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道的。

另外,我们还应该知道“南柯一梦”这个成语,就来自他的《南柯记》。

《牡丹亭》的赏析,从艺术精神和哲理深度结合的角度来看,《牡丹亭》代表了汤显祖戏剧思考和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

《牡丹亭》又名还魂记,写南安郡太守杜宝的女儿杜丽娘,因为春日游园涌动情怀,梦中与翩翩少年柳梦梅相会,醒来为相思所苦,郁郁而终,被埋在花园里。

日后果真有一个柳梦梅赴京赶考,路过此地,杜丽娘的鬼魂与之相会,柳梦梅于是起出杜丽娘尸骨,使她再生。

以后杜宝不答应二人婚事,柳梦梅考中状元,皇帝做主让他们完婚。

汤显祖认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以复生者,皆非情之所至也。

”这是他对于人的正当欲望的肯定,对于人生追求精神的赞扬,对于腐朽理学意识的抨击。

于是,他创造了杜丽娘这个“情至”之人的形象。

她界身在醒梦之际,出入于生死之间,为寻求自己的理想而死,而生。

借着对杜丽娘生命的礼赞,汤显祖高奏了一曲真情的颂歌。

三、外国著名戏剧家
(一)威廉·莎士比亚—戏剧天空中的一颗巨星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杰出的戏剧家和诗人,也是西方文艺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他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被喻为“人类文学奥林匹克山上的宙斯”。

他亦跟古希腊三大悲剧家埃斯库勒斯、索福克里斯及欧里庇得斯合称戏剧史上四大悲剧家。

在著名的戏剧家中,把诗的才能和编剧的才能统一于一身,以思想的穿透力和
形象的感染力铸造了完美的作品的是莎士比亚;承继着古希腊戏剧以来的思维与艺术传统,积极地建造着戏剧内容和形式大厦的是莎士比亚。

作为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贡献如此独特而不可代替,使他成为闪耀在戏剧天空中的一颗巨星。

他一生写了许多剧本和诗歌,流传下来的有三十七部戏剧、两首长诗和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

在莎士比亚的早期创作中,他的人文主义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逐渐形成,出色地反映了英国社会五光十色的画面。

《罗密欧与朱丽叶》反映了人文主义者爱情理想和封建恶习之间的冲突,集中体现了莎士比亚个性解放的思想。

同期的《威尼斯商人》则尖锐地讽刺了高利贷商人极端利己的本性,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莎士比亚创作高峰的标志是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

其中《哈姆雷特》堪称世界最佳悲剧,主人公哈姆雷特也成了最复杂的文学典型之一。

莎士比亚晚年转入神奇剧的创作,寄希望于乌托邦式的理想世界,作品有《辛白林》、《暴风雨》等。

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特色主要在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的完美结合,人物形象具有高度的典型性,同时又有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

作品思想通过情节人物自然地表现出来。

莎士比亚还是语言的大师,他吸收人民的语言、以及古代和当代的文学语言,运用得得心应手。

剧中时用散文,时用诗体,毫不刻板。

莎士比亚被同时代的戏剧家称之为“时代的灵魂”,马克思也把莎士比亚誉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在莎士比亚的37部剧作中,最有代表性的悲剧是《哈姆雷特》。

此剧描述的是一个王子的复仇的故事。

莎士比亚在对它的改编和再创造过程中,融进了自己的时代的思想意识和观念。

于是,古代王子哈姆雷特成为了欧洲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形象。

他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人文主义者的一切进步见解与优秀品格,同时也体现了他们性格中的弱点。

五、结束语
纵观中国与外国戏剧史,戏剧的发展本就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故事集,它见证了国内外著名剧作家付出的心血,它承载着无数剧作大家杰出的贡献,因为他们,才有了戏剧的现在,才有了一路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刘彦君.中外戏剧史,2005,2:65~69
[2] 廖奔,戏剧时评,2001,197~200
[3] 谭霈生,戏剧鉴赏,2004,164~1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